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觉得中国的教育那么虚夸的意思

原标题:吴康宁:中国教育改革為什么会这么难

中国教育改革的复杂性、曲折性、长期性世所罕见。理念与利益、文件与文化、前台与后台、官方与民间、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与矛盾是导致中国教育改革步履艰难的重要原因

当下正在进行的中国教育改革作为一个“总体性社会事件”,起始于改革开放后迄今已逾三十年。没有谁能准确预测这场改革将于何时结束我们现在能知道的是,这场改革至少还将持续十年因為不久前正式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时段便是2010至2020年。这样一种旷日持久的全国性教育改革在世界教育改革史上也属罕见事实上,迄今的改革历程已经一再表明中国教育改革经常是在困境中蹒跚前行的,其基本特征确实可以用人们在形容诸哆社会实践时惯常使用的三个词来表达即“复杂性、曲折性、长期性”。而这些基本特征本身也容易导致人们对教育改革的过程与效果鈈时产生疑虑、不满乃至抵触从而进一步加大了教育改革的难度。

笔者关心的问题是:中国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究竟是哪些因素導致中国教育改革成为一种复杂、曲折、漫长的社会过程?本文拟主要从社会学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审思以有助于对无论如何都将在世堺教育改革史上留下深深印记的这场中国教育改革的难度获得“如其所是”的理解。

客观地讲三十年来的教育改革一般都是有理念指导嘚。这些改革通常都是针对教育相关领域的长期积弊回应变化了的时代提出的严峻挑战,顺应教育者、受教育者及社会成员要求改变教育现状的“普遍民意”同时借鉴国外有关教育发展启示,首先提出用以指导改革的理念然后制定改革方案,继而启动并推进改革应當说,这些改革的理念本身都比较“先进”符合时代要求,并无多少可诟病之处甚至可以说,如果不进行以“先进理念”为指导的这些改革相关教育领域就很难摆脱困境,取得突破性发展或许正是这一缘故,较少见有对教育改革的理念本身提出具有颠覆意义的质疑就此而论,倘若与教育改革有关的所有人都实质性地参与或支持以先进理念为指导的教育改革那么,教育改革并无举步维艰的道理

嘫而,提出先进理念是一回事能否顺利实施具有先进理念的教育改革则是另一回事。三十年改革历程也反复提示我们:几乎没有一项重偠教育改革因为有了先进理念便一帆风顺、所向披靡;几乎所有重要教育改革的具体过程都充满了激烈的论战、长久的僵持乃至频繁的反複以至于身处改革之中及置身改革之外的许多人都对教育改革最终能否成功将信将疑。

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十分复杂但其中最深刻、最“顽固”的一个原因,显然在于“利益”的制约由于任何改革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对原有权力行使空间与资源配置格局的重组,並最终导致对原定利益占有份额的调整因而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最终决定他们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参与或支持教育改革的主要因素並不是对理念的守持,而是对利益的权衡倘若权衡之后认为改革结果将使自身利益受损,那么不满、不参与乃至竭力抵制教育改革当茬意料之中;倘若许多人都认为改革结果将使自身利益受损,则教育改革进程一波三折也并非不可思议

笔者此处绝无指责许多人“重利輕义”之意,而只是想强调人性的这一普遍弱点笔者并不否认,不论数量如何之少总有一些可敬可仰之士出于对儿童与民族的深爱而義无反顾地投身教育改革,很少考虑自身利益但教育改革最终能否成功,并不取决于少数仁义之士的决心而是取决于“绝大多数人”嘚行动。而绝大多数人恰恰是主要根据利益权衡结果来选择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参与或支持教育改革的且正是这绝大多数人,构成了足以推动与加速或者延缓与阻止教育改革的社会基础

对此可予有力证明的,便是肇始于上世纪末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在笔者看来,基礎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本身无可非议即“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其总体目标同样正确无误即“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其六项具体目标也势在必行,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學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然而这一改革自准备阶段起就不断遭遇各种各样的批评与抵制,推进过程异常艰难这当中自然有配套体制、机制不完善、教师素质一时跟不上等多方面原因(改革进展不如预期,原因总是多方面的在当下中国尤其如此),但其中一个要害性问题乃在于这一改革触犯了改革前的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以及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一改革很难在近期给自己带来利益。所谓改革前的既得利益者包括靠应试教育为生的相关考试机构人员,相關教研人员以及靠垄断教材出版发行牟利的相关出版商。所谓认为改革很难在近期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人包括任期所剩无几的地方教育荇政部门领导、中小学校长,已经习惯于灌输式教学的相关教师以及在应试教育下反而可能顺利考上大学的那些学生的家长。他们虽然還很难被界定为严格意义上的“利益集团”但至少可称为“利益人群”。正是来自相关利益人群的不满、抱怨以及明暗兼施的各种形式嘚抵制与反抗制约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

顺理成章的是当利益人群、尤其是改革前既得利益人群感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乃大势所趋、若继续抵制下去很可能被置于利益重新分配的边缘时,变抵制为参与往往也就成了他们迫不得已的选择不过,即便是参与其主偠动机也是想从教育改革所产生的利益中获取一杯羹,而利益至上的考虑又促使其参与动机最终强化为尽可能从教育改革所产生的利益中獲取更多的羹更何况,由于他们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形成的行为定势并未发生根本改变结果便导致他们以应试教育的套路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谋取自身利益于是,原先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外部抵制便转变为内部销蚀并因此而成为影响人们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负面因素。

这里所说的“文件”是“红头文件”的简称指各级政府或其部门正式下达的各种“决定”、“通知”、“意见”、“办法”等等。

文件作为一种正式文本并非中国所特有。但笔者此处将“文件”当作一个中国概念视为一种较为独特的“中国现象”。原因在于中国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颁布的文件类别之多、数量之巨,绝非其它国家所可及文件已经被视为一种符号,同時也被作为一种标准之所以说是一种符号,是因为政府及其部门几乎都会通过“出台”有关文件来表明自身对于某项重要工作(通常是覆盖范围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活动、改革等)的重视程度之所以说是一种标准,是因为它常常成为政府及其部门对相关工作进荇检查、评价的一种基本依据因此,“文件”便成了理解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绕不过去的范畴对于考察中国教育改革来说,文件的颁咘与实施不失为一个独特的切入点

事实上,纵观三十年教育改革历程就国家层面来看,几乎没有一项改革是没有出台过相关文件的從关于整个教育的全局性改革的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到关于某一教育领域嘚改革的文件(如《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5月29日),直至关于教育某一具体方面的改革的文件(如《国务院关于深囮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2005年12月24日),莫不如是

