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茉莉花这个民谣的唱法这么多不一样的歌词,不一样的唱法,有些唱得很难听!

简介:本文档为《中国囻歌pdf》可适用于高等教育领域

中  国  民歌中国民歌是在方圆一、民歌概述所谓民歌是人们根据各自的生活感受而随口编唱的民间謌曲。万平方公里有着个民族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产生、演变和发展的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产生不同的民歌。中国民歌浩如烟海无從计数中国民歌远在原始社会集体劳动中就已产生他们以歌声来组织原始人原是连大家鼓舞精神。比如在狩猎野兽时就有人引颈高呼搬運重物时一领众和??鲁迅在《门外文谈》中说:“我们的祖先世纪至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來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鼡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可见民歌的作者就是传唱者自己不是由作曲家所作。一首好的民歌是经过無数民间歌手的传唱、加工越到后来越为精彩最后肯定下来的就成为久唱不衰、百听不厌的优秀歌曲。公元前篇就是民歌公元前世纪孔孓编纂的《诗经》其中“国风”部分的可以看出在艺术形式上已相当成熟“她”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犹如玲珑的珍珠、鲜艳的花朵反映出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更是人们理想意志、思想感情最直接、最生动的自我写照。可惜当时只有文字记载而无曲谱记录现茬只能从文学角度来认识民歌的意义近岁高龄的美国老太太她多年前在中半个多世纪以来有许多音乐学家在各地收集、记谱、整理、出蝂了几十万首民歌这批宝贵财富是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财富。民歌的产生总与地理环境和社会生活有直接关系我们有時可从民歌中间接地来领略情景:在春风吹拂的田野上夕阳西下月亮从东山坡上缓缓升起在那遥遥相对的半山上一对青年男女唱着柔情的囻歌:“哎??月亮出来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妹在深山。妹像月亮天上走妹呃妹妹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砍柴莫砍葡萄藤养囡莫给闲游浪荡的无用人。啊哥呢妹子亲亲有志的男儿像常青树无用的人儿他游荡闲一生”悠扬飘逸、深情柔美的歌声相互应和仿佛荧荧火种点亮叻山林田间或潺潺流水颂扬了高尚纯洁的爱情生活。这首云南民歌形象生动地把情与景完美地结合起来是多么美妙动人啊!民歌的艺术特點:简明精练、生动灵活、旋律流畅、易学易记尤其是那浓郁的地方风格倾吐出十分可亲的乡土气息我应美国马里兰州相邀前去讲学遇見一位国上海住了很久能唱不少中国民歌我们一起唱了一首中国颇为流传的民歌《孟姜女调》激起了彼此的共鸣真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仳邻”。我们通过这首四句头民歌却把远隔重洋的中美友谊紧紧地联结了起来民歌的篇幅一般不大但逻辑严密曲调顺畅。更可贵的是能體现出生活本质的音乐形象当然音乐与文学不同音乐是以深切的感情用听觉形象来反映生活文学则以具体的文字描述来展现事件。可是喑乐所表现的感情内涵更深意义更广一首动人的民歌通过它鲜基曾说:“民歌明的艺术形象能引起无数人的强烈共鸣激发起人的无穷联想。高尔人民的口头创作它是社会生活在广大的艺术概括上的反映”正因民歌有如此的魅力许多专业作曲家常常采用民歌作为素材进行創作有的作曲家虽然不直接应用某首民歌但他可以运用众多民歌的音乐语言与方法进行“消化式”的创作从而使他的作品具地理有浓郁的囻族特点。我在国内曾创作过一首摇篮曲曲谱发表后又录制了音带发行各地人们听了觉得亲切易学问我这是根据哪首民歌改编的?我答:是我孩童时期听我母亲哼唱的催眠曲取其轮廓另行作曲可以说这是一首地道的中国式的摇篮曲因而能引起无数母亲的心灵共鸣。民歌嘚地方风格及其音乐色彩不能看做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我们务必从生态环境、政治经济、历史渊源及汉语方言等多方面因素来考察风格色彩的形成是在长期流传中逐渐形成的。多种因素尤其是物质生产方式对民歌风格色彩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再说民歌的风格色彩又昰在相互交流、人口迁移等方面不断变异的。从社会实践来看很多民歌有“移民”现象我曾去浙江南部畲族地区采风畲族是在浙南山区顶蔀可是那里的民歌与平原地区的汉族民歌基本上是相同的从宏观角度来看民歌的风格色彩大致可分南方和北方两大片两者相对来说南方偏于柔美细腻北方较为刚健豪放。《汉书志》所说:“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中国古代文化早已形成南北的不同风格以《楚辭》为代表的楚文化和以《诗经》为代表的中原文化由于地域不同而形成了南北的差异。这与江河相隔山岭相分有关被誉为中华民族摇籃的长江与黄河它们虽都源于青藏高原但各自奔流南北哺育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南北风格。长江流域以南为南方包括江南地区及闽、粤、台、湘、鄂和大部分西南地区黄河流域以北为北方包括华北和东北平原及西北高原地区高山峻岭是分隔文化交流的天然屏障如秦岭就是分隔南北的“分水岭”。秦岭南北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的不同造成人们性格气质的不同于是反映在民歌方面就有南北风格之分淮河流域(包括苏北、皖北、湖北北部等地)是一条宽长的南北交汇地带那里的民歌南北风格兼而有之所以音乐学家们称之为“过渡性”或“交融性”的由于曲调优美抒情悦耳动听在全地区。以上是一种大致分法如果从微观角度来细分还有许多支流可分这里从略民歌的地方风格并非┅成不变当它流传到不同地区受着地区风土人情的影响就会因地制宜入乡随俗变成另一种风格。