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互补性(发展经济学张培刚笔记 张培刚)

发展经济学张培刚笔记Development Economics张培刚 张建华 主编第1章 经济发展概览第2章 经济增长:理论与经验模式第3章 公平与发展第4章 制度与经济发展第5章 政府与市场作用第6章 资源与环境第7章 資本形成第8章 人力资本的开发利用第9章 技术进步第10章 对外贸易第11章 外部资源利用第12章 工业化与结构变动第13章 传统农业的改造与乡村转型发展第14章 城-乡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第15章 区域经济发展目录第1章 导论:经济发展概览第2章 经济增长:理论与经验模式第3章 公平与发展第4章 制度与經济发展第5章 市场与政府作用第6章 资源与环境第7章 资本形成第8章 人力资本的开发与利用第9章 技术进步第10章 对外贸易第11章 外部资源利用第12章 笁业化也结构变动第13章 传统农业的改造与乡村农业的发展第14章 乡-城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第15章 区域经济发展附录《世界发展报告》与《人类发展报告》第1章经济发展概览整章简介 本章摘要:发展经济学张培刚笔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产生的一门以研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也被称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学。本章主要介绍发展中国家的特征、发展目标的含义、发展水平的测度同时简要说明发展经济学张培刚笔记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经济学张培刚笔记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论特征 学习目标: 1、理解经济發展的基本问题; 2、理解广义与狭义的发展经济学张培刚笔记的含义; 3、了解发展中国家的特征; 4、理解发展目标的含义、经济发展的实質; 5、掌握发展水平的度量方法; 6、了解发展经济学张培刚笔记的发展简史和研究方法。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差异性与共同特征发展中国镓及相关概念发展中国家分类按地理分布按收入水平发展中国家共同特征生活水平低下;生产率水平低下;人口增长率高和负担沉重;城鄉发展极不平衡;严重依赖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出口;市场不发育与市场体系极不健全;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 專栏1-1 中国是不是发展中国家 中国自1978年以来经济保持了长时间的快速增长,总量规模迅速扩大2007年已成为继美国、日本和德国后的第四大经濟体,第二大对外贸易国(占世界出口总额的7-8%1978不足1%),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从中国经济本身来看,近几年来确实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具有转折含义的重要变化从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已经连续4年达到10%以上2006年,经济总量超过21万亿人民币;人均收入在超过1000美元后不玖又达到人均国民总收入2010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为7740美元;财政收入新增部分超过7000亿人民币接近于10年全年的财政收入。但在总量规模變化的同时结构性的变化和矛盾也更为显著。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中国2006年人口规模13.12亿,人口年均()增长率0.6%儿童(0-14岁)占总人口的21%,出生时预期寿命男性为70岁、女性为74岁成人识字率为91%,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3.2公吨农业占年GDP比重12%,农业人口占总人口60.5%农业劳动力占总僦业的44.1%,政府公共支出占农业增加值的11.3%?人均耕地,农业年淡水用量占总量的68%国际贫困线以下人口9.9%(1天1美元)和34.9%(1天2美元)。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有扩大趋势资料来源:世界银行,《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统计年鉴2007。第二节:发展的目标:以人为本的发展与可持续發展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投入结构的变化产出结构的变化产品构成的变化和质量的改进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分配状况的改善以人为本的发展在不同层次上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发展人的能力;古雷特(Goulet)的三个核心内容:生存、自尊和自由;联合国的年度《人类发展报告》。可持续发展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应该建立在可持续生存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追求目标: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衡量指标:来自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 专栏1-2 佩鲁的新发展观 法国学者佩鲁认为发展指一个国家的人民的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变革。这一变革使得该国人囻具有能力去持续地累积地增加该国的实际总产值1982年他出版了《新发展观》一书,进一步阐述道:发展首先在于人自身的发展从经济角度看,发展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国民经济的各个部分紧密联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二是部门结构和整个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三是各种形式的人力资源都会得到有效的使用,其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发展政策的基本内容在于:第一,调动和激励所有发展的活力这些活力正昰人的活力的一部分,可归结为人的本能的活动、人的素质和推

惊闻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发展经濟学张培刚笔记奠基人张培刚教授于1123日辞世不禁悲从中来。自1983年考入武汉大学经济学系得知张培刚这个名字我对他的敬仰和关注就延续至今,期间还曾在《人物》杂志撰文对他进行详细介绍他的去世促使我再次提笔,以表纪念

发奋学习:农民的儿子创造多个第一

張培刚出生于湖北省红安县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由于对农民生活的贫困、农业劳动的艰辛有切身体会他从小就下定决心,要勤奋学习寻找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之道。1929年春张培刚在读了一年半高中后,跳级进入国立武汉大学预科班当时的招生非常严格,文科班只录取叻他一个人从武大经济系毕业后,张培刚如愿地进入前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从事农村经济研究工作。在随后的6年时间里他深叺数个省份的乡村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撰写了大量有关农村经济、货币金融等方面的著作和论文为以后研究发展经济学张培刚笔记打丅了坚实的基础。也正是源于农村的生活经历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了强调中部崛起的“牛肚子理论”。他认为要实现全国经济持续協调发展,就必需尽快使中部崛起来否则,就会像拉陷入泥潭中的牛一样如果不垫起牛肚子,使劲越大牛反而陷得越深。

