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老爷子为什么喜欢看书书吗

原标题:【研习】巴菲特长久赚錢的秘密

贝佐斯见巴菲特贝光头曰:“汝富甲天下,汝道至简何以无人循君之道、与汝同富邪?”巴子对曰:“吾未尝见自甘于行迈靡靡、积跬步而慢富者也”

首先,我不太吹巴菲特但这看似很不合理。因为对于我自己而言老爷子是我为数不多的见过面握过手吃過饭的大神。我面对巴菲特高大身影的时候那膝盖就是软的手心曾不禁沁出了猥琐的汗水,失礼地留在了老爷子冰凉而柔软的小手上所以我只是巴菲特的一根卑微到了尘土里的粉丝,给老爷子系鞋带都不配但抛开粉丝身份,作为一个职业投顾我是不太吹巴菲特的 —— 当然我也会吹,但是不像某些大V那种抛妻弃子一般的吹法——因为我不认为一个能力平庸、资源不足的人想要去复制 “巴菲特之道“会昰一件好事

(巴菲特与年轻时青涩的达某。请原谅照片感人的像素达某双手捉襟见肘的布局也彰显了面对大神时内心情不自禁的小紧張。)

肯定有人会说:叫我们不要学巴菲特你又要在这里搞什么妖言惑众?标普500五十年如一日地年化10%左右而伯克希尔纺织厂五十年如┅日地年化20%以上,风雨无阻不曾一日耽误了修行。用什么词来形容——吊打完虐?碾压中出?爆到你怀疑人生对于粉丝们而言,囚生可以怀疑但巴菲特绝壁不能怀疑。

而我想说:臣妾不敢吶我也一点都不怀疑巴菲特的牛逼。当年巴菲特主义传入中国大江南北掀起了一股学习巴菲特争做股神的风潮。除了老爷子业绩铁证如山以外很多人在第一次接触“巴氏价投”思想的时候都有一种终于等到伱的相见恨晚,因为巴菲特把权益投资的神秘外衣给扒了个精光把投资赤裸裸的本质给你看,任何人有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错觉就感覺自己的后脑勺被开了光一样。

我一点都不怀疑巴菲特的牛逼我只是想说,对于一个能力平庸、资源不足的一般投资者而言学巴菲特伱很难学成。

我们首先要知道巴菲特的投资成功到底靠什么如果我们把巴神抓起来,用满清十大酷刑去逼他说出成功的秘密他可能会說价值投资,他可能会说安全边际他可能会说护城河,但有一点你不给他上个老虎凳他肯定不会说:老子有杠杆

学术界曾经有一篇引鼡次数颇多的论文解析过巴菲特的业绩,叫《巴菲特的阿尔法》(Buffett's Alpha)对巴菲特到底为啥会成功这个问题进行了颇为深入研究。

很多人看箌上面这张图表示很欣慰因为他们看到老爷子巨额身家的绝大部分是在52岁以后赚到的,他们觉得自己还年轻;但其没注意的是年轻时候的老巴起点已然很高——你看他26岁就已经有14万美元,而30岁就有100万美元而1960年100万美元的购买力大概等于现在的800万。就算在财富爆炸的中国任何一个30岁年轻人——只要不是个X二代 —— 个人净值能达到800万美元(按现在牌价大约是5200多万人民币),都可以算是年轻有为的人杰了巳然实现财务自由。这起点哪能是一般人能及

所以,放弃去复制巴菲特、甚至放弃去复制巴菲特之道对一个一般的投资者而言,居然鈳能是一件好事 —— 因为你如何能复制得了呢当然老爷子的许多投资思想仍然有极其璀璨的光环,朴素而睿智很有教育意义;如果你想将一些相对正确的理财投资观教给下一代,确实大可一用

导读:仅以此文献给即将召开的伯克希尔纺织厂年会暨全球价投峰会我想去写一个我个人理解的奥马哈先知,不神化、不妖化以及他不断衍化的一些投资理念,一文蔽之其生涯高光

话不多收,进入正文(案例按照我个人对其重要性的认知——而非收益(率)的高低——倒序排列)。

10. :科技股的初恋

最早投資时间: 2008年

年化收益率:25%(注:所有的年化收益率计算未包含股息收益)

比亚迪的投资之于伯克希尔的大洋大水其实仅为沧海一粟;截止2017年底,伯克希尔持有的2.25亿股比亚迪股票价值19.6亿美元,只占伯克希尔二级市场股权投资的1.1%然比亚迪是老爷子与中国观众的一次深度交集;而多姩后伯克希尔仍然坚定持有比亚迪的股票,近十年来未售一股也让中国粉丝们颇为暖心。

不过投资比亚迪的念头实际上来自于好基友芒格当年经人介绍,芒格认识了比亚迪的掌舵人王传福颇为欣赏。他打电话给巴菲特说:兄弟我发现一哥们,经营企业比爱迪生还牛逼巴菲特兴致寥寥地说了声“这好像还不够好”,就挂了电话过了一会儿芒格又打来:兄弟,我发现这哥们是爱迪生和比尔·盖茨的合体,够不够好了?

如同特斯拉一样相比于归属在传统的造车业里,比亚迪更属于是科技股芒格肯定也是如此认为,不然他不会向巴菲特安利比亚迪因为他恨重资产的造车业恨到骨子里。芒格曾说:“世界上有两种生意第一种可以每年赚12%的收益,然后年末你可以拿走所有利润;第二种也可以每年赚12%但是你不得不把赚来的钱重新投资,然后你指着所有的厂房设备对股东们说:这就是你们的利润我恨第②种生意。”

所以芒格是以新能源科技股的说辞向巴菲特推荐比亚迪的这样说来,坚持不搞科技股的老爷子破戒的并非是IBM,而是在2008年紦他的第一次献给了比亚迪

2008年9月,雷曼兄弟垮台、金融危机渐深、油价暴跌、新能源随油价的节奏而从风口跌落在这种抛甩股权为主鋶、持有股权为找死的乱世里,伯克希尔用1.03美元(8港元)价格吃进了2 .25亿股比亚迪股票成本约为2.32亿美元。仅仅一年后比亚迪的股票就猛涨到叻88港币,一年实现11倍收益而后,随全球经济进一步陷入泥潭比亚迪公司利润在2012年猛降94%,股价快速地跌到伯克希尔的建仓线附近

于是此时有人出来看衰巴菲特对比亚迪的投资,认为他投了一个产能过剩没有任何竞争优势的行业和企业这些人显然将比亚迪当成了一家传統造车公司而说事。然而对于管理者的信心最终让伯克希尔一直持有比亚迪;而后来比亚迪新一轮强劲的股价表现,也当得起中国新能源科技的长期龙头

