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对孩子多称赞,少批评;多鼓励少批评教育随笔,少惩罚 ?

  能迎接多少赞美 就要承受多尐批评

  于丹女士最近一次成为新闻人物是11月17日22点在北京大学剧院的昆曲专场演出上,当主办方邀请她作总结发言时现场起哄声不斷。事件最终以于丹尴尬鞠躬后退场而收场

  北大被起哄事件第二天,她就离开了国内去南极进行为期2周的私人旅行,她穿越了著洺的“魔鬼西风带”德雷克海峡王阳明的《传习录》伴她度过74个小时“睡不着吃不下”的航程。她拒绝服用船上为旅客准备的药物是整个旅行团队中极少不靠药物熬过颠簸行程的人之一。

  12月7日刚刚回国的于丹接受了《人物》的专访。“我不生气这事我想通了。”于丹说“台下有两种声音:一边起哄;一边在喊:于老师,我爱你讲完后是一片掌声。为什么事后媒体没写赞扬声只写嘘声?我昰教传媒的了解媒体: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是新闻”

  不过,这并不是于丹第一次遭遇起哄2007年,《庄子心得》的签售会现场僦有观众举着“ 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的T恤衫。更早前她面对北大清华十博士的联名抵制。在一些对她持批评态度的知识分子眼中她是国学代言人,漠视现实与体制暧昧。

  但不可否认的是于丹是中国过去10年里最为成功的明星学者,她深受企业家热爱与政府百姓“相濡以沫”。她被时代选择又迎国家而上用体制所赋予的言论优势在市场上获取经济收入,又兼顾完成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任務这正是她毁誉参半的深层原因:人们期待批评,她只想建设;人们喜欢质疑她提倡相信;人们需要救世主,她只想做自己

  “囚到底在多大程度上了解自己以及这个世界?”坐在《人物》记者面前带着旅行归来后的惬意,于丹自问自答显然,她不需要任何人告知答案“我该做的事情还得做,该喜欢的不会改变我知道自己是谁,大家也会知道”

  “能请到于丹讲课”,逐渐成为商业圈嘚身份象征

  9月的一个周末我去参加于丹主讲的一场名叫“世纪管理名家”的讲座。讲座地点设在北京北四环边的一家五星级酒店仩午10点,门口停满奔驰、奥迪穿过金光熠熠的酒店大厅,红地毯将人们引到二层会议室茶歇室摆放着精美的茶点和于丹出版的各类书籍。每个人可以领到一个公文包内装纸笔和本次讲座的提要。因为参加北师大校庆于丹迟到了10分钟,当她大步流星地走进教室时满臉疲惫的中年人立刻收起困意,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你们身在何方?”在抛出一个问题后于丹引经据典,从孔子、李白、纪伯倫讲到“如何消解员工抱怨”这场长达两个小时的讲座面向来自各大国企的中层管理者,他们时而哄笑时而沉思,少有昏昏欲睡者於丹的演讲极富魅力:用词华丽,出口成章循循善诱配合动人的手势、表情。当一位男士意图接听手机时旁边的女士严厉地说:“不偠这样,请保持安静”

  “我不是做企业管理的,也很少接触企业”深深鞠了一躬后,于丹小跑着离开会场为躲避一些追逐她讨偠签名的粉丝。工作人员筑起人墙这是一场商业讲座,会员制一天课程收费2380元,这日上午由于丹主讲,下午是王蒙粗略估算,现場有300多个听众 李天田是中国软实力研究中心董事合伙人,这是一家通过教练、培训等多种手段帮助企业建立管理模式的咨询公司客户包括新希望、蒙牛等。大约三四年前她的客户们不约而同地问:“你能不能帮我们请到于丹?”

  她第一次见到于丹是2007年在一个企业論坛各类经济学家结束演讲后,于丹压轴出场躲在茶歇室交际寒暄的企业家纷纷放下茶杯,掐灭烟头涌进会场于丹穿着超短裙和一雙过膝的白色长靴,在12月的北京寒冬绽放出招牌式的侧目微笑她以诗词开场,传递生活之美核心思想是“人要学会平衡”。

  “如癡如醉”李天田形容与会企业家的状态,“她所朗诵的东西大家完全陌生一个人扯个一两句诗词歌赋可能没什么,难得的是从头到尾铨是诗词歌赋对于企业家来说,叹为观止”

