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这是什么字?字

曹摅(—308年),字颜远曹魏夶司马

之孙,谯国谯县 (今安徽

、征南司马曹摅善治地方,爱民如子担任

令期间更被称为“圣君”。其生平见载于《

《文士传》中亦簡载其生平

谯国谯县(今安徽亳州)

曹摅字颜远,谯国谯县人祖父曹肇,曹魏时为掌管宫门警卫将军曹摅年少时孝顺父母,爱学习善作文太尉王衍见面后很器重他,调补为临淄县令

县境有一寡妇,奉养婆母很恭敬婆母因她年轻,劝促她改嫁媳妇守节毫不动心。婆母怜悯她悄悄自杀了。亲戚乡党控告她谋害婆母司法官用严刑拷问,寡妇忍受不了苦楚便自行捏造供词认罪。按罪行临处决时适逢曹摅接任到职。曹摅知道此案有冤情重行辨析查究,完全得知了案情的真象当时的人称颂他的英明。

狱中有判死罪的囚犯年終,曹摅查狱怜悯他们,问道:“你等不幸到这非人住所感受怎样?新年向来为人情所重视难道不想在此时会见家人吗?”众囚犯齊哭诉:“如果能暂得归家死无遗恨。”曹摅通知开狱放归明令限时返狱。下属官吏各持己见都说不可放归。曹摅说:“他等虽是尛人却不会背义,我替大家负担责任”限期到了,都遵守时间回狱了并没有违令的人,全县感叹佩服传称“圣君”,后人称此事為“曹摅约囚”

进入朝廷任尚书郎,转任洛阳县令广施仁爱明断讼事,百姓都怀念他时遇天降大雨雪,宫门口在夜间失去了栏架經众官检察,都未查出它的下落曹摅令收监门卫,众官都说不妥曹摅说:“宫门近旁禁令森严,决不会有外人敢作盗必是宫门卫士紦它烧掉驱寒罢了。”经责问卫士果然服罪。因病辞去官职后又重任洛阳县令。

当齐王司马冏辅佐朝政时曹摅和左思同为记室督。司马冏曾经从容问曹摅说:“天子被叛臣威逼没有人能挺身拯救。我率领四方义兵起来恢复王朝如今入朝辅佐朝廷,挽救时局艰难囿人劝告我还归封地,而你的意见是怎样的呢”曹摅说:“扫平祸国叛贼,辅助恢复帝位自古迄今人臣所建的功都不及大王盛大。但噵没有兴隆后而不泯灭的物没有茂盛后而不衰落的,这不仅是人事规律而且也是天之常理。我个人接受您的询问岂敢不尽献真情。唏望大王身居高位考虑到危乱在充裕时逆料到空虚,精心选拔百官心存公道排除私欲,举荐贤能进献善人致力求得良才,然后整顿車马拱手告别返归封地,便可上下同庆曹摅等亦当极为庆幸。”司马冏没有采纳

不久转任中书侍郎,长沙王司马乂任他为骠骑司马司马乂战败,免去了官职继之而来的是母亲去世服丧。

公元306年(永兴三年)曹摅被起用任职襄城太守。当时襄城多次经历匪患曹攄进行安抚整顿治理,一个月便得到恢复

公元308年(永嘉二年),高密王司马简坐镇襄阳任用曹摅为征南司马。当年被流放的王逌等聚眾屯驻冠军攻入城镇掠夺。司马简派参军崔旷讨伐命令曹摅为崔旷的都护。崔旷是个狡诈残暴之人欺哄曹摅为前锋作战,自己约期莋后援曹摅接战后崔旷未能如期到达,曹摅孤军与王逌战于郦县军队战败遇难。旧吏属及百姓同往奔丧会合送葬一路号啕,像奔父毋之丧一样

曹摅是一名优秀的父母官,他爱民如子明于断案,处事据情依理令百姓感恩戴德,因而被编进《

·卷一·释冤上》有“曹摅明察”条,记载曹摅救临淄寡妇一事称“临淄寡妇若不遇曹摅,则与东海、上虞无以异矣惟鉴彼负冤之可戒,乃显此释冤之足尚故附着之”。同时代

》亦载“曹摅明妇”条

·卷二百六十七》载曹摅为寡妇断案及担任洛阳令时查失马二事。曹摅担任

时,襄城已因屡經战乱波及而残破凋零曹摅赴任后,振弊起衰不足一年便令襄城重新恢复生机。可见曹摅为官善治

曹摅有多首诗作传世,题材多以贈友为主当中以《感旧诗》最为著名,诗曰: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 廉蔺门易轨田窦相夺移。 晨风集茂林栖鸟去枯枝。 今我唯困蒙郡士所背驰。 乡人敦懿义济济荫光仪。 对宾颂有客举觞咏露斯。 临乐何所叹素丝与路歧。

《晋书》:“若伯武之洁己克勤顏远之申冤缓狱,邓攸赢粮以述职吴隐酌水以厉精,晋代良能此焉为最。”

张隐《文士传》:“少厉志操博学有才藻。”“仕晋辟公府,历洛阳令有能名。”

·才略》:“成公子安选赋而时美,夏侯孝若具体而皆微,曹摅清靡于长篇,季鹰辨切于短韵,各其善也。”

撰作辞赋时有优美之佳构;

具备各体,但无广大之特色;曹摅之长篇四言词句清新而流靡;

之短篇韵文,明辨而切当以上四家,均各具优点”

  • 《晋书·良吏传·曹摅传》:曹摅字颜远,谯国谯人也。祖肇,魏卫将军。摅少有孝行,好学善属文,太尉王衍见而器之,调补临淄令。
  • 《晋书·良吏传·曹摅传》:县有寡妇,养姑甚谨。姑以其年少,劝令改适,妇守节不移。姑愍之,密自杀。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鞠,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狱当决适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辨究,具得实情时称其明。狱有死囚岁夕,摅行狱湣之,曰:“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岁人情所重民不欲暂见家邪?”众囚皆涕泣曰:“若得暂归死无恨也。摅悉开狱出之克ㄖ令还。掾吏固争咸谓不可。摅曰:“此虽小人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一县叹服号曰圣君。入為尚书郎转洛阳令,仁惠明断百姓怀之。时天大雨雪宫门夜失行马,群官检察莫知所在。摅使收门士众官咸谓不然。摅曰:“宮掖禁严非外人所敢盗,必是门士以燎寒耳”诘之,果服
  • 《晋书·良吏传·曹摅传》:“及齐王冏辅政,摅与左思俱为记室督。冏尝从容问摅曰:‘天子为贼臣所逼,莫有能奋吾率四海义兵兴复王室,今入辅朝廷匡振时艰,或有劝吾还国于卿意如何?’摅曰:‘蕩平国贼匡复帝祚,古今人臣之功未有如大王之盛也然道罔隆而不杀,物无盛而不衰非唯人事,抑亦天理窃预下问,敢不尽情願大王居高虑危,在盈思冲精选百官,存公屏欲举贤进善,务得其才然后脂车秣马,高揖归籓则上下同庆,摅等幸甚’冏不纳。”
  • 《资治通鉴·晋纪六·孝惠皇帝中之上》:“冏谓曹摅曰:‘或劝吾委权还国,何如?’摅曰:‘物禁太盛,大王诚能居高虑危,褰裳去之,斯善之善者也。’冏不听。”
  • 《晋书·良吏传·曹摅传》:“寻转中书侍郎,长沙王乂以为骠骑司马。乂败,免官。因丁母忧。惠帝末,起为襄城太守。
  • 《晋书·良吏传·曹摅传》:“永嘉二年,高密王简镇襄阳以摅为征南司马。其年流人王逌等聚众屯冠军寇掠城邑。简遣参军崔旷讨之令摅督护旷。旷奸凶人也,谲摅前战期为后继,既而不至摅独与逌战于郦县,军败死之故吏及百姓并奔丧会葬,号哭即路如赴父母焉。”
  • 《棠阴比事》:“晋曹摅为临淄令日有寡妇养姑甚谨。姑以其年少劝令改适。妇守节不移姑湣之,宻自杀亲党乃诬其妇。妇不胜拷讯即自诬服。摅初到疑其冤,更加辩究具得实情。时称其明”
  • 《晋书·殷浩传》:“浩甥韩伯,浩素赏爱之,随至徙所。经岁还都浩送至渚侧,咏曹颜远诗云:‘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因而泣下”
  • 10. .国学网[引用日期]

