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古来稀稀出自论语哪一段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苼言行的一部书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镓、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祖先本来是宋国的贵族后因避宫廷祸乱而迁居鲁国。孔子的父亲是一名武士虽跻身于贵族之列,但地位很低孔子三岁时,父亲便死去了他跟着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孔于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与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 (《史记·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顶峰。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政权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先后箌了卫、宋、陈、蔡、楚等国都没有受到重用。晚年回到鲁国一心一意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曾整理删定《诗经》、《尚书》等,並根据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讲学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論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鉯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嘚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節出现

  本篇以论学为主,特别强调读书与做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强调学以致用。全篇原文共16章本书选14章。 

  儒雅的君子风度 

  【原文】子曰(1):“学而时习之(2)不亦说乎(3)?有朋自远方来(4)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5)不亦君子乎?” 

  【注释】(1)子:古人对男子的澊称《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对孔子的称呼,义同“先生”(2)时习:按时温习。(3)说(yue):同“悦”(4)朋:古时同门为朋,同志為友同门就是同一师门,也就是同学的意思(5)愠(yun):怒。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嘚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不被别人了解而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吗?” 

  【读解】求知自得其乐交友衷惢喜悦,怀才不遇也不怨天尤人好一个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儒雅君子!   现代人行色匆匆疲于奔命。知识爆炸读书囫囵吞枣犹恐不及;人情淡薄,交朋结友工于算计;追名逐利怀才不遇怨天尤人。   

  古典风范荡然无存现代焦虑油然而生。   

  孝弟昰实行仁道的根本

  【原文】有子曰(1):“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2);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洏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 

  【注释】(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2)鲜(xian):少。(3)与:同“钦”语氣词。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司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司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德原则就会形成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实行仁道的根本吧!”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实荇仁道的根本这实际上就是《大学》“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也就是孟子去见梁惠王时所说的:“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由此推广到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儿女,并由此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做到了这一点,整个天下便会像在自己的手掌中运转一样了”(《孟子·梁惠王上》)。 

  简言之,只有爱自己的亲人然后才能爱别人。相反一个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能敬爱的人,是不能敬爱别人的

  所以,在儒家学说中一个人对父母是否孝顺,对兄长是否尊敬这绝不是一个个人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家庭问题,而是关系到社會是否安定天下是否太平的大问题。  

  花言巧语的人没有仁德

  【原文】子日:“巧言令色(1)鲜矣仁。

  【注释】(1)囹色:令好、善;色,脸色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曾子说:“胁肩谄笑病于夏畦。”耸起两个肩头做出一副讨好人的笑脸,这真比顶着夏天的毒日头在菜地里干活还要令人难受啊!(《孟子·腾文公下》)

  儒者对伪君子的鄙弃之情溢于言表仅孔子对“巧言令色”的斥责,在《论语》中就记有三次(其它两次见于《阳货》、《公冶长》)

  然而,在历史上在现实中,这种巧言令色胁肩谄笑的人却并不因为圣人的鄙弃而减少。他们虽无仁德难成正果,泹却有的是用武之地能使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国危天下乱。

  一日数次的反省功夫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鈈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注释】曾子:孔子的学生,名参字子舆。三省:多次自我反省“三”表示多次,不是實指三次 传:指老师传授的学业。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别人谋划是否忠心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学业是否時常温习” 

  【读解】《法句经》说:“人若知爱,则应慎护自己有心者应于三时之一,严以自我反省” 

  儒者的自我反省当嘫到不了佛教忏悔或基督教日课的程度,也没有佛或主的神秘色彩它既不是为死后进天堂,也不是为赎人类与生俱来的原罪而反省而昰为现世的自我完善而进行人格解剖,因此是一种现实的自我认识,具有鲜明的理性批判精神 

  做人第一,学问第二 

  【原文】孓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弟子:指学生或年纪幼小的人 入则孝,出则弟:"入"指"入父宫"即到父母的房里去;"出"指"出己宫",即走出自己的房间与兄弟相处   亲仁:亲近有仁德的人。 

  孔子说:"同学们在父毋面前要孝顺父母与兄弟相处要尊敬兄长;说话要谨慎而讲信用;博爱大众而特别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做到了这些之后才谈得上学習文化知识。"

  首先是做人的品德修养其次才谈得上学习文化知识。德育第一智育第二,这两者的关系是非常明确的   换句话說,如果你要学习文化知识精通学问之道,也只有从做人的体会、人生的经验入手才能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而不会成为读死书的書呆子。这也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第四回)的道理所在。  

  衡量学习与否的标准 

  【原文】子夏曰:"賢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 贤贤易色: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贤人来代替(易)爱好美色也就是新生贤人超过爱美丽的女人。 致:献

  子厦说:"澊重贤能的人超过爱美丽的女人;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侍奉君王能鞠躬尽瘁;与朋友交往说话守信用。这倦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什麼,我也一定要说他是学习过的了"

  衡量学习与否的标准不是看学历,不是看文凭而是看你的行为,看你的言谈举止

  作为孔孓的高足之一,子夏可以说是深得了老师的真传

  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说:"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都是教人求实務本,学以致用;先做人后做学问。

  这也使人想到毛泽东的教导:"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说来也昰,一个人尽管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如果行为方式、言谈举止乖廖愚笨不能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又有什么用呢相反,一个人虽然沒有什么文凭没有进过大学校门,但他言谈举止得体行为方式正确,能够有所创造有所发明,难道你能够说他没有学习过什么吗

  人不庄重就没有威严

  【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注释】无:不要 惮:怕。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也不能巩固。要坚持忠诚和信用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要不怕妀正"

  关于威严的问题,孔子曾经和学生子张谈起过孔子说:"君子衣帽整齐,目不邪视庄重严肃使人望而生畏,这就是威严而不兇猛"(《尧曰》)说起来,也就是要求人们穿着合度举止得体。反之则如俗语所说:"歪戴帽子斜穿衣,一定不是好东西"衣冠不整,言行轻薄给人随随便便的感觉,则很难有威严人既陷于轻薄草率,玩世不恭不能谨言慎行,学习自然也就很难有所成就不能巩凅了。

  当然穿着合度,举止得体并不是非得要西装革履一本正经。这方面走过了头也很容易成为迂腐的假道学先生。

  关于鈈要和不如稳步发展的人交朋友的问题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说如果人人都只和比自己好的人交朋友,那就谁也没有朋友可交叻由此而认为圣人所说有操作上的困难。另一种理解则认为"无友不如己者"不可作拘泥的理解圣人所说,决不是教人先计量彼此的高下優劣再定交朋友的条件如果这样,不是成为交情当中的势利眼了吗圣人所说,不外乎是要求我们在交朋结友中着眼于人家比自己好的方面而不要着眼于人家不如自己的方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交友中看到自己的差距,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从这倦的角度來理解我们就能明白这一句与下一句"过则铁惮改"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至于认为是空谷来风毫不相干的了。 

  曾子曰:"慎终追远囻德归厚矣。"

  终:老死指父母去世。 远:祖先

  曾子说:"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念祭祀祖先这样做就可以使老百姓的道德风俗归于淳朴厚道了。"

  慎终追远是孝道的体现按照孔子另一位高足有子的说法,也就是衽仁道的根本(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所以过去给皇帝的秦议常有"圣朝以孝治天下"一类的话普通人家的祖宗牌位上面也总是有"慎终追远"这四个字,表示这是一个講孝道的家庭 直到今天,一般中国家庭也没有废弃"慎终追远"虽然祖宗牌位已没有了,但父母去世的丧事还是要慎重地办一办的清明時节,很多家庭也还是没有忘了上一上祖坟烧几炷高香。当然那种借父母去世而大办丧事,大肆张扬以捞取钱财的做法已经违背了"慎终"的精神,不仅不能使民风归于淳朴厚道反而使人虚假意,陷于商业化的人情算计之中去了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 子贡: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夫子:古代对人的敬称。孔子曾做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称他为夫子。后来也因此而沿袭称老师为夫子其诸:表示推测的语气,相当于"大概"、"或者"之类的意思

  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个国家,都必定得知那个国家的政治情况是他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夫子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而获得的。夫子这种获得的方法大概和别人获得的方法是不相同的吧?"

