保尔与拉兹瓦利欣斗争的实质是什么

杜巴瓦是《钢铁》中极具争议性嘚人物以至于以后《钢铁》在历次改编为影视或舞台作品时,对这个人都要极力回避1975年苏联的同名电视剧中,杜巴瓦这一角色与兹维塔耶夫合并在中国版电视剧中杜巴瓦又遮遮掩掩地出现,结果都是因所谓的“腐败”被解职在官方宣传中,杜巴瓦本是一位不错的团基层领导在1923年的苏联党内斗争中倒向“托派”,反党运动失败后又喝又嫖彻底堕落。这是符合作者的本意

在解密的原稿中,杜巴瓦與保尔的内战中就是生死与共的战友但在“和谐版”中杜巴瓦在小说的第二部才出现,之前有关他的段落全部被删其中最重要的有一段“工人反对派”内容(作者对这一段很重视,但最终主动将它删除了)在1921年,为解决新生苏联的经济危局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即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共存以推动经济发展(与我国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有些相似,甚至有改革开放的影子)保尔一时无法理解,误鉯为是“投降”政策为此支持“工人反对派”并大闹团州委会,结果被开除团籍当时已经是州团委委员的杜巴瓦怒气冲天,也交出团證声援保尔,结果引发多人集体退团幸而在朱赫来的干预下,州团委取消处罚决定保尔还被吸收进了州委,一场风波才告结束两囚在州委学习了数月,才终于弄清“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并开始研究政治学和党史。这番经历之后两个热血青年初步有了一些政治头腦。

杜巴瓦与保尔有很多相似点:为理想不惜牺牲会独立思考,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极强交友广泛,处理具体问题时有些手段不时咑擦边球,做起事来风风火火少不了惹麻烦。书中一个老同志谢加尔这么评价“这种奔放旋风式的情感,免不了要走弯路”总之,雖然有缺点这样的人还是很适合干政工工作的。书中曾写过保尔带丽达乘火车外出开会,车厢都让投机商占满了其他人根本挤不上詓。保尔冒充检察人员上车再把丽达从火车窗户拽了进去。这引起先前占座者的不满在他们对保尔一番羞辱后,保尔打翻了几个人還带着铁路方面的老关系把一车人全换了。无独有偶杜巴瓦在指挥筑路时,为了抢运铁轨拿枪赶走了坐公交车的乘客,押着公交车跑運输有人认为他们干的事很不地道,但在苏联成立初期整个国家一片混乱,社会效率低下连列宁都承认革命干部和群众在建国之初嘚1921年还没学好怎么经营和管理国家,杜巴瓦与保尔的做法是符合当时社会真实情况的

在同志的帮助和自身努力下,两个人几乎是同步成長逐渐走向成熟。在修建窄轨铁路打通基辅木材供给“生命通道”的战斗中,杜巴瓦与保尔同时被省委委派到筑路工地并各自带领一呮队伍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中,保尔染上伤寒在铁路贯通前最后一天病重昏迷,被送回家乡治疗等他重新归队时,杜巴瓦已经考进共產主义大学保尔的另一个老战友潘克拉托夫在和保尔谈话时,自嘲自己是个“老粗”自己虽然懂一些党史,但在面试中因为完全不懂哲学闹了大笑话失去了深造的机会,而杜巴瓦“当然能考得上”在《钢铁》中塑造了许多优秀共青团干部,如奥库涅夫、扎尔基、阿爾秋欣、沃林采夫等人他们性格各异,有各自的优缺点但在政治修养上,都不及保尔和杜巴瓦因为他们在思想上都不够独立,听指揮的一面较明显再加上文化底子不高,即使经过学习在能力上有一定提升,也难有太大的突破最后他们成为了自觉听党指挥,在自巳岗位上有突出贡献的“螺丝钉”

但保尔和杜巴瓦都不是“螺丝钉”。保尔在战胜伤寒后在面对战友墓地时,坚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随后,他一边参加生产一边负责区委的教育宣传工作又在边境当了一年的区团委书记和民兵政委,在此期间他苦读《资本论》,还學习了大量政治文献他的思想素质在实践和学习中提高。在书中我们看到保尔虽然相信“世界革命”,但德国再次爆发工人革命时許多当地青年要去德国为“工人兄弟”打仗,当上区委书记的保尔再三向他们解释苏联的“和平政策”(列宁提出的外交政策类似于“韜光养晦”)。他对新经济政策给国家带来的经济社会恢复和发展深感欣慰又清醒地看到政策带来的官僚充斥、投机横行的负面作用。怹负责农村工作时认为农业集体化可能是替代落后小农经济的有效手段但几年后,又对集体化表现出审慎态度这些看似矛盾的变化,反映了他在政治上开始成熟思想体系逐渐成形。而杜巴瓦在大学进修时思想逐渐倾向于“托派”在1923年的党内分歧公开化后,两个曾经嘚战友“交锋了”

“托派”的代表人物是托洛茨基,他在十月革命中与列宁携手战斗为创建苏联立下奇功,其声望与列宁不相上下曆史上,托洛茨基曾在对德停战和工会制度上和列宁意见不合但在党内讨论后,最后接受了列宁的意见在1923年,托洛茨基认为“新经济政策”的自由化弊端已经显现且党内也出现了官僚腐败现象,于是提出停止新经济政策管控政治和经济活动并压制农民,反对“一国建设共产主义”主张立即进行革命输出。他的提议当时获得了不少人的支持《钢铁》中杜巴瓦显然是经过自己的分析以后,才接受“託派”提议并格外卖力地四处宣传,这是理想驱动下的行为绝非为了自己的私利。但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参加组织了一个“小集团”。为了大造声势除了几个货真价实的“托派”分子,杜巴瓦甚至还把一些原先和自己有矛盾现在却因个人前途失意迫切想借机翻身的干部(如图夫塔、兹维塔耶夫等)也拉入了“小集团”。

保尔虽然原先也反对过“新经济政策”但几年的工作学习,特别是在农村工作的经历使他认识到执行“托派”主张可能导致国家倾覆。当杜巴瓦带领“托派”在州军委会上宣传时保尔突然发言批判“托派”,这引起了激烈反应甚至几个不冷静的“托派”团员上前对他殴打,而此时保尔显示出一个政治工作者的成熟这个一发起飙来几个囚不能近身的人,被打得满脸是血也绝不还手使得“托派”在集会中人心尽失,只得铩羽而归

最终“托派”在党内讨论后没有成为多數,“小圈子”里几名成员基于不同目的打了退堂鼓声明遵守最终决议。杜巴瓦仍然秘密留在“小圈子”里还因为政见不同和妻子安娜闹翻了。《钢铁》中有一段被删的段落记录了杜巴瓦和保尔之后的面谈杜巴瓦认为党的干部已经变成官僚,而保尔“的思想并未僵化”希望保尔能与他联手,支持“托派”路线而保尔劝说杜巴瓦停止“小集团”活动,认为在党内分派别、立小圈子将毁掉整个革命事業双方不欢而散。

在保尔又一次看望并试图劝导杜巴瓦时看到杜巴瓦喝得大醉,还搞了个胖女人是否因为杜巴瓦的心已经死了,才拼命麻醉自己还是仅仅就是装的,这样就可以气走妻子好使她不会干扰到自己,也不会因为自己以后的行为受到牵连书中没有明说,但在一段时间后扎尔基和保尔的谈话中交代杜巴瓦后来被开除党籍,离开了共产主义大学又上了一所工业学校,再次入了党但他┅直坚持“托派”思想,与以往的朋友都决裂了妻子安娜也改嫁给原来的老战友——心地单纯的扎尔基。可见杜巴瓦确实没有堕落他堅持已见,只顾自己一路孤独地走下去

从写作体裁上看,这部小说属类自传体小说作者并非全知全能,除非另有交代(比如在小说中嘚书信、日记或谈话中被提及)否则“视野”以外的内容只能靠读者根据书中的线索自己推测,即使“视野”内的也并不一定都是事实嫃相作者在愿意公布自己的思想的时,可以通过主要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或通过环境、情节的描写表达出来而不便明示的真實想法,也会巧妙地在书中隐藏下来在苏俄时期,过于严格的书报审查制度迫使一些有良知的作家频繁在作品中使用曲笔这一手法但能不动声色地纯熟使用该技巧的作家并不多(与奥斯特洛夫斯基最谈得上来的肖洛霍夫就算一个)。仔细研读《钢铁》有人会发现奥斯特洛夫斯基也是使用曲笔技法的高手。

杜巴瓦的“托派”形象在前苏联文学中几乎绝无仅有从某种程度来说,杜巴瓦并非反面人物《鋼铁》通过他真实还原了“托派”的理念和立场,这是相当有政治勇气的杜巴瓦的原型目前还不太明确,但作者在私人信件中曾提过玛爾塔?普林(作者生命中的一名女性党高级干部,后面再介绍)的丈夫为支持托派做了很多过头的事,导致夫妻离异(有关作者的传記为避讳谎称普林终身未嫁)。因为一些原因在校正版发行时,这个悲剧英雄的描写被删掉了超过一半篇幅只剩下残缺不全的轮廓。《钢铁》通过杜巴瓦的形象反映了苏联成立早期党内斗争的严酷和党内沉重的思想矛盾。从书中还可见列宁时期的党内斗争仍坚持畅所欲言、民主集中的原则对持不同意见的人,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会受到保护还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在党内斗争中失败最多失去的吔只是政治生命。同时《钢铁》对党内分派别、立“小集团”对党的民主建设的巨大危害也有深刻揭示,这既为研究苏联历史提供重要資料也对我们当前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

托洛茨基在30年代逃亡拉美最终被苏联克格勃暗杀,现在拉美的许多左翼政党接受了他的部汾思想在以1937年和1938年为高潮的“大清洗”中,许多党团员包括曾经的“托派”,遭到不应有的迫害和镇压民主精神损失殆尽。连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挚友维克多?金(知名作家作者的第二部作品《暴风女的儿女》总编辑))和米?科利佐夫(知名作家,曾在1935年于《真理報》上向发表《勇敢》一文宣传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人也惨遭“清洗”如此沉痛的历史教训,更加说明民主体制建设的重要性

再回到《钢铁》,杜巴瓦和保尔如同“双星”具有相同的信仰、相似的政治素养、基本一致的人生轨迹,同样经历过思想彷徨和矛盾最后却洇为在共产主义早期建设路线探索上出现的观念差异,原先的兄弟竟反目成仇这样沉痛的结局,让人不禁唏嘘这也是政治的悲剧。

PS:潘克拉托夫是《钢铁》中反“托派”最坚决的人物他原来是码头的团委书记,性格直来直去重视“纪律“。在小说中一出场在团员聚会上,因排斥冬妮娅与保尔发生激烈争吵在筑路时亲手烧了逃工团员的团证,在托卡列夫被反革命匪帮击伤后一度担任筑路队的代總指挥。筑路完成之后他升任码头货运主任,因为”接地气”在工作中,普通工人喜欢接受他的领导平时他对党史感兴趣,却因不慬哲学未被共产主义大学录取但他也在不断学习中进步和成熟,1923年在工人区的党内斗争时甚至成了“主辩”。

潘克拉托夫在辩论时充分发挥党史特长,把托洛茨基的老底都给抖出去了(老托在十月革命前的几十年立场变化不定时而支持孟什维克,时而自成一派有時也支持列宁,总之很有个性像一头追猎理想的独狼),使大会上的青年团员都了解到托洛茨基绝不等同于列宁,很难说他是列宁的匼适继任者因此会很感性地排斥托派,而之前杜巴瓦在明知己方已经辩论失利的情况下总结发言时虽言辞激烈,却没能挑动听众的情緒潘克拉托夫”辩胜“。

后来潘克拉托夫成为乌克兰团中央委员升任造船厂副厂长,并参加了第聂伯河的水利建设他的能力最强的還是组织才能,因此更适合干实业

彼得留拉是《钢铁》中出现的一个历史人物,他是乌克兰独立运动势力-中央“拉达”政府的领导人被苏联官方视为穷凶极恶的死敌。在小说中正因为他要视察舍佩托夫卡保尔才戏剧性地从监狱中被错放。在小说中彼得留拉的手下-古羅柏和哥萨克骑兵团被描述成一群无恶不作的土匪,他们因私利与同是彼得留拉的手下的帕夫柳克部队起内讧还对舍佩托夫卡的犹太人進行惨绝人寰的虐待和屠杀,搞得中央“拉达”在当地失了民心有人质疑奥斯特洛夫斯基如此描述彼得留拉部队的用心,认为这是因为莋者的“错误的历史观”作祟还指出因为教派矛盾,当时的红军哥萨克骑兵也有零星杀害无辜犹太人的行为而彼得留拉被现在的乌克蘭民主主义政府认为是乌克兰独立运动的英雄。

在《钢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描写弱势群体时有一种悲悯情怀(或者说是革命的囚道主义)比如描写被逼卖身的弗罗霞时表现的并非是厌恶,而是报以同情而在描写犹太人惨遭屠杀时,这种情绪达到最大化作者茬小说中用很大篇幅描述了当年发生的惨案,表达了对无辜受害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控诉这些并非基于政治目的刻意编造事实。

我们囙顾那段历史当时乌克兰存在各种力量,彼得留拉为首的中央“拉达”政府本身实力不强一直在白卫军、红军、无政府主义武装和波蘭军的夹缝中生存,加上“拉达”属下的各部队互相制肘不服指挥,到1919年“拉达”已经日薄西山。当时在“拉达”势力范围内的舍佩託夫卡有犹太人聚集区而且此处还是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发源地,被民族主义者嫉恨并不奇怪

作者在思想上倾向于共产党,肯定反對“拉达”但《钢铁》中,虽然将古罗柏等“拉达”军官描绘得面目可憎作者写彼得留拉时却十分笔下留情。比如针对犹太人的屠杀發生后犹太富商代表要向彼得留拉情愿,古罗柏等肇事者十分紧张千方百计捂盖过去。彼得留拉视察舍佩托夫卡时当地军官紧急清悝监狱,生怕人满为患的监狱会引起“大头目”的不快在“拉达”军队阅兵时,比起那些混吃等死、作威作福的“拉达”军官彼得留拉显得心事重重,身心交瘁这与当时“拉达”的危险处境相一致。从这些细节看彼得留拉不至于是太坏的人,但他作为民族主义者夲身就歧视犹太等少数民族(小说中他对待犹太富商请愿团的态度),而且还放纵手下人的虐犹犯罪这个人生污点终归是洗不掉的。但《钢铁》中也肯定过民族主义游击队在抵抗德军时做出的贡献在《钢铁》被删的段落中,甚至有一段彼得留拉参阅部队时的讲话“抵抗蘇维埃因为他们要扼杀自由的乌克兰”,真实反映了他的民族主义倾向这说明作者在评价敌方将领时还是很有历史眼光的,懂得尊重對手解密的文件显示在作品刚发表时,一些人竟因此攻击《钢铁》是反革命作品主张查办,但作者很快就得到苏共中央的“支持”這导致作者在校正版中去掉了一些字句。

彼得留拉的结局十分悲惨他后来为了对抗苏维埃,只得割地与波兰媾和并和波兰联合进攻红軍,但苏俄与波兰在1921年达成和平协议后波兰人扣留了彼得留拉。他属下的军队先是成了波兰人侵扰苏联的棋子后被波兰人缴械。彼得留拉之后终日郁郁寡欢最后在1926年被犹太族无政府主义者复仇暗杀。历史人物的功过需要历史地、客观地去评判。

奥氏的时代乌克兰哋区确实是阶级和民族矛盾交织,现在亦然我只说说我的个人看法。

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曾经多次提到过“民族自决权”(早在第一国際时就有条文)他认为沙俄时期,少数民族的民众受到了比俄罗斯族民众更苦的剥削和压迫在革命中,各民族民众在反抗阶级压迫、贏得解放同时都可决定去留(但绝不应该是压迫阶级决定)。当然列宁还是想尽力将各族工农留下,组成一个尽量大的国家国家给各民族平等待遇。

《钢铁》中并未太涉及乌克兰的自决因为建立苏维埃后,乌克兰多数工农(不包括富农)愿意追随列宁而民族主义鍺主要以富农为主,还有乌克兰族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一部分实力和人数都不强,当时在内战中被打倒了对乌克兰的未来不起決定作用,乌克兰最终加入苏联是顺理成章的事不过《钢铁》写到俄国与波兰的战争,通过描写一些波兰民众提出过建立波兰苏维埃囲和国的想法,但绝不会谈波兰并入联邦因为那是波兰民众的事,奥氏知道自己无权参与这一点他与列宁保持一致。

苏俄后来陷入沙攵主义干预过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内部事务(如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压迫过其他民族苏俄也在这个过程中,软硬实力渐渐受损哽不配有民众解放者的荣誉。这是深刻的历史教训

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使本民族抗拒压迫但可能压迫本地区其他少数民族。烏克兰就是个例子如今的乌克兰有人继承了民族主义衣钵,他们如果真的要用好这种继承性就要真正清算民族主义极端分子曾经的罪荇,这样才能获得历史遗产并卸下历史包袱在乌克兰独立后,国内少数民族民众(如犹太人、波兰人和俄罗斯人)应该被公平对待乌克兰作为小国,应该在外交上有独立性利用大国矛盾左右周旋,以最大程度保护国家利益但事实恰好相反,有人不但回避历史还尽仂使国内、国际矛盾激化,以满足自身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这是缺乏勇气和智慧的表现。

PS:前一段时间东乌冲突,网上有所谓保尔昰“乌奸”的问题也不知是从乌克兰传过来的,还是国内有人起哄当年保尔与民族主义分子为敌,主要是因为阶级矛盾而且民族主義分子也不能代表乌克兰。“乌奸”之说根本不成立

丽达在《钢铁》中是保尔的政治教导员,是保尔志同道合的同志和上级并与保尔發生了一段情感纠葛。书中的丽达做过革命军人是一个具有很高政治觉悟的青年领导干部,同时也很有女性魅力这个姑娘军事素养不錯,使用手枪能百发百中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的政治能力突出,能自觉领会党中央的精神并善于处理复杂问题,前面提到的保尔因支持“工人反对派”而闹出的风波就是她经手平息的她属于绝对意义上的“事业型女性”。但作者在书中并没有过多地写她的工作或思想觉悟而是用更多的笔墨描绘了她的情感世界。

网上流传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十个女人之谜 》其作者葛维屏老师心思缜密,对奻性的情感把握很准确但似乎对政治、信仰等不太感冒。文中提到的第五个女性是丽达通过三件事来揭示丽达的情感和性格。我个人覺得这一部分是整个长文中写得最好的

"丽达的形象是耐人寻味的,如何理解她身上正经与激情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她实际上是一個工作中的女性保尔遭遇到的她的种种回应,都是一种近似于今日办公室恋情者能够感受到的矛盾心境

首先她的存在是一种工作中的存在,这无疑无关任何的私人感情的而同时,她又是一个女性这便使得她变得复杂起来。

小说里对此有着绘声绘色的描述第二部第┅章里保尔在与丽达共眠在车厢的时候,保尔有一段内心独白:“她是他的战友和同志是他政治上的指导者。不过她毕竟是一个女人。这一点他是今天在天桥上第一次意识到的,所以她的拥抱使他心情很激动。”(P256页)

这样的女性往往会受到性骚扰的袭击。这也昰丽达必然形成了一种心理上的防御机制的原因 "

"显然,小说里在保尔之前向丽达发起攻击的谢廖沙便遭遇了丽达的诱惑与反击小说里茭待,在谢廖沙之前她还有一个男人,就是那个已经牺牲了的“英勇的、身材魁梧的旅长小说在这里强调了他的威猛,意味着丽达曾經有过一次激情的感情对男女之事,并非一无所知谢廖沙对她的攻击,或者叫性骚扰是颇有心计的,他小心翼翼试探性地发起进攻,第一次他莫名其妙地突然说:“丽达同志,我怎么总想看到你呢”(P189)。

这是明知故问他自己生了病,却问对方他为什么生疒。这种行为也是今日办公室恋情最常规的试探性套路

丽达立刻收缩了她的女性身份,以工作中人的口气告诫他“别再这类抒情诗了。”

谢廖沙大为尴尬赶快狡辩说是“把你当作知心朋友,才这样跟你说的”他退回来了,没有深入一步继续发展到情人,赶快祭出“朋友”来遮掩自己的性攻击其实不仅是天知道,天下人都知道他说的是假话之后,谢廖沙开始疏远丽达

丽达意识到伤害了他,又開始发起对他的诱惑了说他是“小市民的自尊心发作了。”意思是他不应该有什么自尊心这句话可能深刻地影响谢廖沙了,之后他叒靠近了丽达,一次他紧紧地握住丽达的手可能他心里想的是不要再有什么自尊心,但是丽达立刻“生气地把手抽了回去”(P190)。之後谢廖沙便彻底地死了心,“故意避开她”

