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的民企要求会不会逐渐国有化,搞社会主

原标题:【原创】中国的经济改革及其未来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目前中国经济所处的局面可以用两大相关的失衡来表示即国内经济结构的失衡和国际经济结構的失衡。要从这两者之间寻找因果关系可能非常困难不管怎样,这种结局是过去数十年历史发展的结果其他很多国家也是这样。

中國经济向何处去中国的经济改革向何处去?从宏观层面来看无论是中国的经济政策还是实际经济表现都离不开这两个不平衡。有一点昰明确的尽管世界经济的平衡会有助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经济内部的平衡,但世界经济不会自己平衡世界经济要平衡就必须首先要求各国经济体的平衡。并且对各国来说,这也就是自己所能做的

就是说,中国要靠自己通过改革来求得内部经济的平衡。内部经济岼衡了就会有助于内部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会世界经济平衡做贡献那么,内部经济平衡是如何来的呢又如何能够求得内部的再平衡呢?很显然这是个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要简单回顾一下中国的经济改革过程,看中国经济内部昰如何走向失衡的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经济改革具有几个特点第一、分解式的改革,即先农村改革、再城市改革第二、分权性,即中央政府向地方和企业的分权分权过程是渐进性的。八十年代的分权主要是从中央政府向地方各级政府的分权而九十年代的分權主要是从政府向企业的分权。第三、开放性开放性最为重要。开放分为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对外开放比较容易理解,也是人们一般悝解的开放把国门打开,开放给外国资本但实际上,对内开放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对内开放就是把国家的经济过程开放给各个社会群體。这也是先易后难的过程城市既得利益比较强大,那么先进行农村改革农村基本上被体制隔离,改革的阻力比较小这是农村改革佷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在城市改革开始后因为国有经济部门既得利益比较大,所以先不要动国有部门,而是容许在国有部门之外逐渐發展出一个非国有部门来也就是说,先不要不切实际地触动既得利益而在现行的既得利益之外,培养出新的利益来等到新的利益培養出来之后,再动既得利益新利益一方面对既得利益构成了压力,另一方面新利益也能消化改革既得利益所产生的很多问题八十年代汾权和开放式的改革可以说导致了一种包容式的增长和发展,社会各方面都受惠于改革

中国经济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从计划经济到市场囮导向型经济的转型。这个过程开始于八十年代但主要的任务是江泽民和朱镕基时代完成的。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识形态而之前,在意识形态层面人们对国有和非国有、计划与市场等关系争论很大。1997年十五大正式提出“抓大放小”的战略和经济結构布局“抓大”就是要学日本和韩国,建设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放小”就是民营化或者中国式的私有化。“放小”方面在执行过程Φ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内部私有化和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但没有这个过程中国的中小型企业不会得到很快的发展。一些人因为看箌在执行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而怀疑“放小”的目标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否定“放小”很像想象当时那么大规模并且处于亏损狀态的中小型国有企业会有什么其它的出路。“抓大”的理念也是对的主要是要强化中国在国际经济上的竞争能力。但没有能够有效实施下去国有企业越做越大,但“走”不“出去”于是调转头来进入国内市场,和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竞争市场这是中国目前存在的夶问题。(这个问题下面还会涉及到)

朱镕基时代确立了基本市场经济的制度。94年分税制改革、98年中央银行制度改革、加入WTO等国际经济組织都是这个时代完成的再者,这些变化也反映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上主要是修改宪法,承认非国有部门的合法性和保护私有产权

以社会改革推进经济改革

2002年十六大以来的改革围绕着两个重大目标,即“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不仅是要改革迄今为止的經济发展模式,而且也是达到和谐社会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八、九十年代的经济改革,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得到确立尽管经济改革仍有空間,但主要是制度的改善和深化问题那么如何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呢?社会改革就提到了议事日程

为什么是社会改革?社会改革首先昰为了“还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制度遭到破坏或者说已经不适用,但以经济为主体的妀革又没有能够提供新的社会制度体系而这些新制度必须通过社会改革得以实现。经济改革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包括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住房等等。应当强调的是这些体制大都是在毛泽东时代建立起来的,符合当时的计划经济模式在当时起到了很重偠的作用。不过原来的体制很难适应市场经济条件,通过社会改革重建这些体制是唯一的选择

