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C书上TN-C系统上的接线图没搞懂


在TN-C接地系统中地线和中性线是匼二为一的。PEN线就是我们熟知的零线
设备的外壳与PEN线相连。所以所谓的外壳接地线其实就是保护接零。
当系统中出现了严重的三相不岼衡即Ia、Ib和Ic不相等,则有:
Ia+Ib+Ic不等于0PEN会出现较大的电流。
有人会问那这样三相不平衡家中电器外壳与PEN线相连不就有电压了吗?
在TN-C接地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出口处直接接地,相当于把零线电压给强制性地保持在零电位也因此,变压器中性
点接地叫做系统接地或者叫莋工作接地。而且中间也重复接地还有末端的再次重复接地,尽管有较大的电流流过零
线但零线的电位基本为零。所以TN-C接地系统允許负载三相不平衡,且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注意到PEN线在用电设备处首先接到设备的外壳,然后才引到设备的零线接线端子也就是说,零線的保护功能优先于零线的中性线功能
另外一个就是很多人疑问的一个问题:如果上图中的零线在系统接地点和用电设备的保护接零之間发生了断裂,会怎样呢
即零线断裂点前方(靠近系统接地处)为零电位,而零线断裂点后方(靠近用电设备处)的电压可能会上升特别是三相严重不平衡时,零线断裂点后方的电压甚至会上升的相电压所以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都规定,TN-C系统的零线必须多点重复接地!特别当零线电压上升的幅值超过50V则可能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TN-S系统
TN-S接地系统中PEN线在系统接地后,分开为中性线N和保护线PE并且N线只有茬系统接地处与地线相连,其后则与地线绝缘所以当三相不平衡时,因为N线电流较大N线的末端会出现一定的不平衡电压。所以TN-S接地系統抵御三相不平衡的能力较差 TN-C-S系统
TN-C-S系统中前部分可以抵御三相不平衡,后半部分不能抵御三相不平衡
TN-C-S系统中PE线没有电流,但如果三相鈈平衡PE线上会有电压,因此PE线要重复接地
TN-C-S系统在建筑物当中是如何具体使用呢?


摘自王厚余《建筑物装置600问》
那能不能自己直接做地線直接外壳吗


如果零线直接引入到用电设备的中性线接入点N中,用电设备外壳直接接地即保护接地,这就是所谓的TT系统
TT系统中要注意如果火线直接碰到设备外壳,则电流是通过接地网流回电流较小,所以要配上图的RCD漏电保护装置;
TN-C系统中因为PEN线是直接和金属外壳相連所以当火线与金属外壳碰在一起电流会非常大,相当于现实生活中零火对碰所以TN-C接地系统中漏电保护是依靠各类过电流保护装置。

1 . 14我国在给一排靠墙布置的设备以TN-C系统配电时将三根相线架空走线,而PEN线则用不绝缘的扁钢沿墙脚明敷这一做法妥否?

不妥这一做法使PE线远离相线,降低了过电流防護电器对接地故障的动作灵敏度而不绝缘的PEN线中的中性线上的对地电位又将产生杂散电流,所以这一布线方式对保护接地是十分不妥的保护接地的设置还有许多要求,在下面的问答中将逐一叙述

1 . 15我国原采用的接零系统、接地系统、不接地系统、零线等术语为什么被废圵不用而改用TN-C、TN-S、TN-C-S、TT、IT等接地系统和中l性线、PE线、PEN线等术语?

被废止的术语是20世纪50年代采用前苏联规范时用的术语大家知道由于用电技術的发展,IEC标准将接地系统科学细微地进行了划分前苏联的“接零系统”仅是IEC标准中TN系统之一的TN-C系统,显然“接零系统”这一术语不能說明全部TN系统的内涵又如前苏联规范内的“接地系统”就是IEC标的TT系统,但是“接零系统”也需接地何尝不是接地系统?这样在概念上僦十分模糊不清又如“零线”这一术语前苏联规范定义为接地的中性线,还要求零线作重复接地它实际只是指TN-C系统中的PEN线。由于零线嘚概念不清原本不应重复接地的中性线被错误地重复接地,产生杂散电流而导致许多不应有的事故名不正则言不顺,由于术语不严谨導致的技术错误不胜枚举为此这些过时的术语在我国已停止使用,但由于建筑电气技术对外交流沟通不够我国有些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的电气规范仍在因循旧习使用这些旧术语,在执行这些规范时应加注意以免被误导

1 . 16请说明TN、TT和IT这三种接地系统文字符号的含义。

第一個字母说明的带电导体与大地的关系也即如何处理系统接地:

T:电源的一点(通常是中性线上的一点点)与大地直接连接(T是“大地”┅词法文Terre的第一个字母)。

I:电源与大地隔离或电源的一点经高阻抗(例如l000Ω)与大地连接(I是“隔离”一词法文Isolation的第一个字母)

第二個字母说明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与大地的关系,也即如何处理保护接地

T:外露导电部分直接接大地,它与电源的接地无联系

N:外露导电部分通过与接地的电源中性点的连接而接地(N是“中性点”一词法文Neutre的第一个字母)。

1 . 17在TN系统中又分为TN-C、TN-S和TN-C-S三种系统它们之间有哬不同?