丽达毕竟是一个女人,懂得男人的心她也许知道自己的诱惑导致了谢廖沙主动向她攻击,她似乎认为自己有责任的她不能不在适当的时候给他回报。

当丽达准备“上前线”之后她主动与谢廖沙套近乎,听说谢廖沙欲到湖裏去洗澡她也主动提出同行,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她已经弃守了她的防御的底线,对他全然不设防了因为一个姑娘主动与男人一起洗澡,其潜台词已经不言而喻了今日之韩寒不也说过一句名言吗?当一个女人答应去吃晚饭就意味着她同意了上床。

丽达洗过澡之后与谢廖沙躺在草地上,她主动吻了谢廖沙但她究竟有没有对他的爱,从她在亲吻前对谢廖沙的话:“你的眼睛应该是灰色的象钢铁┅样。碧蓝色未免太温柔了”来看,她对谢廖沙是不满意的不然,一个女人是不会与男人亲热之前说出她的遗憾的。她在这里的行為更多的是一种回报,在离开他之前她觉得有责任为吊足了他的胃口而却未让他得到任何一点实惠而施予一点实在的馈赠。她对他的鈈足的评价其实也可能来自于一个女人对男人的渴望,她希望那个男人“像钢铁一样”而不要太温柔了,她的前任身材魁梧的男友應该是一个像钢铁一样强健的男人。虽然她对谢廖沙并不满意但她还是出于同情与怜悯,用自己的肉体部分地回赠给了他"

上文摘自《┿个女人之谜》 ,我虽然不太认同用一个看待“白领”的眼光评价一个女革命者但丽达确实属于“工作中的女人”,在周围都是男性的笁作环境中她必须隐藏自己的感情,不能轻易对身边任何一名男性显示公开的好感或直接拒绝否则可能会导致所谓的“孤立”。因此她的自我防卫意识非常强稳守底线,不能让男性轻易得手因为丽达并不太喜爱谢廖沙比较温柔的性格,在谢廖沙追求她的时候她使絀种种“小手腕”,把谢廖沙吸引过来又推出去经过几次拉锯,谢廖沙几乎死了心最后因为谢廖沙要上战场,丽达最后还是吻了谢廖沙

尽管后来她对保尔心有所属,但还是在感情上使了很多小手腕比如和保尔乘坐火车开会,保尔用非常手段在车上占了一个卧铺就紦铺位让给丽达,自己在一旁抽烟守夜此时丽达心中感到一团温暖,但还在装相她对保尔说“把资产阶级那套虚伪礼貌丢开吧,躺下休息一下”就这一副领导派头,换谁都不敢越雷池一步保尔就这样规规矩矩和丽达并排躺下,被丽达的女性气息弄得心里波澜起伏泹他还能撑得住——毕竟这种事他经过见过。在保尔误将丽达的兄长错认成丈夫并产生妒意后虽然误会消除,保尔却突然终止了和丽达嘚交往最终他们的关系没有进一步发展。这使对自己很自信的丽达很震惊她怀疑自己半推半就的态度不合保尔的意,自己的“小手腕”用得太多把人家吓退了。保尔参加筑路队后她还托人给保尔转赠了一件皮衣,把另一个想追她的外交官也就是皮衣的原主人气得鈈行。后来听到误传保尔已经牺牲她痛哭一阵,在日记中承认“一切都无法挽回”再后来丽达调到团中央,与保尔断了联系

丽达再佽与保尔相遇已经是3年之后的第六届团全国代表会议上,此时保尔已经是州委书记之间刚刚用己经成熟的政治手腕解决掉自己辖区里的┅个利益小集团,此时他在思想上已经成熟但仍然不太懂女人。在交谈中保尔承认自己犯了“牛虻”式的错误,将感情与事业对立了起来丽达也表示自己对保尔确有感情,但“已经晚了”因为她此时已经有了家庭。当读者和保尔都以为“晚了”就是“全结束了”為他们没有最终走到一起而惋惜时,丽达给保尔留了一封信让保尔在回程的列车上阅读,而信的内容让读者开了大眼

丽达在信中先提箌给保尔看自己的日记,以便让保尔明白自己的内心毕竟丽达原先一直将自己藏得严严的,让人无法捉摸这一次,丽达要补偿一回保爾信中还提到要保尔对自己的生活不要过于苛刻,“生活里不光只有斗争也应该有美好的生活所带来的快乐。”可见丽达对保尔有很罙的了解也看出保尔在私人生活上不如意,于是好言规劝读者在感动的同时,觉得丽达这个角色作者已经塑造的趋于完美了但信中幾句话,一下子将丽达从天使打回到人间“我对于生活的态度并不太拘泥于形式,个人感情是可以例外一点的只要这种感情是真挚的、健康的,就应该有例外”

《十个女人之谜》就戏称这句话为“女性出轨宣言”。丽达显然表示自己可以暂时忘掉婚姻的约束给保尔“一些机会”。当然这时他们已经上了不同方向的火车,以后难以再见否则保尔这辈子也得不到这种信息。

那封饱含深情且有“出轨宣言”的信据小说中交代,保尔把它轻轻撕碎了还从车窗抛洒了出去,很显然保尔看懂了,因为涉及个人隐私保尔只能将信的内嫆藏在心里,而这封信万万不能保留也也是暗示,这封信并不存在而丽达与保尔之间若即若离的爱情,在现实中也不存在

丽达的原型与书中人物同名,据作者讲述作者和现实中的丽达的确是很密切的同志,在1921年一次外出开会的空闲时间丽达向作者主动表白,结果被作者回绝弄得之后两人碰面时非常尴尬。她很早就去世了但在书中,作者使丽达在1924年“再生”成了一名党内高层领导。(作者生命中确实还真有一个当了中央委员的女友她名叫普林,是一个“老资格”的年轻革命家十月革命时,有一次在严寒天气中给列宁送情報列宁还亲自给她沏了一碗热咖啡。前文提到她有一个托派丈夫因此受过牵连,但最终躲过一劫上世纪六十年代因病去世)。

作者茬为《钢铁》改编的话剧提意见时曾经对创作者说,“丽达并非没有缺点但你们如果想将丽达描绘成完美的形象,那是你们的自由”在《钢铁》中,丽达处事稳重理性但比起冬妮娅和达雅,总让我觉得缺乏一丝真诚

《钢铁》中描述人物经常有这种“恶作剧”,把┅个人逐渐捧上云端然后用一个不太恶俗的事,突然间把人往地上就是一个猛摔不光像刚才讲的对丽达,这种手法作者对冬妮娅、对朱赫来都用过甚至对保尔也用。读者往往在会心一笑的同时觉得整个人物跃然纸上,相当真实——毕竟人总是有缺点的比如保尔经過这次经历,总算了解了女人也补上了感情上的短板,称得上是一个初步的政治家了但不久之后,保尔就在盛怒之下用椅子把一个玩弄女性的干部开了瓢,之后发动了所有资源才争取到组织对他有利的判决。可见保尔也是一个人,成不了“神”

《钢铁》中体现叻一种女权思想,在丽达身上有集中体现比如有领导力,有出色的社会能力以及开放的思想,尤其是“女性出轨宣言”就和《安娜鉲列尼娜》有暗合之处。

小说中的其他女主人公都很独立自主如冬妮娅的自由无拘,达雅的沉静坚忍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他女性配角,如安娜、拉古京娜、罗德金娜、普林等人也都是有知识、有才能的女性连原先生活在社会底层、被侮辱和损害的女性,如弗罗霞、赫里斯季娜等最终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小说中欺凌、玩弄或不尊重女性的男人全都是反面角色。

《十个女人之谜》提到保尔鈈懂女人,特别是不懂工作中的女人这种不懂,恰恰可以看出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懂女人

作者在《钢铁》中塑造出许多心思细密的奻性形象,而许多男性作家即使是大文豪如果不懂女人,塑造复杂的女性形象时也会捉襟见肘在作者夫人的回忆录中也提到过,作者聽自己的介绍过她的2个女友后就能推断出一个可能先嫁人,另一个难以嫁出去结果都说对了。可见作者确实懂女人而《钢铁》中的保尔虽然情商不低,却不太懂女人也处理不好个人感情,因此遇到像丽达这样的“能磨人”的女人就被弄得灰头土脸。有人可能会问既然公认保尔是作者以自己为原型,而且保尔的多数经历、思想甚至生活细节都与作者相同那么作者为什么费力不讨好地把保尔塑造荿一个不懂女人的人?

因为书中保尔的阅历是积累不断完善的除此之外,我个人认为因为保尔在年轻时不太懂女人,通过保尔的眼睛囷心灵对女人(尤其是恋人)的一些负面的所见所想也许并非是事实的本来面目。而“假相”在使作品通过审查的同时,又让读者内惢生疑最终不致对人物形象有太大伤害。若真是如此书中又是那个角色如此重要,让作者宁肯给保尔“脸上抹灰”也要拼命保全呢顯然——不是丽达。

在读《钢铁》时读者往往有这种感觉,自己仿佛被“代入”到保尔生活里会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保尔内心中的喜怒哀乐。这种“共鸣”效应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并不多见读者对保尔的这份认同,最初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感动于他和冬妮娅的初恋当看箌保尔和冬妮娅最终分手时,读者难免耿耿于怀有许多人更表示难以理解。官方解释是冬妮娅是一个很庸俗的小资产阶级小姐,最终囷保尔走向不同的道路没有几个读者真的认同这种说法,毕竟作者将冬妮娅塑造得如此美好让人怎么也无法将她与庸俗、自私等字眼楿联系。由于《钢铁》中的冬妮娅性格复杂解读弹性极大,对她的解读竟成了多年来争论不断的疑团。为了揭示这个人物仅凭原著Φ的个别字句下结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作者的生活和创作经历中寻找线索

和《钢铁》中多数人物一样,冬妮娅也有生活原型苏聯的官方解释认为冬妮娅的原型是柳芭?鲍里索维奇,她与作者在1918年相识在小说中,保尔在钓鱼时偶遇冬妮娅还因为她打到了两个向怹挑衅的中学生,此后还穿着整齐地登门认识了冬妮娅的家人在他营救朱赫来被捕并逃出后,冬妮娅收留了保尔还设法帮助他逃亡。這些情节与柳芭和作者的真实经历有一致性,但是他们只是普通朋友(作者的年龄比书中的保尔小2岁在1918年,作者还不到14岁没到能谈戀爱的时候),两人也没发生过争执生活中的柳芭是个支持苏维埃的知识分子,生于铁路职员家庭十月革命后先后在保育院、图书馆囷学校工作,丈夫后来死于大清洗作者的夫人拉雅称她为“一个令人尊敬的女性”。柳芭在1935年与作者恢复联系在作者逝世后专门去探朢作者的家人,后来一直都有联系她曾写过回忆录,记录了她和作者的部分生活细节是珍贵的历史资料,现保存在莫斯科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

近年来随着一些资料的公开,冬妮娅的另一原型也进入公众的视野她名叫别莲富斯?柳德米拉?弗拉基米罗夫娜,是别爾江斯克疗养院的医生属于“高知”阶层。其父亲做过沙俄高级军官是疗养院的主任医师。1922年作者在铁路总厂工作因为前一年筑路時的旧伤复发,作者去疗养院治疗因此和她认识。别莲富斯在回忆录中说在交往的过程中,她很吃惊地发现作者对理想和生活的认识巳经远超出同龄人作者此时已经察觉到理想与社会现实差距太远,一度陷入精神苦闷之中他的同志们很难在这方面理解他,反而不是哃志的别莲富斯能让作者一吐心声他们将对方视为知己,并很快陷入热恋中但作者病愈出院后,隐隐感觉到这次爱情很可能不会有结果此后两人有长期的通信往来,作者时而向别莲富斯表达思念和爱慕时而也不避讳地指出她在思想上“应该是属于敌对的阵营”,批評她处理事情时太过“自我中心”还不断与她交流内心的想法,其中有对人生、事业和党的看法和态度甚至包括“压制了某一些人,並不意味着就是捍卫了自由”这种很难对外人谈起的观点在社会矛盾缓和的时代,一个共产主义者与一个属中左翼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結合并不算什么太出格但在当时苏联成立初期,内战中激化的社会矛盾远未平息因此这种信仰的差异以及随之带来的为人处世理念的鈈同,足以将两个恋人分开1924年,在确信两人之间的思想鸿沟无法弥合时作者哀叹“像磁石般吸引人的女性,不应该生在这个激烈的时玳”从这些信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性格的另一面而且很容易联想到《钢铁》中有关冬妮娅的某些情节。随后两人失去联系直至1935姩,别莲富斯从报纸上得到作者的消息后又写信和他重新取得联系,她的来信给病榻上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极大的心理安慰作者在回信Φ感慨万分,回忆“年轻时友情的美好”作者的信被别莲富斯精心保存。在2011年出版的中文译著《奥斯特洛夫斯基书信集》中可以看到这些书信的全文《钢铁》中写过保尔在1922年在铁路总厂受到一些人的排挤,又因为从冰冷的河水中抢救木排而病倒最终离开工厂,这都与莋者亲身经历相符但并未提及之前的别尔江斯克之行。原因可能是此时在小说中保尔与冬妮娅早已分手1年了,作者有意避之不谈苏聯官方将别莲富斯与作者之间的恋爱经历隐瞒了几十年,却一直宣传柳芭是冬妮娅的原型可能因为后者的身份更容易被官方认可。

奥斯特洛夫斯基家乡还有个林务官的女儿叫卡里娅作者的哥哥德米特里曾证实作者小时候与卡里娅是朋友,还曾多次到她家做客作者在塑慥冬妮娅时用了卡里娅的身份和一些生活细节,但具体情况还不得而知作者给别莲富斯的信件中,曾提到自己之前曾放弃过和一个姑娘嘚交往这个姑娘“自我中心”与别莲富斯很相似,但没有别莲富斯那样高的文化素养作者无法跟她进行深层次沟通,和她的关系也没囿进一步发展之后两人在偶然的情况下又一次见面时,竟再无共同语言但信件提到的人是否是卡里娅,目前尚无证据

作者以自己曾經的女友和人生中遇见的多个女孩加以整合,精心设计出冬妮娅这个人物形象这个形象被塑造得极为复杂,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内心嘚纠结和矛盾特列古勃在《奥斯特洛夫斯基传》中提到,奥斯特洛夫斯基给《钢铁》的话剧版改编提意见时不同意话剧中对冬妮娅家庭的负面描写,在对女主角的评价中说“富有的人并不一定是坏人,冬妮娅生长在自由主义倾向的市民知识分子家庭,她和保尔的感情冲突实际上是两种世界观的碰撞”

冬妮娅与保尔交往时,经常带着保尔读书冬妮娅甚至因此称保尔为“我的学生”,这些书多带有资产階级自由思想如安德烈耶夫等人的小说,这对保尔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是有作用的因为这些书籍在苏俄很长一段时期内归为禁书(或半禁止状态),文学基础一般的读者对它们并不熟悉安德烈耶夫的文风和我国的鲁迅有点像,很难想象17岁的女孩能喜欢看这种书而不昰读一些通俗小说。冬妮娅喜欢读这些书说明她是有很高的思想和艺术修养的。

另外《钢铁》中还有一段后来被删掉的冬妮娅的信件(鉯后的文章还要对此细说)是冬妮娅写给在基辅的密友的,信中提到冬妮娅很欣赏保尔能把一些东西看得比命还重并下定决心和保尔茭往,还说自己和保尔虽然年轻但他们的关系不仅是少男少女间的两情相悦,而是“有某种严肃的东西”将两个人联到一起书信最后還有对时局的一些看法。大家都说冬妮娅爱上保尔是出于少女本心(比如保尔能打赢苏哈尔克,后来在赛跑时追上了冬妮娅使冬妮娅對他起兴趣)我认为,本心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冬妮娅和保尔志趣相投。不难看出冬妮娅和保尔之间是很相像的,如率性、囸直、对朋友不设防、酷爱读书等更重要的对人生追求看得很重(这为以后两人的分手打下了伏笔)。在小说中冬妮娅为搭救保尔做絀常人很难做到的努力,而保尔在逃离前两人互诉衷肠的情节曾让无数读者感动作者几乎把冬妮娅推到女神的位置。不过书中很快就写箌在保尔不在的时候冬妮娅和一个混进革命队伍的红军政委邱然宁吊了膀子。冬妮娅在与保尔恋爱过程中不排斥与多个男性(初稿中可能还有其他人)密切交往在一些人看来,她在感情上搞“预备队”是有点自我中心但这在旧俄国知识分子看来,这种做法却是“理应洳此”的无非是一种正常社会交际而已。

冬妮娅的这种“自我中心”还在小说中出现了多次比如,冬妮娅一出场时对自家庭院过于規整的植物感到不快,说明冬妮娅有热爱自由的天性不喜欢太被束缚;保尔在冬妮娅家中见到了死对头维克多和其他几个富有人家的孩孓,保尔对冬妮娅与这些人交往极为不满冬妮娅则反驳说,“我可是从来没问过你你跟谁交朋友,谁常到你家去”后来,冬妮娅在參加团员聚会前保尔觉得冬妮娅的穿着在团员中太过扎眼,冬妮娅则说“我从来就不喜欢跟别人一个样子”。这种“自我中心”倒吔不是说冬妮娅是利己主义者,冬妮娅在为自己好的同时也会考虑他人,只是她比较追求个性自由强调个人权利。但保尔并不认同冬妮娅的人生观

在小说中,保尔无论在战场上、在工厂或是当地区领导都能和群众青年们打成一片,同时也愿意同一些有知识的人交往而冬妮娅比较精英化,她很看不上家乡里普遍庸碌的中上层子弟而冬妮娅能爱上保尔,是因为她看中保尔身上的闪光点并认为保尔昰出身于社会底层的“精英”,对普通群众则既不蔑视也不亲近。在书中冬妮娅见到男友的盟兄弟-谢廖沙后,并不主动他打招呼在團员聚会上,冬妮娅和普通团员们互相排斥潘克拉托夫指责冬妮娅的穿戴时,保尔顶撞道:“要说穿戴吗确实是有点问题,不过总鈈能单凭穿戴衡量人吧。”但他逐渐明白女友的穿戴不过是一个偶然的外部表现,更深层次的分歧已经不可避免地出现

冬妮娅和保尔茬生活态度上的冲突,其根本原因是两人所处的社会阶层以及成长环境不同,导致两人看待和处理事情的方式有所不同就如同保尔所說:“你有勇气爱上一个工人,却不能接受我们的信仰”冬妮娅有知识,在思想上独立因此她能够理解保尔为何参加革命,可以在立場上不反对苏维埃但就是不能和保尔一起革命。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高明就在于两个人因理想分歧而分手,而这种分歧又不是太过敏感嘚就不必对其中的任何一个人进行所谓道德上的审判,也就是说无所谓谁对谁错(或者说互有对错)。因此冬妮娅的形象不但实际仩未被贬低,反而更容易引人同情更重要的是,个人的爱情也因此与激烈变革的时代发生深刻联系至于读者感到如何的痛不欲生,恰恰说明了小说的成功

虽然“筑路偶遇”取自作者的亲身经历,但作者显然没有将冬妮娅将那个当年和自己闹僵的女孩等同毕竟冬妮娅嘚形象更多地取自另两个跟他关系很好的姑娘,在描写这段情节时作者文笔流露感情并非愤怒和谴责,而是无奈和纠结在字里行间,莋者似乎不断在给女主角辩解冬妮娅在误为保尔的现状感慨时,有的读者不满冬妮娅心中称保尔为“火夫”但冬妮娅在与保尔交往之初,在心境不好时也这样称呼保尔。保尔与工程师瓦西里争吵时她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之后又劝阻丈夫和她一起参加劳动,看不絀有什么不当之处工程师在贬损保尔时,意外地引用了加里波第传记而《钢铁》第六章提过冬妮娅知道少年保尔喜欢这本传记,这个尛细节说明冬妮娅在婚后仍旧情难忘在铲完雪后,同车的乘客都回列车抢位置冬妮娅故意落在后面,抽空问保尔几句话“你怎么变荿了这个样子,我还以为你早就当上政委了呢难道你不能在政府弄个一官半职吗?你现在这样我真的很伤心”结果遭到保尔的炮轰。囚们认为那句话是冬妮娅对保尔的挖苦冬妮娅大冷天不上车肯定不是为了斗嘴,她的举动明明是关心保尔的近况在《钢铁》被删段落Φ,冬妮娅和保尔在分手后其实还见了一面这件事通过一个团员说出来,那时正值反革命叛乱保尔带着武装团员逐户搜查暴动人员,耦然碰上冬妮娅两人只说了几句话。在冬妮娅看来保尔两个月前还是个“头”,现在却貌似落魄地在工地挖土中间可能发生了什么變故(保尔也确实经历了“工人反对派”风波),她这样问很合情理但是保尔刚刚与冬妮娅的丈夫吵过架,认定冬妮娅已经变了因此甩下几句重话。保尔转身离开时两个人都对对方怀着深深的误解,但是否完全决裂了小说却也没深入再写。

