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常识积累大全还要辅导语文吗?

话说这一年的高考题居然是漫画,在我记忆力漫画题出现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得出来。

没有什么太大的更新,如果有错别字或者看不懂的地方在评论区里说一下就行。

58000字干货预警。

——————————————————————————————————————————

本答案旨在告诉你看到问题应该怎么思考,本问题下,很多的回答是关于如何“答题”的,却少有关于如何解题的,殊不知解题才是做题的前提条件。

很多答案强调刷题和背书,我们的实际经验却告诉说“题目刷不完,我哪里记得下来这么多东西,刷题没什么效用”,如果你有这样的经历,本答案会告诉你背基础知识最有效率的方法,会告诉你如何刷最少的题获得最好的效果。

如果你已经厌恶了题海战术,你不是一个人,刷题是最没有效率的方法。事实上,每一种题目都有其对应的普遍规律,这种规律根本不需要从刷题中得出,因为它本身就在那里。

——————————————————————————————————————————


  • 每一个答案前面都要标上序号,每一个答案写完之后,下一个答案一定要在新的一行写。为什么?为了排版的整齐,为了老师能够清楚地找到你的答题要点,以免漏扣分。
  • 高考卷的出题一定是非常严谨的,绝对不会有多余的内容,每一处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如果看漏了,就很可能少了答案,这些可能会有额外信息的地方包括但不限于:
  • 现代文阅读中的附加材料。
  • 如果错了,最好是划一条横线过去,涂改的痕迹莫太大,影响卷面整洁。
  • 无论什么题,关键词写在前面总是好的,方便老师锁定关键词,以免漏掉冤枉分。
  • 书写一定要注意,答主就是因为书写问题在很多题目上吃了大亏。有一次模考,地理一道十分的选做题,答主的答案跟标答一个字都没差,结果老师看都没看只给了两分。我的同桌把别的题目答案写上去了,但是因为字写得好,老师给了五分。我所在的地区改卷经常出现这样草菅人命的现象,不知道别的地区有没有,但是我觉得这个需要警惕。
    1. 现代文阅读:15min
    2. 文言文阅读:20min
    3. 语言文字运用:15min
    • 以上是标准的时间分配,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可以根据这样的标准来确定自己的进度是快了还是慢了,从而调整做题的节奏。
    • 答主往往是拿到试卷先写默写再按照顺序写过去,因为我习惯了。
  • 拿到题目先看一看作文,这样的话脑子里面就会先构思一下,提前积累一点素材,避免临阵磨枪。
  • 在语文试卷中,需要你有相应语文基础的题目有:
    • 文言文阅读。需要知道:古文的常见实词用法、常见虚词用法、常见句型、文学常识。
    • 古诗文阅读。需要知道:古代诗歌常识,常见的诗歌体裁,著名作者的生平,常见的诗歌情感,常见的诗歌手法。
    • 语基题(选择题13-15题)。需要知道:常见成语的用法,现代汉语的语法,常见的语病类型。
      • 如果你需要买一本《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之类的辅导书的话,建议你看一看有没有包含以上内容。
      • 这篇答案在以上内容说明解题方法的同时也会给出一些如何打好基础的奇技淫巧。基础不好的可以试一试这些记忆的方法。

——————————————————————————————————————————

【论述类文本阅读篇:3选择 推荐时间:15min】

  • 答题的时候需要先看题目,但是并不是要求你带着问题去看材料,因为问题太多了,3X4=12,你能带着十二个问题看材料吗?能我真服你。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把选项中的关键词圈出来,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再材料中找到对应的内容核对。
    • 需要在题目的选项中划出的关键词为:
      • 专有名词,以及所有你不认识的词,因为专有名词往往是跟题目中的专业内容有关的。
      • 连词,“因为”“所以”“之前”“之后”这样的,这样的连词出现,往往会是“混淆因果”
      • 判断词,“是”“为”“像”“成为”这样带有判断性质的词往往会错在一些细节内容的对照上。
      • 程度词,因为很多错误的原因都在于夸大或者缩小了层次。
        • 以上这些词,用圆圈或者下划线划都无所谓,关键是要在脑海里形成一个印象,在材料中看到这些词马上返回题目仔细对照过去。
  • 理解正确信息的转化原则:
    1. 内涵不能变,表述可以变。
    2. 逻辑不能变,句式可以变
  • 错误选项的常见错误角度:
  1. 概念错误:主体偷换、 原因偷换、 结果偷换 、方法偷换 ;范围混淆、 形态混淆、 词义混淆、 引语混淆
  2. 逻辑错误:强加因果、 因果颠倒 、主客颠倒、 是非颠倒;充要混淆、 语气混淆、 程度夸大、 程度缩小
  3. 无中生有:部分无中生有、全部无中生有
  • 题目里面选项的顺序往往和材料的顺序是一致的,可以根据选项在题目中的位置大致猜出来对应的关键词在材料中的位置。
  • 第一题对应的部分往往在材料的前几段,第二题对应的部分往往在材料的后几段,第三题的答案往往分布在全文里面。
  • 材料里的内容往往是可以在原文之中找到的,但是和原文的说法都有一些出入,所以论述类文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知道正确和错误信息的边界在哪里。换句话说,就是要知道哪些信息的转化是正确的,哪些信息的转化是错误的,具体往下看。
举个例子,2015年全国2卷论述类文本的第一题: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 在这里,划出那些“可能会出现在材料中的关键词”是在正式阅读文本之前的关键步骤,这样,你可以形成对文本一个大致的了解。
  • 一、内涵不能变,表述可以变:

