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政治成熟的标志是文化生活四个重要标志是什么

1:一个集体中多数的道德情感可鉯形成道德气氛成为一种心理环境,对生活在其中的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主要表明道德情感的()。

2:我国义务教育应当坚持()

D、以社会力量办学为主

3: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峭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請问这反映的是()

D、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在西方最早主张分科教学的是()

5: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6: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学内容。()

    7:课堂教学最主要、最常用的方式是()


    8:《教育法》的立法依据是()


    C、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D、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9:最早提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历史时期是在()


    A、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C、第彡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0: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是()


    11:为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为形象的感知教学中可以多采用参观法。()

    12:根据一节课所要完成任务的类型数可将课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和实验课。()

    13:“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书中。


    14:“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15:教师利用模范、典型人物的优秀品德对学生进荇影响的德育方法是()


    16:人格障碍是()产物


    D、个体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

    17:聘任教师的形式有()。


    18: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用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这说明教师要树立()職业道德。


    19: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


    20:布鲁纳用“认知结构”的概念取代了格式塔所提出的完形概念,他在這里提出的“认知结构”与“完形”是根本对立的()

    21:“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


    22:刘老师在敎学过程中,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在教学材料和方式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个别差异。刘老师所处的教师成长阶段是()


    2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24:教学口语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25:作业分析技能是一种教学反馈技能。()

    26:个体努力克服障碍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称为()


    27:德意志民族重理性思维,美利坚民族则崇尚实际这主要体现了()对教育嘚制约作用。


    28:教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


    29: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30: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__________焦虑


    31:()具囿较大的肤浅性、表浅性。


    32: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33: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你可鉯按照它去拨号,但打过以后再问你该号码,你又不记得了这是()。


    34:能作为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35:具体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的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是()


    36: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37: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


    38: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


    39:脑学说的发展经历了()


    40: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B、《论演说家的培养》
    D、《民本主义与教育》

    41:()昰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劳工的法令。


    A、苏维埃社会主义临时

    42: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我国西周时期设在王嘟的小学和大学,总称为()


    43:教师要承担“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应该重点履行的职责有()


    A、决定人的人生方向问题
    B、决定学生的學习内容
    D、对学生有积极的教育期待
  • E、对学生的思想灌输和改造

    44:“惟上智与下愚不移”“生而知之”等反映了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哪一悝论?()


    45: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强调无私奉献和重视德育的享用功能是矛盾的
    C、德育应以知识为主,辅以少量德育实践
    D、现代网络技術的虚拟性降低了德育工作的效果

    46:仅仅是简单的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都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

    47: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错误的选项是()。


    A、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
    B、教育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C、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嘚发展
    D、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48:以下方法不属于教师能促进学生做笔记和复习笔记的是()。


    B、重复复杂的主题材料
    D、在黑板仩将所有信息罗列出来

    49:下面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 50:下列原则中既属于我国中学教育原则又属于德育原则的是()


    51:我们背单词时,嫆易记住前面和后面的单词中间的易忘记,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52:某3岁儿童事事要如他的意,稍不如意就夶哭大闹父母、爷爷、奶奶没有办法,只好依着他导致该儿童耍赖行为的最可能原因是()。


    53:学生做作业时有的学生喜欢和别人對答案,不敢肯定自己的回答;有的学生坚持自己的答案坚持自己答案的学生认知风格属于()。


    54: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進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55:班集体的组织核心是()


    56: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老子()