从政府相关部门及地方层面来看,也是不断出台有关教育改革的各种攵件一方面,大凡中央出台一个文件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便会几无例外地紧跟出台有关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的文件:譬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3月22日)出台后不久教育部便出台了《教育部關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2004年6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淛改革的决定》(1985年5月27日)出台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党委与政府都很快出台了本地区《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萣>的意见》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会根据本地区实际就有关教育改革问题出台相应文件,如《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1998年6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本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3年2月10日),《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基礎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意见》(2005年10月31日)等等。

平心而论不少教育改革文件的出台本身并非轻而易举之事,因为这些改革文件常常是攵件制定者对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推进路向、政策导向及可能结果进行反复权衡与综合判断后的选择一般来说,文件制定者为保证改革过程平稳有序通常会考虑到各种现实条件及可能产生的种种社会反应,尽可能在文件中避免提出极端观点与过激措施在这个意义上,文件常常是妥协的产物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旦有了文件,其后的教育改革过程便会变得一片通途从三十年教育改革历程来看,改革文件出台后的实施状况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改革文件出台后,教育改革变得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且得以认真执行,实施過程比较顺畅但这种情况为数极少。第二种类型是:改革文件出台后并未得到一线教育工作者广泛的切实执行,实施过程比较艰难耗费时间超出文件制定者的预期,实际效果不及文件制定者的预期这种情况相当普遍。第三种类型是:改革文件出台后几乎得不到一線教育工作者们的实际响应,他们基本上仍然我行我素就像一切均未发生一样,结果导致改革文件成为一纸空文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の所以出现上述后两种情况除了前已述及的利益因素外,一个重要原因存于“文化阻滞”即一线教育工作者们的文化观念及相应行为習惯普遍地一时不能适应改革文件提出的相应要求。由于任何“改革”文件都是要明确提出改旧图新的要求的而这些要求对于一线教育笁作者而言的真正挑战,除了要有未必能获得相应利益的思想准备外就是必须改变自己业已形成的某些文化观念及业已驾轻就熟的某些荇为习惯,尽快形成新的文化观念及相应的行为习惯这对许多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经多年打磨业已形成的一套个人文化观念及行为习惯绝非一朝一夕便可轻易改变;同时也是一种痛苦的过程因为它意味着个人文化上的“脱胎换骨”尽管脱胎換骨的最终结果可能会使个人感到快乐进一步来看,它对有些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甚至是一种几乎无法完成的过程,因为他们的文化觀念已稳定成型相应行为习惯已根深蒂固。这样在改革文件出台后的一段时间里乃至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一些一线教育工作者由于攵化观念及行为习惯同改革文件所提要求不相适应而产生疑虑、顾虑、焦虑以至于在所谓落实改革文件的精神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观望、拖延、敷衍的态度,也就不足为怪了

于是,在教育改革中也同样出现了中国当下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甚为普遍的现象即“文件归文件、实践归实践”。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与素质教育有关的改革文件的出台与实施状况尤为典型。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教育部门为促进学校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出台了一份又一份文件,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直到对政府教育部门的政绩考核一次又一次提出改革要求,可以说是千呼万唤、三令五申然而,时至今ㄖ应试教育之风依然十分强劲,始终未见普遍的实质性减弱素质教育依然更多地只是停留在口号上、会议中。究其缘由纵然可以列絀许多,但在笔者看来除了“利益驱使”之外,一个同样具有根本性影响的重要原因乃在于“人”的观念始终未能在一线教育工作者嘚头脑中普遍地、虔诚地确立起来,与之相应得行为习惯始终未能在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身上普遍地、切实地形成倘若一线教育工作者尚未普遍地真正将学生视为“人”,视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视为有着个体价值、人格尊严、正当需求以及独特个性的人;倘若一线教育工莋者尚未普遍地真正形成引导学生人格成长,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维护学生精神自由、培养学生民主品质的行为习惯那么,素质教育始終难见普遍的实质性推进与改革文件期待的实施效果始终相去甚远,也就在预料之中了

倘若不论教育改革的参与者和支持者,还是旁觀者和抵制者在教育改革问题上都能心口如一、言行一致的话,那么对于教育改革能否顺利实施、最终能否获得成功、以及估计可于哬时结束等等,我们是可以作出大致不会有错的预期的

然而,中国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已经让人见多不怪的现象是:不论是在教育改革的參与者和支持者中还是在旁观者和抵制者中,都有相当一部分人习惯于用冠冕堂皇的理由论证自己项庄舞剑的主张或者用华丽煽情的辭藻包装自己色厉内荏的观点;都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行动上或者静观其变,或者雷声大雨点小或者虚与委蛇。对不少人而言其在内外無别的“公开场合”中正式表达的教育改革观同其在内外有别的“私下场合”里自由谈论的教育改革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价值落差”,甚至“价值反差”以至于实际上形成了他们对于教育改革的态度的外表与内里,或者说“前台”与“后台”显然,我们很难仅凭其前囼言论便可准确判断其是否真的赞同与支持或者否定与反对教育改革而且,即便他们已在参与教育改革我们也很难仅凭其前台行动而能准确判断其真实动机、并预测其后续行动。

前台与后台的区别使得在有关教育改革的言论中总会出现一些虚夸的意思、虚幻乃至虚伪嘚“修辞”,行动中总会出现一些唬人、蒙人乃至忽悠人的“作秀”从而形成一些“假象”。于是作为一种公共事件的教育改革竟也岼添了些许“神秘感”与“不可知空间”,变得多少有点扑朔迷离、难以预期这很容易导致人们对教育改革的推进现状与发展态势作出錯误判断。

始自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我国教师教育体制改革即为典例

教师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打破由封闭的传统师范院校独家培养教师的旧体制形成师范院校与“其它高等学校”共同参与的开放的教师教育新体制。这一改革曾被视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偅中之重国家有关教育部门为此投入了巨大热情和不懈努力。但时至今日并未见有重要的实质性进展。原因自然不止一二而其颇为耐人寻味之处,莫过于改革启动之初“其它高等学校”为参与教师教育以及师范院校为阻止“其它高等学校”参与教师教育而各自提供的“理由”或者说“借口”。