    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 ——2015年全国二卷

    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性。

    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2015年全国一卷

    在宋代,出典人将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在典期内,典权人不但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2015年全国二卷

    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2015年全国二卷

    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二、逻辑不能变,句式可以变: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2015年全国二卷

    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股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向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2015年全国一卷

    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了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三、具体例证的文外延伸:

    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2015年全国二卷

    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四、抽象信息的适度推理: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贷借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2015年全国一卷

    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 ——2015年全国一卷

    虽然早期的交子具有汇票性质,可以克服金属货币不便携带的缺点,保障商品交易中贷款的顺利结算,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

    错误信息的常见误设角度:

    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 ——2014年全国二卷

    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2013年全国一卷

    《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国画之美在乎与理游离,这个对中国画家非常重要。中国画是诗意的,也就是说,中国画有诗的意味。能够引起人们精神感发的绘画,才有意味。 ——2015年杭州市一模

    中国画有诗的意味,画面的构造往往充满着诗情画意,这是因为它所表现的是对现实的高度浓缩。

    关研究表明,习练太极拳要求身心放松、凝神静气、摒弃杂念、返观内照,专注于意、气、神的运行,追求物我两忘、天人合一,这对人的神经系统是很好的养护,可以健脑益智。 ——2015年武汉市4月调研测试

    久负盛名的中国传统太极拳注重吐纳导引,内外兼修,可以让人身心放松、凝神静气、摒弃杂念、返观内照、健脑益智。

    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方、五脏、五祀等等发生紊乱,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否则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混乱,宇宙就会无序。 ——2015年湖北卷

    人类的社会秩序、伦理关系都是以“天”为依据来建立的,如果发生紊乱,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社会大概相对说来比较和平安定,其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图象化的符号形象也如此。 ——2014年江西卷

    母系氏族社会的巫术礼仪、原始图像及其把图像化符号形象是相对和平安定的。

    有实物可考的最早传播介质,当推甲骨。 ——2015年长沙市一模

    汉语里的文化与文明概念,初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并往往交叉使用,之后汉晋南北朝一脉传袭。 ——2015年青岛市质量检测

    汉语里的文化与文明概念,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后来两个概念交叉使用,到汉晋南北朝时二者合并为一。

    大数据是相对于一般数据而言的,目前对大数据尚缺乏严格定义,但较普遍的解释是指“难以用常规的软件工具在容许的时间内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 ——2015年南昌市一模

    大数据是指难以用日常的软件工具在许可的时间内对有关内容进行集合的各类数据。

    名世界顶级建筑师曾对中国一处建筑物“擅自模仿”表示强烈抗议,并称将就此对簿公堂;而对于中国建筑界的模仿风,“有考古学家甚至声称这是中国对自己‘全球霸权’的断言”。 ——2015年福州市质量检测

    中国建筑界的模仿风表明了中国对自己“全球霸权”的断言。

    五经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从国家制度层面保证儒家经典的传习,确立了儒家经典在中华文化经典中的主流地位,客观上也确立了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儒学作为汉代主流思想,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 ——2015年四川卷

    儒家经典被汉王朝宣布为国家经典,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这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

    美国只有二百多年的立国史,以我们的传统文化观衡量,可谓典型的“没文化”。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以技术和产品为形态的美国文化光斑,在世界上到处闪烁,这是文化的高度拓出的宽度。 ——2015年长沙市二模

    美国的立国史虽然比较短,但是其产品和技术比较发达,所以美国的文化既有高度又有宽度。

    仰韶型和马家窑型的彩陶纹样,其特征恰好是这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氛围的反照。 ——2014年江西卷

    母系氏族社会氛围反照了仰韶彩陶纹样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

    严羽在《沧浪诗话》里讲,诗有别趣,非关乎理,诗有它独特的趣味,它和逻辑思维的理有不同。画也是如此。中国画是典型的重“神似”,比如徐渭画葡萄,几片叶子,潇洒跌宕,然后画几个圈,告诉你这是葡萄。你一看,真是像葡萄,画得妙极了。可是,你没有食欲,它引起的是你对美的感悟和想象。中国画追求的是意境。中国人画画提取的是客观事物的精粹,而不是其外形。所以,仅仅能够引起人们食欲的绘画,在中国人看来,可能不是太好的绘画。 ——2015年杭州市一模

    能引起人食欲的葡萄绘画,在中国人看来未必是太好的画作,其原因在于它完完全全脱离于理了。

    如果把这种理念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处事的艺术,可以减少乃至避免许多刚性的社会冲突。 ——2015年武汉市4月调研测试

    只要把讲究后发制人、礼让与威慑并重的太极拳理念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处事的艺术,就能够消除许多刚性的社会冲突。

    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 ——2015年安徽卷

    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像仰韶期半坡彩陶屡见的多种鱼纹和含鱼人面,它们的巫术礼仪含义是否就在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长久不绝的祝福? ——2014年江西卷

