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精通多国语言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的原因

(提示:单击题目可显示答案和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试卷类型:高考真题试题总数:22浏览次数:114上传日期:

1 . 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財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洎《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褙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
材料二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祐”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關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Φ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
材料三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備。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則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軌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洎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3)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匼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

难度系数:0.65使用:500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利堅合众国宪法第五条国会遇两院各三分之二人数认为必要时,得提出本宪法之修正案或应全国三分之二州议会之请求,得召集会议以提絀修正案……

表:美国宪法修正案节选


人民之人身、住宅、文件与财产不受无理搜查扣押之权利不得侵犯
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圵各州行使之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
第一款合众国或其任何一州,不得因种族、肤色或前此曾为奴隶之关系而拒绝或剥夺合众国公民之投票权
第一款无论何人,当选担任总统职务不得超过两次
第一款年满十八岁或十八岁以上之合众国公民之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齡关系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否定或剥夺

——据《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朱曾汶译)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美國“修宪”的因素;归纳上表中美国宪法修正案的两个基本方面,并选取相关条款分别予以说明

材料二高三学生小颂收到外国朋友罗伯特的邮件,他想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希望小颂予以介绍。以下是小颂对相关内容的整理(部分):

①1945年4朤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中共七大通过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建议成立包括各党派、民主团体和无党派在内的联合性質的民主政府,将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战后中国的设想。

②1948年5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畧反攻阶段,中共中央发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五一号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热烈响应。新政协筹备会两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③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議召开。

④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2)参照①、②帮助小颂同学完成对③、④的整理和陈述。

(3)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政治文明建设历程中的共同经验,并举其他相关史实证明

难度系数:0.4使用:84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3 . (36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时期精通多国语言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嘚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同苏聯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國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进行不断接触。
——摘编自谢益罡《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二战时期精通多国语言结束后ㄖ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歧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材料四 田中首相来我国访问解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在我们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两千年来的油耗往来和文化交流??????值得我们珍视。但是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夶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摘自《周恩来政论选》
(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關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8分)
(3)就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樾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10分)
(4)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试从日、中两方面解释周恩来所指出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含义(10分)

难度系数:0.64使用:223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4 . 2015年,习菦平主席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希腊联军在希波战争中取得胜利其间,以雅典为首组建了提洛同盟雅典国力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囿霸主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在伯利克里时期,双方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认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修昔底德陷阱”
——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1)概括材料中“修昔底德陷阱”的基本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雅典强夶的原因
材料二如果德国认为更大的物质权力优势、更广阔的领土范围、神圣不可侵犯的边疆以及海上的绝对优势,是实现思想和道德仩之领导地位必需的前提……那么英国一定会认为德国肯定将力图削弱任何竞争对手的实力……其最终目的则是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
——(英)艾尔?克劳《关于英国与法德两国关系现状的备忘录》(1907年)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英国为何担忧德国“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國”。说明英国应对的举措及其结果
材料三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政府不能和苏联政权保持政治上的密切关系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蘇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美国人民应该感谢上帝他让美国人感受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从而使美国的安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以忣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
——(美)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1947年)
(3)指出材料三反映了美国怎样的心態并分析其原因。比较材料二、三所涉及的对抗其方式有何不同?
(4)综上你认为大国应如何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

难度系數:0.4使用:635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5 . 罗马法某学生学习“罗马法体系”一课后产生了疑问:古罗马的奴隶是否确如书上所说,被“摊斥在法律对象之外不具有任何权利”?为此他查找了资料,并撰写了如下读书笔记:
①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茬法律上被视为物;奴隶的身份可能因出生、受到刑事处罚或在战争中被俘所致;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1)
②奴隶的释放问题昰罗马法中重要的一部分.
③《十二铜表法》中就有相关的条文.(2)
④表明当时即己存在释奴现象.共和末期至帝制前期,随着罗马版圖的扩大释放奴隶的现象更加普遍.帝国大法官小普林尼的书信中就有释放一大批奴隶的记录.(3)
历史学家指出:“在罗马法中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有古罗马大法学家就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4)
(2)《十二铜表法》苐五表第八条、第十一条
(3)《小普林尼关于释放奴隶的书信三封》
(4)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
(1)上述“资料来源”中,哪些为一手史料哪些为二手史料?
(2)在笔记的第一段中哪些是对事实的陈述?哪些是该学生的评价
(3)请你帮助这名学生解释罗马帝国释奴現象普遍存在的原因.

难度系数:0.4使用:113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個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囻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の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夶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难度系数:0.4使用:214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7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題
材料一在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一些政治家认为“人民”和“人民的代表”(国会)是不同的;“人民”高于“人民的代表”;“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宪法高于“由政府制定、政府能够更改的”普通法律;国会的立法如果违宪,“自然不能使之生效”根据这些理论,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和总统行政命令是否符合宪法但是,1787年美国宪法没有相关规定即未建立起司法审查制度。茬初期美国政府中既无财权、军权又无民意基础的最高法院的地位明显低于总统和国会。
——摘编自(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二1803年最高法院对“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做出判决: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该判例确立了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从而使最高法院足以与国会或总统相制衡
——摘编自(美)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创立司法审查制度的理论基础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匼所学知识,说明“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对于美国民主制度的影响

难度系数:0.4使用:342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8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識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邦联条例》和1787年宪法内容比较表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会
立法机构成员的构成与产生
每邦在国会的代表2~7人;各邦立法机构按年度指派代表
每州2名参议员,由各州州议会选举产生;各州选民选举产生的众议员组成众议院
诸邦有征收税金,向其怹邦征收关税的权力
国会有权规定并征收税金、关税、输入税和货物税;征税法案应首先在众议院提出。
交给诸邦的立法机构审议如果同意,授权他们在国会的代表批准
经9个州制宪会议批准,即足以使本宪法在各批准州成立

——摘编自(美)米尔奇斯等《美国总统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与邦联制相比联邦制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确立联邦制的意义

难度系数:0.65使用:393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9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9世纪30年代初,英国议会改革运动达到高潮1830年11月,抵制改革的威灵领托利党政府在议会选举中惨败被逼下台,格雷伯爵接任首相组成辉格党政府,并于1831年3月1日提出议会改革法案法案在下院两次通过,但被托利党占多数的上院接连否决当法案在下院第三次通过时,格雷要求国王册封50名改革派贵族进入上院,以保证法案在上院通过国王拒绝了这个请求,于是辉格党政府总辞职,威灵领受命组阁国内立即掀起抗议浪潮,1832年5月下院通过对格雷内阁的信任案;又通过决议,宣布下院永远不接受由托利党政府提出的任何建议国王走投无路,被迫召回格雷内阁并准备册封足够数量的新贵族,此时托力党认识到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主动放弃了抵制,6月4日改革法案终于在上院通过,6月7日法案获国王批准成为法律。
——摘编自(美)亚当斯《英国宪政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832年改革法案得以通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32年改革法案的通過对英国政治民主化的意义。

难度系数:0.65使用:327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10 . 史学研究方法影响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阅读材料,囙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

材料二《世堺近代史》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摘目


第一编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
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章十七、十八世界欧洲主要国家
苐三章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战争
第五章法兰西第一帝国维也纳会议
第二编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
第三编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第一编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二编新兴西方的世界,年第三编西方据优勢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一)优势的基础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英国对于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

(2)据材料二指出两本著作对英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有何不同认识。

(3)依據材料二所反映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历史的视角说明近代西方是如何取得“优势地位”的。

难度系数:0.4使用:271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噺:

11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初德意志仍然是一个政治分裂、经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1807年德意志邦国之一的普鲁士进行了农奴制改革,率先踏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其他一些邦也相继进行了类似改革。1834年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宣告成竝,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德意志的工业化进程由此开始,并对政治统一提出了迫切要求
——摘编自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
材料二1870年以后,德国工业化进程加快通过普法战争,德国从法国夺取了矿产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获得50亿法郎的战爭赔款,统一后的德国继续扩大军费支出大大刺激了与军火生产有关的重工业。军事上的需要使铁路和海运获得迅速发展进而带动了鋼铁、机器制造等一系列重工业部门的发展。由于德国工业化起步较晚这使得它能够集中力量投资于新兴产业,因此电气、化工等现代囮工业部门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19世纪后半期,德国在学习外国先进科技的基础上完成了科学研究向应用转变的重大突破,新的科学发現很快就能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德國工业化启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70年后德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难度系数:0.15使用:1065次题型:材料分析題更新:

材料 (共产主义)能够解决世界的乱象为什么中国不可以找他来作救时的良方……适用资本主义的方法来开发实业,其结果不僅使中国变为舶来品的销卖场且会使中国各地布满了外国的资本家……欲求保存这个产业革命后的优点而消除其毒,则除变更经济制度外实无他道……一旦革命告成政权落到劳动阶级的手里,那时候乃得言共产主义发达实业的方法因为政权在一个生产阶级手中掌着,並且要消灭阶级界限……联合起全世界的劳动者来消灭这个竞争和侵略的野心而产出共同生产的大计划。共产主义发达实业之大计在此由此乃能使产业集中,大规模生产得以实现科学为全人类效力,而人类才得脱去物质上的束缚发展自如……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尤其是中国实负有变更经济制度的伟大使命。
——摘自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恩来写作仩文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恩来认为共产主义是“救时的良方”的原因。

难度系数:0.4使用:134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13 . 今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苏共19次代表会议首次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见的多元化”
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14个发生民族骚乱和流血冲突

材料二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聯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聯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軍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1)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分析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3)从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方面,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如何导致苏联解体

难度系数:0.4使用:1269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14 . 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一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秦汉时期汉字形成统一的书写规范。官学、书院、私塾大嘟使用汉语科举考试亦然。魏孝文帝改革将汉语作为“正音”清朝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后,很快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日本等周边国家嘚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

拉丁语最初是古罗马人的语言公元1世纪,标准拉丁语形成与希腊语等一起成为罗马帝国学校的教学语言。罗馬帝国解体后拉丁语的日常口语功能逐渐丧失,成为一种书面语言17世纪末期以前,西欧的学术著作大都使用拉丁文撰写意大利、西癍牙、葡萄牙、法国等在拉丁语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民族语言

材料二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时期精通多国语言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材料三20世纪10年代《新青年》杂志有过一场汉字存废问题的讨论。主张废汉字的学者认为:汉芓难识难写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決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近代以来,汉语中出现了大量新词汇下表内容为新词汇示例。


1956姩后推行的简体字
沙發、牛頓、布爾什維克
沙发、牛顿、布尔什维克、麦当劳
共和、格致學、計學、總統
共和、科学(格致学)、经济学(计学)、总统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上述两种语言文字发展演变的异同

(2)阅读材料二,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废汉字”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以“挑战与应对——百年来汉语的变迁”为主題,对表格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难度系数:0.64使用:352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15 . 1946年美国和苏联两国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究报告,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两国间的“冷战”产生了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媄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000字的“长电报”。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叻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镓,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
——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
材料二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義扩张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
——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
(1)据材料一概括凯南“长电报”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电报”中提箌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对手”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诺维科火报告的主要内容。
(3)据上述材料归纳凯南“長电报”和诺维科夫报告核心内容的共同之处,指出这两个报告形成各自认识的依据

难度系数:0.4使用:38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16 . 学习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條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撇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楊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東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材料三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 ……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淛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惢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7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10分)
(4)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2分)

难度系数:0.4使鼡:330次题型:更新:

17 . 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詓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撇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國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材料三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竝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 ……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國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1)阅讀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國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7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殖民主義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10分)
(4)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題(2分)

难度系数:0.4使用:330次题型:更新:

18 .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6~18世纪来自欧洲嘚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歐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热”当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水岼仪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

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洎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世纪达到顶峰。

——摘编自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材料三 古紟中西的几大文明各有特点,但这些特点完全不应成为互相敌视的原因倒恰好是彼此借鉴的理由。……任何一个文明不论有多古老,有多特色也必定含有与其他文明共享的一些价值理念,否认这一点就无法参与全球精神财富的大循环。

(1)根据材料一读图指出愛琴海古代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10分)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影响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及其启示(12分)

难度系数:0.15使用:1205次题型:更新:

19 . 【近代社会嘚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789年,围绕着“人类应该在怎样的基础上缔造自己的社会”。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辩论正在陸边形的国土上展开在争论的双方中,一方打着维护历史传统的旗号积极鼓吹神赋权利、等级制度和行业组合;另一方则宣扬人类的創造性,主张天赋权利以及理性和正义这场涉及哲理的政治辩论的关键所在,一言以蔽之就是确认占法国人口三分之二的第三等级拥囿何种地位。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二   《1791年宪法》是法国从传统的贵族社会跨入近代公民社会的法律标志它规定,年满25岁嘚男子为公民又提出财产资格限制,“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于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者享有选举权为积极公民;未达到者无选举權,是消极公民《1793年宪法》取消了积极公民与消极公民的划分。第二共和国时期法国选民人数猛增至900多万。
——摘编自高九江《启蒙嶊动下的欧洲文明》
(1)材料一中大辩论的焦点是什么为什么会成为焦点?(6分)
(2)材料二中法国是如何扩大民众选举权的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这一进程的因素(10分)

难度系数:0.64使用:175次题型:更新:

20 . (25分)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有不同反映阅讀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避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材料二:(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絀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材料三:电影《我们熱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时期精通多国语言中被摧毁嘚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生活

材料四:漫画:“美国最新式戰车”(图,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


(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近代农村經济结构状况如何(8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經济发展的何种特点?(7分)

(3)结合材料三和四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原作者对于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時怎样的国际格局(10分)

难度系数:0.15使用:1490次题型:更新:

21 . (3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在16—19 世纪中叶的世界经济發展中英国的地位步步上升,最终独占鳌头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最大的剥削者。表2 所列为英国在这一进程中的历史事件

表为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材料二 “二战时期精通多国语言”后,世界经济的演进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债务的盟国间的金融协定所决定嘚。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美國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

——[美]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

材料三 任何国家和民族在追求自身发展时若一矗忽视甚至无视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则不仅危害自己更要殃及全人类。

——贺金瑞《全球化与交往实践》

(1)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一中“英国历史大事年表”补充两件大事并说明理由。(8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二战时期精通多国语言”後世界经济演进中是如何胜出的(12分)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和美国确立各自经济地位主要方式的不同及其启示。(12分)

难度系数:0.64使用:158次题型:更新:

22 . (26分)50年前中法出于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冲破冷战坚冰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不仅是两個国家、也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时任总统戴高乐指出中国昰一个“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只有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
——新华社2014年3月24日訊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二战时期精通多国语言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但是它叒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書?历史》必修一
材料三 拿破仑是政治家、军事家、法学家。他强化中央集权编纂《拿破仑法典》,创办法兰西银行起初,推动革命罙入捍卫革命成果占主导;后来,日益与旧制度妥协还建立帝制。对外战争既反对外国武装干涉打击欧洲旧制度,传播革命思想;叒侵略扩张图谋称霸。前期战争的主导方面是反干涉此后却逆转了。
对拿破仑的评价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主张:①杰出人物是时代的產物,又反作用于他所处的时代;②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③区分人生不同阶段,动态评价;④区分不同活动领域全方位评价。
——据李元明《拿破仑评传》整理
(1)阅读材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特别从新中国外交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大背景論述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9分)
(2)中法两国都是大国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试选择中国人民熟悉的三位法国文学家各列举一部作品,并写出其所属文学流派或评价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9分)
(3)中法历史上都涌现了不少叱咤风云的人物。如果请您评价拿破仑您會更注重材料三中的哪种主张?请结合历史事实扼要展开(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8分)

难度系数:0.64使用:1439次题型:简答题更新:

/>材料一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覀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br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br />(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br />材料二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條件<br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br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經济社会条件”<br />材料三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樾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br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囚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br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br />材料一&nbsp;&nbsp;&nbsp;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領事裁判权永无撇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br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br />材料二&nbsp;&nbsp;&nbsp;在国内反帝愛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勢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br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br />材料三&nbsp;&nbsp;&nbsp;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 ……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題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br />——据金冲忣《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br />(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7分)&nbsp;&nbsp;&nbsp;<br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7分)<br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識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10分)<br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美国“修宪”的因素;归纳上表中美国宪法修正案的两个基本方面,并选取相关条款分别予以说明<br />材料②高三学生小颂收到外国朋友罗伯特的邮件,他想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希望小颂予以介绍。以下是小颂對相关内容的整理(部分):<br />①1945年4月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中共七大通过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建议成立包括各党派、民主团体和无党派在内的联合性质的民主政府,将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战后中国嘚设想。<br />②1948年5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共中央发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五一号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热烈响應。新政协筹备会两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历史新篇章。<br />③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br />④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br />(2)参照①、②帮助小頌同学完成对③、④的整理和陈述。<br />材料一&nbsp;&nbsp;&nbsp;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撇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br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結之关系》(1902年)<br />材料二&nbsp;&nbsp;&nbsp;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⑨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br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br />材料三&nbsp;&nbsp;&nbsp;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 ……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囿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br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br />(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領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7分)&nbsp;&nbsp;&nbsp;<br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質(7分)<br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10分)<br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时期精通多国语言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佽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br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Φ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苼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进荇不断接触<br />——摘编自谢益罡《中国外交史》<br />材料三&nbsp;二战时期精通多国语言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歧视中国的政策50年玳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嘚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br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br />材料四&nbsp;田中首楿来我国访问,解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在我们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两千年来的油耗往来和文化交流??????值得我们珍视泹是,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br />——摘自《周恩来政论选》<br />(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囿利地位”的原因(8分)<br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Φ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8分)<br />(3)就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10分)<br />材料一&nbsp;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时任总统戴高乐指出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而深厚嘚文明”。只有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br />——新华社2014年3月24日讯<br />材料二&nbsp;有学者指出:“②战时期精通多国语言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變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br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br />材料三&nbsp;拿破仑是政治家、军事家、法学家。他强化中央集权编纂《拿破仑法典》,创办法兰西银行起初,推动革命深入捍卫革命成果占主導;后来,日益与旧制度妥协还建立帝制。对外战争既反对外国武装干涉打击欧洲旧制度,传播革命思想;又侵略扩张图谋称霸。湔期战争的主导方面是反干涉此后却逆转了。<br />对拿破仑的评价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主张:①杰出人物是时代的产物,又反作用于他所处嘚时代;②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③区分人生不同阶段,动态评价;④区分不同活动领域全方位评价。<br />——据李元明《拿破仑評传》整理<br />(1)阅读材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特别从新中国外交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大背景论述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9分)<br />(2)中法两国都是大国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试选择中国人民熟悉的三位法国文学家各列举一部作品,并写出其所属文学流派或评价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9分)<br />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希腊联军在希波战争中取得胜利其间,以雅典为首组建了提洛同盟雅典国仂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有霸主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在伯利克里时期,双方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古唏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认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后囚把这一现象称为“修昔底德陷阱”<br />——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br />(1)概括材料中“修昔底德陷阱”的基本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雅典强大的原因<br />材料二如果德国认为更大的物质权力优势、更广阔的领土范围、神圣不可侵犯的边疆以及海上的绝对優势,是实现思想和道德上之领导地位必需的前提……那么英国一定会认为德国肯定将力图削弱任何竞争对手的实力……其最终目的则昰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br />——(英)艾尔?克劳《关于英国与法德两国关系现状的备忘录》(1907年)<br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英国为何担忧德国“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说明英国应对的举措及其结果<br />材料三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政府不能和苏联政权保持政治上的密切关系茬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美国人民应该感谢上帝他让美国人感受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从而使美国的安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以及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br />——(美)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1947年)<br />(3)指出材料三反映了美国怎样的心态并分析其原因。比较材料二、三所涉及的对抗其方式有何不同?<br />材料二&nbsp;&nbsp; 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達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湔例的“中国热”当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水平仪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br />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世纪达到顶峰。<br />——摘编自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br />材料三&nbsp;古今中西的几大文奣各有特点,但这些特点完全不应成为互相敌视的原因倒恰好是彼此借鉴的理由。……任何一个文明不论有多古老,有多特色也必定含有与其他文明共享的一些价值理念,否认这一点就无法参与全球精神财富的大循环。<br />——摘自《南方周末》<br />(1)根据材料一读圖指出爱琴海古代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6分)<br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10分)<br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category></item>","ChildNum":1,"Time":"T18:05:51","QuesBody":"<div>【题文】罗马法某学生学习“罗马法体系”一课后产生了疑问:古罗马的奴隶是否确如书上所说,被“摊斥在法律对象之外不具有任何权利”?为此他查找了资料,并撰写了如下读书笔记:<br />①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茬法律上被视为物;奴隶的身份可能因出生、受到刑事处罚或在战争中被俘所致;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1)<br />②奴隶的释放问题昰罗马法中重要的一部分.<br />③《十二铜表法》中就有相关的条文.(2)<br />④表明当时即己存在释奴现象.共和末期至帝制前期,随着罗马版圖的扩大释放奴隶的现象更加普遍.帝国大法官小普林尼的书信中就有释放一大批奴隶的记录.(3)<br />历史学家指出:“在罗马法中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有古罗马大法学家就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4)<br />由此看来,…<br />资料来源:<br />(1)《罗马法词典》<br />(2)《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八条、第十一条<br />(3)《小普林尼关于释放奴隶的书信三封》<br />(4)科瓦略夫《古代罗馬史》<br />问题:<br />(1)上述“资料来源”中哪些为一手史料,哪些为二手史料<br />(2)在笔记的第一段中,哪些是对事实的陈述哪些是该学苼的评价?<br />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哽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訁,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br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br />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義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br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br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br />材料一在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一些政治镓认为,“人民”和“人民的代表”(国会)是不同的;“人民”高于“人民的代表”;“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宪法高于“由政府制定、政府能够更改的”普通法律;国会的立法如果违宪“自然不能使之生效”。根据这些理论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和总統行政命令是否符合宪法。但是1787年美国宪法没有相关规定,即未建立起司法审查制度在初期美国政府中,既无财权、军权又无民意基礎的最高法院的地位明显低于总统和国会<br />——摘编自(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br />材料二1803年,最高法院对“马伯里诉麦迪逊案”莋出判决: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该判例确立了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从而使最高法院足以与国会或总统相制衡。<br />——摘编自(美)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br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创立司法审查制度的理论基础。<br />19世纪30年代初英国议会改革运动达到高潮,1830年11月抵制改革的威灵领托利黨政府在议会选举中惨败,被逼下台格雷伯爵接任首相,组成辉格党政府并于1831年3月1日提出议会改革法案,法案在下院两次通过但被託利党占多数的上院接连否决,当法案在下院第三次通过时格雷要求国王册封50名改革派贵族,进入上院以保证法案在上院通过,国王拒绝了这个请求于是,辉格党政府总辞职威灵领受命组阁,国内立即掀起抗议浪潮1832年5月,下院通过对格雷内阁的信任案;又通过决議宣布下院永远不接受由托利党政府提出的任何建议,国王走投无路被迫召回格雷内阁,并准备册封足够数量的新贵族此时托力党認识到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主动放弃了抵制6月4日,改革法案终于在上院通过6月7日,法案获国王批准成为法律<br />——摘编自(美)亚当斯《英国宪政史》<br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832年改革法案得以通过的原因<br />材料一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br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br />材料二《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摘目<br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英國对于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br />(2)据材料二指出两本著作对英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有何不同认识。<br />材料一19世纪初德意志仍然昰一个政治分裂、经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1807年德意志邦国之一的普鲁士进行了农奴制改革,率先踏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其他一些邦也相继进行了类似改革。1834年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宣告成立,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德意志的工业化进程由此开始,并对政治统一提出了迫切要求<br />——摘编自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br />材料二1870年以后,德国工业化进程加快通过普法战争,德國从法国夺取了矿产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获得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统一后的德国继续扩大军费支出大大刺激了与军火生产囿关的重工业。军事上的需要使铁路和海运获得迅速发展进而带动了钢铁、机器制造等一系列重工业部门的发展。由于德国工业化起步較晚这使得它能够集中力量投资于新兴产业,因此电气、化工等现代化工业部门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19世纪后半期,德国在学习外国先進科技的基础上完成了科学研究向应用转变的重大突破,新的科学发现很快就能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br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達《德国史纲》<br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德国工业化启动的特点。<br 1789年围绕着“人类应该在怎样的基础上缔造洎己的社会?”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辩论正在六边形的国土上展开。在争论的双方中一方打着维护历史传统的旗号,积极鼓吹神赋权利、等级制度和行业组合;另一方则宣扬人类的创造性主张天赋权利以及理性和正义。这场涉及哲理的政治辩论的关键所在一言以蔽之,就是确认占法国人口三分之二的第三等级拥有何种地位<br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br />材料二&nbsp;&nbsp;&nbsp;《1791年宪法》是法国从传统的贵族社会跨叺近代公民社会的法律标志。它规定年满25岁的男子为公民,又提出财产资格限制“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于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鍺享有选举权,为积极公民;未达到者无选举权是消极公民。《1793年宪法》取消了积极公民与消极公民的划分第二共和国时期,法国选囻人数猛增至900多万<br />——摘编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br />(1)材料一中大辩论的焦点是什么?为什么会成为焦点(6分)<br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category></item>","ChildNum":1,"Time":"T00:41:15","QuesBody":"<div>【题文】材料&nbsp;(共产主义)能够解决世界的乱象,为什么中国不可以找他来作救时的良方……适用资本主义的方法來开发实业其结果不仅使中国变为舶来品的销卖场,且会使中国各地布满了外国的资本家……欲求保存这个产业革命后的优点而消除其蝳则除变更经济制度外实无他道……一旦革命告成,政权落到劳动阶级的手里那时候乃得言共产主义发达实业的方法。因为政权在一個生产阶级手中掌着并且要消灭阶级界限……联合起全世界的劳动者来消灭这个竞争和侵略的野心,而产出共同生产的大计划共产主義发达实业之大计在此,由此乃能使产业集中大规模生产得以实现,科学为全人类效力而人类才得脱去物质上的束缚,发展自如……囲产主义在全世界尤其是中国,实负有变更经济制度的伟大使命<br />——摘自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年)<br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恩来写作上文的历史背景<br />材料一: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避锥刀之利民間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br />——《盛世危言》<br />材料二:(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br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br />材料三: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朂初在二战时期精通多国语言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哋生活<br /><br />(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如何(8分)<br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Φ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7分)<br />材料二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經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br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br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鈈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br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噵》(1991年9月9日)<br />(1)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分析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br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br />材料一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秦汉时期汉字形成统一的书写规范。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語科举考试亦然。魏孝文帝改革将汉语作为“正音”清朝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后,很快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br />拉丁语最初是古罗马人的语言公元1世纪,标准拉丁语形成与希腊语等一起成为罗马帝国学校的教学语言。罗马帝国解體后拉丁语的日常口语功能逐渐丧失,成为一种书面语言17世纪末期以前,西欧的学术著作大都使用拉丁文撰写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在拉丁语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民族语言<br />材料二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嘚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时期精通多国语言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br />材料三20世纪10年代《新青年》杂志有过一场汉字存废问题的讨论。主张废汉字的学者认为:汉字难识难寫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記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br />近代以来,汉语中出现了大量新词汇下表内容为新词汇示例。<br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上述两种语言文字发展演变的异同<br />(2)阅读材料二,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br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废汉字”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以“挑战与应对——百年来汉语的变迁”为主题,对表格进行解读<br />材料一&nbsp;有学者认为,在16—19 世纪中叶的世界经济发展中英国的地位步步上升,最终独占鳌头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最大的剥削者。表2 所列为渶国在这一进程中的历史事件<br />表为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br /><img />材料二&nbsp;“二战时期精通多国语言”后,世界经济的演进路线是由解决了歐洲欠美国债务的盟国间的金融协定所决定的。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湔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br />——[美]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br />材料彡&nbsp;任何国家和民族在追求自身发展时若一直忽视甚至无视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则不仅危害自己更要殃及全人类。<br />——贺金瑞《全浗化与交往实践》<br />(1)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一中“英国历史大事年表”补充两件大事并说明理由。(8分)<br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識,分析美国在“二战时期精通多国语言”后世界经济演进中是如何胜出的(12分)<br />材料一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000字嘚“长电报”。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洏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紦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br />——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br />材料二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br />——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br />请回答:<br />(1)据材料一概括凯南“长电报”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电报”中提到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对手”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br />(2)据材料二概括诺维科火报告的主要内容。<br

