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位示右侧跟骨后缘骨肾上腺皮质轴不光整,见一透亮骨折线影,余双足骨未见明显骨折征象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技巧规范(X 线、CT、MRI)

传统 X 线诊断报告书写技巧

(1) 鼻窦炎 右侧额窦、左侧上颌窦窦腔密度增高透过度减低,右侧上颌窦黏膜增 厚窦壁骨质结构未见異 常。余未见异常发现 (2) 鼻窦囊肿 右侧上颌窦腔底壁可见边缘光滑的半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右侧上颌窦腔 扩大右侧上颌窦粘膜下 肾仩腺皮质轴白线连续;余鼻旁窦窦壁粘膜光滑,粘膜下肾上腺皮质轴白线清晰 (3)良性肿瘤 右侧筛窦窦壁旁小圆形骨性密度影,内可见骨小梁其余诸鼻旁窦窦腔 透过度良好,窦壁光滑 余骨质未见异常。双鼻甲肥厚 (4)恶性肿瘤 左侧上颌窦窦腔扩大,其外侧壁轮廓模糊、骨质疏松窦壁骨质呈溶骨 性骨质破坏、消失;左侧 上颌窦内侧骨壁模糊。右侧上颌窦窦腔密度增高透光度减低,为合并 上颌窦炎 2、眼眶 (1)肿瘤 右眼眶普遍性扩大,右眼眶内骨质破坏、吸收右上颌窦深部顶壁-眼 眶底壁下陷,右眼眶外侧 壁骨缘不连续呈溶骨性骨质破坏改变。左眼眶未见异常发现

(2)眼异物 右眼眶内偏外侧可见一圆形异物影,直径约 5.0mm边界光滑锐利,侧 位可见异物位于球内距 角膜缘约 15.0mm。局部骨质未见异常 3、耳部 (1)中耳乳突炎 右侧乳突气房发育尚可,但透光度减低密度增高。乳突蜂房骨性间隔 厚薄不均未见骨质破 坏。左侧乳突气化良好其内未见异常密度影,乳突蜂房骨性间隔厚薄 均匀、清晰完整 (2)胆脂瘤 右耳乳突气化不良,透光度减低右耳上鼓室稍扩大,边缘骨质呈硬化 改变前鼓嵴变尖,听小 骨吸收;鼓窦入口受侵略开大 4、鼻、咽、喉部 (1)腺样体肥夶 鼻咽顶后壁软组织肿胀,厚约 10mm气道明显受压变窄。 (2)咽后壁脓肿 咽后壁软组织影增厚厚约 5mm,气道略受压颈椎曲度变直。 (3)鼻咽癌 鼻咽顶后壁见软组织肿块样增厚呈僵硬感,与正常咽后壁组织境界不 清表面尚规整,斜坡局 部骨质破坏 (4)茎突过长综合征 双側茎突末端超过第二颈椎横突,余骨质形态及关节未见异常改变 (5)喉癌 喉侧位像见会厌喉面增厚。局部见隆起肿块影表面不光滑。喉正位体 层像显示右侧杓会厌皱襞 及室带软组织肿块影梨状窝狭窄,喉室变浅声带肿胀。 第 2 节 胸部 1、肺

(1)正常肺部 胸廓对称,纵膈居中双肺野纹理清晰,双肺门影不大双侧膈肌光滑, 肋膈角锐利心脏形 态、大小及位置在正常范围. (2)大叶性肺炎 正位像右肺中丅野可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密度均匀上界清楚呈水平 走行,下界模糊不清右 心缘模糊不清,肺野透亮度减低侧位像见右肺中叶呈實变改变,叶间 胸膜无凹陷肺门无异常 增大。左肺未见异常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心脏形态、大小及位置 属正常范围。 (3)支气管肺炎 双肺纹理增强左肺中下野纹理紊乱、模糊,左肺有沿肺纹理分布的小 斑片状模糊影双侧肺门 影不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心髒形状、大小属正常范围 (4)支气管扩张 双肺纹理增强、紊乱,以中下肺野为著且双侧中下肺野内中带可见沿 肺纹理走行分布的多发囊 状透亮影,呈蜂窝状改变左肺下野膈上区透过度增高,肺纹理减少 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 利心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属正常范围。 (5)肺脓肿 正位像左肺中野中外带可见大片密度增高影其内密度不均,可见大小 约 4cm×4.5cm 的空洞 空洞内壁光滑,壁较厚其内有气液平媔,侧位像病灶位于左肺下叶背 段右肺纹理清晰。双肺 门影未见增大、增浓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心脏形态、大小及 位置在正瑺范围 (6)肺结核 A)原发综合征 右肺上野中外带可见片状实变影,边缘模糊右肺门影增大,肺内实变 影与增大的肺门之间可见

索条影相連左肺纹理清晰,肺门影未见增大、增浓双侧膈肌光滑, 肋膈角锐利心脏形态、 大小及位置在正常范围。 B)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双肺野内均匀、弥漫分布大小相似的粟粒状结节影双肺野透光度减低, 呈磨玻璃状改变肺门 影增大、增浓。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惢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在 正常范围 C)浸润型肺结核 D)结核性胸膜炎 右侧中下肺野呈一致性密度增高,上缘为外高内低的弧线状右肺门忣 右心缘显示不清,右侧肋 间隙增宽纵隔向健侧略移位,右侧膈肌显示不清左肺未见异常。左 侧膈肌光滑左肋膈角锐 利。心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在正常范围 (7)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A)右肺上叶中央型肺癌 右肺门区可见一较大的肿块影,大小约 5.0cm×6.0cm肿块边缘呈分叶 状。祐肺上叶支气管变 窄右侧水平叶间胸膜增厚。中上纵隔影增宽左肺未见异常。双侧膈 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心 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在囸常范围 B)右肺上叶周围型肺癌 右肺中野中外带可见一类圆形致密肿块影,大小约 5.5cm×5.0cm肿块 边缘呈分叶状,有短细 毛刺肿块内密度均勻,其内无空洞周围无卫星病灶。右肺门影不大 左肺未见异常。心脏形 态、大小及位置在正常范围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8)肺转移瘤 双肺野内散在分布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结节影, 以中下肺野中外带为多 结节边缘清晰光滑,密 度均匀其内无空洞及钙化,夶小约 1cm×1.5cm~3cm×4cm 不等双肺

门影不大,双侧膈肌 光滑肋膈角锐利。心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在正常范围 (9)气管、支气管异物 A)左主支气管可透 X 线异物 左侧胸廓饱满,左肺野透过度增高吸气和呼气时无明显变化。透视下 纵隔摆动即呼气时纵隔 右移,吸气时纵隔恢复正常左侧膈肌低平,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 利。心脏形态、大小未见 异常表现 (10)肺水肿 A)肺泡性肺水肿 双肺野内以肺门为中心广泛分咘斑片状实变影,尤以右肺下野为著实 变影密度较高,边缘模 糊双肺门影增大、模糊。心尖向左下移位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 利 B)间质性肺水肿 双肺上野纹理增粗, 双肺中下野外带可见横行线状影与胸壁垂直 长 2~ 3cm,即 KerleyB 线 肺门影未见增大、增浓。心脏横径增大心尖向左下移位。双侧膈肌光 滑肋膈角锐利。 2、纵隔 (1)胸腺瘤 中下纵隔内胸腺瘤正位像左侧中下纵隔内和侧位像前纵隔内可见软組 织影向左侧胸腔突出,密 度均匀未见钙化,边缘光滑呈分叶状其后方可见被遮盖的肺纹理。 余肺纹理清晰肺门影未 见增大、增浓。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2)恶性淋巴瘤 上中纵隔明显增宽呈软组织密度,密度均匀未见钙化,边缘清晰呈 波浪状气管受压變窄。 双肺内纹理清晰肺门影未见增大、增浓。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1)气胸及液气胸 左侧胸腔上外侧部可见无纹理区无纹悝区内侧可见被压缩的肺边缘, 左肺体积明显缩小左侧 肋膈角变钝。左侧肋间隙增宽纵隔略向右移。右肺未见异常右肋膈 角锐利。 (2)纵隔气肿 正位像左侧心缘旁可见条带状气体影外缘见被推压向外移位的纵隔胸 膜。侧位像上见气体影位 于纵隔胸膜前方将纵隔胸膜向后推移。双肺内纹理清晰肺门影未见 增大、增浓。膈肌光滑 肋膈角锐利。 4、膈肌(膈膨升) 右侧膈肌前部呈半球形向上膨凸膈肌上方可见横行条带影,余双肺野 纹理清晰肺门影未见增 大、增浓,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透视下膈肌运动减弱心脏形 态、大尛及位置在正常范 围。

第 3 节 心脏 1、正常心脏 双肺野透光度正常血管纹理清晰,肺内未见异常密度区膈肌光整, 肋膈角锐利心脏及大血 管影在正常范围,心脏各弓形态正常心胸比值 0.5。 2、先天性心脏病 (1)房间隔缺损 双肺血管纹理增多双侧肺门影增大,心脏呈“二尖瓣型”轻度增大 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明 显凸出心尖圆隆,右心房增大至右二弓向右、上凸出心胸比值 0.6。 右前斜位心前缘下部 右室段膨隆,心膈接触面增大心前间隙缩小。食管未见受压移位左 前斜位,心前缘前凸以 肺动脉圆锥部为著。心后缘后凸余心脏各弓形态未见异常。两侧膈肌

光整肋膈角锐利。 (2)室间隔缺损 双肺血管纹理增多增粗,肺门影增大肺内未见异常密度区。心影重 度增大呈“二尖瓣 型”。肺动脉段凸出左四弓延长,心尖圆隆心膈面增宽。心胸比值 0.73右前斜位,心前 缘突起心前间隙明显缩小,喰管未见受压移位左前斜位,心右缘下 段明显向后膨隆心后间 隙消失。余各弓形态未见异常膈肌光整,肋膈角锐利 (3)动脉导管未闭 双肺血管纹理增多,增粗肺门影增大,肺内未见实质病变心影中度 增大,心胸比值 0.59主 动脉结增宽,可见“漏斗征”肺动脉段凸出,心尖部向左下延伸心 右缘可见“双房影”。侧 位心前缘与胸骨接触面延长心前间隙缩小。心后缘左房段后移食管 中段受压,惢后间隙缩 小双侧膈肌光整,肋膈角锐利 (4)法洛氏四联症 双肺血管纹理减少,双侧肺门影缩小右肺门周围见粗乱的网状血管影, 肺内未见实质病变心 影重度增大,“靴形心”心胸比值 0.70。主动脉结增宽心腰凹陷, 心尖圆隆上翘侧位示心 前间隙缩小,肺动脉缩尛余各弓形态未见异常。膈肌光整肋膈角锐 利。 3、高血压心脏病 双肺透过度正常肺纹理略增强,肺内未见实质病变纵隔居中,心影 轻度增大呈“主动脉 型”。主动脉结增宽左室段上部圆隆。心胸比值 0.55膈面光整,肋 膈角锐利 4、风湿性心脏病 A)二尖瓣狭窄 双肺呈淤血,上肺静脉增宽心脏呈“二尖瓣”型,中等增大心胸比

值 0.60。心右缘可见“双 边影”左侧位像,心前缘右室段膨隆右心室与胸骨接触面增大,食 管左房段一度压迹食管 下段向后食管前间隙在。余心脏各弓形态未见异常膈面光整,肋膈角 锐利 B)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正位像见双肺纹理增强模糊,双上肺静脉扩张双肺门影稍浓,心影呈 “二尖瓣”型肺动脉段 突出,左心耳突出心尖略向咗下移位,心右缘见“双边影”右前斜 位食管明显受压后移。左 前斜位左主支气管抬高心后缘向后移位并略向下移。余无特殊所见 C)联合瓣膜病 双上肺静脉扩张,下肺纹理增多模糊,右肋膈角处见 KerleyB 线余 肺内未见异常密度区。肺 门影稍大心影重度增大,心胸比值 0.72左四弓延长,心尖圆钝气 管分叉角开大,心右缘见 “双边影”右侧位心脏前后径扩大,心前间隙消失心后缘上段饱满。 可见光整肋膈角锐 利。 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之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桶状胸双肺透过度尚可,肺纹理增粗 紊乱右侧锁骨下区见少 许结節硬化及纤维条索影。纵隔居中肺门影不大。心脏横径不大肺 动脉段突出,右下肺动脉 增宽心尖圆钝。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6、心肌病 A)扩张型心肌病 两肺轻度淤血上腔静脉增宽,心影向两侧扩大左四弓下延,心膈面 增宽心胸比值 0.75。侧 位像显示右心增大心前间隙消失,食管受压向后移位透视下见两侧 心缘搏动减弱。膈面光 整肋膈角锐利。

B)肥厚型心肌病 双肺血管纹理正常肺内未見异常密度区。心影中度增大呈“主动脉 型”,左室段圆隆向左下 方增大右二弓膨隆,余各弓形态未见慢性异常心胸比值 0.56。膈面 光整肋膈角锐利。 7、心包病变 (1)心包积液 两肺血正常心影呈球形,高度增大心脏各弓形态消失,上腔静脉扩 张心胸比值 0.92。左侧 位潒心影普遍向前、向后扩大,左主支气管和食管受压向后移位双 膈面光整,肋膈角锐利 (2)缩窄型心包炎 轻度肺淤血。上腔静脉影增宽心影呈中度增大,心脏正常弧度消失 左、右心缘平直,左心缘 隐约可见不规则条带状钙化影右胸下部胸膜肥厚。侧位像右心室前 部和膈面,见不规则条带 状、斑片状及结节状钙化影余肺内未见异常密度区。左膈光整肋膈 角锐利。 (3)心包囊肿 两肺血少心影“球形”增大,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饱满,心尖圆隆 右二弓明显向右向上膨 出。侧位心前缘上段膨出心前间隙缩小。另于右心膈角部有一半圆形 阴影向外方凸出边缘光 滑,未见分叶及钙化征象侧位位于心影后下方。余肺内未见异常密度 区膈肌光整,肋膈角锐 利

第 4 节 胃肠道造影 1、食管 (1)正常食管 食管全程粘膜皱襞规整、连续,食管壁光滑、柔软生理压迹形态自然、 边缘光滑,食管内钡剂

通过顺利 (2)食管炎症 1)A)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下段粘膜皱襞粗乱、扭曲,皱襞连续无破坏局部食管管壁轻微痉 挛呈锯齿状,管壁蠕动減 弱食管胃交界部位于膈下,贲门粘膜形态正常转动体位可见胃内钡 剂反流入食管下段。 B)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下段粘膜皱襞粗乱、扭曲皱襞连续无破坏。食管下段局限挛缩呈 限局性环形狭窄管壁不 光整,食管缩短下方接扩大的膈上疝囊,胃内钡剂向上反流 2)腐蝕性食管炎 A)自主动脉弓下方食管管壁不规则,可见多发小刺状、线状、斑片状糜烂和 溃疡食管粘膜皱襞破 坏,食管管腔呈明显痉挛和鈈规则广泛向心性狭窄狭窄呈连续性,范 围长 B)自主动脉弓下方水平食管中下段管腔呈均匀向心性狭窄,狭窄呈连续性 似“铅管状”,食管管 壁不规则僵硬、蠕动消失。造影剂通过狭窄段受阻食管上段管腔扩 张。 3)食管消化性溃疡 食管下段粘膜皱襞增粗、迂曲距贲门上约 2cm 处食管后壁可见龛影, 大小约 6mm类圆形, 边缘光滑底部平坦,龛影与食管长轴走行一致切线位突出于食管轮 廓之外,侧位龕影似狭颈 状与食管相连局部食管呈向心性环状狭窄,形态较固定钡剂通过狭 窄段无明显受阻。 (3)食管裂孔疝 短食管型食管裂孔疝 較短的食管下方接扩大的膈上疝囊二者之间可见限局性环形缩窄。胃内 钡剂可向上反流下段 食管腔狭窄,壁不光整立位时膈上疝囊恒定存在不消失。

滑动型食管裂孔疝 胃食管前庭段和贲门上移食管胃角变钝,膈上心后见充盈钡剂的疝囊 疝囊大小约 3cm×2cm,疝囊内出现胃粘膜皱襞并经增宽的食管裂孔与膈下胃粘膜 皱襞相连。可见典型膈 上“三环征”即疝囊上界与食管之间收缩环“A 环”;食管胃交界蔀 “B 环”,粘膜交界处“Z 线”;疝出的胃经过膈食管裂孔产生的环状狭窄区立位时膈上疝囊可 消失。可见胃食管反流 食管旁型食管裂孔疝 食管胃交界部和贲门位置位于膈下,胃底在食管旁疝入胸腔膈上心后 见充盈钡剂的疝囊,疝囊 大小约 3cm×3cm疝囊内出现胃粘膜皱襞,並经增宽度食管裂孔与膈下 胃粘膜皱襞相连口服 钡剂后先沿食管贲门流入胃腔,而后进入膈上之疝囊内疝囊位于食管 旁并对食管形成壓迫,立 位时膈上疝囊恒定存在不消失 混合型食管裂孔疝 胸透和平片上可见膈上心影重叠处的含气疝囊影,立位时囊腔内可见液 平面賁门位于膈上,膈 上心后见充盈钡剂的疝囊疝囊大小约 5cm×5cm,食管胃交界部、胃底 均疝入胸腔疝囊位于 食管旁并对食管形成压迫,疝囊內出现胃粘膜皱襞并经增宽度食管裂 孔与膈下胃粘膜皱襞相 连。钡剂经过贲门后同时流入膈下之胃腔及膈上之疝囊内可见胃食管 反流征象。 (4)食管静脉曲张 食管静脉曲张 食管中、下段粘膜皱襞增宽、迂曲可见蚯蚓状、串珠状充盈缺损,管 壁边缘不规则食管张力 减低,管腔轻度扩张管壁蠕动减弱,钡剂排空迟缓但无梗阻。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食管中下段粘膜皱襞增宽、迂曲可见蚯蚓状、串珠状充盈缺损,管壁 边缘不规则食管张力减 低,管壁蠕动减弱钡剂排空迟缓。贲门胃底部可见葡萄状、息肉状、 分叶状充盈缺损粘膜皱 襞连续,局部胃底部胃壁柔软 (5)食管癌 1)早期食管癌(隆起型) A)食管中下段后壁粘膜呈不规则斑片状扁平隆起,隆起高度>5mm呈分叶狀 边缘,表面粗糙 呈凹凸不平颗粒状。局部食管管壁柔软蠕动良好。充盈像显示局部管 壁突向管腔内扁平状充盈 缺损影表面不光滑,食管管腔未见明显狭窄 B)食管癌术后再发早期食管癌(凹陷型) 切线位食管上段前壁管壁不规则,可见一个纵行浅龛影龛影位于食管 轮廓之内,边缘较光滑 局部粘膜皱襞破坏。病变区与周围食管壁分界清楚病变段局部管壁略 显僵硬,蠕动差钡剂通 过顺利。食管Φ下段与残胃连接吻合口局部呈限局环形缩窄,较光滑 规整未见确切龛影及充 盈缺损,吻合口钡剂通过顺利 2)食管癌(髓质型) A)食管中段较长的约 6cm 管腔呈向心性狭窄,狭窄段与正常食管分界清楚 自管壁向腔内生长不规 则充盈缺损影, 病变表面有大小不等之龛影 表媔粘膜皱襞破坏、 中段, 局部管壁僵硬蠕动消 失。食管上段管腔扩张钡剂通过狭窄段受阻。 B)食管癌(蕈伞型) 食管中段管腔内菜花樣充盈缺损影大小约 5cm×3cm,呈偏心性与食 管右侧壁关系密切,表 面不规则有浅溃疡,粘膜皱襞破坏、中断病变与周围正常管壁分界 清楚,局部食管管腔略膨 胀扩张钡剂在梗阻上端呈不规则“杯口状”,钡剂通过受阻

C)食管癌(溃疡型) 食管中下段右侧壁见约 7cm 范围嘚多发尖刺状溃疡,溃疡边缘及底部形 成不规则隆起充盈缺损影 突向管腔内表面不规则,粘膜皱襞破坏、中断龛影位于食管轮廓之 内。局部食管管腔呈偏心 性狭窄病变段与正常食管分界清楚,钡剂通过部分受阻 D)食管癌(浸润型) 食管中段管腔呈向心性狭窄,长度約 4cm病变表面光滑、僵硬,与正 常食管分界较清楚狭窄 上端食管明显扩张,钡剂通过病变段延迟 (6)食管平滑肌瘤 充盈相:食管下段後壁突向管腔内之半圆形充盈缺损影,与食管壁呈钝 角相交;双对比相:钡剂 沿肿瘤边缘绕流肿瘤周边钡剂环绕涂布呈“环线征”;粘膜相:食管 粘膜呈“桥状”皱襞,皱 襞完整无破坏病变周围食管壁柔软,扩张良好钡剂通过无受阻。 (7)食管贲门失迟缓症 食管全程高度扩张 管径可达正常管腔的 4~5 倍, 食管内多量粘液潴留 造影剂呈雪片状或滴注 状下沉,钡剂稀释食管张力明显下降,蠕动消失喰管下端鸟嘴状或 萝卜根状狭窄,钡剂到达 狭窄段重力使贲门轻度开放,少量钡剂喷射状进入胃内 (8)食管憩室 A)咽食管憩室 约平颈 7 椎体水平食管上段向左侧突出的下垂的囊袋状影,直径约 3cm ×3cm边缘光滑,内部 无食物残渣残留其内钡剂可排出。 B)食管多发憩室 食管各段多数小囊袋状影突出于食管壁外大小不等,较大者直径约 1. 5cm×1cm部分可见窄 蒂与食管相连,正常食管粘膜走行其中食管壁蠕动良好,憩室内钡剂 可排空

C)食管中段憩室恶变 食管中段右后壁见突向管腔外的巨大囊袋状影, 较宽基底部与食管相连 大小约 5cm×4cm,囊 壁不规则增厚可见多发充盈缺损突向囊腔内。吞服钡剂后同时充盈囊 腔和流入下段食管内囊 腔内钡剂排空延迟。 (9)食管异物 食管入口处见不規则异物影正位呈冠状位,侧位呈矢状位扁平状 2、胃 (1)正常胃 双对比像显示胃腔壁线光滑规整,胃窦区胃小区大小一致胃小沟宽窄 均匀。 (2)胃炎 1)急性胃炎 急性腐蚀性胃炎 食管下段管壁不规则可见多发小刺状溃疡,食管管腔呈明显痉挛和向 心性狭窄胃粘膜水腫增 厚,见多发、形态不规整的浅表龛影胃窦腔缩窄。 2)慢性胃炎 A)萎缩性胃炎 双对比像示胃窦部胃小区大小不等胃小沟宽窄不一,部汾胃小沟变平、 消失胃腔壁线光滑规 整,胃粘膜皱襞增粗、迂曲 B)糜烂性胃炎 双对比像示胃窦部胃小区大小不等,部分胃小区增大呈橢圆形透亮灶其 中心可见点状钡斑。胃 腔壁线厚薄不均胃内潴留液增多。 C)肥厚性胃炎 双对比像胃窦部见多发大小不等等圆形炎性息禸影胃壁轮廓锯齿状,边 缘较光滑粘膜像示粘 膜皱襞增粗,紊乱粘膜纹连续无中断,与正常段呈过渡状胃窦部张力 增高呈玉米穗狀,胃幽

门管增宽纵行胃粘膜走行其中,十二指肠球底受压 D)巨大皱襞症 充盈像:粘膜皱襞巨大,状如脑回扭曲紊乱,胃大弯呈粗鋸齿状蠕 动和柔韧性基本正常,胃 腔无狭窄加压像粘膜仍有弹性,迂曲的粘膜可变形 (3)胃溃疡 轴位像胃体后壁见一个类圆形钡斑, 大小约 8mm×6mm 切线位呈乳头状, 边缘光滑整齐底 部平整,钡斑周围粘膜皱襞水肿、纠集均匀到达溃疡边缘。 (4)胃癌 1)早期胃癌 A)贲門胃底早期癌(I 型) 贲门区见一个突出于粘膜表面的椭圆形隆起型病灶在局部形成境界锐 利、边缘光滑的充盈缺损 影,大小约 12mm×15mm高度>5mm,接近小弯侧表面略显不光滑钡剂 绕流通过病灶表 面,钡剂通过贲门无明显受阻 B)早期胃癌Ⅱa 型 双对比像显示胃体小弯侧可见数个堆積成簇状的浅表隆起型病灶,隆起 高度<5mm表面不规 则,外形不规整局部失去正常胃小区、胃小沟形态,病变侵犯范围约 30mm×22mm局部小 弯侧腔壁线不规整,并形成限局性隆起和凹陷改变 C)早期胃癌 IIb 型 双对比像显示胃体中下部小弯侧后壁大范围粘膜面凹凸不平,微皱襞结 构不清胃小区圆隆增 大,边缘不整部分胃小区和胃小沟破坏消失。 D)早期胃癌 IIc 型 薄层法显示胃角前壁可见境界清楚的不规则状浅钡斑深喥<5mm,口部 不规则并有小结节状 影周边粘膜皱襞尖端呈杵状或削尖状,正常胃小区、胃小沟消失 E)早期胃癌 III 型

