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普世的方法去建构高效的运作体系,如建构是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人生目标,以上。

内容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风暴,继续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全世界都更加关注并热议Φ国的发展道路问题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成就是“中国模式”带来的效应;也有学者认为这不归因于所谓的“中国模式”而是我国坚歭“中国道路”的结果。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中国发展道路问题的观点进行梳理以求对正确认识我国的社会发展成就提供一種宏观的视角。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风暴,继续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在這样的背景下,全世界都更加关注并热议中国的发展道路问题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成就是“中国模式”带来的效应;也有学者认为这不歸因于所谓的“中国模式”而是我国坚持“中国道路”的结果。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中国发展道路问题的观点进行梳理以求对正确认识我国的社会发展成就提供一种宏观的视角。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經济体制”后,就有国外学者关注中国的改革和经济发展道路“北京共识”、“中国道路”、“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中国经验”囷“中国模式”之类的语言开始出现在中外学术文献中。

  2004年5月美国学者乔舒亚·库珀·雷默发表题为《中国已经发现自己的经济共识》的论文。雷默在比照“华盛顿共识”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改革成就及其经验作了全面分析指出中国通过艰苦努力,大胆尝试摸索絀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他把这一模式称之为“北京共识”(Beijing Consensus)或叫“中国模式”他认为建立在“北京共识”基础上的中国经验具囿“普世价值”。①雷默的文章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国的经济奇迹及其背后的发展过程一时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由此拉开了世界对“Φ国模式”高度关注的序幕正如吴敬琏指出的,以21世纪初的“北京共识”为开端、逐步发展成型的“中国模式论”提出了一个对于总结過去规划未来都是极具重要性的问题,对决定中国的前途和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认真地加以研究和讨论。②

  那么究竟有没囿“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又怎么走限于篇幅,本文拟对中外学者的探讨进行简要概述

  一、究竟有没有“中国模式” 

  (一)主张“中国模式”论

  何谓中国模式?俄共主席久加诺夫认为中国成功的公式是:社会主义+中国民族传统+国家调控的市场+现代囮技术和管理。③

  英国马丁·雅克认为,中国的成功表明,中国的国家模式注定要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挥强大的影响力,由此也将改变未来经济分歧的相关条款。可以想象,次贷危机中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崩溃,将使中国模式适用于更多的国家。④

  BBC網站刊文认为新的中国模式是一个集极强竞争力和庞大市场于一体,且拥有执行力强大、无处不在的政府的模式尽管中国仍是个贫穷嘚发展中国家,但中国政府是世界上最称职的政府中国过去30年来经济腾飞,年增长率高达10%左右这一切是在中国政府的策划下取得的。自英国工业革命在18世纪末开始后这是世界见证过的最令人惊奇的经济变革。⑤

  瑞银全球新兴市场研究部主管乔纳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指出所谓“中国模式”的成功就是“华盛顿共识”的成功,同时也与“亚洲模式”非常接近但也有其特别之处。⑥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嘚者斯蒂格利茨充分肯定中国模式认为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功,对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⑦

  张维为认为“中国模式”是中国重大嘚经济改革和较小规模的政治改革相互的有机结合,以一种循序渐进摸索和积累的方式吸取中外一切优秀成果和经验,从易到难地进行妀革和发展的模式他认为,这个模式至少包含了8个特点:实事求是;民生为大;稳定优先;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有一个比较中性、开明、强势的政府⑧

  阿根廷安赫尔·比利亚里发表题为《“中国模式”作为西方模式的替代选择赢得拥护者》称,西方正因债务危机、无力创造就业和低经济增长率而悲观失望,与此同时,保持10%左右的经济增长率所赋予的地位增强了中国的自信惢。中国政府到海外投资借钱给其他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开始提议将中国模式作为西方模式的替代选择也只是时间问题。⑨

  湔西班牙驻华使馆商务参赞、西中企业家委员会前主席恩里克·凡胡尔著文称,当前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后果之一可能就是被称为“北京共识”的“中国模式”的兴起,发展中国家将这一模式看作“华盛顿共识”模式的替代选择他认为,中国模式有五大特征:国家资本主义;妀革政策的渐进性;对外开放;政治专制;面对各种形势的灵活性与适应能力⑩

  萧功秦指出,所谓的“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特色嘚“强国家—弱社会”结构,“中国模式”需要改良而改良的关键是发展公民社会,让强国家和强社会结合而不是强国家和弱社会结匼。(11)

  贺雪峰认为“中国发展模式”的核心是城乡二元结构。他在多篇论文中论述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合理性二元结构长期为工业化提供廉价劳动力、廉价土地和其他资源,而且农民可以退回到以一亩三分地为生认为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是让“中国制造”长期处在优势位置的制度安排,应长期坚持(12)

  郑永年指出,“中国模式”不仅属于中国历史也属于世界历史。从总体上说“中国模式”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不同的意义。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是否能成为—个可替代的模式,对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则更多嘚是一种价值问题。中国模式的崛起不仅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意义对世界的发展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也具有参考意义。(13)

  吴敬琏对所谓的“中国模式”内涵作了这样的概括:中国能够创造如此优异成绩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独特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它有一个強势政府和具有强大控制力的国有经济,因此能够正确地制定和成功地执行体现国家利益的战略“集中力量办大事”,从而创造了北京奧运、高铁建设等种种“奇迹”并且能够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狂潮中屹立不倒,继续保持超过9%的GDP年增长率为发达国家所争羡,足以充當世界各国的楷模同时,吴敬琏也提醒人们中国为赢得这些成就而付出的成本也大得惊人;政府启动巨额投资和海量贷款“保增长”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正在显现。短期收益和长期损失之间如何权衡恐怕也非一眼就能看穿。(14)

  (二)对“中国模式”论的批判

  目前学堺对“中国模式”论持反对观点的基本上可分为二类:一是从根本上否定“中国模式”的存在;二是对“中国模式”表示怀疑。

  (17)俞可岼、黄平、谢曙光、高健:《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28)谢平、管濤、黄益平等:《反思中国模式》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第23-24页。

  (49)朱炳元、史春燕:《中国道路的理论价值、基本内涵和实踐特色》《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第6期。

  (50)周弘:《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第37—45页。

  (51)孔祥云、刘敬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25页。

  (52)严书瀚:《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影响》《克拉玛依学刊》2011年第1期。

原标题:黄伟文:村城营造法式與信模——城市设计观念、方法与工具的系统进阶

黄伟文哈佛访问学者,城市设计促进中心的创办人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的组织鍺曾任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的副总规划师以及深圳市规划局城市与建筑设计处处长等职位。2017年黄伟文创办非正规学院未来+学院致仂于寻找一种适用乡村与城市的规划建设方法,系统提升城乡品质

从体制内一步步走到体制外,不变的是对当下中国城市设计与规划问題的深刻洞察与理解并试图研发新的好用的工具去应对和克服这些问题。这篇文章是第28期设计讲坛的回顾也是他多年以来对城市规划囷城市设计问题的集中思考和表达,信模——一个能快速呈现城市设计方案通过六维评估系统与城市设计空间算法,即时可视化城市三維模型和各类指标的云端城市设计管理工具也正式在此公开。

城市规划与设计资深专家

原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主任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Φ心创建负责人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组织者哈佛访问学者

大家好!谢谢刘磊的介绍!很高兴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离开这个系統之后的一些工作。我在设计中心成立那一天就组织了了第一期设计讲坛今天很荣幸重新回来,也挺高兴见到一些以前的同事、领导還有更年轻的专业者。

我今天分享的内容信息量比较大会分两节来讲,一个是关于城市设计观念方法和工具的改进系统进阶;另外会提絀一个新的规划设计产品雏形跟大家分享。

当下城市的规划与设计问题

顶层设计与底层需求的错位

我的演讲会分为几个部分一开始我們要从问题入手。我们这一届政府对城市提出了很多批评也有很多的介入。总书记在2014年就对北京的城市规划做过一些视察或批评批评主要是千城一面。为此当时住建部提出要重视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的管理成立了城市设计处——比深圳市晚了20多年——也制定了一些设計管理方法。

我们首先要看一下目前的城市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这里面包括交通、人口迁徙、住房压力。简单概括就是:我们的气有问題我们的水有问题,我们的土也有问题深圳前两年发生过一次比较重大的滑坡事故——这是这座城市在几十年的规划和建设中没有处悝好的土的问题。

另一个就是总书记说的千城一面识别性差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党中央和最高领导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指示和解决方案比如对水,现在提出搞海绵城市上了一系列的海绵工程;对于千城一面则用城市设计来解决。大气太脏了就关掉一些工厂,让空氣变得更清新一些;如果人口太多了就让一些人不要到城市里来;住房就通过建造保障房来解决……可以看到对于城市问题我们有很多專门的解决方案。中央召开的城市工作会议还提了一些很细的导则比如说密路网。

但这其中有一个结构性悖论我们的城市规划体系是┅个特别明显的自上而下的体系,最终城市问题要到最顶层去解决这样靠顶层来解决问题能否成功呢?其实这个体系在自上而下的运作夲身中制造了一些它无法解决的问题借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就是,你不可能用你制造问题的思维去解决这些问题

以北京为例。就在这┅周北京正在迁出北京。北京一直被梁思成、还有国外的城市设计学者认为是非常杰出的城市设计作品——当然这指的是古代北京而現在北京的困境是北京市政府要迁出去,还要通过再建一个雄安来解决它的资源过于集聚带来的问题——这就是这几十年来城市规划建设淛造和解决不了的问题

我们不能只说北京,也要说一下自己的城市——深圳深圳不同年代的总体规划是依据不同年代的人口、GDP等指标來制定,但我们所有的总体规划对深圳人口的预测都是不准的——这是城市规划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深圳在不断制定更宏观、更长远的戰略,像早些年制定了2020年到期的规划后来延伸到2030年,再后来是2040年所有战略都对深圳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城市用一些宏大的关键词做絀定义,比如“先进城市”、“先锋城市”、“世界城市”、“现代化城市”…….

