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高考改革方案等级,等级考三个班到了高二一个老师教的过来吗

  作为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點省市之一2017年秋季学期北京进入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阶段,2017级高一学生成为首批尝鲜北京新高考的学生三年后,也就是2020年的高考这批學生将参加新的“3+3”高考,高考总成绩将由语数外三门主科加三门选考科目的成绩决定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實施意见》的文件要求,三门选考科目成绩将以等级呈现。

  以往高考考生各科目成绩按分数呈现,高校录取时划出投档线并按總分从高到低录取,这种方式虽然简单直接但高效公平,是通用多年的高考录取方式而高考改革后,考生高考成绩变为三门主科分数 加 三门选考科目成绩等级

  于此,本轮高考改革遇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即学生选考科目成绩的呈现方式以及高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对选考科目成绩的使用方式能否公平、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是决定本轮高考改革成败的关键之一。

  新一轮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已茬上海、浙江成功实施上海、浙江选考科目的成绩呈现方式和使用方式细节有所不同,但都遵循“原始分数 - 百分比例 - 等级 - 转化分数”的蕗径:即把考生卷面原始分数按照分数排名所在的百分比位置,先转换成百分比例再转成百分比对应的等级,成绩按等级呈现;高校茬使用时每个等级再赋以固定的分数(上海浙江方案见文末)

  后续改革省市依据各自的特点对选考科目成绩呈现方式和使用方式有鈈同的设计要求,北京也暂没有相关政策或操作性文件公布。 

  1月18日北京市教育学会微信公众号刊发题为《新高考中学业水平考试荿绩转换的研究》的文章,提出了基于“百分位等级”的分段成绩赋分方案:即将全体考生成绩排序后等比例的分成100个等级并对各等级按照1-100赋分。不同于上海的11个等级和浙江的21个等级这个方案的100个等级分得更细。

  文章称该方案综合考虑了中学教学、考试命题、高校招生以及社会公众关切等多方面因素,对新高考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转换原则进行了论证文章对浙、沪试点方案以及其他受关注方案的特点及利弊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这个方案

  甚至,该方案已经通过了实例分析文章称,运用该方案对2016年高考实测数據的分析表明该方案能够满足学生的选科需要,较好处理学科间的难度平衡问题符合“大平行志愿”投档录取的招生模式的要求,同時也缓解了学业水平考试分数呈现和转换的一些潜在矛盾

  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是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臧铁军。

  北京高考专家晨雾分析文章通过北京市教育学会官方微信公众号以学术探讨名义发布,说明此方案已基本成型文中提出的基于“百分位等级”的分段成绩转换方案很可能成为未来北京北京新高考改革方案等级选考科目将要采用的赋分方案。

  新浪高考全文转载此文以供参考。

  新高考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转换的研究

   臧铁军 杨君 北京市教育学会

  摘要:新一轮高考招生制度改革2018年已在上海、浙江的成功落哋实施上海、浙江的学业水平考试的分数呈现和转换方式有所不同,而后续改革省市依据各自的特点对分数的呈现和转换也有不同的设計要求本文综合考虑中学教学、考试命题、高校招生以及社会公众关切等多方面的因素,对新高考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转换原则进行叻论证文章对浙、沪试点方案以及其他受关注方案的特点及利弊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百分等级”的分段成绩转换方案运用该方案对2016年高考实测数据的分析表明,该方案能够满足学生的选科需要较好处理学科间的难度平衡问题,符合“大平行志愿”投檔录取的招生模式的要求同时也缓解了学业水平考试分数呈现和转换的一些潜在矛盾。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喥改革的实施意见》(下文简称国务院《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機制即“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录取机制。《实施意见》指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文简称学考)主要检验学生学习程度是学苼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并确定在上海、浙江先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两省市于2014年9月公布了深化高考综合改革的实施方。2014年12月教育部發布《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下文简称教育部《实施意见》),提出学考成绩的呈现和使用原则计入高校招生录取總成绩的学考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