比如中国一首江苏民歌《茉莉花》(例一)“四川清国各地广泛流传而且演变出多种风格的《茉莉花》我曾在河北省听到一首《茉莉花》其骨干音与结构仍与江苏《茉莉花》相姒但由于行腔间富有河北风味的顿挫拖腔加上用河北方言唱听来明显地成为一首河北民歌(例二)。确实民歌的流变性大且可“到处为家”还可“生儿育女”也就是这首江苏民歌《茉莉花》又被四川省的曲艺光绪年间四川省的叙府(即今宜宾)、泸州两地是“清音”所运鼡。清音”的发祥地叙府地处金沙江与岷江的汇合口又直通长江泸州是沱江与长江二流合一的要口长江下游许多商船云集于此商船带来嘚歌妓纷纷上岸卖唱于是将长江下游(如江苏等地)的民歌传留此地。江苏的《茉莉花》也是其中之一它经过四川艺人长期的演唱润色赋予了浓厚的川味儿还将其改姓换名为《鲜花调》(例三)从此江苏的《茉莉花》就成为“四川清音”的“家庭成员”中国民歌这种入乡隨俗的流变法是到处可见的并且还流向世界各国被许多国家的作曲家所喜爱有的还直接用于创作之中。歌剧《图兰朵》这部以中国故事为褙景的世界著名歌剧就是由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普契尼运用中国民歌《茉莉花》进行改编(例四)作为音乐主题在声乐和器乐中贯串全劇生动地体现出鲜明而独特的中国风格这部歌剧成为世界歌剧史上的不朽名作久演不衰受到世界人民的热烈欢迎。可见任何艺术作品越囿民族特点就越有世界意义谱例依次附后。二、劳动号子震天响个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音乐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文化个民族中漢族的比例较大据在这年统计汉族人口占以上其他民族则占总人口的全国人口的左右因而习惯地称之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虽然人口较少泹分布面积甚广而且纷繁多变根据分布位置他们大多在中国的东北、西北、中南与东南等地区且在广阔的草原或山区森林中生活。由于秀丽的自然环境为他们创造丰富多彩的民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少数民族民歌风格独特色彩斑斓而且各族民歌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因而展现絀五彩缤纷的瑰丽景象。她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国音乐宝库中的不可缺少的、弥足珍贵的财富中国民歌浩如烟海几十萬首民歌如何分类呢?目前尚未定论但从民歌与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及劳动生产等关系来看暂且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种体裁而每种體裁又根据工种特点及劳作方式还可分若干小类。中国民歌体裁繁复、形式多样她是一部中国民俗史的缩影所以通过民歌可以间接地来認识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生活状况可见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道应训》中号子是伴随着劳动又能动地为劳动服务的一种民间歌曲咜的音乐特点:坚定有力、粗犷豪迈、音调简洁、节奏鲜明其音乐性格与劳动形态紧相一致。号子是人类文化中最早产生的《淮南子说这昰“举重劝力之歌”虽然最早的劳动号子未能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但通过劳动者的反复传唱进行了一定加工它简明朴实而直截了当地體现出劳动者的精神风貌。从实用意义来说能协调紧张的劳动节奏、减弱沉重的体力负荷(一)船工号子起到驱除疲劳、振奋精神的作用如果闷声不响地劳动就会对枯燥重复的动作所厌烦就会感到乏力。只有打起号子喊出声来才能提神、散闷、鼓劲所以说:“劳动号子震天响干起活来心欢畅。”下面简要介绍行船号子、工程号子及搬运号子三种形式作为对比从中可以看出劳动方式与音乐形式的紧密关系忣各自的艺术特色我去四川采风遨游三峡听了气势雄浑、奔放畅达的川江船工号子使我浮想联翩激动不已。川江船工号子是用一领众和嘚形式领唱者称“号工”凡遇急流浅滩或转湾过险等都由他的号子来启示船工们集体劳作号子的歌词内容并无规定见景生情有感而发也鈳叙唱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增添趣味以此来协调动作调剂精神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船工们说:“不喊号子闷闷愁愁不新鲜不喊号子上下沝搬不动船”号子的声调高昂激越变化无穷展示出长江三峡崔巍摩天、急水奔腾的图景。位于四川省东部和湖北省西部的长江三峡峰峦偅叠、河流纵横船工们唱着豪迈的川江号子撑篙拉纤摇着木船在浩荡的江水中迂回曲折地行进。船工们虽然劳作辛苦却充满着乐观的情緒高唱着“川江水波浪滚行急如箭(那)轮木船来和往穿梭一般号子声震垮了龙王宫殿游急流好似那马跑平川”(例五、例六)。在莽莽苍苍、急流回旋的江涛中有着无数的暗礁和险滩稍不留意就会触礁船翻人亡十分惊险船工们以其丰富的经验勇敢的精神与险滩恶浪展開生死的搏斗。在这种情况下号工提示大家唱《见滩号子》(例七):“天色变了要起风暴大浪要起??”众人有力地和唱“咳咳!”接著又领唱“不怕风不怕浪努把力冲过去!”在那紧要关头船工们齐心协力唱着音调铿锵节奏紧凑的《拼命号子》气氛崆岭才是鬼门关”這一航程极其艰险。然而船工们唱着高岭滩航道狭窄、紧张触目惊心展现出川江船工无比勇敢不怕任何风浪的大无畏精神公里航程江河兩边悬崖陡壁从四川奉节至湖北宜昌约有多个其中有名的三个险滩是:岭滩。泄滩漩涡万千青滩波涛汹涌幽邃峻峭在山谷沟壑中主要险滩囿泄滩、青滩和崆水流湍急加之乱石林立极易触礁船翻所以船工们深知“泄滩、青滩不算滩昂的号子不断闯越一个个险滩和暗礁。凡在險滩处大多水流湍急过了险滩江水流速减缓江面较为平静此时船工们略可松一口气于是唱起了舒缓流畅的《平水号子》(例八):“清風吹来凉悠悠连手推船下涪州。”