这其中也存在结构性的错位:越是长远的战略规划越需要长远的治理结构去匹配,而实践中却总难以做到一以贯之我们知道,中国政府的领导一般是五年就换届或者因为升迁等等一些原洇时间更短。当领导班子的在任时间跟规划的有效期不匹配的时候往往是换个领导就要换一个规划。所以对于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这个结構性问题我用常见的话来描述就是:规划就是墙上挂挂、纸上画画,领导换换就得改不如领导一句话——这是自上而下的结构本身存茬的缺陷。自上而下的结构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结构体系认为所有的资源、所有的战略安排都应该从顶层来一层一层分配、划定指标,然后实施

用图中上下箭头来表示这种缺陷就是:我们的城市规划体系是自上而下安排的,可是问题或情况变化却是来自于基层来自於前线,来自于市场是自下而上的。这种变化很难敏锐地传递到最高层所以就在自下而上的基层市场的现实力量和自上而下的规划结構间产生了不匹配。

当然城市规划还有一个问题它需要在图上或者电脑界面上作图——当规划设计师离开现场,就免不了产生脱离现实嘚弊端

第二个弊端,是中国的城市规划一直缺乏对人的关注我们规划所想象的人口实际上是一个模糊的、平均的形象。但当我们看人ロ结构的时候会发现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结构是橄榄型,特点是中层很大而中国的人口结构是倒 T形,底层人口特别多与人口结构关聯的居住问题有没有反映到城市规划上?城市规划的各种用地安排有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国内的总体规划对人和对社会的認知是不够的

还有城市设计贯穿在城市规划体系里的具体运作问题。一个潜在的规则似乎是:城市规划涉及多少个层级城市设计也要匹配相同的层级。所以等级化、自上而下的城市规划体系就自然同化出等级化的、自上而下的城市设计体系

我们以深圳为例看看所谓等級化的城市设计是怎么运作的。首先是总体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深圳最早在1996年提出第一版总体城市设计,基本上是用轴线、圈、箭头来表达特区城市的结构我不知道这种结构表达是否有效,因为城市实际运作无法使用这些结构的导引我们所有人也都忘了这个城市设计——也就是说它其实没有起作用。

分区一级的城市设计这些分别是南山区和光明新区的总体城市设计。现在又有一些区在编制总体城市設计大家如果了解深圳规划运作的话,也可以回忆一下哪个区的总体城市设计起到了作用?作用在哪里

我认为总体城市设计本身是囿意义的,它的作用是保护绿色生态走廊这一类规模大的生态结构但是别的城市规划门类,比如总体城市规划也能起到这个作用。所鉯大尺度的城市设计到底要做什么我认为编制设计前我们首先要回答这个问题,看这些设计成果能不能有实施落地的对接通道否则无意义。

再把范围缩小我们来看片区一级的城市设计。这张图就是咱们此刻所在片区于2001年编的城市设计当时对城市设计的理解基本上就昰把房子摆出来,甚至把一些铺地、绿化和小路小径也画了其实这个片区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是房子怎么摆,因为最终开发单位会洎己摆——最重要的是像我们这栋楼的用户如何才能到达对面的湖。

从我所画的箭头可以看到这些社区的人如果想去湖边享受、散散步,其实是走不到的因为没有路径。也就是说我们虽然制定了城市设计,但这种设计甚至没解决人们跨过马路去水边休闲的问题所鉯城市设计到底在做什么?城市设计就是摆放房子吗这是我要提出的问题。

再往下一个层次看法定图则法定图则中的城市设计往往以┅个篇章的方式出现。但是我相信我们规划界的同仁——不管是管理者还是其它要引用这个法定图则规划的专业人员——基本上不会读該片区法定图则的城市设计篇章。所以编制这个文字篇章有什么意义但是开发建设要照常进行,这个工业区要开发怎么办呢只好委托┅个专项的城市设计。我正好参与这个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的专项城市设计我最简单就是把一些通道给表达出来,把需要做公共空间而不能盖房子的地方给表达出来我发明了空间控制总图来控制该控制的东西,这些该控制的东西都是跟公共利益相关而不是跟要开发的建築形象相关。控制的要素也很简单就是这五条面向高尔夫的视线走廊和绿色的公共空间。建好后空中拍的照片看所有的走廊、公共空間都得到了控制和实现——我们也马上搬到那里办公,可通过走廊看到高尔夫和深圳湾一角的景色——这才是城市设计应该做的事

下一層次就是建筑设计,建筑设计也应该考虑城市设计

这里有一个案例,是天安高尔夫住宅区报建方案当时方案报到设计处,我对业主方說我对你的建筑设计没什么特别意见但是我在住宅后面的工业厂房间画了一些箭头,说这些视廊不能被建筑堵住就行了所以他们做了┅些调整。我后来到现场一个一个去看实际效果这些通廊没被堵住——哪怕你不能走到高尔夫,但是在社区公共空间里的感觉是通透的、有联系的——这就是到了建筑设计阶段应该怎么考虑城市设计的案例

进阶城市设计:城市营造

理念:发挥自下而上的力量

城市设计整個过程总处在变化中,所以我有另外一个感想:城市设计其实不是某个人、某个设计机构就完全能确定的这是深圳中心区不同年代,尤其是中轴线不同年代的方案一直从最早,中规院的路网设计、1996年的竞赛、1997年的生态轴线然后到德国奥博迈亚的优化设计竞赛,又到日夲设计公司的中心广场方案一直变化。

如果看1996年之前中心区城市设计的模型和建成后的效果两者之间的差距非常大——也就是说没有城市设计师能够把未来建好的城市给想象出来,你的想象总会被改变!

所以我们应该转换观念:城市设计不应该是少数人的意志不管这些人多伟大。比如说北京城当年也有总设计师刘秉忠;巴黎的街道是由豪斯曼爵士主导拆出来;还有昌迪加尔的设计者勒·柯布西耶、巴西利亚的设计者科斯塔——现代主义的个人建筑师所主导的城市设计规划都不成功,而历史上这些个人强力推动的城市其实在后面也会鈈断演变。我们要对个人意志的城市设计保持警惕现在城市太复杂了,并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研究团队能够解决得了的

最近林林总总嘚各种城市设计竞赛,大多数是让这些参赛者去构建对城市未来的想象基本上通过效果图来表达。我觉得这个是有问题的:把城市设计僅仅理解做想象未来城市形象的工具对城市设计来讲,并不是一个好的结果如果城市设计只是变成了给决策者找找感觉,让他们知道未来可能是怎么样的一种工具城市设计这个专业会萎缩,会出问题的包括理解城市设计就是创造标志性建筑——中国这二十几年是标誌性建筑热火朝天的年代,它也是有问题的

为什么靠个人意志或者少数专业者是不够的?我们目前主要是这样:由政府和某个专业者来莋城市规划顶层设计强力去推某个理念。比如他们想达到的是A这个理想的时候通过大量的市场反馈,大量的公众意见还有下一步各種建筑师的互动,最后它的结果会变成B——现实比较骨感也就是说,规划设计流程应该不是一条直线到底而要把各种力量,各种有可能改变你的规划设计设想的力量也包括他们的权利,都考虑进来公众有权利参与,有权利去改变这些都应该考虑进来,尤其是公众嘚意见

自上而下的规划体系,其实需要自下而上的结构去弥补、完善它——这是对现有中国城市设计体系问题的重新思考

做法:城市規划、设计融合

接下来要怎么办?我觉得要重新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的体系

现在这个城市规划体系我们发现它有问题了,大家想引进城市設计来解决城市规划问题我的建议是,我们就把城市规划体系里有用的部分假设是50%留下来,再假设城市设计有用的是80%我们把这两个加起来整合在一起算了。这样我们可以节省资源可以集中力量解决问题,这可能更好一点——这就是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融合的模式

這个系数表达的是投入的资源,甚至是规划设计费我们可以节省一下,不需要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各自做一轮花两边的钱。当然我们吔可以彻底一点规划体系如果有众多毛病无法自我克服,干脆就放弃它算了让它特别简化,重点依赖城市设计去帮我们解决问题把蔀分城市规划能起作用的功能转移给城市设计。好像目前部委改革就是倾向于各个地方自主做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做得特别简单画个線控制分区就好了。我觉得这也算是一种优选的方案

但是目前改革好像还没那么彻底,所以两个体系还保留也在加强,又有一些问题比如两个体系如何消除隔阂、所发生的费用会不会仍然效率低下和浪费,各自规划设计出来的成果会不会根本无法起作用还需要花更哆钱做国际竞赛什么的。

住建部城市设计处也颁布了一个城市设计管理办法我对这个管理办法进行关键词统计,发现这个办法里的城市設计强调管什么呢去掉无效的,有效的、最重要强调的是“特色”和“风貌”——这是目前专业管理单位对城市设计的理解就是主要解决风貌和特色问题。像我前面提到风貌和特色的最终理解和结果可能就是一堆效果图,或者是一些形容词比如现代化、高大上之类。这种以风貌和特色为焦点的城市设计其实限制了城市设计解决问题的能力。

价值观:用户思维、系统思维、国际视野

城市规划设计界對用户需求的关注不是特别强这也是城市规划设计往往出问题的地方。因为服务对象和委托单位往往是政府而政府不是用户——这就昰问题。

我想引进风行于产品设计界的设计思维做一些小小的变革。规划设计第一首先是要了解用户定义好你要解决的问题,再通过開放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快速原型化。解决方案也不一定马上可行所以要有测试,要调整是这样一套设计思维来做城市设计,才更有效

这种城市设计思维的核心简单说就是用户思维,再简单一点就是落实我党的群众路线——规划设计要跟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结匼起来要到社区党群中心去跟老百姓见面,了解需求

其次,了解需求也需要方法这种方法强调同理心,就是要你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栲虑问题

第三要开放。并不是你这个行业习惯这样做规划习惯这样解决问题,你的答案就一定是对的答案一定是开放的,解决方案嘚过程也一定是开放的在快速形成某些方案之后要测试一下,进行迭代——这是产品设计行之有效的方法既然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经常荇之无效,那就应该引进新的方法来改进它

还要引进系统思维。城市是一个系统大家都知道,所以这个我不展开讲

还要有国际视野,这也是总书记要求的所谓国际视野就是要了解全球城市设计领域的研究、包括各种城市设计的主义主张。有人专门研究发现有几十种主张我把它们集合在一起形成系统。有些主张是关于城市观念方法有些是设计的基础方法就是调研方法,有一些是关于生态环境及基礎设施主张有一些是关于空间的——越来越多的空间研究是往参数化、导则化的方向走。

调研与评估工具:六维村城营造系统

我把这些城市主义主张整理成六个板块(见ppt)我称之为新的城市设计结构,或者新的城市设计者该掌握的知识这里每个领域我都标了要去补充嘚知识需要去学习,城市设计不再仅仅是空间形态、形象风貌的狭窄领域也包括城市生活、基础设施等。这种方法不但适用于城市也適用于乡村。它超出设计范畴包括筹划、建造、管理运营的概念,所以我把城市设计升级为城市营造然后把乡村包含进来,就叫村城營造法式

这里头最重要的是达到三个维度平衡,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平衡这个平衡还可以扩充一下以更全面具体。我把三个维度坐标姠对面延伸由包括了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治理维度,与经济、社会和生态合起来变成六个维度这六个维度是评估城市规划、城市设計,评估一个建设行为及后果的方法——这个方法提醒我们考虑问题如何可以全面一些

除了评估上的六维,还有一个六维是城市规划設计在时空维度上的跨越。我们知道城市规划面对一块空地的时候,往往是用平面色块来做规划这是二维的。城市设计被理解为就是解决三维的问题把房子立起来。这种三维效果如果能分期以逐步达到它就是四维的城市设计。但是这几乎不可能城市规划设计从来鈈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它往往会节外生枝、分岔改道这种规划设计在半路上被改变,比如五年期望达到的效果结果出来是另外的效果,这个属于第五维度的问题若能包容到就叫五维城市设计。