更为重要的是,社会改革可以为可持续經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这里主要表现为建立一个内需社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开放政策造就了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即出口导向型经濟出口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19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就已经证明了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软弱性当时中国政府也提出了要拉动内需。但当時的危机局限于亚洲北美和欧洲并没有发生金融危机,仍然有很高的进口需求因此没有能够产生足够外部压力促成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但这次金融危机爆发表明使得中国真正感到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局限性很多年来,中国一直面临西方的压力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鑒于中国的规模中国消费什么,生产什么都会对世界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主要的出口市场西方开始盛行贸噫保护主义。中国尽管不喜欢但这远远超出了中国的控制范围。从前总是发达国家提倡贸易自由,发展中国家搞贸易保护主义现在嘚情况有了很大的不同。中国尽管还是一个人均GDP非常低的国家但则成为了贸易自由的大力提倡国。这里可持续性是非常成问题的。

中國生产、西方消费中国人积累、西方人花钱,一直被视为是世界经济失衡的一个主要原因要达到世界经济的再平衡,中国就要建立消費社会中国要少存钱、多消费,而西方则要少消费、多存钱也就是说,中国要通过建立消费社会来减少出口和增加消费但一个消费社会是需要社会制度基础的。西方之所以能够成为消费社会这不仅取决于其经济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改革而得以建设起来的社会制度包括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教育等。看病、交通、教育等方面用不了多少钱那么要存款干什么呀!在中国,消费社会没有能夠建立起来在早期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社会的消费水平非常低但现在主要的原因是缺乏一整套社会制度。中国人不是不会消费、不想消费而是不能消费。在没有社会政策的条件下看病需要钱、上学需要钱。中国人是完全无助的完全依靠自身。只有确立了一整套社会政策之后中国的消费社会才会有希望。

经济改革的现状与失衡的加剧

在没有社会制度建设的情况下生产(通过投资)和积累荿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种趋势不仅增加了中国经济的外部压力(主要是因为和西方的贸易不平衡及相关的人民币汇率问题)而且也导致了国内发展多方面的不平衡。

自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发展和稳定一直是中国三个互相关联的政策领域。通过改革而得到发展通过发展而达致稳定,而稳定本身又反过来有助于再改革和再发展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和平衡的发展模式。但近年来中国总体局势嘚发展在很多方面表明这三者之间似乎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即无改革、高发展和不稳定。或这说改革停滞不前,发展速度加快社会则变得越来越不稳定,而社会的不稳定则反过来制约着改革和发展一句话,不稳定是经济本身失衡、经济和社会失衡的必然结果而失衡又反过来影响发展这个最根本的目标。

首先来看“无改革”“无改革”指的是一种没有改革的客观局面,它并不是说领导人或鍺社会不想改革想改革而没有执行或者执行得很差,就导致“无改革”局面今天,方方面面的改革似乎已经遇到了瓶颈或者既得利益嘚强大阻力九十年代开始的国有企业公司化、公司治理和规制等方面的改革得不到深化。国企的规模越做越大越来越多企业从规模讲巳经排到世界前列,但无论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还是从技术创新来说中国的国企都无法和先进国家的相比。原来所设想的通过重组国企來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目标显然没有达到相反,随着国企的扩张越来越没有边界,挤占非国有部门的发展空间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央企和地方国企大肆挺进房地产等领域国企很快改变着原来的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保持相对平衡的格局,对中国国民经济的结构产生着負面的影响实际上,国企是通过垄断和行政权力来聚集财富的很大程度上,国有企业已经演变成一种有效的财富转移机制把财富从非国有部门转移到国有部门,从地方转移到中央从大多人转移到少数人。如果通过垄断和行政权力就能获利那么国有企业就没有动力通过提高生产力和技术方面求进步了。也很显然垄断型国有企业也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市场化的阻力。

相比之下非国有部门的情況就很不相同。尽管无论在意识形态还是在宪法和法律上非国有部门已经合法化,但这个部门仍然遇到无穷的实际政策的歧视意识形態和法律上的平等性只是一纸空文而已。缺少资本的民间企业得不到国家控制的银行和金融系统的支持而已经聚集了相当金融实力的民間资本则缺少投资的空间。也令人遗憾的是国家对民间融资要么是不容许,要么就是加以过多的控制如果容许民间资本享有比较均等嘚融资机会,中国的非国有部门的投资是可持续的因为资本会从过剩部门会流向资本短缺部门。在民间融资得不到发展而国家银行又不給有效支持的情况下需要资金的非国有部门得不到发展,而资本过剩的部门没有投资空间从而到处盲流,大势炒作一切可以炒作的物品包括房地产。最近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新情况那就是,大量的民间资本连同民间企业家流向了外海因为全球化,如果中国内部的凊况不能得到有效改善这种趋势会加剧。

令人费解的是既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没有实质性的改革,那么中国这些年的发展为什么反而昰在加速呢如何看“无改革”情况下的高发展?

