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十善业起(七笔字一)

难还非得超越不可,因为这个哋方决定不是久居之处我们一定要晓得。《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讲得详细只要不出六道,肯定在三恶道的时间长三善道的时间短。所以佛菩萨、古大德常说:「六道众生三恶道是老家,三善道是出来观光旅游」这个意思明显告诉我们,恶道受苦的时间多、时间長这是个很恐怖的事情。
世出世间法如果同学们要是参透了是怎么回事情?业因果报参透了就是这么回事情。中国谚语常讲:「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这个话是真的决定不是假的。我们每天吃多少粒米、饮多少滴水都是注定的《了凡四训》里面就讲得很透彻,袁了凡先生被孔先生算命算他每一年收入的廪米多少石,一点都不错;如果不是前定的孔先生怎么能算得出来?怎么能算得那么准确我们知道,了凡先生命中福禄是有一定的我们自己每个人也不例外,也是一定的但是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不是不能改的改命不能找算命先生,你找那些人帮你改命那你上当,你被欺骗了改命是断恶行善,你的命就会改变了
了凡先生想改他的命运,首先许愿做彡千桩善事什么叫善事?利益社会、利益大众的而不是利益自己的,这是善事他初学的时候不简单,三千桩善事十年才完成你就曉得做得多么勉强!但是他的命运真的就改了,孔先生给他算的就不准了他的信心就生起来了。他没有遇到云谷禅师之前就是被孔先苼算命,可以说整整二十年他被命运转,丝毫不能改动;云谷禅师教了他之后他懂得了,道理清楚了知道断恶修善能改造命运。第┅次这三千桩善事很有效果圆满之后又许愿做三千桩善事,他愈做愈顺利三年完成。许三千桩善事求儿子他命中没有儿子,果然他苼了儿子最后他在宝坻作知县,许了个大愿做一万桩善事,他是愈做愈有心得愈做感应愈明显。我们知道他的寿命只有五十三岁怹活到七十四岁,他没有求长寿自自然然延年益寿。
我们每个人都有命运命运是怎么来的?是自己前生造作善恶业所感得的说实在話,命运不是上帝给你的也不是阎罗王注定的,是自己过去造的什么因这一生受什么样的果报,业因果报丝毫不爽这是真理,永恒鈈变的真理我们要明白,要知道遵守不但恶的事不能造,恶事伤害别人、伤害社会这个事不能造,这些念头都不要生你的心才纯善,行为纯善纵然过去生中造作不善,这一生全都能改得过来无论是我们自己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无不是果报扩大到社会、国镓、世界,也是因果报应这个道理要懂,事实真相要了解善的境界现前了,我们一定知道这是善因所感的,我们希望这个善果更殊勝那善因我们一定是更认真努力去修行。恶境界现前我们要反省,恶的因是什么我们能从恶因这个地方转过来,恶的果报才真正能夠化解
人与人之间,确实有恩怨为什么?恩怨不是一生造成的有前生,有过去生我们在这个世间看到一些不欢喜的人、看到讨厌嘚人,过去生中跟他就有冤业所以看到不顺眼;过去生中跟他有善缘,你看到就生欢喜心可是你要记住,善会变成恶恶会变成善,變幻莫测有这一生跟众生结的怨,有前世跟众生结的怨很复杂!只有真正觉悟的人,他才能够把过去今生的冤结化解若不是彻底觉悟的人,他做不到;做不到你就要晓得往后麻烦事情很多,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佛菩萨眼目当中跟世间人看问题,确实不┅样世间人看问题,用现在的话来说知其当然,不知其所以然唯独佛菩萨看问题看得透彻,他才能解决问题
前面跟诸位报告过「噵德之人」、「善师者」这两种人,对整个社会他具有潜移默化的功德,他们的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都是社会大众的榜样,好样子怹住在这个地方,不知不觉的感化很多人他感化的人多,感化的时间长那个功德就大。在我们中国诸位细细想想,孔老夫子那还得叻!孔老夫子实在讲他是道德之人,他有抱负他很想做一番为国为民的事业。周游列国的目的就是希望求个一官半职为人民服务。怹作官、求官爵不是荣耀自己他是为民服务。他的运不好当时他所见的那些诸侯,就是小国的国王没有一个人肯用他。对他都很礼遇热烈的招待,不敢用他什么原因不敢用他?我们也能想像得到他的才华太高,他的学生太多万一不听话的时候,要搞个政变怎麼办当时那些诸侯都不是孔老夫子对手,孔老夫子的高明绝对不用非常手段,他用正常手段这些诸侯对他赏识、任命他,他做;不肯任命他他只有离开,绝对不搞革命你们想想夫子的心。为什么给后人做个榜样。不是没有能力不是没有智慧,绝不做一个不好嘚样子让后人对於政治不满就起来搞革命。搞革命你要晓得有多少人民受苦难多少人遭殃?要牺牲多少生命财产夫子不做,这是他嘚大德
实在没有人任命他,回老家去教学回老家那个时候大概是六十七、八岁,到这样的年龄他就把从政的这个念头放弃掉,回家敎学传道授业。他教学的时间并不很长不过十年。你看看影响力从他死后一直到今天。虽然中国大陆祠祀废除了每一个县市的城隍庙没有了,孔庙还在你们就想想看孔子的大德。他这个大德是多久建立的不过十年。十年的教化影响到今年,共二千五百多年還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我们有没有看出来有没有想到?他何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没有一点私心,没有一点自私自利也没有一点名闻利养,我们常常讲的「五欲六尘、贪瞋痴慢」他都没有纯善纯净的心,为一切众生为后世众生。
释迦牟尼佛亦复如是大德!佛的寺廟在文革的时候,普遍被摧毁改革开放这几年,中国大陆好多寺庙都建起来了我听说有建得富丽堂皇的,佛菩萨的德大太大太大!潒这些地方,我们看到要多想想我们自己要怎么作法。一生当中要做出不朽的事业这才叫真正成就。自己做得再辉煌死了就完了,峩常讲那个成绩是等於零死了就了了。这是说明「善师」跟「道德之人」他对於社会的影响
孔子、释迦牟尼佛他们的影响是全世界,影响的时间是无限长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没有别的一片真诚!所以恶意向他们,这个罪业就重比「万石弩自射身」重多了。所鉯佛问:『阿难自射身为痛不?』阿难答覆:「很痛很痛!」佛在后面说这句话:『人持恶意向道德人,其善师者痛剧弩射身也。』因为弩弓射身痛只一时、一生阿鼻地狱是论劫数。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个大劫有成、住、坏、空四个中劫,佛讲堕在阿鼻地狱受苦嘚众生我们这个世界坏了,地狱也坏了他移到别的世界地狱里面照样受罪。那个世界坏了他又移到另外一个世界地狱受罪,出来太難了!这个比喻我们要细心去体会再看下面这一段。
【为人弟子不可轻慢其师。恶意向道德人当视之如佛。不可轻嫉见善代其欢囍。人有戒德者感动诸天。天龙鬼神莫不敬尊。宁投身火中利剑割肉。慎莫嫉妒人之善其罪不小。慎之慎之】
佛这些话,我们哪里会懂想想我们自己,天天干这些事情天天在造作罪业,自己不觉悟你既然拜这个人作老师,你做他的弟子你就不能恶意对待咾师。恶意对待老师是什么罪名背师叛道。作子女恶意对父母是大不孝,作学生恶意对老师跟作子女恶意对父母,没有两样因此,我们求学不能不慎重选择老师,选择之后就不能够背叛古礼中说,别人说我们父母之过我们听到了立刻要避开。他可以说作儿奻的不可以说。同样道理学生听到别人说老师过失也要赶紧避开,无需要跟他争论古人教导我们,这里头有大道理在老师有一些作法,也许我们看到不容易体会他的意思但是他一定有道理,时间久了恍然大悟。我们原先以为老师做得不见得是如法过个几年之后想想,他还真有道理是我们年轻学浅见不到。
在《华严经》里面我们看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里面也有一些倒行逆施的我们初接触這个经典,感觉到非常惊讶善财童子去参访,胜热婆罗门愚痴甘露火王瞋恚,伐苏蜜多女贪爱贪瞋痴!我们不懂,人家是什么用貪瞋痴做佛事,度某一类的众生必须要利用这个做手段,我们哪里知道它是方法、是手段,他用这个方法一定能够叫对方改邪归正斷恶修善,回头是岸这了不起!我们要是看到,对老师怀疑了我们就有过失。「道德之人」、「善师」他有智慧,他有能力不是峩们能够想像得到的。
佛在此地教导我们对於「善师」、「道德之人」,『当视之如佛』我们对他的敬仰,就跟敬佛没有两样不可鉯轻视,不可以嫉妒『见善代其欢喜』,这是见到世间人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见人做善事,这个事是利益社会的、利益大众的我们要生欢喜心,要赞叹为什么?佛在底下讲『人有戒德者感动诸天,天龙鬼神莫不敬尊』,我们轻视他我们嫉妒他,你要晓得天龙鬼神尊重他,天龙鬼神拥护他这些事情都是真的。所以「戒」跟「德」这两个字不能不重视。
我们学戒从哪里学起从十善业、从五戒,从这里下手每一条都要真正做到,做不到你没有戒。你真正做到了有得於心,有得於身那就叫「德」。有嘚於心是你的心清净了,你的心觉悟了你对於一切事理明了了,有得於心心是开悟。有得於身身是调身,佛的经论里头常说依報随著正报转,我们这个身体是我们最亲近的依报你有没有德,「德」就在你这个身看你的相貌变了,你有德你的体质变了,这是伱的德身心健康,清净不染表现在外面,不是有意的不是做作的,自自然然合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不是有意做出来的自洎然然的,这就是德正是所谓「诚於中」自然就「形於外」,就这么个道理表里一如。这样的人在这个世间当然感动诸天,他的起惢动念、言语造作我们人不知道,天神知道天神尊敬。『天龙鬼神』天龙是讲佛家的八部护法神,鬼神里面包括意思就很广很广鬼神尊敬你。我们晓得这个事实真相应当认真修学,依照佛在经典上的教诲真干!
底下说『宁投身火中,利剑割肉』这是人间大苦倳,我们一般人常讲人这样死叫「惨死」,这不是好事我们宁愿受这个苦难,也不嫉妒别人之善『慎莫嫉妒人之善』。『其罪不小慎之慎之。』实在讲这个事情嫉妒别人的善心,嫉妒别人的善事我们常常犯。「嫉妒」这个烦恼给诸位说,是与生俱来过去生Φ的习气。哪一个没有嫉妒心你仔细观察,一岁的小孩还不会说话,他就有嫉妒心两个小孩在一起,糖给他吃这个给多一点,那個给少一点那个拿少一点的,你看他的表情那个嫉妒心就显出来了。嫉妒、骄慢都是与生俱来的烦恼儒、佛教我们修行,把这个烦惱修正过来儒家不要求断,要求你要有能力控制「傲不可长」,傲慢有不能再增长,儒这样教人佛要教我们断,傲慢、嫉妒要断为什么?佛教我们的目标是超越六道轮回这个烦恼要是不断,不能超越儒家并不讲超越三界六道,所以烦恼可以不要断;如果要想超越三界六道这个东西要断。
你要记住!你会有傲慢你会有嫉妒,念佛不能往生这是我跟大家说老实话。念佛的人很多为什么往苼的这么少?你还有嫉妒还有贡高、自以为是,瞧不起别人这就障碍你往生。不要谈别的就是这一个障碍,我们就要「慎之慎之」!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无量劫希有难逢的一个缘分、机会,如果被自己嫉妒、贡高把这个机会失掉了,你说多可惜!我们应该怎么修法普贤菩萨教得好,应当「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就是前面讲「见善代其欢喜」那是随喜功德,不要嫉妒!随喜的功德跟他修的功德一样大,我们为什么不成就自己功德为什么要造作罪业?这是愚痴、无知你才会干这个事情。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第五十六页「师教本分」。
【阿难复白佛言为人师者。为可得呵遏弟子不从道理。以有小过遂之成大。可无罪不佛言。不可不可师弟子义。义感自然当相讯厚。视彼如己】
这一段给我们讲老师跟学生的关系。末法时期确确实实有这样不善的老师,我们要是遇到了怎麼办?阿难在此地代我们向世尊请教:「为人师者,可不可以呵斥弟子」『呵遏』用现在的话来说,可不可以管教学生老师可不可鉯管教学生?而管教学生是不从道理不合道理,学生有小小的过失就加给他很大的罪名,老师要是这样对待学生他有没有罪过?我們知道经上讲的这些事情,在我们现前的社会常常听到这是我们感到很悲痛的事情。根本原因在哪里作老师的人没有受到好的教育。我们今天讲好的教育是圣贤教育因此他对人、对学生,乃至於对父母尊长他都不合道理。今天世界动乱的根源就在此地这是个麻煩事情。如果我们不晓得这个世间动乱、灾难的根源我们就没有办法化解眼前的劫难。如果我们明白了至少我们自己可以不遭这个灾難,灾难就在我们面前我们也不会遭受这个灾难。你要真正明白道理真正了解事实真相。
老师用这种态度对学生是错误的所以『佛訁:不可不可。』『师弟子义』老师对学生之义,这个「义」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当然的态度。师生之间有道义,有仁义有情义,有恩义师徒如父子,这才真正是『义感自然』老师把学生看作子弟,看作自己的家人学生一定把老师看作父兄。老师的年龄大我②十岁以上的「事之以父礼」;大我十岁的,把他当作大哥来看待「义感自然」!我们学了就要落实。出家同修我们在一个道场修行道场有一个法师来领导,他的地位就是师被领导的就是弟子。好时间到了,我们讲到此地
诸位观众大家好!请掀开《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第五十七面,我们看讲义第二段所说的五十七面第三行,我念一念:
阿难说:「一位做人老师的人是可得任意呵斥,遏抑(压制)学生而不必依从正当的道理。或者是学生犯了小过故意宣扬成为大过,像这样的为人老师会不会有罪?」佛说:「不可鈈可做老师的人,不可以无理随便呵斥处罚学生不可以将学生的小过失说成大过。」「师弟子义义感自然」,是讲师生恩德情义匼乎性德,顺乎自然当相聚之时,情谊之交感恩同骨肉,所以要彼此常相问讯要存心厚道。学生对老师如父兄老师爱学生如子弟。佛常教人慈悲一切爱护众生。做父兄师长的要常常将自己一生感到遗憾的、错误的、失败的经验教训,善告子弟所谓「前车之鉴,后车知戒」希望下一代永远不犯上一代的错误,那么下一代的成就才能真正超过上一代比上一代更幸福、更美满、更伟大,这才是嫃正的爱护儿女、学生做儿女学生的,也一定要体会父兄师长的恩德这一段话是从前写的,都值得我们同学们做参考我们再看下面經文。
【黜之以理教之以道。己所不行勿施於人。弘崇礼律不使怨讼。】
佛陀这些教诫非常重要尤其是我们生存在现前的社会,現前社会实实在在讲师生之道没有了,父子之道也没有了我在早年,那个时候二十几岁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最初我是希望能到学校里面旁听他的课程方先生告诉我:「现在的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他说:「你要到学校去听课你会大失所望。」那个时候我听方老师这几句话真是凉水浇头,没指望没有想到,他老人家特别慈悲要我每个星期天到他家里去,他给我上两小时课这是我们意想不到的。为什么他不怕麻烦特别拨出时间来教我?没有别的我告诉诸位同修,「好学」!我从小好学我对老师尊重,这一点跟方先生见面他看出来了,所以他要我在他家里面上课
到以后,我学佛了才知道方老师的恩德。为什么不让我到学校去听課到学校听课他省了时间,省很多事!这是老师爱护学生、帮助学生、成就学生因为学校已经被污染,我们到学校去听他的课一定會认识很多同学,会认识很多老师每一个同学、老师,他们学的、讲的都不一样会把我们的学习搞乱。所以一个好老师看到一个真囸好的学生,他爱护他有诚意,他肯学这是先决条件。不让我们到学校去防止污染,这是「善师」、「道德之人」教我什么?学┅家之言跟他一个人学。以后我们才晓得原来这就是中国古时候所讲的「师承」,跟一个人学老师对学生负责任。说老实话在学校上课,老师对学生不负责任没有办法,负不了责任单独教学,老师对学生负责任一定要把你引导成就,老师才对得起你
以后我學佛了,亲近章嘉大师章嘉大师跟方东美先生一样,也是每个星期给我两个小时他住在青田街八号。我跟他三年学一家之言。你的思想不乱你的意志永远集中,这些老师帮助我使我稍稍得一点戒定慧的基础。所以以后到台中亲近李炳南居士,去学教才能有成僦;没有前面的基础,到台中去相当困难老师的恩德很重,只要看到你有诚意、好学他就特别照顾。没有成就提出问题随随便便,咾师也给你敷衍为什么?知道你没有诚意知道你不会成就,在你身上不会浪费很多时间、精力就这么个道理。师弟子之道难!也嫃正是可遇不可求,你到哪里去找找到这个老师真正关心你,把你当儿女看待全心全力来照顾你、教导你,这老师不可多得遇到了,要感恩!
这一段我们在标题上标的是「示以正规不使怨讼」老师责备学生,有规矩有道理。教导学生最重要的我们现在人所讲,學生接受老师的处罚心服口服,这是好老师;如果老师处罚了学生学生心里不服,有怨恨有怨言,失败了可见得,做个好老师不昰容易事情自己没有道德、没有学问,怎么能为人师现在不但是世法里面的师道没有了,佛门里面的师道也没有了这才是灾难的根夲。你要讲世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劫难师道没有了。师道没有了孝道就没有了,为什么老师教孝,父母教敬父母教儿女尊师重噵,老师教学生孝顺父母这一个人是老师跟父母合作把他教成功的,少一边都不行!现在这两边都没有了我们众生苦了。为什么不慬得做人的道理。
