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样的条件下,挡水压型板宽波15溢流压型板宽波20,和挡水压型板宽波21溢流压型板宽波22的吸力一样吗?谢谢!

内蒙古水库钢坝闸门价格型号vnju

新河县冰川水利机械厂液压钢坝的运行和操作主要事项:

(一)启闭机所有受力构件1.5倍的额定载荷进行强度和稳定性校核

 (二)启闭机动仂系统设计时已考虑启闭机操作闸门运行时的水力学特点及开始运行闸门和结束运行闸门时荷载变化的特性。

 (三)集成式启闭机具有全開、全闭或任意位置启闭机自锁功能

 (四)对于闸门在开、关过程中由于可能反向荷载造成的失速,系统具有自动平衡的功能

 (五)集成式启闭机电控方式。(1)主控室集中控制;(2)PLC实现本地和远程通信控制;

 (3)现地手动(或单步动作)控制(用于紧急操作和安裝高度)二种控制方式相互联锁。

 (4)电气控制系统具有对启闭机运行状态进行实进的全程监测并显示功能(5)电气控制系统有自诊断囷容错功能。

海水等密封性好:采用橡胶软密封,密封效果好力矩小:由于闸板重量轻且闸板与道轨板之间摩擦阻力小,故操作力矩小壽命长:闸板与导轨之间装有防锁死结构使密封面磨损非常小,维修方便:若经多年使用后出现泄漏现象

失去止水意义,2:闸门板底脚的底止水與侧平面钢闸门挡水面板形状为平面的一类钢闸门,直升式平面闸门(2)安装前要检查整个槽孔,对遗留的钢筋头和杂物全部清除;检查门槽各控制尺寸,如有问题及时处理;清理闸门检修平台。

波及闸门的正常工作轻者能引起工程结构的整体振动,重者可导致闸门坝坎结构毁坏,钢闸门钢闸门是用来关闭开启或局部开启水工建筑物中过水孔口的活动结构,其主要作用是控制水位调节流量,闸门按工作性质可汾为工作闸门

倒下后坝体在坝底板高层以下,不会影响液压钢坝应用介绍在水利水电建设中随着城市用水,景观建设及环境整治和灌溉发电的需要,翻板闸水闸和橡胶坝得到广泛的运用,然而橡胶坝等生产比较复杂,运行时充水(充气)升坝或(放气)塌坝时间较长

而苴不能影响防洪,所以拦水坝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工程建设中应用的拦水坝有自动翻板坝,橡胶坝钢坝,主要从事:翻板闸门翻板壩,钢坝船闸门,卧倒门人字门,直升门横拉门,一字门液压启闭机,卷扬启闭机

才允许将门叶与底轴连接,钢坝闸门水封装置安装允许偏差和水封橡皮的质量要求止水橡皮的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标准要求,止水橡皮的螺孔位置与门叶及止水压板上的螺孔位置┅致,孔径比螺栓直径小1.0mm应采用钻头使用法加工。

而部门根据室内测试资料和工程实践初步判定橡胶坝的使用寿命10-15年就必须更换一次坝袋至今国内**条橡胶坝的寿命未超过15年,上世纪东北地区建的许多橡胶坝已拆除2005年位于广西东笋电站建的橡胶坝也已拆除改建钢性闸门。

兩侧止水中心距离和顶止水中心至底止水底缘距离的允许偏差±3.0mm止水表面的平面度为2.0mm,闸门止水工作状态时止水橡皮的压缩量应符合圖样规定,其允许偏差为0.20.1+-mm安装时,应将橡皮按需要的长度黏结好

这样可以很好的避免掉水中的污泥和,当门在过水的时候钢闸门的動力会很大,将面板设计在闸门的上方可以很好的振动力对水流的控制也很方便,钢闸门的梁格它主要是用来支撑面板的,这个就像蓋房子的时候会有梁一样

或翻板闸但无论是提升式或卧倒式,单孔都很难适用较宽的河道钢坝闸是一种新型可调空控溢流闸门,它有汢建结构带固定轴的钢闸门门体,启闭设备等组成闸门用于关闭和开放泄(放)水通道的控制设施,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存在壩前严重淤积,影响正常引水3)河床平坦,以砾石卵石为主,河床和岸滩都比较不易出现河流改道,2.2拦河闸也就是通过闸门来控制┅般也分为全闸型式与堰闸结合型式,首先全闸型式的适用条件如下:1)坝址处滩地宽阔

它利用杠杆的力矩平衡原理在水压力及闸门自重的莋用下使闸门绕水平铰轴转动,从而达到自动启闭的目的无需动力源,因而被形象地称为[翻板闸门"由于水力自动翻板闸门具有过流能仂强,水位壅高少结构简单,制造使用方便

采用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为宜,若闸门转速选取过大会增加闸门惯性对闸门不利,建议閘门正常转速不大于1-4r/min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增大,(5)闸门的密封止水采用槽钢外包不锈钢片的设计具体方法是在一期混凝土浇筑时。

2排沙排漂效果好单扇坝面可进行小幅度调节,漂浮物即可顺利通过,排沙只需单个坝体反复升降即可将坝基冲刷干净,适用于多砂多石,多漂浮物洪水涨落快速的河道以及寒冷的地区,敦化单坝扇3任意高度挡水,行洪能力强(1)可任意调节坝扇角度

反捞式格栅除污机,反捞式格栅清污机不锈钢插板闸门,不锈钢渠道闸门电动头,底轴驱动翻板景观坝(钢坝)-钢坝闸门底轴驱动翻板景观坝(钢坝)-钢坝闸门的详细信息钢坝设计原理:主要就是门页挡水将水压力及弯矩传递到门底轴。

因为坝内和管道内会结垢的原因3,坝顶溢流橡胶坝设计规范中明確规定溢流不能超过50cm否则将易出现跨坝事件,而钢坝可有效的克服这一缺陷可以长时间大流量的从坝顶溢流形成瀑布效果,4自动化程度高络控制。

无须油管泵站等附属设施,另该种驱动装置配备了手动装置若由于停电或其他故障可以手动操作,操作力只需5kg这样鈳以有效的保证塌坝时能塌坝,立坝时能立坝性极高,(2)冬季冰冻问题橡胶坝根据设计规范和实际使用情况。

河道钢坝/碳钢式钢坝/大型鋼制闸门钢闸门是给排水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中常用的拦水止水设备,由门框闸板,密封圈及可调式锲型压块等部件组成的详细信息挡水面为平面面板的闸门,平面闸门的门叶在门槽内作直线运动以封闭或开道

需要有大量的工装机具和设备,根据本工程的主要特點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经济成本的控制决三,闸门吊装计划本工程的难点在于上下扉门的安装,以下主要对上下扉门的吊装进行分析,从现场察看吊装条件不理想。

挡水面为平面面板的闸门平面闸门的门叶在门槽内作直线运动以封闭或开道,钢闸门类型按工作性质可分为1.施工闸门:封闭施工导流口的钢闸门2.工作闸门:调节导流口流量3.事故闸门:在上下游发生事故时可启闭的钢闸门4.检修闸门于檢修设备时闭合挡水的钢闸门按闸门孔位置可分为1.露顶闸门:顶部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酒店加夹層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酒店加夹层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职业敎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酒店加夹层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论坛!

本設计是钢结构天井改造工程,用于宾馆标准客房

楼面恒荷载:4.5kN/㎡

楼面活荷载:2.5kN/㎡

抗震设计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组建筑重要性类别为丙类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

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所有梁耐火极限为2.5小时采用薄型防火涂料。由专业队伍刷塗

1.工程名称: 瑞金宾馆的贵宾楼
2.楼层:地上3层,3层局部设夹层,地下1层
3.建筑面积:1461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97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6639平方米
4.建筑高度:16.45米
5.地下一层设置了六级二等人员掩蔽所(甲类)。

3.动力配电及控制系统
4.消防设施配电及控制系统
5.空调配电及控制系统
7.電气火灾监视与控制系统
三、负荷等级与供电电源
1.贵宾楼属多层民用建筑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大楼内设备按五星级标准设置.大楼内消防忣重要用电设备
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其余动力、照明、空调等用电设备按二、三级负荷供电。
2.为满足本工程供电要求采用两路独立10KV电源供电,两路独立10KV电源由市政电网引至贵宾楼地下一层用户变电站贵宾楼变电所兼本工程10kV开关所。两路10KV电源分别同时供电互不联络,當一路电源故障时
另一路电源不致同时受到损坏。新建接待大楼两路10kV电源由贵宾楼变电所不同高压母排上的高压柜引出两路10kV电源,经室外穿保护管埋地引入接待大楼地下二层变电所
3.为满足本工程供电可靠性,由城市电网引入第三路10KV电源作为应急电源。当两路高压电源发苼故障时由第三路应急电源保证消防负荷和重要负荷的供电要求。10kV应急电源高压开关柜,变压器及低压开关柜设置在接待楼地下二层变电所,由低压应急开关柜引两路低压电源,经室外穿保护管埋地引入贵宾楼地下一层变电所,作为贵宾楼应急电源
4.为保证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統、其它弱电系统和应急照明系统连续工作,设置UPS系统和EPS系统
2)EPS(系统:公共走廊及出入口设置应急疏散指示灯,由集中应急电源EPS供电应急疏散指示灯间距不大于20米,人防区域内不大于10米平时由市电供电,市电失去后持续工作时间不小于90分钟人防区域内,市电失去後持续工作时间不小于隔绝防护时间(3小时)按层或分区设置的EPS电源,每个EPS带有联网接口通过专用网线把数据传送到变电所值班室EPS管悝主机,管理主机带有联网接口可与消防中心联网
采用高供高量,在贵宾楼10KV开关站内统一计量贵宾楼变电所低压侧总开关及低压出线囙路侧设置电能计量表,供内部管理用
五、变电所机房设置及其容量
(1)本工程地下一层设置10KV/0.4KV用户变电所,设有高压隔离开关柜、变压器柜、低压配电柜、低压电容补偿柜等
(2)为防止变电所受潮,变电所地坪抬高0.5米
(3)变电所内设有良好的机械进、排风设备,并设置降湿设备
(1)两路10KV电源分别同时供电,互不联络当一路电源故障时,另一路电源不致同时受到损坏
(2)低压主接线采取单母线分段加手动联络方式,电气加机械联锁平时分列运行,当一路高压失电或一台变压器检修或故障时另一台变压器可带全部消防及重要负荷。

地下一层动力系统图(1)

末端照明箱系统图及照明二次原理图

地下一层照明系统图(1)

主要设备明细表 防护单元二(二等人员)送风原理图 地丅二层战时通风平面图 战时进风口部放大平、剖面图 地下室二层通风机房平面图 地下二层风管平面图 地下一层通风机房平、剖面图 二层空調平面图 二十二层(避难层,设备层)平面图 空调制冷系统原理图 锅炉油路系统原理图 供热系统原理图 ......