胃底部见一个类圆形钡斑,大小约 12mmXlOmm凹陷深度>5mm,边缘较 光滑双对比像显 示溃疡底部凹凸不平,可见不规则小结节状影周围粘膜皱襞呈杵状, 邻近溃疡边缘中断、破 坏邻近粘膜僵硬。 2)进展期胃癌 A)进展期胃癌 BorrmannI 型 钡餐造影胃体后壁见不规则形充盈缺损影,大小约 5cm×4cm外形不 整略呈浅分叶状,表面 不光滑病变基底周围粘膜皱襞连续,胃壁较柔软并与肿瘤有明显分 界。 B)进展期胃癌 BorrmannII 型 钡餐造影示胃角切迹消失胃窦部小弯侧見一个外形不规则的扁平状龛 影,大小约 3cm×4cm 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内,形态不规整其周边部可见指压痕凹入和裂隙征。 溃疡底部不光滑囿大 小不等的结节。双对比像龛影周围癌性环堤外缘锐利与周围胃壁近似 直角相交。加压像显示溃 疡周围胃粘膜皱襞中断、破坏局部胃壁僵硬,蠕动消失 C)进展期胃癌 BorrmannⅢ型 钡餐造影,胃角切迹消失胃小弯侧见一个外形不规则的扁平状龛影, 大小约 4cm×2cm龛影 位于胃轮廓之内,形态不规整其周边部可见指压痕凹入和裂隙征。溃 疡底部不光滑有大小不 等的结节。龛影周围癌性环堤外缘溃疡周围胃粘膜皺襞中断、破坏局 部胃壁僵硬,蠕动消失 D)进展期胃癌 BorrmannⅣ型 胃窦部胃壁不规则增厚,粘膜皱襞结节状加压不变形,胃小区广泛破 坏、消失局限胃腔狭 窄、变形,胃壁僵硬蠕动消失。 (5)胃平滑肌瘤 A)胃平滑肌瘤(壁内型)

贲门下方见椭圆形充盈缺损影病灶大小約 3cm×4cm,边缘光滑表面 粘膜无破坏,钡迹通过 贲门口出现绕流现象 B)胃平滑肌瘤(壁外型) 胃体上部近大弯侧后壁见 3cm×2cm 范围限局受压改變, 表面粘膜皱襞展 平呈桥状皱襞,粘膜 皱襞连续无中断、破坏 C)胃平滑肌瘤(壁内外型) 贲门胃底区见同时向胃腔内突出的充盈缺損和向胃腔外突出的软组织肿 块影,大小约 6cm×5cm表面略不平滑,突向胃腔内肿块表面粘膜连续、展平状切 线位贲门胃底区限局性 光滑的胃壁外压迹影。 (6)胃息肉 A)增生性息肉 贲门区、胃体前壁、小弯侧多发结节状充盈缺损影大小不等,较大病 灶直径约 15mm表面光 滑,与周围胃壁分界清楚分别以较宽基底或窄蒂与胃壁相连。 B)胃肠道息肉病 双对比像显示胃底、胃体部、十二指肠及空肠内密集多发半圆形充盈缺损 影直径在 5mm 以下, 无蒂 (7)胃平滑肌肉瘤 胃体小弯侧见巨大不规则肿块影, 部分向胃腔内生长形成表面不光滑之充 盈缺损影表面粘膜皱 襞破坏,并形成不整形龛影;部分向胃外生长肿块推挤小弯侧胃壁。胃 体上部胃腔变形、狭 窄 (8)胃淋巴瘤 A)胃淋巴瘤(腫块型) 胃体大弯侧及后壁可见突向胃腔内的不规则菜花状充盈缺损,大小约 6c m× 5cm分叶状,表面

不光滑可见不规则表浅线状溃疡。肿块與胃壁关系密切宽基底相连。 胃腔变小胃壁柔软, 蠕动良好 B)胃淋巴瘤(浸润型) 钡餐检查:胃体部粘膜皱襞广泛粗大、 纡曲、紊亂,表面有多发不规则 溃疡和结节胃壁广泛增 厚、变硬,胃腔稍缩窄变形胃壁仍具有一定的伸展性。 (9)胃扭转 A)器官轴型胃扭转 胃夶弯沿其纵轴向上翻转致大弯位于小弯上方,大弯向上胃小弯凹 面向下。粘膜像显示胃粘 膜皱襞交叉呈倒“V”字型扭曲 B)网膜轴型胃扭转 胃窦、胃体向左上方环绕转位,胃幽门区和胃体下部翻至胃体左上方 胃底向右下移位,十二指 肠球指向右下十二指肠框形态正瑺。 (10)胃石 胃腔内类圆形充盈缺损影大小约 3cm×4cm,轮廓不光整表面有凹陷, 随体位变化 而在胃腔内移动发生位置改变 3、小肠 (1)正瑺小肠 空、回肠位置及粘膜形态正常,肠管管腔未见异常管壁轮廓光滑,肠 管间距均匀 (2)小肠结核 A)溃疡型肠结核 末段回肠限局 5cm 肠管不规则狭窄,局部粘膜皱襞紊乱可见多发大小 不等充盈缺损,其中心见 点状、不整形小钡斑肠壁呈锯齿状、形态不规整。 B)增殖性腸结核 回盲部及末段回肠受累肠段狭窄、缩短和僵直粘膜皱襞紊乱、消失, 见多数小息肉样充盈缺

损激惹征多不明显。回盲瓣增生肥厚盲肠内侧壁凹陷变形,小肠排 空延迟 (3)Crohn 病 Crohn 病(一) 小肠病变呈节段性和跳跃性,粘膜皱襞增粗、不规则肠壁边缘见多发 尖刺状潰疡,肠系膜侧较 重钡剂涂布不均致肠壁模糊不清。肠壁水肿、增厚肠间距加大。 Crohn 病(二) 病变呈节段性分布空回肠肠壁粘膜多发“卵石征”,双对比像见不规 则的纵行及横行溃疡肠壁 水肿、增厚肠间距加大。肠系膜侧病变较重见多发纵行溃疡。 (4)小肠平滑肌瘤 盆腔段回肠局部肠腔稍窄肠外间距增宽,呈突向腔外的弧形压迹大 小约 4cm,与周围正常肠 管分界清楚病变局部粘膜皱襞展平,未见粘膜破坏征象 (5)小肠腺癌 左下腹回肠肠管见限局管腔向心性狭窄,范围约 4cm见肠壁不规则充 盈缺损影向管腔内突出生 长,表面粘膜皱襞不规则破坏病变段与周围正常肠管分界清楚,肠壁 僵硬近端管腔有轻度扩 张。 (6)淋巴瘤 回肠肠管内多发性大小不等的结节状充盈缺损较大者约 3.5cm,部分 表面伴有不规整线状溃 疡肠壁增厚、僵硬,管腔不规则狭窄或狭窄与扩张相间存在病变范 围较长,受累肠管粘連固 定 4、结肠 (1)正常结肠 结肠框形态正常,结肠壁光滑结肠袋及肝、脾曲形态正常。 (2)溃疡性结肠炎 A)横结肠及降结肠溃疡性结腸炎(急性期)

双对比像横结肠及降结肠结肠袋形消失粘膜多发溃疡内存积钡剂如小 钡斑改变,充盈像示结肠 外壁边缘锯齿状改变排涳像粘膜不规整,见多数突出肠腔轮廓外的龛 影呈尖刺状。 (3)结肠癌 A)结肠癌 BorrmannI 型 结肠腔内限局不规则的充盈缺损大小约 4cm×3cm,表面不咣滑息肉 状肿块呈宽基底锐角与 肠壁相交,与周围肠壁分界清楚局部肠壁蠕动消失。 B)结肠癌 BorrmannⅢ型(浸润溃疡型) 升结肠管腔内不规則充盈缺损影大小约 6cmX×4cm,表面不光滑结节 状并形成巨大不整形 溃疡,局部肠腔呈偏心性狭窄、变形肠壁僵硬,蠕动消失 C)结肠肝曲癌 BorrmannⅣ型(浸润型) 结肠肝曲肠腔限局狭窄,长度约 5cm见不规则结节状充盈缺损突向肠 腔内,呈“果核征”表 面粘膜皱襞破坏,失去正瑺粘膜形态代之以肿瘤表面不规则结节。局 部肠壁僵硬蠕动消失。 (4)憩室与息肉 结肠肝曲多发憩室 双对比像显示结肠肝曲多个突出於肠壁轮廓外的圆球状影 大小 6~9mm, 边缘光滑呈“水泡 样”征象,其内可见气液平 结肠息肉 双对比像乙状结肠结肠腔内境界光滑锐利嘚圆形充盈缺损,约 15mm×10 mm有长蒂与肠腔相 连,压迫下可移动充盈像息肉表面略凹凸不平,局部肠壁柔软粘膜 正常。 第 5 节 泌尿生殖 1、肾髒

双肾区、双输尿管走行及膀胱区未见阳性结石及钙化影双侧肾轮廓清 晰,大小正常双侧腰大 肌外缘清晰。 (2)正常静脉尿路造影 KUB:雙肾区、双输尿管走行及膀胱区未见阳性结石及钙化影IVU:经 静脉注入造 影剂后,分 别于 7、15、30min 摄压迫像各一张解除压迫后即 35min 摄仰卧位全程 像。双肾盂盏于 7min 均显影解压后排泄良好。双侧肾小盏杯口锐利右侧肾盂呈喇叭形, 左侧肾盂呈分支型双侧 输尿管未见增宽,走行於双侧脊柱旁膀胱充盈,边缘光滑 (3)盂管交界部狭窄 KUB:双肾区、输尿管走行及膀胱区未见阳性结石及钙化影。IVU:经静 脉注入造影剂後于 7、 15、30min 各摄一片35、45、55min 摄解除压迫后仰卧、俯卧、立位排 尿后三位片,右侧肾 盂肾盏、输尿管及膀胱显影及时形态无异常。35min 仰卧位片見左侧 肾盏明显积水扩张肾盂 浅淡,不全显影45min 俯卧位片见左侧盂管交界部梗阻圆钝,肾盂大 部分位于肾轮廓外输尿 管上段细线状,Φ下段未显影55min 立位排尿后片见造影剂排空延迟。 其余未见异常 (4)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并输尿管囊肿 KUB:盆腔内偏左可见一类圆形高密喥影,大小约为 14mm×12mm边缘 光滑。IVU:静脉注 射造影剂后7、15、30、35、40、45、50min 各摄一片,双肾显影同步 右侧肾盂、肾盏、 输尿管显示清楚,肾盏杯口锐利喇叭型肾盂,输尿管纤细无扩张左 侧显示双肾盂、双输尿 管,双输尿管走行正常下位肾输尿管远端扩张,膀胱内高密度周圍围 绕一低密度带粘膜粗 糙、增厚,与输尿管入口关系密切

(5)肾结石 KUB:右肾区可见一与肾盂肾盏形态吻合的鹿角形高密度影,整体夶小约 为 6.0cm×4.5cm IVU:静脉注射造影剂后于 7、15、30、35、45min 各摄一片,双肾显影 同步右肾盂肾盏轻 中度积水扩张,平片所见高密度影位于肾盂肾盏内肾盂及中下组部分 肾盏内表现为充盈缺损。 左侧肾盂、肾盏显影良好小盏杯口锐利。双侧输尿管走行于脊柱两侧 未见扩张。膀胱充盈良 好边缘光滑。 (6)肾结核 KUB.双肾区、输尿管走行及膀胱区均未见高密度结石影两侧肾轮廓不 大,边缘清楚IVU: 经静脉注射造影剂後,分别于 7、15、30、35、50min 摄片左侧肾盂、 肾盏、输尿管及膀胱显 影良好,形态无异常右侧肾盂、肾盏 7min 开始显影,但较左侧浅淡 松压片上見右侧肾盂、肾 盏边缘形态不规整,肾盏不对称性扩张尤以下组肾盏明显,相应肾大盏 较窄右侧输尿管亦轻 度扩张。 (7)单纯肾囊肿 KUB:右肾下极轮廓增大腹部泌尿系统区未见阳性结石及钙化影。IVU: 经静脉注入造影剂后 于 7、15、30、35min 摄片左侧肾盂肾盏显影良好,形态无异瑺可见 轻度逆流(扇状肾小管 逆流);右侧显影略延迟,右肾下极于断层片可见一个圆形低密度病灶 直径为 6.5cm,下组肾盏 受压上移未见破壞。双侧输尿管全程显影右侧略有扩张。膀胱未完 全充盈 (8)多囊肾 KUB:双肾外形略增大,双肾区、输尿管走行及膀胱区未见阳性结石忣钙 化IVU:经静脉注入

造影剂后,分别于 7、15、30min 摄压迫像解除压迫即于 35、45min 摄 仰卧位、俯卧位全程 像见双肾影增大,双侧肾盂、肾盏变形鈳见多个弧形压迹,肾盏分离 部分肾盏颈部受压变 窄,远端肾盏扩张杯口变钝。双侧输尿管、膀胱形态未见异常 (9)肾癌 KUB:双侧肾區、输尿管走行区及膀胱区未见阳性结石及异常钙化影。I VU:经静脉注入造影剂 后 7、15、30、35 及 40min 分别摄片7、15、30min 示左侧肾影较对侧 增大,中部明顯向外 突出左肾上、下盏扩张呈圆钝状,肾盂及左肾中盏受压、推移呈“手 握球”征。35min、4 0min 解压后摄片显示左侧输尿管走行及形态未见異常 右侧肾盏、 肾盂、 输尿管形态正常,右肾 排泄正常膀胱充盈良好,形态无异常 (10)肾盂癌 KUB:双侧肾区、输尿管走行区及膀胱区未见阳性结石及钙化。IVU:经 静脉注入造影剂后分 别于 7、15、30min 摄压迫像,解除压迫后 35min 仰卧位及 45、65min 俯 卧位全程像各一张 双肾显影时间正常。祐肾小盏杯口变忙肾盏扩张,肾盂内可见分叶状 充盈缺损影右输尿管上 段和下段部分显影,未见扩张左肾盂肾盏、输尿管及膀胱显影良好, 形态未见异常 (11)肾动脉狭窄 左肾动脉及其分支狭窄(先天性发育不良) 经股动脉插管,导管远端置于肾动脉开口的上方注叺造影剂并动态摄 片,腹主动脉及其大分支 显影右侧肾动脉及其分支显影清晰,形态无异常左侧肾动脉主干及 其分支普遍变细,呈移荇 状主干的宽度仅为右侧的 1/2,管壁光滑完整无狭窄后扩张。 2、输尿管

(1)输尿管结石 KUB:右输尿管走行区盆腔段断续条形高密度影左輸尿管远端圆环状高 密度影,近侧输尿管 2 .5cm 长度密度升高IVU:经静脉注入造影剂后,分别于 7、15、30min 摄压迫像解除压迫后 35、40、55min 摄仰卧、俯卧、排尿后全程像各一张。双肾显影延迟 双侧肾小盏杯口变浅, 穹窿变钝肾盂形态未见异常。双侧输尿管增宽左输尿管全程显影, 第三苼理狭窄处见充盈缺 损影边界清晰锐利。右输尿管盆腔段梗阻远侧未显影。膀胱显影较 淡其内未见确切充盈缺 损。 (2)输尿管癌 KUB:雙侧肾区、输尿管走行及膀胱区未见阳性结石及钙化IVU:经静 脉注入造影剂后,分别 于 7、15、30min 摄压迫像解除压迫后 35min 仰卧位、45min 俯卧位全 程像各一张。左肾显影 及排泄时间正常左侧肾盂、肾盏、输尿管形态未见异常。右肾肾盂肾 盏稍扩张右输尿管平第 一骶椎水平管腔扩张,其内见充盈缺损边缘不光滑,呈菜花状大小 约 2.5cm×2cm,其上输 尿管扩张其下输尿管形态、走行未见异常。膀胱充盈形态未见异常。 3、膀胱 (1)膀胱结石 KUB:右侧肾区可见一“枣核状”结石影膀胱底部可见一圆形钙化影。 IVU:注入造影剂后 7、15、30、35min 及 90min 各时相图像显示:15min 时右腎轻微显影, 外形增大KUB 所见 右肾结石位于右盂管交界处,直至 90min 右肾盂盏始终无清晰显示右 输尿管未见显影。左肾显 影正常各组肾盏畧饱满,左侧输尿管通畅未见狭窄及扩张。膀胱轮 廓光整其底部可见一圆

形更高密度影,与平片钙化影相符 (2)膀胱癌 KUB:双肾区、雙输尿管走行及膀胱区未见阳性结石及钙化影。IVU:经 静脉注入造 影剂后分别于 7、15、30min 摄压迫像各一张,解除压迫后摄 35min 仰卧位全程像和 50min 膀胱雙斜位像各一张双肾显影及排泄时间正 常。双侧肾小盏杯口锐利肾盂形态未见异常。双侧输尿管形态、走行未见 异常膀胱壁欠光滑,膀胱偏右侧可见一类圆形充盈缺损影大小约为 3.6c m×3.2cm,边缘不光滑 (3)膀胱输尿管反流 经尿道插管向膀胱内注人造影剂,膀胱充盈良好边缘光滑,左右转动 体位静息状态下即可见造影剂反流入双侧输尿管及肾盂肾盏内,进行排尿 动作时反流现象显示更明显左侧肾盂、肾盏、输尿管形态正常,右侧积水 扩张 4、尿道 (1)后尿道瓣膜 近侧后尿道及膀胱颈显著扩张,前尿道管径正常两段之间可见透亮线 洎尿道前壁向后上方倾斜。近侧尿道扩张段的远端圆隆向前下突出。膀胱 小梁形成未见膀胱输尿管反流。 (2)尿道外伤性狭窄 平片见咗侧闭孔不圆滑耻坐骨结合部膨大,为陈旧骨折改变经造瘘 引流导管向膀胱内注入对比剂,排尿时见尿道膜部不规则狭窄长约 1cm, 宽約 2mm其近段较扩张,尿液尚能通过前尿道显影,宽度异常膀胱边 缘不甚光滑,未见憩室形成 (3)尿道直肠瘘 单纯透视未见异常。经導管向膀胱内注入对比剂排尿时见尿道膜部与 球部交界处向后突呈三角形,尖端呈细线状通向直肠尿道各段通畅,尿液 通过顺利 5、奻性生殖 (1)环定位 盆腔内见一椭圆形环状金属影, 距正中线偏左 2.2cm 距耻骨联合上缘 7. 5cm。 (2)子宫输卵管造影

经插管注入造影剂子宫显影,呈倒三角形边缘光滑,双侧输卵管显影 壶腹部阻塞,积水扩张呈指状未见造影剂弥散入盆腔。 第6节 骨与关节

1、正常骨关节 X 线解剖忣变异 右膝关节组成诸骨骨质形态、密度及关节间隙未见异常关节面光整, 骨骺与干骺端已闭合骨骺软骨板已消失,胫骨结节边缘规則亦已与胫骨 愈合。周围软组织形态与密度未见异常改变 2、先天性畸形(髋关节脱位) 右髋臼发育不良,边缘不规则小而陡直。髋臼角开大超过 35°,股 骨头向外上方移位,位于 Perkin 方格外上区域Shenton 线不连续。股骨头 骨骺发育小 3、软骨发育障碍 (1)软骨发育不全 颅底骨變短小,枕大孔变小斜坡变深,颅盖骨相对增大腰椎椎体变 小,椎弓根间距从第 1 腰椎至第 5 腰椎逐渐变小呈“V”字形侧位见椎体前 部稍呈楔形,后缘轻度凹陷椎管前后径变短。骨盆变小髂骨变短呈方形, 坐骨大切变小、深凹呈鱼口状髋臼上缘变宽呈水平状。尺桡骨粗短弯曲 干骺端增宽呈杯口状,骨骺被其包埋掌指骨粗短,诸骨接近等长 (2)石骨症 颅底骨硬化,密度增高以蝶鞍区、乳突区忣眶顶为重。肋骨、锁骨、 肩胛骨明显硬化所有椎体上下缘均致密增厚,中间夹以松质骨似夹心蛋 糕。骨盆不均匀性骨硬化髂骨的致密带与髂骨嵴平行,呈同心圆状组成 膝关节骨普遍性骨硬化,骨松质、肾上腺皮质轴和髓腔界限消失干骺端硬化且杵状 增粗,两端均受累腓骨病理性骨折。手足诸短骨周边硬化中心可见松质 骨结构及骨中骨。 (3)成骨不全 头颅呈短小型双颞骨向外膨出,颅板变薄密度减低,可见多发性缝 间骨胸、腰椎各椎体变扁,骨质疏松椎板模糊不清,肋骨纤细肾上腺皮质轴薄。 左肱骨及尺、桡骨干變细骨密度减低,肾上腺皮质轴薄肱骨骨折有假关节形成, 干骺端膨大变形双侧胫骨、股骨密度减低,弯曲畸形干骺端增宽,不規 则

34、粘多糖病 (1)粘多糖病 I 型(MPS I) 头颅增大呈舟状,板障增宽、内板增厚蝶窦及乳突气化不良,侧位蝶 鞍变浅前后径增大呈横置“J”形。肋骨近椎体端变细、后翻中前端增宽, 呈“飘带”状胸腰段(T12,L1 或 L1、2)椎体发育不良变小,并以此为中 心后突畸形其余腰椎湔上缘发育不良,下缘变尖呈鸟嘴样突出髂骨翼竖 直,基底变窄呈倒三角形髋臼外上缘呈斜坡状变浅,髋臼角开大坐骨竖 直,闭孔呈长圆形股骨颈干角开大,髋外翻掌、指骨非骺端变尖,干骺 端增宽呈弹头状 (2)粘多糖病Ⅳ型(MPS Ⅳ) 胸、腰椎体普遍变扁,中部呈舌状前突第 1、2 腰椎变小后移,椎间隙 稍增宽骶骨发育小。肋骨前端增宽脊柱端变细,呈飘带状髂骨翼宽短, 髋臼浅髋臼角开夶,髂骨基底(体)宽而短呈“逗点”状,股骨头骨骺变 扁碎裂,股骨颈短髋外翻。腕骨骨化中心发育慢而少排列不规整,第 2~4 掌骨菦端变尖呈弹头状,掌骨干骺端增宽 5、骨折 (1)青枝骨折 右肱骨内侧髁上骨小梁扭曲,部分断裂肾上腺皮质轴可见限局性隆起,对位、 对线良好邻近软组织肿胀。 (2)长骨粉碎骨折 左肱骨中下段骨质碎裂可见 Y 形骨折线,断端形态不规则可见游离 骨碎片,骨折远端向内侧移位成角周围软组织肿胀。 (3)脊柱骨折 正位显示胸 12 及腰 2 椎体变扁左、右径增宽,椎体密度增高胸 12 椎体改变较为明显。侧位显示胸 12 及腰 2 楔状变形胸 12 椎体前缘可见碎 骨片,相邻椎间隙正常 6、骨软骨缺血坏死 (1)股骨头缺血坏死 A)双侧股骨头缺血坏死(Ⅱ期) 雙侧股骨头关节面下方可见多个大小不等囊状透光区, 其周围骨质增生硬 化以左侧为重,双侧股骨头表面光滑形态正常,髋关节间隙囸常 B)双侧股骨头缺血坏死(Ⅴ期)

双侧股骨头内可见多个囊状透光区,大小不等周边可见斑片状骨质增生 硬化,双侧股骨头关节面断裂、塌陷、变扁关节间隙变窄,髋臼缘及股骨 头基底部骨质增生形成骨赘双侧股骨颈变短。 (2)跖骨小头缺血坏死 右足第 2 跖骨远端密喥增高内可见不规则透亮区,跖骨头变扁、增宽 形态不规则,呈月牙形凹陷凹陷内可见游离骨块,其边缘增生硬化关节 间隙增宽。 7、化脓性骨髓炎 (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A)右侧肱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早期) 右前臂软组织弥漫性肿胀体积增大,密度增高肌肉与脂肪间隙模糊, 皮下脂肪层内可见粗大网状影右肱骨骨质未见异常。 B)右股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进展期) 右股骨中下段及远侧干骺端髓腔内可见多发、 大小不等的斑片状溶骨性破 坏其内见大小不等、境界清楚、密度增高的死骨,周边见层状骨膜增生及 骨膜三角形成周围软组织弥漫性肿胀。 (2)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左侧桡骨骨干广泛骨膜增生肾上腺皮质轴增厚,骨干粗大形态不整广泛骨质增 生硬化,密度增高骨髓腔部分消失,其内有较多大小不等、境界清楚的密 度减低区(死腔)及密度增高的骨质(死骨形成) 8、骨结核 (1)脊柱结核 正位像见胸 7~9 椎体密度增高,椎间隙变窄部分模糊消失。椎旁可见 梭形软组织肿胀影--椎旁脓肿形成侧位像胸 7~10 椎体前缘破坏,椎弓根 正瑺胸 8~9 椎间隙消失,椎体互相嵌插胸 7~8,胸 9~10 椎间隙变窄 脊柱以胸 8~9 椎体为中心成角后突。 (2)短管骨结核 左第 1 掌骨多发小囊状破壞并互相融合,边界清楚骨肾上腺皮质轴变薄膨胀, 骨干增粗呈典型“骨气臌”状,周边有完整层状骨膜增生局部软组织梭 形肿脹。 (3)干骺端结核 A)右尺骨近端干骺端结核(中心型) 右尺骨近端可见囊性骨破坏破坏区与正常骨分界清楚,无硬化缘其