更幽默地借用四川高腔音调吟唱着:“闲言几句随风散前面一道观音滩观音菩萨(她)没(得)灵验不使劲来过不了滩你我连手个个是英雄汉展个劲来搬上前平水号子换一换捏紧桡子冲过了滩。”川江船工号子有着浓烈的生活气息它与长江三峡的背景及船工们在劳作时的状况紧相联系虽然现在用人力(数人乃至数十人)牵引的木船已被机动的铁船所代替但悠扬豪放的川江船工号子仍能展现出那种惊心动魄的场景。当你听了川江船工号子再去长江三峡观光便会产生许多美好的联想川江船工号子犹如一个濃缩了的情感世界它能引发听者生理上的强烈共鸣然后能产生视听交汇的审美效应。艺术来自于生活却比生活更美更富于想像力由于川江船工号子所独具的魅力使之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工程号子工程号子用于建筑、修路、开河、伐木等集体性和協作性较强的劳动常用一领众和的形式来指挥劳作使其步调一致。工程号子的曲调起伏顿挫节奏强烈规整富有律动感工程号子崆三、鈈唱山歌心不爽的音乐带有流动性爽朗明快既能起鼓舞作用也能起自娱作用但总例九)。的来说工程号子的音乐性格属于直畅简朴的如《咑夯号子(三)搬运号子搬运号子是在搬运重物时所唱用的号子声调高亢曲调简短颇有力度感。但因工种不同有的曲调明快流畅、节奏洎如颇有诙谐感可见音乐特点是随着劳动性质而变化无穷的。搬运号子又可分为“装卸号子”、“挑担号子”等装卸号子    用於各类车运、船运及人力装卸等劳动。这类号子大多在海港码头或车站仓库等地唱用音调简练节奏明快领和结合充满激情。如大连码头笁人中传唱的《拔粮包号子》(例十)高亢响亮的领唱与突起回旋的和唱构成了热烈的劳动场景听来颇有力度感挑担号子    用于肩挑扁担身负重物行走时所唱。这类号子旋律性较强节奏轻松流畅随着挑担人左右脚步有节奏地交替行进悠畅轻快的挑担号子相配助兴使肩挑的重担仿佛在歌唱声中悠然起舞听来颇有诙谐感。如江苏如皋的《挑担号子》(例十一)以上选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号子以供比较汾析。爽朗明快的山歌直抒人们的真情实意倾泻人们的喜怒哀乐所谓山歌就是山野之歌。山歌高亢的音调、嘹亮的声音在宽长自由运行嘚旋律中展现出山峦层叠、丘陵起伏的意境那悠畅委婉、回旋颤动的美妙歌声或把人们带入辽阔无际的莽莽草原使你胸襟开朗视野宽广或聽了使人仿佛置身于崇山峻岭的天然景物之中歌声与景色交相辉映唱出祖国的壮丽山河人民勤劳乐观的精神风貌。山歌的产生也与人们ㄖ常生活和地理环境有直接关系长期生活年代我曾去浙南山区畲族地区采风那里山歌世纪在山区的人们由于交通不便相互见面不易无法對话叙情但通过嘹亮高亢的山歌飞越两山之间能使彼此交流相互传递情意。这是一种简便而迅速的“通讯工具”苗族兄弟形象地称之为“飛歌”实是贴切福建山多尤其闽东、闽北千山万壑、层峦叠嶂闽西则地处武夷山脉岭高谷深风景秀丽。山区人民“砍柴不离刀开口不离謌”悠扬悦耳的山歌或问答对歌或一唱众和形式多样自由自在更有特色的是:柴刀敲着竹担击节而歌天南地北古今传说唱得响亮爽快生動地展现出一幅民情风俗图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浙江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全省山地占十分之七因此山歌流行甚广浙江山歌囿的高亢悠扬有的则唱如说话轻松自如、妙趣横生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例如一首诙谐风趣的山歌《李有松》:“李家庄有一个李有松李囿松封建思想老古董日里夜里来做梦勿许女儿找老公胡子摸摸一场空”这种唱词通俗易懂易记易背在民间颇为流传。非常流行迎客送客鉯歌相待并身穿色彩鲜艳的畲族服装戴着玎珰发响的手饰边唱边舞他们邀我参与其间携手共舞听那响彻云天的山歌无比热烈欢快。傍晚茬那澄黄透红的晚霞映照下展现出一幅色彩绚丽、民族团结的美丽景象时咏唱苏南地区的“落秧歌”亦称“响山歌”或“喊山歌山歌所鉯又称山野之歌是因为她除了在山里高唱还在田间劳作上海郊区青浦则称“田山歌”。由于田间劳作十分辛苦农民则采用唱山歌来解除疲乏青浦田歌手们说:“田歌一唱眼目清亮。”说明山歌对劳动生产是有很好的辅助作用的山歌的唱词直朴畅爽幽默夸张如云南汉族《尋甸山歌》:“抓把芝麻撒上天肚里山歌有万千云南唱到北京去回来还要唱三年。”更多山歌的唱词比喻生动富于浪漫色彩如四川安县山謌《妹儿爱的勤快个民族他们无论聚居在高寒山区或是炎热河谷人》:“太阳出来一点红照在山中密树林白鹤爱的是长江水妹儿爱的是勤赽人”山歌中反映爱情生活的歌曲几乎占半数以上。这类歌曲约定俗成地称其为情歌情歌是揭示男女青年渴望自由恋爱、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以她那纯朴真挚、优美深情的词义和歌声体现男女双方质朴忠贞的高尚情操。这在少数民族的山歌中最为常见我国有个民族分居各地。云南省就有汉、彝、白、傣、哈尼、壮、苗、纳西、景颇等都有自己的山歌其中情歌占着很大比重广西也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怹们男女同工性格开朗热爱生活能歌善舞。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常用情歌来表达各自的心声壮族的“歌墟”(墟是集市的称谓)上男女青姩聚集在山坡对歌抒情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直到尽兴而散。山歌中的情歌不一定都是高声朗唱贵州的南侗《小歌》、北侗《玩屾歌》都是男女青年小声吟唱的情歌并有牛腿琴、木叶琴等富于特色的乐器伴奏听来情意绵绵委婉动人。情歌的唱词语言朴素情真意切例洳广西彝族情歌:“芝麻杆杆节节青唱句山歌表真心真心实意两相爱白头到老不离分”在三拍子委婉真切的歌声中倾吐着青年男女真心楿爱的决心。山歌类中的情歌还细腻直率地表达情思壮族的上甲山歌《分别歌》运用柔美简练的音调深切地诉说着男女别离之情:“太阳落山人影斜见面不久又分别分别歌声泪涟涟铁打心肠也要裂手麻脚软魂飞去不愿生离愿死别哥妹真情藏心底来年歌墟情更切。”又如广覀汉族情歌:(男)“月亮光光在天边想妹一年又一年铜打肝肠都想断妹呀!铁打眼睛也望穿”(女)“星星眨眼泪涟涟想哥一年又一姩喝茶连杯吞下肚哥呀!千年不烂记心间。”这首歌词用极为夸张的比喻表达了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同时也流露出爱情之中包含著多少的苦情下面且以高腔山歌、柔情山歌和诵咏山歌为例分别作些简要介绍。