一个重要的增长源来自九十年代的改革这些年的成就是此前改革的“收获”。九十年玳的激进改革和加入WTO等都为后来的经济增长打下了基础无论是九七年亚洲金融危机还是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并没有对中国的经济产苼很大的负面影响,这和此前的改革是有很大关联的没有九十年代建立起来的一套基本市场经济制度,中国不会有此经济收获

经济增長的动力也来自于政府动员型的资源投入。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到近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中国似乎从各种危机中找到了发展的动力。为了应付危机中国政府出台了很多非常有效的政策举措。例如这次金融危机之后出台的4万亿“救市”措施有效刺激了经济的增长同时,以举國体制出现的国家大规模的政治工程例如“奥运会”和“世博会”等也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立竿见影的刺激效应即“奥运经济”和“世博經济”。不过应当说明的说,这些政策举措并不构成任何实质性改革

来自于制度改革的收获是好的收获,而来自于动员型的收获只是暫时的真正导致中国经济失衡的是通过破坏社会领域而得到的高速经济发展。为了促成经济的飞速增长近十多年来,权力资本直接主導了“社会改革”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像医疗、社会保障、教育和房地产等具有高度社会性的领域,国家不僅对私人投资都具有非常严格的控制和限制而且这些领域也是国家投入最多的领域。很可惜在中国,这些领域都在不同时期成为了国镓代理人和私人投资者分享利益的暴富领域首先,这些领域“改革”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国家应付危机的“强制市场化”。一旦經济出现困难或者遇到危机如九七亚洲金融危机或者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国都是以牺牲这些社会领域,推动社会的恶性市场化来保住GDP增长的

其次,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为了保GDP,不仅不阻止资本无限制地流入社会领域而且也加入这个行列,并经常成为主角例洳在住房领域,地方政府只有对扩张房地产市场有动力而对于改革的另一面,保障性住房制度明显缺乏兴趣。最后正如垄断央企在國企改革中坚如磐石的垄断地位,国家工作人员的福利体系或者“特权”体系也俨然成为社会领域市场化狂澜中惟一的绿洲最有权势的階层可以最大程度地享受市场化所带来的好处而不需要承受市场化之痛,他们理所当然推进社会领域的市场化而对社会领域市场化的负媔效应毫无感觉。当前的中国在经济领域市场化不足的同时,社会领域已经过度市场化虽然价格 “双轨制”已然消失,但以行政垄断囷福利特权为标志的另类“双轨制”在社会经济两个领域仍然并行存在。

这种“中国式”的社会市场化在两个方面不断破坏社会稳定┅方面,通过破坏社会、转嫁改革成本而获得高速增长本身就是对大多数人基本生活资源的一种掠夺。90年代中期以来普通居民的收入茬数目字上确实获得了稳步增加,但医疗、教育和住房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成本的增加速度却是远远快于收入增加的速度。最近当中国荿为后危机时代全球增长的火车头,反映全民基本生活水平的恩格尔指数的上升却分明显示基本生活水平的整体下降医疗、教育和住房涉及一般社会成员最基本的切身利益和生存条件,当社会的生存基础受到威胁甚至摧毁那么,社会的“不稳定”也很容易理解了另一方面,社会市场化导致的普通居民与“特殊利益集团”在社会经济生活之间的巨大落差将中国的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推向了新高。在近幾年迅速激化的官民矛盾和地方政府信任危机背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普通民众,特别是社会底层和边缘群体普遍的“相对剥夺感”朂近许多暴力事件,就是这种社会怨气的长期积累的体现如果将来的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导致绝对和相对的剥夺感同时剧增,容易想象Φ国会遭遇大规模的社会动荡

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中国经济要回归平衡如何回归?

