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被宿舍老师没收了,怎么办?怎么怎样才能找回被没收的手机和老师求情?在线等 高三学生

德国留学 | 超详细省钱攻略下篇

  德国的汽车、啤酒、烤肠、足球和高水平教育(嗯,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后说……)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前来留学。虽说德国留学相对其他国家比较便宜,主要是不用交学费,不过大部分留学生都是来自工薪家庭,爸妈辛辛苦苦挣钱,咱们可不能乱花呀。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德国留学的超详细省钱攻略!
  德国留学 | 超详细省钱攻略(上)已经说了衣食住行和用的开头,下篇接着说用~除了节流之外,还有重要的开源!
  保险 — 公立保险
  不管是DAK,TK还是AOK,一定都有鼓励保险人保持健康的项目,要去官网上看。我自己是DAK,就来说说它的使用技巧。gesunde Aktiv Bonus是DAK的积分项目,在网上可以很方便地注册。注册后,应该会很快收到一份积分杂志,里面有很多Bonus-Scheck,参加完活动让医生或活动主办方签名或盖章,然后自己签名交到办事处,就可以积点。原来积点只能换礼品,后来听取顾客意见,积满2500点可以换取25欧,我自己换过两次。最近去看,发现门槛提高了,5000点起换,兑换50欧。不过,都是真金白银啊。
  对我们学生来说,可能完成的活动有:
  Zahnvorsorge:就是牙齿检查,可以每半年一次,由保险公司支付。推荐大家一年去做一次,杂志里也正好只有一张Scheck,记得有500个点。先在网上找一个牙医,有网站专门做医生的信息整理和评价,选一个医生,预约个时间。去做检查的时候找医生要一个Bonusheft,终身有效,每次检查都请医生签字盖章,连续五年后看牙自负的部分有优惠。口腔健康还是很重要的,平时不太关注,也不太感觉得到,牙医就能告诉我们哪些牙齿可能有哪些问题,需要及时处理。否则牙疼起来是会要人命的。(小Tip:从牙医处预约到的时间往往都是三四个星期以后了,只做检查还好,要是牙疼得要命,可别等诊所提供给你的时间,直接电话过去说疼得受不了,强烈要求约紧急时间。)检查后如果有问题就处理,牙医会再跟你约时间,带上保险卡就行。如果是补牙,医生会问你是用保险覆盖的材料,还是更好的但是要自己支付的材料。
  Schutzimpfung:打疫苗。我在实习的时候公司的医疗处正好开展打流感疫苗活动,想着可以拿500个点我就去了。打完后第二天就跟感冒似的,又一次跑去医生那里问怎么回事,医生说是免疫反应。果然第三天就好了。可能德国人开发的疫苗针对德国人的强壮体质,放的病毒有点多……
  Blutspende:献血。这个我并没有献过,没有拿500点,为什么呢?因为一次献血500ml起……我在国内献过200没什么问题,如果要献400估计就要躺个半天一天休息,直接让我献500我估计都走不出献血车了……还是那句话,德国人身体壮……咱们中国学生悠着点,这500点不要也罢……
  Vereinssport oder Fitness-Studio(Hochschulsport):在学校上体育课,或者去健身房,都可以积点,请老师签字,体育处盖章就行,半年就能积一次。貌似是一次250点。
  所有这些项目都参加也有2000点在手了,没关系,第二年接着攒,6月30号前攒就不会失效。到了一定数额就去返现。
  还有一个快速涨点的途径:网上课程Online-Coachings!DAK官网登陆后就能看到这个模块,目前有四个课程可以选。我陆陆续续都上完了,轻松拿到4000点。课程会持续好几个星期,跟着教程来就行,学学德语,学学健康知识,多好。结束后点会自动划到积点账户内。
  另外还有DAK pro Partner 6,针对学生的鼓励健康项目。一年内没有让保险公司付钱,就能拿回65欧。需要向DAK索要合同。参加法律规定范围内的预防性措施不影响Partner 6。小额治疗或处方可以自己支付,以不损失65欧。Partner 6持续至少一年,需要提前三个月退掉,否则无法退DAK。合同结束后,过七个月才能拿到钱,因为保险公司要确保没有账单过来。
  DAK pro Balance是更大的鼓励健康项目,能拿回来的钱更多,但是持续3年,不得退DAK,所以我目前还没有参加。如果参加,每年应该至少能拿回180欧,甚至更多,还不影响积点返现。
  每个城市都有DAK的办事处,官网可查。要清楚办事处的地址,开放时间,邮箱。有时候还是会去和工作人员打交道的,比如交Bonus-Scheck,签DAKpro,拿保险证明(实习、延签要用)。写邮件也是很方便的办事方法,给各地的DAK写邮件,会有人回复,即使不回复也会把事情给办了(是的,有的德国人就是不回邮件让人干着急然后有一天自己突然发现事儿已经给办了)。有一次听到别的保险忽悠刚来的同学从DAK换过来,理由是DAK在汉堡办事不方便。
  保险 — 第三方责任险  Privathaftpflichtversicherung是德国一种重要的保险,承报对第三方造成的损失。比如丢了钥匙导致整栋楼都要换锁,损坏了家具,摔坏了别人的东西之类,如果没有这种保险,我们就要自己承担损失。有的时候租房,房东还会要求房客购买一份这个保险。我们刚来德国时,学校的International Office给我们开会,还特地说了这种保险,并让我们签名表示已经知晓。估计是以前出过什么大事。学校推荐的是Debeka,我办的也是这家,保险范围涵盖了学校的内容,比如自己优盘里的病毒把学校的电脑弄瘫痪了。每个月保险费是6.65欧。如果启用保险,需要自付30欧,30欧以上的部分由保险支付。在网上搜索可以找到很多家第三方责任险,有的还很便宜。购买时注意条款。网上也有很多中文攻略。
  
