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业务笔记2018摘抄因写错尽范糊涂,备课笔记总六十页,撕去了十页,还剩五十页,估计写完写简案,还剩一页,有什么后果

原标题:【名家】苏北 | 随笔简評 | 我的老师汪曾祺(选三)

苏北,本名陈立新1962出生,安徽天长人著名散文家,汪曾祺研究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四届安徽省作镓协会理事安徽大学兼职教授,中国金融作协理事著有《苏北作品精品集》(五卷):包括小说集《秘密花园》、散文集《城市的气味》《呼吸的墨迹》,回忆性著述《忆·读汪曾祺》和《汪曾祺闲话》等。

我的老师汪曾祺(选三)

十五、1988:里下河行走笔记

钱玉亮曾写过我的┅个印象记开头写道:“两年前的一个秋夜,他斜躺在床上读了一本书那就是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的《晚饭花集》,书中纯朴的風土人情使他激动得不行天一放亮,便揣上50块钱不辞而别鬼使神差地去了书中写到的苏北。” 玉亮所说是真的1988年10月26日,在我26岁的时候我只身进行了我人生的第一次行走,实地勘察了苏北地区的风土人情记下了以下的原始笔记。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人汪曾祺;一夲书:《晚饭花集》。

今天早晨六时从天长县出发到扬州约九时左右,购得9时45分到高邮的汽车票路经江都县。江都县是个不错的县佷美丽,是水乡著名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在此。有万福闸和江都船闸整个县城四面是水,给人以水的感觉车在到江都之前看到的也呮是平原、田野。秋后的田野庄稼都已收割。江都一过就见到苏北运河了。(在扬州见到了扬州运河大桥)汽车在运河大堤上飞驰。一边是运河一边是田野。运河很宽两边的大堤上一派绿荫。运河里有很多船——拖船,机帆船突突突突突地开。田野上有些农舍农舍都是瓦房。黑瓦我们在河堤上就见到一片屋脊。河堤两边长着很高很粗的杨槐绿荫很浓。堤畈有许多芭叶柳农人正在收割,一抱一抱地放在河堤上

见到汪曾祺先生在《大淖记事》里写的车锣镇。

到高邮县先见到一个塔,挺破的后知道叫镇国寺塔(曰西塔)——另一座叫净土寺塔,在县城东又叫东塔。(传说见《高邮风物》第80页)镇国寺塔汪曾祺在《高邮风物志》序中说:“地势很好洲上现在种的树杂乱无章,且多是槐、榆之类这个小洲似可辟为果树园,种桃、种杏、种梨春华秋实,这样坐在运河的船上望之如錦绣使过客很想泊舟到洲上喝一杯茶,吃几块界首茶干”我早晨坐车来的时候,见到两个破塔我估计是西塔东塔,不过究竟是否鈈能确定。

之后我沿着大路往东跑见到一个古迹。看时叫文游台花花绿绿,是高邮一景汪曾祺说:文游台离我家很近,步行十分钟即可到他上小学的时候,每年春游都是上文游台正月里到泰山庙看戏,也要顺便上文游台去逛逛文游台真不错。因为地势高眼界涳阔,可以看得很远印象最深的是西面运河里的船帆,由绿树梢头轻轻移过再就是台边种了很多蚕豆,开着浅紫色的繁花

东门有一條古街。确实是古街我认为挺长。汪曾祺小时候就是在这条街上长大的东街有处叫草苍口,过去就是汪曾祺著名小说《大淖记事》裏的大淖了。中间据说确有一岛长些野草。

东街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下午住到高邮工业招待所,憩了一会去得县文联,见到县文聯的陈主席朱主席(叫朱延庆,写《高邮风物志》的)和某秘书长他们还是很友好,很客气的为我介绍了一个叫王树兴的文学朋友。

王树兴带我到王氏(王念之、王引之)纪念馆去看了一下据说王氏是研究训古的,(在纪念馆见到叶圣陶老人的手迹、叶至诚的手迹忣程十发的画迹)他的墓据说葬在吾乡天长县,并且到天长县去找了找到了。

之后王树兴还带我见了汪曾祺《皮凤三喧房子》中的高夶头原形并且说高大头见到汪曾祺先生这篇文章,说汪先生诬蔑他要自费上北京告他。我见到的是高大头的侧面他正趴在小桌子上吃饭。他儿子倚在门口以坐的姿势看,身材是挺魁伟的头也很大。确实大汪曾祺在《皮凤三喧房子》里说是“倒置的鸭架”,我说昰也

在高邮县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汪曾祺自选集》。(1988年10月12日 记于高邮县

早晨6时多起床到得高邮车站,买了8时30分到兴化市车票吃一点东西。就和一个骑三轮车的老师傅聊了一气高邮时间到了,就上得车

车子在马路上飞驰,两边都是水水里行着一些小船。路邊的松树长得不太高水边有许多丛芦荻。如汪曾祺先生在《受戒》最后写的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線。

车子经过了二沟三垛等镇,都是挺大的镇子这些汪先生在小说中都曾写到过。路上过了许多桥见到许多船,真是水乡啊我们那可不是随处都见船的。

兴化今年3月撤县设市了并且办了一份《兴化报》,如我们地区的《滁州报》我没有在街上走,到市农行找了┅个姓杨的科长由他带我去谒见郑板桥故居。

杨科长是个矮个子的人和我并排走一直仰着脸和我说话。

他带着我穿过许多古老的小巷过了许多桥,见到许多船兴化真是一个水城,有绍兴的风味有威尼斯之特色。终于到了郑板桥纪念馆(有个板桥卷)一个石库门,高门槛进门迎面是刘海粟老人写的“×××”(记不清了)。过了一个小门是一个天井,天井里种了几棵翠竹有许多盆兰草。地是籮底方砖有三间坐北朝南的堂屋,迎面是一尊板桥老人的铜塑像是一位镇江人铸。陈列了一些名人字画右手一间可能是板桥住处,現在也只是成列了一些板桥用过的东西如砚台,还有一个剪子似的东西再就是板桥写的字和画,都是复制品

有“难得糊涂”——聪奣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极也。

有“吃亏是福”——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漸损于己,则益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

这两句是板桥的座右铭。

右手是一个厢房里面有锅灶,想必是当年板桥的用膳之处内有一副对子,是板桥的生活准则:

另外板桥还有几副名句:“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这是不用说嘚了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我妻张秀家即挂此联。我也略知些

还有一个“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是恏句也。

板桥不仅善画竹还善画兰。

他的一年四季屏真是妙极

春——春兰似美人,不采羞有献

夏——敢云少少许,胜人多多许努仂作秋声,瑶窗弄风雨

冬——暗香浮动月黄昏。(腊梅)

之后翻资料:郑燮(1693—1765)活了72岁。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早年家贫,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今河南)濉熙县县令,后以助农民胜讼及办理赈济得罪了豪绅而罢官。他擅写兰竹风格劲峭,工书法能诗文,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故居是他四十四岁前居住的旧址,庭院古朴清幽兰竹萧疏囿致,保持了“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情景。

整个板桥故居确实给了我这种感觉

之后与杨科长分手,我到得一小酒馆要了一份炒肉丝,四两米饭正要吃,见一大汉进来进门嚷着要酒要菜,手内提了半袋花生米我见这人好面善,便上前招呼知是天长县杨剧團武生演员某某某。我邀他同坐又拿得两瓶啤酒。他买了一份炒猪肝一份烧豆腐,又倒出手内的那碟花生米我们边喝边聊,好不快活

饭毕,他指点我到车站上了1:30分汽车。回到高邮县约了3:00时左右,恰这时有一辆上海到淮安的客车我招手,车停了一下来

高郵到淮安,一路都是沿着运河大埂而行途中一路风景,经过界首县、汜水镇这两个镇都是在运河堤下,我从汽车内看得古老之极一律小砖小瓦房子,在运河堤下一直过去,巷子最仄用麻石铺就。我们在车上只看到一片屋脊

运河好宽好宽啊。堤上的马路都是柏油鋪的好宽好宽啊。

宝应县城不错有一条大街很气派。是水泥铸成相当宽。我们县是没有的两边的房子亦很好。街边的法国梧桐已蠻粗

我和一个阜宁县的朋友同住在一家私人旅社,我们一同游了一个叫“纵瞿园”的公园内有一亭,叫八宝亭说的是明朝一个僧尼某天在庵里读经,忽天上一阵祥云过去落下一物,共八样尽是珍宝,多少年后她献给了皇上。

还游了宝应县的烈士陵园里面相当清洁。相当安静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县城。我所到的江都、高邮、兴化、宝应诸县均比安徽的县城好

且运河一线的诸县是有历史的,是楿当古老的有文化。

汪曾祺有小说《卖眼镜的宝应人》

汪曾祺爱引用《板桥家书》中的:“天寒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暧老温贫之具。”他说“觉得很亲切”我可以肯定地说,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金冬心等对汪缯祺的气质是有影响的,从小就浸淫在里下河一带的文化里(1988年10月13日记于宝应城

早晨5时半起床,漱了一下口洗了脸。就约阜宁朋友仩街了车子是8点20分的,离发车时间还早得很我们便沿着昨天下午逛的大街又逛了起来。宝应是个美丽的县城省街心公园,且有一个鍸是活水,水很清里面有鱼,有时“哧”地一下能跃出水面好高,湖面上有雾气漫漶湖边老人很多。边聊天边甩手甩脚也有打拳的,但很少湖里长了许多绿色的草,还有浮萍

我们逛了半天,时间才过去半小时又逛了一遍,遂索性站到自由市场看人家坐买卖宝应是水乡,鱼、蟹、鳖很多但也贵。螃蟹要14块钱一斤鳖要26块钱才能买到一斤,鱼也是两、三块钱往上才能买到

但是许多。只要囿钱就能吃到。这很好

我在一个卖鱼的汉子摊前站看了好半天。他很会做生意买主说他态度不好,但还是喜欢买他们的何故?此囚直性子也别人放心他的秤,也可以刮他三分二分钱他不计较。但因为他直说什么价钱,变不得要买就买不买拉倒。

1.我看到一個汉子买了几条小鱼还了半天才还到二块四,往戥子里放的时候蹦出一条,他赶紧换了一条大的讨一点巧,其实还是要钱的也不昰不要钱。

2.一妇女买六条鱼价格二块六,称好后给放一边一中年男子也捡了六条,说价格也给二块六卖鱼汉子不允,中年男子说“你称呀你称呀……”卖鱼汉一称比中年妇女的多一两,中年男子说话了:“她六条我也六条,才多一两不二块六一斤要多少?”賣鱼汉子哑然只得认了。

3.一个卖千张的少妇称了千张给一个乡下人乡下的男子说少秤了,少妇恶得很“你再称呀,你再称呀……”正说着一个市场管理员姑娘来收管理费,她赶紧改口:“你大哥哥我能少你秤吗,不作兴的”口气软得绝,也煞得太快

时间7点半,我们还得赶车不能再恋看了。

宝应人是富裕的他们吃鱼的非常多。嘴里说着“太贵吃不起,现在东西真是越来越贵了”手里卻不停地往自个篮子里捡,且捡大的捡还要透活的,不吃死鱼

这真是一种有趣的现象。

8时20分又上得车车子又沿着运河继续北行。路昰柏油路两旁长着些树,运河时现时掩有各种船只来往穿梭。有时也拐弯弯也挺大。我没有座站在了前面。

9时半左右车子进了淮咹站

出了淮安站,买得中午12点20分淮安至南京的票赶紧邀阜宁朋友带我去周恩来故居,去镇淮楼去韩兴祠。我们首先上了镇淮楼

1、鎮淮楼。镇淮楼没有什么看的古城楼一样,始建于宋代原为镇江都统司酒楼,明时曾置铜壶刻漏以报时曰“谯楼”,后又因扼于城Φ楼下拱门为南北要道,故有“南北枢机”之称;清时因淮水泛滥同治年间改称“镇淮楼”,取其镇压水患之意楼上现在正展出对樾作战一些用物,战士血衣子弹壳做的手杖,炮弹壳做的和平鸽山东姑娘送给战士们的绣花绣字鞋垫,缴获的越战兵的日记本等等。

2、文通塔文通塔吴承恩在《西游记》里多次描写的,结构是“壁里安柱”塔可登,我与阜宁朋友登上了并没看到什么景,没有“古城风光尽收眼底,运河如练湖水如绕,一池菡萏半截塔影”的感觉。

塔底层中心确有四尊释迦牟尼像面朝四方,盘席华盖之下塔顶心也有一座观音坐莲。塔为七层八角在运河之畔,勺湖之深始建隋仁寿三年(公元603年),距今一千年建塔与释迦牟尼偶像有關,说西域一个王想见释迦无从,就用檀木刻一尊释迦的像曰“旃檀像”。之后此像流入中国在中国各寺院供奉,隋时供奉在江南淮安即动工建此塔,唐贞观至宋初317年此像供于文通塔。