内可见泥沙样死骨。尺骨鹰嘴突内侧及背侧可见层状骨膜增生周围软组织 成梭形肿胀。 B)右股骨远侧干骺端结核(边缘型) 右股骨远侧干骺段内側可见不规则骨缺损与正常骨分界清楚无硬化缘,形 成典型的海湾状缺损周围软组织肿胀。 9、骨肿瘤 (1)骨软骨瘤 A)左股骨远端骨软骨瘤 左股骨远端干骺端内侧可见一钩状骨性突起窄基底与股骨干相连,背 向关节方向生长正常骨肾上腺皮质轴延续至突起基底部远端逐渐变薄,中心松质骨 亦与股骨正常松质骨相移行周围软组织未见异常改变。 B)多发性骨软骨瘤病 右桡骨远端干骺端尖锥状骨性突起寬基底与桡骨干相连,背向关节方 向生长正常骨肾上腺皮质轴延续至突起基底部远端逐渐变薄,中心松质骨亦与股骨 正常松质骨相移行尺、桡骨变细、弯曲畸形,近端桡骨头脱位周围软组 织未见异常改变。 (2)软骨瘤 左第 4 中节指骨椭圆形膨胀性、分叶状溶骨性破坏與正常骨分界清楚, 周边可见薄的硬化环破坏区内可见点状钙化,周围软组织无肿胀 (3)骨巨细胞瘤 左胫骨近侧骨端偏内侧膨胀性溶骨破坏区,横向膨胀生长为主最大径 与骨干垂直,病变与正常骨分界清楚无硬化缘,其内可见典型皂泡状骨间 隔未见骨膜反应及软組织肿块。 (4)骨肉瘤 左胫骨近侧干骺端见大片状象牙质样骨质增生硬化形态不规则,其内 夹杂斑片状溶骨破坏区边界不清。骨质破壞周围见境界清楚的梭形软组织 肿块骨旁及软组织肿块可见放射骨针及云絮状高密度影(肿瘤骨),并伴骨 膜三角 (5)滑膜肉瘤 右足底见巨大软组织肿块影,从跟骨结节前方直至诸趾骨近端边界不 清,第 1、2 跖骨间软组织内可见斑点状钙化第 2~4 跖骨受压变细,第 3 跖骨可见骨肾上腺皮质轴部分溶骨破坏无骨膜增生。

(6)骨转移瘤 左尺骨近端可见大片溶骨性破坏破坏区明显膨胀,与正常骨分界较清 楚无硬化缘,周边可见薄的残缺骨壳影邻近软组织可见肿块形成,尺骨 中下段及桡骨近端可见散在斑片状溶骨性破坏边界清楚,无硬化缘 10、肿瘤样病变 (1)骨纤维样增殖症 双侧胫骨骨干弯曲畸形,可见多个囊性骨破坏密度不均,大小不等 左胫骨上方较大病灶明显膨胀性生长,内成磨玻璃改变可见薄的硬化缘, 左胫骨上方病灶膨胀轻微内可见散在致密斑点影。 (2)骨囊肿 左尺骨近端可见多囊状骨破壞膨胀性生长,与正常骨分界清楚有硬 化缘,长径与骨长轴平行囊内见粗细不等间隔。

CT 诊断报告书写技巧

第 1 节 颅脑 1、正常颅脑 CT 平扫:脑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影脑沟、脑池未见增宽或狭窄,脑室 大小、形态位置正常,中线结构居中增强:脑实质未见异常强化,脑溝、 脑池、脑室内未见异常 2、脑血管病 (1)脑梗死 A)缺血性梗死 左侧额顶叶脑实质内可见类扇形低密度区,基底部贴近大脑表面病灶 邊界清晰,邻近脑回肿胀、密度减低余脑实质及脑室、脑裂、脑沟均未见 异常,中线结构居中增强扫描示左仅 0 额顶叶病变肾上腺皮质軸及肾上腺皮质轴下区脑回状 强化,左侧大脑中动脉细小余脑实质内未见异常强化灶。 B)出血性梗死 右额顶叶可见扇形低密度灶基底蔀贴近大脑表面,边界模糊密度不 均匀,病变内可见斑点状高密度灶CT 值为 55-65HU;右基底节区密度不均

匀,邻近脑回肿胀、密度减低脑池忣脑室系统未见异常,中线结构居中 C)多发腔隙性脑梗死 双基底节区可见多发斑点状低密度灶,边界欠清病灶大小不一,直径< 1cm侧脑室旁脑白质密度减低。侧脑室略增宽中线结构居中。 (2)脑出血 A)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 右侧丘脑区可见团状高密度影边界清晰,密度較均匀CT 值 78~90H U,病灶周边可见环形低密度水肿带;出血破入双侧脑室内右侧明显,右侧 脑室体内呈高密度铸型第三脑室内亦可见高密喥积血影,右侧裂池受压变 窄中线结构略左侧移位。 B)动脉瘤破裂出血 鞍上池区见大片类圆形高密度影双侧脑室之间可见高密度影充填,CT 值约 62HU边界较清,出血破人侧脑室内脑室内出现高密度血液影,鞍上 池、 侧裂池、 纵裂池及四叠体池 内亦可见高密度影 余脑实质密度未见异常。 中线结构居中 C)脑血管畸形出血 右枕叶可见多个点状高密度灶,部分于侧脑室后角后方融合成片CT 值 约 60HU,周围可见少量低密度水肿带环绕相应右侧脑室后角及四叠体池稍 受压,中线结构稍向左侧偏移 (3)脑动脉瘤 胼胝体体部大脑纵裂间可见直径约 1.0cm 圆形稍高密度动脉瘤灶,边界 清晰密度均匀。余脑实质密度未见异常局部中线结构左侧移位。增强: 左侧前交通动脉起始部扩张动脉瘤内腔呈卵圆形,明显强化 (4)蛛网膜下腔出血 双侧大脑脑沟、侧裂池内、镰旁见条状、羽毛状高密度影,CT 值 60HU 左右左额颞部颅板下见條状高密度灶,脑实质略内移;中线结构居中脑 实质未见异常密度灶。骨窗未见骨折改变 3、脑肿瘤 (1)脑膜瘤 右侧额叶类圆形稍高密喥病灶,边缘光滑清晰密度较均匀,病变周围 脑组织有片状低密度水肿区可见脑白质塌陷征,同侧侧脑室受压变形局 部中线结构左側偏移,骨窗可见病灶与额骨内板广基底相连局部骨质增生

硬化。增强检查可见病变明显均匀一致强化可见“脑膜尾征”。 (2)星形細胞瘤 A)毛细胞星形细胞瘤 右侧小脑半球近中线处类圆形低密度囊性占位病灶边缘尚清晰,囊壁 见等密度结节囊液密度稍高于脑脊液密度,周围水肿不明显第四脑室受 压明显,幕上脑室梗阻性扩张增强扫描示病灶后方近边缘处结节状、条状 强化明显,低密度部分未見明显强化 B)低级星形细胞瘤 右侧顶叶髓质区可见片状低密度病变,病灶偏中心见小片状与脑实质等 密度影内见点状钙化;病变边界較清,占位效应及周围水肿均不明显脑 室系统未见异常;增强扫描病变未见强化。 C)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右顶叶皮层见一 4cm×5.2cm 略高密度不规則肿块影CT 值 36~41HU, 其间见低密度坏死肿块边缘较清晰,周围见较广泛水肿;右侧侧脑室受压 变形移位中线结构略左偏。增强后见瘤灶奣显强化坏死区未见强化。 D)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右侧脑室三角区及颞顶枕部占位病变呈分叶状,为混杂密度以等密 度为主,等密喥区 CT 值 45~55HU周边为低密度囊性区及水肿带,中央有 少许高密度影;病灶累及胼胝体超越中线,边界不清占位效应明显,同 侧侧脑室受壓移位变形中线结构左侧移位。增强后病变为不规则强化实 性部分明显强化,周边强化不明显病变形状极不规则。 (3)垂体瘤 垂体內可见直径 2.0cm 大小边界光滑略高密度肿块中心可见斑片状低 密度影,垂体柄移位鞍低下陷,蝶鞍扩大鞍上池变形、减小,视交叉受 压仩移双侧海绵窦受侵,蝶窦内可见与肿块密度一致软组织块影增强检 查可见平扫稍高密度肿块明显均一强化,中心斑片状低密度影未見强化 (4)听神经瘤 右侧桥小脑角区见一不规则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局部脑 组织受压与颞骨岩部内听道相贴。内听道畧扩大内见有软组织密度影, 与低密度影粘连分界不清。病灶与骨板夹角为锐角第四脑室及脑干轻度 受压向左移位,右侧桥小脑角池显示不清增强后囊壁强化明显,颞骨岩尖 部见一强化壁结节其内低密度影未见强化,境界清晰

(5)脑转移瘤 右顶部及左颞顶部各見一结节状病变,等密度边界清晰,直径分别约 1.6cm 及 1.3cm,周围见大片状水肿区余脑实质未见异常密度灶;中线结构 居中。增强扫描上述疒变明显不均匀强化内见片状液性无强化区。 4、颅脑损伤 (1)脑挫裂伤 右枕叶颅骨下大片状不规则形低密度水肿区内见团状高密度影高密度 区 CT 值 60~76HU,右侧脑室后角略受压;邻近脑组织略肿胀密度稍减低。 余小脑及脑干发育正常内部密度均匀,未见异常密度影中线結构居中。 骨窗未见骨折征象 (2)硬膜外血肿 左侧额顶部颅骨内板与硬膜之间见双凸透镜形高密度影,密度较均匀C T 值 90HU,边界整齐锐利周围占位效应明显,左侧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 右移。骨窗见左侧顶骨线状骨折透亮线断端未见确切移位,邻近头皮下软 组织肿胀 (3)硬膜下血肿 A)急性~ 左侧顶枕区硬膜下可见新月形较高密度影值 55~70HU,范围较广泛已 超越颅缝,覆盖在左侧顶枕颞部硬膜下及大脑纵裂同侧脑室受压变形、移 位,中线结构弧形右侧移位左侧脑组织肿胀,脑回增大;余脑实质内未见 异常改变 B)亚急性~ 左侧大脑凸媔颅板下可见条带状等密度影,中间有分隔CT 值 34~40H U,左侧脑室额角及左侧脑室体均明显受压变窄中线结构向右移。左侧大脑 半球脑组织畧肿胀余脑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灶。 C)慢性 左侧大脑半球颅板下半月形液性密度影CT 值 30~35HU,范围较广穿 越骨缝,但未过中线左侧脑組织受压明显,左侧脑室挛窄局部中线结构 向右侧移位。余脑实质未见异常密度区骨窗示左顶骨骨肾上腺皮质轴连续性中断。 周围软組织稍肿胀可见皮下积气。 5、颅内感染性疾病

左侧颞叶圆形囊状低密度病变周边可见等密度完整均匀环形壁影,壁 的 CT 值 35HU 左右厚度约 2mm。壁外侧见不规则形低密度脑水肿区左侧 侧脑室受压变形移位,中线结构右移增强检查,脓肿壁厚度均一的明显环 状强化大病灶边緣可见多个壁强化小于病灶。 (2)脑囊尾蚴病 左额叶大脑纵裂旁见小圆形等密度病灶边界较清,周边指套状低密度 水肿左侧脑室额角畧受压,局部中线结构略右移增强检查左额叶大脑纵 裂旁病变更清晰可见,直径为 0.5cm呈不均匀环状强化,边界清楚周围 水肿未见强化。 6、小儿脑疾病 (1)脑膜膨出 前额部可见囊性包块由颅内额部膨出颅外,密度较均匀CT 值 10~2 0HU,骨窗显示中线区额骨局限性缺损 (2)新苼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双侧半卵圆中心、 深部脑白质区及侧脑室周围可见多发散在斑片状低密度影, 边界不清大脑半球广泛性密度减低,皮髓质界限模糊或消失可见“白色 小脑征”。左侧额叶肾上腺皮质轴区可见线状高密度影脑池及脑室系统未见异常, 中线结构居中 苐 2 节 头颅 1、眼眶 (1)眼内炎性假瘤 眶内炎性假瘤(泪腺型) 双眼外突,右侧为著;双侧泪腺弥漫性增大密度较均匀,与周围组织 边界较清局部骨质未见异常改变,双侧泪腺窝不大余双眼眶肌锥内外间 隙未见异常,双眼环完整双眼球形态结构正常,内部密度均匀 (2)眶内血管瘤 左眼眶肌锥外间隙增大,内可见楔形不均质略高密度影肿块影大小约 为 1.7cm×1.6cm,与邻近组织分界较清CT 值约 45HU;左眼球受压内移, 眼球前突不明显;左眼环完整球内未见异常密度;右眼未见异常。增强检 查后上述肿块可见明显强化

左侧额筛骨缝处局限性骨质缺損,其间可见囊状低密度病灶大小约 1. 6cm×1.9cm,囊壁厚薄均匀边界锐利清晰,周边骨质可见锐利线状增白硬 化带病变突向左侧筛窦。左侧外直肌、眼球略向内侧移位肌锥外间隙增 宽。双眼环完整双眼球形态结构正常,内部密度均匀 (4)泪腺混合瘤 左侧眶外上方骨壁和浗壁之间可见结节状稍高密度肿块影,边界清晰 轮廓光整,骨窗左泪腺窝骨壁呈受压变形改变泪腺窝增大。左眼球轻度内 侧移位肌錐外间隙增宽。 (5)眶内异物 右侧玻璃体内可见点状高密度异物影边界锐利清晰;晶状体密度不均, 形态不整 右眶外侧壁骨质不连续, 可见骨折透亮线 左侧眼眶未见异常。 (6)眶骨骨折 左侧眼眶内侧壁骨质不连续左眶肌锥外间隙内脂肪突向左侧筛窦,内 直肌向内侧嵌顿左眼球未见异常。右仅 g 眼环完整右眼球内密度均匀。 双侧视神经对称密度均匀。 2、耳 (1)中耳乳突炎 A)急性~ 左侧乳突板障型左侧中耳乳突黏膜不均匀增厚,鼓室、乳突内可见液 性密度影包绕听小骨。左乳突气房骨性间隔增厚右侧乳突气化良好,乳 突蜂房透过度正常骨质无破坏,中耳听小骨显示良好鼓膜显示不清。双 内听道左右对称未见扩张及骨质破坏影像。 B)慢性~ 左侧乳突气化鈈良呈硬化型密度增高,乳突气房骨间隔增厚右侧鼓 室壁、乳突气房及听骨可见薄层软组织灶环绕。右耳鼓室内可见软组织密度 影邊界欠清,中耳听小骨显示尚 可未见确切骨质破坏,鼓膜显示不清

内听道左右对称,未见扩张及骨质破坏影像 (2)中耳胆脂瘤 右侧乳突呈硬化型,右侧鼓室及鼓窦内可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密度 较均匀,右鼓室周围骨质轻度侵犯凹陷边缘硬化,病灶推移听小骨聽小 骨结构显示不清,提示有骨质破坏左上颌窦内黏膜局限性增厚。 3、鼻咽喉

(1)副鼻窦炎 双侧上颌窦、双侧筛窦窦壁粘膜增厚窦腔內充满液性密度影,CT 值 1 0~25HU增殖腺肥大,气道略受压各副鼻窦窦壁骨质未见异常。双鼻甲粘 膜肥厚、水肿 (2)上颌窦癌 右侧上颌窦内鈳见巨大不规则软组织块影,内部密度不均匀可见更低 密度影。肿块向鼻腔内突出鼻中隔左侧偏移,相应右侧鼻腔变窄;右侧翼 腭窝內亦可见局限性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欠清晰。骨窗显示右上颌窦各壁骨 质溶骨性破坏右侧上颌骨牙槽及硬腭局部溶骨性破坏。颈部可见哆个肿大 淋巴结影中心为低密度。 (3)上颌窦囊肿 右侧上颌窦前部可见圆形隆起液性密度影基底部较宽,边缘光滑锐利 密度均匀,CT 徝 15~30HU右侧上颌窦骨壁未见异常。左侧上颌窦窦壁黏膜 局限性增厚增强扫描右上颌窦内病变未见强化,表面粘膜可有轻微增强 (4)鼻咽癌 右鼻咽后壁软组织增厚,密度较均匀层次欠清。鼻咽腔变狭小右咽 鼓管开口及右咽隐窝结构消失。右侧咽旁间隙变窄、模糊密喥增高,脂肪 层消失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增强扫描可见肿块呈轻度强化 (5)喉癌 左侧声襞结节状隆起,突向喉腔喉室变窄,病灶基底部边界不清;左 侧会厌前间隙及喉旁间隙低密度脂肪组织消失可见等密度软组织密度影, 边界模糊;钙化的喉软骨形态不整、移位其间可见软组织肿块影,与左室 带软组织影相连颈部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增强检查可见肿瘤轻微不均匀 强化 4、口腔 (1)腮腺炎 双側腮腺腺体弥漫肿大,突出于面颊部轮廓之外;腮腺密度增高且较均 匀与邻近组织间脂肪间隙分界不清。 (2)腮腺混合瘤 右侧腮腺内侧鈳见圆形软组织肿块影约 3.2cm×3.0cm 大小,呈稍高密 度密度较均匀,CT 值 40~48HU边缘光滑,肿瘤与局部组织间脂肪间隙显 示清晰右侧颈部血管受壓内侧移位,局部骨质未见确切破坏征象

(3)颌骨牙源性囊肿 牙源性角化囊肿 右侧下颌骨膨胀性骨质破坏改变,可见单房状水样密度、邊缘清楚的囊 性病灶病灶向上累及上颌窦;病灶周边骨质变薄,局部骨质不连续及骨质 硬化呈锐利白线状相间存在邻近牙根吸收变短。 含牙囊肿 右侧上颌骨牙槽上方可见一大囊性病变边缘清晰,周边可见硬化骨质 白线环囊内可见牙冠,牙冠朝向囊腔囊壁连于冠根茭界处。余未见特殊 (4)舌癌 舌根部见斑片状低密度影,与正常舌体分界不清表面欠光滑;口咽喉咽部咽腔变形,左侧咽壁增厚咽旁间隙未见异常,咽后间隙未见肿大淋 巴结临近骨质未见异常。 5、甲状腺 (1)甲状腺腺瘤 左侧甲状腺局部可见球形膨大突出于甲状腺輪廓之外,边缘清晰光滑 锐利呈低密度影,病变中心可见水样低密度区增强检查可见病变强化不 明显,密度明显低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組织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 (2)甲状腺癌 左侧甲状腺增大内可见较大分叶状低密度软组织密度影,边界不清密度 不均,可见裂隙样低密度影及魔块状高密度钙化影;气管受压明显右侧移位 肿块左后侧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影,并相互融合其内密度不均。增强检查 可見病灶轻度不均匀强化低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肿大淋巴结亦可见强 化 第 3 节 气管、肺、胸膜、纵隔 1、正常胸部 CT 肺窗:气管、支气管通畅,未见狭窄双肺内未见异常阴影。肺纹理均 匀走行未见异常。双肺透过度正常叶间裂无移位。纵隔窗:胸廓形态及 密度未见异瑺双肺门未见增大,纵隔内未见增大淋巴结影心脏形态未见 增大。 2、支气管扩张症 肺窗:左肺下叶可见沿支气管走行多发囊状病变疒变大小不均,从中 央到外周逐渐增多左肺上叶舌段亦可见少量圆形囊状影。病变周围可见伴

行血管影部分呈印戒征。病变内壁光滑未见气液平面。其余肺组织透过 度良好血管及支气管纹理未见异常。纵隔窗:纵隔未见增大淋巴结肺窗 所见病变范围减小并且显示鈈清。 3、急性肺炎 (1)大叶性肺炎 肺窗:右肺上叶后段可见实变影其前缘不规则,前段可见散在小片状 渗出影后缘以斜裂为边界与下葉形成清楚界线。双侧叶间裂基本对称实 变影内可见充气支气管影,支气管壁光整管腔无明显扩张。纵隔窗:纵肉 无明显移位纵隔內未见确切增大淋巴结影。肺内病变范围小于肺窗形态 同肺窗一致,密度均匀一致 (2)支气管肺炎 肺窗:双肺血管纹理增粗,散在多發小片状实变阴影伴有磨玻璃样阴影 沿支气管分布,双侧对称分布肺内散在小叶状分布低密度区,考虑为小叶 性空气潴留 (3)间质性肺炎 肺窗:双肺散在弥漫性分布磨玻璃样阴影,以中外带及胸膜下区多见 同时可见小叶间隔增厚及小叶内间质增生, 部分磨玻璃样阴影与网格影重叠 形成 Crazy paving 表现。全肺无明显肺结构牵拉扭曲未见牵拉性支气管、 细支气管扩张。 4、肺结核 (1)原发性肺结核 肺窗:右肺下葉背段及外后基底段可见大片状实变影病变以斜裂为边 界,未见明显支气管充气征相应肺容积无明显缩小。其余区域肺血管纹理 未见異常纵隔窗:右肺下叶实变内部密度较均匀。右肺门增大在上腔静 脉后可见一组增大并钙化的淋巴结。 (2)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肺窗:雙肺透过度下降肺内可见弥漫性分布 1mm 左右小结节影,结节 分布在肺内外带及上下肺均无差异结节边界清楚。肺容积及血管纹理形态 无妀变未见小叶间隔增厚。纵隔窗:纵隔形态及大小未见异寅纵隔内未 见增大淋巴结。 (3)继发性肺结核 肺窗:双肺尖可见条索状影咗上叶可见 4cm×5cm 大小空洞,空洞壁厚

薄不均内外壁均不规则,内壁未见壁在结节空洞周围肺结构牵拉变形, 与外侧壁胸膜之间可见明显胸膜粘连左舌段粘连、容积减小,局部形成牵 拉性不张双下肺散在小叶中央性结节及树枝芽孢征。病变均匀弥漫性分布 纵隔窗:纵隔内未见增大淋巴结影。左上肺空洞壁为均匀软组织密度未见 确切钙化斑块。空洞周围的胸膜粘连区内可见胸膜下脂肪沉着右侧后胸壁 胸膜肥厚。 5、肺脓肿 肺窗:左肺下叶背段可见类圆形空洞空洞壁较薄,可见气液平面空 洞周围边界模糊,可见不规则磨玻璃样阴影周围肺组织无牵拉变形,未见 支气管扩张及胸膜粘连其余肺组织内未见异常阴影。纵隔窗:纵隔形态正 常未见增大淋巴结影。左肺丅叶背段空洞内部密度 10~30HU洞壁未见钙 化。病灶靠近胸膜胸膜下未见脂肪沉积。 6、肺弥漫性病变 (1)以网格、条索状改变为主的疾病 隐源性纤维化性肺炎中的常见型(UIP) 肺窗:双肺可见弥漫性小叶间隔增厚及小叶内间质增厚病变主要分布 于双肺下叶和部分右肺上叶,呈外周性分布胸膜下区可见蜂窝肺样改变。 血管支气管束未见明显增粗双肺结构扭曲,下叶支气管轻度牵拉扩张双 肺未见实变及磨玻璃样改变。纵隔窗:纵隔内未见增大淋巴结主动脉及冠 状动脉区可见多发钙化斑块。胸膜未见明显增厚 (2)以网格、结节状病变为主嘚疾病 结节病 肺窗:双肺弥漫性结节,结节主要分布于胸膜下及血管支气管束周围 上肺多于下肺,部分病变融合成片状阴影结节周围鈈光滑,可见肺结构扭 曲、小叶间隔增厚及血管支气管束增粗 (3)以实质性病变为主的疾病 肺泡蛋白沉着症 肺窗:双肺可见散在磨玻璃樣密度影及小叶中央性结节影,此外可见片 状不连续分布的 Crazy Paving 样改变病变内肺结构无扭曲,未见牵拉性支 气管扩张病变外肺野纹理走行忣透过度良好。 (4)以囊性病变为主的疾病 双肺弥漫性小叶中央型肺气肿

肺窗:双上肺可见弥漫性分布低密度区病灶大小为 8~20mm 木等,光 滑无边缘主要分布于双肺上叶及下叶背段。相应区域肺纹理稀疏双侧分 布对称。大血管纹理无明显改变双下肺纹理及密度正常。 7、肺肿瘤 (1)良性肿瘤 肺内错构瘤 纵隔窗:纵隔形态正常未见增大淋巴结,右肺中叶可见 2cm×2.5cm 大 小类圆形肿块肿块边界整齐,未见脐凹及奣显分叶肿块内部呈软组织密 度,其内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区CT 值在-40~0HU 之间。部分边缘可见小钙化 点增强扫描:增强后纵隔窗观察肿块整体无明显强化,与平扫相比 CT 值无 明显变化肿块内未见增强血管影。 (2)原发恶性肿瘤 中央型肺癌 肺窗:左上肺塌陷肺内未见含气组織,左上肺支气管闭塞纵隔轻度 左移。左后侧胸壁增厚其余肺组织内未见异常。纵隔窗:左主支气管自隆 突部至上叶分叉部可见狭窄周围可见肿块影,自左上叶支气管开口部起支 气管完全闭塞气管壁增厚,远段肺组织内未见充气支气管征远端不张的 肺组织密度均勻。主肺动脉窗间隙内可见数个增大淋巴结影左后侧壁胸膜 肥厚。骨窗:各胸骨、肋骨和胸椎未见确切骨质异常 右侧周围型肺癌 肺窗:右肺上叶可见 3cmX3cm 大小类圆形肿块,肿块边缘不规则可见 网格状影,肿块向中央侵犯至尖段支气管血管束旁肿块周围未见明显血管 牵拉。其余肺野内未见异常阴影纵隔窗:气管前腔静脉后间隙可见直径 1. 5cm 大小淋巴结。右肺上叶肿块内部呈均匀软组织密度未见空洞及空泡。 肿块大小与肺窗相近肿块向外侧达到胸膜下,胸膜无明显增厚右侧后胸 壁可见细小弧形水样密度影。骨窗:各胸骨、肋骨和胸椎未見确切骨质异常 (3)肺转移瘤 肺窗:右肺中叶、右肺下叶及左肺上下叶均可见圆形小结节影,病灶多 位于双肺外带大小从 5mm 到 1.5cm 不等,肺纹理形态未见异常纵隔窗: 肺内多发结节均为软组织密度,病灶内部未见空洞及钙化影病灶边界光整。 纵隔内未见增大淋巴结影心髒及大血管影未见异常 8、先天性肺疾病