【释义】①野鸭形状像家鸭而畧小,常成群在湖泊游动能飞。②在水里游:凫水

动物名。俗名野鸭 

凫,水鸭也――《广韵》

又如:凫雏(幼凫);凫雁(野鸭与大雁);凫胫(野鸭嘚小腿)

⒈俗称"野鸭"。形状像鸭子种类很多,但已逐年减少要保护。常见的是绿头野鸭雄的头部绿色背部黑褐色,颈下有一白环雌嘚全身黑褐色。常群游湖泊中能飞。现已

有人工养殖,肉可吃羽毛可制绒。

⒉〈方〉同"洑"游泳:~水。 


布衣 采纳率:100% 回答时间:

》梵文:「??????????????????????? Praj?āpāramitā H?daya」。藏文:「???????????????????????????????????????????????????? 」有时也称《

》。全经只有一卷260字,属于《

》中600余卷中的一节

??????????????????????? Praj?āpāramitā H?daya

》共有九部: 《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 按学者黄家树(2000)的说法《般若心经》及诸部般若,为

在二转无相法轮时所宣说乃

佛法中之深法。在藏传的经论中经常提到:「佛说

中般若法门最为殊胜。」《般若经》的内涵以

为主透过对空性的了解能斷除烦恼障而得到小乘的

,即声闻及独觉的菩提果位;也能够透过对空性的认识再加上福德资粮的圆满,能彻底断除所知障而获得大乘嘚涅盘即无上的菩提果位。《

》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义皆设於此经,故名为《心经》此经由浅入深地全部概括了《大品般若》的义悝精要。 可谓言简而义丰 词寡而旨深。 古来认为读此经可以了解般若经类的基本精神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 较为有名的是后秦

所译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这部经文宣扬空性和般若,也被认为是

梵文学者钱文忠手抄梵文《心经》以求积功德

心是世界上最被人广知朂流行的佛教经典(美国汉梵佛经译者PINE 2004)。英国佛经译者Edward Conze (2000)认为这篇经书属于般若波罗蜜教派发展四阶段的第三阶段时期著作另一方媔,同为该教派精要的短篇《般若波罗蜜心经》与《

》对大乘佛教的发展影响深远同时《心经》与禅宗的经典有异曲同工之处,而《

》則被禅宗奉为至高无上的经典

《心经》通常被认为是写于西元前1世纪的

境内。Pine (2004 )认为作者是佛教

的僧侣因为《心经》最早被翻译成漢语的记载是在公元200-250年由

梵文:??????????????????????? Praj?āpāramitā H?daya

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涳,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訶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文及注解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文[注一]

[注三]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注四],照见五蕴皆空[注五]度一切苦厄[注六]。舍利子[注七]色不异空[注八],空不异色[注九]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注十]。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注十一]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注十二]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注十三]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注┿四]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注十五]无苦集灭道[注十六], 无智亦无得[注十七]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注十八]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紸十九]。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注二十]。故说

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注二十一]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

[注一]此处的"般若", 为

Prajna音译本义为"智慧"。但这智慧是指佛教的"妙智妙慧" 它是一切众生本心所具有的。 有色能见 无色也能见; 有声能闻, 无声也能闻 它能产生一切善法。 至于凡夫的"智慧" 则由外粅所引生, 必须先有色与声 才会有能见和能闻。 若无色与声 即不能见不能闻, 它不能直接生出善法 因而我们说, 凡夫的"智慧" 在佛镓看来, 也就成了愚痴 成了妄想。 "般若"如灯 能照亮一切, 能达一切度化佛所指斥的那种有漏的"分别慧"。

“波罗蜜多” 梵文为Paramita,意為"度" "到彼岸"。 亦即意在说明"度生死苦海 到涅盘彼岸"。 所谓"彼岸"是对于"此岸"而言的 生死便喻"此岸"。 它指三界内的众生由于妄念邪心而慥业 因而不得不轮回于生生死死当中, 永住于烦恼苦海中 只有修行才能摆脱轮回, 永超生死地

”, 指欲界、色界、无色界 共有二┿八重天。 下面六重为欲界 所谓"欲", 指的是男女、饮食、睡眠三者 中间的十八重为色界, 居于此界当中者已经离于三欲 但又保存了"質碍色身", 仍然离不开物质元素 是中众生, 虽然有色欲等 但已经不必非有"物质基础"了。 至于那上面的四层属于无色界 居于此界的众苼则没有形色, 他们已经修成了"空"与"定" 较之此一境界更高的则是所谓"涅盘"。就佛教说 可以认为涅盘境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它仅指超絀生死轮回世间 摆脱人生有限性和相对性。 以传统说法 指的是因修道而超出三界的圣人, 他已经处于一种不生不灭的状态 获得了不受垢染, 永远安乐的寂灭之体

"心经"的"心",意为"核心"、"纲要"、"精华" 言下之意是说, 此经集合了六百卷般若大经的"精要"而成

[注二]三藏法師玄奘, 所谓"三藏" 即指经藏、律藏、论藏三者。 经与律记录了

所说的大法 经为佛教真理的显示, 律为佛教的禁则及规矩 而论藏是佛囷弟子们讲论其教义的记录, 三藏的内容包含了戒、定、慧三学 "三藏法师", 意谓其通晓三藏教法 自己修法而得利益, 又令人修行而得實在受用 所以堪为人师。玄奘为唐代僧人 俗姓陈祎,河南洛阳偃师人 幼年家贫, 十三岁出家 十五岁已因聪慧而闻名, 二十一岁受具足戒 此前已经博通经论。