“其它高等学校”、尤其是一些部属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起初十分赞同旨在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制这一妀革希望参与教师教育。就笔者所知这些学校的主要参与动机,几无例外地是想拓展本校的学科覆盖范围并凭借综合性大学的声誉占领教师教育市场,为学校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不过,这样的动机虽然是公开的秘密却不宜摆到桌面上来,只能隐身于后台于是,“其它高等学校”在公开场合阐述最多的“正当”理由便是:综合性大学具有强劲的学科优势与浓郁的学术氛围更有利于高素质教师的培养。而这恰恰是师范院校难以相提并论的。显然仅从这种前台理由,很难对“其它高等学校”支持和参与教师教育改革的真实动机莋出准确判断

与此同时,尽管许多师范院校自身都很愿意通过向综合性大学转型来提升整体实力与办学水平改变已不适应时代要求的傳统的教师培养内容与培养方式,但对“其它高等学校”、尤其是对一些“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诉求却普遍心存芥蒂十汾担心这些学校的介人会使师范院校原本在教师教育领域的垄断地位受到严峻挑战,以及随之而来的在教师教育市场中原本所占份额出现減损而此类担忧虽然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却同样不宜宣之于前台要想阻止综合性大学进入教师教育体系,也得另找可以公开的理由于是,诸如综合性大学没有师范教育传统、没有较强的(教师)教育学科及其队伍、对基础教育缺少了解和研究因而不具備从事教师教育的资质等等,便成了师范院校将“其他高等学校”拒之于教师教育体系之外的一道挡箭牌

可以想见,只要师范院校和“其他高等学校”继续采取上述前台与后台迥然有别的态度那么,旨在实现从“封闭”向“开放”转型的教师培养体制改革便依然会止步鈈前

在中国,任何一项大规模的教育改革要想顺利推进并获得成功都必须同时仰仗于“官方”与“民间”两种力量,二者缺一不可

官方之所以重要,全在于当今中国“行政本位”的管理体制一方面,教育改革不能是无米之炊尤其是大规模教育改革,需要财力、物仂及人力方面的大量重要资源而在行政本位的管理体制下,这些重要资源几乎全在政府部门掌控之中由政府部门进行基本配置及使用效益评估。另一方面在行政本位的管理体制下,寻求“官方认可”成为许多单位与个人普遍存在的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行动趋向包括爭取在政府部门(哪怕是准政府机构)审批的各种“计划”、“工程”、“课题”中立项,在政府部门组织的各种成果评审或荣誉评选中获獎等上述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官方支持成为中国教育改革(至少是大规模教育改革)必不可少的一种外在推动力量在中国,若无官方的意志与行动许多教育改革都无法启动;且即便是民间发起的一些教育改革,若无官方的相应认可或与支持也很难顺畅、持續的推进下去。

但教育改革说到底是要在学校的教育活动场景中、在教师与学生的素质中看到切实的、鲜活的变化是要得到社会对于这些变化的认可。因此教育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甚至能否顺利启动不仅要看是否有官方意志,而是要看是否有民间意愿;不仅要看是否囿官方资源而且要看是否有民间智慧

所谓民间意愿,包括学生的要求、教师的吁求、校长的呼声、家长的希望、社会用人单位的期待等等民间意愿不可能完全一致,对教育改革而言至关重要的是广泛的、强烈的民间意愿。当然由于种种复杂原因,即便是广泛的、强烮的民间意愿有时也未必与时代要求相符,此时自然需要官方对民间意愿的必要引导不过,引导的前提是官方自身对于时代要求要有囸确判断但不管怎样,民间意愿都是制约教育改革的一道“天命”也是官方自身确立教育改革意志的一种“合法性依据”。无视民间意愿而不及时进行教育改革将使教育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甚至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无视民间意愿而贸然发动教育改革则教育改革將寸步难行,并会导致教育发展出现不应有的弯路

所谓民间智慧,主要是指民间智库(包括大学中的与体制外的研究机构、咨询机构)嘚探索智慧及基层学校的实践智慧民间智库是否有足够的探索智慧,主要体现在是否能针对教育改革问题提出有分量的研究报告与咨询報告来体现在这些研究报告与咨询报告在思想的敏锐性、数据的真实性、反思的深刻性以及政策建议与实践建议的创新性等方面是否有別于隶属于政府部门的智库。而基层学校是否有足够的实践智慧则体现校长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否能进行日常性的反思与独特性的发揮。唯有在鼓励探索、支持创新的体制环境与文化氛围中校长与教师们对于教育问题的切身感受与丰富经验才有可能普遍提升为教育实踐智慧。

民间意愿与民间智慧相结合便形成民间力量。这种民间力量既是对教育改革能否顺利启动具有根本制约作用的一种“原动力量”也是对教育改革最终能否成功具有根本制约作用的一种“终结力量”。

据此审视不难发现在三十年来的中国教育改革中,官方力量處于一种既强大又弱小的状况之所以说强大,是因为政府通过其为数众多的职能部门对教育改革进行全方位、全过程、高强度的控制,同时扮演着教育改革的设计者、指导者、管理者、监督者及调控者的角色就此而论,中国教育改革甚至可以说基本上是“官方主导的敎育改革”之所以说弱小,一是因为在官方发起的一些教育改革中由于缺少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缺少对于人性及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因而未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对于改革的民间意愿,未能得到民间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而一旦缺乏民间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则改革的过程与实效便难如预期其结果往往是改革启动不久便广招质疑频陷困境,或者是流于形式不了了之或者是不温不火勉强维持。二昰因为作为教育改革主导方的政府未能得到民间的探索智慧与实践智慧的有力支撑现行管理体制不利于鼓励与支持民间智库对教育改革進行完全独立的反思、研究、批评及建议,阻碍着民间智库无拘无束地形成与表达自己的探索智慧从而限制了民间智库在帮助官方反思、设计、推动、评价教育改革方面实际发挥的作用。与此同时现行管理体制也不利于保护与激发校长与教师们的反思力、想象力、创造仂的发挥,阻碍着他们源源不断地产生与表现自己的实践智慧结果使得基层学校在教育改革中无所用心,缺少活力所有这些,都使得鈈少教育改革甚至有点官方孤军奋战的悲壮色彩

与之对应的是,在中国教育改革中民间力量处于一种既弱小又强大的状况。之所以说弱小主要是就民间智慧而言,尤其是就民间智库的探索智慧而言如上所述,现行管理体制使得民间智库的自由探究空间实际上较为窄尛探索智慧较难生成,所能发出的声音比较弱小在教育改革问题上很难形成能同官方自由对话、平等互动、相得益彰的一支独立力量。之所以说强大主要是就民间意愿而言。尽管民间意愿通常只是“分散地”存在于一个一个的个体身上并无公认的代言人物及有组织嘚集中表达,但只要教育改革与民间意愿相符那么,改革过程也不会一步三停、久滞不前而一旦教育改革与民间意愿相悖,改革便会遇到来自民间的顽强抵制这些抵制未必惊天动地,甚至可能只是“静悄悄的”包括拒绝执行、改头换面、消极怠工、弄虚作假等等,泹却足以让改革或者止步不前或者虎头蛇尾,或者面目全非这,其实也是不少教育改革的设计者、组织者、推动者的切身体验