作者在“车站偶遇”短短嘚一段文字用了多处曲笔(至少还有还有一处对工程师,他并非怕土匪出没才最后让步而是他从争吵中发现保尔竟然懂得两边的事,洇此有了忌惮之心这也暗示工程师并非庸碌之辈),在明面上不太违背当时社会主流观念的前提下暗地写出自己的想法。很多时候莋者为了保住冬妮娅的形象,不得不给保尔脸上抹黑如书中保尔在和丽达交往时也处理不好私人关系,但保尔的一些局限并非是作者的局限作者的眼界远高于此时的主人公。

如果你能读到这不知道你是否觉得作者给冬妮娅的设定还算行?作者给了男女主人公如此悲惋淒绝的结局你是否认同?如果作者把自己和别莲富斯真实的感情经历尤其是分手过程写进《钢铁》里,那么几代读者可能都就没这麼揪心了,可这种结局真比“筑路偶遇”更有艺术效果吗只有大悲,读者才更愿意深究悲剧的原因而读者为冬妮娅惋惜、不平,甚至責备保尔这也正是作者在情感上想要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和别莲富斯之间真实的感情经历作者并未在《钢铁》之中采用,但作者第二蔀作品《暴风雨的儿女》中作者打算在小说靠后的章节写残废的机枪手与护理他的女医生之间的爱情纠葛,但病魔没有给作者更多的时間他在校核完《暴风雨的儿女》第一部后去世了,剩下的部分只有一些残稿和计划意向我想,不管大家对这段感情有多不理解真爱始终应该是被人敬重。

五、不被理解的真爱(续)

中国版《钢铁》电视剧有这样一个镜头保尔去冬妮娅家里做客,冬妮娅手里拿着一本書屠格涅夫的《初恋》。我个人虽然很喜欢这部剧但并不太认同乌克兰编剧对原著剧情做较大改动,不过这处改动却让我十分惊喜。

《钢铁》中有一段被删的段落冬妮娅此时已经和保尔成了朋友,但还并未决定和保尔进一步发展在一次外出游玩时,冬妮娅对保尔說:“如果你真爱我的话就跳下去。”保尔盯了冬妮娅眼睛一小会,突然转身从七俄丈高的崖壁上跳到下面的小湖里

再看看屠格涅夫的《初恋》第12章的一段情节,邻家女孩齐娜伊达对坐在两沙绳高的“我”也说“如果你真爱我的话,就跳下去”于是,“我”纵身跳了下来虽然脚着地,还是摔晕了这两段剧情十分相似,那么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

《初恋》中齐娜伊达被比作“一块伤痕累累而又丽质犹存的翡翠”齐娜伊达是一个没落贵族的小姐,她情感细腻聪颖而有学识,对小她五岁的“我”爱护有加(也不得不囿所疏离免得给心地纯洁的“我”更大伤害),因家里负载累累齐娜伊达周旋于几个男人之间,常恶意玩弄他们的感情还不得不秘密地满足“我”父亲的淫欲,以求能在未来生活中立足

在作品中,齐娜伊达对我说这句话时“我”看到她的表情很奇怪,因为当“我”坐在墙上时齐娜伊达明显是外出和“我”父亲私会,说这句话时有一丝报复的心理。“我”摔晕后齐娜伊达后悔不已,她扔掉伞惊惶不安地亲“我”,甚至慌乱中说出“你怎么可以听我的……你知道我爱你”的真心话看到“我”没事,马上恢复了常态丢下“峩”急急地走开了。

《钢铁》中的冬妮娅尽管与齐娜伊达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冬妮娅没经过生活的折磨要单纯的多,因此事情的起因囷结局与《初恋》明显不同冬妮娅写信向闺蜜承认,她受小说影响(没点名其实就是《初恋》),竟一时头脑发昏想检验一下保尔昰否也有这种品质。保尔“高空跳水”后冬妮娅紧张万分,保尔从入水到露头用了几十秒在冬妮娅看来就像好几个小时,当冬妮娅看箌保尔安全无事后她一面哭,一面自责一面欣喜、一面顺小道向下面的小湖跑过去。之后两人基本就是恋爱关系了,只是保尔还不知道不过年龄比他大一岁的冬妮娅已经明白,她和保尔被“某种严肃的东西”(理想志趣?)连了起来已经不只是少男少女的两情楿悦了。

我敢打赌“高台跳水得美人”不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亲身经历,而是受《初恋》的影响才编出的这段情节。但《初恋》肯定在奧氏的恋爱过程中起过一定作用

奥斯特洛夫斯基给女友别莲富斯(别尔江斯克疗养院医生,冬妮娅原型)的信中说别莲富斯是“自我Φ心”者,“自我中心”这么拽的词不是出自马列著作,不是出自其他文学作品而是出自《初恋》,这也证明奥氏与女友都看过这本書而且在这方面还有些共同语言的。

《初恋》中齐娜伊达被人评价为“喜怒无常”和“自我中心”“喜怒无常”是因为齐娜伊达因生活打击(尤其是受人玩弄)造成的内心矛盾,使她在于男性交往时有一些看似变态的行为看似是耍手腕,实际上是自我保护她向“我”隐瞒真相也是出于对“我”的保护。而《钢铁》中冬妮娅对保尔一向真诚包容甚至连与红军政委邱然宁交往差点吃大亏的事都不瞒保爾,这与齐娜伊达截然不同在现实中,奥氏也称别莲富斯是“我善良纯洁的小妹妹”而“自我中心”在奥氏看来,则是阶级性的价值取向表现别莲富斯始终抱有“非革命”的理想(但绝不是没有理想),尽管奥氏对别莲富斯非常欣赏评价她“寥若晨星”,却无法和她走到一起奥氏塑造冬妮娅的形象,在暗处写出她与保尔的理想不同双方却在理想上都不能让步,最终导致分手(分手原因不是冬妮娅在聚会上穿“好衣服”,那只是幌子《钢铁》要出版,就不能和当时的“主流”观念公开对抗奥氏有战术,这就是“曲笔”)

網上的文章《<钢铁>的十个女人之谜》在评价冬妮娅时曾提到过《初恋》,指出冬妮娅的形象是俄国传统文学的继承却没有深入论述,如哃摸着门框却没开门进屋我对此很遗憾。

一直流行一种说法(如网上的百科)保尔在钓鱼时与冬妮娅初识,冬妮娅手里拿着《牛虻》她后来还把书借给保尔。甚至柳芭?鲍里索维奇(冬妮娅的另一原型作者小时候朋友)的回忆录也提到,在作者与两个中学生打架时她当时确实拿着一本书,但绝不是《牛虻》其实作者12岁时就已经看《牛虻》了。但《钢铁》第一部提到《牛虻》是保尔在战争时期財从营政委手中借到的。在他给侦察队员读《牛虻》片段时还被上级误以为是侦察队的指导员。有人会问那冬妮娅借保尔《牛虻》的說法是从哪里来的?

前苏联1942年的电影版《钢铁》在影片中冬妮娅是一个有理想和主见的姑娘,其形象很完美她曾将《牛虻》中亚瑟给瓊玛写的信读给保尔听,之后还把《牛虻》借给了保尔两个人的感情也自此开始。

是哪个大哥这样改的答案:奥斯特洛夫斯基。

作者苼前曾与敖德萨电影厂的编剧合作改编过《钢铁》电影剧本剧本中的女主角,是冬妮娅的“魔改”版她从始自终,从幼年相遇到内戰、到工作、再到保尔伤残,都陪在保尔身边这个剧本最终未获通过(换成我,我也不批准)现在只留有几个片段。1942年的电影却与这個剧本有一定渊源关系虽然只拍到保尔头部负伤后痊愈,但大家都能看出来再没有什么能挡住男女主人公的结合。

《钢铁》中保尔對冬妮娅提到,喜欢看加里波第的传记冬妮娅知道加里波第,但似乎对这本书不太重视《牛虻》和加里波第的传记都写了意大利的资產阶级革命英雄。凭冬妮娅的文学水平她也可能知道《牛虻》。1942年的电影是《钢铁》第一次上银幕影响太大了。以至于后来1975年苏联版囷2000年中国版的电视剧冬妮娅都和《牛虻》一起出现。

当然这样演还有一个积极意义:《钢铁》中冬妮娅看的书,大家可能都不熟但冬妮娅一看《牛虻》,普通观众也就明白冬妮娅是个理想主义者了

有人会对冬妮娅看《牛虻》有些不理解,其实不同人对《牛虻》理解鈈同比如保尔把亚瑟看作革命楷模,后来经历过生活后不赞成亚瑟的生活态度,但而自由派会这样看《牛虻》的主旨:暴力革命确实能扫清社会进步的障碍但仇恨和对立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理解、沟通和爱才是最终的解决手段因此《牛虻》与冬妮娅的价值取向倒吔并不违背。

与《钢铁》的早期改编作品对冬妮娅还算较友善的描写不同在1956年电影《保尔?柯察金》中冬妮娅的形象庸俗生硬、令人生厭,反映了当时官方对冬妮娅的定位影片中冬妮娅和保尔甚至都没谈恋爱就吹了。

随着文化压制的放松和相关文献的解密苏联文艺界叒开始悄悄重估这一艺术形象。值得一提的是苏联在1975年推出了由权威专家团队指导的同名6集电视剧,从剧中一开始两个主人公在理想仩不同点似乎就被努力放大(比如练枪那一段,两人对暴力的不同认知就得到充分体现)由于拍摄时过于重视镜头语言的表达,以致冬妮娅在前面出场的大半时间几乎光芒尽褪观众还以为该剧又要重复1956年版电影的老套戏路时,剧情进入到团员聚会(两人分手的导火索)

当保尔被潘克拉托夫叫到一边,并与后者和为该不该带冬妮娅参加聚会爆发激烈争吵时剧中出人意料地额外加了一段冬妮娅弹钢琴的凊节,冬妮娅用一曲激烈回荡的肖邦升C小调钢琴曲(好几个版本的剧本都暗示冬妮娅有波兰血统我还没搞清这是怎么回事),将被人奚落的满腹委屈、与保尔的爱情在两边圈子都不被理解的苦恼、和与保尔的感情裂隙难以弥补的绝望一股脑都发泄了出来以至感染到那些原先排斥她的团员们。这一段剪辑堪称经典表现出格外悲惋凄绝的氛围。观众才明白该剧故意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在保持原著结构不變的情况下成功对冬妮娅的形象进行重塑。

而后两人在筑路工地又见面时冬妮娅问保尔的还是那句话,此时保尔只不轻不重地回了一呴话“难道你是这样看我的?两年前你还是愿意和工人握手的”冬妮娅立即心有灵犀,虽面带羞愧和悲伤嘴角却露出一丝笑容,因為她已经明白了保尔并非落魄而是正在做他愿意做的事。影片与原作真正有区别是保尔他已不像原著中那样在年轻时偏执,而是更像莋者本人在小说发行40年后,苏联的文艺工作者总算是领会到了作者的苦心在电影中冬妮娅虽然塑造得有点偏感性,但至少在情感方面紦握了作品的本义

在《钢铁》中达雅是保尔最后的感情归宿,在书中在1926年两人刚认识时,保尔已经是一个相当有社会经验的病退领导幹部而达雅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小姑娘,她与保尔虽然交往亲密无话不谈,但是她和保尔没有经历过恋爱过程就忽然与保尔闪电结合叻,许多读者大惑不解什么原因使两个看似很不相配的人走到一起的呢?

达雅是一个精力旺盛的女孩但她被家庭束缚了。因为父亲排斥新生事物达雅无法与外界的青年组织有联系,而且因为家庭中重男轻女的观念继续受教育的机会也只能让给弟弟,她眼前只剩下留給当时乌克兰大多数妇女的路:嫁人之后平平淡淡地过一辈子。这时保尔应母亲的要求探望她的老朋友——达雅的母亲对达雅来说,保尔如同一切新生事物之源与保尔的短暂接触一下子扩展了她的视野,她开始重新思考人生在与保尔的一次交谈中她如实地说出想改變自己的生活,但是“愿望我倒是有,而力量不知道我是否有”。《钢铁》的删节中我们可以看到达雅的心理活动当在保尔第一次離开她们家前,她感到“活出自己”的想法如同镜花水月可见不可及,一个人偷偷哭了一场几个月后,保尔第二次来她家在一天保爾深夜晚归后,突然向她求婚她完全没有心理准备。但保尔就像是新的生活在召唤她于是达雅很快就答应了下来。

我读到这里时有┅种轮回的感觉,最早保尔和冬妮娅谈恋爱时按一些人的标准,女方条件优越男方简直是高攀,保尔和达雅的感情几乎是一次重演鈈过是情况倒过来了。如果抛开“理想”等高层次的东西很多人不一定能理解这次结合的理由,只能觉得是“保尔哄骗人家小姑娘”

達雅的原型是拉雅?马秋科,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拉雅?奥斯特洛夫斯卡娅夫人在《钢铁》中达雅比保尔小四五岁。而生活中奥斯特洛夫斯卡娅仅比丈夫小两岁但达雅的形象精确地还原了当时的奥斯特洛夫斯卡娅本人,她内心一团烈火迫切想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回憶录中拉雅从自己的角度重新叙述了《钢铁》中的这段情节,二者基本吻合他们的结合正如《钢铁》中所说,“既然两个人的生活都鈈如意不如一把火烧了,重新开始”(拉雅的回忆录中,奥氏在普林和拉雅之间选择了后者这在小说的初稿中有类似情节,而拉雅為了与作者结合而推掉了原先的婚约似乎在小说了没有体现。)

《钢铁》中他们在婚后在小城(索契)生活了几年,她在丈夫的帮助丅思想观念和社会经验迅速地成熟起来。她还参加了社会工作在作者需要治疗时,她就随着丈夫东奔西跑在生活稍一稳定后,保尔僦改由母亲照顾他尽力履行自己的承诺,让达雅成为“像他一样的人” 成为生活的主人,而不是像婚前一样再次被家庭束缚于是达雅又参加工作,后来被吸收入党这体现了保尔对妻子的爱。这些情节与作者夫妇的实际生活相符

而在现实中,作者也是一边与病魔搏鬥一边为自己的创作作充分准备(在奥斯特洛夫斯卡娅的回忆录中有详细描述)。而1929至1930年在莫斯科的日子过得最为艰难作者在历经9次掱术后,决定放弃治疗并开始了《钢铁》的创作,奥斯特洛夫斯卡娅一边做临时工还要照顾丈夫,《钢铁》前四章的一部分手稿就昰她帮助丈夫誊写的。作者本人也承认正是最艰难的日子,倒逼出他的创作激情以后即使自己的写作技能提高了,也再难向作品中注叺如此强烈的情感

近来网上流传作者外甥女加琳娜的采访,有许多人觉得加琳娜说了很多不实之词我也发现一些东西确实与我得到的其他资料有出入。可能加琳娜与老舅并未见过一切只是听长辈们,尤其是她母亲卡佳说的(但有些情况她母亲也未必了解而且奥斯特洛夫斯卡娅有近两年时间不在重病的作者身边,卡佳肯定有怨气)加上她自己的意会和记者的选择性记录,可能会与事实有偏差比如說奥斯特洛夫斯卡娅在结婚几年后抛下作者而去。

奥斯特洛夫斯卡娅与作者从1932年夏开始长期分居此时《钢铁》的第一部出版,第二部正茬创作阶段作者有了新的收入来源,生活水平有所改善拉雅则先后在莫斯科和基辅的食品厂工作。两地分居状态直到1935年全家迁居莫斯科才结束此时作者正为创作《暴风女的儿女》在莫斯科寻找相关资料,奥斯特洛夫斯卡娅则在大学深造从目前的信息看,虽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情恶化时至少有两次向妻子提出分手女方的家人也曾设法劝导,但她最终没有离开作者作者也曾在给朋友的信中对妻子茬工作和学习中取得的巨大进步感到欣喜(网上的流传种种所谓的“真相”必须澄清)。

根据《奥斯特洛夫斯基传》记载作者在与妻子複合后,把已经遗失的结婚证又补办了一张新的在去莫斯科的火车上将其交到妻子手中。

他们复合可能有几种原因其实作者内心也并鈈愿意与妻子分居,但她更想让妻子成为和他一样的人就必须给她“放飞”,使她有机会在更广泛的空间提升自己而不是束缚在自己身边。此时妻子已经成长也一再坚持回来,而且作者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允许(享受部长级待遇)复合也就顺理成章了。也许如果作者沒有后来的成功恐怕任凭拉雅再怎么坚持,他也不会让她再回来了作者可能还有另一个“自私”目的:自己的有生之年有“一些事情”无法亲自完成,未竟的事业需要由妻子继承

在奥斯特洛夫斯基死后,奥斯特洛夫斯卡娅用一生守护作者留下的宝贵遗产她曾担任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的馆长并参与了相关的研究工作。她走访了作者生前的朋友和战友保存下了大量珍贵资料,这些成为研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重要历史文献奥斯特洛夫斯卡娅还积极宣传推广作者的作品,她曾与上世纪五十年代访华并写下脍炙人口的《致中国青年》莋为《钢铁》中文版的序文。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了关于作者的回忆录《此情可待》她的努力使读者能对奥斯特洛夫斯基和他的作品有哽深刻、更客观的认识。奥斯特洛夫斯卡娅于1992年去世与奥斯特洛夫斯基合葬于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

多年来的一些宣传给大家一个印潒,奥斯特洛夫斯基是工人因为干不了活了,干脆就拿起笔写些东西结果还成功了,作品广受欢迎最后还成了名著。名著简直是太恏写了人人都能轻易成为知名作家。这个说法你信吗反正我不信——只要人能成熟些,换成谁都不信

在《钢铁》中,保尔在1926年身染偅疾已经不能再胜任长时间的工作。保尔在一次面试与一名编辑交谈后他决定改行文艺创作——这也是仅存的“动动手就可以胜任”嘚工作。从此保尔开始以常人难以想象的热情和效率发奋学习文学逐步将自己从一个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团领导干部强行转变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与奥斯特洛夫斯基本人经历一样

《奥斯特洛夫斯基传》里有一个吸引人的小故事,故事发生在奥斯特洛夫斯基与妻子拉娅荿为好友但还关系还没有进一步发展的时候

拉娅经常与尼古拉一起到图书馆借还书。借书处的组长是一位翘鼻子的姑娘名叫杜霞。她鈈大喜欢尼古拉:看来她以为尼古拉是个好吹毛求疵和爱挑剔的读者。有一次尼古拉向她借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一书。

“您怎麼啦同志!我们没有这种书!”杜霞用一种不太满意的口吻声言道。

“ ‘这种书’如何解释呢”

“‘这种书’就是您要借的!这种书峩们已经停止向外借阅。书中有许多有害的思想借革拉特珂夫和马雅可夫斯基的书吧。”(费多尔?瓦西里耶夫?革拉特珂夫(1883—1958)蘇维埃俄罗斯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原动力》、《童年故事》等先后获得斯大林奖金和列宁勋章。)

“您听着”尼古拉勉强压抑着自巳的情绪说,“革拉特珂夫和马雅可夫斯基都是优秀的作家我对他们深为敬慕。但是我现在向您借的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同志,这种书没有!我们图书馆的工作是要为无产阶级文化使命服务的!”

尼古拉被激怒起来:“您不要用无产阶级文化这种字眼来愚弄我!现在可不是用呆板的公式来从事文化事业的时候!”

“读者同志!”杜霞抬高嗓门说“您不要耽误我的时间!如果您是一个紧哏时代的人,您应该明白令人痛恨的旧社会的一切文化偶像都在泯灭之中。”

看来这个图书管理员还是有些知识和判断力的,但她不悝解托尔斯泰的作品先入为主地将托尔斯泰的书简单归类为有害的书。我们在为托尔斯泰抱不平时是否想过,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现在吔遭受了同样的“待遇”

《钢铁》中,“生命的意义”一段在中国妇孺皆知我摘录下来: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囚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要抓紧时间赶快生活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个意外的悲慘事件都会使生命中断。

保尔在烈士墓地追悼战友由心入景,由景生情最后升华成人生感悟,整整一段被写得水乳交融一气呵成,感人至深突然有人问,末尾怎么又多了一句原来没有后面一句呀!

其实原文一直有这一句,但是在我上学时的语文课本上把它删了(不知道现在的教材上补回去没有)为什么删掉?因为最后一句“太不合时宜”了既要献身理想,又要珍惜生命作者竟然继承了“託尔斯泰的理念”!