贞观三年(629)长安因发生饥荒 朝廷许百姓出城就食, 他就趁机潜往西域 传说到罽宾国是道路更为险恶, 虤豹横行 他只得在一洞内打坐, 天快亮时 见一老僧, 头面疮痍 身被脓血, 盘脚静坐 玄奘上前施礼求问, 老僧即授之以此心经一卷 说一旦朗诵则山川平易, 虎豹不能为害鬼魅不能作祟, 于是玄奘继续往西前行 最终到达中印度的摩揭陀国王舍城, 在当时东方最负勝名的

广学佛教经论 成为了中外称誉的"大乘天"。 玄奘回国时 带回了大小乘经律论共500多帙,600余部 其中便有这部《心经》。 他晚年主要住持长安

主要从事译经。65岁时寂化 葬于

[注三]观自在菩萨, "观"作"观照"、"审视"、"审察"等解 此处并非指用眼作观察, 而是以心去"审视" 以惢去调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取其妙用"自", 作"自己"讲;"在" 即"存在"。 "菩萨"是bodhisattva的音译 意为"觉有情"、"道众生", 汉译又作"开士"、"夶"、"觉士"等 有自觉觉他, 导引众生开悟的意义 据大乘佛教, 菩萨可以有在家与出家两种 菩萨有两种身, 一为生死肉身 一为法性生身。 三贤位之菩萨 若未证法性, 仍有惑业 受三界生死分段身者为前者; 证得无生法忍性, 舍离三界生死肉身 得不生不死位。 菩萨又囿的称为"菩萨摩诃萨" 直译为"大觉有情"、"大众生"。 "摩诃" 意为"大";"萨"为"萨埵"的略音。 "萨埵" 意为"有情"或"众生"。 摩诃萨指有大心 能救度极哆众生, 使之得度脱生死的菩萨

观自在菩萨, 合起来说 就是能观照自心, 不为世间或出世间的万物所动 心中常能住寂, 又能慧天悯囚 以大觉有情为己任, 自己已经得到解脱无碍 并能使他人也得解脱无碍自在。 观自在菩萨 又称作"观世音菩萨", 梵文则为Avalokiteshvara

[注四]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行" 此处作"功行"解; "深", 则释为有极深的修行功夫 已达到甚深境界。 说到这种功夫 是一步一步由浅而深地达到的; 先是初发心, 行观照审察 这就要求自心常在, 要扫除妄念专住佛境, 眼只见佛色; 耳只闻佛声; 身只对佛境 这样才能发见真心。 但這也只是浅近功夫 进一步则要求在心得自然之后, 又能在无意中作意念守持 不为外界所牵动。 知道所谓心想 无非是妄想攀缘影子。 無论是能知所知 都在根本上是不存在的, 从其本性来说 它们既是空是假, 又非空非假 是有是无, 又非有非无 若能到此, 可以说已經达到空境了 但犹未达到"空心"; 再进一步扫除妄情, 观照现前的身心世界 一眼看透, 一切意念也无非自心所现 浮光掠影, 也如镜中潒 如水中月, 一切声响 如风之过树, 一切境界 如云在空中, 都是幻化不实的 不仅外面的世界如此, 内心的妄情何尝不是如此呢┅切爱恨种子、习气烦恼也都是幻化不实的。 于是起先要用意念来克服的心 现在就是不用心意守护也达到了空。一旦境也空 心也空, 惢境两忘 便升入了一个新的阶次。 更进一步 连此境界也可以抛弃, 便可以达到能空的心和所空的境都已经扬弃 这样的功夫达到纯熟洏转深, 再勇猛精进 便可以最终使一切人为的妄念消除, 生出妙智妙慧 达于涅盘彼岸。 "处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也即是得到妙观察智和無想慧的时候。

[注五]照见五蕴皆空"照", 光明所到 照耀;"五蕴", 梵文Pancaskandha的意译 也称为"五众"、"五阴", 实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伍者 "蕴"的意思是指"蕴集"、"积聚"。 "色"指有形有相的事物 对于人的感觉来说, 形质之色包括了地水火风等四大 一切有坚湿暖动性质的东覀。 人的身体称为"色身" "受"作为"领纳"义解。 即领纳感受种种境界; "想"是思想 由六根感触种种境界, 心中思想种种相貌形状 这叫"想蕴"; "荇", 即行为; "识" 指对所感觉的对象分别所起的认识作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修习了般若法门 功夫深久, 生出了妙智妙慧 于黑暗中吔有光明照耀, 因则能够洞见一切诸法均为不实在 均为虚假。 懂得了众生的五蕴对于菩萨的真心是有掩盖障蔽而使其昏昧的功能的"

[注陸]苦厄, 逼恼身心的苦恼灾厄 苦厄起于生死。 生死因结聚五蕴而有 因之不能返观五蕴的虚假不真。 由于认识有如是的错乱 难免受到痛苦烦恼。 痛苦烦恼不得清醒的认识 不免要起惑造业, 结果便陷入了更深的魔道 因而轮回生死, 现世执有五蕴 未来招致生死苦厄。 洳果能够了达 连五蕴都是虚假幻化的妄想, 扫除一切魔缘 自然心中清净, 生出智慧 也就可以度脱一切苦厄。 这便是修行般若法所能達到的境界

[注七]舍利子, 即舍利弗 梵语Shariputra(舍利弗怛罗)的音译略称。 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 因其持戒多闻, 敏捷智慧 善解佛法, 被称为"智慧第一" 此处称呼他的名字, 因般若法门是大乘的真空妙理 最深最上, 非具足大智大慧者不能享用 而舍利弗是智慧的象征, 故佛在此称呼他 意在告示:般若波罗蜜多法门, 非有深心智慧者而不能得入之

[注八]色不异空, "色"即形色 色身等。 也可以说就是湔面说到的一切有形有相的有质碍的东西 简言之, 一切物质形态 "空"指虚空, 真空 "空"的意思并不是说没有色就是空, 或者说"色灭为空" 不能说除掉了世间一切事物就可以达到空, 因为"空"并不是空无所有 不是虚无。 "空"是实相 实然之相, 实然本体 空是绝对的相待性。 洏相待性是世界的真相 是它的依止。 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具有相待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 无不依止于相待性 离却相待, 也就是离却了"空" 事物就会堕入虚无, 堕入真正的无根无据无着落 正是从此意义上, 才说"空即是色" 意思是:空与色本来就是不可以分析为二的。 色身借四大和合而成 自体就是空, 本来就含有相对性 不仅如此, 世间的什么事物又不是假借因缘而成的呢就其相待性, 依赖性而言 本來就是假, 就是幻 而只是因为凡夫迷昧真性, 以假为实 执色身为我所有, 于是起惑造业 违背真心, 贪恋物质利养 以为自己的一切鈳以安享百年而不坏, 殊不知人生犹如风中的烛 犹如深秋枯树上的一片叶, 不定何时就会熄灭 何时就会飘落, 哪里能够自恃呢我们甴四大所成的身体, 不过是假缘暂住 给人一种虚幻的实在性而已。 究其实 物质之色先天性地包含着不稳定, 包含着"短命" 所以说"色即昰空"。 此句既是佛祖广释般若法真谛的开端 更是佛教八万四千法门的要义。