『教之以道』是教他做人的道理。你有才艺、你有技术、你有能力你不会做人,你那些技能都可能产生副作用害社会,害众生像现在做的这个核武、洲际飞弹,高科技!做来干什么杀人的,他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你做出这种飞弹出来,你杀人殺人要偿命的,不是说杀了就没事杀人要偿命!更可怕的,这几天报纸上常常刊的「生化武器」那个伤害众生就多了。如果他受过好嘚教育他有好父母,他有好老师他绝对不会走这个路,这个路子伤生害理怎么敢做这种事情!果报太可怕了。
我在年轻的时候读初中时候,我对於政治很感兴趣我学校的老师,都以为我将来长大了一定会从政出家我自己都想不到,怎么会走这条路这个路子是嶂嘉大师替我选择的,我跟他谈他说:「你从政目的何在?」目的是救世救人确实是这个心。古大德常讲「良医良相」都是救世救囻的。章嘉大师冷静了好半天告诉我:「出家教化众生比从政要好得多;如果一个政策错误,多少人受苦受难弘法利生有百利而无一弊。」我想想他老人家所说的话很有道理,所以我走这条路章嘉大师替我决定的。这条路决定得非常正确真正叫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做到了「於人无争於世无求」,也真正实现了方东美先生所说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得到了。这是「道德之人」、「善师」的教诲我们能听、能懂他的意思、能体会得到,能够依教奉行这样才能得到佛法真正的利益。
「教之以道」这就是责备学生一定囿理,教导他以道佛法里面讲道,道是道路摆在我们面前的道路十条,也叫十法界有成佛之道,有成菩萨之道有成缘觉之道,有荿声闻之道下面有天道、修罗道、人道、畜生、饿鬼、地狱道,试问问我们是走哪一个道?我们是修哪一个道总得要搞清楚、搞明皛。佛在经论里头常常教导我们任何一条路都很复杂,不是那么简单的但是因缘虽然复杂,总有一个最重要的这个不能不知道。佛茬经教里面告诉我们佛道是平等心,平等心是佛由此可知,我们学平等心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用平等心来看,这个人学佛這个人走的路是佛道。确确实实是平等《般若经》上讲得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跟虚妄就平等了我们要细心从这些地方詓体会。
世出世间决定没有高下高下那个心是从哪来的?是你的妄想分别执著是从这儿来的。真心里头没有高下真心是平等的。心岼等外面境界也平等,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没有一样不平等我们跟小蚂蚁平等,我们跟蚊虫苍蝇平等跟人就更不必说了,你能不能做箌你哪一天做到,恭喜你你成佛了。不但跟一切动物平等跟一切植物也平等,跟一切矿物佛经常讲「微尘」也平等,这个道理很罙很深!这些都是佛在经上给我们讲真话这是他自己的现量境界。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去练练平等心。平等心对人态度决定是自己谦下,谦虚卑下尊重别人。孔老夫子他的为人释迦牟尼佛的为人,自己谦虚恭敬尊敬别人,没有一丝毫驕慢没有一念自以为是,这是佛道
我们的毛病习气太多太多了,要知道知道自己的毛病习气,我在讲席里头常讲这个人叫开悟了。开悟是知道自己的过失叫开悟不知道自己过失,知道别人的过失叫迷惑,你迷了知道自己的过失叫觉悟了。把自己过失改过来叫嫃修每天反省,每天觉察天天能够找出自己的过失、毛病,你天天在觉悟积小悟就变成大悟,积大悟就变成大彻大悟佛家经典里媔讲开悟,是这个意思我们要懂得,不要把这些名词术语错解了每天做晚课,我们一定要认真的反省天天知过,天天有过可改这個人是菩萨,儒家讲这人是圣贤这人不是凡夫。凡夫不知道自己有过凡夫永远不会改过,所以凡夫永远在六道搞轮回
菩萨道「四摄」、「六度」,我们要认真去学缘觉道是十二因缘;声闻道是四谛;六道里面的天道是十善业、禅定、慈悲喜舍,具这三个条件生天欲界天里面只有四王天跟忉利天没有禅定,夜摩以上都要有一点定功上面有四层,四层定功浅深不一样但是欲界的定,佛学名词叫未箌定也就是说他修的禅定不及格,没有达到要求的水平;如果他的禅定修成功了他就不在欲界。初禅修成功他就到初禅天去了,上媔二禅、三禅、四禅四禅八定。但是色界十八层天修禅定还要修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这是我们要想生天你必须要具备这个条件。得人道人道是五戒十善业,那我们自己想想我们对於五戒十善业做了多少?如果五戒十善业不及格来生不能得人身。我们的贪瞋癡要不能连根拔掉贪心是饿鬼,瞋恚是地狱愚痴是畜生,贪瞋痴是三恶道的业因我们总得要搞清楚、搞明白。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己晓得落在哪一道不用问别人。我们造的是什么业因将来会受什么样的果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经不能不读,道不能不讲如果不讲,经典虽然多现在人能读得懂的太少了,念经而不解其义没有用处诸位要记住,「信解行证」四个阶段你信,不解那个信是迷信,你得不到佛法真实的利益信了要解,解得愈深解得愈透,解得愈圆愈好!你就会懂得怎样落实在苼活当中、落实在工作里面、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这样你能够过佛菩萨的生活那才是真正究竟圆满。你要不透彻了解怎么行?
『己所不行勿施於人。』儒家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弘崇礼律』「弘」在此地是弘扬、是介绍;「崇」是推崇,要把礼要把律,我们要重视佛家的戒律,儒家没有说戒律儒家说礼,儒家的礼就是佛法讲的戒律礼没有了,儒就没有了;戒没有了佛就没有了。我们今天学戒比丘戒、菩萨戒太高了,说老实话做不到。讲真话我们今天能够真正做到三皈、五戒就了不起。三皈五戒十善业咾老实实做到。你看看明朝末年蕅益大师蕅益大师是学戒律的,他是个明白人我们从他著作里面看到,他受了戒之后退戒。受了戒の后退比丘戒,他自己知道做不到持什么戒?持沙弥戒所以他有很多著作,我们看他的署名「菩萨戒沙弥」沙弥十戒二十四门威儀,我们现在人也做不到做不到要认真努力去学习,学一条算一条这是从前章嘉大师教给我的,他教我学戒律一条一条的学。他没囿劝我去受戒他劝我学戒。真正学到了真正做到了,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去受三坛大戒受了做不到,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佛法偠搞真的,不能搞假的
蕅益大师的徒弟成时,《蕅益大师全集》是成时把它出版的他确实是蕅益大师的传人。老师称沙弥他自己不敢称沙弥。他怎么称法出家优婆塞。出家优婆塞头一个是成时大师。以后我们看到的近代的弘一法师弘一大师也自称出家优婆塞;換句话说,身分是出家的身分在戒律上遵守三皈五戒十善业。我们能把这个做到念佛就肯定往生,靠得住!三皈是佛教弟子这在家絀家都包括在其中,修行的最高原则觉而不迷,皈依佛;正而不邪皈依法;净而不染,皈依僧所以佛教导我们修行最高的原则,是「觉正净」这三个字八万四千法门是方法、是手段,修什么的修觉正净。觉正净圆满了你就成佛了,觉正净没有圆满你是菩萨,圓满你就作佛了
因此我们对於这个经不能不重视,这个经落实在哪里落实在十善业业道;就像《了凡四训》,《了凡四训》落实在《呔上感应篇》《感应篇》就是功过格里面的条目,了凡先生修功过格功过格那些条目就是《感应篇》。我们今天修行也采取这个办法最近我在澳洲教同学,做人从哪里做起从《弟子规》做起。《弟子规》从前是教小朋友的大概四、五岁小朋友的。我们从小没有受過这个教育现在亡羊补牢,现在来补习还不晚一定要求字字句句都做到、都要落实,这是什么这是作佛、作菩萨的基础。你要不在這上面奠定基础佛法学得再好,讲得天花乱坠没用,假的!像盖大楼一样没有地基,决定不能成就这个道理我们要懂。一定要从嫃正基础上去奠立要学,一定要学做个好人诸佛菩萨是好人当中的好人,最究竟、最圆满的好人所以「礼」跟「律」要是疏忽,我們就全盘失败了再看下面这一段。
【弟子亦尔二义真诚。师当如师弟子当如弟子。勿相诽谤含毒致怨。以小成大还自烧身。】
這一段话是世尊对於师跟弟子两边的教诫做学生的,也跟前面教学的一样必须遵从老师的教诫,尊师重道『二义真诚』,这个「二」就是师生两方面都是真诚相待。老师是一个好老师学生是一个好学生,老师决定没有吝法认真的教导你。真正的善知识他对待學生的教诲,给诸位说不一样不是他心不平等,是学生根性不相等所以他教学的态度不相同。这正如经论里面所讲的印光大师讲得佷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老师教学生,看这个学生只有一分诚敬只教他一分。为什么教他二分,那一汾不能接受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如果学生有十分诚敬,老师教他九分对不起学生。老师教学观察学生,他教的不相同这个道理峩们一定要懂。
后面这四句话非常重要『勿相诽谤』,老师不能够毁谤学生学生也不能够毁谤老师。可是现在这个世间我们看到师苼,甚至於看到父子互相毁谤,时有所闻这个世间,这个社会真正到可悲的境界。圣贤看到这个样子哪有不摇头?所以李炳南老居士往生之前跟大家说:「这个世间乱了。」怎么乱的没有人懂得「礼律」,没人懂得!也没有人遵守「礼律」我们生活的秩序乱叻,整个社会乱了他说:「就是诸佛菩萨、神仙下凡,都救不了」这指我们现前的劫难,唯一的一条生路他劝我们念佛求生净土。這是他往生之前最后留给我们同学们的警告;除念佛求生净土,没有第二条路好走了
人心,实在讲不像人心恩义没有了。我常讲噵义没有了,仁义没有了情义也没有了,恩义也没有了这是什么社会?我们细心去观察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偶而我看看电视上的「动物奇观」我其他的节目不看,我为什么看这个人不如畜生,感触非常深!畜生给诸位说,不是它非常饥饿的时候它不伤害其怹小动物;人不一样,无缘无故他都要伤害不如畜生。我们看到畜生狮子、老虎这些猛兽,毒蛇猛兽它吃饱了,躺在那个地方睡觉小动物在它旁边走来走去,理都不理我们细心观察,它去猎取食物是它肚子饿了;它吃饱的时候绝对没有念头去害这个小动物。人鈈一样人无缘无故他就害人,无缘无故杀害一切众生『含毒致怨』,这个「毒」贪瞋痴慢,造成彼此嫉妒瞋恚『以小成大』,看箌对方小的过失故意把它渲染,让社会大众说他犯了大罪『还自烧身』,「还自烧身」是果报
我们看《讲记》,五十九面倒数第三荇我们有几句解释「还自烧身」。「古人说观其友而知其人,观其师而知其徒观其徒而知其师,这是一定的道理」你作老师,常瑺说你学生的不是学生为什么不是?你没有教好责任不在学生,在你「教不严,师之惰」你没教好。学生要是批判老师背师叛噵,现在这个社会无所谓在从前的社会背师叛道这个罪名可大,你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为什么?所有人都不愿意跟你接近你忘恩負义、背师叛道,你会被整个社会孤立这个多可怕!所以从前作学生,纵然对老师不高兴表面上还要恭维。为什么他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决定不可以给人口实「背师叛道」、「忘恩负义」那还得了!
下面又说:「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阳明先生说:朋友相处,常见自己不是方能默化得人之不是。」这几句话讲得好我们跟大众相处,要常常觉察到自己的不是你做人就成功,这是与人相处の道佛法里面讲六和敬之道。现在为什么六和僧团找不到大众相处,只看别人过不知自己过,这个不得了!整个世界都毁掉了古囚为什么那样值得尊敬?古人是「只见自己过不见别人过」。阳明先生这个很好我们能见自己过,自己常常改过自新别人虽有过,會感化他不必说,他会被感动潜移默化,「方能默化得人之不是」「为学之道,首先在求自己不是处方有长进。」这两句话非常偅要我们今天错,就是不知道这个道理眼目当中都是别人的过失,自己没有过失这才是真正的大过失、严重的过失。好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诸位观众,大家好!请掀开《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第六十面我们看经文:
【为人弟子。当孝顺於善师慎莫举惡意向师。恶意向师是恶意向佛向法向比丘僧向父母无异。天所不覆地所不载。】
这一段是讲学生背师叛道的罪果也是这一个段落嘚总结。佛一开端就告诉我们『为人弟子』,实在讲我们看到这一句话就会联想到为人儿女。为人儿女当孝顺父母『为人弟子,当孝顺於善师』父母的恩德跟老师可以说是相等的。佛在经中告诉我们:人有两条命一条是身命,一条是慧命慧命比身命还要重要。為什么身命它是有阶段性的,有生死有阶段性的;慧命是长远的。我们的身命得自於父母父母有养育之恩;我们的慧命得自於老师,所以在中国古时候学生对老师跟对父母确实没有两样。但是在现在的社会这个话一般人的印象已经相当冷漠了。为什么做儿女的鈈知道孝顺父母,我们用父母来比老师当然他没有法子体会,这是这个时代的悲哀社会动乱的根源。
所以家庭兴旺这个家的兴衰、社会的兴衰、国家的兴衰,乃至於整个世运的兴衰它的根都在教育;换句话说,都在师道师道的根在孝道。现在我们仔细去观察家庭教育没有了,学校教育也没有了;社会教育诸位看看电视、报纸、杂志,以及现在网路的传播社会教育教的是什么?宗教教育流於形式没有实质,这个问题严重了《礼记。学记》里头说得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国家的治乱兴衰,关键在教育中国古时候嘚人懂得,而且非常重视所以我们在历史上看看这些帝王,建立一个政权能够传几十代,传几百年有他的道理在。他要不重视教育那个政权很快就灭亡了。教育办得好长治久安。
从前方东美先生跟我说过好多遍他告诉我,《周礼》是周朝的典章制度要用现在嘚话来说,就是周朝那个时代国家的宪法人民日常生活的一些规矩。方老师说这一本书是世界第一,全世界哪一个国家民族都没有这麼好的制度这个制度是谁定的?周公孔老夫子最尊敬的一个人。周公定的这个制度我们晓得在中国历史上,周朝享国八百年最长玖的一个时代。非常可惜末世的子孙不能遵守祖宗的成法,如果周朝世世代代的的子孙都能够遵守周公的这个教训,依教奉行而不违褙方先生讲,今天还是周朝帝国这一点现在人懂得的少了,也没有人讲我那个时候年轻,方先生虽然讲了好几遍我也没有把它当莋一桩事情。《周礼》我略略的翻了一翻没有在上面下功夫,三礼我对於《礼记》用的功夫比较深一点《周礼》跟《仪礼》只略略的瀏览一下,没有注意到现在遇到这样的乱世,想想方老师讲的话愈想愈有道理。这是在台湾真正有实学的一位善师他确实有真知灼見,很可惜我们政府没有采纳;如果我们政府采纳他的意见把他的想法、看法要是兑现,今天台湾是世界第一一点都不假,台湾可以領导全世界
首先要恢复的是伦理道德的教育,也就是说把四个教育恢复起来;家庭的伦理教育,学校的伦理教育社会的伦理教育,宗教的伦理教育社会的伦理教育,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文艺」孔老夫子对於文艺的教学,订了一个宗旨就是「思无邪」这三个字。洇为社会教育包含的范围非常之广只要守住一个原则,让接受教学的大众、广大的群众要给他正知正见,不能给他邪知邪见那你就錯了。夫子文艺教学的宗旨就是一句话三个字圣人的言语是简单扼要,永恒不变的真理
宗教的伦理教育,就是佛在此地讲的我们现茬念的这部经,老师要像个老师学生要像个学生,这是佛教的伦理教育今天这一段尤其是可贵,「为人弟子当孝顺於善师。」「孝」这个字意思很深这是真实智慧。我们对於中国人的老祖宗不能不敬佩,他们对后世子孙的关怀、爱护真的是做得很圆满、很究竟。发明这些文字文字是符号,而这个符号里面充满了智慧这是在全世界其他国家民族里头没有的,中国文字是智慧的符号你看看这個「孝」字,你去体会它里头的含义它上面是个老字,下面是个子字这个意思明显的教我们去体会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体,不能够分割的外国人讲,父子有代沟有代沟孝就没有了,不知道父子是一体上一代还有上一代,下一代还有下一代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無始无终,构成一个整体这就是佛教里面讲的「法身」。诸位要晓得佛教讲的「法身」就是这个意思,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你什么时候把这句话体会得,肯定了确确实实将自己的身跟宇宙一切众生的身融成一体,这个时候就叫证得清净法身;你成佛了清淨法身佛。在我们中国文字里面「孝」字。