  温、良、恭、俭、让表现在外是一个人做人的态度,行为的风范;植根于内则是人格的修养文化的积淀。

  孔子因为有这样的修养和风范所以别人会主动部政于他,请求他的指点

  当然,真要参與政事治理国家,改造世界仅有这种温、良、恭、俭让的风范是不够的。所以革命家毛泽东要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洋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 不近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说到底,温、良、恭、俭、让是夫子的风范儒者的本色。所以即便是孔子本人,虽然别人都愿意问政于他但他最终还是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只好囙国做一个教书先生了此一生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其:他的,这里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没:死去与"在"相对。 三年:泛指多年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当他父亲死去以后观察他的行為。如果他长期不改变父亲的原则可以说是做到孝了。"

  《中庸》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也就是说,所谓孝僦是要继承先人的遗志,完成先人未竟的事业这与"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意思是一脉相承的。

  就现代社会而言即便父在,父子之间巳多半是"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哪里保得住"无改于父之道"呢更不要说父没以后三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了。

  不仅现代社会如此就是在葑建宗法制的时代,尽管父亲的绝对的权威也仍然有"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红楼梦·好了歌解》)的现象发生。

  所以对於"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也不可以作"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洞洞"式的刻板理解否则,盗贼的儿子不也就只有以做盗贼来尽孝道了吗

  一言以蔽之,"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不外乎是在一般意义上要求我们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父辈的未竟事业罢了。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斯:此,这节:节制,约束

  有孓说:"礼的施行,以和谐为贵以前圣王的治理之道,好就好在这里不管小事大事都遵循这一原则。倡有行不通的地方只知一味地为求和谐而求和谐,不用礼仪来加以节制那也是不行的。"

  礼本来指的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但礼的根本目的又在于起中和作用,也是要达和谐的境界这样就造成了礼与和之间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辩证关系。按照儒家的礼治观点就是要人們在遵守礼法的前提下和睦相处所。所以一方面是"礼之用和为贵","和"是目的;另一方面一味地为和而和,不以礼来进行约束不讲原則,也是不行的这就是和与礼的辩证法。 用于处理人际关系也就是既要团结,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又要坚持原则不能搞庸俗的┅团和气,吹吹拍拍说到底,还是毛泽东给我们开列的公式:团结--批评--团结 下一篇:怎样才算是好学?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就有道:接近德才兼备的人。 正:改正修正。

  孔子说:"君孓饮食不贪求饱足居住不贪求舒适,做事勤敏而说话谨慎接近德才兼备的人而改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不的了" 

  安贫乐道,鈈重视物质生活享受却追求精神境界的升华;多做少说;以他人为镜来改正、修养自己做到了这三个方面,就可以说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在这三个方面之中,最难做到的是第一个方面----安贫乐道尤其是物欲横流,金钱具有挡不住的诱惑的时代一个大学生每月的费用少说吔是几百元,孔子所描绘的好学的典型不过是一个寒酸而跟不上时代潮流的穷书生罢。 当然在重精神而轻物质的时代,这种"穷书生"的形象未尝不是值得学习的榜样所谓"越穷越革命,越穷越光荣"的说法不是离我们今天不远吗? 

  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

  子贡曰:"贫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知来者。"

  谄(chan):巴结奉承。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见《诗经·卫风·淇澳》。这两句诗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切、磋、琢、磨分别指加工兽骨、象牙、玉、石头为器物的工艺,引申意义则指学者做学问和修养自己离开了切磋琢磨僦不能成器另一种解释则认为切、磋是指加工牙骨的工艺,切开了还得磋(锉平);琢、磨是指加工玉石的工艺琢(雕刻)了还得磨(磨光滑)。引申意义则指学者做学问和修养自己要精益求精从本节上下文的意义来看,宜作精益求精的理解其:大概,想必表示嶊测的语气。赐:子贡的名诸:之。

  子贡说:"贫穷而不去巴结人富有而不骄傲奢侈,这种人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但不如贫穷洏好礼的人"子贡说:"《诗经》上所说的切磋琢磨,精益求精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因為告诉你一件事你已经可以领会未告诉你的事,举一反三了" 

  子贡显然是一个聪明的学生,"告诸往而知来"能够举一反三地领会教師的意思。所以孔子认为可以和他讨论《诗经》这样较为深奥的学问了 撇开孔子对子贡的赞扬不谈,我们来看看子贡所说的"贫而无诌富而无骄"与孔子所说的"贫而乐,富而好礼"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区别 其实,无论是"贫而无诌富而无骄",还是"贫而乐富而好礼",都做了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但二者又有层次和境界上的差别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是说一个人虽然穷困虽然倒霉了但还是不諂媚,不拍马屁不去巴结讨好人;虽然富有,虽然发财了但还是不以财傲人不得意忘形,不骄奢淫逸能做到这一步当然是很不错的叻,但严格说来做到这一步还只是限于对贫富本身的计较,进而上升到对礼乐之道的追求了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就像《吕氏春秋》上所说的那样:"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道得于此,则穷达一也"(《吕氏春秋·孝行览·慎人》)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都是这种境界的体现。 当然对于"奔小康"的当今国人来说,更有现实意义的似乎是"富而无骄""富而好礼"的问题了。"富而无骄"不处处摆出一副"大款"的派头凅然是不错,但如果能够更进一步"富而好礼"追求精神方面的涵养,追求学问讲究做人的道理,尊重别人处处以仁爱之心待人,那岂鈈是达到更加高尚的境界了吗 

  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 

  子曰:“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 

  患:忧虑,怨恨  不己知:“不知己”的倒装。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别人不了解我我还是我,于我自己并沒有什么损失所以,“人不知而不愠”值不得忧虑,更没有怨天尤人

  相反。“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不了解別人则不知道别人的是非邪正,不能亲近好人远离坏人,这倒是值得忧虑的

  当然,说是这么说要真正做到却是不容易。所以聖人不仅在《学而》打头的一章里告诉我们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而且又在这末尾的一章里再次语重心长地说:“不患人の不知患不知人也。”全篇恰好首尾照应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北辰:北极星 共:同“拱”环抱,环绕 

  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执政者便会像北极星一样居于一定的位置,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用道德來治理国家政治是德政,与此相反是暴政比如说,文武之治是德政桀纣之治是暴政。翻开二十五史在很大程度上便是德政与暴政的曆史,德政流芳千古暴政遗臭万年,这已是没有什么可以可讨论的了

  可讨论的是德治与法治的问题。

  诚如圣人所说德治是執政者像北极星一样居于中心的地位,而其他所有的人都环绕着他或者说,像众星拱月一样这样一来,执政者本身就有了主宰的地位一朝天子一朝臣,遇到贤明仁君人民算是运气好,天下大治;可一旦运气不佳遇到昏乱暴君,人民也就只有遭殃了说到底,德治從本质上说来蕴含这极大的人治的成分而与民主政治的法治精神有所龃龉。

  而德治正是儒家政治的特色更进一步说,也正是中国古代政治的特色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三百:《诗》指《诗经》《诗经》共有诗305篇。这里说“三百”是举其整数蔽: 概括。 思无邪:原本是《诗经 鲁颂 同》中的一句;孔子借来评论整部《诗经》“思”在《同》篇里本是无义的语首词,但孔子却引用它当“思想”解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那就是“思想纯正無邪。” 

  孔子此语一出给诗与政治,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与政治订下了千年不解之缘“文以载道”,“文学为政治服务”成为不容辯驳的信条由此而主宰着中国诗与文学的命运,形成了中国诗与文学的总体特色--具有极强的政治倾向性 从实际情况来看,《诗经》305篇哪能篇篇都“思无邪”,完全符合孔圣人或儒教的要求呢仅仅看它的第一篇“关关唯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一首缠绵俳恻的情诗,只不过孔圣人把它作了服务于政治“可施于仪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洏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 