9. 房地美:先知的完美出逃

初次投资时间:1988年

巴菲特常说:对于好公司,我希望能永远持有买入既是捂住(buy-and-hold)也是伯克希尔朂为人津津乐道的投资策略。老爷子标志性的那几个大手笔持股时间都非常之长,投资可口可乐源自1988年富国银行源自1990年;而一些全资控股的子公司如GEICO保险,更是太子爷亲儿子从1976年开始买入,直到1995年将其彻底收编私有

从1997年到2009年,伯克希尔的资产组合周转率(portfolio turnover)的中位数是2.1%岼均数是5%,换算过来也就是平均持股年限为20年而主动型共同基金的周转率 —— 根据Morningstar的数据 —— 三分之二在50%以上,其中的一半在100%以上为此,巴菲特甚至帮艾萨克牛顿爵士发明了第四运动定律:就投资者整体而言运动得越多,则收益越少

但千万不要认为所有投资伯克希爾都是一扛到底;一些投资让我们不得不感慨,会卖的才是师父我们可以参考其投资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房地美(Freddie Mac)的这个案例。上世纪八十年玳末巴菲特以4美元(拆股调整后)的均价建仓买入了大约占其总股本9%的房地美股票,买入逻辑是他认为当时房利美的价格“便宜得离谱”;当嘫最后事实也证明了他正确得离谱到1998年,伯克希尔在房地美的投资已经翻了12倍

到2000年左右,房利美的业绩几乎到了鼎盛时代每股收益處于历史最高水平,管理层不断回购股票、信心爆表单纯从如日中天的业绩上看,如果不是事后复盘很少人能在当时看出是个卖出的時机。但巴菲特觉察到房地美的异常迹象比如他认为整个管理层在不断追求风险,过于关注每三个月一次财报的短期业绩表现;比如时任CEO 偏执于“二位数的盈利增长”;比如房地美做的一些风险投资与主营业务毫不相关

种种迹象让巴菲特认为公司高层在暗中作祟、感到脊背發凉,本着“如果看到厨房里有一只小强那肯定不止有一只小强”的祖训,巴菲特在2000年左右清仓了几乎所有房地美股票

巴菲特清仓的價格是40-50美元之间,卖在顶点是神仙做的事而老爷子也未能幸免。次贷危机之前房利美的价格屡次逼近70美元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后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大衰退中次级贷款大面积违约,两房首当其冲直逼破产的最边缘。最后美国政府慌措间做了接盘侠(当然后来也借此发了笔横财)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谨小慎微的判断来自于公司财报的措辞,同样是读财报奥马哈的先知就能读出荧惑守心的至凶之兆来。

8.《华盛顿邮报》:此生不渝为报童

最早投资时间:1973年

清仓时间(股权置换):2014年

喜欢投资报纸是巴菲特个人兴趣他做过报童,志在报迋所以1971年与《华盛顿邮报》(以下简称《邮报》)女当家Katherine Graham 初次邂逅时,已经拥有了纸媒《纽约客》大量股权的巴菲特还是感到相见恨晚。

茬互联网的雷神锤砸下来之前报业曾是媒体之王,基本上发行量最大的几份报纸彼此之间没有最直接的竞争关系。大报们认为自己赚錢是靠记者能写但巴菲特一语道破当时报业格局的本质:大报纸业绩好是因为市场竞争的缺失,而二三流的地区性小报只能在盈亏线上掙扎

另外巴菲特偏爱当年报纸的盈利模式,也就是其津津乐道的经济商誉(economic goodwill)他认为报纸的资本投入要求很低,所以良好的运营能很迅速轉换为盈利能力另外大报涨价能力强、资本回报率高,据他的估计前互联网时代的报纸,即便价格翻番也仍能保持90%的订阅留存而《郵报》更是盈利翘楚,在七十年代《邮报》的净资产收益率(ROE)达到30%而在之后的十年,在不断削减债务的同时《邮报》却一直保持超高的盈利水平ROE最高达到36%。

鉴于以上的投资逻辑1973年伯克希尔在《邮报》上投资1100万美元。许多年以后巴菲特在股东心里提起《邮报》仍然颇为洎得:“我们在1973年用每股5.63美元买下《邮报》股票,到1987年《邮报》每股收益是10.3美元......市场先生真是个大方的阔佬”

另外,这笔投资可以看出巴菲特对优秀管理层的偏爱虽然老爷子说“我们喜欢那种就算是傻子也能管好的生意”,但这只是插科打诨他可真没在识人上少下功夫。投《邮报》很大程度上就是投Katherine Graham的个人管理能力老爷子夸其敢决策、能担当;而对Katherine的继任者、其子Don Graham,巴菲特也是尽倾调教之功助其羽翼丰满。巴菲特对管理层的品格尤其重视他说:评估人(评估公司管理者)其实就是评估三件事:德(正直)、智(慧根)、体(精力);但第一个尤为重偠,因为如果没有第一个后面两个会搞死你。

当然最后报业还是逃不过被互联网给玩残的命运,华盛顿邮报公司最后重组为格雷厄姆控股公司而《邮报》报纸业务本身也在2013年以2.5亿美元卖身给了亚马逊的贝光头。2014年伯克希尔与格雷厄姆控股签署价值11亿美元的股权置换協议,退出了对其的股权投资以1100万美元的成本计算,不算股息分红四十年100倍收益。

虽然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里《邮报》的收益率并非最高,但前后经过四十余载是最沧桑的一笔投资。有评论家称正是对《邮报》的长期投资,将巴菲特的名声锁进了大师的行列里

雖然告别了《邮报》,但巴菲特对报纸事业仍在追求伯克希尔仍然在批量收购一些地区小报,即便有些报纸的读者区区只有四位数巴菲特的逻辑在于即便互联网渗透率再高,地区小报所带来的社区服务属性仍然是一种刚需也极有社会价值。股神多年的报童爱好仍然當做一个美梦正在被无限地编织下去。

7. 美国银行:他人恐惧我贪婪这是最美的一刻

最早投资时间:2011年

清仓时间(股权置换):仍然持有

投资Φ的逆向思维——或者说逆向控制情绪能力——是巴菲特标志性的投资风格,所谓的 “Be greedy when others are fearful”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执行起来却神鬼莫测莏底抄得倾家荡产者比比皆是。而在美国银行的投资上巴菲特亲自做了示范。

在金融业魂飞魄散的2011年巴菲特决定入股美国银行:

1. 伯克唏尔购入价值50亿美元的美银的优先股,获得每年6%的固定分红

2. 伯克希尔获得认购权证,在2021年前可以以7.14美元的价格买入美银7亿股普通股。

看到如此优惠丰厚的投资条件你大概会想,巴菲特你不是在趁火打劫吗?但当巴菲特决定投资美银时美国银行的普通股股价当年已经近乎腰斩,并在巴菲特入股后继续陷入5美元以下的深渊这时候面对7.14美元的行权价,大多数人首先会去怀疑美银能不能活下来而不是去想巴菲特有多黑。当时美银所面对的表上是巨额的不良抵押贷款,表外是大衰退带来的法律风险如群鸦盘旋再往外是欧债危机的如火如荼 —— 整个金融业一脸的生无可恋、病无药医。

虽然在2011年的股东信里巴菲特表达了对美银新任的管理层的信任,但巴菲特接盘美国银行仍然是标准的接飞刀所以在这个案例里,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老爷子接飞刀的姿势与方式——在另一场更惨烈的雪崩花旗银行的山脚可埋了不少价值投资者的尸骨。

巴菲特前面那句话是他人恐惧我来贪婪——而后面没说的那句话是贪婪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在当时的危境裏投资高分红的优先股一定比普通股稳当;但优先股类似债券、获利上限不高而一笔看似深度虚值的长期权证就完美解决了优先股上限不高的问题。但为什么巴菲特能找到这么好的deal?因为美银不止是要巴菲特的钱更要巴菲特的名来稳定军心。而一般的平民版价投们哪能有此等光环所以才容易抄底普通股被埋。

2017年伯克希尔将美银7亿股权证悉数提前行权很少有人会将Call提前行权,因为简单而言期权可拆为内在價值(行权价与股价之差)和时间价值两部分而提前行权就等于直接掐死了时间价值。但问题是美国银行气色恢复得实在太好居然开始要增加普通股派息了——这样一算,7亿股普通股的股息已经超过50亿美元优先股的股息了老爷子一想太划算了赶紧行权。而且行权也不用从兜里掏半毛钱想过没有:为啥行权价是7.14美元/股?为啥是7亿股?因为7.14 x 7 = 49.98,这样伯克希尔就可以直接用值50亿的优先股去置换7亿股普通股无现金交噫美滋滋。

这玩法值不值一波666?哪怕不算分红巴菲特在美银身上也赚了160亿美元。

而在这之前高分红优先股+权证的玩法已经在高盛身上玩過一次,同样是50亿美元优先股于2011年被高盛以55亿美元赎回;同样打包附赠行权价为115美元的权证,最后高盛以白送1320万股的方式将其了断是役,伯克希尔赚了5亿美元+1320万股高盛股票总价30亿美元有余。

6. 中石油:巴菲特淘宝的秘诀

最早投资时间:2002年

2002年到2003年间伯克希尔斥资4.88亿美元,買入中石油1.3%的股份当时中石油市值大约是350亿美元,巴菲特估算至少应值1000亿美元老爷子还是保守了。而后油价大涨中石油市值水涨船高到2750亿,老爷子这笔投资五年里上涨了七倍。

许多人会好奇老爷子到底是如何“淘”到这些宝贝的?在中石油的案例里,巴菲特自述其選股遵循能力圈但并无特定的国家或地缘限制;只要他能读得懂这家公司的财报语言、商业模式和会计报表,他都会纳入到他的选股池里來他自称当年碰巧遇到了中石油的财报,而碰巧这是份英文财报(或许有人在背后穿针引线也未可知但巴菲特财报上一定是亲力亲为)。所以巴菲特寻宝的秘诀就是读财报。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买账老爷子的淘宝方法在2008年的伯克希尔股东会上,有人质疑巴菲特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沒做到位质疑者诘问道:“如此大的投资,您所做的尽调就仅仅是读读年报您不想多做些调查吗?”

巴菲特回答:“在中石油的投资上峩从未询问过第三方的意见。我读完财报后认为中石油至少值1000亿美元然后回头去查股价,发现只有350亿美元(差距如此巨大),再做过多分析会有必要吗?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毫无意义如果我知道一个人重300磅以上,那么不需要精确数字我就能定义是个胖子。”

芒格补充道:“我们大概是全美国尽调花费最低的投资公司有些公司每年花2亿美元在其会计师身上;但我们以工程师的思维来追求安全边际,我认为我們更安全”

在中石油的投资案例反映出老爷子:1. 独立思考与决策;2. 巴菲特的投资方法是一个逆向工程,先做研究得出估值反过来再看股價。如果你先观察股价就会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容易影响决策的客观性当然普通人是否也能仅仅依赖财报信息来做决策?我没有结论,巴菲特直觉化决策是基于日夜积累的经验:“为什么我能发现这些好公司?因为别人读 Playboy 的时候我都在读公司财报。”

5. 可口可乐:淡漠股价专注生意

最早投资时间:1988年

可口可乐可以说是巴菲特代表性的投资,八十八岁老汉自称每天喝5到6罐可乐占其每日热量摄入的1/4。他曾说:我身上的四分之一就是可口可乐所以投资可口可乐,是一个从个人消费体验过度到童年做倒爷,再过度到投资做股东的故事经过幾次拆股后伯克希尔持有4亿股可口可乐,也从未卖出一股股票

从伯克希尔对可口可乐的投资里,我们可以读出巴菲特“以合理的价格投資优异的公司”胜于“以优异的价格投资平庸的公司”这一理念因为买入可口可乐时,其估值难言便宜在巴菲特投资前的三年,可口鈳乐净利润已经增长了50%市值已然翻了一番,市盈率在15-19倍左右估值高于行业平均。所以华尔街也惊呼看不懂巴菲特这个动作这个老江鍸不是应该专捡烟蒂吗?

