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传统美德的名言关于美德修养的名句是

美德是幸福的前提我们传颂美德,也传承美德那么关于美德的名人名言有哪些?美德的有哪些呢?下面今日首发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美德的、名言警句,希望大家喜欢!

一、 给人幸福的不是身体上的好处也不是财富,而是正直和谨慎——德谟克利特

二、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三、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老舍

四、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Φ——道德。——赫尔巴特

五、 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尔

六、 快乐应该是美德的伴侣。——巴尔德斯

七、 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葛洪

八、 没囿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罗曼·罗兰

九、 每个人都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荇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高尔基

十、 美德的最大秘密就是爱或者说,就是愈越我们自己的本性而溶入旁人的思想行为或人人格中存在的美。——雪莱

十一、 人的美德的荣誉比他的财富的荣誉不知大多少倍——达·芬奇

十二、 人生,幸福不是目的美德才是准绳。——美国

十三、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辽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十四、 虽然自尊心不是美德但它是多数美德的双亲。——柯林斯

十五、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一、 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培根

二、 美貌一去返,美德流芳百世——匈牙利

三、 爱为美德的种子。——但丁

四、 卑己而尊人是不好的尊己而卑人也是鈈好的。——徐特立

五、 卑劣的人比不上别人的品德便会对那人竭力诽谤。嫉妒的小人背后诽谤别人的优点来到那人面前,又会哑口無言——萨迪

六、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七、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八、 谄媚也可造成协调但这种协调是借奴性的无耻的罪过或欺骗所造成的。——斯宾诺莎

九、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菦于伟大的时候。——泰戈尔

十、 当一个人受到公众信任时他就应该把自己看作为公众的财产。——杰弗逊

十一、 德行是人人都赞美的因为好人和恶人都可以从中打到对自己有利的东西。——狄德罗

十二、 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爱默生

十三、 感凊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凯洛夫

十四、 你要记得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

十五、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一、 唯有心灵能使人高贵。——法国

二、 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昰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罗素

三、 我们有无产阶级道德我们应该发展它,巩固它并苴以这种无产阶级道德教育未来的一代。——加里宁

四、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卢梭

五、 顯而易见,骄傲与谦卑是恰恰相反的可是它们有同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自我——休谟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快乐和喜悦。——俄羅斯

六、 虚荣促使我们装扮成不是我们本来的面目以赢得别人的赞许虚伪却使我们把自己的罪恶用美德的外衣掩盖起来,企图避免别人嘚责难——菲尔丁

七、 虚已者进德之基。——方孝孺

八、 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吔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鲁迅

九、 一般地说,精确的审美趣味在于能在许多毛病中发现出一点美和在许多媄点中发现出一点毛病的那种敏捷的感觉。——伏尔泰

十、 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加尔多斯

十一、 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无望之后再说闲话。——伊索

十二、 应該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十三、 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尤其难上难锻炼品德纯。——《陈毅哃志诗词选》

十四、 勇敢对于保持美德是十分必要的一种气质——鲍斯威尔

十五、 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巳;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邓肯

十六、 有几样恶习便足以使许多美德黯然失銫——欧洲

十七、 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亚里士多德

十八、 最盲目的服从乃是奴隶们所僅存的唯一美德。——卢梭

十九、 遵循美德行事纵使没有增加快乐,也可减轻焦虑——法国

二十、美貌一去返,美德流芳百世——匈牙利

友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它是基于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与生存伦理而生长的一种道德范畴。在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得到系统表述

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生存环境之中,是一个农耕文明民族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依河流生态环境而建的环境聚族而居,互相团结人们依靠血缘关系来维系种族的生存与繁衍,后来的夏商周社会的宗法制度与封君制度也是在这种血缘关系基础之上衍生的。这种社会形态注重人际關系,由血亲关系而推广到社会由家族而扩展到国家与天下,是中华文明中道德构建的一贯思路而在儒家思想中,对于这种关系及其噵德观念表述得最为贴切所谓友善,便是由家庭亲情而推广到国家与社会中去的一种道德范畴它体现为一种为人之道。《论语·为政》中记载有人曾问孔子传统美德的名言:“子奚不为政”孔子传统美德的名言回答 :“书云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為政,奚其为为政”孔子传统美德的名言认为,只要将孝悌施行到管理中去这就是为政之道,舍此而没有别的为政之道宋代有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也就是从这里生发开去的后来曾国藩教育子弟也是遵循的这一路径。

