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2+(aq)+Fe(s)--》CU(s)+Fe2+(aq)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哪个?谢谢老师!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Cu2+(aq)e(s)=Fe2+(aq)+Cu(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
(2)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3)针对上述原电池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原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Cu2+(aq)e(s)=Fe2+(aq)+Cu(s)一定为放热反应
B.原电池工作时,X电极流出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C.原电池工作时,银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原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阳离子不断移向左池的氯化钠溶液中
(4)若Y为氯化钠溶液,则经过一段时间发现X极上出现锈斑,则此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1)氧化还原反应:Cu2+(aq)e(s)=Fe2+(aq)+Cu(s)中活泼的失电子的金属Fe为负极,得电子嘚阳离子Cu2+是电解质中的阳离子所以电解质可以选择硫酸铜溶液,故答案为:Fe;CuSO4
(2)在原电池反应Cu2+(aq)e(s)=Fe2+(aq)+Cu(s)中失电子的金属Fe為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Fe=Fe2++2e-,故答案为:Fe=Fe2++2e-
(3)A、只有自发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所以原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Cu2+(aq)e(s)=Fe2+(aq)+Cu(s),一定为放热反应故A正确;
B、原电池工作时,试点的金属铁为负极流出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B正确;
C、原电池工作时,银电极是正极该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
D、原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阳离子、电解质中的阳离子均要移向正极,即移向銀电极故D错误.
(4)若Y为氯化钠溶液,则经过一段时间发现Fe极上出现锈斑,则金属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中的吸氧腐蚀正极上是阳极發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O2+2H2O+4e-=4OH-故答案为:O2+2H2O+4e-=4OH-
(1)在原电池中,活泼失电子的金属为负极得电子的阳离子是电解质中的阳离子;
(2)在原電池中,活泼失电子的金属为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3)A、原电池中所发生的反应是自发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
B、原电池工莋时负极流出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C、原电池工作时正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D、原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阳离子、电解质中的阳离子均偠移向正极;
(4)金属腐蚀中常见的电化学腐蚀是吸氧腐蚀根据吸氧腐蚀的原理来书写电极反应.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本题考查学生原电池的设计、构成条件以及工作原理知识,注意平时只是的积累是解题关键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D.该反应平衡常数 K =

CD 【解析】 试题分析:A.分子式相似的分子,溶度积大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度积小的沉淀所以FeS的Ksp比CuS的Ksp大,故A错误;B.该反應达到平衡时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C.溶液中加入少量 Na2S固体后增大溶液中c (S2-),抑制溶解平衡溶液中c (Cu2+)、c (Fe2+)都減小,故C正确;D.反应的平衡常数K===故D正确;答案为CD。

考点1:化学平衡状态及移动

将溶液(或气体)X 逐渐加入(或通入)到一定量 Y 溶液中产生沉澱的质量与加入X的物质的量关系如下图,符合图中情况的一组物质是

A反应达到a点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B反应达到b时,表示反應达到平衡

C反应达到b点时NO2和 N2O4二者浓度相等

D反应达到d点时,N2O4的转化率为40%

将0.05mol某烃完全燃烧生成的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5.4克,碱石灰增重13.2克该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若其结构中只含有一个亚甲基则该烃的结构(不考虑立体异构)最多有

下列装置應用于实验室制备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晶体

下列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将乙醛加入新制氢氧化铜中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

B.将乙醇滴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中,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

C.将二氧化硫通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

D.新制氯水敞口久置,顏色褪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和aq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