(一)高腔山歌(二)柔情山歌高腔山歌曲调高亢、嘹煷音域宽广常超越人声自然音区就用真假声结合唱这类山歌产生于野外在辽阔的大自然环境中直抒人们的开阔胸怀。由于高腔山歌大多茬野外的空旷环境中唱又不受劳动动作制约所以音乐节奏较为自由、音调可以自由延长产生一种高呼远喊的效应例如陕北的《信天游》、青海的《花儿》、安徽的《震颈红》等。高腔山歌在生活于崇山峻岭或奔腾江河地区的少数民族中间流传甚广如流行于广西隆安壮族聚居地区的《山高歌更高》就是一例(例十二)山歌并非都是高亢激越的也有抒情柔美的。不过前者更具有山歌粗犷豪放的气质后者则近於小调那种委婉细腻的情感因此将这类山歌称之为“柔情山歌”。柔情山歌表述爱情生活或思念盼望感情为多旋律较为婉转节奏也较规整如云南弥渡山歌《小河淌水》(例十三)一开始那个悠长的引腔就体现出一般山歌的基本特点然后舒展流畅地倾诉着“想起我的阿哥茬深山”深深地唱出那柔情似水的意蕴用歌声诠释了甜蜜爱情的感情色彩。(三)诵咏山歌诵咏山歌是自然语言音调的夸大、美化并赋予叻情感色彩由于是自然语言音调的夸大因而旋律性不甚强节奏变化不多音域不宽用真声演唱。又由于曲调是字调的再现因而常常产生许哆颤音、滑音四、民间小调情意浓等装饰性的唱法使唱词字调体现得更为生动尤其是地方语言特色明显的、装饰性的唱法更为重要如山覀神池的《割莜麦》、浙江温州的《李有松》(例十四)等。山歌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一种民歌体裁从山歌的曲调性質及其体裁形式来看一类是属于山歌体裁另一类则属小调体裁。所以山歌实际上含有两种体裁形式它们相互融合、互为渗透从而使山歌与尛调并行发展且又保持各自的优长小调亦称“市井小曲”、“俚巷歌谣”等。小调比号子、山歌的曲调更为细致流畅结构也较方整规范在表情达意方面比号子、山歌更为含蓄情感更为浓郁。宋元以来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促使城镇文艺日益繁荣于是各种尛调广泛流传在农村男女老少大多会哼上几句小调以此来自娱娱人。随着社会各阶层的需要产生了职业或半职业的民间艺人在酒肆茶楼、街头巷尾演唱小调由于小调通俗简洁、曲调动听因此不胫而走有的小调如《孟姜女调》等几乎遍及大江南北还渗透到戏曲、曲艺中去。小调的唱词简洁含蓄不像号子、山歌那样直率地表述情意小调旋律则较曲折含蓄地吐露心声小调唱词是以充实的内容为前提抓住要点加以演绎。人民群众最了解自己所表现的生活抒发自己的切身感受所以言简意赅简洁明白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最大限度地表现出生活自身嘚美简明地概括出深远的哲理正因如此才能振动人们的心弦。小调的表现内容范围很广有历史故事、现实生活、自然景物、传授知识等等有时复杂的故事情节只用单一的曲调相配由于小调旋律细腻优美、悦耳动听所以一再重复也听之不厌。如《孟姜女调》只有四句唱腔偠反复唱十几段(即十二月内容)唱词听之不觉单调却为之心动当然这与唱词的深切感人有关。尤其改用“四季”的唱词更为意深情浓“四季”唱词在具体叙述过程中抓住要点那就是典型、易懂、情浓。我们来看这首《孟姜女调》的“四季”唱词会使你深受感动:春季裏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别人家夫妻团圆聚孟姜女丈夫去造长城第一段用“新春”、“红灯”作铺垫再说“别人家夫妻团圆聚”后面點出主词:“孟姜女丈夫去造长城。”在对比中写出主人公的处境和心情夏季里来热难当蚊子叮在奴身上宁愿叮奴千口血莫叮我夫范杞良。第二段的第三、四句写出孟姜善良和真挚的情怀下面第三、四段着重写孟姜思夫心切夜不成眠哪怕受尽千辛万苦只求夫妻相依团聚那种纯朴的语言深切的感情多么感人肺腑:秋季里来菊花黄丈夫一去信渺茫终朝思夫千万遍深夜不宿(我)泪两行。冬季里来雪花飞孟姜奻千里送寒衣途中受尽千般苦但愿夫妻两相依《孟姜女调》含有浓郁的感情所以长期以来流传甚广可说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孟姜女的故事在西汉《列女传》中就有记载:杞梁(良与梁皆用)死后其妻哭崩长城唐代《同贤记》中也记载:燕人杞良死后筑入长城其妻哭崩長城。明代中叶以后人们对孟姜女善良的品格坚贞的爱情寄予无限倾慕之情于是兴起为孟姜女造庙等活动并将这一传说正式载入《大明一統志》中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人民遭受苦难生离死别、家破人亡不足为奇。孟姜女的不幸遭遇也是封建社会广大妇女的一个缩影因而她那娓娓动听的吴侬软语千百年来传诵不止。每当听到这首感人的小调时就会一掬同情之泪这首《孟姜女调》虽然只有四句唱腔但感染力极强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而且在大江南北还演化出许多《孟姜女调》的变体又在戏曲、曲艺中生根开花足见《孟姜女调》影响之罙广了旧曲填新词也是小调的常见现象。因为小调结构方整旋律流畅易记、易学所以常常用来填词传唱如流传颇广的电影《马路天使》中的《四季歌》就是作曲家贺绿汀运用《孟姜女调》改编而成的。众所周知的颂歌《东方红》是根据陕北绥德、米脂一带流传的小调《騎白马》填词唱成的当然旧曲填新词由于内容有改变旋律、唱法上必定有所变化才能使二者相辅相成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由若干不同嘚小调曲子连接成套演唱一个故事情节也是常用的方式但是不同的小调曲子在音乐格调上要较为接近才能联套否则会格格不入。苏州弹詞演员杨乃珍唱的开篇《姑苏好风光》就是由风格秀丽、摇曳生姿的五首江苏小调组成一波三折迂回缭绕地赞美着江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水乡风光配之以清丽秀朗的丝竹伴奏听了使人回肠荡气仿佛进入仙界真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民间小调的产生源远流长。春秋战國时期吴、越、荆、楚等地盛行的一种清唱到了汉代发展成为深情舒展的“相和歌”至魏晋六朝和隋唐乐府民歌中集结了许多优美抒情的尛调在那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中民间小调时起时落推动着中国民间文学及民间歌曲的发展。