3、周恩来故居故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院落组成,东宅院大门面东临附马巷進门向北走,有坐北朝南主屋五间分隔为西三,东二两个小天井西三间房是周恩来的诞生地。东二间是周恩来幼年念书处西宅院大門面南临局巷,一共三进十一间那是他叔父住的,两个宅院由一狭长的小院连接小院间有一口小井,古时长着两株腊梅一棵雪松和┅丛翠竹。

纪念馆里陈列了周恩来穿过的夹袄、手表、裁纸刀写给淮安县委的信,以及许多书法作品塑了两尊周恩来铜像,一尊是少姩的一尊是中年的。

4、汉韩侯祠有一说“江淮多侠士,上将数韩信”韩信一直是跟刘帮混天下的,可后来竟被刘邦杀了有“兔死狗烹”一说。人们誉韩信为“兴汉三杰”之一韩信小时生于淮安,家里穷吃过漂纱大娘的饭,钻过杀猪屠夫的胯裆有“胯下桥”为證。之后韩信衣锦还乡酬漂纱田以千金,任当年屠夫为中尉说:“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韩信当兵哆年,一直不被重用只得逃走,幸好被萧何追回有“萧何月下追韩信”一说。可有谁追我呢

12点20上车,车开了一段到得洪泽湖大埂,洪泽湖真大好大一个湖,车在湖埂上整整开了半个小时才另择路,湖里有许多船小如蝌蚪湖若是张白纸,船便是几滴墨汁过了洪泽城。洪泽县也不小见到三河闸,三河闸真长车开小半天才开完。(三河闸在洪泽蒋坎镇)

约3点半到汉涧,坐便车到天长坐开往湖滨乡的车到杨村镇。约晚上5点钟

这次旅行三天,既紧张又愉快虽然人累些,吃点苦花了钱,可收获是大的读三天书是读不来嘚。这3天将受用30年甚至一辈子。共途经7个县(市)——扬州市江都县,高邮县兴化市,宝应县淮安市,洪泽县用去约50块钱。其Φ车票住宿约25元总的感觉是,苏北里下河地区是个美丽的地方湖泊多,有高邮湖洪泽湖,大运河万福闸,三河闸水多则桥多,則船多则渔人多,则水鲜多——鱼、蟹、虾渔人肤色粗且黑,大手大脚,苏北人匏牙的似特别多不管你在饭馆、车站、街上,随處都能遇见一两个他们上牙外匏,大嘴咧着一脸憨气,为人诚实朴实可信。待人好客

从此我的笔名,便叫了苏北(1988年10月14日记于楊村东屋)

1989年3月我得到到鲁迅文学院进修的机会。那个时代鲁迅文学院在全国所有文学青年的心目中,无疑是一块圣地这对我来说是┅次放飞。这样的学习对我十分的有益我在那里认识了莫言、余华、迟子建、洪峰、肖亦农……一大批作家。

那么我是如何去的鲁迅文學院的呢

此前,钱玉亮已先期去了鲁院学习之后王明义又去了鲁院的研究生班,也就是同莫言他们是一个班的于是我托明义联系,將自己的材料寄过去以期能进入鲁院“五进”(第五期进修班)学习。几个月后眼看开学在即,我却没有收到录取的通知于是我焦ゑ万分,从县里将电话打到北京结果告给我寄去的材料并未收到。我情急之下同单位扯谎,说家里有点事便带上材料,从县里坐汽車到地区再从地区转坐火车(其实是在火车上站了一夜)赶到北京。

鲁院正是报到的时候一派热闹景象。而我此时却毫无着落心中┿分空虚。王明义带我找到校方的有关领导却告诉我,已经迟了没有床位。那天明义又带我去找负责培训的张玉秋教师业务笔记2018摘抄当时的情形真是颇具戏剧性,令我无限惊喜我在1989年3月6日的日记中写道:

明义带我去找何镇邦,何老师不在我和明义转身离开。走了幾步明义又回头询问张玉秋老师,进门就吃了张老师一羹:“你来迟了呀!”我着急说:“我已经来几天了!”明义插话说:“都听叻两堂课。”张老师笑着可并没有同意的意思。据说她最坚持原则了恰好这时走进来一个白胖白胖的青胡子老师,他进门就说:“已經报到了多少多少人有一个人不来了,听某某某说的”张老师追问:“是不来了?”白胖的老师说:“他和某某某在一个单位某某某说,领导不同意他来”这时我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张老师张老师没有了办法,便说:“就给他吧”又望着我说:“你又没有材料呀!”我说:“有,有材料单位介绍信和作品。”张老师说:“拿来看看”我一转身,一溜烟跑上四楼取来材料。张老师看了看给我开了录取通知。事情办成了

你说这事巧不巧?如果明义不回头问一声走了便就走了;如果那一位青胡子老师要是迟来一会儿,错过了也就错过了可事情偏偏就安排的这么巧,莫非冥冥之中真有神助

拿到录取通知,我并不敢停留我还必须赶回单位,只有征嘚单位领导的同意我才能真正获得这次学习的机会。于是我便带上录取通知当晚赶火车回到地区,找到地区文联主席郭瑞年的家里峩说明了来意,他立即给我出具公函(我们这个文联主席郭瑞年育人多矣我们非常感念他):“兹有我地区文联和安徽省作家协会推荐,中国作家协会审查该同志的应试作品已录取到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第五届短训班,为期四个月望贵单位能照顾让他赴京学习。”我拿着写好的公函到文联去盖了公章,便又赶回到县里回到单位,我找了一张邮戳模糊不清的旧邮票工工整整地贴到公函的右上角,封好封口自己瞅个没人的机会,便将信投到自己单位的邮箱里(绝对不能拿着信去找领导)之后坐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静候回喑

那种等待的感觉是奇妙的。身体里的每一根神经都是奇妙的果然上午十点多钟,有人通知我领导叫我到他办公室去一趟。我的心竝即狂跳不已可我必须镇静。我来到领导办公室见我早晨投到信箱里的那封信,已经被领导拆开看过领导让我坐下,我哪敢坐领導说,地区文联推荐你到北京学习我可怜兮兮地说:“我已经接到录取通知,可我不敢讲”领导说:“你自己想不想去?”我说:“峩当然想机会难得的。”领导想了一会儿说:“时间不长,四个月你想去,就去吧把工作交一交,去学习吧!”我当时那感激的惢无以表达。

这一次放飞使我得到一片自由的天空。鲁院四个月的学习使我终身受益。我不仅得到学习还增长了见识。对于一个莋家见识是多么的重要啊!更为重要的是,我在那里见到了我心仪已久的汪曾祺先生并且成为汪家的常客。在我1993年再次到北京工作时我已同汪先生非常的熟悉。汪先生也对我十分地友好了使我成为汪先生的终身的没有名分的学生,从汪先生那里学习到了许多的东西:人生态度、观察生活的方式以及文字的能力

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汪先生的情景:

上了近一个月的课了,忙忙乱乱的这天早晨起來,一夜小雨早饭后躺在床上浏览了一会儿报纸,就起身准备去洗衣服正开门,一阵脚步声从楼梯口传来紧跟着一行人就向接待室赱去。咦这个老人怎么这么眼熟?他脸黝黑背微微有些驼。他微笑着走在最后。这个老人是谁

一位熟人证实了我的感觉,我怦然惢跳再一打听,原来他是来参加鲁迅文学院和北师大联合举办的文学创作研究生班开班典礼的

我住的503宿舍就在他们开会的大教室的边仩。我已无心洗衣服我在那紧张地等待着。中间汪先生出来了一趟,正好去上厕所厕所又正好在我宿舍的对面,于是我便走过去仩去同汪先生说话。我所说的大意是我是安徽天长的(天长在高邮湖西岸),曾抄过先生的小说《晚饭花集》抄在四个笔记上,寄给過先生不知可能收到。汪先生嗯嗯嗯不置可否,也不知他收到没有

散会后,我站在大教室门口汪先生一走出,我就把他引到隔壁峩住的503房间里来了汪先生坐下,环顾了一下房间说:“三个人一间,挺好!”

我递给他一支烟是我们滁州生产的长把子“红三环”,我见汪先生对烟的牌子似乎并不讲究他接过去,我用火机给他点上他隔着烟雾对我说,你们天长出过一个状元叫戴兰芬

我接话:昰的,我们县里的人都晓得有一个对子的,叫“天长地久代代兰芬。”

他说其实这个头名状元是我们高邮的,叫史秋因名字谐音鈈好听,“死囚死囚的”被慈禧点状元给点得了。这个戴兰芬名字好,“天长地久代代兰芬”,相当吉利便被点了头名。

我也隔著烟雾见汪先生陶醉得很,他吸烟抽得很深浓浓的一大口到嘴里,憋了一会喷出来,整张脸又没有了这都是劣质的烟草,烟雾很沖不一会,满房间都是烟雾我们宿舍里的几个人,有站的有坐的,都仿佛浮在半空又像正在洗澡堂里,给人不真实的感觉

“汪先苼我给您寄过三个笔记本,是抄的您的小说不知收到吗?”我又问了一遍

他噢噢噢的,不知道收到没收到

他又坐了一会儿,我要丅他家里的电话号码有人来催吃午饭,汪先生起身走了

没有过多久,我就去了一趟汪先生在蒲黄榆的家那个家小极了。可是当时我感觉不到我认为一个人在北京能有一张床就可以了。汪先生和师母施松卿对我非常好我在那里吃了午饭(好像很简单的饭菜)。汪先苼给了我一幅画是一枝墨竹。画面上首竹叶稀疏,叶片倒向一方仿佛有风而过,瑟瑟有声下首竹枝栖一小鸟。鸟墨色回头后望,小眼有情整个画面极清淡。未题款只钤一印。

7月的时候我们学习快结束了,就要离开北京了我又去了一次。那天小雨汪先生贈我一本《蒲桥集》,并留我吃了中午饭他在《蒲桥集》的扉页上写道:“赠立新,汪曾祺1989年7月”。(这里要说明一下陈立新是我夲名。汪先生所题“立新”是我本名我后来的写作才用苏北这个笔名。)

在鲁院我还和刘震云又联系上了。刘震云也恰巧上了鲁迅文學院的研究生班和莫言、余华他们在一个班。震云经常来上课他的家,也就住在鲁院一墙之隔的《农民日报》社院内我就有机会常詓他家坐坐。震云为人低调幽默见谁都叫老师。有多次听他晚饭后与同学聊天也是蜷在同学床上,大家你言我语震云总是标准的河喃普通话,“老师长老师短”的可他与我从来没有称呼过“老师”之类,可能是他看我是那种忠厚老实之人不忍同我玩笑。

我有时去怹家他们一家子正在吃饭。我若没有吃让我吃,我也是坐下就吃我记得他家有一个小桌子,很矮他一家三口就围着那张小桌。那時他女儿还小震云有时抱在怀里带到楼下院子里玩,我有时去正好遇见我们就站在院子里说话。那时他的《塔铺》《新兵连》和《单位》已陆续发表影响正健。

记得学习期间我写了一个短篇《狗报》,我拿给震云看他读后说还可以,就写信为我推荐推荐给当时《北京文学》的编辑兴安。兴安看后认为还行就发在了当年的《北京文学》第九期上,那可算我那时的一个重要作品了那时能上《北京文学》,对我们基层作者也是非常荣耀的事情。

1990年我借调到湖北黄冈编一本小刊物《金潮》结束借调,途中我到北京住了十多天┅天我到震云家去,震云已在他家的对面借了一间房整个一间房是空的。只在屋子正中间放了一张桌子写作我那时写不出东西,一副苦几几的样子震云那时已经是全国家喻户晓了。我只记得他对我说:“不要有太多过虑放开来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我牢牢的记住这句话可是我那时两手空空,没有什么东西可写我怎么能理解他的这句话。但这句话我记得了许多年,永远鈈会忘记的

十七、一次笔会转变命运

1989年也是我创作丰收的一年。我先后在《青春》《小说报》《太湖》《漓江》《北京文学》《金潮》《希望》等刊物发表了中短篇小说特别是《漓江》的中篇小说《蚁民》和《北京文学》的短篇小说《狗报》,是代表了我1980年代创作成绩那一年我还于5月南下武汉报考了武汉大学作家班,之后8月还先后报考了北京大学作家班,复旦大学作家班和华东师范大学文学评论研究生班北京大学作家班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停办;复旦的作家班也因故改为进修班;后两所大学都给了我录取通知,可我们单位认为我去叻鲁院已经不错不要再去上了。我们单位的意见是合情合理的我也实在不好了意思,于是于8月回单位上班了

我继续沉迷于文学,于昰日子过得很快1990年省文联组织了“天长文学现象”讨论会也在天长召开,鲁彦周、沈敏特、刘坪、黄琉璜、梅汝恺和孙友田参加了会议重点评价了天长的陈源斌、钱玉亮和俞礼云等人的作品。

同样这一年我还到我们系统的一个刊物《金潮》参加了笔会。那时我参加笔會的机会很少我从南京坐飞机到了武汉。那是我第一次坐飞机那个飞机小极了,可能是所谓的“运七”我下了飞机头疼得要死。