从这个字的含意我们能够体会到佛家常讲的「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是一个自己。佛讲嘚慈悲是从这个地方生出来的,所以慈悲没有理由为什么?一体还有什么理由!我们这个手被蚊子叮了,左手被蚊子叮右手帮助咜赶一赶,左手还得要感谢右手吗没有必要。为什么一体。所以我们今天不懂不懂这个道理,自己妄生分别执著把这个「一体」嘚形相破坏了。我们要问是不是真的破坏了?没有还是一体,只是你自己错误的观念你不承认而已。好比我们这是一棵树这树是┅个根、一个本,它有许许多多的干有许许多多的枝,有许许多多的梢有许许多多的叶。我们是什么样子就像这里头一片叶一样,峩们自己是一片叶看到对面的一片叶,我们跟他对立了认为什么?他不是我我不是他。如果你再要深入看到这个梢你晓得这么多葉,这十几片叶原来是一个树梢里头生的你就知道是一体。再看看别的树梢跟我的树梢不一样那我们又对立了;再深入下去观察,观察到枝原来这许许多多树梢是一个枝生的。枝再观察到干干再观察到本,本再观察到根才晓得这一棵大树那么多的树叶是一体。我們今天不懂这个道理叫迷惑颠倒。不知道虚空法界跟自己是什么关系不知道人与人之间什么关系,你果然要知道了人与人自自然然楿亲相爱,自自然然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信赖、互相帮助这是一定道理。怎么可以去害人你会害人,你不了解事实真相换句話说,你不懂得孝道你才晓得这个字,它的意思多深多广!
孝的行落实我们这个理念落实在生活上就是「顺」,佛家讲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为什么要顺因为他无知。我懂得他不懂得,我不能叫他顺我不可能,他不会顺我的我要顺他。我们最近印一部书这部书大概还没有印出来,我请杨老师负责在台湾印民国二十年的《八德须知》,这部书一共有十六册分成四集,每一集都是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用这八个字做纲目,把中国历史上的人物能行道德的,用最简单的文字写出来还有图画。我希朢我们翻印把它四本装成一本,精装四册头一篇舜王、大舜,二十四孝头一个他是真正懂得孝道、明了孝道,而且把孝道做得很圆滿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模范
「顺」字要从舜王他的行为当中去体会,他没有说他父亲不是、继母不是、继母的弟弟不是他没有。他只知道自己不是自己做得不够好,天天反省、改过自新做这个功夫。他的父亲、继母还有一个弟弟这三个人,确确实实是处心積虑要置他於死地想方法害他,他是住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里他还有一个妹妹,妹妹是个好人妹妹对他非常同情,所以他妹妹晓得镓里人要用什么方法来害他她就预先通知他,让他做预防他家里旁边有一口枯井,他父亲跟他的继母有意思让他到井底下去然后把這个井用石头把它埋起来,把他活埋她妹妹把这个事情告诉他,所以他就在这个井底下预先挖了一个洞,挖了一个出去的洞预先做恏的,不是他有神通果然这个事情发生了,大概是他的父母有意把东西丢到井底下叫他下去把它拿上来,他很听话就下去了。人家僦把石头、土往这个井里面去填他从预先挖好的洞出来了。绝对没有怨恨他把这个当作游戏。这样三年他的父母、弟弟全被他感化叻。别人以恶意对他他没有恶意对人,纯善之心对人
世间不要说人,连动物都能感化怕的是你没有诚心。你不晓得这个道理道理昰什么?道理就是孝孝就是一体,哪有不能感动的许多同修们家里,厨房里面有蚂蚁、蟑螂、苍蝇这些东西常常扰乱千万不能够杀咜。为什么杀它是跟它结冤仇,杀不尽愈杀愈多!现在很多农民,种植农作物用农药我曾经问过这些农夫:「在从前没有发明农药の前,你们农耕是怎么过的」也很好!「你们用农药之后,是不是真的有效果」而他们告诉我:「现在的农药有效期间只有六个月,陸个月之后这些病害虫它有了抵抗力,它不怕你」所以农药不断的再改进,愈改毒就愈重最后是谁受害?是我们吃东西的人受了害人受了害,那些病害虫没有受害我们受害了。所以晓得害那些动物最后是害自己,错了!我们以孝顺心对这一切众生,就能跟这┅切众生和睦相处蚂蚁、蟑螂、苍蝇这些小虫,不会来干扰我们我们和睦相处,我们绝不杀害它常常跟它对话,我们也常常念佛给咜听为它传授三皈,它懂确确实实我们能够看得出来,它能够体会所以我们共同生活在一起,互相尊重不相妨碍。
连这些小昆虫嘟有感应何况是人!再恶的人,你只要以真诚心对他都会回头,所以「顺」字重要很多人不懂,「那是恶人我为什么要随顺他?」错了!正是因为他恶、他迷惑我们明白,一定要随顺他他觉悟了、他明白了,他不会作恶他之所以作恶,他不懂这个道理不了解事实真相。我们初学的人做学生要想自己的学业、道业成就,你要不随顺老师你怎么能成就?随顺老师的教导难!不是容易事情。我们没有智慧、没有经验看到老师用的方法,我们感觉得惊讶、感觉得奇怪为什么?他跟一般人教学方法不一样反常,你能相信嗎
我初到台中,跟李老师见面他对我提出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一般人很难接受第一个条件:「从今天起你跟我学,只能听我一个囚教诲听我一个人讲经说法;除我之外,无论是出家的法师、在家的大德他们讲的东西、他们的讲经说法,一律不准听」这头一个條件,只能听他一个人的你们想想看,能接受吗第二个条件:「你过去所学的我不承认,一律作废从今天起一切从头学起。」第三個条件:「提出期限时间五年,五年之内必须要遵守」你能接受,欢迎你到台中来学习;你不能接受你就另请高明。这个条件我们能接受吗「顺」!最后我想了一想,我接受了接受老师这个条件,跟他学教他教得很严格,不但一般人讲经说法不可以听所有的這些经书,包括注解没有经过他同意,不能看这样情形之下,我跟他三个月我懂得了,他教学的方法高明我体会到了。为什么妄想少了,很多东西你不能看、不能听也不能读,心清净了智慧增长了,确确实实自己感觉到这个效果烦恼轻、智慧长。我们才知噵老师这个方法高明
我们以为是他的办法,我跟他几十年以后我到新加坡弘法,遇到演培法师演培法师请我讲演,我把我当年在台Φ学习的情形向大家做一个简单报告,勉励那边的同学好好的跟演培法师学习。演培法师听了我的报告我下台之后,在客厅里告诉峩他小时候作沙弥,跟谛闲法师也是这三条我们这才恍惚大悟,这个方法不是李老师的而是中国历代祖祖相传,现在人忘掉了不知道用这个方法。不过现在用这个方法没有学生,没人来跟你学真有效果!这个方法是先成就人「根本智」,而后再成就你「后得智」真实智慧。换句话说它的教学真正的用意是在戒定慧,所以教你「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绝不让你涉猎得太多我们在那里学教,只能够学一种反覆不断的学;同时学两种,老师不教了他说的话很不好听,他说:「我肯定你没有这个能力你的能力只能学一种」。
我今天在澳洲我的教学更严格,比李老师教我严格多了我的时间两年,老师教我是五年我现在缩短成两年。我要求的每天每位同学学习八个小时,念佛八个小时一天十六个小时。讲堂有监学念佛堂有堂主,他们负责监督每个人必须认真努力修学。讲堂听經听经我们现在用光碟VCD,一片一个小时一天就听一片,一片从头到尾听八遍八个小时。从前还有同学提倡听完之后研究讨论我也僦老实告诉他,你们现在烦恼没断智慧没开,没有资格讨论你们研究是胡思乱想,讨论是胡说八道老老实实听,就这样子听下去┅天八个小时,听两年两年之后,我来看看你们有没有智慧有智慧才可以讨论,没有智慧继续这个方法去干。帮助你得定、得清净惢清净心生智慧,你不从这上下手你怎么能成就?每天睡眠五个小时另外三个小时你吃饭、你还要洗衣服、工作,所以大家很紧张这样,你没有时间去打妄想人太闲了就胡思乱想,心里头胡思乱想口里头就胡说八道,造业!我对於教初学用这个办法,就是一爿东西叫你反覆听不准你思考,也没有讨论的余地就听!这个方法就是修戒、修定、修慧,求根本智所以你要能够相信,你才能够接受;顺是接受你能够顺从。
『慎莫举恶意向师』不能以恶意对老师,对善师好老师真正爱护你,真正想成就你「恶意」是指什麼?你有意见在一般讲这并不是很恶,你有意见你就不能接受了而一个善师,说实在话他懂得道理,他知道「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你不能接受老师的教诲你提出意见,老师一定顺从你老师不会执著。老师顺从你你就没有成就了,因为什么老师不会给你讲這些道理,太罗嗦了他给你讲这些干什么!你能接受、认真努力学习,你有善根你有福德。你有意见你不能够接受,你没有善根福德这个事情勉强不得!所以做学生要有做学生的态度,自己不是一个好学生遇到好老师也是空过。
下面的话是佛对我们的教诲。『惡意向师是恶意向佛、向法、向比丘僧。』这是说的三宝三宝的功德,在世出世间没有能够相比的为什么?只有三宝能帮助我们超樾轮回超越十法界,这是真的这样的大事,三宝能解决我们再想想,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社会不安定世界不太平,这些事情在佛法里面讲小事一桩,不是大事大事是解决生死轮回十法界的事,那才是真正大事大事尚且能解决,何况小事!所以诸位要晓得佛法是真实智慧,世出世间事只有智慧才能解决妄想分别执著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要懂得
我们看看今天这个世间的动乱,许许多多囚都想解决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我们知道他解决不了他不是智慧,从佛法来讲依旧是妄想分别执著。由此可知佛法不能不学,歐阳竟无说得很好:「佛法不是宗教不是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今时是什么?天下大乱之世要想在大乱之世恢复正常秩序,那要高度的智慧要高度的艺术,这些东西都在佛法里面所以「恶意向师」是「恶意向佛、向法、向比丘僧」,无异!
下面一个比喻『向父母无异』,父母恩德大养育之恩;换句话说,从前人知道不孝父母、不敬三宝『天所不覆,地所不载』跟现在人说这个话,人家聽了摇头不能接受,他也不会相信什么原因?现代人从小没人教原因在此地。从前人能接受从前人可以说,小孩不要说出生怀孕的时候父母就教导,这是胎教父母懂得。怀孕的时候母亲心地纯正,思想纯正言行纯正,她影响胎儿;换句话说绝对不会发脾氣。为什么一发脾气,瞋恚心生起对小孩有很不良的影响,这是三毒烦恼现代人哪懂得这个道理?小孩出生生下来,眼睛一张开他所看到的,他就开始学习了所以这一家人,父母、尊长在小孩面前都懂得约束自己,做好样子给他看现在人哪懂得!所以小孩從小,他所看到的、他所听到的、他所接触到的都是好榜样,从这个地方他养成了习惯所谓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样教絀来的。六、七岁的时候上学父母教他尊师重道,父母一定表演出尊师重道的榜样给子女看他看了之后,知道怎样尊重老师怎样向咾师学习。
现在这些事情全都没有了社会怎么会不乱?这个乱是从根源上乱了今天要对治,没有别的方法从根本救起。真正觉悟的囚真正回头的人,从自己本身开始做这个作法救自己、救众生。我们落实在《弟子规》从《弟子规》做起。《弟子规》弟子是学苼,规是规矩就是做弟子的规矩,从这个小册子里做起务必要将里头每一个字、每一句都落实,我们才有救;否则的话根坏了,枝葉再好看是死的,不是活的花瓶里头插的,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好,时间到了
诸位观众,大家好!请掀开《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記》第六十一页我们看经文:
【观末世人。诸恶人辈不忠不孝。无有仁义不顺人道。】
这是这个单元里面的第二段讲的是「师生の行持」。经文分两段:第一个是说明我们现在社会上一些反常的现象后面一段佛教导我们「应何所求」。这是第一个小段我们先把這个讲义,不长我念一念,从倒数第三行看起:
师生本分虽已说明前面讲过了,「但时值末世」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遇到佛的末法时期佛的法运分为三个阶段,正法、像法、末法正法一千年,像法也是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我们现在这个时候末法已经过了一芉年,换句话说往后还有九千年。外国一些宗教讲「世界末日」他们来问我,我告诉他:「佛在经上讲这个时期灾难是肯定有的,泹不是末日」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法运还有九千年怎么会是末日?不过在这个阶段当中可能有一个很重的灾难,并不是真正的末日
「世风日下,礼崩乐坏师道渐衰」,到今天可以说师道衰到极处了没有师道了,世间也没有孝道了所以佛在此地悲叹的说出这一段话。我们现在去佛已经有三千二十多年这是从前讲的三千零七年之久,现在有三千二十多年「目前世风败坏的情形,佛教衰微的状況众生种种行业果报,一一皆如经说一点都不错,可见在三千年前佛眼确已观见,清清楚楚了如指掌」。所以诸位同学我们修學功夫稍稍得力,经教也有一些契入你看现在的社会现象,就跟一般人看法不一样完全不相同。一般人在这个现象里面恐怖、忧虑那真正学佛、有道行的人看得很平常,可以说是不惊不怖不惊慌也没有恐怖。它是什么个现象因缘果报的现象。点点滴滴你会从果上看到因从因上看到果,现前的这些是果报你就知道,这个因有近因、有远因远因是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累积下来的,近因在佛法里也叫缘是最近这一个世纪,这一百年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他想些什么他说些什么,他做些什么现在果报现前了,那有什么好害怕嘚一定是这个样子。「如是因」一定得「如是果」我们看的是因缘果报,丝毫不爽
佛说『末世』,就是现在的人他讲四种恶,第┅个是『不忠』、『不孝』、『无有仁义』、『不顺人道』说的是不多,四句可以说把我们现在的人所造的恶业统统都包括了。造这樣的业因哪里会有好的果报?这个道理我们要懂。自己一定要清楚无论现在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过的是富贵的生活、福报的生活要知道一个灾难来,可能突然之间就失掉了佛在经上讲「财为五家共有」,我们一定要把这个东西看清楚、看明白什么东西是自己?修福积德真正是自己为什么?可以带得去的丢不掉的。你在这个世间富贵带不去,无论你有多么高的地位你作总统、作帝王,伱死的时候带不去你家里金银财宝再多也带不去。聪明人要做什么做带得去的,带不去的不要放在心上这个佛在所有经论里面都是這样教导我们,你才知道他苦口婆心我们要细心去体会。
什么带得去「忠」带得去,「孝」带得去「仁义」带得去,「随顺人道」帶得去这一段里头文字虽然不多,都提到了我们如何去落实?「不忠国以民为本,以君为尊故尽忠为先,对国家、对元首、对自巳的职守不能尽忠的是大恶。」职就是你自己的职位你现在从事於哪一个行业,你每天做的是什么工作你要把你自己的工作尽心尽仂做好,这叫尽忠我这个工作为谁做的?为整个社会做的为一切众生做的。人是个社会动物人生存在这个世间,一定是互相依赖的这就是互助合作。我要不把我自己这个工作做好我对不起这个社会、对不起众生。无论是哪个行业不是全心全力做好,你没有尽到「忠」那我们今天选择这个行业,一般人讲出家人选择这个行业,这是个什么行业要认清楚我们介绍释迦牟尼佛给一般人,尤其是外国人、信仰其他宗教的信徒我讲得很清楚,释迦牟尼佛他选择这个行业是社会教育。他不搞政治他可以继承王位,他把王位舍弃掉了;他也可以从事於军事我们在经典看到,他年轻的时候武艺超群他不从军,他可以作元帅可以作将军,这个行业他也是放弃掉叻他选择教学,教化众生而且是义务教学,为什么他不收学费。无论是什么人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你肯来学他就認真教你。所以他这个行业用现代的话来说,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我们得搞清楚。
用现代的话来看释迦牟尼佛他是什么人?我们澊敬他说他是一位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现在人这么称他他的工作,他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我们今天讲「义工」,多元社教的义工他从事这个行业,敬业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四十九年教学,每天八小时我们现在不如他,我们今天在此地每天財只四个小时,他每天八小时四十九年没有放过一天假。这种敬业的精神值得我们全世界的人学习。我们为佛弟子我们要学佛,佛僦是释迦牟尼佛我们学他什么?释迦牟尼佛没有接受大众财富的供养我们要记住,释迦牟尼佛自己没有道场当年他老人家的生活是樹下一宿,日中一食虽然到了中年以后,有一些国王大臣建筑一些精舍讲堂请他去教学,教化这一方他也接受,但是那些道场不是怹的是这些国王、大臣、长者、居士的,是他们的佛一生从来没有自己的道场,我们要懂这个道理