    仰韶彩陶中的鱼纹多达十余中,鱼纹意味着先民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的祝福。

    太极拳文化承载、传递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是对西方启蒙哲学主客二分思维的超越,是当代哲学的“主体间性”思维的一种践行方式。“天人合一”意味着自然界和人都是主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生共荣,不是人对自然界的控制和征服,而是彼此互为主体的和谐共生;“道法自然”意味着人们对自然界规律的遵循,人要顺应自然秩序,才能最终达致与自然的和解、和谐。太极拳效法天地自然之理,动作松静舒缓,人们在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不断感悟、体验此意境,可以进一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2015年武汉市4月调研测试

    西方哲学主客二分思维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撕裂,而太极拳文化超越了西方启蒙哲学中的主客二分思维,能够解决现实中的各种环境问题。

    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

    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教育将成为继经济学之后,一门不再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将变成一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 ——2014年四川卷

    大数据教育将不再是靠理念和经验 传承的社会科学,而会成为继经济学之后的第二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

    • 题目中未必只有一个选项是错误的,这可能是出题人自身的失误,所以要权衡选择最离谱的错误。
    • 不要依靠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可以自作主张!!
    ———————————————————————————————————————————

    【文言文阅读:3选择2翻译 推荐时间:20min】

    高考文言文考哪些题型呢?

    • 实词,这样的题目大多数都是给你一个句子,然后考的实词下面画一个点,然后点后面有解释,问你这个解释对不对。这种题,我们称之为“正误题”
    • 虚词,这样的题目通常是给你两个句子,两个句子下的虚词都有一个点,然后问你这两个用法相不相同,为什么这么考呢?因为很多虚词是没有意思的。
    • 理解概括题,这样的题目要么是给你六组选项,然后叫你选出三组都反应人物某种性格特点的题目,要么是给你四个选项,问你错误/正确的选项是哪一种的。
    • 文化常识题,这样的题目通常不会考太难,而且跟第一类实词题有很多相似之处,往往可以带回原文中检验正确与否。
    • 翻译题,综合起来考察的题目
    【首先讲实词】需要准备的材料:语文基础知识手册X1 要求包涵常考的语文常见实词以及虚词

    高考文言文实词的考试范围:

    几乎是所有的高考卷都有一个潜规则:就是生僻的实词一定会出现。

    这样的词汇怎么猜词呢?

    这样的题目就有点类似英语中的猜词题,猜词根,看上下文,看后面的定语从句,转折句……总之有各种各样对付生僻词的方法。

    1. 然后最后一道理解题可能也会出现这个词
    网上有很多资料,基本上都是厚厚一打,150个词,200个词,然后告诉你对应高中课本的例句,所有的知识点都在里面,但是你又发现很难把全部都背下来。

    怎么办?文言文实词需要记忆方法,这些方法并不是万能的,但是你至少可以做到,看到辅导书上的一个实词,看到它的几个意思,可以根据下面的九种方法推断出几个意思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盲目地去瞎背,相信很多人都有一种体验,就是瞎背永远背不完。

    斯科特·杨在《如何高效学习》里面提到,增加记忆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不断发掘内容之间的关联,把“弱结构”转化为“强结构”,而记忆方法的目的就是在于这里。

    大家在学习文言实词的时候可以试着用下面提到的九种记忆方法去记忆文言实词,应该会大大提高记忆的效率。↓

    文言实词的九大记忆方法:


    认识一个词本质的时候,分类往往是最有效的,以下所有的方法本质都是分类,但是分类的角度不同。把一个实词按照词性不断分类,先分完大类,再分完小类。


    1. 实情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 守信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分成了三类,每个意象有两个意思,但是依然还不够,依然要进一步划分。

    先看名词,诚信和实情怎么区别?我们发现,诚信一定是对人的,实情一定是对事的。

    再看动词,信任一定是信任别人,动词后一定要有一个宾语,守信就不用。这就是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再看副词,的确和随便有什么关系?它们的意思是相反的。一个是正义的,一个是反义的,在古汉语中,这就叫“反训”,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第一种是确定无疑的,第二种是爱谁谁的。具体分辨要看语境,只要有语境就不会出现歧义。

    希望大家把这种分类的体系记下来。


    1. 因此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那么,我们发现名词还是有两个意思。继续划分,原因是对事的原因,交情一定是与人的交情。


    1. 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季氏将伐颛臾》(坚固)
    2.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固执)
    3.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巩固,使……坚固)
    4. 蔺相如固止之。(坚决)
    5.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本来)

    坚固是使物坚固,固执指人

    巩固是对人的的,坚守是对己的

    坚决的动作比较具体,本来比较抽象。

    词汇现象,就是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通假字。

    古文的实词很多就是由一个基本义加上这三种现象组成的。


    四个现象正好就是,基本义+三个词汇现象


    跟随是具体的,听从是抽象的。介词“由”更为抽象化。都是由基本义抽象化得到的意思再加上一个使动义与通假义。

    很多古今异义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些今义可能并不短暂,只不过相对于以前的意思相对后面一点,今义不一定就是现代的,可能古代也有。

    1. 诸侯国 汉代以后出现,以前叫邦,因为避讳而改成的国。
    2. 国都 周代出现的意思,城里叫国城外叫野。国里的叫国人,城外的叫野人。
    由一个本意不断地引申,可能会延伸出很复杂的含义。

    1.经过→2.超过→3.过分(贬义引申)→4.过错(名词化)→5.犯过错(动词引申)→6.责备(犯错之后就要责备他)

    一开始是'道路'的意思,然后动词化延伸'取道',抽象化延伸为'道理'。'道理'褒义化就成了'道义'。

    道又有一个单独的意思“说”