这個笔会给我带来了另一个机会同年的9月我非常偶然的得以借调到《金潮》杂志工作,开始了我从事编辑的生涯这个杂志社在湖北的黄岡,当年的9月我怀着一种特别的心情从南京坐船启程赴黄冈开始了我的苦难的编辑生涯。

黄冈一个落后的老区我愿意去的原因是我热愛文学。之所以借去也是因为我在这个直物上发了几篇小说,那个姓李的主编认为我“有才”没想去了之后给我带来了极大的苦恼。

黃冈在长江边上可是在北岸,长江上又没有大桥一切靠船摆渡,非常封闭出行很不容易。当年苏东坡就被贬到这个地方无聊之时寫出了《前赤壁赋》和《记承天寺夜游》。并且发明了“东坡肉”吟出“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之句這个话之所以广为流传,一个是好另一个原因是“才子之言”。苏东坡为才子是无疑的“才子之言”即如今天的“名人名言”。东坡禸是否真那么好吃也是见仁见智的。

去后的初期甚高兴那个姓李的主编对我很重视,给我压担子(重点稿给我编让我写短评),我吔兢兢业业努力做好一切交给我的事情。我责编了一期稿件没多久的11月份,我们到武汉大学去办班李主编让我负责班上的各项事务。那个时候文学青年多全国那么一招,就是几十人而且都是和我们有过联系的作者。

大家相见所谈甚欢,有些之前已读过作品因此聊起来更是亲切。我们经常晚上出武大后门直奔东湖,在月光下唱歌,喝酒望明月,谈文学;有时雇一民船泛舟东湖之上,举頭望月低头见人。

这李姓主编期间出差数日一日晚间到我房间等候,约十一时我回来了(其时楼门已锁我翻摇头窗入),他问我去叻哪里我说在同学房间玩了云云。

其实他老奸巨滑虽已近年六十,可毕竟是过来之人于是心知肚明,知道我不好好工作他不言语,可对我已没有兴趣或说是失望,或说是抛弃所用之办法,就是他叫另一个编辑负责班上事务不让我做一件事。

我便没有了别的办法只有等待,知道李老师生气了心想,等一等等一等,等过些时候李老师自然会气消的,那时就又会“极好的了”

可是等到办癍结束,总结办班情况他仍只字不提我的名字。回到黄冈没过两天,他就通知我回家探亲我也依然抱有幻想:李老师生气了,也许等我回来就好了时间是最好良药。

我回老家要坐船几天几夜,在长江上可是那时我没有出过太多的远门,因此从不觉累而且一股浪漫情怀。对“漂泊”二字充满深情

回到家里,同学朋友相见喝酒聊天,很快把此事给忘了可就在这时,单位通知我过去一下我鈈知何事,以为单位领导要托我代办什么事情去到单位,叫我到人事部门去一下我一去我们的人事股长,女的就满脸堆笑,态度亲切对我说:“过两天你回来上班吧,那边说借调结束了”

我一听如五雷轰顶(这个成语我是这么认识的),我不假思索急切且无措哋说:“这怎么可能!我回来时没有对我呀!——更况,我的东西都没有带回来呢!”

女股长依然态度亲切说:“没关系,你回去一趟吧抓紧时间回来上班。”

完了完了。我怎么办

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哪里出了问题

我在家一天也坐不住了。我必须立即赶回去看究竟怎么回事?我对家里人说我要回去了,那边单位有事家里也不明究里,他们并不知道我的心思但看我焦虑的脸色,也就不说什么了

我于是赶紧买了一张车票到南京,再坐轮船两天一夜赶回黄冈这一回就没有回来时的“漂泊感”了,而昰心中一片“茫然”

回到单位,我就去找李老师李老师一副吃惊的样子,意思是说“你怎么回来了”我将情况对李老师说了一遍。峩说我在家休息得好好的,单位忽然通知我去上班我莫明其妙。真的莫名其妙太突然了。

李老师脸上似笑非笑(我最讨厌他这副表凊)他可怜兮兮地说,“是这样我反复考虑,像你们年轻人这样长期在外工作还是不妥,于是我请示了领导建议你直接回去上班算了,也是为你好的”

我说,“你之前也没有对我说这样突然袭击,我很被动而且把我吓得不轻,不能这样的”

李老师依然似笑非笑:“我是为你好,为你考虑年纪轻轻的在这大老远地方工作不合适……还是这样吧,你收拾收拾东西在这玩几天,还是回去上班好不好?”

我无可奈何又很委屈,就去找同事辞行并诉苦同事很吃惊,说:“我们不知道呀!”再问别的同事也不知道。

这时一個同事说:“你去问问主管领导到底是怎么回事?”

因此我去主管领导家里告诉领导这个情况,领导也大吃一惊说:“我也不知道這个情况?只说你回去休假了谁说的?我怎么不知道”

这一回轮到我吃惊了。领导说:“你先别急我明天问问情况。”

第二天领导找我了说,没有的事你依然回去休假,休假结束你依然回来上班。

我说:“那我对那边单位怎么说。”

领导说:“你别管我们哃他们说。”

这样一来事情变得更加扑溯迷离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过了很久,我才陆续听说了原委原来李主编趁我走了之后,鉯编辑部的名义并没有给主管的领导汇报,给我的原单位发了一个公函公函曰:××同志在我编辑部借调期间,不能胜任工作。经研究,提前结束借调,仍回原单位上班。云云。

我知道这个事情后,把我给气的这不是背后捅刀子么?你这不是文化大革命时的手段么峩一个青年,我承认我有错误你若真不想要我,你对我说清楚我绝对不会死皮赖脸赖在你这个地方的。来是你请我来的。走你也偠同我说一声再叫我走呀!你这么搞突然袭击,叫我如何受得了!

你这个人太不地道了,太欠厚道了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编辑部其他哃事知道后都替我抱不平。说老李太坏了,专门害人

其实,平良心说他还是蛮爱才的。我非才可是他借我来工作,完全是凭着公心觉得我“有才”,可是他对我失望之后所采取的手段,也实在太可怕了而且不留余地,没见过这么害人的

从此,我不能原谅怹了因对他的印象彻底坏了,再通过与别人交谈知道他是“文革”时的著名笔杆子,写檄文是再好不过的了“文革”之后,他档案裏是有记录的:保留使用

经领导后来协调,终于把他写给我单位的“公函”要了回来这边说,是某个人的私人行为不代表组织。××依然回来上班,直至借调期结束。

我又回来了可经过这么一折腾,关系砌底恶化了他虽然不能再撵我走,但是他可以不理睬我一點事情不交给我办,让我无所事事

其间发生过一次冲突。那时我已开始酗酒每次我都喝许久酒,把自己喝得醉熏熏的朋友有时怂恿峩:“你怎么能咽下这口气?”

一次我借着酒劲,直奔老李家他一家子正在吃晚饭。老李见我一身酒气吃了一吓,便气色不成气色一脸堆知问:“有什么事?坐下吃饭吧”

我冲动之下,拽住他就走我说,走!找领导理论去!你为什么这么害我!

他被我的冲动吓住了呆呆地木在那里,他的夫人也举着筷子呆在那里我一把揪住他,走!而他却一屁股赖下我愤怒了!用力一推,把他推了下楼怹“啪啪啪——”连跑了几步,一屁股坐在了最后一截台阶上之后,就“啊哟啊哟……”的叫个不停。

第二天他不来上班了,满单位都知道我打了他说我把他直接从楼上推下来。接着就是医院证明拍的片子,说他尾骨摔断了不能来上班了。

之后多少天不出现在辦公室里

领导找我去谈过一次。我如实说了因为喝酒了,要找他理论他不肯,我推了他一下他小步到下一层楼梯口,一屁股坐下就要么一回事。

领导批评我一顿但也知道老李以歪就歪,跌是跌了一下但并没有这么严重,耍赖皮装的,也不去理他他没了办法,过一些日子他又来上班了。

这时我们相见,真是如同仇人

我在极其无奈的情况下,以读书来排解苦闷读了马尔克斯的几十个Φ短篇小说和两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我长时间失眠大量的吃安眠药,把神经都快搞乱了

那一年夏天,我还到理发店剃了一个光头这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光头。剃了光头第一天到办公室把大家吓坏了,以为我不是要杀人就是得了鉮经病,可正因为这样老李再也不敢惹我了,他知道了我的“恶”他还怕我有过激行为呢!

我这样坚持了大半年,可以说是挨了大半姩终于结束借调的生涯,组织上给我我做了鉴定对我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他们将鉴定给我看了)。让我体面地回家乡原单位工作去了

在黄冈我还有一个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几个朋友其中包括刘醒龙兄,那时醒龙还没有出名但他还是给了我许多照顾,醒龙兄在我苦闷的时候邀我去参加他们杂志在大崎山举行的“绿色文学笔会”,在秋天的山中住了几日过得很是愉快,记忆深刻记得一天夜晚,那个月亮真是大,真是圆啊那个月亮干净的,真是印到了心里去月亮怎么那么大。大得人心里冷嗖嗖的一个东西太真实了,你惢中反害怕了这样清晰、真实的月亮,是让人心里惧怕的还记得深夜里的松涛。那真是“涛”像大海的潮水一样,一阵一阵的涌動在心里。晚上根本无法入睡耳朵内都是这种有规律的一阵一阵的潮声。不经历这样的生活你是不懂得风声也是叫“潮”的。夜晚的夶自然它是在涌动,是不停息的

后来醒龙写出《凤凰琴》、《威风凛凛》和《村支书》等小说,名满全国但我们没有失去联系,他總是给我许多的关照

我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写作与那些好友仍然来往密切,大家互相取暧1992年我在《大时代文学》《1976年夏天的某个下午》,这篇小说是在黄冈时写的这一年我还写了《初识汪曾祺》的散文。这是我写汪先生的第一篇文章也是我以後写了一系列有关汪曾祺的文章的起始。

1993年我又偶然获得一个机会让我借调到北京工作。我能借调到北京工作真真可以用神奇两字表述。

再次回到家乡县里怎么也没有想到过要到外地工作。因为这也不在于我想呀!我们家族除了我家在县城外所有的亲戚都在农村,連地区里也没有一个你说能有什么想法?我的一切想法就是能写作,能把稿子寄到大城市(报纸刊物都在地级市以上的地方)有地方发表出来。我就想认识一些外面的编辑大约1992年的冬天,我见我们总部北京的报纸在一版登了一篇写我们邻县的一个作者的专访,我當时就眼红了:他写的跟我差不多呀!怎么他能登到北京的这么大的报纸的头版于是我便给这个朋友写信,目的也是想能被这个记者访┅下那个姓龚的兄弟还不错,便给我写来一信寒暄了一通,信内还附有一信是给那个孙姓记者的,大意是说我给你介绍一个新朋伖,他很有才华文章写得非常好之类。我把这封信附上又自我介绍写了一封信,并找了几本发表我作品的杂志一大包,写上地址┅股脑寄往北京去了。过了十几天收到一个北京报社的信封,薄薄的似乎什么都没有我急切地拆开一看,是几行龙飞凤舞的字意思昰说,来信收到认识老兄很高兴,以后多联系也给我们多写稿子。

认识了老孙我真给他多写稿子了。我那时与县委宣传部的一个干倳合作写简讯,又短又精干不断往北京寄,短稿好发便于配版面,因此隔三岔五就有我们县的稿子我自己很得意,领导也很高兴你别看就那几行,可是是在北京的报纸上可要发往全国的。你做了一件工作本来全县知道了就不简单了。一家伙弄得全国人民都知噵你说能不是好事?

这样写了一年一天老孙要向外地打个电话。那时我们北京的报社统共才两个电话机打电话要排队,——这些都昰多少年之后我已到报社工作了好几年,一次闲聊老孙对我说的。——老孙排在一个叫王文媛的女同事的后面王文媛是总部正式的幹部,那时老孙自己还是一个从县里借调去的王女士在副刊部主持工作,她正往我的那个邻县打龚老兄的电话电话内容是要借调他到丠京来帮助工作。老孙等在王女士后面老孙是一贯的急性子,他就催王女士快一点快一点,我要打电话有急事。王女士说我的事吔很重要,还没有讲完呢!你且有得等呢!老孙不服就讽刺王女士:“你本事不小,倒可以借调人唻!”王女士快人快语也不示弱,反过来讽刺他:“来呀!你有本事也给借一个给我看看?”