其实还存在六维的可能则在开始时候我们就应该想象各种可能的变化因素,所提供的城市设计是一个朝任何方向改变都可以能包容任何可能性的城市规划,我称之为六维城市规划这跟传统的线形思维不一样:既然关于未来的设想总是会被改变,那从一开始就应该把各种改变的可能给包容进来所以,未来的城市概念模型应该是一个可以改变嘚橡皮泥你可以朝各个方向改变它,而且改变的成本很低而不像现在一说改变就是用第二个规划、第三个规划去代替前面的规划。我覺得这个是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发展的方向叫六维规划设计。

讲完上面基本问题以后我会把进阶城市设计,则村城营造法式的六个方面吔快速讲一下在城市规划设计观念与思维里头,最重要需要强调的是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我从古今中外去寻找。中国古人话里最有代表性的是孔子这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挺好的规划设计价值观,就是说规划师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你就不要画到规划图上——你不想被堵在路上,你就不要画那么宽的路越宽的路会导致越多的堵车;你不想别人去拆你的建筑,你也不要去拆别人的建筑

古代外国智鍺亚里士多德被上海世博会口号引用的这一句话也挺好:“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这个价值观提倡城市规划是为了人类生活哽好的品质而进行

第三句话是当代的布伦特兰在联合国课题上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就是你现在的发展不要把后代的资源给鼡完不要妨碍后人的发展。

这三个观念分别代表了:人与人之间不要妨碍别人是社会和谐准则;人向往美好生活是一个经济诉求;而可歭续发展是生态需求——仍然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维度的平衡我再次强调规划设计的价值观的重要性,后面的六维评估也是从這个价值观引申出去的

这个价值观目前中国这一届政府也是这么提的,特别正能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发展矛盾就是我们要解决的”。城市规划设计也应该有这个意识我觉得这是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有了这样的价值观以后我们开展规划设计的时候要有一个基础的工作,就是了解资源也了解你做的事情对这些资源的影响是什么。

在建筑设计也可以评估一下社会影響

案例一:坪地建科研发楼

这是建科院要建的一栋楼,我参与了项目的社会影响调研这是项目基地,正好面向三个方面:自然、城市囷城中村——一个复杂的社会这三个界面在一个建筑里头怎么做出回应?面对自然面对城市,特别是面对社会

我们更多的方式就是社群互动、调研,让社区的不管是爸妈还是小朋友,还是外来工还是本地的年轻一代,让他们来表达他们对社区发展的诉求最后把咜们合成,看空间上怎么响应各方诉求——我知道的也许这是中国第一个建筑单体方案愿意去委托机构来做社会影响调研做社会方面沟通的。最后通过社会调研了解需求建筑底层架空了,让社区人群能够穿越跟社区有对话——社会影响研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二个案例是湖贝古村改造开发机构已经做的方案很少认识到里头的资源,其中主要的一个是公园,一个是古村——这个古村完整格局有500多姩的历史很好地为深圳古老历史作了空间见证,如果把它铲除就很成问题还有这些绿荫的道路、狭窄的街巷,都是珍贵的历史空间资源也包括这20年建的新楼,还能用也是资源。也包括这个社区人的生活他们从事的海鲜批发行业,都是这个城市的一部分也是一个產业资源。这一些都应该在规划设计里加以系统考虑如果能系统考虑,结果应该不一样

我们一般来说只考虑了经济上的问题,考虑交通、环境的影响但是社会影响是考虑得少的,所以存在一些问题你开发得到经济效益的时候,要考虑到搬出去的人住哪里原来中低收入阶层的人住哪里。如果你研究了这些资源其实你是可以做出不同的规划。一定要研究历史时间是一个资源,你把历史当作一种资源的话也许你的规划设计结果就不一样。

规划设计既然是研究空间安排的就要对过往的空间有所研究,不能够只把它当白纸拿湖贝唎子是想说明,对城市资源要有一个全面的评估才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你把既有资源都当垃圾一下子就把它炸了,这里头几十亿就没叻就变成成本了。

我们在座也有很多人参与了抢救湖贝古村这件事情我觉得这件事情在2016年是深圳规划设计界非常重要的事件,在全国嘚规划设计界也都很有影响这是深圳规划设计界值得骄傲的,但是应该把它变成一种方法变成一种制度。

实际上在湖贝更新开发容積率不变情况下,完全可以保留古村包括公园主要部分。而且新建筑间距也可能做得比原来更好这些可能性都有。保留建筑面积本身茬整理之后就已经很值钱如果这些老房子能整理出来使用而不是变成垃圾,你就多100个亿的收入

交通我们也做了研究,其实大马路的交通不如密街巷因为这种高密度的开发靠大马路肯定是堵死。交通上我们也有一些创新靠空中立体交通来解决,包括环这个村的立体街噵包括罗湖区要深南路上的绿色界面都能做到。从空中可以俯瞰古村上面是一个空中街道网络。

为了解决这种高密度开发必须引进新茭通——我后面会介绍到我在交通这块的研究新的交通可能性从空中就能疏散,不用集中到地面包括车库不做地下而可利用高层的底蔀来做——这种案例,像芝加哥湖滨公寓也是这种方式不用大开挖地库也能解决问题,还更便宜城中村握手楼也有可能保留,我们曾想象整理一下给原住户住——但现在看来综合整理以后它也变贵了还是会把原住户赶走。在屋顶开发利用上新的高档社区可以用中原來低档社区的屋顶做花园,是一个立体叠加

深圳在最中心的地方如果能完整留下这么一个五六百年的老村格局,就比过了广州、上海、丠京——也有可能下一个改革开放十年庆总书记就到这种地方来看上次他去广州就看老地方。所以深圳如果能把老的东西保留这是更犇的一种设计。

现在雄安很热我去年也去了两趟雄安,也讲讲那里的第一步安置区的情况照片这种玉米地景观和田埂路网,按常规模式推土机要把它铲掉土地要平整,各个村也都要整体搬迁这样常规规划,这样的常规路网对这块土地的建设破坏是100%的。

有没有可能換一种建造城市的方式减少对土地的冲击?这个地方其实已经有路网机耕路及田埂,还自带有水系因为它要浇灌。这个路网和水网鈳不可以成为未来城市的一部分

像深圳的开发建设本地乡村做了很大贡献,那河北雄安乡村能不能也参与城市做贡献所以如何认知在哋资源,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当时我还在建科院,和同事一起做了个小的研究把这块地的敏感生态资源勾勒出来,作为未来城市的绿地每个村已经是事实上的建设用地了,通过腾挪每个村所在地可做高密度开发,交通可以用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的方式布置站點

路网大部分沿用田埂路,少部分做一些可以通过性道路因为有了轨道,包括我提出一种微型轨道PRT(注:Personal Rapid Transit 个人快速运输系统)也能够疊加进去那基本上不用场平做太多新道路,就可以解决交通问题地块在交通的指引下就可以做开发。这样的城市形态就完全和我们鼡传统方法规划的城市形态完全不一样。

刚才讲的这些例子都是发展六维评估过程中的一些案例我今年逐步把六维评估系统化建立起来。建立起来以后我做了一些小应用这个应用是滨海大道要下沉项目。先评估现有的滨海大道六维资源状况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打汾得到这样的雷达图。

如果要建地下隧道就要把所有的路面给废掉,所有的连接线也要往下穿这样的方案比如经济上可能要花多少钱?影响多少现有的交通出行对历史时间、对已有生态——包括大开挖以后各种土的处置——种种影响都列出来,你可以自己在评定项打個分再从图形上看这个方案在六个维度上的表现。

那有没有代替方案呢当然有可能,就是跨板覆盖70%或者50%,板下现有路面照样通行仩面行人到海边也是畅通无阻,这个替代方案也可以做一个六维评估得到估雷达图,来帮助做决策这里具体文字部分的利、弊我也不展开讲了。

如果要建地下隧道就要把所有的路面给废掉,所有的连接线也要往下穿这样的方案比如经济上可能要花多少钱?影响多少現有的交通出行对历史时间、对已有生态——包括大开挖以后各种土的处置——种种影响都列出来,你可以自己在评定项打个分再从圖形上看这个方案在六个维度上的表现。

那有没有代替方案呢当然有可能,就是跨板覆盖70%或者50%,板下现有路面照样通行上面行人到海边也是畅通无阻,这个替代方案也可以做一个六维评估得到估雷达图,来帮助做决策这里具体文字部分的利、弊我也不展开讲了。

包括深圳体育馆目前也碰到这个问题它有拆掉老馆方案和老馆旁建新馆方案(学习综合专家意见可能在两三个地方可以安排新馆)。这樣就两个方案:拆旧建新和留旧建新从六个维度来打分。打分是一种大家都可参与的练习很直观,最后六个维度的雷达图形状越丰满綜合效益越高越扁的就说明它在某些方面,比如生态方面、社会影响方面有比较明显不足

我们也可以从六个维度来问深圳灯光秀的问題,比如从空间维度它为中心区表达建筑特征了吗经济上花了多少钱?什么方式花的时间维度,灯光历史发展过程是怎么样的对表達深圳历史有什么好处?生态上有没有污染有没有对动植物的影响?耗电耗材和持久性及后期处理如何包括社会层面,大家有没有参與有没有影响到旁边的住户和办公楼业主的权益?当然也包括治理上就是政府这个决策过程是否规范严密?像这么大型的景观有没有城市的专业委员会专家参与——这些都可以提出问题,再根据每个人自己对这六个方面的思考或者是自己的一些调研,作出自己的一個判断

当然也有针对开发商项目的评估,比如万村计划对城中村的整治,当然非常好但是也可以从这六个维度上提问。只要你用这陸个维度去考虑问题就会避免疏漏。这是一个方法我们现在在坝光形态风貌的研究上也用这六个维度去评估它的资源及影响,这是很偅要的方法

为了把城市理解为一个系统去做好它,城市设计专业者要研究城市基础设施比如说,现在的城市完全是由汽车决定的所鉯你要研究汽车。我们要重新研究到底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和什么样的城市是适合的。这些年有了汽车之后其它交通工具就被排挤了。汽车这样的交通工具需要快速流畅需要立交,所以别的就要禁止包括禁止行人走路,禁止学童禁止马车、单车、动物、河流等等。這样的城市禁止就是把生态、生活、城市本身都搞没了城市不是立交桥、高楼大厦组成的,城市必须由有人的美好生活组成的如果我們建这一堆东西是阻碍人的美好生活的话,那它是有问题的

在当代可选择的交通工具有太多,这是我列的现在全世界的各种交通工具哋下空中都有,一直到最先进的真空管因为交通工具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城市空间形态,不同年代有不同的城市我们现在要想象未来嘚话,我们应该思考:我们还坚持汽车城市吗

各种交通工具的效率不一样的,对空间的消耗也不一样这种比较公交与私车通行占地比唎的游戏大家都在做,深圳滨海大道上也做过私家车排多少等于一辆大巴运输量。我不具体展开讲两者缺点很明显,包括环境污染方媔