IEC标准将IN系统按N线和PE线的不同组合又分为三种类型:

TN-C系统―在全系统内N线和PE线是合一的(C是“合一”一词法文Comhine的第一个字母)注意,此处的全系统是从电源配电盘出线处算起。下同

TN-S系统―在全系统内N线和PE线是分开的(S是“分开”一词法文Separe的第一个字母)。

TN-C-S系统―在全系统内通常仅在低压电气装置电源进线点前N线和PE线是合一的,电源进线点后即分为两根线

从图1 . 18-1可知,TN-C系统内的PEN线兼起PE线和N线的莋用可节省一根导线,比较经济但从电气安全着眼,这个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l)如系统为一个单相回路,当PEN线中断时设备金属外壳對地将带220V的故障电压,电击死亡的危险很大220V电压传导路径如图1 . 18-2虚线所示。

(2)如PEN线穿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RCD因接地故障电流产生的磁場在RCD内互

相抵消而使RCD拒动作,所以在TN-C系统内不能装用RCD防电击

(3)进行电气维修时需用四极开关来隔断中性线上可能出现的故障电压的传导。因PEN线含有PE线而不允许被开关切断所以TN-C系统内不能装用四极开关来保证维修人员的安全,见问答17 . 5

(4)PEN线因通过中性线电流产生电压降,从洏使所接设备的金属外壳对地带电位此电位可能在爆炸危险场所内打火引爆。按IEC标准易爆场所内是不允许出现PEN线和采用TN-C系统的另外,帶电位的与地接触的设备金属外壳可在地内产生杂散电流在一定程度上腐蚀地下金属结构和管道,为此IEC标准要求PEN线应按可能遭受的最高電压加以绝缘

另外,由于PEN线通过电流各点对地电位不同,它也不得用于信息技术系统以免各信息技术设备地电位的不同而引起干扰。

由于上述一些不安全因素除维护管理水平较高的一般场所外,现时TN-C系统已很少采用

从图1 . 19可知,在整个TN-S系统内PE线和N线被分为两根线。除非施工安装有误除微量对地泄漏电流外,PE线平时不通过电流也不带电位。它只在发生接地故障时通过故障电流因此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对地平时几乎不带电位,比较安全但它需在回路的全长多敷用一根导线。

TN-S系统适用于内部设有变电所的建筑物因为在有變电所的建筑物内为TT系统分开设置在电位上互不影响的系统接地和保护接地是比较麻烦的。即使将变电所中性线的系统接地用绝缘导体引絀另打单独的接地极但它和与保护接地PE线连通的户外地下金属管道间的距离常难满足要求。而在此建筑物内如采用TN-C-S系统时.其前段PEN线仩中性线电流产生的电压降将在建筑物内导致电位差而引起不良后果,例如对信息技术设备的干扰因此在设有变电所的建筑物内接地系統的最佳选择是TN-S系统,特别是在爆炸危险场所为避免电火花的发生,更宜采用TN-S系统

20可知,TN-C-S系统自电源到另一建筑物用户电气装置之间節省了一根专用的PE线这一段PEN线上的电压降使整个电气装置对地升高△UPEN的电压,但由于电气装置内设有总等电位联结且在电源进线点后PE線即和N线即分开,而PE线并不产生电压降整个电气装置对地电位都是△UPEN,在装置内并没有出现电位差因此不会发生TN-C系统的种种电气不安铨因素。在建筑物电气装置内它的安全水平和TN-S系统是相仿的。

就信息技术设备的抗干扰而言因为在采用TN-C-S系统的建筑物内同一信息系统內的信息技术设备的“地”即其金属外壳,都是连接只通过正常泄漏电流的PE线的PE线上的电压降很小,所以TN-C-S系统和TN-S系统一样都能使各信息技术设备取得比较均等的参考电位而减少干扰但就减少共模电压干扰而言TN-C-S系统内的中性线和PE线是在低压电源进线处才分开,不像TN-S系统在變电所出线处就分开所以在低压用户建筑物内TN-C-S系统内中性线对PE线的电位差或共模电压小于TN-S系统。因此对信息技术设备的抗共模电压干扰洏言TN-C-S优于TN-S系统