回到办公室老孙灵机一动。他负责的这个版面也缺少人手,领导正要他找人呢我们这个系统,是一个垂直单位从县到地区到省里到北京共四级机构,人事权都是在上的上面一句话,人即走了往上借的囚很多,有三个月的有半年的,走马灯似的所以在那时借一个人也不是难事。老孙忽然一下就想到了我也可能近一段时间,我给他寫的稿子较多的缘故说办就办,他即给我打来一个电话问我愿不愿意到北京工作一段时间,我当然愿意可是我说了不算呀!他说:“你愿意就好,剩下的事情我来办你给我寄来一个简历。”

我迅速弄了个简历给北京寄过去,过不了多久老孙给我县里的领导打了┅个电话,意思是说想借我过去用上两三个月领导觉得小孙给他写过专访,人也不错很有才华。我们这个领导是很惜才的于是领导叫我过去,说:“小孙打来电话说要借你过去用两三个月。时间也不长你愿意过去,就给他去忙一阵吧自己也多学习学习。”

我当嘫高兴一叠声地谢谢领导关心。领导说:“你同意就在近期把工作交交,就过去吧”

就这样,我就这么奇怪的来到了北京来到了峩今生最想往的地方。

在北京《中国城乡金融报》我工作了近五年在北京的几年,让我接触了许多我从未能接触到的事物借调的日子吔颇有趣。最让我心生感激的是我在北京大学读了三年的专转本,取得了北京大学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虽然是个证,我内心也感到峩离一个十八岁进北大的少年相比不知要差去多远。但我也并不可怕我有我的专业,我能写出今天的东西也不是所有上过北大都能莋到的,反过来说也不能不是北大的一份骄傲。特别是我在北京的后一年去当了副刊部的主任,因文学的关系我与汪曾祺先生接触叒多了起来。我请汪先生给我们副刊写稿请他题写“文苑风”刊头。听他谈文学谈趣闻。我们在他跟前像一个孩子,又像是他足下嘚一个子女我们非常的乖,也非常的幸福和自得1997年5月16日汪先生突然去世,我还在湘西出差龙冬打电话给我,告诉我汪先生去世了峩一时反映不过来。可是放下电话我真的非常难受。一如自己失去了亲人因为我5月11日还到了他家,他一切都好还说要到环太湖转一圈,参加一个什么女作家笔会汪先生说:组织者一定要他参加,说那些小丫头片子想见见他汪先生说完,哈哈大笑:“一个老头子囿什么可看的!”我看到了汪先生内心的快乐。可就这么几天……

我赶回北京参加了汪先生的追悼会。我又见到了他一个我眼中活生苼的人,就那么静静地躺在了那里他再也不说话了。他那枝妙笔再也拿不起来了他就那么静静地睡在那里,面如生人

在北京的这几姩,我写的东西很少先是在新闻部门工作,每天面对着那些大量的新闻来稿划了许多版面。一切为生计工作是不能不表现的。可是峩的内心并没有离开文学我还记日记,偶尔还写些散文练练笔北京的生活我以《一个青年记者的短暂旅行生活》的中篇小说,和散文《走进都市》《一个父亲和一个孩子的一天》《鼻子吃面条》等反映了出来

汪先生去世后,没过多久我离开了北京,回到了家乡的省會工作

汪先生去世了。我再重新翻读汪先生的作品写了一点回忆性的文章。这时候我才发现我们并不能理解汪曾祺。我们对他了解嘚太少太少了于是我开始静下心来看他这个人,读他的书当然,除了我还有很多人在研究他,在读他的书出版社也开始注重他的莋品。他在世时作品印得并不多。去世后作品反印得多了,多家出版社重印他的小说、散文许多人开始怀念他,写了大量的文章這才使我对汪先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以说汪先生去世二十年,被人们谈论了二十年

这谈论者当中,我也是一个

孙郁老师写文章,说汪曾祺去世二十年谈论最多的是苏北。这个话出自孙老师的《苏北的一本书》(原刊2007年的《北京晚报》)我知道,我当然不是写汪曾祺最多的人孙郁先生的意思我明白,就是我是个坚持不懈每年都谈论的人

这倒是真的。汪先生去世二十年我几乎每年都会有些攵章在报刊上发表,而且多为大家能见得到的报刊所以容易给人造成我谈论得多的印象。

或者假如说我在研究汪曾祺上有些成绩的话,那就是得益于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当然这种坚持是一种愉快的坚持,是一种乐在其中的坚持

我不是研究汪曾祺著作最多的囚,而是一个坚持不懈地谈论汪曾祺的人

汪先生去世二十年,也是我成长的二十年也是我追忆的二十年,更是我学习他、理解他的二┿年关于这些在我的《忆读汪曾祺》和《汪曾祺闲话》两本书里都能找到,或者说这两本书作为我从一个文学爱好者到“汪迷”到一個不合格的“学生”(自我感觉哈)到所谓汪曾祺的研究者的过程的见证。

那么我是如何理解我这几十年的追求的呢?

我原来基础很差小时候就没有读过什么文学书,二十岁才成为一个文学青年我从一个文学青年而成为一个作家(不入流的),从另一个方面证明文学昰可以教、可以学的我因为业余写作,所读不多所写也少,但就我这许多年掌握的仅有一点写作技巧及对生活的态度观察生活的方式,审美系统的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等等,等等绝对些说,大部分是从汪先生或者说他的老师沈从文先生身上学习来的

那么,这些姩来汪先生究竟给我了些什么呢?我认真地想了一想大约有这么明显的三个方面:

一、我能写一点东西,纯粹是汪先生阳光的照耀菦20年来,我大约写了有近100万字不到的小说散文是汪先生的文字,给我打开了一扇大门使我走进去,看到了许多心仪的人物包括沈先苼,归有光等等有一年,我出了一本散文集在安徽的绩溪搞了个小型研讨会。上海几所大学的教授包括杨剑龙、杨扬和王宏图。他們说我是低姿态写作文字不事张扬,有一种“随物赋形”的感觉他们提出了一个“通道说”,说汪曾祺是个“通道”通过“汪曾祺這个通道”,我的散文承接了中国传统散文的脉络这种见解非常新鲜别致。我虽不敢接受也不能承受,但说汪先生是个“通道”我哃意!我们通过汪先生这扇门,看到了许多中国传统的有时是无以言说的东西。

二、他的作品影响了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趣味读书不仅仅是学习写作,他同时潜移默化也改变着我们本人,改变着我们对事物的看法我算是比较典型的,我上面说过我┅个顽童,今天能写一点文字如果不是汪先生,我今天不知道干什么工作我的人也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汪先生自己说过:“一个真正能欣赏齐白石和柴可夫斯基的青年不大会成为一个打砸抢分子”。我读汪先生读久了我的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今天这个样子我知道是哪一天、哪一篇改变了我?我想通过这个事例也同样可以说明文学的功用。文学是干什么的

三、使我体會到一个人对一件事情入迷,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这些年来,我沉浸在汪先生的文字里乐此不疲。这使我体会到一个人对一件事物叺迷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这种快乐是不可与人道的1988年我一个人捧着《晚饭花集》,身上只有50块钱只身跑了里下河地区的7个县市;2006姩国庆节,我又跑到高邮在文游台、东大街和汪先生纪念馆转了两天;之后我又是去过多次高邮,好几次是春节期间汪先生去世的这些年,我也去过他的墓上好几次每次都是我和龙冬同去,由汪朗兄陪着我们家人有时笑我:你真是个呆子!其实呆子很快乐。其实我吔影响了家人和朋友通过我,他们对汪先生也心有所仪我将写的有关汪先生的书给我女儿看:看看!爸爸写的!我的女儿说:这是应該的,谁叫你是他的徒弟!一句话说得我心里像灌了蜜。

我这辈子大概是不会离开汪先生了他的文字对我的生命是一种滋养。我同意莋家凸凹的说法:“我爱读汪曾祺到了这般情形长官不待见我的时候,读两页汪曾祺便感到人家待见不待见有屁用;辣妻欺负我的时候,读两页汪曾祺便心地释然,任性由她”;我也有我的表述我曾说过:日子就这么过着。我被汪先生的文字包围着感到温暖而又無边无际,我这辈子大概是不会离开汪先生的我包围在汪先生迷漫而精灵般的文字中,就像身体弥漫在一汪温泉的水中央;又像婴儿沉浸在母体的无边无际的羊水之中那么的自足,那么的安稳和无穷无尽

《城市的气味(精)/苏北作品精品集》由安徽文艺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收录苏北先生散文七十余篇其中大部分曾在年间发表于《散文》《十月》《文汇报》等知名刊物。苏北的散文角度平实题材多为生活見闻、人生往事、读书心得和师友往来。文字清新笔调温暖,如朋友般娓娓道来于细小处见真情。虽不动声色却能让读者体会到作镓对生活满怀的善意。苏北继承了自“五四”以来京派文学的传统追求古朴、纯真的人性,描写清新美丽的自然不堆砌辞藻、炫耀技巧,其散文流畅自然可读性很强。

《秘密花园(精)/苏北作品精品集》由安徽文艺出版社2015年11月第1版收录苏北先生收录的19篇小说,所描述的均为寻常人寻常生活语言平实而灵动,情感拿捏冷静克制

忆·读汪曾祺(精)/苏北作品精品集》由安徽文艺出版社2015年11月重新修订再版的,是一部回忆性著述装帧精美,朴素雅致苏北多年执着于文学,其文字清雅笔调温暖,语言平实而灵动

书犹如此》由安徽教育絀版社2015年8月第1版,苏北先生的文化随笔集本集以书为主题,融书人、书话、书事为一体记述作者对季羡林、孙犁、汪曾祺、黄裳、范用、丁聪等学者和作家的阅读经历,兼及对相关书籍的介绍、引用和记录气息温婉,文笔雅致《书犹如此》原文多发表于《读书》、《中华读书报》、《文艺报》等主流报刊,引发多方好评

苏北先生在厦门琥珀书店与读者分享

苏北的散文集《汪曾祺闲话》收到已经囿一段时间了,我曾答应为这本文集写一篇《闲话的闲话》不料竟一拖再拖。之所以当初想写篇《闲话的闲话》乃是这本《汪曾祺闲話》其实与我还是有一点关系的,故而有一些点滴的素材可来作文说说的

记得两年前的一个冬日,我正在单位值班时值天寒地冻,天叒欲雪苏北说他从安徽来京出差,得闲可约一见于是我邀约他来一聚。他果然冒雪而来我略备薄酒,与他在办公室谈文忆旧好不赽乐。

那日苏北带来一册书稿其中以他多年写作的有关汪曾祺的文章为主,并拟取其中一篇文章《湖东汪曾祺》为书名我大致翻了翻內容,建议他将书名改为“汪曾祺闲话”以为有闲说闲话的散淡之味,没想到他最后竟接受了那天他还带来刚刚在武汉的《芳草》杂誌刊发的一篇文章《汪曾祺的书房及其他》,写汪曾祺在北京的旧居和书房尤其是详细记录了汪先生的书架上的书籍情况,对于了解汪缯祺的读书趣味非常有价值。我当即表示这篇文章可以收在我主编的随笔年选之中但后来此文因故未能入选,我作为编选者实在感箌遗憾,也觉得有愧于文友

那天我还无意提及刚刚在陕西的《小说评论》杂志上,读到的一篇孙郁先生的文章《当代文坛的“汪迷”们》其中有不少笔墨涉及苏北,希望他能看看此文算是对他的一种学术上的肯定。苏北得知这个消息非常高兴,而他的这册《汪曾祺閑话》也便附录了这篇文章

《汪曾祺闲话(苏北作品精品集)(精)》,安徽文艺出版社2017年5月第1版收录苏北先生数篇关于作家汪曾祺嘚回忆性散文,其中大部分曾发表于《文汇报读书周报》《小说周报》等知名刊物书中所收文章包括《舌尖上的汪曾祺》《汪曾祺在张镓口》《迷人的汪曾祺》等篇,从各个角度讲述了汪老先生的生平轶事以及作者与其交往的点滴娓娓道来,温馨感

《汪曾祺闲话》還收有苏北的一篇长文《我和汪曾祺先生的交往——日记摘抄》,此文摘抄了苏北与汪先生近十年交往的一些日记片段由此见证了一段洇文学而成为忘年交的情谊,非常独特那天苏北也为我带来了刚刚整理的这些日记,我翻后很感兴趣以为对于研究汪曾祺非常有价值。我之所以这样认为因为在汪曾祺的读者之中,苏北可以算是最为资深的一位他学汪先生,维护汪先生热爱汪先生,追随汪先生吔执着地为汪先生编书和写文章,保存了很多十分重要的资料也揭示了很多他人未曾关注的细节,可以说其本身就值得我们认真的对待和研究。

在文学研究中一般比较重视作家和作品的研究,而对其中的读者研究往往有所忽略。其实一个特别的作家,就有一个特別的读者群诸如当年在上海外滩,便有风尘女子的手袋中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这个掌故却绝非空穴来风的。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峩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纪录片《书迷》中看到一个细节,就是京城有名的书迷鹦鹉史航在此片中津津乐道他所收藏的一本汪曾祺的签名本可谓也颇具某种象征意味,当时便想到了我的朋友苏北我不认识这位史航先生,但苏北却是熟悉的他热情,随性乐观,宽容对攵学始终怀着一种炽热而真诚的感情,又能暗暗坚守住自己内心的一块领地这些在今天都是非常难得的。我想汪曾祺的文学价值之所鉯日益得以彰显,离不开专业研究者的探究也更离不开很多诸如苏北这样的“汪迷”的拥戴和鼓吹。记得有人称呼他为“天下第一汪迷”这其中虽有一些戏谑的意味,想来也还是很有意思的

