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对待高考失利的孩子该怎么对待面临高考孩子

北大青鸟昌平校区表示,高考成绩放榜后,一些没考好,平时又对自己要求较高的学生可能会郁郁寡欢,情绪低落。此时,家长对于成绩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家长不宜一味的指责,应静下心来听听孩子的想法,帮助孩子一起考虑下一步的志愿填报等。
王校长说,孩子出现的一些焦虑和抑郁表现也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家长应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来调整和疏泄不良情绪,帮助孩子将不良情绪表达出来。当家长发现孩子的压力过大、时间过长,表现严重失眠、食欲降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时,要带孩子及时找心理医生就诊,进行心理干预。
对于考生而言,建议主动找人沟通,多倾诉苦闷,疏泄不良情绪,也可以通过体育活动等来释放压力。积极的自我暗示很重要,高考失利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小挫折,并不代表整个人生的成败


 家长与孩子要学会这6个方法面对挫折

  1、家长和孩子一起面对考试失利

  考试失利表面上看是分数低,难以考上中意的学校。实际上是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孩子们怕的其实不是失败,而是被别人否定。这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孩子成绩好时,各种赞美,各种奖励,一旦孩子考不好,就指责他们,惩罚他们,贬低他们。这种极端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只将好成绩作为心理支柱,这个支柱垮了,孩子的精神世界也崩溃了。

  面对这种失败,他们最常采用的方式就是封闭自己,不和别人打交道。家长应该和孩子多沟通,密切注意孩子的心理状态变化,并对孩子说:你是我的孩子,我爱你,无论你考的怎样,我都无条件的爱你。

  2、不应随意责备考试失利的孩子

  考试失利孩子自己已经难以承受,还会觉得对不起父母。所以不要指责孩子“为何别人能考好,你却没考好,肯定没认真学习”。有的孩子可能会需要时间接受这个事实,出现什么都不说,好像在自我封闭,实际上,孩子只是希望独自冷静一会,家长的过度关注可能适得其反。

  3、帮孩子重新树立信心

  及时、理性地将孩子的关注点转移到填报志愿上。告诉孩子中高考包括考试和填报志愿,成绩只是一部分,填报志愿同样重要。根据孩子的分数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可能对未来的影响更加重要。

  帮助孩子理解,高考只是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环节,它虽然很重要,但是中高考失利并不意味着输了未来,在以后的道路中只要付出努力,哪怕是绕一些弯路,照样赢得未来。

  5、增加愉悦的生活体验

  让孩子明白,生活中喜怒哀乐人皆有之,困难和挫折是难免的,所以不必因为一时的挫折、失误而自责。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做一些孩子喜欢的事情,比如去听音乐会、跳舞、旅游、参加体育锻炼或绘画等,通过这些活动轻松愉快地释放孩子的压力。

  作为高危人群,高考考生应该及时有效地调试紧张疲劳的心理,避免身心的过度劳累是必不可少的。

  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宁静 针对精神长期高度紧张,考生应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如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下课后泡泡热水澡,与家人、朋友聊天;还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等等。

  另外在复习中也可以放松,如边工作边听音乐;多与同学聊聊天、谈谈笑话;来回走走,伸伸腰;打开窗户,临窗远眺,做做深呼吸等等。 同时在复杂紧张的复习中,应保持心理的平衡与宁静,俗话说“心定自然凉”。

  2、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

  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制定切合实际的追求目标,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考生之所以精神高度紧张,一方面是由于高考带来的压力引起的,另一方面也和考生自身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有关。

  在复习方法上也有问题,如不分轻重缓急,工作效率低等。对此考生应学会应用统筹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在学习和生活上,应有明确界限,下课后就应充分休息,而不应还惦记着复习,多参加体力活动,以做到劳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

  如果长期感到力不从心,考生就要重新为自己反省,重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价值目标,如目标过高,就应调整目标,以使自己的目标切合实际。

  增强心理品质,提高抗干扰能力,培养多种兴趣,积极转移注意力由于客观原因,考生大多不得不处在一种考试压力较大的状态下,这就要求一方面要积极调试放松,另一方面考生也应积极增强自己的心理品质。

  如调整完善自己的人格和性格,控制自己的波动情绪,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工作和挑战,对待高考升学应有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的态度等等,通过这些以提高自己的抗干扰力。

  生活中考生应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多方面兴趣,如爬山、打球、看电影、下棋、游泳等等。兴趣多样,一方面可及时的调试放松自己,另一方面可有效地转移注意力,使个人的心态由学习中及时地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有利于消除学习的紧张和疲劳。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如果用其所短而舍其所长,就连天才也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相反,一个人若能扬长避短,强化自己的长处,就是有残疾的人也能充满信心,享受成功的快乐。

  因此,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优势,并为他们提供发挥长处的机会和条件,让孩子学会理智地对待自己的短处,寻找合适的补偿目标,从中吸取前进的动力,就能把自卑转化为一种奋发图强的动力。这也是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关键。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高考已经结束了,几家欢喜几家愁,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如果考生没有考好,家长们现在要想的是怎么安慰他。临沂的家长们,你知道怎么安慰吗?

  我们都知道,考试不仅是对孩子知识、能力、智力、体力的测试,也是对孩子心理素质的考验。这里面,任何一方面出问题,都可能导致最后的结果不好。所以,无论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随着结果去排查、找原因、分析、然后找到解决办法,这才是高明家长的做法。

  在语言上说一些鼓励的话,在行动上多进行支持。在一些行动上多鼓励,多支持,说出自己的真心话,多进行安慰,说一些鼓动人心的话,多进行相应的交流,让考试成绩不太理想的人多进行激励性的举动。

  给同学讲个深层次的寓言故事,从深层次的解析这次考试失误的原因。在失败的时候,反其道而行,对考试不太理想的同学,进行实施打击,让他在打压中逐渐稳住脚,逐渐站起来,越挫越勇。

  肯定他的努力,肯定他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先是得到大家的肯定,然后对他说努力终会有回报,只是时候还没有来到,相信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一定要肯定他的努力。

  聆听,什么都不说。

  不要急于安慰,要聆听,不只是保持沉默,应该是用我们的眼、耳和心去听对方的声音,同时不急着立刻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

  我们必须愿意把自己的“内心对话”暂抛一边。

  给她一个肩膀或者一包纸巾,让她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父母如何对待高考失利的孩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