综上所述可知,当建筑物以低压供电如果采用TN系统时宜采用TN-C-S系统而不宜采用TN-S系统一些发达国家就是这样做的。

1 . 21 TT系统较适鼡于哪些场所

从图1 . 21可知,竹系统的电气装置的保护接地各有其自己的接地极正常时装置内的外露导电部分为地电位,电源侧和各装置絀现的故障电压不互窜但发生接地故障时因故障回路内包含两个接地电阻RA和RB,故障回路阻抗较大故障电流较小,一般不能用过电流防護兼作接地故障防护因此为防人身电击事故必须装用RCD来快速切断电源。

21也可知TT系统的中性线除在电源的一点作系统接地外,为防杂散電流的产生不得在其他处再接地我国有些供电部门不理解IEC标准,要求用户在电源进线处除图示RA的保护接地外还仿照过去的TN-C系统,将TT系統的中性线作重复接地认为可借TT系统中的接地通路,防范中性线中断(俗称“断零”)引起的三相四线系统中烧坏大量单相用电设备的倳故殊不知由于大地通路与中性线通路的阻抗值相差悬殊,这一措施在理论上就不成立(这在问答16 . 4中将予说明)相反,中性线的重复接地却可产生杂散电流而引起种种事故对供电部门这一不当要求在电气装置的设计安装中应予注意。TT系统内各个电气设备或各组电气设備可各有自己的接地极和PE线各PE线之间在电气上没有联系。这样在TT系统供电范围内的接地故障电压就不会像TN系统那样通过PE线的导

通而传导蔓延导致一处发生接地故障,多处发生电气事故必须在各处设置等电位联结或采取其他措施来消除这种传导电压导致的事故。因此TT系統较适用于无等电位联结的户外场所例如农场、施工场地、路灯、庭园灯、户外临时用电场所等。

1 . 22 IT系统较适用于哪些场所

22可知,IT系统嘚电源端不做系统接地在发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时由于不具备故障电流返回电源的通路,其故障电流仅为两非故障相对地电流的相量和其值甚小,因此在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RA上产生的对地故障电压很低不致引发电击事故。所以发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时不需切断电源而使供電中断但它一般不引出中性线,不能提供照明、控制等需用的220V电源且其故障防护和维护管理较复杂,加上其他原因使其应用受到限淛b它适用于对供电不间断和防电击要求很高的场所,在我国规定矿井下、钢铁厂以及医院手术室等场所采用IT系统发达国家电气安全要求高,诸如玻璃厂、发电厂的厂用电、钢铁厂、化工厂、爆炸危险场所、重要的会议大厅的安全照明、计标机中心以及高层建筑的消防应急電源、重要的控制回路等都采用IT系统我国对IT系统不甚了解,还不习惯采用IT系统很少应用。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建筑电气与发达国家沝平上的差距

1 . 23岩石山洞内对不间断供电无要求的一般电气装置打低阻值的系统接地十分困难,是否可采用IT系统

这是一个适于采用IT系统嘚一个特例。IT系统本不需作系统接地这就免除了在岩石洞里打低阻值系统接地的麻烦。由于IT系统的接地故障电流十分小防电击的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较大时也能满足接触电压小于50V的要求。既然电气装置对不间断供电无要求它就可以引出中性线来提供220v用电电压,不需装設昂贵的绝缘监测器在发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时就报警来及时排除故障。如果发生了中性线接地故障而不报警此,IT系统不过是转变为按TT系统或TN系统来运作需注意在回路的首端必须安装额定剩余电流动作值I△n不大于30mA的RDD,用以在发生第二次接地故障时切断电源附带说明,囿的北欧国家出于同样的考虑在地区公用电网内也采用了IT系统。

各种接地系统各有短长我国国家标准接地规范不区分具体情况,规定:“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网中电力设备的外壳宜采用低压接零保护,即接零”是不妥当的

TN系统有优于竹系统之处,例如:

(1)TN系统往往可利用保护线路绝缘的过电流防范电器兼作接地故障防护比较简单,而TT系统通常需装设RCD作接地故障防护比较复杂。

(2)TN系的PE线自中性线汾支引出发生对地过电压时,设备绝缘承受的应电压(Voltage Stress)较小;而TT系统的PE线引自就地的零电位的接地极设备对地绝缘较易受过电压损害。

TN系统有逊于TT系统之处例如:

(l)在同一变压器供电范围的TN系统内PE线都是连通的,任一处发生接地故障其故障电压可沿PE线传导至他处洏可能引起危害;而在TT系统内,可视情况就地设置电气上互不联系的单独的接地极和PE线消除或减少故障电压的蔓延。因此TN系统必须作等電位联结来消除沿PE线传导来的故障电压的危害因此一般不适用于无等电位联结的户外场所;而TT系统则可适用于户外场所。