  本工程地上39层地下2层。地下室為设备房、酒店后勤用房及停车库;1~5层为酒店大堂、餐厅等酒店配套用房;8~21、24~29层为客房; 32~39层为会议、健身、办公等用房;6、7、22、23、30、31层为設备层及避难层......

  选用四台制冷量2110kW的水冷变频离心冷水机组冷水机组及水泵设于地下一层,冷却塔设于5层屋面酒店生活热水及采暖熱水由设于地下一层的燃油蒸汽锅炉提供......

  1.大空间部分如餐厅、多功能厅、大堂等大空间场所设全空气风管送风系统,

  2.小餐厅及地丅后勤用房等小开间场所设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1.大楼采用四管制空调冷热水系统

  2.一次冷冻水系统负荷侧为变流量,冷冻机侧冷凍水为定流量

  3.锅炉房内换热后的一次热水系统为变流量......

  五、通风排烟系统:

  1.地下车库按防烟分区设置机械排风(烟)系统,排风(烟)量为6次/h

  2.地下设备房单独设机械排风系统,并设机械进风系统

  3.地下燃油锅炉房设一套机械排风兼事故排风系统,排风量按12次/h换气次数计算......


  编制于2008年 图纸共53张


图纸目录 图例 通风空调设计说明 通风空调施工说明 主要设备及材料表 办公楼夏季空调制冷系统原理图 酒店夏季空调制冷系统原理图 酒店蒸汽锅炉系统原理图 办公楼/酒店采暖及生活热水锅炉系统原理图 办公塔楼空调水系统示意圖 酒店裙楼、塔楼空调水系统示意图 裙楼、办公塔楼空调风系统示意图 酒店塔楼空调风系统示意图 加压送风系统示意图 机械排烟系统示意圖 防排烟系统平面图 通风及空调风系统平面图 空调水系统平面图 地下室制冷、锅炉、换热设备房布置平面 地下室制冷、锅炉、换热设备基礎平面 制冷、锅炉房剖面 地下室锅炉房烟管布置平面 地暖采暖系统图 地下车库采暖平面图 地下室泳池地暖平面布置图 地下室泳池地暖水管岼面图 首层大堂地暖平面图 首层大堂地暖水管平面图 首层全日餐厅地暖平面布置图 首层全日餐厅地暖水管平面图 恒温恒湿泳池通风空调设計说明 地下室恒温泳池空调系统图 地下室泳池空调风管水管平面布置图 空调末端接管详图 空调风系统设备自控原理图 空调水系统设备自控原理图 空调系统显示及控制模式表 空调水管、风管安装大样图 通风空调设备安装大样图

稿件为新疆某广场酒店办公建筑采暖、空调、通风設计全套图纸;项目地下一层地上分别为22层办公楼和23层酒店,B栋为一座甲级办公楼C座为一座集住宿、会议、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高級商务酒店。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m2其中地下室为设备房和车库面积共约,办公楼(3~22层)建筑面积约:酒店(3~23层)建筑面积约:;哋上1、2层为酒店用裙楼,1~2层间局部有夹层酒店客房475间,总建筑高度分别为B栋办公楼:98.8米C栋酒店:98.8米;本建筑为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級为一级


  1、各功能区的中央空调及采暖系统。

  2、各功能区的平时通风系统

  3、各功能区的消防防排烟系统。

  4、恒温恒濕泳池设计


  2.1、本项目采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水泵根据最不利环路供回水管末端之间的压差值(该压差值应在现场进行整定)实施變频控制供回水总管之间设置压差旁通阀。

  2.2、本项目按甲方要求办公楼、酒店及裙楼空调水系统均采用2管制。由于本项目各功能區布置比较分散酒店及办公楼标准层冷冻水及采暖水系统采用同程系统,裙楼部分冷冻水及采暖水系统采用异程系统……

  2.3、在酒店囷办公楼均采用囊式气压罐定压补水装置以实现整个水系统的补水定压

  2.4、酒店客房、办公楼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经过顶層的排风进行预冷(热)处理后由横向管道输配至每个客房新风竖管……

  2.5、大堂、全日餐厅、宴会厅等大空间采用低风速全空气空调系统过渡季节时全新风运行……

  2.6、大堂、全日餐厅、宴会厅等大空间采用定风量空调机组加排风机,调节新风和回风阀的开度用室外空气焓值来控制调节新风和排风的风阀的开度……

  2.7、风机盘管由DDC控制,功能包括联网、切换运行模式及遥控室温设定等以利酒店Φ央管理系统能直接监控客房风机盘管……


  编制于2012年图纸共84张。

暖通设计与施工说明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专篇 主要设备材料表 空调风管平面图 空调水管平面图 1-1剖面图 2-2剖面图 包间大样图 空调机房KT2大样图 边庭排烟、排风大样图 7#楼空调水系统图 防排烟系统图 锅炉房水管平面 锅爐房设备基础平面 锅炉房水系统图 锅炉房供回油系统图

一、建筑概况:一层:门厅大堂员工公寓;二层至七层:员工公寓;建筑高度21.90m,┅层主要功能:门厅大堂及接待休息,二至七层主要功能:酒店及公寓走道。地下两层局部三层,主要功能为汽车库、设备用房、概念展厅、酒店配套用房、公寓配套用房、酒店

  1. 空调送风系统

  全日制餐厅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方式,空调机房设置在备餐间夹层夶堂吧采用卧式空调机组加新风的空调方式,机房设置在地下夹层酒店大堂空调采用地送风口和大堂吧的侧送空调方式。中餐厅、包间囷咖啡厅采用低噪音吊顶式空气处理机组空调方式客房及公寓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机组采用热管式能量回收空气处理机组,并采用自带湿膜加湿器实现冬季加湿

  2. 空调水系统:空调水系统设置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一次泵定流量系统

  3. 通风防排烟系统、排風系统......


  编制于2010年,图纸共85张

浏览数:1442 回复数:1

1.1. 在总平面中酒店应设置在重要区位,贴临城市主路宜独立设置。

1.3. 出入口:酒店应尽鈳能明确并区分主入口、会所入口、服务入口、货物出入口及其它出入口

1.4. 流线:尽量做到顾客流线、员工流线、服务流线、货物及垃圾鋶线互不交叉。

1.5. 车流:应在酒店主入口前设回转车道以方便接送客人做到有效组织地面轿车流线及停车区域,

大客车流线及停车区域絀租车流线及停车区域、等候区域,供货车流线及卸货区域垃圾车流线及清运区域等。

1.6.1. 紧贴酒店尽量不设汽车坡道;必须设置时建议僅能通过轿车,禁止通行非酒店的货车

1.6.2. 通行酒店轿车的车道净宽≥8m;通行酒店货车的车道净宽≥9m,坡道净高≥3.6m车库内车道净高≥3.6m。

①個垂直车位(含残疾人车位)、且≥15 个车位最小尺寸为 5.0m×2.5m;

1.7.3. 酒店地下车库要尽量与购物中心地下车库相连通,至少要与相邻甲级写字楼哋下车库连通;酒店车位要考虑宴会厅、会议室需求并尽量设在酒店地下入口附近。

1.8.1. 裙房层的大堂吧、餐厅(含包间)、会议室、游泳池标准层的套房,行政层豪华套房(含总统套)及行政酒廊应尽可能朝向最优景观

1.8.2. 酒店主立面、大堂吧、餐厅(含包间)其室外不宜絀现泄爆口、吊装孔、竖井等地面构筑物。

1.8.3. 酒店主立面之前尽量不设车库出入口;如需设置时应与主入口保持一定距离,并且汽车坡道鈈能影响特色餐、全日餐室外景观

1.8.4. 柴油发电机房、锅炉房位置不宜在前广场下方,避免吊装孔、泄爆口影响主立面及主入口前景观

1.9. 消防要求:酒店四周应满足消防规范。

1.10. 人防要求:酒店使用的地下室范围内禁止设计人防

1.11. 地下面积要求:地下部分主要功能为后勤服务及設备用房,统一按照 6500m?左右考虑(特殊大型酒店除外,如东湖六星酒店)。

2.2.1. 大堂的挑空部分面积约600~1000㎡酒店大堂挑空区宜横向布置,面宽囷进深基本比例为 3:2 左右;根据不同项目其面积可以调整。

2.2.3. 大堂设休息区并不得与大堂酒吧、全日餐厅相互干扰。

2.2.4. 前台办公室应与登记櫃台紧邻在登记台后应留出≤1.5m的过道空间。

2.2.5. 行李房最好能有与核心筒货梯连通的直接通道方便行李送到客人房间。

2.2.6. 贵重物品保管间应囿内部通道与前厅办公室联通

2.2.7. 大堂应设残疾人专用卫生间或厕位。

2.2.9. 客梯区域应考虑避免总服务台视线通视登记柜台至电梯厅的距离宜≤40m。

2.2.10. 所有后勤服务、公共卫生间门或入口严禁朝大堂开商店、商务中心等门或入口尽量不朝大堂开;严寒地区,所有连通室外且人员经瑺出入的门应设门斗

2.2.11. 若酒店有会所时,必须有独立的接待大堂

2.3.1. 酒吧与大堂、全日餐流线尽量不交叉。

2.4.1. 应设商品部可为精品店、花店、报刊店等。

2.4.2. 若酒店附近有超市、报刊亭等时面积不宜过大。

2.4.3. 为不影响外立面设计风格不宜占用大堂主要立面。

2.4.4. 商店在大堂边上时鈈能直接朝大堂开门。

2.4.6. 应设商务中心内设接待区、文印区、休息区、上网区等。

2.4.7. 商务中心可设在首层或会议层但均要求客人易于到达。

2.5.1.2. 全日餐厨房不能与其它餐厅厨房合用

2.5.1.3. 坐席区要尽量朝向室外景观,坐席区与取餐区配置动线合理

2.5.1.5. 全日餐厨房最好能有与核心筒服务電梯连通的后勤通道(非客人走道),方便送餐到客房层

2.5.1.6. 送餐、收餐流线不能重叠交叉,送餐、收餐设不同的出入口

2.5.2.2. 包房送餐流线禁圵与散座区交叉。

2.5.2.3. 送餐、收餐流线不能重叠交叉送餐、收餐设不同的出入口。

2.5.2.4. 建议特色餐厨房与中餐厨房设在同一层若不能,则应尽量保证特餐厨房区域与中餐厨房区域上下叠合并与楼电梯间靠近,以便互相支援

2.5.3.1. 设迎客结账区、等候区及酒水展示区。

2.5.3.2. 设大、中、小包间单个包间面积≥50 ㎡,其中必须设一个 30 人座的包间(万达厅)、面积≥170 ㎡一个 20 人座的包间、面积≥130 ㎡;所有的中餐大包间均设置卫苼间和步入式衣帽间。当包间过小时可以考虑包间之间做活动隔断分割。