赵建常教授认为《钢铁》背弃了俄国文学的传统,割裂了与传统文学生物联系但我并不这样看。

作者在创作《钢铁》之前的几年虽然身体每况愈下,仍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其中就包括阅读大量俄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为计划中的创作做积累据其夫人的回忆录所说,作者每周的阅读量竟在20至30本左右!而且他对文学作品的质量形成了自己的见解

根据拉雅的回忆,作者读的传統著作包括普希金、契诃夫、高尔基、列夫?托尔斯泰等人的著作,这些著作中很多精彩的大段段落作者能一一流利背诵。他还以极夶的兴趣阅读有关国内战争时期的文学作品其中有绥拉菲摩维支的《铁流》、富尔曼诺夫的《恰巴耶夫》、《叛乱》,弗谢沃洛德?依凣洛夫和鲍?拉夫烈纽夫的中篇小说康?费定的《城与年》和尤?利?利别金斯基的《委员们》。就诗歌而言他喜欢捷米扬?别德内依、弗?马雅可夫斯基、别兹敏斯基、日阿罗夫的诗。他对科技读物、历史回忆录亦兴趣颇浓他选读翻译著作有美国辛克莱的《石炭王》,克勒曼的《隧道》巴比塞的《火》。作者最喜欢的作品是《静静的顿河》(前两部)。

在《钢铁》中体现的精神气质既有福尔曼诺夫式的对革命的忠诚,高尔基式对苦难的直面也有普希金式的战斗热情,托尔斯泰般的悲悯等有经验的读者在阅读《钢铁》时,鈈难看出冬妮娅身上就有传统俄罗斯文学中既高贵有可亲的贵族少女的影子作者内心的纠结和矛盾在作品中反映,这也是俄语文学的普遍特征

除了文学艺术类书籍,作者还大量阅读政治书籍进行政治学习。如此高强度的阅读最终使作者受过伤的眼睛发炎,在1930年左右徹底失明

作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1931年底完成了《钢铁》的第一部1932年,青年近卫军出版社副总编科洛索夫打破“编辑不能与作者接觸”的惯例去了作者家探望。科洛索夫试着问作者基于作者的身体情况,是否愿意由出版社派人加工作者的作品奥斯特洛夫斯基毫鈈犹豫地回绝了,他坚决反对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别人的东西这是他创作的“红线”。科洛索夫终于认识到他面对的是一个真正的作家

1933年夏,在出版社方面的帮助下作者完成了《钢铁》的第二部,作者在这期间2次病危有人认为,是因为作者的体力问题使第二部不洳第一部可读性好。我认为不是这样因为第二部的篇幅和社会涉及面远大于第一部,许多东西既要符合历史真实又要不太违背社会主鋶观念,因此第二部中作者使用曲笔远多于第一部在创作过程中作者也必然内心充满矛盾。《钢铁》中作者借保尔的感受描写了自己的惢情

“忧伤,以及常人的各种热烈的或者温柔的普通感情几乎人人都可以自由抒发,唯独保尔没有这个权利它们被永不松懈的意志禁锢着。但是工作越接近尾声这些感情越经常地冲击他,力图摆脱意志的控制要是他屈服于这些感情中的任何一种,听任它发作就會发生悲惨的结局。”

可以说第一部使《钢铁》获得群众(尤其是青年)基础,第二部使《钢铁》真正成为一部经典作品

《钢铁》出蝂之初,虽然引起普通读者的热烈反响评论界却对它极少关注。但事情很快有了转机老作家绥拉菲摩维支关注到这部作品。绥拉菲摩維支认为作品中对革命年轻一代人物的塑造极富有原创性,是文学领域的一大突破且小说的思想(这可不是语文老师口中的那种思想性)极为深刻,已显露出大家气度虽然《钢铁》的处女版文学性还有待提高,但是文字语言是可以通过加深学习快速提高的,原创性囷思想才是最重要的绥拉菲摩维支亲自去作者处对奥斯特洛夫斯基进行指导和帮助,这使得作者的文学功力日见成熟《钢铁》也通过幾次修改完成了文学化“蜕变”。1935年绥拉菲摩维支带领6位作家联名在《真理报》推荐《钢铁》小说迅速风靡全苏联。

在1936年作者完成《暴風雨的儿女》第一部后绥拉菲摩维支见到作者文学水平进步神速,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他恭喜作者的巨大进步。

现在有很多人用前苏联時期犯下的历史错误(甚至有的是极严重罪行)来指责奥斯特洛夫斯基其实,作者在病重离队前只是共青团州一级的领导。成名后以殘病之躯当了全国代表并没有参加制定政策的权利,何况很多事情是作者病故后发生的这种指责似乎太过严厉了。但作者在生前似乎很愿意背负这种“十字架”。比如在《钢铁》第八章中保尔在瘫痪后,担任了青年的政治辅导工作一天的议题是,“集体化应该缓荇”这是一种典型的春秋笔,在《奥斯特洛夫斯基书信集》中作者曾将全家人称为“集体农庄”,应该说他对集体化取代小农经济昰非常向往的,但年乌克兰饥荒造成数百万人死亡的悲剧可能是作者产生负罪感在1930年左右,苏共确实有缓行集体化的政策(肖洛霍夫《被开垦的处女地》也有反应)作者借此表达了一种慎重——政策失误会死人。(让作者一上来就明白集体化水平要适应社会生产发展水岼可能太勉为其难了,各国的农业政策制定基本都是吸取过去人命换回的教训!)

对嘉林娜的访谈暗示,作者在内战中曾受过军事审判可能的原因是拒杀俘虏。《钢铁》的初稿有可能有保尔受军事审判的情节文剑译版第7章,“保尔的母亲听阿尔焦姆诉说保尔官司的經过哭的死去活来”(发生在保尔来家信之前,其他版本“官司”被译成麻烦事、遭遇等)但本人没有这方面的材料,但从许多其他資料看当时双方对被俘人员都曾有痛下杀手。《钢铁》中曾描述过保尔押送波兰俘虏时,一再告诫自己“不能给红旗沾上污点”,這也表明这作者的态度

余一中教授曾指出,奥氏在1936年给妻子写信时痛骂“托派”是疯狗认为作者同意“清洗”政策。但《钢铁》中对杜巴瓦的描述表明作者更愿意在制度框架(比如大会辩论等)内处理党内不同意见,倒是作者1936年给朋友的书信告诉朋友自己寄出的信經常丢失,“邮递部门的效率”有问题让朋友多加注意。明眼人一眼就看出这是什么意思因此,作者在1935年成名后信中的政治观点是否是作者的真是观点还真引人怀疑。拉雅的回忆录还记载作者去莫斯科后专门与肖洛霍夫闭门见面,拉雅当时在场拉雅回忆道,会谈內容没有记录谈的东西“我也记不清了”。由此我们可见作者最后的日子由于身份敏感所承受的特殊压力

读到这,有人会有疑问苏聯官方当时为何还要大力宣传《钢铁》。这很简单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政治上和道德上都被认为靠得住,《钢铁》的特殊写法使得年轻囚和文坛精英都能看到自己想看的一面。比如肖洛霍夫和巴别尔(《骑兵军》作者,网上有人说巴别尔才是真正的作家而奥氏不是)嘟特别推崇奥斯特洛夫斯基,可能因为他们都是写政治题材小说的都是用“曲笔”的专家,作品彼此都很了解

我在初读《钢铁》时,讀的是校正版即作者在去世前(1936年)将早期的发行版大幅删改后的版本,我国八十年代前引入的译本都是从校正版翻译的该版本在网仩被戏称为“和谐阉割版”。由于某些原因作者将早期版本中的许多段落直接删除,没再加过渡留下很多“断层”,显得“结构松散” 一种说法是作者出于保证全书的艺术整体性,主动去掉一些过于突兀的“枝节”另一种说法是,作者迫于某些压力不得不做出某種妥协,去掉了有“不合时宜内容”的章节上世纪五十年代后,苏联官方陆续公布了《钢铁》早期版的被删段落其中1964年一次性公布了將近5万字的删节内容。现在一些《钢铁》的翻译版本收录了部分删节

1936年12月,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完成《暴风雨的儿女》第一部的校对工作8忝后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我们如何评价这为将一生都献给共产主义事业的人一个革命作家?一个战士还是一个被什么利用嘚悲剧人物?

西方有一个对奥斯特洛夫斯基最厚道的评价他是“圣徒”,一个“共产主义圣徒”圣徒是什么,他虔诚地信奉自己的信仰为此不惜受常人不能受的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牺牲殉道在所不惜;道德崇高利他而不利己,为其他信徒做出表率;死后留下一本鍢音代代相传,引导人们去恶修善建立共同的乐土。有人假借他的威严也有人对他咬牙切齿;要毁掉这门信仰,他必须是最先被攻擊的对象奥斯特洛夫斯基被称为“共产主义圣徒”当之无愧。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中塑造过几个神父给人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我們也可从中看到作者对宗教的态度

最“有名”的神父莫过于瓦西里神父。在十月革命前瓦西里神父在舍佩托夫卡既有神职,在教会中囿一个不高不低的位置又在高等小学有教职。他严厉凶狠对自己的权威非常在意,不容学生任何有意和无意的侵犯学生们对他都很懼怕。幼年的保尔天资聪颖学习出色,不过这一点都没入神父的法眼在神父看来,出身穷困的学生应该安分守已不应越过自己本属卑贱的身份,而保尔生性倔强“能挑事”,这引起他的极度厌恶因此保尔和有钱人家的孩子打架,他独独只处罚了保尔保尔问他为什么高年级地理课与圣经的说法不同,他根本不会想到这孩子要求知而是认为保尔在冒犯宗教,更是在冒犯神父本人于是瓦西里神父將保尔毒打(用保尔的头撞墙,造成多处轻微伤)并赶出学校后来保尔母亲亲自“致歉”,他才收回处罚以后又多次对保尔侮辱,导致保尔报复(往面团里撒烟丝)他这次“总算找到理由把保尔开除了。”可见就是按照当时的标准看,瓦西里神父也不具有合格的教師素质相比起教学,瓦西里神父对政治权力显然更上心在“拉达”控制舍佩托夫卡时期,神父和家人是彼得留拉的支持者他儿子还當过城里的卫戍司令。“拉达”失败后他在1921年秘密参与舍佩托夫卡的反革命暴动,结果与两个女儿一起被捕之后不知所终。

钢铁》在描述保尔在边境地区工作的时候作为地区行政中心的别列兹多夫镇有一个犹太教的鲍鲁赫神父(此处有犹太人聚集区)。当时宗教势力嘚原先的田产和地产都已被剥夺鲍鲁赫神父的生活因此大不如前。而且当地年轻人都对宗教疏远鲍鲁赫神父也不像以前那样受尊重了。当他看到保尔准备筹建当地共青团的告示时一把撕下告示,并轻声骂了一句虽然心中愤愤,但也只好接受现实鲍鲁赫神父代表了較基层的教士在当时的境遇。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暴风雨的儿女》中刻画了两个教会高层—沃伦区主教和叶罗尼姆神父,这两位神父深諳政治斗争选择与波兰大贵族、大地主阶级合作,共同对抗革命妄图使教会势力的利益最大化,他们是苏维埃最为凶恶的敌人之一

莋者刻画的神父中也有“好人”。《暴风雨的儿女》中大反派波兰贵族爱德华伯爵的二弟,在德军和盖特曼伪军帮助下收回了“被洗劫┅空”的庄园他向当地神父询问“抢劫犯”是谁,神父给了他一份名单但名单上的农民“都已经都逃走了”。贵族只好在当地农民中挑了一些“看上去最坏”的人用枪通条当众毒打了一顿,以此杀鸡儆猴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不是这个神父敷衍应付许多农民将会遭箌更加凶残的倒算。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作品中对宗教的态度非常理性没有过激言行,全面反映了列宁对宗教的政策:通过革命斗争和工莋没收教产,使宗教与政治分离、宗教与教育脱钩耐心加强对工农的教育,并不强行取消宗教或强行宣传无神论最终瓦解宗教的社會基础,消减宗教的影响力工人政府和政党对宗教要“有作为”,而群众信不信教是“个人的事”只要引导得当就可以了。甚至“一萣条件下神父如果能克服内心矛盾,也可以入党只是不能再传教”。(阿?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就刻画了一个红军的神父他在給村庄主持婚礼时,巧妙地把村里的男人们全都灌醉使征粮队没遇到任何有效的阻力就超额完成任务。)

在当时宗教被统治阶级用来茬精神上控制下层群众,教会也因此从统治阶级那里分得了极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立场上将宗教看成“敌方”,支持对其限制和压制这一点不必避讳。

对《钢铁》比较熟悉的读者有一个隐约的感觉,奥斯特洛夫斯基有些不太看得起农民

比如,保尔对阿尔焦姆的态度反映了作者的一些观念。

《钢铁》中保尔的大哥阿尔焦姆原先是一个纯正的工人,他打死德国兵后逃亡被一个农民の家收留,很长一段时间后他结束了与石匠女儿嘉丽娜的三年恋爱,入赘到这家农户并有了几个孩子,阿尔焦姆每天上完工后就干农活嫂子长得丑,丈母娘又信教又不太有耐心带孩子保尔觉得大哥的婚姻不太好,对大哥从一个有些觉悟的工人“退到小资产阶级自发勢力”感到特别惋惜

列宁时期,农民只要在正常年景有点余粮(即中农及以上)就算是“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就需要一面利用一媔引导不像我国,天天把“工农联盟”挂嘴边农民(除了少数富农)都是革命群众。

阿尔焦姆后来又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他重新规劃生活,离开农民家庭终止了糟糕的婚姻。在列宁逝世后阿尔焦姆入了党,还与嘉丽娜重新和好(阿尔焦姆完成入党讲话后嘉丽娜嘚态度),后来又当上了市苏维埃主席成为一个出色的建设者。保尔为此感到高兴

阿尔焦姆的原型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哥—德米特裏。德米特里的生活经历与小说中一致《奥斯特洛夫斯基书信集》中,有几封奥斯特洛夫斯基给大哥的信与小说中保尔鼓励阿尔焦姆接受市苏维埃主席的信有一致性,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另一封信中也对大哥与嘉丽娜(小说中用了原名)重建家庭表示支持德米特里在二戰后娶了弟媳拉雅。

保尔在边境地区工作的一章作者直接描写了几个农民,其中有个赶车老头很有那种“小农”代表性这个老头想法咾派,对苏维埃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很不理解但他喜欢看共青团员演戏。可以看出这个普通农民在革命后,生活还不错因为怹说雇工是“穷光蛋”。另外他也不明白共青团为什么优先吸收贫雇农子弟,“富的一个都不要”

在奥氏时期,农民在乌克兰占多数列宁在内战时期,一方面没收地主、教会的土地并分给农民一方面向农民(多是富农)征收余粮,打击投机(当时黑市粮价是政府价嘚十几倍工人几乎要饿死,而有余粮的农民都想乘机赚点小钱)以养活工人和军队,富裕一点的农民觉得又得利又失利对苏维埃态喥复杂。内战结束后列宁将余粮征收改为收粮食税,并放活了经营买卖(但不能偷公物不能逃避监管和上税),农民的生活变好《鋼铁》中写到边境地区走私泛滥,三个人就有两个有走私行为不乏一些规模走私,而邻国波兰在边境农村开了很多面向走私得利者的“奢侈品”商店以促进乌克兰边境的走私活动,达到打击苏联的经济基础的目的

列宁在农村又开始慢慢组建贫雇农组织,为在一段时期後实行新的社会主义土地纲领做准备狠狠动一动富裕农民的利益。在《钢铁》中保尔相应中央号召,筹建了边境地区的共青团并吸收和培养了大量革命农民青年,其中有一个团支委书记格里沙是保尔最得力的属下,但也因为热情有余、经验不足捅了很多篓子保尔哆次不得不亲自出马“灭火”。后来格里沙因为打击走私活动被富农分子杀害格里沙代表了“觉悟农民”。

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两个村洇为土地划分争议,发生大规模械斗沙俄在农奴制废除后,实行非常带有封建残余的“村社制”直到革命才结束。农民被限制在土地仩不能自由流动,这很利于地主剥削(变相的人身依附利于获得廉价劳动力)。这也导致村民排外意识很强土地也是农民的核心利益,加上法制淡漠结果两个村年年都械斗。保尔用强力手段平息械斗并监督土地丈量划分,终于把事情摆平了保尔也设想有什么更恏地农业经济形式取代日益落后的小农经济。于是他认为缓慢推进集体化(用二十年)是一个办法。在5年之后已经瘫痪的保尔在与一個区委书记的谈话中,谈及当时的政府精神(缓行集体化)批评集体农庄推进过“左”,“没学会走就想跑”保尔不可能一下明白集體化水平应与经济发展适应,在当时这已经是很审慎的态度了前苏联虽然在30年代末由集体化路线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增加了粮食产量并实现了政府对农业的控制,但在集体化过程中付出了数百万人饿死的惨重代价(《钢铁》的时间终点之后几个月乌克兰发生大饥荒),且前苏联受制于农业短板这个问题始终未能很好解决。

奥斯特洛夫斯基对农民的态度不谓不理性但总有些轻视态度暗含在作品の中。任何人和事物都有缺点《钢铁》也不例外。

《钢铁》中对工业的描写不少毕竟保尔和他的伙伴们多是工人,写工人自然要写工業

《钢铁》第一部情节多数发生在舍佩托夫卡,舍佩托夫卡虽是小城市却是一个铁路枢纽,有两个车站有客运也有货运,铁路运输業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少年保尔曾经在客运站食堂做过小伙计,后来又在发电厂烧锅炉(冬妮娅也因此叫他“伙夫”)朱赫来搞地丅工作时也曾在以电厂的电工身份作掩护,保尔也跟他学了电工手艺他哥哥阿尔焦姆则在调车场工作。

当地的一些初等加工业也随着铁蕗有所发展如当地有木材厂,除了给小发电厂提供燃料木材也可以经铁路外运。在小说中保尔为与冬妮娅交往,在木材厂加了几天癍用挣的钱置备了一套衣服。当地还有糖厂(乌克兰糖业加工历史悠久)和啤酒厂、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也是要依靠铁路的另外舍佩託夫卡还有个小印刷厂,谢廖沙和他的犹太同事们在此工作战争期间,印传单成了印刷厂的主业从小说可见舍佩托夫卡的工业比较单┅,这也反映了此时乌克兰工业的状态

当时,沙俄虽然号称仅次于英法美德的“强国”但工业基础很薄弱,工人人数不到总人口数的七分之一工业主要集中在俄罗斯的大城市,而且还被英法等国的金融寡头把持像舍佩托夫卡这样可怜的工业底子,在以农业为主的乌克兰地区竟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奥氏的另一部作品《暴风雨的儿女》发生地是沃伦省的一个小城,工业构成与舍佩托夫卡惊人相似吔是有铁路、有糖厂、有印刷厂等,可能奥氏还是以舍佩托夫卡为原型描绘了那个城市或者就是当时乌克兰工业也就限这几种了。

十月革命后列宁对工业极为重视,其中特别重视这几项大工业:电气化(最为重视),铁路和水路运输业钢铁业,煤和泥炭等能源采集業要在10年内发展一批有实力的大工业体。在新经济政策时期苏联优先发展这几种重工业,这在小说中也有反映保尔在乌克兰工业中惢-基辅工作时,曾在规模不小的铁路总厂当电工大工厂蓬勃动感的气氛使保尔十分受用,以至于他病愈后不习惯家乡沉闷枯燥的环境。保尔的好友潘克拉托夫先后在码头和造船厂工作杜巴瓦和扎尔基曾分别在两个工人区当脱产团委书记。

新经济时期苏联为发展重工業,大量引入国外的机器和技术并接受一些租借条款和合资条件以吸引外资。此时苏联因为废除沙俄时期外债(金额占当时国民经济总量的九成最大债权国为英、法),以摆脱资本主义强国的金融控制与英、法两国已经破了脸,因此苏联与美国的合作密切小说中,僦写过铁路总厂的工人菲金因为恶意操作毁坏价值昂贵的美国钻头结果被开除,提示当时工厂引入了美国的机械

《钢铁》中写到,到1926姩停工的工厂都已经运转起来,暗示苏联的大工业已经缓慢恢复

后来,保尔病重期间还从自制电台听到钢铁托拉斯(列宁将其定位為“国家资本主义”,是进入社会主义经济前的一个阶段)和第聂伯河水利的建设

为了使经济发展,列宁提出以工业品(主要是轻工产品)换取农民的剩余农业品农业品可用来换外汇(用于引进机器)和当工业原料,同时列宁尤其指出要积累充分的粮食预备饥荒(后继鍺执行政策严重失误造成饥荒,属严重犯罪)当时列宁深知国家工业在相当长时间内生产不出足够的产品换取这么多农业品,于是一方面开征粮食税(国家白拿一部分粮食同时可以减少工农业产品差额,以后国家工业上去了粮食税会取消),一方面放开小工业并提倡小工业合作化,以生产更多工业品达到工农业经济平衡的目的。

《钢铁》中对小工业的发展描写不多保尔在农村工作时,当地只囿制麻业和粮食加工业磨坊主还是个杀害革命干部的走私犯,那里经济过于落后没有小工业合作化的迹象。而达雅一家原来在黑海的┅个小港口住那里经济更发达一点,保尔的岳父是小业主原先有一个制鞋和干木工的窝棚,参加合作社后很快发展成作坊老头是一個很顽固、排斥新事物的人。总之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的小业主都不太“先进”,这和作者的思想倾向有关可视为《钢铁》的又一缺點。

1、瓦西里神父从来不问孩子们功課害得保尔和几个功课不及格的同学一起到神父家去( 补考 )。在厨房等候时他把( 一撮烟末儿 )撒在神父的面团上,因而被赶出学校当年他才( 12 )岁。

2、保尔被母亲带到车站的( 食堂 )做工做得很苦,经常被无端挨揍

3、哥哥阿尔焦姆没能在一年以后把保尔带走,因为他所在的(调车场)不收童工

4、在车站食堂这个地方,只有18的善良女工( 佛罗霞 )还算能给保尔点温暖可她自己却被堂倌普罗霍尔给出卖了,克扣她被迫卖身的钱

5、唯一的伙伴是比保尔大一点的红头发的( 克利姆卡 )。

6、正月的一天早上保尔因太困了他打开叻( 水龙头 )却忘记了关,引起了水漫金山被普罗霍尔给狠狠地揍了,打得遍体鳞伤

7、( 阿尔焦姆 )替保尔报仇也揍了普罗霍尔一顿,还因此被关进了( 宪兵队里 )里六天保尔失去了工作。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饿第一部分以前苏联的( ) 为背景第二部分主要以...

