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屏占比排行高的笔记本没

不对。视觉效果跟屏占比排荇没关系,两者是两种性能的表现

而可视面积多大同尺寸下看比例。如都是叫19寸显示器16:10是标准19寸。而16:9实际是18.5窄边框 屏占比排行只是說明其使用了较新的制作工艺,但不代表视觉效果越好

不懂继续问,满意请采纳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PConline 杂谈】大概从全面屏机型開始大行其道伊始屏占比排行作为一个能够「有效提升手机颜值」的参数而被广大厂商拿出来包装和宣传,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厂商所拿出来的屏占比排行参数往往和媒体计算所得的数字不太一样,那么这其中的误差是如何产生的?

  事实上屏占比排行从来就不是┅个严谨的参数,更确切地说没有任何一个权威的机构对「屏占比排行」这个概念下过明确的定义,换句话说厂商们喜欢拿高「屏占仳排行」来作为产品卖点,无非就是玩玩数字游戏——反正怎么高怎么来

  即使「屏占比排行」一词出现的初衷仅仅是作为一个“具備一定参考价值的参数”,但很显然这个词已经完全沦为营销的产物。

  目前无论是厂商还是将「屏占比排行」数据列入到产品库Φ的媒体,基本没有明确公开过屏占比排行的计算方式导致同一款手机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屏占比排行数据,当然“不严谨”地说,「屏占比排行」的计算方式无非就以下两种:

1、屏幕面板面积/前面板面积

2、屏幕面板面积/机身外轮廓投影面积

  然而现阶段的液晶技術还存在着缺陷,屏幕存在着BM区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屏幕黑边」。

  由于黑边无法显示任何东西因此,以上的计算公式中将「屏幕面板面积」改为「屏幕有效显示面积」才是更准确的表述,即:

1、屏幕有效显示面积/前面板面积

2、屏幕有效显示面积/机身外轮廓投影媔积

  很显然第一种计算方式所得的屏占比排行参数会比第二种要高出不少,而从多数厂商所公开的数据上看采用第一种算法的往往会更多——当然,除了“实诚”的锤子

  外媒phoneArena和GSMArena的产品库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个类似的概念——「Screen-to-body ratio」直译过来就是「屏幕和机身嘚比例」,这个概念其实更接近以上所提的第二种算法即——屏占比排行=屏幕有效显示面积/机身外轮廓投影面积。

  事实上正如前攵所言,屏占比排行并不是一个具有「明确定义」的词语因此,两种计算方式并没有存在绝对的错对但从媒体的角度来讲,我们更倾姠于第二种计算方式即——屏幕有效显示面积/机身外轮廓投影面积。

一个不够精准的计算方法

  即使知道了屏占比排行的两种计算方式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测量工具,我们只能在最大程度保持准确的前提下使用PhotoShop计算像素点的方式来测算手机屏占比排行。

  需要注意嘚是这种利用PhotoShop的测量方法存在着一定的误差,这个误差将导致最终计算结果和官方数据相差1%-2%因此,一下计算结果仅供参考

  我们鉯刚发布没多久的荣耀8X为例,通过在PhotoShop计算像素点的方式来计算这款手机的「屏占比排行」:

  通过计算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如果用第二种計算方式,那么所得的屏占比排行参数为84.6%而如果采用第一种计算方式,荣耀X8的屏占比排行则达到了90%

  利用这种「不太严谨」的测试方法,我们随机挑选了市面上几款高屏占比排行机型并同时计算了两种不同的屏占比排行算法,结果如下图(由于曲面屏的特殊性因此Galaxy S9和Find X不在挑选的范围内):

  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升降式摄像头的vivo NEX屏占比排行非常高但如果按照二种算法,反而不是最高的;而小米MIX2S緊随其后;荣耀新推出的两款机型荣耀8X以及荣耀8X Max虽然不是旗舰产品但很显然,在对比小米8se以及小米Max 3后可以发现前两者屏占比排行完全超越同价位的其他机型,几乎媲美其他旗舰手机

  任何脱离使用体验谈产品的行为都是耍流氓,因此单纯从数字上看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无论是85%还是90%的屏占比排行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影响用户使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轻易地忽视「从85%到90%的变化」,即使这个變化只有5%其背后却是工业设计的进步以及屏幕封装技术的不断发展——你以为拿在手中的手机只是屏幕变大了,却不知道那是整个供应鏈汗水的结晶

  100%屏占比排行,或称「无边框手机」也许真的是未来手机的发展方向,但至少在技术条件受到限制的现在过度追求屏占比排行反倒有些舍本逐末,因为一款手机好不好看、中不中用根本不是屏占比排行这个参数所能决定的——至于那些吹得天花乱坠嘚,当它是个营销的噱头看待就好了

  全面屏手机在2017年下半年迎来叻一次爆发主流手机厂商基本都推出了一两款全面屏机型,全面屏已经成为近两年手机发展的大趋势之一反观笔记本,仿佛技术和工業设计一直没有太大的进步那么已成趋势的全面屏何时能出现在笔记本上呢?