至于投资逻辑,巴菲特也无非看重可乐的品牌护城河与全球化的市场触角“采购大宗商品、销售品牌商品一直以來都是一个好的生意模式”。而1987年的股灾也一定程度提供了买入契机

这里可以看出巴菲特的理念从受到格雷厄姆的影响(我称之为价值投資原教旨主义,强调股票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的错位)——在芒格的潜移默化下——逐渐进化到“用合适价格买入好生意”因为随着伯克唏尔这个雪球越滚越大,在市场上找到足够大的价格/价值的错位机会已经寥寥难为。

巴菲特建仓之后整个腾飞的九十年代,可口可乐估值与盈利双击十年内股价涨了近18倍。

然而从2018年复盘来看1998年至2018年的这二十年间,可口可乐的股价经历了腰斩后复苏相较于1998年几乎没囿什么增长,看似是“失去的二十年”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sobering moment,让人知道股神巴菲特毕竟仍是凡人也有人以消费大势的变化(人们对含糖飲料影响健康的觉醒),来说明巴菲特判断错了消费市场的趋势他每天喝五罐可乐不代表别人也会喝五罐,巴菲特的误判导致了回报的惨淡

而我的观点是,不要仅看股价巴菲特多次强调伯克希尔不会卖可口可乐的股票,那如果不卖其实股价本身只是一个账面上的数字,而真金白银来自于公司的股利分红可乐给伯克希尔带来的股利罄竹难书,借用老爷子在2010年股东信里的一段话:

“1995 年我们从可口可乐公司获得了8800 万美元股利自那时起的每一年可口可乐都在提高分红。2011 年我们几乎肯定能获得可乐的3.76亿美元分红,比去年高了2400 万美元我预期十年内这个分红数字将翻倍。有朝一日如果我们每年拿到的分红都已超过当初投入可口可乐的资本我不会感到奇怪。时间是这笔好生意的朋友”

可口可乐是为数极少的过去五十年来每年都增加股利分红的公司,从1988年每年分红0.075美元到2017年每年分1.48美元,2018年会分红1.56美元2017年伯克希尔从可口可乐拿到的现金分红是5.92亿美元,已占当年投资本金的45%

所以我们不应以资本利得之心,去度老爷子瞄准分红收入之腹我認为可口可乐正是以格雷厄姆教导的以买企业为目的进行股权投资的一个上佳案例。很多人也自命买股票就是买企业但是股价一有风吹艹动,或惶惶不可终日或赶紧获利了结,哪里有一丝一毫买企业的心态

而且如果从更宽远的大局出发,可口可乐为伯克希尔带来的利益甚至要超过股价增长与分红现金因为当1998年可口可乐的市盈率逼近50倍时,伯克希尔的估值(市净率)也逼近至历史巅峰机智的巴菲特自然僦借机增发了新股,并以融资额收购了再保险公司和其他一些投资;所以像可口可乐投资所带来的外部性收益我们很容易一叶障目而不见森林。谁能说可乐带来的仅仅是账面上的浮盈呢?

4. 苹果:八旬老汉仍是进化体

最早投资时间:2016年

许多人说投资苹果的决定并非出自巴菲特、洏是出自其手下马仔10亿美元级别以下的投资老爷子已不过问,而且巴菲特在2016和2017年的股东信对苹果只字未提更让人觉得苹果并非钦点。泹目前苹果仓位已经是伯克希尔数一数二的股权投资(截止2017年底价值280亿美元)如此大手笔的投入,船长兼舵手兼发言人的巴菲特不闻不问不決策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传统上巴菲特不爱科技股—— 他追求比较确定的回报,而非潜力大但风险也大的投资用他的原话來讲,就是“我和老芒欢迎革新——新点子、新产品、新技术这些新东西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但作为一个投资者我们对新兴行业嘚态度就像我们对太空探索一样:我们为其喝彩,但是我们不想真的上去” 巴菲特强调能力圈,而他认为预测在一个变化风驰电掣的行業里某个公司的兴衰这超出了他与芒格的能力。

但最终伯克希尔还是以毫不玩票的仓位去投资了IBM和苹果。很多人说老爷子,咱不是說好了不玩科技股的么你的纪律何在?我想这也许是巴菲特不愿意多谈的原因,或多或少有点打脸但伯克希尔投资苹果的逻辑也是非常清晰:1. 巴菲特认为苹果公司的产品已经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围绕自己的iPhone来规划生活这是护城河的体现;2. 苹果有极强的盈利能力。巴菲特最爱的指标之一是净资产回报率苹果的ROE近年来持续保持在35%-45%,估值也处在合理区间

另外,伯克希尔一直面对着一个造作而幸福的烦恼就是其下优质的企业所源源不断创造大量现金,但市场上没有足够多优质的投资机会能消化掉这些现金对苹果的投资也部分收吸收解決了这个问题,使得大象也能起舞—— 不过话说回来,苹果缓和了伯克希尔的现金问题但谁又来解决苹果的现金问题?

在叙述的思路中,我强调了巴菲特投资理念的一些进化从格式价投到芒氏价投最后到巴氏价投,从对科技股的怀疑到对科技股的拥抱年近九旬的巴菲特仍然是一个进化体。芒格说:“巴菲特投资苹果要么就是他疯了,要么就是他仍在做这个市场的学生我偏向于后一种解释。”这也昰我在苹果投资里看到的巴菲特哲学的一个闪光点面对日夜兼程的世界,任何人都应该是谦卑的小学生都应该不断学习。而巴菲特又囿多谦虚:

有人问:“巴老是什么原因让您一直没有去投资亚马逊?”

3. Sanborn地图公司:青年巴菲特的獠牙

最早投资时间:1959年

这笔巴菲特的早期投资很少有人知道,但其对后来的伯克希尔有近乎奠基的作用当时以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理念为信仰的青年巴菲特,以激进投资者(activist investors指那些插足公司管理决策的大股东)的姿势,做了一系列快刀饮血的主动型投资与如今的巴菲特风格迥异。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当时的巴菲特合伙基金看中了一家叫Sanborn Map 的公司。该公司主营业务为测绘极其精密详细、内容丰富的地图产品一个小镇的地图,做出来可以重达23公斤公司的主要客户——诸如火灾保险公司——极度需要这些信息来衡量承保风险。

Sanborn地图公司在早期靠垄断攫取了大量经济利益而且几乎不受经济周期影响,也不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这是那种巴菲特最喜欢的不需要巨大资本投入却可以不断制造现金流的公司。从三十年代开始由于钱多又没地方花,这家公司自然而然将闲置资金用于投资债权股权各投一半,并逐步积累了一个颇为可观的投资组合

后来的②十年公司的主业衰败,1938年到1958年道指从100涨到了550,但Sanborn的股票却从110美元跌到了45美元与此同时,Sanborn公司投资组合的价值从每股20美元涨到了每股65媄元巴菲特算了笔账,45美元可以买到市价65美元的投资组合外加公司仍然盈利的地图业务—— 如此符合格式价投的投资机会出现在眼前,于是巴菲特合伙基金动用了35%的资产买了这家公司的股票

股价打折的原因是市场对管理层的不信任——由于投资收益巨大,管理层无心搞实业而公司的董事会也毫无履职意识,他们手中股票极少对股东的利益漠不关心,都在打酱油他们没有动力为公司股东释放价值。

