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米X13.5米=56.6平方地面底层刚性地面直通二楼建2房一厅一除一卫,3、4层建复式

原标题:重磅!17号线接轨苏州S3号线?青浦一系列高逼格规划,上海人都要知道!

根据苏州轨道交通官方公布的招标公告获悉,苏昆沪市域快线(即S1号线)工程将在2017年6月30日开工建设,工期5年,2022年竣工。这将意味着,上海人民去苏州就和去市区一样方便了!

S1线连接苏州市与昆山市,线路起点与苏州3号线终点站夷亭路站衔接,止于昆山花桥镇,终点与上海11号线花桥站换乘线路连接苏州工业园区、沪宁城际阳澄湖站、昆山主城区、沪宁城际花桥站、昆山花桥镇点击回顾?

苏州6号线和S1号线已经开始筹备建设中,近日,苏州S3线也有一条重磅消息爆出:

S3线为苏州南部东西向旅游联系通道,串联太湖新城、同里、周庄、淀山湖等重要旅游节点,以服务旅游为主,连通吴江综合交通枢纽,并预留与上海连通条件

根据中国新闻网最新消息,《苏州市吴江区“十三五”固定资产投资与重大项目建设规划》中明确:苏州轨交S3将连接昆山和吴江!

在见诸于网络的规划中,S3线走向是“通苏嘉铁路吴江南部—昆山南部”。按照规划,沟通吴江的苏州地铁4号线将与上海17号线连接,此外,吴江还将配合苏州轨交市域线S3、S6的建设,其中S3将由吴江区西端一直延伸至昆山淀山湖镇,并最终连结淀山湖南部的上海轨交17号线东方绿舟站

青浦人以后从17号线东方绿舟站转苏州S3至吴江轨交4号线可以到达苏州老城区各个站点。青浦成为连线2500年历史苏州古城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的交通枢纽!这样,更加凸显了青浦作为上海对外服务的门户城市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功能地位!

2017年在不断升级改造

青浦人快看看你生活的地方会有哪些大变化吧!

2017年青浦重要规划

二期工程2017竣工投入运营

项目南临沪渝高速防护绿地,西临联民路,北侧为规划道路,东侧为沈海高速防护绿地。总投资20亿,项目包括两所医院,位于青浦区徐泾房产区西区A-3号街坊。其中,上海远大医院将按照非营利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建设,开设床位2000张,占地200亩。上海远大国际医院为营利性二级综合医院,开设床位500张,占地50亩,为特需及海内外高端人士提供健康服务。其中一期工程拟于2015年竣工,2016年投入运营;二期工程于2017竣工投入运营。

计划于2017年9月正式开学

地处蟠龙路和崧泽大道区块。办学层次按照逐步推进的原则,先期将启动幼儿园、小学、初中的合作办学,计划于2017年9月正式开学

预计在2017年6月开业

青浦万达茂是万达进军儿童产业布局一线城市的旗舰万达茂。其总建筑面积达45万方,聚合儿童主题乐园、电影科技乐园两大创新业态,以儿童产业一条街串联大商业、都市华宅、SOHO、地标办公、LOFT等多元业态,拟打造上海亲子游目的地

室内儿童乐园围绕儿童主题设置多媒体互动游乐设备、包括室内蜡像馆、惊魂电梯、异度听音室、极速飞车等设施,打造奇异画廊、魔幻杂技演出、主题演艺酒吧为主的特色休闲场所,为家庭和儿童设置梦幻体验屋,怪博士实验室等游乐项目,为游客提供全新的文化、娱乐体验。

电影科技乐园中,游客可以搭乘在固定轨道上行驶的车辆,经历多个3D电影展示的主题场景并与影片中人物进行互动射击游戏。乐园将采用多种屏幕类型,包括虚实结合的直幕、天幕通道、360°穹顶天幕、大型弧幕和半球幕,根据不同的情节和体验内容来安排相应的屏幕,以达到交互和体验的良好观赏效果。目前,青浦万达茂正加紧深化设计方案,预计在2017年6月开业。

预计2017年年底试运营

在建的17号线东起虹桥火车站站(换乘2、10号线),西至东方绿舟站,全长35.3公里,共设13座车站。未来市民从17号线终点站虹桥火车站站上车,不到50分钟就能抵达“东方绿舟”。目前17号线已经全线轨道贯通,计划今年年底开通。