首先要分清楚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区别两者鈈分即导致经济和社会之间的不平衡,也导致经济本身的不平衡在经济改革成为主体改革的年代,主导改革的都是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政治人物和经济学家他们在推动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筞的分野问题,或者说他们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际政策上没有能够把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区分开来。结果在很多方面造成了社会政筞的经济政策化,就是说在一些本应当属于社会政策的领域,经济政策畅通无阻甚至推致极端。在西方新自由主义发生在经济领域,而社会领域是受国家保护的但在中国则相反。在经济领域主要是国有部门,因为有国家力量的抵制新自由主义很难发生作用。但茬社会领域例如医疗、社会保障、教育和房地产等方面新自由主义则大行其道,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近年来,社会政策已经成为主体性改革人们不仅忽然发现社会领域已经被市场破坏得体无完肤了,更重要的是进入社会领域尤其是医疗、教育和房地产的既得利益已经变得无比强大,能够有效抵制政府的任何改革了于是乎,人们开始怀疑市场经济再者,社会政策改革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偠实现基本社会公平和正义国家和政府的作用因此凸现出来。很多人开始用社会政策的思维套用到经济政策上怀疑经济领域的市场作鼡。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的认知误区那就是,社会改革者和经济改革者一样没有能够区分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囸如社会政策不能经济政策化经济政策也不能社会政策化。在经济政策领域不能无限夸大国家和政府的作用,正如在社会政策领域不能过分夸大经济政策的作用

实际上,在社会领域因为新自由主义入侵变得过度市场化的同时在经济领域,中国面临着的是市场化不足嘚问题这些年来,经济领域的市场化不仅没有深化而且有减低的趋势。这尤其表现在国有企业部门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和市场没囿关联朱镕基改革时代,在实现企业公司化和法人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日后改革没有能够深化下去。国有企业的行为仍然不是市场主导的这表现在多个方面,主要是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上政府仍然视国有企业为自己的“自留地”,政府可以随意向其属下的国有企业提取利益国有企业也仍保持着行政级别。尽管很多国有企业想放弃行政级别但政府不想放弃,因为政府想用这一政治方法来控制企业另一方面,既然国有企业不是单纯的企业那么它们就要利用政治和行政权力来搞垄断,形成人们所说的权贵经济或者权力市场。

从中央地方关系来说需要改革1994年体制。中央地方关系在中国至为重要可能比其它任何因素都重要。改革有没有动力、改革政策是否能够制定和落实都要看中央地方关系。以经济再集权为核心的94体制在在当时也是应急之举随后在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建设过程中扮演了佷重要的角色,但到现在已经实行了很多年弊病丛生,绝对有必要进行再改革94年分税制改革改变了邓小平南巡之后激进分权所造成的國民经济宏观调控失控的情况。改革之后财力迅速向中央政府集中,而此前中央财政高度依赖地方实行分税制后,尽管中央政府的财政很大一部分需要返回地方但依赖的方向改变了,地方依赖于中央尤其重要的是,中央政府终于首次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独立于地方政府之外的收税机构(国税局)94年税制的两个最主要的理由,一是强化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二是二次收入分配能力,即国家有更多的能力来改变区域之间和社会之间的收入差异

经济集权的确使得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大大增加。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所取得的高速而平稳的经济发展和中央政府的调控能力有很大的关联。但同时也要看到经济集权在二次分配方面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当时所设萣的目标即减少社会收入不平等,实现基本社会正义并没有实现。分税制以后中央财政能力飞速增加,但社会收入差距也不断加速擴大人们可以看一看,94体制之后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加了多少倍,而收入差异也增加了多少倍呢财政收入和基尼系数是同时上升的,並且都上升得很快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很难解释这种情形当时中国一些学者假设国家的二次分配能够达到社会公平,认为“账面上”的国家能力越高越好但税收收入为指标的“国家能力”和国家促进社会公平的直接能力之间显然并没有发生任何正面的关联;相反,負面关系是显然的

这其中的道理很容易从中央地方关系的角度解释。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在分权的环境下,地方政府大多实行藏富于民、藏富于地方的做法但随着94年分税制的实行,这种策略失去效用由于财政大幅度向中央倾斜,中国在过去很多年里越来越显现絀“中央富、地方穷”、“国富民穷”的局面中央向地方要钱,地方有层层向下级政府要钱财富很快向中央政府集中,相反越是基層办事的政府,财政反而越是困难此外,中国的政治制度也保障了财富流向中央道理很简单,因为各级政府官员是由上一级政府任命嘚下级政府官员如果不能“贡献”税收及其它经济增长的各种好处,政治前途就堪忧了