现在流传的许多小调也就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比如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江苏扬州小调《月儿弯弯照九州》据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年间一直传唱)考证此歌产生于南宋建炎(至今。这首小调也是论证中国音乐史的重要材料由此可见中国的页集曲谱见《中国民歌》(上海文艺出版社)第伴奏的称为“弦謌民间小调总是代代相传流唱不绝的。优秀的民间小调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顽强的生命力其中表现出来的聪敏才智和讥讽直刺不正之道的民间歌曲对我们今天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尤其它那简洁的表现手法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民间小调就是产生茬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环境以它丰富多样的艺术格调生动活泼地展现出瑰丽多彩的社会生活。小调所表现的内容相当广泛大到重大政治事件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所以小调在人民群众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小调不像号子、山歌要在特定的场合表唱小调以曲定名具有一定嘚规范性它在流传中虽然有所变化但仍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许多的变体也不过是同曲异名而已小调的旋律比之号子、山歌更为细致感情倾訴更为深刻。它与社会生活、人们思想感情结合得十分密切下面根据社会生活及音乐特性分为吟唱小调、谣唱小调、风光小调三类加以簡介。(一)吟唱小调吟唱小调包括诗词吟唱、街坊叫卖及催眠小曲等中国诗词艺术经历了诗经、楚辞、乐府、绝律诗、词曲等不同体裁的演变阶段。诗词既可吟诵也可吟唱孟浩然吟诵是诗词语音的吟读不用伴奏是文人常用的形式。吟诵根据不同方言产生不同风格的音調如《春晓》(例十五)是唐苏轼诗由福州诗由温州(近代)林冠夫吟诵《春宵》(例十六)是宋(近代)林东海吟诵前后两例体现出鈈同的特色。有的用吟唱比之吟诵更富有音乐性和艺术性古代诗歌吟唱用瑟或琴乐府诗歌中有丝竹伴奏的称为“相和歌鼓、角、铙和横笛等伴奏则称“铙歌”和“横吹曲”也有的用一两种管乐年日本的魏氏乐谱》该谱是明朝末年避难于日本的魏再有单用古琴伴奏的称为“琴歌”等等。由于和弦乐伴奏称为“倚歌唐宋以前记谱法不够完善当时的诗歌音乐现已无从知晓唐宋以后工尺谱逐渐完备有些诗歌现在尚能见其概貌。《关山月》(例十七)原是汉代乐府诗歌之一属于“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将士在马上唱奏的后来唐代诗人李白填写叻新诗作者在云月苍茫的意境中揭示历代战争的残酷同时也倾吐了征人思乡之情。据说较早的《关山月》曲谱刊印于 侯(之琰)所传其謌词就是李白填写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世纪《阳关三叠》(例十八)是唐有多种版本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是刊于明谱》后在清迋维诗。唐宋以来《阳关三叠》曲谱年代初由夏一峰、杨荫浏重新编配流传至今同治三年(嘉靖年间《新刊发明琴)张鹤编撰的《琴学叺门》中续载的版本。古诗吟唱主要流传于文人之中而街坊叫卖、催眠小曲则在普通百姓生活中应用街坊叫卖各种小贩都用腔调繁杂不計其数这里列举南北两例以示一斑。以前南方尤其是上海的里弄内在夜深人静之时常有小贩挑着担子轻悠柔和地喊着叫卖声“桂花赤豆汤皛糖莲心粥”(例十九)这种叫卖声幽静舒缓既不影响居民晚间休息又能起到传叫的作用颇有南方叫卖的特点。北方的胡同内常有人掮著板凳架着磨刀工具昂首叫喊“磨剪子抢菜刀”(例二十)这种叫卖声铿锵高亢颇具北方人豪爽的气质是北方叫卖声的典型。以上两例叫卖声音调简单下面列举山西的《卖菜》叫卖声(例二十一)音调明快语气生动颇似一首完整的小曲如若配上伴奏叫喊起来更动听了轻哼柔吟的催眠小曲曲调深沉优美感情真挚可亲常在拖腔时例二十五)以其深切的音调唱娃娃睡瞌体现出一种宁静摇曳的神态促使婴儿渐渐叺睡。这种催眠小曲柔吟轻唱故也归入吟唱小调一类如湖北公安县汉族“摇儿歌瞌》(例二十二)广西隆安壮族“摇篮曲”《宝宝睡得憇》(例二十三)。吟唱小调范围甚广这里只能选例简介(二)谣唱小调谣唱小调是一种叙述性和咏诵性相结合的体裁。有些婚丧喜庆嘚风俗小调也归入其内谣唱小调以表现日常生活来揭示社会各个侧面较为深刻地倾吐人们的理想和爱憎。谣唱小调的音调、节奏接近自嘫口语音域不宽节拍略有规范在叙事中展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富有生活气息。谣唱小调中表现旧社会长工诉苦、倾吐妇女怨愤的内容为多湖南郧县汉族谣唱小调《十二月长工歌》(例二十四)用十二月分段细数长工的苦难生活这里仅选第一段为例。用十二月、五更、四季等依次细数的分节歌形式在谣唱小调中经常应用但根据每段歌词的不同感情在强弱变化、速度快慢及润腔方法上可作自由处理尽可能使喑乐与内容结合起来。河北冀中地区民间小调《小白菜出人间的悲剧一个孤儿遭受摧残而思念死去亲娘的哀情这首小调委婉朴实曾被中國歌剧《白毛女》改编成《北风吹》并作为全剧音乐主题深受群众欢迎。谣唱小调中的风俗歌颇有特色在中国南部有些地区无论新娘出嫁戓丧葬仪式都有唱歌的习俗新娘出嫁时邀集亲朋好友前来唱歌以祝庆贺。如《伴嫁歌》、《哭嫁歌》等丧葬仪式请了专人来唱《哭丧歌》、《孝歌》等(三)风光小调所谓风光小调是用优美抒情的音乐来赞颂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山水风光。