保险 — 国外旅游保险  欧盟范围内我们的保险卡基本是能用的,不过出了欧盟区旅游的话,全面买一份旅游保险Reisekrankenversicherung,医疗就有保障了。很便宜,一年才10欧不到。我自己在网上多方比较之后,买的是安联,一年9.8欧,为单人提供56天的保护。DAK也和别家机构合作了一个产品,只要8欧多。Gebuehrenfrei Mastercard提供免费旅游保险,只要交通的一半以上都是用这种卡提前来付的。
  最近刚刚发现了安联的另一个好处,可以索取网上登陆的账号密码,登陆进去参加活动,各种免费抽奖!每年还可以享受一种免费服务,涉及网银、银行卡、手机卡、门票、汽车钥匙等等,都蛮实用的。
  网购  德国网购的主要平台是亚马逊。作为学生,我们可以凭学校邮箱申请一年免费的Prime服务,包邮,不受购买金额限制,非常实用。第二年自动延续,所以要在账户设置里点击不自动延续,否则15欧一年,长4年,之后每年29欧。亚马逊还不定期推出试用Prime,为期一个月,这时想买什么赶紧买。
  至于快递,可以申请DHL家的Packstation卡,免费,以后送货送到包裹站,自己随时都可以去拿,免去自己不在家要去网点或邻居那里取快递甚至快递被退回的麻烦。或者选择一个Hermes包裹站。
  
电影票  我自己是个影迷,经常去影院,不过德国电影的价格真心不便宜,一场3D电影要价13-14欧,国内都能看IMAX了。而且这个价格还包含附加费Filmzuschlag,一到两欧不等,真是没道理。所以要关注当地影院的活动,比如办张免费会员卡,或买多次票。CineStar有一种五星票,32.5欧,包含5次2D电影,3D电影每次加3欧。算一下,如果我5次看的都是3D,总价就是32.5 宾馆  定旅馆的网站,除了Booking之外,我常用的还有hostelworld。后者主要是用来搜青旅的。对住不那么挑剔的同学,可以选择青旅的多人间,为实惠。预订之前,注意看网站上的评论,还有店家的条款,比如房间内是否有免费WiFi,床单被罩等是否免费提供还是可以租用,是否需要国际青旅会员卡等。我在国内花50元办了一张会员卡,一次也没用上,大多青旅都不需要。如果住多人间,全面自己带一把小锁,房间内通常都会有柜子,有锁就可以把东西锁好然后出去玩。
  如果是情侣,或者一大帮子朋友出去玩,则可以选择Ferienwohnung/Ferienhaus,住在民居里,有卧室厨房卫生间,非常舒适自由。相应的网站有airbnb,apartmentsapart,housetrip等。如果目的地有重大活动,住宿可能会非常贵,这时候可以考虑住到邻近的地方。比如2013年慕尼黑啤酒节期间,慕尼黑的旅馆就都特别贵,由于我们还要去国王湖和楚格峰,都在德奥边境,我们就选择了奥地利一个小村庄的假日公寓,很便宜很舒服。那个小村庄的风景很美,貌似在冬天还是个滑雪胜地。
  旅行 — 出行  出行篇里已经说过很多,这里做一些补充,主要针对出国游。去德国的邻国,甚至去意大利,基本用不着廉航,而是火车和大巴,有时候会有特别低的价格。对目的地国家的交通,也要多看穷游、蚂蜂窝、世界邦的攻略,比如买几日票、几次票、几区票。直接搜目的地 transportation可以获得当地交通官方网站链接。
  城市之间,方便还是火车,这时候要用到当地国家的火车官网。它们的英文版本常常做得很差,还是需要搜一下中文攻略。我们当时去西班牙和意大利玩之前都是看着中文攻略订的火车票,聪明的中国人总是能发现一些技巧,比如4人作为家庭包下6人的卧铺间,睡得很舒适安稳。
 