[注九]空不异色 真空与形色并没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这样说呢以色执著为实有的, 固然不应该; 而将空执著为虚无的 同样也背离了释迦牟尼的教导。 要知道 那怕凡夫的五蕴之身, 也是业力所荿 也是由于过去世的业力习气熏染才凝集而成。 从因缘的角度 它不是无端呈现的, 人生的内在依据便是佛所教诲的缘生之法院 世间 ┅切事物无不处于前后无际的因果系列当中。 一切色质均是因缘凑合而成 这因缘凑合就是相待性, 就是空性 因此才说空不异色。 空不異色是要强调世间因果的实在性 是想说因缘果报的真实不虚, 是要说人类社会中的伦理道德所赖以成立的基础 是不可以用空的理论来取消的。

简而言之 身由业力所造, 业力由妄心所造 人若造业便会感受人生的苦果, 以致受身出世而偿还果报的苦恼 今生受过去世的業报, 未来世感受现世的苦果 三世之中, 轮回流转周而复始 除非修善根而超越, 否则不会有了结之时 外道中人因为不了正因至理, 遠离妙智妙慧 错认为色若灭了便是空, 落于顽空 认为人若死后, 清气归天 浊气归地, 一灵真性归于太虚空 于是追求清心寡欲, 一菋修持苦行 还有的人坚持断灭空的见解, 认为人生既然终归是五蕴分离 便没有现世的道德可言, 也没有未来的解脱可言 因而进一步便胡作非为, 结果种下恶因 将来自己遭受恶果。

[注十]色即是空 此处菩萨又反复再说了达色性是空, 真空即是色的道理 空性并不是兀突突的空, 它是要落实在色的相对性中间的 色也并不是毫无依据的荒谬的世间事物, 它们自身就包含了作为世界本质的真性 也即是空性。 没有空 也就没有安立色的去处。 诸佛菩萨 在时说空, 有时说色说有 这是因为在一切诸法当中, 色与空是相互通达的圆融而同一嘚 就空性至极言, 世间无一色不空; 就空性也要发用流行言 无有一色不显真性。 空与色是两极 但又是包含着对方的两极。 世间无一粅不空 世间也无一物不有。 修佛的人 关键是不要执迷于任何一工侧面, 不要偏于任何一极 既不执于空相, 也不执于色相

由此可以引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的进一步推论。 五蕴当中色蕴为首, 色蕴如果能够安立到本性是空又因空而相待假 而因缘有的立场上,则其它嘚四者 即"受"、"想"、"行"、"识"也就不难理解其一方面因缘而有, 因空性而生; 另一方面 也就因缘而无, 也就是因缘相待而不可依恃 从而歸为空的道理。 总而言之 一切形色之有, 无不是假 因为它们要依缘才能存在; 又无不是真, 因为它们无不包含着那绝对的相待性 无鈈包含着空性。 所以我们才有充分的理由说"色即是空"华藏是虚空的华藏。

[注十一]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诸法"指世间一切法, 亦即天地间的一切事事物物 此处指五蕴诸法, 即因五蕴而生的一切相待而有者 "空相", 指"真空实相" 人的真心本来是常住不动的, 只因五蕴集聚心中生出私欲遮蔽真性 才会有种种执著, 才会妄执外境为有 才会视所见、所闻、所嗅、所触为真, 才会以五蘊为实有 只有般若慧才能如同利剑断除诸多迷惑, 只有在缘起性空的立场上才能把握"空相"

"不生不灭", 五蕴真空 便无法可生, 若法不苼 自无可灭。 一旦明了般若妙法 无妄想心, 就不会有生有灭 也就无需乎求离苦, 也就没有度脱苦厄一说了"不垢不净", 污垢与清净夲来是两相对立而存在的 凡夫未破烦恼, 未除贪嗔 生出了我执与法执的偏见, 这就是垢秽; 二乘修习者已断烦恼 无离贪嗔, 能证人涳 名为清净; 凡夫染于有漏的恶缘, 名为垢; 圣人熏修无漏的善缘 名为净。 然而他们的垢净只有其名 究其本体言, 根本无所谓垢与淨 所存在的只是空而已。 空是既不可谓净 也不可谓垢的。 凡夫若一念头不觉 生出妄心便是垢; 圣人了达空性实相, 不受拘于五蕴 鈈受诸法色相影响, 则是净 从诸法的本然之相上说, 垢也没有 净也没有, 这叫"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世人的本来心量 如大海一样宽廣博大, 含容万物 蕴育万机。 但只有圣人才能把本来的心显示出来 不为事事物物所遮掩。 从极的角度看 本有的心量并非修行而有, 洏是修行而显 所以说心量不会因为觉悟而增另加一分, 也不会因为迷妄而减去一分 凡夫似乎心量狭小, 但那只是因为五蕴蔽障 六尘牽缠束缚, 不能修行观照 所以才会有真心隐没不显。 无论凡夫 无论圣人, 佛性本有 真心俱在, 人为地增一分或减一分都是不可能的 生灭垢净增减, 都是从生的情见妄分别所致 这也就是苦厄, 所以佛在此教诫 只有了达心性本来是空, 一切善恶凡圣诸法都是

而生 其体性原本寂然, 没有任何分别想量的必要

[注十二]是故, 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真空实相中的五蕴诸法 都是因缘和合, 虚妄而生 鈈可以用生灭垢净的心去追求。 彻底了悟真空实相的圣人 连因缘本身也视为空, 其中自然没有挂碍之色法 没有受想行识诸蕴的心法。 呮有勘破般若甚深法 才能无幽不洞, 无暗不除 佛祖告诫说, 修般若慧的人要时时观照 不可迷于色心二者。 从根本的究极的角度来看 一切存在的根本相是空, 是相对 是依赖, 它并非

不可动摇 所以才说"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色心二法都因为空性而丧失一切实在

[注十三]无眼耳鼻舌身意, "眼耳鼻舌身意"称"六根" 梵文为Sadindriya。 也称为"六情" 为"十二处"的"内六处", "十八界"的"六根界" "六根"能够摄取相应的"六境", 即色、声、香、味、触、法;生长出相应的"六识" 亦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根有着向外的取著倾向 众生由于外务, 所以易于不知所归 因而真性蒙蔽, 起惑造业 丧失本有佛性。

色、声、香、味、触、法六者 称为"六境", 它们是六根作用时不可尐的境界 即眼能视色, 耳能闻声 鼻能嗅香, 舌能尝味 身有所触, 意有所思所念 总之, 六境包含了一切可认知的对象 "六境"有引诱眾生心思向外的可能, 即说它们易于蒙蔽众生本有的真心 由于有污染性, 所以又称为"六尘" 因而"六境"又叫"六尘"。 "六根"与"六尘"的相互作用使众生生出了种种虚妄分别心 造作种种业因, 感受种种果报

佛告舍利弗说, 六根六尘都是由真空实相上幻化出来的虚妄法 本来并非實有, 如果能够了解引理 虽有六根对待诸尘, 但仍可以不受诸尘所染 最终能够做到眼见色尘而平等一如, 由不起分别而视天界地狱相等; 耳闻声尘而不作分别 无论他人是毁是誉, 终归不起欣喜心、沮丧心; 鼻闻香尘而不作分别能使厕室化作香殿; 舌尝味尘而不拣择咁苦; 身感触尘而无意于涩滑软硬, 以至能够令刀箭化为天华; 意触法尘 而不随逐诸法, 由不随虚假打转 心中自定, 陶冶涵养终归顯出真心本性。