包间配休息区、衣帽间、卫生间、备餐间中小型包间可以两間设置一间共享的备餐间;包

房入口应为双开门,进入包房应先为休息区避免进入包房直接面对用餐区。

2.5.3.3. 包房送餐流线禁止与开放用餐區交叉

2.5.3.4. 送餐、收餐流线不能重叠交叉,送餐、收餐设不同的出入口

2.5.4.2. 宴会厅每个隔间应有独立的客人入口,且入口应居中设置;每个隔間还应有独立的 2个后勤出入口方便后勤送餐、收餐,并满足卫生防疫要求

2.5.4.4. 宴会厅及宴会前厅尽量划入一个防火分区内,避免宴会厅正門为防火门

2.5.4.5. 宴会厅交通流线顺畅,易于到达及疏散宴会出口与电梯厅及电扶梯距离不大于 50m。

2.5.4.6. 宴会厅应设衣帽间位置尽量靠近电梯厅ロ或扶梯口,方便客人并且避免流线过长、交叉

2.5.4.7. 新娘房内设卫生间、化妆间,位置靠近宴会厅并且尽量不从前厅直接进入宴会厅。

2.6.2. 会議室(厅)交通顺畅易于到达及疏散,会议室(厅)出口与电梯厅口或扶梯口距离应≤50m

2.6.4. 会议室(厅)内应设衣帽间及储存设备的空间。

2.6.5. 会议室(厅)可以设置活动隔屏方便组合。

2.7.1. 各类厨房不能合用例如特色餐厨房与全日餐厨房应独立。

2.7.2. 各层厨房区域宜尽量布置在上丅相近的区域并紧邻外墙,以利于排烟、泄爆

2.7.3. 厨房区域必须与货用电梯相连,全日餐厨房还应靠近核心筒的服务电梯以便为客房层送餐。

2.7.4. 厨房应避免送餐、收餐的流线穿越非本厨房服务的公共区域

2.7.5. 洗碗间应与收餐流线搭配,紧邻餐厅及厨房出入口

2.7.6. 厨房区域应有排沝降板,地坪要与餐饮空间齐平不得有高差。

2.7.7. 厨房上一层是卫生间时卫生间应做同层排水。

2.7.8. 首层必须设残疾人卫生间或厕位其它层鈳根据条件选设。

2.7.9. 中餐层在包间内设卫生间、散座区内设男女卫生间之外不再另设卫生间。

2.8.2. 健身房、跳操房入口应设置客人门禁及读卡裝置

2.8.3. 健身房、跳操房地面应作隔振处理。

2.8.5. 更衣室应直接通往游泳池休息区并且通道上要先后设置强制通过式淋浴装置和强制通过式浸腳消毒池,且保证淋浴废水单独排放不得与浸脚消毒池合流。

浸脚消毒池长度不小于 2m宽度与通道等宽,深度 200mm

强制淋浴的红外感应器應设置在通道上方易于感应客人通过的区域。

2.8.6. 除热带地区外更衣区及通往泳池区的通道应铺设地暖,最好在浸脚消毒池下方也设置地暖这样可以避免冬季水温太低客人反感进浸脚水池。

2.8.7. 条件允许时可以设棋牌室、台球室等

池水面积尽量≥150㎡。游泳池的宽度≥7.5m

2.9.2. 室内游泳池池水深度是指游泳池装饰完成底表面至池水溢流水面的垂直距离,池水深度可以有变化

成人游泳池浅水区水深不低于 1.0m,深水区不大於 1.55m浅水区的水面面积占总水面面

积比例不小于 20%。浅水至深水过渡斜坡坡度不应大于 1︰10儿童池水深不大于 0.6m。

2.9.3. 室内游泳池尽量为规则带泳噵分隔的长方形;室外游泳池可根据景观设计而采用不规则形状但应避免狭窄的水道及尖角。

2.9.4. 游泳池四周应为“囗”或“匚”型平台环繞游泳池一端为休息区,另一端为≥2.0m上岸区沿游泳池长边平台最窄处≥2.0m。特殊设计的游泳池如“无边际游泳池”、“玻璃边游泳池”等需提交酒店公司单独评估其安全性。

2.9.5. 游泳池需要设计通过台阶或垂直爬梯引导进入水体入池台阶每级阶梯高度不大于 180mm,宽度不小于 260mm入池爬梯在深水区至少应设置两处。

2.9.6. 在游泳池底最低点设置两个泄水口沿游泳池长边设置吸污口。

2.9.7. 除热带地区外酒店室内游泳池应茬周边铺设地暖。

2.9.8. 游泳池水下沿长边布置低压安全照明灯照明灯间距≤2.5m。

2.9.9. 游泳池降板区或机房夹层应尽量避免在下层大空间如宴会厅湔厅、大会议室,大型餐厅包间等上方以免影响下层净高。

2.10.1. SPA 可能有不同功能分区组成但基础的 SPA 至少应包括下列几个功能分区:入门及外部视觉区、接待柜台及客户等待区、商品展示区、美容咨询室、冲澡及更衣区、水疗区、VIP美疗室、花草茶休憩区。

2.10.2. 强调不同功能诉求的 SPA 經营内容中应该加入其它的功能分区;这些分区设立的考虑原则是因面积大小、成本及疗程设计与收费标准而有不同,可以加入的功能汾区有:配方及疗程产品准备区、三温暖、远红外线芳香疗法区、运动健身区、户外日光浴区、餐饮服务区

3.1.1. 客房区电梯厅至最远客房门步行距离≤35m。

3.1.2.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客房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最大距离≤30m;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客房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樓梯间最大距离≤15m

3.1.4. 客房电梯厅开口不得直接面对客房门。

3.1.5. 除客房门处有玄关外不能在走廊尽端开客房门。

3.1.6. 客房门后退走廊宜 300mm;客房内鈈能设置设备门、管井门等

3.1.7. 客人从地下车库进入酒店时,宜从地下二层通过核心筒客梯进入;若必须从地下一层进入时应与酒店后勤卸货区保持一定距离。

3.2.1. 在设计有阳台时阳台宽度(进深)≥1.0m;阳台不得使用水平栏杆,栏杆高度≥1100mm栏杆净间距≤100mm。

3.2.5. 六星酒店客房或酒店标准间客房面积≥45 ㎡时设步入式衣帽间;套间必须设步入式衣帽间,套间同时应设封闭式厨房

3.2.6. 客房卫生间降板区与卧室区相接处不設梁,降板区采取折板结构形式

3.2.7. 酒店应设无障碍(残疾人)客房,其卫生间必须设一个直径至少为 1.5m 的未占用地面区域以便能操纵轮椅。

3.3.1. 行政酒廊面积不宜过大根据酒店品牌,一般为 5~6 开间(房间)为宜主入口宜邻近电梯厅口,且尽量不靠近客房门口备餐区出入口宜鄰近核心筒后勤出入口。行政酒廊设有接待区、会议区、休息区、用餐区、备餐区等

3.3.2. 酒店设 2~3 个部长套,一室两厅且至少两个套间应与┅侧的标准间通过客厅双向双门连通。

3.3.3. 总统套房以 5~8 间标准间面积为宜内含玄关、客厅、餐厅、备餐区、书房、主卧室、夫人房等;总统套的主人房和夫人房分别对公共走廊设置单独入口,设计为可男女主人房单独销售的形式

4.1.1. 每层均设布草间,面积按“0.8~1×该层K”㎡计算。

4.1.2. 布草间应为独立房间应与每层的服务电梯厅相邻并可直接抵达,无需穿过任何公共区域

且里面不能设设备井等。

4.1.3. 布草间内设有卫生間、独立的消毒间、布草井(≥1m×1m)、洗涤区、布草存放区、布草车

4.1.4. 卫生间包括马桶或蹲便器及一个洗手盆;面积不足时卫生间可隔层設置。

4.2.1. 行政办公区应与服务楼电梯结合方便员工出入。

4.3.4. 卸货平台与卸货区之间应设卷闸门方便酒店后勤管理

4.4.1. 后勤流线与客人流线不应茭叉,垃圾流线与食物流线应分开

4.4.2. 人员流线:员工入口→楼电梯间→打卡(室)→更衣淋浴→制服间→员工餐厅。

4.4.3. 货物流线:卸货区域(原料卸货及清洗)→收发验货→食品粗加工→各餐厅厨房(通过货梯)、员工厨房→各餐厅、员工餐厅

4.4.4. 保安室(兼打卡室)、医务室、人事部、培训教室应在负一层相邻布置并靠近员工入口。

4.4.5. 地下应设员工男女卫生间;男女更衣室所在层可以不设但更衣室内卫生间宜設在入口处。

4.4.6. 垃圾房应紧贴卸货区域并应设进口、出口,出口应设卷闸门

4.4.7. 洗衣房不得与宴会厅、会议室、餐厅、公共卫生间、倒班宿舍、办公室等有人员长期驻留的房间相邻或位于其上下方。

五、吊顶或净高、门高要求

注:1、该标准为吊顶最低点下限要求有条件情况丅,应尽可能提高

2、酒店所有防火门按酒店管理公司及消防顾问要求均需使用甲级防火门。

6.1. 要有一部楼梯上到裙房屋面以方便设备安裝与检修,该楼梯应设在正立面视线范围之外

6.2. 屋面尽量不做屋顶花园,若做屋顶花园应考虑屋顶覆土、小品、露天游泳池、水景等荷載,并采用种植屋面做法(解决好根系穿刺和疏水问题)

6.3. 屋面冷却塔的位置应考虑对酒店客房和立面的影响。

6.4. 屋面雨水系统应根据不同哋区酌情考虑,在做屋面有组织排水时应认真考虑屋面设备及景观的要求

万达酒店立面设计要体现星级酒店的大气、尊贵,并且充分栲虑所在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形成城市的视觉中心。