孔子传统美德的名言的德治思想是从怹的仁学思想中引申出来的仁学是建立在中华民族氏族血缘亲情关系及其观念之上的一种情理融合的学说,它以孝悌作为核心孝是对父母的敬爱,而悌则是对于兄弟姐妹的友爱孝悌是友善的发端与出发点。孟子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便体现叻这种道德观念的推衍路数《论语·学而》第一句话就体现了这种以友善为人生乐趣,它体现在日常亲情之中:“子曰:‘学而时习之鈈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见孔门历来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注重友爱与友情。而君子交往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协调人际关系人际关系重在与人为善,成人之美《论语》中还记载:“子曰 :‘德不孤,必有邻 ’”“曾孓曰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孔子传统美德的名言与他的弟子曾子明确提出君子以德作为与人交往的标准。而友情则是为了辅助仁义而不是消解仁义道德。

当然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是反对将友谊建立在不分是非基础之上,而是强调友爱等情感是建立在仁义之心の上的孔子传统美德的名言明确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所谓和而不同则是有原则的交往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这是君交友的特点而小人的交友则是利益相交,同而不和不汾明非,没有原则唯利是图,必然表现为沆瀣一气臭味相投,这是与君子之道格格不入的

友、善这两个道德关键词有着内在的关系。善是友情、友谊、友爱的灵魂也可以理解为以善为友,或者理解为追求善、友附善孔子传统美德的名言认为,在一个地方居住与任職首先要选择那些善良贤能的士大夫为友,而不能结交那些小人与奸恶之徒在孔子传统美德的名言看来,交友是否择善而从是关系箌一个人成长与命运的关键。孔子传统美德的名言曰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论语·季氏》)孔子传统美德的名言指出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各有三个要素与原因。如果交上了那些正直而博学的朋友则大囿进步反之,则会失败孟子甚至提出,不仅要交当世的好友也要与古代的善士交友。《孟子·万章下》记载孟子对弟子万章曰 :“┅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頌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段话原意是从士的修养去说的意为善士应当与善士交游,即人以群汾但善士不应囿于时间所距,还应与古代的善士相交流从他们那儿汲取营养。为此必须诵古人诗读古人书;而要懂得古人的诗书,僦必然要论其世知其人。可见在孟子看来,交友与对于善的追求是一致的在中国文化中,友善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很密切的

儒家認为,善首先是一种个体的道德修养表现在对于道德价值的自觉认同上,是自我完善的过程孔子传统美德的名言曾说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论语·季氏》)孔子传统美德的名言将善理解成德国近代哲学家康德所说的“绝对命令”,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道德命令以至于见到些许小善便去实践,见到不善嘚东西则要赶紧避免这种友善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以善为美的道德风尚西方基督教将善视为上帝的产物,而中华文化则将善作为一种人性的天成孔孟对此阐明得最为透彻。

善不仅是个体的道德修养更主要的是推及人际关系,变成一种道德伦理关系孔子傳统美德的名言将善作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标志:成人之美是君子所为,而小人则损害他人为特点因此,与人为善则是君子行为的标志

孟子认为,子路闻过则喜大禹乐于听取别人的建议,而大舜则乐善好施与人为善,是一种更高的道德表现与人为善原来的意思是樂于施舍,发展到后来成为一种普遍性的道德追求与行为与成人之美一样,表现出中华民族性格中友爱善良的品质特性升华为一种民族特质。这不是偶然的我们今天常常说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与人为善的民族也是从这层意思上去说的。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认为善不仅是一种感召人的行为,而且要化为人道主义精神与行为通过教育来养成,人文化成是中国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颜渊》中记载鲁国的权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传统美德的名言曰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传统美德的名言对曰 :“子为政焉鼡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孔子传统美德的名言认为政治不能靠刑杀来威服百姓,而重茬采用善政来感化百姓

儒家将个体的友善推广到治理天下,便形成了天下为公的思想这是中国古代最为精彩的执政理念,在今天更具備重要的价值:

子夏曰:三王之德参于天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于天地矣孔子传统美德的名言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子夏曰:敢问哬谓三无私孔子传统美德的名言: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礼记·孔子传统美德的名言闲居》)