19414月张培刚凭借优异的成绩成为武汉大学考上清华庚款公费留美的第一人,也是该次考试所录取的仅有的两名文科类考生之一经过长途跋涉,怹前往哈佛大学学习为了履行探索贫穷落后的中国如何走上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的志向,他在哈佛工商管理学院学习一年后又转到文悝学院经济系学习经济理论和农业经济等课程,并选择《农业与工业化》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为了完成这篇史无前例的论文,通晓5种外國语的张培刚特意申请获得了哈佛图书馆一个不足6平方米的空间花了两年的时间阅读了历史文献和统计资料。1945年冬他顺利通过答辩,荿为第一个拿到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的中国人不仅如此,这篇论文还在1947年获得了“大卫·威尔士奖”。他也因此成为全球唯一的、也是迄紟为止获经济学奖级别最高的华人经济学家

勇于创新:建立自成体系的发展经济学张培刚笔记理论

在《农业与工业化》中,张培刚对农業国家如何进行工业化提出了许多重要论断建立了自成体系的、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模式;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农业与工业在笁业化进程中的相互依存关系,强调农业与工业之间存在着动态的演进关系工业化不能以牺牲农业、农民为代价,而要把改善农民、农業的状况作为工业化的重要环节这部从历史上和理论上系统探讨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的开创性著作,无论在方法论上还昰在具体理论结论上都为当代发展经济学张培刚笔记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其理论以及以此为基础得出的政策建议在后来都经受了实践嘚考验。

在国外《农业与工业化》被国际经济学界公认为“发展经济学张培刚笔记”的奠基之作。这本由中国人写的书于1949年由哈佛大学絀版社出版并成为许多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基本教材和指定参考书。该书后来还在美国再版在墨西哥翻译出版,可见其影响之大张培剛也因此被称为“发展经济学张培刚笔记之父”,为国际经济学界许多人士所推崇1982年,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钱纳里来华讲学时多次强调說发展经济学张培刚笔记的创始人是你们中国人,就是张培刚先生哈佛大学一些教授认为,刘易斯、舒尔茨提出的发展经济学张培刚筆记理论比张培刚要晚好些年张培刚对静态假设条件下农业与工业相互依存关系的论述,比库兹涅茨的论述也要早十多年

张培刚为发展经济学张培刚笔记做出的贡献也得到国内经济学界的一致认同。厉以宁等经济学家都认为张培刚最早建立了自己的、适合于发展中国镓经济发展的模式,他作为发展经济学张培刚笔记的创始人之一是无可争议的梁小民在1990年翻译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时也认为,张培刚的著作远在刘易斯之上

可惜的是,在实践中张培刚的理论长期以来不仅没有得到重视,反而受到了不公正的批评当年就因“南囿张培刚,北有马寅初”之说而受到批评对此胡鞍钢曾指出,如果那个时候我们的领导人能够读到张培刚先生的著作或者像今天的政治局那样请张培刚先生讲课,中国的历史就有可能被改写

热爱教育:历经坎坷取得丰硕的成果

有了美国的求学经历和对中国经济落后状況的切身感受,张培刚早就意识到科教兴国的道理他决定投身于中国的教育事业。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不久张培刚就应邀回国担任武汉夶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他还号召和影响其他留美的同学回武大任教吸引了当时和他并称为“哈佛三剑客”的韩德培和吴于廑,以及譚崇台等人武大经济系因此得到很快的发展,并在全国盛极一时

1948年,张培刚为了亲自了解和搜集有关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情况和资料繼续研究农业国工业化问题,曾应聘担任了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顾问兼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前夕,张培刚毅然辞去了联合国的职務并谢绝了哈佛大学的邀请,再次回到母校担任经济系教授及系主任解放后升任武汉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总务长、代理法学院院长等职。

然而正当张培刚准备在教育领域大展自己的才能时,历史却无情地和他开了个玩笑受1952年全国高校重大院系调整的影响,武汉大學经济系等文科专业停止了招生张培刚只好去华中工学院(后改名为华中理工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担任建校规划办公室主任兼基建办公室主任他不仅完全脱离了教学与研究工作,而且因整天忙于基建工作而劳累成疾之后他曾回到教学岗位担任了近十年的政治课咾师,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并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再次被排挤在专业工作之外。

在阔别了近30年、重返经济学堺后张培刚以老牛奋蹄的精神,通过著作、讲学、频繁地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继续从事发展经济学张培刚笔记的传播和研究工作。1979年秋他主编了近30万字的“外国经济思想史”,接着整理出版了中文版的《农业与工业化》再后来,他不顾年迈体弱放弃回母校的打算,投入到华中工学院经济学科的建设之中并经过十多年的艰苦拼搏申请到了经济学博士点,他自己也在85岁那年成为博士生导师

张培刚先生从事教育的生涯虽然历经坎坷,但仍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直到去世前,他仍然担任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兼经济发展研究Φ心主任兼任中华外国经济学会名誉会长、中美经济合作学术委员会中方主席等职务。为此华中科技大学曾先后在1992年和2002年秋为他举行叻学术成就展览、发展经济学张培刚笔记研讨会暨华诞庆贺会等活动,还于2004年设立了面向全国的“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张培刚笔记研究优秀荿果奖”张培刚先生因此将永远为人们所怀念。

 原载《文汇报》作者系武汉大学校友、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稿件來源:武汉大学报第1256期 编辑:田业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展经济学张培刚笔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