17号线13座车站的正式站名也由上海地铁公布,它们是东方绿舟站、朱家角站、淀山湖大道站、漕盈路站、青浦新城站、汇金路站、赵巷站、嘉松中路站、徐泾北城站、徐盈路站、蟠龙路站、诸光路站、虹桥火车站站。原“中国博览会北站”已正式改为“诸光路站”。原“青浦站”已正式改为“青浦新城站”。

2018年青浦重要规划

此前,国家旅游局公布了2016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经过国家旅游局与国家开发银行等10家银行遴选,综合考虑项目成熟度、开工条件、市场前景、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等因素,上海有8个旅游项目入选,其中就有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的项目是元祖梦世界开发项目。该项目位于沪渝高速赵巷出口嘉松中路6088号,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项目由商业商务中心、酒店及商业街区组成,是国内首座以亲子、育乐、体验、互动为主轴的多功能商场,同时也是兼顾消费和儿童成长的一站式体验购物中心,工程预计2018年底完工。

沪郊新型城镇化PPP模式的“第一单”

2015年12月31日,青浦区政府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方程投资有限公司正式签约,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系统化全面推进24平方公里的重固镇新型城镇化建设。这是上海市郊新型城镇化PPP模式的“第一单”,也是上海市目前入选国家发改委PPP项目库的唯一重点推荐项目。首批项目包括731亩的城中村改造工程、20多平方公里的美丽河湖建设计划,以及菜场、邻里中心、公交枢纽、道路等10多个子项目的建设,总投资额达120亿元。力争用第一个3年时间,大幅改善百姓居住条件、全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水平。

2019年青浦重要规划

2019年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

位于国家会展中心西北角的联美商办综合体是17号线中博会北站地铁上盖项目,占地面积约175亩,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地上三层,地下三层,建筑群屋顶将引入先进的屋顶绿植栽种技术,打造独一无二空中花园。计划2019年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

2016年青浦区推介地块共61幅,其中住宅(含商住)地块27幅,地块分布以青浦新城、西虹桥商业区和17号线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为主。因为有些项目没有明确开发或完工时间,所以我们就按青浦新城、西虹桥商业区和17号线轨道交通站点三个区域来划分

以17号线为中心的规划

17号线在青浦扮演着“四两拨千斤”的重要角色,这条横贯青浦“一城两翼”的交通大动脉,将构筑串连起青浦新“经济走廊”。目前已经完成招商一共有八大上盖综合体项目,除了上述赵巷站元祖梦世界项目外,剩下还有:

汇金路站宝龙广场:汇金路站是淀山湖新城最东的地铁站,毗邻大型居住社区,是新城东部交通枢纽。2014年1月这个站点上盖项目由宝龙集团竞得。目前定名为青浦宝龙城市广场的汇金路站地铁上盖综合体,规划有风情商业街、酒店式公寓、shopping mall、高档写字楼、星级酒店等多重业态,总体量约35万平方米。项目将会延续宝龙城市广场在全国各地的形象,打造一个文化、生态、国际化的,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商务于一体的区域性城市综合体,填补区域一站式商业空白。

朱家角站打造升级版中国硅谷:在17号线最西的朱家角站,未来将以高新技术产业、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产业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打造升级版的中国硅谷。

淀山湖大道站北侧综合体东渡悦来城:淀山湖大道站将打造成为青浦新的副城市中心,而此处除了青浦万达茂之外,还有以水文化为核心,以流动的水为主题的东渡悦来城。项目规划为一座创新型45万方城市综合体,规建大型主题商业,精品酒店,高档住宅,创意LOFT,地标办公等。其中写字楼36422㎡,LOFT33742㎡,住宅54430㎡,商业楼18532㎡,商业㎡,停车场可驻车3000台。项目与国际知名设计规划公司联手,首创大体量公园剧场式购物中心,打造青浦餐桌、多样环境餐饮、闲暇STYLE、非日常世界体验和时尚展馆五大主题体验。

青浦新城站青浦绿地中心淀山湖新城将建地标性建筑—创智之城·青浦绿地中心,集商业、办公、住宅为一体,成为区域内超大型地标级综合体。其中办公部分将以“西虹桥·总部中心+创智商务领地”为理念,形成集五星级酒店、甲级办公楼、智能化生态系统于一体的170米青浦新地标。此外,该综合体的一部分将成为创意、创业园区,为中小型企业及需要平台扶持的小微企业,提供科技智能化办公环境。