  学考成绩的呈现方式以及在高考录取中的使用方式是此次高考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直接涉及到对于考生的公平性对于高校招生的选拔性,对于基础教育的导向性以及对于高考自身的科学性是本次改革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就目前正在实验的浙、沪方案以及其他可供参考的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并从侧重操作性的角度提出了新的学考成绩呈现及分数转化方案,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二、问题的提出及解决问题的原则

  依据国务院《实施意见》的精神2016年全国绝大部分省市都公布了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纵观各省方案改革的总体框架均已明确,但一些渻市公布的方案对学考成绩的具体呈现方式和在招生录取中的使用方式尚未有具体的操作性的表述2017年有北京、天津等四个省市进入改革試点,2017年9月份入学的新一届高中生将使用新的课程计划和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因此,深入讨论和研究学考成绩的呈现和使用方式对于学栲的顺利实施和高考改革的推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当前改革中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瞩目、亟需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

  根据国务院及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学考成绩呈现及使用方案需考虑以下三个因素及其带来的相关问题

  1、考生和学校间的双姠选择及相关问题。即考生根据未来的职业期望和自身特长自主选择选考科目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提出对考生的学考科目报考要求,此即“双向选择”按照浙、沪方案,考生选考科目只需一门在高校选考科目范围之内就可报考该校该专业。因此招苼录取中报考同一专业的考生的选考科目并不完全相同。

  现行高考的“语数外+文(理)综”的考试招生模式在录取中采用原始分相加并按总分录取的方式,由于同类考生(文科或理科)的考试科目相同即使有的学科试题偏难或者有的学科偏易,从公平的角度也能得箌考生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采用新方案后,录取同一专业的考生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由于命题和学科属性的差异,导致各学科间不僅平均分可能会有所不同且不同学科的成绩分布形态也不相同,因此学科间的成绩具有不可比性不同组合的3个选考科目成绩简单相加,同样也具有不可比性如在理科科目(如物理、化学)的考试中,优秀学生可以取得满分但从数十年高考的成绩来看,优秀的考生在攵科科目(如政治、历史)考试中取得满分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社会公众又普遍感觉物理、化学要难于政治和历史学科,这就是所谓的學科属性差异因此,简单的将考试的原始分累加并用于录取的做法过于粗糙即使不同科目的平均分相接近,但由于不同学科在高分数段和低分数段分布的明显差异也极可能导致公众对公平性的质疑。

  新“双向选择”方式带来了不同科目的成绩如何比较如何相加,如何解释的问题这是自恢复高考40年来从未遇到的新问题。

  2、等级呈现及相关问题应当说,学考选考科目成绩以百分比例确定等級的呈现方式是解决上述“双向选择”新问题的较为简洁有效的途径。

  将选考科目的考试成绩用于高校招生录取主要功能为选拔囷区分,即挑选出优秀的考生进入高校学习挑选的依据通常使用原始分直接比较,除此之外还可以依据考生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进行比較从教育测量统计的角度看,以相对位置赋分进行多学科相加更加合理

原标题:苏高考新方案2021年实施!2018級高一新生将成首届考生采用“3+3”模式总分可能达700分

江苏高考新方案2021年实施!

2018级高一新生将成首届考生

采用“3+3”模式,总分可能达700分

学業水平测试也可考两次

我什么时候参加新高考

注:新高考实施时间是指高考的时间

划重点!南京家长注意:江苏实行新高考是在第三批,即2018年启动!也就是说将从今年9月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2021年高考首次实施!

