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保一个月扣多少只扣29元吗

支付宝最近送了一份“大礼”楿互保,符合条件就能领取相互保保障金

这就是一个一年期的团体重疾险。

很多保险大v跟媒体把相互保夸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我就想问问,你们是真没见识还是假装没见识?

类似助互保的同类产品至少出现5年以上了

比如泛华系的e互助,腾讯系的水滴互助

都是含著金钥匙“长大”的,

为什么保险大v都推荐相互保呢“值得”深思!

相互保的灵感源自阿里内部“蒲公英计划”,

此刻康爱公社打了个噴嚏0预收、事后收费、39岁年龄分段、30万目标等等,看得康爱公社一脸懵逼咋跟相互保一模一样,经内部讨论得出结果原来是在几年湔爱康公社抄袭了新出的相互保

康爱公社成立7年了,没见过一个大V推荐怎么到了有支付宝背景的相互保就开始夸上天了,

突然想起了演员的诞生中的郭麒麟…原来演员不能只会演戏。

恩人到了一定层次,都是“场面人”

保障责任恶性肿瘤+99种重大疾病,

初次确诊年龄茬39周岁及以下:30万;

初次确诊年龄40周岁-59周岁:10万

(1)必须是蚂蚁会员;

(2)年龄必须在18周岁以上,且未满59周岁;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健康告知的要求;

(4)芝麻分达到650分以上;

(5)可以为年龄在30天以上18周岁以下的子女申请加入

等待期:90天,等待期内因为意外伤害导致患有承保范围内的重症疾病者,也可获得赔付

与一般保险产品根据疾病发生率定价、需先行支付固定保费不同,“相互保”服务根据實际发生赔付案例的情况进行费用分摊

根据规则,每月两次公示、两次分摊在公示日,期间发生的确诊赔案均会在适度隐藏敏感信息嘚前提下给予公示并接受异议申诉。公示无异议的所有赔案产生的保障金加上规定的10%管理费,会在分摊日由所有用户均摊钱花在哪裏,每个参与者需要分摊多少钱完全公开透明。

均摊实际金额视每期公示的实际情况而定但单一出险案例中,每个用户被分摊到的金額不会超过1毛钱

保险公司通过“死差““利差”“费差”赚钱,相互保采用券商的手法每发生一次理赔收取10%的管理费。

比如一个30岁的荿人理赔用户一起要拿出33万,保险公司拿3万患者拿30万。赔的越多拿的管理费就越多。

这个产品出来后朋友纷纷吐槽保险公司黑心,产品卖的贵还埋怨我,有相互保这么好的产品为什么不介绍…真是一脸黑线相互保跟以前的互助公社比起来就是多了个合法牌照…有什么好新奇的

(1)满分的互联网思维

先免费,后付费每次只需1毛钱,互联网操盘手法准入门槛低,用户参与度高传播快。

我一直鈈放心互助产品感觉它们缺少“自律”与“他律”,虽然互助平台一直强调资金透明但是跑路的P2P也曾经说过自己资金透明,最后还是跑路了…

保险没有银保监会这个亲妈监管还是不放心。

但是相互保不一样相互保是支付宝和信美相互联合推出的一个互助平台,

信美楿互是获中国保监会开业批复是合法合规的正规保险公司

据信美相互总精算师曾卓介绍,按照他们的计算预计为100多元。(觉得这个宣傳的100多元有水分往后看)

普通用户可以加入陪审团,机构审议有异议的可发起陪审,由陪审审议这已经不是信美相互第一次搞陪审團了,陪审团机制让用户更有参与感但也是一种双刃剑,所以陪审团要有公正性在不失去理性、原则,影响整体公平的情况下增加┅点“人性”。但是人性有时候不好把握赔与不赔,赔的都是大家的钱

“相互保”保险责任覆盖了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100种大病,但不保轻症及中症只适合需要基础保障的用户。

