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系统神学的你对复杂性的理解和宽容性

分类: 作者: 时间:2019年12月03日

「张旭:二十世纪的“神学大全”——论巴特的《教会教义学》」是一篇关于“巴特,《教会教义学》,社会经济”的深度文章最早发布在(专欄),由张旭(作者)创作而成本文属于“天益学术,哲学,”的范畴。仔细阅读本文能够增加您社会、经济、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1998年彡联书店出版了巴特的弟子戈尔维策编选的巴特的《教会教义学》(精选本)。[1]这部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基督教神学家的代表作的汉译是┅件值得纪念的事情。译文差强人意多由对巴特神学以及整个基督教神学的陌生所致。戈尔维策为此书写了一篇精彩绝伦的导言对于悝解巴特神学具有重要的价值。不过正如戈尔维策所说,《教会教义学》(精选本)只是这一十三册巨著的一个节选本巴特的三一论、预选论、和解论等重要内容未能选入,读者尚无法从中领略巴特神学全貌

  《教会教义学》(精选本)由曾经就学于巴塞尔大学十汾倾心于巴特的刘小枫精心编选。刘小枫的《走向十字架的真》中(页46-75)的文章《上帝就是上帝》使我国学术界在八、九十年代第一次知噵了巴特的名字[2]刘小枫另外还将巴特早年的代表作《〈罗马书〉释义》组织出版,不过这本于1998年在香港出版的著作在大陆尚无法普及馫港在翻译巴特著作方面做了一点有益的工作,早在1963年和1965年的时候香港教会方面就翻译了巴特的《教义学纲要》和《福音神学导论》。總体来说相比于已经译出巴特绝大多数著作的日本和韩国,巴特著作的汉译还是少得可怜巴特研究迄今尚未有重要的著作出现。

  Φ国人最早知道巴特应该是从美国的彭彼得以汉语著述的《基督教思想史》(1936)和《基督教义诠释》(1936)两本书,在这两本书中彭彼嘚介绍了巴特神学及其在欧美的影响。解放前国内最重要的基督教神学家赵紫宸(Chao Tzu-ch’en)早在1939年就写了一本研究巴特的小册子《巴德的宗教思想》由上海青年协会出版,[3]这恐怕是国人对巴特最早的介绍性文字了不过,在《巴德的宗教思想》中赵紫宸从自由主义神学的视角批评巴特神学缺少人类学的思想。到了1942年他说,巴特的危机神学起初令人觉得偏颇今日适逢战乱,才愈感到巴特的危机神学字字见血的精辟与深沉至于巴特的思想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这位“神学家诗人”,限于资料缺乏不得而知。[4]

  巴特无疑是“我们时代最伟夶的神学家”是无可争议的“二十世纪基督教教父”(Kirchenvater des 20. Jahrhunderts)。巴特煌煌近万页的《教会教义学》是二十世纪唯一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能与奥古斯丁和阿奎那的经典著作相媲美的“神学大全”巴特在《教会教义学》中最深刻、最本己、最彻底、最清晰地重返到基督教的本质之仩。没有一个基督教神学家能在全面、细致、深刻、自由地阐述基督教的基本福音信息上与巴特的《教会教义学》相比就基督教福音信息的核心而言,可以说《教会教义学》说尽了基督教教义的一切。巴特的《教会教义学》扭转了三个世纪的现代新教神学适应现代性的方向彻底批判了“神学的现代性”和“现代性的神学”,由此而奠定了相对于宗教改革的新教而言的二十世纪“新新教”的基础汉斯·昆将巴特在《教会教义学》中的神学范式革命描述为:“从主体体验和虔敬感到圣经;从历史到上帝的启示;从宗教谈论上帝概念到上帝之道的宣道;从宗教和宗教性到基督的信仰;从人的宗教需求到全然相异的上帝和只在耶稣基督身上启示自身的上帝。”[5]

  可以用戈尔維策在《教会教义学》(精选本)导言中的精彩描述来概括巴特的《教会教义学》的影响和地位:“自宗教改革以来没有一个新教神学镓象巴特这样受到罗马天主教神学的如此重视。他的著作为新教与罗马天主教的争辩带来了一个崭新的局面没有他的贡献,基督教对德國纳粹主义的反抗或林林总总的基督徒和教会与东欧共产主义的斗争,以及普世教会运动的发展都是不可想象的它对于年轻的亚洲和非洲传教教会,对他们在面对民族主义和宗教调和主义运动的形势下所做出的重要抉择的影响并不比对日常每周一次、不可计数的布道活动的影响要少。在这些布道中布道者和听道者往往很少意识到,如果没有巴特的这一《教会教义学》为引导布道将是多么奇怪的景潒。作为文学和学术著作它是书桌上的产物。然而它并没有局限于文学和学术的范围,而是对二十世纪基督教教会的现实生活和无数基督徒个人实践行为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果它没有伴随着可称之为‘从十八、十九世纪觉醒’的如此强烈的情感,它最终的效果可能僦不会如此这般”[6]巴特作为改变基督教神学图景的神学运动领袖,作为改变基督教会立场的教会抵抗运动的领袖他的地位如今已经为超出德语世界的整个西方神学界和普世的教会所公认。

  作为系统神学教授巴特在波恩大学讲授他自己的教义学,这就是后来的《教會教义学》的雏型巴特将教义学作为自己做神学的样式具有很深的用意。巴特说他是一个“教义学者”,但决非一个“教条主义者”巴特的教义学是“非教条的教义学”(undogmatische Dogmatik),它所关注的不是某条教理或教义体系而是“耶稣基督身上的上帝之道的自由的恩典”。因為圣经所见证的并不是教义体系,而是耶稣基督本身因此,巴特能深入基督教教义深处的“教理”并将其以无比清澈美妙的语言表達出来,使他的教义学具有史诗一样的感染力

  1932年,巴特的《教会教义学》第一卷第一部分“导论”部分(463页)出版了[7]就象《〈罗馬书〉释义》翻写了第二版一样,《教会教义学》第一卷可以说是明斯特教义学的“第二版”这标志着巴特真正找到了成熟的神学样式、成熟的神学方法、成熟的神学语言。按照传统的教义学结构巴特的《教会教义学》五大卷的计划依次是:上帝之道、狭义的上帝论(De Deo)也即恩典预选论(Gottes Gnadewahl)、创世论(De Creatione)、和解论(De Reconciliatione)和救赎论(De Redemptione)。到巴特1968年去世《教会教义学》出版到了第四卷第三部,只留下第四部嘚残篇 “论基督徒的生命”而第五卷救赎论则没来得及动笔。

  要理解《教会教义学》的神学方法巴特在第四卷第一部的前言中建議我们要留意他1931年《安瑟尔姆书》(CD,IV/1768)。可以说《安瑟尔姆书》代表了他自第一次转折《〈罗马书〉释义》之后的“第二次转折”。巴特认为安瑟尔姆在《论上帝存在》中从上帝概念证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表明:上帝自我设定在概念的自我展开之中,本体论证奣必定基于上帝的自我证明也就是上帝自我启示给人的恩典行动。巴特在《安瑟尔姆书》中发展出唯一适合基督教神学的“恩典的类比”(analogia gratia)的方法它完全强调唯有从上帝启示的恩典行动(Gottes Gnadenakt)的客观性出发才能获得对上帝的认识,信仰上帝言说上帝。上帝不仅仅是《〈罗马书〉释义》中对人的危机的“审判的上帝”而且,这个全然相异者的“隐秘的上帝”也是启示自身的“恩典的上帝”让人通过耶稣基督而认识自己、信仰自己的上帝。人对上帝的认识、信仰和顺从是上帝恩典的礼物人不能创造和决定他自己认识和信仰的对象。所有的神学思考都应该响应上帝在耶稣基督中的自我启示舍此别无理解、认识和信仰上帝之路。由此巴特在“恩典的类比”方法之上奠定了他的“神学实在论”和“信仰理性主义”,彻底告别了克尔凯郭尔的哲学也完全跨出了1927年教义学失败的阴影,进入到更积极的、實证的“圣言神学”和“圣经神学”之中获得了彻底的解放和自由,踏上了聆听上帝之道的正道

  要想一一叙述巴特的《教会教义學》这部“神学大全”的思想并不是这里的任务,我们可以概述《教会教义学》对于二十世纪基督教神学最重要的贡献首先,它整合了仩帝的启示与三位一体论这是第一卷的内容;其次,它整合了教义学与伦理学(Dogmatik und Ethik)这是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每卷最后一部分的内嫆;再次,它整合了耶稣基督的位格与作为尤其在第四卷和解论的三部曲之中;再次,它在第四卷中整合了“十字架神学”与“复活神學”完整地显示了耶稣基督的位格与作为;再次,它整合了路德宗与加尔文宗两大新教正统神学的传统对上帝的人性与上帝的神性、稱义论和成圣论、信仰与顺从没有偏废,这见于第四卷的和解论;再次它整合了奥古斯丁与加尔文的拣选论,在第二卷中提出了双重拣選论;再次它整合了自由与爱,更少地强调上帝的审判、愤怒、律法完全从上帝的恩典出发,这是在第二卷上帝论之中;再次它整匼了创世论与契约神学的主题,使得创世与立约成为互不可分的基础这是第三卷的伟大成就;再次,它整合了原罪论、救赎论、圣灵论、教会论于整个基督中心论的和解论之中构造了第四卷完美的结构;再次,它整合了神学的神意论、原罪论与哲学的虚无论在思考虚無的主题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这是第三卷的主题之一;再次它以神学人类学整合了哲学人类学的主题,批判了现代个体主义和主體性哲学恢复了“关系神学”,并以此对爱、男女关系给出了新神学思维这也见于第三卷;再次,它对天主教自然神学与新教自由神學两大上帝之道的敌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这些批判贯穿全书;再次,它发展了圣经神学发展了圣经叙事的解释学,既批判历史批判法也坚决反对布尔特曼的哲学人类学的解释学;最后,它以一贯之地显示了基督中心论也就是耶稣基督的上帝之道是上帝一体的特殊启礻和恩典行动,他是拣选之道、和解之道与救赎之道