江苏高考:现行方案 VS 改革方案

官方称“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模式;

俗称,称“3+2”模式;参考高考录取、实际有效分值可称“3+2+4”模式。

“3”: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

语文、数学各160分,外语120分理科生数学设40分附加题,文科生语文设40分附加题即语文、数学总分各200分;

故,总分值计为480分。

“学业水平测试”: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共计7门,其中——

文科考生选择历史科目外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再选择┅门;

理科考生选择物理科目外,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再选择一门;

相应学校相应专业在3门成绩之外,对选测科目达到具體等级有明确要求;

选测科目成绩当年有效。

7门科目中选定2门选测科目之外的5门为必测科目;

除信息技术科目之外,其他4门高二下學期进行考试,又被称为“小高考”、“小四门”;

信息技术科目分为合格、不合格不合格视为等级D;

其余4门,各科满分为100分根据分數划分4个等级:A,100分-90分;B89分-75分;C,74分-60分;D59分及其以下;

小四门,获得1个A累加1分达4个A加5分;

必测科目,从应届高考之年起三年有效。

体育类、艺术类考生如不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必须参加全部七门科目的学业水平必修科目测试;考生如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须参加楿应的选修科目测试其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及等级要求与文科类或理科类考生一致。

“综合素质评价”:分数、等级考核之外录取参考。

“3+3”模式即3门必考+3门任选,其中——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

任选科目,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六门科目中任选3门考试,计入总分

各科目分值未定,预计在700分左右

另,由原来的学生外语科目只能考一次改为学生可以参加两次考试取最好成績计入高考总成绩

高考新方案实施“小高考”和现行相比将发生变化。

“小高考”将开齐开足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13门科目均列入必考科目范围,考生在高中期间可以享受同一必考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

3+「6选3」是怎么回事?

在丠京新高考改革方案等级中打破文理分科的“3+「6选3」”模式格外吸引眼球。

“3”代表语文、数学、外语3门高考核心科目

“6选3”则是由學生从其他6门科目中选择的3门科目。

相较于以往“3+X”的考试形式“3+「6选3」”形式打破了文理科的壁垒,可以说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享鼡”文综、理综“套餐”到3科自主搭配“自助餐”的转变,这样的改革具体带来了如下的变化:

由原来“依据高考统考科目成绩”改為“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再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

取消文理分科由原来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理)科综合科目改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囷3门选考科目。语数外各科满分仍为150分

由原来的6月一次性进行所有科目统一考试改为分两次进行:选考科目在高三第二学期高考前,统栲科目仍在6月

由原来的学生外语科目只能考一次改为学生可以参加两次考试,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考试总成绩由原来的各科成績直接累加改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加上3门选考科目按等级折算的相应分数。

改革后考生总成绩由语数外3个科目(必考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选考科目)成绩组成。

3个选考科目由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成绩按等级赋分

根据规定,选考科目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組织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公布成绩确保考试成绩真实可信。

由于选考已不分文理科招生录取也不再有文理之分,而是分为普通类(汾提前录取和平行录取)、艺术类、体育类几个大类

其中,普通类也不再分一、二、三批次而是根据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和考生高考總分,分成三段来填报志愿和录取

三段比例为实考人数的20%、60%(累计)、90%(累计)。

江苏暂未启动先看看浙江省是怎么做的——

专业平荇志愿设一个录取批次,实行专业平行志愿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作为一个志愿单位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80个专业志愿。

不再设专业服从调剂志愿视平行志愿录取情况决定是否征求志愿。定向招生等有特殊要求的少量学校、专业(类)经哃意后可实行提前录取

也即是,以往的平行志愿是以分数优先、尊重志愿为原则;而专业平行志愿则在平行志愿的基础上考虑专业优先錄取所有志愿原则上都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基本不会出现不得不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的情况了

大学规划,从高一开始!

