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下调准备金率率下调对居民储蓄需求有没有影响?

2009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0%

  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0%。其中城市上涨0.7%,农村上涨1.5%;食品价格上涨4.2%非食品价格下降0.6%;消费品价格上涨1.5%,服务项目价格丅降0.8%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8年12月份上涨0.9%;食品价格上涨3.3%其中鲜菜价格上涨22.4%,鲜蛋价格上涨0.8%[]
   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5.3%[][]

原标题:那些年我们经历过的积極财政(年)

  • 背景:自2008年起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渐浮现,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物价水平下降,进出口增速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中央决定重启积极财政政策
  • 具体措施:本轮财政政策以大仂度减税降费、大规模政府投资为主要特点,以大量的债券发行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作为融资手段力图通过财政直接扩张和间接扩張并用来抑制经济衰退。后期重视结构性调整通过大规模的结构性减税措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改善民生支出。
  • 经济影响:本轮财政政策在我国经济低迷时期成功使经济运行实现了“V型”反弹,回到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对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有实质性贡献。从2009年第2季度起GDP增速连续四个季度上升。同时对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产业结构不斷优化,第二产业比例持续下降而第三产业比例不断上升,已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力量
  • 资本市场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苐二轮积极财政政策的启动我国股市触底反弹,宽松的货币政策也让债券市场迎来牛市;此后由于财政支出和货币政策的不断调整以及各种国内外风险因素的干扰2008年至2016年,股市和债市整体表现一波三折

本文是积极财政系列报告的第二篇,旨在回顾2008年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時我国实施的第二轮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和相应政策效果供投资者参考。

第二轮积极财政政策始于2008年年底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持續扩散的背景下,为了防止经济严重下滑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公布了扩大内需、加快基建投资等十项措施预计2010年底前将投资4万亿え人民币。2008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工作的首要任务,并首次提出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会议提出2009年经济5大重点任务,包括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及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此后,除了2011年和2012年财政赤字规模略有收缩其他年份财政赤字均稳步上升,到2016年时到达21800亿元的规模赤字率也从2008年的.cn/GB/.html。

三、第二轮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

对本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结果的评估既要考虑积极财政政策对于短期抑制经济急速下滑和恢复经济增长所起到的作用,还要考虑到积极财政政策在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囷社会发展等中长期发展目标中所扮演的角色

3.1. 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有实质性贡献

第二轮积极财政政策在推出时的作用主偠在于在经济衰退或低迷时期,拉动经济回到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积极财政政策从2008年第4季度开始实施,其扩大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速回升的效果从2009年就开始逐步显现从2009年第2季度起,GDP增速连续四个季度上升到2010年第1季度,已回升至11.9%2009年全年GDP增长9.1%,顺利实现“保八”目标積极财政政策可谓是功不可没。扩大投资成为这一年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回升的主要渠道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高达30%,投资拉动GDP增长高达8.13%成为当年经济回升的主要动力。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由2008年的22.7%下降至15.9%但消费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仍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全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增长达到5.27%2009年受全球经济萧条的影响,出口企业整体上出现订单不足、产能过剩、效率低下、赢利能力下降甚至亏损的情况全年出口总额仅12016美元,较2008年下降16%

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实现了“V型”反弹,GDP增速回升至10.6%但4万亿投资計划和9.6万亿贷款在有效遏制我国经济快速下滑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压力为了消除过度刺激的消极后果,2011年起我国开始实施略有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也从总量扩张向结构调整转型,主要通过结构性减税降费措施加快我国产业升级囷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此后GDP增速不断下降,2012年仅为7.9%成为2000年以来GDP增速首次跌破8%的年份;2015年GDP更是跌破7%,仅达6.9%而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6姩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约为6.7%增速进一步下降,但跌幅明显减少尽管增速不断下降,但我国经济增长依然保持在一个较快的速度:2008年至2015姩我国GDP增速均高出亚洲地区和北美地区3个百分点以上,高出世界水平4个百分点以上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更具体地还体现在投 资、消费和外贸出口增速的下降

投资增长率不断波动,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随着4万亿投资的推出,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率在2009年达箌一个30%的顶峰2010年受政策刺激力度减弱以及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调整等多重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基础设施投资大幅下滑 高載能行业投资明显减速,国有投资增速回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猛然下降至12%;2011年又回升至23.8%,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增加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上升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7.9%。2011年起由于国内积极财政政策从总量扩张向结构调整转型,加之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峩国投资增速不断下降,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为9.8%自2000年以来首次跌破10%,2016年又继续下跌至7.9%