 手机卡 — 合同卡
  刚来德国的时候,着急办卡,就去O2店签了9.99欧的套餐,这一签就是两年啊,中间不能退,懊悔不已。这是O2便宜的套餐,每月高速流量只有可怜巴巴的50M,拨打其他运营商电话的免费额度为50分钟,短信100条,超出部分收费。我的电话短信非常少,和中国同学联系都是用微信,而上网需求很大,所以这个套餐一点都不适合我。每月第三,第四天50M就用完了,之后2G的速度慢得令人发指,微信公众号都打不开。**能自我安慰的就是,当时着急签约拿卡,幸好没收30欧的开卡费。
  在合同到期前三个月,我果断把它给退了。方法是,先从网上找一个模板,打印出来签字交到店里,店里复印一份上交,不久会收到一封信,要求再给客服打电话确认,打电话过去就说要离开德国了。之后在O2网上登录自己的账号,可能还是会看到合同被延长了,其实没事,不放心可以联系客服。
  有同学在三个月的时候忘记退卡了,如果要离开德国,就带上证明去解约。
  有达姆的同学是在Saturn办的卡,送100欧购物券,所以他有微波炉烤箱等等而我没有……布伦有同学刚来时去Saturn办被告知必须银行卡已经开好,不得已又去O2店里办了。现在我新换了Winsim家的卡,每月3.99欧,50分钟免费电话,50免费短信,赞的是,1G流量!还是LTE的!还是每月可退卡的!开通费正好赶上亚马逊的活动,只要4.99欧,真是赚到了!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流量了!
预付费卡  与合同卡的高大上贵死你不偿命不同,德国的预付费卡多种多样,竞争激烈,条件也给得很优惠。大家刚来德国完全没有必要急着办卡就跑去运营商店里签合同,随便进一家超市就能买到预付费卡,插进手机就能上网打电话,多好。Rewe,Aldi,Lidl都有自己的预付费卡,大家可以上官网比较它们的条款。预付费卡的充值更加方便,可以超市购买充值卡,可以网上填写账户信息。
  我自己在O2到期之前就入手了Netzclub的预付费卡,想必很多同学都有所耳闻,有一些同学没准已经开始用了。网上订卡,完全免费,每月100M流量,不交钱就能用,还能接电话收短信。代价就是要接受广告短信和邮件,短信一个礼拜一条吧,邮件两天一封,这个代价实在是太小了。O2到期之后,我往Netzclub里充了15欧,到现在两个月,还有9欧多,因为中间花5欧加了个流量包。比合同卡便宜太多了。打电话9分钱1分钟,发短信9分钱一条。
与国内通话  很多同学从国内带Ortel的卡过来,给国内打电话很便宜,而且随时随地都能打。缺点是,要付费。有不付费的电话吗?有,我来德国两年,从来没在与国内通话上花过钱。我用的是手机软件“爱聊免费电话短信”,就是这么长这么任性的名字,安卓苹果都有,需要一个国内手机号注册一下,之后和这个号就一点关系没有了。爱聊账户里有聊豆,1个聊豆对应1分钟通话或1条短信。通话推荐选择直拨,方便,而且固话手机都能打。聊豆可以通过每天签到获得,现在这是我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也可以通过下载爱聊推荐的软件,会有聊豆奖励,攒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可能的缺点是,需要WiFi环境。对我来说不是缺点,家里学校都有WiFi。
  我的一个好友使用的是另一种服务,原理有点复杂,是用自己的手机给德国的某个号码打电话,该号码再给国内的号码打电话,该服务号码相当于起中介作用。“中介费”是很便宜的,1分钟才两三分钱,但是要注意,你的手机套餐给德国号码打电话的费用是另算的,是跟套餐有关的。所以自然就需要一个打电话不要钱的套餐,Allnet-Flat。
  单单省钱还不行,还要学会开源!能挣到钱才是棒的!
  学校  如果想打工挣钱的话,个人觉得不要去做和自己专业没关系的工作(比如餐馆),对以后的发展没什么作用。全面能在学校做相关工作。佳选择是在研究所做HiWi,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后可以写进简历中,也许顺便还能把找论文给一并解决。有国内本科文凭的话一个小时工资是10欧多一点,研究所一个月会给20-3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实际常常做不到这么久。这样每月两三百欧的收入还是不错的。其次也可以去图书馆、语言中心、国际学生处等学校机构做助理。虽说和专业不一定有关系,但是可能对学习是有帮助的,工作时间也不会太长。
 