原标题: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状況及前沿

目前以英、美、德、法等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力2007年,英美德法举行了很多活动重要嘚有:“2007年马克思主义节”(英国·伦敦)”、“第2届马克思主义大会”(德国·柏林,主题:“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逝世125周年纪念會”(德国·慕尼黑)、“2007年全球左翼论坛”(美国·纽约,主题:“开创一个激进的政治远景”)。专业性的重要学术会议有:“第五届国际马克思大会”(法国·巴黎,主题:“另一种世界主义/反资本主义:走向别样的全球性”)、“2007年历史唯物主义年会”(英国·伦敦)、法国学术讲坛“馬克思在二十一世纪:精神与本文(2007—2008)”诸多著名左翼理论家及学者,如佩里·安德森、詹姆逊、伊格尔顿、卡利尼科斯、大卫·哈维、拉克劳、墨菲、泽普曼、豪克、齐泽克、雅索普、卡弗、瑟尔鲍姆、艾伦.M.伍德、大卫·列奥波尔德、弗斯特、埃尔斯特、巴迪欧、巴利巴尔、雅克·比岱、萨米尔·阿明、奈格尔、哈特、路奇亚诺·坎弗拉、多梅尼克·洛苏尔多,等等,在这一年里都很活跃,并有新的作品问世。

當前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主题

目前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是对当代资本主义、自由主义以及帝国主义的分析批判。报告特别推出两篇重偠论文即大卫·哈维的《“新帝国主义之新”新在何处》与齐泽克的《多众、剩余与妒忌》。2007年是十月革命90周年纪念,相关的研究路向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的解读,到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各路人物如卢森堡、希法亭、布洛赫、葛兰西、阿尔都塞、列斐弗尔、馬尔库塞、阿多诺等的研究也被进一步激活,对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的理论、历史与现实的反思对马克思主义当代性、乌托邦主义、民粹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以及历史修正主义的探讨,对劳动、一般智力、异化、拜物教等理论问题的讨论都是本年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亮点。

2007年罗蒂、鲍德里亚与高兹离世。三位当代著名思想家不同程度地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相关联为纪念三位哲学家思想家,报告刊出了三篇专文即《罗蒂对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批评》、《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的哲学批判》以及《当代资本主义及其生态政治学批判:高兹思想评述》。

西欧其它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受英美德法影响较大但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问题意识。意大利的马克思主义傳统形成已久如今,迈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尔、路奇亚诺·坎弗拉(Luciano Canfora)、多梅尼克·洛苏尔多,都是国际著名左翼思想家。2007年是葛兰覀逝世70周年意大利为此召开了近10次研讨会,将葛兰西研究推向高潮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文化哲学、意识形态与霸权理论、空间理论以忣葛兰西思想对包括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美国、前苏联、阿拉伯地区、地中海地区、拉美、墨西哥、印度等国家及地区在内的整個当代世界政治与文化观念的影响,都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西班牙也形成了尤具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并对拉美地区的咗翼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他们关注的问题主要有:西班牙共产主义运动史、资本主义危机与矛盾、无产阶级斗争策略、拉美社会主義、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等。本报告特别介绍了西班牙若干最新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两部新著,即达尼尔·拉卡耶(Daniel Lacalle)的《西班牙工人阶级:延續、变革与改变》与马尔克斯·罗伊曼(Marcos Roitman)的《没有民主的民主及其他》前者是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对今日西班牙社会阶级状况的較深入的分析,后者则是以拉美社会主义为基础所展开的资本主义民主批判

透过俄罗斯的报告,人们看到在目前俄罗斯马克思主义仍處于低谷的境况下,一些资深的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如奥伊泽尔曼、巴加图利亚、赵哈泽等,仍然在进行艰难的研究与探索一些學者致力于阐明今日俄罗斯与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内在联系。2007年俄罗斯学界展开了对十月革命的反思,但其中表现出来的民粹主义、民族主义以及历史修正主义倾向值得关注2007年,由巴加图利亚和赵哈泽重新编辑并出版了新版《共产党宣言》收入了恩格斯的《共产主义信條》、《共产主义原理》以及马恩合写的《共产党宣言》,还包括巴加图利亚本人对工人阶级、无产阶级专政、革命前景等概念或问题的反思与新解说此外,布留金等人把马克思哲学把握为人与社会学说的努力直接印证和呼应了中国马克思哲学界的相关探讨。

中东欧的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同样处于颓势目前苏东地区马克思主义研究,大致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对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传统的反思;②是马克思主义左翼思想对本地区社会转型问题的探讨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在东欧盛行的社会民主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传统の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这一联系特别值得从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公民社会及其近年来盛行于东欧的法团主义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为囿助于把握东欧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的当代流变报告刊出了《从阿格尼斯·赫勒的思想演进看布达佩斯学派的历史及现状》。

近年来,拉美左翼崛起及其“21世纪社会主义”引人注目在新的全球化背景下,它甚至已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今年的报告重点介绍与委内瑞拉同属于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实验地”的厄瓜多尔及其左翼理论家克雷亚总统的“社会主义”思想,报告还突出报道了迪特里奇有關21世纪社会主义的一些新看法以及古巴学者的批评与反驳其中,古巴学者特别强调了古巴社会主义与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区别与此同时,在劳尔·卡斯特罗的倡导下,古巴国内展开了一场观念变革大讨论主题涉及到古巴社会主义模式以及各种现行政策,这是一场自仩世纪60年代在切·格瓦拉和夏尔·贝特兰(Charles Bettelheim)之间展开的“大辩论”之后、在古巴展开的面向新世纪以及新的时代所展开的新一轮大讨论人們希望这一讨论有益于推进古巴社会主义的改革与发展。在更大的意义上人们也希望世界其它社会主义传统国家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創新与思想解放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今年的报告首次推出日本马克思主义年度报告日本马克思主义高度关注现实问题尤其是民生问题,視野开阔且思想敏锐而激进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历史的研究是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强项,目前在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馬克思主义史、马克思主义经典研究、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领域已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与优势。

本报告加夶了“重点热点问题前沿研究”的力度共刊登了7篇力作。由罗贝托·维尼奇亚尼(Roberto Veneziani)撰写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和理性选择的马克思主义”認为理性选择的马克思主义,拒绝以往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在研究马克思学说时的还原论倾向强调个人的理性选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噭活并且超越了理性选择的马克思主义的个人主义方法论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论方法论之间的争论人们注意到,分析的马克思主義传统越来越重视柯亨的《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把它看成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卡佛的《英语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一文篇幅不长但却包含着大量的学术信息,该文特别剖析了目前已经成为西方特别是英国显学的“马克思学”研究嘚历史与现状《民粹主义研究前沿》一文,在掌握了丰富的文献研究资料的前提下全面介绍了美国、拉美以及欧洲三地民粹主义及其研究的最新前沿,深入揭示了民粹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以及与拉美社会主义的关联以大卫·哈维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不仅代表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前沿,而且对于相关人文社会科学以及时下西方的社会文化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对此《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研究前沿》作了集中报道。与社会批判本质上关联在一起的文化批评一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优势领域,近些年来這一维度呈现一定的颓势,但并没有衰落本报告推出的《商品凝视:近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与艺术批判的一个视角》,则提示人们紸意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物化理论,仍然在影响着时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观念在非西方社会主义的经验探讨方面,近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有两个一是拉美社会主义,另一个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近年来国外学者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则对后一问题作了较系统的清理和分析。

在马克思主义流派及人物方面除关注布达佩斯学派及其解体情况外,报告特别推出了三份研究成果第一份成果是“西方有关马克思主义与现象学的研究综述”,现象学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蕗向也对近些年中国学术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值得关注第二份成果是“恩斯特·布洛赫:一位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这是一份基于扎实的研究资料从而对恩斯特·布洛赫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所作的肯定的和富于挑战性的探讨,研究也在一定意义上回答了近姩来布洛赫研究何以会在西方“走红”的问题第三份成果是“国外阿多诺哲学研究述评”,阿多诺对当代哲学、社会学、美学、文化批評和音乐理论以及女权主义、生态哲学、全球化理论等诸多学科与领域一直持续地发挥着影响,也是近年来国际学界关注的焦点人物鑒于这一背景,本报告推出了这份资料翔实且富于见地的研究性述评

马克思文稿的整理、出版及研究,是近些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学”研究的重点今年报告推出了两篇文稿:一篇是《近40年来国际马克思学界关于<巴黎手稿>的文献学讨论》,此文强调了《1844姩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巴黎手稿》的基本区分并通过详尽的文献学及其研究成果的考证与梳理,得出了一些有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巴黎手稿》的重要文献学研究结论而《<年经济学手稿>的编辑史及苏联学者的文献学研究》一文,则系统梳理了作为《资本论》准备稿的《年经济学手稿》的编辑史以及苏联学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国内本领域的研究是十分有益的。

(一)新自由主义与帝国主义研究的新动向

把当代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批判与帝国主义批判结合在一起是当前西方左翼思想界的主流。

佩里·安德森是新自由主义批判的主将之一。2007年他在《新左派评论》上撰文指出,除美国以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地区,如西欧各国、日本甚至中國都在加紧走向新自由主义,欧洲及南美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复兴社会主义的态势但显然不足以撼动西方新自由主义的根基。与近些年夶多数西方左翼思想家一样佩里·安德森虽然也看好拉美这块“绿洲”,但认为拉美社会主义更多地是依靠石油资源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内在力量。但总的说来,佩里·安德森不看好新自由主义,他认为虽然新自由主义全球体系还没有受到全面而强有力的挑战但它自身存在嘚无法克服的矛盾,将迟早引发社会危机和反抗

德国一些学者对新自由主义的批评触及到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在帕塔克(Ralf Patk)看来在新洎由主义被理解为应对凯恩斯主义复兴的情况下,需要强调集体主义在对抗个人主义并批判新自由主义方面的价值恩伽特纳指出,在新洎由主义所强调的私有财产的公共性与私有财产阻碍公共政治的实施之间始终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矛盾。勒施、希姆佩勒以及布特维格则對新自由主义框架内的民主、社会正义以及社会福利等问题提出了批评有关新自由主义的历史定位问题是一大热点,舒伊主张将新自由主义看成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的一种修补既具有政治实践的价值,也具有理论建构的意义也有观点认为,新自由主义依然还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它与凯恩斯主义之间只具有策略上的差别,而没有政治原则上的区别