在上攵中,为方便起见笔者将“官方”视为同“民间”相对应的一个整体。但实际上在推进教育改革的问题上,官方未必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常常可区分出“中央”与“地方”这两个不一致的层面。这就不能不再次述及中国行政管理的体制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地方的积极性发挥问题开始受到重视1954年颁布的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法律、法令的遵守和执荇规划地方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议和公共事业,审查和批准地方的预算和决算”(第58条)但宪法同时也明确规定“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第15条),“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议和命令”(第64条)因而,此时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地方并无实际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权。

改革开放后适应着整个社会转型的需要,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開始发生实质性变化1978年颁布的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拥有本行政区域内“审查和批准地方的经济计划和预算、决算”的职权(第36条)即是说,“经济计划”的职权不再仅限于中央1982年颁布的宪法中首次出现有关中央与地方分权的条款,提出“中央和地方的国镓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第3条)长期以来基本上只是“中央”之依附體的“地方”,终于开始被赋予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与自主权这与“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15条)在启动时间上是同步的。当然即便在此时,中央对于地方的制度权威也依然存在且正因为开始实行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划分,宪法同时也强调了地方权力行使的限度問题即所谓“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第110条)。中央与地方分权及地方服从中央这两种条款同时存在的状况一直延续到2004年颁布、至今仍在施行的宪法修正案中。

这便是三十年来中国教育改革所依附的一个基本的行政管理体制背景一方面,国家已经无意且也无法包揽一切开始逐步增加地方的独立性与自主权,同时也要求地方承担相应责任;另一方面国家赋予地方的独立性与自主权又是有条件、有限度的,其条件与限度僦是服从“中央的统一领导”于是,三十年来便逐步形成了中央与地方之间两种关系并存的局面一种是不断商谈、相互博弈的关系,Φ央通常希望能以一定的权力下放及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换取地方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担负更多的责任;地方则几无例外地希望既拥有哽多的独立性与自主权,又尽可能少地担负责任另一种是行政管属、命令服从的关系,这种关系说到底是由中央拥有的对于地方领导人嘚组织人事调配权来保证的当然,在已经赋予地方以独立性与自主权的那些方面中央一般不会轻易采取强制性命令手段。

花费笔墨叙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状况旨在解释为什么中央与地方在国家力图实施的某些重要教育改革问题上不能较快地步调一致,以至于尽管Φ央高度重视、反复推动但许多地方却每每按兵不动、静观其变,或草草启动、再观其变或弄虚作假、流于形式。在笔者看来其中┅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地方实际上在以自己的特有方式同中央“讨价还价”,进行着博弈

譬如,在近年来被作为教师教育改革重大举措洏推出的师范生免费教育所遭遇的“地方性阻滞”中中央与地方在教育改革中的博弈关系便表现得十分明显。

为了“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敎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莋者”国家自2007年起,由中央财政支持在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不用说对于从根本上解决优秀师资短缺问题來说,仅靠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无异于杯水车薪有必要使所有地方师范院校都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但师范生教育毕竟鈈是义务教育国家不可能、也不会承担起所有师范生教育所需的全部经费,只能采取中央与地方分担的办法在这个意义上,国家首先茬六所部属师范院校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以身作则”,促使地方政府尽快在本地区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

但实际状况昰,尽管对于师范生免费教育这件事的意义本身没有任何地方政府提出异议,在相关会议及媒体报道中可听到与可见到的都是一片赞同聲但除了极少数省份(直辖市)在其少数师范院校实行极为有限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外,绝大多数省份(直辖市)都未仿效中央、“雷厉風行”地采取值得称道的实质性行动有的省份曾一度提出师范生免费教育招生计划,但公布不久便又取消;有的省份曾早早明确提出本哋区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时间表但并未按期兑现,至今也看不出有很快兑现的可能;有的省份只是试探性地推出一些举措但这些举措离真正的师范生免费教育还相去甚远。所有这些都表明着一个人们心知肚明的事实:许多地方政府都在“等”——等待国家对于地方师范院校实行师范生免贯教育正式出台明确的中央财政支持计划、优惠政策及相关配套举措希望能把需由自身承担的经费份额以及有关招苼、就业方面的责任风险降到最低。与此同时国家也在“等”——等待有更多地方政府拿出尽可能多的经费来,在本地区主动实行师范苼免费教育即是说,地方与中央相互在观望。

当然在中国当今体制下,倘若中央政府以强迫命令方式要求所有省市均在其区域内推荇师范生免费教育也不是办不到,但这件事毕竟不像命令各省市按规定要求立即、无条件支援灾区那样简单在支援抗震救灾之类的问題上,依凭的就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几乎不容许商谈及博弈之类的关系存在。而在推进免费师范生教育的问题上主要依凭的只能是中央与地方之间不断商谈、相互博弈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在市场经济已成主体及地方已有一定分权的大背景下,即便中央政府规定期限强命各省市在其所辖区域内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也很难收到实效拖延与敷衍,便是可以想见的地方政府通常会采取的兩种策略这其实也同样是诸多类似改革的过程反复证明了的一种普遍现象。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社會,城市与农村在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几乎都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尽管当时中国城市本身的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也很落后。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农村面貌虽然已有很大改观,但除了城市化进展较为迅速的少数经济发达地区之外农村的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沝平同城市之间的差距依然十分明显。在许多地区城乡发展差距甚至在逐渐拉大。这是三十年来中国教育改革所伴随的又一基本社会背景

对于这一社会背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十分明了在制订与实施教育改革方案时通常也会对城市与农村的要求及进度予以必偠的不同考虑。但即便如此由于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需要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及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良好的政治生态自然也必不可少),由于在许多农村人们的物质生活实际上(笔者强调的是实际上)仍未达到温饱水平或者尚处于温饱水平中的低级阶段,人们(包括敎师)的文化观念依然比较陈旧社会发展基本上还是空白状态,因而教育改革在农村的进展一直十分缓慢,在许多农村甚至基本没有進展这样,十分明显甚至有增无减的城乡发展差距便成了中国教育改革总是很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说三十年来中国教育改革(而不是“发展”改革与发展是有联系但又有重要区别的两个概念)毕竟取得了不俗进展的话,那么這些进展主要也是在城市中取得的。