诸光路站联美控股:开发商为九亭大盘奥园,项目目前仍在设计中,在"四叶草"旁边,据悉项目面积400000平方米。

蟠龙路站江西博能:17号线蟠龙路站地铁上盖项目(青浦区徐泾镇蟠龙路西侧13-02地块)占地面积约65亩,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由江西博能集团以6.09亿元竞得,将打造成集企业总部、高端艺术品展销中心及创意作坊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项目。17号线蟠龙路站出入口均与上盖物业开发结合设置。

UNICITY万科天空之城项目是集住宅、商业、办公、娱乐、幼儿园为一体的综合体。

漕盈路站富绅商业中心:在青浦城区西侧的17号线漕盈路站,将打造青浦首个现代化交通枢纽生态示范区——富绅商业中心。该项目地块是2014年2月28日由上海吉富绅集团竞得,商业、办公、住宅规划总体量约10万平方米(不含地下部分),其规划设计将项目围绕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的交通枢纽,通过地上公共交通与地下轨道交通的结合,辅以生态居住及商业办公功能,展示生态居住功能与商办配套为一体的产城融合区,创建生态居住、休闲娱乐和活力工作的生态乐活城。预计2017年9月竣工。

未来这商业综合体的建成,无疑将提升整个青浦区域的商业档次,对于重塑青浦商业格局、开创城市生活中心发展新局面、扩大青浦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将具有重要意义。

以西虹桥商业区为中心的规划

国家会展中心:西虹桥商务区约19平方公里。国家会展中心就位于此,这座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迅速成为了青浦东部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根据“以会展为中心、以商务为主、商业为辅”的产业布局思路,西虹桥商务区产业功能布局分别为:会展中心和配套产业集聚区、总部基地和金融产业集聚区、蟠龙文化休闲集聚区区、和南部特色居住集聚区。

百老汇剧场群:位于国家会展中心诸光路西侧,计划拟打造以百老汇经典歌舞剧表演为特色的美国百老汇品牌商业综合体。内部将设有大小6个剧场,常年上演世界高品质的音乐、歌舞及戏剧。综合体还将具备酒店、餐饮、办公和商店等功能。

虹桥宝龙国际文化艺术城:地理位置在国家会展中心西南侧,未来业态丰富多样,包括商务写字楼、精品酒店、艺术画廊、艺术品拍卖行等。酒店外墙裸眼3D效果的巨屏也十分亮眼。设计方案以青浦水乡朱家角为设计理念,建筑地下空间将开凿人工运河,供小型游船航行,两岸的亲水平台时尚、清新、小资,“商旅文”概念在此得以实现最佳实践。

蟠龙天地罗康瑞要在西虹桥打造上海第二个新天地。距离国家会展中心1600米的西北角上拥有着鲜为人知的蟠龙古镇,这里保留了完好的河系以及极具历史感的古朴名宅。蟠龙天地项目定位为“青浦前门院,虹桥休闲厅”,将成为展现青浦历史文化新名片,瑞安集团将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让沉睡了多年的蟠龙古镇涅槃重生。

青浦将开建总长约14.3公里的有轨电车:规划中的青浦有轨电车网络将以国家会展中心所在的徐民路为核心,构建一个"8"字型地面有轨电车交通网络。根据规划,有轨电车将开行单向顺时针环线,其中北环线长5.15公里,设置站点12个,平均站距400米左右,连接地铁2号线徐泾东站、17号线蟠龙路站以及中博会北站。南环线长9.15公里,设置站点18个,主要服务于南部商务区及南高居住社区的居民出行。有轨电车建成后,将方便每天人均20万到40万客流量的出行。

中核建将在西虹桥商务区内打造中国核建上海科创园:西虹桥商务区开发建设渐入佳境,引擎作用不断增强,并辐射带动徐泾、赵巷、华新、重固等地区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功能。2015年12月31日,青浦区政府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意向协议。根据协议,中核建将在西虹桥商务区内打造中国核建上海科创园,集聚集团各类优势资源,建设中国核建第二总部,形成总部经济、教育培训、科技研发、金融租赁、海外市场开发等综合功能。

人工河道:未来的西虹桥将有一条5公里长的人工河道,起点就在虹桥宝龙国际文化艺术城,终点蟠龙天地。这条河道在区域内原有的东向阳河、小涞港、徐泾港等水道的基础上,开凿人工河将其串联。河道周围将配以大片绿地,未来游客可以搭乘小型观光游船从宝龙出发,一路观赏沿途景观来到蟠龙天地,大有沪版威尼斯的即视感。

