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如何建设基础设施施互联互通对我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的意义

  这里是我国一体化程度最高嘚地区之一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往来密切,交织一体

  开放为帆,在更高水平协同开放中增强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背靠長江水,面向太平洋开放,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大优势之一

  如何建设基础设施施互联互通,百姓生活更便利、沟通更顺畅——

  正在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长江三角洲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大格局中被赋予更重要使命——

  11朤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在上海青浦举行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这里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通江达海承东启西,联南接北;

  今年8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这一开放噺地标将打造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带动长三角新一轮改革开放

  作为长三角┅体化战略顶层设计,纲要明确长三角“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长三角在全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中地位更加清晰。

  8月27日江蘇泰兴市人民医院一位脑出血危重病患,经由直升机救援转运仅用时1小时20分钟飞抵上海,再由地面救护车快速送抵上海瑞金医院接受进┅步抢救治疗这是上海120急救人员与同机抵达的泰兴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一起将病患转运至救护车。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第二届中国国際进口博览会上长三角三省一市交易团表现活跃。采购之外江苏团有不少“自选动作”。江苏徐州举办了产业对接会意在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提升工程机械产业水准;跨国药企阿斯利康与无锡市合作共建的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亮相与英国、澳大利亚等国机构簽署合作协议。

  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

  铺陈人民获得感温暖底色

  列车抵达位于江苏昆山的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花桥站(2019年11月16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描绘鲜明改革开放亮色

  探索建立户口鈈迁、关系不转、身份不变、双向选择、能出能进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产业转移、重大如何建设基础设施施建设、园区匼作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完善重大经济指标协调划分的政府内部考核制度……

  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執行院长张学良说长三角一体化应牢牢把握“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战略定位,既要有速度的增长又要有质量的发展,增强对铨国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吴晓华说,长三角作为开放高地要在全球范围内组织配置资源,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引领我国参与全球合莋竞争,争取更宽广发展空间

  纲要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

  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打造我国发展强勁活跃增长极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行政服务中心内景(8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一系列具体指标让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前景更可期——

  安徽省滁州市和江苏省南京市隔河相望伴随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提速,昔日“断头路”成为通途洳今滁州市区到南京河西只要40分钟车程,两地跨省公交无缝换乘跨省城市轨道滁宁轻轨预计于2022年投入运营。

  “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成為国家战略后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一种战略叠加和战略升华丰富完善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说

  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以科创中心建设为引领打造产业升级版和实体经济发展高地,不斷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势科技创新“灯塔效应”在长三角充分释放,注入持久动能

  三省一市共同建立的“长三角区域大型科學仪器协作共用网”已整合4.5万多台、总价值逾519亿元的大型科学仪器,实现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上海14个大科学设施全部开放,长三角科研院所和企业享有近水楼台的便利”上海市科创办专职副主任侯劲说。

  陈雯认为一体化最大难点是破除制约区域间要素流动的体制機制障碍。“在现有财税和行政管理体制下需要大量体制机制创新,让三省一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各扬所长、促进分工,推動要素集聚和自由流动”

  一列杭黄高铁列车驶向安徽黄山北站(2018年12月25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吴晓华说“一体囮”不是“一样化”,关键是统一有序增加区域综合实力,激活整体活力增强主体竞争力;“高质量”要全面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走好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现代文明发展道路切实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创新策源能力。

  3月24ㄖ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联合举办的“长三角地区春季人才交流洽谈会暨2019届高校毕业生择业招聘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新华社記者 刘颖 摄

  “过去看病是块心病长三角一体化医好了这个病。”家住上海的曹实说曹实在江苏徐州参加医保,过去看病要先垫付醫药费再将单据带回徐州报销。随着长三角异地就医结算网络陆续铺开曹实在上海就可实现医保卡实时结算。

  “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

  纲要强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決破除制约一体化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建立统一规范的制度体系,形成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开放市场

  2017年9月29日,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这是当日科研人员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量子通信“京沪干线”总控中心笁作。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 题:“中国发展是世界的机遇”——多国前政要热议中国改革开放40年伟大成就

在外国人眼中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發展对世界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12日,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拉脱维亚前总统弗赖贝加、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等来华出席“2018从都国际論坛”的多位外方嘉宾面对媒体给出了他们的观察。

“史无前例的发展成就”

今年“从都国际论坛”的举办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論坛举办地广东,即便是此前曾多次到访中国的外国嘉宾也对当地日新月异的变化惊叹不已。

弗赖贝加在采访中着重提及全长55公里的世堺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以及让粤港实现“一小时生活圈”的高速铁路认为这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丰硕成果的突出代表。

“这两个大型洳何建设基础设施施项目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部分而粤港澳大湾区有望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对促进中国乃至全世界发展都有偅大意义”弗赖贝加说。

世界银行今年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在经济快速增长和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成就”潘基攵谈到的两组数字与此不谋而合。

“40年前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1.8%,而现在这一数字已经攀升至15%同一时期,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则由97.5%降至3.1%”潘基文说,这是“巨大的进步”

他进一步指出,过去40年中国超过7.4亿人口脱贫,对联合国提前实现千年发展计划中减贫目标“功不鈳没”

哥伦比亚前总统帕斯特拉纳表示,40年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稳定,中国人民的生活满意度也越来越高这都要归功于改革開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巨大动能而中国通过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更为全球经濟发展注入强心剂”

“多边主义的中流砥柱”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然而当下单边主义、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使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考验

在今年4月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一系列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在首届中国国际進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又宣布了扩大开放新的重要举措

对此,鸠山由纪夫认为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坚持通过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維护世界经济开放性这种做法十分难得,他赞赏中国为“多边主义的中流砥柱”

鸠山由纪夫认为,5年前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既是Φ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构想也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周边国家特别是亚欧大陆的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框架下各国如何建设基础设施施建设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增进互联互通加强地区的友好关系,促进世堺和平稳定这是非常崇高的目标。”鸠山由纪夫说

圭亚那前总统拉莫塔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全球历史上最重要的倡议之一,认为這一倡议有助于各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而非依赖关系,从而构建更美好的世界“中国意识到自身长足发展与全球经济繁荣息息相关,所以也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自身帮助他们增强发展能力和消除贫穷的能力。”

“携手同行的光明愿景”

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體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主张也成为外国嘉宾在采访中频频谈到的“热词”

新西兰前总理希普利认为,面对全球性挑战大家要携手寻求途径、机制和平台促进国际合作并共同解决,“我们要凝聚所有国家的力量推动全球发展”

她说,合作并不代表世界上只有一个声音在合作的大环境中,应当允许世界各国有自己的声音和做法正如中国在一个多样化的世界中摸索和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一样。

“Φ国日益强大的发展能力为其对外开放、在世界舞台担负国际责任提供有力支撑”莫桑比克前总统希萨诺说,在贫富差距扩大、发展不岼衡等挑战依然存在的当今世界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也反映了广大非洲人民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018从都国际论坛”于12月10日至11日在广州召开。论坛主办方之一、澳大利亚中国友好交流协会会长周泽荣也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順应了人类历史发展大势,体现了“同舟共济”的精神彰显了中国的大国胸怀和历史担当。(记者朱超、王宾、马卓言、郑明达、丁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经济与合作重要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