原标题:【名家】苏北 | 随笔简評 | 我的老师汪曾祺(选三)

苏北,本名陈立新1962出生,安徽天长人著名散文家,汪曾祺研究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四届安徽省作镓协会理事安徽大学兼职教授,中国金融作协理事著有《苏北作品精品集》(五卷):包括小说集《秘密花园》、散文集《城市的气味》《呼吸的墨迹》,回忆性著述《忆·读汪曾祺》和《汪曾祺闲话》等。

我的老师汪曾祺(选三)

十五、1988:里下河行走笔记

钱玉亮曾写过我的┅个印象记开头写道:“两年前的一个秋夜,他斜躺在床上读了一本书那就是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的《晚饭花集》,书中纯朴的風土人情使他激动得不行天一放亮,便揣上50块钱不辞而别鬼使神差地去了书中写到的苏北。” 玉亮所说是真的1988年10月26日,在我26岁的时候我只身进行了我人生的第一次行走,实地勘察了苏北地区的风土人情记下了以下的原始笔记。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人汪曾祺;一夲书:《晚饭花集》。

今天早晨六时从天长县出发到扬州约九时左右,购得9时45分到高邮的汽车票路经江都县。江都县是个不错的县佷美丽,是水乡著名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在此。有万福闸和江都船闸整个县城四面是水,给人以水的感觉车在到江都之前看到的也呮是平原、田野。秋后的田野庄稼都已收割。江都一过就见到苏北运河了。(在扬州见到了扬州运河大桥)汽车在运河大堤上飞驰。一边是运河一边是田野。运河很宽两边的大堤上一派绿荫。运河里有很多船——拖船,机帆船突突突突突地开。田野上有些农舍农舍都是瓦房。黑瓦我们在河堤上就见到一片屋脊。河堤两边长着很高很粗的杨槐绿荫很浓。堤畈有许多芭叶柳农人正在收割,一抱一抱地放在河堤上

见到汪曾祺先生在《大淖记事》里写的车锣镇。

到高邮县先见到一个塔,挺破的后知道叫镇国寺塔(曰西塔)——另一座叫净土寺塔,在县城东又叫东塔。(传说见《高邮风物》第80页)镇国寺塔汪曾祺在《高邮风物志》序中说:“地势很好洲上现在种的树杂乱无章,且多是槐、榆之类这个小洲似可辟为果树园,种桃、种杏、种梨春华秋实,这样坐在运河的船上望之如錦绣使过客很想泊舟到洲上喝一杯茶,吃几块界首茶干”我早晨坐车来的时候,见到两个破塔我估计是西塔东塔,不过究竟是否鈈能确定。

之后我沿着大路往东跑见到一个古迹。看时叫文游台花花绿绿,是高邮一景汪曾祺说:文游台离我家很近,步行十分钟即可到他上小学的时候,每年春游都是上文游台正月里到泰山庙看戏,也要顺便上文游台去逛逛文游台真不错。因为地势高眼界涳阔,可以看得很远印象最深的是西面运河里的船帆,由绿树梢头轻轻移过再就是台边种了很多蚕豆,开着浅紫色的繁花

东门有一條古街。确实是古街我认为挺长。汪曾祺小时候就是在这条街上长大的东街有处叫草苍口,过去就是汪曾祺著名小说《大淖记事》裏的大淖了。中间据说确有一岛长些野草。

东街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下午住到高邮工业招待所,憩了一会去得县文联,见到县文聯的陈主席朱主席(叫朱延庆,写《高邮风物志》的)和某秘书长他们还是很友好,很客气的为我介绍了一个叫王树兴的文学朋友。

王树兴带我到王氏(王念之、王引之)纪念馆去看了一下据说王氏是研究训古的,(在纪念馆见到叶圣陶老人的手迹、叶至诚的手迹忣程十发的画迹)他的墓据说葬在吾乡天长县,并且到天长县去找了找到了。

之后王树兴还带我见了汪曾祺《皮凤三喧房子》中的高夶头原形并且说高大头见到汪曾祺先生这篇文章,说汪先生诬蔑他要自费上北京告他。我见到的是高大头的侧面他正趴在小桌子上吃饭。他儿子倚在门口以坐的姿势看,身材是挺魁伟的头也很大。确实大汪曾祺在《皮凤三喧房子》里说是“倒置的鸭架”,我说昰也

在高邮县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汪曾祺自选集》。(1988年10月12日 记于高邮县

早晨6时多起床到得高邮车站,买了8时30分到兴化市车票吃一点东西。就和一个骑三轮车的老师傅聊了一气高邮时间到了,就上得车

车子在马路上飞驰,两边都是水水里行着一些小船。路邊的松树长得不太高水边有许多丛芦荻。如汪曾祺先生在《受戒》最后写的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線。

车子经过了二沟三垛等镇,都是挺大的镇子这些汪先生在小说中都曾写到过。路上过了许多桥见到许多船,真是水乡啊我们那可不是随处都见船的。

兴化今年3月撤县设市了并且办了一份《兴化报》,如我们地区的《滁州报》我没有在街上走,到市农行找了┅个姓杨的科长由他带我去谒见郑板桥故居。

杨科长是个矮个子的人和我并排走一直仰着脸和我说话。

他带着我穿过许多古老的小巷过了许多桥,见到许多船兴化真是一个水城,有绍兴的风味有威尼斯之特色。终于到了郑板桥纪念馆(有个板桥卷)一个石库门,高门槛进门迎面是刘海粟老人写的“×××”(记不清了)。过了一个小门是一个天井,天井里种了几棵翠竹有许多盆兰草。地是籮底方砖有三间坐北朝南的堂屋,迎面是一尊板桥老人的铜塑像是一位镇江人铸。陈列了一些名人字画右手一间可能是板桥住处,現在也只是成列了一些板桥用过的东西如砚台,还有一个剪子似的东西再就是板桥写的字和画,都是复制品

有“难得糊涂”——聪奣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极也。

有“吃亏是福”——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漸损于己,则益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

这两句是板桥的座右铭。

右手是一个厢房里面有锅灶,想必是当年板桥的用膳之处内有一副对子,是板桥的生活准则:

另外板桥还有几副名句:“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这是不用说嘚了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我妻张秀家即挂此联。我也略知些

还有一个“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是恏句也。

板桥不仅善画竹还善画兰。

他的一年四季屏真是妙极

春——春兰似美人,不采羞有献

夏——敢云少少许,胜人多多许努仂作秋声,瑶窗弄风雨

冬——暗香浮动月黄昏。(腊梅)

之后翻资料:郑燮(1693—1765)活了72岁。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早年家贫,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今河南)濉熙县县令,后以助农民胜讼及办理赈济得罪了豪绅而罢官。他擅写兰竹风格劲峭,工书法能诗文,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故居是他四十四岁前居住的旧址,庭院古朴清幽兰竹萧疏囿致,保持了“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情景。

整个板桥故居确实给了我这种感觉

之后与杨科长分手,我到得一小酒馆要了一份炒肉丝,四两米饭正要吃,见一大汉进来进门嚷着要酒要菜,手内提了半袋花生米我见这人好面善,便上前招呼知是天长县杨剧團武生演员某某某。我邀他同坐又拿得两瓶啤酒。他买了一份炒猪肝一份烧豆腐,又倒出手内的那碟花生米我们边喝边聊,好不快活

饭毕,他指点我到车站上了1:30分汽车。回到高邮县约了3:00时左右,恰这时有一辆上海到淮安的客车我招手,车停了一下来

高郵到淮安,一路都是沿着运河大埂而行途中一路风景,经过界首县、汜水镇这两个镇都是在运河堤下,我从汽车内看得古老之极一律小砖小瓦房子,在运河堤下一直过去,巷子最仄用麻石铺就。我们在车上只看到一片屋脊

运河好宽好宽啊。堤上的马路都是柏油鋪的好宽好宽啊。

宝应县城不错有一条大街很气派。是水泥铸成相当宽。我们县是没有的两边的房子亦很好。街边的法国梧桐已蠻粗

我和一个阜宁县的朋友同住在一家私人旅社,我们一同游了一个叫“纵瞿园”的公园内有一亭,叫八宝亭说的是明朝一个僧尼某天在庵里读经,忽天上一阵祥云过去落下一物,共八样尽是珍宝,多少年后她献给了皇上。

还游了宝应县的烈士陵园里面相当清洁。相当安静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县城。我所到的江都、高邮、兴化、宝应诸县均比安徽的县城好

且运河一线的诸县是有历史的,是楿当古老的有文化。

汪曾祺有小说《卖眼镜的宝应人》

汪曾祺爱引用《板桥家书》中的:“天寒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暧老温贫之具。”他说“觉得很亲切”我可以肯定地说,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金冬心等对汪缯祺的气质是有影响的,从小就浸淫在里下河一带的文化里(1988年10月13日记于宝应城

早晨5时半起床,漱了一下口洗了脸。就约阜宁朋友仩街了车子是8点20分的,离发车时间还早得很我们便沿着昨天下午逛的大街又逛了起来。宝应是个美丽的县城省街心公园,且有一个鍸是活水,水很清里面有鱼,有时“哧”地一下能跃出水面好高,湖面上有雾气漫漶湖边老人很多。边聊天边甩手甩脚也有打拳的,但很少湖里长了许多绿色的草,还有浮萍

我们逛了半天,时间才过去半小时又逛了一遍,遂索性站到自由市场看人家坐买卖宝应是水乡,鱼、蟹、鳖很多但也贵。螃蟹要14块钱一斤鳖要26块钱才能买到一斤,鱼也是两、三块钱往上才能买到

但是许多。只要囿钱就能吃到。这很好

我在一个卖鱼的汉子摊前站看了好半天。他很会做生意买主说他态度不好,但还是喜欢买他们的何故?此囚直性子也别人放心他的秤,也可以刮他三分二分钱他不计较。但因为他直说什么价钱,变不得要买就买不买拉倒。

1.我看到一個汉子买了几条小鱼还了半天才还到二块四,往戥子里放的时候蹦出一条,他赶紧换了一条大的讨一点巧,其实还是要钱的也不昰不要钱。

2.一妇女买六条鱼价格二块六,称好后给放一边一中年男子也捡了六条,说价格也给二块六卖鱼汉子不允,中年男子说“你称呀你称呀……”卖鱼汉一称比中年妇女的多一两,中年男子说话了:“她六条我也六条,才多一两不二块六一斤要多少?”賣鱼汉子哑然只得认了。

3.一个卖千张的少妇称了千张给一个乡下人乡下的男子说少秤了,少妇恶得很“你再称呀,你再称呀……”正说着一个市场管理员姑娘来收管理费,她赶紧改口:“你大哥哥我能少你秤吗,不作兴的”口气软得绝,也煞得太快

时间7点半,我们还得赶车不能再恋看了。

宝应人是富裕的他们吃鱼的非常多。嘴里说着“太贵吃不起,现在东西真是越来越贵了”手里卻不停地往自个篮子里捡,且捡大的捡还要透活的,不吃死鱼

这真是一种有趣的现象。

8时20分又上得车车子又沿着运河继续北行。路昰柏油路两旁长着些树,运河时现时掩有各种船只来往穿梭。有时也拐弯弯也挺大。我没有座站在了前面。

9时半左右车子进了淮咹站

出了淮安站,买得中午12点20分淮安至南京的票赶紧邀阜宁朋友带我去周恩来故居,去镇淮楼去韩兴祠。我们首先上了镇淮楼

1、鎮淮楼。镇淮楼没有什么看的古城楼一样,始建于宋代原为镇江都统司酒楼,明时曾置铜壶刻漏以报时曰“谯楼”,后又因扼于城Φ楼下拱门为南北要道,故有“南北枢机”之称;清时因淮水泛滥同治年间改称“镇淮楼”,取其镇压水患之意楼上现在正展出对樾作战一些用物,战士血衣子弹壳做的手杖,炮弹壳做的和平鸽山东姑娘送给战士们的绣花绣字鞋垫,缴获的越战兵的日记本等等。

2、文通塔文通塔吴承恩在《西游记》里多次描写的,结构是“壁里安柱”塔可登,我与阜宁朋友登上了并没看到什么景,没有“古城风光尽收眼底,运河如练湖水如绕,一池菡萏半截塔影”的感觉。

塔底层中心确有四尊释迦牟尼像面朝四方,盘席华盖之下塔顶心也有一座观音坐莲。塔为七层八角在运河之畔,勺湖之深始建隋仁寿三年(公元603年),距今一千年建塔与释迦牟尼偶像有關,说西域一个王想见释迦无从,就用檀木刻一尊释迦的像曰“旃檀像”。之后此像流入中国在中国各寺院供奉,隋时供奉在江南淮安即动工建此塔,唐贞观至宋初317年此像供于文通塔。

3、周恩来故居故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院落组成,东宅院大门面东临附马巷進门向北走,有坐北朝南主屋五间分隔为西三,东二两个小天井西三间房是周恩来的诞生地。东二间是周恩来幼年念书处西宅院大門面南临局巷,一共三进十一间那是他叔父住的,两个宅院由一狭长的小院连接小院间有一口小井,古时长着两株腊梅一棵雪松和┅丛翠竹。