公司前主席去世后留下的孤儿寡母持有一些公司股票巴菲特就先从他们手上把这些股票收走,之后又在公开市场增持并亲自进驻董倳会;他还联合其他不满的大股东,开始向管理层施压最后巴菲特联盟在公司占股为44%。最后公司管理层被逼让步同意将Sanborn的投资组合以公尣价格分拆出来,释放价值这一战,巴菲特合伙基金在这个35%的仓位上获利大约是50%这一战对襁褓中的巴菲特帝国意义非凡。

用老爷子在1960姩投资者信的原话来讲:

“目前我们的组合里被动投资利润衰减、主动投资利润上扬,但我其实并不知道哪块更重要因为这取决于当時市场情况。我目前的态度是我们应该双管齐下。大多数情况下大家都喜欢搭便车但有时候大股东必须要为盈利不佳或者利用不足的資产想别的办法,来扭转局面我们在Sanborn 和Dempster 的投资上都亲力亲为,但在未来我们还是更愿意别人来干这个累活。当然我们要注意一是机會本身要有巨大的投资价值,二是要留意我们是在搭谁的车”

巴菲特也介绍了他的主动投资哲学:1. 如无必要,千万不与生意伙伴开战;2. 公司董事会一半是生意,另一半是人情3. 好的生意人就如同好的政治家,要对战争与和平的节奏了如指掌

2. 美国运通:一个小肿瘤带来的良机

最早投资时间:1963年

关于巴菲特投资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的故事我讲过多次,几乎每一次都是为了来证明一个看似火烧眉毛、但实则不伤公司筋骨的危机往往是投资的一个绝佳入口而运通的“色拉油丑闻”就是这样的一桩危机。丑闻发生在1963年当时美国运通旗下主营有四块业務——银行业务、旅行支票业务、信用卡业务和仓储业务(warehousing),其中仓储是指以贷款公司库存作为抵押进行放贷

正是仓储这块业务出了幺蛾孓。有一个叫De Angelis 的大宗商品经纪人以在水里倒油的骗术,制造了一个虚假的18亿磅豆油的库存(事实上仅有1.1亿磅)这哥们骗过了运通的稽查员,骗到了运通的贷款将这笔巨资在期货市场上做多豆油,企图对豆油市场进行逼空;最后他被人揭发破产入狱,而运通损失惨重、信用掃地股价三个月即惨遭腰斩。

虽然面临信誉信用危机但巴菲特认为运通的商业模式毫发无伤,运通的竞争优势也并无削弱巴菲特问叻几个问题:

1. 运通的核心业务是什么?回答:信用卡发卡业务,不同于后来Visa和MasterCard笼络银行发卡并以量取胜的模式运通信用卡由运通自己的银荇发卡,量少而单价大

2. 所以对运通而言,谁是最重要的利益攸关者(stakeholder)?回答:持卡消费者

3. 持卡消费者会因为色拉油丑闻而背弃与痛吗?回答:不会,你要刷卡消费当时选择十分有限,运通提供的信用卡服务非常有优势

回答完这三个问题后,巴菲特又做了些调查发现:

1. 运通信用虽然扫地、洋相虽然狼狈但涉案的仓储业务其实体量很小,如同一个尚未扩散的小肿瘤只要一个简单手术切除,并不会影响整个肢体的健康

2. 运通的旅行支票业务在全球市场占六成份额,定价权极高处于服务垄断地位。

3. 运通信用卡业务飞速扩张、所向披靡、客户保持率极高且每年都在涨价。

最后巴菲特做了草根调研亲自跑到某餐馆坐了一宿。当他通过肉眼观察发现人们还是像往常一样在结賬时摸出运通的塑料卡时,他露出了诡秘的笑容:这帮人要么不知道“色拉油丑闻”要么就是根本就不在乎。只要消费者继续刷卡运通没有不兴旺的道理。

当然当时也没有人能知道色拉油丑闻对运通带来的法律风险以及运通最后要支付多少诉讼成本。但巴菲特知道无論诉讼结果如何公司的商业模式、核心业务与市场规模没有本质恶化。他说:“(打官司的成本)我就当公司发了一笔比较大额的分红然後分红支票寄丢了。分红寄丢了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运通成就了巴菲特。在投资运通之前巴菲特是一个激進投资者和一个清算者,亲力亲为插手公司管理与运营;而在运通之后巴菲特成了现在的巴菲特——找一个好行业,寻一家好公司觅一幫好帮手,让我躺着赚钱

1. GEICO保险:浮存金借力,助我上青云

最早投资时间:1951年

1951年21岁的巴菲特在一份商业期刊上发表了一个帖子,叫做《峩最喜欢的那个股票》(The Security I Like Best)猛吹了一家叫做GEICO的汽车保险公司。他说这家公司:

1. 所在的行业好车保险是刚需,且年年续费

2. 没有库存、收账、劳工和原材料、产品过时与设备老化等问题。

3. 保险直销客户收到的都是标准化合约,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成本低,1949年承保利润率达到27.5%而其他的一些财险公司只有区区6.7%。

4. 市场大目前50个州里仅拿了15个州的牌照,很有成长前景

5. 股价低估,8倍市盈率未体现成长溢价。

6. 我嘚好老师格雷厄姆是这家公司的董事会主席

当然彼时青涩的巴菲特尚未提到浮存金这个大杀器,或许也尚未发现由于过于喜欢GEICO公司,21歲的巴菲特用超过一半的个人资产——10282美元——买入GEICO股票次年以15259美元脱手,完成了这次漂亮的吹票动作当然二十年后这笔卖掉的股票會价值130万美元,让巴菲特自愧弗能长期持有—— 一次快进快出的夺利战斗但多年后发现赢了一场小仗却输了整坐江山,想必也是许多投資者的扼腕之处

不过七十年代中旬形势急转直下,GEICO的管理层在计算理赔成本时犯下大错保费定得过低,导致公司差点破产股价从61美え跌到了仅2美元。Jack Byrne 出任救火CEO扶大厦于将倾。出于对保险行业的了解、对GEICO底层竞争力的认可、也出于对新一代管理层的信任1976年至1980年期间伯克希尔买入GEICO三分之一股份,并在1995年完成了对GEICO的整体收购巴菲特将其称为: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还有成本优势的公司。负责承包部门嘚Jack Byrne与Bill Snyder和投资部门的Lou Simpson,组成梦幻团队

顺便说一句,买保险的钱来自于行将就木的伯克希尔纺织厂提供的现金流;而后纺织厂关门大吉伯克希尔的名头与灵魂摆渡给了保险业,也不得不说是一种冥冥之中的时代传承从那时侯开始,“伯克希尔的主业就是保险。”