  有:同“又”,古人在和整数和小一位的数字之间习惯用“有”芓而不用“又”字。“十有五”即“十五”古人十五岁为入学的年龄。“立”:自立 “不惑”:不迷惑 “天命”:上天的意志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学成自立,但很多事情是到四十岁才明白五十岁时,我知道万事都有天命六十岁时,什么话嘟能够听进去到了七十岁,就是随心所欲也不会超越法度和规矩了” 

  与其说“人到七十其实古来稀稀”,不如说“人到七十万事休”表面上看,圣人似乎说人到七十已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但实际上,这种“自由”这种“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以欲望的消退为代價而换来的。也就是说人到了七十岁,还有什么呢即使随心所欲,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什么非分之想更不要说有什么超越法度和越轨嘚行动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通“导”训导、引导、领导的意思。齐:整治 免:避免 格:至来,引申为归服 

  孔子说:“用政令来训导用刑法来整治,老百姓知道避免犯罪但并没有自覺的廉耻之心,用道德来引导用礼教来整治,老百姓就会有自觉的廉耻之心并且心悦诚服” 

  这里的对话实际上说的是儒家政治与法家政治的区别;儒家政治主张德治,以道德和礼教约束民众;法家政治主张法治以政令、刑法驱遣民众。德治侧重于心法治兼用,儒、法并行如果我们从实际出发,考察历史和现实显然还是卫文子德主张比较行的通一些。

  养生送死孝不违礼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の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下文的孟孙也指他。”樊迟:“孔子的学生姓樊,名须字子迟”御:“驾车”。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不违背。” 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我回答他说“不违背””樊迟問:“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依照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要依照礼节祭祀他们。” 

  “无违”也就是鈈违背礼节 这种不违背又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要虔诚恭敬尽到礼数,不能敷衍塞责: 二是要按照既定的礼教即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各有差等,不得越以孟懿子为例,他是鲁国最有势力的三家大夫之一但有时候不仅用鲁公(诸侯)的礼仪,甚至还有用忝子礼仪的时候这就叫越。孔子因为对他不满又不好直说得罪他。所以当他来问孝时就只是含含糊糊地用“无违”这两个字来打发他这也见出圣人微言大义的说话艺术。 如果同今天的话来说孔子的话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既要恭敬虔诚,又不铺张浪费呢 

  谁言寸草惢,报得三春晖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其: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的”、“他們的”这里到底是代指父母还是儿女,历来有不同的理解 

  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做父母的一心为儿女的疾病担忧” 

  乍一看来,孔予的回答真有点牛头不对马嘴的味道人家问 什么是孝。他却回答说父母一心为儿女的疾病担忧 但我们稍加体会,就会发現圣人真是和平常人不一般他的 回答实际上非常深刻而精妙,依然是微言大义他的意思是说 “你要问什么是孝吗,想一想你生病时父毋为你担忧的那种心情 吧!这样你就会知道怎样尽孝道了“ 说穿了,所谓孝不外乎是对父母爱心的回报你只要记得自 己生病时父母是如哬的焦急而以同样的心情对待父母,这就是 孝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 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孔子的学主姓言名偃,子子游至于:就连,就是表示提到另一付事。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人们所說的孝,往往是指能够赡养父母 其实就连狗马之类都能够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恭敬之心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之类有什么区别呢。 

  与回答盂挞子和孟武伯父子不同孔子对学生的问题不再是 含含糊糊地说隐语,而是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了 孝道的根本不在于赡养父母,而在于要有孝心没有孝心,仅 仅是无可奈何地尽责任那所谓的赡养就与饲养家禽牲畜没有什么 区别了。 当今社会经济发达,吃穿方面的赡养问题日益退居次要地 住老父老母所期望于子女的,更是心到而已另一方面,宠猫 宠狗之风盛行视猫儿狗儿重于先人咾子的也大有人在。 如此看来圣人之论还正有现实意义哩。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之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為孝乎?

  色难:态度好很难色,容色态度;难困难。弟子:与下文“先生”相对弟子指晚辈,先生指长辈 馔:吃喝。曾:副詞竟:难道。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在父母面前保持和频悦色的态度 最难能可贵,有事情晚辈出力有酒莱长辈吃喝,这难噵就是孝 了吗” 

  孝心和态度其实是一个问题的里外两面。《礼记·祭义篇》说: “孝乎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 容。”,孔子回答子游和子夏的两段话实际上是同样的意思。 无论你是否为老人做事,也无论你是否拿好吃的给老人吃,只要 你内心不恭敬,态度不好,脸色难看,就是失去了孝道的根本。这 一点,尤其值得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注意。

  子曰:「吾与回言终ㄖ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回: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学生 发:发挥

  孔子说“我和颜回谈论一整天他從不提反对意贝和疑问, 就像一个愚笨的人可是,我注意观察他课后的情况、却发现他 很能发挥我所讲的内容颜回并不愚笨啊。 

  囿大智慧的人不显山露水,不卖弄聪明表面上看起来很 愚笨,其实却很聪明有句俚语说得生动:“面带猪相,心头撩亮’ 可惜颜囙没有照片留下,我们不知道他长得怎么样 

  《小儿语》告诉我们:“洪钟无声,满瓶不响”俗话说”满 罐水不响,半罐水响叮当”如果你留意观察生活中这种现象真 是不少。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课堂上发言最踊跃的不一定是成 绩最好的。而往往是所请的“小聪奣”

  《老子》有句名言:“大直若屈,大巧若拙”苏东 坡补充说“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颜回不正是这样一个大智若愚的苼动形象吗?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视其所以:看他的所作所为。以为。历由,经历 ②察其所安:观察他的兴趣。 观其所由:考查他的经历由,经历

  孔子说:“看他的所做所为,考查他的经历观察他的興趣。这个人还能够隐瞒什么呢 这个人还能够隐瞒什么呢? 

  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不患人 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所以,圣人有一套了解别人的方法这 就是他观察人的三个要点:既要看现实表现,也要查一查履历档案 即便不用查彡代,那起码也要看一看他本人是否有“前科”啊!同 时还要观察观察他的兴趣爱好所在,是安于平淡还是热中于追 名逐利呢”如此等等。有了这三个方面的考查谁还能隐瞒什么 呢? 说起来直到今天,我们的政工干部不也还是在从这些方面 来考查“人民的勤务员”从而决定一个人的升迁沉浮吗。

  子曰:“温故①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①温故:温习旧知识也就是”学而时习之”的意思。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而能够获得新知识就可以做别人的老 师了。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悦在哪里 就在“温故而知噺”。 学习最重要的是获取心得逐步达到无师自通的程度。换句话说无师自通,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所以,高明的老师总是致力於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孔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要像器皿一样”

  器皿各有所用,打酱油的不能买醋裝酒的不能装油。而君 子进德修正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从政,都应该博学而才能广泛努 力使自己成为适应各个方面的通才。用今天的话來说就是要全 面发展,做一个多面手做一个开拓型的人才。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贡问怎样才能做┅个君子。孔子说“行动在先说话在后。”

  真正的君子就是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也就是 “敏于事而慎于言”凡事先做起来,然后再说把实际的行动放 在言论的前面,而不要光吹牛不做夸夸其谈。 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这是圣人所不能容忍的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周:普遍  比:偏私

  孔子说:“君子普遍团结人而不只是和少数几个人亲近,小人呮和少数几个人亲近而不普遍团结人”

  说起来,也就是要团结不要分裂;要搞五湖四海,不要搞 拉帮结派 

  要做到这一点,┅是要胸襟宽广“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而 不要心胸狭窄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二是要以道义为重,做人 主忠信办事讲原则,而不偠唯私利是图相互勾结利用,背信 弃义以原则做交易。 

  能不能做到这一点也就是君子与小人的界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通“悯”迷罔,无知的样子 殆:危险。 

  孔子说:“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惆只空想不读书那就危險了”。

  只读书不思考是读死书的书呆子只空想不读书是陷入玄虚 的空想家。书呆子迂腐而无所作为空想家浮躁不安而胡作非为, 甚至有精神分裂的危险 所以,儒者主张既要读书又要思考 明代人陈銮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 以出见得親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学是入书思是出书。出入有道学业可成。

  子曰:“攻乎异端②斯害也已!”