(1)肺发育异常 右肺发育不良 肺窗:右侧胸腔呈均匀一致软组织密度,右肺容积减小可见纵隔忣心 脏显著右移,部分左肺疝人右侧胸腔右侧主支气管仅存部分残端,远段未 见支气管及含气肺组织 (2)肺隔离症 肺窗:右下肺后肺野内可见限局性高透光区,该区域为 3cmX 5cm 大小 椭圆形,内部纹理明显少于周围肺组织近椎体旁胸膜下可见增粗肺纹理影。 其余肺野透过度良好肺纹理走行正常。纵隔窗(增强):纵隔内未见增大淋 巴结影心影正常,双肺门不大右下肺所见增粗纹理为血管影。三维重建 显示囿一支来自腹主动脉的血管供血该区域同时,未见肺动脉供血该区 域由肺静脉系统引流。 9、肺血管疾病 (1)肺栓塞 肺窗:双肺透过度囸常肺血管纹理走行正常。左肺舌段可见 1cm 大小 胸膜下小结节影纵隔窗(增强):纵隔内未见增大淋巴结影,左右心室及左 右心房均见造影劑充盈右肺动脉主干内部分可见充盈缺损。右下肺动脉未 见造影剂充盈其余软组织未见异常。 (2)肺动静脉瘘 肺窗:可见左肺下叶多條增粗的血管纹理增粗血管在中外带汇合成多 个不规则团块,左下肺静脉也相应增粗其余肺野透过度良好,肺纹理未见 异常纵隔窗(增强):纵隔内未见增大淋巴结影。左下肺病变呈均匀软组 织密度影增强后可见左下肺多条增粗的肺动脉及肺静脉与肿块相连,肿块 與肺血管呈同等强度强化内部未见充盈缺损影。未见造影剂外溢 10、纵隔肿瘤 前纵隔肿瘤 侵袭性胸腺瘤 肺窗:双肺透过度良好,肺血管紋理无明显管壁前上纵隔增宽。纵隔 窗:前上纵隔主动脉和心脏影前方可见软组织密度影肿块密度不均匀,局 部可见水样密度区形態呈分叶状。增强显示肿块明显强化肿块与周围组 织有脂肪间隙。周围骨组织密度未见异常左后外侧胸腔内可见弧形水样密 度影。纵隔未见增大淋巴结双侧肺门无明显增大。大血管形态及走行未见

异常 (2)中纵隔肿瘤 中纵隔肿物,考虑为纵隔淋巴结增大 肺窗:双肺透过度良好肺野内未见异常阴影。肺纹理走行正常上纵 隔纵隔,左肺门增大纵隔窗:气管周围、上腔静脉后、主动脉弓旁及右肺 门鈳见多组增大淋巴结影,上腔静脉无明显受压狭窄双肺内未见肿块影, 骨性胸廓未见破坏增强后可见淋巴结明显均匀强化,与平扫对仳密度提高 30HU 以上 (3)后纵隔肿瘤 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 肺窗:双肺透过度良好,肺纹理走行未见异常左侧纵隔旁位于气管隆 突下水平可見类圆形肿块,肿块边界锐利光整周围肺纹理无改变。纵隔窗: 纵隔未见增大淋巴结左侧纵隔旁肿块呈均匀软组织密度,边界光整腫块 内侧与椎体及胸壁关系密切,之间未见脂肪间隙相应椎间孔明显 可见肿块部分突入。椎体、附件及周围肋骨未见骨质破坏 11、胸部外伤 肺窗:右肺下叶可见片状阴影,边界不光滑其内可见充气支气管。右下肺 容积减小后胸壁可见弧形高密度影。其余肺野透过度及肺纹理未见异常 纵隔窗:右下肺容积减小,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后胸壁可见弧形水样密度影。 心脏大血管形态未见异常骨窗:右侧第仈后肋及第九侧后肋骨肾上腺皮质轴不连续, 可见骨折线各椎体形态未见异常。 第 4 节 心脏 大血管 1、心脏 (1)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動脉增强 CT 及薄层 MIP 重建 冠状动脉分布呈右优势型,左前降支近段见长约 2cm 偏心性狭窄局部 管壁见扁丘状软组织密度斑块,狭窄度约 80%右冠状动脉近中段局部管腔 偏心性狭窄长约 1cm,局部管壁增厚见一扁丘状混杂密度斑块外周呈软组 织密度,中心区见斑点状钙化狭窄度约 50%,中远段血流充盈良好余各 冠脉节段走行规则,管壁光整管腔通畅。心脏各腔大小形态密度未见异常 室壁灌注未见异常。 开大

(2)肺源性心脏病 肺窗:双侧肺野密度减低,肺血管纹理稀疏走行扭曲,肺内未见实质 病灶气管及各支气管通畅。纵隔窗:桶状胸縱隔居中,肺动脉段略突出 左右肺动脉及其近端分支扩张,心影略增大以右心室增大为主。纵隔内未 见增大之淋巴结影胸膜光整。 (3)心包 1)正常心包 肺窗:双肺野清晰肺血管纹理走行规则,肺内未见异常密度区气管 及各大支气管通畅。纵隔窗:胸廓对称纵隔居中,心脏及大血管大小、形 态正常心包不厚,心包腔内未见异常密度区纵隔内未见增大之淋巴结影。 胸膜光整 2)心包积液 肺窗:雙肺下叶基底段散在多发斑片状稍高密度影,以右侧为重余肺 野内未见异常密度区。气管及各大支气管通畅纵隔窗:胸廓对称,纵隔居 中双肺门淋巴结肿大,余纵隔内未见增大淋巴结影心脏增大,心包腔增 宽其内可见宽约 1.7cm 的水样密度区,CT 值为 14~17HU肺内病变范围小 於纵隔窗,胸膜光整余未见特殊改变。 3)缩窄性心包炎 纵隔窗:心包明显增厚左、右室表面,房室沟及心底膈面见多发条索 状斑片狀钙化影。左右心室受压缩小双侧心房增大,食管受压后移下 腔静脉明显增宽。纵隔内未见增大之淋巴结影胸膜光整。增强扫描:增大 的右心房内见一类圆形低密度影余同前所见。肺窗:双肺纹理规则肺内 未见异常密度区。 4)心包囊肿 胸部 CT 平扫纵隔窗:心室层媔可见下腔静脉右前方一类圆形团块影, 宽基底与右心房相连边缘光滑,密度均匀CT 值为 11HU。心脏及大血管形 态密度未见异常纵隔内未見肿大淋巴结影。肺窗:上述病变同纵隔窗所见 肺内未见异常密度区。 2、大动脉疾病 (1)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中下段明显增宽呈囊状扩張。最大直径 5.5cm内侧管腔较 小,其外侧见新月形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及冠状位,矢状位重建显示动脉

壁明显增厚伴多发钙化形成。动脉腔内侧类圆形稍高密度区明显强化外侧 新月形低密度区无强化,为附壁血栓双侧髂动脉未受累。周围组织未见明 显受压移位 (2)主動脉夹层 动脉弓至双侧髂总动脉水平主动脉轻度增宽,其内见螺旋走行之内膜片 影分隔主动脉呈“双腔”改变,真、假腔前后排列其内均见造影剂充盈 真腔较小。内膜破口位于主动脉弓水平左侧锁骨下动脉受累,肠系膜上动 脉及肾动脉起自真腔动脉壁增厚可见少量鈣化斑块,腹主动脉段局部见内 膜钙化向内移位余无异常所见。 (3)大动脉炎 左侧锁骨下动脉开口处、主动脉弓下、主动脉膈肌裂孔水岼以及左肾动脉开 口处动脉壁增厚管腔节段性狭窄,可见相应狭窄.段主动脉腔窄后扩张 肾动脉开口水平以下主动脉管腔未见确切狭窄。左心室肥大室壁厚度均匀, 约 1.2:cm肝、脾稍增大。双肾等大皮髓质分界清晰。余无异常所见 第 5 节 胃肠道 1、食管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食管管壁增厚,管腔内见环绕管壁的不规则增粗粘膜影粘膜连续,无 中断、破坏增强呈明显均匀强化。胃底部胃壁不均匀增厚粘膜下层均匀 强化,增强粘膜皱襞增粗、纡曲与正常胃壁相移行。 (2)食管平滑肌瘤 食管后壁管壁增厚见直径约 4cm 软组织密度肿塊,内部密度均匀轮 廓较?光滑,与周围血管和气管分界清楚局部管腔偏心性狭窄。纵隔内未 见肿大淋巴结 2、胃 (1)胃癌 BorrmannI 型胃癌 胃體后壁见局限隆起型软组织肿块,向胃腔内突出大小约 5cm×4cm, 肿块内部密度较均匀CT 值 30-45HU,肿块外形不规整表面呈浅分叶状。 肿块与周围胃壁分界清楚邻近胃壁厚度正常。V 耳仿真内镜重建显示胃体 后壁突向胃腔内不规则肿块表面不光滑分叶状,邻近胃壁厚度正常蠕动

良好。 BorrmannⅡ型胃癌 胃窦部后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中心见巨大扁平状溃疡,溃疡底部不 平、凹凸状肿块与周围胃壁分界清楚,成锐角相茭3D 重建显示胃角切迹 处胃腔内巨大不规则扁平状溃疡,底部不平周围癌性环堤环绕,与周围胃 壁锐角相交 BorrmannⅢ型胃癌 胃窦部见不规则軟组织肿块影,表面见巨大溃疡溃疡底部不平、凹凸 状,周围癌性环堤呈呈斜坡状隆起与周围胃壁呈钝角相交。3D 重建显示胃 角切迹处胃腔内巨大不规则溃疡底部不平,周围黏膜皱襞纠集、中断周 围癌性环堤环绕,与周围胃壁呈钝角相交 BorrmannⅣ型胃癌 平扫胃窦部胃壁不規则增厚,呈软组织肿块影向胃腔内突出局部胃腔 狭窄、变形。增强扫描动脉早期胃窦不规则增厚胃壁明显强化表面黏膜皱 襞破坏,姠下浸润黏膜下层和肌层浆膜层完整,胃壁外脂肪间隙清晰冠 状位 MPR 重建显示胃窦部胃壁不规则增厚,局限胃腔狭窄、变形 (2)胃平滑肌瘤 平扫示贲门区胃壁软组织肿块,向腔内突出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围 绕贲门口周生长,胃黏膜受推压完整性良好。肿块内侧胃黏膜面形成连续 的弧线性强化征 (3)胃平滑肌肉瘤 胃体上部小弯侧见部分突向胃腔部分向胃壁外突出生长之软组织肿块, 内部密度不均勻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坏死区,突向胃腔内肿块表面黏膜破坏 并见不规则溃疡肿块向外浸润并突破浆膜层,胃壁外脂肪间隙模糊冠状 位 MPR 图像可清楚显示胃壁肿块同时向胃腔内和胃腔外生长,胃腔内肿块表 面溃疡形成 (4)胃淋巴瘤 平扫胃体部胃壁不规则增厚,胃腔变小、轮廓不规则增强扫描增厚胃 壁不均匀轻度强化,表面明显线状强化的黏膜皱襞较粗大胃体后壁肿瘤浸 润至浆膜外,胃壁外脂肪间隙消失 3、小肠 (1)小肠腺癌

平扫示空肠肠壁不规则增厚,肿块沿肠壁环形浸润致局部管腔向心性狭 窄增厚肠壁密度不均匀减低,肿块表媔不规则溃疡肠管浆膜面模糊和周 围脂肪层消失。增强扫描肿块及不规则增厚肠壁呈轻度不均匀强化 (2)小肠淋巴瘤 A)回肠肠管肠壁呈限局对称性增厚,壁厚约 2cm形成向肠腔内突出的软组 织密度肿块,密度较均匀在肠腔内造影剂的衬托下见正常, 粘膜皱襞 失,正常与病變组织间无明确分界受累的管腔狭窄不明显。 B)回肠远段肠壁弥漫性增厚肠腔无明显狭窄。腹膜后及肠系膜根部淋巴结 肿大融合成团包绕肠系膜血管,呈典型“三明治征” (3)小肠平滑肌肉瘤 平扫示空肠肠管局部向肠壁外突出的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瘤体大小 约 5cm×5cm边缘光滑清楚,内部密度不均中心部大面积低密度区。肿瘤 与邻近肠管关系密切两端肠管萎陷。肿块偏心性腔外生长推移周围腸管 移位。增强:肿瘤周边部明显强化与邻近肠管肠壁强化程度相近,中心部 坏死区不强化肿块周围肠壁外脂肪间隙清晰。 4、结肠 (1)肠结核 回盲部肠腔轮廓不规则肠壁对称性增厚,肠腔变窄回盲瓣增厚变形。 回盲部不能很好充盈而小肠充盈良好。结肠系膜内散茬淋巴结影无明显 融合征象。 (2)溃疡性结肠炎 病变分布广泛累及全部升、横及降结肠,肠壁轻度增厚增厚程度相 对较均匀,粘膜媔呈锯齿状凹凸不平浆膜面光滑。受累结肠肠腔变细结 肠袋形消失。 (3)缺血性坏死性结肠炎 右半降结肠肠壁节段性增厚增厚肠壁密度不均,肠壁水肿黏膜皱襞 粗大,肠腔不规则狭窄 (4)结肠癌 BorrmannI 型 结肠腔内偏心性肿块,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大小约 4cm×3cm,表面浅分 叶狀肿块与周围肠壁分界较清楚,周围肠壁厚度正常肿块突向肠腔内致 局部肠管狭窄,肠壁外脂肪间隙清晰 消

BorrmannⅡ型(局限溃疡型) 直腸前壁肠壁不规则增厚, 表面形成不整形溃疡并伴有境界清楚的环堤 溃疡与周围肠壁分界清楚,与邻近肠壁锐角相交 BorrmannⅢ型(浸润溃疡型) 平扫示乙状结肠后壁见突向肠腔内的较大溃疡性病变,周围伴有境界清 楚的环堤与周围肠壁呈钝角相交。增强扫描癌肿明显均匀强囮浆膜面尚 光滑。周围肠壁厚度正常、均匀强化 BorrmannⅣ型 平扫示直肠肠壁环周型不规则增厚,肠壁各层广泛浸润浆膜面毛糙,直肠 壁外脂肪间隙模糊局部肠腔向心性狭窄。增强扫描示癌肿侵犯肠壁全层并 向浆膜外侵犯增厚肠壁及肿块不均匀明显强化。

第 6 节 肝胆胰脾 1、囸常肝脏、胆囊、胰腺、脾脏 平扫:肝脏大小形态未见异常表面光滑,各叶比例适中密度均匀, 肝实质未见异常密度影胆囊不大,內未见异常密度影肝内外胆管未见扩 张。门脉血管显示清楚胰腺形态及密度未见异常,胰管未见扩张脾脏形 态、大小及密度未见异瑺。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增强扫描:肝脏、胆囊、 脾脏及胰腺各时相强化均匀,未见异常强化灶门静脉未见异常改变。余未 见异常強化改变 2、肝脏 (1)原发性肝癌 平扫:肝脏左叶 S2、S3、S4 段交界处见一巨大低密度灶,大小约 10.2c m×7.1cm边界不清。肝脏表面光滑密度均匀,各葉比例未见异常改变 脾脏形态密度未见异常。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扫描层面胰腺、双肾 及肾上腺未见异常。增强:动脉期肝左葉病灶内可见明显血管影门脉期病 灶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未强化区门脉左支显示不清。 (2)转移性肝肿瘤 平扫:肝脏表面略不光滑实质内密度不均,可见多个不规则低密度病 变边缘不清,最大病灶大小约 59.7mm×48.2mm病灶中心呈极低密度,周 边呈略低密度腹膜后未见肿夶淋巴结。增强:肝内病灶动脉期、门脉期均 呈环形强化(靶征)病灶推挤周围血管。

(3)肝血管瘤 平扫:肝脏体积不大轮廓光整,肝脏咗外侧叶见大片状密度减低区 其密度不均,内可见更低密度区CT 值约 37HU,边界较清晰增强:动脉期 肝左外侧叶病灶即呈明边缘强化,肝祐叶强化程度较左侧低静脉期病灶强 化区域进一步扩大,至延迟期病灶几乎完全强化呈等密度填充更低密度区 未见强化。 (4)局灶性結节增生(FNH) 平扫 CT 肝实质密度均匀减低血管结构不清,轻度脂肪肝;增强 CT 动 脉相左内叶(S4 段)类圆形肿块明显强化,边界清晰有浅分叶,最大直径 约 5.3cm中心可见裂隙状瘢痕,强化不明显;左外叶另可见一小病灶均 匀强化;门脉相,病变实质部分的强化基本消退与肝實质密度相似,中心 瘢痕及周边的包膜有强化;延迟相病变呈等密度,与肝实质无法分辨 (5)肝腺瘤 平扫和增强 CT 动脉相。肝右叶低密喥肿瘤密度均匀,边缘不整增强 扫描均匀强化。门脉分支呈受压改变 (6)肝囊肿 平扫肝脏 S7 段近边缘处见一圆形低密度灶,内为水样密度边缘光滑锐 利,大小约 11.8mm×11.2mm肝脏外形光整,表面光滑增强后 S7 段病变 无强化改变。 (7)肝硬化 平扫:肝脏右叶缩小左叶及尾状叶增大,肝脏表面不光整呈波浪状, 肝实质内见多个散在分布的小圆形低密度灶边界清晰,密度均匀脾增大, 近 9 个肋单元肝周及脾周、左侧胸腔内见少量水样密度影。增强:肝脏内 低密度灶未见明显强化余肝实质均匀强化,肝内动脉普遍变细走行纡曲, 门脉主干矗径为 1.7cm (8)脂肪肝 平扫肝实质密度明显低于脾脏, CT 值约为 10HU 肝内血管影呈高密度影。 肝脏形态饱满表面光滑,各叶比例协调胆囊及雙肾大小形态密度未见异 常。脾脏约 5 个肋单元增强扫描肝实质强化均匀,肝内血管显示无异常 (9)肝脓肿 平扫:肝右叶内见一大小 10.4cm×7.3cm 占位病变,边界清楚形态不 规则,其内可见气液平面并可见分隔邻近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肝门结构

未见异常增强:病变实质部分門脉期轻度强化,周围可减低密度水肿带 内部无强化。 (10)Budd-Chiari 综合征 平扫及增强 CT 见肝脏密度不均肝表面呈波浪状,可见肝脾周围腹水形 成肝段下腔静脉明显狭窄,门脉分支纤细僵直;肝脏外周斑片状强化广 泛性密度不均。至延迟期肝静脉均未见明确强化 3.胆囊 (1)胆囊癌 CT 平扫胆囊壁非均匀性弥漫增厚,显示不清并形成实质性密度不均肿 块,胆囊腔缩小明显;增强扫描见增厚胆囊壁明显不均匀强囮肝脾周围可 见水样低密度带。 (2)胆管癌 平扫:肝内胆管明显扩张以左侧为重,肝门部结构紊乱肝外胆管未 见扩张,未见胆囊显影胰腺形态密度未见异常。脾不大增强扫描:肝内 扩张胆管显示清楚,扩张的肝内胆管在肝门部变细相当于肝门水平可见低 密度影,边缘模糊强化不明显。 4、胰腺 (1)急性胰腺炎 胰腺体积增大腺体肿大,实质正常羽毛结构消失密度均匀减低。胰 腺边缘轮廓模糊周围脂肪间隙消失,并见大量液体渗出影渗出影主要积 聚在胰周、脾门、肾旁间隙,左侧吉氏筋膜明显增厚腹腔内可见液性渗出 影。扫描层面肝实质密度明显减低血管呈相对稍高密度影。增强:胰腺实 质强化不均匀胰颈及部分胰体实质密度相对减低。胰周渗出性液体无增强 改变胰周血管形态规则,无受侵改变 (2)慢性胰腺炎 平扫:胰腺实质萎缩,体积明显减小形态尚规则,胰管扩张明显胰 头不大,胰周脂肪间隙存在增强:胰腺实质均匀一致强化,致使胰管显影 更清晰未见异常密度病变。 (3)胰岛细胞瘤 平扫:胰体尾茭界部背侧见圆形等密度影略突出胰腺表面,边界较清 直径为 2.3mm。增强:病灶明显均匀强化以动脉期显著,静脉期后逐渐呈 等密度改變同时可见左侧肾上腺亦明显粗大,形态不整MPR 重建:可见

肿瘤具体位置及全貌。 (4)胰腺癌 平扫:胰尾明显增大失去正常形态,实質内见低密度区边界不清。 病变与脾脏内侧实质关系密切 肝 S3 段实质内见类圆形低密度区, 边缘模糊 增强后胰尾处病变。余周围正常實质相比呈少血供改变相邻脾实质呈不规 则强化。 肝左右 S3 段低密度区呈环形强化中心可见坏死区(肝内转移灶)。 5、脾脏 (1)脾的恶性淋巴瘤 脾外形增大实质内见多个低密度区,边缘模糊不清增强后病变不规 则轻度强化,部分病灶有融合趋势病灶与正常脾实质形荿“地图样改变”。 (2)脾血管瘤 平扫 CT:脾脏多发不规则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周边见团状或 粗斑点状强化灶,动态 CT 增强扫描显礻病灶逐渐向中心部增强延迟扫描较 小病灶全部染色增强,与正常脾组织呈等密度 (3)脾外伤 平扫:脾稍肿大,内部密度不均匀可見多条裂隙及囊状低密度区,沿 脾后部及内缘分布内呈混杂密度。肝脏增大左叶显著。肝表面光滑内 部密度均匀。肝门、肝裂不宽增强:脾脏不均匀强化,可见贯穿脾脏前后 的低密度区;脾下见圆形低密度区内部密度不均匀。 (4)脾大 平扫:肝脏体积缩小各叶仳例失讶,以肝右叶缩小为著肝表面次光滑, 可见小结节状突起肝实质密度欠均匀。脾脏增大增厚其前部增大向下超 过肝下缘-,向囿超过腹中线左肾及下腹肠管受压移位。腹膜后未见确切肿 大淋巴结影增强扫描:肝实质强化欠均匀。门脉及脾静脉增粗约 18mm。 肝门、脾门周围及胃底部见多发纡曲扩张血管影

第 7 节 泌尿生殖系统 1、肾 (1)正常增强 CT 平扫:双肾大小正常,肾实质及双侧集尿系统形态及密喥未见异常肾 周脂肪间隙清晰,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双输尿管未见扩张及肿块。膀胱充 盈良好未见确切占位。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結

(2)肾发育不良 平扫:左肾轮廓明显缩小,局部肾实质变薄并见条形钙化;右肾代偿 性增大。增强:右肾实质各期强化未见异常咗肾偏前外方局部实质变薄, 其余实质强化尚可左肾盂略扩张。余未见特殊 (3)马蹄肾 双侧肾盂肾盏内可见造影剂充盈,双肾下极在丅腔静脉与腹主动脉前方 可见实质相连双肾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病灶,左肾盂略饱满扫描范围其 余脏器未见确切异常。 (4)慢性肾盂腎炎 平扫:左肾体积缩小肾实质不均匀变薄,轮廓不整可见肾盂肾盏轻 度扩张,肾盂部分位于肾轮廓外;右肾实质未见异常密度影輸尿管走行区 未见异常。脾脏轻度增大约 5 个肋单元。膀胱充盈不佳壁厚且不均。增 强扫描:肾上腺皮质轴强化期及实质强化期右肾实質显影良好左肾肾上腺皮质轴不均匀萎缩 变薄,其余实质强化正常延迟扫描左侧输尿管全程扩张,管壁稍厚且模糊 周围脂肪内见细條状密度增高影,膀胱充盈壁较光滑。 (5)肾脓肿及肾周脓肿 平扫:左肾体积明显增大其中部后方可见囊实性肿块影,肿块密度不 均勻呈等低密度,平均 CT 值约为 30Hu 左右突出于肾轮廓之外,肾周筋 膜增厚肾周脂肪囊内可见网格影。增强扫描:肿物不均匀强化成多囊狀, 邻近肾实质局部强化减低肾旁后间隙内可见囊性病变,呈边缘强化中央 坏死区未见强化,同侧肾盂受压未见积水扩张。腹膜后未见肿大举巴结 扫描所示肝脏、脾脏及胰腺内未见异常改变。 (6)肾结核 平扫:右肾相对缩小边缘不光滑,肾周筋膜未见破坏肾内結构不清, 可见高低混杂密度影其内似见分隔,CT 值 60~240HU右上段输尿管内见 不均匀高密度影。左肾大小、形态、密度未见异常所示肝、膽囊未见异常。 增强扫描:左肾各期强化未见异常右肾未见明显强化,右肾动脉细小肾 静脉未见充盈。重建显示右输尿管长段钙化 (7)肾囊肿 右肾中上极后部见一类圆形低密度灶, 边缘光滑锐利 大小约 8.4cm× 7. 4cm,病灶向前方压迫右侧肾盏、肾盂并推挤右肾前移左侧肾脏夶小、形态 及密度未见异常。胆囊体部背侧见小圆条形高密度影大小约 10mm×8mm,

胆囊壁光滑规整增强扫描:右肾中上极病灶各期均未见强囮,左肾未见异 常 (8)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平扫:右肾上极正常肾组织结构破坏,可见 6cm×7cm× 7cm 不规则形占 位病变膨胀性生长,密度不均可见脂肪密度(CT 值-36HU)及软组织密度, 并见片状较高密度影CT 值 58HU。左悔上极靠近脊柱可见一囊性占位轮廓 清晰,边缘光滑横断面约 2.5cm×l.6cm。增强扫描:右肾上极占位病变可 见不均匀强化内部可见紊乱的强化血管影。左肾上极靠近脊柱旁囊性占位 不强化其余双肾实质正常强囮。肾门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技巧规范(X 线、CT)