 企业  去企业做事,既为简历积累亮点,又能拿到不菲的工资。常见的就是实习,2015年德国低工资法实施后,实习工资每月能有欧,比以前大大提高。实习后能接着写论文就更好了。如果不能拿出好几个月的时间做实习,也可以做Werkstudent,每个星期去两到三天。
  汽车行业里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工厂暑假会给工人放假,但是造车不能停啊,就会招募学生去流水线上当工人。和正式工人一样,三班倒,虽说有点辛苦,但是汽车专业的学生可以攒到生产经验,工资又很高。我一个好友去年暑假两个月不到挣了6500多欧,这还是他后来不想做了辞职了;由于学生可以退税,今年又退了1200欧!总共7700欧,一年的生活费都挣回来了!与同事的交流还能练习德语!我看过招募条件,除了大学生,中学生也招,说明没有专业限制,每个学生都能报,因为流水线的工作大多是机械性重复动作,对专业并没有要求。不过我好友也提醒说,他之所以辞职是因为到后来实在觉得无聊,做一个月比较好,既积攒了经验,又没有耗尽新鲜感。
  怎样找到这种职位呢?关注附近的整车厂招聘网站,特别是暑假前的三四个月,再善用网络搜索。对于狼堡的大众来说,这种职位会放在子公司AutoVision的网站上。
  国内  与国内保持联系做活也是挣钱的方式。代购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对学生来说,因为会德语,又有专业知识,如果有机会接国内的笔译也是极好的。在招聘网站上投投简历,也许就能得到这样的机会。不但挣钱,也能接触到很多专业知识。
  
总结  以上从衣食住行用和开源等六个方面给小伙伴们介绍了德国留学省钱攻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要提醒大家,不要因为想挣钱而荒废了学业,不要因为想省钱而舍不得吃穿,出门在外,牵挂我们的是爸妈,要让他们放心。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才是全面专业的留学攻略!

导读:  一进入暑假,河北初中生杨晓龙便开启了游戏模式——日上三竿,还赖在床上组队推塔,中午匆匆扒几口饭又去吃鸡,夜里两三点还在鞍刀咆哮...

  一进入暑假,河北初中生杨晓龙便开启了“游戏模式”——日上三竿,还赖在床上组队“推塔”,中午匆匆扒几口饭又去“吃鸡”,夜里两三点还在“鞍刀咆哮”……即便困得手机要砸脸上的时候,也要“血战到底”。

  暂时挣脱了学校的约束,父母又远在北京务工,杨晓龙算是彻底“放飞自我”,而把这些看在眼里的杨晓龙的奶奶却是一声又一声地叹气,“老了,老了,管不动了……”无奈,杨晓龙爸妈便把他接到了北京,然而在北京爸妈也无暇陪他,情况并没什么大转变。

  “不玩游戏干啥?”正在玩游戏的杨晓龙头也不抬地反问。在不能玩水,不准爬树,没有活动、补习班,甚至没有父母在旁管教的乡村,还有什么比游戏更具诱惑?