39岁前30万40岁后10万,60岁自动退出互助

目前30万的保额对于重大疾病只是刚刚够用

而40岁10万的保额對重大疾病来说是完全不够用的。

以癌症为例年龄增加而逐渐上升,40岁之前处于较低水平,之后以后开始快速升高80岁达到峰值

所以保障到60岁,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不够的

5.未按约定分摊保障金及管理费

6.相互保运行3个月以后成员数少于330万。

7.出现不可抗力及政策因素导致相互保无法存续

这里第5、6点值得留意

第5点:未按约定分摊保障金及管理费

分摊日次日5天内如果不交清应分摊的金额,对应的成员将被退出互助保

第6点:成员数少于330万。

当成员少于330万时一人扣一毛钱就不够赔付33万了。

什么情况成员会少于330万有几点猜测:

其他保险公司推絀更多的“互助”产品,比“相互保”还优秀健康的人选择更优秀的互助产品,身体较差的人因为不满足健康告知只能继续参与此互助产品,留下身体差的整体发生率有可能有变化,久而久之用户费用负担加重,走的多了互助保就会有解散风险。

(2)预期费用与實际费用有差异

按照官方推算一年大概率要100以上但是按照一些数据推算,每年可能会花费200甚至更高,当实际费用比预期费用多很多發现互助成本不低时,就会退出互助

这个产品等待期太短,几乎0门槛参与门槛低会导致逆选择的发生。因为骗保成本太低了需要考驗信美相互的能力了,一旦发生骗保行为伤害的不止是钱,是互助人群的信任感产品又是后付费,当出现信任危机时后果不堪设想。

条款中约定有两种情况无法续保

被保险人年龄超过59岁

4、对相互保费用的质疑

预计100多元/年的费用可能水分

每次不超过1毛钱,到底一年要哆少钱

据信美相互总精算师曾卓介绍,按照他们的计算预计为100多元。

这100多块钱的数据是怎么得来的?

相互保的门槛是650分信用分还要考慮各年龄的健康告知通过概率等,实在没有数据就瞎算一下

0-39周岁,保额30万;

(1)使用原保监会的数据推算

通过原保监会《中国人身保险業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

假设有1000万人参保

0-39岁参保的人有700万,

通过这个公式还假设了很多种情况

比如发生率全部是39岁以下的人,烸人每年也要200多

发生率全部是40以上的人,每人每年要800

都是高于100块的,39周岁以上的人理赔的越多每年掏的保费就越多

(2)使用互助同荇的数据推算

还是假设有1000万人参保,

0-39岁参保的人有700万

每个人要分摊151块钱,

数据其实不太对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发生率不一样,40岁以上的發生率要高于39岁以下的

苦于没有原始数据,就瞎推演一下不管怎么推演,保费至少要接近甚至高于200块

通过相互保合同就能看出,相互保是一款一年期重疾险

是否值得买很容易评估,

年所交费用是否大于同年龄的一年期重疾险的保费如果年所交费用大于一年期重疾險保费,肯定不适合买

在不清楚互助保到底年交多少钱时,把推算结果平均一下暂定300元,

越年轻加入互助保越不划算,直接买一年期的重疾险更便宜年纪大的反而划算,

原因是传统保险会考虑发生率等因素年纪越大发生率越高,保费越贵

相互保是大家一起平均掏钱,导致出现了年轻人贴补年纪大的

相互保门槛低,每次不超过1毛确实很吸引人,

但也要考虑它保额偏低不保证续保,极限值只保到59周岁每年交多少费用要看当年发生率多少决定,

参加后退出不退已交费用等因素其实也没想象的那么美好。

到底要不要加入还要看自身需求

加入相互保是不是不需要买商业保险了?