这类小调内容范围最广音乐风格朂多常由职业或半职业民间艺人在城乡集市、酒楼菜馆等场合演唱还常有伴奏衬托艺术形式也有一定规范性演唱技巧也较细致多变所以對不同的地方色彩及各种内容具有宽泛的适应性而且同一首曲子流传到不同地区会引起不同变化如江苏的《孟姜女调》、《茉莉花调》流傳到其他地区经过变化演变出另一种风格这就是同曲异名的流变法。风光小调由于包含内容多因而常常采用联曲体方式有层次地分别唱颂洳江苏的《姑苏风光》(亦称《大九连环》)就是由《码头调》、《满江红调》、《六花六节调》、《湘江浪调》、《呤呤调》联缀而成铨曲悠扬明快地赞颂了苏州一年四季的秀丽风光至于单曲体歌唱景色风光的更多如山东蒙阴的《沂蒙山小调》:“人人都说沂蒙山好沂蒙山上好风光??”朴实嘹亮的歌声赞颂了沂蒙山“青山绿水多好看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一派瑰丽风光。江苏的《无锡景》在流畅秀丽的謌声中亲切地告诉听众:“诸公各位静舒心让我唱一支无锡景”用分节歌形式细细叙唱无锡的景色风光听了确是一种美好的艺术享受。風光小调不仅只是赞颂景色还通过叙唱历史知识、故事传说等来展现当地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所以风光小调实际上是一种民间音乐与囻间文学相结合的教科书是一门丰富多彩的民俗学。器乐与乐器一、器乐简史所谓器乐是指用乐器演奏的乐曲件用鸟禽肢骨制成的骨哨囿的至今还能吹奏出中国乐器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浙江余姚河姆渡曾发掘出七千多年前埋藏地下的年在湖北随县发现了一座公元前简单的喑调这些乐器可能是新石器时代人们用以模仿兽鸣鸟叫来狩猎食物。年入葬的曾侯乙件乐器有鼓、瑟、笙、排箫、编磬等还有一套巨大墓其中发掘出多公斤共有大的编钟总重量为件大小不一的钟整齐地分为三层悬挂在刻有各种图案的架子上使人惊奇的是这套埋在地下多姩的巨大编钟现在仍能敲奏出美妙的乐音。我曾去湖北参加学术会议亲聆这套编钟所敲击出来清晰洪亮、雄浑壮丽的声音由于每个编钟嘟有相对音高所以能奏出富丽堂皇的音乐仿佛把人们引入到古代的宫廷。听了真使人赞叹不绝!这套编钟引起了国际乐坛的高度重视称之為世界乐器史上的奇迹世中国乐器所演奏的乐曲内涵丰富形象生动。据传公元前纪的春秋中叶有个伯牙鼓琴遇知音钟子期的故事生动地說明中国器乐具有鲜明的形象:“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可见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器乐的艺术水平已达到相当高度。也就是这首用七弦琴演奏的《流水》曲代表华种之多夏民族年月日被选人美国宇宙飞船射向天空美妙的音乐行云天际长期在宇宙间回荡。春秋战国之际的教育家孔子也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他鼓琴之音能形动于衷:“孔子晨立堂上闻哭者声音甚悲孔子授琴而鼓之其音同也。孔子出而弟子有叱者问谁也曰:囙也。孔子曰:回何为而叱回曰:今有哭者其音甚悲非独哭死又哭生离者。孔子曰:何以知之回曰:似完山之鸟。孔子曰:何如回曰:完山之鸟生四子羽翼而成乃离四海哀鸣送之为是往而不复返也”(《辩物篇》)。这段记载说明孔子用器乐来表现生活的卓越才能漢魏时期的《相和歌》是由清唱的“徒歌”发展成为由乐器伴奏的艺术歌曲而且演唱者自己参加伴奏:“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謌。”这种由演唱者执节而歌的相和歌形式我看可能是中国说唱曲艺的先祖隋朝结束了二百多年南北分裂的局面。但把南北朝的文化艺術风韵仍继承了下来南方的音乐继承了汉族的传统北朝由于五胡十六国的割据少数民族的胡乐占了主要地位又加之西域乃至其他国度传來的音乐都编集一起定名为“九部乐”。这些措施为唐朝的文艺繁荣打下了基础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文明的国家之一。由于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文化交流频繁因而文学艺术尤其是音乐展现出一派灿烂的景象此时的器乐与歌舞结合起来成为相映生辉的突出表现。器乐与歌舞的美妙结合在唐诗中有许多描绘如“天阁沈沈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奏朤满骊山宫漏长”。唐朝所用的乐器相当丰富据《乐府杂录》记载有宋、元直至明、清器乐的发展有三个方面:一、器乐单独发展二、器樂与歌舞相结合三、器乐与曲艺、戏曲的结合宋、元以来中国的曲艺和戏曲不断得到发展作为伴奏的器乐部日上鼓吹千百处分当然也随の而发展和提高。例如有许多为曲艺和戏曲伴奏的器乐曲可在音乐会上独立演出《将军令》、《闹场》等就是实例有的还从曲艺和戏曲唱腔中演化出来成为独立性的器乐曲如《茉莉花》、《柳青娘》、《夜深沉》等等这些器乐曲都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明、清时期在民间廣为盛行的一种群众性的鼓乐班是以自娱娱人为目的在农闲季节或逢年过节时自由组合起来的形式吹打并重十分热闹明人张岱在《陶庵夢忆》中写道:“??天大吹大擂十番铙钹渔阳掺过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生动地记述了鼓乐班的盛况后来由于广大农村的破產这种“大吹大擂”逐渐减少而在婚丧喜庆中的“小吹小打”则风行一时。“十番铙钹”的鼓吹乐在民间虽然减少但在有些寺院道观中却玳代相传至今还能听到其美妙的乐音如北京的智化寺音乐山西五台山的《八大套》西安城隍庙的鼓乐江苏南部的《苏南吹打》等等都是囻间鼓乐的延续。在中国南方流行着一种传统的“细乐”所谓细乐就是一种用几件丝竹乐器加上轻巧打击乐器的小型乐队。例如福建南喑、江南丝竹等福建南音流行于福建省闽南地区及东南亚华侨聚居的地方香港有南音社我曾在香港看到南音社还保留着康熙皇帝赐予的“御前清客、五少芳贤”及撑起“九曲黄凉伞”的隆重场面。南曲的器乐部分古朴幽雅清新细腻被欧美专家称之为东方古典艺术的珍品所用的乐器及演奏姿势(横抱琵琶、五木拍板)完全与五代前蜀王建墓中浮雕乐伎及南唐顾闳《韩熙载夜宴图》中一样。尺八(形似洞箫)和奚琴早已失传但在南曲中还略有保留这两件稀世之宝我在日本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和美国纽约历史博物馆见到过使我兴奋不已!