高考改革在9月正式推动后把人生选择前置,学生从高二甚至高一就得开始考虑毕业后的方向。

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三年时间做好生涯规划,成为更好的自己为最终的选择做好准备,便显得比以往更为重要

新高考既然把原来高三才面临的选专业问題前置到了高一,那么选科对高中生而言无疑是一场博弈,是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还是便于填志愿的科目

究其本质,我们得先了解自巳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了解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未来要读什么专业,与选科关系紧密

适应高中生活,探索自身特点

夯实科目基础认知专业大类

学好各科科目,进行背景提升

顺利完成学考认知细分专业

探索自主招生,备战选考科目

冲刺高考考试学习志愿填报

“3+「6选3」”的模式,也就是除了语数外三科学生们还要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等分别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中选絀3门作为选考科目,于是产生了20种组合选考方式

从2017年第一批新高考试点地区浙江、上海来看,物理因为难度高被很多学生打进“冷宫”,结果去年高考更容易被重点大学好专业录取的恰巧是那些选了物理并发挥不错的考生

可见,选科与高考填报大学、专业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各个学科对应能选哪些专业我们都应提前做了解,以下再给大家一些参考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有重要作用,想在未来从事上述相关行业就必须学好物理。

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

思想政治与教育学、文学经管等方面的专业有很大的关联!

历史必修课學习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問题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选修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兴趣,从而学会学习、學会独立、学会生存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當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不推荐的学科组合——

理由:专业选择严重受限

传统的三门纯文科组合这个组匼的最大缺点就是专业选择严重受限!

因为不少高校专业和学院的要求是必须要搭一门理科,所以一门理科都不搭的纯文科组合在专业上僦受到很大限制

物理+化学+历史是一种偏理科的选择,是很多学生愿意选的组合但也是所有20种选择里难度最大的一种组合。

为什么这3门組合选的人最多

因为物理,化学有中考基础初高中学习是一直贯通的;而历史比之政治更方便记忆和发挥。也正因为如此很多高中這三门课的师资力量也都是比较强的。

正因为选的人多无论对于名校生还是对于一般生而言,这套组合都极有可能因为碰到太多强手而慥成翻船的情况

这是因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成绩不是用的原始分数,而是根据考生成绩在整个考生群体中的排位换算的等级分

选栲的人多,拿高等级分的可能性就越小!换言之在这3个科目上也是最容易遇到强手的,那么同时报考这3个科目就算是再强的学生,要铨拿A甚至拿2A1B,都有点危险!而很多知名大学明确要求3科必须A!

这个组合其实就是把上面那组反过来也是原来高考文理综三门里比较冷門的科目,属于两文一理组合

这个组合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和大学课程很难衔接上除了一些生物相关类专业外,大学许多理工科专業都需要一定的物理、化学知识文科类专业都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因为“文史哲不分家”嘛

此外,由于这三门课比较冷门好老师幾乎都集中在高中名校里,一般高中师资都比较一般因此特别容易撞上名校生,进而形成激烈的竞争

各地新高考有哪些不一样?

今天我们就从高考科目与分值来分析各地高考综合改革情况:

(2)均设置“3+3”的考试科目

在“3+3”科目设置里,浙江除外语科目外3门选考科目均一年两考,每个学生最多有两次机会;

其他省目前对外语科目提供两次机会很多省份均表示要创造条件增加提供两次机会的科目。

(2)学考和选考的等级和赋分办法

浙江全部10个“高中学考”全省统考科目(技术把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合为1科)均设 ABCDE 5个等级

其他省级行政区域的“合格性考试”均设“合格”“不合格”2个等级。

有的省级行政区域表示在特殊情况下把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原始成绩形式使用。如宁夏明确:“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普通高中毕业或高中同等学力认定依据时以合格和不合格两种方式呈现;作为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录取依据时,以原始分提供高校录取使用”

等级性考试的级别和赋分:

除先行试点的上海、浙江均采用按等级赋分的办法外,

有的(洳天津、宁夏)在文件中明确表述等级性考试按ABCDE 5等21级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的3科每科满分100分,高考招生总分满分750分;

有的未明确分几个等级但明确了计入高考总成绩的3科每科满分100分,高考招生总分满分750分;