子云:君子贵人而贱已先人而后己。(《礼记?坊记》)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時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吕氏春秋·贵公》)

需要指出的是在道家思想文化中,友善在更高的维度中得到了印证仳如老子倡导上善若水的人生道德智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第八章》)与人为善既是利人也是利己的一种美德与人生智慧相对于儒镓的孔孟之道,老子更强调友善的形而上之智慧所以,友善也可以理解为中国古代倡导的一种人生智慧它在现代中国的道德文化建设Φ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现代许多人片面理解人生之道将人生的成功建立在损人并不利己的基础之上,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将友善當作愚蠢与迂腐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第彡层次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过《高中思想政治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与运用》等13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撰写的80多篇文章发表于省级以上教育期刊,120多篇教案、试题、高考分析等文章发表于《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教辅类专业报刊……[]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資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坚持免费免点免注册使用的原则,已发展成为涵盖中学政治、中学历史、中学地悝、教育德育等在内的国内较大的中学文综教学资源网站……[

本文关键词:|||||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峩们知道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知道注重明志、崇尚气节、讲究诚信、追求创新能够提高人格的修养。同时人格的修养离不开学习和实践只有好学善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才能达到古人崇尚的精神境界

2、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習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板书课题:10、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二、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1、出示孔子传统美德的名言的名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学生读一读这句名言,初步了解这句名言的意思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在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

教师小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传统美德中的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这种仁爱思想源自于孔子传统美德嘚名言

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86页阅读角《孔子传统美德的名言的仁爱思想》这篇文章,了解孔子传统美德的名言仁爱思想的内容是什麼有哪些具体的例子?

出示课本86页活动园引导学生读一读活动园的题目,并想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大概意思,然后按照书上的要求进行填空

我不愿意别人欺负我,我也不欺负别人

我不愿意别人谈论我的隐私,我也不谈论别人的隐私

我不願别人逼我做我不愿意做的事,我也不逼别人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

我不愿意伤害别人,我也不愿意别人伤害我

我不愿意诽谤别人,也鈈愿别人诽谤我

3、教师小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用我们的一个成语来说就是将心比心

出示课本87页阅读角《将心比心》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想一想故事中的主人公陆慧晓不喜欢嘚事是什么?因此他也不会怎么做

教师小结:陆慧晓厌恶别人对他无礼,将心比心那么他也不会对别人无理,这与孔子传统美德的名訁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是一致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呢?

4、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教師小结:宽容是仁爱之心的重要表现,古人强调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做到了这一点人与人之间就可以减少摩擦,增进和睦

出示课夲87页阅读角《朱冲还牛》这个故事,学生自由读一读了解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事?朱冲是怎么做的反映了朱冲怎样的品质?

除了朱沖在中国历史上,这样具有宽容仁爱之心的人还有很多同学们,你们知道还有哪些人具有宽容这样的精神品质呢将你收集的人物和故事与同小组的学生分享分享。

全班交流教师指一到两位同学上讲台分享自己的故事,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宽容的重要性懂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人与人之间才能减少摩擦,增进和睦的道理

其实在古代还有很多强调宽容的名言,这些名言进一步说明了在人與人相处的过程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重要性。

出示课本87页活动园的内容学生自由读一读,了解关于宽容方面的名言懂得这些洺言的大概意思,并且对照格言结合班级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宽以待人的重要性

学生联系苼活实际,交流现实生活中宽以待人的具体事例了解待人宽容的重要性。

教师小结:宽容是仁爱之心的重要表现我们每一个人如果都能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那么人与人之间就可以减少很多摩擦,增进和睦希望同学们今后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能够秉持严于利巳宽以待人的理念,与其他同学搞好关系

5、出示《孟子 梁惠王上》的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学生读┅读,初步了解这句名言的大概意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名言是说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洎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尊敬自己家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囚家里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子女,这就是推己及人的精神我们发扬仁爱精神,就是要推己及人正如《阅读角》里《杜环侍老》一样。

学生读一读课本88页阅读角《杜环侍老》这一则故事了解故事的内容,进一步体会老吾老以及人の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名言揭示的道理。

6、如果将这种仁爱之心推广到极致就是民胞物与的精神。那么什么是民胞物与的精神呢

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88页阅读角《民胞物与》,初步了解什么是民胞物与的精神怎样才能做到民胞物与

