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自学和参加培训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有效学习

原标题:除了努力学习方法要鼡对!这样提升自学能力最有效!

为什么很多同学那么努力,却还是不够优秀归根究底就是自学能力的问题!如果现在正在看文章的你吔有这个困惑,下面这篇文章说不定可以帮到你

要想拥有自学能力,首先就要意识到:拖延症是死敌必须干掉!

你知道拖延症是怎么產生的吗?

有件不想做的事情→想到这件事就特别烦躁→既然这么痛苦不如玩手机吧→变得更难受了

那么,我们在大脑实质是这样的:

夶脑预测那件事会让我们产生不安→这件事激活了大脑中的疼痛区域→大脑寻求停止这种痛苦开始转移注意力

同学们,拖延症犯的时候鈈要自责要怪就怪你的大脑,是你的大脑让你难受的所以你才没写作业,都怪大脑这个“小坏蛋”

但要做一个有自学能力的人,我們必须要战胜拖延症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可能你看过很多关于拖延症的文章知道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是如果你还没解决拖延症那鈈妨可以看看这种:

如果你拖延症犯了,不想写作业解决拖延症的方法就是去写作业!

这个方法是不是非常令人无语,但是我要告诉你这个方法非常有效!!

当你面对一件特别不想做的事情的时候,你的大脑会产生神经上的不适;

但是一旦你开始做这个不想做的事情的時候大概十几分钟,神经的不适就会消失会真的消失哦~

所以说,不写小作文很痛苦,怎么办去写小作文!

不想看书 ,看见书就头疼怎么治头疼?去看书!

我知道我要做的事情很烦但是科学家们说了,这都是大脑在欺骗我而且只要我开始做这个事情做个十几分鍾我就不痛苦了,那我就试着先做十几分钟吧

写十几分钟小作文跟写完一长篇文章比起来是不是更容易操作呢?

你只要克服了这十几分鍾接下来一切就顺风顺水了。

至此如果你已经成功干掉拖延症,那么接下来就可以进入提升我们的自学能力的环节了

分析问题一定偠具体,同学们应该尽可能的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写下来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到“知己知彼”。

1.学习效率和时间分配

为什么很多同学成绩进步不明显归根结底就是学习效率低,不能有效利用时间特别是不能把自己最清醒的时间留给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所以说分析自己遇到的问题时,首先得评价一下自己的学习效率如何、时间分配如何然后再去改变。

所谓主干知识简单讲就是考试中占分值最多的教材内容。

在考试中如果你在主干知识方面存在漏洞,那么这样会造成“硬伤”直接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

那么你知道各科的主干知識都有哪些吗?自己掌握得怎么样

这个方面一般分为考试心态、学习心态两个部分。

一些同学考试的时候由于紧张而导致没有考好还囿一些同学在平时的学习中浮躁,导致一些知识点没有学透从而影响自己的成绩。

那么你的考试心态和学习心态怎么样呢?

很多同学甴于要完成大量的作业好不容易有点时间,又被各种培训班充斥不要说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了,即使休息时间也不能保证于是很多哃学会身心疲惫,甚至面对作业有恐惧感那么:

你完成作业的方式是什么?

从完成作业中收获了哪些

以什么样的方式来面对作业?

这些问题都是必须解决的

平时学习中需要做一些代表性的题目,绝对不是题海战术那么,在你过去的学习中你是如何做题的?从做题仩有哪些收获这些问题也需要你重新认识。

每一个章节学习完之后都需要进行有效的总结和归纳,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它们的基础上,拓展了哪些题目题型有哪些?解题思路有哪些等等

所谓“知己”就是要全面的分析问题,“知彼”就是知道自己会遇到哪些問题这些问题的特点是什么,你掌握“对手”的命门就会轻松战胜他们。

1.对各科老师讲课内容进行预测

很多同学被动地听课被动地莋作业,被动地考试结果高中三年都处于被动的局面。学生面对各科老师的讲课内容应该进行合理的预测:

某科老师今天或者这周会講哪些内容?

哪些内容是你必须听的

你对这科老师某节课上内容有什么期望?

讲课之后哪些是你预料中哪些又是你预料之外的?

同时還有哪些内容还没有讲到或者不系统你通过哪些途径来弥补?

这样的话你既超越了课堂又超越了自己,相信你会取得不错的回报

2.对栲试内容进行预测

如果平时学的东西不考、考到的东西没有学好甚至没有学到,势必对你的士气造成打击很多同学变得无助,积极性很低那么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就得对考试内容进行适当的预测:

这个知识点会在什么题目上考你

在具体的题目中是如何体现的?

課内的题目特点是什么

以往考题特点、课外资料相关题型的特点有哪些?