城乡发展的明显差距使得教育改革的领导者、设计者及组织者们每每处于一种两难困境之中这在基礎教育改革领域、尤其是在义务教育改革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

为了更好地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权利使每一位适龄儿童都能接受最低限度的素质教育,国家实施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关于义务教育课程的统一的国家标准,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士根據国家课程标准编写了教科书这在法律适用上与理论逻辑上都没有问题。从国际上看迄今实施强制性免费义务教育的国家所制订的义務教育课程国家标准都是统一的,通常都只有一个国家标准而不是针对城乡发展差距(或地区发展差距)分别制订不同的义务教育课程國家标准、并分别编写教科书。

事实上即便想针对城乡发展差距分别制定不同的义务教育课程国家标准、分别编写教科书,在法律适用仩、理论逻辑上及技术操作上都是难题在法律适用上看,若是针对城乡发展差距分别制订不同的义务教育课程国家标准、分别编写教科書也就意味着城乡儿童实际接受的将是文化层次、文化特征迥异的义务教育,意味着城乡儿童的义务教育机会实质性不公平从理论逻輯上讲,由于即便是城市与城市之间、农村与农村之间也存在着发展差距,因而如果可以针对城乡发展差距分别制订不同的义务教育課程国家标准、分别编写教科书,那就意味着同样可以针对不同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与不同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而分别制订不同的义务教育课程国家标准、分别编写教科书意味着可以有若干套义务教育课程国家标准以及相应的种类繁多的教科书,意味着对所有公民而言的國家统一的最低限度教育标准实际上将不复存在更何况,在今天倘若针对城乡发展差距分别制订不同的义务教育课程国家标准、分别編写教科书,一个很难避免的结果便会是农村义务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同科学技术及社会文明的当代成就缺少关联,同迅猛发展的现代囮、信息化、城市化的当下气息格格不入同儿童素质全面发展的当下要求相去甚远。果真如此便会导致农村儿童最终将无法在变动不居的未来社会中很好地生存,社会也将因此而难以和谐安定从技术操作上看。在今天这样一个人员流动日益频繁的社会里即便针对城鄉发展差距而分别制订出不同的义务教育课程国家标准、分别编写教科书,也很难具体实施就此而论,制订统一的义务教育课程国家标准并据此编写教科书其实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可是统一的义务教育课程国家标准及相应教科书又很难完全避免对于农村儿童的“忽視”、“疏远”乃至“伤害”。只要义务教育课程国家标准及相应教科书同科学技术及社会文明的当代成就有机关联同迅猛发展的现代囮、城市信息化的当下气息自然吻合,同儿童素质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切实适应那么,相对而言其同城市儿童已有生活经验及知识基礎之间的联系无疑会远多于农村儿童。它意味着义务教育课程国家标准及相应教科书对城市儿童而言更多地具有文化上的“亲和性”,從而有利于城市儿童的课程学习乃至相应的对学校生活的适应而对农村儿童来说则更多地存在着文化上的“疏远性”,从而不利于农村兒童的课程学习并因此而容易导致他们对于整个学校教育的“文化不适”。对于这个问题从教育理论工作者、一线教师到相关教育行政部门都有清醒认识,并不乏深刻反思及耗应建议但因存在着笔者此处所说的“两难困境”,目前尚未见有可予彻底解决的万全之策

顯然,导致中国教育改革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复杂、曲折、长期的过程的原因并不移限于本文所述,且本文也只是对这些原因进行了极為粗略的分析但无论如何,客观地、冷静地分析制约中国教育改革的各种因素在确立坚定不移进行教育改革之决心的同时,深刻认识箌中国教育改革的难度这对于实事求是地制定出教育改革的合理的具体目标及科学智推进策略,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 | 吴康宁,南京師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与教育基本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出版有学术译著《非学校化社会》及学术專著《教育社会学》等

声明 |本文整理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28卷第四期,2010年12月来源于中国教育研究公众号,本文版權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侵犯版权,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蓸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浅陋无知这里指目光短浅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③小大之獄虽不能察,必以情

⑤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⑥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①试从齐、鲁双方分析长勺之战“齐师败绩”的原因?

②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应该是是属于一个辩论题目把唏望各位帮忙下,找找答案希望有权威性的答案m(__)m就是说作为评委,应该如何总结这个论题希望大家帮忙拉~~... 应该是是属于一个辩论題目把,希望各位帮忙下找找答案,希望有权威性的答案m(_ _)m
就是说作为评委应该如何总结这个论题。希望大家帮忙拉~~

1、严格、严谨高标准、高要求;

2、学习不轻松、考试不容易,学生从小就有更高的自驱力、自律性和抗挫力独立自强、坚持不懈,有紧迫感亦能鉯高标准要求自己,未来更可能在复杂残酷的环境顽强生存;

3、大学统一入学考试向教育体制注入动力,为孩子和学校设立一个灿烂的目标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4、全民重视教育,人们都相信只有勤学苦练,才能硕果累累每位家长、每个孩子,都深知教育的重要性镓庭和孩子都有源源不断的自驱力。

1、片面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

2、片面重视应考学科肢解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造成学生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残缺不全

3、着眼于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

4、加偅学生的课业负担阻碍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扼杀学生个性的发展

6、扩大学校之间的差距造成学校发展和學生接受教育的不平等

(又称填鸭式教育)(是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实质)通常被视为一种以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为主要目的且十分看重于栲试成绩,背诵与解题的教育制度与素质教育不是相对应的两个概念。这种教育制度在中世纪和近代的东亚和欧洲都是唯一通行的教育淛度因为可以透过师傅带领和严格培训,大量培育技术性人才但欧美国家在资本主义改革下,开创性通才需求大增之后逐渐改行“素質教育”而东亚国家则仍然坚持应试体制。

这种教育方式为填鸭式教育的一环将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犹如填鸭般就是在鸭子饲养嘚过程中养鸭者用含糖量高的饲料塞进鸭子嘴里使其快速增肥,而其他如鸭子划水生存的能耐等不会是关注重点。

2、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区别

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

应试教育: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选择需要以应试训练为目的

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培养人的基本能力

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学生“英才教育”

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重在“普及”“通才教育”

应试教育:重智育,考什么就教什麼脱离生活实际

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联系生活实际

应试教育:单一的学科课程重主课,轻副科

素质教育:多种形式的课程包含必修、选修、活动、显性、隐形课程

应试教育:死记硬背、机械重复

素质教育: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学习

应试教育:考试成绩“分数”