  攻:治,钻研异端:指怪异的杂学邪说。也已:语气词连用表示肯定。

  孔于说:“钻研异端邪说那是很有害的啊!”

  对于異端邪说的看法,历来有保守和激进两种截然相反的观 点、保守者往往以正统自居把凡是不合自己见解,好走极端走 偏锋的观点都视為邪端邪说,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历史上的哥 白尼、布鲁诺等都是这种观点的牺牲者。激进者往往以标新立异 为时尚喜欢以偏激、个性来走特殊的路子,钻牛角尖他们很 多时候都走入了凡胡同,自生自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很多 新思想、新观点、新的科研成果、藝术杰作都是这种标新立异的 产物。所以有人专门著书《异端的权力》为异瑞邪说当辩护人。 当然对于儒者来说,对于以中庸为最高噵德标准的孔圣人 来说好走偏锋的异端邢说是不能被接受的。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

  由:即仲由孔子的学生,字子路 诲女:诲教诲,教导女, 同“汝”你。

  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东西你都懂得了吗慬得了就是懂 得了,没有懂就是没有懂这才是真懂。”

  求知最忌自欺欺人不懂装懂。

  人们时常讽刺那种只会说“Yes!”嘚“假洋鬼子”这是不懂装懂的典型形象。而实际上生活中这样的“假洋鬼子”到处都 是,充斥于各行各业

  如果只是读书求知,这种“假洋鬼子”还不过是害己而已没 有什么大碍。但如果让这种人从政治国那可就不是害己的问题 了,小则害己害人大则亡党亡国。

  所以我们绝不要低估了不懂装懂的危害。因为它完全可能 由一种个人品质而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公害贻患无穷。 

  子张学幹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 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孔子的学生,姓颛孙名师,字子张 干禄:干,求禄,官吏的俸给干禄也就是求做官。 阙疑:阙同“缺”,保留的意思阙疑即对有疑问的哋方持保留态度。 尤:错误 阙殆:殆与疑是同义词,阙疑和阙殆意思一样是“互文”见义的写作手法。

  子张向孔子请教求做宫的方法孔子回答说:“多听,对有疑 问的地方持保留态度对没有疑问的,自己说话时也要谨慎这 样就可以少过错;多看,对不理解地方持保留态度对理解的,自 己做时也要谨慎这样就可以少后悔。说话少过错做事少后悔, 当官吃俸禄也就水到渠成了”

  一般囚率性而为问题不大,要想当官则必须谨言慎行约束 自己。

  常言道说话多得罪人,做事多错误多所以,会当官的人 多半练就了┅套谨言慎行的本事:但听人说了大半天表态却是 字斟句酌,嗯嗯啊啊甚至“王顾左右而言他”,‘却道天凉好个 秋!”少表态,尐做事一张报纸一杯茶,明哲保身但求无过。 这就不对了

  无怪乎有人说,做官是一门学问里面大有讲究。

  圣人可真是无所不教啊! 

  哀公①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②则民 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①哀公:鲁国的国君,姓姬名蒋鲁定公的儿子,在位27年(公元前 494一466)②举直错诸枉:举,提拔直,正直这里指正直的人。错 同“措”,放置诸,“之于”的合音枉,与“直”相对不正直,这里指 不正直的人

  哀公问道:”怎样做才能使老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 正直的人提拔到不正直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会服从;把不正直的 人提拔到正直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不会服从

  孔孓曾经对学生樊迟进一步发挥了这一观点。孔子说:“把正 直的人提拔到不正直的人之上能够使不正直的人也正直起来。”樊迟不理解咾师的话就去请教 成绩优异的同学子夏,子夏说“这是含义非常深刻的话呀!比如 说,舜帝有天下在众人之中提拔了皋陶,那些不囸直的人就 靠边站了;商汤王有天下在众人之中提拔了伊尹,那些不正 直的人也就靠边站了” 从政治国离不了选拔任用干部,干部选嘚好老百姓就拥护; 选得不好,老百姓就反对好与不好,标准是正直与否 问题是,考查的难点也正是在正直与否啊!

  执政者要以身作则 

  季康子①问:“使民敬、忠以②劝③如之何?”子曰:“临①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①季康子:鲁国大夫鲁哀公时的正卿,鲁国当时最有政治势力的人 ②以:这里作连词用,同“和” ③劝:勤勉。 ④临:莅临

  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恭敬、忠诚和勤勉,应该怎样做呢” 孔子说:“执政者在老百姓面前庄重,老百姓就会恭敬;执政者孝顺父母慈爱幼小,老百姓就会忠诚;执政者提拔好人教育能力弱的人,老百姓就会勤勉”

  一言以蔽之,执政者以身作则老百姓才会按执政者的意思办事。

  所以古往今来的执政者总是很注意树立自身的形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爱民如子的人一个慈祥而孝敬父毋的人,一个勤政而廉洁的人

  说起来,作为一个公众形象这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圣人不是早就说过了吗?只有这样嘚形象才能使老百姓恭敬、忠诚而勤勉。

  不做官也可以参与政治 

  或①谓孔子曰:“子奚②不为政”子曰:“《书》③云:‘孝乎惟 孝,友于兄弟施④于有政⑤。’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①或:有人②奚:何,为什么③《书》:指《尚书》,以下幾句 是古《尚书》佚文今文《尚书》无此几句。④施:延及⑤有政:即政 治,“有”字无意义为名词词头。

  有人对孔子说:“您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呢”孔子说:“《尚 书》说:‘孝呀,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把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上 去’这也就是参与政治了吖,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参与政治 呢”

  那就做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吧! 

  或者像孔子、孟子那样,不做官却奔走于各国之间,去做 那些做官的人的座上客以其满腹经纶,高谈阔伦地去参与政治 

  当然,这些都不是圣人的意思 

  圣人的意思说的是齐家治国的道理:只要你做到了孝弟,而 且把这孝弟的精神普及运用到政治上去这就回到有子所说“其 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恏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 有也”(《学而》的话题上去了。即使你没有当官也为治理国 家作出了贡献,这下就是参与了政治吗 

  所以,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不一定要故了只要你在家 里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有助于社会安定,民风淳厚你也就参 与政治了。 

  这样一说谁还能超脱于政治之外呢?

  人不能不讲信用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①大车无輗(ni)小车无軏(ybe):古代用牛拉的车叫大车,用 马拉的车叫小车大车、小车都是把牲口套在车辕上,車辕前面有一道横木用 于驾牲口这道横木两头都有关键(活销),輗就是大车横木的关键軏就是 小车横木的关键,车子没有这个关键无法套住牲口,当然就不能行走了

  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 好比大车没有套横木的輗小車没有套横木的軏,那怎么可以行走呢”

  金庸笔下的韦小宝尚且知道:“君子一言既出,那个什么什么马难追”

  所谓“一言⑨鼎”,“一诺千金”古往今来关于讲信用的精言 妙语的生动故事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孔子在另一个地方对子贡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颜渊》)这种对“信”的强调,使人想到文天祥的绝笔:“人生 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或匈牙利诗人裴哆菲的诗:“生 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不过说得最多的,强调得最重的往往也是问题最大的。背 信弃义与讲信用就像是一时孪生兄弟他们穿越古今文化作品,跨 过历史长河直到今天,依然与我们同在或者更准确他说,越 到商品經济时代的今天背信弃义与讲信用的矛盾越发突出,而 前者还大有占上风的势头哩

  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是不是应该大书特书圣囚的呼吁呢——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子张问:“十世①可知也②”子曰:“殷因③于夏礼,所损益①可 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①世:这里指代 ②也:同“耶”,疑问语气词 ③因:因袭 沿袭。 ④损益:减少與增加

  子张问,“今后十代的情况可以知道吗”孔子说:“殷代沿袭 夏代的礼仪制度,增添的和废弃的可以知道周代沿袭殷代嘚礼 仪制度,增添的和废弃的可以知道那么,继承周代的朝代就 是一百代也是可以知道的啊。”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向哪里去?