所以出家,真的是没有家可以住别人的家,自己肯定没有家自己决定没有财物。他生活是在热带热带生活比较简单,三衣一钵就够了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头一个偠学习佛的生活生活跟他不一样,其他东西你没有一样会学到这个经后头讲,大概底下就说到「积财自丧,厚财贱道」这是底下┅段,佛这些话虽然是对於出家弟子说的在家弟子也都包括在其中。如何我们过一个真正幸福美满的生活佛在这里教我们,头一个大德我们自己能把自己本分的工作做好,释迦牟尼佛做出榜样我们今天追随释迦牟尼佛,我们也出家了出家人干的是什么?教化众生佛所留下来的经典,就是教科书他留的经典多、太多了。我们仔细观察这个社会这个社会现在需要什么?我们在典籍里头去找一萣要找到最适合於现前社会的,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这部经是李老师为我们选的我们一看,对症!我们今天的毛病全在这里头。自巳的工作、自己的职责不能全心全力认真去做,敷衍塞责那就有罪过。所以我们要记住「不忠」是大恶,不是小恶这一桩事情要鈈是佛提起,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全都疏忽了认为偷偷懒、不必认真负责、敷衍了事,最大的罪过!这个罪过说出来你对不起社会,伱对不起众生人人为我,我没有为人人你们自己细细去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是回报报恩!佛家回向偈天天念「上报四重恩」,中国古人讲得好「滴水之恩,涌泉为报」我们有没有这个心?有没有这个行为
第二个大恶是「不孝」。「家以父母为尊故尽孝为先,佛戒经说:若人百年之中(这是佛举比喻说),右肩担父左肩担母,於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所以出家人接受的供养,这个可以供养父母这是佛在戒经上订的,父母能够消受你的供养佛所讲的合情、合理、合法,我们要细心去体会经典常常读诵,然后才真正能够觉悟真正能够回头。
现在许许多多学佛嘚人出家人也不例外,为什么回不了头这个道理总不外乎烦恼习气太重,薰习的时间太短薰习的力量不够,所以你得不到受用古夶德教导我们八个小时读经,八个小时念佛这个不是我发明的,祖师传下来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不是这样密集的薰修我们回不了头來,道理在此地果然用这个方法,我们相信三个月到半年效果你自己就觉察到了,自己就知道能够用上三年、五年的功夫,你人整個变样子确实他就改变了。我们这世间讲的「现实」第一个你相貌变了,第二个你体质变了你得佛法的好处非常明显;第三个你的苼活环境改善了。它真有效这不是假的。你不肯如理如法的修学这些好处你得不到,愈认真愈努力你得的福愈多。佛在经上讲的话昰真的不是假的,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
那些人能够得到,我为什么不能得到我们应当要反省。人家行善积德尽忠尽孝。前面說过孝顺父母,孝顺老师菩萨戒经里面佛把这个孝敬扩大了,孝敬一切众生那个人就成菩萨。由此可知菩萨决定是孝敬一切众生,如果不能做到孝敬一切众生这个人肯定是凡夫,不是菩萨我们在总结上说「人子对父母不孝,这是大恶」第三句「无有仁义」,這是讲处社会社会是大众为尊,所以仁义为先什么叫「仁」?诸位看看这个仁字怎么写法你看看这个符号。「仁」是二人不是一個人。这里头的含义就是教我们常常想著「我想自己同时要想别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这是「仁」仁爱。我爱自己我一定爱別人;我尊重自己,我一定尊重别人;我帮助自己我一定也懂得帮助别人,这是仁「义」这个字怎么讲法?义是说对一切人事物都能莋到合情合理「义」者,宜也换句话说,处事待人接物样样都能做到恰好不过分,也不会失礼这叫「义」。不仁不义这是大恶。
今天社会动乱的根源家庭破碎了,各个阶层都失常、反常原因正如佛所说,我们把「忠孝仁义」失掉了遭到眼前这种果报。现在果报现前了惊慌失措,恐惧的人很多很多我今天还收到一个从美国来的传真,问我「大灾难来了要怎么办?」我们能依照佛在经上講的这个劫难问题就解决了。世间现在有这几种重病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提倡「忠」自己本身要做出来。忠於自己的职守以身莋则,从本身职守做起我现在是什么身分,我现在做的是什么工作全心全力把这个工作做好,贡献给社会贡献给世界,我们尽忠
苐二,现在人不孝我们要教人孝道。孝养父母我们要做出榜样给人看。父母不在了我们纪念父母这种心、这种态度,也要明显的做給大众看这样才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我为什么这么做教化众生。对於社会社会现在是不仁不义、忘恩负义。我们要做些什么偠做知恩报恩。一切众生对我们有恩我们要如何报答?把自己本分工作做得很圆满是报答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我们纪念父母这是提倡孝道;我们纪念老师,老师不在了念念不忘老师的教诲,尽形寿奉行老师的教诲这是尊师。对我们有恩特别有恩、关怀我们的囚,永远不能忘记韩馆长往生,虽然我们离开图书馆我们在大连建一个「韩瑛纪念馆」,我在我的家乡安徽也建了一个「韩瑛纪念館」,现在我们在马来西亚古晋我们有四个纪念堂,「章嘉大师纪念堂」「方东美先生纪念堂」,「李炳南居士纪念堂」「韩瑛居壵纪念堂」,我们做了四个纪念堂将来澳洲「净宗学院」建校,我们也会以这些人的名字做为我们教室堂口的名称这是教导社会,社會今天缺少这个我们要极力的来提倡。别人对我们一点点的好处我们一生不会忘记;别人对我们不好的地方,绝对不放在心上若无其事。我们自己这样修我们也这样教别人。
末后这一句『不顺人道』「人道」是什么?做人的道理现在人都不懂,我们要怎样把它莋出来给人看做人的道理,儒家讲的是「五伦十义」作父亲的要「慈」,作子女的要「孝」作哥哥、姊姊的要「良」、善良,作弟弚、妹妹的要「悌」顺从兄长,友爱弟兄丈夫要有「义」,我们常讲具足道义、仁义、情义、恩义不能不懂,不能不落实「妇听」,听是顺的意思顺从。「长惠、幼顺」长者对於年轻人要帮助他,有这个义务爱护他、帮助他无论是在德行、是在学问,或者是茬技能都要去帮助他。幼要顺从「君仁、臣忠」,君是领导人这个社会无论大小团体,一个公司董事长、经理领导人,那是君;員工就是臣领导人对被领导要仁慈、要关怀爱护,如同自己的子弟一样被领导的人,对於他的老板、对於他的公司一定要尽忠。「盡忠」是什么把他自己分内的事情全心全力做好。「五伦十义」是做人的原理原则
佛门「五戒十善业」,戒是人道十善业要是没有叻,你来生决定不能得人身为什么?人道失掉了诸位要记住,贪瞋痴不能增长为什么?贪是鬼道瞋恚是地狱道,愚痴是畜生道貪瞋痴是三恶道。十善业业才是人道我们懂不懂?问你都说懂做到了没有?没有还是贪瞋痴慢天天增长,这怎么得了!看著你往恶噵去你不能回头。什么原因内有烦恼,外有诱惑外面名利、五欲六尘在诱惑你,里面有贪瞋痴慢内外交感,三恶道去了所以在現在这个世界,诱惑的力量、诱惑的花样比从前不知道要增长多少倍诱惑的力量太大了。自己禁不起诱惑必定堕落。所以我们自己要瑺常反省常常观察,「我走的是哪一条路」这一生得人身遇佛法,还走到三途去了这叫冤枉,大错了
末后引用《左传》上一句话說,「人弃常则妖兴」「常」是什么?五常:仁、义、礼、智、信人要是不讲这五个字,不讲这五个字是不仁、不义、没有礼、没有智慧、没有信用这个人就叫做妖,妖魔鬼怪!所以诸位要认识妖魔鬼怪不是青面獠牙,看到很恐怖的不是的,妖魔鬼怪可能打扮得佷漂亮你看到了真喜欢他,你就会上当他要是青面獠牙的话,你决定见到赶快躲开所以要晓得妖魔鬼怪会化妆,很恐怖!
《楞严经》也说:「破根本戒则妖邪魔鬼兴世。」根本戒是杀、盗、淫、妄我们看看今天的社会,无论在哪个地区无论在哪个城市,你所见箌的都是这些这是什么世间?这就是妖邪魔鬼的世间我们在这个世间,怎么会成就要随顺妖邪魔鬼,我们就决定堕三恶道而且三惡道里面,我跟大家说老实话肯定是地狱道。魔王没有好心魔王是把我们往地狱送,他才甘心他才欢喜。我们是不是甘心情愿往地獄里钻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高度的警觉怎么行
人的一生很快就过去了,我到台湾来二十二岁不知不觉今年七十五岁了。当年┅同来的朋友、同学、同乡、同事的一大半都不在了。现在剩下来一些人有时候偶尔见面,仔细观察还不回头有什么法子!没有办法!回头难,太难太难了!外面的诱惑力量太强大了一般人敌不过诱惑。我们这一生当中有没有成就实在讲关键完全在乎你会不会觉悟?你在遇到诱惑的时候有没有警惕?这个诱惑围绕在你周围一切时、一切处。要知道从一个地方就很容易辨别,让你起贪瞋痴慢这个太可怕了!你果然在这个境界里面就顺从起了贪瞋痴慢,你就完了!一定要晓得顺境里面决定不生贪恋,逆境里面决定不生瞋恚这叫功夫。
修行在哪里修就是我们从早到晚,面对著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们在这里面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修智慧心,修慈蕜心就修这个。离开这些境界你到哪里去修学?必须对著境界《华严经》末后善财五十三参,清凉大师给我们解释「历事炼心」峩们要经历这些事物,你不经历你没有智慧。经历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智慧。在这个炼什么炼如如不动。对於外面境界决萣不起贪爱、不生瞋恚,清楚、明了不愚痴,从这里断贪瞋痴成就自己的戒定慧。戒在此地这一段里面来讲,就是仁义处事待人接物合情、合理、合法,这是持戒自己心里面,真诚、清净、平等这是定。曾国藩先生跟我们解释「诚」的定义:「一念不生是谓诚」一念不生就是禅定。一切事物通达明了那是智慧,对待一切人事物大慈大悲这是智慧。所以我们要过戒定慧的生活不能再去过這些错误的生活,我们的前途就一片黑暗当然灾难临头你会恐惧、你会害怕。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诸位观众,大家好!请掀开《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第六十二面最后一行看起:
【魔世比丘。四数之中但念他恶。不自止恶】
这一段是佛在三千年湔就知道,末法时期的出家人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都不如法『魔世』是指的现在这个时代。《楞严经》上所说的「末法」在我们现前這个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这些邪师都是魔王子孙世出世间法诸位总要记住,决定不会超过因果的定律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决定不敢跟一个人结恶缘为什么?他有报应魔对於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成就众生,实实在在讲是非常嫉妒魔绝不希望众生成无仩道,不但不希望众生成道他的愿望是希望一切众生永远在他统治之下,不可以离开他的势力范围这是魔的思想。佛把这些众生都度絀三界六道、都度出十法界所以魔心里非常不痛快。但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所行的确实是正法,魔也不能不佩服佩服当中含著严偅的嫉妒。
所以魔跟释迦牟尼佛说:「我要破坏佛法」佛告诉他:「佛法是从真心本性里面流出来的,真心本性是一切众生共同的」《华严经》上所讲的「虚空世界,国土众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心识是真理,是能现、能生、能变这个东西是什么?禅宗里媔讲是我们「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那是真我。我们现前这个身这是假我,这是真我所现、所生、所变之我这个不是真的。佛教我們返妄归真返妄归真这一般讲成佛了,这是正理、是真理魔有私心,自私自利这个念头非常严重所以对佛说:「我要破坏佛法。」佛就说:「佛所讲的法一点私心都没有纯是从真如本性流出来的,你怎么能破坏任何人都没法子破坏的。」魔说:「等到你末法时期法运衰了我让我的魔子魔孙统统出家,披上袈裟来灭你的佛法」佛听了这个话一句话都不说,流眼泪魔等了三千年,很有耐心等到紟天这个因果,诸位要晓得一定会有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清朝时代开国的时候把叶赫那拉氏这个族群消灭了,当时这个族群嘚首长说了一句话我族里头剩下一个女人也要报仇,也要把满清消灭掉他也等了两百年,慈禧太后就是叶赫那拉氏的后人都兑现了。他家里有个女人也要把满清灭掉所以慈禧太后是来报仇的,不是来报恩的从前的帝王也很聪明,清朝宫廷里面祖宗就立法决定不許叶赫那拉氏的人,不管是男子、女子不准他进宫就有防范。到了咸丰距离的时间久了,大家把这个事情看淡了没有重视这个问题,慈禧进宫大家知道她是叶赫那拉氏族里的人宫廷对这个事轻视了,也就让她进来了所以满清灭在她的手上。一个国家、一个家庭、┅个团体你的冤亲债主他会很有耐心等待,等待你的运衰了、机会成熟了他就现前了。
所以我们今天自己要认真反省我们出家纵然昰魔子魔孙也没有关系,问题在你觉不觉悟佛与魔辨别就是觉跟迷,一念觉魔就成佛、就成菩萨,一念迷你就是魔王子孙贵在觉悟。觉悟的根源实在讲就是在私心自私自利要是放不下,你永远不会觉悟为什么?起心动念是「我」一切为我,为我家、为我的团体这是迷不是觉。觉悟的人没有私起心动念是公,起心动念一定是为别人、为社会、为整个人类那是觉。觉跟迷根源就在此地一个昰公一个是私。大公无私这个人觉悟了自私自利这个人迷惑了,迷了就是魔觉了就是佛。
我们学佛对这个道理不能不懂我们要想得佛法殊胜的功德利益,尤其是许多人都向往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大觉之人才能往生,不觉的人虽然念佛都不能往生所以念佛的人哆,往生的人少即使往生有一些瑞相,也不能保证他真的往生极乐世界真正往生极乐世界的瑞相,是在他临命终时他见到佛来接引這是靠得住的;如果他没有说见到佛、见到观世音菩萨、见到大势至菩萨,都很难说为什么?这个人有福报来生他又生到人道,他有瑞相;来生他生到天道了也有瑞相。所以临走的时候身体柔软这些瑞相不一定生极乐世界,人道、天道都有瑞相要是去三恶道,那個相就很不好这些道理、事实真相我们要晓得,自己应当如何努力去修学
今天这个世间是「魔世」,魔世的出家人出家是四种: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这叫『四数』我们仔细观察「四数」之中,『但念他恶不自止恶』,是不是这样的如果我们是这样的惢态,自己要清楚我是魔王波旬子孙。我来到这个世间的任务是破坏佛法的是给众生带来无比灾难的,我是来干这个的往后的果报,决定在阿鼻地狱要知道阿鼻地狱距离我们很近,一口气不来立刻就堕下去了不能不提高警觉。如果你是真的佛弟子你起心动念跟這里讲的恰恰相反,起心动念想自己的过失不想别人的过失。
今天早晨电视新闻里头报导我没有看,听到了说新加坡有一位老太婆姩岁很大了,身体很健康还教人瑜伽。我就想到这个人可能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个人就听听果然没错,在新加坡我们叫她「一百零三岁嘚年轻人」她怎么样保持健康长寿?给诸位说她一百零三岁没有生过病,我们去访问过她她来看我,两年前她一百零一岁发心来求皈依,我们给她做了三皈依给她受了五戒。她最大的一个长处是「不念他恶」她一生当中做到了。李木源居士问她:「你看那些坏囚、看到那些恶事你究竟是怎么看法?」她答覆得很好她说:「我看到一些恶人造作恶业,就像我每天上街看到街上这些人一样,吔听到街上人在谈话没有放在心上。」确实是看到、是听到了再问她:「一句也记不得,一点印象都没有」她这个比喻比得好,绝對不放在心上也就是我们常讲阿赖耶识里头不落印象。她做到这个功夫所以她的心地纯净纯善,这是我们修行的好榜样现前的果报昰健康长寿,一百零三岁了还在作义工她现在照顾将近三十个老人,那些老人年岁比她小一半七、八十岁的人。她今年一百零三岁了我看她只是头发白了,牙齿掉了一个其他什么毛病都没有。什么原因不念他恶。
禅宗六祖在《坛经》里面告诉我们「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两句话非常重要。如果常常见别人过失你不是真修行人。能大师自己常说:「不见别人过只见自己过」,他一生能成就成就的原因就是这两句话。我们如果能够常见自己过不见他人过,我们这一生肯定成就这个毛病自己要有,赶快改尤其在現在这个时代,灾难眼看就在面前你要再不回头,还迷惑颠倒恐怕过不去。
从前夏莲居老居士往生的时候对他的学生说,壬申年上┅个猴年到底下这一个猴年这十二年,他讲是魔的势力达到了顶峰佛必须要低下头来躲避。魔王的势力达到最高峰这十二年。下一個猴年是哪一年二千零四年,今年零一年马上就是零二年、零三年、到零四年,在我们眼前他说,二千零四年之后世界上这些妖魔鬼怪都没有了,佛法慢慢的会兴旺起来我们想想,现在魔充满了世间魔没有了只有两种可能,一种这些魔被上天收回去了;另外一種这些魔觉悟了,都回心向善不是这两种,没有第三种可能好在就在这三年,我们冷眼来观察他是回心向善、还是被老天爷收走叻?我们再看看西方古老的预言说这一次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的终结战争,就是最后的战争这个战争之后,世界上不会有戰争了会和平一千年。但是古老的预言里面讲这次战争之后,世界上人能够剩下来的大概只有七亿人,也就是说十个人当中有九個人会在这次劫难当中丧生,将来世界上人口只剩下十分之一这就是夏老居士讲的,老天爷把这些人收回去了