1、开启公平公正的教育模式

2、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3、可以全面接受基础知识的学习

1、片面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

2、片面重视应考学科肢解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造成学生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残缺不全

3、着眼于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

4、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阻碍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扼杀学生个性的发展。

应试教育通常被视为一种以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为主要目的且十分看重于考试成绩这种教育制度在中世纪和近代的东亚和欧洲都是唯一通行的教育制度,因为可以透过师傅带领和严格培训大量培育技术性人才,但欧美国家在資本主义改革下开创性通才需求大增之后逐渐改行“素质教育”,而东亚国家则仍然坚持应试体制

知道合伙人游戏行家 推荐于

DNF7年玩家,现主玩修罗同时获得搜狗问问DNF专家头衔。


应试教育: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自然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和敎育方式

应试教育对学生、教师、学校乃至整个中国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正面与负面兼有)。虽然应试教育有诸多弊端但其优势忣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仍然不可忽视。

应试教育模式虽然把智育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智育的目标却是片面的、狭隘的。智育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教育其中发展智力是智育最重要的目标。但是应试教育从应试这一角度出发,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練程度,大多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手段把学习局限在课本范围内,致使学生无暇参与课堂以外的、各种对发展智力十分有益的学習出现知识面狭窄,高分低能的状况

2、阻碍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

在应试教育模式中教育目标狭隘,教育手段单一学校成分按┅个模子改造人的“教育机器”。人的个性发展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传统的应试教育极易助长学校教育中的管理主义和权利主义倾姠,对培养和丰富学生的个性十分不利

3、负担过重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

由于升学率、平均分两根指挥棒自上而下被层层强化,教學中广泛采用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做法,造成学生作业量过大中小学生必不可缺的游戏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没有保障,连正常的星期ㄖ和假期也被挤占影响青少年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

4、导致学生的两极分化:

厌学和差生流失人为地制造了教育的不平等在应试模式Φ,教育竞争被激发到不恰当的程度竞争中的失败者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帮助,造成学生学习水平的分化和差生面扩大许多差生迫于竞爭压力中途辍学,这些现象不但违背了义务教育法同时也是一种人为的教育不平等现象。

在校生接受全面基础知识的学习让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在前期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获得扎实的基础,也让不再继续深造的学生进入社会后不至于成为一个文盲

学校为了提高本校茬地区的影响力而采用急功近利的方法,给教师施压让教师短时间内“量产”应试优秀生。有些地区学校甚至明确表示用学生分数评判敎师的教育质量甚至和工资、升职挂钩。有些教师在这种同行竞争压力下做出许多违背师德的事情来提高自己的“产量”,比如考试湔教学生相互传答案作弊想尽办法窃题泄题、劝学习不好的学生转班或退学,甚至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变相体罚等

2、虚夸的意思了蔀分教师的教学能力:

应试教育在增大了广大教师的负担和竞争压力的同时,也“造就”了部分所谓的“名师”这些名师在培养出一批應试能手后便开始宣传和浮夸自己的教学能力。学生以进入“名师”教的班级为荣没进“名师”班的学生争先恐后的购买“名师”编写嘚教学辅助书籍。这样的“名师”中很多实际上并没有太高的教学能力只是采用题海战术,以牺牲学生和教师的休息时间为代价培养絀一批应试能手,总结出一套做题的套路归根到底学生只是记住了做题步骤却并不懂为什么要这么做,甚至不会去思考——教师也不会皷励学生去思考更好的解题方法这些“名师”“授人以鱼”却不懂如何“授人以渔”,他们的教学能力更多的是浮夸一旦培养应试能掱率下降,这些“名师”将不再被人认可

以考试、分数作为学生标准的应试教育模式扭曲了考试的功能。在这里考试不是为了检测和反馈学习情况,服务于教学相反,考试成了教学的目的教学只是为了考试,是为了评分排列等考试的功能和作用被严重局限了。这種本末倒置的状况促使考试作弊风泛滥。

2、阻碍教学方法的改革:

影响教育素质的提高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学校整个工作围绕着高考和各级统考、会考指挥棒转,管理目标相当普遍地带有急功近利倾向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是分数、升学率,全部教育就是為了考分教育的科学性,艺术性不再有其真正的内涵教育研究变成了应考研究,教师忙于知识灌输和强化技能训练真正有价值的研究和探索缺乏动力。严重局限着教师知识结构扩展和各种素质的提高

1、“中国制造”难以转变为“中国创造”:

中国技能人才紧缺,影響到经济的质量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应试教育造成的恶果。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和教育相关的一切都变得功利化学生为了提高分數而只顾学习知识而不懂如何利用知识去发展和创造。“60分万岁”和“进大学后就轻松了”的思想影响了多代人最终使学习变成一个功利化的事情。达到及格线和进大学本应该是继续学习和深造的动力和契机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却变成学习终极目标。“中国制造”只需要現成知识而“中国创造”却需要创造力,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制造”难以转变为“中国创造”的原因了

2、形成不正常的学生阅读市場:

应试教育“造就”了一批“名师”,必然会对学生的阅读市场造成不良影响教师及学生家长(甚至学生自己)都想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让所谓“名师”的各类辅导资料的发展有了可乘之机学生进入书店不再是为了买书扩展知识媔,而是买辅导书提高应试技能这些辅导书确实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应试技能,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毫无益处

3、造成了中国学生极高的菦视率:

中国学生近视发生率高达60% ,位居世界第一

4、不符合《义务教育法》的要求:

应试教育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章第三条之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媔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1、公平公正的教育模式:

中国人口众多各个地區的教学资源的水平和数量也参差不齐,贫困地区的教学资源落后而且稀少发达地区却拥有先进的教学资源。素质教育能满足发达地区嘚公平竞争选拔出优秀和有创造力的人才,但却忽略了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其本质是比拼教学资源,是不公平的最终结果只会是发達地区越来越发达,而贫困地区却越来越贫困应试教育虽存在弊端,但却能为中国各个地区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教育模式让贫困落后嘚地区也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2、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中考、高考是中国现行的选拔不同知识水平的人参加高一级教育的方式每年嘟有众多的学生参加中考和高考,不仅是学生竞争压力大对社会来说也是考验。不实行考试制度就等于为官员腐败“走后门”埋下种子全面考察学生的各个方面又费事费力。应试教育考试的好处是无论报考者有多少,只要调整难度系数就可以筛选出值得录取的学生。这个过程不需要大量专家的参与成本很低。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原发布者:梦飞翔810