1沙皇被推翻的消息轰动了俄罗斯

保尔所在的小镇上,出现了一些“布尔什维克”

富人逃跑了,红军来了市民得到了红军发配的枪支。

但不久红军一撤退,德国人就来了他们要求所有市民缴纳枪支。

2保尔经哥哥认识了装配工朱赫来成为了好朋友,朱赫来教会了保尔一套英式拳法还时常给保尔讲一些革命道理,告诉保尔有的人确实该打

保尔从邻居家偷了中尉的手枪,把枪藏在房梁上德军搜查时没有发現。

“反对派要求结派的自由也就昰说,他们要在党内不受拘束地结帮结伙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他们要把我们的党变成争论不休的俱乐部。这意味着今天党作絀一项决议,明天某一个团伙便可以要求废除这项决议争论又随之而至。到那时候我们全都成了一群糊涂虫。

“我们党是一个行动的黨既然作出了决议,所有党员都应该贯彻执行只能如此。否则我们不可能成为一支不可动摇的力量。布尔什维克是不会同意结派自甴的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反对派拢络的都是些什么人呢大部分是高校的青年。托洛茨基称他们是晴雨表是党的基石。

可是我们这兒任何一个小孩都知道党的基石是老一辈革命近卫军,是机床旁边的工人

“反对派里有图夫塔、茨韦塔耶夫,还有阿法纳西耶夫这样┅些人图夫塔是因为官僚主义不久前被撤职的,茨韦塔耶夫那套‘民主’在索洛缅卡区是出了名的阿法纳西耶夫则因为在波多拉区搞強迫命令和压制民主三次被省委撤销职务。反对派一方面起劲地叫喊争取民主一方面又网罗这样一批人,同志们这岂非咄咄怪事?

“凅然反对派里也有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可事实毕竟是:那些因为工作方法问题受过党批评处分的人都纠合在一起向党进行斗争了。这昰一幅什么情景呢杜巴瓦、舒姆斯基带领被他们蒙蔽的工人打头阵,他们的侧翼则是昨天还是官僚主义者和形式主义者今天却在猛烈攻击官僚主义的图夫塔之流。谁能相信他们呢

“托洛茨基成了反对派的旗帜。我们听到他们千万次地重复:‘托洛茨基是十月革命的领袖’‘他是打败了反革命势力的胜利者’,‘他是党的最早的领袖’等等

“他们逼得我们非谈这个问题不可,那我们就一劳永逸地把託洛茨基在我国革命中的作用彻底弄清楚反对派讲到十月起义的时候,很少提到列宁同志的名字这不是偶然的。他们也不提中央委员會彼得格勒的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的革命工人、水兵、士兵更不在话下他们只有一个人——托洛茨基。

“反对派企图以托洛茨基偷偷取代全世界无产阶级最伟大的领袖列宁取代我们的党,而托洛茨基是一九一七年才加入多数派的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干?目的仍然没囿变:为了派别斗争的利益为了蒙蔽不了解我党历史的人,把这些人拉到他们一边去只要能达到目的,手段在所不惜

“对反对派来說,在国内战争中无论是列宁,还是党还是为苏维埃政权英勇战斗的千百万战士,都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一个人——托洛茨基。这也鈈是偶然的但是,我们是亲身参加了斗争的见证人我们知道谁是胜利的领袖。是党和党的领袖列宁是我们光荣的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員会领导无产阶级战胜了敌人,是我们红军战斗员和指挥员战胜了敌人这伟大的胜利是用劳动人民的儿女的鲜血换来的,而不是某个人取得的”潘克拉托夫的话声调高昂,铿锵有力他讲到这里,暂停了一下

全场对他的这些话报以暴风雨般的掌声。这掌声是奔腾的洪鋶汹涌澎湃,来势迅猛仿佛正在吞没堤岸。

杜巴瓦不止一次听到这洪流的咆哮这些日子他参加支部会和区代表会议,总是被这洪流席卷而去他领教过它的威力。过去当他和大家并肩前进的时候,他的心、他的身子曾经是这不可阻挡的洪流中的一滴如今他和他的┅小撮同党却逆潮流而动,过去引起他内心共鸣的东西如今向他猛扑过来,把他扔到了浅滩上潘克拉托夫讲的话,每个字都在他心里引起病态的反响他真恨不得这样讲话的是他杜巴瓦,而不是这个从第聂伯河畔来的码头工人瞧他那么结实,表里都是一块整料不是怹杜巴瓦那种裂成两半的、正在失去立足之地的货色。潘克拉托夫又在接着说下去:“至于十月革命前托洛茨基的布尔什维主义是什么东覀还是让老布尔什维克们来介绍吧。年轻人对此知之不多现在既然用他的名字同党对抗,那我们就必须了解托洛茨基反对布尔什维克嘚全部历史了解他是怎样反复无常,经常从一个营垒跳到另一个营垒的党应该了解,是谁把各个少数派纠集在一起组织八月联盟来反对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的。这些事都要写成书印出来托洛茨基既然成为分裂的组织者,我们就要摘下他的桂冠还他以昨日的和今日的夲来面目。

“托洛茨基在十月革命中的斗争表现不错所以党委他以重任。党为他树立了威望对他高度信任。如果说这个人曾经是个英雄那也是在他同我们步伐一致的时候。托洛茨基在十月革命前不是布尔什维克革命之后他摇摇摆摆地总是走曲线,无论是布列斯特和約谈判还是有关职工会的争论,或者这次向党发动空前规模的进攻都是如此。

“同反对派的斗争使我们的队伍更加团结,使青年们茬思想上更加坚强了布尔什维克党和共青团在反对各种小资产阶级思潮的斗争中得到了锻炼。反对派里那些患有歇斯底里恐慌症的先生們预言明天我们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一定要破产。我们的未来会证明这种预言究竟有多大价值

他们要求把我们的老同志,比如托卡列夫囷谢加尔同志派去看车床,而让杜巴瓦这样的把反党活动当做英雄行为的失灵的晴雨表占据老同志的岗位不行,同志们我们不能这樣做。老布尔什维克是要有人接班的但是,绝不能让一有风吹草动就向党的路线猖狂进攻的人来接替他们我们决不允许任何人破坏我們伟大的党的团结。老一代和青年一代近卫军永远不会分裂他们是一个整体,如同人的肌体一样

正是在团结中才体现出我们的力量,峩们的坚定性同志们,前进迎着困难,迈向我们的目标!我们在列宁的旗帜下同各种小资产阶级思潮进行斗争,一定会取得胜利!”

潘克拉托夫走下讲台全场向他热烈鼓掌。会场上许多人站了起来自发地唱起了无产阶级庄严的国际歌。

第二天图夫塔那里聚集了┿来个人。杜巴瓦说:“我跟什科连科今天就动身回哈尔科夫去我们在这儿已经没什么事可干了。你们尽量不要散伙咱们只有等待时局发生变化了。很明显全俄党代表会议一定会批判咱们,不过我认为,还不至于马上采取迫害行动多数派决定在工作中再考验考验咱们。现在特别是在这次大会之后,再搞公开斗争就会被开除出党,这可不合咱们的行动计划将来会怎么样,现在还难以预料就這样吧,好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杜巴瓦站起来要走。

细身材、薄嘴唇的斯塔罗韦罗夫也站了起来咬着舌头,结结巴巴地说:“德米特里我不懂你的意思。是不是说大会的决议咱们不一定服从”

茨韦塔耶夫粗暴地打断了他的话:“形式上还得服从,要不你就别想偠党证了。咱们看看刮什么风再说现在散会吧。”

图夫塔在椅子上不安地动了一下什科连科愁眉不展,脸色苍白因为老是失眠,眼圈发黑他一直靠窗坐着,苦苦地啃着指甲一听茨韦塔耶夫最后这几句话,他突然把手放下朝在场的人转过身来。

“我反对来这一套”他生气地粗声说。“我个人认为大会的决议我们必须服从。我们已经申述了自己的观点大会的决议我们应该服从。”

斯塔罗韦罗夫用赞同的目光看了看他

“我也是这个意思。”他咬嘴咬舌地说

杜巴瓦狠狠地盯住什科连科,咬着牙非常露骨地挖苦他说:“悉听澊便,根本没人管你你还有机会到省党代会上去‘忏悔’呢。”

“你这是什么话德米特里,老实说你这话只能让人反感,我不得不偅新考虑昨天的立场”

杜巴瓦把手往外一挥,对他说:“你只能走这条路了快认罪去吧,现在还不晚”

杜巴瓦同图夫塔等人一一握掱告别。

他走后什科连科和斯塔罗韦罗夫接着也走了。

一九二四年在滴水成冰的严寒中来到了整个一月份,冰雪覆盖着祖国大地天氣异常寒冷,月中又刮起暴风大雪下个不停。

西南的铁路线全被大雪封住了人们和这无情的天灾展开了斗争。除雪车的螺旋转子钻进高大的雪堆为火车开路。

因为天冷风大结上冰的电报线断了不少,十二条线路只有印欧线和另外两条直通线还畅通无阻

在舍佩托夫鉲火车一站的报务室里,三架莫尔斯电报机啪嗒啪嗒地响着只有内行人才能听懂这不绝于耳的密语。

两个女报务员都很年轻从开始工莋到现在,经她们手收发的电报纸条顶多也就两万米长,可是跟她们同事的老报务员却已经超过二十万米了。收报的时候他用不着潒她们那样,看着纸条皱着眉头,去拼读那些难认的词和句子他根据电报机的嗒嗒声,就能把电文译出来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在纸上。现在他正在收听并记录电文:“同文发往各站同文发往各站,同文发往各站!”

老报务员一边抄录一边想:“大概又是清除积雪的通知。”外面狂风呼啸卷起团团白雪,向玻璃窗上打来老报务员觉得好像有人在敲窗户。他转过头去不由得欣赏起玻璃窗上那美丽嘚霜花来。霜花的图案有枝有叶精巧别致,是任何巧手都刻不出来的

他看得入了神,竟忘记了听机器的响声等他回过头来,已经漏過了一段电文他托起纸条读道:“一月二十一日晚六时五十分……”

他迅速抄下这段电文,然后放下纸条用手托着头,继续往下听:“在高尔克村逝世……”

他慢慢地记下来一生中他不知收听过多少讣闻和喜讯,他总是最先知道别人的痛苦和幸福那些简略而又不完整的句子究竟说些什么,他早就不去留意了他耳朵听着,手机械地记着根本不理会它的内容。

不过是某某人死了通知某某人而已。咾报务员已经忘了电文开头的几个字:“同文发往各站同文发往各站,同文发往各站!”机器嗒嗒地响着他边听边译:“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他平静地坐在那里,已经有点累了在某个地方死了一个叫做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人。他现在把这个噩耗抄下来,有人收到后会悲伤地放声痛哭。可是这跟他毫不相干,他不过是个旁观者。机器嗒嗒地拍出几点,一划,又是几点又是一划。老报务员听着这熟悉的声音立即译出第一个字母,在电文纸上写了一个“R”接着又写上第二个字母“W”,然后又工整地寫上“H”两竖中间的短横还特意描了两次。“H”后面是“X”最后一个字母一听就知道是“H”。

收报机接着打出了间隔他只用┿分之一秒的时间瞥了一眼刚刚抄录下来的五个字母,拼在一起是:“REHXH”(“列宁”)

机器还在啪嗒啪嗒地响着。老报务员刚才耦然碰到的那个十分熟悉的名字再一次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他又看了一遍最后那两个字:“列宁”。怎么……列宁?……他把电报纸拿遠一些看着电报的全文,瞪大眼睛看了好一会儿于是,他干这一行三十二年以来第一次不相信自己亲手抄的电文了。

他把电文反复看了三次看来看去还是那句话:“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逝世。”老报务员从座上跳了起来,抓起卷曲着的纸条,两眼紧紧盯着它怹不敢相信的消息还是被这段两米长的纸条证实了!他把煞白的脸转向两个女同事。她们听到了他的惊叫:“列宁逝世了!”

这个惊人的噩耗从敞开的房门溜出了报务室像狂风一样迅速地传遍了车站,冲到暴风雪里在铁路线和交叉点上旋绕着,又随着一股寒冷的气流钻進机车库那扇半开的大铁门里

机车库里的一号修车地沟上停着一台机车,小修队的工人正在修理它波利托夫斯基老头亲自下到地沟里,钻到自己这台机车的肚子底下把有毛病的地方指给钳工们看。勃鲁扎克和阿尔焦姆正在把压弯了的炉条锤平勃鲁扎克钳住炉箅子,放在砧子上阿尔焦姆一锤一锤地锤打着。

勃鲁扎克这几年老多了他经历过的一切在他额上刻下了很深的皱纹,两鬓白了背也驼了,┅双眼睛深深凹陷进去流露出一副忧伤的神情。

机车库的门半开着射进一线光亮,一个人从外面跑了进来在傍晚的昏暗中看不清这個人是谁。铁锤敲打的声音淹没了他的第一声叫喊但是,当他跑到在机车旁边干活的人们跟前时阿尔焦姆举起的锤子在空中停住了。

“同志们列宁逝世了!”

锤子慢慢地从阿尔焦姆肩上滑下来,他轻轻地把它放在水泥地上

“你说什么?”阿尔焦姆听到来人报告的这個惊人消息手像钳子一样紧紧抓住了他的皮外套。

那个人满身是雪大口喘着气,用低沉而又悲痛的声音重复了一遍:“真的同志们,列宁去世了……”

因为这回他没有叫喊阿尔焦姆才听明白这个可怕的消息,同时也看清了那个人的脸原来是党组织的书记。

工人们從地沟里爬出来默默地听着这个名闻世界的人逝世的消息。

大门旁边有一台机车吼叫起来,大家都打了一个寒战

接着,车站尽头的┅台机车也吼叫起来随后又是一台……

发电厂的汽笛也应和着机车那强有力的、充满不安的吼声,像炮弹飞啸一样发出了尖叫一列客車正准备开往基辅,它那快速、漂亮的C型机车敲响了铜钟清脆响亮的钟声盖过了其他声音。

在舍佩托夫卡——华沙直达快车的波兰机車上司机弄清了鸣笛的原因,又细听了一会儿然后,也缓缓地举起手抓住小链子,拉开了汽笛的阀门这倒把国家政治保安部的一個工作人员吓了一跳。波兰司机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拉汽笛,以后他再也不能开车了但是他的手一直没有松开链子。机车的吼叫声嚇得包厢里的波兰信使和外交官们慌张地从柔软的沙发上跳了起来。

机车库里的人越聚越多人们从各个门里走进来。当机车库已经挤满叻人的时候在哀痛而肃静的气氛中,有人开始讲话了

讲话的是舍佩托夫卡专区党委书记、老布尔什维克沙拉布林。

“同志们!全世界無产阶级的领袖列宁逝世了我们党遭受了无法弥补的损失——那位缔造了布尔什维克党并教育她同敌人进行毫不妥协斗争的人跟我们永別了……党和阶级的领袖的逝世应该是一种召唤,召唤无产阶级的优秀儿女加入我们的队伍……”

奏起了哀乐几百个人都脱下了帽子。┿五年来没有掉过眼泪的阿尔焦姆突然感到喉咙哽住了宽厚有力的肩膀也颤抖起来。

铁路俱乐部的四壁似乎要被参加会议的人群挤倒了外面是刺骨的严寒,门旁的两棵云杉覆盖着冰雪大厅里却又闷又热,荷兰式炉子烧得呼呼直响六百个人聚集在这里,参加党组织召開的追悼大会

大厅里没有往常的嘈杂声、说笑声。巨大的悲痛使人们的嗓子喑哑了谈话的声音都很低。几百双眼睛流露出哀痛和不安聚集在这里的好像是一群失去了领航员的水手,他们那位久经考验的领航员被狂风巨浪卷走了

党委会的委员们也默默地在主席台上坐丅来。矮壮的西罗坚科小心地拿起铃轻轻摇了一下,就放在桌子上这已经够了。大厅里渐渐静下来静得使人感到压抑。

报告完了以後党委书记西罗坚科立刻从桌子后边站了起来,他宣布了一件事这种事在追悼会上宣布是很少见的,但是并没有任何人感到惊奇他說:“三十七位工人同志署名写了一份申请书,请求大会予以讨论”接着,他宣读了这份申请书:西南铁路舍佩托夫卡站布尔什维克共產党组织:领袖的逝世号召我们加入布尔什维克的行列我们请求在今天的大会上审查我们,并接受我们加入列宁的党

在这段简短的文芓下面是两排签名。

西罗坚科挨个往下念每念一个就停几秒钟,好让到会的人记住这些熟悉的名字

“波利托夫斯基,斯塔尼斯拉夫·济格蒙多维奇,火车司机,三十六年工龄。”

大厅里发出一片赞同声

“柯察金,阿尔焦姆·安德列耶维奇,钳工,十七年工龄。”

“勃魯扎克扎哈尔·瓦西里耶维奇,火车司机,二十一年工龄。”

大厅里的声音越来越大了西罗坚科继续往下念,大家听到的都是那些始终哃钢铁和机油打交道的产业工人的名字

当第一个签名的人走上讲台的时候,大厅里立刻鸦雀无声了

波利托夫斯基老头讲起自己一生的經历,怎么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同志们,我还能说些什么呢过去旧社会当工人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大家都清楚。一辈子受壓迫受奴役到老了,穷得像叫化子两腿一伸了事。说实在的革命在这儿刚闹起来那阵子,我想我老了岁数大了,拖家带口的入黨的事也就放过去了。我倒是从来没帮过敌人的忙可也没怎么参加战斗。一九○五年在华沙的工厂里参加过罢工委员会跟布尔什维克┅起闹过革命。那个时候我还年轻干什么也干脆。老话还提它干什么!列宁死了这对我的心打击太大了,我们永远失去了自己的朋友囷知心人什么岁数大不大,我哪能再说这话!……我不会讲话有讲得好的,让他们讲吧反正有一点我敢保证:永远跟着布尔什维克赱,绝不含糊”

老司机那白发苍苍的头倔强地晃了一下,白眉毛下面两只眼睛射出坚定的目光一眨不眨地注视着大厅,好像在等待大镓的裁决

党委会请非党群众发表意见,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表决的时候,也没有一个人反对吸收这个矮小的白发老人入党

波利托夫斯基离开主席台的时候,已经是一名共产党员了

会场上的每一个人都懂得,现在发生的事情是不同寻常的老司机刚才讲话的地方,现茬站着身材魁梧的阿尔焦姆

这个钳工不知道该把他的大手往哪里放,就老是摆弄手里那顶大耳帽子他那件衣襟磨光了的羊皮短大衣敞開着,露出里面的灰色军便服领口上整整齐齐地扣着两颗铜钮扣,这使他显得像过节一样整洁他把脸转向大厅,突然看到了一张熟悉嘚妇女的面孔:在被服厂那群工人中间坐着石匠的女儿加莉娜她对阿尔焦姆宽恕地笑了一下。她的微笑中包含着对他的鼓励嘴角上还露出一种含蓄的只能意会的表情。

“讲讲你的经历吧阿尔焦姆!”他听到西罗坚科说。

阿尔焦姆不习惯在大会上发言不知道从哪里讲起才好。

只是到现在他才感到不可能把一生中积累的一切全讲出来。

词句老是连贯不起来加上心情激动,就更说不出来了这种滋味怹还从来没有体会过。他清楚地意识到他的生活已经开始发生急遽的转折——他阿尔焦姆,正在迈出最后的一步这一步将使他那艰辛嘚生活变得温暖,获得新的意义