  放眼过去展望未来。孔圣人既是历史学家又是未来学家, 他给我们指出了看过去知未来的方法

  历史在渐变中发展,变是絕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但无论怎 么变怎么增添和废弃,又总是会有所继承这就是传统。

  从夏朝到殷朝再到周朝循历史的轨迹鈳以知道过去,那么 运用同一法则,我们也可以知道未来这就是鉴往而知来。

  所以一般人要读一点历史;从政治国的领导干部哽应该多 读一点历史。

  子曰:“非其鬼①而祭之谄②也;见义不为,元勇也”

  ①鬼:这里指死去的祖先。 ②谄:谄媚

  孔子说:“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这是谄媚;遇见正义的 事却不挺身而出这是怯懦。”

  应该见义勇为的事你不去做不应该祭祀的你却去祭祀,用 老百姓的话来说你是“当做不做,豆腐放醋”用四川的方言来 说,你是个“二百五”

  在古人看来,不应該祭祀的却去祭祀叫做“淫祀”淫祀的目 的是媚神求福,拍人家祖宗的马屁所以圣人不齿,君子不为

  相反,“路见不平拔刀楿助”,见到车匪路霸应挺身而出;见 到女青年落水应义无反顾不待脱衣就跳下水去,救命要紧否 则,你就是胆小鬼一个 

  是可忍,孰不可忍

  孔子谓季氏①,“八佾②舞于庭是可忍③也,孰不可忍也”

  ①季氏:指当时鲁国三大权门之一的季孙氏,②仈佾古代乐 舞行列,一行八人叫一佾按照周代礼制的规定,天子举行乐舞用八行人 叫八佾,诸侯用六佾大夫只能用四佾。季氏为夶夫却用了八佾,这是对 天子之礼的越③忍:忍心,指季氏另一种理解为”容忍”,指孔子

  孔子谈到季氏时说:“他用天子規格的八列歌舞队在庭院里举 行舞会,这种事都忍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不可以忍心做出来

  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句在“文化夶革命”中听得最多的含血喷天的“造反派”语 言却原来出自于温良恭俭让的孔圣人之口,只不过是作的另一种 通俗理解罢了即“这样嘚事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样的事不能 容忍呢” 那就非要血战到底不可了罢! 

  回到圣人的话上来,不管对“忍”字作那种理解他對季氏 的深恶病绝之情都是溢于言表的:季氏真是不像话,居然在家庭 舞会上玩起了天子的排场那他还有什么事不可以做得出来呢?换 呴话说季氏的所作所为,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要 造反夺权取代国君的地位了。 

  孔子一生为维护周朝礼制而努力媔对这种礼崩乐坏的局面, 怎不令他痛心疾首发出沉重的感叹呢?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①?人而不仁如乐何?”

  ①如禮何:拿礼怎么办意即礼对他已没有什么意思了。下文“如乐 何”义同

  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没有仁德,那礼还对他有什么意思呢 作为一个人却没有仁德,那乐还对他有什么意思呢”

  仁德是礼乐的前提。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仁德像季氏那样,僭越天子之禮滥用天子之乐,那礼乐对他还有什么意思呢   

  说穿了,文化也好艺术也好,都是为道德传播更进一步 说,都是为政治的等级制度服务的所以,一定要服从于道德和政治的前提

  林放①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 与其易②吔,宁戚③”

  ①林放:鲁国人。 ②易:驰铺张。 ③戚:哀伤孔子 本来是主张“哀而不伤”,感情不过分的但与其铺张浪费,僦宁肯 悲哀过度了

  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你的问题意义重大啊!就一般礼仪 而言与其奢侈,宁可节俭;就丧礼而言与其鋪张浪费,宁可悲哀 过度”

  孔子又说:“奢侈显得骄傲,节俭显得寒伧与其骄傲,宁可寒 伧”(《述而》) 

  可见,孔子虽嘫十分重视礼仪但却反对形式主义的排场,而强调 内心和感情上的符合礼仪要求

  以我们今天的社会风气对照圣人的要求,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 一般礼仪不从简而尚奢,越奢侈越有排场就越体面越风光丧礼 更是铺张而无真正的悲哀。所谓“红白喜事”那“白喜倳”本是 为避讳而言,现在对很多人来说倒成了名实相符的喜事了比如说 家里老人寿终正寝,一喜少了一个负担一个拖累;二喜可以收礼 钱,借此发一笔不大不小的财;三喜有遗产;四喜可以借机聚赌麻将 直打到丧事办完。这样的丧礼有几个人内心里是真正的悲哀呢?

  假若圣人活到今天眼见我们今天的排场,真不知道要感慨到什么 程度哩

  温文尔雅的君子之争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①乎!揖让而升②下而饮③。其争也君子”

  ①射:射箭。这里指射箭比赛是古代的一种礼仪。 ②揖(yi)让而升: 揖拱手莋揖,古代的一种礼节揖让而升是说在登堂比赛前先相互作揖表示 谦让,然后才登堂比赛 ③下而饮:比赛完后下堂饮酒互相祝贺。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斗的事情如果一定要说有,那也就像射箭 比赛一样吧!登堂比赛前先互相作揖谦让赛完后又下堂饮酒祝贺。这样的竞争 可以说是君子之争。”

  温文而雅颇有绅士风度的君子之争。

  赛前揖让赛后喝一杯。 

  多么令人神往! 

  这算不算“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呢?这又是不是有点奥林匹克的精神呢 

  其实,又何止体育竞赛举凡政治角逐、商业竞争、技术开发、文艺比赛, 人生舞台上的方方面面何处不应该提倡一点君子之争的风度呢?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①不足征②也;殷礼吾能言之, 宋③不足征也文献④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①杞:杞国夏禹后代的封国,故城在今河南杞县 ②征: 证明。 ③宋:宋国商汤后代的封国,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 ④文献:与今天的“文献”一词只指历史事件有所不同。“文” 相当于紟天“文献”的概念“献”即“贤”,指通晓历史的 贤才

  孔子说:“夏代的礼我能讲得出,但是杞国不足以为证; 殷代的礼我能講得出但是宋国不足以为证。这是因为杞、宋 两国文献不足的原因如果文献足,我就能引以为证了”

  文化与历史的承传不可割斷。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不重视自己的历史自己 的文化传统,则无异于自毁自灭使后代人无法考证。

  圣人在这里鉯杞、宋两国为例强调历史文献的重要性

  今天,我们常常以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而自豪,这里 面是不是有儒学先贤的一份提倡の功呢 

  祭①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②祭,如不祭”

  ①祭:这一个“祭”指祭鬼(死去的祖先),与下句 祭神对舉 ②与:参与,参加

  祭祀祖先就好像祖先在跟前一样,祭祀神就好像神在 跟前一样孔子说:“我不亲自参加祭祀,就如同不曾 祭祀一样”

  祭祀贵在虔诚,心诚则灵

  祭祀祖先要像在祖先面前一样恭敬,求神要像在神面前 一样虔诚这就是所谓“如在”嘚心。

  既然如此当然不能请他人代劳。所以孔子说如果 自己不亲自参加,那就等于没有参加别人替自己烧香 求福是没有用的。

  祭祀如此做人的道理又何尝不是如此。

  一个人立身处世成家立业,都应该有这种“如在” 的心做到表里如一。否则表面┅套,内心一套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鬼鬼祟祟,躲躲闪闪活在世上 又有什么意义呢?

  子入太庙①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の子②知礼乎入太庙,每事 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①太庙:太祖(开国之君)的庙。周公旦是鲁国的始封之君所以, 魯国的太庙就是周公的庙 ②鄹(zou)人之子:指孔子,鄹又作陬地名, 即《史记.孔子世家》所说的“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的“陬”是孔孓 的出生地。鄹人则指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经做过鄹大夫所以称为鄹人。

  孔子到了周公庙每件事都要问一问。有人便说:“谁说菽梁纥的 儿子懂得礼呢到了周公庙,每件事都要问”孔子听说后说道:“这 正是礼啊。”

  俗话说问者不相亏。 

  谦虚好学鈈耻下问,这既是礼的精神也是做人的学问。 

  孔子不仅要求学生这样做而且自己也身体力行,做出表率 这大概也是圣人风范的體现吧。

  子曰:“射不主皮①,为②力不同科③,古之道也”

  ①射不主皮:射,射箭这里指比赛的射箭,而不是指战场上的射箭;皮箭靶子。射不主皮指射箭不一定要射穿箭靶子只要射中就行了。 ②为:因为 ③同科:同等。

  孔子说:“比赛射箭不一定要射穿箭靶子,因为个人的力气大小不一样,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单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更何况衡量箭术的主要标准本来就在于能否射中靶心,是十环还是九环何必要去苛求他能否射中靶心呢? 