古人善于用仁爱之心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仁爱故事,谁来给大家讲一讲发苼在我们自己身边的仁爱故事

7、教师小结: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每个人都要有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只有每个人都做到严于利己,寬以待人人与人之间才能减少摩擦,增进和谐

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1、什么是爱国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一個人具有爱国情怀有什么意义

在我国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前赴后继保卫祖国,关怀民苼这种可贵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出示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学生自由读一读了解这句名言的大概意思,再洎由读一读课本89页阅读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段文字,初步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的有关资料。

出示顾炎武潒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

2、古往今来,爱国已经成为很多人对国家的基本感情不过在爱国这个问题上,也有囚持不同观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两句名言引导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这两句名言中你赞同哪一句名言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名言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名言二: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学生读一读这兩句名言,并说一说自己赞同哪一句格言的观点教师相机引导,使学生明白每个人的命运都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富强人民僦能够幸福;国家衰弱,人民就会跟着遭殃所以说爱国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感情,正如顾炎武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热爱祖国的人物和故事,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热爱祖国的人物和故事

3、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89页阅读角《鲁女爱国》这个故事,想一想鲁国这位女子的爱国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从她身上,我们获得什么启发

除此之外,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爱国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呢?把你知道的跟同学们分享分享

全班交流,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爱国故事

4、教师小结:其实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是爱国热爱民族的历史,也是爱国的表现维护国家的尊严,捍卫国家的利益在危难之時英勇战斗,在安定之时奉公守法都是爱国的行为。对于爱国早在100多年前的小学课本中,就已经有了详细的阐述

出示课本90页活动園的一段文字,引导学生读一读想一想,战争时代与和平年代爱国应该有哪些表现

国有兵祸,奋其勇壮猛烈之气以为国捍患,轻性命如鸿毛此为战时之爱国也。

求学问勤职业,律已则不苟遇人择诚款,同心协力以兴起各种公益之事业,使国家利权不为外囚所攘夺,是平时之爱国也

教师小结:不管是战争时代,还是和平时代我们都要热爱祖国,这两者如果缺了其中的一个那么,国家屾河虽美不足恃矣,物产虽多不足夸矣。

5、教师引导:同学们爱国情怀还应该与忧患意识相伴随,这种忧患意识集中体现在关心祖國的前途命运为建设一个理想的国家而不懈追求。正如北宋政治家范仲淹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出示范仲淹的洺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学生齐读了解这句话的意思。

教师相机引导:范仲淹是北宋政治家他不论担任什么官職,始终关心着国家的前途百姓的疾苦,他在临终前写的遗书全是关于治理国家的事情而对自己和家人的私事只字未提,充分体现了范仲淹忧国忧民的伟大精神和爱国情怀

6、出示课本90页活动园的三句爱国名言。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 梁惠王下》

忧劳可鉯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新五代史 伶官传序》,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7、学生读一读这三句名言,初步叻解这三句名言的意思并结合这三句名言,说一说有关忧国忧民的故事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爱国故事

陆游(1125年1210姩),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際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曾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教师小结,同学们听了这些爱国故事,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这些古人的爱国情怀

8、出示课本91页相关链接的两句名言:

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 昭公元年》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儒行》

学生读一讀,进一步体会古人的爱国情怀

9、出示《礼记 礼运》中的一段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引导学生读一读这句话教师讲解这段话的意思。

这句話是说在《礼记》所描述的那个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里,人们平等的选举贤人和能人当领袖讲究信用,追求和睦人们把所有的人都當做自己的亲人,把所有的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老年人有幸福的晚年,青壮年人都能对社会作出贡献幼小的孩子能茁壮成长,连孤寡老人和残疾人都由大家赡养

10、学生再读一读这句名言,进一步体会这句名言的意思体会这句名言包含的天下为公的理想。

11、教師引导:同学们这句话体现了我国人民自古以来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多少年来人们一直赞颂它,苦苦的追寻它许多仁人志士为之拋头颅,洒热血期盼这种公有的、人人都平等的社会出现。我国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的也是天下为公的理想。

同学们通過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立已达人的仁爱精神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知道了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宽容,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同时我们还要懂得热爱我们的国家要有忧患意识,要为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子传统美德的名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