以青浦新城为中心的规划

青浦新城由现青浦老城、青浦新区(东部)、向西延伸区域和朱家角镇区四部分组成,它具有居住生活、产业、旅游等综合功能,是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具有"水乡文化"与"历史文化"内涵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服务长三角的上海西部综合性生态宜居城市。

大社区三大中心:淀山湖新城将规划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以及行政服务中心。三大中心落成后将满足周边居民文化活动需求、医疗服务需求及办理社区事务的需求。

淀山湖国际湖区2015年青浦区明确提出,要在西上海打造一座“世界级创新湖区”。据透露,青浦区近期已明确淀山湖地区中长期发展任务清单,同时还在紧锣密鼓研究青西朱家角、金泽、练塘三镇联动开发的方案。按照目前的初步构想,未来,淀山湖地区将成为以良好生态人文资源为本底的世界生态湖区,以及以科技研发、创新创业为主导的世界创新湖区。除旅游度假、运动康体、世界会议等产业导向,“创新创业”将被打造成淀山湖一张靓丽名片。

此外,十三五的各项规划对青浦各项利好,交通方面,青浦将强化新城和西虹桥商务区辐射引领作用:建成运营轨交17号线,完成S26入城段、G15抬升及辅道、G50青浦大道出口等项目建设,建成133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青浦区在近五年内,除了轨交建设外,老年服务建设也是一个重点。

从2010年虹桥商务区横空出世开始,赵巷的定位就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因为虹桥商务区规划了1000万㎡的写字楼、商场、酒店,未来在这些建筑中办公的白领、金领将达到50万人之众,以每人30㎡的住宅需求计算,这50万人将新增1500万㎡的住宅需求,相当于15万套住宅。如果再加上市区改善的需求,紧紧贴着虹桥商务区的赵巷将被汹涌澎湃的高收入阶层的刚性自住需求淹没。

然而,赵巷的真实地位只是紧紧贴着虹桥商务区的居住区吗?其实,赵巷的真实地位是虹桥商务区三期+虹桥科创中心!

诚如上图所示,自2010年拍出第一块土地(虹桥天地)以来,虹桥商务区一期(虹桥枢纽)和二期(徐泾国家会展中心)的土地已经基本出让完毕(总建筑规模超过635万㎡,相当于外滩+南京东路+人民广场+南京西路+静安寺的总和!),三期赵巷商业商务区的全面开发已经如箭在弦!

虹桥商务区三期赵巷商业商务区以奥特莱斯闻名,但事实上,奥特莱斯、吉盛伟邦、米格天地这三个巨无霸只是整个商业区的1/3规模而已,还有超过130万㎡的商场、写字楼、酒店要开发,全部建成后整体规模相当于一整个徐家汇!

不仅如此,在2016年底,漕河泾开发区总公司率先拿下17号线嘉松中路站站前办公、商业地块,占地96亩,建筑面积达25万㎡!

赵巷不仅仅是虹桥商务区三期,更是漕河泾直接投资一百亿的虹桥科创中心!目前,赵巷已着重在商业、商务、休闲、教育、高端住宅等处全面发力。那么,住在赵巷,又是怎样一种体验?

商务方面:与西虹桥并称为青浦“东翼”双子

商务产业方面,青浦早已将最靠近市区的赵巷商业商务区与西虹桥商务区一同规划为青浦“一城两翼”规划里非常重要的“东翼”。

青浦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规划中,规划将西虹桥商务区打造成继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人民广场中央商务区之后,上海新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国际贸易中心!注意!西虹桥对标的是人民广场、陆家嘴!未来将跻身上海东西经济大动脉核心CBD之列!

虹桥商务区作为西部经济中心,将对标以陆家嘴、人民广场商圈为核心的上海东部经济中心!