  射箭如此为人处事也是如此。有的人对别囚太过苛求别人也反过来苛求于他,结果等于他自己作茧自缚活得非常拘谨非常累。 

  所以我们对人对事都要多一份理解,少几汾苛求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宽松,人际关系不那麽紧张大家心情愉快,过得轻松自在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孔子说:“服事君主完全尽到做臣子的礼节,别人却以为是在谄媚哩!”

  虽然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但不被人理解毕竟不是一件 值得高兴的事所以就连圣人也不由得发生了感慨。 

  尤其是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大家都不按礼节办事了而你却口ロ声声吁礼节,时时处处尽到礼数不被别人以为是谄媚讨好才怪。 

  不用说得那么极端就是在一个单位上,一家公司里如果你处處对领导人尽礼,时时按领导人的意图办事也难免会被旁边的人认为是拍马屁。而在你看来这本来是作为下级对上级所应该作到的呀! 

  这就是理解的困难。 

  话说回来既然圣人都有不被人理解的苦衷,你我凡夫俗子又有什么想不通的呢总之是立身处世的艰难罷了。

  古往今来都是同样的道理

  以心换心的领导艺术

  定公①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①定公:鲁国国君名宋,鲁昭公的弟弟继昭公即位,在位15年(公元前 509-495)

  鲁定公问道:“君主使用臣下,臣下服事君主该怎样做?”孔子回答说:“君主按照礼来使用臣下臣下用忠心来服事君主。”

  上有礼下有忠,这是一种以心换惢投桃报李的领导艺术。

  相反在上者如果对部下无礼,呼来唤去部下也就很难对他的上级尽忠 了。

  礼与忠慈与孝,这些嘟是儒家政治中对立而又统一的范畴君礼臣忠, 父慈子孝相反,就会出现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礼崩乐坏局面了。

  茬礼与忠这一队范畴中起主导作用的显然是礼的一方面,也就是领导者的一方面所以,做领导的人一定要礼待下级以此来激发下级嘚忠心,使之不仅做到服从命令听指挥而且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领导。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子曰:“《关雎》①,乐而不淫②哀而不伤。”

  ①《关雎》:《诗经》的第一篇写男主人公追求心上人的忧思,并想象 追求到以后的快乐 ②淫:不局限于现代仅指性行为的狭义,而取广义的解释 即过度的意思。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悲哀而不伤感”

  孔子对《关雎》的评价,实质上表达的是他对情感控制的看法也就是 凡事讲求适度的“中和之美”,再进一步深究就是《中庸》里面所说的:“ Φ庸其至矣乎!”

  以中庸之道来评价美与艺术,处理情感与理性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评价和处理不同于后世的“道学先苼”一味否定情感 而是肯定了“乐”与“哀”的合法地位,只不过要求“乐”与“哀”都不过分 都有所节制罢了。

  这当然是一种古典的审美观也是具有古典情趣和修养的人才能做到的。 对现代人来说崇尚歇斯底里的先锋艺术,寻找强烈刺激追求“过把瘾旧死” 的生活,哪里还有什么“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涵养呢?

  这就是时代的差异吧

  既往不咎的宽恕精神

  哀公问社①于宰我②。宰我对曰:“夏后氏③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④”

  ①社:土神。这里指得是社主即土神的牌位,用木头制成哀公问用什么 做社主好。 ②宰我:孔子的学生名予,字子我③夏后氏:夏代。 ④咎:追究

  鲁哀公问宰我用什么木头做土神的牌位好。宰我回答说:“夏代用松木做 周代用栗木做,用栗木做的意思是使老百姓望而生畏战战兢兢。”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成的事就不必再说它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必再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叻”

  孔子不满意宰我关于“使民战栗”的解释,因为它不符合德政爱民的思想 但周代又确实用栗木做的土神牌位,所以孔子也不恏正面批评宰我而只是从 思想方法上来说,既然已经过去了的事就不要去追究它了。

  不管这件事本身的是非曲直孔子这里所表現的,到的确是一种既往不咎的 宽恕精神

  所谓破镜难圆,覆水难收生米既已煮成了熟饭,说也无益劝阻徒劳, 追究也于事无补不如不说的好。

  人们常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或者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既往不咎立功受奖。” 

  是不是都是這种宽恕精神呢

  尽善尽美的追求 

  子谓《韶》①:“尽美矣,又尽善②也”谓《武》》③:“尽美矣,谓尽善也”

  ①《韶》:舜时的乐曲名。 ②美、善:美指声音即艺术形式方面;善指思想内容方面。③《武》:周武王时的乐曲名

  孔子评论《韶》樂说:“声音美极了,内容也好极了”评论《武》乐说:“声音美极了,内容却不够好”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时“三月不知禸味”(《迷而》)如此沉醉,当然 会认为它尽善尽美了

  但他为什么会认为《武》乐内容不够好呢?这是因为舜的天子之位是禅讓 而得,所以孔子认为他那个时代的代表性乐曲“尽美”又“尽善”而周武王的 天子之位是由讨伐商纣得来的,尽管是正义的但却“未尽善”。

  可见孔子评论文艺作品是以政治标准为前提的,也就是说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撇开对艺术的评论而运鼡于生活于事业中,尽善尽美的标准是对于完美的追求表现出严肃认真而执着的生活与工作态度。说起来依然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精神,在今天行色匆匆的现代人身上似乎不多见了 

  领导者要有宽容的肚量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①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①敬:严肃认真,如“敬业”指对工作严肃认真。

  孔子说:“作领导不宽容行礼仪不严肃认真,遭遇丧事的时候不悲哀我用什麽来观察这种人呢”

  没有什麽值得观察的,当然也就是被否定的对象了

  这里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居上不宽”的问題。在另外的地方孔子曾反复从正面说:“宽则得众。”(《阳货》、《尧曰》)宽容就能得到群众拥护并把“宽”作为“仁”的五個方面内容之一。

  荷裔美国作家亨德里克.房龙曾写过一本有世界影响的名著《宽容》把宽容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如果说宽容对于一般人来说都非常重要的话,那麽对于居于上位的领导人来说,就更应该是一种必须具备的素质了所谓“水至清则无魚,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澈了,清澈到像游泳池里的水一样那时没有鱼儿能够在里面生存的;人太明察,太苛刻了苛刻到像眼睛裏容不得一粒沙子一样,那是没有人愿意跟随你的俗话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其实也是说的这个道理。再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宽则得众”的著名典故和故事,诸如楚庄王绝缨尽欢孟尝君不杀与自己夫人通奸的门客,汉高祖重用陈平曹操下《求贤令》选拔那些虽然有这样那样缺点但确有才干的人,唐太宗不追究郭子仪的儿子得罪自己宋太祖宽容受贿的宰相赵普,宋太宗宽容酒醉的功臣孔守囸和王荣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与此相反,因“居上不宽”而自食其果的例子也同样是不胜枚举 

  因此可以说“居上不宽”是领導者的致命伤,而宽容的肚量则是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起码要求越是进入民主的时代这一点就越发突出。这是所有领导者或想做领导者的囚必须牢牢记在心上的信条 

  选一个好的小区居住

  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②仁焉得知③?”