  网络游戏正在逐步吞噬着乡村,大批乡村少年深陷其中,不仅不知自我约束,反而认为这是时代潮流,正如有人所说,农村孩子正在大批被手机游戏废掉。

  乡村少年们的“手游化生存”

  “就是要那种刺激、心跳加速的感觉!”一位来自广东省雷州市白沙镇官村的中学生向记者描述,只有在游戏中她能“嗨”到忘我,但回到现实却尽是平淡和无趣,“学习多无聊”,“都没意思”。

  不过与以往出逃学校、躲进网吧玩游戏不同,现在更多学生则将“阵地”转移到携带更为方便的手机上。为在游戏中过关斩将、快意江湖,他们在游戏外也少不了一场场关于手机游戏的“斗智斗勇”。

  先与游戏防沉迷系统“斗”。如某游戏需要实名认证,且设定未成年人每天在线时间不超过两小时。那不如就把自己变成“成年人”,从网上搜出一大串18岁以上的身份证号及对应的姓名,挨个尝试注册、登录“一试一个准儿”。杨晓龙有些得意,他从小学开始遇到需要实名认证时便是如此操作。

  一放暑假,广东省雷州市白沙镇官村小学教师唐汝远已不知轰走了几拨儿来蹭Wi-Fi打游戏的孩子。这是村里为数不多的有Wi-Fi的地方,最初不少校外学生聚集在办公室门口玩,几番“攻守”下来,如今已退至学校大门口附近,7月广东的烈日炎炎,似乎丝毫不妨碍他们在游戏中拼杀。

  现在,有Wi-Fi的地方就成“兵家必争之地”,比如有网络的同学家、村里的小卖铺,再如村小中老师办公室附近。

  但与老师真正的“争斗”,直到开学才会正式展开。

  在农村,很多孩子升入中学后会因距离、安全等问题多半选择在乡镇或县城寄宿,手机在学校算是“违禁品”。

  没放假之前,杨晓龙便在县里中学寄宿,学校禁止带手机,“见一个没收一个”,学生们有所收敛,玩游戏便从光明正大改为偷偷摸摸。遇到老师、宿管突击检查,就赶紧把手机藏在厕所、鞋里以及各种可以藏的地方;老师晚上查宿,则安排同学站岗放哨;宿舍不给设置充电插口、不能充电,便在小卖铺“买电”,充一次电两元……

  更有甚者,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博士刘成良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某贫困县调研时发现,学校周边的商店有的不仅“卖电”,还“卖手机”,学生可以先赊个手机玩,然后用生活费来分期偿还,“向学生提供赊账买手机的服务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多数学生都背着父母和老师在那里拿到手机”。

  被“留守”的家庭教育

  “现在的孩子是要成精。”杨晓龙的母亲孙爱英一边感慨,一边自责。

  最初,她没给孩子买手机。“但别人都有,他没有,就天天吵着要,还必须要智能的。”孙爱英拗不过儿子,又觉得常年在外对儿子有所亏欠,所以尽量满足他的要求,给他买了个六七百元的手机。没想到,自此一发不可收拾,成绩不断下滑,还因玩手机被叫过家长,“他爷爷奶奶也吵他,打他,根本不管用,想玩还是玩”。

  而她自己,三四个月才回家陪陪孩子,“回家时心疼还来不及”,也懒得去管,不过她曾试着把手机没收,但儿子一闹,加上要去县城上学,她一心软就又给了过去,“总是不太放心,他自己在县城上学,没手机没法联系”。

  刘成良调研了广西、云南两省6个县市多所学校后发现,由于多数年轻父母在外打工无法监督孩子,爷爷奶奶等隔代教养又因年纪、视野等因素处处受限,农村孩子人手一部手机已成普遍现象,而《王者荣耀》则成了他们的最爱,“玩到停不下来”。

  《青少年成瘾行为调研报告——基于青少年健康行为网络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在玩游戏的时间上,留守儿童要高于非留守儿童。尤其是在“每天玩4~5小时”以及“每天玩6小时以上”这两个时间段,留守儿童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每天玩4~5小时”分别是18.8%和8.8%,“每天玩6小时以上”分别是18.8%和8.2%。

  “在农村,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玩手机而头疼,但也有很多家长无所谓,把手机当成‘电子保姆’,给你个手机,就不吵不闹,也不到处乱跑了。”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认为,与城市中的家长不同,农村家长因受教育水平等因素制约,并没真正意识到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的危害,“有的觉得玩就玩呗,有的只是觉得对眼睛不好,并没什么”。

  管理难,无奈的乡村教育

  而被乡村父母“甩锅”的教育,则更多地由学校扛在肩上。

  学校对学生玩游戏的问题也很无奈。官村小学教师柯明湛告诉记者,学生放学后不准去玩水、爬树,也没什么补习班、图书馆、游乐场,更别提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下学能去干啥呢?