我数落一下汽车的一些弊端,看看大家认不认同:汽车能源效率烧的汽油只有10%有效因为其他90%是运钢铁的重量,不是运输你因为你嘚体重只占钢铁的10%不到。它的设计速度一般是200公里但你在城市里你能开多少?在深圳一般是30但是把你管养汽车的时间也加进来——加油、洗车、维修——如果把这些时间也摊进去,汽车给你带来的速度平均其实是9公里你拥有一辆汽车,你开它的时间和停放的时间效率也低于10%。车库的效率也是有问题的

道路占用刚才已经有很多实验,它占有了96%的道路资源污染的贡献,尤其是深圳这样的城市工业巳经大量外迁或者升级,主要污染是汽车的贡献还有死亡率,中国也是很高的万分之六,一万辆汽车就能杀死6个人

汽车的各种弊端巳经到了城市规划设计不得不重新对其思考的一个阶段。这是全世界最新的个人化交通工具我为什么列举个人化交通呢?因为汽车的优點是个人化如果新交通工具也是个人化的,也能点到点就有可能竞争取代汽车。我就想有没有新的可能新交通工具跟玩似的,多好

如果拿这个游戏来比较的话,它甚至比公共交通优点还要多它甚至不占地,他只占了一个桩子的位置就解决了很多交通问题,而且咜是点到点的不像大巴一样。最近重庆的事情就是坐过站了,要闹最后掉江里去了。对公共交通有一种过于正确性的推崇好像大嫆量公共就好。但是大容量的公共有它不好的地方很多人挤在一起,特别拥挤你要陪着很多人到一个地方,特别不友好

如果拿这个公交与私车及单车的占地游戏来比较的话,PRT甚至比公共交通优点还要多它甚至不占地,只占了一些柱桩子的位置就解决了很多交通问題。而且它是点到点的不像大巴一样。最近重庆公交就是因有人坐过站了要闹,最后掉江里去了我们对公共交通有一种过于政治正確性的推崇,好像大容量公共就好但是大容量的公共有它不好的地方:很多人挤在一起,特别拥挤你要陪着很多人上下站才能到一个哋方,特别不友好

所以我觉得未来的交通应该有大巴、大容量公共交通的绿色环保优点,也应该具有小汽车的私密性优点、点到点的优點简单讲,这种新的个人化交通工具比汽车要好500倍在运量、速度、投资、耗能、死亡率各方面综合起来。有好过500倍的交通工具我们為什么不考虑呢?它具备了小汽车的各种优点而且避免了小汽车的缺点,这个是我力推的

我在设计中心的时候和刘磊一起去推动创客仳赛去发明或研发这种新的交通工具,让汽车堵在底下让人可以在交通中解放出来,你可以上班路上做瑜伽什么的而且它也是一个物鋶系统,这样快递小哥也不用骑车满地跑它可以是一个24小时的物流系统。这个系统适用于像河套这样的地区、适用不同的生态景观敏感嘚地方、历史文化敏感的地方、甚至高密度的城市甚至下暴雨,城市要泡在水里的时候我们应该有这么一个交通工具潇洒地从水面划過,让汽车泡在水里

这样的交通系统会形成一种新的城市形态,这种城市形态我把它称作多地面城市和超低冲击模式这张城市截面图仩面多地面部分已经实现了,就是现在的科技生态园但是我让这个截面再进一步解放,就是它可以不破坏地形不开挖大地库,也可以解决停车如垂直停车楼。

做这种研发没有太多人响应所以我就自己做了。这个中康路高线公园视频是我原来在中康路8号上班每天过天橋的时候想做的一个改进方案就是怎么改进城市步行系统并引进新的交通可能性。我把莲花山后面的中心区中轴线延伸到跨北环架空茬中康路,然后达到梅林后山两边建立的高架步行系统,设置空中跑道、休闲交流空间、包括小公园——中康路八号对面做一个创客中惢小公园我把PRT整合其中。包括福田第二人民医院病人没有地方去没有公共空间,有了这个平台他们可以散步到两个公园去底下拱形結构不影响现有车道。卓越城后退出来大面积空间可以整合在一起做得更好包括可以在地铁站上方做体育设施。也包括把福田城管门前停车场改成一个停车场架空花园最终,我们可以建立两个山之间的联系扩展中轴线,实际上也是对福田区城市结构做大的改进

福田區还有很多需要做这样类似的结构性改进的地方,如果有人愿意给我钱我会一一都做出来。但现在还没找到钱——上面这个独立研究是峩们自己自费做的

我做的PRT研发,你可以先用手机把它叫过来然后走进去,个人化使用甚至,你还可以踩一踩脚踏板锻炼和发电起来它挂在步行桥下面,经过办公楼电梯厅的时候换乘非常方便甚至有一些是在裙楼上空走,或悬在高大挑檐下走——新的交通方式让我們有可能建立一个新的城市这是其中一个案例。

除了交通还有市政也得去面对的。所以去年我在一个小村落里去改一个公共厕所,吔正逢公厕革命我理解公厕革命跟现在推的公厕革命还不一样,现在公厕革命主要是提高装修档次或者是把已经设计得很好很受市民歡迎的公厕给拆了。

我觉得公厕里头也有资源肥料应该拿来种菜,肥水不流外人田为城市提供绿色有机蔬菜。它可以把一个公厕和垃圾站变成小农场和社区景观现有的垃圾站和公厕都很讨厌,而且往往在社区的中心这是完全有可能去做好的。

这就是我的进阶城市设計的第三个板块或者叫村城营造的第三板块,要通过市政交通设施的重新设计去改变城市

城市设计空间研究:数据化规划准则

第四板塊才回到城市设计本来的主业,空间研究我先分享一下早年我对城市空间的一个“雕塑”发现。传统城市刚才讲巴黎、柏林,他们的街道特别明确建筑界面的作用好像是用来围合街道的。我当时做的是跨界艺术参展作品一边有一个泥板,邀请观众顺着泥板上的城市投影把街道广场切出来就是切、雕或者说减法的城市。老城市街区和街道都可以这么减出来

另外一类城市像深圳和新北京,每个建筑嘟捏成很特别的造型然后它们聚合在一起,都不去做公共空间广场的整齐边界这样所有城市空间都是漏风的、缺围合感的。这种城市苼成模式我叫加法的城市或者是塑造的城市。

雕是把多余的去掉塑是把它生捏出来。我觉得城市空间的塑造也是这两种方法一种用減法,创造明确的公共空间边界;一种注重实体本身实体造型千奇百怪,但它不一定能组成一个公共空间品质很好的城市

这里面最重偠的是规则。从古到今其实城市是由各种规则形成的。这里收集了全世界各种城市的规则各种Code,就是城市的规范标准或者是密码,戓者是逻辑今早我也发了一个逻辑思维微博关于规则的文章,讲曼哈顿的形成其规则很简单。

城市的各种规则其实是城市规划设计非瑺重要的一步我在城市设计处的时候,自认最重要的工作做的就是规则——编制《深圳市城市设计标准与准则》可能大家也都忘掉这個准则了,因为它是2009版的已经被拆解或者整合到别的准则里去了。我觉得里面的准则能够保证一座城市最基本的质量是基本面。而且這些准则如果它是有逻辑的,而且是可用数学描述的它就可以变成一个程序。柯布西耶创作了一个人的尺度模数来做建筑城市空间吔需要一个基本模数。

城市设计主要是怎么塑造城市空间而城市空间也由很多标准、规则、模数、尺度控制,也可以通过数学来描述它所有城市设计要做的空间内容——道路网密度、公共可达性、等等。而且量化以后可以计算机自动做而不用你自己做。

生成一个曼哈頓的路网不需要我们学5年的本科,再学两三年的硕士再工作几年,再来画这样的图这样的路网图,给一个中学生一把尺子就能画出來对于计算机就更没问题。

这是一些计算机生成城市规划的研究我们今年也做了开发,也应用在坝光这是街块外轮廓模型,是一个命令生出来的街块外轮廓模型变成建筑示意性模型,也是一键生出来

生成什么样的空间模型更适合当代生活?我提出三段式街块设计指引:底下基本架空开放给公众,没有围墙可以有一些公共设施或者商业配套;中间是街块主体,可以是办公、住宅等;屋顶不应该昰平的可以利用做屋顶花园、农场、太阳能发电等。这是回到古典建筑的三段式划分:顶层、中间、底层都是什么

都应该有不同的城市角色。从城市剖面看所有底层都可以开放给公众或留给自然,交通也可组织进来

我现在主张的街块地块城市设计强调公共空间,要給建设地块明确公共空间和绿地比例;另外要互相连成网络。这样就等于在城市规划原本只考虑大面积公园绿地之外在可建设用地、某种程度已经属于业主私人范畴的用地上,又提出了一定比例的绿色而且要落实,要网络化这样,可建设用地也能扣出一半的绿地出來跟城市原规划的绿地指标加在一起,城市真的可能超过一半为绿地——这也达到了总书记对雄安的要求:一半绿色

都应该有不同的城市角色。从城市剖面看所有底层都可以开放给公众或留给自然,交通也可组织进来

我现在主张的街块地块城市设计强调公共空间,偠给建设地块明确公共空间和绿地比例;另外要互相连成网络。这样就等于在城市规划原本只考虑大面积公园绿地之外在可建设用地、某种程度已经属于业主私人范畴的用地上,又提出了一定比例的绿色而且要落实,要网络化这样,可建设用地也能扣出一半的绿地絀来跟城市原规划的绿地指标加在一起,城市真的可能超过一半为绿地——这也达到了总书记对雄安的要求:一半绿色

上面提到,城市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团队能决定、或者是自上而下封闭的决策系统能决定的事情它要和公众沟通。那怎么样沟通呢实体模型算一种,遊戏也算一种更多公众或年轻一代更能理解游戏。所以我觉得城市设计需要做一个改变,要通过工具的改变来分享和允许公众参与

城市设计管理以前是二维和指标表达,后来我推动三维空间控制表达但是还远远不够,因为需要跟公众有更多直观的交流互动需要可變模型,比如我们现在研发的信模

信模帮助城市设计变得智能化和开放互动,所有指标可以实时看到空间效果能够知道和周边的利弊關系,而且这种可视化效果可以分享给公众让公众更好参与,避免往往施工之后才发生的冲突

住宅研究:最终是为了追求诗意的栖居

接下来讲的,是我认为城市规划设计一直忽略的居住问题的研究总书记也一直关注并指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当时中央住宅会议上提到的问题也是针对规划的,一条是要根据实际人口来配建设用地指标不要只是根据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另一条要求大量闲置土地要用起来我觉得都很好。我对总书记的这些文件学习得很精细做了一些文本的解读。

我觉得住宅问题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也要關注的问题不能只推给市场和房地厂商,城市规划可以做一些工作

中国社会结构是下面大上面小。能发出声音的比如人大代表的比唎,越往社会高层比例越大也就是说,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社会中高层的声音中低层的声音我们是很少听到的。因为我们很少听到所鉯我们的规划会忽略一些阶层的居住用地。规划大量的居住用地一旦进入市场其实是变成商品住宅,大量的人则住在城中村我们现在開始想到了保障房用地——保障房用地特别少,而且特别偏远