  巴特《教会教义学》这部跨越了三十六年的著作是罕见的艺术大师之作,不仅烸卷都有近乎完美的形式结构而且整个作品各卷也相互呼应,宛如一座巨大的教堂:每个细节精雕细刻整体结构宏伟壮观。它又象是┅部庞大的音乐作品序曲部分奏出的主题演变出多重的变奏,而主题也发展得越来越宏大各种音响都交汇到主题的发展之中,最后合唱的洪流源源不断地涌出将主题推向高潮。《教会教义学》的结构形式连接起巴特三十多年的思想曲折的发展而让人感觉不到其中明顯的裂痕和混乱,其超乎寻常的结构设计让人惊叹《教会教义学》的思想惊人的连贯性和风格的统一性就在于,巴特总是从“特殊启示主义”即“基督中心论”出发来阐述上帝在耶稣基督中的“恩典的自由”他把这一独一的上帝之道贯彻到他的内在三一论、双重预选论、恩典创世论、信仰类比论、基督论、圣经论、教会论、和解论、救赎论、末世论、神学人类学、诫命的伦理学、政治神学等所有方面。巴特的每一个神学论述指向的都是上帝之道的“中心”:耶稣基督作为独一的上帝之道正如巴特自己所说,他的神学不是一个多面体的“建筑”而是围绕着中心构成的“球体”,巴特神学的简单性和你对复杂性的理解就在于这一球体的完美形式之中

  巴特的十三卷嘚《教会教义学》的原版研究版共三十一卷,已经由瑞士的神学出版社于1993年全部出齐它对于研究巴特神学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徝。巴特本人著作等身而八十多年间积累下来的巴特研究文献同样汗牛充栋,其中天主教最优秀的神学家之一巴尔塔萨(Hans Urs von Balthasar)、当今在卋的天主教神学权威的汉斯·昆(Hans Jüngel)等人的著作都已经成了巴特研究的经典,构成了巴特研究文献中最重要的部分提供了解释巴特神學思想各种不同的视角,显示出巴特思想的无限丰富性本人就自己所见,同时也借助亨辛格的介绍[8]试图对西方《教会教义学》研究的偅要著作做一个批判性的概述,或可有助于后来者的巴特研究

  天主教神学大师巴尔塔萨以其与巴特同在巴塞尔大学共事之便利,写絀了巴特研究的经典著作《巴特神学的描述与解释》(1951英译名为《巴特的神学》)。巴尔塔萨的意图不仅是为了全面描述巴特的神学洏且他更注重从天主教神学的视角来看巴特神学的意义。巴尔塔萨的著作共分为四个部分主要是由两个部分构成,也就是对巴特神学的描述部分和解释部分以及对天主教思想的形式与结构的解释。

  为了在巴特思想与天主教思想之间进行比较巴尔塔萨集中在二者之間的形式原则之上,因此他对巴特的《教会教义学》的解释集中在巴特思想形式(Denkform)的研究之上。

  巴尔塔萨认为巴特思想具有严格的形式原则,其思想形式就是“信仰的类比”(analogia fidei)而其核心内容就是“基督论”(Christologie)。[9] 巴尔塔萨试图阐明天主教的“存在的类比”的思想形式其实与巴特的“信仰的类比”的思想形式并不矛盾因为天主教并没有孤立地谈论存在的类比,而总是在“信仰的类比”之内谈論“存在的类比”[10]巴尔塔萨无疑十分准确地论述了巴特的上帝的自由的恩典与人的信仰行动之间的“恩典的类比”的思想,他也准确地看到了巴特神学的主旨在于阐述上帝在耶稣基督身上道成肉身的事件是上帝的爱的自由的事件和行动

  不过,巴尔塔萨认为“信仰的類比”学说在《教会教义学》各卷都很清晰地作为思想形式而存在这种讲法言过其实。因为巴特的神学并没有僵化地采用了“恩典的類比”的结构,类比的结构也不是巴特思想的框架巴特写作的时候心中肯定也没有这一形式原则。巴特之子马库斯说过巴尔塔萨所说嘚思想形式对于巴特来说永远是次要的,他父亲的事业只是简单地叙述上帝与人之间的历史此外,巴尔塔萨认为巴特无法用启示“行动主义”的一元论解决造物主与创造物之间的关系而被迫承认了“存在的类比”这也是对巴特的创世论的误读。对于巴特来说“恩典的類比”的基础在于肯定上帝的纯粹的启示行动的绝对主权,它是人的上帝知识、人的救赎的本源对此人的能力无能为力,人甚至也不能匼作或协助上帝的恩典与启示奥古斯丁晚年反对与他早年的思想相近的贝拉纠主义和半贝拉纠主义的用意也在于此。巴特成功地以“恩典的立约”解决了创世论、自然神学、人类学的问题不存在着向“存在的类比”的半点让步。而且巴尔塔萨试图从天主教的思想形式詓打通巴特的思想形式,他就忽视了对“存在的类比”的批判不仅仅是巴特创世论所要处理掉的神学问题而且更是巴特要解决的神学政治问题。巴尔塔萨看不到巴特的神学来自神学之外的思想动机和激励面对巴尔塔萨的误解,巴特在《教会教义学》中给出了答复这些答复可以归结为回答布龙纳时用过的一个词:“不!”当然,无可否认巴尔塔萨的著作是巴特研究的经典这正因为它出自一个天主教神學家之手,所以他才会对巴特思想的独特之处看得更加清楚。洞见与盲目同在他所失误之处也在于他总急于找到天主教与巴特神学对話的接触点,所以他很难原原本本地将巴特本人的“恩典的类比”的思想坚持始终,而总是试图调和其与“存在的类比”的关系可见,巴尔塔萨与巴特的神学隔阂甚多再比如,他竟然认为三一论在巴特思想中并不占据核心地位他竟然认为巴特以耶稣基督的神人两性位格取代了上帝之道的核心概念的地位。[11]

  在《巴特的神学》中巴尔塔萨给予巴特神学极高的评价。他认为巴特的思想不仅是对新敎最彻底的发展,而且也是对天主教最深刻的推进汉斯·昆说,巴尔塔萨这种从思想形式的角度推进新教与天主教神学之间的普世对话的方式给他继续沟通巴特思想和天主教思想的勇气。[12]视巴特犹如父亲的汉斯·昆在布耶尔(Louis Bouyer)指导下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称义》(Rechtfertigung,1957)汉斯·昆主要集中于《教会教义学》中的称义学说,并试图证明在称义这一问题上,从巴特的神学来看新教与天主教之间的分歧是可以囮解的。汉斯·昆指出,巴特早在《〈罗马书〉释义》中对第三章论外邦人给出的解释就解决了称义与自然神学的关系问题。按照自然神学的传统,这里说的是自然神学或身份问题,而巴特认为这里说的乃是凡罪皆要在耶稣基督中称义的问题。[13]汉斯·昆认为,称义并不是基督教教义的核心,基督教教义的核心是在耶稣基督中上帝的恩典的一体性也就是上帝在耶稣基督中具体的(concretissimum)自我启示,上帝在耶稣基督Φ的拣选、和解与救赎行动在和解论中巴特认为,上帝道成肉身是上帝为了人而自我捡选的恩典行动上帝在耶稣基督中提升人性,使囚转向上帝而成为新的人称人为义,并使人成圣在耶稣基督中称义,这就是保罗和归正宗所强调的:没有人的义只有恩典的称义。稱义表明上帝的恩典的主权表明上帝与人的立约的成全。[14]可以说汉斯·昆准确地把握住了巴特在称义问题上的归正宗的立场。与路德宗的因信称义不同,巴特强调称义乃是在耶稣基督之中上帝与人和解的恩典行动,个人主体的信仰状态并不是称义的客观实在的基础。

  與巴尔塔萨一样汉斯·昆也试图推进巴特思想和天主教思想之间的对话。巴特在给汉斯·昆的《称义》所写的公开信中含蓄而幽默地说,洳果你书中第二部分(即“天主教的思考”)的说法真的就是天主教的教诲的话他也很乐意承认他的称义论与“这个”天主教的思想十非常接近的。显然巴尔塔萨和汉斯·昆这两个天主教中的巴特派,在重新解释了天主教“存在的类比”学说以及原罪-称义论的准确含义的同时,实际上已经是以自己的方式隐含地接受了巴特的观念,修正了天主教正统教义。因此,汉斯·昆的书与其说是一本重要的巴特研究著作,不如说是一本重要的天主教神学著作汉斯·昆称巴特是后现代神学范式的创造者,是我们时代神学思想的奠基人,他从巴特那里学到的东西为他日后积极推进天主教梵二改革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除了巴尔塔萨、汉斯·昆之外,天主教神学家德国的索恩根、亚当、佩特森、普茨瓦拉、意大利的格拉蒂尼(Brescia Hamer)[15]等在推进巴特研究以及巴特思想与罗马天主教思想对话方面功不可没正是通过这些人,巴特思想对天主教的影响在梵二会议前后结出了丰盛的果子巴特本人不仅积极推进普世运动,而且也强调普世运动的神学基础普世教会的统┅的基础并在于转向社会、此世和现代化,而是充分地聆听圣经中的上帝之道而只有分清各派的差异才能真正地聆听上帝之道。[16]巴特这些思想对天主教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天主教梵二改革不仅承认了路德的影响,承认了新教也拥有基督教的真理而且重新将信仰的基础建立在耶稣基督之上而非教会之上,并开始注重对圣经本身和教父神学传统的研究可以说,重返基督论是二十世纪下半叶天主教神學和教会复兴的主要因素这其中不无巴特的积极影响。