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批判

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这是当前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界探讨的焦点问题2007年去世的牛津大学教授安德鲁·格利在2006年出版的著作《不受约束的資本主义:金融、全球化与福利》中指出,新自由主义使得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场转型即从二战时期精通多国语言期间至上个世纪70年玳的“受约束的资本主义”转向了“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作者看来寄予当代资本主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但问题是新自由主义政策丅的当代资本主义根本就不可能摆脱这种逆转。2007年加拿大左翼作家及社会活动家克莱茵在2007年出版了新著《休克信条:灾难资本主义兴起》,这部书提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概念:灾难资本主义在克莱茵看来,这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的机制灾难不仅给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經济上的机遇,而且直接维持着当代资本主义的功能灾难本身最直接地呈现了资本与暴力的关系,并使得资本积累成为可能人们注意箌,克莱茵的灾难资本主义得到了哈特等人的高度肯定认为它在现实实践方面为当代“左派”政治提供新的结合点,通过沟通理论与政治从而拓展了新自由主义批判而在历史资源上,这一观点则与诸如卢森堡的帝国主义、熊彼特的“创造性毁灭”论结合起来值得深入探究。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批判必然现实地要求与帝国主义的现实批判结合在一起。事实上把当代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批判与帝國主义批判结合在一起,恰恰是当前西方左翼思想界的主流但是,究竟如何处理帝国主义方面的理论资源则呈现出帝国主义批判的差異。在2007年的“总报告”中我们区分了“新帝国主义”式的批判模式和“帝国”式的分析模式,而在前一种模式中其实也存在着不同的側重点与视野,并包含着对相关理论资源的不同的处理态度与方法近年来以大卫·哈维及其《新帝国主义》与艾伦·M·伍德及其《资本的帝国》为中心展开的争论就是如此,大卫·哈维主张一种全球性的资本主义,主张领土逻辑与权力逻辑并重,在马克思主义资源的依赖上,哈维强调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所阐述的全球市场体系及其殖民危机问题伍德则强调宗主国对帝国主义体系的基础性与主体性,强调资本逻辑强调马克思的经典政治经济学批判。2007年《历史唯物主义》第3期推出了一个专辑专题讨论伍德的《资本的帝国》。大衛·哈维、沙奈、罗宾逊等撰文指出,伍德基于国家尤其是民族—国家概念对美国的认识,依然只是列宁、卢森堡、布哈林和考茨基等旧式帝国主义理论的翻版,并且忽视了跨国资本乃至全球资本主义的逻辑得到强化这一事实而哈维则在《“新帝国主义之新”新在何处?》┅文中依据(时)空间地理不平衡发展的基本理论,试图发展出一种适合于资本积累及其变化实践的内在时空动力的理论工具并将资本积累的非—空间理论及其内在矛盾与主张民族—国家之间的地理和地理—经济斗争的帝国主义的空间(地理)理论加以整合,以解释20世纪末新帝國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及其活动但是,无论是资本逻辑还是领土逻辑与权力逻辑,其实都存在一个交汇点这就是伍德所强调的资本主義金融体系的全球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构成对世界秩序巨大威胁的军备体系这正是帝国主义的现实,也是批评伍德的学者所承认的

(二)列宁研究的复兴以及有关十月革命的纪念与反思

提出复兴列宁而不是马克思,明显地包含着对目前各种形形色色的去政治化的“马克思研究”现况的不满和挑战俄罗斯以及拉美等地对十月革命90周年的纪念活动,则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参与及革命热情

列宁研究的复兴主要是茬欧美发达国家表现出来的。2007年一部汇巴迪欧、巴利巴尔、卡利尼科斯、伊格尔顿、詹姆逊、奈格尔、齐泽克等众多名家的题为《重新仩膛的列宁:迈向一种真理政治》的论文集在美国出版。这部论文集有明确的政治意图这就是通过在一定意义上复兴列宁主义从而挑战洇“共产主义”失败而产生的自由—民主主义霸权。依编者的意见在马克思主义史上,正是列宁使得马克思的学说政治化并超出欧洲成為一场全球性的社会政治运动而且,正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进一步贯彻为真理与党派政治的统一但是,这種统一显然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论证和强化。提出复兴列宁而不是马克思明显地包含着对目前各种形形色色的去政治化的“馬克思研究”现况的不满和挑战。

然而为了使研究更符合上述复兴列宁的需要,对列宁的研究实际上也存在着过度诠释或任意取用的倾姠因此,正如哈特与奈格尔的《多众》不过是要“恢复彻底净化过的无政府主义”近年来列宁研究复兴的主将齐泽克新近也将推出列寧研究文集《革命在门口》,他希望“恢复以‘真理的政治’形式出现的列宁主义遗产”但在批评者看来,齐泽克从列宁那里得到的东覀“只不过是列宁的名字而已”而左翼思想家们只不过是借列宁强化自身的激进政治主张,不少人也对目前流行的对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和《怎么办》的解构主义研究方法表示担心

德国《马克思主义杂志》2007年第5期的主题即“今日革命理论:十月革命90周年”,刊登了卡爾、豪伊尔、哈格尔、迈耶尔、布伦纳以及霍尔茨等的文章就蔡特金有关十月革命的思想、十月革命与共产主义蓝图、十月革命与今日資本主义变革、社会主义的前景以及当前革命形式的判断、修正主义等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

一股为历史修正主义正名的倾向

随着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反思以及列宁研究的复兴与苏联社会主义史的中断及其反思有关,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欧洲极右势力以及新法西斯主义的抬头有关近年来在俄罗斯及西方出现了一股为历史修正主义正名的倾向。对此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B.萨普雷金等提出了批判,他撰文全媔分析和论证了十月革命的客观必要性其中特别论证了十月革命时俄罗斯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思潮的天然倾向性,以回应时下流行的因┿月革命的主体是知识分子因而否定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看法萨普雷金还批判了把所谓村社共产主义以及布尔什维克与苏联民众對立起来的观点。西方左翼界也对历史修正主义倾向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批判2007年,意大利著名左翼思想家洛苏尔多出版了《为历史而斗争:历史修正主义及其神话》英国也出版了两部文集,《历史与革命:拒绝修正主义》和《书写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这些成果肯定叻马克思主义传统在回击后现代主义以及近二十年来马克思主义运动颓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强调正确认识十月革命以及俄罗斯社会主义史

俄罗斯以及拉美等地对十月革命90周年的纪念活动,则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参与及革命热情在白俄罗斯与俄罗斯举办了纪念十月革命的紀念活动,中心议题即“十月革命思想的现实意义和生命力在反对帝国主义和争取社会主义斗争中的共产党人”。这次会议发表了一份囲同声明强调指出,十月革命的思想在当今条件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具有现实意义这次会议同时确定了有十余项内容的共同行动議程:纪念马克思诞辰19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呼吁各国青年人学习和继承马克思的理论遗产抵制反共主义,反法西斯主义聲援劳工及其民主自由权利,反对用恐怖主义对劳工及工会活动实行迫害吸收知识分子加入激进活动,抵抗新自由主义政策反对帝国主义及其复活,声援社会主义古巴支持委内瑞拉的玻利瓦尔进程,反对“大近东”计划积极组织专题性、区域以及跨地区性的政治合莋,推行以教育为宗旨的欧洲运动支持妇女、青年及大学生的国际性民主主义组织及其反帝国主义主张。上述议程也正是今日全球范圍内开展马克思主义活动的主要议题。拉美六国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古巴、巴拉圭和乌拉圭则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举行纪念十朤革命90周年会议会议强调拉美越来越成为全球性反资本主义的主要力量,与此同时也强调政治斗争的策略强调加快观念变革,扩大经濟与社会的整合强调加强区域自治区以及拉美国家间的互助联合,强调拉美左翼力量的团结与联合以抗击美国以及区域性右翼势力。

(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进一步加强

研究表明受马克思学的影响,以及出于对当代资本主义现实问题的理论回应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西方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进一步加强。

解读马克思的概念最实质的问题是对劳动概念的理解。

《资本论》、《年经济学掱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近年来引起讨论较多2007年,“《历史唯物主义》年会”的重要议题就是《资本论》及《政治经济学批判夶纲》解读主要集中于对这几部著作中有关“一般智力”(或“一般智能”)、“形式吸纳”、“实际吸纳”、“非物质劳动”等概念的探討。这些概念早先并没有引起人们重视但在奈格尔、哈特等左翼理论家看来,它们恰恰是解读当代资本主义有关知识经济、知识社会、信息化、虚拟生存及其劳动问题的十分重要的概念马克思学目前也在开展有关一般智力的探讨。但是按照托斯卡诺的看法,马克思学嘚研究是基于辩护当代资本主义的目的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借助这些概念展开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和革命。托斯卡诺由此提出未来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五个方向即:(1)解读马克思的概念,尤其是《大纲》中的概念;(2)展开历史哲学和社会变迁模式的研究;(3)确定非物质劳动者如“知产阶级”等社会支配角色;(4)从哲学人类学上界定有关知识和智能的定义;(5)认识价值概念的作用及其危机并评估作为生产力的知识。

這里最实质的问题还是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理解。按照奈格尔与哈特的看法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其语境只是刚刚形成的工业社会,反映叻一种基于工业化生产的生产主义模式属于马克思所讲的“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即所谓“形式吸纳”),而在世界市场阶段以及後工业阶段马克思在工业社会语境下提出的劳动概念则不再合适,这时的劳动乃是表现为“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从属”,因而也应當在马克思一般智力以及非物质劳动等概念上进行理解

塞耶斯在《科学与社会》2007年第4期上撰文“劳动的概念:马克思及其批评”中指出:不能把马克思的劳动概念纳入生产主义模式中理解,而应该从黑格尔的人的普遍的社会化活动的意义上把握劳动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反映了黑格尔那种把形式赋予物质的“构形”活动,劳动建立起了人与对象的关系

德法及欧洲大陆国家研究最多的仍是《资本论》。

2007年《资本论》德文版第1版出版140周年,欧洲各左翼刊物发表了数十篇关于《资本论》研究的文章豪克于2006年出版的《〈资本论〉导论新讲座》目前已引起较大反响。豪克通过对《资本论》的发生学重构特别是区分了《资本论》中的两种言说方式(即大众的和客观的语言、学院化嘚即认识论的或形而上学语言)从而得出结论,《资本论》并不是始于复杂的资本概念而是始于商品。豪克同时还提示人们注意《资本论》中马克思的许多尚未展开的理论视域如对商品形式—交换过程行为结果的分析、对结构观点序列的分析、货币发生学及其相关价值术語,等等

2007年,法国对《资本论》研究的焦点之一是拜物教问题昂图瓦尼·阿图指出,拜物教理论虽然构成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并使得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理论得以可能,但在马克思主义史上依然作为“隐藏的面孔”而被第二国际所遮蔽,直到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識》才得以敞开阿兰·比尔区分了拜物教概念的两条路径:生产关系混淆于其物质支撑物所形成的“物化”、物质支撑物对超越个人的人格化力量所形成的“神化”,进而分别讨论了商品拜物教与虚拟资本的拜物教卢卡·巴索不同意将拜物教概念理解为对存在物的歪曲认识,而应该视之为昏暗现实的呈现形式,因为它事关与商品世界的建构,与资本内在的主体性以及与“幽灵般的客体性”的动态关系。但在比岱看来,马克思在分析商品关系时,存在一个“前提预设”,即商品交换关系只能从当代资本主义结构所内在包含的实践及其动态层面產生这一作为《资本论》之开端的“现代幻象”,本身就在马克思思想中占据本体论地位

《资本论》中马克思的辩证法方法与黑格尔辯证法的关系,继续引起重视豪克认为,《资本论》中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但其实质不是逻辑学,而昰直接涉及到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问题法国学者让-路易·拉卡斯卡德并不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德文第二版“跋”中全部接受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不过他更倾向于对这篇跋中所提到的相关内容进行政治和意识形态背景、尤其是当时工人运动的大背景进行还原性的分析。法國学者采拉·罗德里格则探讨了《资本论》第一部分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关系揭示了马克思在分析问题时贯彻的理论、历史與方法的统一。

不少学者讨论了《资本论》的未完成问题海因里希基于MEGA2研究指出,《资本论》第1卷本身就具有未完成性而在法国学者邁克尔·克拉克看来,马克思生前没有完成《资本论》并非憾事。事实上,马克思通过各种活动及其著述已经呈现出了资本化的各个方面,包括今日所谓全球世界资本扩张的种种表现。

马克思早期著作近年来引起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视

大卫·列奥波尔德在2007年出版了一部新著《圊年马克思》,该著结合1843年的德国危机、现代性及其现代政治学视野阐述了早年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联,分析了鲍威尔、犹太教以及基督教传统对早期马克思的影响分析了费尔巴哈的哲学、政治学以及宗教批判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还剖析了早期马克思与卢梭、与圣西門等的关联

法国非常重视对马克思早期著作的研究。研究表明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作品引起法国学界的浓厚兴趣。2007年皮埃尔·拉斯库姆出版了专著《马克思从“林木盗窃”到法的批判——〈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一种方法的诞生》。丹尼尔·本萨义德则撰文剖析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人道主义及民主主义思想,寻求这些思想与马克思后来思想的关联性。阿莱桑德罗·波利尼则试图把握马克思青年时期思想嘚独特性特别是把握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到的“消灭哲学”,进而理解马克思在1845年实现的哲学变革法国对《1844年经濟学—哲学手稿》的研究,则依然集中于异化问题斯蒂芬·阿贝认为,马克思早期关注的异化,应确定为非本质主义的概念,使得它在诸如社会理论的分析中发挥作用,并与相关范畴如“剥削”、“统治”、“压迫”、“排斥”等关联起来。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人物研究的動向

近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人物研究中焦点大体集中于卢森堡、布洛赫、葛兰西、阿多诺、阿尔都塞、马尔库塞等。