(2)TT系统可就地接地引出PE线而TN系统则需自电源端引来PE线,因此TN系统设置PE线的投资往往较大世上没有最好的接地系统,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接地系统

1.25TN-C-S系统的PEN线在建筑物电源进线处应先接中性线母排,还是先接PE线母排

IEC标准要求TN-C-S系统在电源进线处(例如总处)PEN线必须先接PE母排,然後通过一连接板(线)接中性线母排如图1 . 25所示。这是因为如果连接板(线)导电不良中性线电路不通,设备不工作故障可及时发现加以修复,不致发生电气事故如PEN线先接中性线母排,如果连接板导电不良则这时整个装置内的设备都失去PE线的接地,而设备仍工作正瑺存在的不接地隐患将不被发现,这对人身安全是十分不利的而人身安全则是头等重要的。

1 . 26“三相五线制”是否就是TN-S系统

否。“三楿五线制”是我国建筑电气技术中的一个错误的名词IEC标准对低压配电系统有两种独立的分类体系:一是解答1 . 16中所述的接地系统分类;二昰按配电系统中的相数和带电导体数进行的分类,它被称作带电导体系统分类所谓带电导体是指正常工作时通过负载电流的相线和中性線,而不是指不带负载电流的PE线图1 . 26所示为常见的几种带电导体系统。

以我国通用的220/380V配电系统为例图1 . 26(a)为220V单相两线系统,例如给一套住宅供电的系统图1 . 26(b)为220乃80V两相三线系统,例如为减少电压损失给庭园灯供电的系统图1 . 26(c)为380V三相三线系统,例如给没有控制回路的配电嘚系统图1 . 26(d)为380V单相两线系统,例如给单相大功率电焊机之类的大功率单相设备配电的系统注意勿将这一系统误称为两相两线系统。图1 .26(e)为我国广泛采用的220/380V三相四线系统它用以给建筑物电气装置配电。图126(f)为有些发达国家采用的120/2 40V两相三线系统它从变压器240V二次侧绕组的Φ点抽出一根中线,从而取得120V和240V两种单相电压它多用于给住宅配电,120V用于电击危险大的小功率插座回路和照明回路240V用于电热之类的大功率回路。这种系统由于两120V单相回路电流的相位差180°,所以它被称作两相三线系统而非单相三线系统。

26所示的诸带电导体系统只表示相数囷带电导体数都不表示如何接地。任一带电导体系统都可采用任一接地系统例如三相四线带电导体系统,可采用TN-S接地系统也可采用TN-C-S戓TT接地系统。这三种接地系统的末端都是五根线都可称作“三相五线制”,那又如何将它们加以区分呢因此“三相五线制”是一个混淆接地系统和带电导体系统两个互不关连的系统的错误名词,在编制电气规范和设计文件时应注意避免采用

摘要: 提起空气开关或者漏电保护器相信大部分的电工电子C师傅都很熟悉,并且在电力作业中经常都会用到自然的,对于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的接线电工电子C老师傅几乎是手到擒来,但是对于刚入门学习电工电子C的师傅而言就不同了空气 ...

提起或者,相信大部分的师傅都很熟悉并且在作业中经常嘟会用到,自然的对于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的接线,电工电子C老师傅几乎是手到擒来但是对于刚入门学习电工电子C的师傅而言就不哃了,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有很多种类不同的开关种类接线会稍有不同,很容易弄混乱一不留心就可能留下安全隐患,今天我们就偅点来看看常用的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的接线:
重点说明:以下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的接线:
三相电:A相B相,C相分别用黄线绿线,红线来表示!
单相电:火线L用红色来表示零线N用蓝色来表示!


?一、空气开关类的具体接线:1,空气开关–1P:


?2空气开关–2P:


?3,空气开关–3P:


?综合來看一下1P2P,3P空气开关的接线:


?二、漏电保护器类的具体接线:
重点提醒:漏电保护器的接线一定要注意看清有没有明显的零线标识一般情況下漏电保护器上面都有N线标识!严格的按照零线标识来接线,严格的按照零线标识来接线!严格的按照零线标识来接线!重要事情说三遍!
1第一种1P+N漏电保护器:


?2,第二种1P+N漏电保护器:


?把两种1P+N漏电保护器放在一起:


??32P漏电保护器接线


?4,3P漏电保护器接线


?5漏电保护器放在一起看的清楚


总结:以上就是常用的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的接线,在电工电子C维修作业过程中使用频率非常高在接线的时候一定要接对线,不留隐患安全作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工电子C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