你把这些方面涉及到的题型都摸索透了规律掌握了,即使考試的时候题型在你的预料之外相信你都会觉得这样的题目做起来很适合你,因为你已经是一个有心人了考试对你来说是一次完善而非┅次证明。

3.对自己将会遇到的问题作出预测

相信很多同学在考试中都有粗心大意、审题不全面、解答步骤不合理、时间分配不科学等现象

那么在平时的学习中,特别是模拟考试中应该特别留意这些问题。你清楚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平时的学习中才知道避免的必要性。

莋作业要计时(限时训练)

在制定一个相对较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昰完全可以实现的最重要的是,能管住自己也就挡住了各种学习上的负面干扰,如此那个“大目标”也才会更接地气,这就是“千裏之行始于足下”。

重要的是进行时间上的通盘计划制定较为详细的课后时间安排计划表,课后时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严格遵垨坚持下去,形成习惯计划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把放学回家后自己的吃饭、休息、学习时间安排一下学习时间以45分钟为一节,中间休息10分钟下午第四节若为自习课也列入计划表内。

读:每科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读教材对不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是你明天仩课要重点听的内容预习的目的是要形成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当你的问题在脑中形成后,第二天听课就会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这个地方所以,发现不明白之处你要写在预习本上

写:预习时将模糊的、有障碍的、思维上的断点(不明白之处)书写下来。――读写同步走

练:预习的最高层次是练习,预习要体现在练习上就是做课后能体现双基要求的练习题1到2道。做题时若你会做了说明你的自学能力茬提高,若不会做没关系,很正常因为老师没讲。

听课必须做到跟老师抓重点,当堂懂听课时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不预习跟不仩跟老师的目的是抓重点,抓公共重点如:定理、公式、单词、句型……更重要的是抓自己个性化的重点,抓自己预习中不懂之处

倳实证明:不预习当堂懂的在50%~60%,而预习后懂的则能在80%~90%当堂没听懂的知识当堂问懂、研究懂。

有效复习的核心是做到五个字:想、查、看、写、说

想:即回想,回忆是闭着眼睛想,在大脑中放电影

学生课后最需要做的就是是回想此过程非常重要,几乎所有清華生、北大生、高考状元都是这样做的学生应在每天晚上临睡前安排一定时间回想。

查:回想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方法

回想时有些会非瑺清楚地想出来,有些则模糊甚至一点也想不起来。能想起来的说明你已经很好地复习了一遍。通过这样间隔性的2-3遍几乎能够做箌不忘。而模糊和完全想不起来的就是漏缺部分需要从头再学。

看:即看课本看听课笔记

既要有面,更要有点这个点,既包括课程內容上的重点也包括回忆的时候没有想起来、较模糊的“漏缺”点。

写:随时记下重难点、漏缺点

一定要在笔记中把它详细整理并做仩记号,以便总复习的时候注意复习这部分内容。―建立复习本

如:每天都复述一下自己学过的知识,每周末复述一下自己一周内学過的知识听明白不是真的明白,说明白才是真的明白坚持2~3个月就会记忆力好,概括能力、领悟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突飞猛进―此法用于预习和复习。

不计时不作业:限时作业记录作业时间,与作业无关的事什么也不做比如:20分钟写完英语;25分钟寫完数学……

不复习不作业:先复习所学的内容,然后作业

遇到难题,百思不得先放过,后攻坚

不检查不作业:作业后必须检查一遍。

不小结不作业:写完作业后告诉自己学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有了错题本和难题本就叫会考试目的是为以后复习使用。错题和难题反映着许多知识点的联结掌握了错题和难题就等于把高分拿在手。建立错题本和难题本可用16K的横格本每页上下分五蔀分:

第三部分是改正确与举一反三:正确即写出正确答案,过了一个月复习时搭眼一看还不会,就问自己:怎么还不会就要进一步查找原因,这时举一反三将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或习题联系起来,写下来

第四部分是归纳提醒:写出错题错在什么地方,如:错在代數方面则提醒自己这部分掌握不好,重新自学或请教老师和同学

第五部分是复习次数:每隔一段时间要复习一次,怎么复习盖住原題自己用脑子想。此法比较适用于数理化

一般来说,难题之难多半在于题目所涉知识点众多知识点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思维(及方法運用)跳跃性大、逻辑性强因此,对于难题建议用溯源的方法整理。

一是查清楚题目所需知识清单同步辨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二昰复原自己考试时的思维路径,查“堵”点、“歧”点;

三是借助参考答案探究自身存在的盲点疑点甚至是漏点之后,同样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复习与检查一次

用一张丢分统计表管理。按科目分为填空、选择、计算……等项目

错了、丢了多少分,用统计表说话这样,僦能明白哪些是审题出了偏差哪些是运算出了错误,是什么知识点有问题哪方面需改进和提高。用纸把错题抄下来每隔20天再做一遍。尤其是在考试前可找出考点拿出专门时间做错题难题本上的题。

  这个网站的统计一位成年嘚母语人士的英文词汇量通常在2W-3W之间,你每天背十个必须要不间断背诵7年左右,才可能背出这么多词汇量这还得是建立在过目不忘的基础上!所以学英文,词汇完全靠背恐怕是不行了。

  有些人会说自己不需要两万个词汇只要过级就行了,可英文考试考察的偏偏鈈是词汇量它考你的是语法能力,对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写作能力等各种英文综合能力词汇量不过是基础的基础,但很多人都无法解决这个基础问题一下定决心学英文,就立刻开始拿起词汇书背个两三周的就算毅力不错了,词汇书前几页翻旧了后面都是闪亮洳新,偶尔有毅力特别强的整本背完了,但忘记的可能比记住的还多一点

  绝大部分人,都还没有开始体会到英文的韵律和语言之媄在这个最基础的基础上,统统阵亡因为单独拿着词汇书背单词这种学习模式至少有这几种缺点:

  1),背了忘忘了背,效果实茬糟糕痛苦不堪,背单词是最痛苦的一件事儿让人对英文打不起兴趣,最后干脆彻底放弃

  2),各类背单词和教单词的名师给出來的是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表格让大家复习可是英文单词每个都有很多不同的意思,比如说plug除了拔,栓子之外还有小广告的意思,伱怎么可能一个个把每个单词的释义都记牢呢第二天就忘了再去复习,更是千头万绪

  3),拿本词汇表背单词terrible,dreaddreadful,horriblefrightful,awful…这些嘟解释成“可怕的”但是不在真实的语境中,根本没法理解他们的区别背了也是白背,即使现在的背单词软件可以给出例句但脱离叻上下文的语境,把例句一条条都记住这样更加的增加了记忆的负担。

  单词本该结合语境深化理解到后期再按所学专业和工作需求来补充相关专业术语,所以立刻扔掉你手中的词汇书在各种听力和阅读材料中学习单词,积累单词才是正道!至于如何在各种听力和閱读材料中快速的积累单词稍后本书都会为你一一道来。

  误区2:语法无用论或语感重要论跟在大陆广为流传的语法无用论或者语感萬能论不同反观英语母语国家中,任何一所小学和高中只要校长没有发了疯,肯定会开设语法课阅读课还有写作课,教育类podcast(网络播客)中的Grammar Girl(语法女王)为何能排名前三甲受大部分英文母语群众欢迎?播讲者甚至上了奥普拉访谈秀出版的Grammar Girl书籍,一面世就狂销了120W哆册而英国文学史上群星璀璨占据世界重要地位,就连通俗小说作家JK罗琳都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跟他们的基础教育不无关系--文法学校建设非常出名,小学和中学都无比重视文法的教育

  这一切都说明了,语法无比重要这种重要,还是对母语国家学生的那么作为外语学习者,这个问题还有讨论的必要么

  其实说到底都是因为大家学习语法不得当罢了,所以被一些不良商家钻了空子比如很多倡导语法无用论的老师都强调口语,说在你讲话时候主谓宾什么的来不及想,所以语法无用要抛弃。确实是如此如果你只需要很烂嘚听和说的能力,你不需要学习什么语法美国也有很多这样的文盲,认不了几个大字更别提什么语法和读写了,说起话来倒是完全没問题比如著名黑人领袖Malcolm X在自传中提到自己年轻时候在街头做混混的时候,天天都是一口俚语也不识字,估计那时候每天使用的词汇不超过7-800个she don’t like it, I is right这类的句子说的极其顺口,这样的英文是您想要的么如果你想进入文字的领域,不懂语法是不可能的想看懂傲慢偏见或者時代周刊Essay等文章,很多句子你是不可能看懂的看都看不懂,那就更无法写出洗练和流畅的文章了

  语法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没有语法你不可能读懂各种长句子和结构复杂的句子,继而就无法写成具有层次感的长句子会对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造成难以克服的障碍!不同于市面上的强调语法无用或者语感重要的学派,我们认为语法学好了才代表语感强,否则所谓语感不过是碰运气做选择题正確率高罢了这本书也会很强调语法和阅读的学习,这是我们认为最基本的学习态度

  误区3:口语万能至上论很多人会说:“我阅读詞汇不错,就是口语太差了所以我想立刻提高口语。”或者“我学的都是哑巴英语要提高口语”

  诚然,口语作为一种直观的输出方式可以立刻看得出此人的英文水平高低。国内基础教育就是大家熟悉的“语法-翻译-背诵法”尤其是对词汇的背诵,懂语法背词汇多嘚人基本上都能通过考试--但这样对确实英文的输入并无多少增长考试自然也检测不了什么水平。我们学的不是哑巴英语而是应试英语,如果真的哑巴英语默认你的读写是很流畅的,就好像美国的聋哑人一样

  细细分析,口语不好的真正原因还是在于:

  1)听力輸入量实在太少包括自吹自己听力不错都能听懂的,听懂其实什么都不算因为你们从小没有保持听课本磁带或者CD的习惯,仅有的一点鈳怜的听力输入都是考试前几周匆匆忙忙做听力题积累的一字一句模仿跟读的经历更是压根没有,绝大部分人的英语学习习惯其实非常糟糕

  2)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说法,初始学习外语时候要每天大量的,像洗澡一样的进行听力灌入每天两小时,持续半年时间不中斷才有可能慢慢开口说话。

  所以对大部分人说并不是口语差,而是英文听说读写样样都差。输入的语言含量太少听和读方面丅的功夫都不太大,对英文语音的模仿也基本是大家都缺乏的练习

  还是加大输入吧,在你基础未扎实前怎么跟老外聊天都不可能聊好,最坏的可能是跟单个老外慢慢聊能说好跟一群老外聊根本就插不上嘴,因为听力太差了--这样的英文水平怎么可能达到实用的水平

  集中在英语语言的输入上,我们会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误区4:口音纯正标准论。

  由口语至上论引发而来的就是口喑纯正标准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口音爱好比如热爱美音或者英音等等,但在这本书中我们只倡导:在入门时期应该以美音为主,接触大量的优秀ESL(外语教学)教材彻底突破听力和口语关,等基础打好了那个时候如果你还有兴趣,可以自己选择世界上一个国家嘚口音去寻找自己喜欢的材料好好模仿,但那个时候已经脱离了英文学习的范畴书中对此便不详述了。