    本意是“断绝”,引申为“与世隔绝(和全世界都断绝了)”,你要过河就是把一条河绝断,因此又有“渡过”的意思。

    再从另一个方向引申为“到”,最后在引申为“极点”

    →如果你不知道意思就自己编出来意思。

    如果你要离开了,你就要“告别”,告别你一定要向主人“道歉”,道歉的时候你一定要说一些话,这就是“言辞”,主人知道你说的话一定是“托词”,但是主人不和你“计较”

    →你还可以把所有的意思编到一句话里头

    期:“期望”到“一整年”的“期限”

    因为既有动词,又有名词,形容词就修饰名词,副词就放在动词前面修饰。

    汉字是有象形意味的,因此可以根据象形来推测本义。但是汉字并不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在汉字常用字的比例不超过5%,汉字多是形声字。

    看它的字形,它最开始的字形是什么样的?


    上面是一个人,下面是一把手,前面的人在跑,后面的人把他抓住了,这就是“到'的意思。

    然后再抽象出两个意思:一个是赶得上,一个是比得上。赶得上是具体的,比得上是抽象的。

    再往下引申,进一步抽象,就成了虚词“等到”和“和”,一个是副词,一个是连词。

    再比如“解”这个字,先是一头牛,牛旁边是牛角,上面是一把刀,意思是你要用到把牛和角分开,所以是“解开,解剖”的意思,进一步抽象引申为“解下,卸下”,最后成为“解答”的意思。

    再比如“气”这个字,一开始的时候长这样:

    就三横,表示云彩,后来才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抽象成为了所有的气体~然后繁体字里加了一个米,跟气一点关系也没有,还是简体字表意更加准确一些~

    把一个字分为几个读音记忆。

    读'shù'的时候是名词“数量”或者“命运,气数”

    读'shǔ'的时候是动词“数数,计算”

    念'shuò'的时候是名词“屡次”

    还有一个音'cù '意思是繁密的(数罟不入洿池),但是读音是不考的。

    这个词,念'è'就是不好的,是形容词;

    念'wù'就是动词“厌恶”,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报任安书》

    念wū就是副词“怎么”(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

    高考经常考的是常用词,而课本里注释出的常常是特殊的用法,是用来疏通文意的,但是特殊的用法往往不是用来背的。高考中很多要考的常用实词在课本中是遗失的。教材的的作用往往是告诉你在默写的时候什么是正确答案,因为古籍的版本太多了,教材往往是选择一种版本。

    但是很多辅导书里面依然选出了很多特殊义

    1. 疾病——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情表》
    2. 讨厌憎恨。——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3. 嫉妒——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这是一种特殊化的讨厌,不用背,高考通常不用让你区分嫉妒和憎恨(除非疯了)。
    4. 快速的——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
    5. 宏大的、巨大的——声非加疾也→ 这个古籍中是特别特殊的用法,不用背。
      1. 喜爱 褒义——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2. 吝啬 贬义——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很多词是具体的词不断地抽象化,有的甚至都抽象成了虚词了。
      1. 获得→ 一定是具体的东西——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2. 具备→ 一定是抽象的东西,某种素养,某种品质——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3. 能够→ 能愿动词,动词本身都抽象了——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4. 应该→ 干脆就变成虚词了——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1. 女子的所有优点→ 进一步抽象了
      2. 所有好的地方→ 进一步抽象
      根据现在的一些词语和成语中的一些意思,可以借助现代汉语中的一些资源反推古汉语的意思。

      这个方法可以在现在大量使用,汉语中有大量保留古义的词语!!


      1. 观察→ 现代汉语还保留了这个意思,观察具体的东西
      2. 考察→ 意思也是相同的,变成了抽象的,考察抽象的东西,一件事
      3. 精明→ 形容词,善于观察的人一定是精明的

