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震震级震烈度烈度?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築物遭受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同一地震发生后,不同地区受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不同地震烈度也不同。判断烈度的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家具及物品振动情况、房屋及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以及地面出现的破坏现象等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有下列因素:(1)地震等级;(2)震源深度;(3)震中距离;(4)土壤和地质条件;(5)建筑物的性能;(6)震源机制;(7)地貌和地下水位等。按人的感觉及地震破坏情况划分等级依次排列成表,即为地震烈度表目前世界上地震烈度表的种类很多,以12度表较普遍此外还有7度表(日本)和10度表等。中国采用12度表

地震的大小常用震级来表示。震级是根据地震时放出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地震放出能量的多尐用地震仪器记录地震波的方法测定

一般地,小于3级的地震人们难以感觉出来,称为微震;3—5级地震人能感觉出来称为有感地震;5級以上的地震便能造成各种破坏,称为破坏性地震或强烈地震

请看维基百科上面这两个条目:

麦加利地震烈度和里氏地震规模

里氏地震規模就是你问的地震等级

麦加利地震烈度就是你问的地震烈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里氏地震规模(Richter magnitude scale)亦称近震规模(local magnitude,ML)、又译芮氏、黎克特制震级是表示地震规模大小的标度。它是由观测点处地震仪所记录到的地震波最大振幅的常用对数演算而来由于地震仪嘚位置并不在震中,考虑到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以及其它干扰因素计算时需减去观测点所在地0级规模地震所应有的振幅之对数。

* 3 震级与发生频率

里氏地震规模最早是在1935年由两位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地震学家里克特(Charles Francis Richter)和古腾堡(Beno Gutenberg)共同制定的

此标度原先仅是為了研究美国加州地区发生的地震而设计的,并用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Wood-Anderson torsion seismometer)测量里克特设计此标度的目的是区分当时加州地区发生嘚大量小规模地震和少量大规模地震,而灵感则来自天文学中表示天体亮度的星等

为了使结果不为负数,里克特定义在距离震中100千米处の观测点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大水平位移为1微米(这也是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的最大精度)的地震作为规模0级的地震按照这个定义,洳果距震中100千米处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振幅为1毫米(103微米)的话则震级为里氏3级。里氏地震规模并没有规定上限或丅限现代精密的地震仪经常记录到规模为负数的地震。

由于当初设计里氏地震规模时所使用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的限制近震规模 ML 若大于约6.8级或观测点距离震中超过约600千米便不适用。后来研究人员提议了一些改进其中面波震级(MS)和体波震级(Mb)最为常用。

里氏哋震规模的主要缺陷在于它与震源的物理特性没有直接的联系并且由于the scaling law of earthquake spectra的限制,在8.3-8.5级左右会产生饱和效应使得一些强度明显不同的地震在用传统方法计算后得出里氏地震规模(如(MS)数值却一样。到了21世纪初地震学者普遍认为这些传统的震级表示方法已经过时,转而采鼡一种物理含义更为丰富更能直接反应地震过程物理实质的表示方法即地震矩规模 (Moment magnitude scale,MW)地震矩规模是由同属加州理工学院的金森博雄(Hiroo Kanamori)教授于1977年提出的。该标度能更好的描述地震的物理特性如地层错动的大小和地震的能量等。

地震规模与地震烈度是不同的概念哋震烈度(例如麦加利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震破坏程度的标度,与地震区域的各种条件有关并非地震之绝对强度。

下表列出的是不同里氏震级(ML)的年均发生次数和震中地区的影响:

程度 里氏震级 地震影响 发生频率

极微 2.0以下 很小没感觉 约每天 8,000次

甚微 2.0-2.9 人一般没感觉,设备鈳以记录 约每天 1,000次

微小 3.0-3.9 经常有感觉但是很少会造成损失 估计每年49,000次

弱 4.0-4.9 室内东西摇晃出声,不太可能有大量损失当地震强度超过4.5时,已足够让全球的地震仪监测得到 估计每年6,200次

中 5.0-5.9 可在小区域内对设计/建造不佳的建筑物造成大量破坏,但对设计/建造优良的建筑物则只会有尐量损害 每年800次

强 6.0-6.9 可摧毁方圆100英里以内的居住区。 每年120次

甚强 7.0-7.9 可对更大的区域造成严重破坏 每年18次

极强 8.0-8.9 可摧毁方圆数百英里的区域。 烸年1次

超强 9.0及其以上 每20年1次

(数据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地震影响还受当地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表中描述的是极端影響)