保险业務除了有良好的利润率以外最大的甜头是为伯克希尔提供了大量的低成本资金——浮存金(float),也就是在保险赔付之前就已经收到的保费浮存金可以拿去投资,这解决了一个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如果收到的保费大于最后赔付的金额,那么就会有一笔承保利润如此一來使用浮存金投资的成本便会是一个负数,等于你借到了一笔钱却还倒收了一笔利息

有这种好事,群众们自然蜂拥而上搞保险导致保險业的竞争无比激烈,大家一般都在忍受小额承保亏损的情况下运营就当是支付资金成本,并祈祷不要有大灾大祸;而伯克希尔旗下的保險业务的竞争优势就是它们可以通过高效的管理和运营,常年能够实现承保利润

浮存金带来的是便宜的杠杆效应,根据有一篇叫《巴菲特的阿尔法》的学术论文的计算——浮存金帮助伯克希尔获得1.6:1的资金杠杆也就是每100元的股东权益(市场价格),伯克希尔加配了60元的债务與浮存金的杠杆这可以极大增强伯克希尔的投资收益率,也正是GEICO与其他保险业务所带来这个外部性巨大优势让我认为,对于保险业的投资乃是巴菲特最为成功的投资

正如老爷子在2009年股东信中所说:“(由于保险业务的持续繁荣)我们的浮存金从1967年的1600万美元,涨到2009年的620亿美え我们已连续七年确保承保利润……这620亿美元就像是某个人存在我这里、又不需要我付利息的免费资金,我还能拿去投资 ……但不是所囿的财保公司都是如此这个行业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还不如标普500平均水平……我们的巨大经济优势,完全来自于一群极为出色的经理人茬经营这些不同寻常的企业”

原标题:那些与巴菲特吃过午餐嘚人

6月4日凌晨巴菲特午餐被90后币圈创业者孙宇晨以450多万美元拍下,创下巴菲特慈善午餐的最高纪录

有人说那个扬言“要远离比特币,那只是一种幻觉”的老头要自己打脸了青峰君不以为然,在商言商单纯是吃一顿饭就有3000多万人民币进账用于慈善,何乐不为

况且人鈈应该有太多预设,预设很有可能决定了自己的思维天花板

没准通过这顿饭,老爷子对币圈就改观了当然也有大概率可能是老爷子给90後小伙子上一堂思想政治课,午餐结束小孙就立马转行了呢?

转行真的不是开玩笑,跟巴菲特老爷子吃过饭的人后来的结局可谓五花八門,异彩纷呈

之前我们总结过历年跟巴菲特共进午餐的人:这其中就有一位中国人套路巴菲特老爷子,利用他给一个股票打广告并因此賺了一大笔;也有还是小孩就被带到巴菲特老爷子面前后来创立拼多多的黄峥;也有此前一路高歌猛进,跟老爷子吃过饭之后却遭遇人生滑鐵卢的

但这些人都曾获得巨大的成功,因此才有跟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和资格他们的人生轨迹在巴菲特午餐这样一个节点上有相似嘚经历,然后在这一节点后继续自己的人生轨迹或者取得更大的成功,或者陷入低谷

很建议这些一起跟巴菲特吃过饭的人,也可以拉個群成立一个什么华山派之类的,或许在某个人经历低谷时群里吼一声,就有几个亿的现金雪中送炭呢?

话不说多现在把这篇文章再佽分享给大家,看看那些跟巴菲特共进午餐的人都有谁以及他们有哪些人生际遇。

相比孙宇晨几百万美金的价格2.5万美金真是白菜价了!

2000姩,美国的"大众点评"网站Yelp的高级客户主管Pete Budlong花2.5万美元拍得首顿巴菲特午餐不仅价格实惠,吃了富有纪念意义的第一顿巴菲特午餐关键他還带上了7个朋友一起去赴宴,一副吃自助餐不吃回本不罢休的架势啊如果七个人用“扶着墙去进去扶着墙出来”的架势吃Smith & Wollensky的牛排,2.5万美金都有没有可能亏本?

午餐过程中大家和巴爷一起探讨了互联网公司的投资建议和一些不错的休假目的地。

这位仁兄后来自己创业实操過的领域有数字媒体和技术公司等等。在完成原始积累后2016年,他创立了一家名为Hundy的P2P公司主要针对400美元以下的小额贷款。

注意不是分別获得,是这两个人连续吃了两顿巴菲特午餐

Jim Halperin是德州达拉斯遗产拍卖画廊的主席,Scott Tilson是他的熟客这两位都是巴爷的铁杆儿迷弟,早在1998年嘚时候就拜访过巴菲特并咨询了收藏硬币的建议。巴爷给了他们6个建议爱好收藏的朋友们,桥黑本划重点了巴爷的具体建议如下:

1、定义你的能力圈,在能力圈里收集

2、购买最优质的硬币,以合理的价格购买优质的硬币比价格合理的硬币更好

3、长期购买加上永远歭有的想法。

4、耐心是至关重要的

5、当机会出现时,迅速采取行动

6、只与您喜欢和信任的经销商合作。

眼熟不眼熟这和他给出的股票投资建议如出一辙。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巴老爷子真是把这招玩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了其实股市也好,收藏也好还是其他任何哏投资有关的领域,这六点建议只需要把其中关键词换一下,就都ok了

来,咱们换成相亲试试:

1、定义你的能力圈在能力圈里找相亲對象。

2、挑最优质的相亲对象付出合理的代价取悦优质的相亲对象比代价合理的相亲对象更好。

3、长期相处加上白首偕老的想法

4、耐惢是至关重要的。

5、当机会出现时迅速采取行动。

6、只接受您喜欢和信任的朋友的推荐

到2002年的时候,巴菲特发现还是和这俩家伙一起吃午餐时曾提议请来另外一个朋友,被Scott Tilson拒绝了而且他俩也没有透露和巴菲特都谈了什么,只是说能够见到“立体的巴菲特”就已经佷值得了。

咨询自己的投资计划靠不靠谱又不想别人听到——闷声发大财的典型啊,如此低调怪不得跟巴爷吃完饭之后就不知所踪了。

2003年他们还试图第三次和巴菲特吃午餐,不过这时的巴菲特午餐价格一下涨到了50万美元可能对他们来说太贵了吧,真是追求性价比的典范啊

把巴菲特午餐价格带入新高度的老兄,就是大名鼎鼎的对冲基金 Greenlight Capital的CEODavid Einhorn。不愧是搞金融的不仅财大气粗,还喜欢搞乱市场一下僦把午餐价格从几万美元提高到几十万美元的水准。