我们生在这个时代适逢盛会,难得!希有难逢!我们应该怎么办提高警觉。这三年的时间来得及吗绝对来得及。我们想到谛闲老和尚念佛的徒弟他给我们莋了一个榜样,锅漏匠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这个人没有福报,过的是最贫苦的生活我们讲锅漏匠很多人不懂,这个行业现在没有了五十年前、六十年前,这个行业在中国大陆一般农村里面有补锅、补碗的。我们吃饭的饭碗打破了他再把它补起来,还可以再用補锅、补碗的,挑了个担子做这种生意很清苦。他做这个生意感觉得人生太苦了,去找谛闲法师谛闲法师是他的同乡,小时候的玩伴乡下人,谛闲法师出家了找到他之后,一定要求他要出家老和尚说:「你不能出家,年龄已经四十多岁不认识字,没有智慧囚奇笨无比,你怎么能出家」可是他一定要赖著非出家不可,老和尚到最后给他折磨得也没法子他说:「那这样好,你真的要想跟我絀家你得要答应我一个条件。」他说:「什么条件」「你一定要听我的话,我教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他说:「这个行,我既然认伱做师父你说什么我都听,我都照做」谛老给他剃度,不让他住在寺庙里住在寺庙里五堂功课他都学不会,不可能那寺庙大众当嘫嫌弃他,他的日子会不好过特别到乡下找一个破庙,没有人住的废弃的寺庙让他住在那里。在乡下找几个护法每个月送一点粮食給他,让他生活能过得去他总算还不错,还有一个老太婆很热心每天给他烧两顿饭,中午、晚上有人替他烧饭
老和尚只传他「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告诉他:「你就一直念下去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这个样子他真的听话,老老实实照念念了三年,三年门都没有出去就像闭关一样。这种念佛方法非常好没有压力,对现在人来讲很方便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也不分昼夜,什么时候累了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醒来什么时候接著干。真干!他这样念了三年预知时至,站著往生往生的前一天,跟燒饭的老太婆说他说:「你明天不要替我烧饭了。」这个老太婆很奇怪的是:他三年从来都没有出过门一直在家里念佛。这一天他跟咾太婆讲要出去到城里看朋友实际上去辞行。回来之后老太婆又给他烧晚饭,他晚饭吃了告诉她:「明天不要来给我烧饭了」老太嘙觉得很奇怪,也许他今天出去看朋友可能明天朋友请他吃饭,也未可知为什么叫她明天不要来给他烧饭?但是老太婆到第二天还是來了中午的时候来看看。他这个庙是破庙门都没有,他什么都没有一无所有。老太婆就叫师父也没有人答应,往后面一走看到怹站在那个地方,手上拿著念珠叫他不答应,仔细走到他面前看他已经死了。老太婆吓呆了从来没有看过人站著死的,赶紧去报告那几个护法护法大家都来看了,立刻派人把这个消息送给谛闲老和尚谛老和尚赶紧赶来,往返三天他在那里站了三天。谛老和尚看怹这个样子赞叹他说:「你总算没有白出家,你有成就当代讲经说法的法师不如你,名山大寺院的方丈、住持也不如你真的成就了。」一句阿弥陀佛三年成就。
我们利用谛闲老和尚这种方法我们还有三年的时间,来得及!赶紧要办立刻回头,否则的话来不及了千万不要再打妄想。为什么时间不容许我们再打妄想,你在过去还有足够的时间去打妄想现在没有时间了,非常迫切
这个战争眼看著就要爆发,全世界的人都在担忧有没有办法能化解?太难太难了!说老实话美国、英国不发动报复战争,也不容易化解原因在什么地方?仇恨结得太深了所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冤仇结得太深了。西方从工业革命以来这三百年当中,他们的经济发達、科技发达征服全世界,在全世界多少殖民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国家,几乎被列强瓜分了他们实在讲,过分的优越感把别人嘟当成奴隶,随意的欺负凌辱这些人死了之后,他怎么会甘心情愿今天全世界的恐怖分子,大概就是仇恨最深的人他来了所以很不嫆易化解,我们能看出来那个因很深很远魔王波旬要想破坏佛法,他都有耐心等三千年所以冤仇不能结,跟人结冤仇是最愚痴的人朂没有智慧的人。真正有智慧聪明人跟一切众生结善缘、结法缘决定不结恶缘。所以这两句话比什么都重要
「但念他恶,不自止恶」这是跟一切众生结恶缘,死了以后必定堕地狱地狱出来之后,还要受这些冤亲债主的报复如果自己不觉悟,不甘心受别人的伤害伱就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个麻烦大了每一次的报复都要比前一次严重,所以到最后非常凄惨靠什么人来救?靠佛菩萨为他讲经说法让他真正想通、想明白了,回头是岸不能回头就不得了。所以这两句话我们要常常记住常常检点自己,一定要把自己的过错找出來自己不知道,别人告诉我们那个人是好人不是坏人,不管他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都是好人。为什么我们自己不知道过错,经過别人提醒我们认真反省,果然有要知道改过自新,没有也不去怪别人;没有自己勉励自己不要有这种过失,所谓是「有则改之無则嘉勉」,我们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一切众生这样就好。
【嫉贤妒善更相沮坏。】
下面是世尊举几个例子这几个例子都是大恶,極其严重的过恶贤人是前面所讲的道德、善师,他有能力教化一方帮助人断恶修善,帮助人破迷开悟这是贤人,这些事是善事如果你嫉妒他,你障碍他这个罪不是对那一个人讲的,不从这个地方结罪从哪里结罪?从这一个地区的人民失去了好老师的教诲,这個问题严重了如果这个老师住在这个世间,他教学影响的力量面要是愈广、时间愈长,你的罪过就愈大;也就是他影响的人多他影響的时间长,你叫这么多的人闻不到正法叫这么多的人没有机会转迷为悟,你这个罪怎么得了!这不是害一个人那一个被你陷害的善師、道德之人,他不会恨你他不会有丝毫恶意对你。为什么说老实话他还很感激你,因为他住在这个世间他很辛苦,他天天要很认嫃去做这个工作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你把他害死了,他这个事情不要做了很轻松,你把他这么重的担子放下他鈈会怨恨你,说老实话他还很感激你。所以你的罪不是从他那里结的是从接受教化的众生这方面结罪的,这方面结罪那你的罪过就是阿鼻地狱
在中国古礼里面都有记载,中国人对於耻辱自古以来看得很重所谓是「士可杀,不可辱」尤其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杀父毋之仇作子女的要是不报这是大不孝。可是古礼里头有记载如果你的仇人现在是作官,作官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他是作县长,他今天為这整个县市人民服务他县长做得很好,老百姓确实受到他的恩惠你的仇能不能报?不能报你要等待。等到什么时候他下了台之後,你才能报这个很有道理,他在为大众服务的时候他要是贪官污吏你可以报;他要是公正廉明,真正替人民服务不能报,你要报嘚时候你对不起老百姓。这一个县市人都受他的恩惠你要是把他害了,你怎么能对得起人报仇都要讲时节因缘。他在做好事不可以何况是从嫉妒里面产生的障碍!我们要懂。
贤人善事佛教导我们应当随喜功德,看到别人好就是我们自己的好处,看到别人行善僦是我们自己在行善,我们尽心尽力帮助他、成就他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是好事。纵然没有能力去帮助他也应当欢喜赞叹,他所成就的功德我就分了一分。如果是嫉妒伤害刚才讲的,对他实在讲没有丝毫的毁损而自己造了极重的罪业。这些道理细细去想伱自然就明白了,你就晓得应该怎么作法我们再看下面经文:
【不念行善。强梁嫉贤】
这都是讲魔世比丘,四数之中『不念行善』。《十善业业道经》佛教导我们「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你不念、你不想当然你更不会去做。你做的是什么『强梁』,蛮横不讲理我们今天讲横行霸道,自以为是嫉妒善人、好事。
【既不能为复毁败人。】
这两句话我们要留意自己不善,不知道莋好事不知道弘护正法,专门做一些破坏正法的事情
【断绝道意。令不得行】
『意』是念头,善的念头与『道』相应这个「道」昰佛道、菩萨道。我们要是把这个道意断绝掉那怎么得了!这个注子里讲,这一句是说「末世比丘闭绝道门,令众生长沦苦海此类仳丘皆魔化入佛,魔子魔孙欲坏佛法者,防不胜防世俗人坏法灭法者亦多,故佛子不可不护持护法必有智慧善巧方便,这句是讲破壞、阻碍入正修行以上所说比丘害他。」我们今天确确实实有意无意在做灭佛法的事情,我们不能不知道特别是对於经教的怀疑,洇为你的身分是出家人身分对在家同修自然就产生影响力。
诸位观众大家好!请掀开《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第六十四面,我们看經文:
【贪欲务俗多求利业。积财自丧厚财贱道。死堕恶趣大泥犁中。饿鬼畜生。】
这一段是讲魔世这些出家人自己毁损自己,我们常讲自作自受读到这些经文一定要认真反省,我们有没有做这些事情如果有要赶快改、赶紧回头。『贪欲务俗多求利业』,這两句是说恶世比丘包括比丘尼、沙弥、沙弥尼,这四众贪求利养,这个心没有放下贪求名闻利养,贪图享受五欲六尘这个事情佷麻烦。所作所为必定要得到名利他才肯做,得不到名闻利养他决定不肯做,这种心行错了甚至於在我们现前这个社会里面,最近這二、三十年我们常常听说开庙店这是裨贩如来,把佛法当生意做听说生意还挺兴隆的,还可以免税钱很容易赚。那是上欺诸佛菩薩下欺善良的信徒。我们就想到他果报在哪里很清楚很明显,贪图眼前的小利后果不堪设想,他自以为聪明
这段讲到了出家,出镓佛法里头一般讲有三种家:眷属之家、田宅之家一般人指出家只是想到这一点;另外佛讲到五欲之家、六尘之家,能超越这个这是嫃出家;第三种更高的,六道是家、三界是家你能出这个家就超越六道轮回,证阿罗汉果我们要问我们到底是出哪个家?真正出家人這三种家都出了这是比丘四数,三种家都出了不是只出一种,这个事情不能不知道另外在家学佛,他虽然没有出眷属、田宅之家怹要是对於五欲六尘、三界六道没有留恋之心,他是真正出家人我们讲在家出家,他是菩萨他不是凡人。因此我们出家人对於在家嘚菩萨,我们对他的礼敬跟对诸佛如来没有两样佛陀在世的时候,同时住世是两尊佛这个大家要晓得,一尊是出家的佛示现出家身,释迦牟尼佛一位是示现在家身,维摩居士维摩是在家佛。他跟释迦牟尼佛没有两样示现的身分不一样,都是教化众生维摩居士苼病了,那是示现就像演戏一样。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们舍利弗、目犍连这些大弟子,去问候去看维摩居士你看他们见到维摩居士嘚礼节,顶礼三拜、右绕三匝跟见释迦牟尼佛的礼节没有两样。
所以佛门里面什么第一大不是说出家就第一大,你要有这个观念你僦错了。出家是老师第一大师道,尊师重道维摩是老师的身分,他教化众生舍利弗、目犍连都听他老人家讲经说法,这个道理不可鉯不知道佛法是师道,所以欧阳竟无讲:「佛法不是宗教不是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它能够挽救这个世间劫难,它用什么方法挽救教人,最重的是教人破迷开悟迷就逃不出劫难,觉悟就超越了落实在断恶修善,迷的人不知道断恶修善觉悟的人知道断恶修善,他也一定这样做所以佛教是教学、是教育,它不是神道在教学里面师道第一大,我们中国古人懂得古人讲「孝亲尊师」,这是中國文化的根也是佛教教学的根本。孝亲尊师《观无量寿佛经》里面所说的,是修学的基础、修学的根本不管是大乘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根本是相同的根本的教学头一句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你们想想看,这什么意思欧阳大师讲,师道第一大是有根據的不是他自己随便说的,尊师重道这个老师是在家人,或者是在家女众或者是在家很年轻的女众,我们是出家人老和尚了见到她要不要礼拜?要!为什么尊师重道,要做出榜样给世间人看我们真正重视师道,重视教育
在从前小孩上学,私塾的时候私塾里媔的老师有不少是年轻人,二、三十岁的人考取秀才家里面环境非常贫穷清寒,往往教几个儿童得一点束修帮助他的生活。学生的家長有很多地位很高、很富有有学问、有德行,见到老师也是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家长对年轻老师为什么这样做?他是做给他儿子看的这个用意很深。他的儿女一看他的父亲对老师这么恭敬,他就不敢违背老师教诲教尊师重道,谁教做父亲的人教,要做出样子给怹看我跟诸位同学说,我也念过几个月的私塾我父亲第一天送我上学,就是这个样子让我看到这个印象深,一生都懂得尊师重道決不敢轻慢老师。现在没有人教了现在人不懂,往往是一出家贡高我慢就起来了对在家信徒就把他看矮了一等,所以不出家你还不造這个业一出家你的业就重了。有没有想到这个在家信徒将来也许念佛往生了,他到极乐世界品位在我之上我不如他。
我常常在讲席當中告诉大家:念佛如果「净业三福」这三条十一句做不到你不会往生,你不可能往生你不孝顺父母,你不尊敬师长慈心不杀、修┿善业业你也没有做到,念佛念得再好跟阿弥陀佛、西方世界结个缘,不能往生如果要往生,这四句一定要做到这是实话。这四句統统做到了你生到极乐世界是什么地位?凡圣同居土这位子不高,如果想自己生到西方世界品位再高一点那你得要把第二条认真去莋了,第二条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三条很不容易,头一个是三皈我们大家都受了三皈,也都受了五戒、菩萨戒受是受了,你没做没有做到你就是违犯,违犯就有罪业三皈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觉而不迷昰皈依佛正而不邪是皈依法,净而不染是皈依僧觉正净!从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对人对事对物是不是都落在觉正净?那叫三皈洳果我们对人对事对物,还是迷惑、还是邪知邪念、还是染污什么叫染污?人家恭维你几句很高兴骂你几句生烦恼,你就染污了染汙是什么?你被外面环境七情五欲染污了你失去清净心。
我们在佛前面供养最重要的是供养一杯水。这一杯水的杯子最好用玻璃杯透明的,为什么你看得很清楚,常常保持自己的心像水一样平等、不起波浪我们接触外面境界,叫境界风动我们心里面起喜怒哀乐,水就起波浪错了!你的觉正净失掉了,你没有皈依、没有回归你也没有依靠。心如何保持像水一样清净、一样平等供这一杯水就玳表清净平等,清净平等起作用那就是觉悟所以《无量寿经》的经题「清净平等觉」,这是三皈我们落实了没有?我们做到没有
「具足众戒」,这就不是五戒了世尊对我们一切的教诫,我们能不能遵守是不是真的做到?「不犯威仪」这句话用现代人的话来讲,保持著最好的佛教形象不要让人家跟我们接触的时候说:「佛教就是这个样子的」,让人家轻视让人起反感,这个我们罪过很重所鉯一定要晓得,佛弟子尤其是出家人广义来说包括在家的佛弟子,受过三皈五戒以上的一定在在处处,都要给社会大众做最好的模范、最好的榜样你能做到这些,你念佛往生生方便有余土你地位提高了。我们决定不能说佛不慈悲决定不能说佛对我们的教诲不周到,佛是真慈悲面面都讲得很周到,你自己不肯学你自己疏忽了、大意了,把这些事情看轻了所以你发心出家修行一生不能成就,不能怪佛要怪自己。出家有出家的形象你把这个形象败坏了,那你的罪过「死堕恶趣大泥犁中」。我们不穿这个衣服没有破坏佛教形潒这个衣服一穿,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语行动让别人看到会生毁谤我们就破坏佛教形象了。佛弟子在世间规规矩矩做人一切要守法,不能做坏事起个念头想一想:「这个念头能不能给社会大众做好榜样,社会大众都像我这个念头行不行」如果不足以为社会大众的模范,这个念头不能起这个话不能说,这事不能做我们是不是常常这样检点自己、约束自己?否则的话有意无意破坏佛法形象,这昰不能避免的总而言之,都在心学佛人心一定要清净,一定要善良这是根本。你能做到纯善纯净你就成佛了,我们要向这个目标詓努力
「贪欲」,这是六道生死的根本一定要断。世间所有一切罪恶的根源都是从贪欲来的。佛把这个列在第一条教菩萨六个修荇的纲领叫六度,头一个是布施这是断贪。悭贪是无量无边生死烦恼的根本「欲」是欲望。只要有这两样东西你就不可能不造罪业,你就不可能不去累积罪业罪业累积了,这个事情麻烦就来了你怎么能免得了果报?
「务俗」这两个字我们要重视,不守本分现茬社会大众,有许多人认为佛教对社会没有贡献、没有爱心为什么?佛教表现的是自私自利对社会慈善事业好像都很冷淡。这是真的这是佛教的本分。佛教做的是什么事业教学。你总不能叫一个学校学校里老师、学生都不要上课,到外面去搞救济事业、搞慈善事業这就错了。一般宗教搞这些慈善救济可以。为什么它是宗教,它应当要做佛教不是宗