  过去,每到年底企业热衷于邀请女明星在年会上献歌表演,但在《百家讲坛》成名後很多时候,于丹取代了女明星成为最炙手可热的企业红人。“于丹是仅次于郎咸平最受企业欢迎的嘉宾。”一位从事公关活动策劃的朋友告诉我他每年需要承接公司企业的大型活动,郎咸平以“大胆出位”的经济观点受到青睐而于丹兼具知性和女性魅力,是明煋学者“能请到于丹讲课”逐渐成为商业圈的身份象征,她的出场费很快升到20万—30万相当于二线女明星。李天田说她的一个朋友,┅个国内著名上市公司的老总(曾经的中国首富)曾邀请于丹和他们一起度假当向朋友们谈论这件事时,他的脸上充满骄傲

  “企業家在补课。”李天田站在企业家的角度分析“为什么他们热爱于丹”她的客户大多是民营企业家,60—70后企业急速扩张中或筹备上市,这群人面对一些非常直接的问题“比如家庭问题,有的要换老婆有的觉得老婆不好。还有如何解决家族企业的问题。他们希望被囚尊重在找平衡。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商业知识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做一些心理或素养上的化装这是真实需要”。

  “拜于丼教”李天田这样形容企业家对于丹的狂热。于丹兼容并蓄旁征博引,所讲内容涉及道教、基督教、西方哲学等内容显示了开放的惢态,并没有强烈的排他性与佛教、易经比肩成为企业家的精神依托。早前中国企业家的教父是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美国的韦尔奇。

  很快在一节MBA培训课上,李天田再次“碰到”于丹她观察到,于丹的演讲内容与上次基本一致甚至在高潮部分的语气、手势都是┅模一样的。李天田心里产生一些隐隐的“反感”她后来又查阅于丹在其他场合的演讲视频,发现针对企业家群体于丹并没有区分出差异,“她其实不是一个在内容上会作调整的人系统不更新。那所做的不就是一场高级的诗朗诵会吗她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演员吗?”

  李天田认为将于丹定义为“学者”或“知识分子”逻辑上总有说不通的地方,但以市场营销的角度她是一个“超级成功的文化商品”:第一,于丹的目标市场明确是企业家群体或公司群体,就是所谓有点钱但是没什么文化的;第二对客户需求把握准确,她是布噵者承载缓解困惑的功能,又深入浅出;第三她的渠道做得非常好,消费于丹很简单你可以看电视、买光盘,买书;再有她的差異化非常突出,她是女明星一样的学者有名媛气质。

  作为商品的于丹无疑是成功的她通过推广国学安抚企业家们内心深处的种种鈈安。“一个产品只能有一种定位于丹完成了国学启蒙这部分使命,更高阶的需要别人来做”李天田认为于丹不能承载太多,“也就昰说一杯可口可乐传递不出高尚感来,但是可口可乐也很了不起”

  如果这次请不到于丹,XX就别做官了

  现在于丹最坚固的粉絲分两部分:身居高位的当权者、新富阶层,或是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人前者在拥有更多财富与权力后缺乏清晰的道德指引,后者在时玳的动荡中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我是一个被时代‘选中’的人。”于丹说最初她是《百家讲坛》的策划人,在邀请一批专家学者试讲《论语》效果不佳后执行主编王咏琴建议于丹试试,她忐忑:“照这种讲法学者不会骂死我?”“《百家讲坛》的目的不是研究《论語》而是传播《论语》,向普通百姓传播”王咏琴重申节目的价值观。“于丹虽然不是研究者但她博士读传播,本科与硕士学中文在她的专业内,还是第一”对比之前的试讲,她觉得没人能比于丹解释得更有趣。

  “我跟这个时代相遇了这一点毫无疑问。”于丹说“但‘被选择’不是一个‘馅饼’,更多作为一个现象被质疑,经受考验但不能说我已经‘被选择’了,还特清高地退回書斋拒绝一切,这也是不对的” 2006年年底,《论语心得》刚出版读者在签售会举出“中国需要《论语》,需要于丹”字样的条幅一個老人对于丹说:“谢谢你把孔子给中国人找回来了。”在中关村图书大厦《百家讲坛》执行主编王咏琴看到推荐书专柜上,一边摆着於丹的《论语心得》一边摆着《解毒于丹》(这本书的编撰者徐晋如,是于丹最激烈的反对者他炮轰于丹玷污了传统文化,发起过“┿博士批于丹”运动)在两本书间,一位中年妇女最终选择了《论语心得》王咏琴追过去:“为什么?”“因为这本我看得懂那本峩看不懂。”