      1. 假借,借→ 现代汉语也保留了这个意思,借具体的东西
      2. 借助→ 这就是抽象的东西,借助某一个素质、条件

      1. 越来越→ 现代汉语中有“欲盖弥彰”这个词
      2. 满→ 现代汉语中还有“弥天大谎”这个词
      1. 变→现代汉语中还有“变迁”的意思
      2. 升职→ 现代汉语中还有“升迁”的意思
      3. 放逐→ 现代还有“迁徙”的意思,君主让你搬家就是放逐了
      了解词类活用前,首先要了解词类活用的本质。
        • 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劝学》 水——渡水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陈涉世家》 篝火——点篝火
        •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也。——《赤壁赋》 东——向东流
        • 沛公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军——驻军
        • 沛公欲 关中,使子婴为相。——《鸿门宴》 王——称王
          • 从其中归纳出本质,我们发现,名词活用为动词,本质是一个动宾结构,但是省略了动词,只剩下宾语。除了第三个,东在这里是一个状语,但是同样省略了动词,这一类只用在方位名词上。
        1. 第一类:方位名词作状语 上下左右东南西北内外
          • 西望夏口,望武昌。——《赤壁赋》
          • 食埃土,饮黄泉。——《劝学》
            • 翻译方式:名词前加一个“向”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愚公移山》
            • 翻译方式:名词前加一个“用”
          • 常以身蔽沛公。——《鸿门宴》
            • 翻译方式:名词前加一个“像”
      1. 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 是使民养无憾也。 ——《寡人之于国也》
          • 翻译方式:原词后面加一个“的”
        • 不知东方之既。 ——《赤壁赋》
          • 翻译方法:形容词前加“变”
      2. 使动用法(这个容易错)
        • 使动用法分为名词使动,形容词使动以及动词使动。
          • 先破秦入咸阳者之。——《鸿门宴》 王——使成为王
            • 翻译方法:前面加“使成为”
        • 会盟而谋秦。——《过秦论》 弱——使变弱
          • 翻译方法:前面加“使变”
        • 幽壑之潜蛟,孤舟之嫠妇。——《赤壁赋》 舞——使舞
          • 翻译方法:前面直接加“使”
        • 鱼虾而麋鹿。——《赤壁赋》 侣——认为XX是朋友
          • 翻译方法:认为XX是+名词
        • 得鱼腹中书,固以之矣。——《陈涉世家》 怪——认为XX奇怪
          • 翻译方法:认为XX+形容词
    • 数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较少,而且看了都知道)
      1. 六王毕,四海。——《阿房宫赋》
    • 补充一下,现代文里面也有一些活用的现象,比如说:
      1. “这个人很二” “二”就是动词
      2. “你傻逼呀” 这个“傻逼”就是动词
      通假字在高考出题的范围不会局限于课本之内的内容,因为通假字是古文里很常用的一种现象,大量存在,只要看见音同,音近,意义无关,相互取代,就可能会是通假字。如果你觉得A通B,把B代进去如果意思通,那就是通假。
      • 首先一个重要的理念:虚词不光是在考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而且还在考文言的语法句式。
      • 有些区分的题目,只要区分了虚词的语法功能,可以直接区分。

      因此了解文言虚词,一定还要了解文言句式语法。

      【文言文十八常用虚词】:每个虚词后面都用相应的记忆方法,每个词不超过十个字,十八个虚词一共不超过一百八十个字

      1. 表示并列,“又”。左右词性差不多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 ②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
      2. 表示递进、承接,“并且”“就”“接着”(最重要的意思)。只要有先后,就会有承接,在时间上是承接,在逻辑上是递进。不过高考上不会要你区分承接还是递进。
        •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3. 表示转折,“但是”“却”。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 ②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 ③小学而大遗。(《师说》)
      4. 表示修饰。相当于“地”,修饰后面的动词
        •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 ②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以】——靠(方式)、来(表目的)、把(表对象)、因(原因)、于(除了被动其他三个意思都有)、而(除了转折其他三个意思都有)
      1. 表示工具、手段、凭借,“靠”“拿”“用”“凭着”。
        • 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 ③彭祖乃今以久特闻。(《逍遥游》)
        •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2. 表示目的,“来”“用来”“以致”。
        •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
      3. 3.表示对象,相当于“把”。
        • ①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4. 表示原因,相当于“因”。
        •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 ②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5. 表示时空,相当于“于”。
        • 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6.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相当于“而”。
        • ①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 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 ③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7. 助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
      【于】(相当于at、to、by、than四个介词。时空对象被动比较)
      1. 表示时空,“在”“从”“到”。
        • ①覆杯水于坳堂之上。(《逍遥游》)
        •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 ③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逍遥游》)
      2. 表示对象,“向”“对”“对于”。
        • ①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 ②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鸿门宴》)
        •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 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乎】(于的所有意思都可以表示,被动比较少。同时还可以表示三种语气“疑问”“感叹”“猜测”,相当于“问叹度”,都放在句末,是句末的语气助词)
        • 表疑问、反问语气。“吗”“呢”。
          • ①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
          •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 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 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
      1. 用作介词,相当于“于”的时空、对象、伴随、比较,很少表示被动。
        •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
        •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2. 形容词词尾。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赤壁赋》)
      【之】——代、的、取独、宾前、定后
        1. 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2. 指示代词,这,此。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 ②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逍遥游》)
        1. 取消句子独立性,位于主谓之间。
          •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 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
          • ③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2. 宾语提前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3. 定语后置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其】——代、问(句首)、度
      1.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 形容词第三人称,“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 ①未有知其修者。(《逍遥游》)
          • ②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
          •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2. 代词第三人称,“他”“它”(包括复数)。
          • ①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 远指代词,“那”“那个”“那些”“那里”。
          • 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4. 近指代词,“这”“这个”“这些”。
          •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5. 特指代词,“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1. 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2. 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其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何】——问(代+副)、叹(常与其搭配)
        1. 作状语,副词,“为什么”“怎么”。
          •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2. 作宾语,代词,“哪里”“什么”。宾语前置。
          • 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3. 作定语,形容词,“什么”“哪”。
          • ①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滕王阁序》)
          •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1. 用作感叹词: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这样”。
        •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焉】——兼、安(疑问词)、也。兼词还是无义的区分是高考常考的。
      1. 兼词,“于之”“于此”“于彼”。
        •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劝学》)
        • ③有鱼焉,其广数千里。(《逍遥游》)
        • ④置杯焉则胶。(《逍遥游》)
        • ⑤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 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2. 疑问词,“在哪里”“从哪里”“怎么”。
        •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 ②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 ③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3. 语气词,“了”“啊”“呢”。
        •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 ③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 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者】——一个结构(adj./v. +者)+一个句式(判断句)。
      1. “……者”结构,把动词、形容词变成它的主语,“……的人”“……的东西”。
        • ①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逍遥游》)
        • ②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
        • ③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阿房宫赋》)
        • ①今者项庄拔剑舞。(《鸿门宴》)
        • ②今者出,未辞也。(《鸿门宴》)
      【所】——一个结构(所+v.)+一个句式(为所句)
      1. 助词。“所+动词”结构,表示动词的宾语,“所……的人”“所……的事物”。
        • ①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 ④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陈情表》)
        • ⑤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 ⑥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
      2. 表示被动,“为……所……”结构。
        1. 表示顺承,“才”“这才”“就”。
          • 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 ②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
          •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 ④良乃入,具告沛公。(《鸿门宴》)
        2. 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却”“竟然”“反而”。
          •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3. 表示判断,“是”“就是”。
          •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且】——并且(并列)、况且(递进)、尚且(让步)、将且(时态)
        1. 表示并列,“而且”“并且”“又……又……”“一面……一面……”。
          • ①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 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2. 表示递进,“况且”“再说”。
          • ①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
          • ②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3. 表示让步,“尚且”“还”。
          •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 ③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 ②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 ③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逍遥游》)
          • ④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若】——你、如果、好像
        1. 表示第二人称,“你”“你们”“你的”。
          •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 表示假设,“如果”“假设”。
          • ①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 ②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3. 表示相似,“好像”、“如”。
          •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 ②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逍遥游》)
          • ③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 ④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兰亭集序》)