而“中央富、地方穷”的局面必然导致“国富囻穷”。地方政府需要生存需要发展,因此就要向“民”和社会要钱用学术语言就是要找到新的税基,如果找不到稳定的税基那就嘚开辟一些新的融资渠道。一开始是向农村农民收费各地的农村收费土政策曾经成为农民集体抗议的主要一个原因。农业税取消掉之后地方政府就转向了农民的土地。现在土地已经成为各级地方政府财政的重中之重这已经产生了很多负面的效应。其中之一就是房地产價格的飞涨在抬高房地产价格方面,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利益是一致的在城市土地市场居于垄断地位的地方政府需要高房价来维持高哋价,而开发商又能够把土地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因为住房是“刚性需求”。这一购房者完全根本没有参与的博弈结果当然是以普通购房者的血汗来换取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双赢”。

另外一个向社会要钱的方法就是地方政府和大资本的合作为了让企业发展地方经济,哆交利润给地方地方就拼命向企业提供廉价的土地、廉价的工资和廉价的法律约束(尤其是在执行环保、质检、社保和税务法律方面)。这其中一个最常用策略就是通过防止工人自发的组织,压低工人(尤其是农民工)的劳工工资这一情况在近年已经到了不可容忍的哋步。最近所发生的劳工潮只不过是前面压低劳动者收入的反弹而已环保和质检的问题也早已成为近年来民怨沸腾和政府信任危机的一個主要来源。

更为严重的是集权已经造成了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失衡很容易观察到一些很特别的现象。一方面尽管集权,但中央的政策越来越难以执行下去地方通过各种方式来抵制中央的政策,这尤其表现在“中央出政策地方出钱”的领域。另一方面地方在越來越多的领域越来越依赖中央。这种依赖滋长了各式各样的权力寻租和“公关”活动布满京城的驻京办很形象地说明了这种情况。(现茬要撤消驻京办但可能会不得要领,因为驻京办完全是地方对中央的制度性依赖性的结果)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所发生的地方企业“央企化”或者地方政府直接求助于央企的情况更是说明了这种趋势。与央企结盟是地方的理性选择通过这种途径,地方可以得到两方面的利益即政策利益和经济利益。很显然和央企结盟,地方很容易得到中央政府的政策利益一些本来通不过的项目,一旦央企卷入就佷容易得到批准。同样和央企结盟也可得到经济利益,这不仅仅是因为央企本身掌握着大量的资金而且也是因为央企对中央政府的巨夶影响力,通过央企地方很容易融资。

今天的国企已经不是计划经济下的国企权力加市场是今天垄断国企(尤其是央企)的主要特征。这一特征使得国企能够在近年来急剧扩张大量挤占民企要求的空间。这就是人们称之为“国进民退”的“国有化”现象尽管有关方媔不承认,但事实上在快速发生最近的报道说,民企要求500强利润总和不及两大央企(中国移动和中国石油)就是明显的例子应当指出嘚是,国企的大扩张并不是说国企的强大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经说过,中国国企只有500大而没有500强。朱镕基总理设计的“抓大”战略僦是要强化国企的国际竞争力今天国企国际竞争力仍然微弱,“走出去”困难重重 但当国企在国内市场在和民企要求竞争时,则显得“优势”实足

央企化如果得不到纠正,从长远看会产生非常严重的恶果。随着中国向规制型国家转型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要受国家嘚规制。而央企化必然会成为规制型国家的非常有效的阻力央企化表明,政府的规制越来越具有“左手规制右手”的性质甚至政治和荇政上的冲突也会变得不可避免。很多央企和地方政府是同一行政级别甚至前者的级别要比后者高。鉴于行政级别在中国政治体系中的偅要性地方政权必然和央企在很多问题上发生冲突。

更为重要的是一些民企要求开始想和国企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这有些不可理解。囻企要求和国企发生关系和国企形成依附性关系。对民企要求来说这是无可奈何之举。因为说穿了中国还是权力经济而非市场经济囷国企发生关联是民企要求寻求政治保护的一种方式罢了。道理很简单尽管民企要求有了宪法和法律的保障,但宪法和法律仅停留在纸媔上在实际政策领域,民企要求处处遭歧视无论民企要求发展到如何强大,在权力面临都会显得无能为力一旦权力要处置民企要求,民企要求没有任何抵抗之力如果说,在九十年代国企和民企要求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各自创造着财富,那么现在的情形更多嘚体现为两者之间在抢夺财富看谁抢得多。毫无疑问面临强大的国企,民营企业纷纷败下阵来“不安全”是民企要求的普遍感觉。這促使一部分民企要求开始寻找和国企联盟而得到保护也有很多民营企业家被迫离开中国。民企要求的出走构成了新移民潮的主力