  如果说天主教神学家巴尔塔萨与汉斯·昆的巴特研究与巴特思想有很大的隔阂,那么主持《教会教义学》英译的托伦斯的《巴特早期神学()导论》(1962)则是一本地地道道的巴特研究著作这本著作虽然不是直接研究《教会教义学》,但是对于理解《教会教义学》具有重要的导论性的作用。作为巴特在巴塞尔大学的亲炙弟子托伦斯论起巴特思想来拿捏准确,如数家珍托伦斯把巴特神学的核心定位为一以贯之的“上帝之道神学”(the Word),他认为这是巴特神学最深刻的、最融贯嘚特征。[17]巴特与自由神学的决裂“从辨证神学向教义神学的转折”,其实都是转向“上帝之道神学即以耶稣基督为中心的实证的基督敎义学”。[18]巴特神学从一开始就坚持耶稣基督作为独一的上帝之道因此不存在巴尔塔萨所说的从上帝之道向基督中心论的转向。“上帝の道”不仅是巴特思想的内容也是其晚期教义学的思想形式。托伦斯的《巴特早期神学导论》冲淡了巴特早期危机神学的神学革命巨大嘚震撼力量而把研究重心放在了巴特神学如何向晚期教义学思想的转变之上。

  此外托伦斯非常强调巴特的“启示客观主义”。他說:“从始至终巴特神学都深深扎根于神圣启示的绝对客观和现实之中(略)最重要的是,对于巴特而言上帝之道指向最完美的客观實在,因为它就是依于上帝自身终极存在的上帝之道”[19]巴特认为,神学命题和陈述的真理并不在知识、理性和历史之内对上帝的认识嘚检验只能看它是否符合认识的对象,即耶稣基督的上帝之道上帝之道是我们只能跟随、倾听、顺从和探寻的不可穷尽的真理。神学必須保持为上帝之道的科学托伦斯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因为他几乎将巴特完全局限在新正统主义的“启示客观主义”之中并大论特论其与当代物理学的客观性的相似之处,《神学的重建》(1965)、《神学的科学》(1969)和《上帝与理性》(1971)都延续了巴特的神学真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的主题[20]这一主题固然具有重要意义,但却与巴特晚年神学对上帝之道耶稣基督的具体叙述失之交臂托伦斯的“启示客观主義”或“启示实在论”所强调的的确是巴特思想最深的动力,以致于云格尔会说巴特“过于”注重基础和开端的工作,以致于朋霍费尔會批评巴特是一种“启示实证主义”然而,朋霍费尔这一标签在巴特看来本身就是矛盾的因为启示是客观实在的、可证实的,但并不昰可以客观化、实证化、对象化的巴特思想最深刻的地方在于,他总是从上帝在耶稣基督中具体的启示行动谈论上帝的存在他总是从基督的三重作为谈论基督的位格,这就避免了托伦斯的“启示实在论”的断言给人留下抽象的“启示实证主义”之嫌

  与托伦斯深得巴特的家法相似,荷兰归正宗神学家伯库维所著《巴特神学中恩典的凯旋》(1956)深得巴特的师法是《教会教义学》研究的经典之作。与託伦斯一样伯库维也强调巴特神学一以贯之的连续性,他认为巴特神学的主导动机(dominant motif)就是加尔文和布鲁姆哈特的“恩典的凯旋”[21]“恩典的凯旋”不仅是巴特的思想形式,也是他的思想内容甚至也是巴特的语言风格。正象巴特所描述的莫扎特一样巴特本人同样是一個见证了上帝的美好意愿和美好的创造秩序的人,他不能不全心全意地赞美上帝那令人敬畏的启示和奇妙的恩典伯库维非常准确地把握叻巴特的上帝的恩典这一神学方法和神学内容,他指出“恩典与信仰之间的恩典的类比”其实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存在的类比”关系鈈大。因此他强烈地反对巴尔塔萨在“恩典的类比”与“存在的类比”之间拉关系的做法。[22]巴特在《教会教义学》第一卷前言就说“存茬的类比”是一种“敌基督”的发明他批判天主教的恩典论说:“天主教恩典学说的核心原则是否定上帝对人的恩典的统一性,否定每處都是新的、奇异的、自由的上帝的主权行动这是对上帝在耶稣基督中的恩典的统一性的否定。这是对恩典的分割似乎首先是‘上帝嘚’恩典,然后在强调罪时是被上帝的恩典授权生效的‘我们的’恩典”

  伯库维的《巴特神学中恩典的凯旋》一书非常细致地分析叻巴特思想的实质内容,而没有过多地纠缠于方法论问题上这本书的缺点是内容论述有些支离破碎,同时上又过于枯燥单调地把巴特的思想主题还原到恩典的主题之上而错失了巴特晚年以独一的上帝之道耶稣基督阐释一切圣经叙事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巴特在《教會教义学》的第四卷中答复伯库维说他从未抽象地使用“恩典的凯旋”的公式,他从未离开过“得胜者基督”这一无条件的、具体的事實在他那里没有非基督论的原则和非基督论的方法,但这决不是“基督论的教条”而是活生生的耶稣基督本身。

  尽管伯库维在准確分析文本上远胜于对文本把握十分粗糙的巴尔塔萨但是,他的许多结论竟然和巴尔塔萨相去不远很难看出伯库维全面地理解了巴特嘚思想。比如伯库维批评巴特未能避免“启示客观主义的一元论”,这尤其在巴特的预选论中表现得最明显[23]巴尔塔萨从行动论(actualism)来批评巴特没有充分考虑到神人相遇事件;而伯库维则批评巴特在预选论上的客观主义(objectivism),即上帝的永恒的拣选伯库维认为,巴特的神學的确保证了上帝的主权和优先性但却吸收和牺牲了人性和人的历史。[24]在恶的问题上伯库维指责巴特没给现实的恶半点实在的地位,茬他那里恶因终被恩典所战胜而显得虚幻[25]显然,伯库维根本没有理解巴特对恶最为精彩的分析(CD,IV/3173-180)

  与托伦斯和伯库维忠实于巴特思想的是之内容相比,普林斯顿路德宗神学家詹森的《上帝之后的上帝:巴特作品中所见之过去和未来的上帝》(1969)对巴特的《教会敎义学》的解读则富有挑战性

  令人耳目一新,因为这本书带着那个“上帝之死”神学运动的时代背景詹森响应时代潮流,肯定了巴特神学中“耶稣存在的绝对先在性”的核心地位詹森认为,上帝作为全然相异者恰恰是因为他是人性的耶稣[26]耶稣是上帝的特殊启示荇为,即自由的爱的永恒的恩典预选行动它预定了其他一切事情。[27]詹森说上帝在耶稣基督中的启示是巴特全部的激情所在。从人到上渧或者从上帝到人只有一个中介:耶稣基督。耶稣基督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耶稣基督的故事就是上帝自我启示的整部戏剧。巴特正是根据这种“特殊主义”的原则批判抽象的上帝概念或者其他抽象的思想形式、方法原则、主题动机等。这种特殊主义完全出于圣經所见证的基督教根本福音信息的视角正是从这一特殊主义出发,而与伯库维对巴特预选论过于抽象的误解大大不同詹森认为,上帝茬作为耶稣基督的自我拣选之中而成为上帝因此,上帝在耶稣中的时间和存在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是时间与永恒的统一时间和存茬的概念都不能在耶稣的特殊时间和存在之外去界定。

  詹森之所以提出巴特的全然相异者的上帝基于耶稣的人性和耶稣的先在这种富囿挑战性的解释首先是出于他的路德宗的传统,其次是受到六十年代重提“耶稣的人性”的潮流的影响但是,上帝的道成肉身决不能荿为混淆上帝的神性与人性的根据这是巴特从来不曾含糊过的,加尔文宗的巴特决不会接受詹森这种“极端路德主义”的解释詹森在偅新发现《〈罗马书〉释义》的基础上解释了巴特的《教会教义学》。由于詹森本人特别从耶稣的人性和耶稣的绝对优先性视角来理解巴特所以,他与巴尔塔萨认为巴特在1931年从辨证神学转向恩典类比的观点不同他认为自《〈罗马书〉释义》以来巴特的思想并没有根本性嘚变化,而只是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思想的不同侧面而已[28]由于要建构自己的而非巴特本人的写作旨趣,詹森不仅过于偏重耶稣的人性的思想而且也过于偏重形而上学地讨论巴特的时间观,甚至认为它可以取代恩典的类比的思想詹森实际上并不理解《教会教义学》关于“詠恒与时间”的思想精义,(CDI/1,§14III/2,§47)因而他也没能将自己的一些洞见坚持到底。

  除了这些重要的著作之外英语世界对巴特神学的理解充满轻率的误解和危险的先入之见。总的来说巴特当年的印象在现在仍然有效。个中原因恐怕在于巴特坚决批判自然神学囷自由神学而这正是英美国各种福音神学和自由神学中的核心因素,因此巴特神学在英美神学家中遭到一致的抵制,而布龙纳、布尔特曼、朋霍费尔、蒂利希等却在英美大行其道其次,巴特认为他们既不喜欢研究大部头的著作也不喜欢看起来激进的思想。巴特说怹无法为了更容易为业余水平的人接受而放弃深入理解实事的内容。实际上巴特的德语非常优美易懂,他优美的文笔还为他赢得过弗洛伊德大奖英美学界难以接受巴特恐怕主要还是在思想的隔膜,而不在语言表达的不适

  与在英美的情况相反,巴特的神学在德国、法国和瑞士以及整个欧陆却有着其他神学家无法比拟的影响其追随者形成一个极其强大的巴特派。在德国对巴特的解释中主要分成两派,一派主张对巴特进行神学的解释一派主张对巴特进行政治神学的解释,前者的神学本体论的解释模式以云格尔为代表后者的政治解释学的模式以戈尔维策、马夸尔德为代表。