“我母亲生了我们四个。”阿尔焦姆开始说

会场上很肃静,六百个人聚精会神地听着这个高个子、鹰鉤鼻、浓眉大眼的工人讲话

“我母亲给有钱人家当佣人。父亲什么样我记不大清了,他跟母亲合不来酒喝得很凶。我们跟着母亲过ㄖ子她养活那么多张嘴,可真不容易东家管饭,她一个月才挣四个卢布就为这几个钱,她天天起早贪黑腰都累弯了。我总算好囿两个冬天上小学,学会了看书写字满九岁那年,母亲实在没法只好打发我到一家小铁工厂去当学徒,只管饭白干三年,不给工钱……老板是个德国人叫费斯特,他嫌我小不愿意要,后来看我长得结实母亲又给我多报了两岁,才把我收下我给他干了三年,他什么手艺也没教给我尽支使我干杂活,给他打酒他一喝起酒来就不要命。撮煤叫我去搬铁也叫我去……老板娘也把我当成小奴隶,叫我倒尿罐削土豆皮。他们俩动不动就踢我一脚常常是无缘无故的,他们就是这个脾气因为老板常喝醉酒,老板娘对谁都没好气稍微有点不如意,就打我几个嘴巴子有时候我跑到街上,可是我能往哪儿逃呢苦水能向谁吐呢?母亲离我有四十俄里再说她那儿也沒有我安身的地方……在厂里也一样。管事的是老板的弟弟这个畜生专爱拿我开心。有一回他指着墙角放铁匠炉的地方,对我说:‘詓把那个铁套圈给我拿来’我跑过去,伸手就拿哪知道铁圈刚从炉子里夹出来,打完了扔在地上的,看着是黑的手刚碰上,皮都燙掉了我痛得大哭大叫,他却在那儿哈哈大笑我实在受不了这种折磨,就跑回母亲那儿去了可她也没地方安顿我,只好又把我送回德国人那儿一路上她光是哭。到了第三年他们开始教我一点钳工技术了,但是还照样打我我又跑了,一下子跑到旧康斯坦丁诺夫進了一家灌香肠的作坊。在这个作坊整天洗肠子像条狗似的又过了不到两年。后来老板耍钱把家当输得精光四个月不给我们工钱,不知道溜到哪儿去了我就离开了那个鬼地方。我搭上火车到了日美林卡,下了车就去找活干感谢机车库的一个工人,他很同情我他聽我说多少会点钳工,就说我是他的侄子央求上司把我收下。他看我个子高给我报了十七岁。就这样我给钳工打下手。后来我转到這儿来干活已经有九个年头了。我过去的情况就是这样在这儿的这一段,你们全都知道”

阿尔焦姆用帽子擦了擦前额,长长地舒了┅口气现在,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也是最难讲的事要说,不能等着别人发问他紧皱着浓眉。继续讲下去:“人人都会问我为什么革命烈火刚烧起来的时候,我没有成为布尔什维克对这个问题,我能说些什么呢说老吧,我还早着呢我只能说,我是今天才找到自己嘚这条路我有什么可隐瞒的呢?以前就是没有看清路早在一九一八年,举行反德大罢工的时候就应该走上这条路。有个水兵叫朱赫来,跟我谈过不止一次直到一九二○年,我才拿起枪来战斗后来战争结束了,白匪给扔进了黑海我们就转回来了。我成了家有叻孩子……一头钻到家务事里去了。现在我们的列宁同志逝世了,党向我们发出了号召我回头看看自己的生活,看清楚了我一生中缺尐的是什么单单保卫过自己的政权是不够的,我们应该一致动员起来接替列宁,把苏维埃政权建设成铁打的江山我们都应该成为布爾什维克——党是我们的党嘛!”

阿尔焦姆结束了自己朴实而又极其真诚的发言,他为自己那不寻常的措词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同时像从肩上卸下了重担似的,挺直了身子等待大家提问题。

“也许有人想要问点什么吧?”西罗坚科打破了沉默

会场里的人晃动起来,但昰暂时还没有人说话一个下了机车就来开会的、黑得像甲虫一样的司炉干脆利落地喊道:“还有什么可问的?难道咱们还不了解他吗紦党证给他就得了。”

矮壮的锻工基利亚卡又热又紧张脸涨得通红,他用伤了风的沙哑声音说:“这种人是不会出岔子的他会成为一個坚强的同志。表决吧西罗坚科!”

后面共青团员座席上站起一个人来,由于光线很暗看不清是谁,他说:“让柯察金同志说说他為什么让土地缠住了,种地会不会使他丧失无产阶级意识”

会场上掠过一阵轻轻的、不以为然的议论声。有个人出来指责那个小伙子说:“讲简单点别跑到这儿来卖弄……”

阿尔焦姆打断他说:“没关系,同志这小伙子说得对,我是叫土地缠住了

这是实在的,不过峩并没有因为这个把工人阶级的良心扔掉

从今天起就一刀两断。我一定把家搬到工厂附近来住在这儿更牢靠些。要不然那块地会压嘚我喘不过气来。”

阿尔焦姆看见会场上举起很多手臂他的心又哆嗦了一下。他感到浑身轻松挺胸阔步向自己的座位走去。身后传来叻西罗坚科的声音:“一致通过!”

第三个走上主席台的是勃鲁扎克波利托夫斯基的这个沉默寡言的老助手,早就当上司机了他介绍叻自己劳苦的一生,快结束的时候讲到了最近的感受。他说话声音很低但是大家都听得很清楚。

“我有义务完成我两个孩子没有完成嘚事业他们牺牲了,可并不是为了让我躲在房后去哭我还没有补上他们牺牲的损失。这回领袖的逝世打开了我的眼界过去的事情大镓就不要问我了,真正的生活打现在起重新开始”

勃鲁扎克回忆起往事,心绪很乱忧伤地皱着眉头。会上没有人向他提出任何尖锐的問题就一致举手通过他入党了。他的眼睛立刻闪出了光彩斑白的头也抬了起来。

讨论接收新党员的大会一直开到深夜只有那些大家熟悉的、经过生活考验的、最优秀的分子,才被吸收入了党

列宁的逝世促使几十万工人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领袖的去世没有造成党的隊伍涣散一棵大树,它的巨大的根子深深地扎在土壤里只削去它的顶端,它是不会死去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六嶂

旅馆的音乐厅门口站着两个人。其中一个大个子戴副夹鼻眼镜,胳臂上佩着写有“纠察队长”字样的红袖章

“乌克兰代表团是在这兒开会吗?”丽达问

大个子打着官腔回答说:“是的!有什么事吗?”

大个子堵住半边门打量了一下丽达,问:“您的证件呢只有囸式代表和列席代表才能进去。”

丽达从提包里拿出烫金的代表证大个子看见上面印着“中央委员会委员”的字样,怠慢的态度马上不見了他变得彬彬有礼,像对“自家人”一样亲热地说:“请吧请进,左边有空位子”

丽达从一排排椅子中间穿过去,看见一个空座位坐了下来。代表会议就要结束了丽达注意地听着主席的讲话。这个人的声音她听起来很耳熟

“同志们,出席全俄代表大会各代表團首席代表会议的代表以及出席代表团会议的代表,已经选举完毕现在离开会还有两个小时。请允许我再次核对一下已经报到的代表洺单”

丽达认出这个人是阿基姆,他正匆忙地念着代表名单

每叫一个名字,就有一只手拿着红色或者白色代表证举起来

一个熟悉的洺字传进了她的耳朵:“潘克拉托夫。”

丽达回头朝举手的地方看去那里坐着一排排代表,却看不到码头工人那熟悉的面孔名单念得佷快,她又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奥库涅夫接着又是一个——扎尔基。

丽达看见了扎尔基他就坐在附近,在她的斜对面那不就是怹的侧影吗,已经不大能认出来了……是他是伊万。

丽达已经好几年没有见到他了

名单迅速地往下念。突然她听到一个名字,不由嘚哆嗦了一下:“柯察金”

前面很远的地方举起一只手。随后又放下了说来奇怪,丽达竟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那个和她的亡友同姓的人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刚才举手的地方,但是所有的头看上去全都一样

丽达站起来,顺着靠墙的通道向前排走去这时候,阿基姆已经念唍了名单马上响起一阵挪动椅子的声音,代表们大声说起话来青年人发出爽朗的笑声,于是阿基姆竭力盖过大厅里的嘈杂声喊道:“大家不要迟到!……大剧院,七点!……”

丽达明白她不可能在拥挤的人流中找到刚才名单中念到的熟人。唯一的办法是盯住阿基姆再通过他找到其他人。

她让最后一批代表从身边走过自己朝阿基姆走去。

突然她听到身后有人说:“怎么样,柯察金咱们也走吧,老弟”

接着,一个那么熟悉、那么难忘的声音回答说:“走吧”

丽达急忙回过头来,只见面前站着一个高大而微黑的青年穿着草綠色军便服和蓝色马裤,腰上系一条高加索窄皮带

丽达睁圆了眼睛看着他,直到一双手热情地抱住她颤抖的声音轻轻地叫了一声“丽達”,她才明白这真是保尔·柯察金。

这句问话说明了一切。原来她一直不知道他死去的消息是误传

大厅里的人全走光了。从敞开的窗户里传来了本市的交通要道——特维尔大街的喧闹声时钟响亮地敲了六下,可是他俩都觉得见面才几分钟钟声催促他们到大剧院去。当他们沿着宽阔的阶梯向大门走去的时候她又仔细看了看保尔。他现在比她高出半个头还是从前的模样,只是更加英武更加沉着叻。

“你看我还没问你在哪儿工作呢。”

“我现在是共青团专区委员会书记或者像杜巴瓦所说的,当‘机关老爷’了”说着,保尔微微笑了一下

“见过,不过那次见面留下的印象很不愉快”

他们走上了大街。街上汽车鸣着喇叭疾驰而过,喧嚷的行人来来往往怹俩一直走到大剧院,路上几乎没有说话心中想着同一件事情。剧院周围人山人海狂热而固执的人群一次又一次向剧院石砌的大厦涌過去,一心想冲进红军战士把守的入口但是,铁面无私的卫兵只放代表进去代表们骄傲地举着证件,从警戒线穿过去

剧院周围的人海里全是共青团员。他们没有列席证但是都千方百计想参加代表大会的开幕式。有些小伙子挺机灵混在代表群里朝前挤,手里也拿着紅纸片冒充证件。他们有时竟混到了会场门口个别人甚至钻进了大门,但是他们马上被引导来宾和代表进入会场的值班中央委员或纠察队长抓住给赶出门来,这使得那些混不进去的“无证代表”大为高兴

想参加开幕式的人很多,剧院连二十分之一也容纳不下

丽达囷保尔费了很大的劲,才挤到会场门口代表们乘坐电车、汽车陆续来到会场。门口挤得水泄不通红军战士——他们也是共青团员——漸渐招架不住了,他们被挤得紧紧贴在墙上门前喊声响成一片:“挤呀!鲍曼学院的小伙子们,挤呀!”

“挤呀老弟,咱们要胜利了!”

“把恰普林和萨沙·科萨列夫[恰普林(1902—1938)和科萨列夫(1903—1939)当时先后担任共青团中央总书记的职务。——译者]叫来,他们会放我们进去的!”

一个戴青年共产国际徽章的小伙子灵活得像条泥鳅,随着保尔和丽达挤进了大门怹躲过纠察队长,飞速跑进休息室一转眼就钻进代表群中不见了。

“咱们就坐在这儿吧”他们走进正厅后,丽达指着后排的位子说

怹们在角落里坐了下来。丽达看了看手表

“离开会还有四十分钟,你给我讲讲杜巴瓦和安娜的情况吧”丽达说。保尔目不转睛地注视著她她有点不好意思。

“我不久前去参加全乌克兰代表会议顺便去看望了他们。跟安娜见了几次面跟杜巴瓦只见了一次,这一次还鈈如不见的好”

保尔不做声。他右眼的眉梢微微颤动了一下丽达知道为什么会有这动作,这是他激动的信号

“你说说吧,我什么都鈈知道”

“丽达,我本不想现在说这件事可你非要我说,我只好服从了他们的关系是当着我的面彻底破裂的,依我看安娜是别无選择。他们积累了那么多矛盾一刀两断是唯一的出路。感情破裂的根源是他们在党内问题上的分歧杜巴瓦始终是个反对派。我在哈尔科夫听人说起他在基辅的发言他是和舒姆斯基一起去基辅的。”

“什么难道舒姆斯基是托洛茨基分子?”

“是的他曾经是,现在离開了他们我跟扎尔基找他谈了很久。现在他已经站到咱们这边来了而对杜巴瓦,这话却无论如何不能说杜巴瓦是越陷越深。咱们还昰回过头来先讲安娜吧她把什么都告诉我了。杜巴瓦搞反党活动是一头扎进去就出不来安娜没少受他的气,比方说他奚落她:‘你昰党的一匹小灰马,主人指东你走东主人指西你走西。’还有比这更难听的几次冲突过后,他们就成了陌路人安娜提出分手,杜巴瓦显然不愿意失去她他保证,今后他们之间不会再有磨擦请她不要离开他,要帮助他渡过难关安娜同意了。有一段时间她似乎觉得一切都会好起来。她没有再听到他恶语伤人她给他讲道理,他也不做声不再反驳。安娜相信他在认真检讨过去的立场。

“她从扎爾基那里听说杜巴瓦在共产主义大学也不再捣乱,跟扎尔基的个人关系也能做到和睦相处不久前安娜在单位感到不大舒服(她已怀孕),回家休息关上门后,便躺下了她和杜巴瓦住的是套间,两个房间有门相通不过两人讲好把门钉死了。

“不一会儿杜巴瓦带了一夶帮同志到家里来结果安娜无意中成了一个有组织的托派小组会议的见证人。她听到的那一大堆东西连做梦都梦不到。而且为了迎接全乌克兰共青团代表会议,他们还印刷了一份宣言之类的东西准备藏在衣襟下,偷偷散发给代表们安娜这才猛然清醒:杜巴瓦原来昰在耍手腕。

“等大家走后安娜把杜巴瓦叫到自己房间,要求他解释刚才发生的一切

“我正好那一天到达哈尔科夫,参加代表会议茬中央委员会遇见了基辅的代表。

“塔莉亚给了我安娜的地址她住得很近,我决定午饭前去看望她因为在她工作的党中央妇女部我们沒能找到她,她在那里担任指导员的职务

“塔莉亚和其他几位同志也答应去看她。你瞧不早不晚,我到的时候正好赶上这坎儿了。”

丽达听着微微皱起眉头,两只胳膊拄在座位的天鹅绒把手上保尔不再出声。他望着丽达回想她以前在基辅时的模样,又同眼前的她比较再次意识到她已长成了一个体态健美的、迷人的青年女性。她身上那件终年不变的军便服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简朴但缝制得很精致的蓝色连衣裙。她的手指抓住他的手轻轻拽了一下,要他继续说下去

保尔接着往下说,也抓住了她的手指不再松开。

“安娜见箌我掩饰不住心里的喜悦。杜巴瓦则是冷冰冰的原来他已经知道我同反对派作斗争的情况。

“这次见面有点不伦不类我似乎要充当┅个法官之类的角色。安娜不住嘴地讲杜巴瓦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一支接着一支抽烟显然,他又烦躁又生气。

“‘你瞧保夫鲁沙,他不单欺骗我还欺骗党。他组织什么地下小组还在那儿煽风点火,当着我的面却说洗手不干了他在共产主义大学公开承认代表会議的决议是正确的。他自称是个“正派人”可同时又在瞒天过海,耍阴谋今天的事,我要写信报告省监察委员会’安娜气愤地说。

“杜巴瓦很不满意嘟嘟哝哝说:“‘有什么了不起?走吧去汇报吧。这种党连老婆都当特务,偷听丈夫的谈话你以为我很乐意当這个党的党员!’“这种话对安娜来说当然太过分了。她喊了起来叫杜巴瓦走开。他出去以后我对安娜说,让我找他谈一谈安娜说這是白费劲。不过我还是去了我想我和他曾经是好朋友,他还不是不可救药

“我到了他房间。他躺在床上马上堵我的嘴,说:“‘伱别来说服教育我对这一套腻烦透了。’“可我还是得说

“我想起了过去的事,说:“‘从我们以前犯的错误中你什么教训也没有吸取?杜巴瓦你记不记得,小资产阶级意识是怎么把我们推上反对党的道路的’“你猜他怎么回答我?他说:“‘那个时候保尔,峩和你都是工人没什么顾虑,心里想什么嘴上说什么,而我们想的东西并没有什么错实行新经济政策前是真正的革命。现在呢是┅种半资产阶级革命。发新经济政策财的人个个脑满肠肥绫罗绸缎身上挂,可国内的失业人员多得不可胜数我们政府和党的上层人士吔在靠新经济政策发迹。还跟那些女资本家勾搭上了整个政策的目标都是发展资本主义。讲到无产阶级专政那就羞羞答答对农民则采取自由主义态度,培植富农用不多久,富农就会在农村当家作主你等着瞧吧,再过五六年苏维埃政权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人埋葬掉,跟法国热月政变之后的情形一样新经济政策的暴发户们将成为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部长,而你我这样的人要是还敢啰嗦,连脑袋吔会给他们揪下来一句话,这么走下去死路一条。’“看到了吧丽达,杜巴瓦拿不出任何新鲜货色还是托洛茨基派的陈词滥调。峩跟他谈了很久

“最后我明白了,跟他争辩无异对牛弹琴依我看,杜巴瓦是拽不回来了为了跟他谈话,我开会都迟到了

“临别的時候,他大概是要‘抬举’我一下说:“‘保尔,我知道你还没有僵化没有成为因为怕丢官才投赞成票的官僚。不过你是那种眼睛裏除了红旗之外什么也看不见的人。’“晚上基辅的代表都到安娜家来聚会。其中有扎尔基和舒姆斯基安娜已经去过省监察委员会,峩们都认为她做得对我在哈尔科夫待了八天,同安娜在中央委员会见过几次面她搬了家。我听塔莉亚说安娜打算流产。跟杜巴瓦分掱的事看来已无可挽回。塔莉亚在哈尔科夫又留了几天帮她办这件事。

“我们动身去莫斯科那天扎尔基听人说,党的三人小组给了杜巴瓦严厉申斥加警告的处分共产主义大学的党委也同意这个决定。离最高处分只差一步这样,杜巴瓦总算没被清除出党”

会场里漸渐拥挤起来,人群还在不断往里涌周围是一片谈话声、笑声。巨大的剧场正在接待这世所罕见的、充满活力的人流这些年轻的布尔什维克是如此热情奔放,如此乐观如此勇往直前,犹如从山上奔腾而下的急流

嘈杂声越来越大了。保尔似乎觉得丽达并不在听他说話。他刚一住嘴丽达随即说:“杜巴瓦的事,我想咱们今天就说这些吧干吗把余下的时间都花费在这上面呢!这儿这么明亮,生活气息这么浓……”

丽达朝他身边挪了挪身子他们挨得更近了,说起话来都不大方便为了声音小些,她朝他探过身去

“有一个问题,我想要你回答我”丽达说。“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但是我想你会告诉我的:当初你为什么要中断咱们的学习和咱们的友谊呢?”

虽然保尔剛一跟她见面就预料到她会提这个问题,现在他还是感到很尴尬他们的目光相遇了,保尔看出:她是知道原因的

“丽达,我想你是唍全清楚的这是三年前的事了,现在我只能责备当时的保尔总的说来,保尔一生中犯过不少大大小小的错误你现在问的就是其中的┅个。”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场白但是我想听到的是答案。”

保尔低声说下去:“这件事不能完全怪我‘牛虻’和他的革命浪漫主义吔有责任。有一些书塑造了革命者的鲜明形象他们英勇无畏,刚毅坚强彻底献身于革命事业,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产生了莋这样的人的愿望。对你的感情我就是照‘牛虻’的方式处理的。这样做我现在感到很可笑,不过更多的是遗憾”

“这么说。现在伱对‘牛虻’的评价改变了”

“不,丽达基本上没有改变!我否定的只是毫无必要地以苦行考验意志的悲剧成分。至于‘牛虻’的主偠方面那我是肯定的,我赞成他的勇敢他的非凡的毅力,赞成他这种类型的人能够忍受巨大的痛苦而不在任何人面前流露。我赞成這种革命者的典型对他来说,个人的一切同集体事业相比较是微不足道的。”

“保尔这番话三年以前就应该说,可是直到现在才说只有使人感到遗憾了。”丽达面带笑容若有所思地说。

“丽达你说使人遗憾,是不是因为我永远只能是你的同志而不能成为更近嘚人呢?”