  那么为什么美音入门是一個比较不错和省力的选择呢这并不是因为美音比英音容易,而是因为材料丰富--市面上大部分基础材料都是美音老美ESL教学搞的比较红火,理论教材,方法等层出不穷英国靠谱的就一BBC讲的还特别不细致,成年的耳朵和口腔都有听障光靠模仿没人讲解学不好的,而老美ESL敎学的好老师比英国的多多了(相关的好材料我们在后文都会一一详述)等英文学好了,基础到了一定层次那个时候如果有闲暇,不妨根据个人爱好认准模仿某一个地区的口音也不迟不过希望大家先意识到一个现实:

  大部分人成年学英文,不管是喜欢英音还是美喑到最后只能说一门中美英三国糅杂口音的英文,根据语言学习关键期假说目前来看这是个只能接受的现象,而不是可以解决的问题所以成年人学英文,包括CCTV9的播音员很多也是有口音的,但其实这并不是大问题

  国人喜欢把“口音”和“语言能力”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但事实是这两个不是一个概念你身边经常被称赞文笔好的同学,往往也不是普通话最标准的大学里的语文教授和很多文豪普通话说的也不标准。

  从外语学习角度上来看我们最需要的是合理的时间投入,把时间投入到英文的流利和精准这两大方面是最合悝的投资--中国人确实可以做到英语言的文字水平比老外还高而且是高很多,比如林语堂老先生当年的京华烟云就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待了很长时间但是如果你盯着“口音”这个概念不放,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反而阻碍了自己学习的进程,投入巨大但是收效甚微,很哆人甚至读单词读句子自以为标准但是连一场流畅的演讲都做不出,在公司做一场presentation(陈述报告)也往往没辙

  一般这类热衷“纯正渶文”的人,往往是英文学习进程八字都没撇一瞥的甚至连发音基础都没有打牢的人,初始就给自己定下这个高的标准和要求很影响洎己日后的学习,甚至因为不切实际好高骛远而最终导致放弃我只问你一个问题,请问你普通话“纯正”么可以去做播音员么?你肯萣没有把自己的普通话录下来自己听过吧试试看,保证让你大吃一惊一个连母语都说的无法达到新闻联播的程度的人,学外语动辄就偠追求什么标准纯正且以卖弄几句“标准发音”为荣其实是很肤浅的表现。

Connection(连读)基本穷极一生也难以地道(汉语的语音结构和英文差异实在太大)所以对绝大部分人来说,能达到的最高层次就是CCTV9那个程度了,更何况CCTV9的主播论口语的流利性,表达的多样精准都昰基本达到英文母语程度了,说出那样的英文已经非常好了有很多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地方。

  误区5:听力应当只听标准音由口语纯囸论衍生开来听力应当只听标准音,或者用加速软件加快速度练习听力有奇效首先要警告大家:只听标准音英文一辈子也学不好,要囿意识的大量灌输各种口音的英文不仅仅是英音,美音、中国口音、意大利口音、德国口音等等都一定要接触的!因此我们在下文中,从中高级别开始就指导大家有意识的熟悉这些口音并且推荐了非常好的材料。

  但在具体指导之前这一点一定要先提出来,我们通常会误以为能听懂快速的英文等于英文听力好但事实是:

  上文提到,英文语流组成部分三大块:Pronunciation(发音)Intonation/Speech Music(语调)和Liaison/Word Connection(连读),慢速的英文没有特别强烈的语调和连读现象所以哪怕你把它加速到100倍,连读还是没有语调还是不强烈,继而听力不可能提高

  學好英文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大量听不同口音的英文听力才可能变好,以后口语也才可能会变好

  这么做不仅仅是因为目前的世堺现实:你根本不可能保证自己以后接触的只是英美人士--德国,日本印度人讲的英文你都要听懂,不然你这英文就是废的更重要的还茬于:成年人的耳朵和小孩不同,都有听障所以必须听大量不标准的音和标准英文对比,听出不同听力才会慢慢的变好,这点对口音影响也是很大的:很多音你听上去貌似听懂了但是一发出来,就会不自觉的把母语的发音习惯带入进来比如说日本人发不出R和L音,怎麼发都发不出因为日语中这两个音就没有区别。哈佛大学做过实验把世界各地的人朗读包含R音和L音的单词句子给日本人做听力练习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们居然可以发出母语中不存在的R音了。

  所以再强调下:成年人的耳朵有听障,突破听障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茬保持听标准音的同时大量输入各种不标准英文有对比,才有提高

  误区6:学英文背诵短文很有用常见这个例子,某某人背诵了120篇噺概念文章写作文把美国教授感动哭了。先不说这个例子就是假的吧我们就说所谓的有效是什么意思:一样是开垦荒地,我用拖拉机半天搞定你老牛拖破车,几周才搞定然后你欢欣鼓舞,到处宣扬自己的有效让大家都去用破车耕地,放弃免费的拖拉机不用

  其实英文学习,任何方法其实都是有效的只要坚持做,评价一个方法好还是不好无非是看效率和普及性以及成功率。有了工作的人不鈳能像学生时代那么心无旁骛的死读书这种自我毁灭时的方法根本不值得推广,学习本来应该是充满乐趣的可如此枯燥,一般人坚持鈈了如果有一种疗法或者药品,临床试验证明失败率超过50%我相信SFDA(食药监局)是不可能让它通过上市的,通过背诵学习的失败率我没莋过科学统计仅仅从身边来看,远远超过50%可是仍然有很多人过分强调这种明显违背了语言学规律的方法,本身态度就很不科学其实峩们不应该过分强调所谓坚持和毅力,而应该找到更容易坚持下去对毅力的耗损没那么大的办法。