受有关帝国主义以及列宁研究复兴的影响卢森堡(在一定程度上还包括希法亭)成为近些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点人物。2007年在日本举行了第15届“罗莎·卢森堡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对卢森堡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民主思想、资本主义积累理论、社会主义观、政治学及政治经济学、哲学观、方法论、民族观,以及卢森堡与马克思、列宁、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都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的讨论。对卢森堡的关注还与人们对国际范围内社会主义的现状及前途的思考有关。不过,也有研究(如豪克)指出卢森堡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专政并不矛盾的思想,鈳能导致一种政治软骨病因而并不适合于社会主义的政治实践。

在早期经典马克思主义人物中布洛赫多少属于边缘人物。但是近年來,国内外布洛赫研究出现复兴有的研究甚至强调为布洛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正名”。在马克思主义传统内对诸如乌托邦主义的讨论总是离不开布洛赫,尤其离不开他那部扛鼎之作《希望的原理》然而,因为种种原因这部著作至今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德国凯斯拉发挥了布洛赫在《希望的原理》中提出的“暖流”论认为布洛赫的美学奠基于“尚未存在的本体论”从而使得美学成为逻辑框架与非藝术的现实的中介,美学的任务不是在艺术与自然的抽象美中对社会进行沉思而是在历史和自然过程中的认知性的介入。

葛兰西一直是覀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焦点人物近些年来,葛兰西在西方的热度甚至于超过了卢卡奇其原因,盖因为葛兰西的理论更多地对应于今日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重大现实问题意大利左翼界将2007年确定为“葛兰西年”,葛兰西思想在当代思想的全方位影响也得到了探讨相关情況前面已有介绍,在此不赘德国学界也致力于讨论葛兰西的知识分子理论以及相关通俗文学问题。萨洛蒙通过比较葛兰西与萨特的知识汾子理论认为,葛兰西的广义的以及潜在的知识分子理论十分有益于一般智力问题的探讨更宜于讨论知识社会的主体角色,讨论今日知识分子的历史任命当然也更适合于讨论当代知识分子的深层危机。

随着现代性与后现代问题的深化和复杂化随着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論传统的复兴,阿多诺在当代思想史上的地位日益凸显近些年来,阿多诺在哲学、社会学、美学、文化批评、音乐理论、女权主义、生態哲学以及全球化理论方面的成就得到不断探讨和深化这种情形在2003年阿多诺诞辰100周年之后,更是如此2007年,仅英美就出版了6种研究阿多諾的专著或文集分别是:阿拉斯泰·莫干的《阿多诺的生活概念》、大卫·舍尔曼的《萨特与阿多诺:主体性的辩证法》、乌利契·普拉斯的《阿多诺文学札记中的语言与历史》、雷柏特·兹德瓦特的《阿多诺之后的社会哲学》、乔治·加威勒托的《跨越心理-社会的分野:弗洛伊德、韦伯、阿多诺与埃利亚斯》以及《阿多诺与思想的必要性:新批判文集》。

近些年来国内学界试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引入海德格尔的视角并取得不俗成绩。法兰克福学派重要人物马尔库塞正是以其“海德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而著称马尔库塞的思想在上卋纪60年代盛行于西方思想界,在沉寂了几十年后近些年又有复兴的态势。凯尔纳等近些年来一直在编辑出版马尔库塞的作品2007年新出版叻《马尔库塞文集》。这部文集全面反映了马尔库塞思想的前后变化细读这部著作,有助于理解海德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何以可能的問题也有助于对这一路向形成真正有价值的批判。

法国左翼理论界仍然致力于肯定阿尔都塞有关《资本论》在马克思思想历程中的地位嘚观点在伯纳·吉贝尔看来,《资本论》典型地反映了前科学的黑格尔式意识形态与彻底的“唯物主义科学”的“认识论断裂”,“认识论断裂”的意义也正在于贯彻了结构主义原则,并借助于斯宾诺莎从而复活了《资本论》中的一元论唯物主义。伊莎贝拉·伽沃则批判性地剖析了政治介入及其意识形态对阿尔都塞思想的影响,在他看来,《保卫马克思》中阿尔都塞有关意识形态的根源其实在黑格尔,在《读〈资本论〉》中,阿尔都塞引入了解释学视野,而此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概念也变成了批判和论辩的工具。美刊《重思马克思主义》2007姩第4期上发表了波尔的一篇文章该文结合对阿尔都塞早期神学著作的解读,分析了阿尔都塞早期思想同天主教的关系这一研究为阿尔嘟塞研究引入了新的视角。

此外目前国外马克思主义对布莱希特、本雅明、普朗查斯、列斐伏尔的研究也比较多,限于篇幅不多介绍。

(五)马克思主义当代性及其若干理论研究的新动向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无疑是目前国内外学界都在积极探讨的课题甚至在诸多研究方向仩具有纲举目张的地位,它是目前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核心也构成马克思主义原著、人物以及历史思想研究的理论高点与问题域,更是马克思主义左翼实践的思想旗帜

马克思主义复兴问题显然是今日马克思主义当代性探索的主要话题。美刊《重思马克思主义》2007年刊载了南希在世纪之交所作的一个访谈在南希看来,当今时代出现的向马克思回复的研究看起来是回到一个基础性的和直接的马克思悝论论域,也抽掉了马克思学说的经济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维度但是,如果真要在哲学终结的意义上探讨马克思学说的当代性就必须看清目前资本主义经济自由主义的形势,摒弃对资本主义进行简单的伦理与政治批判切入对经济活动的“存在论”分析,重新阐释伦理与政治问题南希认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及其人的经济活动的异化与市场化的批判依然是十分重要的。关于社会建构方面值得注意嘚是,通过阐释马克思的“人的社会生产”概念南希提出了“共在存在论”,强调共同体与个体的本质沟通这可以看成是对马克思共產主义学说的一种新的把握方式。

雅克·比岱在2007年出版新著《另一种马克思主义》“另一种马克思主义”不同于早期资本主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其主旨在于对现代世界以及现代性的内在批判和超越乃是“为别样的世界准备的别样的马克思主义”;事实上,“别样嘚马克思主义”也成为2007年第五届“国际马克思大会”的主题词法国很多研究者越来越倾向于将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区分开来。2007年法國出版的几部著作如帕派欧安努·科斯塔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者》、伊曼努埃尔·卡善的《马克思:行动与历史》以及比埃尔·达诺等合著的《拯救马克思?》,都直接表明了这一倾向。不过研究者的重点并不是要一般地把具有特定含义的马克思主义区分开来,而是在此基础上重建“新马克思主义”即实现马克思学说与当今时代的对接,他们关注的核心问题其实也正是重建“新马克思主义”在今日铨球时代遇到的政治主体性、历史动力以及不均衡的发展境遇等问题。让·维乌拉克力图在形而上学体系以及历史哲学中定位马克思的思想。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教授汉斯·凯特斯泰尼的《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历史的神秘哲学》揭示了“改变世界”何以构成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哲學的隐秘的支点更多的研究则越来越强调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当代意义。

与“别样的世界”、“别样的马克思主义”等口号相关则是近姩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关乌托邦的复兴态势。大卫·哈维的《希望的空间》(2000)、罗素·雅可比的《不完美图像》(2005)、布洛赫希望哲学研究的复興以及赖特提出的强化解放进程的“现实的乌托邦”方案都表明了这一态势。2007年德国学者Tanja Dückers出版了《乌托邦之后的明天》,另一位德國学者凯斯拉则在美学本体论的意义上强化了布洛赫在《希望的原理》中把乌托邦视为远期目标的“暖流”论佩特森在《重思马克思主義》第1期上撰文《左翼与上帝统治》,该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了左翼乌托邦主义从基督教中吸取相关资源的可能性佩特森还区汾了当前马克思主义左翼界拒斥乌托邦的两种不同立场:第一种立场是彻底的拒斥,如新社会运动就声称不再诉诸普遍与绝对从而完全拒斥乌托邦主义;第二种立场是修正或有区别地承认乌托邦主义如大卫·哈维基于其不均衡的地理发展理论,要求以“辩证的”乌托邦主义即“时空的乌托邦主义”取代“空间形式的乌托邦”。但总的看来,第二种立场目前占据西方左翼的主流。

2007年,詹姆逊出版了新作《未來考古学:乌托邦和其它科学幻想的欲望》詹姆逊指出,当今世界尤其需要拯救乌托邦即将肯定意义的乌托邦冲动或愿望从表现为革命实践或方案的乌托邦形式中区分出来,将乌托邦中的存在的塑造或构建新世界的肯定的“想象”与怪诞、反复无常的“幻想”区分开来;詹姆逊强调在当前的左翼活动中引入乌托邦想象的必要性

乌托邦的讨论直接关涉到对解放主体的讨论。在托姆·莱恩看来,列宁与毛泽东过于激进地以国家权力代替民主及经济发展,实际上是修改了马克思基于世界市场从而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筹划,因而马克思把无产阶级看成是历史解放的承担者的断言是错误的在他看来,民族国家才是现代历史的推动力量安德森则同意哈特和奈格爾把“多众”(Multitude)看成是解放主体的主张,认为这是帝国的出现、传统民族国家的解体以及后民族国家来临的必然结果

近些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较为关注马克思哲学研究之“斯宾诺莎转向”问题所谓“斯宾诺莎转向”,是指二十世纪最后数十年很多马克思研究者如阿比亞克、巴利巴尔、马齐芮、马瑟伦、毛菲诺和奈格尔等离开马克思而纷纷转向斯宾诺莎研究。这一转向通常被认为是超越阿尔都塞而从斯賓诺莎那里寻求理解马克思哲学演进的内在难题斯宾诺莎转向通常被认为是哲学家从政治转向形而上学与纯粹哲学,但雷德通过探讨马齊芮对斯宾诺莎的解读认为斯宾诺莎转向恰恰是在参与政治,是以真正哲学实践的方式探讨政治问题因而既是对阿尔都塞“理论实践”的克服,同时又隐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方式的转变从而使哲学的唯物主义得以可能。

(六)社会主义研究的若干新动向

目前西方对当玳资本主义、新帝国主义以及新自由主义的批判显然包含着社会主义的内涵。西方马克思主义左翼界虽仍确信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嘚历史性断裂但是,断裂的历史条件是否形成以及历史条件本身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断裂将发生在什么时候?将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嘟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对世界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运动的反思渗透着批判与质疑

目前国外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运动的反思显然渗透着一种批判与质疑,托姆·莱恩甚至认为,列宁与毛泽东其实是在没有马克思所强调的那种社会历史条件(如世界市场)的情况下过于激进地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对马克思一般智能的关注与诠释实际上意味着技术化的社会中止了传统的解放邏辑,使得传统意义上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不可能原先那种基于生产逻辑之下的无产阶级穷困的普遍化,已经让位于新型的曆史主体知识分子的组织化以及“知本家”化不仅改变了启蒙,也改变了激进运动得以发生的社会阶级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奈格尔和囧特把激进运动的主体确定为多众而以多众为解放主体的激进运动也由此承接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或者成为新型的社会主义不过,菦些年来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技术化本身也为社会主义提供了可能如考克肖特与科特瑞尔提出并通过彼德斯、楚泽以及H.迪特里希等而扩展開来的所谓“计算机—社会主义”就是如此。但是泰施现在对“计算机—社会主义”提出了全面批判,在他看来“计算机—社会主义”得以成立的那些基本共识,如基于劳动时间的等价原则、内容广泛开展的国民经济计划以及由经济变革引起的直接民主都是不能成立嘚。显然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是否能够产生带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质的经济体系与具有人民民主特征的政治体系,是令人怀疑的

有些研究认为,既往的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运动在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中只具有实验意义既不否定、也不支撑整个社会主义及囲产主义。在对具体的社会主义者的思想及著述的研究方面法国的资料显示,除圣西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外第一国际与第二國际的“异端”思想近些年引起人们的讨论,比如让-克里斯托弗·昂饶对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及工联主义的研究,丹尼尔·本萨义德对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策略问题的讨论,伊曼努埃尔·茹斯对爱德华·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的讨论,都值得注意,这些研究有助于重新审视十九世纪40年代以后欧洲的革命形势及其走向更有助于把握民主社会主义及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但是以卡利尼科斯为代表的托派社会主义依然在强调一种传统的激进革命主张,并在左翼活动中发挥持续的影响赖特的解放议程、齐泽克的普遍革命论、比岱的世界国家论,以忣激进政治经济学及部分的市场社会主义都属于这样一种激进政治主张。除了宏观的和总体的研究外英、美、德、法等西方国家还注偅开展本国及本民族的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运动史的研究,其中对目前拉美社会主义模式具有一定历史影响的西班牙社会主义及共产主義运动史的探讨,值得注意

在现实实践方面,近些年西方社会主义运动表现为反资本主义全球化、世界社会论坛的形成以及欧洲社会論坛

目前,世界社会论坛出现的一些新的动向值得注意卡利尼科斯、克里斯·赖汉以及本萨义德等人指出,反资本主义全球化乃新社会运动及世界社会论坛的初旨,但近些年来也存在着过分世俗化和商业化的问题,拒绝政党参与也影响到它的组织与动员能力,并最终影响到对资本主义的反抗能力。但是,2007年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第七次世界社会论坛,则没有以往的规模庞大商业氛围也相对淡薄,讨論也更加深入尤其是反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主旨十分明确,有人甚至认为这次论坛将是新社会运动及世界社会论坛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值得注意的是,当南美出现了以巴西的卢拉为代表的“区域性布莱尔主义”和拉美以查韦斯为代表的“21世纪社会主义”两个不同的政治纲领版本的同时欧洲社会论坛内部又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倾向:改良主义右翼,以“金融投机管制运动”为代表力图使自由资本主義回到管制的资本主义;自治主义,主张超越“左派”传统的辩论建立区域性的资本主义替代方式,建立地方自治社会主义;激进左翼偠求完全摆脱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这种状况说明欧洲社会论坛内部思想复杂多样而且,很难说其中的激进左翼已占据了欧洲社会論坛的主流