传统 X 线诊断报告书写技巧

第 1 节 头颅 1、 鼻窦 (1) 鼻窦炎 右侧额窦、 左侧上颌窦窦腔密度增高 透过度减低,右侧上颌窦黏膜增厚 窦壁骨质结构未见异常。余未见异常发现 (2) 鼻窦囊肿 右侧上颌窦腔底壁可见边缘光滑的半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右侧上颌窦腔扩 大右侧上頜窦粘膜下 肾上腺皮质轴白线连续;余鼻旁窦窦壁粘膜光滑,粘膜下肾上腺皮质轴 白线清晰 (3)良性肿瘤 右侧筛窦窦壁旁小圆形骨性密喥影,内可见骨小梁其余诸鼻旁窦窦腔透 过度良好,窦壁光滑余骨质未见异常。双鼻甲肥厚 (4)恶性肿瘤 左侧上颌窦窦腔扩大,其外侧壁轮廓模糊、骨质疏松窦壁骨质呈溶骨性 骨质破坏、消失;左侧 上颌窦内侧骨壁模糊。右侧上颌窦窦腔密度增高透光度减低,为匼并上 颌窦炎

2、眼眶 (1)肿瘤 右眼眶普遍性扩大,右眼眶内骨质破坏、吸收右上颌窦深部顶壁-眼眶 底壁下陷,右眼眶外侧 壁骨缘不連续呈溶骨性骨质破坏改变。左眼眶未见异常发现 (2)眼异物 右眼眶内偏外侧可见一圆形异物影,直径约 5.0mm边界光滑锐利,侧位 可见異物位于球内距 角膜缘约 15.0mm。局部骨质未见异常 3、耳部 (1)中耳乳突炎 右侧乳突气房发育尚可,但透光度减低密度增高。乳突蜂房骨性间隔厚 薄不均未见骨质破 坏。左侧乳突气化良好其内未见异常密度影,乳突蜂房骨性间隔厚薄均 匀、清晰完整 (2)胆脂瘤 右耳乳突气化不良,透光度减低右耳上鼓室稍扩大,边缘骨质呈硬化改 变前鼓嵴变尖,听小 骨吸收;鼓窦入口受侵略开大 4、鼻、咽、喉部 (1)腺样体肥大 鼻咽顶后壁软组织肿胀,厚约 10mm气道明显受压变窄。

(2)咽后壁脓肿 咽后壁软组织影增厚厚约 5mm,气道略受压颈椎曲度變直。 (3)鼻咽癌 鼻咽顶后壁见软组织肿块样增厚 呈僵硬感, 与正常咽后壁组织境界不清 表面尚规整,斜坡局 部骨质破坏 (4)茎突過长综合征 双侧茎突末端超过第二颈椎横突,余骨质形态及关节未见异常改变 (5)喉癌 喉侧位像见会厌喉面增厚。局部见隆起肿块影表面不光滑。喉正位体层 像显示右侧杓会厌皱襞 及室带软组织肿块影梨状窝狭窄,喉室变浅声带肿胀。

第 2 节 胸部 1、肺 (1)正常肺部 胸廓对称,纵膈居中双肺野纹理清晰,双肺门影不大双侧膈肌光滑, 肋膈角锐利心脏形 态、大小及位置在正常范围. (2)大叶性肺炎 囸位像右肺中下野可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密度均匀上界清楚呈水平走 行,下界模糊不清右

心缘模糊不清,肺野透亮度减低侧位像見右肺中叶呈实变改变,叶间胸 膜无凹陷肺门无异常 增大。左肺未见异常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心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属 正常范围。 (3)支气管肺炎 双肺纹理增强左肺中下野纹理紊乱、模糊,左肺有沿肺纹理分布的小斑 片状模糊影双侧肺门 影不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心脏形状、大小属正常范围 (4)支气管扩张 双肺纹理增强、紊乱,以中下肺野为著且双侧中下肺野内中带可见沿肺 纹理走荇分布的多发囊 状透亮影,呈蜂窝状改变左肺下野膈上区透过度增高,肺纹理减少双 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 利心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属正常范围。 (5)肺脓肿 正位像左肺中野中外带可见大片密度增高影其内密度不均,可见大小约 4cm×4.5cm 的空洞 空洞内壁光滑,壁较厚 其内有气液平面, 侧位像病灶位于左肺下叶背段 右肺纹理清晰。双肺 门影未见增大、增浓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心脏形态、大尛及位 置在正常范围 (6)肺结核

A)原发综合征 右肺上野中外带可见片状实变影,边缘模糊右肺门影增大,肺内实变影 与增大的肺门之间鈳见 索条影相连左肺纹理清晰,肺门影未见增大、增浓双侧膈肌光滑,肋 膈角锐利心脏形态、 大小及位置在正常范围。 B)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双肺野内均匀、弥漫分布大小相似的粟粒状结节影双肺野透光度减低, 呈磨玻璃状改变肺门 影增大、增浓。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心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在正 常范围 C)浸润型肺结核 D)结核性胸膜炎 右侧中下肺野呈一致性密度增高,上缘为外高内低的弧線状右肺门及右 心缘显示不清,右侧肋 间隙增宽纵隔向健侧略移位,右侧膈肌显示不清左肺未见异常。左侧 膈肌光滑左肋膈角锐 利。心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在正常范围 (7)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A)右肺上叶中央型肺癌 右肺门区可见一较大的肿块影, 大小约 5.0cm×6.0cm 肿块边緣呈分叶状。

窄右侧水平叶间胸膜增厚。中上纵隔影增宽左肺未见异常。双侧膈肌 光滑肋膈角锐利。心 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在正常范围 B)右肺上叶周围型肺癌 右肺中野中外带可见一类圆形致密肿块影,大小约 5.5cm×5.0cm肿块边 缘呈分叶状,有短细 毛刺肿块内密度均匀,其内无空洞周围无卫星病灶。右肺门影不大 左肺未见异常。心脏形 态、大小及位置在正常范围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8)肺轉移瘤 双肺野内散在分布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结节影,以中下肺野中外带为多 结节边缘清晰光滑,密 度均匀其内无空洞及钙化,大小約 1cm×1.5cm~3cm×4cm 不等双肺 门影不大,双侧膈肌 光滑肋膈角锐利。心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在正常范围 (9)气管、支气管异物 A)左主支气管可透 X 线异物 左侧胸廓饱满,左肺野透过度增高吸气和呼气时无明显变化。透视下纵 隔摆动即呼气时纵隔 右移,吸气时纵隔恢复正常左側膈肌低平,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心脏形态、大小未见 异常表现

(10)肺水肿 A)肺泡性肺水肿 双肺野内以肺门为中心广泛分布斑爿状实变影,尤以右肺下野为著实变 影密度较高,边缘模 糊双肺门影增大、模糊。心尖向左下移位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B)間质性肺水肿 双肺上野纹理增粗,双肺中下野外带可见横行线状影与胸壁垂直长 2~ 3cm,即 KerleyB 线 肺门影未见增大、增浓。心脏横径增大心尖向左下移位。双侧膈肌光滑 肋膈角锐利。 2、纵隔 (1)胸腺瘤 中下纵隔内胸腺瘤正位像左侧中下纵隔内和侧位像前纵隔内可见软组织 影向左侧胸腔突出,密 度均匀未见钙化,边缘光滑呈分叶状其后方可见被遮盖的肺纹理。余 肺纹理清晰肺门影未 见增大、增浓。双側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2)恶性淋巴瘤 上中纵隔明显增宽呈软组织密度,密度均匀未见钙化,边缘清晰呈波 浪状气管受压变窄。 双肺内纹理清晰肺门影未见增大、增浓。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3、胸膜

(1)气胸及液气胸 左侧胸腔上外侧部可见无纹理区无紋理区内侧可见被压缩的肺边缘,左 肺体积明显缩小左侧 肋膈角变钝。左侧肋间隙增宽纵隔略向右移。右肺未见异常右肋膈角 锐利。 (2)纵隔气肿 正位像左侧心缘旁可见条带状气体影外缘见被推压向外移位的纵隔胸 膜。侧位像上见气体影位 于纵隔胸膜前方将纵隔胸膜向后推移。双肺内纹理清晰肺门影未见增 大、增浓。膈肌光滑 肋膈角锐利。 4、膈肌(膈膨升) 右侧膈肌前部呈半球形向上膨凸膈肌上方可见横行条带影,余双肺野纹 理清晰肺门影未见增 大、增浓,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透视下膈肌运动减弱心脏形态、 夶小及位置在正常范 围。

第 3 节 心脏 1、正常心脏 双肺野透光度正常血管纹理清晰,肺内未见异常密度区膈肌光整,肋 膈角锐利心脏及夶血

管影在正常范围,心脏各弓形态正常心胸比值 0.5。 2、先天性心脏病 (1)房间隔缺损 双肺血管纹理增多双侧肺门影增大,心脏呈“二尖瓣型”轻度增大主 动脉结小,肺动脉段明 显凸出心尖圆隆,右心房增大至右二弓向右、上凸出心胸比值 0.6。 右前斜位心前缘下部 祐室段膨隆,心膈接触面增大心前间隙缩小。食管未见受压移位左前 斜位,心前缘前凸以 肺动脉圆锥部为著。心后缘后凸余心脏各弓形态未见异常。两侧膈肌光 整肋膈角锐利。 (2)室间隔缺损 双肺血管纹理增多增粗,肺门影增大肺内未见异常密度区。心影重喥 增大呈“二尖瓣 型” 。 肺动脉段凸出 左四弓延长, 心尖圆隆 心膈面增宽。 心胸比值 0.73 右前斜位,心前 缘突起心前间隙明显缩小,食管未见受压移位左前斜位,心右缘下段 明显向后膨隆心后间 隙消失。余各弓形态未见异常膈肌光整,肋膈角锐利 (3)动脉导管未闭 双肺血管纹理增多,增粗肺门影增大,肺内未见实质病变心影中度增 大,心胸比值 0.59主

动脉结增宽,可见“漏斗征” 肺动脉段凸出,心尖部向左下延伸心右 缘可见“双房影” 。侧 位心前缘与胸骨接触面延长心前间隙缩小。心后缘左房段后移食管中 段受压,心后间隙缩 小双侧膈肌光整,肋膈角锐利 (4)法洛氏四联症 双肺血管纹理减少,双侧肺门影缩小右肺门周围见粗乱的网状血管影, 肺内未见实质病变心 影重度增大, “靴形心” 心胸比值 0.70。主动脉结增宽心腰凹陷,心尖 圆隆上翘侧位示心 前间隙缩小,肺动脉縮小余各弓形态未见异常。膈肌光整肋膈角锐利。 3、高血压心脏病 双肺透过度正常肺纹理略增强,肺内未见实质病变纵隔居中,惢影轻 度增大呈“主动脉 型” 。主动脉结增宽左室段上部圆隆。心胸比值 0.55膈面光整,肋膈 角锐利 4、风湿性心脏病 A)二尖瓣狭窄 双肺呈淤血,上肺静脉增宽心脏呈“二尖瓣”型,中等增大心胸比值 0.60。心右缘可见“双 边影” 左侧位像,心前缘右室段膨隆右心室與胸骨接触面增大,食管 左房段一度压迹食管

下段向后食管前间隙在。余心脏各弓形态未见异常膈面光整,肋膈角锐 利 B)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正位像见双肺纹理增强模糊, 双上肺静脉扩张 双肺门影稍浓, 心影呈 “二 尖瓣”型肺动脉段 突出,左心耳突出心尖略姠左下移位,心右缘见“双边影” 右前斜位 食管明显受压后移。左 前斜位左主支气管抬高心后缘向后移位并略向下移。余无特殊所见 C)联合瓣膜病 双上肺静脉扩张,下肺纹理增多模糊,右肋膈角处见 KerleyB 线余肺 内未见异常密度区。肺 门影稍大心影重度增大,心胸比徝 0.72左四弓延长,心尖圆钝气管 分叉角开大,心右缘见 “双边影” 右侧位心脏前后径扩大,心前间隙消失心后缘上段饱满。 可见光整肋膈角锐 利。 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之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桶状胸双肺透过度尚可,肺纹理增粗紊 乱右侧锁骨下区见少 许結节硬化及纤维条索影。纵隔居中肺门影不大。心脏横径不大肺动 脉段突出,右下肺动脉 增宽心尖圆钝。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6、心肌病 A)扩张型心肌病 两肺轻度淤血上腔静脉增宽,心影向两侧扩大左四弓下延,心膈面增 宽心胸比值 0.75。侧 位像显示右心增夶心前间隙消失,食管受压向后移位透视下见两侧心 缘搏动减弱。膈面光 整肋膈角锐利。 B)肥厚型心肌病 双肺血管纹理正常 肺内未见异常密度区。 心影中度增大 呈 “主动脉型” , 左室段圆隆向左下 方增大右二弓膨隆,余各弓形态未见慢性异常心胸比值 0.56。膈面咣 整肋膈角锐利。 7、心包病变 (1)心包积液 两肺血正常心影呈球形,高度增大心脏各弓形态消失,上腔静脉扩张 心胸比值 0.92。左侧 位像心影普遍向前、向后扩大,左主支气管和食管受压向后移位双膈 面光整,肋膈角锐利 (2)缩窄型心包炎 轻度肺淤血。上腔静脉影增宽心影呈中度增大,心脏正常弧度消失左、 右心缘平直,左心缘 隐约可见不规则条带状钙化影右胸下部胸膜肥厚。侧位像右惢室前部

和膈面,见不规则条带 状、斑片状及结节状钙化影余肺内未见异常密度区。左膈光整肋膈角 锐利。 (3)心包囊肿 两肺血少惢影“球形”增大,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饱满,心尖圆隆 右二弓明显向右向上膨 出。侧位心前缘上段膨出心前间隙缩小。另于右心膈角部有一半圆形阴 影向外方凸出边缘光 滑, 未见分叶及钙化征象 侧位位于心影后下方。 余肺内未见异常密度区 膈肌光整,肋膈角銳 利

第 4 节 胃肠道造影 1、食管 (1)正常食管 食管全程粘膜皱襞规整、连续,食管壁光滑、柔软生理压迹形态自然、 边缘光滑,食管内钡劑 通过顺利 (2)食管炎症 1)A)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下段粘膜皱襞粗乱、扭曲,皱襞连续无破坏局部食管管壁轻微痉挛 呈锯齿状,管壁蠕動减

弱食管胃交界部位于膈下,贲门粘膜形态正常转动体位可见胃内钡剂 反流入食管下段。 B)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下段粘膜皱襞粗乱、扭曲皱襞连续无破坏。食管下段局限挛缩呈限 局性环形狭窄管壁不 光整,食管缩短下方接扩大的膈上疝囊,胃内钡剂向上反流 2)腐蚀性食管炎 A)自主动脉弓下方食管管壁不规则,可见多发小刺状、线状、斑片状糜烂 和溃疡食管粘膜皱襞破 坏,食管管腔呈明显痉挛囷不规则广泛向心性狭窄狭窄呈连续性,范围 长 B)自主动脉弓下方水平食管中下段管腔呈均匀向心性狭窄,狭窄呈连续性 似“铅管狀” ,食管管 壁不规则 僵硬、 蠕动消失。 造影剂通过狭窄段受阻 食管上段管腔扩张。 3)食管消化性溃疡 食管下段粘膜皱襞增粗、迂曲距贲门上约 2cm 处食管后壁可见龛影,大 小约 6mm类圆形, 边缘光滑底部平坦,龛影与食管长轴走行一致切线位突出于食管轮廓 之外,侧位龛影似狭颈 状与食管相连局部食管呈向心性环状狭窄,形态较固定钡剂通过狭窄 段无明显受阻。 (3)食管裂孔疝

短食管型食管裂孔疝 较短的食管下方接扩大的膈上疝囊二者之间可见限局性环形缩窄。胃内 钡剂可向上反流下段 食管腔狭窄,壁不光整立位时膈上疝囊恒定存在不消失。 滑动型食管裂孔疝 胃食管前庭段和贲门上移食管胃角变钝,膈上心后见充盈钡剂的疝囊 疝囊大小约 3cm×2cm,疝囊内出現胃粘膜皱襞并经增宽的食管裂孔与膈下胃粘膜 皱襞相连。可见典型膈 上“三环征” 即疝囊上界与食管之间收缩环“A 环” ;食管胃交堺部“B 环” ,粘膜交界处“Z 线” ;疝出的胃经过膈食管裂孔产生的环状狭窄区立位时膈上疝囊可消 失。可见胃食管反流 食管旁型食管裂孔疝 食管胃交界部和贲门位置位于膈下,胃底在食管旁疝入胸腔膈上心后见 充盈钡剂的疝囊,疝囊 大小约 3cm×3cm疝囊内出现胃粘膜皱襞,并经增宽度食管裂孔与膈下 胃粘膜皱襞相连口服 钡剂后先沿食管贲门流入胃腔,而后进入膈上之疝囊内疝囊位于食管旁 并对食管形荿压迫,立 位时膈上疝囊恒定存在不消失 混合型食管裂孔疝

胸透和平片上可见膈上心影重叠处的含气疝囊影,立位时囊腔内可见液平 面贲门位于膈上,膈 上心后见充盈钡剂的疝囊疝囊大小约 5cm×5cm,食管胃交界部、胃底 均疝入胸腔疝囊位于 食管旁并对食管形成压迫,疝囊内出现胃粘膜皱襞并经增宽度食管裂孔 与膈下胃粘膜皱襞相 连。钡剂经过贲门后同时流入膈下之胃腔及膈上之疝囊内可见胃食管反 鋶征象。 (4)食管静脉曲张 食管静脉曲张 食管中、下段粘膜皱襞增宽、迂曲可见蚯蚓状、串珠状充盈缺损,管壁 边缘不规则食管张力 減低,管腔轻度扩张管壁蠕动减弱,钡剂排空迟缓但无梗阻。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食管中下段粘膜皱襞增宽、迂曲可见蚯蚓状、串珠狀充盈缺损,管壁边 缘不规则食管张力减 低,管壁蠕动减弱钡剂排空迟缓。贲门胃底部可见葡萄状、息肉状、分 叶状充盈缺损粘膜皺 襞连续,局部胃底部胃壁柔软 (5)食管癌 1)早期食管癌(隆起型) A)食管中下段后壁粘膜呈不规则斑片状扁平隆起,隆起高度>5mm呈分葉

状边缘,表面粗糙 呈凹凸不平颗粒状。局部食管管壁柔软蠕动良好。充盈像显示局部管壁 突向管腔内扁平状充盈 缺损影表面不光滑,食管管腔未见明显狭窄 B)食管癌术后再发早期食管癌(凹陷型) 切线位食管上段前壁管壁不规则,可见一个纵行浅龛影龛影位于喰管轮 廓之内,边缘较光滑 局部粘膜皱襞破坏。病变区与周围食管壁分界清楚病变段局部管壁略显 僵硬,蠕动差钡剂通 过顺利。食管中下段与残胃连接吻合口局部呈限局环形缩窄,较光滑规 整未见确切龛影及充 盈缺损,吻合口钡剂通过顺利 2)食管癌(髓质型) A) 喰管中段较长的约 6cm 管腔呈向心性狭窄, 狭窄段与正常食管分界清楚 自管壁向腔内生长不规 则充盈缺损影,病变表面有大小不等之龛影表面粘膜皱襞破坏、中段, 局部管壁僵硬蠕动消 失。食管上段管腔扩张钡剂通过狭窄段受阻。 B)食管癌(蕈伞型) 食管中段管腔内菜婲样充盈缺损影大小约 5cm×3cm,呈偏心性与食 管右侧壁关系密切,表 面不规则有浅溃疡,粘膜皱襞破坏、中断病变与周围正常管壁分堺清

楚,局部食管管腔略膨 胀扩张钡剂在梗阻上端呈不规则“杯口状” ,钡剂通过受阻 C)食管癌(溃疡型) 食管中下段右侧壁见约 7cm 范圍的多发尖刺状溃疡, 溃疡边缘及底部形成 不规则隆起充盈缺损影 突向管腔内表面不规则,粘膜皱襞破坏、中断龛影位于食管轮廓之內。 局部食管管腔呈偏心 性狭窄病变段与正常食管分界清楚,钡剂通过部分受阻 D)食管癌(浸润型) 食管中段管腔呈向心性狭窄,长喥约 4cm病变表面光滑、僵硬,与正常 食管分界较清楚狭窄 上端食管明显扩张,钡剂通过病变段延迟 (6)食管平滑肌瘤 充盈相:食管下段后壁突向管腔内之半圆形充盈缺损影,与食管壁呈钝角 相交;双对比相:钡剂 沿肿瘤边缘绕流肿瘤周边钡剂环绕涂布呈“环线征” ;粘膜相:食管粘 膜呈“桥状”皱襞,皱 襞完整无破坏病变周围食管壁柔软,扩张良好钡剂通过无受阻。 (7)食管贲门失迟缓症 食管全程高度扩张管径可达正常管腔的 4~5 倍,食管内多量粘液潴留 造影剂呈雪片状或滴注 状下沉,钡剂稀释食管张力明显下降,蠕动消失食管下端鸟嘴状或萝

卜根状狭窄,钡剂到达 狭窄段重力使贲门轻度开放,少量钡剂喷射状进入胃内 (8)食管憩室 A)咽食管憩室 约平頸 7 椎体水平食管上段向左侧突出的下垂的囊袋状影,直径约 3cm× 3cm边缘光滑,内部 无食物残渣残留其内钡剂可排出。 B)食管多发憩室 食管各段多数小囊袋状影突出于食管壁外 大小不等, 较大者直径约 1.5cm ×1cm部分可见窄 蒂与食管相连,正常食管粘膜走行其中食管壁蠕动良好,憩室内钡剂可 排空 C)食管中段憩室恶变 食管中段右后壁见突向管腔外的巨大囊袋状影,较宽基底部与食管相连 大小约 5cm×4cm,囊 壁不规則增厚可见多发充盈缺损突向囊腔内。吞服钡剂后同时充盈囊腔 和流入下段食管内囊 腔内钡剂排空延迟。 (9)食管异物 食管入口处见鈈规则异物影正位呈冠状位,侧位呈矢状位扁平状 2、胃

双对比像显示胃腔壁线光滑规整,胃窦区胃小区大小一致胃小沟宽窄均 匀。 (2)胃炎 1)急性胃炎 急性腐蚀性胃炎 食管下段管壁不规则可见多发小刺状溃疡,食管管腔呈明显痉挛和向心 性狭窄胃粘膜水肿增 厚,見多发、形态不规整的浅表龛影胃窦腔缩窄。 2)慢性胃炎 A)萎缩性胃炎 双对比像示胃窦部胃小区大小不等胃小沟宽窄不一,部分胃小沟變平、 消失胃腔壁线光滑规 整,胃粘膜皱襞增粗、迂曲 B)糜烂性胃炎 双对比像示胃窦部胃小区大小不等,部分胃小区增大呈椭圆形透煷灶其 中心可见点状钡斑。胃 腔壁线厚薄不均胃内潴留液增多。 C)肥厚性胃炎 双对比像胃窦部见多发大小不等等圆形炎性息肉影胃壁轮廓锯齿状,边 缘较光滑粘膜像示粘 膜皱襞增粗,紊乱粘膜纹连续无中断,与正常段呈过渡状胃窦部张力 增高呈玉米穗状,胃幽

門管增宽纵行胃粘膜走行其中,十二指肠球底受压 D)巨大皱襞症 充盈像:粘膜皱襞巨大,状如脑回扭曲紊乱,胃大弯呈粗锯齿状蠕动 和柔韧性基本正常,胃 腔无狭窄加压像粘膜仍有弹性,迂曲的粘膜可变形 (3)胃溃疡 轴位像胃体后壁见一个类圆形钡斑, 大小约 8mm×6mm 切线位呈乳头状, 边缘光滑整齐底 部平整,钡斑周围粘膜皱襞水肿、纠集均匀到达溃疡边缘。 (4)胃癌 1)早期胃癌 A)贲门胃底早期癌(I 型) 贲门区见一个突出于粘膜表面的椭圆形隆起型病灶在局部形成境界锐 利、边缘光滑的充盈缺损 影,大小约 12mm×15mm高度>5mm,接近小彎侧表面略显不光滑钡 剂绕流通过病灶表 面,钡剂通过贲门无明显受阻 B)早期胃癌Ⅱa 型 双对比像显示胃体小弯侧可见数个堆积成簇状嘚浅表隆起型病灶,隆起高 度<5mm表面不规 则, 外形不规整 局部失去正常胃小区、 胃小沟形态, 病变侵犯范围约 30mm ×22mm局部小

弯侧腔壁线不規整,并形成限局性隆起和凹陷改变 C)早期胃癌 IIb 型 双对比像显示胃体中下部小弯侧后壁大范围粘膜面凹凸不平,微皱襞结构 不清胃小區圆隆增 大,边缘不整部分胃小区和胃小沟破坏消失。 D)早期胃癌 IIc 型 薄层法显示胃角前壁可见境界清楚的不规则状浅钡斑深度 <5mm,口部 鈈规则并有小结节状 影周边粘膜皱襞尖端呈杵状或削尖状,正常胃小区、胃小沟消失 E)早期胃癌 III 型 胃底部见一个类圆形钡斑,大小约 12mmXlOmm凹陷深度>5mm,边缘 较光滑双对比像显 示溃疡底部凹凸不平,可见不规则小结节状影周围粘膜皱襞呈杵状,邻 近溃疡边缘中断、破 坏鄰近粘膜僵硬。 2)进展期胃癌 A)进展期胃癌 BorrmannI 型 钡餐造影胃体后壁见不规则形充盈缺损影,大小约 5cm×4cm外形不 整略呈浅分叶状,表面 不光滑 病变基底周围粘膜皱襞连续, 胃壁较柔软并与肿瘤有明显分界。 B)进展期胃癌 BorrmannII 型 钡餐造影示胃角切迹消失胃窦部小弯侧见一个外形不规则的扁平状龛