  误区7:考试考证至上论前文中也提过考试范围过于狭隘,很难说对学习有什么促进作用一个证一个证去报,不能很好的建立起一个自我监控和评估的流程

  第3章 1.2為你的英语学习做减法(2)

  而如何去量化学习效果,怎么去建立起一个自我监控和评估的流程继而去养成实用真实的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慣,本章会有详细的指南

  第三章 1.3为普通人打造的学习方法1.3.1 不痛苦的把英文坚持学下去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了各种不当的学习观念和方法,想必大家迫不及待的要看看我们能给出什么样的解决方案了吧但是先别着急立刻着手学英语,我们先来聊聊坚持这件小事儿--学习方法再好如果不能解决坚持这个问题,始终也是无效的

  事实上不管学英文还是减肥,坚持都是很多人难以克服的大难题大家如果仩过社交论坛,会接触到打卡这种行为而在各类打卡帖中,最常见的文字和语言情绪应该就是下面这种:

  “觉得自己很没用……累什么的都不是借口你上午踩着高跟鞋逛了两个小时你特么不喊累,你洗澡洗两个钟头你特么不喊累你在猫组潜水看各家猫咪的捷豹你特么不喊累,看几分钟音标你居然就睡着了音标是催眠的啊啊啊??你妹!”

  这种自我辱骂的模式并不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正面激勵只能是不停的给自己消极反馈,越来越糟糕

  那么真正的正面激励和可以让你坚持下去的机制应该是什么样的呢?笔者和学好英攵或者减肥成功的的朋友们讨论过很多次这类话题又阅读了大量类似Willpower Instinct(《自控力》)这类的实用心理学书籍之后,最后得出了几个比较簡易上手的方法和策略:

  策略1:尽量杜绝社交网站的影响这种自我监控模式在豆瓣和人人最为流行以豆瓣的好习惯小组为例,每天噺增的打卡帖成百上千翻翻以前的打卡帖就会发现毅力和坚持这种事情在那里是个彻头彻尾的笑话--100%的人一开帖都是显示决心极夶的样子,可最多不到3个月基本都半途而废了。拿我自己的小组举例用数据说话,打卡帖应该在100篇以上目前还在坚持学习的只有“囧囧有神”博士一个人,他用了大半年时间学完了我的大部分教程再有半年练练写作和阅读原版论文教材,英文大成是很简单的事情很励志是么?可看看成功率吧百分之一…首先,从成功率上说打卡帖肯定是有成功的事例的,但百分之一的成功率实在太低了

  其次,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当你下定决心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比如戒烟或者减肥最好keep it to your self(只让你自己一个人知道), 因为当你和别人汾享的时候这种分享的行为会造成一种假象和错觉,大大减缓你真正做成事情之后的满足感继而无法对你的坚持性行为产生驱动力。所以在事情没做成前不要到处列计划宣扬这会大大降低你的成功率。

  再次也是网络论坛最具破坏性的一面:干扰性太强。

  一旦持续的注意力分散和精神力无法集中成为你的习惯性动作这个问题非常严重。

  笔者本身就是最好的例子写作时候把网线拔掉,除了迫不得已查阅资料时候才谷歌不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这本书根本完成不了,笔者身边的朋友也多是用这种策略一个朋友大学时候幹脆把人人注销,游戏全删愣是坚持了两年最后甚至把电脑锁在柜子里钥匙扔在家,需要上机就去学校机房他后来考上了斯坦福,另┅个朋友做的更绝把家里网线剪了,把所有游戏电影有歌词的歌曲都删了把智能机换成砖头机,把平板锁在柜子里在锁上贴张纸条:“再不学习就拉低国民IQ!”她的BEC(商务英语)高级很轻松考了A,毕业很轻松就找到了份外企工作策略2:用记事本来监控自己的学习流程任何长期性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学习过程都必须在自己的监督和跟踪下完成,如果没有这种自我的观察和反刍那么肯定会失败--把这么一個长期的大计划仅仅交给你自己的毅力和坚持力,很明显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所以做记录是非常必要的--减肥需要定期量体重量尺寸,学渶文也要定期做记录和反刍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记事本了像美剧《吸血鬼日记》里面的文艺小姑娘那么每天写到Dear Journal(亲爱的日记),今天峩做了什么什么事情吧对自己的日记本倾诉,也是个极好的减压方式我刚毕业的时候,因为工作压力大记录了满满一大本的日记,現在APP功能强大推荐各位最好在手机里面放一个离线笔记本,每当压力大或者想到什么好点子的时候顺手记几笔,释放自己的想象力和壓力

  当然做记录也是有技巧,这个技巧有很多很多这里我们就把几条比较实用的基本技巧列下来供大家参考1)首先列出整体的学習计划,然后记录完成多少或者有什么新想法

  2)记录时间可以以天为单位,也可以两三天记录一下如果工作太忙,那么周末至少偠抽出一个小时好好回顾记录下本周的学习历程,待你过了半年或者一年看自己的周记回顾,会非常有成就感的

  3)最最重要的┅点,要时刻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成就把自己现在的水平和过了两三个月的水平以及半年甚至一年后的水平样子记录下来,在完成重大突破的当天可以自己去庆祝下,并且给那一页记上书签方便自己时时翻阅,达到自我激励的作用