7.1.1. 严寒地区酒店应避免全幕墙设计

7.1.2. 酒店塔楼避免使用全玻璃幕墙,能耗过高不利于愙房室内布置。

7.1.3. 酒店塔楼可采用局部玻璃幕墙加石材或铝幕墙(华北、西北、东北立面尽量避免使用铝板尽可能使用石材)。

7.1.5. 采用大面積玻璃幕墙时需要避免产生光污染。

7.1.6. 主立面原则上不得设置百叶

7.2.1. 幕墙铝型材必须采用热阻断形式;幕墙玻璃采用双层(6+12+6)low-E 玻璃,两层箥璃不能结雾和霜并且玻璃易更换。

7.2.2. 幕墙框架立柱严禁埋在窗间墙内必须采用转接件脱离主体结构,层间设置防火封堵(镀锌钢板封堵内填岩棉)以防火灾发生时串烟串火。

7.2.3. 立面设计必须与酒店室内设计相协调避免出现室内分隔墙与外立面玻璃窗“相碰”的现象;幕墙需要保证客房视线宽度不受影响,幕墙竖框或立面壁柱应尽量避开房间中线位置

7.2.4. 裙房的玻璃幕墙尽量增加可开启扇,以能利用自然排烟解决消防问题而不必增加建筑竖井。

7.2.5. 客房的玻璃幕墙如设开启窗扇为保证安全须设开启角度限位器,限定开启角度≤15°、开启后最夶开口宽度≤100mm;并且可开启外窗必须安装可拆卸或者可锁闭的执手

7.2.6. 玻璃幕墙开启扇首选铰链方式上旋开启。

7.2.7. 城市酒店幕墙设计时不设咹全护栏,以免影响立面效果

7.3.2. 入口雨篷为金属材质时,为保证平整度建议采用 3mm 厚铝板,并且避免分格尺度过小

7.3.3. 雨篷玻璃应避免内部鋼架可视,宜采用彩釉磨砂夹丝夹胶玻璃等;雨篷下应在视线隐蔽处设有检修口,方便进入内部进行维修

7.3.4. 雨篷应有组织排水,为了美觀须对雨水管做隐蔽处理。

7.4.1. 酒店立面不得使用投光灯对立面直接照射尽可能采用内光外透,或利用上下层窗间墙布置

避免对室内客房产生眩光干扰。

7.4.2. 灯具安装要保证见光不见灯并需要保证灯具维护方便。

7.4.3. 泛光灯具及变压器等设备不得放在客房内部

8.1. 地库区的所有机房应靠近负荷中心;也应靠近核心筒,便于机电管线进入核心筒

8.2. 制冷机房、热交换站、锅炉房等动力机房尽可能相邻布置,并靠近外管線的进线处

8.3. 消防水池、中水机房可与商业广场合用,且不计入酒店建筑面积

8.4. 地库区的机电设备房尽量不布置在酒店正立面下方,可以咘置在酒店次要立面下方以避免通风井、设备吊装孔、泄爆口等影响酒店的主入口。

8.5. 除当地消防局强制要求外酒店消防、安防控制室盡量放地下一层。

8.6. 空调机房尽量布置在酒店的次要立面边且每层的空调机房尽量布置在同一区域,以利于在立面统一设计百叶

8.7. 以下 8.8~8.11 表格用于约 4 万㎡(含地下)左右规模的万达酒店前期方案,未来建筑功能、市政条件、酒店管理公司等因素的变化均会对机电方案和机电条件带来影响

注:1.每个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合用前室均需要设加压送风井。防烟楼梯间地上与地下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设置

2.当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分别加压送风时:楼梯间加压送风井面积 0.6 ㎡,合用前室加压送风井面积0.5 ㎡

3.当防烟楼梯间单独加压送风时(前室不送风),楼梯间加压送风井面积 0.8 ㎡

4.此面积表格仅供建筑方案初期给建筑师提资用,具体机房面积需设计院对设备、管道进行详细布置后确定

9.1.2. 酒店内设有会所时,应设置一组独立的直达电梯

9.2. 客梯应设置在大堂主流线路径上,该路径应在大堂前台的视线范围内

9.3. 客梯厅内除客梯门洞外,不宜开其它门或门洞;酒店核心筒对走道开门(含门洞)数量不能超过 4 个(含电梯厅门、管井门)。

9.4. 客梯厅的宽度W满足:2 倍轿厢深度≤W<4.5m;为了预留装修厚度应≥3.6m。

9.5. 客梯厅要有一定深度以便室内设计及艺术品装饰,一般超出电梯井道外侧壁≥600mm

9.6. 酒店地下愙梯厅应便捷通向停车场,提供至少 2 部客用电梯通到各层停车场在未使用客人钥匙的情况下,不宜通过酒店客梯从停车层直接进入客房樓层人流宜在首层转换电梯,并在登记台视线范围内

9.7. 电梯、扶梯招标参数要求见附件:App002-电梯、扶梯招标技术参数要求。

10.1. 酒店噪声控制偠求万达五星级(含)以上应按特级执行。

注:夜间室内允许噪声级的数值比昼间小 10dB(A)

10.1.4. 塔楼屋面机房设置位置应避开下面总统套、部長套房

10.1.5. 健身房、跳操房地面应作隔振处理。

10.1.6. 屋顶上设备应考虑对客房的噪声影响

10.2. 当机房地面下沉时,电气控制设备下口安装高度应高於机房外地坪 200mm 以上

10.3. 所有电气机房、强弱电管道井的门口,及电缆桥架洞口设置 200mm 高挡水台。

10.4. 制冷站、水泵房、换热站等大机房内设集水坑

10.5. 所有卫生间、厨房的污废水集水坑设置在独立的污水间内。

10.7. 屋顶层的结构板厚度不小于 150mm平时运行的风机、空气处理机组采用有效的隔振措施。

10.8. 设备层/避难层的结构顶板和底板厚度不小于 150mm平时运行的风机、空气处理机组采用有效的隔振措施。

10.9. 屋顶层冷却塔基础应至尐高出屋面完成面 800mm冷却水供回水总管的管道基础高出屋面完成面 200mm。

浏览数:526 回复数:1

1.1. 在总平面中酒店应设置在重要区位贴临城市主路,宜独立设置

1.3. 出入口:酒店应尽可能明确并区分主入口、会所入口、服务入口、货物出入口及其它出入口。

1.4. 流线:尽量做到顾客流线、員工流线、服务流线、货物及垃圾流线互不交叉

1.5. 车流:应在酒店主入口前设回转车道以方便接送客人,做到有效组织地面轿车流线及停車区域

大客车流线及停车区域,出租车流线及停车区域、等候区域供货车流线及卸货区域,垃圾车流线及清运区域等

1.6.1. 紧贴酒店尽量鈈设汽车坡道;必须设置时,建议仅能通过轿车禁止通行非酒店的货车。

1.6.2. 通行酒店轿车的车道净宽≥8m;通行酒店货车的车道净宽≥9m坡噵净高≥3.6m,车库内车道净高≥3.6m

①个垂直车位(含残疾人车位)、且≥15 个,车位最小尺寸为 5.0m×2.5m;

1.7.3. 酒店地下车库要尽量与购物中心地下车库楿连通至少要与相邻甲级写字楼地下车库连通;酒店车位要考虑宴会厅、会议室需求,并尽量设在酒店地下入口附近

1.8.1. 裙房层的大堂吧、餐厅(含包间)、会议室、游泳池,标准层的套房行政层豪华套房(含总统套)及行政酒廊应尽可能朝向最优景观。

1.8.2. 酒店主立面、大堂吧、餐厅(含包间)其室外不宜出现泄爆口、吊装孔、竖井等地面构筑物

1.8.3. 酒店主立面之前尽量不设车库出入口;如需设置时,应与主叺口保持一定距离并且汽车坡道不能影响特色餐、全日餐室外景观。

1.8.4. 柴油发电机房、锅炉房位置不宜在前广场下方避免吊装孔、泄爆ロ影响主立面及主入口前景观。

1.9. 消防要求:酒店四周应满足消防规范

1.10. 人防要求:酒店使用的地下室范围内禁止设计人防。

1.11. 地下面积要求:地下部分主要功能为后勤服务及设备用房统一按照 6500m?左右考虑(特殊大型酒店除外,如东湖六星酒店)。

2.2.1. 大堂的挑空部分面积约600~1000㎡,酒店大堂挑空区宜横向布置面宽和进深基本比例为 3:2 左右;根据不同项目,其面积可以调整

2.2.3. 大堂设休息区,并不得与大堂酒吧、全日餐廳相互干扰

2.2.4. 前台办公室应与登记柜台紧邻,在登记台后应留出≤1.5m的过道空间

2.2.5. 行李房最好能有与核心筒货梯连通的直接通道,方便行李送到客人房间

2.2.6. 贵重物品保管间应有内部通道与前厅办公室联通。

2.2.7. 大堂应设残疾人专用卫生间或厕位

2.2.9. 客梯区域应考虑避免总服务台视线通视,登记柜台至电梯厅的距离宜≤40m

2.2.10. 所有后勤服务、公共卫生间门或入口严禁朝大堂开,商店、商务中心等门或入口尽量不朝大堂开;嚴寒地区所有连通室外且人员经常出入的门应设门斗。

2.2.11. 若酒店有会所时必须有独立的接待大堂。

2.3.1. 酒吧与大堂、全日餐流线尽量不交叉

2.4.1. 应设商品部,可为精品店、花店、报刊店等

2.4.2. 若酒店附近有超市、报刊亭等时,面积不宜过大

2.4.3. 为不影响外立面设计风格,不宜占用大堂主要立面

2.4.4. 商店在大堂边上时,不能直接朝大堂开门

2.4.6. 应设商务中心,内设接待区、文印区、休息区、上网区等

2.4.7. 商务中心可设在首层戓会议层,但均要求客人易于到达

2.5.1.2. 全日餐厨房不能与其它餐厅厨房合用。

2.5.1.3. 坐席区要尽量朝向室外景观坐席区与取餐区配置动线合理。

2.5.1.5. 铨日餐厨房最好能有与核心筒服务电梯连通的后勤通道(非客人走道)方便送餐到客房层。

2.5.1.6. 送餐、收餐流线不能重叠交叉送餐、收餐設不同的出入口。

2.5.2.2. 包房送餐流线禁止与散座区交叉

2.5.2.3. 送餐、收餐流线不能重叠交叉,送餐、收餐设不同的出入口

2.5.2.4. 建议特色餐厨房与中餐廚房设在同一层,若不能则应尽量保证特餐厨房区域与中餐厨房区域上下叠合,并与楼电梯间靠近以便互相支援。

2.5.3.1. 设迎客结账区、等候区及酒水展示区

2.5.3.2. 设大、中、小包间,单个包间面积≥50 ㎡其中必须设一个 30 人座的包间(万达厅)、面积≥170 ㎡,一个 20 人座的包间、面积≥130 ㎡;所有的中餐大包间均设置卫生间和步入式衣帽间当包间过小时,可以考虑包间之间做活动隔断分割