影,大小约 3cm×4cm 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内,形态不规整其周边部可见指压痕凹入和裂隙征。 溃疡底部不光滑有大 小不等的结节。双对比像龛影周围癌性环堤外缘锐利与周围胃壁近似直 角相交。加压像显示溃 疡周围胃粘膜皱襞中断、破坏局部胃壁僵硬,蠕动消失 C)进展期胃癌 BorrmannⅢ型 钡餐造影,胃角切迹消失胃小弯侧见一个外形不规则的扁平状龛影,大 小约 4cm×2cm龛影 位于胃轮廓之内,形态不规整其周边部可见指压痕凹入和裂隙征。溃疡 底部不光滑有大小不 等的结节。龛影周围癌性环堤外缘溃疡周围胃粘膜皱襞中断、破坏局部 胃壁僵硬,蠕动消失 D)进展期胃癌 BorrmannⅣ型 胃窦部胃壁不规则增厚, 粘膜皱襞结节状 加压不变形, 胃小区广泛破坏、 消失局限胃腔狭 窄、变形,胃壁僵硬蠕动消失。 (5)胃平滑肌瘤 A)胃平滑肌瘤(壁内型) 贲门下方见椭圆形充盈缺损影病灶大小约 3cm×4cm,边緣光滑表面 粘膜无破坏,钡迹通过 贲门口出现绕流现象

B)胃平滑肌瘤(壁外型) 胃体上部近大弯侧后壁见 3cm×2cm 范围限局受压改变,表面粘膜皱襞展 平呈桥状皱襞,粘膜 皱襞连续无中断、破坏 C)胃平滑肌瘤(壁内外型) 贲门胃底区见同时向胃腔内突出的充盈缺损和向胃腔外突出的软组织肿 块影,大小约 6cm×5cm表面略不平滑,突向胃腔内肿块表面粘膜连续、展平状切 线位贲门胃底区限局性 光滑的胃壁外压跡影。 (6)胃息肉 A)增生性息肉 贲门区、胃体前壁、小弯侧多发结节状充盈缺损影大小不等,较大病灶 直径约 15mm表面光 滑,与周围胃壁汾界清楚分别以较宽基底或窄蒂与胃壁相连。 B)胃肠道息肉病 双对比像显示胃底、胃体部、十二指肠及空肠内密集多发半圆形充盈缺损 影直径在 5mm 以下, 无蒂 (7)胃平滑肌肉瘤 胃体小弯侧见巨大不规则肿块影,部分向胃腔内生长形成表面不光滑之充 盈缺损影表面粘膜皺

襞破坏,并形成不整形龛影;部分向胃外生长肿块推挤小弯侧胃壁。胃 体上部胃腔变形、狭 窄 (8)胃淋巴瘤 A)胃淋巴瘤(肿块型) 胃体大弯侧及后壁可见突向胃腔内的不规则菜花状充盈缺损,大小约 6cm × 5cm分叶状,表面 不光滑可见不规则表浅线状溃疡。肿块与胃壁关系密切宽基底相连。 胃腔变小胃壁柔软, 蠕动良好 B)胃淋巴瘤(浸润型) 钡餐检查:胃体部粘膜皱襞广泛粗大、 纡曲、紊乱,表面囿多发不规则溃 疡和结节胃壁广泛增 厚、变硬,胃腔稍缩窄变形胃壁仍具有一定的伸展性。 (9)胃扭转 A)器官轴型胃扭转 胃大弯沿其縱轴向上翻转致大弯位于小弯上方,大弯向上胃小弯凹面 向下。粘膜像显示胃粘 膜皱襞交叉呈倒“V”字型扭曲 B)网膜轴型胃扭转 胃竇、胃体向左上方环绕转位,胃幽门区和胃体下部翻至胃体左上方胃 底向右下移位,十二指

肠球指向右下十二指肠框形态正常。 (10)胃石 胃腔内类圆形充盈缺损影大小约 3cm×4cm,轮廓不光整表面有凹陷, 随体位变化 而在胃腔内移动发生位置改变 3、小肠 (1)正常小肠 空、回肠位置及粘膜形态正常,肠管管腔未见异常管壁轮廓光滑,肠管 间距均匀 (2)小肠结核 A)溃疡型肠结核 末段回肠限局 5cm 肠管不规则狹窄,局部粘膜皱襞紊乱可见多发大小不 等充盈缺损,其中心见 点状、不整形小钡斑肠壁呈锯齿状、形态不规整。 B)增殖性肠结核 回吂部及末段回肠受累肠段狭窄、缩短和僵直粘膜皱襞紊乱、消失,见 多数小息肉样充盈缺 损激惹征多不明显。回盲瓣增生肥厚盲肠內侧壁凹陷变形,小肠排空 延迟 (3)Crohn 病 Crohn 病(一) 小肠病变呈节段性和跳跃性,粘膜皱襞增粗、不规则肠壁边缘见多发尖

刺状溃疡,肠系膜侧较 重钡剂涂布不均致肠壁模糊不清。肠壁水肿、增厚肠间距加大。 Crohn 病(二) 病变呈节段性分布空回肠肠壁粘膜多发“卵石征” ,双对比像见不规则 的纵行及横行溃疡肠壁 水肿、增厚肠间距加大。肠系膜侧病变较重见多发纵行溃疡。 (4)小肠平滑肌瘤 盆腔段囙肠局部肠腔稍窄肠外间距增宽,呈突向腔外的弧形压迹大小 约 4cm,与周围正常肠 管分界清楚病变局部粘膜皱襞展平,未见粘膜破坏征象 (5)小肠腺癌 左下腹回肠肠管见限局管腔向心性狭窄,范围约 4cm见肠壁不规则充盈 缺损影向管腔内突出生 长,表面粘膜皱襞不规则破坏病变段与周围正常肠管分界清楚,肠壁僵 硬近端管腔有轻度扩 张。 (6)淋巴瘤 回肠肠管内多发性大小不等的结节状充盈缺损较夶者约 3.5cm,部分表 面伴有不规整线状溃 疡肠壁增厚、僵硬,管腔不规则狭窄或狭窄与扩张相间存在病变范围 较长,受累肠管粘连固 定

4、结肠 (1)正常结肠 结肠框形态正常,结肠壁光滑结肠袋及肝、脾曲形态正常。 (2)溃疡性结肠炎 A)横结肠及降结肠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 双对比像横结肠及降结肠结肠袋形消失粘膜多发溃疡内存积钡剂如小钡 斑改变,充盈像示结肠 外壁边缘锯齿状改变 排空像粘膜鈈规整, 见多数突出肠腔轮廓外的龛影 呈尖刺状。 (3)结肠癌 A)结肠癌 BorrmannI 型 结肠腔内限局不规则的充盈缺损大小约 4cm×3cm,表面不光滑息禸 状肿块呈宽基底锐角与 肠壁相交,与周围肠壁分界清楚局部肠壁蠕动消失。 B)结肠癌 BorrmannⅢ型(浸润溃疡型) 升结肠管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損影大小约 6cmX×4cm,表面不光滑结节 状并形成巨大不整形 溃疡,局部肠腔呈偏心性狭窄、变形肠壁僵硬,蠕动消失 C)结肠肝曲癌 BorrmannⅣ型(浸润型) 结肠肝曲肠腔限局狭窄,长度约 5cm见不规则结节状充盈缺损突向肠腔 内,呈“果核征” 表 面粘膜皱襞破坏,失去正常粘膜形態代之以肿瘤表面不规则结节。局部

肠壁僵硬蠕动消失。 (4)憩室与息肉 结肠肝曲多发憩室 双对比像显示结肠肝曲多个突出于肠壁轮廓外的圆球状影 大小 6~9mm, 边缘光滑呈“水泡 样”征象,其内可见气液平 结肠息肉 双对比像乙状结肠结肠腔内境界光滑锐利的圆形充盈缺损,约 15mm× 10mm有长蒂与肠腔相 连,压迫下可移动充盈像息肉表面略凹凸不平,局部肠壁柔软粘膜正 常。

第 5 节 泌尿生殖 1、肾脏 (1)正瑺尿路平片 双肾区、 双输尿管走行及膀胱区未见阳性结石及钙化影 双侧肾轮廓清晰, 大小正常双侧腰大 肌外缘清晰。 (2)正常静脉尿蕗造影 KUB:双肾区、双输尿管走行及膀胱区未见阳性结石及钙化影IVU:经 静脉注入造 影剂后,分 别于 7、15、30min 摄压迫像各一张解除压迫后即 35min 摄仰卧位全程

像。双肾盂盏于 7min 均显影解压后排泄良好。双侧肾小盏杯口锐利右侧肾盂呈喇叭形,左 侧肾盂呈分支型双侧 输尿管未见增寬,走行于双侧脊柱旁膀胱充盈,边缘光滑 (3)盂管交界部狭窄 KUB:双肾区、输尿管走行及膀胱区未见阳性结石及钙化影。IVU:经静 脉注叺造影剂后于 7、 15、30min 各摄一片35、45、55min 摄解除压迫后仰卧、俯卧、立位排 尿后三位片,右侧肾 盂肾盏、输尿管及膀胱显影及时形态无异常。35min 仰卧位片见左侧肾 盏明显积水扩张肾盂 浅淡,不全显影45min 俯卧位片见左侧盂管交界部梗阻圆钝,肾盂大部 分位于肾轮廓外输尿 管上段細线状,中下段未显影55min 立位排尿后片见造影剂排空延迟。 其余未见异常 (4)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并输尿管囊肿 KUB:盆腔内偏左可见一类圓形高密度影,大小约为 14mm×12mm边 缘光滑。IVU:静脉注 射造影剂后7、15、30、35、40、45、50min 各摄一片,双肾显影同步 右侧肾盂、肾盏、 输尿管显示清楚,肾盏杯口锐利喇叭型肾盂,输尿管纤细无扩张左侧 显示双肾盂、双输尿

管,双输尿管走行正常下位肾输尿管远端扩张,膀胱内高密度周围围绕 一低密度带粘膜粗 糙、增厚,与输尿管入口关系密切 (5)肾结石 KUB:右肾区可见一与肾盂肾盏形态吻合的鹿角形高密度影,整体大小约 为 6.0cm×4.5cm IVU:静脉注射造影剂后于 7、15、30、35、45min 各摄一片,双肾显影同 步右肾盂肾盏轻 中度积水扩张,平片所见高密度影位于肾盂肾盏内肾盂及中下组部分肾 盏内表现为充盈缺损。 左侧肾盂、肾盏显影良好小盏杯口锐利。双侧输尿管走行于脊柱两侧 未见扩张。膀胱充盈良 好边缘光滑。 (6)肾结核 KUB.双肾区、输尿管走行及膀胱区均未见高密度结石影两侧肾轮廓不 大,边缘清楚IVU: 经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分别于 7、15、30、35、50min 摄片左侧肾盂、肾 盏、输尿管及膀胱显 影良好,形态无异常右侧肾盂、肾盏 7min 开始显影,但较左侧浅淡松 压片上见右侧肾盂、肾 盏边缘形态不规整,肾盏不对称性扩张尤以下组肾盏明显,相应肾大盏 较窄右侧输尿管亦轻

度扩张。 (7)单純肾囊肿 KUB:右肾下极轮廓增大腹部泌尿系统区未见阳性结石及钙化影。IVU: 经静脉注入造影剂后 于 7、15、30、35min 摄片左侧肾盂肾盏显影良好,形态无异常可见 轻度逆流(扇状肾小管 逆流);右侧显影略延迟,右肾下极于断层片可见一个圆形低密度病灶直 径为 6.5cm,下组肾盏 受压上移未见破坏。双侧输尿管全程显影右侧略有扩张。膀胱未完全 充盈 (8)多囊肾 KUB:双肾外形略增大,双肾区、输尿管走行及膀胱区未见陽性结石及钙 化IVU:经静脉注入 造影剂后,分别于 7、15、30min 摄压迫像解除压迫即于 35、45min 摄 仰卧位、俯卧位全程 像见双肾影增大,双侧肾盂、肾盞变形可见多个弧形压迹,肾盏分离 部分肾盏颈部受压变 窄,远端肾盏扩张杯口变钝。双侧输尿管、膀胱形态未见异常 (9)肾癌 KUB:双侧肾区、输尿管走行区及膀胱区未见阳性结石及异常钙化影。 IVU:经静脉注入造影剂 后 7、15、30、35 及 40min 分别摄片7、15、30min 示左侧肾影较对侧增

大,中部明显向外 突出左肾上、下盏扩张呈圆钝状,肾盂及左肾中盏受压、推移呈“手 握球”征。35min、4 0min 解压后摄片显示左侧输尿管走行及形态未见异常右侧肾盏、肾盂、 输尿管形态正常,右肾 排泄正常膀胱充盈良好,形态无异常 (10)肾盂癌 KUB:双侧肾区、输尿管走行区忣膀胱区未见阳性结石及钙化。IVU:经 静脉注入造影剂后分 别于 7、15、30min 摄压迫像,解除压迫后 35min 仰卧位及 45、65min 俯 卧位全程像各一张 双肾显影时間正常。右肾小盏杯口变忙肾盏扩张,肾盂内可见分叶状充 盈缺损影右输尿管上 段和下段部分显影,未见扩张左肾盂肾盏、输尿管忣膀胱显影良好,形 态未见异常 (11)肾动脉狭窄 左肾动脉及其分支狭窄(先天性发育不良) 经股动脉插管, 导管远端置于肾动脉开口的仩方 注入造影剂并动态摄片, 腹主动脉及其大分支 显影右侧肾动脉及其分支显影清晰,形态无异常左侧肾动脉主干及其 分支普遍变細,呈移行 状主干的宽度仅为右侧的 1/2,管壁光滑完整无狭窄后扩张。

2、输尿管 (1)输尿管结石 KUB:右输尿管走行区盆腔段断续条形高密喥影左输尿管远端圆环状高 密度影,近侧输尿管 2 .5cm 长度密度升高IVU:经静脉注入造影剂后,分别于 7、15、30min 摄压迫像解除压迫后 35、40、55min 摄仰卧、俯卧、排尿后全程像各一张。双肾显影延迟双 侧肾小盏杯口变浅, 穹窿变钝肾盂形态未见异常。双侧输尿管增宽左输尿管全程显影,第 三生理狭窄处见充盈缺 损影边界清晰锐利。右输尿管盆腔段梗阻远侧未显影。膀胱显影较淡 其内未见确切充盈缺 损。 (2)输尿管癌 KUB:双侧肾区、输尿管走行及膀胱区未见阳性结石及钙化IVU:经静 脉注入造影剂后,分别 于 7、15、30min 摄压迫像解除压迫后 35min 仰卧位、45min 俯卧位全程 像各一张。左肾显影 及排泄时间正常左侧肾盂、肾盏、输尿管形态未见异常。右肾肾盂肾盏 稍扩张右输尿管平第 一骶椎水平管腔扩张,其内见充盈缺损边缘不光滑,呈菜花状大小约 2.5cm×2cm,其上输

尿管扩张其下输尿管形态、走行未见异常。膀胱充盈形态未见異常。 3、膀胱 (1)膀胱结石 KUB:右侧肾区可见一“枣核状”结石影膀胱底部可见一圆形钙化影。 IVU:注入造影剂后 7、15、30、35min 及 90min 各时相图像显礻:15min 时右肾轻微显影, 外形增大KUB 所见 右肾结石位于右盂管交界处, 直至 90min 右肾盂盏始终无清晰显示 右输 尿管未见显影。左肾显 影正常各组肾盏略饱满,左侧输尿管通畅未见狭窄及扩张。膀胱轮廓 光整其底部可见一圆 形更高密度影,与平片钙化影相符 (2)膀胱癌 KUB:雙肾区、双输尿管走行及膀胱区未见阳性结石及钙化影。IVU:经 静脉注入造 影剂后分别于 7、15、30min 摄压迫像各一张,解除压迫后摄 35min 仰卧位全程潒和 50min 膀胱双斜位像各一张双肾显影及排泄时间正 常。双侧肾小盏杯口锐利肾盂形态未见异常。双侧输尿管形态、走行未见 异常 膀胱壁欠光滑, 膀胱偏右侧可见一类圆形充盈缺损影 大小约为 3.6cm ×3.2cm,边缘不光滑 (3)膀胱输尿管反流 经尿道插管向膀胱内注人造影剂,膀胱充盈良好边缘光滑,左右转动体 位静息状态下即可见造影剂反流入双侧输尿管及肾盂肾盏内,进行排尿动

作时反流现象显示更明显咗侧肾盂、肾盏、输尿管形态正常,右侧积水扩 张 4、尿道 (1)后尿道瓣膜 近侧后尿道及膀胱颈显著扩张,前尿道管径正常两段之间可見透亮线自 尿道前壁向后上方倾斜。近侧尿道扩张段的远端圆隆向前下突出。膀胱小 梁形成未见膀胱输尿管反流。 (2)尿道外伤性狭窄 平片见左侧闭孔不圆滑耻坐骨结合部膨大,为陈旧骨折改变经造瘘引 流导管向膀胱内注入对比剂,排尿时见尿道膜部不规则狭窄長约 1cm,宽 约 2mm其近段较扩张,尿液尚能通过前尿道显影,宽度异常膀胱边缘 不甚光滑,未见憩室形成 (3)尿道直肠瘘 单纯透视未见異常。经导管向膀胱内注入对比剂排尿时见尿道膜部与球 部交界处向后突呈三角形,尖端呈细线状通向直肠尿道各段通畅,尿液通 过順利 5、女性生殖 (1)环定位 盆腔内见一椭圆形环状金属影,距正中线偏左 2.2cm距耻骨联合上缘 7.5cm。 (2)子宫输卵管造影 经插管注入造影剂孓宫显影,呈倒三角形边缘光滑,双侧输卵管显影

壶腹部阻塞,积水扩张呈指状未见造影剂弥散入盆腔。

第 6 节 骨与关节 1、正常骨关節 X 线解剖及变异 右膝关节组成诸骨骨质形态、密度及关节间隙未见异常关节面光整,骨 骺与干骺端已闭合骨骺软骨板已消失,胫骨结節边缘规则亦已与胫骨愈 合。周围软组织形态与密度未见异常改变 2、先天性畸形(髋关节脱位) 右髋臼发育不良,边缘不规则小而陡直。髋臼角开大超过 35°,股骨 头向外上方移位,位于 Perkin 方格外上区域Shenton 线不连续。股骨头骨 骺发育小 3、软骨发育障碍 (1)软骨发育不铨 颅底骨变短小,枕大孔变小斜坡变深,颅盖骨相对增大腰椎椎体变小, 椎弓根间距从第 1 腰椎至第 5 腰椎逐渐变小呈“V”字形侧位见椎体前部 稍呈楔形,后缘轻度凹陷椎管前后径变短。骨盆变小髂骨变短呈方形, 坐骨大切变小、深凹呈鱼口状髋臼上缘变宽呈水平狀。尺桡骨粗短弯曲 干骺端增宽呈杯口状,骨骺被其包埋掌指骨粗短,诸骨接近等长 (2)石骨症 颅底骨硬化,密度增高以蝶鞍区、乳突区及眶顶为重。肋骨、锁骨、肩 胛骨明显硬化 所有椎体上下缘均致密增厚, 中间夹以松质骨 似夹心蛋糕。 骨盆不均匀性骨硬化髂骨的致密带与髂骨嵴平行,呈同心圆状组成膝关

节骨普遍性骨硬化, 骨松质、 肾上腺皮质轴和髓腔界限消失 干骺端硬化且杵状增粗, 两端均受累腓骨病理性骨折。手足诸短骨周边硬化中心可见松质骨结构 及骨中骨。 (3)成骨不全 头颅呈短小型双颞骨向外膨出,颅板变薄密度减低,可见多发性缝间 骨胸、腰椎各椎体变扁,骨质疏松椎板模糊不清,肋骨纤细肾上腺皮质轴薄。 左肱骨及尺、桡骨干变细骨密度减低,肾上腺皮质轴薄肱骨骨折有假关节形成, 干骺端膨大变形双侧胫骨、股骨密度减低,弯曲畸形干骺端增宽,不规 则 34、粘多糖病 (1)粘多糖病 I 型(MPS I) 头颅增大呈舟状,板障增宽、内板增厚蝶窦及乳突气化不良,侧位蝶鞍 变浅前后径增夶呈横置“J”形。肋骨近椎体端变细、后翻中前端增宽, 呈“飘带”状胸腰段(T12,L1 或 L1、2)椎体发育不良变小,并以此为 中心后突畸形其余腰椎前上缘发育不良,下缘变尖呈鸟嘴样突出髂骨翼 竖直,基底变窄呈倒三角形髋臼外上缘呈斜坡状变浅,髋臼角开大坐骨 竖矗,闭孔呈长圆形股骨颈干角开大,髋外翻掌、指骨非骺端变尖,干 骺端增宽呈弹头状 (2)粘多糖病Ⅳ型(MPS Ⅳ) 胸、腰椎体普遍变扁,中部呈舌状前突第 1、2 腰椎变小后移,椎间隙 稍增宽骶骨发育小。肋骨前端增宽脊柱端变细,呈飘带状髂骨翼宽短, 髋臼浅髖臼角开大,髂骨基底(体)宽而短呈“逗点”状,股骨头骨骺变

扁碎裂,股骨颈短髋外翻。腕骨骨化中心发育慢而少排列不规整,苐 2~4 掌骨近端变尖呈弹头状,掌骨干骺端增宽 5、骨折 (1)青枝骨折 右肱骨内侧髁上骨小梁扭曲,部分断裂肾上腺皮质轴可见限局性隆起,对位、对 线良好邻近软组织肿胀。 (2)长骨粉碎骨折 左肱骨中下段骨质碎裂可见 Y 形骨折线,断端形态不规则可见游离骨 碎片,骨折远端向内侧移位成角周围软组织肿胀。 (3)脊柱骨折 正位显示胸 12 及腰 2 椎体变扁左、右径增宽,椎体密度增高胸 12 椎 体改变较为奣显。侧位显示胸 12 及腰 2 楔状变形胸 12 椎体前缘可见碎骨 片,相邻椎间隙正常 6、骨软骨缺血坏死 (1)股骨头缺血坏死 A)双侧股骨头缺血坏死(Ⅱ期) 双侧股骨头关节面下方可见多个大小不等囊状透光区,其周围骨质增生硬 化以左侧为重,双侧股骨头表面光滑形态正常,髋關节间隙正常 B)双侧股骨头缺血坏死(Ⅴ期) 双侧股骨头内可见多个囊状透光区,大小不等周边可见斑片状骨质增生 硬化,双侧股骨头關节面断裂、塌陷、变扁关节间隙变窄,髋臼缘及股骨 头基底部骨质增生形成骨赘双侧股骨颈变短。

(2)跖骨小头缺血坏死 右足第 2 跖骨远端密度增高内可见不规则透亮区,跖骨头变扁、增宽 形态不规则,呈月牙形凹陷凹陷内可见游离骨块,其边缘增生硬化关节 間隙增宽。 7、化脓性骨髓炎 (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A)右侧肱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早期) 右前臂软组织弥漫性肿胀体积增大,密度增高肌肉与脂肪间隙模糊, 皮下脂肪层内可见粗大网状影右肱骨骨质未见异常。 B)右股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进展期) 右股骨中下段及远側干骺端髓腔内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的斑片状溶骨性破 坏其内见大小不等、境界清楚、密度增高的死骨,周边见层状骨膜增生及 骨膜三角形成周围软组织弥漫性肿胀。 (2)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左侧桡骨骨干广泛骨膜增生肾上腺皮质轴增厚,骨干粗大形态不整广泛骨质增 生硬化,密度增高骨髓腔部分消失,其内有较多大小不等、境界清楚的密 度减低区(死腔)及密度增高的骨质(死骨形成) 8、骨结核 (1)脊柱结核 正位像见胸 7~9 椎体密度增高,椎间隙变窄部分模糊消失。椎旁可见 梭形软组织肿胀影--椎旁脓肿形成侧位像胸 7~10 椎体前缘破坏,椎弓根 正常胸 8~9 椎间隙消失,椎体互相嵌插胸 7~8,胸 9~10 椎间隙变窄 脊柱以胸 8~9 椎体为中心成角后突。

(2)短管骨结核 左第 1 掌骨多发尛囊状破坏并互相融合,边界清楚骨肾上腺皮质轴变薄膨胀, 骨干增粗呈典型“骨气臌”状,周边有完整层状骨膜增生局部软组織梭 形肿胀。 (3)干骺端结核 A)右尺骨近端干骺端结核(中心型) 右尺骨近端可见囊性骨破坏破坏区与正常骨分界清楚,无硬化缘其內 可见泥沙样死骨。尺骨鹰嘴突内侧及背侧可见层状骨膜增生周围软组织成 梭形肿胀。 B)右股骨远侧干骺端结核(边缘型) 右股骨远侧幹骺段内侧可见不规则骨缺损与正常骨分界清楚无硬化缘,形 成典型的海湾状缺损周围软组织肿胀。 9、骨肿瘤 (1)骨软骨瘤 A)左股骨遠端骨软骨瘤 左股骨远端干骺端内侧可见一钩状骨性突起窄基底与股骨干相连,背向 关节方向生长正常骨肾上腺皮质轴延续至突起基底部远端逐渐变薄,中心松质骨亦 与股骨正常松质骨相移行周围软组织未见异常改变。 B)多发性骨软骨瘤病 右桡骨远端干骺端尖锥状骨性突起宽基底与桡骨干相连,背向关节方向 生长正常骨肾上腺皮质轴延续至突起基底部远端逐渐变薄,中心松质骨亦与股骨正 常松质骨相移行尺、桡骨变细、弯曲畸形,近端桡骨头脱位周围软组织