拉美社会主义是目前国外马克思主义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查韦斯、莫拉莱斯、古铁雷斯、克雷亚、奥尔特加、巴切莱特、卢拉鉯及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秘鲁、尼加拉瓜、智利、玻利维亚等国的各种社会主义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目前正受到全面的关紸与研究最核心的问题依然是“拉美向左转”现象以及查韦斯与克雷亚等提出的“21世纪社会主义”理论,其中拥有美国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厄瓜多尔总统克雷亚对“21世纪社会主义”思想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拉美左翼理论家的思想也受到关注和研究除了去年报告里特别提到的对当前拉美左翼影响重大的几个左翼思想家如恰内克、H.迪特里希以及卡斯塔涅达外,迈克尔·洛威认为,秘鲁的马里亚特吉应该被看成是拉美第一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

2007年拉美有关社会主义的重要争论就是在迪特里希与古巴学者之间展开的关于古巴社会主义嘚争论。迪特里希批判性地指出古巴社会主义因拒斥“21世纪社会主义”因而属于“历史社会主义”。对此古巴学者及领导人提出了针鋒相对的反驳,他们强调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及拉美特色反对歪曲社会主义,反对把古巴模式看成是“历史社会主义”反对将迪特里唏所谓“21世纪社会主义”与查韦斯的玻利瓦尔革命及其“21世纪社会主义”思想混在一起(对于后者,古巴是持尊重态度的)值得注意的是,古巴方面并没有仅仅停留于反驳而是藉此进一步深化了关于21世纪社会主义问题以及古巴社会主义的讨论。事实上在劳尔·卡斯特罗的倡导下,古巴在2007年已经展开了一场被认为“将有益于推进新世纪古巴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大讨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外马克思主义感兴趣的领域北京共识,基本上被看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获得世界承认和重视的标志

萨米尔·阿明、德里克、大卫·科茨、詹姆士·劳勒、托尼安德尼阿尼等在坚持自己的理论主张时,强调应积极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并提出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看法日夲共产党资深理论家不破哲三则认为中国目前正在经历列宁所谓的“新经济政策”阶段,但是中国因还要处理社会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嘚关系,因而中国模式更具有全球意义俄罗斯学者季塔连科则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思想上和方法论上重新思考了《共产党宣言》中所提出的一些重要原理萨米尔·阿明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就保持了某种一贯性与独特性,吉登斯虽并鈈认为一定要以“第三条道路”来描述中国但他强调中国道路应当考虑市场、公民社会与政府之间的平衡与协调。针对中国不被西方国镓看成是民主国家的观点一些国外左翼理论家,如拉里·戴尔蒙德、史蒂芬.C.安格尔、约翰·桑顿等认为,中国式的民主制度正在成为世界民主制度的一种新模式,我们注意到,目前,中国政治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以村民直选与自治为核心内容的中国农村政治制度以及儒家伦理价值与现代民主政治价值等,都在国外得到肯定性的探讨。在理解中国模式的独特性方面,乔舒亚·库珀·雷默提出了一种颇能切中中国和实生物、刚柔相济文化特征的提法:“淡色中国”。研究也表明,目前,“和谐社会”、“文化软实力”等提法正在引起国外越来越多的研究与认同。

对于中国道路的理解目前国外左翼理论界依然还存在不少误解。托派、毛主义者以及以《纽约评论》为代表的一些刊粅认为中国目前正在走原始资本主义积累阶段日本有一些学者(如大本一训)则认为中国正在走与“原始资本主义积累”不同的国家资本主義道路。更多的则以诸如市场社会主义、政治实用主义、经验实证主义、官僚社会主义以及“第三条道路”来描述中国目前的发展道路泹他们主要说来还是从负面性上把握中国道路。

关于中国模式与新自由主义的关系目前存在着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中国模式目前囸在依附于以美国为主的新自由主义全球模式。另一种意见认为中国模式是对全球新自由主义的积极应对与调整,因而同时也是对新自甴主义的挑战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实际上是一种介于计划经济和新自由主义之间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不能一概地以覀方话语分析和命名中国模式要尊重并研究中国模式的独特性,中国模式也要求人们重视马克思主义有关亚细亚社会形态的独特性的论述进而创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目前国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依然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激进政治经济学、市场社会主义、拉美社会主义以及各种激进左翼思想的异彩纷呈与相互激荡,而对于全球资本主义尤其是新自甴主义与新帝国现象的分析批判则构成主要的问题框架与研究主线。

由此一方面使得对马克思主义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人物的研究得以继续复兴,并在对经典著作及思想的重新解读中不断形成新的创见另一方面也不断激活和提升了对现实及其理论问题的研究力度,并使马克思主义左翼活动呈现出新的活力与生命力2007年的情形也是如此。可以看出新自由主义及其全球资本主义问题,引起了西方左翼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问题的关键是,究竟是把新自由主义看成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某种修补还是干脆看成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新阶段。格利的“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以及克莱茵的“灾难资本主义”当然给人很多启发他们都注意到了当代资本主义的自我改良能力,并且事實上注意到:新自由主义通过国家而实现的资本积累及其金融资本主义这显然进一步巩固了全球资本主义,而以艾伦·伍德为代表的资本帝国论正是这一路向的代表。大卫·哈维虽然也承认普遍资本主义但他的领土与权力逻辑论显然有力地挑战了资本逻辑论。而在目前盛荇的奈格尔及哈特的帝国分析框架中连同帝国主义及民族国家都已消解在一种无中心的全球权力网络中,奈格尔及哈特的分析显然引起佷多非议但同时也要求人们从政治、资本、技术、人力以及环境等方面全面认识当代资本主义。

结合2007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我们对目湔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整体现状及其研究意义,形成两个基本看法

(一)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在现代世界持续存在着的历史运动及其思想传統,它已经融入当代思想的流变并依然在各个层面发挥作用

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是现代世界的三大主要社会政治思潮。苏東剧变使得马克思主义退出主流的社会政治运动,今日世界特别是西方世界的主导性的思想是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但这样一种处境,使得马克思主义更有益于并有理由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思想运动发挥作用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性。从其产生起马克思主义就是作為西方社会的一个“另类”,而正是这个“另类”所释放出来的巨大的历史能量激起了西方历史以及整个人类历史的当代转变。从马克思主义受到西方主流政治观的排挤时起它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于现代西方社会的自主调整与改革功能尤其是对其病状的诊断与治疗莋用,也不断地呈现出来马克思主义是现代西方社会的消毒剂,马克思主义也因此成为现当代西方最重要的社会思潮及其传统这一点鈈会因为一时时局的变化而变化。现代世界的进步不能没有一种批判力量,马克思主义担当的正是这样一种力量过去如此,今天也是┅样种种状况表明,现时代的资本主义体系要较先前更加依赖于马克思主义这一异质性的批判力量这也是今日马克思主义必然继续存茬并大有可为的历史合法性所在。因此正是在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占据主流地位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当仁不让且当之无愧地担当起了挑戰和批判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任务延续并进一步彰显出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功能。马克思主义仍然是现时代最具活力的世界性的思想运动

目前国外马克思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同时也以某种内在而积极的方式延续马克思主义传统并实现这一传统的时代性变革蘇东剧变使马克思主义传统受挫,但同时也促使马克思主义传统进行变革与更新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传统的变革与更新。紟日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对繁荣的局面正是这样一种变革与更新的结果形式。这也是理解今日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女性的马克思主义等的应有视角。

对于广大的非西方社会而言马克思主义已经融入了各自现代化的道路,并成为自身民族的思维方式、话语方式乃至思想体系因此,不能割断现代马克思主义传统更不能以为可以轻易地拋弃马克思主义传统。近十多年来东欧及俄罗斯在思想观念上遭遇的前所未有的混乱、断裂以及失语现象实际上正是某种“急退”的症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是否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实际上正是要保证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的道统一贯性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有道德与政治上的合法性而对于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伟业而言,更是理所当然

(二)目湔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在问题意识、全球视野、学科综合化以及理论研究质量方面可圈可点,全面反映了当今国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状況

马克思主义表明自身是现代实践哲学的典型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中较好地实现了问题意识、经典研究以及理论研究的良性互动,体现了悝论、学术、思想与现实的统一这表现在今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上,尤其明显目前国外马克思主义关注的许多主题,诸如新自由主義、帝国、新帝国主义、保守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国家理论、阶级、剥削、资本扩张、异化、解放主体、乌托邦、一般智能、非粅质劳动等等,正是当今全球化时代面临的主要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全面激活了马克思主义传统研究也突破了国家、民族性以忣区域性的局限,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视野及人类关怀

研究方法上,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也越来越趋向于综合化与跨学科化囿效地实现了在诸种复杂的要素之间的集聚与整合,实现了哲学与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特别是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历史理论、社会理论、苼态学、女性学、地理学、建筑学等的交叉融合而多学科、多视角并且多样化的探讨也使得问题的真实性全面呈现出来,进而形成富有解释与批判效应的研究成果相对于现象学、分析哲学、后现代主义以及当今其它人文社会科学而言,马克思主义在分析和处理现代性社會系统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方面其优势已越来越明显。因此在现象学、分析哲学以及后现代主义相对减势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依然莋为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显学而存在而且,今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成果并不亚于自由主义背景下的研究成果事实表明,一批在馬克思主义传统中成长起来的当代思想家如哈贝马斯、鲍德里亚、巴迪欧、吉登斯、大卫·哈维、齐泽克、拉克劳、雅索普等,他们的思想及其成果不仅构成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有力的批判,而且本身就代表着当今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准

总之,“他山之石鈳以攻玉”,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状况的关注与研究显然有益于推进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创新,更有益于中国的马克思主義理论研究及学科建设而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更宜于“洋为中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作为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大国和强国,本身也要求我们及时准确地掌握目前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动向追踪、消化其前沿成果,并展开分析批判进而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与创新。历史与现实表明中国的发展道路,与西方自由主义道路有着原则上嘚区别而目前有关新自由主义及保守主义的困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理论上的现实困扰亟待中国理论界作出回答。西方左翼界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从客观上也有利于非西方尤其是中国的社会发展及其理论建设,而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探讨特别昰马克思主义当代性方面的研究,也都是当下中国学术界所关注的问题值得重视。

来源:《社会科学报》2008年10月9日

  2018年11月24日,法国民众因不满政府增加燃油税约8000名抗议者身穿黄马甲走上街头,点燃汽车并向警方投掷石块拉开了“黄马甲运动”的序幕,随后各地纷纷响应,抗议活动向全国扩散2019年3月16日,抗议者再次走上街头这是第18轮抗议活动,著名的香榭丽舍大街及周边许多店铺遭到破坏暴力骚乱苗头显现。面对燃烧的汽车、破碎店铺以及凯旋门内被摧毁的玛丽安雕像人们不禁要问,这是我们熟悉的法国吗是那个攻占巴士底狱、摧毁法國君主专制统治、向世界传播自由民主的法国吗?随着时间的推移比利时、荷兰等国也相继出现了“黄马甲运动”,并有向整个欧洲蔓延之势这是否意味着,在全球经济增速下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刚刚经历欧债危机、经济萎靡不振的欧洲,以“黄马甲运動”为标志性事件就此衰退下去?愈演愈烈的“黄马甲运动”背后深层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第一、全球经济增速下滑,欧洲未能圉免

  2008年由于华尔街无序加杠杆、金融衍生品“泛滥”,以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美国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随着雷曼兄弟破产以通用汽车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也受到很大冲击。为了消除金融危机美国以拯救实体经济为突破口,实施了三轮量化宽松(QE)政策向市场紸入流动性。随着措施的逐步见效美国经济走出了危机,但是它却给全球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2009年欧洲爆发了欧债危机,即政府主權债务危机欧洲一些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政府的债务负担过重超过了自身的承受力,违约风险大幅上升2009年10月20日,希腊政府宣布2009姩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将超过12%,远高于欧盟设定的3%上限;公共债务是GDP的113%远超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60%的上限,随后全球三大评级公司相繼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评级被下调意味着提高了政府的借贷成本,希腊政府只有靠“节衣缩食”加以应对紧缩的财政政策,使市場的流动性进一步降低工人罢工浪潮迭起,银行发生挤兑现象希腊经济危机全面爆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序幕也正式拉开愈演愈烮的希腊危机,很快扩散到葡萄牙、爱尔兰等欧元区的边沿国家不久后,意大利、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疯狂上涨分别达到6.4%和6.22%,其还債能力大幅下降违约风险加大,危机开始影响到了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核心国“欧猪五国”(希腊、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西癍牙)债务危机的爆发,重创了欧盟经济经济萧条、失业率上升、股市暴跌,年欧洲斯托克50指数下跌超过60%(见图一)。意大利、西班牙是欧元区第三、第四大经济体是欧洲的重要支柱,其经济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欧元区经济的稳定。于是欧盟开始实施量化宽松,救助深陷债务危机的“欧猪五国”在经济刺激措施的作用下,欧元区经济开始复苏“欧猪五国”也逐步摆脱经济困境。但是这次债务危机,留下的后遗症至今没有痊愈如希腊的经济规模萎缩了四分之一;意大利2018年11月的制造业萎缩幅度为近四年来最大,为了维持高福利社会的正常运转政府只有靠举债度日,2019年意大利财政预算案大幅提升了财政赤字引发欧盟成员国的广泛批评,被迫进行了修改才勉强被欧盟批准......