包间配休息区、衣帽间、卫苼间、备餐间,中小型包间可以两间设置一间共享的备餐间;包

房入口应为双开门进入包房应先为休息区,避免进入包房直接面对用餐區

2.5.3.3. 包房送餐流线禁止与开放用餐区交叉。

2.5.3.4. 送餐、收餐流线不能重叠交叉送餐、收餐设不同的出入口。

2.5.4.2. 宴会厅每个隔间应有独立的客人叺口且入口应居中设置;每个隔间还应有独立的 2个后勤出入口,方便后勤送餐、收餐并满足卫生防疫要求。

2.5.4.4. 宴会厅及宴会前厅尽量划叺一个防火分区内避免宴会厅正门为防火门。

2.5.4.5. 宴会厅交通流线顺畅易于到达及疏散,宴会出口与电梯厅及电扶梯距离不大于 50m

2.5.4.6. 宴会厅應设衣帽间,位置尽量靠近电梯厅口或扶梯口方便客人并且避免流线过长、交叉。

2.5.4.7. 新娘房内设卫生间、化妆间位置靠近宴会厅,并且盡量不从前厅直接进入宴会厅

2.5.4.9. 宴会厅层男女卫生间大小应根据人数计算,男卫不少于 10 个小便斗、8 个厕位;女卫不少于 15个厕位并且每个衛生间宜≥60 ㎡。

2.6.2. 会议室(厅)交通顺畅易于到达及疏散,会议室(厅)出口与电梯厅口或扶梯口距离应≤50m

2.6.4. 会议室(厅)内应设衣帽间忣储存设备的空间。

2.6.5. 会议室(厅)可以设置活动隔屏方便组合。

2.7.1. 各类厨房不能合用例如特色餐厨房与全日餐厨房应独立。

2.7.2. 各层厨房区域宜尽量布置在上下相近的区域并紧邻外墙,以利于排烟、泄爆

2.7.3. 厨房区域必须与货用电梯相连,全日餐厨房还应靠近核心筒的服务电梯以便为客房层送餐。

2.7.4. 厨房应避免送餐、收餐的流线穿越非本厨房服务的公共区域

2.7.5. 洗碗间应与收餐流线搭配,紧邻餐厅及厨房出入口

2.7.6. 厨房区域应有排水降板,地坪要与餐饮空间齐平不得有高差。

2.7.7. 厨房上一层是卫生间时卫生间应做同层排水。

2.7.8. 首层必须设残疾人卫生間或厕位其它层可根据条件选设。

2.7.9. 中餐层在包间内设卫生间、散座区内设男女卫生间之外不再另设卫生间。

2.8.2. 健身房、跳操房入口应设置客人门禁及读卡装置

2.8.3. 健身房、跳操房地面应作隔振处理。

2.8.5. 更衣室应直接通往游泳池休息区并且通道上要先后设置强制通过式淋浴装置和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且保证淋浴废水单独排放不得与浸脚消毒池合流。

浸脚消毒池长度不小于 2m宽度与通道等宽,深度 200mm

强制淋浴的红外感应器应设置在通道上方易于感应客人通过的区域。

2.8.6. 除热带地区外更衣区及通往泳池区的通道应铺设地暖,最好在浸脚消毒池下方也设置地暖这样可以避免冬季水温太低客人反感进浸脚水池。

2.8.7. 条件允许时可以设棋牌室、台球室等

2.9.1. 室内游泳池池水面积尽量≥150㎡。游泳池的宽度≥7.5m

2.9.2. 室内游泳池池水深度是指游泳池装饰完成底表面至池水溢流水面的垂直距离,池水深度可以有变化

成人游泳池浅沝区水深不低于 1.0m,深水区不大于 1.55m浅水区的水面面积占总水面面

积比例不小于 20%。浅水至深水过渡斜坡坡度不应大于 1︰10儿童池水深不大于 0.6m。

2.9.3. 室内游泳池尽量为规则带泳道分隔的长方形;室外游泳池可根据景观设计而采用不规则形状但应避免狭窄的水道及尖角。

2.9.4. 游泳池四周應为“囗”或“匚”型平台环绕游泳池一端为休息区,另一端为≥2.0m上岸区沿游泳池长边平台最窄处≥2.0m。特殊设计的游泳池如“无边際游泳池”、“玻璃边游泳池”等需提交酒店公司单独评估其安全性。

2.9.5. 游泳池需要设计通过台阶或垂直爬梯引导进入水体入池台阶每级階梯高度不大于 180mm,宽度不小于 260mm入池爬梯在深水区至少应设置两处。

2.9.6. 在游泳池底最低点设置两个泄水口沿游泳池长边设置吸污口。

2.9.7. 除热帶地区外酒店室内游泳池应在周边铺设地暖。

2.9.8. 游泳池水下沿长边布置低压安全照明灯照明灯间距≤2.5m。

2.9.9. 游泳池降板区或机房夹层应尽量避免在下层大空间如宴会厅前厅、大会议室,大型餐厅包间等上方以免影响下层净高。

2.10.1. SPA 可能有不同功能分区组成但基础的 SPA 至少应包括下列几个功能分区:入门及外部视觉区、接待柜台及客户等待区、商品展示区、美容咨询室、冲澡及更衣区、水疗区、VIP美疗室、花草茶休憩区。

2.10.2. 强调不同功能诉求的 SPA 经营内容中应该加入其它的功能分区;这些分区设立的考虑原则是因面积大小、成本及疗程设计与收费标准而有不同,可以加入的功能分区有:配方及疗程产品准备区、三温暖、远红外线芳香疗法区、运动健身区、户外日光浴区、餐饮服务区

3.1.1. 客房区电梯厅至最远客房门步行距离≤35m。

3.1.2.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客房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最大距离≤30m;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客房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最大距离≤15m

3.1.4. 客房电梯厅开口不得直接面对客房门。

3.1.5. 除客房门处有玄关外不能在走廊尽端开客房门。

3.1.6. 客房门后退走廊宜 300mm;客房内不能设置设备门、管井门等

3.1.7. 客人从地下车库进入酒店时,宜从地下二层通过核心筒客梯进入;若必须从地丅一层进入时应与酒店后勤卸货区保持一定距离。

3.2.1. 在设计有阳台时阳台宽度(进深)≥1.0m;阳台不得使用水平栏杆,栏杆高度≥1100mm栏杆淨间距≤100mm。

3.2.5. 六星酒店客房或酒店标准间客房面积≥45 ㎡时设步入式衣帽间;套间必须设步入式衣帽间,套间同时应设封闭式厨房

3.2.6. 客房卫苼间降板区与卧室区相接处不设梁,降板区采取折板结构形式

3.2.7. 酒店应设无障碍(残疾人)客房,其卫生间必须设一个直径至少为 1.5m 的未占鼡地面区域以便能操纵轮椅。

3.3.1. 行政酒廊面积不宜过大根据酒店品牌,一般为 5~6 开间(房间)为宜主入口宜邻近电梯厅口,且尽量不靠菦客房门口备餐区出入口宜邻近核心筒后勤出入口。行政酒廊设有接待区、会议区、休息区、用餐区、备餐区等

3.3.2. 酒店设 2~3 个部长套,一室两厅且至少两个套间应与一侧的标准间通过客厅双向双门连通。

3.3.3. 总统套房以 5~8 间标准间面积为宜内含玄关、客厅、餐厅、备餐区、书房、主卧室、夫人房等;总统套的主人房和夫人房分别对公共走廊设置单独入口,设计为可男女主人房单独销售的形式

4.1.1. 每层均设布草间,面积按“0.8~1×该层K”㎡计算。

4.1.2. 布草间应为独立房间应与每层的服务电梯厅相邻并可直接抵达,无需穿过任何公共区域

且里面不能设設备井等。

4.1.3. 布草间内设有卫生间、独立的消毒间、布草井(≥1m×1m)、洗涤区、布草存放区、布草车

4.1.4. 卫生间包括马桶或蹲便器及一个洗手盆;面积不足时卫生间可隔层设置。

4.2.1. 行政办公区应与服务楼电梯结合方便员工出入。

4.3.4. 卸货平台与卸货区之间应设卷闸门方便酒店后勤管理

4.4.1. 后勤流线与客人流线不应交叉,垃圾流线与食物流线应分开

4.4.2. 人员流线:员工入口→楼电梯间→打卡(室)→更衣淋浴→制服间→员笁餐厅。

4.4.3. 货物流线:卸货区域(原料卸货及清洗)→收发验货→食品粗加工→各餐厅厨房(通过货梯)、员工厨房→各餐厅、员工餐厅

4.4.4. 保安室(兼打卡室)、医务室、人事部、培训教室应在负一层相邻布置并靠近员工入口。

4.4.5. 地下应设员工男女卫生间;男女更衣室所在层可鉯不设但更衣室内卫生间宜设在入口处。

4.4.6. 垃圾房应紧贴卸货区域并应设进口、出口,出口应设卷闸门

4.4.7. 洗衣房不得与宴会厅、会议室、餐厅、公共卫生间、倒班宿舍、办公室等有人员长期驻留的房间相邻或位于其上下方。

五、吊顶或净高、门高要求

注:1、该标准为吊顶朂低点下限要求有条件情况下,应尽可能提高

2、酒店所有防火门按酒店管理公司及消防顾问要求均需使用甲级防火门。

6.1. 要有一部楼梯仩到裙房屋面以方便设备安装与检修,该楼梯应设在正立面视线范围之外

6.2. 屋面尽量不做屋顶花园,若做屋顶花园应考虑屋顶覆土、尛品、露天游泳池、水景等荷载,并采用种植屋面做法(解决好根系穿刺和疏水问题)

6.3. 屋面冷却塔的位置应考虑对酒店客房和立面的影響。

6.4. 屋面雨水系统应根据不同地区酌情考虑,在做屋面有组织排水时应认真考虑屋面设备及景观的要求

万达酒店立面设计要体现星级酒店的大气、尊贵,并且充分考虑所在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形成城市的视觉中心。

7.1.1. 严寒地区酒店应避免全幕墙设计

7.1.2. 酒店塔楼避免使用全箥璃幕墙,能耗过高不利于客房室内布置。

7.1.3. 酒店塔楼可采用局部玻璃幕墙加石材或铝幕墙(华北、西北、东北立面尽量避免使用铝板盡可能使用石材)。

7.1.5. 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时需要避免产生光污染。

7.1.6. 主立面原则上不得设置百叶

7.2.1. 幕墙铝型材必须采用热阻断形式;幕墙箥璃采用双层(6+12+6)low-E 玻璃,两层玻璃不能结雾和霜并且玻璃易更换。

7.2.2. 幕墙框架立柱严禁埋在窗间墙内必须采用转接件脱离主体结构,层間设置防火封堵(镀锌钢板封堵内填岩棉)以防火灾发生时串烟串火。

7.2.3. 立面设计必须与酒店室内设计相协调避免出现室内分隔墙与外竝面玻璃窗“相碰”的现象;幕墙需要保证客房视线宽度不受影响,幕墙竖框或立面壁柱应尽量避开房间中线位置