生活不只是穿衣吃饭不只是追求金钱、欲乐,另有服务的生活、奉献的生活、艺术的生活、休闲的生活、修行的生活关键是要有生活的智慧,有了智慧同样是穿衣吃饭,味道就不一样了性质就不同了,层次就不一样了

平常心,浅层次理解一种平常的心态,没有大的情绪波动很自然、很平静,是“无为、无争、不贪、放下、知足”等观念的汇合;也是一种处世态度――淡泊之心、忍辱之心或仁爱之心;就是从容、淡定、安闲、自信;就是既积极主动、尽力而为又顺其自然、不苛求完美的人生态度;就是不高估也不低估自己,尊重客观规律的一种冷静和智慧

“宠辱鈈惊,去留无意”“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其实,平常心就是一种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自在随我的生活方式争什么?求什么?恼什么?若干年后,你不过是一堆白骨或粉末还在那里聒噪个什么,又计较什么呢?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妀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心境;我们无法调整环境来完全适应自己的生活但可以调整态度来适应一切环境。酸甜苦辣都是生活的必然被动地接纳痛苦,不如主动地放弃悲伤毕竟,你的生活并非全数由生命所发生的事所决定而是由你自己面对生命的态度、由你的心灵看待事情的态度来决定。如逆境在乐观坚强者的眼中是一种考验和锻炼,在悲观软弱者的眼中才是一种痛苦和折磨;获得是一种幸福失詓是另一种幸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面对浮躁忙乱、争逐物质和感官享受的社会始终保持淡定、从容的心境,不在意别人的评价跳出人我是非之外,做事也不要太追求完美安享一份清闲和自在。生活就是一个过程别太在意结果,只要努力了就是属于自己的成功。在别人都忙于追名逐利时仍坚守宁静在淡泊中充实自己,超越自我既不戚戚于贫贱,又不汲汲于富贵便自会有一份随心所欲的舒坦。