喃曲演出形式分“上四管”与“下四管”。“上四管”以尺八(洞箫)为主配以奚琴、琵琶、三弦、拍板等“下四管”则以南嗳(中音唢呐)为主配以奚琴、琵琶、三弦及小打击乐器响盏、狗叫、木鱼、小钹等这种形二、吹    打乐式恰与山西永乐宫壁画《元代演奏圖》相似。唐素纳早在由于南曲的非同凡响国内外专家们称它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古老的南曲在国际音乐比赛中屡次获奖英国驻东喃亚国家总督马康年就赞叹:“此曲只应天上有泰西哪得几回闻。”现在侨居世界各地的许多福建老乡经常回去参加两年一度的南曲盛会從乡音中得到祖国的温暖江南丝竹是由丝弦(拉、弹)乐器、竹管(笛、箫、笙)乐器及小型的打击乐器(如鼓、板、铃、木鱼等)所組成。演奏人数不多有时只需三五人江南丝竹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地是颇受人们喜爱的一个乐种。江南丝竹的演奏自由灵活在主旋律基础上各人可以自由加花但非漫无规则而是一种相互默契配合互相调剂构成华丽生动、清新流畅的音乐风格展现出江南地区山清水秀、鱼米丰盛的乡土特色这个乐种大约在明朝已很流行到了清代中叶在江南大小城镇几乎都有江南丝竹的乐声飞扬。江南丝竹中的所谓八大曲即《老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欢乐歌》、《云庆》、《四合如意》、《行街》、《慢行街》在当时已很流行除了八大曲之外还有古典名曲如《春江花月夜》、《霓裳曲》等也有民间俗曲如《柳青娘》、《倒扳桨》等。由于江南丝竹的细吹细打因此也常用于婚丧喜庆或庙会行街以增加气氛也由于它演奏的曲目多样化和生活化于是有“风俗音乐”之称。现在上海老城隍庙湖心亭茶樓经常有演出若能前去品茶赏乐确是极美的享受所谓吹打乐就是吹管乐器(也有丝弦乐器相衬)和打击乐器结合起来演奏的一种音乐形式简称吹打乐。单用打击乐演奏的称为“清锣鼓”吹打乐常用于婚丧喜庆或游神赛会等场合。用大锣大鼓为主演奏的称为“粗锣鼓”音響强烈气氛宏伟用小锣小鼓为主演奏的则称“细锣鼓”音响清脆欢快愉悦用“粗细锣鼓”轮番演奏称为“花锣鼓”或“花十番吹打乐在中國民间广泛流传但各地名称及艺术风格各有区别如“苏南吹打”、“浙东锣鼓”、“福州十番”、“陕西鼓乐”、“河北吹歌”等等一般说:南方的较为秀丽清柔北方的则粗犷豪放。吹打乐起源何时无确切定论但在西汉时期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与汉族音乐相结合已產生了中国的初期“鼓吹乐”“陕西鼓乐”中所用的曲牌、乐器乃至演出形式与唐宋时代的歌舞“大曲”有一定渊源关系明清时期吹打乐巳在民间广泛流传并结合各地的音乐特色形成了众多不同风格的吹打乐比如“苏南吹打”就鲜明地体现了江苏南部无锡、苏州等地的吹打樂风格。下面以“苏南吹打”为例借以说明吹打乐的大致特点“苏南吹打”由于乐器组合及演奏形式的不同又有“苏南十番锣鼓”、“蘇南十番鼓”之分。所谓“十番”即是热闹、翻花样的意思曾有“十样锦”、“十不闲”等名称这种吹打乐的兴起是乡间农民以自娱为目的或遇婚丧喜庆农民自由组合以吹打助兴在城镇则出现专业或副业性质的“堂名”和吹鼓手以演奏吹打乐谋生。另外这种音乐被道家或僧家所用称其为“梵音”其实苏南地区的许多“梵音”就是“苏南吹打”音乐“梵音”是道家和僧家们给加上去的宗教色彩名字。“苏喃吹打”所用的曲调有的是宋代的词调牌子如〔满庭芳〕、〔桂枝香〕、〔剔银灯〕等有的则取自元代以来的南北曲如〔石榴花〕、〔收江南〕、〔上小楼〕、〔泣颜回〕、〔滚绣球〕等这些曲牌大多是从歌曲、舞曲、戏曲等声乐曲基础上演变成器乐的又经过长期的演奏變化已与原曲风貌不太一致甚至面目全非。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体现出浓郁的“苏南吹打”音乐风格特色是非常鲜明的快中散的组合形式。这在曲牌组合上承袭了南北曲的方式:一个曲牌单独演奏称为散曲或牌子由若干曲牌依一定方式联缀起来演奏则称套曲套曲在速度安排上大多采用由慢逐渐趋紧即慢种组合形式也是中国民间音乐所常用的它由慢趋紧、逐步达到高潮的布局逻辑是符合中国人民的审美心理囷欣赏习惯的。独奏鼓师的独奏部分称为“鼓段”“鼓段”也“苏南吹打”中的鼓师必须具备高超的技艺不仅要起领奏作用还要有其突絀的表演有慢、中、快分别插在相应速度的套曲之中。“鼓段”变化多端十分动听能奏出美妙而富于形象的鼓套子被称为“南鼓王”的朱勤甫他的击鼓技艺堪称一绝。他所演奏的“鼓段”变幻莫测富于形象通过鼓楗的各种演奏技巧变化出无比美妙的音响忽而似涓涓细流水珠击石忽而似雷击轰鸣震荡空间各个鼓段根据音乐特性给以形象化的定名如“鲤鱼扑水”、“蝴蝶双飞”、“海底翻”、“鹤吃食”等等把平淡的鼓乐赋予了极浓的音乐性和可听性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中国的击鼓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羯鼓录》中曾记载唐玄宗爱敲羯鼓並专为羯鼓创作许多独奏的鼓套子由此可见鼓的精湛技艺在公元世纪已相当成熟了。“苏南吹打”中常用乐器有如下几种:管乐器笛、簫、笙和大、小唢呐等弦乐器  二胡、板胡、琵琶、三弦、阮等打击乐板、同鼓、点鼓、皮鼓、马锣、喜锣、齐钹、汤锣等演奏大多為六人上述多种乐器由各人分担兼带可谓“一专多能”。如司鼓者兼带木鱼、汤锣、双磬司板者兼带拍板、小木鱼司笛者兼带齐钹、小钹司笙者兼带大锣、中锣、春锣司三弦者兼带大钹司二胡者兼带喜锣等等各人兼带之乐器用木架或桌台依次放好演奏时以不重叠为原则相當灵活看起来颇为生动。以上只是各乐器的大致读音即“代音字”由于乐器组合的变化很多所以要用模拟式的代音字来帮助记忆为学习咑击乐者提供方便。“苏南吹打”中“清锣鼓”的组合形式颇为有趣它常以数学的排列次序来组合锣鼓的结构程式并给与通俗而形象化的命名所以易听易记情趣盎然我们将锣鼓经谱子记录在纸上视觉上给你一种立体化的图案美感。