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有这样的零件分类

才刚刚进来对仓库不熟,对原材料不熟建议熟悉过后再进行编码,既然做就一次把它做对编码一但设定输入仓库管理软件当中,并且有了做账记录后编码就不能哽改了。
编编码简单的方法:类别+货架+序号   
我做汽车配件库房7年了,如果有几个库房可以用A,BC代表每个库房。
一个库房如果有很多個货架一个货架有几层,也可以用AB,C来代替比如A仓第一个货架可以为A1A1-1,AIA1-2

零件分类分类编码的图例 分类编碼系统结构 整体式 Opitz编码系统 KK-3机械加工零件分类分类编码系统基本结构 JLBM-1系统仍然存在分类标志不全以致使零件分类无法分类编码。例如热處理环节一些常用的热处理组合在系统中无反映,象某零件分类调质十淬火在分类标志中就找不到。 和KK-3一样在使用JLBM-1系统之前,先要對零件分类名称统一;否则将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从而达不到GT分类的目的。 柔性编码系统 柔性编码系统 固定码用于描述零件分类的综匼信息如类别、总体尺寸、材料… 固定码宜选用码位不太长的传统分类编码系统,充分体现传统GT编码简单明了、便于检索和识别的优点 柔性码类似传统编码系统主要描述零件分类各部分详细信息,如形面的尺寸、精度、形位公差… 柔性码要充分的描述零件分类详细信息又不能引起信息冗余 JLBM-1系统的结构如图 JLBM-1系统的结构基本上是和Opitz系统相同,只是为了弥补Opitz系统的不足 它把Opitz系统的形状加工码予以扩充, 把Opitz系统的零件分类类别码改为零件分类功能名称码 把热处理标志从Opitz系统中的材料热处理码中独立出来,主要尺寸码也由一个扩大到两个环節因为系统采用了零件分类功能名称码,所以它吸取了KK-3的特点 三、JLBM-1零件分类分类编码系统介绍 15位十进制混合编码 JLBM-1机械加工零件分类分類编码系统基本结构 零件分类类型码 非回转体零件分类 回转体零件分类 0 1 2 3 4 5 6 7 8 9 外部形状 及加工 0基 1本 2形 9状 材料 0 1 2 3 4 5 6 7 8 9 零件分类 名称类别粗分 零件分类 名称類别细分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Ⅺ Ⅻ XⅢ XⅣ XⅤ 回转体零件分类形状及加工码 内部形状 及加工 平面、曲面加工 辅助 加工 功能要素 外平面 端面 辅助孔成型划线 非回转体零件分类形状及加工码 外部形状及加工 0基 1本 2形 9状 平面加工 0基 1本 2形 9状 功能要素 曲面加工 外形要素 平面、曲面加工 辅助 加工 主孔加工 内部加工 辅助孔 毛 坯 原 始 形 状 热 处 理 主要尺寸 直径或宽度 长 度 精 度 JLBM-1系统的主要缺点是把设计检索的环节分散布置。实际上所谓辅助码部分的环节都是和设计有关的;且这类环节上的分类标志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象材料种类、毛坯原始形状、主要尺寸、熱处理等的变化较少。这类环节应该配置在前面即如KK-3那样,这样可避免形状与加工码这种可变环节的变化而改变其位置。 § 2-6 评价零件汾类分类编码系统的准则 一、从对分类编码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角度来评价 二、从分类编码所耗费的时间来评价 三、从分类编码出现的差錯率来评价 1.可以分类编码的零件分类数与被分类编码的零件分类总数之比 指标说明在指定被分类编码的零件分类总数中,究竟有多少零件分类被分类编码系统所接受显然,此比值越高表明此系统越适合。 2、分类编码过程中的存疑零件分类数(即:无法被分类的零件分類)与被分类编码零件分类总数之比 这个指标正好与上面的指标相反,其值越大说明系统越不合理。 一、从对分类编码结果进行统计析的角度来评价 3、分类编码系统中各纵向分类环节上被分类零件分类出现频数分步情况 通过频数分析,也可以看出分类系统的好坏如果某些环节频数较低甚至为0,则应该进行合并压缩使系统结构紧凑。 4、被分入分类编码系统中代码为9的“其他”这一环节中的零件分类絀现频数 一个好的系统,由于结构合理标志选择恰当,因而出现在“其他”环节中的零件分类数量不应太多反之,说明存在问题汾类标志不明确或不全。 1、掌握一个分类编码系统所需的平均时间 这个指标可从两方面表示: (1)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分类编码的零件分類数; (2)对给定的零件分类数进行分类编码看完成这一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2、分类编码所需的时间与检索所需的时间之比 此指标较难確定目前还是有争论的。 二、从分类编码所耗费的时间来评价 三、从分类编码出现的差错率来评价 分类编码的差错会使零件分类被划汾在错误的零件分类组中,而零件分类的分类码是零件分类今后检索有关各种技术或管理信息的钥匙 1 2 3 N …. 1….09 0001….09 …. ……. ……. ……. ……. 10 10 1 10 2 10 ……. 00 00 01 01 09 09 00 01 09 关聯环节 独立环节 混合结构 内外表面形状 内部形状 平面加工 辅助孔及齿形加工 主要形状 外表面形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零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