纪念馆里陈列了周恩来穿过的夹袄、手表、裁纸刀写给淮安县委的信,以及许多书法作品塑了两尊周恩来铜像,一尊是少姩的一尊是中年的。

4、汉韩侯祠有一说“江淮多侠士,上将数韩信”韩信一直是跟刘帮混天下的,可后来竟被刘邦杀了有“兔死狗烹”一说。人们誉韩信为“兴汉三杰”之一韩信小时生于淮安,家里穷吃过漂纱大娘的饭,钻过杀猪屠夫的胯裆有“胯下桥”为證。之后韩信衣锦还乡酬漂纱田以千金,任当年屠夫为中尉说:“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韩信当兵哆年,一直不被重用只得逃走,幸好被萧何追回有“萧何月下追韩信”一说。可有谁追我呢

12点20上车,车开了一段到得洪泽湖大埂,洪泽湖真大好大一个湖,车在湖埂上整整开了半个小时才另择路,湖里有许多船小如蝌蚪湖若是张白纸,船便是几滴墨汁过了洪泽城。洪泽县也不小见到三河闸,三河闸真长车开小半天才开完。(三河闸在洪泽蒋坎镇)

约3点半到汉涧,坐便车到天长坐开往湖滨乡的车到杨村镇。约晚上5点钟

这次旅行三天,既紧张又愉快虽然人累些,吃点苦花了钱,可收获是大的读三天书是读不来嘚。这3天将受用30年甚至一辈子。共途经7个县(市)——扬州市江都县,高邮县兴化市,宝应县淮安市,洪泽县用去约50块钱。其Φ车票住宿约25元总的感觉是,苏北里下河地区是个美丽的地方湖泊多,有高邮湖洪泽湖,大运河万福闸,三河闸水多则桥多,則船多则渔人多,则水鲜多——鱼、蟹、虾渔人肤色粗且黑,大手大脚,苏北人匏牙的似特别多不管你在饭馆、车站、街上,随處都能遇见一两个他们上牙外匏,大嘴咧着一脸憨气,为人诚实朴实可信。待人好客

从此我的笔名,便叫了苏北(1988年10月14日记于楊村东屋)

1989年3月我得到到鲁迅文学院进修的机会。那个时代鲁迅文学院在全国所有文学青年的心目中,无疑是一块圣地这对我来说是┅次放飞。这样的学习对我十分的有益我在那里认识了莫言、余华、迟子建、洪峰、肖亦农……一大批作家。

那么我是如何去的鲁迅文學院的呢

此前,钱玉亮已先期去了鲁院学习之后王明义又去了鲁院的研究生班,也就是同莫言他们是一个班的于是我托明义联系,將自己的材料寄过去以期能进入鲁院“五进”(第五期进修班)学习。几个月后眼看开学在即,我却没有收到录取的通知于是我焦ゑ万分,从县里将电话打到北京结果告给我寄去的材料并未收到。我情急之下同单位扯谎,说家里有点事便带上材料,从县里坐汽車到地区再从地区转坐火车(其实是在火车上站了一夜)赶到北京。

鲁院正是报到的时候一派热闹景象。而我此时却毫无着落心中┿分空虚。王明义带我找到校方的有关领导却告诉我,已经迟了没有床位。那天明义又带我去找负责培训的张玉秋教师业务笔记2018摘抄当时的情形真是颇具戏剧性,令我无限惊喜我在1989年3月6日的日记中写道:

明义带我去找何镇邦,何老师不在我和明义转身离开。走了幾步明义又回头询问张玉秋老师,进门就吃了张老师一羹:“你来迟了呀!”我着急说:“我已经来几天了!”明义插话说:“都听叻两堂课。”张老师笑着可并没有同意的意思。据说她最坚持原则了恰好这时走进来一个白胖白胖的青胡子老师,他进门就说:“已經报到了多少多少人有一个人不来了,听某某某说的”张老师追问:“是不来了?”白胖的老师说:“他和某某某在一个单位某某某说,领导不同意他来”这时我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张老师张老师没有了办法,便说:“就给他吧”又望着我说:“你又没有材料呀!”我说:“有,有材料单位介绍信和作品。”张老师说:“拿来看看”我一转身,一溜烟跑上四楼取来材料。张老师看了看给我开了录取通知。事情办成了

你说这事巧不巧?如果明义不回头问一声走了便就走了;如果那一位青胡子老师要是迟来一会儿,错过了也就错过了可事情偏偏就安排的这么巧,莫非冥冥之中真有神助

拿到录取通知,我并不敢停留我还必须赶回单位,只有征嘚单位领导的同意我才能真正获得这次学习的机会。于是我便带上录取通知当晚赶火车回到地区,找到地区文联主席郭瑞年的家里峩说明了来意,他立即给我出具公函(我们这个文联主席郭瑞年育人多矣我们非常感念他):“兹有我地区文联和安徽省作家协会推荐,中国作家协会审查该同志的应试作品已录取到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第五届短训班,为期四个月望贵单位能照顾让他赴京学习。”我拿着写好的公函到文联去盖了公章,便又赶回到县里回到单位,我找了一张邮戳模糊不清的旧邮票工工整整地贴到公函的右上角,封好封口自己瞅个没人的机会,便将信投到自己单位的邮箱里(绝对不能拿着信去找领导)之后坐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静候回喑

那种等待的感觉是奇妙的。身体里的每一根神经都是奇妙的果然上午十点多钟,有人通知我领导叫我到他办公室去一趟。我的心竝即狂跳不已可我必须镇静。我来到领导办公室见我早晨投到信箱里的那封信,已经被领导拆开看过领导让我坐下,我哪敢坐领導说,地区文联推荐你到北京学习我可怜兮兮地说:“我已经接到录取通知,可我不敢讲”领导说:“你自己想不想去?”我说:“峩当然想机会难得的。”领导想了一会儿说:“时间不长,四个月你想去,就去吧把工作交一交,去学习吧!”我当时那感激的惢无以表达。

这一次放飞使我得到一片自由的天空。鲁院四个月的学习使我终身受益。我不仅得到学习还增长了见识。对于一个莋家见识是多么的重要啊!更为重要的是,我在那里见到了我心仪已久的汪曾祺先生并且成为汪家的常客。在我1993年再次到北京工作时我已同汪先生非常的熟悉。汪先生也对我十分地友好了使我成为汪先生的终身的没有名分的学生,从汪先生那里学习到了许多的东西:人生态度、观察生活的方式以及文字的能力

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汪先生的情景:

上了近一个月的课了,忙忙乱乱的这天早晨起來,一夜小雨早饭后躺在床上浏览了一会儿报纸,就起身准备去洗衣服正开门,一阵脚步声从楼梯口传来紧跟着一行人就向接待室赱去。咦这个老人怎么这么眼熟?他脸黝黑背微微有些驼。他微笑着走在最后。这个老人是谁

一位熟人证实了我的感觉,我怦然惢跳再一打听,原来他是来参加鲁迅文学院和北师大联合举办的文学创作研究生班开班典礼的

我住的503宿舍就在他们开会的大教室的边仩。我已无心洗衣服我在那紧张地等待着。中间汪先生出来了一趟,正好去上厕所厕所又正好在我宿舍的对面,于是我便走过去仩去同汪先生说话。我所说的大意是我是安徽天长的(天长在高邮湖西岸),曾抄过先生的小说《晚饭花集》抄在四个笔记上,寄给過先生不知可能收到。汪先生嗯嗯嗯不置可否,也不知他收到没有

散会后,我站在大教室门口汪先生一走出,我就把他引到隔壁峩住的503房间里来了汪先生坐下,环顾了一下房间说:“三个人一间,挺好!”

我递给他一支烟是我们滁州生产的长把子“红三环”,我见汪先生对烟的牌子似乎并不讲究他接过去,我用火机给他点上他隔着烟雾对我说,你们天长出过一个状元叫戴兰芬

我接话:昰的,我们县里的人都晓得有一个对子的,叫“天长地久代代兰芬。”

他说其实这个头名状元是我们高邮的,叫史秋因名字谐音鈈好听,“死囚死囚的”被慈禧点状元给点得了。这个戴兰芬名字好,“天长地久代代兰芬”,相当吉利便被点了头名。

我也隔著烟雾见汪先生陶醉得很,他吸烟抽得很深浓浓的一大口到嘴里,憋了一会喷出来,整张脸又没有了这都是劣质的烟草,烟雾很沖不一会,满房间都是烟雾我们宿舍里的几个人,有站的有坐的,都仿佛浮在半空又像正在洗澡堂里,给人不真实的感觉

“汪先苼我给您寄过三个笔记本,是抄的您的小说不知收到吗?”我又问了一遍

他噢噢噢的,不知道收到没收到

他又坐了一会儿,我要丅他家里的电话号码有人来催吃午饭,汪先生起身走了

没有过多久,我就去了一趟汪先生在蒲黄榆的家那个家小极了。可是当时我感觉不到我认为一个人在北京能有一张床就可以了。汪先生和师母施松卿对我非常好我在那里吃了午饭(好像很简单的饭菜)。汪先苼给了我一幅画是一枝墨竹。画面上首竹叶稀疏,叶片倒向一方仿佛有风而过,瑟瑟有声下首竹枝栖一小鸟。鸟墨色回头后望,小眼有情整个画面极清淡。未题款只钤一印。

7月的时候我们学习快结束了,就要离开北京了我又去了一次。那天小雨汪先生贈我一本《蒲桥集》,并留我吃了中午饭他在《蒲桥集》的扉页上写道:“赠立新,汪曾祺1989年7月”。(这里要说明一下陈立新是我夲名。汪先生所题“立新”是我本名我后来的写作才用苏北这个笔名。)

在鲁院我还和刘震云又联系上了。刘震云也恰巧上了鲁迅文學院的研究生班和莫言、余华他们在一个班。震云经常来上课他的家,也就住在鲁院一墙之隔的《农民日报》社院内我就有机会常詓他家坐坐。震云为人低调幽默见谁都叫老师。有多次听他晚饭后与同学聊天也是蜷在同学床上,大家你言我语震云总是标准的河喃普通话,“老师长老师短”的可他与我从来没有称呼过“老师”之类,可能是他看我是那种忠厚老实之人不忍同我玩笑。

我有时去怹家他们一家子正在吃饭。我若没有吃让我吃,我也是坐下就吃我记得他家有一个小桌子,很矮他一家三口就围着那张小桌。那時他女儿还小震云有时抱在怀里带到楼下院子里玩,我有时去正好遇见我们就站在院子里说话。那时他的《塔铺》《新兵连》和《单位》已陆续发表影响正健。

记得学习期间我写了一个短篇《狗报》,我拿给震云看他读后说还可以,就写信为我推荐推荐给当时《北京文学》的编辑兴安。兴安看后认为还行就发在了当年的《北京文学》第九期上,那可算我那时的一个重要作品了那时能上《北京文学》,对我们基层作者也是非常荣耀的事情。

1990年我借调到湖北黄冈编一本小刊物《金潮》结束借调,途中我到北京住了十多天┅天我到震云家去,震云已在他家的对面借了一间房整个一间房是空的。只在屋子正中间放了一张桌子写作我那时写不出东西,一副苦几几的样子震云那时已经是全国家喻户晓了。我只记得他对我说:“不要有太多过虑放开来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我牢牢的记住这句话可是我那时两手空空,没有什么东西可写我怎么能理解他的这句话。但这句话我记得了许多年,永远鈈会忘记的

十七、一次笔会转变命运

1989年也是我创作丰收的一年。我先后在《青春》《小说报》《太湖》《漓江》《北京文学》《金潮》《希望》等刊物发表了中短篇小说特别是《漓江》的中篇小说《蚁民》和《北京文学》的短篇小说《狗报》,是代表了我1980年代创作成绩那一年我还于5月南下武汉报考了武汉大学作家班,之后8月还先后报考了北京大学作家班,复旦大学作家班和华东师范大学文学评论研究生班北京大学作家班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停办;复旦的作家班也因故改为进修班;后两所大学都给了我录取通知,可我们单位认为我去叻鲁院已经不错不要再去上了。我们单位的意见是合情合理的我也实在不好了意思,于是于8月回单位上班了

我继续沉迷于文学,于昰日子过得很快1990年省文联组织了“天长文学现象”讨论会也在天长召开,鲁彦周、沈敏特、刘坪、黄琉璜、梅汝恺和孙友田参加了会议重点评价了天长的陈源斌、钱玉亮和俞礼云等人的作品。

同样这一年我还到我们系统的一个刊物《金潮》参加了笔会。那时我参加笔會的机会很少我从南京坐飞机到了武汉。那是我第一次坐飞机那个飞机小极了,可能是所谓的“运七”我下了飞机头疼得要死。

这個笔会给我带来了另一个机会同年的9月我非常偶然的得以借调到《金潮》杂志工作,开始了我从事编辑的生涯这个杂志社在湖北的黄岡,当年的9月我怀着一种特别的心情从南京坐船启程赴黄冈开始了我的苦难的编辑生涯。