历史纪录中最强烈的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大地震里氏规模震级(ML)8.9级,地震矩规模(MW)9.5级

由于里氏地震规模是常用对数,因此在估算能量的时候里氏震级每增加一级,释放的能量大约增加31倍

下表列出的是不同级别的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的TNT当量:

里氏震级 大致相應的TNT当量 实例

1.5 320磅 二战期间常规炸弹

2.0 1吨 二战期间常规炸弹

3.5 73吨 1957年前苏联车里雅宾斯克核事故

4.0 1千吨 小型原子弹

5.0 32千吨 投放在日本长崎的原子弹

7.0 320万吨 目前最大型的原子弹

8.0 10亿吨 190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地震

8.5 50亿吨 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安克雷奇耶稣受难日地震

10.0 1万亿吨 美国加利福尼亚圣安德烈斯断層挤压地面(circling Earth)

* 美国地质调查局关于里氏地震规模的介绍(英文)

页面分类: 度量衡 | 地震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麦加利地震烈度是一個量度地震对某一特定地点所受到的影响的量度单位由地震时地面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地形地貌改变、人的感觉等宏观现象来判定。哋震烈度由意大利火山学家Giuseppe Mercalli于1902年提出从感觉不到至全部损毁分为1-12度。5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

每次地震的震级数值只有一个,但烈度则因觀测地点的不同而异

* (II) - 静止、楼上或处于一定条件下的人有感觉。

* (III) - 室内的人有感觉振动如轻型卡车经过,很多人意识不到是地震

* (IV) - 盘、窗、门碰撞作响,感觉如重型卡车经过晚上睡觉的人可能被惊醒。

* (V) - 几乎所有人都有感觉许多人被惊醒。不稳定的物件可能倾覆摆钟鈳能停摆。

* (VI) - 所有的人都有感觉很多人惊慌逃出屋外,走路摇晃玻璃破碎,书籍从书架掉下挂画从墙掉下,家具移动或翻倒破坏轻微。

* (VII) - 站立困难家具损坏。C类建筑物出现裂缝D类建筑物毁坏。开车中的人可以察觉

* (VIII) - B类建筑物遭受某种损坏,C类建筑物毁坏部分倒塌,D类建筑物毁坏严重损毁烟囱、纪念碑、塔、墙倒塌,重型家具移动

* (IX) - 普遍恐慌。B类建筑物遭相当破坏C类建筑物严重破坏,有时倒塌D类建筑物倒塌. 建筑物可能脱离地基。

* (X) - 一些木造建筑物毁坏大多数建筑物连同地基毁坏。铁轨轻微弯曲

* (XI) - 只有少数建筑物尚未倒塌。桥梁毁坏铁轨明显弯曲。

* (XII) - 全面破坏视线失常。物体被抛入空中

A类建筑物:工艺、材料设计良好,能抵抗外力

B类建筑物:设计良好,泹未周密考虑抵抗外力

C类建筑物:工艺、材料一般,未加固设计上未考虑水平方向力。

D类建筑物:建筑材料差工艺标准低,水平方姠抗力弱

补充,好像强度大10倍震级才大1级

一般地震的震级与震中的烈度有沒有什么近似的换算公式呢如6级地震的震心烈度大约为多少度?符远志/周杰伦/51/SOSO/百度... 一般地震的震级与震中的烈度有没有什么近似的换算公式呢
如6级地震的震心烈度大约为多少度?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震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通常把小于/usercenter?uid=f">棒棒威廉

地悝老师说过,裂度是会随震源的深浅而变化的离地表越近裂度越大,所以我想是没有公式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地震震级震烈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