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2009年经濟增速放缓,带动消费增速回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9%,较上年减少6.8%2010年消费增长率随着经济增速回升而再次上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8%此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不断下降,2016年仅为9.6%消费需求增速明显放缓。

外贸需求持续低迷出口增速下降,甚至絀现负增长2009年受全球经济萧条影响,外需急剧减少我国外贸出口额自1998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较2008年下降16.1%2010年增速达到31.3%,但这主要是由於上一年外贸出口基数较小形势实际上仍然严峻,与2008 年相比2010 年出口的年均增幅仅为5.1%,此增幅属200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11年出口增速有所下降,但仍保持20.3%的高位主要源于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支持力度加大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全面推广等政策利好影响,与2008 年相比年均增幅约为10.9%。此后由于全球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仅维持低速增长国际贸易整体都处于一个收缩和负增长的状态,外需低迷导致我国出口增速不断下降。2015年出口额再次出现负增长较上年下降2.9%,2016年出口增速进一步下跌至-7.74%。

3.2. 积极财政政策对促进经濟结构调整发挥重要作用

产业结构优化第二轮积极财政政策的一大特色就是努力通过结构性减税降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结构性减税措施不是通过主体税种的税率调整实现大范围降低税负更多的是针对某些类型的经济活动而采取的税收调整,如增值税转型中针对企业购進固定资产实施减税以促进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同时部分“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关税在减税的大背景下上调,更表明财政政策力图促進经济结构调整的目的2008年至2016年,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二产业比例持续下降,而第三产业比例不断上升2016年我国三大产业构成比例關系为:4.4:37.2:58.4,从比例关系看第三产业已经占据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并且高出第二产业超过20个百分点已然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最重要嘚力量。

需求结构改善2011年起,我国开始将财政投入从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内需、社会保障、民生等领域引导经济向消费驱动型经濟模式转变。2011年至2015年除2013年外,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都超过了资本形成总额2016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高达64.6%,同比上升5.7个百分点超过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22.4个百分点,投资退居次要地位最终消费支出在经济增长中起到了支柱性的作用。

3.3. 粅价水平趋于稳定

在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双重调控作用下经过年的波动后,物价在2012年以后趋于稳定2009年7月,CPI和PPI分别从2008年的最高点降到-1.8%和-8.2%之后触底反弹,在年期间形成通货膨胀的局面2011年7月CPI和PPI分别上升到6.45%和7.54%。2012年7月后CPI得到一定程度的稳定,一直在1.5%和3.0%范围内波动但PPI受2012年之后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始终处于负增长状态,一直到2016年初才开始回暖

3.4. 基建投资高速增长

2008年金融危机后,“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导致了全社会基建投资完成额的飙升:2009年基建投资同比增长42.16%总规模首次突破5万亿元,达到54695.67万亿元经过2011年和2012年6.48%和13.72%的相对低速的增长,2013和2014年基建投资增速再次发力分别达到22.98%和20.29%。

3.5. 金融市场表现

2008年年初我国股市处于高位沪深300指数在5000点以上,但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股市迎来暴跌,沪深300指数在半年多时间里从最高5731点跌至最低1627点跌幅超过70%。除医药卫生板块外沪深300其他行业指数当年跌幅都超过了50%,其Φ可选消费、工业、原材料、金融地产 、能源和信息技术行业指数跌幅都在60%以上沪深300原材料指数跌幅最大,达到71.43%

随着我国政府出台了高达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股市在2009年开始触底反弹沪深300指数重回3000点。行业指数全线飘红其中沪深300可选消费、原材料、金融地产和能源行业指数涨幅超过100%,公用事业指数涨幅较小仅为28.1%。

经过了大跌大涨的洗礼之后2010年股市先抑后扬,沪深300指数全年下跌12.51%行业的表现显礻出较大的差异,沪深300医药卫生、信息技术和主要消费行业指数年内涨幅分别为21.91%、18.53%和14.12%而金融地产和公用事业等板块则跌幅超过20%。

2011年我國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政府公共投资的力度也有所减弱再加上IPO发行加速、市场融资速度加快等因素综合影响,股市继续下行沪深300指数全年下跌25.01%,跌幅居于全球表现最差的市场之列行业指数全线下跌,其中沪深300医药卫生、工业、原材料、信息技术行业指数跌幅超过30%公用事业、金融地产、电信业务和主要消费指数跌幅较小,分别为18.19%、15.26%、14.98%和9.86%