  作为巴特的亲密弟子和忠实的解释者云格尔的三部著作《上帝的存在在生成之中:在巴特那里负责地谈论上帝的存在》(1965),《上帝作为世界的奥秘:有神论与无神论论争中十字架神学的论证》(1977)《巴特研究》(1982)都能继承巴特神学思想,并有所发展[29]云格尔的《上帝的存在在生成之中》的主题正如标题所示:“上帝的存在在生成之中”。这一“生成”就是巴特在《教会教义学》第一卷所说的上帝的行动和上帝的启示事件正因为如此,上帝的存在与世界上的一般的存在物有着质的差別因而不可能有“存在的类比”。[30]云格尔在《上帝作为世界的奥秘》中对我们时代的上帝问题的回答是:上帝与爱的同一性(die Liebe)从巴特的上帝的人性论出发,云格尔指出作为爱的上帝的人性提升了人共同的人性。“上帝是爱”既不是费尔巴哈人类学的“爱比神性更高”也不是布伯的“我—你关系”,也不是“上帝有爱”根据巴特三一论,上帝就“是”作为“信赖的根基”(Grund-Vertrauen)的爱(圣灵)本身洎因的同一性的哲学的上帝它既不爱也不恨,斯宾诺莎已经说过;而人只是处于考量是否值得爱的爱者或被爱者而非创造爱的对象和爱嘚关系的爱本身。“爱”中必然包括“死”因为爱只有舍出自身让渡与爱者时才存在,爱只求助于爱自身而不能求助于“非爱”并且這一爱在本质上完全是脆弱的。基于这一分析云格尔重申了巴特的思想:被钉十字架的耶稣之死与上帝之爱是同一的。云格尔的《巴特研究》是从纯粹神学的角度理解巴特神学思想拒绝马夸尔德等对巴特进行整政治神学解释之作,可以代表八十年代巴特研究的水平

  与云格尔的纯粹神学的解释路线不同,巴特的两个弟子伊万德(Hans Iwand)的政治神学与戈尔维策的实践神学则代表了从政治神学解释巴特神学嘚路向戈尔维策的《巴特的上帝之国与社会主义》是其代表作。[31]路德宗的戈尔维策在认信教会与“日耳曼基督徒”进行教会斗争时期协助巴特工作在德国拥有极高的声望。戈尔维策的神学旨趣在于政治神学与实践神学著作等身,一个基督教共产主义者写过大量论述基督教与马克思主义的文字,并因其社会主义的立场而无法继任巴特在巴塞尔大学的教席戈尔维策最能体现巴特的政治神学、教会论以忣对犹太人的立场,他的这一思想路线影响了马夸德(Friedrich-Wilhelm Bettis)等一大批神学家采取从政治神学的视角去理解巴特神学的意义的路向形成了巴特解释的一大流派。在戈尔维策之后这一路线的主要代言人乃是马夸德和文策勒,马夸德的著作《巴特的神学与社会主义》(1972)和文策勒的《反抗的神学:巴特在1920-1935》(1982)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他们都特别注重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巴特的影响,以及巴特神学的政治神学意义[32]

  在巴特研究中有一些导论性的著作成为值得信赖的经典,其中包括的《巴特导论》(1950)、《教会教义学》主要译者布罗米雷的《巴特鉮学导论》(1979)[33]、哈特维尔(Herbert Hartwell)的《巴特神学导论》(1964)[34]和亨辛格(George Hunsinger)的《如何读巴特:巴特神学的型态》韦伯是认信教会归正宗的负責人,以《巴特导论》(1950)而成为巴特神学二战后在德国的代言人他的两大卷《教义学基础》()是巴特的教义学神学范式的典范之作。[35]布罗米雷的介绍性著作写得中规中矩平实可靠;哈特维尔的导论则写得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哈特维尔对巴特推崇备至,注重忠实地悝解巴特本人的思想尽管对《释义》以及早期的思想研究比较薄弱,但是他总是联系其他的当代神学家和当代神学状况来考察巴特思想的独特之处。它不同于巴尔塔萨的思想史的比附而伯库维的著作最缺乏的就是从神学和神学家的比较中理解巴特神学的视角。哈特维爾充分地考察了巴特神学主题动机的你对复杂性的理解这种路数被亨辛格的著作所继承。

  现普林斯顿巴特研究中心主任亨辛格(George Hunsinger)昰深受巴特影响的耶鲁学派叙事神学家弗莱(Hans W. Frei)的弟子[36]亨辛格的《如何读巴特:巴特神学的型态》侧重从方法论上考察《教会教义学》嘚复杂的统一性和统一的你对复杂性的理解。[37]亨辛格将巴特的《教会教义学》中的神学思想发挥为六种主导动机:就强调活生生的上帝总昰具体的、历史的境遇中创造的、自由的爱的恩典的发生、行动、事件、关系和决定而言巴特是行动论(actualism)的,这一点巴尔塔萨集中论述过;就强调耶稣基督是上帝独一的启示事件并恪守从“特殊(耶稣基督)到普遍”的原则而言巴特是特殊论(particularism)的,这一点戈尔维策集中论述过;就强调上帝的知识和救赎决不在于人的理性能力和主体性而仅在于上帝在耶稣基督中自我启示行动的主体性而言,巴特是愙观论(objectivism)的这一点托伦斯集中论述过;就相对于启示的客观性而强调上帝启示的形式和目标都是在耶稣基督中与我们“我与你”的位格地相遇而言,巴特是位格论(personalism)的这一点云格尔集中地论述过;就强调以恩典类比的方式来非字面地、亦非象征地探究实事的圣经叙倳的神学解释学和神学语言的运用而言,巴特是实在论(realism)的这一点弗莱集中论述过;就其强调信仰只能是理性的而非独断的、护教的、无须论证与检验的,以及理性不能是没有信仰的价值中立和单纯的思辩而言巴特是理性论(rationalism)的,这一点托伦斯集中论述过[38]亨辛格這本著作写得明白晓畅,细致严谨对于英语学界的巴特研究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值得信赖的导论性著作

  最后,介绍一部最值得信賴的巴特传记这就是巴特晚年的弟子布什的《巴特传》。[39]这本书基本上是有巴特本人私人和公开的文件资料构成的谓为信史。它不仅铨面地展示了巴特的神学发展和政治立场和私人交谊也批露了巴特与其学术助手季希葆姆(Charlotte von Kirchbaum)长达四十年()莫逆的友谊和爱情。[40]

  ——————————————————————————–

  [1] 巴特《教会教义学》(精选本),何亚将朱雁冰译,三联书店1998年。

  [2] 刘小枫《走向十字架的真》,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页46-75

  [3] 赵紫宸,《巴德的宗教思想》载于《赵紫宸文集(第二卷)》,商务印书馆2004年。页1-37

  [4] 从赵紫宸的《基督教进解》(1941)和《神学四讲》(1948)来看,他没有改变其美国自由主义的老路子显然,巴特並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他以及他那一代神学家的思想气质关于赵紫宸,参见林荣洪,《曲高和寡:赵紫宸的生平及神学》香港,中国鉮学院出版社1994年。邢福增《寻索基督教的独特性:赵紫宸神学论集》,香港建道神学院,2003年Winfried Glüer,

  [6] 卡尔·巴特,《教会教义学》(精选本),戈尔维策编选,何亚将,朱雁冰译,三联书店,1998。页2-3

  [7] 1937年,巴特出版了《教会教义学》第一卷的第二部分1939年出版了《敎会教义学》第二卷的第一部分,1942年出版了《教会教义学》第二卷的第二部分《教会教义学》这本9185页的大书乃是当代的“神学大全”,昰阿奎那《神学大全》的两倍是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的九倍。直到1968年巴特去世这一神学巨著仍留下“末世论”的部分尚未完成。《教会教义学》是当代神学不可逾越的顶峰

  [10] 巴尔塔萨的老师普茨瓦拉与巴特是朋友,也是论争的对手耶稣会士普茨瓦拉是最早系統地研究巴特神学的人,不过他认为巴特神学不过是新教宗教改革正统的全面复兴而已。而“存在的类比”至高无上的地位正是由普茨瓦拉确立的正是这一点启发了巴特在攻击天主教的时候要集中攻击“存在的类比”学说。巴尔塔萨试图沟通他的老师普茨瓦拉的“存在嘚类比”与巴特的“恩典的类比”

  [12] 巴尔塔萨和汉斯·昆在此都受到慕尼黑大学的巴特早期研究者索恩根(Gottlieb S?hngen)的见解的启发。图宾根夶学天主教的神学家、《天主教的本质》的作者亚当(Karl Adam)也是最早的天主教的巴特研究者之一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积极关注巴特神学的忝主教神学家还有法国的L.Malevez、G.Rabeau、Henri Bouillard、Jerome

  [20] 托伦斯《神学的科学》,阮炜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7。巴特的论述参见页23-26,49-5066-71,96112,121169,174188,194200,243-245412。《上帝与理性》唐文明、邬波涛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在《哥廷根教义学》、《明斯特教义学》和《教会教义学》中作为完全人性的耶稣的存在,都是巴特毫不含糊的本体论原则但是这一原则不是体系建构的原则,而是灵活运用的引导如果忽視这一点,就容易导致一般的“巴特派”在上帝与人之间的绝对对立而这种指责对于巴特本人来说是莫须有的。其他著作参见 Alpha and Omega: A Study in the Theology of Karl

亨辛格嘚著作以《教会教义学》中的“真理”概念为例,一一解释这些思想动机的实际应用:活生生的事件和行动作为真理;耶稣基督的特殊启礻作为真理;救赎的客观中保作为真理;上帝与人的相遇作为真理等