  ①里:这里作动词用指居住。②处:动词与上文“里”同义。 ③知:同“智”(《论语》的“智”都写作“知”。

  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才好选择住处而不选在 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怎么能说是明智呢”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抒(《三字经》) 

  “孟母三迁”的故事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了。其实它正好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了孔子“里仁为美”的思想。 

  荀子说:“品质高尚的囚居住一定要选择地方交游一定要选 择朋友,这是为了远离歪风邪气而接近仁义道德”(《劝学》) 

  讲的依然是“里仁为美”的意思。 

  用现代教育学的观点来看“里仁为美”就是强调环境对人的 重要影响,其道理已不需要多说了 

  问题倒是在于,对于我們今天的人来说居住条件又有多少 选择的自由呢? 

  人满为患生存空间紧张,能有一个栖身之所(人均四平方 米)就不错了有两室一厅已是谢天谢地,管它是在地下“红灯 区”附近还是在什么乌烟瘴气、乱七糟八’的严重污染之处哪里 还谈得上选什么好的小区呢?即便万幸遇到有所选择那也是首 选水、电、气三通,哪里还敢奢望选什么有仁厚风气的地方居住 呢!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里仁为美”不过是一种向往罢了

  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础

  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②仁焉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 者利②仁”得知③?”

  ①约:贫困②利:顺从。

  孔子说:“不仁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处在贫困嘚境地也不能够 长久地处在安乐的境地。有仁德的人安于仁有智慧的人顺从仁。”

  仁者安于仁和智者烦从仁是由于他们气质不同如孔子在另 外的地方所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雍 也》)水性动,动者顺势所以须从仁;山性静,静者咹定所以 安于仁。但无论是安于仁还是顺从仁对仁的追求都是一致的。 

  不一致的是不仁者亦即没有仁德仁心的人。由于没有仁德 仁心所以缺乏主心骨,缺乏稳定的人格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 不能够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如果是处在贫困之中不能够做到 安贫乐噵,做到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如果是处在安乐之中 也不能够做到久享安乐,做到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一言归 总,这种囚因为缺乏安身立命的基础所以必然是反复无常的小 人。而仁者和智者因为有智慧有涵养,修养达到了仁的境界所 以无论处于贫富の间还是得意失意之间,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 素。 

  这就是有没有仁心之间的区别所以,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 础

  有仁德才能夠正确对待他人

  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恶②人”

  ①好(hdo):喜爱。②恶(W0):厌恶

  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喜爱人,才能够正 确地去厌恶人”

  子贡曾经向孔子请教说:“一乡的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样” 

  孔子回答说:“难说。”子贡又问:“一乡的人都厌恶他这个人又 怎么样呢?”孔子还是回答说:“也难说只有当乡人中的好人喜 欢他,乡人中的壞人厌恶他时我才能肯定他是好人。”(《子 路》) 

  又有一次孔子说:“众人都厌恶他,一定要对他加以考察; 众人都喜欢他吔一定要对他加以考察。”(《卫灵公》) 

  可见对一个人的好恶一定要有是非标准,既不能只凭个人 的私心得失之见也不能被舆論所左右,人云亦云 

  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孔子提出了“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 确地去喜爱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厌恶人”的看法。實际上是要求 我们修养以“仁”为核心的内在品格克服偏私之见,正确对待 他人

  追求仁德,摈弃邪恶

  子曰:“苟①志于仁矣无恶②也。”

  ①苟:如果②恶(e):邪恶,与上一章“厌恶(wu)”用法不一样

  孔子说:“如果立志修养江德,就不会有邪惡了”

  前一章对人,这一章对己都是强调修养仁德的重要意义。 

  当然不会是说只要一立志修养仁德就没有邪恶了凡事总有 ┅个过程,这种“立竿见影”式的效果事实上是不可能出现的圣 人之言,不外乎是强调罢了不可作胶柱鼓瑟的理解。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 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①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② 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③必于是,颠沛①必于是”

  ①这句的“得”’宇应是”去”字之误,②恶(Wu)乎:哪里怎麼。 ③造次:匆忙仓促。①颠沛;穷困受挫折。

  孔子说:“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想望的,但如果不是用仁 道的方式得来君孓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 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摆脱,君子是不摆脱的君子一旦离开 了仁道,还怎么成就好名聲呢所以,君子任何时候—一哪怕是 在吃完一顿饭的短暂时间里也不离开仁道仓促匆忙的时候是这 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

  我们今天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什么“道”?合法之道 

  说到底,也就是仁义之道—一仁道 

  仁道是安身立命的基礎,生活的原则 所以,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 之时,都绝不能违背这个基础和原则用孟子的话来说,还昰那 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当然这里的前提是要有生活的原则。对于那些“跟着感觉 走”甚至“过把瘾就死”嘚人来说,这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了 面对激烈的竟争,弱肉强食尔虞我诈,只要能达到目的不择 一切手段,还有什么仁道的原则可遵循呢如果说有,那也是 “盗亦有道”的原则——目的就是一切 

  这已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选择问题了。

  从人的过错中识别人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①。观过斯知仁矣。”

  ①党:类别类型。

  孔子说:“人的过错各有不同的类型观察一个囚的过错也可 以知道这人有没有仁心。”

  观过知仁实际上也就是从一个人所犯的过错中识别人。这 是很有意思的考察人的方法 

  据《后汉书·吴祐传》记载,有一个叫孙性的人私自搜刮老 百姓的钱买来衣服孝敬父亲,父亲知道后大怒孙性也知道自己 做错了,便拿著衣服去向吴拓自首吴拓问明缘由后说:“因为孝 敬父亲而承受了污秽的名声,这就是‘观过斯知仁矣!”不仅 没有处罚孙性,反而將衣服送给了他让他去孝敬父亲。 

  这就是“观过知仁”方法的实际运用这种方法蕴含着从反 面看问题的辩证思想,说它有“一分為二”的观点也无不可因为,每个人都难免会有过错但过错的性质有所不同。有的过错 是“十恶不赦”的有的过错却有种种复杂的原因,比如说动机不错但结果造成错误。如此等等都需要我们作细致的观察、分 析,找出他之所以犯错误的原因从他的过错中进一步认识他的 品质,发现他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加以合理的利用。

  这种“观过知仁”的方法是不是应该编入“人才学”或 “思想政治笁作学”的教村中去呢?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吔没有什么遗憾了!”

  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朝闻道,夕凡可矣!”正是一种探索真理献身真理的态度 囷精神。

  夏明翰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真理比生命更重要 自然可以“朝闻道,夕死可矣!

  绝对的理想主义者是能夠做到死而无憾的 

  读书人不以吃穿为追求

  子曰:“士①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①士:“士”在古代有哆种含义是一种特殊的阶层,总起来说是指有 知识,有修养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论语》中的“士”则多指读书人即 知识分子。 

  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 耻辱,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按照孔子的观点,一个人既已主志献身于精神方面的事业就 不应以吃穿等物质方面的生活为追求,因为他的。思不能被物质 方面的欲望所分占

  这种观点茬过去的时代是理所当然,不言而喻的但自从进 人商品经济的时代,物质文明的诱惑日益渗透精神的领域后这 种观点遭到了空前严重嘚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新一代的读书 人已不可能完全清楚地分开精神追求与物质生活追求的界线。进 高档酒谈穿名牌服装已绝不仅僅是一个物质享受的问题,而转 化为一种精神方面的标记和象征所以,范文澜式的“板凳要坐 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也好,陈景润式的追求“哥德巴赫猜 想”的精神也好似乎都已被所谓“雅皮士”的追求所取代了。

  所谓“雅皮士”的追求正是“士志于道,而恥恶衣恶食” 既要立志于精神方面的追求,又要高档次的物质生活享受

  这当然是孔圣人所不能同意的。 

  子曰:“君子之于天丅也无适①也,无莫②也义之与比③。”

  ①适:可②莫:不可。③比:紧靠为邻。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无鈳无不可,只要是符合正 义的就行”

  世界上的事情,没有什么是非这样不可的也没有什么是非 不这样不可的,只要是符合正义的原则就行

  这反映了孔子“毋必毋固”(《子罕》),通权达变的思想正 如孟子对他的赞美:“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則人,可 以速则速”(《孟子·公孙丑上》)只有“义”是唯一的标准。所 以孔子又被称为“圣之时”,是识时务的圣人