  近些年,“减负”“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等教育理念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在刘成良看来,这些理念跑在了前面,而在农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实施还需有多方位的支持,“农村真的不比城市,城市有很多先进教育理念的实现基础,有着社会+家庭+学校的全方位保障,但是对于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来讲,显然这些条件都不具备”。

  “比如,现在要淡化学生的成绩排名,并且小学阶段的成绩和升学没有任何关联。那谁还来在乎这些成绩,在乎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呢?”刘成良在某国家级贫困县调研时统计过,全县18所小学有3164名六年级学生,其中县城小学有3所737人,农村小学有15所2427人。县城小学、农村小学学生的语文平均及格率分别为88.6%、54.3%,数学平均及格率分别为71.6%、27.4%。

  不少基层从事教育的中小学老师向刘成良诉苦,学生现在越来越难管理——一方面,很多学生从小学就已养成不良习惯,到了中学更加放肆,比如捣乱、谈恋爱、玩游戏,另一方面学生知道学校管理的软肋——不能补课、不能打骂、不能开除,教师的管理手段几近失效。

  “老师除了暂时没收手机、苦口婆心地说教之外,也很难采取其他有效的措施。加上农村孩子在现实中的情感等需求,往往因留守等原因并不能得到满足,更容易沉迷于游戏,久而久之,农村的很多中小学生对于读书就失去了兴趣。”湖北省黄冈市某县级中学教师吴启发说,曾经有位学生天天晚上跑去网吧,他劝说无用,便只好坐在旁边陪他,学生赶他走他也不走,最后学生觉得实在不好意思才跟他离开网吧。如此几次,这位学生算是不去了,但糟糕的学习成绩却积重难返。

  现在的学校中,吴启发告诉记者,有的老师在教室装起了监控,有的只好不断升级侦测手机的手段,从最初的手检到如今用安检时的扫描仪进行检测;杨晓龙的老师们还会骗学生去开会,待学生楼下集合完毕,老师再进教室搜手机……

  不能让农村孩子被游戏废掉

  沉迷游戏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成瘾性”精神类疾病,仅仅依靠孩子的自觉性和自制力怕是难以抗衡被精心设计的游戏,而自己保持适度、理性。

  刘成良在调研时,很多农民向他感慨,“在农村社会,被手机废掉的孩子有一大批”,轻者作息不规律、视力下降、成绩下滑,严重者对学习彻底失去兴趣而辍学、打工,如此一来,他们便可以更自由、更有经济来源地玩游戏。

  但这些乡村“游戏”少年在一二十年后,将成长为青年、壮年,成为社会这一肌体上的重要部分。他们是如何成长,是哪般模样,也将影响着未来城乡、社会、国家的DNA。如何让他们在昂扬向上的年纪奋发图强,而非迷醉于网游中的幻境,也正引起更多人的警惕。

  对此,张海波认为教育者,包括家长、老师,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家长对于孩子玩游戏宜疏不宜堵,“游戏是人的天性,网络游戏本就有好有坏,不能简单地说玩游戏就是不好”,但家长要尽量为孩子安排些丰富的活动,并且要和孩子进行“约定”,约定好学习、娱乐、生活等时间,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对于留守现象较为严重的地区,刘成良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违规行为,比如沉迷游戏等,“不能管、不敢管、缺乏手段管”的现象值得反思。“农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在打工经济和村庄空心化的背景下,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主要依靠学校”,学校更应该积极承担起教育责任,用更加健康活泼的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及时给予学生心理辅导,引导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张海波建议,在当前形势下,要让中小学一线教师学习和掌握网络素养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有课程、有教材、有培训、有示范,才能真正推动网络素养教育入课程、进课堂,更好引导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等,但很多乡村教师这方面的意识还很薄弱。目前,张海波主编了全国首套进入地方课程的《媒介素养》专题教材,并带领团队在10余个城市进行下乡支教等活动,对乡村学校的师生进行培训。

  此外,张海波认为,政府也应在游戏分级方面采取措施,对不同的游戏进行分级管理,支持正能量、健康的游戏,而对一些不良游戏或网络平台进行管理;网络游戏相关企业也要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建立切实可行的防止未成年沉迷系统和服务平台,强化线下身份认证过程,限制游戏时间等,“这是需要政府、企业、社会、教育者共同努力的事情,多方合力才更有利于解决农村孩子沉迷游戏的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才能找回被没收的手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