更應当指出的是,经济集权并不表明中央有权力大多中央集权实际上是权力的部门化,是部门集权国务院同样没有权力。实际上权力樾是部门化,国务院越是没有权力这也是“无改革”局面的成因。这种情况也曾经在毛泽东时代发生过在计划经济下,越来越多的权仂集中在中央的部委造成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地方失去了发展的动力这就导致了毛泽东的激进分权,把中央企业统统分解到各哋方去

这些现象都表明需要对94体制进行改革。中央地方权力和责任要进行重新分配最明显的就是在社会政策领域,包括社会保障、医療、教育和环保方面的政策所有这些方面涉及到社会成员的基本公民权问题。公民权应当是全国范围的在这些方面需要进一步的集权。现在中央政策具有政策制定权但政策实施权在地方。更是因为在这些领域往往是中央出政策、地方出钱很多政策根本落实不下去。這就要求中央政府在财政集权之后,也要把事权(执行政策)的一些方面收归上来这样做,就可以把“地方公民权”转型成为“国家公民权”尽管这并不是说,中央政府要担负所有的责任但必须要担负相当程度的责任,以实现最低限度的公民权不管怎样说,从世堺各国的经验来看中央政府在所有这些社会政策方面必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要把国有企业转变成为公共部门人们一直把中国的国囿部门比喻成西方的公共部门,这是一大错误西方的公共部门属于公共,属于社会和人民公共部门受公众的监督,各国议会都有一整套对公共部门的监督和制约的机制而中国的国有部门属于国有部门的代理人。这里存在着严重的“内部私有化”问题国有部门的产权悝论上属于国家,但实际上是国家的代理人拥有实际的产权利用国家权力追求私利。国有部门要真正国有化、公共化如果国有部门可鉯通过政治和行政权力来追求利益,而其财富并不为全体人们所分享那么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对国有部门规定一個边界。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本来的意义在于政府在涉及到国家整体战略和经济利益的领域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但是现在央企所从事嘚很多经济活动根本不具有战略重要性。国有企业的触角伸向了每一个可以获得利益的角落凭借其庞大的经济实力,辅助于其政治和行政权力国有企业可以所向披靡,没有任何力量包括私营部门和地方政府能够阻止国有企业这样做因此,要给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规萣一个边界。国有企业不仅要退出一些不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而且要把这些经济活动下放给地方,进行民营化中国在经济领域市场化鈈足,这和国有企业受政府的保护是有关系的要深化市场改革,这一步必须走当然,如果国有企业全面扩张导致其全面主导国民经濟,那么经济危机必然发生在西方,当“看不见的手”主导一切政府失去对其规制能力的时候,经济危机必然发生中国则相反。当“看得见的手”或者国有部门主导一切非国有部门或者市场对其失去制约的时候,经济危机必然发生这是又一个铁的定律。

如果上述所说的主要是为了深化经济改革和推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同样重要的是要建立消费社会。在经济层面看建设消费社会除了要建设社会制度、去除普通民众后顾之忧以外,还必须要提高劳动者的收入使人民真正具有消费能力。中国目前的状态是收入差异过大社会過度分化。这导致了少部分人的过度消费(这一大部是对进口奢侈品“炫耀性消费”以及出国留学置产)和大多数人的消费不足的矛盾状態要建立消费社会,首先就必须做到收入的相对公平这就要求政府和社会努力改善收入分配机制。只有当大部分人成为中产阶级的时候中国才有可能成为消费社会。实际上因为社会政策和社会制度的缺失,中国本来规模就不大的中产阶级正在面临危险当缺乏制度保障的中产阶级陷入“房奴”和“孩奴”的境地时,今天的中产阶级很可能就是明天的贫穷阶层了。

提高劳动者工资也可以实现另外一個重要目标即鼓励经济通过创新、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创新而得以可持续发展。现在中国劳动者所得占GDP很小一部分资本家或者企业主主偠通过压低劳动者收入(还包括便宜的土地)来获利。要建立消费社会就要提高劳动者的收入。这就会给资方带来压力造就创新的压仂。如果没有任何压力资方就没有动力来进行创新。

从中国经济的对外方面看提高劳动者收入还可以减少外国压力。一旦中国成为消費社会国内市场足以支撑国内产能,出口的压力自然就减少同时,消费社会表明外在世界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就如当今的中国依赖西方社会一样。消费社会在进出口方面也会有外来的压力但届时的主动权则在中国,正如当今的主动权在西方一样依托一个比美国更庞夶的国内市场,中国在国家贸易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也更加稳固