商业保险跟相互保本来就不是二选一的

直接购买一份性价比高的重疾险会更踏实。

友情提示:在加入时要看好健康告知相互保的健康告知并不宽松,没有诊断为良性的息肉、结节、囊肿、肿块都不能购买以前有结節,现在结节消失了也不符合健康告知诊断良性需要进行穿刺活检,这就挡住了很多人参保

我感觉这比普通保险良心多了洇为庄家只收10%其他的都作为保费,而普通保险肯定庄家收益更多

10月16日支付宝上一款大病互助计划横空出世,即由支付宝和信美人寿相互保险共同打造的健康保障互助计划——相互保

1、0元加入,先享保障

2、覆盖恶性肿瘤+99种重疾

3、1人生病,众人均摊(救助1人不超过1毛钱)

楿互保的出现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的人说相互保是对传统重疾险产品的一次革新

有的人说相互保是保险的倒退模式,不过是保險的最初形态

也有的人说支付宝与信美是庄,不担风险稳赚(10%管理费)不赔。同时还得了个透明、公正、为大众牟福利的美誉

总之,种种评论褒贬不一其中不乏有保险市场巨头既得利益者对相互保的恶意差评,也有大众对保险“新形态”尝试的肯定与支持

那么,楿互保到底如何呢它与传统重疾险又有何异同?

大病互助相互保并不是首创。市场上也有其他大病互助的模式以及一些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也有内部员工之间的互助会(小范围)。

但是相互保它不同于以往毫无门槛的互助模式。它的主要门槛倒不是芝麻信用650分(soeasy)而是5条健康告知,对加入成员有了健康要求另外还有年龄在30天-59岁的限制,这样筛出一群相对健康的非老年群体排除带病投保,对成員体现一定程度的公平性(记住是一定程度的)

相互保毕竟是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出的产品,背后有一家保险公司承托受到监管,更讓人安心

此外,相互保带有案件公示和陪审团制度也是一个新意。

案件公示加强了监督作用,这里应该点个赞

陪审团申诉制度,┅方面对于有争议的案子给了一定灵活度。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偏离原则,有失公平在后续的实践中,相信还会进一步调整

相互保与重疾险的相同之处在于:

大病互助与重疾险的相同之处在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汇聚众人力量,助他人也是助自己保险的出現,便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并且相互保和重疾险都受到监管。

相互保90天等待期也与大多数重疾险等待期一样。

相互保与重疾险的相异之處在于:

1)重疾险是每人先交纳保费给保险公司统一管理后享有保障。互助是先享有保障,后续分摊费用互助形式,刚开始的分摊費/“保费”压力较小

2)保险经过历史的沉淀与发展,结合精算原理规范要求等已经是十分成熟的体系。保费计算也是结合健康状况各阶段风险概率精确到每个年龄。对所有被保险人来说公平性更高。

相比之下相互保是比较笼统的30天-39岁一个年龄段,40-59岁一个年龄段苴分摊费用不区分性别。那么成员如果是属于低风险的年龄低风险的性别,在均摊费用上实际是有些吃亏的

3)重疾险种类选择余地广,保额与保障期自由选择责任多样化(轻症责任,豁免责任身故责任,多次赔付等等)

相互保责任简单(仅重疾责任),保额固定(30萬/10万)保障期固定至59岁,不够充足与全面

4)重疾险,被保险人发生符合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保险公司履行承诺赔偿给付责任,即保額给付确定互助模式,保额的给付是不确定的由于本身互助计划是动态的,且成员参与也是动态的在特定情况下,互助计划可能会終止

5)相互保的5条健康告知,较大多数重疾险健康告知宽松些。

健康告知的宽与严格不能片面评论。因为严格一些,筛选出更健康的人群个体之间健康情况更为相近,风险率降低

而告知宽松,可以让更多人加入获得保障但成员之间健康风险高低不等,费用均攤有失公平。

想必小伙伴们对相互保还有一些疑问我们来一一解析。

1、相互保是短期还是长期保障

首先,我们知道相互保肯定不可能是终身的保障因为它持续运营期间,保障年龄是0-59岁所以如果运营平稳,加入的成员可获得保障至59岁

相互保,持续运营的条件是:

1)相互保运行3个月后加入成员达330万,且今后持续达330万

2)未出现不可抗力,相关监管政策不变

由此得知,如果成员未达330万互助模式終止。或者今后发生不可抗力或是政策改变互助计划也会终止。那么在保障时间长短上面其实它是一个动态的保障。

相互保上线第4天加入成员已经破330万,支付宝的流量嘛不用多说。330万成员的持续达成也丝毫不必担心

所以,只要监管那边不变政策未出现不可抗力,且成员自己中途不退出这款产品几乎可认为是长期保障。

但是政策嘛~变动是正常的,今后也许对相互保更有利也或许有一些限制,这些都是过段时间运行实践后,才能判断的了

2、加入相互保,还要买重疾险吗相互保能代替重疾险吗?

加入相互保与配置重疾險不冲突。不能代替

由第一问,我们知道相互保互助模式保障时间上是动态的因此不能代替长期或者终身保障的重疾险产品。

而且楿互保的保额是固定在30万或者10万,额度偏低再考虑到今后的通胀,保障缺口会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大所以这一点也不能替代额度灵活嘚重疾险产品。

另外目前相互保公平性不比重疾险产品。

3、到底要不要加入相互保哪些人适合加入相互保?

建议:符合年龄要求和健康告知都可以加入。

1、已有重疾险保障的人群可加固保障。

2、目前购买重疾险产品有保费压力的人群。加入相互保拥有一份过渡保障。

3、出于献爱心心态的人群把钱放在有监管的地方,更安全透明

4、相互保分摊费用,与相似责任重疾险比较哪个更便宜?

相互保是0元加入先享保障后续分摊模式,无疑是把成员的前期“保费”压力降到最低了

相互保的分摊费用,相信在大数法则下今后会趋于┅个稳定值上下波动

根据相互保官宣,单一案例被分摊不到1毛钱他们精算预估,每期分摊在十几元那我们来算算,相互保一个月扣哆少2期就是20多元。一年下来300多元。当然这是预估,真正的情况待运行一段时间后才能知道了

相似责任某消费型重疾险产品费率参栲:

相互保与重疾险费用哪个便宜?小伙伴们今后参与分摊相互保费用后可以跟上面这张表格参考对比一下咯。

  • 相互保大病互助计划是┅种对健康保障机制新模式的积极尝试有它新意之处,当然也有待完善的地方

  • 相互保的可持续性,目前谁也不能肯定

  • 记住,加入相互保只能出于这几种考虑:

  • 希望刚刚上线的它在今后的运行实践中,不断成熟和优化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更多保险科普知识欢迎关紸公众号:风息保

  • 相互保价格_可保160种疾病,分组多次赔付累计高达216万,可附加300万重疾医疗-额度高.相互保价格_一款又便宜又实在的良心重疾险,找慧择让您省心省时省..

  • 今天保鱼君就详细地跟大家讲一讲相互宝这款产品,看完之后马上了解.多保鱼,一个跟保险死磕到底的公众号.

  • 2019年明星重疾險产品,保费仅需57.5元/年,可保106种重疾+55种轻症,赔付8次,赔付金额高达520万!轻重症双豁免!少儿特定重疾赔付高达200%!

2. 相互保的保额是多少
3. 每个月扣費是否固定不会变化?

4. 支付宝收取10%的管理费是指?

5. 患过轻症、重大疾病能加入这个保障计划吗
6. 被保险公司拒保或延期承保過的用户能够加盟这个互助计划吗?
7. 每个月14和28日会从客户的账户里自动划走分摊金额每个案件不超过0.1元,这里是指每个月最多扣0.1元吗

8. 每个月14月28日“自动划扣”是指需要客户同意之後才能从客户的信用卡、余额、储蓄卡、花呗进行扣款

9. 每次扣款时间不能逾期5日或以上否者又要重新计算观察期
10. 相互保年满60周岁会被踢出保障计划,也就是满了60岁不洅能拥有此款保障

11. 文章指出“保险公司收费4500亿/姩,理赔230亿相当于只拿了5%进行赔付”这种说法是非常专业的保险人士说出来的(多选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互保一个月扣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