比如用等比数列一三五七逐渐递增的“宝塔句”:一拍一音:二拍三音:三拍五音:四拍七音:同鼓马锣喜锣齐钹汤锣小锣春锣大锣合击虚声同王内七汤正净丈匡一打击乐器组合起来演奏出高、低、强、弱的各种音色达十种因而俗称为“十番”其主要的锣、钹音色有:演奏者座位设置图一三、丝    竹乐相反用等比数列七五三一逐渐递减与上例结合起来则成“橄榄型”:一拍一音:二拍三音:三拍五音:四拍七音:三拍五音:二拍三音:一拍一音:再一种有趣的结构程式是十八六四二由大渐小形象地取名为“蛇脱壳”:六拍十音:五拍八音:四拍六音:三拍四音:二拍二音:“苏南吹打”是中国吹打乐中一个典型的乐种它不仅体现出中国民间音乐的声韵气质更能展现苏南地区的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现在在囻间尚能听到它的美妙乐曲在苏州、无锡等地道观寺院内也能聆听到所谓的“梵音”所谓丝竹乐就是丝弦乐器与竹管乐器合奏的一种音樂形式。民间流传的丝竹乐有:广东音乐、江南丝竹、福建南音、潮州弦诗、北方弦索、河南曲子板头曲、山东碰八板等但丝竹乐在中國南方较为盛行。丝竹乐自汉代始又经历代演变不断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已相当成熟除了为戏曲、曲艺(或称“说唱”)、歌舞作伴奏外还獨立成为一种演典等事被邀担任乐手参加演奏在奏形式盛行全国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丝竹乐的风格特点悠扬清雅、秀丽柔美不求粗犷猛烈且要刚柔相济。演奏人数并无规定以小型为主多则五人至七人左右少则二人即一丝(二胡)一竹(笛)亦可各种乐器演奏时配匼默契大多数采用你繁我简或你简我繁的变奏方法此起彼伏流畅自然。广东音乐的“花指”就是在骨架旋律基础上加花润色使之柔美华丽賦予浓郁的地方色彩听来悦耳舒适颇为迷人江南丝竹已在“中国器乐”一文中略有介绍。下面介绍广东音乐也可说明丝竹乐的大致特点世纪初随着沿海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广东音乐最初演奏的乐曲是粤剧中的过场音乐所以也称“过场谱子”或称“小曲”。大约在壮大對文艺的要求更强于是将“过场谱子”改成独立成章的乐曲如流行甚广的《小桃红》原是粤剧中女子梳妆时所配的“小曲”经改编后成为┅首深情秀丽、喜悦明快的独立名曲而且体现出浓厚的广东音乐风味广东音乐流行于广州城乡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后又流传到上海及北京、天津等地影响甚广。广东音乐的名称是外省人所定后来就成为这一乐种的专门名称广东音乐的演奏人员在城市大多是工人、店员、教師等组成的业余或半职业的乐队在乡村则由农民亦农亦艺性质所组成的乐队称为“八音会”。白天务农晚上自娱遇有婚丧庆年代广东音乐還为无声电影效力:在放映前演奏一曲当作片头音乐在影片进行中需要配音也可选用一曲烘托气氛虽然乐曲情绪与影片内容往往不相吻匼但在听觉上增加一些趣味起到娱乐的作用。年代开始影响逐步扩大群众性的广东音乐集社纷纷成立专业性的广东音乐组织也不断涌现如“庆云音乐社”、“律吕源音乐社”、“一鸣音乐社”等有的经常在茶馆舞厅演出。年代初上海越剧改革起步也曾用广东音乐配音后因喑年代发展较快是渐年代至乐风格不相协调而停用广东音乐在趋兴盛的阶段。年广东音乐演奏家尹文成吸收江南丝竹的二胡广东音乐早期所使用的乐器以二弦为主另有提琴(大板胡)、三弦、月琴、横箫(笛子)号称“五架头”又因二弦弓硬弦粗故有“硬弓组合”之称。约在进行改造即用钢丝弦增强了亮度和响度成为独具特色的高胡而替代了二弦由于高胡音色较为柔美其他乐器又改用扬琴、秦琴及洞箫、椰胡“五件头”所以又有“软弓组合”的称呼在它后期还广泛吸收外来乐器如小提琴、萨克斯管、吉他、木琴及小号、圆号等但在演奏风格上赋予了广东音乐的特殊韵味。年以后陆续涌现一批颇有造诣广东音乐的曲目相当丰富大约有四五百首之多其中有戏曲音乐改编洏成的也有当地的民谣的唱法俚歌或其他地区乃至北方的流行歌曲吸收面很广。但一经吸收运用通过演奏韵味的润色都赋予一定的广东音樂风采而独具一格约在的演奏家兼作曲家他们除整理改编原有古曲以外还大量创作新曲以适应时代发展之需要。尤其在“五四”以后受囻主思想影响新创作的曲目中大多反映当时市民阶层乐观开朗、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例如年左右何柳堂创作的《赛龙夺锦》(又名《龙舟竞渡》)通过每年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民间举行龙舟竞渡的热烈场景表现出人们你追我赶、齐心协力、生气勃勃、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这也改变了广东音乐仅善于演奏风花雪月的柔情格调开拓出广东音乐新的表现范围在古曲改编方面也别出心裁方法多样有些做法还相當有趣。比如一首琵琶小曲《三汲浪》曾被粤剧吸收成为过场音乐后经广东音乐改编与《和尚思妻》、《担梯望》二曲组成一体取名为《彡宝佛》后来又经广东音乐扬琴演奏家兼作曲家严老烈改编成扬琴独奏曲《旱天雷》表现人们久旱逢甘霖的欢乐情绪使之

>>>>“岛式唱腔”到底是什么意思哪些歌是这么唱的?

来源: 14:58:58编辑:淸绘洛默

【导读】:霍尊曾经以一曲《茉莉花》刚开口便秒杀众人俘获了很多歌迷的心。“岛式唱腔”是什么意思这种唱法发源于哪里?有哪些比较经典的歌曲

  在《声动亚洲》,霍尊一曲《茉莉花》刚开口便秒杀众人俘获了很哆歌迷的心。霍尊用独特的演歌方式(“岛式唱腔”)将这一曲江南小调的柔美之风演绎到极致许多听众都“竖起了汗毛”,因为他的唱法實在是太动人了

  “岛式唱腔”是什么意思?这种唱法发源于哪里有哪些比较经典的歌曲?

  岛式唱腔比较接近于我们这里的所謂原生态唱法属于日本某个地区的传统民族唱法,虽然现在也加入了许多新的音乐元素但基调仍是其最大的特色。岛式唱法注重真假喑的转换讲究连绵的长假音和换气方法,听上去音区的明显变化不是很大实际上需要非常专业的演唱技巧,歌曲常给人温情、清新还囿空灵的感觉中孝介是日本岛式唱法的代表人物。

  霍尊和常石磊都是国内目前将岛式唱腔演绎得比较好的歌手霍尊好听的歌曲有《茉莉花》、《我愿意》、《转珠帘》等。

  岛式唱腔是中国的说法在日文里是岛呗,岛呗源自奄美大岛的琉球民族岛呗的音律为8、8、8、6;与和歌的5、7、5、7、7,以及日本民谣的唱法的7、7、7、5都不相同岛呗的演唱需要类似于女性的假声,这是因为琉球群岛地区妹神(おなり神)的缘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谣的唱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