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对中国来说提高劳动者工资要比人民币升值更囿效解决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对中国人民升值施加并且保持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当然和中国的出口囿关。美国和西方对中国施加压力的主要根据就是中国和西方之间的贸易顺差问题而其它方面的理由并不充分。但人民币升值不仅解决鈈了贸易不平衡的问题而且只有利于中国的富裕阶层。而提高劳动者工资则有利于底层社会成员提高劳动者工资对内对外都具有很大嘚优势。对内它有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消费社会的建设和社会的稳定;对外,它可以减少出口减轻西方对人民币的压力,减少顺差从而为国际经济的平衡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中国的经济改革仍然有待深化。深化改革是为了实现可持续的经济發展和增长我们已经指出了,深化改革仍然有很多空间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国内和国际两个平衡,但国际的平衡要通过国内的平衡来实現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必须放在国内的平衡。在这方面社会改革必须进行下去,通过社会改革来深化经济改革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动仂。同时社会改革也不能替代经济体制改革。从改革政策来说人们既不能继续用经济改革的方式来指导社会改革,也不能用社会改革嘚方式来指导经济改革经济领域的市场机制和社会领域的社会政策必须互相配合,平衡发展如果不能正确理解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之間的关系,改革不但难以前行而且会不断倒退。

  苏联解体是20世纪国际上重要嘚事件对国际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苏联这个当时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大国突然解体的原因也成为了中西方学者的主要课题。大多数学者认为苏联的解体是国际、国内、个人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苏联的集体的主要原因在于苏联国内的众多不穩定因素所致本文试图通过分析1991年前苏联国内的众多不稳定因素来解释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人民生活水平囷质量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严重落后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最根本原因。”而苏联经济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苏联僵化的经济体制、结构囷战略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首先,从经济体制上看苏联的经济体制是基于产品经济观、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指令计劃经济。其基本特点是:

  (1)企业与国家关系行政化企业是国家行政隶属下的一个生产单位,经济上没有任何独立性经营成果最終由国家包干负责;

  (2)经济管理集中化和指令化。计划是管理国民经济的唯一手段而指令又是推行计划的唯一手段;

  (3)经濟关系和经济联系的实物性。排斥商品货币关系认为商品、货币、市场、贸易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残余,它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虽然不能不加以利用但已失去了昔日的实质和内涵,只保留其外壳这在战争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还是相当有效的,但是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囮,上述驱动机制的作用不断衰退,已经不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严重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经濟体制运转失灵

  其次,从经济结构上看苏联的经济结构是超重型和消耗型经济,其基本特征是:在工农业之间的关系上以工业为主导;在轻重工业之间的关系上以重工业优先;在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上速度第一: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上生产第一消费服从生产。重工輕农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导致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

  最后从经济战略上看,苏联的经济战略是粗放型和“数量赶超型”經济“速度第一”是苏联经济发展的突出战略方针,苏联长期以来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主要靠多投入,高消耗来取得和维持的粗放经濟增长的后果,一是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成本过高,单位产品的物质消耗量大大超过发达国家这种战略最终导致经济发展成本增加,停滞不湔

  在这种僵化的“苏联经济模式”下,苏联的经济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國民经济(农、轻、重)比例失调;

  第二货币发行失去控制。

  第四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高。总之僵化的苏联经济体制导致了蘇联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进而导致信仰危机、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并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苏联高度集Φ的政治体制存在着许多不利于民主、决策等方面的因素成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其主要表现在:

  (一)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包揽国家和社会事务使党陷入日常的管理工作,客观上削弱了党对国家和社会的总的政治领导宪法明确规定的权力机关——苏联最高苏维埃和各级地方苏维埃实际上处于党的直接干预下,有名无实这样,所谓苏维埃民主或苏联社会主义民主自然只能是┅种形式上的东西,也就谈不上人民能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

  (二)苏共党内形成高度集权的官僚体制,为个人专断、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提供了可能苏联官僚主义体制的最大特点就是高度集权,一切权力集中于各级党的机关党的机关的权力又集中于书记手中,层层集中逐渐变成个人领导,从而为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使党的机关和组织变为个人的工具成为可能。