而与西虹桥紧邻的,同为青浦“一城两翼”东翼重点商务区的赵巷商业商务区,毗邻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虹桥商务区的重要拓展区域!也是上海连接江浙两省的重要门户区域。其紧邻318国和沪青平高速公路赵巷出口,距市中心人民广场约25公里,距虹桥枢纽仅10公里。规划区通过崧泽大道、盈港路、沪青平公路和沪青平高速能够便捷地到达虹桥枢纽和虹桥商务区。

商业方面:高端定位的商业体云集

商业方面,青浦奥特莱斯品牌折扣店与米格天地已构成赵巷国际社区内极具国际特色的高端商业配套。青浦奥莱经过10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在入驻品牌还是在建筑设计形式上,都跟国际上的Outlets商圈接轨,已成为长三角地区顾客“休闲、旅游、购物”的绝佳去处。

而米格天地配套4600平米青浦最大的9屏电影院线,辅以将近2万平米餐饮店铺,大型音乐喷泉景观。

在不久的将来,大型高端品牌超市——正大会员制超市也将规划入驻赵巷商圈规划中的5.4万方的商业综合体,而该商业体不仅包含正大会员制超市,还有酒店,商场等业态!规划中的位置与在建中的保利西郊锦庐对面而望(位于嘉松中路和业锦路路口)!规划中的商业综合体与奥特莱斯和米格天地形成差异化的定位,主要将满足赵巷国际社区居民的日用、食品高端消费需求。而正大和其他商业开发商的商业运营经验,也将给赵巷国际社区带来更多的商业活力。(下图为正大其它区域商业中心的图片。)

交通方面:纵贯东西经济大动脉

交通方面,自驾出行,G50、沪青平公路和嘉松公路构建两横一纵的交通网络,非常便捷。特别是G50与延安路高架的无缝连接,使得仅靠G50的赵巷西向驶往虹桥枢纽、人广、外滩、陆家嘴都非常便捷。老上海喜欢南不过肇嘉浜路、北不过苏州河,正是因为东西向集中了多个CBD,是上海经济动脉所在地的。

公共交通方面,年内规划中有望通车运营的轨交17号线,从赵巷可通往虹桥火车站仅,与2号线及10号线的无缝链接也将赵巷与大虹桥、外滩浦东陆家嘴等重要CBD以公共交通的形式连接。

不远处还有轨交9号线,从佘山站往杨高中路方向4站到七宝,7站到漕河泾,10站到徐家汇。9号线过黄浦江还到达小陆家嘴、世纪大道等陆家嘴商圈重点CBD。此外,9号线浦东段已规划延伸至花木、碧云、金桥产业园区等区域,未来还将新增与14号线、12号线的换乘。

休闲生态方面:体育公园规划中,背靠佘山“绿肺”

绿化方面,赵巷一座集生态、运动、休闲、娱乐和艺术为一体的生态型“体育公园”已在规划建设中,该体育公园东至置旺路,南至规划地块,西至嘉松中路,北临刚在提到的正大商业地块。

同时,赵巷背靠佘山这一上海最大的天然“绿肺”。据说根据最新规划,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域的生态用地与建设用地比例,将从现在的54%比46%进一部扩大为64%比36%,“绿肺”面积范围进一步扩大。

教育方面:宋庆龄学校等名校云集

教育配套方面,赵巷最有名的莫过于宋庆龄幼儿园、宋庆龄国际学校(宋庆龄国际学校80%录取比例留给宋庆龄幼儿园;20%面向社会招生,上海户籍及在沪工作外籍人士子女及港澳台人士子女都可以报名),是著名的私立学校。

此外,青浦还有上海新加坡学校、上海韩国学校、上海美国学校、上海英国学校、上海德国学校、上海西华国际学校等,之前盛传的上海青浦世界外国语学校也将在今年9月开学(本文提及的私立学校与国际学校的具体入学方式以学校主页为准)。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上海房地产观察、你好青浦、看青浦