        4. 除了第一个意思其他的意思都在句尾,因此看到为字,一个在句尾一个不在句尾意思肯定不同。

          1. 表示被动,“为……所……”结构或单独用。
            •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 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3. 表示原因、目的,“为了”“因为”。
            • 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4. 表示对象,“给”“替”。
            • ①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 ③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 ④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因】——趁(少用但常考)、由(少用但常考)、就、因、据、借
            • ①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 ②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鸿门宴》)
            • ③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
            •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也】——判断(者也句),语气(四种用法不要求区分,因为在所有的语气中都无义、但是这个字去不去掉原来的意思都一样),停顿(主谓之间)。

            前两个意思一定在句尾,最后一个意思一定在句中。

            1. 表示判断,“……者……也”。
              •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 表示陈述、疑问、感叹。
              •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 ③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 ④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3. 表示停顿,位于主谓之间。
              •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
              • ④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
              • ⑤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逍遥游》)
              • ⑥汤之问棘也是已。(《逍遥游》)
            【与】——with、than、and(←第三声)。叹(第二声)
            1. 表示伴随,“跟”“同”。
              •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 ②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 ③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
              • ④怀王与诸将约。(《鸿门宴》)
              • ⑤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
              • 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
              • ⑦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 ②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 ①落霞与孤鹜齐飞