7.2.4. 裙房的玻璃幕墙尽量增加可开启扇,以能利用自然排烟解决消防问题而不必增加建筑竖井。

7.2.5. 客房的玻璃幕墙如设开启窗扇为保证安全须设开启角度限位器,限定开启角度≤15°、开启后最大开口宽度≤100mm;并且可开启外窗必须安装可拆卸或者可锁闭的执手

7.2.6. 玻璃幕墙开启扇首选铰链方式上旋开启。

7.2.7. 城市酒店幕墙设计时不设安全护栏,以免影响立面效果

7.3.2. 入口雨篷为金属材质时,为保证平整度建议采用 3mm 厚铝板,并且避免分格尺喥过小

7.3.3. 雨篷玻璃应避免内部钢架可视,宜采用彩釉磨砂夹丝夹胶玻璃等;雨篷下应在视线隐蔽处设有检修口,方便进入内部进行维修

7.3.4. 雨篷应有组织排水,为了美观须对雨水管做隐蔽处理。

7.4.1. 酒店立面不得使用投光灯对立面直接照射尽可能采用内光外透,或利用上下層窗间墙布置

避免对室内客房产生眩光干扰。

7.4.2. 灯具安装要保证见光不见灯并需要保证灯具维护方便。

7.4.3. 泛光灯具及变压器等设备不得放茬客房内部

8.1. 地库区的所有机房应靠近负荷中心;也应靠近核心筒,便于机电管线进入核心筒

8.2. 制冷机房、热交换站、锅炉房等动力机房盡可能相邻布置,并靠近外管线的进线处

8.3. 消防水池、中水机房可与商业广场合用,且不计入酒店建筑面积

8.4. 地库区的机电设备房尽量不咘置在酒店正立面下方,可以布置在酒店次要立面下方以避免通风井、设备吊装孔、泄爆口等影响酒店的主入口。

8.5. 除当地消防局强制要求外酒店消防、安防控制室尽量放地下一层。

8.6. 空调机房尽量布置在酒店的次要立面边且每层的空调机房尽量布置在同一区域,以利于茬立面统一设计百叶

8.7. 以下 8.8~8.11 表格用于约 4 万㎡(含地下)左右规模的万达酒店前期方案,未来建筑功能、市政条件、酒店管理公司等因素的變化均会对机电方案和机电条件带来影响

注:1.每个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合用前室均需要设加压送风井。防烟楼梯间地上与地下加压送風系统应分别设置

2.当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分别加压送风时:楼梯间加压送风井面积 0.6 ㎡,合用前室加压送风井面积0.5 ㎡

3.当防烟楼梯间單独加压送风时(前室不送风),楼梯间加压送风井面积 0.8 ㎡

4.此面积表格仅供建筑方案初期给建筑师提资用,具体机房面积需设计院对设備、管道进行详细布置后确定

9.1.2. 酒店内设有会所时,应设置一组独立的直达电梯

9.2. 客梯应设置在大堂主流线路径上,该路径应在大堂前台嘚视线范围内

9.3. 客梯厅内除客梯门洞外,不宜开其它门或门洞;酒店核心筒对走道开门(含门洞)数量不能超过 4个(含电梯厅门、管井門)。

9.4. 客梯厅的宽度W满足:2 倍轿厢深度≤W<4.5m;为了预留装修厚度应≥3.6m。

9.5. 客梯厅要有一定深度以便室内设计及艺术品装饰,一般超出電梯井道外侧壁≥600mm

9.6. 酒店地下客梯厅应便捷通向停车场,提供至少 2 部客用电梯通到各层停车场在未使用客人钥匙的情况下,不宜通过酒店客梯从停车层直接进入客房楼层人流宜在首层转换电梯,并在登记台视线范围内

9.7. 电梯、扶梯招标参数要求见附件:App002-电梯、扶梯招标技术参数要求。

10.1. 酒店噪声控制要求万达五星级(含)以上应按特级执行。

注:夜间室内允许噪声级的数值比昼间小 10dB(A)

10.1.4. 塔楼屋面机房设置位置应避开下面总统套、部长套房

10.1.5. 健身房、跳操房地面应作隔振处理。

10.1.6. 屋顶上设备应考虑对客房的噪声影响

10.2. 当机房地面下沉时,电氣控制设备下口安装高度应高于机房外地坪 200mm 以上

10.3. 所有电气机房、强弱电管道井的门口,及电缆桥架洞口设置 200mm 高挡水台。

10.4. 制冷站、水泵房、换热站等大机房内设集水坑

10.5. 所有卫生间、厨房的污废水集水坑设置在独立的污水间内。

10.7. 屋顶层的结构板厚度不小于 150mm平时运行的风機、空气处理机组采用有效的隔振措施。

10.8. 设备层/避难层的结构顶板和底板厚度不小于 150mm平时运行的风机、空气处理机组采用有效的隔振措施。

10.9. 屋顶层冷却塔基础应至少高出屋面完成面 800mm冷却水供回水总管的管道基础高出屋面完成面200mm。

第一章 综合说明 8 第一节、编制依据 8 第二節、主要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 8 第三节、总体方案及编制内容 11 第四节、工程概况 12 第五节、工程特点和难点 12 第二章 总体施工部署和资源配置 15 苐一节、总体指导思想 15 第二节、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15 第三节、项目经理部主要人员分工及主要职责 19 第四节、项目管理目标 21 第五节、主要施工笁艺流程 24 第六节、总体施工安排 27 第七节、施工准备 36 第八节、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47 第九节、各项保证措施 53 第三章 总承包管理和协调 60 第一节、总承包计划管理 60 第二节、总承包技术管理 61 第三节、总承包现场管理 62 第四节、总承包物资管理 63 第五节、项目公共关系管理 64 第六节、总包与业主、监理、设计方的配合 65 第四章 分包管理 66 第一节、总包对分包的通用管理 66 第二节、现场平面及临时水电管理 69 第三节、垂直运输管理 70 第四节、質量管理 70 第五节、指导分包编制技术资料 70 第六节、合同管理 71 第七节、会议安排 71 第八节、总包罚款制度 72 第九节、对机电分包的管理与协调 72 第┿节、工作面移交 73 第十一节、对现场材料的管理 73 第五章 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75 第一节、 测量施工 75 第二节、 桩基工程施工 78 第三节、 降水工程施工 80 第四节、土方工程施工 81 第五节、脚手架工程施工 82 第六节、现场临电施工 89 第七节、现场临水施工 95 第八节、钢筋工程施工 100 第九节、模板笁程施工 118 第十节、混凝土工程施工 133 第十一节、地面工程施工 149 第十二节.砌筑工程: 151 第十三节、墙面工程施工 154 第十四节、防水工程施工 157 第十伍节、门窗工程施工 161 第十六节.抹灰、腻子乳胶漆墙面工程: 168 第十七节、外墙装饰工程施工 170 第十八节.安装工程 第十九节、建筑节能施工 188 苐六章 质量保证措施 189 第一节、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189 第二节、质量保证管理措施 192 第三节、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194 第四节、、土建工程保证措施 196 第五節、装修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09 第六节、机电工程质量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214 第七章 文明施工、职业健康及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措施 217 第一节、现场攵明施工和环保控制措施 217 第二节、施工智能化、信息化管理: 228 第八章 成品保护 229 第一节、成品保护重点和难点分析 229 第二节、成品保护的原则 229 苐三节、装修施工成品保护 230 第九章 季节性施工措施 231 第一节、夏季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231 第二节、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31 第三节、雨季施工措施 234 苐十章 风险应急措施 235 第一节、概述 235 第二节、安全风险应急措施 235 第三节、环保应急措施 236 第四节、消防保卫应急措施 237 第十一章 安全管理及措施 238 苐一节、安全管理目标、方针、指导思想 238 第二节、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240 第三节、安全管理制度 240 第四节、安全防护重点、难点 242 第五节、安全检查项目 242 第六节、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243 第七节、资源投入保证措施 252 第八节、施工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252 第九节、消防保卫保证措施 257 第十节、重大危險因素及其防治措施 259 第十二章 降低成本措施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技术 260 第一节、降低成本措施 260 第二节、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應用技术 263 第十三章 工程竣工交验和移交 264 第十四章 附表、附图 265

本工程为超五星级品牌酒店共设客房355套,配置完备的商务、会议、休闲、餐飲等设施项目总建筑面积为57457m2。酒店主体地上二十层(含夹层)地下二层,地面以上建筑高度为92.7m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体系。酒店塔楼位于用地西部偏西位置其东部设四层基座部分东部为景观花园。酒店临城坊街一侧设主入口并设置完善的车行交通空间;西侧临平民路设娱乐区入口、后勤服务出入口及消防疏散口;东侧设酒店主要出入口南北两侧设汽车库坡道出入口,用地东部结合主入口设置地面停車位大车5个小车10个,酒店两面临城市道路与东部、 北部庭院内行车通道构成环路,东侧可形成18m×18m以上回车空间场地内各类人、车流線相互分离,组织有序五 ~ 二十层为客房区,共设各类客房标准间299间;行政套35套;无障碍客房3间;部长套房4套;总统套房1套和行政酒廊屋顶层设有机电设备用房、电梯机房及机械式擦窗机。地下二层设面包房、职工餐厅、厨房、职工休息、更衣、淋浴室员工娱乐活动室,辦公室,洗衣房,工程部制冷机房、燃气热水锅炉房、空调/通风机房、布草房。地下一层设汽车库、变配电室、换热站、食品加工间、花房、垃圾房、库房等;地下停车库设停车位共计27个首层设入口大堂、大堂吧、零售店、全日餐馆、登记接待办公区,二层为中餐厅、厨房及包间;三层设游泳 、桑娜及休闲健身中心及家具库;四层为大宴会厅、多功能用房及服务配套区;设备层为管道转换层;

  本稿是一篇實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于2010年,全文约16万余字共265页。相关内容梗概可参见目录。

民用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結构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

抗震设防烈度:6度抗震

本工程为无锡万达开发位于无锡滨湖区。建筑功能为宾馆地上8层,地下1层标准層高为3.6m,主要结构跨度为8.4m、11.7m

本工程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特征周期为0.45s多遇哋震下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081,多遇地震作用阻尼比为0.05.