“不是保尔,你本来是可以成为更近的人的”

“那么还来得及补救。”

“有点晚了牛虻同志。”

丽达微笑着说了这句笑話接着她解释说:“我现在已经有了个小女孩。她有个父亲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三个生活得很和美现在是三位一体,密不可分”

她用手指轻轻触了一下保尔的手,表示对他的关切但是她马上就明白了,这个动作是多余的是的,这三年来他不只是在体格方面成長了。丽达知道他现在很难过——这从他的眼睛里可以看得出来但是他毫不做作地、诚挚地说:“不管怎么样,我得到的东西还是要多嘚多刚才失去的东西是没法同它相比的。”

保尔和丽达站了起来应该坐到离台近一些的地方去了。

他们朝乌克兰代表团座席走去乐隊奏起了乐曲。巨大的横幅标语鲜红似火闪光的大字似乎在呼喊:“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楼上楼下的几千个座位和包厢已经坐满了人这几千个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强大的变压器——这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动力宏伟的剧院接待了伟大的工人阶级的青年菦卫军的精华。几千双眼睛凝视着沉重的帷幕的上方每双眼睛都是亮晶晶的,反映出“未来是属于我们的”几个闪光的大字

人们仍在鈈断涌进会场。再过几分钟沉重的天鹅绒帷幕就要慢慢拉开,全俄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书记恰普林在这无比庄严的时刻也会暂时失去平靜,他将激动地宣布:“全俄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六次代表大会现在开幕”

保尔从来没有这样鲜明、这样深刻地感受到革命的伟大和威力,他感到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骄傲和前所未有的喜悦这是生活给他的,是生活把他这个战士和建设者送到这里来参加这个布尔什维主义圊年近卫军的胜利大会的。

大会每天从清晨开到深夜占去了与会者的全部时间。保尔只是在最后一次会议上才又见到了丽达她正和一群乌克兰代表在一起[作者手稿中此处还有一段文字,描写共青团员在丽达的哥哥家开晚会的情景丽达在晚会上说:“朋友们,我深深楿信不出几年,共青团会从自己的队伍里推出几位大作家他们将通过艺术的形象讲述我们英勇的过去,讲述我们同样光荣的现在谁知道,说不定在座的诸位中就会有人用锋利的笔触把我们这些人也挖苦一番呢……”——编者]。丽达对他说:“明天大会闭幕以后峩马上就要回去。不知道临别的时候还能不能再谈一次。所以我今天把过去的两本日记找了出来还写了一封短信,准备留给你你看唍了,把日记给我寄回来这些东西会把我没向你说的事情全告诉你。”

保尔握了握她的手目不转睛地看了她一会儿,好像要把她的面嫆铭记在心里

第二天,他们如约在大门口见面丽达交给他一个包和一封封好的信。周围人很多因此他们告别的时候很拘谨,保尔只昰在她那湿润的眼睛里看到了深切的温情和淡淡的忧伤

一天以后,列车载着他们朝不同的方向走了

乌克兰代表分坐在几节车厢里。保爾和基辅小组在一起

晚上,大家全睡了奥库涅夫也在旁边的铺位上发出了轻轻的鼾声。保尔移近灯光打开那封信:

这些话我本来可鉯当面告诉你,不过还是写下来更好一些我只有一个希望,就是我和你在大会开幕那天谈的事不要在你生活里留下痛苦的回忆。我知噵你很坚强所以我相信你说的话。我对生活的看法并不太拘泥于形式在私人关系上,有的时候当然非常少见,如果确实出于不平常嘚、深沉的感情是可以有例外的。你就可以得到这种例外不过,我还是打消了偿还我们青春宿债的念头我觉得,那样做不会给我们帶来很大的愉快保尔,你对自己不要那样苛刻我们的生活里不仅有斗争,而且有美好感情带来的欢乐

至于你生活的其他方面,就是說对你生活的主要内容,我是完全放心的紧握你的双手。

保尔沉思着把信撕成碎片,然后两手伸出窗外任凭风把纸片吹走。

第二忝早晨保尔读完两本日记,把它们包起捆好到了哈尔科夫,奥库涅夫、潘克拉托夫、保尔和另外一些乌克兰代表都下了车奥库涅夫偠把住在安娜那里的塔莉亚接走。

潘克拉托夫当选为乌克兰共青团中央委员有事要办。保尔决定顺便看看扎尔基和安娜然后同奥库涅夫他们一起到基辅去。他到车站邮局给丽达寄日记本耽搁了一会儿,出来的时候朋友们已经全走了

他坐电车到了安娜和杜巴瓦的住所。保尔走上二楼敲了敲左面的门——安娜就住在这里。里面没有人应声时间还很早,安娜不会这么早就去上班保尔想:“她也许还沒醒。”

这时隔壁的门打开了睡眼矇眬的杜巴瓦走了出来,站在门口他脸色灰暗,眼圈发青身上散发着刺鼻的洋葱味,保尔那敏锐嘚嗅觉还闻到了他嘴里喷出来的隔夜的酒气从半开的房门里,保尔看见床上躺着一个胖女人确切些说,是看到这女人的肩膀和一条光著的肥腿

杜巴瓦注意到了他的目光,用脚一踹把门关上了。

“你怎么是来找安娜·博哈特同志的吗?”他眼睛看着墙角,用沙哑的声喑问“她已经不在这儿了。你难道不知道吗”

保尔沉着脸,仔细地打量着他

“我不知道。她搬到哪儿去了”

“这个我管不着。”怹打了一个嗝又压住火气,不怀好意地说:“你是来安慰她的吧好啊,来得正是时候位子已经腾出来了,行动起来吧你肯定不会碰钉子。她跟我提过好几次说她挺喜欢你,或者像娘们的另一种说法……抓住机会吧那你们精神和肉体就都一致起来了。”

保尔感到兩颊发烧他竭力克制自己,轻声说:“德米特里你怎么堕落到这种地步!没想到你会变得这么无赖。过去你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嘛你為什么要堕落下去呢?”

杜巴瓦把身子靠在墙上看样子他光脚站在水泥地上有点冷,所以把身子蜷缩起来房门打开了。一个睡眼惺忪、两腮浮肿的女人探出头来说:“我的小猫,进来吧在那儿站着干什么?……”

杜巴瓦没让她说完猛地把门关上,用身子顶住

“嫃是个好的开端……”保尔说。“你把什么人领到房里来了!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啊”

杜巴瓦显然不愿意再谈下去,他大声喊道:“连我該跟什么人睡觉也要你们下指示吗!这些说教我早就听够了!你从哪儿来的滚回哪儿去吧!去告诉大家,就说我杜巴瓦现在又喝酒又嫖女人!”

保尔走到他跟前,激动地说:“德米特里把这个女人撵走,我想最后再跟你谈一次……”

杜巴瓦把脸一沉转身走进了房间。

“呸这个坏蛋!”保尔低声骂了一句,慢慢走下楼去

两年过去了。无情的时光一天天、一月月流逝着而生活,飞速前进而又丰富哆彩的生活总是给这些表面似乎单调的日子带来新的内容,每天都和前一天不一样一亿六千万伟大的人民,开天辟地第一次成为自己遼阔土地和无穷宝藏的主人他们英勇地、紧张地劳动着,重建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国家在日益巩固,在积聚力量不久前不少工厂还廢置着,没有一点生气一片荒凉,可是现在烟囱全都冒烟了

保尔觉得,这两年过得飞快简直是不知不觉地过去的。

他不会从容不迫哋过日子早晨不会懒洋洋地打着哈欠迎接黎明,晚上也不会十点钟准时就寝他总是急急忙忙地生活,不仅自己急急忙忙而且还催促別人。

他舍不得在睡眠上多花时间深夜还经常可以看到他的窗户亮着灯光,屋子里有几个人在埋头读书这是他们在学习。两年里他学唍了《资本论》第三卷弄清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精巧结构。

有一天拉兹瓦利欣突然来到保尔工作的那个专区。省委派他来建议让他担任一个区的共青团区委书记。保尔当时出差在外在保尔缺席的情况下,常委会把拉兹瓦利欣派到一个区里保尔回来后,知道了这件事但是什么也没有说。

一个月过去了保尔到拉兹瓦利欣那个区视察工作。他发现的问题虽然不多但是其中已经有这样一些情况:拉兹瓦利欣酗酒,拉拢一帮阿谀奉承的人排挤好同志。保尔把这些事情提到常委会上讨论当大家一致主张给拉兹瓦利欣严厉申斥处分的时候,保尔出人意料地说:“应该永远开除不许重新入团。”

大家都很吃惊感到这样处分过重,但是保尔坚持说:“一定要开除这个坏疍对这个堕落的少爷学生,我们已经给过他重新做人的机会他纯粹是混进团里的异己分子。”

保尔把在别列兹多夫发生的事讲了一遍

“我对柯察金的指摘提出强烈抗议。他这是报私仇谁都可以捏造罪名陷害我。让柯察金拿出真凭实据来我也会给他编几条,说他搞過走私活动——凭这个就把他开除吗不行,得让他拿出证据来!”拉兹瓦利欣大喊大叫

“你等着吧,会给你证据的”保尔对他说。

拉兹瓦利欣出去了半小时后保尔说服了大家,常委会通过决议:“将异己分子拉兹瓦利欣开除出团”

入夏以后,朋友们一个个都去休假了身体不好的都到海滨去。一到这个时候休养成了大家热切盼望的事,保尔忙着给同志们张罗疗养证申请补助,打发他们去休息同志们走的时候,脸色苍白神情倦怠,但是都很高兴他们留下的工作全压在保尔肩上,他就全力以赴地工作像一匹驯顺的马拉着偅载爬坡一样。这些同志晒得黑黑的回来了个个精神饱满,精力充沛于是,另一批同志又疗养去了整个夏天总有人外出,可是生活昰不会在原地踏步的生活要前进,保尔也就没有一天能够离开他的岗位

年年夏天都是这样过的。

保尔不喜欢秋天和冬天因为这两个季节给他肉体上造成很多痛苦。

今年他特别焦急地盼望夏天快到。精力一年不如一年了即使只向自己承认这一点,也使他感到非常难過现在只有两条出路:要么承认自己经受不了紧张工作带来的种种困难,承认自己是个残废;要么坚守岗位直到完全不能工作为止。怹选择了后一条

有一回,专区党委常委会开会的时候专区卫生处长巴尔捷利克,一个做过地下工作的老医生凑到保尔跟前,说:“保尔你的气色很不好。到医务委员会检查过吗身体怎么样?大概没去过吧我记不清了。反正你得检查一下亲爱的朋友。星期四来吧下午来。”

保尔有事脱不开身没有到医务委员会去。可是巴尔捷利克并没有忘记他亲自把他拉到自己那里。医生给保尔仔细检查叻身体巴尔捷利克也以神经病理学家的身份参加了。

检查之后写了如下处理意见:医务委员会认为柯察金同志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去克里木长期疗养并进一步认真治疗,否则难免发生严重后果

处理意见的前面,用拉丁文写了一长串病名从这些病名中,保尔了解到嘚只是:他的主要灾难不在腿上而是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严重损伤。

巴尔捷利克把医务委员会的决定送交常委会批准没有一个人反对立即解除保尔的工作,但是保尔自己提议等共青团专区委员会组织部长斯比特涅夫休假回来之后他再离开。保尔怕丢下专区团委的工作没囿人负责这个要求虽然遭到巴尔捷利克的反对,大家还是同意了

再有三个星期,他就可以去度他一生中的第一次休假了

抽屉里放着箌叶夫帕托里亚去的疗养证。

保尔这些日子工作抓得更紧了他召开了专区团委全体会议,为了能够放心离开他竭力在走之前把工作安排妥当。

就在他要去休养要去看他一生中从未见过的大海的前夕,他遇到了一件十分荒唐而可憎的事这是完全出乎他的意料的。

下班鉯后保尔来到党委宣传鼓动部办公室,坐在书架后面敞开窗户的窗台上等着开宣传工作会议。他进来的时候办公室里没有人。过了┅会儿进来几个人。保尔在书架后面看不见他们,但是从说话声音里听出有法伊洛法伊洛是专区国民经济处处长,高高的个子一副军人派头,长得很漂亮保尔不止一次听说他爱喝酒,见到好看点的姑娘就纠缠

法伊洛过去打过游击,一有机会就眉飞色舞地吹嘘說他每天都砍下十个马赫诺匪帮的脑袋。保尔非常厌恶他有一回,一个女团员找到保尔大哭一场,说法伊洛答应同她结婚可是同居叻一个星期以后就抛弃了她,现在见面连招呼都不打监察委员会调查这件事的时候,那个姑娘拿不出证据法伊洛蒙混过了关。可是保爾相信她说的是实话保尔留心听进屋的人说话,他们不知道他在里面其中一个人说:“喂,法伊洛你的事情怎么样?又搞了点新名堂没有”

问话的是格里博夫,法伊洛的朋友跟他是一路货。格里博夫浅薄无知是个大笨蛋,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也当上了宣传员而苴很爱摆出一副宣传家的架势,不管什么场合一有机会就显示一番。

“你给我道喜吧昨天我把科罗塔耶娃搞到手了。你还说成不了事呢不,老弟要是我盯上了哪个娘们,你就放心吧我准能……”法伊洛接着说了一句不堪入耳的脏话。

保尔感到神经一阵震颤——这昰他极端愤怒的征兆科罗塔耶娃是专区党委的妇女部长。她和保尔是同时调到这里来的共事期间他们成了好朋友。她是个大家都愿意接近的党员对每一个妇女,对每一个向她求助或请教的人她都热情接待,体贴关怀科罗塔耶娃受到专区委员会工作人员的普遍尊敬。她还没有结婚法伊洛讲的无疑就是她。

“法伊洛你没撒谎吗?她可不像是那种人”

“我撒谎?你把我当什么人了比她强的我也搞到过。这得有本事一个娘们一个样,要用不同手段来对付有的当天就能弄到手,这样的当然是不值钱的货有的得追上一个月。要緊的是要会打攻心战干什么都有一套专门的办法。老弟这可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我在这方面是个专家。哈——哈——哈——哈……”

法伊洛自鸣得意兴奋得连气都喘不过来了。一小群听众怂恿他往下讲他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细节。

保尔站起身来攥紧了拳头,他觉嘚心在急剧地跳动

“像科罗塔耶娃这样的女人,你想碰运气轻而易举就搞到手,那是白日做梦可是把她放过去,我又不甘心何况峩跟格里博夫还打了一箱葡萄酒的赌。于是我就开始运用战术假装顺便走进她屋里,去了一回又一回。一看不行,她尽给我白眼外面对我有不少流言蜚语,说不定已经传到她耳朵里去了……一句话侧击是失败了。于是我就迂回迂回。哈——哈!……你明白吗峩跟她说,我打过仗杀过不少人,到处流浪吃足了苦头,可是连个可心的女人都没给自己找到现在我的日子就像一只孤苦伶仃的狗,没人体贴我没人问寒问暖……我就这么胡诌瞎编,一个劲地诉苦

一句话,抓住她的弱点进攻我在她身上可下了不少功夫。有一阵孓我想见他妈的鬼去吧,演这种滑稽戏不干了!但是事关原则呀,为了原则我不能放过她……最后总算弄到手了。老天不负苦心人——没想到我碰上的不是个婆娘竟是个黄花闺女。哈——哈!……嘿太有意思了!”

法伊洛还在把他的下流故事讲下去。

保尔不记得昰怎么一下子冲到法伊洛跟前的

“畜生!”他大喝一声。

“你骂谁偷听别人的谈话,你才是畜生!”

保尔大概又说了句什么法伊洛伸手揪住他的前襟:“你竟敢这样侮辱我?!”

说着他就给了保尔一拳。他是喝醉了的

保尔操起一张柞木凳子,一下就把法伊洛打倒茬地保尔衣袋里没有带枪,法伊洛才算拣了一条命

于是,就发生了这样的荒唐事:在预定动身去克里木的那天保尔不得不出席党的法庭。

党组织的全体成员都到市剧院来了宣传鼓动部里发生的事件使与会者很愤慨,审判发展成为一场关于生活道德问题的激烈辩论ㄖ常生活准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党的伦理道德等问题成了辩论的中心,审理的案件反而退居次要的地位这个案件只是一个信号。法伊洛在法庭上非常放肆他厚颜无耻地摆出一副笑脸,说什么这个案件人民法院会审理清楚的柯察金打破他的头,应该判处强制劳动姠他提出的问题,他一概拒绝回答

“怎么,你们想拿我这件事当做谈笑的资料吗对不起。你们愿意给我加什么罪名就加吧至于那帮娘们对我有那么大的火,道理很简单那是因为平时我根本不答理她们。那件事不过是小事一桩连个鸡蛋壳都不值。要是在一九一八年我会按自己的办法跟柯察金这个疯子算帐的。现在没有我你们也可以处理。”法伊洛说罢扬长而去。

当主席要保尔谈谈冲突经过的時候他讲得很平静,但是可以感觉得出来他是在竭力克制自己。

“大家在这里议论的这件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我没能控制住自己。鉯前我做工作用拳头用得多,动脑子动得少不过这样的时候早就过去了。这次又出了岔子在我清醒过来之前,法伊洛的脑袋已经挨叻一下子最近几年,这是我仅有的一次暴露出游击作风说实在的,虽然他挨打是罪有应得但我谴责自己的这种举动。法伊洛这种人昰我们共产党的生活中的一个丑恶现象我不明白,一个革命者、共产党员怎么可以同时又是一个下流的畜生和恶棍,我永远也不能同這种现象妥协这次事件迫使我们讨论生活道德问题,这是整个事件中唯一的积极方面”

参加会议的党员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把法伊洛开除出党格里博夫由于提供假证词,受到警告和严厉申斥处分其余参加那次谈话的人都承认了错误,受到了批评

卫生处长巴尔捷利克介绍了保尔的神经状况。党的检察员建议给保尔申斥处分由于大会的强烈反对,他撤回了这个建议保尔被宣布无罪。

几天以后列车把保尔载往哈尔科夫。经他再三请求专区党委同意把他的组织关系转到乌克兰共青团中央委员会,由那里分配工作他拿到一个不壞的鉴定,就动身了阿基姆是中央委员会书记之一。保尔去见他把全部情况向他做了汇报。

阿基姆看了鉴定见到在“对党无限忠诚”后面写着:“具有党员应有的毅力,只是在极少的情况下表现暴躁不能自持,其原因是神经系统受过严重损伤”

“保夫鲁沙,在这份很好的鉴定上到底还是给你写上了这么一条。你别放在心上神经很健全的人,有时也难免发生这类事情到南方去吧,恢复恢复精仂等你回来的时候,咱们再研究你到什么地方去工作”

阿基姆紧紧握住了保尔的手。

保尔到了中央委员会的“公社战士”疗养院花園里有玫瑰花坛,银光闪耀的喷水池爬满葡萄藤的建筑物。疗养员穿着白色疗养服或者游泳衣一个年轻的女医生登记了他的姓名,把怹领到拐角上的一座房子里房间很宽敞,床上铺着洁白耀眼的床单到处一尘不染,寂静异常保尔到浴室洗去旅途的劳顿,换了衣服径直朝海滨跑去。

眼前是深蓝色的大海它庄严而宁静,像光滑的大理石一样伸向目力所及的远方,消失在一片淡蓝色的轻烟之中;熔化了的太阳照在海面上反射出一片火焰般的金光。远处透过晨雾,隐约显现出群山的轮廓他深深地吸着爽心清肺的海风,眼睛凝視着伟大而安宁的沧海久久不愿移开。

懒洋洋的波浪亲昵地爬到脚下舐着海岸金色的沙滩。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七嶂

中央委员会“公社战士”疗养院的旁边是中心医院的大花园。疗养院的人从海滨回来都从这座花园经过。花园的一堵灰色石头砌的高墙附近长着枝叶茂盛的法国梧桐,保尔喜欢在这里的树荫下休息这个地方很少有人来。从这里可以观看花园林荫道和小径上络绎不絕的行人;晚上又可以远远避开大疗养区恼人的喧闹,在这里静听音乐

今天,保尔又躲到这个角落里来了他舒适地在一张藤摇椅上躺下,海水浴和日光浴使他疲乏了他打起瞌睡来。一条厚毛巾和一本没有看完的富尔曼诺夫的小说《叛乱》放在旁边的摇椅上。到疗養院的最初几天他仍然处在神经过敏的紧张状态中,头疼的症状始终没有消失教授们一直在研究他那复杂而罕见的病情。一次又一次嘚叩诊、听诊使他感到又腻烦,又疲劳责任医生是一个大家都愿意接近的女党员,姓耶路撒冷奇克这个姓很怪。她总要费很大劲財能找到她的这个病人,然后又耐着性子劝他一起去找这位专家或者那位专家

“说实在的,这一套真叫我烦透了”保尔说。“同样的問题一天得回答他们五遍。什么您的祖母是不是疯子啊什么您的曾祖父得没得过风湿病啊,鬼才知道他得过什么病我压根儿就没见過他。而且他们每个人都想叫我承认得过淋病,或者别的什么更糟糕的病老实说,为了这个我真想敲敲他们的秃脑袋还是让我休息┅会儿吧!要是这一个半月老这么把我研究来研究去,我就要变成一个社会危害分子了”

耶路撒冷奇克总是笑着,用玩笑回答他过不叻几分钟,她已经挽着他的胳膊一路上说着有趣的事,把他领到外科医生那里去了

今天看样子不会检查了。离吃午饭还有一个小时保尔在矇眬的睡意中听到了脚步声。他没有睁开眼睛心想:“也许以为我睡着了,就会走开的”但是,希望落空了摇椅嘎吱响了一聲,有人坐了下来飘过来一股清淡的香气,说明坐在旁边的是个女人保尔睁开眼睛。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耀眼的白色连衣裙两条晒嘚黝黑的腿和两只穿着羊皮便鞋的脚,然后是留着男孩发式的头两只大眼睛,一排细小的牙齿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对不起峩大概打搅您了吧?”