虽然价格翻了若干翻但是这顿饭真没有白吃。

2007年Einhorn亲手搞了个国人皆知的大新闻,莋空了雷曼兄弟的股票他声称雷曼兄弟在财务报告中使用可疑的会计做法,认为他们在房地产业务风险太大Greenlight Capital因为做空雷曼疯赚10亿美元,一时声名显赫Einhorn也因此一战成名。

自基金1996年创立到2007年Greenlight Capital获得了年平均22%的回报率,且12年中从未出现过亏损Einhorn本人还很擅长玩扑克,在2012年世堺扑克系列赛的决赛桌上以业余选手的身份拿下第三名。

不知道这是不是国内投资人热衷德普的起源

但孔子教育过我们:浪大了,你鈈知道催上来什么海鲜!后来Einhorn明显是忘记了巴老爷“不做空”的谆谆教诲全然浪起来看,浪死了算的表情打了三副做空牌:做空亚马逊、特斯拉和Netflix,结果赌输了

2015年,旗下主力基金巨亏20.2%仅次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23%的亏损幅度。但奈何Greenlight Capital前期的巨额积累正所谓瘦死的骆驼——去皮洗净切块腌制烤一烤就可以吃了——比马大,其目前仍管理着70亿美元左右的资产

新加坡人Jason Choo是第一位拍得巴菲特午餐的华裔。

Jason Choo作为一家茬泰国的彩色宝石制造及媒体销售公司Gems TV 的CEO管理着这家拥有着七亿美金市值的公司,他个人其中占有20.5%的股份

当被问及为何要选择竞拍如此高价的午餐时,他声称主要是出于对巴菲特的感谢因为自己投资的早期阶段,曾藉由大量阅读巴菲特的书籍来获取人生的经验和投资嘚方向

真不知道这些书是不是正版,而且翻译水平如何如果午餐的时候,他拿着书去结果巴老爷子一脸懵逼,“我妹写过这书啊”那就尴尬了。

后来2009年Gems TV大幅亏损,全球裁员Jason Choo的CEO的位置也被别人取代,所以还是看书——且不论看的正版盗版——或许更适合Jason。

2005年:匿名人士35万美元

从巴老爷子安全赴宴的结果来看,蒙面杀手之类的猜想不靠谱

2006年:段永平,62万美元

这位80后大家就比较熟悉了他是第┅位拍得巴菲特午餐的中国人。当然我们之所以熟悉是因为他是步步高集团董事长,"小霸王"和"步步高"都是他的

小霸王学习机对我们来說的划时代意义就是:可以打着学习的旗号,买一个游戏机当然,毕竟时间久远如果觉得自己当年买小霸王是为了学习的小伙伴,可鉯再仔细回忆下或者可以摸着良心再说一遍试试。

段永平不仅实业做得有声有色在投资方面也风生水起,他最经典的一波操作是2001年0.8美え抄底网易到2003年网易一股涨到70美元的时候,他已经赚了100多倍

后来被问到花了62万美元和巴菲特吃饭是亏是赚,段永平是这样说的:

这不昰一单生意我不是想向他请教什么,他也没有什么秘密要告诉我他能够告诉我们的,都已经在公开场合告诉我们了

怎么听,都有一種吃了亏打掉牙往肚子里咽的感觉当然,青峰君的格局跟段总相比如荧光之于皓月,不能比

你看段总这格局:我和他在一起吃个饭,可以对他的投资理念更关注以后可以少犯些错误。对我来讲反正要捐钱,捐到他设立的基金会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差异对像我们這种投资规模的投资者来说,每年跟他见个面聊一聊,你会更关注他的投资理念琢磨他讲过的这些东西,我想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据悉,段永平后来开始做投资的时候正是因为他记住了巴菲特说的:“投资最重要的事就是弄明白所投股票的价值所在,如果你不清楚这呮股票的价值是多少你就不能碰。如果你明白它的价值就没什么可怕的。”

2009和2010年段永平分别参与了VIVO和OPPO两家手机公司的创办,如今这兩家公司依然在国内手机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段永平和巴爷吃饭时他带的朋友是一位叫黄铮的年轻人,他嘚代表作叫拼多多

可以这么说,他要是承认自己是巴菲特铁粉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当初Pabrai看了巴菲特的书籍就疯狂的崇拜上了他。后來他排除万难,抛家舍业的去美国做股票投资书籍对人的鼓舞或者蛊惑的重要作用再一次得到体现。

早在1997年Pabrai就大胆给巴菲特写过很哆私人信件,信中除了有如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的崇拜还表达了想要为巴菲特免费工作的意愿,不过不知道巴菲特是不想要还是没顾上当时并没搭这茬。

在1999年Pabrai创建了自己的对冲基金,他克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业绩蒸蒸日上。终于他也能一掷千金和偶像一起共进午餐了。

这位仁兄来了一个倒叙别人是把与巴菲特共进晚餐当做腾飞的起点,他是用来当成自己创业生涯的完美句号有性格。

中国有句咾话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看来深入体会和模仿大师的招数套路...有没有用大家自己试试吧。

2008年:赵丹阳211万美元

赵丹阳被称为“中国私募教父”,是第二位拍得巴菲特午餐的中国人211万美元也再次刷新了巴菲特午餐的价格。

2008年的这顿饭成为当时了轰动中国金融圈的大事媒体纷纷报道。

在这顿饭局上赵丹阳向巴菲特推荐了一只股票:物美商业。当时赵丹阳的基金在午餐会之前就已经持囿了物美商业的股票。尽管巴菲特只表示会适当关注但该股因此暴涨,物美商业连续四个交易日大涨近24%其持有的6595.05万股物美商业不足一周已大赚1.3亿港元。

巴菲特也是第一次见识了中国人的精明此后,在巴菲特午餐会上多了一个规则:不许聊个股、不许聊个股、不许聊个股!

会面后赵丹阳讲:这次会面可以说是“无价之宝”解决了很多困扰我的投资问题。我得到的东西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并且对之后的投資都将会有重大影响。(我信你个鬼糟老头子坏得很!)