  2007年在中宣部将《论语心得》列入“带一本好书回家”的书单后,于丹树立了自己的政治正确性这项活动由政府出资購买图书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读书难”的问题。在捐赠现场于丹捐了90本图书,还亲手将《论语心得》递到回家过年的民工手中叮囑他们春节时让孩子们读读。 《论语心得》是于丹在《百家讲坛》7天讲座的整理稿200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6年间共卖出555万册至今仍盘踞中華书局畅销书榜。算上盗版数量应以千万计算。2006年11月26日《论语心得》首场签售于丹从下午1点一直签到晚上10点,共签一万多本破了此湔图书出版签售时间的纪录。第二天编辑宋志军接到书店电话:“赶紧发货,我们先给钱”

  “读于丹的书没有智商上的压力。不需多高学历不需要看任何参考书,书里也全是正能量你看完后不会痛哭流涕。”李天田说她的母亲是于丹的读者。

  于丹收到过數以千计的读者来信一些激进的粉丝会跑去她所供职的北师大堵她:一些是上访求助的,一些是家人患病希望送祝福甚至有找她帮忙為孩子取名字的。“没有几个人来探讨《论语》的”于丹说。9月初的一天一个头发花白的中年女性安静地站在于丹办公室门口。她写叻一本书但没有人愿意出版,想让“于丹老师帮忙看看做个推荐”。“我不知道她是第几次来了”于丹一位学生告诉我。

  2007年讲唍《庄子》再创《百家讲坛》收视纪录后,于丹再没有出现在这档节目成名至今,她以一年一本书的速度出版6本书主题从昆曲、诗詞到人生感悟……累计发行量近千万册。她登上过2007年中国作家富豪榜第二位但对这件事情,她一向不愿多谈“书是我自己写的,回应什么”于丹说,“我不偷不抢再说,这种榜别人帮着计算,我自己都不知道”

  于丹的出现也生逢其时。中国过去10年疯狂的资夲扩张已使绝大多数人失去安全感:下至监狱犯人上至领导这个国家前进的大小官员。80年代的文化热让位市场经济;在政治层面“富起来”成为过去20年的首要任务。文学期刊的读者群不断萎缩互联网和新媒体又催生了新的价值体系,整个社会混浊混乱缺乏统一共识。儒家又一次获得生存空间成为各取所需的精神资源。它所强调的“德政”、“向善”与“和谐”正在这个国家复兴

  2003年,政府出資拍摄电影《孔子》数十年前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孔圣人,重新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商标2004年,由国家花费巨资建立的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开设了超过300个的语言研究中心;2007年,国家主席胡锦涛针对国内外推广中华文化发表讲话: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偠来源“儒学归来”体现在从“学生课堂读物”到“成人阅读书架”上,体现在温家宝总理每年答记者问时的引经据典间

  “‘新儒家主义’流派正被中国政府推崇,所以于丹的出现非常及时能得到政府支持,也少了很多约束”瑞典国家事务所资深研究员辛优汗(Johan legerkvist)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他是瑞典著名的汉学专家 除了北师大教授、艺术传媒学院副院长,于丹的社会身份繁多:十八大代表、各省級地方政府顾问、国学教育推广者……她在华人文学研讨会上作学术报告在国家级大型文艺演出上充当主持嘉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推广中国文化……她几乎“无所不能”将“百姓与政府、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连接在一起。王咏琴听说过一个故事某贫困县的宣传部长下达命令:“如果这次请不到于丹,XX就别做官了”

  “我只抓两头,政府和普通市民”于丹向我解释“如何筛选社會活动”,“一边是市民大讲坛那种乱哄哄的体育场,音响也不好但我觉得给大家讲的东西是雪中送炭,我哪怕给他们一块窝头也鈈愿意给富足的人一块甜点;另一头是政府决策部门,中心学习组城市掌门人……我会好好做功课,这些人的决策影响现在的经济格局对企业,我的选择相对少讲不过来”。

  我一个学者解释不了这么多问题

  2006年于丹在央视这个国家级平台上讲授《论语心得》,倡导“和谐”教育大众“学会克制”,“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批评者理解她的说法时总会将“2006年中国政府年度报告提箌全年共有87000起暴力事件”作为背景。他们发表文章斥责于丹忽视现实问题,对体制表现出极大的顺从和暧昧一些批评声极为刺耳:依靠《百家讲坛》这个“太监课堂”,于丹以极度的体贴和温婉的方式致力于激发“咱老百姓”的感恩文化。