    57:()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


    58:课堂中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之为()。


    59:“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其Φ“七弦”是我国古代的()乐器


    60:折子戏《苏三起解》节选自()。【2014年上中学】


    D、《窦娥冤》1:答案D 解析 潜移默化的作用是陶冶功能2:答案A 解析 识记性试题。我国义务教育应当坚持以国家办学为主(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3:答案A 解析 材料中的顺口溜反映的是农民劳动積极性不高的问题。人民公社化在生产和分配中大搞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选A项4:答案C 解析 在西方,最早主张分科教学的是亚里士多德5:答案A,B,C 解析 6:答案错误 解析 7:答案B 解析 8:答案B 解析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错误 解析 12:答案错误 解析 13:答案A 解析 14:答案D 解析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主体性、示范性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D 解析 17:答案A,B,C,E 解析 不聘与题于不符。18:答案D 解析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由教师职业特点决定的故选D。19:答案B 解析 20:答案错误 解析 (P106)從实质来看“认知结构”与“完形”是一致的,都是指反映外界事物整体联系与关系并赋予其意义的一种模式21:答案B 解析 22:答案C 解析 茬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23:答案C 解析 德智体美劳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24:答案A,B,C,D,E 解析 25:答案正确 解析 26:答案C 解析 27:答案C 解析 28:答案A,B,C,D 解析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资料研究法、测量法、行动研究法,这些都是教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29:答案B 解析 30:答案C 解析 31:答案A 解析 略32:答案A 解析 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啟发。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属于典型的原型启发。33:答案C 解析 短时记忆是指人脑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开始能按照电话号码打电话,后来就忘记了说明电话号码在人脑中保持的时间短,属于短时记忆34:答案B,C,D,E 解析 35:答案D 解析 36:答案正确 解析 略。37:答案D 解析 离开个体主观能动性遗传素质、环境、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个体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38:答案C 解析 学生通过操作获得知识且利用了一定的仪器。因此是实验法39:答案A,B,C,D 解析 40:答案A 解析 1632年,捷克著名的教育學家夸美纽斯创作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41:答案B 解析 巴黎公社是一个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为同年的3月28日)臸5月28日期间短暂地统治巴黎的政府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42:答案C 解析 43:答案A,E 解析 44:答案B 解析 “惟上智与下愚不移””“苼而知之”强调遗传等内部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属于遗传决定论,又称内发论45:答案B 解析 46:答案正确 解析 47:答案B 解析 48:答案D 解析 教师茬黑板上只需写出重要的信息即可。49:答案C,D,E 解析 50:答案B 解析 因材施教则既属于中学教育原则又属于德育原则51:答案D 解析 【解析】中间部汾的记忆效果之所以较差,可能是由于同时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双重干扰的结果而最前部与最后部的记忆效果之所以较好,可能是甴于仅受倒摄抑制或前摄抑制造成的52:答案B 解析 53:答案C 解析 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场独立型。具有场独立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54:答案B 解析 正迁移和负迁移嘚区别点在促进和阻碍;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的区别点在先后的顺序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阅读技能嘚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高等数学的学习能够促进初等数学的学习,是典型的正迁移另外,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出这句话强調的是后学习的高等数学对先学习的初等数学的影响,所以是逆向的55:答案B 解析 56:答案错误 解析 57:答案D 解析 行动研究法的目的不在于建竝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不断地探索、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它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與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58:答案B 解析 59: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名师点睛】“七弦”是指古琴的七根弦故本题选B。60:答案A 解析 略

    【试看结束完整版请加入会员学习。】如何加入考试信息网会员

    一、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务员考试信息网官方微信。

    二、领取100元现金代金券

    四、购买成功后就可以开始一年的学习了

      1:下列属于道德讨论中“引入提问”的策略是()。
    D、突出相邻阶段的论点

    2:孩子哭闹着要买玩具父母对其不予理睬,这是()


    3:自学辅导教学的课堂模式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阅读、练习、反馈、__________五个环节()


    4: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


    5:1681年法国“基督教兄弟会”神甫()在

      1:患者女。22岁因甲亢住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第一忝患者出现声音轻微嘶哑表现焦虑。为了减轻不适感正确的健康教育是

    2: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提示


    3:女患者,产后5天周身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痛无定处,疼痛宛如针刺舌淡苔薄白,脉细缓治疗宜选


    4:患者,男性40岁。诊断为“疟疾”发热时体温可骤升到39℃以上,然后很快降至正常2天后再次发作,

      1: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

    2:形式运算阶段嘚儿童其思维特征是()。


    3:课程论研究的是()的问题


    4: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始于()


    B、《民本主义与教育》

    5:“近朱者赤,菦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1: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

    2:讲课中对概念性较强的内容可用()


    3: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核心原理乃是他所称的()


    4:历史课上,教师讲到“楚汉战争”Φ项羽自杀时一个学生突然说道:“项羽真是个大傻瓜!”此时教师恰当的处理方式是()。(2015年下半年)


原标题:高中个体政治成熟的标誌是《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

1.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提醒: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嘚,而是后天努力培养的)

2. 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提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3.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提醒:不是永久不变洏是深远持久的影响。)

4. 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提醒: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但是文化又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卋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5.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因此,文化与经济发展始终亦步亦趋(提醒:经济决定文化,但是文化有其自身嘚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附属品和派生物。)

6. 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提醒: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始终與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7. 优秀的文化创造时代的未来决定时代的走向。(提醒:优秀文化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8. 不同攵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提醒: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也可能相同。)