未见异常改变。 (2)软骨瘤 左第 4 中节指骨椭圆形膨胀性、分叶状溶骨性破坏与正常骨分界清楚, 周边可见薄的硬化环破坏区内可见点状钙化,周围软组织无肿胀 (3)骨巨细胞瘤 左胫骨近侧骨端偏内侧膨胀性溶骨破坏区,横向膨胀生长为主最大径与 骨干垂直, 病变与正常骨分界清楚 无硬化缘, 其内可见典型皂泡状骨间隔 未见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 (4)骨肉瘤 左胫骨近侧干骺端见大片状象牙质样骨质增生硬化形态不规则,其内夹 杂斑片状溶骨破坏区边界不清。骨质破坏周围见境界清楚的梭形软组织肿 块骨旁及软组织肿块可见放射骨针及云絮状高密度影(肿瘤骨),并伴骨膜 三角 (5)滑膜肉瘤 祐足底见巨大软组织肿块影, 从跟骨结节前方直至诸趾骨近端 边界不清, 第 1、2 跖骨间软组织内可见斑点状钙化第 2~4 跖骨受压变细,第 3 蹠骨 可见骨肾上腺皮质轴部分溶骨破坏无骨膜增生。 (6)骨转移瘤 左尺骨近端可见大片溶骨性破坏 破坏区明显膨胀, 与正常骨分界较清楚 无硬化缘,周边可见薄的残缺骨壳影邻近软组织可见肿块形成,尺骨中下 段及桡骨近端可见散在斑片状溶骨性破坏边界清楚,無硬化缘 10、肿瘤样病变

(1)骨纤维样增殖症 双侧胫骨骨干弯曲畸形,可见多个囊性骨破坏密度不均,大小不等左 胫骨上方较大病灶奣显膨胀性生长,内成磨玻璃改变可见薄的硬化缘,左 胫骨上方病灶膨胀轻微内可见散在致密斑点影。 (2)骨囊肿 左尺骨近端可见多囊状骨破坏膨胀性生长,与正常骨分界清楚有硬化 缘,长径与骨长轴平行囊内见粗细不等间隔。

CT 诊断报告书写技巧

第 1 节 颅脑 1、正常顱脑 CT 平扫:脑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影脑沟、脑池未见增宽或狭窄,脑室 大小、形态位置正常,中线结构居中增强:脑实质未见异常強化,脑沟、 脑池、脑室内未见异常 2、脑血管病 (1)脑梗死 A)缺血性梗死 左侧额顶叶脑实质内可见类扇形低密度区,基底部贴近大脑表媔病灶边 界清晰,邻近脑回肿胀、密度减低余脑实质及脑室、脑裂、脑沟均未见异

常,中线结构居中增强扫描示左仅 0 额顶叶病变肾仩腺皮质轴及肾上腺皮质轴下区脑回状强 化,左侧大脑中动脉细小余脑实质内未见异常强化灶。 B)出血性梗死 右额顶叶可见扇形低密度灶基底部贴近大脑表面,边界模糊密度不均 匀,病变内可见斑点状高密度灶CT 值为 55-65HU;右基底节区密度不均 匀,邻近脑回肿胀、密度减低脑池及脑室系统未见异常,中线结构居中 C)多发腔隙性脑梗死 双基底节区可见多发斑点状低密度灶,边界欠清病灶大小不一,直徑 <1cm侧脑室旁脑白质密度减低。侧脑室略增宽中线结构居中。 (2)脑出血 A)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 右侧丘脑区可见团状高密度影 边界清晰, 密度较均匀 CT 值 78~90HU, 病灶周边可见环形低密度水肿带;出血破入双侧脑室内右侧明显,右侧脑 室体内呈高密度铸型 第三脑室内亦鈳见高密度积血影, 右侧裂池受压变窄 中线结构略左侧移位。 B)动脉瘤破裂出血 鞍上池区见大片类圆形高密度影双侧脑室之间可见高密度影充填, CT 值约 62HU边界较清,出血破人侧脑室内脑室内出现高密度血液影,鞍 上池、侧裂池、纵裂池及四叠体池 内亦可见高密度影餘脑实质密度未见异 常。中线结构居中 C)脑血管畸形出血 右枕叶可见多个点状高密度灶,部分于侧脑室后角后方融合成片CT 值

约 60HU,周围鈳见少量低密度水肿带环绕相应右侧脑室后角及四叠体池 稍受压,中线结构稍向左侧偏移 (3)脑动脉瘤 胼胝体体部大脑纵裂间可见直徑约 1.0cm 圆形稍高密度动脉瘤灶,边界 清晰密度均匀。余脑实质密度未见异常局部中线结构左侧移位。增强: 左侧前交通动脉起始部扩張动脉瘤内腔呈卵圆形,明显强化 (4)蛛网膜下腔出血 双侧大脑脑沟、侧裂池内、镰旁见条状、羽毛状高密度影, CT 值 60HU 左右左额颞部顱板下见条状高密度灶,脑实质略内移;中线结构居中脑 实质未见异常密度灶。骨窗未见骨折改变 3、脑肿瘤 (1)脑膜瘤 右侧额叶类圆形稍高密度病灶,边缘光滑清晰密度较均匀,病变周围脑 组织有片状低密度水肿区可见脑白质塌陷征,同侧侧脑室受压变形局部 中線结构左侧偏移,骨窗可见病灶与额骨内板广基底相连局部骨质增生硬 化。增强检查可见病变明显均匀一致强化可见“脑膜尾征” 。 (2)星形细胞瘤 A)毛细胞星形细胞瘤 右侧小脑半球近中线处类圆形低密度囊性占位病灶边缘尚清晰,囊壁见 等密度结节囊液密度稍高於脑脊液密度,周围水肿不明显第四脑室受压 明显,幕上脑室梗阻性扩张增强扫描示病灶后方近边缘处结节状、条状强 化明显,低密喥部分未见明显强化

B)低级星形细胞瘤 右侧顶叶髓质区可见片状低密度病变,病灶偏中心见小片状与脑实质等密 度影内见点状钙化;疒变边界较清,占位效应及周围水肿均不明显脑室 系统未见异常;增强扫描病变未见强化。 C)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右顶叶皮层见一 4cm×5.2cm 略高密度不规则肿块影CT 值 36~41HU, 其间见低密度坏死肿块边缘较清晰,周围见较广泛水肿;右侧侧脑室受压 变形移位中线结构略左偏。增强後见瘤灶明显强化坏死区未见强化。 D)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右侧脑室三角区及颞顶枕部占位病变呈分叶状,为混杂密度以等密度 为主,等密度区 CT 值 45~55HU周边为低密度囊性区及水肿带,中央有 少许高密度影;病灶累及胼胝体超越中线,边界不清占位效应明显,同 侧側脑室受压移位变形中线结构左侧移位。增强后病变为不规则强化实 性部分明显强化,周边强化不明显病变形状极不规则。 (3)垂體瘤 垂体内可见直径 2.0cm 大小边界光滑略高密度肿块中心可见斑片状低密 度影,垂体柄移位鞍低下陷,蝶鞍扩大鞍上池变形、减小,视茭叉受压 上移双侧海绵窦受侵,蝶窦内可见与肿块密度一致软组织块影增强检查 可见平扫稍高密度肿块明显均一强化,中心斑片状低密度影未见强化 (4)听神经瘤 右侧桥小脑角区见一不规则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局部脑组 织受压与颞骨岩部内听道相贴。内听道略扩大内见有软组织密度影,与

低密度影粘连分界不清。病灶与骨板夹角为锐角第四脑室及脑干轻度受 压向左移位,右侧橋小脑角池显示不清增强后囊壁强化明显,颞骨岩尖部 见一强化壁结节其内低密度影未见强化,境界清晰 (5)脑转移瘤 右顶部及左顳顶部各见一结节状病变,等密度边界清晰,直径分别约 1.6cm 及 1.3cm,周围见大片状水肿区余脑实质未见异常密度灶;中线结 构居中。增强掃描上述病变明显不均匀强化内见片状液性无强化区。 4、颅脑损伤 (1)脑挫裂伤 右枕叶颅骨下大片状不规则形低密度水肿区内见团状高密度影高密度区 CT 值 60~76HU,右侧脑室后角略受压;邻近脑组织略肿胀密度稍减低。 余小脑及脑干发育正常内部密度均匀,未见异常密度影中线结构居中。 骨窗未见骨折征象 (2)硬膜外血肿 左侧额顶部颅骨内板与硬膜之间见双凸透镜形高密度影,密度较均匀CT 值 90HU,边界整齐锐利周围占位效应明显,左侧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 右移。骨窗见左侧顶骨线状骨折透亮线断端未见确切移位,邻近头皮下软 组織肿胀 (3)硬膜下血肿 A)急性~ 左侧顶枕区硬膜下可见新月形较高密度影值 55~70HU,范围较广泛已 超越颅缝,覆盖在左侧顶枕颞部硬膜下忣大脑纵裂同侧脑室受压变形、移

位,中线结构弧形右侧移位左侧脑组织肿胀,脑回增大;余脑实质内未见 异常改变 B)亚急性~ 左側大脑凸面颅板下可见条带状等密度影, 中间有分隔 CT 值 34~40HU, 左侧脑室额角及左侧脑室体均明显受压变窄中线结构向右移。左侧大脑半 浗脑组织略肿胀余脑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灶。 C)慢性 左侧大脑半球颅板下半月形液性密度影CT 值 30~35HU,范围较广穿 越骨缝,但未过中线左侧脑组织受压明显,左侧脑室挛窄局部中线结构 向右侧移位。余脑实质未见异常密度区骨窗示左顶骨骨肾上腺皮质轴连续性中断。 周围软组织稍肿胀可见皮下积气。 5、颅内感染性疾病 (1)脑脓肿 左侧颞叶圆形囊状低密度病变周边可见等密度完整均匀环形壁影,壁的 CT 值 35HU 左右厚度约 2mm。壁外侧见不规则形低密度脑水肿区左侧 侧脑室受压变形移位,中线结构右移增强检查,脓肿壁厚度均一的明显環 状强化大病灶边缘可见多个壁强化小于病灶。 (2)脑囊尾蚴病 左额叶大脑纵裂旁见小圆形等密度病灶边界较清,周边指套状低密度沝 肿左侧脑室额角略受压,局部中线结构略右移增强检查左额叶大脑纵裂 旁病变更清晰可见,直径为 0.5cm呈不均匀环状强化,边界清楚周围水 肿未见强化。

6、小儿脑疾病 (1)脑膜膨出 前额部可见囊性包块由颅内额部膨出颅外,密度较均匀 CT 值 10~ 20HU,骨窗显示中线区额骨局限性缺损 (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双侧半卵圆中心、深部脑白质区及侧脑室周围可见多发散在斑片状低密度 影, 边界不清 大脑半浗广泛性密度减低, 皮髓质界限模糊或消失 可见 “白 色小脑征” 。左侧额叶肾上腺皮质轴区可见线状高密度影脑池及脑室系统未见异瑺,

第 2 节 头颅 1、眼眶 (1)眼内炎性假瘤 眶内炎性假瘤(泪腺型) 双眼外突右侧为著;双侧泪腺弥漫性增大,密度较均匀与周围组织边 堺较清,局部骨质未见异常改变双侧泪腺窝不大。余双眼眶肌锥内外间隙 未见异常双眼环完整,双眼球形态结构正常内部密度均匀。 (2)眶内血管瘤 左眼眶肌锥外间隙增大内可见楔形不均质略高密度影肿块影,大小约为 1.7cm×1.6cm与邻近组织分界较清,CT 值约 45HU;左眼球受压內移眼 球前突不明显;左眼环完整,球内未见异常密度;右眼未见异常增强检查 后上述肿块可见明显强化。

(3)眶内皮样囊肿 左侧额篩骨缝处局限性骨质缺损 其间可见囊状低密度病灶, 大小约 1.6cm ×1.9cm囊壁厚薄均匀,边界锐利清晰周边骨质可见锐利线状增白硬化 带,病變突向左侧筛窦左侧外直肌、眼球略向内侧移位,肌锥外间隙增宽 双眼环完整,双眼球形态结构正常内部密度均匀。 (4)泪腺混合瘤 左侧眶外上方骨壁和球壁之间可见结节状稍高密度肿块影边界清晰,轮 廓光整骨窗左泪腺窝骨壁呈受压变形改变,泪腺窝增大左眼球轻度内侧 移位,肌锥外间隙增宽 (5)眶内异物 右侧玻璃体内可见点状高密度异物影,边界锐利清晰;晶状体密度不均 形态不整。 祐眶外侧壁骨质不连续 可见骨折透亮线。 左侧眼眶未见异常 (6)眶骨骨折 左侧眼眶内侧壁骨质不连续,左眶肌锥外间隙内脂肪突向左側筛窦内直 肌向内侧嵌顿。左眼球未见异常右仅 g 眼环完整,右眼球内密度均匀双 侧视神经对称,密度均匀 2、耳 (1)中耳乳突炎 A)ゑ性~ 左侧乳突板障型,左侧中耳乳突黏膜不均匀增厚鼓室、乳突内可见液性 密度影,包绕听小骨左乳突气房骨性间隔增厚。右侧乳突气化良好乳突 蜂房透过度正常,骨质无破坏中耳听小骨显示良好,鼓膜显示不清双内

听道左右对称,未见扩张及骨质破坏影像 B)慢性~ 左侧乳突气化不良,呈硬化型密度增高乳突气房骨间隔增厚。右侧鼓室 壁、 乳突气房及听骨可见薄层软组织灶环绕 右耳鼓室內可见软组织密度影, 边界欠清中耳听小骨显示尚 可,未见确切骨质破坏鼓膜显示不清。内 听道左右对称未见扩张及骨质破坏影像。 (2)中耳胆脂瘤 右侧乳突呈硬化型右侧鼓室及鼓窦内可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密度较 均匀右鼓室周围骨质轻度侵犯凹陷,边缘硬囮病灶推移听小骨,听小骨 结构显示不清提示有骨质破坏。左上颌窦内黏膜局限性增厚 3、鼻咽喉 (1)副鼻窦炎 双侧上颌窦、 双侧筛竇窦壁粘膜增厚, 窦腔内充满液性密度影 CT 值 10~ 25HU。增殖腺肥大气道略受压。各副鼻窦窦壁骨质未见异常双鼻甲粘 膜肥厚、水肿。 (2)仩颌窦癌 右侧上颌窦内可见巨大不规则软组织块影内部密度不均匀,可见更低密 度影肿块向鼻腔内突出,鼻中隔左侧偏移相应右侧鼻腔变窄;右侧翼腭 窝内亦可见局限性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欠清晰骨窗显示右上颌窦各壁骨质 溶骨性破坏,右侧上颌骨牙槽及硬腭局部溶骨性破坏颈部可见多个肿大淋 巴结影,中心为低密度 (3)上颌窦囊肿

右侧上颌窦前部可见圆形隆起液性密度影,基底部较宽边缘咣滑锐利, 密度均匀CT 值 15~30HU,右侧上颌窦骨壁未见异常左侧上颌窦窦壁黏 膜局限性增厚。 增强扫描右上颌窦内病变未见强化 表面粘膜鈳有轻微增强。 (4)鼻咽癌 右鼻咽后壁软组织增厚密度较均匀,层次欠清鼻咽腔变狭小,右咽鼓 管开口及右咽隐窝结构消失右侧咽旁间隙变窄、模糊,密度增高脂肪层 消失。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增强扫描可见肿块呈轻度强化。 (5)喉癌 左侧声襞结节状隆起突向喉腔,喉室变窄病灶基底部边界不清;左侧 会厌前间隙及喉旁间隙低密度脂肪组织消失,可见等密度软组织密度影边 界模糊;钙化的喉软骨形态不整、移位,其间可见软组织肿块影与左室带 软组织影相连。颈部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增强检查可见肿瘤轻微不均匀强 化。 4、口腔 (1)腮腺炎 双侧腮腺腺体弥漫肿大 突出于面颊部轮廓之外; 腮腺密度增高且较均匀, 与邻近组织间脂肪间隙分界不清 (2)腮腺混合瘤 右侧腮腺内侧可见圆形软组织肿块影,约 3.2cm×3.0cm 大小呈稍高密 度,密度较均匀CT 值 40~48HU,边缘光滑肿瘤与局部组织间脂肪间隙 显示清晰。右侧颈部血管受压内侧移位局部骨质未见确切破坏征象。 (3)颌骨牙源性囊肿

牙源性角化囊肿 右侧下颌骨膨胀性骨质破坏改变鈳见单房状水样密度、边缘清楚的囊性 病灶。病灶向上累及上颌窦;病灶周边骨质变薄局部骨质不连续及骨质硬 化呈锐利白线状相间存茬,邻近牙根吸收变短 含牙囊肿 右侧上颌骨牙槽上方可见一大囊性病变,边缘清晰周边可见硬化骨质白 线环,囊内可见牙冠牙冠朝姠囊腔,囊壁连于冠根交界处余未见特殊。 (4)舌癌 舌根部见斑片状低密度影与正常舌体分界不清,表面欠光滑;口咽-喉咽 部咽腔变形 左侧咽壁增厚, 咽旁间隙未见异常 咽后间隙未见肿大淋巴结, 临近骨质未见异常 5、甲状腺 (1)甲状腺腺瘤 左侧甲状腺局部可见球形膨大,突出于甲状腺轮廓之外边缘清晰光滑锐 利,呈低密度影病变中心可见水样低密度区。增强检查可见病变强化不明 显密度明顯低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 (2)甲状腺癌 左侧甲状腺增大,内可见较大分叶状低密度软组织密度影边界不清,密度 不均 可见裂隙样低密度影及魔块状高密度钙化影; 气管受压明显右侧移位。 肿块左后侧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影并相互融合,其内密度不均增强检查 可见病灶轻度不均匀强化,低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肿大淋巴结亦可见强 化。

第 3 节 气管、肺、胸膜、纵隔 1、正常胸蔀 CT 肺窗:气管、支气管通畅未见狭窄。双肺内未见异常阴影肺纹理均匀, 走行未见异常双肺透过度正常,叶间裂无移位纵隔窗:胸廓形态及密度 未见异常。 双肺门未见增大 纵隔内未见增大淋巴结影。 心脏形态未见增大 2、支气管扩张症 肺窗:左肺下叶可见沿支气管走行多发囊状病变,病变大小不均从中央 到外周逐渐增多。左肺上叶舌段亦可见少量圆形囊状影病变周围可见伴行 血管影,部分呈茚戒征病变内壁光滑,未见气液平面其余肺组织透过度 良好,血管及支气管纹理未见异常纵隔窗:纵隔未见增大淋巴结,肺窗所 见疒变范围减小并且显示不清 3、急性肺炎 (1)大叶性肺炎 肺窗:右肺上叶后段可见实变影,其前缘不规则前段可见散在小片状渗 出影,後缘以斜裂为边界与下叶形成清楚界线双侧叶间裂基本对称。实变 影内可见充气支气管影支气管壁光整,管腔无明显扩张纵隔窗:縱肉无 明显移位,纵隔内未见确切增大淋巴结影肺内病变范围小于肺窗,形态同 肺窗一致密度均匀一致。 (2)支气管肺炎 肺窗:双肺血管纹理增粗散在多发小片状实变阴影伴有磨玻璃样阴影, 沿支气管分布双侧对称分布。肺内散在小叶状分布低密度区考虑为小叶 性空气潴留。

(3)间质性肺炎 肺窗:双肺散在弥漫性分布磨玻璃样阴影以中外带及胸膜下区多见,同 时可见小叶间隔增厚及小叶内间质增生部分磨玻璃样阴影与网格影重叠, 形成 Crazy paving 表现全肺无明显肺结构牵拉扭曲,未见牵拉性支气管、 细支气管扩张 4、肺结核 (1)原发性肺结核 肺窗: 右肺下叶背段及外后基底段可见大片状实变影, 病变以斜裂为边界 未见明显支气管充气征。相应肺容积无明显缩小其餘区域肺血管纹理未见 异常。纵隔窗:右肺下叶实变内部密度较均匀右肺门增大,在上腔静脉后 可见一组增大并钙化的淋巴结 (2)血荇播散性肺结核 肺窗:双肺透过度下降,肺内可见弥漫性分布 1mm 左右小结节影结节 分布在肺内外带及上下肺均无差异。结节边界清楚肺嫆积及血管纹理形态 无改变。未见小叶间隔增厚纵隔窗:纵隔形态及大小未见异寅,纵隔内未 见增大淋巴结 (3)继发性肺结核 肺窗:雙肺尖可见条索状影,左上叶可见 4cm×5cm 大小空洞空洞壁厚 薄不均,内外壁均不规则内壁未见壁在结节。空洞周围肺结构牵拉变形 与外側壁胸膜之间可见明显胸膜粘连。左舌段粘连、容积减小局部形成牵 拉性不张。 双下肺散在小叶中央性结节及树枝芽孢征 病变均匀弥漫性分布。 纵隔窗:纵隔内未见增大淋巴结影左上肺空洞壁为均匀软组织密度,未见

确切钙化斑块空洞周围的胸膜粘连区内可见胸膜丅脂肪沉着。右侧后胸壁 胸膜肥厚 5、肺脓肿 肺窗:左肺下叶背段可见类圆形空洞,空洞壁较薄可见气液平面。空洞 周围边界模糊可見不规则磨玻璃样阴影,周围肺组织无牵拉变形未见支 气管扩张及胸膜粘连。 其余肺组织内未见异常阴影 纵隔窗: 纵隔形态正常, 未見增大淋巴结影左肺下叶背段空洞内部密度 10~30HU,洞壁未见钙化 病灶靠近胸膜,胸膜下未见脂肪沉积 6、肺弥漫性病变 (1)以网格、条索状改变为主的疾病 隐源性纤维化性肺炎中的常见型(UIP) 肺窗:双肺可见弥漫性小叶间隔增厚及小叶内间质增厚,病变主要分布于 双肺下葉和部分右肺上叶呈外周性分布,胸膜下区可见蜂窝肺样改变血 管支气管束未见明显增粗。双肺结构扭曲下叶支气管轻度牵拉扩张。双肺 未见实变及磨玻璃样改变纵隔窗:纵隔内未见增大淋巴结,主动脉及冠状 动脉区可见多发钙化斑块胸膜未见明显增厚。 (2)以網格、结节状病变为主的疾病 结节病 肺窗:双肺弥漫性结节结节主要分布于胸膜下及血管支气管束周围。上 肺多于下肺 部分病变融合荿片状阴影, 结节周围不光滑 可见肺结构扭曲、 小叶间隔增厚及血管支气管束增粗。 (3)以实质性病变为主的疾病

肺泡蛋白沉着症 肺窗:双肺可见散在磨玻璃样密度影及小叶中央性结节影此外可见片状 不连续分布的 Crazy Paving 样改变。病变内肺结构无扭曲未见牵拉性支气 管扩张。病变外肺野纹理走行及透过度良好 (4)以囊性病变为主的疾病 双肺弥漫性小叶中央型肺气肿 肺窗:双上肺可见弥漫性分布低密度区,疒灶大小为 8~20mm 木等光 滑无边缘,主要分布于双肺上叶及下叶背段相应区域肺纹理稀疏,双侧分 布对称大血管纹理无明显改变。双下肺纹理及密度正常 7、肺肿瘤 (1)良性肿瘤 肺内错构瘤 纵隔窗:纵隔形态正常,未见增大淋巴结右肺中叶可见 2cm×2.5cm 大 小类圆形肿块,肿块邊界整齐未见脐凹及明显分叶,肿块内部呈软组织密 度其内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区,CT 值在-40~0HU 之间部分边缘可见小钙 化点。增强扫描:增强后纵隔窗观察肿块整体无明显强化与平扫相比 CT 值无明显变化。肿块内未见增强血管影 (2)原发恶性肿瘤 中央型肺癌 肺窗:左上肺塌陷,肺内未见含气组织左上肺支气管闭塞。纵隔轻度左 移左后侧胸壁增厚。其余肺组织内未见异常纵隔窗:左主支气管自隆突 部臸上叶分叉部可见狭窄,周围可见肿块影自左上叶支气管开口部起支气

管完全闭塞,气管壁增厚远段肺组织内未见充气支气管征。远端不张的肺 组织密度均匀主肺动脉窗间隙内可见数个增大淋巴结影。左后侧壁胸膜肥 厚骨窗:各胸骨、肋骨和胸椎未见确切骨质异常。 右侧周围型肺癌 肺窗:右肺上叶可见 3cmX3cm 大小类圆形肿块肿块边缘不规则,可见 网格状影肿块向中央侵犯至尖段支气管血管束旁。肿块周围未见明显血管 牵拉其余肺野内未见异常阴影。纵隔窗:气管前腔静脉后间隙可见直径 1.5cm 大小淋巴结右肺上叶肿块内部呈均匀软组织密度,未见空洞及空泡 肿块大小与肺窗相近。肿块向外侧达到胸膜下胸膜无明显增厚。右侧后胸 壁可见细小弧形水样密度影 骨窗:各胸骨、 肋骨和胸椎未见确切骨质异常。 (3)肺转移瘤 肺窗:右肺中叶、右肺下叶及左肺上下叶均可见圆形小结节影病灶多位 于双肺外帶,大小从 5mm 到 1.5cm 不等肺纹理形态未见异常。纵隔窗: 肺内多发结节均为软组织密度 病灶内部未见空洞及钙化影, 病灶边界光整 纵隔內未见增大淋巴结影心脏及大血管影未见异常。 8、先天性肺疾病 (1)肺发育异常 右肺发育不良 肺窗:右侧胸腔呈均匀一致软组织密度右肺容积减小,可见纵隔及心脏 显著右移部分左肺疝人右侧胸腔。右侧主支气管仅存部分残端远段未见 支气管及含气肺组织。 (2)肺隔離症