《租售情报》2017年5月刊已经上市,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订阅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十二章《城市建筑、建筑业》 第四节 中心城区建筑 益阳是座古城,城区古代建筑较多,可惜多数已经毁于明、清和民国时期,少数毁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跃进”和“文革”时期。现存的古代建筑很少。清光绪以前,城区建设的各类近代建筑,继承传统建筑风格,结构和外形基本没有变化。自清光绪以后,西方传教士在城区兴建教堂、学校和医院等西式建筑,其结构布局、造型及使用新型建筑材料等方面,均对城区建筑产生过巨大影响。传统的木结构承重,逐渐被以砖墙承重所取代。古建筑的厚、重形体,庭院式和对称布局等格式,亦开始有了突破。讲究内外装饰和牢固实用的建筑风格,逐步成为房屋建筑的主流。民国时期,一大批西式和中西合璧式的教堂、学校、会馆、工厂及商店,在市区相继涌现,结构和风格均呈异彩。至1949年,城区房屋多为平房,小部分为2层楼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区建筑发展加快:上世纪50年代初期,工业用房、各种仓库及住宅是新建筑的主体,一般为1-2层,土木结构,红砖青瓦,近代风格为其主流;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砖木结构在城区房屋建筑中普遍采用;“文革”期间,建筑物重经济实用,轻内外装饰,建筑风格呆板单调;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建筑结构由砖木结构逐步向砖混(钢筋混凝土)结构过渡,楼层由2至3层增加到3至4层;改革开放以后,新型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楼层由3至4屋增加到5至6层,并建成益阳第一栋高层建筑——益阳大厦,建筑风格开始多样化,设计日趋科学合理;益阳地改市以后,房屋建筑更加现代化:新建高层建筑529栋,新建单体建筑面积超万平方米建筑495栋,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向多元化发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逐渐发展成城区建筑的主导结构,各种桩基础已被广泛应用于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建筑装饰越来越讲究,建筑设计注重追求建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三统一”。 一、中心城区古代建筑 益阳城区古代建筑较多,多数已经毁于明、清和民国时期,少数毁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现存的古代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有:文昌阁、栖霞寺、白鹿寺、裴公亭、三塔塔、斗魁塔等(见表12-4-2《益阳市区古建筑一览表》)。 古代建筑可分纯木、砖木和泥木石三种结构。有些建筑虽经复修或重建,但在基础、木结构、庑殿、悬山、硬山、斗拱、攒尖屋顶及屋檐内外装饰等方面,仍保持着古建筑的风貌。诸如屋顶举折、屋面出翘、檐角如鸟翼伸展、屋身以木结构承重、基础以砖石砌垒、平面布局为三合院或四合院、轴线明显、左右对称等,呈现着明显的古代建筑风格。特别是宋代以后兴建的寺、庙、宫、殿和衙署、府第,大都按宋代《营造法式》和清代《工程做法则例》建造,院落深重,前后串联,体现出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宗法等级制度。 古代建筑的木作、泥作、石作、堆作及油漆技术均十分精湛,重要建筑及官僚地主富商住宅用料极其讲究,建筑物的墙体,仅用着围护或分隔,正间屋顶和屋身之间都有斗拱,并利用木作部分进行装饰。主要在建筑物的屋顶、门、窗、梁、枋、斗拱、眉额墙头等部位进行艺术加工,融绘画、书法、雕刻、堆塑、彩绘于一体。不少的寺、庙、殿、堂,翘角飞檐,盖琉璃瓦,刷朱红漆,门窗精雕细刻,鎏金镀彩。一部分民宅乃青砖灰瓦,屋脊、瓦檐、柱、枋和门窗等,皆作粉饰或油漆,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益阳市区古建筑情况见表12-4-1。 表12-4-1: 益阳市区古建筑一览表 名 称 所 在 地 始建年份 原建筑结构 主要特点 备 注 栖霞寺 赫山区会龙山 373 砖木石 1982年重建 白鹿寺 赫山区一桥南 806~820 砖木石 1985年重建 文昌阁 资阳区学门口 1570 木 1983年整修 裴公亭 赫山区一桥南 885 木 1983年重修 三台塔 资阳区清水塘 1610 石 8方7级高32米 完好 斗魁塔 赫山区市二中河边 1747 石 完好 民 居 赫山区邓石桥 1600~1644 砖木 完好 魁星塔 赫山区泉交河 1823 砖石 8方7级高22米 完好 枫林桥 赫山区兰溪 1797 砖石 完好 衡龙桥 赫山区衡龙桥镇 1736~1795 砖石 部分损坏 (一)寺庙 各教建筑名称不同:儒教称祠庙,道教称宫、观、殿、阁、堂,佛教称寺、庵。益阳城历代修建的宗教建筑甚多,上自唐代,下至明清、民国,有增无巳。清末统计为137座,其中,各族祠堂51座,庙宇38座,堂15座,宫13座,庵8座,寺4座,阁1座,观1座。城区寺庙大都为宫殿式,重巍峨庄严,雕刻彩饰,富丽堂皇;纵轴线明显,左右对称;主殿居中,高而华丽,攒尖或歇山屋顶;次殿分列两侧,悬山或硬山屋顶。这类古建筑,宏伟坚实,阁殿高敞,临高虎踞,结构造型各有特色。其供奉偶像的雕塑艺术、表现手法,各有其独特风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底层刚性地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