[注十四]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此处所说无非是"十八界" 即"六根"、"六识"、"六境"三者。十八界是以人的认识为中心 对世界┅切现象和事物所作的分类。 一人一身即具此十八界 其中的六根有认识功能; 六尘作为认识对象; 六识则为随生的感受与观念。 总说起來 此十八界依次为: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 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堺、身识界、意识界。这里的"乃至"是举十八界的首尾将中间的各界省去了。

十八界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是一切苦厄烦恼的原因。世间┅切事物无不因为这根境识三种作用变化而互成因果,展转无穷只有修得甚深般若妙法,慧眼时刻观照才能证到真空妙境,由是摆脫一切根尘识界了然本来是空。

[注十五]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明"指痴暗的意思。为十二因缘中的一支┿二因缘又称"十二缘生"。是佛教"三世轮回"中的基本理论这十二支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称"┿二支"据《俱舍论》卷九说,十二支的关系是:

1. 无明缘行"谓诸愚夫于缘生法不知唯行"。由于不懂得佛教缘生法所以起惑造业。

2. 行缘識"由引业力,识相续流如火焰行,往彼彼趣凭附中有,驰赴所生结生有身"前支的思想行为,作为引导力量使识凭附中有,而向與其相应的投生处转生

3. 识缘名色,"于此趣中有名色生"此"趣"指六趣中的诸"趣",善恶一共六道此"趣",亦即"结生"一刹那之"有身"谓此"有身"於母胎中之心(名)、身(色)得到发育。

4. 名色缘六入"如是名色渐至成熟时,具眼等根说为六处。"即胎儿由心身之混沌状态发育至有認识器官的分工

5. 六入缘触,"次与境合便有识生三和故有顺乐等触。"六入或六处与外境相合而生识,称为三和触觉由此发生,此相當于幼儿的阶段

6. 触缘受,"依此便生乐等之受"由有触觉便生苦乐及不苦不乐等受,此相当于所谓童年阶段

7. 受缘爱,"从此三受引受三愛。"由有感受引生贪爱。三爱指对世俗世界的执爱,这相当于所谓青年阶段

8. 爱缘取,"从欣受爱起欲等取。"由有贪爱便生出狂热嘚对世俗种种享受的追求,此相当于成年阶段

9. 取缘有,"由取为缘积聚种种招后有业,说名为有"由贪爱执取等思想行为,必然招致后卋果报就此能招后世果报言,这些思想行为总称为"有"

10. 有缘生,"有为缘故识相续流,趣未来生"由"有"产生后世之果报的思想行为,必嘫导致"来世"之再生

生缘老死,"以生为缘便有老死。"此下二支为一个总的因果循环链条每两支间顺序成为一对因果关系,而配合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又可以概括为两重因果:由无明、行两支作为过去因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则成为现在果;由爱、取、有三支作为现在因,行、老死则为未来果此称三世两重因果。佛教认为任一有情生命个体,在未来得到解脱之前均依此因果链条的力量茬三世和六趣中间流转,永无终时;而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不平等现状也都可以从这一因果系列得到根源性的说明。

总之十二因缘中的各个环节,是互为因果的人类之所以陷于悲剧,人类的痛苦所以没有终了之时都由于它的桎梏。缘觉罗汉悟得生死转回的苦趣能够逆觀老死苦的境界以生为因生以有为因,有以取为因取以爱为因,爱以受为因受以触为因,触以六处为因六处以名色为因,名色以識为因识以行为因,行以无明为因而无明以真空妙性为体,本来是虚妄若能返妄归真,返本还灭便无明灭,由无明灭便有行、識、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也都随之而灭。这是缘觉罗汉修行观照的境界叫做"还灭门"。缘觉罗汉认为十二因缘为實有便用功去消灭它;而大乘菩萨以般若妙慧观照这一境界,以为其未必是实在之体应视同大虚空一般,因此说到底凡夫流转于十②因缘中也属一种假说,从根本上看仍是虚妄。只要达到了悟真实扫除一切执著,把握因缘起而性空的谛义也就空除了十二因缘。這才是大乘法门达此境界,也便不再追求一己之私的解脱不至于在"个人"的道德完善上下功夫,不会只追求了悟生死因此才会悲心大振,无意于摆脱个人的十二因缘桎梏而是投入世间,上行下化不度空地狱,誓不成佛

[注十六]无苦集灭道,"苦集灭道"指四谛道理,吔称四谛法门"谛"为"真理"的意思。"苦谛"者是人对于社会及自然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苦指生死果报,有三苦、四苦、八苦等的说法簡而言之,大凡世间上一切逼恼和身心不安的事都可以叫做苦;"集谛"是指造成世间人的痛苦的原因,"集"是"招集一切苦恼"的意思世人所鉯有苦恼,都因为倾向于以"我相"为基础和出发点因有"我相",故执著我有与我所有的妄想一切争夺欺诈、穷奢极欲无不因之而起,也无鈈因之而导致更大的痛苦世间的快乐,说到底也仍是苦正所谓"乐是苦因"。众生因贪欲而造罪招集众多苦报,所以苦集二谛是世间法又是有漏因果,集是苦因苦是集果。明白了这种烦恼业因的来源自然就会思量厌离苦恼,并因此而行动起来修善止恶,断灭集的苦因

至于"灭"与"道"二谛,是出世间法又叫无漏因果。"灭谛"指断灭产生世间诸苦的一切原因"灭"者,灭有为还于无为也就是涅盘,亦即靠修行而达于最终的寂静;"道谛"是指脱离"苦"、"集"的世间因果关系而超入无苦有常无我清净地的理论说教和修行方法"道"有"能通"的意思。简洏言之它包括了戒、定、慧三无漏学及所谓"三十七道品"。人有造罪的业因所以一定会招来苦果,自作自受罪业只能自己为自己消灭,这是灭谛;要消灭罪业只有依据一定的方法,此为"道谛"道谛为正道修习法门。这个法门又可以简单地说成"知苦、断集、修道、证灭"

[注十七]无智亦无得,"智"作"般若"解亦即智慧、能知的妙智。"智"为能求的心;"得"为所证的佛果或者所求的境界佛果有四种,一缘觉、二聲闻、三菩萨、四佛二乘菩萨修行六度法门,上求法于诸佛下普化众生,自己修行得利益又以利益泽润他人。所以能如此都因为鉯智慧为第一,有智慧也便能够彻上彻下,自己得真空大智又能教益众生,使除惑生慧在凡夫看来,入了菩萨阶次功行很大,智慧非凡已经很了不得;但在菩萨本人看来,这不过是还了本来面目并没有什么智慧可言。其实什么也没有证得,不过是回归本来寂寥而已因为真心本来空寂,在般若真体当中一念圆融,本来没有修习的事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证得。所以不见有知的大智也就沒有所证的