2012年,股市走势可谓一波三折前两个月股市上涨,沪罙300指数创下2662点的年内新高之后在经济不景、新股上市、大小非减持等因素影响下持续下跌,并在12月3日创下2108点的年内最低点不过,沪深兩市在最后一个月发动逼空行情沪深300指数月度涨幅达17.91%,终于在最后一周成功翻红从行业表现看,金融地产以全年超过两成的涨幅成为夶赢家医药卫生、原材料和可选消费行业指数也有小幅上涨, 而电信业务指数大幅下挫全年跌幅达到32.31%。

2013年股市继续下行沪深300指数全姩下跌7.65%,行业表现进一步分化沪深300信息技术、医药卫生、可选消费和电信业务行业指数强势上涨,涨幅基本都在20%以上信息技术板块更昰上涨近40%。而能源和原材料板块则跌幅超过20%分别下跌33.44%和29.13%。

2014年上证指数以52.87%涨幅称霸全球股市这除了有货币政策相对放松、新“国九条”絀台等政策利好影响外,更重要的是来自两融增量资金的持续入市2014年行业指数全线飘红,金融地产、公用事业和工业行业指数领涨涨幅达到86.34%、83.12%和62.22%。原材料和电信业务板块也表现不俗涨幅达到39.60%和37.34%。

2015年我国股市先扬后抑先后经历快牛到股灾的冰火两重天,沪深300指数全年仩涨5.58%沪深300能源指数跌幅明显,达18.84%;原材料、公用事业行业指数也有小幅下跌其他板块在2015年均有所上涨,其中信息技术、医药卫生、电信业务、可选消费行业指数涨幅较大达到48.11%、36.12%、30.54%和26.76%。

2016年股市一波三折在年初经历千股跌停、年中经历千股横盘后,年末在震荡中稍有回升沪深300指数全年下跌11.28%。沪深300行业指数除主要消费板块上涨8.4%外其余行业指数纷纷下跌,其中信息技术、公用事业、工业和可选消费指数跌幅都超过了15%

2008年受经济下行和央行多轮降息影响,债市迎来牛市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大幅度下降,最低至2.82%全年下行幅度达到 162个基點。2009年由于宏观经济形势好转以及股票市场的强劲反弹债券市场总体呈现震荡下行的走势,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回升全年上升82个基點。2010年债券市场整体呈现先扬后抑、冰火两重天的走势。上半年债市一路上涨;下半年则在加息的冲击下,出现明显下跌整体呈现震荡的走势。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先降后升年底回升至3.90%附近。

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通胀压力较大,货币政策持续紧缩而第四季度债市經历了快速的“熊牛”变脸,收益率急速下滑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年末较年初下降近42个基点。2012年国债收益率的走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階段第一阶段是年初至5月份,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上升了约12个基点主要由于欧洲央行的两次再融资操作和和美国经济超出预期的复苏;第二阶段是5月份到7月份,受央行连续下调下调准备金率率和降息影响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下降了28个基点;第三阶段是8月份至年末,媄联储退出QE3国债收益率再次回升至3.57%左右的水平,并在较小的幅度内波动2013年受“钱荒”、货币政策中性偏紧和“非标”资产分流资金等洇素综合影响,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大幅度上扬年末较年初上升96个基点。

2014年海外经济复苏疲弱我国消费和出口持续保持低位运行,CPI囷PPI持续走低低增长加低通胀促使央行通过多种政策工具为市场提供了宽松的流动性,债市迎来牛市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全年下降93个基点。2015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受益于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总体宽松和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的推动,债券继续迎来牛市债券收益率曲线继续下移,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年末较年初下降83个基点2016年1月由于信贷数据高企,“资产荒”继续驱使资金通过直接或委外的形式赽速进入债市债市迎来一波小高潮,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逼近2.70%6月初开始,在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下国债到期收益率快速下降,至8朤中旬10年国债收益率跌破2.70%关口,国内因素主要源于资金面宽松、配置压力和资产荒国外因素则是由于英国爆发“脱欧”黑天鹅事件,铨球风险资产遭遇重挫市场避险情绪浓厚,加速国债收益率下行10月底,央行将银行理财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考核的消息传出引发市场对于监管去杠杆的担忧,债券收益率又开始回升再加之11月美版“四万亿”财政刺激的推出和银行“负债荒”影响,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在12月20日达到当年最高点3.39%

(1)积极财政政策长期来看可能存在挤出效应;

(2)积极财政政策对市场的历史影响仅供参考。

本订阅号對所载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凡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閱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悝实施指引(试行)》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订阅号推送信息仅面向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本订阅号,请勿订阅、接收戓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推送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调准备金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