爱虚荣讲面子,喜攀比争功诿过,自赞毁他不服气别人比我好、比我高,千方百计地和对方计较、争夺这就不是平常心。洳果怀着尊重对方、拥护对方、成就对方的心态自然能化戾气为祥和,大家相安无事快快乐乐。

唐代著名禅师马祖道一说:“平常心昰道!”

平就是“平等无二”,常就是“真常不变”。平等无二、真常不变的那个心才是真正的平常心。这只有开悟者才能体会才能拥有。宋代无门慧开禅师作诗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正好体现出“平常心昰道”的道理

马祖在开示学人时常说:若要悟道,只此平常心即是而平常心就是无造作、离是非、除断常、去取舍等后的众生现实心,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卧、待人接物的活动都是道的体现若起心追求分别,反而会失却自然之道

有了这种没有染污之现实心的平常惢,自然是道不用修触类是道,展现出来的就是禅者们任心自然的自在生活穿衣吃饭,耕田播种不被物欲所染,这同样是修行他唍全把修行落实在平常习见的日常生活中去了。禅者只要回归自心体认自心,即是见性

禅宗所挖掘和所要表达的是人类普遍生存的自嘫之道,它要让生命自由、健康、活泼顺从自然的步调和自然的脉息。

由于内在无情念清净的心灵如晴空朗照,生活的世界就是清净、自在的清净的人生活在某种神圣、永恒的归趋中。这种自然的生活以“平静”为特征对现象世界没有更多的心情波动和价值评价,怹看到了事物内在的清净的自然之“缘”这种平静不是迟钝和冷漠,不是对世间无动于衷相反他对世事的感受更加深切敏锐。这种清淨的眼光中哪怕是最隐微的征兆,最不起眼的事实都在明白的因缘昭示中。

这种平静是看到了事物潜在的自然脉络、因缘起灭看到叻事物背后那基本的、不变的事实,从而与自然达到了一体贯通、自在起灭获得这种自然的人与普通人一样在生活的一般节奏驱使下奔赱,但他却能“八风不动”他心境明白地过着自然给予的生活,但不是被动的

这种清净和自由来源于对生活真正的明察,清楚事物起滅的自然、因缘法则得到了无生无灭的自然领悟,生活在“无我”的自然中心灵空净。

禅者不仅活在世俗中活得像常人,而且似乎哽安心于“常人”生活所以禅者常常说真理在日用处,在行住坐卧处在吃饭吃茶处,在语言相问处所作所为处,但举心动念却又不昰禅者看到人们日常多思多虑,以至丧失大好自然而只要一转念就能完成与自然的同一,禅者要带领众生“当下”进入自然的清净怀菢

在理性的清醒状态,人们一般体验不到自然的清净脉息体验不到创造力直接渲泻的颤动和愉悦,他与直接的真实保持着距离丧失叻自然生态。

清净的创造由于从属于心灵的自然而使生活显得不慌不忙每个时刻都像一天刚刚开始,与一切和解周围的事物总那样亲切。这就是真正的平常心

意思是说人应该放下过去的烦恼、舍弃对未来的忧虑,把全部身心都用在眼前的这一时刻失去此刻就没有下┅刻,不珍惜今生也就无法向往来生了活在当下,既是对现在的珍视也是对自己负责。昨天已经成为回忆无论是好是坏,我们都没囿能力使时光倒流去做任何改变;而明天也只是个未知数我们也没有能力超前去把握;唯有今天、现在、此时此刻,才是我们能够改变、能夠把握的因此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也在这里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生命的意义也才能得以彰显

生活中的一切,并没有对或错也没有困境或顺境,更没有愉快或不愉快心存喜悦即能获喜悦,心存善即能感召善勿需忧虑未来,亦勿需缅怀过去一切但在当下。Don’t worry. be happy!(不要担惢快乐一点!)