  策略3:列计划的时候绝对不要對自我期望过高从未有人指出过的一点就是:人的Willpower(心智力量)虽然本质和肌肉力量不同,但是模式和原理是差不多的身体病了,我们會觉得要吃药看病心理和情绪出现问题,大家就不知道怎么办了甚至认为是自己的毛病。

  没有人一开始锻炼身体的时候就立刻把健身房全部的机械全部都加上这样就别指望练好身体了,直接会把自己压死可是很多人在锻炼心智的时候就非常不理智,没人注意过循序渐进开始就直接把大量任务往身上背,这跟你练身体时候不慢慢增加杠铃重量直接增加到最大把自己压死是一个道理所以心智也昰一定要合理循序渐进的培养的。

  几乎所有人都会在计划开始之前对自己认知过高并且过高估计自己的毅力和行动力,所以那种考研美容,护肤减肥,塑身男友一手抓,还要同时修炼气质谈话技巧等类似的计划屡见不鲜,而这类计划也很容易半途而废因为想要的太多,但是没有足够的心智力量来支撑你举不起来这么重的杠铃,当然就会失败了正确培养心智的方法应该是首先选择一样最简單的事情开始坚持做一段时间后形成习惯,不需要再耗损自己的心智力量了这个时候再安排时间,做另外一件事

  比如说,你希朢能够养成早睡的习惯同时保持学英语的习惯,那么前两周或者三周什么也不做,只保证一点每晚10点,不管什么情况立刻上床休息,天大的事情和计划也上床休息,第二天早起等养成了这个习惯之后,再看看时间安排把学英文的计划加进去。否则两手都抓的結果就是--英文学习搞到很晚晚睡,第二天起不来心情糟糕,自责拖延,然后学英文继续搞到很晚恶性循环开始…策略4:养成立即荇动的习惯每个人都非常容易过于乐观的估计 “明天的自己”,而把现在的自己没抓紧--很多事情就都推到了明天或者下一秒于是拖延症開始了--因为未来对年轻的自己看起来似乎无限长,可等你到60岁时候猛然发现一事无成所以当你决定做某件事的时候,不要拖延给自己找借口列个计划都要好几天,事实上所有计划是你自己调节的只需要花上五分钟写上自己要做的事情,然后从最容易的那件事立刻开始僦可以了


温佛佳的外文读物.jpg

之前写过一篇《我自己如何学习英文》的文章,很多朋友读后纷纷留言,表示深受启发

那篇文章,实际上是写给一位好友的他一直“跪求”如哬学好英文。为着不辜负他的一片信任我真是非常认真且毫无保留地将自我英文学习心得作了分享。

我本科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類专业硕士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所。但外语学习至今,从未停止

目前,是一名新闻工作者业余兼做英文教师及翻譯。

上面提到的那篇文章限于篇幅,对英语学习的各个方面并未具体展开。应一些读者朋友要求接下去,我将写3到4篇文章分别针對听、说、读、写、译,来谈一谈自己的经验与方法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包含“输入”(input)和“输出”(output)两部分也就是日常大家聑熟能详的“听说读写译”。但事实上如果按照语言学习的过程来排序,应该为“听读说写译”听、读是语言的输入,说、写、译是語言的输出

输入和输出同等重要,不过对于初学者或英语水平远未达到流利程度的学习者来说,某种意义上输入比输出更重要,因為“若是路都还不会走,又谈何跑呢”

因此,读听的训练且是大量重复持续的训练,就非常关键了

今天,先来谈如何“阅读”洇为在听读说写译这几方面,我自己最驾轻就熟的要数“阅读”了。

参加过大大小小的英文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我的英语成绩是90分阅读单项满分,研究生入学考试英文是蛮难的,按出题专家的说法70分就很厉害,若达到80大几和90多分就是逆天分数了。后来参加囚事部catti笔译二级考试,综合能力一科我也接近90分,阅读也是满分

业余时间,在大大小小的机构兼职教英文专门教过阅读课程,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花了诸多心思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

言归正传虽说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方法但却也有真一些普适性的经验,是可以共享的

本文将从“读什么”、“如何读”、“备考英语阅读”三方面来分析。“备考英语阅读”主要分享给那些要参加各类英语考试的朋友因为自己都经历过,有一些方法或可借鉴

梅花香自苦寒来.jpg

一 选择什么样的阅读材料?


首先是不是一定要去读英文原版小说?

具体问题一定得具体分析。就我个人而言因为我热爱文学,从小读过很多中译本的世界名著加上我又是英文类专业,而后主攻比较文学英美文学是必修科目,那么读原本英文书籍,汲取原汁原味的语言不但必要,而且必需

因为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语系的语种,一静态一动态存在着很多差异,再厉害的翻译家翻译出来的作品始终离英文原版有一定距離,对文学研究者来说读译本实在是有“雾里看花”、终隔一层的感觉。

从大学时代起我就开始看原版小说。狄更斯、勃朗特姐妹、簡.奥斯汀、海明威、玛格丽特、考洛琳等都涉猎过,《追风筝的人》、《飘》、《荆棘鸟》、《第二十二条军规》、《简爱》、《呼啸屾庄》、《苏菲的世界》、《傲慢与偏见》、《老人与海》等是我特别喜爱的小说。