保尔没有做声这可有点不礼貌,不过他还是希望这个女人会走开

“同志,请问您是‘公社战士’疗养院的吗”

保尔不耐烦地扭了一下。“打哪儿冒出来这么个人这算什么休息?说不定马上还要问我得的是什么病呢算了,我还是走吧”于是怹生硬地回答:“不是。”

“可我好像在哪儿见过您”

保尔已经抬起身子,背后忽然传来一个女人的响亮的声音

“你怎么钻到这儿来叻,朵拉”

一个晒得黝黑、体态丰满的金发女人,穿着疗养院的浴衣在摇椅边上坐了下来。她瞥了保尔一眼

“同志,我好像在哪儿見过您您是不是在哈尔科夫工作?”

“是的是在哈尔科夫。”

保尔决心结束这场没完没了的谈话便回答说:“掏茅房的!”

她们听叻哈哈大笑,保尔不由得哆嗦了一下

“同志,您这种态度恐怕不能说很有礼貌吧。”

他们的友谊就是这样开始的哈尔科夫市党委常委朵拉·罗德金娜后来不止一次回忆起他们结识时的可笑情景。

一天午饭后,保尔到海洋疗养院的花园去看歌舞演出没想到在这里遇见叻扎尔基。说来也怪使他们相逢的竟是一场狐步舞。

一个肥胖的歌女狂荡地打着手势,唱完了一支《良夜销魂曲》随后,一男一女跳上了舞台男的头上戴一顶红色圆筒高帽,半裸着身体胯骨周围系着五颜六色的扣带,上身却穿着白得刺眼的胸衣还扎着领带。一呴话装的是野蛮人,看起来却不伦不类那女的长相倒不错,身上挂着许多布条他们刚出场,一群站在疗养员的安乐椅和躺床后面的噺经济政策暴发户就伸出他们的牛脖子,齐声喝彩这一对宝贝在他们的喝彩声中,扭动屁股踏着碎步,在舞台上跳起了狐步舞简矗难以想象还有比这更加令人作呕的场面了。戴着傻瓜圆筒帽的胖汉子和那个女人紧紧贴在一起,扭来扭去做出各种下流猥亵的姿势。保尔身后一个肥猪似的大胖子乐得呼哧呼哧直喘气。保尔刚要转身走开紧靠舞台的前排有一个人站了起来,愤怒地喊道:“够了別卖淫了!见鬼去吧!”

保尔认出这个人是扎尔基。

钢琴伴奏中断了小提琴尖叫了一声,不再响了台上的一对男女停止了扭摆。暴发戶们从椅子后面发出一片嘘声气势汹汹地指责方才喊叫的人:“把一出好戏给搅黄了,真他妈的不像话!”

“整个欧洲都在跳啊!”

这時候在“公社战士”疗养院来的一群观众里,共青团切列波韦茨县委书记谢廖沙·日巴诺夫把四个手指夹进嘴里,打了一个绿林好汉式的唿哨,别的人也群起响应。于是,台上那一对宝贝像被风刮走似的不见了报幕的小丑像一个机灵的堂倌,跑出来向观众宣布他们的歌舞班子马上就走。

“一条大道朝天夹起尾巴滚蛋,要是爷爷问你就说到莫斯科看看!”一个穿疗养衣的小伙子,在一片哄笑声中这样喊着把报幕人送下了舞台。

保尔跑到前排找到了扎尔基。他们在保尔房间里坐了很久扎尔基在一个专区的党委会负责宣传鼓动工作。

“告诉你我已经结婚了。很快就要抱孩子了”扎尔基说。

“是吗你爱人是谁?”保尔惊奇地问

扎尔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相爿给保尔看。

这是他和安娜·博哈特的合影。

“那杜巴瓦哪儿去了呢”保尔更加惊讶了,又问

“上莫斯科了。被开除出党以后他就離开了共产主义大学,现在在莫斯科高等技校学习听说他恢复了党籍。白搭!这个人是不可救药了……你知道潘克拉托夫在哪儿吗他現在当了造船厂副厂长。其他人的情况我就不太清楚了大家都不通音信。咱们分散在各地能够碰到一起,谈谈过去的事真叫人高兴。”扎尔基说

朵拉走进保尔的房间,同她一起进来的还有几个人一个高个子的坦波夫人关上了门。朵拉看了看扎尔基胸前的勋章问保尔:“你的这位同志是党员吗?他在哪儿工作”

保尔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把扎尔基的情况简单地介绍了一下

“那就让他留下吧。刚財从莫斯科来了几位同志他们要给咱们讲一讲党内最近的一些情况。我们决定在你屋里开个会算是个内部会议吧。”朵拉解释说

在場的人,除了保尔和扎尔基之外几乎全是老布尔什维克。莫斯科市监委委员巴尔塔绍夫矮墩墩的个子,五十上下年纪过去在乌拉尔哋区当翻砂工人,他先发言声音不大:“是的,有事实为证出了新的反对派,我们原先就有预感果然发生了。新反对派的领袖人物除了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还有一个不是别人,正是托洛茨基他们狼狈为奸,相互打气如今这个各色反对派拼凑起来的大杂烩開始行动了。”

坦波夫来的检察员插进来说:“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我就对同志们说过:‘你们记住我的话吧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早晚要同托洛茨基结亲。’当时季诺维也夫带着一帮列宁格勒代表一个劲儿反对代表大会,托洛茨基一声不吭净在一边看热闹,心里则茬寻思:‘你们这帮狗崽子因为‘十月革命的教训’一直在攻击我,要把我置之死地如今自己滑进了同一个泥坑。’有人不同意我的看法说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多年来都在跟托洛茨基主义作斗争,在各个转折关头都谴责托洛茨基主义是党内异己派别他们决不会背叛布尔什维主义,决不会听命于他们长期激烈批判过的人

“结果怎么样呢?昨天的敌人、思想上的对头今天成了朋友因为他们都在不擇手段地反对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同谁联合都行牺牲自己的全部原则、放弃原先的立场也行。这些原则和立场如今在他们眼里粪土不如同托洛茨基结盟会使他们过去布尔什维克的称号蒙上耻辱,可这算得了什么呢

这个无原则的联盟很像一九一二年的八月联盟。不论是現在还是那个时候挥舞指挥棒的都是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这次的表演其卑鄙程度不亚于他们在十月武装起义前的畏缩。這号人”坦波夫人瞥了一眼在座的女同胞朵拉,咽回去一句骂娘话“呸,差点没说出脏话来!这种乱七八糟的事我还真没见过”坦波夫人结束了他的发言。

“一切迹象表明最近期间这个联合的反对派就会向党发动进攻。这些不断冒出来的小集团干的就是一件事——淛造混乱破坏党的统一。我不明白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把它们彻底了结。我们太放任太宽容他们了依我看,应该把这些职业的捣乱分孓和反对派一个一个通通清除出党我们在跟这些反党分子的斗争上浪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朵拉激烈地说

老人梅伊兹然默默地听完夶家的发言,接着说:“朋友们我们不能再耽搁,要赶紧回去疗养院多住两天少住两天无所谓,在这样紧要的关头我们必须坚守各洎的岗位。我明天就动身”

在保尔房间集会之后三天,疗养员都走光了保尔也提前出了院。

保尔在团中央没有耽搁很久他被派到一個工业专区去,担任共青团专区委员会书记一个星期后,城里的共青团积极分子就听到了他的第一次讲话

深秋的一天,保尔和两名工莋人员乘专区党委会的汽车到离城很远的一个区去汽车掉进路边的壕沟里,翻了车

车上的人都受了重伤。保尔的右膝盖压坏了几天鉯后,他被送到哈尔科夫外科学院几个医生会诊,检查了他红肿的膝盖看了爱克斯光片,主张立即动手术

“那么就明天早晨做吧。”主持会诊的胖教授最后这样说接着就起身走了。其他医生也都跟着走了出去

一间明亮的单人小病室,一尘不染散发着保尔久已淡莣的那种医院特有的气味。他向四周看了看一只铺着白台布的床头柜,一张白凳子这就是全部家具。

保尔谢绝了他半躺在床上写信。伤腿疼得很厉害影响思考,也不想吃东西

写完第四封信的时候,病室的门轻轻地打开了保尔看见一个穿白大褂、戴白帽的年轻女囚走到他床前。

在薄暮中保尔依稀看到她那两道描得细细的眉毛和一对似乎是黑色的大眼睛。她一手提着皮包一手拿着纸和铅笔。

“峩是您这个病室的责任医生”她说。“今天我值班现在我向您提一些问题,您呢不管愿意不愿意,要把您的全部情况都告诉我”

奻医生亲切地笑了笑。这一笑减轻了“审问”的不快。

保尔整整讲了一个小时不仅讲了自己的情况,而且连祖宗三代都讲到了

手术室里,几个人戴着大口罩

镀镍的手术器械闪着银光,狭长的手术台下面放着一个大盆保尔躺在手术台上的时候,教授已经快洗完手了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正在保尔身后紧张地进行着。保尔回头看了一下护士在安放手术刀、镊子。责任医生巴扎诺娃给他解开腿上的绷带轻声对他说:“柯察金同志,别往那边看看了对神经有刺激。”

“您说的是谁的神经大夫?”保尔不以为然地笑了笑

几分钟以后,保尔的脸给蒙上了厚实的面罩教授对他说:“不要紧张,现在就给您施行氯仿麻醉请您深呼吸,用鼻子吸气数数吧。”

面罩下传絀了低沉而平静的声音:“好的我保不住会说出不干不净的话来,那就事先请你们原谅了”

几滴氯仿麻醉剂,散发着一股令人窒息的難闻气味

保尔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开始数起数来努力把数字说得清楚些。他的生活悲剧就这样揭开了第一幕

阿尔焦姆差点把信封撕荿两半。他打开信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心情忐忑不安。眼睛一看到信的开头他就急忙一口气读了下去:

阿尔焦姆!咱们很少通信。一姩一次最多也就是两次吧!但是,次数多少有什么关系呢你来信说,为了同老根一刀两断你已经转到卡扎京的机车库工作,带着全镓离开了舍佩托夫卡我明白你的意思,你说的老根就是斯捷莎和她一家的那种小私有者的落后心理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改造斯捷莎這一类人是困难的我担心你未必做得到。你说“上了年纪学习有困难”,可是你学得并不坏嘛让你脱产专做市苏维埃主席的工作,伱坚决不干这是不对的。你不是为夺取政权战斗过吗那你就应该掌握政权。你应该明天就接手市苏维埃的工作干起来。

现在谈谈我洎己我的情况有点不妙。经常住院开了两次刀,流了不少血体力也有很大消耗,而且谁也不告诉我什么时候是个头。

我离开了工莋给自己找到了一种新的职业——当病号。

我忍受着种种痛苦而结果呢,是右膝关节不能活动了身上添了好几个刀口;另外,医生朂近发现我的脊梁骨七年前受过暗伤。现在他们说这个伤可能要我付出极高的代价。

我准备忍受一切只要能重新归队就行。

对我的苼活来说没有比掉队更可怕的事情了。我甚至连想都不敢想正因为这样,我才承受一切只是一直不见起色,相反阴云越聚越浓。苐一次手术过后我刚能走动,就恢复了工作但是很快又被送进了医院。刚才我拿到了叶夫帕托里亚的迈纳克疗养院的入院证明天就動身。别难过阿尔焦姆,要我进棺材并不那么容易我的生命力顶三个人不成问题。咱们还能干一阵呢哥哥!你要注意身体,别再一丅扛十普特了不然,以后党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给你修理

岁月给我们经验,学习给我们知识而得到这一切,并不是为了到一个又一个醫院去做客握你的手。

就在阿尔焦姆皱着两道浓眉阅读弟弟来信的时候,保尔正在医院和巴扎诺娃告别她把手伸给他,问:“您明忝就动身到克里木去吗今天您打算在哪儿过呢?”

保尔回答:“朵拉同志马上就来今天白天和晚上我都在她家里,明天一早她送我上吙车”

巴扎诺娃认识朵拉,因为她常来看保尔

“柯察金同志,咱们说过您临走之前要同我父亲见一面,您还记得吗我已经把您的疒情详细地告诉他了。我很想让他给您检查一下今天晚上就可以。”

当天晚上巴扎诺娃把保尔领到她父亲宽敞的工作室里。

这位著名嘚外科专家给保尔做了详细检查巴扎诺娃也在场,她从医院拿来了爱克斯光片和全部化验单谈话中间,她父亲用拉丁语说了很长一段話她听了之后,脸色顿时变得煞白这不能不引起保尔的注意。他盯着教授那秃顶的大脑袋想从他敏锐的目光中看出点什么来,但是巴扎诺夫教授不露声色无法捉摸。

等保尔穿好衣服巴扎诺夫客气地向他告别;他要去参加一个会议,嘱咐女儿把检查结果告诉保尔

茬巴扎诺娃那间陈设雅致的房间里,保尔靠在沙发上等待她开口。但是她不知道从哪里说起说些什么;她感到很为难。父亲告诉她保尔体内的致命炎症正在发展,医学现在还无法控制教授反对再做任何外科手术,他说:“这个年轻人面临着瘫痪的悲剧我们却没有能力防止它。”

作为保尔的医生和朋友巴扎诺娃觉得不能把这一切都和盘托出。她只是用谨慎的措词向他透露了一小部分真情

“柯察金同志,我相信叶夫帕托里亚的泥疗一定会使您的病出现转机。秋天您就可以工作了”

但是她说这些话的时候,忘记了有一对敏锐的眼睛一直在注视着她

“从您的话里,确切些说是从您没明说的话里,我已经完全明白了我的病情的严重性您该记得,我请求过您永遠要对我实话实说什么事情都不要瞒着我,我听了不会晕倒也不会抹脖子。可是我非常想知道我今后会怎么样。”保尔说

巴扎诺娃说了句笑话,把话岔开了

这天晚上,保尔到底还是没有了解到真实情况不知道他的明天将会怎样。临分手的时候巴扎诺娃轻声叮嚀他:“柯察金同志,别忘记我对您的友情您生活里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如果您需要我的帮助或者希望我出个主意,您就来信我┅定尽全力帮助您。”

她从窗口看着他那穿皮外套的高大身躯吃力地拄着手杖,从大门口向一辆出租的轻便马车走去

又到了叶夫帕托裏亚。又是南方的炎热和晒得黝黑的、戴绣金小圆帽的、高声喧嚷的人群小汽车用十分钟的时间就把旅客送到迈纳克疗养院,这是一座鼡石灰石砌成的二层楼房

值班医生把新来的人领到各个房间。

“同志您是哪个单位介绍来的?”他在十一号房间门口停了下来问保爾。

“乌克兰共产党(布)中央委员会”

“那就请您住在这儿吧,跟埃勃涅同志一个房间他是德国人,希望我们给他找一个俄国同伴”医生解释了一下,就去敲门从房里传出一句外国腔的俄国话:“请进。”

保尔进了房间放下提包,朝躺在床上的人转过身去那個德国人满头金发,长着两只漂亮而灵活的蓝眼睛他向保尔温厚地微微一笑。

“顾特莫根盖诺森[德语“早安,同志”的译音——譯者]。我想说:‘你好’”他改用俄语说,并向保尔伸出一只指头很长的苍白的手

几分钟以后,保尔已经坐在德国人床边两个人鼡一种“国际”语言热烈地交谈起来。用这种语言谈话词语的作用反而是次要的,弄不懂的地方就靠猜想、手势、表情——总之用一種无师自通的世界语里的一切方法帮忙。保尔了解到埃勃涅是个德国工人。

在一九二三年的汉堡起义中埃勃涅大腿上中了一枪。这回怹旧伤复发又倒在床上。尽管很痛苦他仍然精神饱满,因而立刻赢得了保尔的尊敬

同这样好的病友住在一起,保尔是求之不得的這样的人绝不会因为自己的病痛从早到晚向你诉苦,唉声叹气相反,同他在一起你会连自己的病痛也忘得一干二净。

“可惜的是我对德语一窍不通”保尔这样想。

花园的一角有几把摇椅、一张竹桌和两把病人坐的轮椅。有五个人每天治疗完毕,都到这里消磨一整忝病友们管他们叫“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

一把轮椅上是半躺半坐着的埃勃涅另一把上是禁止步行的保尔,其余三个人一个是克裏木共和国贸易人民委员部的工作人员、身粗体重的爱沙尼亚人瓦伊曼;另一个是长着两只深棕色眼睛、像十八岁少女一样年轻的拉脱维亞人玛尔塔·劳琳;还有一个是两鬓灰白、身材魁梧的西伯利亚人列杰尼奥夫。这里的确有五个民族:德意志人、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玛尔塔和瓦伊曼懂德语,埃勃涅请他们当翻译。保尔和埃勃涅由于同住一个病室而成了朋友。玛尔塔、瓦伊曼和埃勃涅因为语言相通而亲近起来使列杰尼奥夫和保尔结交的则是国际象棋。

英诺肯季·帕夫洛维奇·列杰尼奥夫到来之前,保尔是疗养院里的国际象棋“冠军”。他是经过一场顽强的冠军争夺战才从瓦伊曼手里夺过这个称号的。爱沙尼亚人瓦伊曼平时从来不动感情这次敗在保尔手里,心情却很不平静一直对他耿耿于怀。不久疗养院来了一位高个子老头,他虽然五十岁了看上去却非常年轻。他邀保爾下一盘保尔没有想到对方是强手,不慌不忙地开了一个后翼弃卒局列杰尼奥夫不吃弃卒,以挺进中卒相应保尔作为“冠军”,有義务同每个新来的棋手都下一盘下棋的时候,总有很多人围着观看走到第九步上,保尔就发现列杰尼奥夫那些沉着挺进的小卒在向怹步步进逼。保尔这才明白他遇到了劲敌悔不该对这场比赛掉以轻心。

经过三小时鏖战尽管保尔聚精会神,使尽一切招数还是不得鈈认输了。他比所有看棋的人都更早料到自己必败无疑保尔看了他的对手一眼。列杰尼奥夫慈祥地微微一笑显然,他也看出保尔要失敗了爱沙尼亚人瓦伊曼一直紧张地注视着战局,巴不得保尔一败涂地但是却什么也没有看出来。

“我永远要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卒”保尔说。这句话只有列杰尼奥夫听得懂他点了点头,表示赞许

五天里保尔同列杰尼奥夫下了十盘棋,结果是七负两胜一和

瓦伊曼兴高采烈地说:“好极了,谢谢您列杰尼奥夫同志!这回您算把他打得落花流水了!活该!他把我们这帮老棋手全给打败了,可他自己还昰在一个老头手里栽了跟头哈哈哈!……”

接着,他嘲弄这个曾经战胜过他的败将说:“怎么样吃败仗的滋味不好受吧?”

保尔丢掉叻“冠军”称号他虽然失去了棋坛荣誉,却结识了列杰尼奥夫后来列杰尼奥夫成了他非常敬爱和亲近的人。保尔这次棋赛败北并不是耦然的他只知道象棋战略的一些皮毛,一个普通棋手当然要输给精通棋艺的大师

保尔和列杰尼奥夫有一个共同值得纪念的日期:保尔絀生和列杰尼奥夫入党正好在同一年。他们是布尔什维克近卫军老一代和青年一代的典型代表一个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政治经验,从倳过多年地下斗争蹲过沙皇监狱,后来一直担任国家的重要行政工作;另一个有着烈火般的青春虽然只有短短八年的斗争经历,但是這八年却抵得上好几个人的一生他们两个,一老一少都有一颗火热的心和被摧毁了的健康。

一到晚上埃勃涅和保尔的房间便成了俱樂部。所有政治新闻都是从这里传出来的晚上,十一号房间里很热闹瓦伊曼动不动就想讲点黄色笑话,对这类东西他总是津津乐道

泹是他马上就会遭到玛尔塔和保尔的夹攻。玛尔塔善于用机巧辛辣的嘲讽堵他的嘴;如果不见效保尔就出面干预。比如有一回玛尔塔說:“瓦伊曼,你最好问问大伙也许你的‘俏皮话’根本不合我们的口味……”

保尔接着用不平静的语气说:“我真不明白,你这样的囚怎么会……”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