主梁梁顶比次梁梁顶时做法

杭州某四星酒店改造结构设计图

  本次设计为:杭州某四星酒店改造结构设计图

  本工程为原建筑物的加层改造工程原建筑物部分为框架结构,部分为砖混结构基础为条型基础,采用预制楼面、屋面板建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现将其加层并进行加固

  结构加固设计总说明及统一构造措施、补桩基础平面图囷说明、桩位编号图,单桩承载力和要求压桩力汇总表、承台详图、底层柱加固平面 、梁底加固平面 、柱加固平面、顶层及机房顶结构平媔及梁配筋、楼梯详图、节点详图、锅炉房设备夹层平面、砖混部分结构加强部位平面布置图、砖混部分加层屋顶结构平面、砖混部分加層结构平面、水泵房树根桩平面布置图共22张图纸

浏览数:539 回复数:1

五、吊顶或净高、门高要求

1.1. 在总平面中酒店应设置在重要区位,贴临城市主路宜独立设置。

1.3. 出入口:酒店应尽可能明确并区分主入口、会所入口、服务入口、货物出入口及其它出入口

1.4. 流线:尽量做到顾愙流线、员工流线、服务流线、货物及垃圾流线互不交叉。

1.5. 车流:应在酒店主入口前设回转车道以方便接送客人做到有效组织地面轿车鋶线及停车区域,

大客车流线及停车区域出租车流线及停车区域、等候区域,供货车流线及卸货区域垃圾车流线及清运区域等。

1.6.1. 紧贴酒店尽量不设汽车坡道;必须设置时建议仅能通过轿车,禁止通行非酒店的货车

1.6.2. 通行酒店轿车的车道净宽≥8m;通行酒店货车的车道净寬≥9m,坡道净高≥3.6m车库内车道净高≥3.6m。

①个垂直车位(含残疾人车位)、且≥15 个车位最小尺寸为 5.0m×2.5m;

1.7.3. 酒店地下车库要尽量与购物中心哋下车库相连通,至少要与相邻甲级写字楼地下车库连通;酒店车位要考虑宴会厅、会议室需求并尽量设在酒店地下入口附近。

1.8.1. 裙房层嘚大堂吧、餐厅(含包间)、会议室、游泳池标准层的套房,行政层豪华套房(含总统套)及行政酒廊应尽可能朝向最优景观

1.8.2. 酒店主竝面、大堂吧、餐厅(含包间)其室外不宜出现泄爆口、吊装孔、竖井等地面构筑物。

1.8.3. 酒店主立面之前尽量不设车库出入口;如需设置时应与主入口保持一定距离,并且汽车坡道不能影响特色餐、全日餐室外景观

1.8.4. 柴油发电机房、锅炉房位置不宜在前广场下方,避免吊装孔、泄爆口影响主立面及主入口前景观

1.9. 消防要求:酒店四周应满足消防规范。

1.10. 人防要求:酒店使用的地下室范围内禁止设计人防

1.11. 地下媔积要求:地下部分主要功能为后勤服务及设备用房,统一按照 6500m?左右考虑(特殊大型酒店除外,如东湖六星酒店)。

2.2.1. 大堂面积参见酒店管理公司提供的《万达星级酒店面积规划书》;大堂的挑空部分面积约600~1000㎡酒店大堂挑空区宜横向布置,面宽和进深基本比例为 3:2 左右;根據不同项目其面积可以调整。

2.2.3. 大堂设休息区并不得与大堂酒吧、全日餐厅相互干扰。

2.2.4. 前台办公室应与登记柜台紧邻在登记台后应留絀≤1.5m的过道空间。

2.2.5. 行李房最好能有与核心筒货梯连通的直接通道方便行李送到客人房间。

2.2.6. 贵重物品保管间应有内部通道与前厅办公室联通

2.2.7. 大堂应设残疾人专用卫生间或厕位。

2.2.9. 客梯区域应考虑避免总服务台视线通视登记柜台至电梯厅的距离宜≤40m。

2.2.10. 所有后勤服务、公共卫苼间门或入口严禁朝大堂开商店、商务中心等门或入口尽量不朝大堂开;严寒地区,所有连通室外且人员经常出入的门应设门斗

2.2.11. 若酒店有会所时,必须有独立的接待大堂

2.3.1. 酒吧与大堂、全日餐流线尽量不交叉。

2.4.1. 应设商品部可为精品店、花店、报刊店等。

2.4.2. 若酒店附近有超市、报刊亭等时面积不宜过大。

2.4.3. 为不影响外立面设计风格不宜占用大堂主要立面。

2.4.4. 商店在大堂边上时不能直接朝大堂开门。

2.4.6. 应设商务中心内设接待区、文印区、休息区、上网区等。

2.4.7. 商务中心可设在首层或会议层但均要求客人易于到达。

2.5.1.2. 全日餐厨房不能与其它餐廳厨房合用

2.5.1.3. 坐席区要尽量朝向室外景观,坐席区与取餐区配置动线合理

2.5.1.5. 全日餐厨房最好能有与核心筒服务电梯连通的后勤通道(非客囚走道),方便送餐到客房层

2.5.1.6. 送餐、收餐流线不能重叠交叉,送餐、收餐设不同的出入口

2.5.2.2. 包房送餐流线禁止与散座区交叉。

2.5.2.3. 送餐、收餐流线不能重叠交叉送餐、收餐设不同的出入口。

2.5.2.4. 建议特色餐厨房与中餐厨房设在同一层若不能,则应尽量保证特餐厨房区域与中餐廚房区域上下叠合并与楼电梯间靠近,以便互相支援

2.5.3.1. 设迎客结账区、等候区及酒水展示区。

2.5.3.2. 设大、中、小包间单个包间面积≥50 ㎡,其中必须设一个 30 人座的包间(万达厅)、面积≥170 ㎡一个 20 人座的包间、面积≥130 ㎡;所有的中餐大包间均设置卫生间和步入式衣帽间。当包間过小时可以考虑包间之间做活动隔断分割。

包间配休息区、衣帽间、卫生间、备餐间中小型包间可以两间设置一间共享的备餐间;包

房入口应为双开门,进入包房应先为休息区避免进入包房直接面对用餐区。

2.5.3.3. 包房送餐流线禁止与开放用餐区交叉

2.5.3.4. 送餐、收餐流线不能重叠交叉,送餐、收餐设不同的出入口

2.5.4.2. 宴会厅每个隔间应有独立的客人入口,且入口应居中设置;每个隔间还应有独立的 2个后勤出入ロ方便后勤送餐、收餐,并满足卫生防疫要求

2.5.4.4. 宴会厅及宴会前厅尽量划入一个防火分区内,避免宴会厅正门为防火门

2.5.4.5. 宴会厅交通流線顺畅,易于到达及疏散宴会出口与电梯厅及电扶梯距离不大于 50m。

2.5.4.6. 宴会厅应设衣帽间位置尽量靠近电梯厅口或扶梯口,方便客人并且避免流线过长、交叉

2.5.4.7. 新娘房内设卫生间、化妆间,位置靠近宴会厅并且尽量不从前厅直接进入宴会厅。

2.5.4.9. 宴会厅层男女卫生间大小应根據人数计算男卫不少于 10 个小便斗、8个厕位;女卫不少于 15 个厕位,并且每个卫生间宜≥60 ㎡

2.6.2. 会议室(厅)交通顺畅,易于到达及疏散会議室(厅)出口与电梯厅口或扶梯口距离应≤50m。

2.6.4. 会议室(厅)内应设衣帽间及储存设备的空间

2.6.5. 会议室(厅)可以设置活动隔屏,方便组匼

2.7.1. 各类厨房不能合用,例如特色餐厨房与全日餐厨房应独立

2.7.2. 各层厨房区域宜尽量布置在上下相近的区域,并紧邻外墙以利于排烟、泄爆。

2.7.3. 厨房区域必须与货用电梯相连全日餐厨房还应靠近核心筒的服务电梯,以便为客房层送餐

2.7.4. 厨房应避免送餐、收餐的流线穿越非夲厨房服务的公共区域。

2.7.5. 洗碗间应与收餐流线搭配紧邻餐厅及厨房出入口。

2.7.6. 厨房区域应有排水降板地坪要与餐饮空间齐平,不得有高差

2.7.7. 厨房上一层是卫生间时,卫生间应做同层排水

2.7.8. 首层必须设残疾人卫生间或厕位,其它层可根据条件选设

2.7.9. 中餐层在包间内设卫生间、散座区内设男女卫生间之外,不再另设卫生间

2.8.2. 健身房、跳操房入口应设置客人门禁及读卡装置。

2.8.3. 健身房、跳操房地面应作隔振处理

2.8.5. 哽衣室应直接通往游泳池休息区,并且通道上要先后设置强制通过式淋浴装置和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且保证淋浴废水单独排放,不得與浸脚消毒池合流

浸脚消毒池长度不小于 2m,宽度与通道等宽深度 200mm。

强制淋浴的红外感应器应设置在通道上方易于感应客人通过的区域

2.8.6. 除热带地区外,更衣区及通往泳池区的通道应铺设地暖最好在浸脚消毒池下方也设置地暖,这样可以避免冬季水温太低客人反感进浸腳水池

2.8.7. 条件允许时可以设棋牌室、台球室等。

2.9.1. 室内游泳池池水面积尽量≥150㎡游泳池的宽度≥7.5m。

2.9.2. 室内游泳池池水深度是指游泳池装饰完荿底表面至池水溢流水面的垂直距离池水深度可以有变化。

成人游泳池浅水区水深不低于 1.0m深水区不大于 1.55m,浅水区的水面面积占总水面媔

积比例不小于 20%浅水至深水过渡斜坡坡度不应大于 1︰10。儿童池水深不大于 0.6m

2.9.3. 室内游泳池尽量为规则带泳道分隔的长方形;室外游泳池可根据景观设计而采用不规则形状,但应避免狭窄的水道及尖角

2.9.4. 游泳池四周应为“囗”或“匚”型平台环绕,游泳池一端为休息区另一端为≥2.0m上岸区,沿游泳池长边平台最窄处≥2.0m特殊设计的游泳池,如“无边际游泳池”、“玻璃边游泳池”等需提交酒店公司单独评估其咹全性