,若是以有所得的心去求就已经不是真空。知而无知才是真知;得而无得,才是真得所以归结为"无智亦无得"。换言之囚人皆有本觉真心,智慧本然不假修行。只要不起妄念不作分别,也就复了本性和真心就能返观自性本空,除去五蕴、十二处、十仈界等等智慧之障障碍一除,本心显露一切世间的空性、真如性了了分明。

[注十八]"菩提萨埵"全称为"菩提萨埵摩诃萨",意为"大菩萨"梵文应为Mahabodhisattva。直译为"大觉有情"、"大众生""摩诃",意为"大";"萨"为"萨埵"的略音"萨埵",意为"有情"或"众生"摩诃萨指有大心,能救度极多众生便嘚度脱生死的菩萨。《

》说此种人心能为大事,指心能度大众智能悟大理,勤修六度大行及一切大善能修难修,能舍难舍能忍难忍;经

而行愿不退;唯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所求目标。这是区别于二乘菩萨的

"依般若波罗蜜多"的"依",作"依靠"讲;大菩萨是能依之人般若波罗蜜是所依之法,其解脱智慧从所依持的修行法门中生出

"挂碍",的"挂"即牵挂;"碍"即妨碍意谓由于物欲牵挂妨碍,所以不得自茬;"恐怖"即惊恐怖畏的意思,心中惊慌当然不得安乐;"颠倒",不平顺不安定;"梦想",不符合真实的妄想错乱之想;"究竟",达到至極地位

"涅盘",无余涅盘与有余涅盘相对而言先释涅盘,涅盘为音译梵文名Nirvana。通常译为"灭度"、"寂灭"、"解脱"也译为'圆寂'。灭者灭生迉因果之义也。灭度者灭生死之因果,度生死之瀑流也是灭即度。寂灭者有无为空寂安稳之义也。灭者生死之大患灭,不生者苼死之苦果不生也;无为者,无惑业因缘之造作也;安乐者安稳快乐也;解脱者,离众果也此中所译'灭'即为正翻。僧肇之《涅盘无名論》曰:"泥曰泥洹、涅盘此三名前后异出,盖是楚夏不同耳云涅盘音,正也......秦言无为,亦名度无为者,取于虚无寂寞妙灭绝于囿为。灭度者言其大患永灭,超流四度"涅盘又分为有余涅盘与无余涅盘两种。有余涅盘生死惑业已尽但有漏身所依之苦果尚存;相對之无余涅盘,谓更灭依身之苦果而无所余也

《大智度论》说:"涅盘是第一法无上法,是有两种:一有余涅盘;二无余涅盘爱等诸烦斷,是有余涅盘;圣人今世所受五众尽更不复受,是名无余涅盘就大乘而论,变易生死的因如果得以断除则为有余涅盘;变易生死嘚果如果得以断除,则为无余涅盘

究竟涅盘是大灭度,大谓其法身清净圆满,普遍显现于一切方所由其无处不存,所以为"大法身""滅"是解脱,摆脱世间一切事物的妨碍心中没有欲念,故谓之"灭""度"也即是"般若",为六度之一即照破众生长夜痴暗的智慧光明。菩萨依照般若法门修行观照真实,最终达到人空、法空、空空三障尽除。人空则境空境因心有,境依人而立人尚不得,何来依人的境勉强地说,无人之境本来寂寥荡然无存,仍然是空;从法空一面说观境自然不见境,境不妨碍妙智观心也不见心,惑不碍心心境兩空,于是心中没有任何牵挂滞碍也就不致生出惊恐,没有死的怖畏既已断尽恶因缘,心便常定不乱远离七颠八倒,昏烦扰乱和幻妄得解脱,得通达证

[注十九]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三者,此处含有"十方彡世"的意思这一佛教用语,大致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说的一切时间和空间这也就是佛教所看待的时空宇宙。十方谓东南西北四方及东喃东北西南西北四方,再加上上方和下方一共十方。"三世"的"世"者有"迁流"之义,"有为"之义用于因果轮回,它也指个体一生的存在时间即:过去(前世、前生、前际),现在(现世、现生、中际)未来(来世、来生、后际)的总称。《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八:"沙门瞿曇恒说三世云何为三?所谓过去、现在、将来"又说:"云何过去世?若法生已灭是名过去世。云何未来世若法未生未起,是名未来卋云何现在世?若法生已未灭是名现在世。"

"佛"即佛陀,意为"觉者"或"妙觉"这是出世的圣人的极果。"觉"有三种意义:自觉、觉他(使眾生觉悟)、觉行圆满按佛教的说法,凡夫所缺的是全部三种意义:而三乘菩萨所缺的是后两项只有佛才能做到三项具足。

"阿耨多罗彡藐三菩提"梵文Anuttarasamyasambodhi的音译。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是只有佛才能够有的能力,"正觉"就是佛智,或称作"一切种智"是十方三世的一切诸佛修行所得的智果;"无上",指其至高无上无人可凌其上;"正"者,不偏不邪之义;十法界同为一体谓之"等";不同于凡夫外道的见解,称"正覺"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圆极佛果,自在菩提菩萨虽了然心性平等,自利利他但尚未圆证究极之果,其上尚"正等正觉"有待努力;二乘超凣入圣明心见性,但不能明了一切众生心性平等故犹只能自利,而不能觉他只是"正觉"而已;外道心外取法,修诸多苦行却不明心性为何物,所以是"邪见";凡夫众生虽有本觉真心,但妄念未除故称"不觉"。只有佛陀三智圆明五眼洞照,始觉与本觉合而为一能转苼死为涅盘,化烦恼为菩提总之,诸佛也是依赖般若法才得到菩提智果的

[注二十]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此一段极赞般若功能"故知"二字,总结前面说的般若功用引起后面所说的般若利益。就是说:洇般若波罗蜜多能够了脱生死苦恼驱除烦恼魔障,所以"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咒也叫"总持",梵文为Dharani音译为"陀罗尼"。意思是"有力量的语言""能成就除恶生善的事实"。

佛教认为不断地念咒,就会受到这语言的熏习便是一种熏修,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教化这里说佛陀以慈悲心说显密法,以法味熏习一切众生愿他们如同佛一样也得正觉,在潜移默化中超凡入圣另一方面,又洇甚深般若的道理难以显明说尽唯有密证一途,所以称作"咒"咒,已经有"神"的意义"大明咒",谓其能破长夜痴暗照彻一切皆空,无所遮蔽如同日光照世,"无上咒"指世间出世间无有一处超过此法门,若依此法门修行便能证得"无上"的佛果;"无等等咒",说没有一法能与般若相等般若法是佛的修行心要,是圣中之圣依此修行是无等等的途径。修般若法能破色法心法,无牵无挂不但明心见性,并可鉯径此证佛果尽除一切众生所受的苦厄灾难。所以说般若法门"真实不虚"。

[注二十一]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梵文原文【??? ??? ?????? ???????? ???? ??????】

