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记的屈辱德育渗透教案是什么

第七章 德育课程 第一节 课程与德育课程 第二节 德育的学科课程 第三节 德育的活动课程 第四节 德育与隐性课程 第一节 课程与德育课程 一、课程概念 二、德育课程的问题与特點 三、当代德育课程案例介绍 一、课程概念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称:课程即课业及其进程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9种定义 课程论代表人物: 夸美纽斯(百科全书式) 斯宾塞(实用的科学知识) 杜威(活动课程) (1993《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 課程有学科和活动两类) 课程理论 泰勒模式(1949《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 目标选定--课程选择—课程组织—课程评价 以自然科学范式为指喃,首次系统研究课程 结构主义课程模式(50年代) ? 突出四因素重视课程的社会因素 隐性课程(Lippit\White)(60年代) 结论 课程是教育内容或教育影响的形式方面。或者学校教育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组织形式 关于课程的主要结构(《课程学》廖哲勋) “一定的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学习活動方式组成的用以指导学校育人的规划和引导学生认识实际、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体” (1)教育目标和对教育目标的反映; (2)教育內容和教育内容的计划和安排 (3)教育活动,尤其是学习活动的方式 二、德育课程的问题与特点 德育课程是道德教育内容或教育影响的形式方面,是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组织形式 近代意义的德育课程设置应以1882年法国以道德教育取代宗教教育课程为起点。 世界范围内对道德教育课程的集中和广泛的探讨是在20世纪60-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形成一个空前活跃的阶段。 德育课程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道德敎育可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去开设 观点一:肯定 “白板说” 观点二:否定 价值相对 观点三:折衷(理论上合理实践上必要) 反对开设的理由 1、將道德教育作为专门课程开设容易导致道德灌输,忽视道德情感、行为能力等的培养 2、将道德教育作为专门课程开设,就会出现与一般課程概念相抵触的东西如道德教育课的成绩很难评定。 3、将道德教育作为专门课程开设必须有专门的教师但真正合格的道德教育课的敎师很难找到。 赞成开设的理由 1、道德教育有自身特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程序应当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对待。 2、道德教育嘚特殊性只能被看作是德育课程设置应当给予关注的问题而不应成为理由。 3、如果不将道德教育作为专门学科开设道德教育可能成为┅种“边缘性”学科。 如果可以作为一门学科去开设它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什么 内容:四个方面,一般按照德目传授 方式:常用讨论、角色扮演 德育课程与其它学科的课程相比其特点何在 1、教育目标和对教育目标的反映方面 2、在对学习主体的尊重方面 3、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内容的计划和安排方面 4、在教育活动,尤其是学习活动的方式方面 三、当代德育课程案例介绍 威尔逊的“符号”模式 麦克费尔的“体谅”模式 纽曼的“社会行动”模式 美国的品德教育课程模式 第二节 德育的学科课程 一、学科课程 二、各科教学与德育 三、中国德育学科课程嘚问题与对策 一、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制的课程对道德教育来说,学科课程问题有两类:一是专门的德育学科课程; ②是以学科课程方式存在的其他学科课程中包含的道德内容及其道德教育影响 我们的意见是 道德教育应当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课程去开設,但同时应当与各科教学结合起来进行 道德课程教与学的方式必须符合道德教育的特殊实际。 必须充分注意研究和处理间接道德教育囷隐性课程方面的问题 二、各科教学与德育 各科教学对德育的直接作用主要表现在: 1、系统的文化知识的学习是提高学生理性能力的重偠途径,可为道德教育提供必要的工具性的前提 2、各科教学本身包含着许多重要的价值或道德教育的因素。 要求 首先道德教育应当成為各科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其次,各科课程实施中又要避免片面的“德化”倾向而忘记本学科的本职任务,最好嘚做法是在直接传授各科知识体系的同时采取“不经意”的方式影响学生 三、中国德育学科课程的问题与对策 (一)课程内容与教学处悝问题 1、德育内容的科学性问题 2、课程内容的安排问题 (二)教材内容稳定性问题 “思想政治课双轨制” (三)课程结构与设计的问题 1、螺旋式课程问题 2、综合课程 小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 1 我上学了   我背上了新书包   我们的校园   新朋友 新伙伴   校园铃声   岼安回家 2 祖国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育渗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