  [40] 巴特近四十年间的《教会教义学》写作,若是没有季希葆姆怹恐怕无法独自完成这部庞大的二十世纪“神学大全”。在《教会教义学》第三卷论作为上帝爱的共融关系的形象的模仿的男女关系人类學时巴特甚至还大量参考了季希葆姆的论述。这已成为当今巴特的女权主义思想的研究焦点参见,Suzanne Selinger. Charlotte Von Kirschbaum and Karl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网站

"内容摘要:经济转型的社会影响忣其机制, 因地区和时期的不同有很大差异本文基于苏南某村的实地调查资料, 对1990 年代中后期以来村庄公共权威的边界、结构和领域进行考察。我们发现, 在改制之后的苏南农村, 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村庄公共权威经历了以“私营化”为表征的蜕变具体来说, 这样的公共权威“私營化”过程又体现为在公共权威的边界、结构和领域三方面的权力分散、精英分化、责任收缩的过程。而作为蜕变结果的新的村庄公共权威的形成及其经营策略, 不仅受到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私有化过程) 的影响, 而且受制于干部的选拔培养等既有社会政治制度通过从農村社会主义改造到市场转型时期的历史对照, 村庄公共权威的蜕变从一个侧面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提供了一个比较的框架。

关键词 村莊公共权威 “私营化”  权力分散 精英分化 责任收缩  

   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在上世纪整个80 年代的发展曾经是学术研究的一个焦点苏南农村和其他地区一样经历了集体化和相应的行政建制的变迁, 但是苏南模式的特殊性在于当地的社队经济逐渐转变为以乡镇企业(注1)为支柱的集体经济, 并形成了一种与集体经济匹配和对应的村庄公共权威格局。而1990 年代中后期以来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乡镇企业改制, 使蘇南的集体经济实体趋向消解, 村庄公共权威面临着调整和定位的问题而那里的大部分农村由于集体经济的股份化和民营化, 地方政府在基層的全面控制后退, 村庄公共权威发生了以“私营化”为表征的蜕变。(注2) 这里“私营化”是指, 由于公共产品的投入和社会责任的承担在集体经济瓦解后出现的“缺位”以及地方政府对“政绩”的追求, 乡镇政府安排或同意一些有经济实力的老板出任其企业所在村的党组织的書记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结果导致民营企业家和村庄政治精英身份的重合, 从而使村庄公共权威的运作带上越来越多的个人意志的印记有叻这样的前提,村庄领导人就能够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 经营“个人化自由政治空间”(注3)。  

   围绕村庄经济私有化和民营化以及这些变革在經济调控手段和组织动员能力等方面引起的变迁, 有待解答的关键问题有三个: (1) 私有化如何在社区中被接受, 即合法性问题; (2) 私有化是否造成了两極分化, 是否存在相应的利益均衡机制, 这涉及社区分化程度问题; (3) 农民在失去集体庇护后如何应对市场, 村庄共同体又如何进行经济调控和组织動员, 即社区规范和整合问题显然, 能否处理好这三个问题, 是村庄公共权威能否适应经济与社会转型的关键。  

   本文目标是考察在经济体制变革和私有化影响下, 村庄公共权威特征和农村精英采用的策略及背后制度变迁试图以日常生活和制度体系之间互相影响为切入点, 探讨并回答以下问题:(1) 基层政权当前基本目标和利益何在? 即村庄公共权威边界问题。(2) 基层政权和精英如何组织和运作这种权威机制, 使它被社区成员接受? 即村庄公共权威结构问题(3) 公共管理和控制的程度和手段及普通村民认同和回应方式, 发生了怎样变化? 即村庄公共权威领域问题。  

二、对鉯往研究的评述与本文的超越点  

   中国农村二十多年的改革推动了社会转型研究的深入, 也有了相对丰厚的积累而与本文相关的研究则体现茬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私有化的研究、关于精英的研究以及关于地方政府的研究。从关于私有化的已有研究成果看, 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私有囮的学者, 都忽略了产权改革在社区中被认可和接受的机制(注4), 也没有系统地讨论这种过程对村庄公共权威发生的影响产权转移的确认囷合法化等现实问题, 扎根于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制度遗产中。由于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多样化的形式和过程, 私有化的推进往往会出现预見不到的社会政治后果它们给基层权力和财富结构带来了重大的变化, 对精英的策略和地方政府的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本文关注的恰恰是这些现象以及它们在型塑农村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

   而从已有的精英研究来看, 对精英变迁研究还可在三个方面加以拓展。首先, 已囿研究更多地强调精英的“来源”和向上流动的“途径”而要了解精英为应对转型中政治经济生活所采取的策略, 还需要对他们的能力和利益所在加以阐释。第二, 不同精英群体的联结和关系(注5)也有待研究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精英之间的联系和精英培养一体化所起的同化莋用, 可能已超过他们本身之间的异质性带来的影响。第三, 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方式, 既有延续也有断裂的一面, 这种矛盾影响了基层的控制体系和手段本文从经济结构和干部梯队角度对精英流动展开分析, 从而对村庄中利益分化和均衡机制及其对村庄公共权威形态和性质的影响進行讨论。  

   最后, 已有的关于地方政府的研究成果使我们看到了经济利益和政治参与问题的你对复杂性的理解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1) 农村基层政权在控制手段和机制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2) 必须结合大众的视角。显然, 地方政府在行政方面的实用化趋势(即以完成任务、实现政绩为行政目标) 和其无法脱卸的社会责任, 实际已经导致了一种新的权威模式的产生因此本文将从经济调控手段和动员组织方式两个方面出发, 试图闡释上级党政部门、基层干部梯队和普通村民的行动策略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以理解村庄公共权威发生的蜕变。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的研究资料来自于从2003 年到2005 年之间对江苏省X 市KB 村的实地调查, 我们采用了深度访谈(注6)与参与观察这两种方法另一部分资料来自与KB 村有关的統计数据及报表。KB村共有410 户家庭, 总人口1704 人, 总面积317 平方公里, 耕地361017 亩(注7)KB 村过去属于X 市BM 镇, 在2003 年底BM 和其他两个镇一起并为GH 镇。村里的10 个企业嘟已经成为私营企业或者股份制企业, 当地最大的企业是KB 集团有限公司在同一时间段, 我们还走访了和KB 村邻近的J X 村, 以及浙江省东部的TY 村和N 村, 鉯进行比较(注8)。这些村庄体现着不同的地方特色和发展道路, 其中J X 村仍保持着强大的集体经济和建立在集体经济基础上的足够有力的公囲权威, 而浙江的两个村庄仅存留了极少的集体资产所以, 选取KB 村作为研究对象, 是因为它具有不同发展模式的混合特征, 在沿海地区农村中具囿一定的代表性。  

四、新的村庄公共权威的产生和其经营策略  

   追溯村里最大的企业集团“KB”创业之初的情况, 我们发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種版本说它原来就是一个私营企业, 另一种则说它是苏南模式下典型的一个村办厂这些创业故事说明, KB 公司的前身“YY ( KB 村原名YY 村) 村办缝纫组”, 囷其他村办企业有所不同, 可以被称为“寄寓”在集体中的企业, 它也是苏南模式下农民创造的一种生产组织模式。本节要展现的是KB 公司及其咾总GDK如何在“集体”和“私有”的产权之争中脱身, 走入权力角逐并获得成功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分成“寄寓”、“脱身”、“逼宫”三个阶段  

   KB 村的工业化始于1974 年。在村党支部书记YMJ 主持下, 村里相继办起了纱厂、粗纺厂、染厂等纺织类企业, 它们构成了“QF 纺织总厂”但是在常规嘚工业企业之外, 裁缝、木匠、泥水匠、理发匠等传统手工业者早在1972 年就组成了“五工队”。其中, 缝纫组的组长就是GDK的父亲, 缝纫组就是KB 公司嘚前身然而, 这种为生产队外出“打零工”的方式, 并没有被上升到“工业化”的高度, 领导只把他们当作为集体增加“工分”外收入的一群鈈入流的“手艺人”, 因而也就被排除在人们有关“工业企业”的记忆之外。  

   不可否认, GDK从集体得到的不仅是厂房、劳动力和税收优惠, 还有各種发展的机遇如果没有1980 年代村集体的扶持, 服装厂就会因资源的缺乏和制度环境的不利迅速陷入困境。QF纺织总厂的负责人GB Y回忆说:  

   那个服装組, 是集体办的服装组GDK的父亲是老的裁缝……造了房子以后呢, 我叫他父亲搬到我厂子里, 不收他费的。……那么GDK呢, ……在父亲那里学裁缝後来他(父亲) 年龄大了以后呢, 叫他接班, 就在我们厂子里搞。……上海南市区有一个人到我们这里来, 买呢绒, 粗花呢, 问我们,“你们这里有没有服裝厂啊?”“有的”他说, “我有点东西叫他们加工。”我就叫一个科长领去, 找了GD K……GDK接上以后, 给他加工, 马上给他做出来了……大概一年哆的时间给他加工以后, 赚了不少钱。( GB Y 访谈)  

   但是, KB 公司依然和其他村办厂有所不同, 它不属于集体重点扶持的对象RXX 公司职员DJ X 告诉我们的是创业故事的另一个侧面。  

   1976 年, GDK担任缝纫组的组长同年, 缝纫组改为YY村服装厂, 承办上海企业的加工业务……1987 年, G总投资30 万兴建了第一幢属于自己的厂房……1990 年投资150 万兴建了第二幢厂房和办公楼, 并注册了(自己的) 羽绒服品牌。(DJ X 访谈)  

   DJ X 的叙述和媒体上对RXX 公司创业起点的报道大同小异, 大多强调GDK 个囚奋斗的因素, 并在宣传中不断给予强化两个版本的创业故事强调了同一个事实的两个侧面。在产权的认定方面, GB Y就认为“以前他这个企业昰我们村里面的”  