  【摘要】“语文基础知识”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凡语音、字词、句法、修辞、标点符号、文化文学常识、写作常识、诗文背诵等等都包括在内。这就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中及时的督促及正确的指导学生。
  【关键词】语文 基础知识 积累 有助于
  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在语文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及时督捉与正确指导是十分必要的。持之以恒的帮助学生积累基础知识对他们提高语文成绩而言,毫无疑问是种行之有效的做法。“语文基础知识”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凡语音、字词、句法、修辞、标点符号、文化文学常识、写作常识、诗文背诵等等都包括在内。那么应如何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呢,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三个方面简单的说说基础知识的积累。
  一、基本知识积累有助于课程概括简析
  我们就以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是一篇标准典型范式的写景散文。我们教师需先引领学生通读课文,1-2遍,取其大意,这时不必在乎生字、生词等“拦路虎”,跨过即可,之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背诵和记忆基本的知识点,课文前的介绍,其次带领大家将课后的字词注释投之于课文当中,放在课文原话中记忆理解,这样有两个好处:其一知道基本词义,其二知道句子中的特定意义,在《荷塘月色》这篇课文中,由于描写景物的词语较多,我们的侧重点就是在这些词语上面,将其融入句子中理解。以上这一步的目的是应对考试中的辨音、辨义和辨形的题,一般就是选择题、判断题和可能出现的填空题,以及在试卷里有的基本词义解释,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基本知识的提取,比如说话、写字、以及基本生活的认知。其次进入概括段落段意和内容分析方面,按不同的思路可将课文分成不同层次,这个合理即可,无标准答案,举例如按照空间方位顺序可分成“荷塘前”——“荷塘中”——“荷塘后”,按作者的脚步走动,这样可分析不同的景物变化,如按照作者主观情绪可划分为“空寂惆怅”——“豁然开朗”——“有所思”,这样可分析作者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同时辅之以景物的描述和变化。此外,还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合理即可,因为“文无定法”。3、接下来就是课文分析的最后一步,就是内容分析和理解。这是一项细致和繁杂的工程,包括句段的内涵外延,起承转合,作者意向,文章内容表达目的,各种写作手法,繁多里面抓典型。
  另外本文的景物描写主要集中在 4、5、6 段,分别写到“荷叶、荷花、月光、树影、蝉蛙声”,在内容分析中,我们关注的是“描写顺序、词语运用、语句含义、前后互联”,主观上我们关注的是“作者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表达目的”,手法上我们关注的是“比喻、拟人、通感”,三者综合到位,任务达成。以上两步的目的是针对篇章的“阅读分析,内容理解,内涵外延分析,手法运用”等,实际锻炼的能力就是:理解、概括归纳、分析和交流,本质上就是学会“通顺、准确”的说话交流,教师在教学中逐步引导,按照顺序进行,学生进行感悟领会,前者不可瞒天过海,后者不可好高骛远,教师和学生当慎思之。
  二、基础知识积累有助于阅读提高
  阅读中通过及时、准确地联想再现 已掌握的知识,对其进行筛选,从而达到解决阅读问题的目的。阅读不同的文体,可以再现出不同文体阅读的重点。比如,阅读说明文要指出其说明方法,可先将主要的说明方法再现出来,然后逐一印证、筛选。上例中,要指出所用的表达方式,在脑子里马上再现出常用的记叙、议论、说明三种表达方式 ,分别代入考查、验证 ,即可断定是以记叙为主。又如,议论文中的论证方法、论证方式,记叙类文章的表现 手法、描写方法等,通过这些有限的知识,均可以用这一途径进行阅读。综合地利用基础知识对阅读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又一有效途径。在阅读上述例段时,可从句子间的关系入手,步步深入,到达阅读的深层次。首先,思考①旬与②③④句之间存在何种关系。要弄清彼此间的关系,必须对②⑨④旬逐一分析,②③④句明显地使用 了描写方法,究竟分别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这些描写方法又分别揭示了孔乙己什么特点?第②句抓住了“身材”、“脸色”、“皱纹”、“胡子”进行肖像描写,这一副样子,揭示出他不幸的遭遇。第③句写长衫,这是服饰 (或说细节) 描写,从“又脏又破”、 “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揭示出他又懒又死爱面子。第④句是语言描写——“总是满口之乎者也”,由此可见,他具有读书人 “自命清高、迂腐不堪”的性格。通过分析,不难看出②③④句均是围绕第①句来分述的,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着总分关系。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探究:从文段中可看出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这样由“句子——描写方法——性格——形象”层层深究,起点浅,落点深,既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又适合学生的阅读思维习惯。如此种种途径,并非绝然孤立独行,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交相渗透,综合使用。教师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正确地以基础知识为杠杆,善于利用基础知识这根 “导火线”来引导学生点燃阅读能力的“着火点”,学生在阅读中就不会感到茫然,更不会束手无策,反而有章可循,有法可效,最终能进入阅读的较深境界,形成一种阅读能力。
  三、基础知识需要在课外阅读中积累
  课外阅读是增强积累的有教方法。如果通过课外阐读审先导,这是毫无置疑的方式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话作文时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可当今高中生课外阅读大多已徒有其名了.他们整天被练习压得揄不起头来,很少有学生光顾阅览室.报廊、报架也形同虚设。这样的现宴,极大地限制了中学生的语盲积景。许多文字上有造诣的作家、学者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总少不了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即便是班级上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常常是对课外书刊情有独钟。因为,只有“博览”,才能令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且,在阅读过程中.强化大脑皮层语言信息,使大脑中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同样。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多作些课外阅读讲座.刺激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桎性,使他们感到课外阅读如同吃饭、睡觉。当然,高中生的课外阅读不可能花过多的时间与精力,不可能拜读大部的文学名著.只能是见缝插针.选择短小精悍的读物,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精心指导.比如介绍课外读物.指导课外阅读笔记盼记法.组织课外阋读交流比赛等等。
  无论语文知识是通过什么形态加以陈述和组织的,它始终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离开了语文知识,语文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然而,人类的语文知识是丰富多彩的,有限的语文教育并不能传递人类无限丰富的语文知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选择和组织就成了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前提。在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对语文性质的理解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没有能形成比较一致的语文基础知识观,但无论承认与否,语文教学对基础知识的重视却是共同的,即使是在没有明确的知识目标体系的前提下也是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不同观念的语文教学最后都基本达成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引起语文教学的混乱,可谓殊途同归。

一、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多音字是指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读音。它包括多音多义字和同义多音字。

  1.多音多义字。这类字音主要有两种:一是词性不同,读音不同,如“乐”,作名词时读“yuè”,如“乐队”,作动词或形容词时读“lè”,如“乐意”;二是意思不同,读音不同,如“供”与“供应”义有关时,读 “ɡōnɡ”;与“上供、案供”义有关时,则读“ɡònɡ”。

  这类多音字所占比重很大,不可掉以轻心。

  2.同义多音字。这类多音字在不同的词里,字义并无明显不同,但读音各异。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这个字单用(单音词)时和用这个字构成双音词或多音词时的读音不同,如“逮老鼠”的“逮”读“dǎi”,“逮捕”的“逮”读 “dài”;二是在个别词语中的读音与一般读音不同,如 “症”,在“症结”中读“zhēnɡ”,其他都读“zhènɡ”;三是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读音不同,如“血”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就分别读作“xiě”和 “xuè”。

  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形旁表字义,声旁表读音。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化,约有四分之三形声字的声旁不能准确表示现代的读音,于是 形声字字音的辨析成为字音考查的一个重点。

  形声字的声旁与形声字本字的读音的关系,大致有三种情况。

  1.声旁读音与本字读音相同,如“殚精竭虑”的“殚”声旁 “单”与“殚”读音都是“dān”。

  2.声旁读音与本字读音不同,如“发酵”的“酵”读 “jiào”,不读“xiào”。

  3.声旁读音与本字读音相近:(1)声母相同,韵母不同,如 “马厩”的“厩”读“jiù”,不读“jì”;(2)声母不同,韵母相同,如“刹那”的“刹”读“chà”不读“shā”; (3)声母、韵母相同,但声调不同,如“粉”读“fěn”,不读“fēn”。