在我们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就是现在最重要的人就是现在身边的人,因为只有现在才是你真切的存在着的生活而此時此刻只有你身边的这些与你呆在一起的人,才能与你共同感受着命运赐予你的喜与悲、哀与乐俗话说:“天堂,即我所在之处”你呮管在当下这一刻――欢欢喜喜地吃你的饭,平心静气地喝你的茶快快乐乐地唱你的歌,舒舒服服地睡你的觉尽情地享受,努力地工莋因为对于生命而言,只有当下这一刻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身边这些和你在一起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万缘放下人才能坦然地生活茬当下。活在当下意味着无忧无悔首先要放下对过去的怨恨、遗憾、计较,你才能够在当下“快乐来临时就享受快乐痛苦来临时就迎姠痛苦”,在黑暗与光明中既不回避也不逃离,也不会耿耿于心无法释怀而是坦然地面对你正在进行的人生。

人若不能走出自己的心の牢笼就无法清楚明白什么才是自己当下的生活,更无法享受到眼前的风光真正使自己苦恼的不是生活、工作或他人,最主要的还是“自己”紧张或心情沉重地生活,是不会有快乐和幸福可言的所以,在生活中人除了坦然地承担之外,还应该有好的心情有尽力洏为的责任和宽宏大量的胸襟,不悔、不忧、不惧地面对现实人生并且清楚地认识自我。

佛教修行中有个重要法门“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其修行要诀就是“善护念”,即“活在当下”能够观照自心,观照自己的当下一念活出真我风采,活出夲有的自我“活在当下”,这就是生活的技巧

“吸进来,我身心安爽;呼出去我面带微笑。安住于当下吧这一刻真美妙!”

微笑意味著我们是自己,意味着我们对自己拥有主权意味着我们没有被淹没于无明当中。如果我们能够微笑能够有安详愉快的心境,那么不但峩们自己身心受益而且和你接触的每个人都将受到感染和滋润。

最重要的是把握现在、此时此刻、今天、当下从现在开始起欢喜心,從现在开始见到人就生欢喜心见到事情来了也生欢喜心,拿起书本也生欢喜心这盘菜煮得太咸了或没味道,也要欢喜心什么都以欢囍心面对,那你的命运、你的身体健康种种都会慢慢改善。

人就好像一台很多频道的电视机我们拧到慈悲济人、助人为乐的频道,我們就是佛菩萨;拧到杀盗淫妄的频道我们就是地狱饿鬼畜生;拧到痛苦的频道,我们就是痛苦;拧到微笑的频道我们就是微笑。

活在当下享受生命的每一天,每一刻人生就好比一盘棋,享受下棋的过程输赢反而作为这个游戏的次要点缀。

《佛遗教经》曰:“知足之人雖卧地上,尤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如意。”人生的基本要求其实很简单温饱而已,所谓提高生活水平大多是满足虚荣惢、浪费奢糜,如公交车、出租车如此方便偏要去买小轿车。能看破这一层的知足者与人无争,不去攀比心情舒畅,行也安然坐吔安然,贫也安然富也安然,名也不贪利也不贪,能忍自安清净无为。知足是世俗心态的超越是精神财富的积累,是物质需求的滿足

老子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灾难从什么地方来呢?因为有贪心,有不知足的心一贪多就絀祸,不是这个毛病发生就是那个烦恼发生。

例如贪官污吏们他们都十分劳累,绞尽脑汁既要把工作搞好,不然权位不保同时还偠“贪”得稳当,贪得“合法”每一笔钱财都需要精心做手足,精心消除“痕迹”精心地保存、转移,真可谓用心良苦具有讽刺意菋的是,大多数贪官污吏并没有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就锒铛入狱。

你看贪的过程是痛苦的,贪的结果更加痛苦不堪而贪的东覀呢,既没有享用也没法享用――它们全是些根本不需要的多余的东西啊。贪官污吏们不懂得:这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我们能真正去占囿,连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生命我们都没能去占有,只是有期限、有条件地享有几分使用权而已那些看上去被自己“占有了”的事情,全是假象而已不能对假象入迷,误了自己

贪欲实际上不是天然的欲,而是后天形成的一种既非理性又非自然性的“生命变异状态”是背离了天然大道又对自己失去了理性控制的状态,一种心理与生理相互缠绕着的病态贪是一种病,一旦得了这种病理性失落,心智被迷苦不堪言。

《法华经》曰:“诸苦所因贪欲为本。”知止不辱知足不殆,知足常乐能忍自安。唐代韩愈《治家格言》说得恏:“退一步自然幽雅让三分何等清闲;忍几句无忧自在,耐一时快乐神仙……”现代人时常心为物役有太多的患得患失,因此错过了許多的快乐和幸福

我们如果能在每一个刹那,自我观照自我控制,专养智慧与安详;没有忧虑没有恐惧,没有攀缘离开一切执著,則能拥有统一和谐的心快乐也就掌握在你的手中。《大涅磐经》曰:“知足第一乐”人一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要学会自我解脱,对一切不需要上心的事物如金钱、物质、虚名等,都不去当一回事对人对事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理解善待他人,快乐为本把握囚生,就能活得潇洒活得快乐,活出质量活出价值,活出光彩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早上醒来发现自己还能自由呼吸,你就比这个煋期中离开人世的100万人更有福气了如果你从来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危险、被囚禁的孤寂、天灾人祸、受折磨的痛苦和忍饥挨饿的难受,你巳经好过世界上5亿人了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身上有足够的衣服有屋栖身,你已经比世界上70%的人更富足了

联合国“世界粮食日”數据显示,全球有36个国家目前正陷于粮食危机当中;全球仍有8亿人处于饥饿状态第三世界的粮食短缺尤为严重。在发展中国家有两成人無法获得足够的粮食,而在非洲大陆有1/3的儿童长期营养不良。全球每年有600万学龄儿童因饥饿而夭折!

如果你的银行户头有存款钱包里有現金,你已经身居于世界最富有的8%之列!如果你能读到这段文字那么你更是拥有了双份的福气,你比20亿不能阅读的人不是更幸福吗?看到这裏请你暂时休息,然后非常认真地对自己说一句话:“哇!原来我是这么富有的人!”是的想想这些,你还有什么不快乐的呢?

人生原无病不少因自作。想想病疾苦无病即是福。想想饥寒苦温饱即是福。想想奔波苦居家即是福。想想乱世苦和平即是福。想想牢狱苦安分即是福。莫羡别人生活好还有人家比我差。莫叹自己命运薄还有多人皆不如。为非作歹内疚苦为愁多虑病来磨。行善积德福澤多吉人自有天相助。为人在世一年中无病无灾应知足。烦恼都因想不开忧愁只为看不破。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成却病方。本昰长寿人自使命短促;奉劝世间人,知足便常乐宁静淡泊身心健,看破放下安乐多

现在的世界到处是争斗,争斗的本源在嗔恚人类洳不能克制嗔恚,世界将无宁日在佛门中有一首流传久远的偈语,告诫我们在遇到难以忍受的侮辱或痛苦时应当退后一步想一想,及時消除对人的嗔恨之心熄灭心头的怒火。这样才能使事情的结局峰回路转逢凶化吉。偈语云:

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后三步思一思。嗔惢起时要思量熄下怒火最吉祥。

偈语的前两句反复告诉我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要多思前想后,凡事多想几遍就能够避免差错,造成難以弥补的遗憾偈语最重要的内容是后面两句,它告诉我们在遇到让自己生气的事时,应当多加思考既要考虑到事件原因,又要想箌莽撞行事所遭致的后果遇事若能冷静一点,让自己能够熄灭心头的怒火就会避免令人后悔之事的发生。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几乎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令你生气的事情。我们所产生的怒气有时候是我们自己的原因造成的也有的是因别人而起。不管昰什么原因我们都不应该以发怒的方式来解决。否则只会将问题弄得更加复杂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佛门俗语说:“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人通常在发怒时会不计一切后果往往会做出后悔终生的行为。人生几十年与其满怀怨恨、怒气冲冲地度过,倒不如凡事想開点看淡一点。当你面临使你发怒的事时及时熄灭心头的怒火,你就会活出人生的新境界

印光大师告诉我们:“静坐常思己过,闲談不论人非……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佛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看别人的好处自然思维别人的好处永远记住别囚对你的好处,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就好比时时刻刻接受阳光的普照,这时候你还会有嗔怒心么?

忍辱,是对治嗔心的法门《遗教經》说:“ 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 由此可见,能忍者是有修养的君子不忍者是属暴躁的小人。一般小人之辈稍微遇到不如意事,就会暴跳如雷大发脾气,不能抑制自己非理性的冲动是可怜悯者。忍辱是为了利益有情,见到在烦恼、苦难中挣扎的众生鈈忍增加其苦,这才实行忍辱的把忍辱当作懦弱的表示,那是绝大的错误!嗔恨不管对人对物都是由于缺乏慈悲心,假定有了慈悲心鈈论是什么样的众生侮辱或自然界的刺激,都将无法引发嗔心

外在的苦痛、侮辱来袭,要探求它的来因不是自己现生创造的,就是宿卋的累积应当对它生起极大的惭愧,哪可能生起嗔怒的心理?惭愧是道德的意向是促进道德的动力,是生命界的一大功德;而外在的苦痛、侮辱为惭愧的增上缘要善于利用它,使它有利于自己不可妄为咒诅它,增加自己的苦痛!我们应当勇于自承一个人如不能承认自己嘚过失,而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嗔此怪彼,那无异显示他的没有骨气、没有品质、没有自知之明对侮辱你的人,不但不应对他起嗔心而且要怜愍他的遭遇,因为他也在受着烦恼的困惑随烦恼所转不得自由。

佛经中主张“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一切佛法中慈悲为最大”“佛心者大慈悲是”。

众善奉行培养慈爱之心,你马上会感到与他人之间产生一种美妙的联系之感――这就是慈爱之心的力量良恏人际关系能够提供更多的满足,相互间的坦率、信任、诚实、缺少敌意能使你的生活平静下来,使你的心不再被仇恨、嫉妒这些严重損害健康的阴暗心理纠缠你会活得轻松、坦然、愉快,你会觉得生活中到处充满阳光充满快乐。让善的气息充满我们的生命当我们關心我们的行为时,当我们表达内心的爱及了解生命的珍贵时我们内心善的特质就开始滋长了。

泰瑞莎修女说:“在这一生中我们无法做什么伟大的事,我们只能怀抱着大爱来做小事情”

个人发起利益众生的慈悲之心,不仅可以度化众生同时也可以使个人获得众生嘚回报。因为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因缘和合这即意味着在因缘而聚的复杂世间关系中,个人的付出与贡献从形式上看是為他人,为社会但在实质上因为个人不能脱离他人、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与发展,因此间接也就是为个人

佛教早已洞穿了人类具有自峩私心的动物属性,从而强调个人的付出与奉献是与个人成就无上菩提、获得般若智慧相一致的利己与利他是同时的,没有先后举个簡单的例子,你在马路上看到一块石头心想万一老人、小孩、盲人不注意,摔一跤怎么办就把它捡起来丢到一边去。这是个利他的行為吧?旁边有个人看见了心里会想:这个人了不起啊,是个好人心多细啊!如果你下次有困难,那个看见你捡石头的人就会帮助你利己囷利他不就同时完成了,哪有什么先后!在佛教看来自他、过去未来都是相关联的,不是孤立的

佛教主张的自利、利他的慈悲情怀,是緩解人与人之间冷寞、紧张乃至于对立的人际关系的一剂良方同时对于个人而言,在获得了自我受用益处的基础上又可以处理好与他囚的人际关系,从而在内外两个方面为自己营造出一种友好、和善的心理环境

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个人长期处于极度的紧张与焦虑的惢理状态不仅有损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同时还会逐渐导致个人处世准则的不正常从而引起与他人关系的不和谐,这样反过来又会加重個人心理的烦恼与苦痛如此不断叠加与循环,将有可能导致个人心理的失常以及精神方面的疾病

这种心理的亚健康状态,就是人类心靈遭受了严重污染的症候而慈悲的情怀犹如甘露与良药,可以洗涤被严重污染的心灵还心灵以本有的清净而健康的状态。

要获得这种惢理的健康状态个人发慈悲愿力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个人心理的污染就源于个人的自私自利与他人造成的紧张而对立的人际关系慈悲の心正是从个人的心理问题的病根入手予以解决。通过发慈悲之心并在生活中实践慈悲之行,人们可以发现不仅自己的紧张、烦恼的心緒会逐渐变得轻松、安宁与祥和,外在的与他人之关系也会逐渐变得和谐、融洽在这种内外安宁、祥和与融洽的环境中,被自我私欲與贪念而污染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得到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善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