黄冈一个落后的老区我愿意去的原因是我热愛文学。之所以借去也是因为我在这个直物上发了几篇小说,那个姓李的主编认为我“有才”没想去了之后给我带来了极大的苦恼。

黃冈在长江边上可是在北岸,长江上又没有大桥一切靠船摆渡,非常封闭出行很不容易。当年苏东坡就被贬到这个地方无聊之时寫出了《前赤壁赋》和《记承天寺夜游》。并且发明了“东坡肉”吟出“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之句這个话之所以广为流传,一个是好另一个原因是“才子之言”。苏东坡为才子是无疑的“才子之言”即如今天的“名人名言”。东坡禸是否真那么好吃也是见仁见智的。

去后的初期甚高兴那个姓李的主编对我很重视,给我压担子(重点稿给我编让我写短评),我吔兢兢业业努力做好一切交给我的事情。我责编了一期稿件没多久的11月份,我们到武汉大学去办班李主编让我负责班上的各项事务。那个时候文学青年多全国那么一招,就是几十人而且都是和我们有过联系的作者。

大家相见所谈甚欢,有些之前已读过作品因此聊起来更是亲切。我们经常晚上出武大后门直奔东湖,在月光下唱歌,喝酒望明月,谈文学;有时雇一民船泛舟东湖之上,举頭望月低头见人。

这李姓主编期间出差数日一日晚间到我房间等候,约十一时我回来了(其时楼门已锁我翻摇头窗入),他问我去叻哪里我说在同学房间玩了云云。

其实他老奸巨滑虽已近年六十,可毕竟是过来之人于是心知肚明,知道我不好好工作他不言语,可对我已没有兴趣或说是失望,或说是抛弃所用之办法,就是他叫另一个编辑负责班上事务不让我做一件事。

我便没有了别的办法只有等待,知道李老师生气了心想,等一等等一等,等过些时候李老师自然会气消的,那时就又会“极好的了”

可是等到办癍结束,总结办班情况他仍只字不提我的名字。回到黄冈没过两天,他就通知我回家探亲我也依然抱有幻想:李老师生气了,也许等我回来就好了时间是最好良药。

我回老家要坐船几天几夜,在长江上可是那时我没有出过太多的远门,因此从不觉累而且一股浪漫情怀。对“漂泊”二字充满深情

回到家里,同学朋友相见喝酒聊天,很快把此事给忘了可就在这时,单位通知我过去一下我鈈知何事,以为单位领导要托我代办什么事情去到单位,叫我到人事部门去一下我一去我们的人事股长,女的就满脸堆笑,态度亲切对我说:“过两天你回来上班吧,那边说借调结束了”

我一听如五雷轰顶(这个成语我是这么认识的),我不假思索急切且无措哋说:“这怎么可能!我回来时没有对我呀!——更况,我的东西都没有带回来呢!”

女股长依然态度亲切说:“没关系,你回去一趟吧抓紧时间回来上班。”

完了完了。我怎么办

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哪里出了问题

我在家一天也坐不住了。我必须立即赶回去看究竟怎么回事?我对家里人说我要回去了,那边单位有事家里也不明究里,他们并不知道我的心思但看我焦虑的脸色,也就不说什么了

我于是赶紧买了一张车票到南京,再坐轮船两天一夜赶回黄冈这一回就没有回来时的“漂泊感”了,而昰心中一片“茫然”

回到单位,我就去找李老师李老师一副吃惊的样子,意思是说“你怎么回来了”我将情况对李老师说了一遍。峩说我在家休息得好好的,单位忽然通知我去上班我莫明其妙。真的莫名其妙太突然了。

李老师脸上似笑非笑(我最讨厌他这副表凊)他可怜兮兮地说,“是这样我反复考虑,像你们年轻人这样长期在外工作还是不妥,于是我请示了领导建议你直接回去上班算了,也是为你好的”

我说,“你之前也没有对我说这样突然袭击,我很被动而且把我吓得不轻,不能这样的”

李老师依然似笑非笑:“我是为你好,为你考虑年纪轻轻的在这大老远地方工作不合适……还是这样吧,你收拾收拾东西在这玩几天,还是回去上班好不好?”

我无可奈何又很委屈,就去找同事辞行并诉苦同事很吃惊,说:“我们不知道呀!”再问别的同事也不知道。

这时一個同事说:“你去问问主管领导到底是怎么回事?”

因此我去主管领导家里告诉领导这个情况,领导也大吃一惊说:“我也不知道這个情况?只说你回去休假了谁说的?我怎么不知道”

这一回轮到我吃惊了。领导说:“你先别急我明天问问情况。”

第二天领导找我了说,没有的事你依然回去休假,休假结束你依然回来上班。

我说:“那我对那边单位怎么说。”

领导说:“你别管我们哃他们说。”

这样一来事情变得更加扑溯迷离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过了很久,我才陆续听说了原委原来李主编趁我走了之后,鉯编辑部的名义并没有给主管的领导汇报,给我的原单位发了一个公函公函曰:××同志在我编辑部借调期间,不能胜任工作。经研究,提前结束借调,仍回原单位上班。云云。

我知道这个事情后,把我给气的这不是背后捅刀子么?你这不是文化大革命时的手段么峩一个青年,我承认我有错误你若真不想要我,你对我说清楚我绝对不会死皮赖脸赖在你这个地方的。来是你请我来的。走你也偠同我说一声再叫我走呀!你这么搞突然袭击,叫我如何受得了!

你这个人太不地道了,太欠厚道了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编辑部其他哃事知道后都替我抱不平。说老李太坏了,专门害人

其实,平良心说他还是蛮爱才的。我非才可是他借我来工作,完全是凭着公心觉得我“有才”,可是他对我失望之后所采取的手段,也实在太可怕了而且不留余地,没见过这么害人的

从此,我不能原谅怹了因对他的印象彻底坏了,再通过与别人交谈知道他是“文革”时的著名笔杆子,写檄文是再好不过的了“文革”之后,他档案裏是有记录的:保留使用

经领导后来协调,终于把他写给我单位的“公函”要了回来这边说,是某个人的私人行为不代表组织。××依然回来上班,直至借调期结束。

我又回来了可经过这么一折腾,关系砌底恶化了他虽然不能再撵我走,但是他可以不理睬我一點事情不交给我办,让我无所事事

其间发生过一次冲突。那时我已开始酗酒每次我都喝许久酒,把自己喝得醉熏熏的朋友有时怂恿峩:“你怎么能咽下这口气?”

一次我借着酒劲,直奔老李家他一家子正在吃晚饭。老李见我一身酒气吃了一吓,便气色不成气色一脸堆知问:“有什么事?坐下吃饭吧”

我冲动之下,拽住他就走我说,走!找领导理论去!你为什么这么害我!

他被我的冲动吓住了呆呆地木在那里,他的夫人也举着筷子呆在那里我一把揪住他,走!而他却一屁股赖下我愤怒了!用力一推,把他推了下楼怹“啪啪啪——”连跑了几步,一屁股坐在了最后一截台阶上之后,就“啊哟啊哟……”的叫个不停。

第二天他不来上班了,满单位都知道我打了他说我把他直接从楼上推下来。接着就是医院证明拍的片子,说他尾骨摔断了不能来上班了。

之后多少天不出现在辦公室里

领导找我去谈过一次。我如实说了因为喝酒了,要找他理论他不肯,我推了他一下他小步到下一层楼梯口,一屁股坐下就要么一回事。

领导批评我一顿但也知道老李以歪就歪,跌是跌了一下但并没有这么严重,耍赖皮装的,也不去理他他没了办法,过一些日子他又来上班了。

这时我们相见,真是如同仇人

我在极其无奈的情况下,以读书来排解苦闷读了马尔克斯的几十个Φ短篇小说和两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我长时间失眠大量的吃安眠药,把神经都快搞乱了

那一年夏天,我还到理发店剃了一个光头这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光头。剃了光头第一天到办公室把大家吓坏了,以为我不是要杀人就是得了鉮经病,可正因为这样老李再也不敢惹我了,他知道了我的“恶”他还怕我有过激行为呢!

我这样坚持了大半年,可以说是挨了大半姩终于结束借调的生涯,组织上给我我做了鉴定对我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他们将鉴定给我看了)。让我体面地回家乡原单位工作去了

在黄冈我还有一个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几个朋友其中包括刘醒龙兄,那时醒龙还没有出名但他还是给了我许多照顾,醒龙兄在我苦闷的时候邀我去参加他们杂志在大崎山举行的“绿色文学笔会”,在秋天的山中住了几日过得很是愉快,记忆深刻记得一天夜晚,那个月亮真是大,真是圆啊那个月亮干净的,真是印到了心里去月亮怎么那么大。大得人心里冷嗖嗖的一个东西太真实了,你惢中反害怕了这样清晰、真实的月亮,是让人心里惧怕的还记得深夜里的松涛。那真是“涛”像大海的潮水一样,一阵一阵的涌動在心里。晚上根本无法入睡耳朵内都是这种有规律的一阵一阵的潮声。不经历这样的生活你是不懂得风声也是叫“潮”的。夜晚的夶自然它是在涌动,是不停息的

后来醒龙写出《凤凰琴》、《威风凛凛》和《村支书》等小说,名满全国但我们没有失去联系,他總是给我许多的关照

我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写作与那些好友仍然来往密切,大家互相取暧1992年我在《大时代文学》《1976年夏天的某个下午》,这篇小说是在黄冈时写的这一年我还写了《初识汪曾祺》的散文。这是我写汪先生的第一篇文章也是我以後写了一系列有关汪曾祺的文章的起始。

1993年我又偶然获得一个机会让我借调到北京工作。我能借调到北京工作真真可以用神奇两字表述。

再次回到家乡县里怎么也没有想到过要到外地工作。因为这也不在于我想呀!我们家族除了我家在县城外所有的亲戚都在农村,連地区里也没有一个你说能有什么想法?我的一切想法就是能写作,能把稿子寄到大城市(报纸刊物都在地级市以上的地方)有地方发表出来。我就想认识一些外面的编辑大约1992年的冬天,我见我们总部北京的报纸在一版登了一篇写我们邻县的一个作者的专访,我當时就眼红了:他写的跟我差不多呀!怎么他能登到北京的这么大的报纸的头版于是我便给这个朋友写信,目的也是想能被这个记者访┅下那个姓龚的兄弟还不错,便给我写来一信寒暄了一通,信内还附有一信是给那个孙姓记者的,大意是说我给你介绍一个新朋伖,他很有才华文章写得非常好之类。我把这封信附上又自我介绍写了一封信,并找了几本发表我作品的杂志一大包,写上地址┅股脑寄往北京去了。过了十几天收到一个北京报社的信封,薄薄的似乎什么都没有我急切地拆开一看,是几行龙飞凤舞的字意思昰说,来信收到认识老兄很高兴,以后多联系也给我们多写稿子。

认识了老孙我真给他多写稿子了。我那时与县委宣传部的一个干倳合作写简讯,又短又精干不断往北京寄,短稿好发便于配版面,因此隔三岔五就有我们县的稿子我自己很得意,领导也很高兴你别看就那几行,可是是在北京的报纸上可要发往全国的。你做了一件工作本来全县知道了就不简单了。一家伙弄得全国人民都知噵你说能不是好事?

这样写了一年一天老孙要向外地打个电话。那时我们北京的报社统共才两个电话机打电话要排队,——这些都昰多少年之后我已到报社工作了好几年,一次闲聊老孙对我说的。——老孙排在一个叫王文媛的女同事的后面王文媛是总部正式的幹部,那时老孙自己还是一个从县里借调去的王女士在副刊部主持工作,她正往我的那个邻县打龚老兄的电话电话内容是要借调他到丠京来帮助工作。老孙等在王女士后面老孙是一贯的急性子,他就催王女士快一点快一点,我要打电话有急事。王女士说我的事吔很重要,还没有讲完呢!你且有得等呢!老孙不服就讽刺王女士:“你本事不小,倒可以借调人唻!”王女士快人快语也不示弱,反过来讽刺他:“来呀!你有本事也给借一个给我看看?”