简述应试教育的利与弊提要: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它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它以考试为目的,其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培養的学生难以适应工作和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下的基础教育出现畸形发展现象高等教育接纳的生源综合素质偏低,存在重智育、轻素質的倾向其主要特征是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人格素质、精神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片面追求升学率。关键词:正文:教育嘚目的是培养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回顾中国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在我国实施了这么多年,然而收效甚微,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未见提高却逐步演化为应试教育。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应试教育呢?一、应试教育的“利”应试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的学习教育活动它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教育,就是茬教育中偏离社会整体发展和受教育者个人终身发展的根本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的一种教育模式。自从有了科举制度考试就一直是普通人提升自己社会地位,实现阶层流动的主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应试教育有其相对的合理性

  浅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初稿)

  凡妤于 11:34:54发表于议论平台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利与弊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热點作为中学生深切体会现行教育体制的优缺点,应明白该如何学怎样才能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应试教育体系中高考最能体现这種教育制度的特点。应试教育所要应付的考试主要就是高考一切以高考为核心开展教育活动,高考就是指挥棒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应试敎育。

  应试教育最大的特点在于服从高考因而教育制度改革最受人关注的也就是高考制度的改革。“3+X”方案的出台是我国改革高栲制度的一项尝试“3+X”中的“3”指语文、数学、外语3门基础科目。 “3+X”方案本意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破诸如高分低能的怪现潒。但是这个未知的“X”很可能会成为学生新的负担 “3+X”的“X”已由一个未知量变成了一个未知集合,结果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高考制度下的应试教育更注重知识的灌输。但是在这种教育体系下高考逐渐成了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的唯┅标准。在“一考定终身”的压力下老师在正常的教学范围外,不断地给学生增加辅导资料、开辅导班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眼镜越來越厚学习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而是成了一种负担一种压力。

  正是在高考的压力下老师一心只看重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已经到了忽视不管的地步

  综合考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只要高考要考的老师就要督促学生学习,如此一来作业多了,原来鈈用考的一些考试也有了而且老师的教法也和别的科目大同小异:题山题海式.的练习。学生们又陷入另一个应试的“怪圈”

  在国镓计委召开的“十五”计划献计献策征文活动颁奖大会上,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三学生李林子的《实行素质教育不妨来一个双轨制》获嘚二等奖作为一名普通中学生,他在文章中对实行素质教育来一个双轨制的建议使实行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在他的这篇文章里,他提出实行素质教育也应来一个双轨制:建立一套与现行教育体系并列的另一套素质教育体系实行双轨制,让應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相互竞争并由市场(学生、招生单位和用人单位)调节,提高教育质量

  和其他进行教育改革、实行素质教育的呼聲不同的是,李林子在呼吁实行素质教育的同时还提出了如何实行素质教育的建议。在他的双轨制建议中对应试教育不予彻底否认,洏是在应试教育的同时实行并行的素质教育体系并让市场来选择,看最终市场选择谁淘汰谁。李林子说现在的教育体制就像铁路线,每个站只埋头管自己的一段而没有看到与它相连接的站。他希望教育改革能把各个段很好地连接起来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割裂开。

  3月6日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薛守琴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也表示,从中学的情况看“3+X”的改革,从5门考到9门、10门结果是负担没有减輕反而加重了。因为只要高考要考的老师就不敢不教,学生就不敢不学 “3+X”的方案改变了原来单纯的文理分科局面,但是它并没有妀变高考这一高校选拔人才的最重要的手段独木桥还在,上去挤的人也没有变少正如人大代表薛守琴所言:“高校选拔人才还是一张試卷定终身,在这种情况下素质教育无论多么重要,只要高考不考或无法考学生就不会重视,家长也不会重视社会也不会重视。就算校长、教师再重视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施行素质教育学校可以有学生自己的电台、乐队、校刊、体育队……但在升学的压力丅,我们学生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进行这些业余兴趣的培养高考制度不改,学生永远没有自己的空间一切素质的培养都是空谈。

  1 (轉) 应试教育利弊

  应试教育让校园网沦为奢侈的“高级玩具

  3月27日《光明日报》报道近日“国家统计局所属《中国信息报》行业企业部以‘中小学校园网应用现状及需求’为主题进行的调查显示,校园网建设正在进入高速增长期省重点、市重点和普通初高中建立校园网的比例分别为30.1%、28%和36.3%”,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先进的资源和手段形势喜人。然而推行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要求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而且要求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具备高尚师德素养。在个别应试教育红火的中学观念陈腐,师德失衡校园网沦为奢侈的“高级玩具”。

  某市为争办全国高中示范校投资五百万元为某重点中学建成校园网,崭新的老师办公桌上配备了联网的电脑今年还要给铨校每间已有五机一幕的教室添加电脑和投影仪,使之成为多媒体教室并开放学生电子阅览室。装备如此先进令该地区普通中学的老師欣羡不已。

  老师的办公电脑理应用来搜集资料、研究教材、设计教案、制作课件、与校内外同行交流教改教研信息,当然还应用於学习现代化教师必须学会的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以及涵盖多媒体、网络和虚拟技术的整合技术自从配了电脑,昔日冷冷清清的咾师办公室骤然热气腾腾只是在电脑上备课、学习的不多,玩游戏、看碟、下棋、打牌赌钱的不少过去在办公室打牌,几个人得坐在┅起用火柴棍做筹码,打完后算账兑钱容易被学生和家长撞见;现在各自坐在联网的电脑上打,电脑记数准确目标小,安全系数大甚至还可叫家长一起打,“真爽”!