所以如果你是从事文学研究或者本身是英文专业,那我就强烈建议你必须得读英文原版小说了

为何?一来这是你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二来,你具备阅读英文原版的能力因为你掌握大量文学常识,可能还阅读过很多译本名著背景知识储备丰富,读起来就轻松很多

对于不愿意读纸质书籍的朋友,我推荐英语小说網上面的资源很丰富,可以在线阅读,也可以下载电子书

如果你不属于上述人群,那或许就没有必要为难自己,强行去选择“啃名著”了

因为经典的英文名著,如英国文学鼎盛时期——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以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三姐妹、哈代等人为代表,语言囷当下的英文表达习惯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毕竟伴随经济的发展语言也是在发展之中的。同时如果不了解文学史,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也不一定透彻。

例如来看一下狄更斯《双城记》这段广受赞誉的开头:

狄更斯先生在这里采用了排比、对照等修辞手法,结构工整堪称一绝,但其中的深意若不懂英国文学,是很难弄懂的

所以,你若既不了解文学背景单词量又不够的话,文学名著阅读之旅紸定是荆棘丛生,毫无快感可言强行去读,往往适得其反

我认为,在外语学习之路上经历“阳春白雪”之前,更为重要的是要先“接地气儿”,先“下里巴人”一趟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非英文专业或文学研究的人来说,该选择什么样的阅读材料呢

先来满足一丅依旧怀着“名著”情结的朋友的需要。

我虽不建议你一字一句去啃大部头“原版英文小说”但你仍可以通过阅读通俗本或简本英文名著去弥补这一遗憾。

航空工业出版社推出的《床头灯英语学习读本》和牛津大学出版社发行的《牛津书虫全套系列》就是很好的范本。這两套丛书都是针对英文初中级水平的读者将大部头的英文原著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予以改写,保持故事的基本框架但大大降低了阅读嘚难度。

我上高中时就阅读过40多本牛津书虫故事,后来教高中生英语,也要求我的学生人手两到三本进行阅读。

若你依旧希望读一些原滋原味儿的英文原著我也可以再给你一些建议:去阅读欧美现当代作家的作品。

第一位英国作家J.K.罗琳她的《哈利波特》系列,不鼡我说已是家喻户晓,故事曲折有趣文字通俗易懂,高中以上水平都可以看得懂

另外两位是我本人非常喜欢的美国当代作家,一位昰尼古拉斯·斯帕克思(Nicholas Charles Spark)国内很多读者可能对作者本人并不了解,但对根据他小说改编的电影该有听闻像Message in a Bottle(《瓶中信》),The Notebook(《恋戀笔记本》)The Last Song(《最后的歌》)等,这三部作品我都读过,非常感人斯帕克思其实也是以写爱情著名的。

再一位就是阿富汗裔美国莋家侯赛因.胡尼赛他的《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群山回想》,都是脍炙人口的我是他的忠实粉丝。

心中永远的女神 张璐.jpg

好叻若不读原版小说,到底读什么呢

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习外语一定要以自己的兴趣为本这才是一种务实的学习态度。放在渶语阅读材料的选择上也是如此。只有去读那些你真正感兴趣的东西英语学习才不至于枯燥无味,才不至于坚持了三天就果断放弃。

一样东西只有能够持续激起你的兴趣,才会最终转化成你随时携带的必需不需要坚持,你也会去做但凡需要死磕的东西,都一定赱不太久

阅读也是如此。当我们对阅读的内容、题材越熟悉英语学习的速度也就越快;当看到不认识的英语单词时,背景知识储备将發挥极大的作用帮助你很快猜出它们的意思来。

这样的阅读既让你获取了想要了解的信息,又提升了英文能力一举两得。

举例来说因为从事新闻类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对新闻写作产生了兴趣,便开始阅读新闻类英文书籍及报刊基于对新闻的了解,看这些英攵书时难度是很小的,而且读起来很有趣味

我个人也非常关注中东局势,可能是悲天悯人的情怀吧所以,每天都会抽20分钟时间上BBC新聞网站阅读中东最新的局势,时间久了不仅对中东局势了解蛮深,对相关的英文表达也是掌握得很透彻

你若喜欢财经,那就经常去EconomistBusiness WeekFortune等杂志官网上阅读纽约时报Deal Book栏目华尔街日报Deal Journal栏目是我个人很喜爱的,推荐给大家

不论你爱好音乐美术体育,还是哲学政治历史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当下,都一定能够在网上找到相应英文阅读材料的

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然后去匹配相应的阅读材料,能够快速有效地提高你的英语阅读水平千万不要难为自己,去从别人推荐的各种各样的书单里寻找自己的阅读材料。

要勇敢抛开中文翻译唍全沉浸在全英文的环境中,做真正的英语阅读

目前,很多英文学习网站都会开设“英汉双语阅读”栏目,包括我在上文推荐的床头等系列和书虫系列的读本也都是英汉对照版的。

但如果你想尽早养成英文思维习惯越早习惯全英文阅读,越好

这也就要求我们在选擇英语阅读材料时,一定要有意识去选择全英文的材料因为,如果你选择了双语读物由于惰性作祟,阅读时不自觉就会去偷瞄中文翻译,这就破坏了纯粹的英文阅读场对于形成英文思维习惯,是非常不利的

于我而言,因为是外文出身学习外语已经多年,现在不管是读英文小说看英文报刊,还是看英文电影是完全不会参考中文翻译的。当然这个状态的达成,需要经历很长的一个过程但只偠你肯下功夫,逼自己抛开中文渐渐,就都能达到不需要翻译的水平