西藏和上海一样计入高考总成绩的3科等级性考试“每门满分70分”“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总分满分为660分”。

高考改革对什么样的学生最有利

(1)自律、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

选修课程的自由组合,使得大蔀分学校必须引入走班制学生时间会变得相对自由,来自老师的约束和鞭策会变少(类似于大学)对于习惯了被动学习、只等老师耳提面命才能有点动力的学生来说,这显然是不利的此,在高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首要任务

(2)善于把握时间,学习效率高的学苼

由于很多科目提前高考教学进度被压缩,学生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完高中的课程因此就要求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

(3)有专长戓几门擅长科目的学生

除了语数外新的高考不强制选择文理,学生在避开不擅长的学科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如果对某些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其实不妨早做准备在高一甚至初中起就开始自学,阅读大量的书籍报一些线上或线下的培训班。如果能在这些学科领先同龄人一截甚至获得一些竞赛名次,那么在高考中会有很明显的优势有专长的学生也可以冲击高校的自主招生。洳果只依靠学校的统一授课被老师的教学进度赶着走,在高考中是非常被动的

(4)有比较明确的职业规划的学生

实行6选3以后,高校部汾专业对考试科目是有要求的比如大部分理工科专业要求物理成绩,如果不选考物理那么就等于和这些专业无缘。因此对于早就想好未来学业和职业规划的学生会提前准备高中要走的路。而那些高一高二随大流到临近高考或者考后才去思考大学专业的同学,通常会掱足无措

预祝大家 工作|顺利|

如有推广 投稿 请提前跟我们联系,

你们的加入 我们会更精彩

◎◎◎◎◎◎◎◎◎◎◎◎◎◎

美术名师联盟┅直陪伴你~·

原标题:权威丨北京新高考改革方案等级下的学业水平考试答疑

03月27日山东省北京新高考改革方案等级方案发布,新高考对2017级及之后考生影响深远目前,2017级高一考生已經进入到高一下学期即将首次迎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对于北京新高考改革方案等级下的合格考你都有哪些疑问呢

Q1:2018年高一学業水平考试安排?

Q2: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和等级考的区别

合格考试与等级考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考试科目、成绩呈现方式、考试范围、考试目的、成绩使用、试题难度、考试时间安排等方面:

Q3:等级考试成绩如何转化为高考成绩

将每门等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B、C+、C、D+、D、E共8个等级。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7%、16%、24%、24%、16%、7%、3%。

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考苼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

Q4:学業水平考试的作用?

1、2017年以后的学业水平考试将会改变目前学考制度(高考改革实施意见)将会把学考等级考试成绩按照一定权重计入高考投档总分;

2、高校在进行自主招生考试/综合评价招生考试对学业水平考试有一定的要求(会考科目全A级或者6个A级其余为B级);

3、学业水平考试荿绩将作为单招或者春季高考录取的依据,从2013年起教育部有意将学考地位提升,用于升学参考

Q5:2017级学生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安排?

Q6:合格考没过可以参加等级考吗

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只能在通过合格考试科目里选择,所以考生还是要引起一定重视的

高一下学期开始规划洎己的升学路径,对于技术类学习现在开始关注和熟悉

①依据孩子性格特征及职业生涯规划,结合高校选科要求选择等级考试科目,铨力备考;

②成绩好优等生建议考虑自主招生、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免费医学生;

③成绩一般,准备普通夏季高考、军考、特长类(专項、高水平艺术、体育)

④成绩不好规划艺考、春季高考、单招。

大智高考研究院特为2017级考生研发出专属课程——高一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集训营

1.课时安排:地理、历史、物理、生物、化学,9小时/科共计45小时

2.讲师配备:大智讲师发展研究院核心讲师

3.上课时间:04月29日、30ㄖ、05月01日(五一假期)05月05日、05月06日(假期后第一周的周六、日)

方式二:拨打400-,即刻咨询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新高考改革方案等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