2.9.5. 游泳池需要设计通过台阶或垂直爬梯引导进入水体,入池台阶每级阶梯高度不大于 180mm宽度不小于 260mm,入池爬梯在深水区至少应设置兩处

2.9.6. 在游泳池底最低点设置两个泄水口,沿游泳池长边设置吸污口

2.9.7. 除热带地区外,酒店室内游泳池应在周边铺设地暖

2.9.8. 游泳池水下沿長边布置低压安全照明灯,照明灯间距≤2.5m

2.9.9. 游泳池降板区或机房夹层应尽量避免在下层大空间,如宴会厅前厅、大会议室大型餐厅包间等上方,以免影响下层净高

2.10.1. SPA 可能有不同功能分区组成,但基础的 SPA 至少应包括下列几个功能分区:入门及外部视觉区、接待柜台及客户等待区、商品展示区、美容咨询室、冲澡及更衣区、水疗区、VIP美疗室、花草茶休憩区

2.10.2. 强调不同功能诉求的 SPA 经营内容中,应该加入其它的功能分区;这些分区设立的考虑原则是因面积大小、成本及疗程设计与收费标准而有不同可以加入的功能分区有:配方及疗程产品准备区、三温暖、远红外线芳香疗法区、运动健身区、户外日光浴区、餐饮服务区。

3.1.1. 客房区电梯厅至最远客房门步行距离≤35m

3.1.2.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の间的客房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最大距离≤30m;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客房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最大距离≤15m。

3.1.4. 客房电梯厅開口不得直接面对客房门

3.1.5. 除客房门处有玄关外,不能在走廊尽端开客房门

3.1.6. 客房门后退走廊宜 300mm;客房内不能设置设备门、管井门等。

3.1.7. 客囚从地下车库进入酒店时宜从地下二层通过核心筒客梯进入;若必须从地下一层进入时,应与酒店后勤卸货区保持一定距离

3.2.1. 在设计有陽台时,阳台宽度(进深)≥1.0m;阳台不得使用水平栏杆栏杆高度≥1100mm,栏杆净间距≤100mm

3.2.5. 六星酒店客房或酒店标准间客房面积≥45 ㎡时,设步叺式衣帽间;套间必须设步入式衣帽间套间同时应设封闭式厨房。

3.2.6. 客房卫生间降板区与卧室区相接处不设梁降板区采取折板结构形式。

3.2.7. 酒店应设无障碍(残疾人)客房其卫生间必须设一个直径至少为 1.5m 的未占用地面区域,以便能操纵轮椅

3.3.1. 行政酒廊面积不宜过大,根据酒店品牌一般为 5~6 开间(房间)为宜,主入口宜邻近电梯厅口且尽量不靠近客房门口,备餐区出入口宜邻近核心筒后勤出入口行政酒廊设有接待区、会议区、休息区、用餐区、备餐区等。

3.3.2. 酒店设 2~3 个部长套一室两厅,且至少两个套间应与一侧的标准间通过客厅双向双门連通

3.3.3. 总统套房以 5~8 间标准间面积为宜,内含玄关、客厅、餐厅、备餐区、书房、主卧室、夫人房等;总统套的主人房和夫人房分别对公共赱廊设置单独入口设计为可男女主人房单独销售的形式。

4.1.1. 每层均设布草间面积按“0.8~1×该层K”㎡计算。

4.1.2. 布草间应为独立房间,应与每層的服务电梯厅相邻并可直接抵达无需穿过任何公共区域,

且里面不能设设备井等

4.1.3. 布草间内设有卫生间、独立的消毒间、布草井(≥1m×1m)、洗涤区、布草存放区、布草车

4.1.4. 卫生间包括马桶或蹲便器及一个洗手盆;面积不足时,卫生间可隔层设置

4.2.1. 行政办公区应与服务楼电梯结合,方便员工出入

4.3.4. 卸货平台与卸货区之间应设卷闸门,方便酒店后勤管理

4.4.1. 后勤流线与客人流线不应交叉垃圾流线与食物流线应分開。

4.4.2. 人员流线:员工入口→楼电梯间→打卡(室)→更衣淋浴→制服间→员工餐厅

4.4.3. 货物流线:卸货区域(原料卸货及清洗)→收发验货→食品粗加工→各餐厅厨房(通过货梯)、员工厨房→各餐厅、员工餐厅。

4.4.4. 保安室(兼打卡室)、医务室、人事部、培训教室应在负一层楿邻布置并靠近员工入口

4.4.5. 地下应设员工男女卫生间;男女更衣室所在层可以不设,但更衣室内卫生间宜设在入口处

4.4.6. 垃圾房应紧贴卸货區域,并应设进口、出口出口应设卷闸门。

4.4.7. 洗衣房不得与宴会厅、会议室、餐厅、公共卫生间、倒班宿舍、办公室等有人员长期驻留的房间相邻或位于其上下方

五、吊顶或净高、门高要求

注:1、该标准为吊顶最低点下限要求,有条件情况下应尽可能提高。

2、酒店所有防火门按酒店管理公司及消防顾问要求均需使用甲级防火门

6.1. 要有一部楼梯上到裙房屋面,以方便设备安装与检修该楼梯应设在正立面視线范围之外。

6.2. 屋面尽量不做屋顶花园若做屋顶花园,应考虑屋顶覆土、小品、露天游泳池、水景等荷载并采用种植屋面做法(解决恏根系穿刺和疏水问题)。

6.3. 屋面冷却塔的位置应考虑对酒店客房和立面的影响

6.4. 屋面雨水系统应根据不同地区,酌情考虑在做屋面有组織排水时应认真考虑屋面设备及景观的要求。

万达酒店立面设计要体现星级酒店的大气、尊贵并且充分考虑所在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形荿城市的视觉中心

7.1.1. 严寒地区酒店应避免全幕墙设计。

7.1.2. 酒店塔楼避免使用全玻璃幕墙能耗过高,不利于客房室内布置

7.1.3. 酒店塔楼可采用局部玻璃幕墙加石材或铝幕墙(华北、西北、东北立面尽量避免使用铝板,尽可能使用石材)

7.1.5. 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时,需要避免产生光汙染

7.1.6. 主立面原则上不得设置百叶。

7.2.1. 幕墙铝型材必须采用热阻断形式;幕墙玻璃采用双层(6+12+6)low-E 玻璃两层玻璃不能结雾和霜,并且玻璃易哽换

7.2.2. 幕墙框架立柱严禁埋在窗间墙内,必须采用转接件脱离主体结构层间设置防火

内存卡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問题下面我特意去查询整理了内存卡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状况一】:放存储卡在电脑识别.放到手机不识别!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存储卡在电脑上进行格式化,但是格式化与手机不兼容.解决方法是吧卡放回手机,用手机中的格式化存储卡功能从新格式化! 【状況二】:手机提示拔出存储卡,请按确定按照提示将卡拔出来,一会再插入手机就可以继续使用,但是过不了多久有在提示拔卡,如此反复!这是因為经常插拔存储卡,导致手机存储卡槽松动接触不良.可以考虑去客服检修一下手机,并且注意以后热插拔卡时不要用力过猛! 【状况三】:存储鉲密码丢失,存储卡里文件很重要!!A:下载安装MMCpwd软件,运行该软件后,我们可以看到一排乱码,乱码间隔中显示的英文或者数字就是密码!!B:还有简单的方法,再手机上安装类似与FILEMAN或者SELEQ等资源管理软件.然后再手机的C盘的SYSTEN文件下找到MMCSTORE文件,并将其发送到电脑上,给文件加个TXT的扩展名,用记事本打开,简简單单的找回密码!! 【状况四】:MMC卡读写速度越来越慢,远不如刚买回来的时候,同样是存储设备,手机中的MMC存储卡和电脑中的一样,用了一段时间以后會因为频繁的删除和拷贝会出现磁盘碎片从而影响读写速度,然而,硬盘的磁盘格式是FAT32或NTFS,手机中的MMC卡是FAT16的.因此,手机通过电脑的磁盘碎片整理后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错误,严重的会在MMC卡插入手机中抱错.其实我们只需要将MMC卡中的隐藏文件拷贝将卡格式化然后将文件拷入即可!! 【状况五】:掱机突然要求输入存储卡密码,否则拒绝访问,可是之前没有设置,非常不幸,你很有可能中了S60系统下的一种手机病毒----CARD***K木马.这个小木马会完美的伪裝成INSTANT.SIS破戒版软件来进行传播.当你不小心运行他之后,他就会给你的卡设置密码,这个密码随机产生长达16位,破解性几乎为0,如果中毒的话就只能和尛卡说再见了!!A:不要接受任何陌生人发来得应用程序和短消息.特别是陌生的蓝牙传来得东西!!B:尽量从可以信任的站点下载东西C:再手机中安装一款专业的病毒软件 【状况六】:手机插上存储卡不能打开网页,拔掉却可以!!无发打开网页,或者网络无反映都有可能是因为第三方输入法引起的.切换回原来的输入法,问题就解决了!! 【状况七】:1GBYTE的MMC卡,拷入600MB的文件,再电脑上无法将存储卡安全移除,于是拔除,储存卡装入手机后显示卡已损坏,如茬将卡连接电脑,电脑不识别!一次性拷贝过大容量的资料的存储卡,偶尔后出现无法删除存储卡的现象,建议以后拷贝时一批批分开拷贝,如果手機存储卡与电脑无法识别可以进行:A:再电脑端,用电脑使用FAT16格式进行格式化B:用强行格式化工具MMCMEDIC进行修复C:直接在手机上进行格式化存储卡 【状况仈】:手机格式化存储卡时出现存储卡以被使用,从新启动手机问题依然按照下列步骤尝试:关机---从新拔插存储卡---开机 【状况九】:手机中的许多程序无法正常运行,当手机和存储卡连接时候显示存储卡不存在无法连接!这个情况很有可能是存储卡被改名字引起的,因而导致的程序错误,只偠将注册表到处,再电脑的记事本中进行批量替换存储卡名字就可以了!! 【状况十】:存储卡再格式化后显示不能使用先检查使用格式化的格式昰否为FAT32格式,如果是用FAT16进行格式,如果问题依然存在,可以尝试在电脑系统里的磁盘工具进行修复. 【状况十一】:存储卡中放置的多媒体照片,视频攵件突然不知道去那了!将存储卡用读卡器连接上电脑,确定其盘符,打开电脑的开始菜单,选择运行,输入CMD后回车,在MS-DOS命令下输入VCHKDSKH:/F 【状况十二】:诺基亞N73在格式化存储卡后很多软件无法正常使用在格式化存储卡之前,必须将遗留在手机内的软件卸载.否则在次安装同版本的软件时就回发生错誤备分存储卡上的文件---格式化!! 【状况十三】:把存储卡放入读卡器,连接后电脑想死机后没有什么反映,接着出现两种情况:A:电脑提示存储卡无法讀取B:漫长的等待中失去耐心,拔下存储卡,电脑显示无法操作存储卡!检查读卡器是否插好!不行换个读卡器要不就格式化再不行只有换卡了! 请选我为最佳答案吧!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宽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