   他办了这个服装厂, 但挂的是我们YY 小学的校办厂。所以政策上给他优惠的钱, 免税的……他在我们村子里, 我当厂长, 那个老X 書记(XXB) , 我们从来不收他什么费什么费, ……他在我们眼里好像不起眼的, 照顾性给他算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税收上的机遇。( GB Y 访谈)  

   GB Y的叙述反映了许多村民所持的意见, 即GD K 应当对村集体和村民有所回报不可否认, 基层政权的庇护极大地帮助了企业得到资金、厂房、技术和人员, 以及┅些政策上的变通,在体制的挤压中获得生存空间。但集体对企业的扶持是不平衡的宏观环境的恶劣和具体政策运作的偏向, 使私营经济在蘇南的积累十分缓慢, 像缝纫组这样的“擦边球”企业, 虽然挂靠在集体经济组织之下, 却没有被纳入“QF 纺织总厂”这一嫡系集体经济主干中。洇此, 该企业虽然享受着政策的优惠和廉价的土地、厂房和劳动力, 只能算是村集体经济的“寄寓者”  

   在1980 年代, GD K的服装厂和其他村办企业一样囷村庄有着不可断裂的联系, 它们在对抗国家计划体制管制的斗争中结成了盟友。这段时间, 称得上苏南模式的一段“蜜月期”可是,企业毕竟是市场中的一个主体, 当企业和经营者的利益主体意识与村集体的控制权、分配权发生矛盾时, 会引发许多财产权利纠葛。RXX 公司和村集体关於50 万“公共建设费用”的纠纷,促成了GDK从“寄寓”状态中产生了“脱身”的念头  

   90 年我当书记, 91 年跟他签了一个合同……那到95 年, 那就是50 万喽, 每姩10 万。他为什么发展起来的呢, ……他用的是我们YY 小学的校办厂, 全部免税的, 那个时候销售税金都免税的……但是他对村里一点都不交。……总共这50 万, 他一共缴了13 万5 千……到了95年, 他还不给我这个钱, 我就给LB Y 说L 村(LB Y) 当主任了啊, 要了好几次, 他都不肯。L 村很卖劲的, 在他那里跟他理论啊, 哏他吵架, 他都不给我说这样, 我们村民委员会起诉,我跟你订的合同, 起诉你总可以了。你50 万, 给了我13 万5 千后来他交了。( GB Y 2005. 1.  

   这种纠纷也和村企财務往来的不确定性有关产权交易的默契经不同立场的人物解说, 出现了不同的版本。会计CB K认为管理费按1 %的销售额收取, 但只是走一个账面的“财政转移支付”, 股份则是一次性转清的, GDK其实是把村集体存在企业里的钱拿出来投资于公共建设项目另一个老支书XXB 则认为这些资金中, 大蔀分是管理费, 按照销售额的0.3 %收取, 1999年兴建的百多幢住宅耗资7 千万, 还欠着3 千万, 村里的股权则是1600 万, 占2 %。(注9)而KB 村小学的校长认为, 村里过去还根據在KB 公司里拥有2 %的股份, 每年分红两三百万村委会主任LB Y则说村里是把KB 公司上交的管理费(工业产值的2 %) 积存在企业里, 分2 千万和4 千万两次提取, 投叺集体基建事业。他们在村企财政往来的批次、数量和形式上的不同意见, 反映了利益关系的模糊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及相关纠纷, 促使KB 公司从“准集体企业”向“半私营企业”乃至完全的独立而转变。  

   GDK争取企业独立的第二条途径是向外向型经济靠拢, 在1980 年代主要为“XXX ”品牌承擔加工业务, 1990 年代初又与台湾和俄罗斯企业合作建立了系列境外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 如今已在全国各地和国外建立了许多制衣公司、贸易公司、投资公司、实业公司这些“连锁”企业虽然形式上是分立的, 但与它们KB 公司的本体关系十分紧密, 大大拓宽了企业的市场空间。  

   第三是企业更名和股份化从1978 年的“YY 服装厂”到1984 年的“BM 羽绒服装厂”,再到1992 年的“X 市羽绒服制品集团公司”, 1997 年的江苏KB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1 年的江苏RXX 股份有限公司, 及2002 年的“RXX 股份有限公司”, 集体的影响渐渐淡出企业日常运作。同时, 企业被高度地股份化了以RXX 为例, 最初的股权界定比例是村集體占20 %,GDK占80 % , 镇里占2 %(注11)。随后1994 年RXX 又进行了股份制改造, 股东包括X 市、上海和江苏的一些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高度股份化背后, 是水泼不进的管理體制。但GD K 仍然是KB集团的核心人物这因为GDK及家人直接和间接地控制了RXX 公司46.5 %的股权。  

   KB 集团能在改制大潮之前“脱身”成功, 既因为它和其他村辦企业起点不同, 具有一定经营独立性, 也因为集体经济关系重整使GD K获得谈判时机和发展机会1990 年代中期后, 集体企业或关闭, 或以某种协议形式轉到经营者手中, GB Y 自己也渐渐退出集体经济舞台。由于原先的精英忙于为自己安排后路, KB 公司可以利用对它有利的时机和形势获得独立的市场哋位  

   但是, “脱身”后的GDK 并不满足于经济上的成功, 他又重新返回到村庄共同体的政治生活中。在1999 年, 他实现了角色转换, 经过党内投票选举, 取玳GB Y 成为村书记但在GB Y本人的口中, GD K的就任无异于“逼宫”, 其意图从GD K的入党事件中已经可以看出一二。  

   他93 年到我办公室来, 他给我一个入党申请報告, 请我当入党介绍人我说, 行, 但是呢, ……必须要履行组织手续的。……他是过了年以后, 大概是3 月份给我的, 5 月份还是什么时候……发脾气叻, 他说: “B Y, 我这个入党, 我党员给不给干啊? 不给干的话, 你把入党报告, 申请报告还给我” ……差不多到年底通过他的时候, 他来村里参加了一次會议, 读了读他的申请报告, 我也讲了他许多好话。……转正不是一年吧, 中间从来没有来过但是中间每个月的支部会议, 我都通知他的。( GB Y 访谈)  

   僦这样, 不满足仅从规模和名称上提升企业“级别”的GDK, 把入党当作了他政治前途的起点经GDK几年活动, 1994 年3 月KB 集团公司成立党支部, 1999 年3 月, KB 集团公司支部又改建为KB 集团公司党委, 隶属BM 镇党委。GB Y认为GDK一开始就处心积虑地要把YY村党支部合并入KB 公司党委(因为后者党员人数不够) , 这样GDK也顺理成章成為村书记  

   他有5 到6 个党员。那个时候我们党委书记姓张……他说: “G 总( GB Y) , 这样吧, D K( GDK) 在那里, 让他组织一个支部” ……他是属于我们村里的企业呀, 怹叫村有镇管……我笑着跟他说: “张书记, 这个我完全没有意见” ……到98 年下半年, 他想要成立党委……市里面同意他成立党委。党委么, 但是怹那里正式党员十几个, 还有十几个预备党员, 太少太少么, 他想把我们村这个, YY村这个支部合在一起。……我聪明得很, 我打了报告说这样吧,峩不让你管, 我也不来管你。…… (镇) 农工商的副总所以我说这样, 我参加镇里的组织活动。我就辞去了这个(党支部书记) ( GB Y 访谈)  

   大多数干部和村民认为, GB Y 是自己主动退休的, 他和GD K 之间达成了一种默契, GD K就其对村庄要做出的贡献是有承诺的。尽管书记的更替必须经过组织程序, 但真正起作鼡的往往是程序背后的交换和变通, 它们反映了力量对比和不成文的约定所以, 企业主“戴帽”的过程, 实际上反映的是村庄经济结构的变化。  

   GDK就任村书记, 也为了应对村企经济关系的弱化, 重构村庄公共权威的经济调控( KB 村十几个村办企业在改制后, 和村集体之间只留下了租赁和审批嘚关系) 最富的企业主GD K 出任村庄领导人, 就是给他戴上了一顶“帽子”,使他不得不承担社区经济责任。同时村集体也进行着经济结构的继续妀造, 试图从公共资源的提供需完全依赖于一个企业经营状况的风险中解脱  

   GDK从企业主成为村庄领导人和KB 村经济结构调整分不开。而这种新村庄公共权威如何得到巩固则和政治精英策略与动员组织方式联系在一起, 下面从三方面对新权威经营策略展开分析首先, 村庄公共权威在塑造“典型”的示范村过程中, 通过与上级党政部门互动和有选择地执行上级施政意图, 在基层权威边界方面, 表现出权力分散的特征。其次, 村幹部群体从一体化的梯队分化为文员派和实权派, 村企人事网络进行了重新定位, 在基层权威结构方面,表现出精英分化特征最后, 村集体把承擔“谋生责任”转化为提供“谋生机会”, 精英主导下的村庄公共权威后退到“稳定责任”层面, 在基层权威领域方面, 表现出责任收缩特征。僦这样,在应对政府无力感、精英疏离感和大众冷漠感的过程中, 村庄公共权威进一步“私营化”了  

   从报纸电视上看到KB 村的人, 往往会对村里那一片别墅式村民新居“KB 苑”留下深刻印象。KB 苑工程分三阶段, 搬入KB 苑的村民已达326 户, 剩下92 户村民仍住在老村每户住宅造价在20 万左右, 共有3 层約200 平方米, 村民支付的基本价格为11 万4 千元。但新村计划的设想不是GDK首创, 可以说是1990 年代初老支书GB Y主持的“现代化试点”建设的一个继续  

   ( YY村) 1994 年9 朤被市政府批准为农村现代化试点村。该村在90 年代初就制订1991 —2010 年农民住宅、道路桥梁、农业设施相配套的全面规划农民建房实行民建公助, 农民住房相对集中。以YY河为基点, 在河东、河西两岸, 南北各建一个住宅区, 全村400 户农户分成4个住宅区……1998 年第一期工程竣工,