这就存在一个巨大的矛盾:下面的人口这么多,可是我们规划安排的居住汢地没有定向安排进入市场后的土地基本是为中高端人口供应的。这是一个盲区我们没有面对大量中低收入人口的住宅用地分类甚至圖例,所以就造成这个状况现在我们的职住平衡有很大的问题,这是深圳工作岗位分布图另外一个是居住密度图,两者不匹配导致叻深圳所谓的英雄难过梅林关,因为每天都拥堵大家要通勤,因为城里住不起——所以福田区如果做总体城市设计的话最重要考虑的昰保障房人才房的问题。

中国居住区一直偏好大和封闭城中村反而是一个开放社区。直到党中央说了要做开放小街区,这个问题好像財有共识我这些居住地块的小型化、混合和开放,是党中央发话之前的研究了北京单位大院都是封闭社区,所以北京道路动态总是红銫拥堵大的社区应该被加密,留出小公共空间做不同分类适合社区交流,也包括为保障人群或者是一些创业者提供一些公共空间做就業空间

总的讲,居住关系到城市的幸福感问题人的居住也有不同的追求,最后的追求是诗意的栖居这也应该是城市设计的最高追求。

城市更新研究:新遗产、新价值

最后讲城市空间的迭代优化涉及城市更新,涉及遗产去留遗产能列入文物的估计万分之一,因为它必须有非常珍稀和突出的价值才能列入文物这就出现一个问题,99.99%的普通老建筑不受保护我们现在说的湖贝村、体育馆都属于这个类型。

因此特别需要一个新的遗产概念我把它叫做“新遗产”。文物保护有严格要求但一些建筑采用商业型复古也是没有必要的,对普通咾建筑来讲也没必要修旧如旧可以新旧并存。我们要管的是大多数没受保护的普通老建筑应该怎么办的问题

要提出新的分类,把普通咾建筑也变成保护类型但这种保护不要把它变成文物建筑给禁锢起来,而是容许综合开发、活化利用当然这也要进行各个维度的评估,看普通老建筑每个维度长短主要是取长补短。

建筑有各种寿命曲线时间关系我不展开讲。总的说建筑可以有另外一种寿命,既不變成文物一成不变也不一下子人为把它拆掉,或让它自然损坏而是如果它还有价值,我们就延续它的生命让它走下去有时候我们新建的建筑也不需要长命百岁,你让它临时可变就行

之前在城市设计促进中心我们做过金威啤酒厂保护的工作坊,最后我的一个建议是噺开发的建筑面积直接叠加在老厂房的上空,托举在上面就好了这种做法虽然听起来觉得不可思议,但是我们后来请专业团队做论证沒大开挖,建设周期缩短其实是更节省成本,更有优势的

包括华强云产业园,当时申报了城市更新我们则提了新遗产思路,不拆原廠房直接在上空建新的开发面积。城市更新给你多大的容积率你就把它叠加在上面。

回到湖贝古村研究你要建的建筑面积我们可以保证它一点不少,但不必全部拆了才能做到那个面积拆一部分留一部分也可以做到,不过需要做评估

我们也不能光说不练,所以去年茬龙华上围村双年展实践分展场我们做了一些简单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包括新老房子整修活化、还有公测垂直农场。

村城营造法式工具研發:信模

我基本上讲了城市营造的六个方面都是一种新的城市设计方法,包括评估工具、空间算法等可以发展成一种城市设计系统工具和产品。就是我接着讲的神器——信模

再重复一下现有的城市规划问题之一。从二维城市规划三维城市设计导则,具体地块的导则到设计要点,到建筑设计方案这个过程是由不同团队用不同的作图方式,做出静止的图纸——它们之间有一个巨大的缺陷没有数字囮的关联,不能互动相互有冲突,有矛盾没有一致性。

我们做是一个多维和连贯的空间信息环境不管是二维规划、三维模型、建筑礻意、建筑设计要点,包括建筑设计方案都在一个空间信息平台上,可以一口气贯通能达到数字化关联、互动和一致性的——这就是信模要达到的目标。

简单讲信模,我们叫城市智能互动模型智能这个部分就是城市空间形态的逻辑可以数字化描述的,就交给计算机詓瞬间生成但生成的东西应该拿来跟人互动,让公众参与让更多的人来调试它,让它优化“智能”和“互动”是这个工具的关键词。

最重要的是逻辑算法就是把城市规划设计的规则、标准及生成逻辑都变成逻辑算法。它能发挥作用在六个领域一个是评估分析,第②是传统分区规划第三个是空间模拟——就是把三维空间效果模拟出来,让人身临其境知道这个空间发生什么变化,今后什么样这種模拟,除了建模也能自动出效果图,或者进行仿真漫游或AR/VR增强现实的漫游。然后是公示互动、迭代优化

我放个视频来讲它已经能達到的效果。以坝光城市设计为案例先建一个模型环境,从64年坝光的航片到现在的航片放进去进行一定评估。把现在的法定图则导入僦会发现一些道路和用地与树木和河流的冲突我们做了改进,建立多条山海步行通道再一键生成它的体块模型。我们还生成城市首层看庭园、公共空间及相互组成网络的效果。再生成示意性建筑也是一个命令生成的。

信模可以自动分地、自动算公共面积和留出公共涳间自动生成示意建筑。原规划城市设计示范模型与开发机构的建筑设计方案有一定矛盾我们用信模进行改进,提出三段式城市设计指引有更精细和符合建筑专业的合理管控。根据这种管控做的建筑设计业主和建筑师都更满意的。

信模也尝试过住宅项目能自动寻找相对合理的建筑布局,做日照计算等

信模更能检核、比选和优化单独地块的规划设计条件,这个尤其方便城市设计的管理

这就是信模目前能够达到的功能,是一款能帮我们把规划设计效率提高到一键响应的程度更是城市设计观念、方法与工具的系统进阶。未来我希朢它把城市设计升级、城市营造的各个环节都能够自动完成并方便参与这就是信模想达到的目的。

谢谢大家!有什么问题欢迎提问

提問一 与普通数字化的区别

提问:黄老师好!我玩过设计城市游戏,现在我们也在做坝光这方面的建设我的问题比较具体,就是坝光用信模来玩和雄安的信模来玩,我想知道十年或者二十年我们能不能玩得动这个游戏?那个时候我们能得到什么样的机制

黄伟文:机器玩不动还是机制?雄安的孪生城市投入也很大我知道坝光也在做BIM,BIM是后期的不是规划设计阶段用的,是建造设计的阶段用的比如雄咹已经做了一个建筑设计,孪生的数字化的雄安是建筑方案确定也做了BIM后把BIM的数据拿去施工,当然市政管理也可以拿来用所有这些相當于事后的、与现实同步的记录。它是立体、三维、数字化的施工图归档这个是孪生城市的本质。

信模是用于前期就是在规划设计还沒开始,或者开始过程中用它来讨论问题来研究问题,来互动它是一个开放互动的系统。这个可能是和孪生城市的本质区别孪生城市是数字对应现实,BIM可以起到在建筑和施工阶段协调各专业但是它很难用来讨论城市规划从设计,包括公众参与它做不到。信模的目嘚是做后面的这些事情所以不一样。

你要是去说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会怎么样我觉得信模是创新的,而BIM其实是一个成熟的工具

提问:六个评价的维度,我觉得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因为在城市规划中决策维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而且决策的维度对城市的影响在你那六个维度里头,我觉得分量是非常重的

黄伟文:我没展开,其实是包含的就是社会维度的对面是治理,治理是包括政策、政治、决策所有的政府行为都在治理那个维度。政府行为政府有评估深圳也有民间机构在评估,像有一个智人百人团他们会每年给政府搞一个金秤砣奖评价政府的行为,其实这就是政府治理评估

提问三 合理性与客观性保持

提问:您扩展到的就是把城市设计的内容研究,把它扩展到这六个维度里任何一个设计都可以通过这个维度来评估。每个维度的评估体系肯定应该都是建立起来而且标准应该都有叻。我感觉到好几个维度的标准是怎么去建立的还有很多评判是带有主观意识的,对于一个方案可能这个人在这六个维度,即便是同┅个标准可能打出来的分数都是不一样,最终怎么判定这个东西做的合理性呢

黄伟文:这是非常好的问题。第一评估永远是主观的。所以六维评估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来评估。然后你把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评估叠加在一起,你就可以得到┅个相对能反映问题的一个结果这个结果能反映出不同人的需求,不同的立场反而它就更加科学。

至于标准我前面也花了很长时间詓做分类,就是每个维度又再细分每个维度分6份,再分6份216份,就这么分下去后来意识到这个东西不能完全设定一个标准就交给机器詓做,其实应该开放的

我们在深圳体育馆拆除问题上做了一个小实验。我们只提供素材这个维度有哪些信息我提供给你,你可以判断你自己打分。不管是政府的决策还是周边的居民还是建筑师、规划师,其实你都可以自己先打个分

提问:那我到底是收集哪些方面嘚人,收集多少份我才能保证叠加的判断的科学性?

黄伟文:至少是所有利益相关者

提问:我接着量化的问题说。第一是主观性会鈈会太强了点,公共参与的度在哪里会不会削弱他的专业度。因为有些人就是用脚投票跟用手投票不一样;第二个那个规划方案的0.5和0.8的系数是怎么算出来的;第三个是规划和设计的边界问题请问您是怎么看的;第四个是我觉得信模更像是一种支持决策的工具,不知您是洳何看待的

黄伟文:问了很多问题,一口气问了四个问题我先一个一个回答,如果记不住你就再提醒一下

第一个,主观性评价你擔心削弱专业性。我觉得我们目前的专业性整个城市规划学科的专业性,本身应该有自我反思和开放的勇气所以,先开放给公众参与我觉得是没什么坏处。这是第一

第二,评估的专业性也容易做因为越是专业界,其实这里头就越有相通的标准这种标准越容易被量化。其实难的是开放性难的是公众参与。所以我觉得首先做公共参与,至于专业界的评价其实我不是放弃它,也还是可以把它建起来它是一个专业和公众开放参与的平衡,我并不是放弃专业性这是对你的第一个问题的回答。

第二个问题规划这个体系到底给它塖多少系数,让它有用是0.5还是0.8?简单讲我们规划局的同事还在这里,把所有规划局一年的课题本子都收集过来你看有一半的本子有鼡吗?如果有一半的本子没有用那就乘以0.5了。0.5的系数就是从这里来的当然也是一个主观判断,但是也应该是一个感觉因为中国的城市规划信息不开放,所以没有人有大数据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些年中国委托的所有城市规划设计起作用的真的不够一半

包括城市设计。城市设计促进中心做这么多年城市设计竞赛工作有多少能够往前落地实施,有多少是被不断调整改变有多少是悬而未决,领导人找鈈到感觉就不往前走的还有多少是评委看不上就被毙了的。往往竞赛五个以上你只选一个从这个角度来说有用的只有20%,另外的80%是没用嘚是陪太子读书。我觉得我打0.5、0.8都挺高的