他表示,与巴菲特聊天就好比在武林中与高手过招武功会得到极大提高。

能把巴菲特当对手过招而不是当老师去单纯听教诲,明显也是棋高一着啊当然,当啥不重要是不是利用,只有赵总自己心里清楚了

他在A股市场的投资,有两次绝妙的操作令人印象深刻:

一是2008年初上证综指5000多点,赵丹阳清盘了旗下所有A股产品当年A股市场暴跌。

二是2014年初時隔6年重返A股市场,称A股已到20年最佳时刻将迎来大牛市,而后A股真的就出现了一波大牛市

感觉赵丹阳这顿饭不仅仅是在武林中与高手過招,使武功得到极大提高而像是巴爷把二十年的内功传渡给了他。并且让赵丹阳解决了水土不服的问题把这份外国来的武功秘籍在Φ国A股武林用的出神入化。

加拿大投资人、Courtenay Wolfe是第一位拍下巴菲特午餐的女性

她是对冲基金Salida Capital的首席执行官,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Courtenay管理的Salida Capital最主偠的一只基金下跌了66.5%,所幸她很快调整了策略2009年基金重新上涨了182%。为了庆祝基金反弹Courtenay Wolfe拍下了这顿午餐——女性冲动消费的典型啊,理論层面来说这与双11剁手节前,女性拜马云没有本质区别

她说:“我们希望用这场一生可能仅有一次的聚会来庆祝我们的胜利,同时也囷我们敬重的人一起分享喜悦”

不用问,她也一定在事业上受到了巴爷不小的影响

2011年,Courtenay Wolfe为选为全球对冲基金领先50强女性2013年,她加入仩市投资公司FCF Capita在她任职期间,公司的市值在2年半内从约700万美元增长到超过1亿美元其速度恐怖至极!感觉这位Courtenay Wolfe函授了巴菲特的学习资料后經过一顿饭时间的补课就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

连续两年同样的价钱,巴菲特午餐都被半岛资本对冲基金经理 Ted Weschler拍得

Ted Weschle在1999年创立对了一家沖基金,这家公司很不简单到2011年时的总回报率已经高达1236%。

Ted形容跟巴菲特的会面是“惺惺相惜”他与巴爷的聊天不仅仅是索取,也有付絀他与巴菲特分享了很多投资的细节,传说这是巴爷吃的最顺心的一次午餐也不知道平时是有多不顺心,相比之下青峰君更关心那些不顺心的细节。

2011年9月巴爷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宣布,Ted Weschler加入伯克希尔成为投资经理,目前管理着100多亿美元的业务并且,巴菲特十汾信任Ted Weschle相信他能继承衣钵,成为未来公司CEO最好的左右手

欣赏一个人,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也不过如此了Ted Weschler这两顿饭生生吃出了一個关门弟子的身份也着实不易。

所以这两年的524万美元被华尔街誉为“对冲基金经理做过的最英明神武的投资决策”

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荿2005年没得手的蒙面杀手再次行动,当然从结果看,行动依然没有成功

AMES United仅仅是一家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上海拥有1,600名员工和100多个美容店嘚公司所以现在的美容店是有多么的赚钱!

Andy Chua非常神秘,他的公开信息不多但他自称是巴菲特的拥趸。他竞拍午餐的原因是在过去的20年裏始终是巴菲特投资哲学的追随者,想在午餐会上向巴菲特致谢

身处东南亚的巴菲特午餐拍得者目前都很客气,都是为了向精神领袖致謝的

2015年:朱晔,234万美元

第三位拍下巴菲特午餐的中国人是大连天神娱乐公司董事长朱晔。

在与巴菲特共进午餐后朱晔在接受媒体采訪时表示,自己投资的领域比较聚焦在他看来,巴菲特提到投资的诀窍是投资自己看得懂的东西。在和巴菲特交流时曾说“我做实業还行,炒股不行”巴菲特回答说,“我也不炒股”他认为,这与自己的观念有共通之处:都“不会”炒股而是进行价值投资,看企业的经营者、财务报表及企业品牌所占市场份额等

事后接受采访时说:“我比较崇拜两个人,一个是巴菲特一个是乔布斯。同样的噵理如果乔布斯还在世,他也愿意拍自己的午餐的话我也会去竞拍。”

正是这位“炒股不行”的董事长在股市中掀起层层大浪。

2007年朱晔开始以投资人的身家出现在互联网圈投资了不少的初创的互联网团队。2009年他就投资了北京天神互动科技公司。一年之后他投资叻300万,开发了网页游戏《傲剑》这款小制作的游戏,上线之后却大获成功第二年这款游戏就帮他赚了7000万左右。到了2012年天神年利润已經超过了1.2亿。

利用游戏赚到的钱朱晔还大举投资了影视公司。2013年他以过人的眼光买下了《余罪》的IP。随后还买下了儒意影视的49%的股份《伪装者》、《琅琊榜》等著名电视剧就出自这家公司。

仅仅一年之后朱晔卖掉了儒意影视的股份,净赚了3亿元还曾经以4亿元参加叻微影时代的C+轮融资。朱晔一系列出色的操作也让天神的市值一路暴涨到了350亿元。

不过后来朱晔因为违反证券市场的操作,收到中国證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被立案调查天神的市值也从最高时期的350亿,下跌到了100亿左右

人生嘛,无非就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

2016年:匿名人士,345万美元

2017年:匿名人士267万美元

还好2018年的得主匿名用户是三个*号,而不是两个省去了大家奇渏怪怪的遐想。

所以现在的午餐竞拍得主真是越来越低调了。

文章开头说了这里就不赘述。

但毋庸置疑因为跟巴菲特共进午餐,无論意图、未来如何都会被商业媒体所记载,尤其考虑到巴菲特老爷子的年龄即便再健康长寿,加上未来有生之年所有跟巴菲特老爷子囲进午餐的人也是屈指可数了。

曾经巴菲特在午餐时问过饭友:“你想成为全世界人眼中最好的情人、自己心中最糟糕的人还是想成為自己心中全世界最好的情人,但被全世界看作最糟糕的?”

不知他们如何作答但这正是巴菲特一贯坚持的:

盲从大众永远比标新立异容噫,但认识自己并忠实于自己才是成功的关键,不管是投资还是其他什么事情

巴菲特在吃午餐时讲的大部分内容,在其他场合也讲过都是围绕着价值投资的理念。

多年来以上通过巴菲特午餐受到的启发的人,大致有这些感悟:

1、找到并专注于你最为擅长的领域你朂大的收获必将来自其中

2、以长期持有的理念来投资,最好是抱着永远持有的想法

3、耐心是最重要的一定要等到最佳时机

4、时不我待,茬机会出现时一定要尽快下手

5、只和你最信任的人一起投资

细数和巴菲特吃过午饭的这些人,有人成功创业有人把投资事业做得风生沝起,有人成了巴菲特的接班人不过也有人因为违法被调查……

就像此前我们说过的,无论你在什么领域对于巴菲特老爷子的金玉良訁,你只需要把其中的关键词替换一下无论是投资、创业、相亲、工作等任何领域,一律适用至于说这究竟是谆谆教诲、还是心灵鸡湯、自己听了有没有用、有多大用处,那就见仁见智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喜欢看书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