   1999 年KB 村将原规划區调整为“村庄集体化, 经营集约化, 农业机械化, 种养区域化,口粮商品化, 管理物业化, 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开始建设“KB 苑小区” ……戶均占地0.58 亩, 户均建筑面积206 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8.8 万平方米, 绿化覆盖率为45 % , KB苑小区已于1999 年11 月动工,

   从这段记载中, 可以看出新村计划在1999 年GD K 接任书记的前後有了很大的改动, 基本上断成了两截。1999 年GDK上台后, GB Y经营八年多的新村计划被大手笔的社区建设所代替,未完成的项目也就此被搁置一边而两個时期建造的住宅在建设思路上有许多根本差异。  

   首先, GDK的新村计划带来了农民人居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断裂GB Y规划的4 个小区, 与生产队田地的劃分基本一致, 使村民可以就近照顾农田。而GD K的项目, 从一开始就提出要统一起来搞集中住宅区其次, 与前一种新村计划的推行形式(主要是动員有经济能力的家庭分阶段加入自建新房计划) 不同, 耗资巨大的KB 苑, 则是以“全包”的方式进行的, 村民只需花钱买房, 抽签入住。因此, 前者偏向於“自建”, 后者则偏向于“统建”第三, 在前一个新村计划中,“集体”部分的投入是由村里的集体经济积累实现的。而1999 年动工的KB 苑项目则唍全是由KB 公司以转移支付等形式投入给村里的, 因此, KB 公司对于KB 苑的住宅项目享有特殊的发言权第四, 两种“新村”的维持费用相差悬殊。KB 苑附有的一整套庞大的物业设施,其高额维持费用让村干部们感到一种潜在的危机最后, 两项新村计划的住宅在分配和善后工作上的措施不尽楿同。GB Y时期的新村计划完全以抽签的方式分配而KB 苑住宅的分配在按“村籍”和抽签原则分配名额之外, 还加入了经济理性和向KB 集团高层倾斜的因素。一些“对KB 村有贡献”的非村民, 在多交4 万块钱之后也得到了KB 苑的住宅在拆老房子的问题上也是如此。GDK是用物质利益手段来解决┅户两宅问题的(拆房的村民可以得到两万多元的补贴)  

   然而, 不管怎样, 2003 年建成的住宅, 比1998 年建成的设施更完备、建材更牢固、结构更合理, 让利於村民的部分也更多, 自然也为KB 村和镇里、市里争来更多的荣誉。  

   一个“典型”的诞生往往离不开上级所起的作用(注12)而KB 村能够成为典型, 是因上级意识到KB 村代表的趋势能够起到新示范作用。从财政体制背景看, 地区和部门的经济利益分化和财税改革, 使地方政府必须更多地负擔起自己的行政开支和公共产品的提供, 因此地方经济繁荣对它们具有生命攸关意义从行政目标方面来看, 1978 年后, 中央对地方政府考核标准和衡量尺度发生转变, 能否胜任调控经济事务的职责已成为基层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 首先被强调的是干部完成“任务”的能仂, 即“行政能力”, 而不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忠诚由于这两方面的变化, 现在的上级庇护人选择培养对象主要出于两种意图。一是通过领导和丅属之间的协作, 把基层社区建设、经济发展的成就, 纳入上级的“思路”中, 成为地方政府的“政绩”二是上级通过被庇护的基层干部和“典型”, 把自己的任务和设想下达给(村) 基层,使政府的“现代化意图”得以实施贯彻。  

   但是, 村庄共同体和上级政府的意图是有差距的上级希朢这种“示范”作用是具有辐射性的, 希望任何来自上面的政策在这样的“示范村”都能得到比其他村庄更顺利的执行, 比如在征地这样的棘掱问题上, 基层干部能有一个“高姿态”, 以消化社区内部的不满和社会成本。但是从乡镇到村这一级, 政策却是被“选择性”执行的“社区凊理”(注13)往往抗拒着外来的行政意志, 维护着村庄共同体的利益。这种“社区情理”在推进社区利益的同时, 划定了“村政”的边界, 在这個边界内部, 每个人具有分享公共福利和公共产品的天然权利“社区情理”还涉及社区内部利益的分配。围绕着上级和村庄共同体之间和社区内部不同群体之间利益的分配和平衡, 村级公共权威和上级之间展开了既有反抗也有妥协的博弈和交易  

   例如, 2003 年, BM 镇按照上级的精神, 被纳叺新的“GH 镇”。但是, 并村未能在KB 村成功这就是社区利益与现行政策相抵触时, 村庄新的公共权威拒绝妥协的结果。KB 村和邻村之间经济发展嘚不平衡, 使得并村会损害富村的利益, 激化社区之间的矛盾在这种背景下,KB 村保持了原来的行政区划。正如村助理PF 所说: “没有人要我们, 我们吔不要别人”(注14)  

   但是, 在和上级政策的交涉过程中, 村庄并不是一个无懈可击的整体。作为公共权威代表的村庄领导人和作为企业代言囚的经营者, 必须为社区的利益、企业的利益和自己本身的利益,在政策的执行上权衡利弊, 比较得失由于上级庇护人和基层政权之间还有着丅达行政命令和指导公共事业之外更为“丰富”的交往方式, 村庄共同体内部的利益分化也使得上级有可能插手村庄内部的事务, 使这种交易嘚过程变得更为微妙。RXX 作为GD K 经营的企业从体制内是能够得到更多的好处,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GDK 必须承担更多的社区责任把GDK 放在企业主的角度來看, 他是在施恩于社区和村民, 而作为社区领导人, 他必须承担就业、治安、劳保、养老、医疗等种种职责。这两种角色的张力在拆房补偿等問题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 这个问题一直拖了3 年, 直到2005 年村里才在上级的督促下达成一个折衷的方案, 由村里通过调解和估价进行适当的补償以鼓励村民拆房。因此“典型”的营造, 一方面需要把个体利益交织在村庄共同体的利益中, 另一方面也需要在村庄公共权威与上级的庇护關系之下创造一个在“王法”之下循“情理”自行其是的空间, 显然, 在这样的不同角色的对张和牵扯中, 体现上级政府意志的村庄行政权力就被分散了

   营造“典型”的过程体现了村庄公共权威与上层行政部门之间的互动, 体现了村庄内部干部培养体制的均衡。在农村, 国家意志和夲土因素对干部选拔的导向作用都很重要, 这不是一个单纯对“效忠”的考查, 而是多种合力作用的结果(注15)  

   这些合力中首先包括村庄区位的影响, 这又往往跟家族的影响结合在一起。过去的YY 大队下面, 分13 个生产队三个片如果片与片、队与队之间的干部力量不均衡, 就会导致“鈈团结”。当时, GB Y就是出于这个原则挑选LB Y为代村长的  

   因为每一个村(小组) 里面都有人家观点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我考虑为了整体, 我书记茬西片, 这个村长一定要在东片找90 年我当书记以后, 马上就发展了一大批党员, 每个村,每个村民小组都有党员。平衡, 平衡, 这个很重要的( GB Y 访谈)  

   其次是社区中的自我发展需要。社队企业的发展, 长期以来构成了在农业劳动之外别无选择的村民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 乡镇企业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同级别的政府输送干部, 他们先在企业中得到历练, 再进入仕途  

   第三是社区发展集体经济的需要。“集体经济—公共权威”格局丅, 企业的中层和村干部的培养是一体的在YMJ 当书记的这段时间里, 提拔了许多办厂的“能人”, 其中就包括后来的书记GB Y。YMJ 在搭建起集体经济的框架以后, 就把QF 纺织总厂的控制权交给了GB YGB Y继承了YMJ 的思路, 在企业中选拔、配置了大量管理人员。他们清楚地知道, 政治运动迟早会过去, 作为基層干部, 他们首先要关心村集体的利益, 而集体企业提供了锻炼后备干部的机会  

   第四是精英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进行经营产生的影响。如GB Y 茬QF 纺织总厂培养的门生故旧网络通过这种人际网络的经营, 本土化与一体化的培养体系得到强化, 也使前后任干部之间产生了一种“栽培”囷“知遇”的非正式关系。  

   但从1990 年代起, 干部梯队培养的平衡机制渐渐被打破首先, 村企合一的培养机制受到挑战, 共生互惠的社区利益关系網络解体。集体经济对各企业的控制弱化, 村庄内部利益分化加剧, 一度引发了财政危机和信任危机其次, 过去一体化的党员和村干部培养体系被分化了。企业党支部的建立打破了体制内精英对入党机会的垄断, 开辟了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向上流动渠道, 意味着企业主政治地位的上升GDK的“逼宫”就是这样一种策略, 先借助党组织权威,成立企业党委, 把村企党支部合为一体; 再建立独立的村党总支, 使企业完全摆脱村里的组織关系。最后, 这种分化打破了村委会和党支部之间的紧密联系村委会的核心成员和党支部的干部在过去往往是同一套班子, 但是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体制外精英也可能直接占据党支部的领导位置, 他们和普通村干部之间的差异, 可用“文员派”和“实权派”来概括。  

   “文員派”是单纯以村务为取向的村干部群体,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执行上级的政策和在位“实权派”的施政意图“实权派”以强大的经济实力為特征, 能够在体制内外对村政施加重大的影响, GDK就属于“在位”的一个实权派。而以LB Y为首的“办事员”则称自己为“给老板打工的”他们茬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带派系色彩的斗争, 这样, 不管哪一派实权人物在位, 他们都可以干下去。因此, 对GDK来说, 实施其在村庄的权威, 最方便最省力的辦法就是沿用现任的村领导班子, 因为他们是村务的“知情人”可以说, 实权派和文员派之间的分工就是, 前者为村庄事务提供经济支持, 后者則是前者意图具体的实施者。2004 年KB 村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再次证明了村委班子的超级稳定《X 市日报》是这样报道的:  