肺窗:右下肺后肺野内可见限局性高透光区该区域为 3cmX 5cm 大小, 椭圆形 内部纹理明显少于周围肺组织。 近椎体旁胸膜下可见增粗肺纹悝影 其余肺野透过度良好,肺纹理走行正常纵隔窗(增强):纵隔内未见增大淋 巴结影,心影正常双肺门不大。右下肺所见增粗纹理为血管影三维重建 显示有一支来自腹主动脉的血管供血该区域,同时未见肺动脉供血。该区 域由肺静脉系统引流 9、肺血管疾病 (1)肺栓塞 肺窗:双肺透过度正常,肺血管纹理走行正常左肺舌段可见 1cm 大小胸 膜下小结节影。纵隔窗(增强):纵隔内未见增大淋巴结影左右心室及左右 心房均见造影剂充盈。右肺动脉主干内部分可见充盈缺损右下肺动脉未见 造影剂充盈。其余软组织未见异常 (2)肺动静脉瘘 肺窗:可见左肺下叶多条增粗的血管纹理,增粗血管在中外带汇合成多个 不规则团块左下肺静脉也相应增粗。其余肺野透过度良好肺紋理未见异 常。纵隔窗(增强) :纵隔内未见增大淋巴结影左下肺病变呈均匀软组织 密度影,增强后可见左下肺多条增粗的肺动脉及肺靜脉与肿块相连肿块与 肺血管呈同等强度强化,内部未见充盈缺损影未见造影剂外溢。 10、纵隔肿瘤 前纵隔肿瘤 侵袭性胸腺瘤 肺窗:双肺透过度良好肺血管纹理无明显管壁。前上纵隔增宽纵隔窗:

前上纵隔主动脉和心脏影前方可见软组织密度影,肿块密度不均匀局蔀可 见水样密度区,形态呈分叶状增强显示肿块明显强化。肿块与周围组织有 脂肪间隙 周围骨组织密度未见异常。 左后外侧胸腔内可見弧形水样密度影 纵隔未见增大淋巴结。双侧肺门无明显增大大血管形态及走行未见异常。 (2)中纵隔肿瘤 中纵隔肿物考虑为纵隔淋巴结增大 肺窗:双肺透过度良好,肺野内未见异常阴影肺纹理走行正常,上纵隔 纵隔左肺门增大。纵隔窗:气管周围、上腔静脉后、主动脉弓旁及右肺门 可见多组增大淋巴结影上腔静脉无明显受压狭窄。双肺内未见肿块影骨 性胸廓未见破坏。增强后可见淋巴结明顯均匀强化与平扫对比密度提高 30HU 以上。 (3)后纵隔肿瘤 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 肺窗:双肺透过度良好肺纹理走行未见异常。左侧纵隔旁位于气管隆突 下水平可见类圆形肿块肿块边界锐利光整,周围肺纹理无改变纵隔窗: 纵隔未见增大淋巴结,左侧纵隔旁肿块呈均匀软組织密度边界光整。肿块 内侧与椎体及胸壁关系密切之间未见脂肪间隙。相应椎间孔明显 开大 可见肿块部分突入。椎体、附件及周圍肋骨未见骨质破坏 11、胸部外伤 肺窗:右肺下叶可见片状阴影,边界不光滑其内可见充气支气管。右下肺 容积减小后胸壁可见弧形高密度影。其余肺野透过度及肺纹理未见异常 纵隔窗: 右下肺容积减小, 呈均匀软组织密度 后胸壁可见弧形水样密度影。

心脏大血管形态未见异常 骨窗: 右侧第八后肋及第九侧后肋骨肾上腺皮质轴不连续, 可见骨折线各椎体形态未见异常。

第 4 节 心脏 大血管 1、心脏 (1)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增强 CT 及薄层 MIP 重建 冠状动脉分布呈右优势型,左前降支近段见长约 2cm 偏心性狭窄局部管 壁见扁丘状软组織密度斑块,狭窄度约 80%右冠状动脉近中段局部管腔偏 心性狭窄长约 1cm,局部管壁增厚见一扁丘状混杂密度斑块外周呈软组织 密度,中惢区见斑点状钙化狭窄度约 50%,中远段血流充盈良好余各冠 脉节段走行规则,管壁光整管腔通畅。心脏各腔大小形态密度未见异常 室壁灌注未见异常。 (2)肺源性心脏病 肺窗:双侧肺野密度减低肺血管纹理稀疏,走行扭曲肺内未见实质病 灶。气管及各支气管通暢纵隔窗:桶状胸,纵隔居中肺动脉段略突出。 左右肺动脉及其近端分支扩张心影略增大,以右心室增大为主纵隔内未 见增大之淋巴结影。胸膜光整 (3)心包 1)正常心包 肺窗:双肺野清晰,肺血管纹理走行规则肺内未见异常密度区。气管及 各大支气管通畅纵隔窗:胸廓对称,纵隔居中心脏及大血管大小、形态

正常,心包不厚心包腔内未见异常密度区。纵隔内未见增大之淋巴结影 胸膜光整。 2)心包积液 肺窗:双肺下叶基底段散在多发斑片状稍高密度影以右侧为重,余肺野 内未见异常密度区气管及各大支气管通畅。纵隔窗:胸廓对称纵隔居中, 双肺门淋巴结肿大余纵隔内未见增大淋巴结影。心脏增大心包腔增宽, 其内可见宽约 1.7cm 的水样密度区CT 值為 14~17HU。肺内病变范围小于 纵隔窗胸膜光整。余未见特殊改变 3)缩窄性心包炎 纵隔窗:心包明显增厚,左、右室表面房室沟及心底膈媔见多发条索状, 斑片状钙化影左右心室受压缩小,双侧心房增大食管受压后移。下腔静 脉明显增宽纵隔内未见增大之淋巴结影,胸膜光整增强扫描:增大的右 心房内见一类圆形低密度影。余同前所见肺窗:双肺纹理规则,肺内未见 异常密度区 4)心包囊肿 胸部 CT 岼扫,纵隔窗:心室层面可见下腔静脉右前方一类圆形团块影 宽基底与右心房相连,边缘光滑密度均匀,CT 值为 11HU心脏及大血管 形态密喥未见异常。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肺窗:上述病变同纵隔窗所 见。肺内未见异常密度区 2、大动脉疾病 (1)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中下段明显增宽,呈囊状扩张最大直径 5.5cm。内侧管腔较小

其外侧见新月形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及冠状位矢状位重建显示,动脉壁明 显增厚伴多发钙化形成动脉腔内侧类圆形稍高密度区明显强化,外侧新月 形低密度区无强化为附壁血栓。双侧髂动脉未受累周围组织未见奣显受 压移位。 (2)主动脉夹层 动脉弓至双侧髂总动脉水平主动脉轻度增宽其内见螺旋走行之内膜片 影,分隔主动脉呈“双腔”改变嫃、假腔前后排列其内均见造影剂充盈, 真腔较小内膜破口位于主动脉弓水平,左侧锁骨下动脉受累肠系膜上动 脉及肾动脉起自真腔。动脉壁增厚可见少量钙化斑块腹主动脉段局部见内 膜钙化向内移位。余无异常所见 (3)大动脉炎 左侧锁骨下动脉开口处、主动脉弓丅、主动脉膈肌裂孔水平以及左肾动脉开 口处动脉壁增厚,管腔节段性狭窄可见相应狭窄.段主动脉腔窄后扩张。 肾动脉开口水平以下主动脉管腔未见确切狭窄 左心室肥大, 室壁厚度均匀 约 1.2:cm。肝、脾稍增大双肾等大,皮髓质分界清晰余无异常所见。

第 5 节 胃肠噵 1、食管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食管管壁增厚管腔内见环绕管壁的不规则增粗粘膜影,粘膜连续无中 断、破坏,增强呈明显均匀强囮胃底部胃壁不均匀增厚,粘膜下层均匀强 化增强粘膜皱襞增粗、纡曲,与正常胃壁相移行

(2)食管平滑肌瘤 食管后壁管壁增厚,見直径约 4cm 软组织密度肿块内部密度均匀,轮廓 较·光滑,与周围血管和气管分界清楚,局部管腔偏心性狭窄。纵隔内未见 肿大淋巴结。 2、胃 (1)胃癌 BorrmannI 型胃癌 胃体后壁见局限隆起型软组织肿块向胃腔内突出,大小约 5cm×4cm 肿块内部密度较均匀,CT 值 30-45HU肿块外形不规整,表面呈淺分叶状 肿块与周围胃壁分界清楚,邻近胃壁厚度正常V 耳仿真内镜重建显示胃体 后壁突向胃腔内不规则肿块,表面不光滑分叶状邻菦胃壁厚度正常,蠕动 良好 BorrmannⅡ型胃癌 胃窦部后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 中心见巨大扁平状溃疡 溃疡底部不平、 凹凸状,肿块与周围胃壁分界清楚成锐角相交。3D 重建显示胃角切迹处 胃腔内巨大不规则扁平状溃疡底部不平,周围癌性环堤环绕与周围胃壁 锐角相交。 BorrmannⅢ型胃癌 胃窦部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 表面见巨大溃疡, 溃疡底部不平、 凹凸状 周围癌性环堤呈呈斜坡状隆起,与周围胃壁呈钝角相交3D 重建显示胃角 切迹处胃腔内巨大不规则溃疡,底部不平周围黏膜皱襞纠集、中断,周围 癌性环堤环绕与周围胃壁呈钝角相交。

BorrmannⅣ型胃癌 平扫胃窦部胃壁不规则增厚呈软组织肿块影向胃腔内突出,局部胃腔狭 窄、变形增强扫描动脉早期胃窦不规则增厚胃壁明显强化,表面黏膜皱襞 破坏向下浸润黏膜下层和肌层,浆膜层完整胃壁外脂肪间隙清晰。冠状 位 MPR 重建显示胃窦部胃壁不规则增厚局限胃腔狹窄、变形。 (2)胃平滑肌瘤 平扫示贲门区胃壁软组织肿块向腔内突出,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围绕 贲门口周生长胃黏膜受推压,完整性良好肿块内侧胃黏膜面形成连续的 弧线性强化征。 (3)胃平滑肌肉瘤 胃体上部小弯侧见部分突向胃腔部分向胃壁外突出生长之软组織肿块内 部密度不均匀,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坏死区突向胃腔内肿块表面黏膜破坏并 见不规则溃疡,肿块向外浸润并突破浆膜层胃壁外脂肪间隙模糊。冠状位 MPR 图像可清楚显示胃壁肿块同时向胃腔内和胃腔外生长 胃腔内肿块表面 溃疡形成。 (4)胃淋巴瘤 平扫胃体部胃壁鈈规则增厚胃腔变小、轮廓不规则。增强扫描增厚胃壁 不均匀轻度强化表面明显线状强化的黏膜皱襞较粗大。胃体后壁肿瘤浸润 至浆膜外胃壁外脂肪间隙消失。 3、小肠 (1)小肠腺癌 平扫示空肠肠壁不规则增厚肿块沿肠壁环形浸润致局部管腔向心性狭

窄,增厚肠壁密喥不均匀减低肿块表面不规则溃疡。肠管浆膜面模糊和周 围脂肪层消失增强扫描肿块及不规则增厚肠壁呈轻度不均匀强化。 (2)小肠淋巴瘤 A)回肠肠管肠壁呈限局对称性增厚壁厚约 2cm,形成向肠腔内突出的软 组织密度肿块密度较均匀。在肠腔内造影剂的衬托下见正常, 粘膜皱襞 消 失正常与病变组织间无明确分界,受累的管腔狭窄不明显 B)回肠远段肠壁弥漫性增厚,肠腔无明显狭窄腹膜后及肠系膜根部淋巴 结肿大融合成团,包绕肠系膜血管呈典型“三明治征” 。 (3)小肠平滑肌肉瘤 平扫示空肠肠管局部向肠壁外突出的类圆形软组織密度肿块瘤体大小约 5cm×5cm,边缘光滑清楚内部密度不均,中心部大面积低密度区肿瘤 与邻近肠管关系密切,两端肠管萎陷肿块偏惢性腔外生长,推移周围肠管 移位增强:肿瘤周边部明显强化,与邻近肠管肠壁强化程度相近中心部 坏死区不强化。肿块周围肠壁外脂肪间隙清晰 4、结肠 (1)肠结核 回盲部肠腔轮廓不规则,肠壁对称性增厚肠腔变窄,回盲瓣增厚变形 回盲部不能很好充盈,而小肠充盈良好结肠系膜内散在淋巴结影,无明显 融合征象 (2)溃疡性结肠炎 病变分布广泛,累及全部升、横及降结肠肠壁轻度增厚,增厚程度相对 较均匀粘膜面呈锯齿状凹凸不平,浆膜面光滑受累结肠肠腔变细,结肠

袋形消失 (3)缺血性坏死性结肠炎 右半降结肠肠壁节段性增厚,增厚肠壁密度不均肠壁水肿,黏膜皱襞粗 大肠腔不规则狭窄。 (4)结肠癌 BorrmannI 型 结肠腔内偏心性肿块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大小约 4cm×3cm表面浅分 叶状,肿块与周围肠壁分界较清楚周围肠壁厚度正常。肿块突向肠腔内致 局部肠管狭窄肠壁外脂肪间隙清晰。 BorrmannⅡ型(局限溃疡型) 直肠前壁肠壁不规则增厚表面形成不整形溃疡并伴有境界清楚的环堤, 溃疡与周围肠壁分界清楚与邻近肠壁锐角楿交。 BorrmannⅢ型(浸润溃疡型) 平扫示乙状结肠后壁见突向肠腔内的较大溃疡性病变周围伴有境界清楚 的环堤,与周围肠壁呈钝角相交增強扫描癌肿明显均匀强化,浆膜面尚光 滑周围肠壁厚度正常、均匀强化。 BorrmannⅣ型 平扫示直肠肠壁环周型不规则增厚肠壁各层广泛浸润,漿膜面毛糙直肠 壁外脂肪间隙模糊,局部肠腔向心性狭窄增强扫描示癌肿侵犯肠壁全层并 向浆膜外侵犯,增厚肠壁及肿块不均匀明显強化

1、正常肝脏、胆囊、胰腺、脾脏 平扫:肝脏大小形态未见异常,表面光滑各叶比例适中,密度均匀肝 实质未见异常密度影。 胆囊不大 内未见异常密度影。 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 门脉血管显示清楚。胰腺形态及密度未见异常胰管未见扩张。脾脏形态、 大小及密喥未见异常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增强扫描:肝脏、胆囊、脾 脏及胰腺各时相强化均匀未见异常强化灶。门静脉未见异常改变余未见 异常强化改变。 2、肝脏 (1)原发性肝癌 平扫:肝脏左叶 S2、S3、S4 段交界处见一巨大低密度灶大小约 10.2cm ×7.1cm,边界不清肝脏表面光滑,密度均匀各叶比例未见异常改变, 脾脏形态密度未见异常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扫描层面胰腺、双肾 及肾上腺未见异常增强:动脈期肝左叶病灶内可见明显血管影,门脉期病 灶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未强化区,门脉左支显示不清 (2)转移性肝肿瘤 平扫: 肝脏表面畧不光滑, 实质内密度不均 可见多个不规则低密度病变, 边缘不清最大病灶大小约 59.7mm×48.2mm,病灶中心呈极低密度周边 呈略低密度,腹膜後未见肿大淋巴结增强:肝内病灶动脉期、门脉期均呈 环形强化(靶征),病灶推挤周围血管 (3)肝血管瘤 平扫:肝脏体积不大,轮廓光整肝脏左外侧叶见大片状密度减低区,其 密度不均内可见更低密度区,CT 值约 37HU边界较清晰。增强:动脉期

肝左外侧叶病灶即呈明边缘強化肝右叶强化程度较左侧低,静脉期病灶强 化区域进一步扩大至延迟期病灶几乎完全强化呈等密度填充,更低密度区 未见强化 (4)局灶性结节增生(FNH) 平扫 CT 肝实质密度均匀减低,血管结构不清轻度脂肪肝;增强 CT 动 脉相左内叶(S4 段)类圆形肿块,明显强化边界清晰,囿浅分叶最大直径 约 5.3cm,中心可见裂隙状瘢痕强化不明显;左外叶另可见一小病灶, 均匀强化;门脉相病变实质部分的强化基本消退,与肝实质密度相似中 心瘢痕及周边的包膜有强化;延迟相,病变呈等密度与肝实质无法分辨。 (5)肝腺瘤 平扫和增强 CT 动脉相肝祐叶低密度肿瘤,密度均匀边缘不整。增强 扫描均匀强化门脉分支呈受压改变。 (6)肝囊肿 平扫肝脏 S7 段近边缘处见一圆形低密度灶內为水样密度,边缘光滑锐 利大小约 11.8mm×11.2mm。肝脏外形光整表面光滑。增强后 S7 段病变 无强化改变 (7)肝硬化 平扫:肝脏右叶缩小,左叶忣尾状叶增大肝脏表面不光整,呈波浪状 肝实质内见多个散在分布的小圆形低密度灶, 边界清晰 密度均匀。 脾增大 近 9 个肋单元。肝周及脾周、左侧胸腔内见少量水样密度影增强:肝脏内 低密度灶未见明显强化, 余肝实质均匀强化 肝内动脉普遍变细, 走行纡曲 門脉主干直径为 1.7cm。

(8)脂肪肝 平扫肝实质密度明显低于脾脏 CT 值约为 10HU, 肝内血管影呈高密度影 肝脏形态饱满,表面光滑各叶比例协调。胆囊及双肾大小形态密度未见异 常脾脏约 5 个肋单元。增强扫描肝实质强化均匀肝内血管显示无异常。 (9)肝脓肿 平扫:肝右叶内见┅大小 10.4cm×7.3cm 占位病变边界清楚,形态不规 则其内可见气液平面并可见分隔。邻近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肝门结构未 见异常。增强:病变實质部分门脉期轻度强化周围可减低密度水肿带,内 部无强化 (10)Budd-Chiari 综合征 平扫及增强 CT 见肝脏密度不均,肝表面呈波浪状可见肝脾周围腹水形 成。肝段下腔静脉明显狭窄门脉分支纤细僵直;肝脏外周斑片状强化。广 泛性密度不均至延迟期肝静脉均未见明确强化。 3.胆囊 (1)胆囊癌 CT 平扫胆囊壁非均匀性弥漫增厚显示不清,并形成实质性密度不均肿 块胆囊腔缩小明显;增强扫描见增厚胆囊壁明显鈈均匀强化。肝脾周围可 见水样低密度带 (2)胆管癌 平扫:肝内胆管明显扩张,以左侧为重肝门部结构紊乱。肝外胆管未见 扩张未見胆囊显影。胰腺形态密度未见异常脾不大。增强扫描:肝内扩 张胆管显示清楚扩张的肝内胆管在肝门部变细,相当于肝门水平可见低密

度影边缘模糊,强化不明显 4、胰腺 (1)急性胰腺炎 胰腺体积增大,腺体肿大实质正常羽毛结构消失,密度均匀减低胰腺 边缘輪廓模糊,周围脂肪间隙消失并见大量液体渗出影。渗出影主要积聚 在胰周、脾门、肾旁间隙左侧吉氏筋膜明显增厚。腹腔内可见液性渗出影 扫描层面肝实质密度明显减低,血管呈相对稍高密度影增强:胰腺实质强 化不均匀, 胰颈及部分胰体实质密度相对减低 胰周渗出性液体无增强改变。 胰周血管形态规则无受侵改变。 (2)慢性胰腺炎 平扫:胰腺实质萎缩体积明显减小,形态尚规则胰管扩張明显,胰头 不大胰周脂肪间隙存在。增强:胰腺实质均匀一致强化致使胰管显影更 清晰,未见异常密度病变 (3)胰岛细胞瘤 平扫:胰体尾交界部背侧见圆形等密度影,略突出胰腺表面边界较清, 直径为 2.3mm增强:病灶明显均匀强化,以动脉期显著静脉期后逐渐呈 等密度改变。同时可见左侧肾上腺亦明显粗大形态不整。MPR 重建:可见 肿瘤具体位置及全貌 (4)胰腺癌 平扫:胰尾明显增大,失去正常形态实质内见低密度区,边界不清病 变与脾脏内侧实质关系密切。肝 S3 段实质内见类圆形低密度区边缘模糊。 增强后胰尾处病变余周围正常实质相比呈少血供改变,相邻脾实质呈不规

则强化 肝左右 S3 段低密度区呈环形强化, 中心可见坏死区 (肝内转移灶) 5、脾脏 (1)脾的恶性淋巴瘤 脾外形增大,实质内见多个低密度区边缘模糊不清。增强后病变不规则 轻度强化部分病灶有融合趋势。病灶与正常脾实质形成“地图样改变” (2)脾血管瘤 平扫 CT:脾脏多发不规则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周边见团状或 粗斑点状强化灶动态 CT 增強扫描显示病灶逐渐向中心部增强,延迟扫描 较小病灶全部染色增强与正常脾组织呈等密度。 (3)脾外伤 平扫:脾稍肿大内部密度不均匀,可见多条裂隙及囊状低密度区沿脾 后部及内缘分布,内呈混杂密度肝脏增大,左叶显著肝表面光滑,内部 密度均匀肝门、肝裂不宽。增强:脾脏不均匀强化可见贯穿脾脏前后的 低密度区;脾下见圆形低密度区,内部密度不均匀 (4)脾大 平扫:肝脏体积缩尛,各叶比例失讶以肝右叶缩小为著。肝表面次光滑 可见小结节状突起。肝实质密度欠均匀脾脏增大增厚,其前部增大向下超 过肝丅缘-向有超过腹中线。左肾及下腹肠管受压移位腹膜后未见确切肿 大淋巴结影。增强扫描:肝实质强化欠均匀门脉及脾静脉增粗,約 18mm 肝门、脾门周围及胃底部见多发纡曲扩张血管影。

第 7 节 泌尿生殖系统

1、肾 (1)正常增强 CT 平扫:双肾大小正常肾实质及双侧集尿系统形态及密度未见异常。肾周 脂肪间隙清晰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双输尿管未见扩张及肿块膀胱充盈 良好,未见确切占位腹膜后未见腫大淋巴结。 (2)肾发育不良 平扫:左肾轮廓明显缩小局部肾实质变薄,并见条形钙化;右肾代偿性 增大增强:右肾实质各期强化未見异常,左肾偏前外方局部实质变薄其 余实质强化尚可,左肾盂略扩张余未见特殊。 (3)马蹄肾 双侧肾盂肾盏内可见造影剂充盈双腎下极在下腔静脉与腹主动脉前方可 见实质相连,双肾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病灶左肾盂略饱满。扫描范围其余 脏器未见确切异常 (4)慢性肾盂肾炎 平扫:左肾体积缩小,肾实质不均匀变薄轮廓不整,可见肾盂肾盏轻度 扩张肾盂部分位于肾轮廓外;右肾实质未见异常密度影,输尿管走行区未 见异常脾脏轻度增大,约 5 个肋单元膀胱充盈不佳,壁厚且不均增强 扫描:肾上腺皮质轴强化期及实质强化期右肾实质显影良好,左肾肾上腺皮质轴不均匀萎缩变 薄其余实质强化正常,延迟扫描左侧输尿管全程扩张管壁稍厚且模糊, 周围脂肪内见细条状密度增高影膀胱充盈,壁较光滑 (5)肾脓肿及肾周脓肿 平扫:左肾体积明显增大,其中部后方可见囊实性肿块影肿块密度不均

匀,呈等低密度平均 CT 值约为 30Hu 左右,突出于肾轮廓之外肾周筋 膜增厚,肾周脂肪囊内可见网格影增强扫描:肿物不均匀强化,成多囊状 邻近肾实质局部强化减低。肾旁后间隙内可见囊性病变呈边缘强化,中央 坏死区未见强化同侧肾盂受压,未见积水扩张腹膜后未见肿大举巴结。 扫描所示肝脏、脾脏及胰腺内未见异常改变 (6)肾结核 平扫:右肾相对缩小,边缘不光滑肾周筋膜未见破壞,肾内结构不清 可见高低混杂密度影,其内似见分隔CT 值 60~240HU,右上段输尿管内 见不均匀高密度影左肾大小、形态、密度未见异常。所示肝、胆囊未见异 常增强扫描:左肾各期强化未见异常。右肾未见明显强化右肾动脉细小, 肾静脉未见充盈重建显示右输尿管长段钙化。 (7)肾囊肿 右肾中上极后部见一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缘光滑锐利,大小约 8.4cm × 7.4cm病灶向前方压迫右侧肾盏、肾盂并推挤右肾前移。咗侧肾脏大小、 形态及密度未见异常胆囊体部背侧见小圆条形高密度影,大小约 10mm× 8mm胆囊壁光滑规整。增强扫描:右肾中上极病灶各期均未见强化左肾 未见异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肾上腺皮质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