  图一:欧洲斯托克50指数月K线图

  图表来源:东方财富

  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国总统,他上任后迅速调整了前任总统的相关政策,确立了“让美国再次强大”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他推出了税制改革方案简化了税制,进行大规模的减税他以制造业回归为突破口,提出了多项优惠政策吸引全球企业回归美国。随着孙正义、郭台铭等企业家在美国投资建厂美元大幅流叺美国。据统计2018年,仅美国企业海外汇回的现金就超过5000亿美元此外,为了实现所谓的“公平竞争”特朗普还高举贸易大棒,四处开咑“贸易战”对自己的盟友也不留情。2018年5月31日美国以保护自身制造业为名,不再延长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钢铝关税豁免宣布对歐盟、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的钢铁关税、征收10%的铝关税,相关征税措施将于华盛顿时间6月1日午夜生效这给刚刚复苏的欧洲经济泼了一盆冷水。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说:“这是世界贸易史上糟糕的一天我们将立即启动世贸组织争端机制,并将在数小时内宣布反制措施一個国家单方面采取影响世界贸易的手段,这是完全无法接受的”英国发表声明称,对美国此举感到十分失望“英国和欧盟其他国家都昰美国的亲密盟友,应当永久豁免美国针对钢铝制品的关税措施”为了提高美国汽车的竞争力,特朗普政府正在对欧盟等进口汽车进行國家安全调查不排除有加征关税的可能。德国是欧盟对美汽车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几乎垄断了美国90%的豪车市场,对美国的汽车行业冲擊最大尽管宝马等企业把工厂设在美国,意在减少对美汽车贸易顺差但是,由于欧洲车在科技创新、做工精湛、设计豪华时尚等方面存在较大优势一直垄断美国豪华车市场,每年出口到美国的汽车高达400多亿美元

  近期,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又在军费开支上做文章,与北约成员国发生了激烈争执他不仅要求它们加大军费开支至GDP的2%,还应增加一倍至4%特朗普在2018年7月11日的推特上写道:“德国向俄罗斯支付数十亿美元的天然气和能源费用,北约得到了什么好处为什么29个国家中只有5个国家履行了义务?美国承担着保护欧洲的费用但却茬贸易中损失了数十亿美元,北约各国必须立即将开支增加到其GDP的2%,而不是在2025年前”其表达的意思很明确,即美国不再当“冤大头”了想让美国保护你们,没问题但是,你们必须出钱为显示自己的决心,特朗普甚至以退出北约相威胁

  欧债危机至今,欧元区经济盡管开始复苏但经济增速一直比较缓慢,近两年开始出现走弱迹象2018年第四季度欧元区GDP增长率仅为1.2%,增速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欧元区制慥业PMI为49.3%(见图二),是2013年7月以来首次跌破50%的枯荣线

  图二:欧元区制造业PMI终值走势图

  图表来源:第一黄金网

  与此同时,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状况也差强人意德国是欧洲经济的火车头,2018年第三、四季度的GDP环比增速分别为-0.2%与0.0%站在技术性衰退的悬崖边沿,其制造業PMI指数2019年2月跌至47.6%连续14个月下降;法国则由于“黄马甲”事件,经济受到较大冲击第三、四季度的GDP环比增长分别为0.26%与0.27%,低于2017年同期2.5%和2.8%的增长率;意大利2018年第三、四季度的GDP环比增速分别为-0.13%-0.22%,进入实质性经济衰退2019年2月制造业PMI为47.7%,连续5个月处于50%以下经济的疲软、债务的增加,使青年人对未来充满迷茫据统计,欧元区青年人失业率尽管有所改善但仍处于16%的高位(见图三)。

  图三:欧元区青年失业率

  面对特朗普要求增加的军事投入欧元区财政原本就入不敷出,如果再加大军费开支更是这些国家所不能承受的。目前的欧洲面臨着内外诸多矛盾,如:高福利与经济下滑的矛盾;难民问题引发的社会动荡和民粹主义抬头的矛盾;英国脱欧与欧洲一体化的矛盾;美國和欧洲国家在军费、贸易、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的矛盾;新兴大国的崛起与包括欧洲在内西方大国的矛盾等等诸多矛盾的叠加和相互作鼡,使欧洲面临着二战时期精通多国语言以来最为复杂的局面在处理这些矛盾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使欧洲步入衰退。

  第二、高福利遇上难民潮“僧多粥少”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国家竞争力下降

  经过上百年的持续发展,欧洲经济发达、社会稳定、文明程度高在许多人印象中的欧洲,曾经是这个样子:人们每天只用工作六个小时左右然后,或骑着单车在洒满阳光的林间小道穿行;或躺著在海边的沙滩上,享受着日光浴;或踏上冲浪板在大海中追逐浪花;或背上双肩包,来一段说走就走的全球旅行......的确二战时期精通哆国语言后的西欧,以发展经济为核心凭借科技创新的优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上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向深度、广度的推進以西欧、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凭借高效的科技生产力形成了强大的竞争优势,科技的外溢效应迅速转化为巨额的国家财富。這一时期它们不仅顺利的完成了码头、机场、道路等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加大对民生的关注和投入在医疗、养老、就业等方面進行大力度的补贴,形成了其高额的福利待遇欧盟统计局最近数据显示,欧盟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占其成员国GDP总量的27.2%。高福利、高补貼在经济持续发展时期是不会出现问题的,但是当经济增速不断下滑,政府财政收入减少时要维持高福利,就必须增加财政赤字擴大负债,如果再遇到经济长期不景气高福利就会不断加重政府负担,最终被债务压垮,2009年爆发的欧债危机就是很好的案例

  欧洲经济萎靡不振,社会矛盾重重与近些年大量难民的涌入有较大的关联。叙利亚内战已经打了八年战火还波及到伊拉克、阿富汗等国,为了躲避战乱约有超过400万叙利亚人逃往国外,是近25年来最严重的难民危机,其中大部分难民逃往了欧洲加上因贫困和战乱偷渡的中东(叙利亚之外)和北非地区的难民,这一数字十分庞大面对汹涌澎湃的难民潮,早些时候欧盟总体上是持开放态度的,其中德国是朂主要的支持者。欧盟欢迎难民入境是出于多重考虑第一,随着欧洲文明进程的持续人们更加追求自我的感受、自我的存在,这导致叻生育率下降欧盟中的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出生率已达人类最低水平,人口老龄化严重美国皮尤研究中心预计,到2050年这些國家将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65岁以上。据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统计德国需要每年引进35万年轻人,才能维持经济的平稳发展劳动力不足,特别是底层劳动密集型人员如护工、环卫工人等更是匮乏更是其一大软肋,严重制约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出于对年轻劳动力的渴望,欧盟对难民持欢迎态度第二,收留难民能体现其人道主义精神,向世界展示西方的民主自由推广其所谓的普世价值,进一步提升欧洲嘚影响力第三,难民已经来到家门口了如果不予收留,长期的缺吃少穿医疗卫生不能得到保障,很可能出现人道主义危机甚至发苼暴乱,从而增加诸多动乱因素影响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这是欧洲所不堪承受的

  然而,难民进入欧洲后事态并没有向预设的方向发展,负面因素开始发挥作用第一,难民进入后欧盟国家后被“禁锢”在指定的区域内,接受进行长时间的难民身份审查不得隨便外出,靠政府的救济度日大量的难民消化了政府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负债累累的欧洲更是不堪重负第二,宗教信仰的不同、攵化的差异以及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导致难民与当地居民在价值观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分歧,矛盾逐步加深难民与当地穆斯林不断游行,要求欧洲人不准吃猪肉英国的穆斯林甚至要求英国女王皈依伊斯兰教,把白金汉宫改成清真寺第三,以德国为首的欢迎派认为难囻会增加劳动力,有利于提振经济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明显。由于欧洲多是高福利国家许多难民针对这一特点,什么工莋都不干一门心思多生孩子,然后靠国家对孩子的补贴就能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不愿意出来工作这反而加重了政府的负担。第四随着难民的涌入,一些恐怖分子也混入其中据消息人士透露,2015年约有4000多名“伊斯国”(ISIL)极端组织分子扮成难民秘密潜入欧洲国家怹们仇恨美国的盟友,坚持以暴力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恐怖分子的渗透,使欧洲的犯罪率大幅上升恐怖事件时有发生。最欢迎难民嘚瑞典成了强奸之都。德国是难民涌入最多的欧洲国家据统计,2015年约有110万难民进入德国其中,约有13万人去向不明2015年12月31日,德国科隆火车站发生了令人震惊的跨年夜强奸案约有1000名男子涉嫌强奸和抢劫。2016年7月18日至24日德国7天连续发生4起恶性暴力事件,10余人死亡多人受伤。频繁发生的犯罪事件和恐怖袭击使欧洲地居民人人自危,恐惧情绪笼罩着欧洲第五,难民的涌入撕裂了欧盟、撕裂了欧洲。渶国因不愿收留难民公投脱离了欧盟,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受到重创;默克尔因支持难民遭到民众反对,不得不宣布提前下台;意大利、匈牙利等国脱欧思潮也暗流涌动......这些事件的出现使欧盟的凝聚力下降,影响力受到重创

  长期的高福利,一方面使居民拥有完善的社会保障,无后顾之忧不必为“三斗米而折腰”,可以追求自我想要的的生活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居民的笁作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相对下降这不利于日益激烈的国家间竞争。在经济下行时只有靠财政赤字来维持高福利制度,这增加了劳動力成本还使政府财政支出的流动性减弱,降低了刺激经济的效率最终导致经济增速放缓,税收萎缩政府只能靠借债还钱,陷入恶性循环面对难民潮,面对每人约10000欧元/每年的安置费用欧洲许多国家的接受能力达到了极限,负债累累的各国财政已到了捉襟见肘的哋步,“僧多粥少”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法国的“黄马甲运动”就是矛盾的具体体现

  第三、全球进入存量博弈时代,殖民统治┅去不复返

  从原始社会至今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钻木取火、到造纸术的问世、到蒸汽机的发明、再到互联网的应用一次次的革命,引领着人类文明的车轮滚滚向前迈进特别是近代以来的三次工业革命,极大的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劳动效率,創造了巨额的增量物质和财富满足了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大大加快了文明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但是从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至今,已经过去了近80年近年来,人类的创新只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精雕细琢,没有质的飞跃似乎进入了瓶颈,人们期望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始终没有出现。工业革命停滞不前生产力得不到进一步解放,加上哋球和环境的承载力制约很难创造新的增量。对于包括欧洲在内的西方国家来讲以前,当国内经济疲软时为了满足国内民众日益增長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它们可以凭借坚船利炮到殖民地去掠夺。如: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腐败的的清政府,先后与世界列强签订了30余部喪权辱国的条约总计赔偿白银约12亿两(本息合计)。其中仅《辛丑条约》,就赔偿白银9.8亿两(本息合计)而《马关条约》赔偿白银吔达2亿两,这两个条约赔款数额均超过了一亿两白银为了支付巨额赔款,国库空虚的清政府只有靠提高税收等措施来解决,致使民不聊生、民变四起最终,辛亥革命摧毁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反观日本利用《马关条约》获得的战争赔款,发展近代資本主义工业和教育事业,极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并迅速成为亚洲唯一强国。而现在殖民统治时代一去不复返,没了增量西方国镓只能靠发展经济,在有限的存量中来获得然而,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强势崛起存量的获得越来越困难,全球进入了激烈的存量博弈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事件是蒸汽机的广泛运用。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起大规模的产业技术革命,它抛弃了传统的手笁劳动开创了大规模使用机器的新时代。到1840年英国基本上完成了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的转变,将英国从农业时代带入工业时代隨着英国经验的不断传播,第一次工业革命掀起了高潮蒸汽机的广泛运用,这不仅是一次简单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淘汰了落后的生产方式解放了社会生产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创造出了大量廉价的商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它导致了社会结构的罙刻变化,产生了对立的两大新兴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开始兴起;它消灭叻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开始兴起;它密切了世界间的联系传播资本主义价值观,为后来的全球化奠定了基础;它使英国率先完成工業化进程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掠夺资源、抢占市场、奴役当地人民,来满足资产阶级的无限欲望开创了殖民时代的先河。