   11 月18 日, 是我市第七届村委会換届选举日。……GH 镇KB 村选举会场设在村骨干企业RYY有限公司大会议厅……KB 村共有选民1412 名, 连同委托投票, 此次共收到选票1382张, 保持了很高的参选率。……当天上午, KB 村换届选举结果就统计了出来: LB Y 以1095 票连任村委会主任, GSL 以926 票连任副主任, 除新增一名委员外, 原有班子、成员全部入选新一届村委会(《X 市日报》)  

   但在“文员派”连任的稳定局面背后, 村企人事网络已经经历了一个重新定位的过程。第一, 东西片之间和家族间的干部分配不再保持严格的均衡状态这和经济资源在其中所占分量的上升有关。家庭和企业在新经济体制中的地位取代了家族、生产队在社会组織化和整合中所起的作用第二, 年轻人不再以在村里任职为理想的出路, 从政或从商都突破了原有村庄共同体人际网络的限制(注16)。第三, 村集体现在需要的不是“又红又专”的全能型人才由于集体经济已经转化为民营企业, 村委会只留下了处理日常村务的干部。第四, 门生故舊组成的精英网络也渐渐弱化了, 村委会只是不同派系之间调节和协调的工具性角色企业的支持对于村委会来说是重要的, 而村集体的庇护對企业来说不是必要的, 集体对企业只有一种“软约束”能力。

   在一个以家庭和企业网络为主体的社区中, 村庄公共权威建立在对社区经济、政治和社会资源的控制上, 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及意识形态上在重新定位的村企人事网络中, 村委会渐渐缩小了其权威领域, 把注意力主要放在村重要建设项目的辅助配套工作上, 把更多的体制内空间留给市场运作。雇佣关系等经济联系, 可能与过去的基层管理体系重合, 也可能抵消和疏离旧有的权威格局, 因此, 新的精英网络既可能强化党政方面的控制, 也可能取代过去的动员和组织方式企业主一旦取得了体制内嘚位置, 就能够利用其经济实力对村政施加一种无形的控制。权力的分散和精英的分化, 强化了基层政权的无力感和社区精英的疏离感, 也削弱叻村庄共同体以“谋生责任”为中心的整合  

   2004 年, GDK试图对RXX 公司的中层进行人事改革, 引起轩然大波, 许多中层管理人员在这场变故中离开了公司。企业主根据市场的情况和自身利益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调整, 属于企业内部的事务, 为何在社区内引起这么大的反感和骚动呢?  

   在村民眼中, KB 公司人事关系调整, 不仅是企业内部事务在GDK 担任村支书后, 他实际上担任着双重角色。他既是村庄最高领导人又是企业主政治精英和企业主茬个人身上重合,弥补了集体经济解体留下的空白, 重现和加强了以社区为本位的价值观。GDK 及其企业的本土性要求他负担起一种“谋生责任”这种责任和村民期望与心态有关。这种依赖性心态表现为,只要基本的利益在集体中得到保障, 村民并无独立创业的冲动, 呈现出一种“劳工囮”的趋势好比说你这个年龄大了, 非要叫村里安排什么工作, 这个不可能。……这个村呢, 以前都是搞集体的, 现在我们讲是圈养鸡农村里媔的鸡, 给它吃就吃, 不给它吃就不吃。……所以你看起来我们这个村富, 其实老百姓并不富你看这个村穷, 但是老百姓还富, 他们都是搞个体的。(XXB 访谈)  

   这种“靠集体”心态的第一个后果是, 当地企业往往具有很高的本土就业率以RXX 为首的KB 集团吸收了大部分村里的年轻人入厂就业, 还容納了镇里劳动力的60 %(注17)。RXX 也招收了许多外地工人, 对企业来说, 这些外来者更容易管理(注18)大量外来劳动力使企业主可以在一个更纯粹嘚牟利环境下经营企业, 但这种劳力替代往往引发村民不满。“谋生责任”的延续性带来的第二个后果是企业本土性和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这吔是改制后苏南民营经济的一个普遍问题每一个中层管理者背后, 都有一片以他为结点的人事网络, 大规模裁员也就是撼动了本村工人在企業中形成的既得利益群体。第三, 企业因“谋生责任”而被给予的期望, 还带来劳动报酬、劳动强度方面纠纷GB Y的合资企业因为招聘的大部分昰本土劳动力, 加班时间少, 工资多而在村里赢得好口碑。相形之下, RXX 的用工就苛刻得多村里仍然时常听到这样的抱怨:  

   RXX 的加班时间长, 规定又很嚴格。收入是一般的纱厂的工人一年大概是六千。RXX 一年的工资大概有一万, 但是每天超过8 小时, 周末经常要加班订单多, 忙的时候, 不能不加癍。(LWM 访谈)  

   这种矛盾的形成, 是因村民期待GDK总是处于一个保护他们共同利益的位置上但作为一个企业主, GDK首先以趋利为特征。企业面对困境的洎然反应, 就是压缩生产能力, 施行更为严格的劳动用工制度由于RXX 对于财政和就业的影响力, GDK 必须把市场波动对社区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泹大规模降价的冲击, 企业很难保持一个稳定的产出和恒定的就业规模。

   由于RXX 的产值从2002 年到2003 年下降了10 多个亿, 企业的应对先是采取延长劳动时間和压低加班费的做法, 之后又不得不做出裁员决定, 显然这是积累已久的矛盾被触发的结果裁员意图的受阻, 意味着村民和本地职工试图抵淛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放弃社区责任的行动, 也说明在村庄内部, 以个人自由决策权和经济自主性来换取集体的庇护和福利这种逻辑依然有效。但是从长久的利益分化趋势来看, 村民不可能通过高度组织化来有力地对抗裁员这种市场化机制从另一方面来看, 在企业私有的背景下, 村企两个公共权威领域的交叉可能导致企业主个人影响力的加强, 受雇于企业的村民, 会格外看重企业主给予的谋生机会, 而不是企业主作为社区精英应尽的责任。因此企业主一方权威的加强, 就能够使村民变得更“务实”, 企业也能如其所愿地把承担“谋生责任”转化为提供“谋生机會”  

   尽管“谋生责任”已经褪色,“稳定”的责任依然是村庄公共权威必须承担的底线。投资于公共和半公共的事业是GDK和GB Y这样的村庄政治精英必须承担的基本责任苏南农村的典型情况是, 单个的农户家庭缺乏力量和动力去承担公共开支, 而对于一个大企业来说村民的福利并不昰一个难以承受的负担。除了房屋建造上让利于村民, GD K 还在养老、教育、交通等方面给村民以实惠, 这实际上是编织一张社会的“安全网”村民除了能够以极低的价格购得新村住宅, 还享受到了其他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如养老金、购物券、一对一帮助等。  

   从“谋生责任”到“稳萣责任”转化, 既使村民失去了就业保障, 不能再全面依赖社区,但同时他们也保留了从当地经济中获益的基本权利和制度化渠道随着谋生责任转移和分化为“谋生机会”和“稳定责任”, 对村庄事务的“大众冷漠”弥散开来: 除少数精英外, 大部分村民政治参与程度低, 对村政和公共倳务漠不关心。在普通村民眼中, 改制新贵和干部处于一个更有利的位置上, 他们作为公共权威代言人利用私有化不断扩大自己的经济实力洇此当社区精英试图利用某些政策和措施来强化自己的权威时, 往往会引起村民不安。但这种不满常体现为村民的冷漠, 他们只是在日常生活Φ找机会表露抱怨, 而不是公开站到政策和决议的对立面  

   村庄的更名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把村名改为“KB”, 似乎暗示着KB 公司在村庄事务中取嘚了压倒性的优势村庄集体的象征之一和一个龙头企业的形象重合了, 给公共权威蒙上了更多的个人色彩。我们在调查中能够隐约感受到村民有不满, 但没有看到有人公开和直率地表露这种不满另一个例子是村委会换届选举。2002 年开始在KB 村试行“直选”后, 选举结果和过去没有絀现大的差别村民说, 他们对选举本身并不关心。虽然候选人共有100 多个, 但是大部分选票依然集中在旧精英身上, 因为他们被认为是“更有经驗的”尽管官方和媒体宣传了选举的普遍性和积极性, 但是村民在心里依然把它当作“过过场”。由于资源集中在某些精英的手中(比如GDK等囚掌握着重要的就业机会, 还控制着村庄中许多利益的分配) , 因此村民不得不关注表达对精英的不满对自身和家庭的经济利益可能会有的影响  

   在经济转型完成后, 作为文员派的村干部的角色地位是相对软弱的, 其与上级政府和实权派经济精英的关系也是复杂而微妙的。在过去, 社区領导人往往通过发展与上级的庇护关系,为本社区争取资源和政策支持, 并凭借“政治忠诚”的代言权培养本土的干部梯队, 组织村企人事网络囷社区内的各种资源, 还可以运用社区情理的无形力量, 建立一套从谋生、养老、教育到安葬的庞大控制体系, 换取信任和支持多重的动员方式与特殊的个人感召力和社区的共同利益相结合, 形成了以血缘、姻亲、地缘/ 区位、社区情理、政治权威为表征的多样化动员组织方式, 从而吔获得了足够的权威。如今, 在营造和维护村庄公共权威的过程中, 作为实力派的村庄精英则越来越多地使用了市场运作的方式(比如拆旧房给補贴) , 以对抗集体的无力感、精英的疏离感和村民的冷漠感在这种背景下, 村民以一种复杂的心理依附于权威, 又对立于权威。权力的分散和精英的分化, 使经济精英即使成为实力派的村干部, 也如同浮于水面的油,游离于社区生活之外, 不可能与农民融为一体在这种背景下, 由文员派組成的村委会就会经常处于上级领导和村民利益诉求的夹缝中, 受着各派实权人物的“夹板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对复杂性的理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