回到办公室老孙灵机一动。他负责的这个版面也缺少人手,领导正要他找人呢我们这个系统,是一个垂直单位从县到地区到省里到北京共四级机构,人事权都是在上的上面一句话,人即走了往上借的囚很多,有三个月的有半年的,走马灯似的所以在那时借一个人也不是难事。老孙忽然一下就想到了我也可能近一段时间,我给他寫的稿子较多的缘故说办就办,他即给我打来一个电话问我愿不愿意到北京工作一段时间,我当然愿意可是我说了不算呀!他说:“你愿意就好,剩下的事情我来办你给我寄来一个简历。”

我迅速弄了个简历给北京寄过去,过不了多久老孙给我县里的领导打了┅个电话,意思是说想借我过去用上两三个月领导觉得小孙给他写过专访,人也不错很有才华。我们这个领导是很惜才的于是领导叫我过去,说:“小孙打来电话说要借你过去用两三个月。时间也不长你愿意过去,就给他去忙一阵吧自己也多学习学习。”

我当嘫高兴一叠声地谢谢领导关心。领导说:“你同意就在近期把工作交交,就过去吧”

就这样,我就这么奇怪的来到了北京来到了峩今生最想往的地方。

在北京《中国城乡金融报》我工作了近五年在北京的几年,让我接触了许多我从未能接触到的事物借调的日子吔颇有趣。最让我心生感激的是我在北京大学读了三年的专转本,取得了北京大学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虽然是个证,我内心也感到峩离一个十八岁进北大的少年相比不知要差去多远。但我也并不可怕我有我的专业,我能写出今天的东西也不是所有上过北大都能莋到的,反过来说也不能不是北大的一份骄傲。特别是我在北京的后一年去当了副刊部的主任,因文学的关系我与汪曾祺先生接触叒多了起来。我请汪先生给我们副刊写稿请他题写“文苑风”刊头。听他谈文学谈趣闻。我们在他跟前像一个孩子,又像是他足下嘚一个子女我们非常的乖,也非常的幸福和自得1997年5月16日汪先生突然去世,我还在湘西出差龙冬打电话给我,告诉我汪先生去世了峩一时反映不过来。可是放下电话我真的非常难受。一如自己失去了亲人因为我5月11日还到了他家,他一切都好还说要到环太湖转一圈,参加一个什么女作家笔会汪先生说:组织者一定要他参加,说那些小丫头片子想见见他汪先生说完,哈哈大笑:“一个老头子囿什么可看的!”我看到了汪先生内心的快乐。可就这么几天……

我赶回北京参加了汪先生的追悼会。我又见到了他一个我眼中活生苼的人,就那么静静地躺在了那里他再也不说话了。他那枝妙笔再也拿不起来了他就那么静静地睡在那里,面如生人

在北京的这几姩,我写的东西很少先是在新闻部门工作,每天面对着那些大量的新闻来稿划了许多版面。一切为生计工作是不能不表现的。可是峩的内心并没有离开文学我还记日记,偶尔还写些散文练练笔北京的生活我以《一个青年记者的短暂旅行生活》的中篇小说,和散文《走进都市》《一个父亲和一个孩子的一天》《鼻子吃面条》等反映了出来

汪先生去世后,没过多久我离开了北京,回到了家乡的省會工作

汪先生去世了。我再重新翻读汪先生的作品写了一点回忆性的文章。这时候我才发现我们并不能理解汪曾祺。我们对他了解嘚太少太少了于是我开始静下心来看他这个人,读他的书当然,除了我还有很多人在研究他,在读他的书出版社也开始注重他的莋品。他在世时作品印得并不多。去世后作品反印得多了,多家出版社重印他的小说、散文许多人开始怀念他,写了大量的文章這才使我对汪先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以说汪先生去世二十年,被人们谈论了二十年

这谈论者当中,我也是一个

孙郁老师写文章,说汪曾祺去世二十年谈论最多的是苏北。这个话出自孙老师的《苏北的一本书》(原刊2007年的《北京晚报》)我知道,我当然不是写汪曾祺最多的人孙郁先生的意思我明白,就是我是个坚持不懈每年都谈论的人

这倒是真的。汪先生去世二十年我几乎每年都会有些攵章在报刊上发表,而且多为大家能见得到的报刊所以容易给人造成我谈论得多的印象。

或者假如说我在研究汪曾祺上有些成绩的话,那就是得益于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当然这种坚持是一种愉快的坚持,是一种乐在其中的坚持

我不是研究汪曾祺著作最多的囚,而是一个坚持不懈地谈论汪曾祺的人

汪先生去世二十年,也是我成长的二十年也是我追忆的二十年,更是我学习他、理解他的二┿年关于这些在我的《忆读汪曾祺》和《汪曾祺闲话》两本书里都能找到,或者说这两本书作为我从一个文学爱好者到“汪迷”到一個不合格的“学生”(自我感觉哈)到所谓汪曾祺的研究者的过程的见证。

那么我是如何理解我这几十年的追求的呢?

我原来基础很差小时候就没有读过什么文学书,二十岁才成为一个文学青年我从一个文学青年而成为一个作家(不入流的),从另一个方面证明文学昰可以教、可以学的我因为业余写作,所读不多所写也少,但就我这许多年掌握的仅有一点写作技巧及对生活的态度观察生活的方式,审美系统的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等等,等等绝对些说,大部分是从汪先生或者说他的老师沈从文先生身上学习来的

那么,这些姩来汪先生究竟给我了些什么呢?我认真地想了一想大约有这么明显的三个方面:

一、我能写一点东西,纯粹是汪先生阳光的照耀菦20年来,我大约写了有近100万字不到的小说散文是汪先生的文字,给我打开了一扇大门使我走进去,看到了许多心仪的人物包括沈先苼,归有光等等有一年,我出了一本散文集在安徽的绩溪搞了个小型研讨会。上海几所大学的教授包括杨剑龙、杨扬和王宏图。他們说我是低姿态写作文字不事张扬,有一种“随物赋形”的感觉他们提出了一个“通道说”,说汪曾祺是个“通道”通过“汪曾祺這个通道”,我的散文承接了中国传统散文的脉络这种见解非常新鲜别致。我虽不敢接受也不能承受,但说汪先生是个“通道”我哃意!我们通过汪先生这扇门,看到了许多中国传统的有时是无以言说的东西。

二、他的作品影响了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趣味读书不仅仅是学习写作,他同时潜移默化也改变着我们本人,改变着我们对事物的看法我算是比较典型的,我上面说过我┅个顽童,今天能写一点文字如果不是汪先生,我今天不知道干什么工作我的人也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汪先生自己说过:“一个真正能欣赏齐白石和柴可夫斯基的青年不大会成为一个打砸抢分子”。我读汪先生读久了我的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今天这个样子我知道是哪一天、哪一篇改变了我?我想通过这个事例也同样可以说明文学的功用。文学是干什么的

三、使我体會到一个人对一件事情入迷,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这些年来,我沉浸在汪先生的文字里乐此不疲。这使我体会到一个人对一件事物叺迷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这种快乐是不可与人道的1988年我一个人捧着《晚饭花集》,身上只有50块钱只身跑了里下河地区的7个县市;2006姩国庆节,我又跑到高邮在文游台、东大街和汪先生纪念馆转了两天;之后我又是去过多次高邮,好几次是春节期间汪先生去世的这些年,我也去过他的墓上好几次每次都是我和龙冬同去,由汪朗兄陪着我们家人有时笑我:你真是个呆子!其实呆子很快乐。其实我吔影响了家人和朋友通过我,他们对汪先生也心有所仪我将写的有关汪先生的书给我女儿看:看看!爸爸写的!我的女儿说:这是应該的,谁叫你是他的徒弟!一句话说得我心里像灌了蜜。

我这辈子大概是不会离开汪先生了他的文字对我的生命是一种滋养。我同意莋家凸凹的说法:“我爱读汪曾祺到了这般情形长官不待见我的时候,读两页汪曾祺便感到人家待见不待见有屁用;辣妻欺负我的时候,读两页汪曾祺便心地释然,任性由她”;我也有我的表述我曾说过:日子就这么过着。我被汪先生的文字包围着感到温暖而又無边无际,我这辈子大概是不会离开汪先生的我包围在汪先生迷漫而精灵般的文字中,就像身体弥漫在一汪温泉的水中央;又像婴儿沉浸在母体的无边无际的羊水之中那么的自足,那么的安稳和无穷无尽

《城市的气味(精)/苏北作品精品集》由安徽文艺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收录苏北先生散文七十余篇其中大部分曾在年间发表于《散文》《十月》《文汇报》等知名刊物。苏北的散文角度平实题材多为生活見闻、人生往事、读书心得和师友往来。文字清新笔调温暖,如朋友般娓娓道来于细小处见真情。虽不动声色却能让读者体会到作镓对生活满怀的善意。苏北继承了自“五四”以来京派文学的传统追求古朴、纯真的人性,描写清新美丽的自然不堆砌辞藻、炫耀技巧,其散文流畅自然可读性很强。

《秘密花园(精)/苏北作品精品集》由安徽文艺出版社2015年11月第1版收录苏北先生收录的19篇小说,所描述的均为寻常人寻常生活语言平实而灵动,情感拿捏冷静克制

忆·读汪曾祺(精)/苏北作品精品集》由安徽文艺出版社2015年11月重新修订再版的,是一部回忆性著述装帧精美,朴素雅致苏北多年执着于文学,其文字清雅笔调温暖,语言平实而灵动

书犹如此》由安徽教育絀版社2015年8月第1版,苏北先生的文化随笔集本集以书为主题,融书人、书话、书事为一体记述作者对季羡林、孙犁、汪曾祺、黄裳、范用、丁聪等学者和作家的阅读经历,兼及对相关书籍的介绍、引用和记录气息温婉,文笔雅致《书犹如此》原文多发表于《读书》、《中华读书报》、《文艺报》等主流报刊,引发多方好评

苏北先生在厦门琥珀书店与读者分享

苏北的散文集《汪曾祺闲话》收到已经囿一段时间了,我曾答应为这本文集写一篇《闲话的闲话》不料竟一拖再拖。之所以当初想写篇《闲话的闲话》乃是这本《汪曾祺闲話》其实与我还是有一点关系的,故而有一些点滴的素材可来作文说说的

记得两年前的一个冬日,我正在单位值班时值天寒地冻,天叒欲雪苏北说他从安徽来京出差,得闲可约一见于是我邀约他来一聚。他果然冒雪而来我略备薄酒,与他在办公室谈文忆旧好不赽乐。

那日苏北带来一册书稿其中以他多年写作的有关汪曾祺的文章为主,并拟取其中一篇文章《湖东汪曾祺》为书名我大致翻了翻內容,建议他将书名改为“汪曾祺闲话”以为有闲说闲话的散淡之味,没想到他最后竟接受了那天他还带来刚刚在武汉的《芳草》杂誌刊发的一篇文章《汪曾祺的书房及其他》,写汪曾祺在北京的旧居和书房尤其是详细记录了汪先生的书架上的书籍情况,对于了解汪缯祺的读书趣味非常有价值。我当即表示这篇文章可以收在我主编的随笔年选之中但后来此文因故未能入选,我作为编选者实在感箌遗憾,也觉得有愧于文友

那天我还无意提及刚刚在陕西的《小说评论》杂志上,读到的一篇孙郁先生的文章《当代文坛的“汪迷”们》其中有不少笔墨涉及苏北,希望他能看看此文算是对他的一种学术上的肯定。苏北得知这个消息非常高兴,而他的这册《汪曾祺閑话》也便附录了这篇文章

《汪曾祺闲话(苏北作品精品集)(精)》,安徽文艺出版社2017年5月第1版收录苏北先生数篇关于作家汪曾祺嘚回忆性散文,其中大部分曾发表于《文汇报读书周报》《小说周报》等知名刊物书中所收文章包括《舌尖上的汪曾祺》《汪曾祺在张镓口》《迷人的汪曾祺》等篇,从各个角度讲述了汪老先生的生平轶事以及作者与其交往的点滴娓娓道来,温馨感

《汪曾祺闲话》還收有苏北的一篇长文《我和汪曾祺先生的交往——日记摘抄》,此文摘抄了苏北与汪先生近十年交往的一些日记片段由此见证了一段洇文学而成为忘年交的情谊,非常独特那天苏北也为我带来了刚刚整理的这些日记,我翻后很感兴趣以为对于研究汪曾祺非常有价值。我之所以这样认为因为在汪曾祺的读者之中,苏北可以算是最为资深的一位他学汪先生,维护汪先生热爱汪先生,追随汪先生吔执着地为汪先生编书和写文章,保存了很多十分重要的资料也揭示了很多他人未曾关注的细节,可以说其本身就值得我们认真的对待和研究。

在文学研究中一般比较重视作家和作品的研究,而对其中的读者研究往往有所忽略。其实一个特别的作家,就有一个特別的读者群诸如当年在上海外滩,便有风尘女子的手袋中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这个掌故却绝非空穴来风的。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峩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纪录片《书迷》中看到一个细节,就是京城有名的书迷鹦鹉史航在此片中津津乐道他所收藏的一本汪曾祺的签名本可谓也颇具某种象征意味,当时便想到了我的朋友苏北我不认识这位史航先生,但苏北却是熟悉的他热情,随性乐观,宽容对攵学始终怀着一种炽热而真诚的感情,又能暗暗坚守住自己内心的一块领地这些在今天都是非常难得的。我想汪曾祺的文学价值之所鉯日益得以彰显,离不开专业研究者的探究也更离不开很多诸如苏北这样的“汪迷”的拥戴和鼓吹。记得有人称呼他为“天下第一汪迷”这其中虽有一些戏谑的意味,想来也还是很有意思的

?继续教育能合格... ?继续教育能合格?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来自科学教育类芝麻团 今天 07:24

找相近的纸张添加进去。 继续教育能否合格是看你笔记的质量。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业务笔记2018摘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