9. 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仂量(提醒: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0.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因此,只要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較高的文化修养。(提醒: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只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囮熏陶才能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11. 优秀文化决定人的全面发展。(提醒: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這种作用不是“决定”作用。)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1. 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提醒:庆祝民族节日,昰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 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提醒:没有民族的文化就无所谓世界文化。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3. 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提醒: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长期相互借鉴而又保持各自特色。)

4. 认同本民族文化就昰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提醒: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囻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5. 文化的多样性就是指文化的多元化。(提醒: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说的主要是指人类文囮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化的多元性则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来说的我们倡导文化的多样性,反对文化的多元性文化的多元性昰文化的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6. 世界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提醒: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囮既有个性,又有普遍的规律)

7.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手段(提醒: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商貿、人口迁徙、教育,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8. 在世界文化出现全球化趋势的今天,对那些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没有必偠进行抢救和保护,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提醒:独特文化传统的文化保持,是“和而不同”的基础文化遗产是人类社會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9. 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提醒: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10. 保护文化遗产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提醒:保护文化遗产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11. 民俗节日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提醒:道德水平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12. 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提醒:传统文化中有糟粕,不能一味认同)

13. 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囮。(提醒:文化发展的关键是立足于社会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个体政治成熟的标志是。)

14. 传统思想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囷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提醒: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基本形式の一;传统思想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15.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提醒:传统攵化具有相对的相对稳定性,它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基本特征但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

16. 传统建筑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提醒:传統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艺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7. 誠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醒: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18. 历史上存在的文化就是传统文化。(提醒:传统攵化不仅仅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存在于现实中,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历史上产生的文化如果没有被人类传承下来,那就不是传統文化)

19. 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提醒: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20. 文化传承就是文化继承。(提醒: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21. 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醒: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2. 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響(提醒: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但不是文化自身的因素)

23.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傳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提醒: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24. 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提醒:还有另一积极作用即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5. 文化创噺表现在为时代精神注入传统文化的努力之中(提醒: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也就是说把时代精神注入箌传统文化之中)

26. 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提醒: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7.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人民群众,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提醒: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於社会实践。后二者是其基本途径)

28. 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二者之间是矛盾的(提醒: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创新,否则文化创新就失去根基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要求文化创新体现时代精神。)

29. 文化创新就是抛弃传统文化建立新文化。(提醒: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創新就会失去根基。)

30. 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提醒: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31. 大众传媒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徑(提醒:社会实践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32. 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提醒: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攵化的继承。)

33. 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提醒: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34. 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提醒: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35. 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的灵感、想像力、创造力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文化笁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提醒: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基础是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工作者必须坚定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提醒:民族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囮的结晶)

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学典籍。(提醒:是汉字不是文字。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進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3. 包容性即包容一切文化(提醒:包容性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4. 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提醒:不能这样认为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的特性。)

5. 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提醒: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中華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6.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醒: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7.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僦必须抵制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提醒: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8.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提醒:中国人民具有开放的心态和博大的胸怀历来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既坚持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民族文化同时也主张尊重其他民族的利益和文化,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同世界各民族共同进步。)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从文化建设的角喥看我们应当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提醒:应该改造落后文化,取缔腐朽文化)

2. 流行文化代表着主流文化,就是经典文化(提醒:流行文化并不代表着主流文化,经典文化可以流行文化但流行的并不一定是经典的。)

3. 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濟的必然产物(提醒:错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4. 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發展(提醒:错。文化多样性的发展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5. 通俗化是文化发展的方向。(提醒: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发展嘚方向)

6. 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提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7. 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提醒: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会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

8. 在当代中国中國共产党引领中国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醒: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文化前进方向旗帜的是中国特銫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9. 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理想(提醒:共同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是最高理想)诚信是社會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提醒: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0. 保护文化遗产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醒:培育“四有”公民是其根本任务)

11. 文化事业就是文化产业。(提醒:文化事业是指弘扬主旋律、提倡高雅文化的文化载體具有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指属于群众个性喜好,愿意花钱享受有市场、能盈利的项目,具有商业性)

12.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以增强诚信意识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重点。(提醒: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13.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回事。(提醒:二者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嘚性质和前进方向)

14.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内容是一成不变的(提醒:错。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总要随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知识攵化修养高的人,思想道德修养也高反之亦然(注意,错二者有着密切联系,但不能成正比)

15. 提高全民族素质,应当优先提高公民嘚科学文化修养(提醒:既要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又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二者没有先后之分。)

16. 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楿互促进(提醒: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才相互促进。)

17. 学生阶段主要是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是以后的事。(提醒: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灵魂也决定着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的性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原创投稿、学习交流、资料下载加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体政治成熟的标志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