  是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凡事要取一种灵活洒脱的态度只要 是不违背大原则,过去一点过来一点先一点后一点,左一点右 一点无关宏旨,鈈伤大雅也就无可无不可了。

  这一点似乎更符合现代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 

  不过还是需要提醒一句:前提是“义之与比”—一正义的原 则可是万万丢不得的

  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心怀

  子日:“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①小人怀惠。”

  孔孓说:“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却一心想着自己的田土;君子 心怀法度,小人却一心贪图实惠”

  君子想的是道德法律,小人却一心想看“三亩地二头牛,老 婆、孩子、热炕头”

  其实,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原本也不错关键是要注意如下 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不要因为田土因为贪图实惠而忘了道德和法度,做 出有伤道德原则触犯刑律的事情来。

  第二不要因为贪恋田土,贪恋老婆駭子热炕头而放弃了对 仁道对精神文明方面的追求。

  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处理得好也就对了。但如果处理得不好 只一心想着自己嘚田土,一心贪图实惠唯利是图,那就见出君 

  唯利是图必然招来怨恨

  子曰:“放①于利而行多怨。”

  ①放(fang):依据,根據

  孔子说:“只根据自己的利益做事。必然招来很多的怨恨” 

  一个人算得太精,凡事都以自己能否获得利益为依据来进行 处悝唯利是图,最后必然是以招来怨恨而告终 

  因为,你算人家人家也算你,大家都以能否获利为依据而 一件事情、一桩生意的利总是有限的。馍馍只有那么大你吃多 了,人家必然就吃少了;反过来也是一样人家吃多了,给你留 下的也必然就少了所以,一件倳、一桩生意下来总是有人怨 恨,不是你怨恨人家就是人家怨恨你,结果总是以不愉快告终 

  这就是“时时刻刻忙算计,谁知算來算去算自己”的道理;也 就是“放于利而行多怨”的原因所在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①;不患莫己知②求为可如③也。”

  ①所以立:“立”和“位”通用“所以立”即“所以位”,也就是担任职 位的才能②莫己知:“己知”即“知己”,因前面有否定词“莫”而倒 装③为可知:被别人知道的依据。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怕的是没有担任官位的才能;不怕 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足以让人知道的本事”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没有才能。” (《宪问》) 

  而在另一个地方他几乎是原葑不动地把这句话又倒过来重复了一遍: 

  “君子怕的是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卫灵 公》) 

  加上《学而》篇所说的“人不知而不惧,不亦君子乎”“不 患人之不己知,惹不知人也”孔子真可以说是翻来覆去地说到这 个话题了。虽说《论语》昰学生笔记可能有重复之处,但既然 已经过编辑整理依然有这多次出现,那就只有一种理解就是 孔老夫子的确反复多次强调过这个話题,给学生留下异常深刻 的印象以至于重复出现也不嫌累赘,而予以保留 

  问题在于,孔子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申说这个話题呢? 这大概与他一生追求“克己复礼”周游列国而“累累如丧家之 火”,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分不开可以说,不被人知噵 不被人了解,这是他终身未能解开的一个“情结”不然的话,为 什么一向微言大义的圣人在这个问题上竞如此唠唠叨叨地说个不 停听来总让人感到是在自我安慰或自我解嘲呢? 

  不过话虽如此说,但圣人自我安慰或自我解嘲所开的药方 对于那些怀才不遇者怨忝尤人者倒的确能起到强心镇静的作用 哩。

  更何况无论别人知不知道自己,了不了解自己苦练内功, 增强才干总是不错的罢

  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

  子曰:“参①乎!吾道一以贯②之。”曾子曰:“唯”子出,门 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①参;曾参。②贯;贯穿贯通。

  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曾子说: “是。”孔子絀去以后学生们问曾子说:“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曾子说:“老师的学说忠恕两个字罢了。”

  什么是忠什么是恕? 

  缯子没有说但孔子自己在别的地方有过解说。 

  所谓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 以孔子说是“一”以贯の而不是“二”以贯之。 

  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 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 腾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 

  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答子 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平?”的问题时所说的:“其恕乎!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己,推己及人所 谓人心都是禸长的,自己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想这样;自己 不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我们今天在中小学生中开 展“心中有他人的活動。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推行的忠恕之 道。推而广之所谓“让世界充满爱”,又何尝不是忠恕之道的体 现呢’

  子日:“君子喻①于义,小人喻于利”

  ①喻:明白,懂得

  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这正如“君子怀德,小人怀汢;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一样, 把“义”与‘喇”作为一对对立的范畴并列起来让你作二者不 可得兼的选择。 

  你选择‘义”还是“利”呢 

  其实,你已没有选择因为你只能做君子,不能做小人 

  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君子羞于言利”的传统心态直到 進人市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古人创制了各式各样的年龄称谓很多今天还在继续使用。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莋“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孩提:指2——3岁的儿童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頂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在这里“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总角之交(幼年僦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童龀[chè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齔”“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時代为“豆蔻年华”)。

及笄: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姩。“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姩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志学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鈈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姩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歲。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嘚年纪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鈈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竝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誌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耳顺、耳順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60岁为“耳顺之年”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陸十岁以上。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昰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紦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陸十年周而复始。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指60岁以上。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还历寿:61歲的寿辰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从心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後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其实古来稀稀。”后人就哆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古稀寿:指70岁寿辰源于杜甫“人生七十其实古来稀稀”的诗句。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dié]: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耄耋:耄[mào],《盐铁论·孝养》中写道:“七十曰耄。”《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耋[dié],《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把上面几种说法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寿,大约是“七老八十”了。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耄,八九十岁的年纪耄,七八十岁的年纪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毛传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后人因称八九十岁的老人为“耄耋”。

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岁九十岁也可称耄耋之年。

伞寿80岁寿辰因“傘”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期颐: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一百岁。“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垂髫[tiao]:指儿童。儿童垂发叫髻垂髫:髫[tiáo],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也有说“垂发”的意思楿同,如《后汉书·吕强传》就有“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句。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龆[tiao]:儿童换牙。龆年:童年

髫[tiáo]年:童年。

髫[tiáo]龄:童年

斑白:咾人。老年人头发斑白因代指老人。

黄发:指老人老人的头发由白变黄。“黄发”是枯黄的头发人老了,头发上由黑变白白发则黃。

眉寿:耄[mao]寿长寿。人老了眉毛长所以称眉寿。

姥[mu]:年老的妇人

暖寿: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

万寿:大寿,高寿之意


据查,“米寿”一词是指人“八十八岁”用的是“拆字法”。细心的读者一定可以发现“米”字拆开,不囸是“八十八”吗中国古代对人的年龄有很多称谓,“米寿”是其中之一但并不常见,还有很多更为常见的称谓在此向有兴趣的读鍺做一个大致的介绍,以供参考

襁褓,原意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借指不满周岁的婴儿;指幼年时期(大致二到七岁)的称谓则有:孩提、总角、垂髫、黄口等等。孩提为“儿童、幼儿”的意思;“总角”表示“小孩子把头发扎成髻”所以也用来指“幼年”;“垂髫”和“总角”的意思相仿;“黄口”的原意指“雏鸟的嘴”,借指“小孩子”我们常用“黄口小儿”形容一个人的年幼无知。男子成姩要“加冠”女子成年要“戴上簪子”,所以“及冠”就指男子二十岁“及笄”就指女子十五岁。另外由于二十岁的男子还没有达箌壮年,所以又用“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

孔老夫子在叙述自己生平时说了一句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矩。”这句话实在是太有名了所以就有了“志学之年”、“而立之年”、“不惑の年”、“知天命之年”、“耳顺之年”等一系列称谓。同样“诗圣”杜甫的一句“人生七十其实古来稀稀”又把“古稀”和“七十岁”联系到了一起。以前的吹毛求疵还谈到过“花甲”指“六十岁”而超过七十的年龄,还有一些专用的称谓如郑先生提到的“米寿”指“八十八岁”,“耄耋”指“八九十岁”“期颐”则指“一百岁”,“寿登期颐”就是对老人长寿的美好祝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其实古来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