  形近字是指那些形旁或声旁相近的字,这些字有的读音相同,有的读音相近,有的读音完全不同,加之形体相近,稍不留意就会误读。命题者常以此设题考查考生区分形近字不同读音的能力。

  1.笔画增减造成的形近字。这类形近字笔画只有细微的差别,但读音迥异。如“大抵”的“抵”读“dǐ”, “扺掌而谈”的“扺”则读“zhǐ”。

  2.偏旁不同造成的形近字。这类形近字往往读音相同或相近,更是考查的重点。如“峻”与“竣”都读“jùn”,而“慨”和“概”分别读“kǎi”和“ɡài”。

(四)同音字及常见的易读错的字

  有些字字形迥异,读音却相同,而有些字字形近似,读音却有别,在同音字中混杂有易误读为同音字的字,让人一时难以分辨。

  例如,“翌日”“对弈”“肄业”“造诣”“洋溢”“游弋”“屹立”“压抑”“驿站”“瘟疫”“后裔”“双翼”“懿德”中加点的字均读“yì”,其中受“溢、镒、缢”等字形的影响,“隘、谥”易误读为“yì”。其实,“隘”读“ài”,“谥”读“shì”,若把“隘”或“谥”混放入读“yì”的同音字中,让考生判断,这是一种对识别能力的考查。

   习惯性误读字分两种情况:

   (1)方言字:我国疆域辽阔,方言甚多,许多方言与普通话读音有很大的差别。方言误读主要有两类:一是前后鼻音与卷舌不卷舌的错位,如把“结束”的“束”误读为“sù”等;二是声调误读,如“乘(chénɡ)客”在有的地方误读为“乘(chènɡ)客”等。

  (2)因“形声字读半边”的观念误导等原因,也会出现一些习惯性误读。如“粳米”的“粳”,习惯读 “ɡēnɡ”,而普通话读“jīnɡ”,“血脂”的“脂”,习惯读 “zhǐ”,而普通话读“zhī”。

二、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所谓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是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3500个常用字和次常用字为主,超出这个范围的,一般是课本上出现过的。重在“识记” 和“正确书写”,“识记”对象是“现代”“常用”的“规范汉字”,这就意味着“古代”及平时“不常用”“吧规范”(如网络字、简化字、繁体字)的汉字不在考查的范围之内。“正确书写”是指要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主要在作文中考查,是作文评分的一个标准,一个错别字扣一分。

  本考点主要包括同音字和形近字。

  同音字,就是读音相同(相近)的字。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汉字是表意字,不是表音字,相同读音的字在意义上是不同的,不根据意义而想当然地根据同音(特别是有一些别字从意义上似乎也能说得通)而写别字的现象十分严重。

如:“礼上(尚)往来”“穷形尽象(相)”“人才倍(辈)出”“不悲(卑)不亢”“谈笑风声(生)”“原形必(毕)露”“以逸代(待)劳”“迫不急(及)待”中的别字均为同音别字(括号内为正确写法)。

  音同或音近而字形不同的词语在使用中最容易出现错别字,命题选用这样的字最具有迷惑性。对这类词,结合字、词的意义来记忆特别重要。

  如:“礼上往来”应为“礼尚往来”,因为“尚”是“崇尚”之意。“礼尚往来”的意思是“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

  汉语中很多字不仅音同,而且形也极为相似,这和现代汉语有大量的形声字有关。这些字音同形似,极易混淆。如:“弛”和“驰”,“蓬”和“篷”,“骛”和“鹜”,“梁”和“粱”等。

  这类字的数量不是很多,但在判断时极易出现错误。

  形近字,是指有相同偏旁部首的字,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如:“戮”与“戳”、“栗”与“粟”、“瞻”与“赡”、“缀”与“辍”、“杳”与“沓”、“管”与“菅”等。

  如:“喧”与“暄”、“蔼”与“霭”、“竞”与“竟”、“陨”与“殒”、“腊”与“蜡”等。

  尽管字形错误的原因很多,情况多样,但辨析、识记字形,我们还是有“法”可依的。

  ①以义为本,依义辨形:即通过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如“陨落”与“殒身”、“指责”与“指摘”、“杂糅”与“揉搓”、“蒙蔽”与“时弊”,都是正确的写法。而将“入不敷出”写成“入不付出”,将“胸无城府”写成“胸无成府”,

  ②依据形旁,析疑选字:如“不胫而走”的“胫”,其形旁就与走路有关。“插科打诨”的“诨”跟言语有关。“寒暄”的“暄”跟太阳有关。“眼花缭乱”的“缭”与丝织品的缠绕有关。

  ③依据结构,析难定字:如“谈笑风生”中的“生”字,“风声鹤唳”中的“声”字,就可以用这种办法来确定。再如,“人情事故”中的“事”不正确,应改为“世”,因为“情”“故”对应,“人”“世”对应,意思是为人处世的道理。“惹事生非”的“事”不正确,应改为“是”,因为“惹”“生”对应,“是”“非”对应,而“事”与“非”是不对应的。

  ④依声联想,推敲取字:如“针砭”中的“砭”是一种石针,“一泻千里”的“泻”应为流泻的“泻”,“众口铄金”的“铄”为“熔化”,“铄”不能写成“烁”。

  ⑤近体互析,区别定字:如“病入膏肓”的“肓”,不要误写为“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语文常识积累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