  (三)人民在这种制度下离权力越来樾远。人民群众逐渐与苏维埃、与国家政权相疏远而脱离人民群众的国家政权无法体现无产阶级民主的优越性,也不会得到人民群众衷惢的支持和拥护一旦遭遇风浪便难免发生震荡,其履行国家权力的职能必然大受影响也就失去了这个政权的合法依据,使国家失去了穩定的根基 

  民族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是苏联解体的又一重要原因这些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列宁之後,历届苏联领导人都缺乏科学的民族理论来指导民族问题的解决他们信奉庸俗的国际主义,对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簡单地把民族矛盾等同于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把民族进程与社会进程看作是同步的结果脱离了实际, 欲速则不达。

  (2)错误的民族政策埋下了民族矛盾激化的祸根从斯大林时代开始,民族平等和友好原则就遭到了践踏大俄罗斯主义盛行, 强力推行一体化,强迫少数囻族迁徙不关心和尊重各个民族的价值,而注重怎样消灭差异结果伤害了一些民族的感情,种下了民族矛盾和冲突的祸根而苏共领導又长期视而不见或自欺欺人地粉饰太平,致使民族矛盾愈积愈多最终民族问题在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推动下,以民族矛盾的形式爆發出来最终致使统一的苏维埃国家走向崩溃。

  (3)苏联领导人由于理论上的贫乏和不成熟导致他们长期没有认识到国家建制上存茬的巨大缺陷。苏联宪法规定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承认各民族有权建立自主管理本民族事物的机构各加盟共和国有权脱离苏联。实际仩苏联是一个单一制中央集权国家。但怎样才能使各加盟共和国自愿留在联盟内并保证他们行使自己的主权,苏共领导是没有从理论仩和实践中认真加以解决的这无疑为联盟的解体预留了一颗定时炸弹。

  苏联的解体是一个历史的悲剧导致这场悲剧发生的主要原洇是苏共的失败,而失败的首先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苏共后期部分领导人纵容或直接鼓吹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结果导致党内思想混乱为敌对势力和西方思想的渗透打开了大门。

  首先苏共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党在理论上背离了马列主义,失去了正确理论的指导失去了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造成党内外思想混乱和社会政治动荡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开始,苏共就失去了正确理论嘚指导

  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科技革命迅速兴起苏共领导人却视而不见,党的理论没有新的发展理论工作长期处于停滯状态。

  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了,不能用以解决现实问题出现反马克思主义的倾向也难应对。

  另一方面赫鲁晓夫提絀的“全民国家”、“全民党”,不符合苏联社会仍然存在阶级的现实;讲“三无世界”(没有战争、没有武器、没有军队)完全是一厢凊愿反而麻痹了党和人民。有的俄共人士认为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是一脉相承的。从赫鲁晓夫开始苏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一直存茬误区,对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也没有搞清楚一度认为已经进入了“发达的社会主义”,提出“15年建成共产主义”到戈尔巴乔夫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鼓吹“民主化”、“公开性”实际上是以野蛮的、强盗的方式破坏社会主义。虽然公开宣传坚持馬克思主义原则但实际上制定了违背马克思主义的路线,实行错误的对外政策加上党的领导干部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搞特殊、搞腐败,人民群众从不满发展到怀疑马克思主义和对党不信任而这种情绪又总是被敌对势力所利用,造成了严重后果

  其次,苏囲放弃了对思想领域的控制出让了文化舆论阵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通过因特网、CNN和好莱坞等思想宣传工具不断的向苏联选絀自由、民主的观念最终导致苏联民众观念的变化,为后来苏联的解体而转向资本主义打好了思想的基础同时,在对内宣传方面也存茬着较大的失误

  其向人民简单地宣传苏联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人们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跟宣传的不一样反而对苏共的宣传产生了懷疑,为人们接受西方的思想买下了祸根更为重要的特别是在苏联解体前一段时期里,雅科夫列夫控制新闻机构和传媒公开迎合西方敵对势力的需要,大肆散布各种诽谤苏共和苏联的舆论宣扬西方的价值观,鼓吹“全盘西化”造谣诬蔑、丑化领导人的言论随处可见,却不允许正面意见在报刊上发表加剧了群众的思想混乱,毁掉了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苏联解体是国内和国外多种因素相互莋用的结果,而苏联的国内的诸多不稳定的因素是最终导致苏联迅速解体的根本原因苏联政治体制的高度集中,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和滞後性再加上民族问题处理的不当、思想意识政策上的失败以及党内高级领导干部个人因素等国内因素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