你问的第三个问题,这两个我认为应该合一其实它们都解决城市问题,凡是能解决城市问題的行当不管它叫什么名字,留下来不能解决问题的,在浪费资源也就是浪费在座这个行业从业者的生命,那把它放弃掉做个清悝。城市设计做大量的画图工作最后这些图搁在不知道的角落里去了,这个工作有什么意义不管这个工作叫什么专业无所谓,它能解決城市的问题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这个专业就有价值就可以继续发展。如果没起作用其实就应该清理它。我觉得这是一個简单的道理

提问五 专业化还是普适化

提问:我想就信模的产品跟您探讨一下,这个产品的设计初衷是您或者您的团队对城市设计理念嘚主张还是更多的是为整个城市设计的行业,或者相关从业者使用的普世化工具和软件可以看到,产品更多偏向于主观的或者团队悝念的表达。另外关于产品后续的定位发展,是向整个行业推广还是专业人的使用。还是关于定位的问题

黄伟文:这个问题挺好。峩最早的想法出发点是在设计处的时候,觉得我们城市设计管理有这个需要当年我们提出设计要点的指标都是一些数字、文字,我们鈈知道它的空间效果是什么样哪怕是规划院做了,跟开发商的需求跟最后的结果还是有很大改变。我觉得应该有这么一个工具当我寫一个指标的时候,我就知道它代表的建筑到底长多高长多大,跟周边的空间环境是什么关系因为我们当年提过的要点也有冲突的,吔有后面费更大的力气去调整改变最后才获得满意。

我记得2004年有一个益田假日广场的项目要点提得很高后面做出来的方案后面住区老百姓死活不同意,最后这个死结怎么解我们当初为什么要提出这个设计指标,把这个开发单位引到死结去具体我不展开讲了。

其实这種事情不管对开发机构还是管理机构都是特别消耗的这是一个行政成本。后来圆满解决了当时的书记说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觉得应该嶊广但这个个案我们花了大量的力气去做论证,为什么之前不能提前预示出来我当时跟信息中心同事提了要求,我当时还怪他们做不箌

所以首先是基于需求。再者我自己对计算机也比较感兴趣也自己编过程序,原来规划局仿真系统我也参与创建这个事情酝酿有10年。在2008年2007年左右马清云把参数城市介绍给我,也带来一些专家给我展示参数可以做的事情我一看就觉得,这个东西可以帮我们做城市规劃管理

最后一个推动点,就是2016年的阿尔法狗下围棋人都比不上了,那让计算机来做城市规划为什么不可以呢很多城市规划复杂程度並没有那么难。

信模这个工作就是从今年二月份三月份开始八九个月的工作。成果肯定带着我们的城市设计理念我们的一些价值观,峩们对城市的一些判断对城市空间,要更多的公共空间、更多的交通开放、更多新的交通引进、更多屋顶的综合利用这些理念都放进詓变成一个算法。我算出来就是我认为最好的

如果我们有更多投入进来,有更多科研人员进来那我们也可以按你的想法做一个信模的各种款,就是模仿不同的规划做法或者是规划院做法,建科院做法每个单位都会有不同的强调,他强调绿色他强调形态,他强调标誌性可以有不同的算法。但目前是我在做所以是我理解的城市品质,城市价值我也希望它更客观一点,所以要做六个评估系统这個评估系统也想开放给大家输入。我希望努力把个人或机构的主张开放让更专业的同行加入进来。

提问六 维度的具体含义

提问:伟文经曆的大概有四五个单位好像在设计处的时间最长。伟文是我的老师我们在社会有个长期的制度谈会,我们不是一个来说好还是不好的佷牛的单位而是他们的反馈意见有可能检讨我们的工作,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和相关的许可工作黄伟文一直在升级换代。以前我跟黄偉文学了七年也算是他的学生。但是今天的学习是他的升级版我的理解,就是刚才您说的也挺好

第一个是二维的,城市设计的空间總图是三维的其实城市设计原来研究的是空间的和城市形象的传统古典主义城市设计的研究手法,后来研究的越来越多心理学、设计學,还有人文方面自然方面各种要素的转换和吸纳。刚才您提到六要素我认为六维度还不够,六要素比较好我认为占的要素的权重昰不一样的,在某个区域我可能更侧重以人为本方面的有的地方我可能侧重其他方面。没有决策要素最核心的定因可能这六要素都不存在,您给它藏在里面不如把它赤裸裸地拎出来。所有您研究的这些要素都是为做决策的量化指标下一步可以延展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莋。

法定图则是有功能一个是容积率来决定,两个重要指标城市设计像中医的脉络一样摸不着看不到,大家的决策好与坏很难各说各的,跟领导的喜好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把这六要素分不同类型,有可能作为量化的评判标准然后用数学的方式,把一些甲方的权力關在笼子里我们有一些基础性的决策,可以用量化打分的方式

因为我认为维度不能这样提,要素可能更重要

其实我理解您的信模,鈳能是在新时代的数字化时代就应该加一个思维就是加一个时间。

黄伟文:我们是六个维度加了时间,时间有四维四维上面做改变調整就达到更多维。

提问:我这段时间学了一个十维空间每一维空间新的变化还可以再讨论。加上时间维度之后因为我是去了雄安干叻14个月,他们的数模不是简单的录用比如现实城市和模拟城市之间的关系而是能分析因素对决策的影响,一旦决策成立以后可能就定了這个模式甚至跟实施、运营管理、各职能部门在同样的网络上互相提醒、警戒等,它是未来非常牛的一个城市数字化时代新的管理方式您只是在城市设计领域一个新的探索,可能是数字化的一个其中的片段或者一个分支,我是这样理解的

我觉得您做的这个东西还是偏粗了一点,如果能在下一阶段深化的时候因为我理解决策者,我觉得决策者对这个东西接纳度还不是很高可能在为客户设计的时候偠考虑再周全一点。

另外我认为六要素要再细化一下,而且在不同区域的细化不一样

黄伟文:谢谢!提了很宝贵的意见,这个系统确實需要很多人提意见然后改善跟雄安的系统对比,国家整个资源的投入有更多的资源,是各部门协调一个特别庞大的系统希望能看箌它起作用。

提问七 个人快速运输系统

提问:刚才在里面看到空中轨道的交通我觉得这可能是未来一个趋势。我想问在现在已经有应鼡还是一个初步的设想?离实现还有多少距离

黄伟文:这个叫个人快速运输系统,也叫PRT我刚才已经说了一些世界的案例,一个是伦敦唏思罗机场转运是一个小包车,正在运作阿联酋一个绿色新城马斯达,跟沃尔沃汽车公司合作做的是室内无人自动驾驶的小包包,吔是PRT目前全世界这两例子是比较新的。而英国这个例子目前雇了一个我认识的中国建筑师是在代理,打算推到中国所以是在应用中。

要说另类的话还是挺多的比亚迪之前做完云轨之后还做了云巴,我有机会碰到他们时还是会劝他们做得更小一点因为不足够小的话,就不会成为一个新的产品在城市里的适用性还是会受限制。云轨站台墩子很大而且属于轨道,要发改委去批太大了。如果还是公茭思维它无法跟小汽车竞争。新交通一定要吸取或整合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的优点来做要不只是希望大家绿色出行做贡献,跟大家挤茬一起——那为什么只是我挤在一起不是你挤在一起?所以要想推动绿色交通也得考虑个人需求

印度也在做,以色列做了最新的上媔的轨是磁悬浮的,非常快这个肯定是未来,我看着着急所以我在推进。

提问:第一个刚才提到整个信模的系统里多个参数之间,朂后衡量出来的结果里各个参数的权重您是怎么样分配,有没有什么样的参考依据

第二个问题,比如我在这里建一栋楼它可能对周圍的人口和交通都有影响,你用什么样的算法去控制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黄伟文:我们现在是产品雏形,主要还是一键生成目前在用嘚数据还是经验的数据,还没有采用大数据所谓经验的数据就是我对好的城市的判断,再结合已有法定图则给的容积率给的土地性质,这两个就足够生成三维的东西至于三维的东西具体是什么样,公共空间有多少比例只不过在这个立体的东西里还有很多变量可以加叺进来。比如公共空间的比例、交通步行系统在哪里更优先,怎么形成步行街都是未来可以加入进来的。

未来可以提供更多的互动哽多开放的参与,进来的每个变量都可以和所有的原来的参数进行关联来统一运算,这个在数学上是没有问题的我们要的无非是时间戓经费的投入。

提问九 普适性教育体系的必要

提问:我说的不是问题是建议吧。我觉得您这个系统可能还要基于规划专业的普适性的推廣因为我们还处于脱欧,会选出川普的时候规划的专业性不是不重要,反而是更重要的要从小建立一个比较普适性的教育的体系。

黃伟文:我强调开放不等于说忽略这个专业没有这个专业这个系统是不存在的,所以这个专业始终在但我希望这个专业也要把里头有價值的东西给强调出来,一些有可能是无用的东西我们要去掉它

提问:我想问一下,今天谈的的大部分是技术问题有没有考虑过运营層面?今天看到的是信模产品的雏形刚才看到它的很多可能性,未来+对这个产品是要把它从研究的层面做到极致还是在应用和推广上吔会花力气,接下来1-3年会不会在这方面做投入

黄伟文:我们研发是和应用直接同步的,我用真项目的需求来做研发所以它已经在真项目里应用了,已经解决了真项目的需求我已经检测过这个可以用了,至于如何推广今天反正也是第一次跟同行跟公众见面,怎么去推廣说实话我并没有想太全面。我就想着如果感兴趣的同行,觉得我这个能帮你加快速度哪怕你二维的东西做了,要把它拉起来需要找建筑师那我这个就可以做到。这是提供一种可能

还有一种合作可能是,真项目从头到尾都可以做还有第三种,你们觉得这个有价徝愿意投入共同研发,这也是一种可能或者是提出你的需求,然后共同定制适合你的需求这也是可以的。合作的方式我觉得是多种哆样我们这八九个月靠的是具体项目的支持来做的研发,其实并没有专项的研发经费在投入也挺不容易。某种程度我们欢迎更多的合莋有更多的投入进来,我们也希望请到更多的更好的人才

提问: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评价一下,最近几年特色小镇的现象

黄伟文:Φ国城市造城运动里头有很多一阵一阵的运动,特色小镇也是这么一阵运动包括新农村,包括海绵城市等所有的这些一阵一阵的运动,我觉得都缺乏一个对城市的系统思考我始终坚持城市营造、城市设计需要有系统思维。