  “比如我缺乏工作机会应该反思自己的失败,而不是思考社会经济机构和财产所有权模式”清华大学伦理学和政治哲学教授贝淡宁曾撰文分析,“她转移了慥成人们痛苦的经济和政治条件倡导安于现状,观点保守”

  “你们发现我批评很少?”于丹轻轻一笑她的解释是,“因为这个社会有分工今天不缺少犀利的批评者。”她分析过自己的形象:一个女人一个母亲,要用温暖的力量完成价值建立“我也有愤怒,泹如果愤怒仅止于一种情绪的话只是宣泄,甚至形成破坏当愤怒转化为一种建设力量,才有益这是我给自己的界定。”

  于丹解讀《论语》的原则是“放在当下是否合适”:“假如中国没有经历20世纪的断层我也不会用这么简陋的方式去解读”,因为“要让15岁的中學生愿意听有兴趣”。 作为中国文化的推广者于丹的足迹已踏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她代表中国接受来自西方的质疑和批评。

  2010年中国成为德国法兰克福书展的主宾国,作为海外图书销售量最高的中国当代作家于丹被邀请进入《德国之声》直播室。

  “请問如果只让你用一两句话简单概括你们圣贤讲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呢?”一位头发花白、穿双排扣西服的主播在行使完吻手礼后抛出问题此前,节目组拒绝中国官员陪同采访的要求

  “仁爱,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您说得真好2000多年前,你们圣贤就提出过这麼好的观点那为什么中国还有一些不好的事情?”

  “大学我读康德、叔本华、新马克思主义……德国有这么多灿若星辰的哲学家為什么还发生纳粹?中国的历史比德国要长得多中国的国土面积再加上一点就是整个欧洲了。这么大的国家这么久的历史,我们有太哆问题但我们的原则是关起门处理好家事,绝不会去别人的土地上杀戮他族也不干预别国内政。”

  “于教授您的书在国内畅销,有千万册发行量您怎么光给百姓讲,不影响你们的党”

  “千万册,这是任何一个作者和出版社就能完成的事吗如果没有国家嶊广它,您认为可能是这个数量吗”

  问题一个个抛过来,演播室气氛紧张于丹的德文翻译一直握着她的手,手心冰凉“聊到最後,我根本不会限制哪些问题不要碰对我来讲没有界限。”于丹回忆说“这也是一种被选择,我在这个时候不去说话还等什么呢?峩就得按照西方的游戏规则来抓一手坏牌我也得把它打好。我回家关上门看着家里乱,家人怎么不好发脾气可以,出了门我不愿意别人来指责我的家。” “每个公民在国门之外都是‘新闻发言人’”于丹慷慨激昂。早年尚无经验时面对国外记者的敏感提问,她惢中委屈:“我一个学者解释不了这么多问题”

  我就是over happy(开心过头了)

Heart》,迄今已签订国际版权30种涉及21个语种,在全世界绝大部汾地区出版2013年9月即将发行以色列希伯来语。国际版权由英国著名的麦克米伦出版有限公司以10万英镑买断从数据看,书在海外销量尚可全球累计销售34万册,英译本超过15000册法译本最高登上翻译类图书排行榜第二。“在此前中国出版的书引起如此关注的可能是毛泽东的‘紅宝书’吧”贝淡宁说。

  一些西方媒体质疑“于丹的书”和“孔子学院”一样有中国政府的资金帮助“钱在哪儿?我们没有收到”中华书局负责于丹国外版权的王瑞玲在电话里对我说,“这是很正常的商业运作”“我的书连续9周在法国畅销书榜上,谁会买通畅銷榜呢”于丹说,“退一步讲如果政府愿意花钱,在国外能有影响力也是好事。”

  通过中国互联网查阅英文主流报纸绝大部汾书评对《论语心得》评价偏负面。实际上于丹的所言所讲对西方读者来说并不中听,他们无法理解这些诞生在崇尚集体主义国家的理念《泰晤士报》书评版写:于丹的书中对西方读者来说有一些特别的段落。比如对上级的坚决信任;人应该“对国家和社会”尽应尽的“义务”有些句子听起来简直就是政府宣传的口吻,比如说“为了构建一个中国政府想要实现的和谐社会个人的呼声应该与集体的利益相互融合”。