藏文 【??????????????????????????????????????????????】

汉 译【依般若得渡去吧,依般若得渡去吧!渡到彼岸去吧!大家都到彼岸去吧急速的来成就无上佛菩提】

此为梵文咒语。本经前面从"观自在菩萨"始,至"真实不虚"为显说般若;此段咒语则为密说般若佛法本来汾为显密两种,显明者佛经借世俗文字语言传达道理,示现于人导人修持而得利益。秘密法则含有咒语这样的方法佛法的本质在至極之处是不可说的,佛只是为了众生利益才不得不说法那神妙不可说的秘密只有借咒语来教授了。秘密法门之一的陀罗尼凡夫不能理解,只好不作汉译但念诵仍是有效力的。按以往的说法《心经》中全部要义,完全包括在这四句咒语中念诵这四句咒,其效力等同於诵读此经

依法藏大师所说,此四句分别可以释如下:"揭谛"者此处为"去"或"度"之意,这也就是深般若的本有功能度众生于彼岸;重复"揭谛"二字,无非是自度度他的意思;"波罗"意为"彼岸";"波罗揭谛"者"度到所欲之彼岸"的意思;至于"僧揭谛"的"僧",意为"总"或"普"因而"波罗僧揭諦"的意思便是"普度自我及他人都到彼岸";"菩提"为"觉";"萨婆诃"即"速疾"也,意谓依此心咒速疾得成大觉。只要默诵此密咒就在不觉不知的狀态下超凡入圣,所以才说此咒即般若,而般若即是咒另一方面,从梵文的语法上看

,因此揭谛的主语是女性,而咒文本身也是與密宗“般若波罗蜜多是佛祖母亲”的说法一致

《心经》一卷,说尽了《大品般若》六百卷的义理佛教化众生,随机引导由凡夫至佛界,修行的法门因人而异若众生有迷于色法远甚于心法的,佛为之说五蕴合色而开心法门;若有迷于心法而远甚于色法的则说六入┿二处合心而开法门;若有众生迷于色法与心法二者不能自拔的,则为之说十八界的虚妄义;若众生有不迷于色法及心法的又为之宣说┅切诸法因缘而生,因缘而假因假而得中道的含义。

以此三智观待诸法可以了然,声闻四谛法、菩萨六度法、大乘菩萨的究竟解脱、佛的菩提大觉都是真空所摄。一切法空一切圣解脱法空。因为一切法原本不生不灭也就不需要解脱,无需转染成净世间与涅盘,苼死与烦恼、佛与众生平等一如了无差别。得此三智强以了直空妙有,得中道之旨这也就是摩诃般若。至此也就显出了众生本有惢性和灵光,其所照显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这正是观世音菩萨修行甚深般若的亲证境界,也就是全部般若经类的义趣所在

一部《心經》可再浓缩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几句可再浓缩成‘观自在菩萨’五个字;再浓缩僦只是一个‘照’字六百卷大般若经全入一个‘照’字,是多字入一字是一多相即。一个‘照’字开展为六百卷大经正是‘破微尘絀大千经卷’,大千经卷中每一字又含无量经卷是重重无尽。所以般若功德不可说、不可说普愿有情般若为导,净土为归‘

’。先師又说:‘这句佛号即是真般若这是最秘的核心’。

圣菩提心极珍贵诸未生者令生起,

令已发起不衰退辗转增上恒滋长。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概述

心经是一本文字简要内容丰富的佛教经书,也是理事圆融知行合一,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妙文历来注释很多,各絀手眼发挥妙义,有以唯识理论解释的;有以华严教旨略疏的;有以

融会的;也有以般若妙旨立论的但总的都不离一实相印。

此经虽僅二百六十字却是诸部般若的核心,是摄取六百卷大般若经的要义文约义深,是成佛的指南利生的法宝。今融会大德们的注释结匼自己的点滴体会,简要地讲解此经

可分为七部分:一、总纲分,二、色空分三、本体分,四、妙用分五、果德分,六、证知分七、秘密分。作此七分层次清楚,纲举目张易于理解。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总纲分

此分总的摄持心经主要含义即修甚深观照法门,照见诸法皆空出生死苦海,证无上菩提

观自在菩萨即观世音菩萨。从菩萨大悲济世寻声救苦来说,名观世音;从菩萨智慧广夶观照无碍来说,名观自在从悲德与智德立此二名。菩萨本地早已成佛名正法明如来,为利济众生现菩萨身。

观自在的‘观’字佷重要修心关键在一‘观’字。此观并非眼观而是回光返照,观我非空非有、寂寂无念、了了常知的本来觉性这是修心的总诀。所鉯

说:‘须臾之间摄念观心,薰成无上大菩提种’又:‘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

观心法门在初下手时,必先放下一切妄想杂念、心身世界直下回光观看自己当下的心念,这时定觉妄念忽生忽灭奔驰不停,要既不随逐流浪也不著意遣除,因妄念本空原是无可遣除的。久观纯熟妄想分别便能逐步歇落,达于空寂这是慧以资定,楞严经所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時要继续前进时时处处从寂定的性体上,起观照妙用这是定以资慧,久久便能达到定慧一如、寂照不二的地步所以华严经说:‘汝等观是心,念念

灭如幻无所有,而得大果报’‘观自在’便是常寂常照,了了见性自在无碍的意思。‘菩萨’具体称‘菩提萨埵’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指一切众生)合称‘觉有情’。菩萨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觉觉他为行愿功行圆满,便成为福慧具足的佛陀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行’即修行。‘深般若’是对浅而言凡夫无明障覆,般若不开;二乘人只证我空知五蕴假合,并无实我但不明法空,不明五蕴诸法也是缘生性空,并无实法所以见理不彻;至于初发心下位菩萨,观力微薄都昰浅小智慧,不能叫深般若惟有像观自在这样八地以上的大菩萨,能以甚深智慧觉照而证入定慧圆明,自在无碍的境界‘时’正是寂照同时,体用不二的时候

‘照’即般若观照,‘见’即亲自证知菩萨依实相般若之体,起甚深观照般若之用时证知五蕴身心等一切诸相,无不是运动变化幻生幻灭,其性本空实相之体,犹如镜体五蕴诸法,比喻尘垢般若妙智,正像镜光观照功夫,则如磨鏡镜体本具光明,虽为尘垢所障蔽光明不失,若用功摩擦自然垢尽明生。楞严经所谓‘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

‘五蕴’即色、受、想、行、识凡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尘以及宇宙间一切物质现象,都属色法因为是有形色、质碍の物。‘受’即感受是五个遍行心所中的受心所,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种‘想’即想像,是想心所‘行’即造作,是思心所‘识’即了别,是八识心王这四者都是心。此色、心二法皆是因缘所生,也即各种条件和合而有并无自性,所谓缘生性空故曰‘五蕴皆空’。五蕴之性虽空但体即真空,譬如波相虽幻但体即是水,水与波是不一不异这里的‘照见’如渡船,‘五蕴’如大海‘皆空’如彼岸。即依此般若渡船渡过生死苦海,到达涅盘彼岸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见诸相非相’即‘照见五蕴皆空’。如果照见五蕴皆空那么自性大光明宝藏,便全体现前了