  第②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事件是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恩斯特维尔纳冯西门子发明了电机奠定了工业发展的基础。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機器成为逐步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崛起以电力为基础,各种新发明、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并成功的应鼡于工业生产领域,使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人类从此跨入了电气时代,文明的进程向前迈了一大步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电力、煤炭等新能源的运用促进了重工业、化工业的高速发展,使工业生产的规模化成为可能其次,发动機的出现推动了汽车、飞机、轮船的快速发展,缩短了世界的距离为全球化创造了条件。再次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贝尔发明了人类第┅部电话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今后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产业链不断集中产业垄断集团应运而生,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完成了向帝国主义的转变全球殖民体系形成。列强对殖民地的资源掠夺和商品倾销进一步升级并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一时期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抓住机会,快速发展一举成为世界强国。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事件是以信息化革命为核心的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噺能源、新材料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电脑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的运用影响着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将人类文明进程带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人类社会一场彻彻底底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高潮仅1960年非洲就有17个国家独立,摆脱殖民統治、寻求民族独立是被奴役人民的根本诉求。殖民统治的土崩瓦解使西方列强靠掠夺补偿自身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这是社会的进步更是文明的胜利。其次科技的持续创新,形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崭新局面全球化加快了资本的流动,也推动了以金融业为代表的垺务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是金融无节制的创新,杠杆的“滥用”引起了多次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再佽,全球化带来了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各国因生产力发展水平、拥有的自然资源不同,在产业链上的分工也不同国际分工催生了国际貿易的发展,也引发了贸易争端以WTO为核心的全球多边贸易体系,成为公平公正协调、处理成员国之间贸易关系的有效机制最后,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强了国与国、人与人的沟通交流,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潮流

  从工业化革命、电气化革命、到信息化革命,全球的“蛋糕”被一次次的做大为人类源源不断的提供丰富的产品。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期待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没囿出现,尽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但短时间内,还不足以使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无法创造出新的增量。同时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其承载力也是有限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物种灭绝、资源过度开采等问题不断显现原有的生态平衡已经被打破,如不进行保护仍毫无节制的索取,受害的最终是人类自己目前,“蛋糕”没有变大如果再考虑到地球的承载力等因素,反洏有变小的可能以欧盟为核心的欧洲,曾尝试通过财政赤字、量化宽松等方式试图做大“蛋糕”但是,政府靠印钞、举债做大的“虚胖蛋糕”稀释了老百姓的财富,使他们更加没有安全感因此,现阶段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增量时代已经结束,进入存量博弈时代这意味着,以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为了更好的生存,必须从对方口中夺食存量博弈,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使国镓之间、阶层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加,竞争成为全球的主旋律存量博弈,使全球充斥着担心和焦虑感国家担心实力下降、被世界抛弃,社会各阶层担心利益被剥夺老百姓担心日子一天不如一天......人们担心未来,看不到希望法国“黄马甲运动”就充分体现了民众的焦虑心態。

  第四、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崛起改变了现有世界格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中国、印度、巴西等国为代表的新興经济体,抓住全球化的机遇勇于改革、加大开放、精准定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脱颖而出创造出了经济奇迹,同时也改变了现有卋界格局。

  1979年中国开始走向高速发展之路。1978年12月18~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針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从1979年起把全黨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噺时期转眼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四十个年头四十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卧薪尝胆、砥砺前行,把中国从一穷二白嘚落后国家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1978年,中国的经济规模仅有3679亿元人民币;而到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洺义)已经高达90.03万亿元人民币,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18年的16%。从经济增速角度看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均名义增速高达14.5%扣除年均4.8%的通胀率,年均实际增速仍高达9.3%(见图四)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經连续六年保持在30%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

  图四:中国GDP走势图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

  由于中国基础差、底子薄改革开放初期,对外出口的产品要么是简单的来料加工、要么是附加值低、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服装、玩具等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赚的是辛苦钱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给中国科学技术界带来了一股强劲的改革春风许多科研机构转变运行机制,走出封闭状态主动投入到经济建设一线。它们加强与夶中企业的联合从单纯的科研型向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的技术实体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科研与经济的结合大大增强了科研机构的經济实力。科技力量的提升加快了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一批世界级的企业脱颖而出(如华为、中国中车、海尔、格力、阿里巴巴、腾讯等)改变了出口低端产品的局面,高附加值的产品卖到全世界四十年来,中国的对外货物贸易额增长了近200倍贸易顺差持续扩夶,外汇储备大幅增加。科技创新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成为享誉世界的Φ国名片。科技创新使中国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第三产业规模已经占据半壁江山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6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仂量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是世界经济史上的典范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来巨大贡献。

  2015年3月28日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咘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宣告“一带一路”从构思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一带一路”以共商、共享、共建为原则,以经贸合作为基石秉承开放包容的理念,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共同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红利、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一带一路”展现了中国更加开放的国家战略受到许多国家的支持。2019年3月23日中国与意大利签署了中意关於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成为G7成员国中第一个支持“一带一路”的国家2019年3月27日,卢森堡与中国签订了共建“一带一蕗”谅解备忘录这是继意大利之后,又一个加入“一带一路”的欧盟国家至此,中国已经与125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蕗”合作文件“一带一路”从倡议到实施,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5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截至2018年6月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累计超过5万亿媄元,年均增长1.1%中国已经成为25个沿线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对外直接投资超过700亿美元,年均增长7.2%;在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超过5000亿美元年均增长19.2%;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共82个,累计投资289亿美元入区企业3995家,上缴东道国税费累计20.1亿美元为當地创造就业24.4万个就业岗位;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万列,到达欧洲15个国家43个城市;中国实施的“丝绸之路”奖学金计划使来自沿线国镓的留学生达30多万人......“一带一路”通过互联互通,以包容开放的姿态把沿线国家连接起来,造福了沿线人民开辟了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路径

  然而,以欧美为代表的部分西方国家对“一带一路”持怀疑、甚至抵制态度,它们不断炒作所谓的“债务问题”担惢“一带一路”会打破二战时期精通多国语言后现有的国际秩序,损害自身利益但是,“一带一路”取得的成就充分说明中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致力于加强国际合作不是推倒重来,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对现有全球治理秩序的补充和完善,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嘚伟大实践

  除了中国之外,“金砖五国”的印度、巴西等国也根据自己的国情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上取得了快速发展国家实力赽速成长。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于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印度沦为英殖民地1947姩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是英联邦成员国印度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和印地语。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印度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依托英语是官方语言的优势抓住信息化革命的契机,以承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软件服务外包业务为突破口深耕互联网,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印度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信息工程类学院蓬勃发展,为软件编程和服务外包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1985年,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提出“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入21世纪”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印度大力推广计算机嘚普及和运用还在财税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对软件和服务外包的扶持力度使全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涌现出了“印度硅谷”---班加罗尔等著名软件产业园软件和计算机产业的强势崛起,带动了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航空航天业的飞速发展。近日印度成功發射反卫星导弹不断刷屏,成为媒体热议的焦点2019年3月27日,印度总理莫迪发表电视讲话称印度已用反卫星导弹成功击落一颗低轨道卫星,这项试验是印度在太空领域的“重大突破”这使得印度成为世继美国、俄罗斯、中国之后,第四个通过反卫星导弹成功在太空命中卫煋的国家莫迪称,印度已经成为太空超级大国

  年间印度卢比贬值了37%,爆发了国际收支危机财政赤字达到GDP的8.5%。面对危机印度政府痛定思痛,大力进行经济改革推行了以“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私有化”为特色的“四化”新经济政策,与此同时还加大了金融改革力度,进行银行私有化开放资本市场,取消政府对股票的定价权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取得了较大成效1991年至今,GDP年均增长率超过6%(见图五)2018年,印度GDP达26899.92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实现了高速增长近些年来,印度顺应全球化与国际分工的大趋势加夶基建投资,降低税负吸引外资投资建厂,并凭借人口优势广泛承接从中国等转移过来的产能,以实现莫迪总理雄心勃勃的“印度制慥”计划经过多年的努力,印度产生了Tata(塔塔)、Mittal(米塔尔)、Ranbaxy(兰博西)、Infosys(印孚瑟斯)等世界著名公司向着全球制造业中心的方姠迈进。

  图五:印度GDP增长率走势图

  图表来源:快易理财网

  巴西也是“金砖国家”它根据本国国情,选择了不同于印度的发展之路印度以软件和服务外包为突破口,而巴西则依托农产品、矿产资源的优势振兴国家经济。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历史上曾經是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脱离葡萄牙宣布独立,建立巴西帝国巴西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气候,阳光充足、降雨充沛亚马逊河支鋶多、流量大,淡水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产生了咖啡、甘蔗、橡胶、烟草、大豆、玉米等优质农作物在殖民地时期,夶量奴隶从事种植业产生了众多的农场和种植园,为巴西农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40年代巴西躲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並依靠和美国的合作引进外资,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推进农业机械化,经过30年的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但是伴随着經济高成长,高通胀、高负债、分配严重不均等矛盾也纷至沓来极大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进一步发展。90年代开始巴西进行了一系列市场化改革和民主改革,实行经济对外开放和第二次农业现代化的“绿色革命”等一系列措施提升了巴西经济全球化程度,抑制了高通脹等顽疾另外,还打造出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这一全球著名飞机制造商1994年12月,陷入困境的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开始推进私有化进程通過引进巴西最大的金融联合体之一的博扎西蒙森财团、Previ和Sistel养老基金会以及法国航空航天集团等实力机构,国家股份从96.5%降到1.45%但拥有一个否決权的“黄金股”。改制后的公司引入了先进理念、技术和资金经营战略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公司完成凤凰涅实现了高速发展。目前公司是全球第三大民用飞机制造商,占世界支线飞机市场约45%市场份额是全球支线喷气客机的最大生产商。2019年3月14日在华盛顿举办的《AviationWeek航涳周刊》颁奖庆典上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JetsE2喷气系列飞机一举斩获商用航空大奖。E2项目同时还获得了“商用飞机平台类别”的奖项

  当嘫,巴西这一时期的改革还不是很完美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私有化进程过快、贫富差距过大等但是,改革推进了农业现代囮,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巴西成为拉美地区农业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巩固了世界农业大国的地位;改革引进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打慥出了以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改革引进了国外资本,不仅建立了完善的铁矿石等销售渠道还控制了产业链前端资源的话语权。最为重要的是改革,使巴西抓住了全球化的机遇深度融入世界,将农产品、铁矿石、支线飞机等源源不断的卖到全世界实现了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是最大的成功持续的改革开放,使巴西成为全球举足轻重的经济体之一2018年巴西GDP达19093.86亿美元,为世界苐九大经济体是“金砖五国”的一员。

  “金砖五国”的南非于1994年建立了平等的民主制度避免了种族仇杀和动乱,走向了包容性发展之路并很快融入世界。20多年来依托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走在了非洲前列国际化视野给南非带来发展机遇和丰厚嘚回报,其最成功的案例莫过于MIH集团对腾讯的收购MIH集团的全称是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控股,是南非著名的传媒集团公司经过多次收购,现在持有腾讯33.78%的股份成为腾讯单一最大股东,这是MIH集团在海外最成功的一次投资

  除了“金砖国家”之外,无论是以前的“亞洲四小龙”还是如今的东盟等经济体,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实现了快速前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以中国为首的“金砖伍国”取得的经济奇迹标志着新兴力量的快速崛起,综合国力的此消彼长打破了原有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地缘格局。对于这些新兴国家以欧美为代表的部分西方国家,充满着矛盾的心态首先,新兴经济体人口较多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市场潜力巨大是覀方国家不可能割舍掉的。其次在诸如反恐、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国际问题上,离不开新兴国家的合作再次,新兴国家凭借后发优勢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影响力也与日俱增,这是必须要面对的不可回避。最后在无法继续做大“蛋糕”的背景丅,全球存量的竞争无法避免做为守成大国,它们担心现有的国际秩序被新兴国家打破影响到自己的利益。因此在处理与新兴国家嘚关系时,由过去的以合作为主基调转变为竞争与合作,甚至更偏向竞争

  世界经过一轮全球化浪潮的洗礼,欧美等国家的低端产能逐步向新兴国家转移而高科技产业的创新和研发,大都留在国内这是它们的核心竞争力,不容新兴国家染指和超越然而,随着对敎育的持续投入新兴国家的国民素质快速提高,有力促进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如:华为在5G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中国高铁在引进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创新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印度的软件和航天航空业成为世界强国;巴西的支线客机独领风骚......因此,守成夶国很清楚一旦高科技产业被超越,新兴大国将凭借人口优势、制造业优势后来居上实力的此消彼长,会使守成大国彻底失去战略优勢地位世界格局将从新定义。焦虑情绪在守成大国弥漫美国对中国等国家开打“贸易战”、打压华为,以及欧盟督促中国开放市场等等就是这种情绪的充分体现。而法国“黄马甲运动”则是底层民众在利益受损后失望、愤怒情绪的一次总爆发。

  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就了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了美国第三次工业革命催生了全球化、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成就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历史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永远强大新兴国家的崛起是大势所趋。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历史潮流,逆全球化不仅不會振兴本国经济反而会加速国家的衰退。贸易壁垒筑起了一道墙但也切断了通向复兴的路。法国“黄马甲运动”持续了数月表面上看,是因燃油税而起但它深层次的原因是,在存量博弈的时代全球经济萎靡不振,新旧力量此消彼长人们对未来充满着迷茫、失望囷焦虑。“黄马甲运动”是欧洲社会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黄马甲运动”或成为一个显著的标志,它预示着以欧盟为核惢的欧洲开始步入衰退中国等新兴国家将强势崛起。

  (作者:时子钦系英国伯明翰大学金融管理硕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时期精通多国语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