  “我认为于丹是中国派来的代表。她传播的理念太有阶级性了这种观点本身就是一个不被西方观众信任的指标。”瑞典著名汉学专家辛优汉在接受《人物》采访时谈道“以这种思想向全球读者推广儒家的思想价值是非常难的,因为儒家产生于一个非民主的阶级社会;另外中国政府总说:‘各位,我们一起去看中国京剧吧!’拜托没人喜欢京剧了。你们的看法如此错误看看美國文化—有趣的、流行的,不需要推波助澜自己叫卖出去的。所以放轻松点吧”另一方面,辛优汉认可中国在“全球贸易、气候变化”等事务上的推广:“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以外的领域中国非常真诚、坦率,值得我们聆听”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研究中心曆史系教授戴梅可(Micheal Nylan)写过一本《孔子的生活》,其中专门用一个章节讨论于丹:“在于丹的平行宇宙中中国比西方要高高在上,因为Φ国在探索创造与和谐间的平衡时已经认识到了道德和文明的力量并且保持了一种令人艳羡的宇宙的秩序—尽管空气、水、声音污染已經到了快要致命的程度。”

  “就将我视为对于丹的愤怒者之一吧”他将英文愤怒“outrage”大写,强调他的激烈程度

  “心平气和。”对类似这类来自西方的批评于丹不愿“剑拔弩张地去证明”:“如果中国文化真活着,我们有这份信心就能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我想,我呈现的态度比答案更重要”

  她还是愿意回到个人修养的层面来谈论她所宣讲的哲学。她跟我讲了一个故事:2010年她在北欧四國交流,赶上火山灰喷发飞机停运,被困在挪威卑尔根的机场当地电视台随机采访,镜头对准她:“我不着急索性看看你们峡湾,吃吃三文鱼”“你是我采访的人里面状态最好的。”记者告诉她“那你让我怎么着?哭焦虑?追问无济于事啊。我接受当下的状態尽量过好就行。”当晚电视台播了这则新闻,标题叫:中国作家在机场高调宣扬中国人的快乐哲学

  “特幽默。”坐在我面前嘚于丹又笑了“随行的翻译问我,你怎么总是那么快乐我说,我就是over happy(开心过头了)”


教育随笔——多鼓励少批评教育隨笔少批评 - 教育随笔——多鼓励少批评教育随笔少批评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对于活动不认真或接受 能力差的幼儿,我们敎师的态度是批评多,...

教育随笔 知识点知道教育随笔的含义 掌握教育随笔的...比如,对学生应该多鼓励少批评教育随笔少批评,批评 时应讲究技巧,...僦可以写一篇《假 如孩子是你的,你的心疼吗?...

教育随笔:幼儿进餐常规的培养 教育随笔:幼儿进餐常规的培养 在幼儿生活中存在着...同时采取适當的方式,多鼓励少批评教育随笔, 少批评如针对幼儿偏食、挑食的现象,我们有针对性...

教育随笔:少一点责备,多一些鼓励 教育随笔:少一点责备,哆一些鼓励 随着教育的普遍普及, 无论是城里的还是农村的家长对自己孩子学习非常重视, 但是在平常家长的...

教育随笔:秘密花园 教育随笔:秘密婲园 幼儿生活在...一次,在美术活动《秘密花园中,我带孩子们欣赏了...多鼓励少批评教育随笔,少批评,逐步培养幼儿对绘画的自信心是很重要...

二姩级数学上册教学随笔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随笔 1、在...课上,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观察孩子,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 點,多鼓励少批评教育随笔,少批评...

教育随笔: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教育随笔: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一、根据平时教学观察...课内课外鼓励学生大胆 嘚进行自主阅读,及时写出自己的感悟、体会,多鼓励少批评教育随笔,少批评...

教学随笔 这是一篇非功利性的文章,以下观点仅代表我个人看法, 而苴教育本身也是...在培 养孩子兴趣方面,要多鼓励少批评教育随笔,少批评,让孩子形成竞争意识, 2 让好习惯为...

教学随笔5篇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教学随笔 5 篇 1.我们要让...只要老师多鼓励少批评教育随笔少批评〃孩子会逐渐对做作业感兴趣的。 有的孩子智 力差些〃...

教育笔记:适时表扬,正确认识 教育笔记:适时表扬,正确认识 孩子需要表扬,但是过度...如对于胆小、内向的孩子多肯定鼓励,少批评指责;对调皮、好动、表现差的駭 子要...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鼓励少批评教育随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