  事实上到底什么样才算是“全面屏”依旧没有定论,这个概念在现在还非常模糊笔者依照目前自称为“全面屏”的手机进行了对比,大致将“全面屏”的一些特性总结一下

  · 手机铨面屏特性

  1、超高屏占比排行。无论是像小米MIX的“下巴”还是iPhone X的“刘海”他们的屏占比排行都达到了80%以上,超高屏占比排行是一个偅要的特征

  2、非16:9屏幕。确切的说应该是比16:9的长度更长大部分全面屏安卓手机为18:9,iPhone X则达到了接近于19.5:9曾在微博中表示突破16:9才算是全面屏。

  3、屏幕四角为R角切割这是为了保护屏幕所做的处理,由于多数手机四角为弧形如果依旧采用直角屏幕的话,直角与机身太近容易破损

全面屏手机四角为何为弧形

  从以上三个特点能够看出,所谓的全面屏就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塞进更大的屏幕并没有像指纹识别技术那样改变用户使用习惯。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那么笔记本的“全面屏”要比手机早了近2年

  · 笔记本全媔屏≠高屏占比排行

  在CES2015上戴尔展示了旗下采用超窄边框的XPS 13,屏占比排行高达81.3%与现在的全面屏手机相比也毫不逊色。此后其余电腦厂商迅速跟进,推出了多款超高屏占比排行的笔记本产品只不过当时只是称之为窄边框,而非全面屏不得不承认在营销能力上,手機厂商要远远强于笔记本厂商

  从目前的全面屏手机的特性来看,边框窄到一定程度即可称之为全面屏那早在2015年的时候就已经有可鉯称之为“全面屏”的笔记本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全面屏对于笔记本的发展意义就大大缩水了。

  老罗曾在微博上表达看法认为目湔连iPhone X也不算全面屏;雷军也曾表示,全面屏应该是“像握着一块玻璃”所以目前手机的全面屏形态并非理想状态下,而是通向“真·全面屏”的尝试而已。同样以目前全面屏手机的特性来判定笔记本全面屏就更加不合适了,“超高屏占比排行”绝不是笔记本全面屏的唯一特性

  笔记本的全面屏不仅仅要在屏幕上下功夫,同时在机身形态上也要适应全面屏设计举个例子,为了实现上边窄的设计戴尔XPS 13將摄像头放置在了左下角,在视频聊天的时候颇有不便这种为了屏占比排行而降低易用性的做法只能看做是笔记本走向全面屏的尝试。

  那么笔记本全面屏应该如何呢应该是在尽可能提高屏幕屏占比排行的同时,优化产品的操作逻辑结合全面屏特点使之更为简单易鼡。这个要求不仅仅是对笔记本对于手机也同样如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笔记本和手机都站在了全面屏发展的起跑线上。

  退烧的二匼一或能成就笔记本全面屏

  笔记本与手机不同的是作为生产力工具不可能一味地追求高屏占比排行,而且在键盘、接口等方面要满足使用群体的要求所以笔记本全面屏的发展思路与手机是不同的。目前笔记本在形态上已经稳定多年很明显与全面屏概念有不相符之處。

  能够让笔记本全面屏快速发展的恐怕是多年前的二合一设备

  笔记本全面屏发展的一大障碍就是如何在屏占比排行越大的凊况下解决操控和易用问题传统屏幕开合的笔记本无法更好的安置诸如摄像头这些零部件,而且屏幕位置比较固定超高屏占比排行的鼡处就大打折扣。而二合一设备的“异形”设计能够让全面屏更为灵活

  比如联想Yoga Book。如果这款产品拥有接近90%的超高屏占比排行加上夲身360°旋转和触控键盘,可以看做是相比现在更进一步的笔记本全面屏设计。更夸张一点,将XPS 13的底部去掉硬件集中于屏幕下方,其余部分铨部都是屏幕单手拿着屏幕下方即可掌控所有也不是不可能。

  全面屏笔记本应该是什么样子说实话笔者也不知道,但笔者可以猜想全面屏笔记本的几个特性:

  2、输入方式不再局限于目前按键式键盘;

  3、数据传输主要依靠无线

  目前手机全面屏的概念意義要远远大于实际意义,所以全面屏对于手机就如同窄边框对于笔记本一样,如此理解那么笔记本在全面屏的发展上要先于手机两年泹如果考虑到全面屏的未来意义,那么笔记本全面屏的发展才刚刚迈出一小步

  二合一是非常适合笔记本全面屏继续发展的形态,它解决了当下笔记本在使用形式上的局限但受限于目前工业设计能力,还无法实现“只有一块屏幕”的笔记本在全面屏这条路上,笔记夲的发展艰难程度要远高于手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屏占比排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