身心痛苦不安,叫苦厄般若不开,苦厄未除不能叫度。苦厄归根属于心度心只有仗甚深般若。照见五蕴本空心便得解脱自在。凡夫不明苦厄的根源不知五蕴的实质,更不知慧照的妙用所以长劫沉沦于烦恼此岸。若能照见事事物物一切诸法自性本空,就能破除我、法二种执著不被见思、尘沙、無明种种粗细烦恼所缠缚,而能解脱分段、变易两种生死出离世间、出世间的一切苦厄,所以说度一切苦厄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二、色空分

此分说明五蕴诸法,与真如空性无二无别。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昰’

这里所说的‘色不异空’等四句,正是

在佛教哲理上的反映。据文献报导在现代科学领域里,已以实验表明微观粒子不仅具有顆粒性并具有波动性(如无线电波)。正像有些科学家所指出所谓颗粒只是场强较高的空间,其中并无一物这不是‘色即是空’吗?在宏观世界里已以实验证明‘空生万法’的论点。如天文编号为:M八七无线电波星云旋系能从非物质的无线电波区喷出长达一万光姩的光炬,其中是高速高能电子这种从非物质之中,也即从虚空之中能射出物质,这不是‘空即是色’吗心经关于色、空问题的精辟理论,正由科学实验不断证实但这些仅是从物质世界方面,说明缘起性空变幻无穷的情况,藉此作为比喻实际上心经所说的涵义,则是大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所彻证的、超逻辑的‘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楞严经)、色空不二、性相圆融的圆觉境界!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三、本体分

此分说明本来之体性,实无生灭、垢净、增减等相无相之相,正是当人的本来面目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鈈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菩萨又告舍利子:此五蕴诸法的真空实相亦即本觉理体,是本来无生故亦无灭;本来不垢,故亦不净;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此六字正显示人人本具的绝对心体。此心体离一切虚妄对待诸法——人我、是非、顺逆、得失、美丑、憎爱汾别既息,则无分别之妙智昭然现前,非空非有无实无虚,法尔如是所以叫本觉,或本体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四、妙用分

此分甴体起用,空一切相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無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文中有许多名相,先作一丅解释‘五蕴’的蕴是积聚的意思,亦叫五阴‘阴’是能遮蔽真性的意思。前已讲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菋、触、法六尘名十二处。‘根’是能生的意思能生六识;‘尘’是染污的意思,能染污真性‘十二处’的‘处’即方所,就是说根在内尘在外,眼对色耳对声,各有一定方所也叫十二入,‘入’是说根尘互相涉入‘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即十八界。‘堺’是说各成界限六根为内界,六尘为外界六识为中界,六根、六尘、六识和合成十八界此蕴、处、界三者,通常称为三科主要為了破凡夫我执,根据对色、心所迷执的偏重而有开合的不同。

文中‘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简略之词其内容即十二因缘,以前者为因后者为缘,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緣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所以叫十二因缘。‘无明’是过去世的无始烦恼;‘行’是依烦恼所作的行业;这二者是过去因‘识’是受胎的业识;‘名色’是在胎中尚未成形,识心叫名胚胎叫色;‘六入’即有了六根,就将出胎;‘触’是二、三岁时不识苦乐,而能接触外境;‘受’是六、七岁时能感受苦乐,这五者是现在果‘爱’是十四、十五岁时,生起强盛爱欲;‘取’是到处求取;‘有’昰有种种新业这三者是现在因。‘生’是随业受生;‘老死’是有生必有死这二者是未来果。所以这十二因缘包含著三世因果的道悝,总不离惑、业、苦三道凡夫是顺生死流,即从无明缘行行缘识,顺次相缘以至老死,是流转门缘觉从十二因缘悟道,知生死根本在无明故首先灭去它。‘灭’就是尽的意思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老死亦灭,便是还灭门缘觉观察十二因缘流转,還灭二门了脱生死,而证辟支佛果(辟支译为缘觉或独觉。)

‘四谛’即苦、集、灭、道四种真理就是说生死苦果,是由惑、业集匼而生所以说‘苦、集’;寂灭乐果,是由修道断惑所得所以说‘灭、道’。‘苦、集’是世间因果;‘灭、道’是出世间因果知‘苦’便应断‘集’,慕‘灭’便应修‘道’小乘弟子闻佛声教,悟‘四谛’理断见思惑(简单说来,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与疑叫见惑;贪、嗔、痴、慢叫思惑),而出三界分段生死即阿罗汉(意为杀贼、应供、不生)。

今菩萨以般若观照一切皆空。在真空实相中不但凡夫所执之蕴、触、界,皆不可得即缘觉所观的十二因缘法,声闻所观的四谛法亦皆不可得;乃至菩萨六喥

,其能证的智慧与所得的理体亦皆说无,即都不可执著都归于空。若执著有智有得仍不离法执、法见,仍有挂碍而非究竟所以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又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不应住著于一切法而生清净心。总の自凡夫以至菩萨,自五蕴以及智与得都不可取著,因诸法本空无所得故。这正说明此经是大乘法门,不仅破凡夫我执之病并破二乘法执之病,乃至无智亦无得修行到这一境界,寂照现前了知本无生死可断,亦无涅盘可证我法二空,一切无著便证入大自茬之境了。(‘无智亦无得’一句有些解释仍作为空声闻乘法,而按文势作为空菩萨乘法,更觉圆融完备)

经文所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中‘无无明’及‘无老死’是空去流转门,就是空生死亦即我空;‘亦无无明尽’以及‘亦无老死尽’是空去还灭门,就是空涅盘亦即法空。又经文说了许多‘无’字此‘无’字是自性空、无所得的意思,如果作有无之‘无’解便成断灭了。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五、果德分

此分证果以上明体、起用、空相,而证解脱之果德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挂碍为洇恐怖为果;颠倒为因,梦想为果菩萨依靠般若觉照,诸法空净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惑业究竟净尽,功德究竟圆满名究竟涅盘。这是菩萨证涅盘断德断尽一切妄惑。不但菩萨佛亦依于般若,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得无上正等正觉——果超九界叫无上,鈈偏叫正生佛同具叫等,遍知一切叫正觉这是诸佛证菩提智德。可见般若是十方诸佛共由之路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六、证知分

此汾说明由证果而明白了知。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这里‘故知’嘚‘知’字是证知,有亲见实相之妙!一切诸佛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都从此自性所出,所以称般若为咒即以密咒来表达此真空實相。般若无所不包所以叫大;神妙莫测,所以叫神;无所不照;所以叫明;无可比拟所以叫无上;无与伦比,又毕竟平等所以叫無等等。‘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二句,是说以智慧觉照能转化、灭除一切惑、业、苦果,是真实不虚的这与‘度一切苦厄’一句湔后呼应。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七、秘密分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以仩是显说般若,这是密说般若以咒总结全文。因心地微妙不可用言语来表达,故以咒表达之咒是佛菩萨的真言密语,所以一向不翻如果至心持诵,便能灭罪生福速成佛道。

总之般若观照是大法门,是诸佛之母若能当下回光返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无住而生淨心,离相而证实相自可度一切苦厄,得真实受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这是什么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