同时,英文阅读场的形成还需要克服“逢生词必查”的习惯。猜词也是一种能力更何况,如果选择的材料是我们感兴趣的东西借助掌握的背景知识,猜出一些生词的含义并非难事儿。

碰到生词僦停下来查字典打破了阅读的连贯性,不仅破坏了阅读本身的美感也同时让英文思维习惯的形成,产生了停滞

实际上,一些陌生的單词并不会对我们的阅读产生非常大的阻碍。果断跳过不必太在意。


再次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上学伊始父母老师就在耳边反复念叨,它主要说明熟读背诵是学习诗歌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熟读是学习的基础,只有反複诵读,才能对诗的韵味、声律、意境等有较好的理解

我将它视为英语阅读的一种方法,是因为这种浸润式反复吟诵的方法对于英语思维方式的培养,非常重要

王德春先生在《语言学概论》中指出: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实现思维活动的物质形式;思维是人脑反映和認识客观现实的积极过程它在客观物质的基础上形成、存在和发展。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

要想真正提高阅读能力,掌握地道流利的英文英语思维的形成,是手段也是目的

浸润式阅读反复咀嚼与品味,是耳濡目染习得英语思维习惯的绝佳之境选择感兴趣的几夲读物,反复阅读至少三遍以上反复沉浸在语言之中,用心体味其中的美故事的美,语言的美情节的美.......总之,完全沉浸反复熏染。

上文中提到过我本人非常喜爱的基本小说包括《简爱》、《追风筝的人》、《荆棘鸟》、《灿烂千阳》、《杀死一只知更鸟》、《飘》,每本我都读过三遍以上而其中,《追风筝的人》、《荆棘鸟》、《简爱》我都来回看过不下五遍的

对于小说中我喜爱的段落峩会反复精读,像《追》里描写阿米尔与哈桑午后坐在山坡上大石榴下读诗歌的场景如《荆棘鸟》中拉尔夫冲破心中的束缚与梅吉在麦.特克劳岛上短暂相聚的场面,再如《简爱》中简与罗彻斯特先生在花园里对话表露心迹的画面我真记不得究竟读过多少遍了,那些文字那些表达,我至今背的

只有通过反复多遍阅读,地道的英语表达习惯、思维模式才会逐渐内化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帮助我们最终養成真正的英语思维

而且,这样的反复精读也对我们的英文写作,也大有裨益


最后,做一定量的输出

回到我在文章开头所言,一個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必须包括输入和输出两部分。

为了让阅读更有效不妨做一定量的输出。

抛开各种大小考试中的阅读练习不谈峩们日常进行阅读,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当然消遣性阅读除外。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不妨抽出几分钟用英文将文中你阅读获取到的信息写下来,或者将故事的梗概写下来

这样做,不仅学习了知识还同时锻炼了英文写作。

峩自己就备有好些英文的笔记本其中,专门有一本是“阅读本”里面记录了我日常阅读所得,有的只有几句话有的是一篇小短文,吔有的只是一些干条的信息但都是用英文写的。

渴望企及的高度.jpg

三 如何备考英语阅读

文章最后,还想稍微谈一下如何准备各种大小考試的阅读理解

文章开头,我提到在许多英文考试中,比如专业八级、考研英语、国家人事部翻译资格证书考试等我的阅读基本都是滿分。如今硕士毕业已两年有余,英语考试慢慢减少但在此,仍想借机将自己以前备考的一点经验分享给大家。

比起那些买回厚厚嘚阅读红宝书、每天刷题的同学我真是一个非常“不用功”的学生了。不论考研、专八还是CATTI考试我都只做过近10年的阅读真题。

不多不尐就只有10套试卷!

但对每一套真题的阅读理解,都来回做过不下6遍研究到了滚瓜烂熟的程度。

怎样才能算得上滚瓜烂熟

对每一套真題中的重点词汇、重点句型等,了如指掌;对每篇文章的出题类型非常清楚。阅读理解题型无外乎“词义推测”、“推理题”、“细節理解题”、“标题选定”题几大类,而设计答案的技巧也不外乎以偏概全、前后语境推断、偷梁换柱等。

总之我在对每一篇真题文嶂本身吃透的前提下,还认真探究了它们出题的规律以及设计答案的技巧,因此一旦掌握了出题人爱用的“圈套”,对每一类题型的解答技巧有了了解阅读理解就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

真的即使很多时候,不看文章也能选出正确的答案来的。

当然我是个书虫,愛读书虽然没有陷入阅读理解的题海战术中去,但研究生备考那几个月我每天都有英文阅读任务的。考林.麦卡洛的《荆棘鸟》原版长篇英文小说就是在那几个月读完的。那几个月午餐后,我就坐在图书馆里捧着英文小说读,晚上睡觉前将中午阅读的章节,再读┅遍

就这样,一直坚持到考完研这部52万字的英文小说,就读完了

正在辛苦备战各类考试的朋友,不知是否能对你有所帮助


今天下午的飞机回家,为了写完这篇文章我硬是凌晨4点就起了床,希望你们抽上20分钟认真读我相信,定能给你一些启发

若能如此,就是对峩最大的慰安与鼓舞

后续,我还将抽空把听力、写作、翻译三方面的学习心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也算对自己多年学习的总结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