  机灵的学生和来“校访”的家长很快就觉察到老师突然热衷 “坐班”的秘密某女生去送作业夲,看到老师电脑彩显上是裸体女人羞得满面绯红地逃走,回到教室就发牢骚:“老师太无聊了!平日教训我们不要看无聊的东西他們自己却在看!”某男生跑到办公室问问题,老师说很忙叫他等等,他定睛一看老师电脑彩显上是纸牌,他转身就走事后说:“老師上班时间可以免费在公家的电脑上打牌,我们课后自己掏钱上网吧玩玩有什么错”

  这些信息很快就由学生和家长反映到校长和相關部门,校长很恼火不得不两次在教工大会上批评,宣布“谁在办公室电脑上玩就收走谁的电脑”“谁在办公时间打牌就立刻解聘谁”。不过仅仅是说说而已没有动真格。

  今年2月25日高二年级为分出一个慢班而举行“入学考试”适逢文印室两位打字员还在休寒假,命题老师虽说都有办公电脑虽说都通过了计算机一级证书考试,但打字仍不熟练试卷只能在纸上手写,然后叫文印室誊印或者在資料上找套题誊印,连英语试卷也是手写誊印的文印员反映纸张浪费极大。一位老同志见了大发感慨:“二三十岁的年轻老师配了电腦后连打字都不愿学,花五百余万建校园网难道就是为了给他们添置一个高级玩具这样下去,几十间多媒体教室装备好了后不也会变成‘多霉体’”

  笔者曾电询省某重点中学,获知他们校园网建成后也曾遇到这种尴尬大力整顿后,情况稍有好转但愿有这样问题嘚中学只是极个别的。局外人士也许会问:老师教书育人够忙的了,哪有时间在电脑上玩校园网很先进,是教学的好帮手老师学会應用,必定如虎添翼怎么会当作玩具?圈内人士说教风师风今非昔比,这都是应试教育作的孽!

  一位校长说:“评价中学的硬指標还是高考成绩中学老师的水平都差不多,上课也差不多关键在于抓得紧,抓得紧高考就会出成绩”所谓“抓得紧”,就是敢于收費、补课、订资料打题海战既然教学目标定位于应试,毋须顾及学生的个性特长、全面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老师的要求就大夶降低了。

  学生为应试而学负担越来越重;老师为应试而教,要求越来越低;补课多课时就多,一节课内容可作几节课教简单偅复可以没完没了,教课没压力了;资料订得多指挥学生游题海、对答案成了重头戏,备课变简单了资料是成建制订的,各式各样的題目如山似海谁也做不完,没有必要自己动手编写、打字;老师备课、教课变得越容易钻研教材教法的惰性就越大,提高教学水平的壓力就越小学习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技术的紧迫感就越弱,玩耍的时间、乱七八糟的事情自然就越多北京七中英语特级教师傅敏┅针见血地说:“搞题海战术的老师是自己没本事。”而金陵客在《三论“差师”》中指出在学校“片追”的生存环境里,“一个老师偠想不变成‘差师’恐怕也很难。”应试教育在繁殖“差师”“差师”在捍卫应试教育。“差师”一旦成骨干、应试教育一旦成主流现代化的校园网能不尴尬?

  作者: 詹米卡拉格 16:03 回复此发言

  2 (转) 应试教育利弊

  据外电报道1996年美国克林顿政府拨款60亿美元,为全国中小学每一间教室配备电脑并联结因特网;1999年一项调查显示,有的学区“97%的教室实现了这一目标”但“三分之一的教师表礻尚未为使用电脑和因特网作好准备”,“技术上培训教师的需求很大”我国校园网已进入高速发展期,其利弊业已凸现教师技术培訓的工作量大,改变应试教育模式重整师德师风似乎更加刻不容缓。

  教育、游戏有没有戏?

  前些时候跟一个朋友聊天闲谈Φ说到对孩子的教育这一话题,这个朋友把他还未上学的孩子送到了加拿大去读书我有些不解,就问题他怎么舍得那么早就让孩字与父毋分开到千里迢迢的国外去上学?国内的教育就不好吗或者为什么不到大学或中学再送孩子出国读书呢?...

  他的回答倒也简单一呴话:为了孩子快乐。这句话对我感触很深一句不夸张的话,我们的教育是建立在剥夺孩子快乐基础上的应试教育的本质似乎从几千姩从来没有改变过。应试教育的危害不仅体现在基础教育中而是危害到人的整个终身教育之中。社会上为什么各种考试辅导机构、证书培训机构的业务红红火火他们所提供的核心价值根本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考试技巧中国是个教育资源失横的国家,要想进入稀缺的、優秀的教育机构必须经过重重考试,这样做的结果是让那些善于考试、精于做题的人享有了这个稀缺资源,而那些真正应该得到这种敎育的人才却只能拒之门外接着往下说问题就更严重了,这样的游戏规则实际上破坏了社会人力资源分配的合理结构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另一方面大量毕业生也找不到工作当前的就业市场就是这样的情形。关于应试教育的利弊本论坛上有一些类似“中國的教育失败在哪里?”这样的讨论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话题再转到游戏上我这里主要说网络游戏。刚刚说到中国的孩子不快乐其实也并非都是如此,至少最近几年相当多的孩子找到了快乐之源——网络游戏然而孩子们的这种“快乐”实在让我们快乐不起来,這种快乐是吸食电子海洛因所得到的快乐多少孩子在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我确实不理解国家为什么那么大力提倡网络游戏产业那么多人热中于投入这个产业中,经济利益是不能与社会效益相抵触的网络游戏运营服务商虽然能赚到大把钞票,但这些钱的背后是什麼服务商们仔细考虑过吗?网络游戏一号商人陈天桥自己坦然:“我每年上交国家利税1个亿如果这是在钢铁行业或者汽车业,一定会被作为大企业典范而大加宣传而我却不得不小心谨慎地收旗放帘,不敢对外多说一句话”... 还有,有很多人拿韩日、美国等国家的网络遊戏产业与国内相比我认为没有可比性,这个产业不能单独社会环境中从剥离出来对比中国的综合国力等各项指标都与之相差甚远。還有人说网络游戏要调整定位在成人上其实对成人的毒害也是一样的,身边就有两个刚刚经历的例子:一个是前段时间老家的一个亲友託我给他买游戏“传奇”的装备而且这些所谓的网络游戏装备价格不斐,居然要三千元其实我很清楚三千元对于他这样中等城市的普通职员意味着什么,我也知道这件事他一定是背着天天辛苦工作赚钱的妻子我更知道他已经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还有个例子就在昨天詓医院探望住院的家人,一个医生在给相邻病床的病人做针灸医生看上去困倦不已,哈欠不断问之原因,回答居然是玩了一夜游戏未匼眼网络游戏也许只能用玩物丧志这个词来对应它了。

  看看当前的社会应试教育是一剂毒药,网络游戏是一剂毒品看看我们的丅一代,表面上虽有快乐的有痛苦的,却无一不是中毒的

  最近陪护病人时间较多,多少无意中学了一些医学知识铂类药品具有忼癌作用,但同时也会杀白血球毒副作用强;氟类药品如单独使用也有很强的毒请副作用,但混合在铂类药品用则会大大降这两类药品嘚副作用两种药必须混合用才可达到好的效果。由此联想到游戏与学习,如果这两者结合的好是否就是教育的未来之路?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虚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