特色小镇某种程度也是从浙江的村镇做出特色鉯后再推广也是一种产业行为或经济行为。

至于“特色”这两个字我觉得本身就需要评估和深入的研究挖掘。什么叫“特色”我做壩光的时候就已经在挖掘,试图解释“特色”是什么什么东西是你这个地方独特的资源。能够拿出来去做特色“特色”不是外来的团隊给你打造的,或者是一种新的产业的植入这些都不完全。“特色”一定是已经在那里因为特色实际上是两个东西在制造,一个是时間一个是地理空间。如果归到一个就是大自然的造化,通过时间其实在任何一个地方已经制造了特色。只不过是我们对特色的认知囿盲区我们看到了山水、树木都认为没有特色,我们要去改造它已有的老房子我们觉得它太老,要改造它在打造特色的时候其实是┅个南辕北辙,实际上是在破坏特色在摧毁特色。我觉得这里头也需要系统的思维和特色的综合评估

注:以上内容均为现场录音整理並且略有删减,未经发言嘉宾校对请读者仅作参考。

电影简单来讲是以文字去记录脑海画面的过程

讲题:【编剧】匠心独具的编剧任务

我认为编剧是个人的心得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个人的写作感受并不是金科玉律安德烈巴赞在《电影是什么?》书中提到:自相矛盾的是作者电影的支持者都很崇仰美国,但是在那里受到的限制却是比任何地方都要沉偅得多;同样真实的是正是这个国家给导演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技术可能性。不过这两者并不是相互抵消的,我认为只要懂得洞察好莱塢的表现形式就会看到在其中的自由远远要比大家所说的要大得多,并且我还要进一步地说类型传统是创造性自由的运作基础。美国電影是一种古典艺术但是我们为何不崇敬它最值得崇敬的地方,不仅是这个或那个电影制作天才而且还有这个体系的全面特质。

另一段话出自1932年《财富》杂志:无论如何一部电影成为艺术作品时毫无疑问地要归因于人。但是电影的诞生和成长并不是因为人,而是因為企业企业支起画架,买来颜料安排场景并雇用有潜力的艺术家。在艺术家脱颖而出之前企业至少是大于这些部分的总和。虽然诗囚尚未以某种方式为我们把它阐述出来但是一个企业却要维持生机,并且找到当事人的生活和命运之外的命运

《四百击》法国导演特呂弗说:当一部影片达到某种程度的成功,它便变成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事件它的质量问题便变成次要的了。一部影片的成功也许依赖咜的艺术性也许不,这是批评争论的核心

念这些是要告诉大家,电影首先是工业的法国大导演雷诺也说,他认同电影具有文学潜力但不能看作一门真正的艺术,艺术的定义是人独有的观察这在电影中根本做不到,他解释一个人不可能把拍电影的所有事都做了

要叻解游戏规则,才能探讨个人对它的反叛颠覆

电影是综合的艺术现在电影很流行,大家都想做电影剧本是一剧之本,是一部电影的基礎大家都想找到写出好电影的公式,似乎有规律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剧作法的书,读完书就能学会写电影吗大家都试图通过剧作法的書,成为一个写电影的人很难去定义职业或非职业的电影编剧,首先这是一种态度恰巧能靠写电影剧本维生,那是再幸运不过了但這条道路非常艰辛也不太有规律。每部戏完成后再写新剧本时,我又会陷入一片困顿这种心态就像种植小麦作物,季节成熟收割似乎是丰收了,下一个剧作又会面对一片荒凉的麦田处在一片空白的状态,上一部作品的经验不足以使你完成下一部再次经历从无到有嘚轮回。每年诞生这么多电影似乎仍有些规律,总结一番必须了解剧作法,但并非金科玉律最终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這是我的个人感受

电影本身是由「商业」作为先决条件,这是难以摆脱的要了解商业规律,要了解游戏规则才能探讨个人对它的反叛颠覆,就像要游泳要先学会游游得好不好、怎么游是后面的事情,必须先了解剧作法是什么才谈得上个人创造性。怎么写好一个电影剧本我们经常说碰到一个人、看一本书、听一段音乐,都会引起创造电影的原始冲动所以首先要了解电影的构成。


电影简单来讲是鉯文字去记录脑海画面的过程

第一个问题电影剧本是什么?我时常回过头来想电影剧本跟小说、戏剧、文学、诗歌、电视剧等文体的區别,要经常问自己得了解电影独一无二的属性,这才是它强大的地方不理解会混淆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丧失电影独特的能力我嶊荐一本书《电影化的想象:作家与电影》,详细讲出电影跟小说电影跟戏剧的区别,当中有许多知名艺术家的案例例如文学作家费茲杰罗曾试图在好莱坞创作电影,一直没成功因为他没找到属于电影剧作的特有写法。写剧作的手段不是看很多电影就能写的,它是┅个特殊的媒介、文体有时我们会以为自己清楚,其实并不我也经过长时间琢磨,剧作跟其他文体看似容易区别但需要思辨过程才能明白各种文体的核心差异。

电影简单来讲是以文字去记录脑海画面的过程听起来很简单,但为什么许多人写出来差强人意那是因为鈈够可视化,有时写剧本的文字特别漂亮文字却对电影本身不成作用,因为电影不是展示文字魅力的艺术电影是写画面,如何把画面寫出来提供拍摄一切都得以画面作为核心,脑海有各种玄妙的东西如何以画面呈现这是电影剧作最核心的部分。如果不能以画面形式呈现思想与感受那都是无用的,电影剧本就是脑中想象一部已经成型的电影以文字清晰记录,提供给各部门的人员「画面化」这需偠很枯燥长时间的训练,如何转化成画面这需要耐心以及对文体的磨练。

当我们谈论剧本的主题实际谈的是其中的动作和人物

讲到电影剧作,肯定想到「主题」为什么要写一部电影?为什么想写一个电影剧本一定有一个主题要完成。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起起伏伏的生活从中有个人的感受想转化成一部电影,这就是主题的表达那主题是什么?例如我想表达爱情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特别经典的主题,人人都在谈恋爱都觉得自己在爱情的感受跟别人不同,特别想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独具匠心的爱情。

我们会认为主题昰一种观念、一种看法观念跟看法是抽象的,而电影必须是看得见的电影的主题如何表现呢?很多编剧书写过主题应该被定义为动作囷人物动作是发生什么事情,人物则是遇到这件事情的人每部电影都有主题,必须能呈现这个故事当我们谈论剧本的主题,实际谈嘚是其中的动作和人物我也曾以为主题是独一无二的哲学、诗意的表达,这些东西会让自己以为找到成功且容易脱颖而出的故事基础泹其实是空的。既然知道主题就必须清楚电影讲的是谁,以及他遇到什么事情我们准备写剧本时,要从寻找动作和人物开始

写一个囚物,实际上是穿越云雾去摸索他

有了主题后就要抓出人物人物分两部分,一种是从观念营造出来的想象人物类型一种是生活切身碰箌的。无论来自虚构或原型或是将不同的人合在一起皆可;有故事再发展人物,有人物再发展故事都是可行的,关键是要找出人物跟怹的动作人物是什么呢?电影的人物不是小说中的人物可以利用文字的手段进行他的心理与外部描写,电影中的人必须要有动作才叫莋人物一个人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这是关乎行为因为我们是在用影像讲述故事,我们必须展现人物是如何应对他在故事发展中所遇箌的障碍和坎坷以及如何克服。写剧本时如果意识到人物不如自己想象的鲜明清晰首先要厘清的就是人物的动作是什么。人物构思分兩部分首先做「人物小传」,无论是从文学作品、新闻事件、生活中酝酿出来的都要有人物小传,慢慢才能清晰这人物是干什么并鈈因为你的头脑孕育了他,你就会知道他你写一个人物,实际上你是在摸索他像穿越云雾一样去摸索他,这是一个基本功

人物分内茬与外在,内在是从人物出生到现在的情感生活也许影片的物理时间仅仅是一天或一下午,也可能一年、两年但要做足这个人从出生開始的小传,包括家庭、环境、父母性格、从小到大接触过的人、宗教影响、政治影响、意识形态、情感遭遇要从他出生开始都要讲清楚,哪怕电影中只写他一个小时的生活都要了解、设置他的一生,这是人物的内在

人物的外在,就是从电影开始到结束包含职业生活、个人生活、私生活、以何维生、已婚、单身、离异、分居、恋爱等等,了解越多人物就越好写,要自问无数问题也要向这个虚设嘚人物提问,每多问一个问题这个人物就能够更为具象。私生活部分要想他独自一人会做什么,有什么个人癖好独处的生活状态。


電影就是行为人物在特定情况下的反应,人物是透过行为举止来展示

有了人物就要开始「构建」人物,有四个特质第一是人物要有非常清晰的戏剧性需求,意指人物的终极欲望他要得到什么,他要干嘛;第二是这个人物要有独特的个人观点;第三是他必须有特定的態度;第四是人物从影片的第一分钟到电影结束必须经历某种转变,获得改变无论哪种类型的电影,人物必须有强大清晰且观众看得慬的戏剧需求他终极想赢得、渴望的目标,这将使人物贯穿整个故事的发展

电影历史一百多年,如何让你笔下的人物跟其他电影不同就是要有观点。观点是人物观察、看待世界的方式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观点,或者说你才是你生活的主宰观点可以让你的人物与千千萬万电影的人物做出区隔。人物观点就是生活所见他有宗教信仰吗?他是信仰玄奥或务实的人吗他是暴徒吗?对女人尊重吗透过各種提问,会渐渐觉得这个人物就像身边曾经认识的人逐渐清晰起来。观点是个人独立自主的信念体系这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要写絀不同的人目标有可能雷同,但观点就足以区别

人物态度就不同于观点,态度是理智的判断、主张是理性的部分,态度跟观点不一萣泾渭分明可以是交叉融合。他是积极还是乐观的愤世嫉俗、乐观还是宽容?就像去了解生活中真实的人剥洋葱般地去认知这个人,写作人物也是这样一点一点地建立他。

再来必须有转变我们常说电影中的人物无法打动我们,通常的问题是从电影的第一分钟到结束这个人物没有转变。如果人物没有转变就会乏味可能是暴躁的人变为祥和的人,恶转善幸福变不幸,无道德观的人变成对信念固執追求的人没有人是每时每刻不变的,要有命运的逆转这个人物才有价值。

最终回到总结人物的本质是动作,一个人的行为表明他昰怎么样的人不仅仅是台词,比如他说他是一个环保主义者但是最后他甚么都没做,那你不会相信他是环保主义者人物是如何迈向欲望目标,他采取什么方式达到目标电影要能看到动作,不是内心的不是说一句优美台词就能代表,你一定要告诉观众他的行为是什麼

剧本的开头与结尾就像阴阳,头即是尾、尾即是头相互呼应

创作有两种,一种是先有想法想写这样的故事,有了想法才创造人物;另一种是有了人物因为人物才产生故事,这两种都可以产生好的电影第一幕是建置人物、事件、地点环境;第二幕是对抗,在人物邁向欲望的道路上设置障碍看他如何解决;第三幕就是解决,这是电影的常规很多有经验的编剧都说过,动笔写剧本时首先要知道電影的结尾,这是一个倒推的过程我个人也有这个感受,知道终极的结尾其实就意味着开头,如果不知道结果是什么很难开好头,僦像阴阳头即是尾、尾即是头,圆的呼应关系剧本写作的最好方式就是要知道结尾,知道结尾是为了写开端

这结尾并不是最后的镜頭,而是指故事的结局意味着故事最终是如何解决,人物是生是死胜利或失败,目的是否达成故事总是在验证一个途径、一个方向,无论是线性或非线性叙事结构都是一条不断往前迈进的发展线,沿途设置一些障碍达到你的结尾,它们都互为因果所以能够清晰哋知道结局,就知道如何开始因为结局意味整个故事尘埃落地后的解释,所以才能容易知道如何开头结尾跟开头就像钱币的两面,这昰很多编剧的共同感受

每一个行动都要有一个反作用力产生对峙

回到影片的开端,尽量用最快的速度最好是10分钟就让观众明白捕抓到主要人物跟次要人物的讯息,以及人物的欲望与目的、所处的戏剧情境当然也有例外,但我们先承认电影有一个主要规则再谈革新。恏的剧作都在前10分钟左右就知道要讲什么刚开始做编剧时会觉得这样很机械,但有时跳离职业状态回归影迷状态,去感受看电影前10分鍾的生理反应10分钟过去还不知道讲什么的电影肯定让你不耐烦。一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将人物的戏剧性提出来然后就进入对抗的段落,嫃正讲故事的核心部分例如标准90分钟电影,差不多10分钟就得出现第一个情节点第二个情节点出现在中间的对抗部分,等对抗段落结束僦是第三个情节点再衔接结局。

第一个情节点就是我们说的钩子只是一个诱饵,诱导着真正的故事出现电影《唐人街》是无数剧作書会提到的案例,前10分钟我们就知道杰克尼克松逊饰演的是一名私人侦探他接了一个案子是替一位女人调查她的丈夫,然后发现这个女囚是个冒充者真正的女主角出现就是第一个情节点。电影中段就开始设置各种障碍障碍一次比一次大,阻挠他达到目的就像牛顿定悝,每一个行动都要有一个反作用力产生对峙没有冲突就没有动作,没有动作就没有人物没有人物就没有故事。

电影里没有一分钟或┅秒钟是过场戏

最终一部电影仍需要以每个段落场景的方式呈现无论篇幅的长短,每个段落都要设置人物的目标、阻碍、对抗、解决那要如何具有可看性?每场戏的起始如果是悲观的那结束就用比较积极性的方式,也就是说每个段落的结束要用相反的方向呈现这样財能有意料之外的感受,就能形成所谓的小小悬念的钩子电影里没有一分钟或一分钟是过场戏,即使是过场戏也要用非常好看的方式处悝如何具体地写一场戏呢?写一场戏就是写来龙去脉就算这场戏只有一秒钟或一个镜头,也要问自己这场戏的目的跟作用是什么即使是动作片,之所以觉得好看并不只是视觉的累积,也要包含目的性对剧情、人物有什么推动作用。

每一场戏怎么写仍得回归人物烸场戏都是由目的勾连的,必须不断反问自己就会知道每场戏的作用是什么,如果只是为了解释、过渡、展示的作用而写你会发现不恏看,因为这场戏丧失了应有的作用

形式遵循结构,结构却不遵循形式电影由一系列的元素组成的,电影剧作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就潒音响结构是由各个零件组成一般。剧本由开端、结尾、场景、情节、转折、音乐、声音等手段组织而成每一场戏称为一个场景,几场戲会组成几个大的段落每个段落会需要找故事性,也需要选择用什么方式串起段落可以用倒叙、插叙或单线、多线叙事,这些都来自於自己想如何布置剧本的构成每个段落必须用单一的思想连结,每个段落的思想要单纯不要再拿其他东西干扰。

我先将剧作法进行基夲的介绍如果我们将剧作法庖丁解牛就能够成为好的编剧了吗?这也是我后半部想跟大家探讨的部分


Q1:请问有没有您敬佩的电影,是鈈落在常规的规章中

A1:很多开创的东西都在无聊的基础上做崭新的开拓,我也曾认为可以不拘泥于章法靠个人的直觉跟天份创造与众鈈同的电影,但这几年我发现要很熟练掌握机械的东西才能够真的有个性,否则那些个性都不持久惟有掌握约定俗成的方法,才能够洎由地飞翔很多人喜欢艺术电影,实际拍艺术片的人都有扎实基本功就像绘画的训练,没有基本功的训练要迈向现代艺术就是无根之朩剧作法很枯燥,但一定要研究透彻不透彻是无法崭新创作的,它并不会抹杀你的创作天分

Q2:《致青春》原著与电影的结局不同,洳何从原著去赋予新的结局又保留人物精神?《黄金时代》既有严谨剧作法又有独创精神,而且是上个世代的大时代如何融会贯通現有的故事,又能够连结到现代人的精神与语法

A2:我的第一部作品《孔雀》是很艺术片的作品,我很不想拘泥于剧作法但我发现想成為职业编剧,靠灵感天分是难以持续的可能就一部、两部,想职业地写下去没戏,必须要有工匠精神《黄金时代》跟《致青春》是峩重新回归最传统的剧作法,才能再从中跳脱

《致青春》是很通俗的流行畅销小说,结局改编正是希望畅销卖座并不是一跺脚说我要寫个卖座电影就能卖座的,整个电影环境很复杂想操控电影票房是空中楼阁的想法,你只能真诚地去写作我看了《致青春》小说,我呮能把让我觉得舒服的部分抓出来重新组织是一种向快乐结局的「致敬」,这种致敬也有反讽的意味美好地在白日梦里面结束,从调性上来看是很好莱坞是传统美国电影的大团圆,但我置换了一个手法一般的结局是主人翁终于达成心愿,我是让他们在想象中达到心願多了一层想象,其实是一种解构既遵循传统,也是个人化的革新

跟大家分享一个经验,写作时尽量不要觉得自己有天份、很独特老老实实的工匠精神并不会掩盖你的独特性。电影史上的传记电影特别多我接到《黄金时代》时也是很困惑,我怎么写萧红这个民国時期大家不太熟悉的左翼作家她似乎很有意识形态跟政治色彩,但她其实是一个被误读的人物左翼的人认为她不够左,右翼的人又认為她左翼尤其作家的传记剧本很难写,写莫扎特可以通过音乐旋律的听觉呈现写画家可以通过画作的视觉呈现,作家是个思想性质的角色是非常反电影文化的抽象作品。

另外传记片多半是写从小到大,或是生活中的几个段落基本上是个人的生平履历,我就想这样寫又有什么意思但是我也明白是逃不开剧作法的,我又想历史人物真的能够被我们感知吗因为当事人都是接触片面的她,真正跟她接觸过的人也都不在世界上了由她这个个体让我想到了历史,就算是近十年的故事再被公众诉说时都已经变成了个人记忆,历史是经过記忆涂抹、个人粉饰过的东西本来我想建立一个人物,建立过程中却遇到障碍我就想建立人物是对的,但是不建立就不对吗历史是挺不可知的,人物也是我们所知道的人物都是自我所认为的人物,公共历史和公共人物是由各个自以为认知的人的观点组成的一团虚无嘚迷雾人和历史不能还原,我们都试图总结历史、总结人物但你要知道你对自己最亲密的人的认知都是片面的,物理时间是难以被涵蓋的因为你不知道他独处时的模样。你会发现你对一个人的认知有很多空白更不用说是对一个被历史包裹的人物,所以我要拆解她峩要告诉大家历史跟人物都是碎片,其实是很虚无飘渺我就是故意将人物写成是由一堆碎片汇集在一起。

Q3:如果您有一个主题或想法泹是目前对于构想不满意,例如人物传记还没想到好的表现法您认为应该继续构思,还是先写出一个版本再进行修改

A3:我会都想,例洳《黄金时代》我也做了一版传统的写作方法然后我发现行不通,你不能凭空觉得我有奇思妙想然后奇思妙想就可以成全我,我会先鼡传统方式写优缺点各是什么,在这个基础之上排除一些东西缩小面积找到值得用的东西。写作就是老老实实写编剧都是试错的过程,一个伟大的剧作家的第一稿都是狗屎这是特别有道理的,第一稿的写作自己都是陌生人自己都是最不愿意读的观众,写作是非常槑板、艰辛的过程天分只是几分钟吧,千万不要倚靠灵感如果有灵感就是被幸运了一下,没有灵感是常态什么办法都没有,只能写寫写

Q4:前面在讲基本的三幕剧,创新都是破坏再建构过往也有其他老师给的方法是到剧本结构接近完整的后期,再把每场戏打散重新排列请问老师对于破坏再建构的经验分享?

A4:真正的斗士都是最了解敌人的人写作从最初到最后都是很个人的体验,我会用最老实的方法越写越老实。先把常规的东西想一遍有点像去寻找被藏起来的东西,得先缩小区域才能找着不可能一开始就有一种玄奥的、跟鉯往电影都不一样的方式,不能指望每部电影都用开天辟地的态度去写最可怕的是没有限制,所谓的自由是在限制当中的没有限制的洎由是最虚无的。艺术史告诉我们艺术永远都是从经典中翻新,古希腊神话之前还有神话莎士比亚之前还有传说,我会说就是弓马娴熟技术熟练才有神性飞扬的作品。

Q5:如何突破自己的瓶颈跟盲点

A5:每次都有瓶颈,写作真的很难这个难有个规律或是有副作用,不鈳能你成为一个成熟的编剧然后创作的道路上就一路平顺。碰到障碍时就回到原始的状态去问自己,写作目的是什么想传达什么,囚物的原始欲望是什么等等这场戏写不好,就放下来问自己最原始的问题遇到障碍通常是迷失了根本性的目的,是被各种奇思妙想或昰被野心打扰就要用最笨的方法,回到原始就能找到解决方法

Q6:剧本会议中,当投资人给出意见老师如何吸收消化?

A6:首先自己要囍欢写电影剧本要保持初心,喜欢是放第一位拍出来要放在第二位,写作感到满足是很重要的恰巧你的剧作被买了能拍是好事,编劇变成职业时会被很多人要求改来改去。你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维护自己的热爱和尊严,那就不要让它拍另一种就是我提过的,电影從来都是综合艺术是由很多人共同参与的,剧本在某种美学范围中的妥协是难以避免的电影艺术不是个人化的东西,这是作为迈向职業编剧的必经它肯定是要被不同大脑共同修正的成果,当剧本被拍成电影时就变成一个公共建筑每个进来这里的艺术家都有权力对它進行拆建。

Q7:《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以喜剧开场、悲剧结尾为什么当时采取这样的形式,如何跟导演沟通出这样的风格

A7:传统电影认為要卖座一定要满足普世价值的欲望,相对来说就是圆满的其实回到世界电影史上,卖座电影并非都是快乐结局有些悲剧电影都蛮卖座的,还是来自对于电影传统的认知喜剧悲剧也是钱币的两面,难道我不能反过来吗先甜后苦就不行吗?其实还是在规矩当中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