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从小学钢琴,现在马上艺考了,但是钢琴艺考文化课分数线基础很差啊,各位能告诉个好的钢琴艺考文化课分数线补习机构吗?万分感谢!

上一期,我们向大家介绍了部分艺术类院校和招收艺术类专业的普通高校,还对报考艺术院校常见的一些问题作了解答。很多考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想进一步了解专业考试的情况。过来人或许最有发言权了,我们不妨听听一名2004年报考钢琴专业的艺术生是怎么说的。

       我常常回忆起高考前的那一段岁月,它夹杂着太多的忙碌,不安,紧张和焦躁。它好像很长,那时感觉它总是没有尽头,可它又好像很短,一声叹息后,那风雨般的年华便悄悄地消逝了。
       刚进入高三,我有些迷茫,因为专业课的考试比高考提前几个月,因此在心理上,我也比别人提前增加了考试的危机感。十月左右,参加钢琴专业考试的练习曲、复调和乐曲都已经弹熟,背完,以后的时间,便是熟练又熟练。我的钢琴老师曾跟我说,一首钢琴曲,无论是考试也好,参赛也好,光是熟练流畅还远远不够的,而是要有风格,有感情,这两点是最难把握的,它需要在时间和一次次的弹奏中,慢慢沉淀。于是,我开始听大量的钢琴CD,看很多的VCD,我试着跟随、摹仿,再渐渐融入自己的感觉和情愫。久而久之,因为加深了感情和领悟去弹,与原来弹出来的味道大不一样哦。
       高三的上半学期,大多数老师在教学生如何应付难题。我们那一年的高考是文理大综合,我所在的高中,又是沈阳市最好的重点中学,学习的难度和繁重可想而知。我在上理科课时,看着老师连绵不断地讲着,感觉云雾缭绕,像是在听天书。后来,跟老师协商之后,我便在老师讲课时自己看书。呵呵,这样做,其效果要大大地好于傻傻地去听根本听不懂的难题。
       转眼,新的一年来临了,在别人欢欢喜喜地准备迎新年时,我开始上艺术的战场全力以赴地拼杀了(备注:大多数艺术院校的专业考试多利用寒假进行)。
       一般来讲,参加专业考试,考生最好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很多艺术院校专业考试的时间都是错开的。在财力和精力能够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我建议考生尽量多去几个考场拼搏拼搏,这样,才能多积累经验,熟悉考试的形式和步骤,让自己的心理素质越加地坚不可摧。而且,就算在这所院校的专业考试中发挥上出现了偏差,那么最后在报考志愿时,还可以选择专业成绩比较优秀的学校,让自己选择的余地大一点。
       钢琴专业考试,除了要弹钢琴外,一般还少不了乐理和听力的考试。这两项,在半年前,我就开始找老师学习了。乐理,需要结合键盘去理解,然后背定义,做题,技巧性的东西不多;而听力,则是平常慢慢积累出来的。我是从7岁开始学钢琴的,因此在韵律方面,要好于“后出道”的同学。可是我却丝毫不敢怠慢,就算平常走在大街上,听到店铺里传出的流行歌曲,我也试着用记旋律和节奏的方式,在心里把它默默地记下来。时间长了,旋律和节奏的记谱便成了我的强项。这就是知识源于生活吧。
       记得我第一次参加专业考试,非常非常地紧张。那天,前夜一场雪过后,北方的天空蓝得刺眼。为了防止赶到考场后,由于手冻得冰冷而失去灵活力,妈妈特意从家里带来怀炉,让我一路上暖着手。在感受温暖中,我尽力让自己的心态平和下来。
       第一轮,先进行抽签,我抽到了比较靠前的号码。别人常说,数字靠后的人可以减少紧张感。那么我认为先考试,便可以一身轻松,不必因为前边有出色的人而给自己施加压力。我只能这么安慰着自己。
       可是,等到真的轮到我上场,坐稳后,放在钢琴上的手还是抑制不住地抖。没办法,我做了一个深呼吸,便硬着头皮开始弹了。呵,还好,一支李斯特的练习曲《一声叹息》下来,并没有出太多的错。而当我弹第二首巴哈复调时,手已经不抖了,心也平静了下来。第三首乐曲《献词》结束之后,原来的紧张感早已消失殆尽。哦,我在与自己的较量中,出色地完成了第一轮考试。而后的乐理和听力便都依仗着我平常的基本功了。
       后来,我又参加了几所学校的专业考试,成绩一次好于一次。当所有学校的艺术专业考试结束后,我重返回学校,开始最后一搏。这个时候,已经是高三下学期了。
       三四月份左右,各科都做了最后的总复习,需要看的知识点也都是最基本的。老师要我每天跟着他们的进度就可以,这样持续到六月份,我想我的成绩达到文化课的分数线是不成问题的。
       黑色的高考三天,终于过去了。没等我们在心灵上小憩一下,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估分、填志愿。艺术院校的报考与普通高校的报考基本上是一样的,不过艺术院校的专业范围更小一些,招收的人数也更少,很可能一不小心,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第二志愿也没有太大的希望(备注:2004年辽宁省艺术院校录取时,志愿分为3个批次,每个批次一、二两个顺序志愿。考生注意,各省录取规定和办法不同,一定要掌握本省政策)。因此在报考的时候,一定要非常客观地估计出自己的文化课成绩,然后再结合专业成绩,寻找适合自己的学校报考。
上了大学以后,作为艺术生的我,参加了很多次的演出和比赛,并且还拿到了非常可人的成绩。我的钢琴老师很欣慰,说我的运气好像是困龙得水一般。大学生活,让我有了一个更宽阔的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可是,我想说的是,我之所以在大学生活里过得这样得心应手,与高三时的努力和拼搏是密不可分的。它让我磨练了自己的意志,考验了自己的韧性,甚至在专业上,也从此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高三,是如此地值得我去回味。我永远忘不了那段日子,那充满了希望、渴盼,充满了战斗力的日子。也许,我们会说它是黎明前的黑暗,但当朝阳出来时,我们比谁都会更珍惜那份来之不易的灿烂。

“的各种乱象,咋就管不了了?”昨天,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副院长李未明在参加教育界分组讨论时,对当前的艺考热再度“泼”了冷水。招生乱、考试乱、学费乱……家长无法规划孩子今后出路,也为艺考乱象添了乱。

李未明表示,艺术学生的培养,必须尊重艺术规律来办事。人才质量必须从招生开始。目前,艺考招生乱象百出:一个学校要招生,某个专业录取是800:1的比例;有的是300人里面录两个人。这是招生处理不当造成的,也是家长认识不足造成的,没有好好规划。

“再说考场,1个考官在一个考场,既能考声乐,又能考西洋乐,还能考民乐、理论课,不严肃的现象很多。考官随意走动,第一次考试考生缴费,第二次还缴费,反复缴费,我们不是为了创收才收学生的,这是对考生的极度不负责任。考试过程中,三两分钟,你能看出什么来?就把考生打发了。没有艺术天赋的人,认为进入艺术之门很容易,仅仅在高三冲刺一下就可以了。”

“学艺术的贵族化同样令人担忧。国内外在艺术教育理念上差距很大。学钢琴,600元、800元、1500元甚至2000元一节课,还有的老师要求一次上两节课,学生承受不了这样的高收费。欧美顶级的艺术家,教学生也不是这么收费的。”

“我觉得艺术()热必须要冷思考,我在上届两会上就有这样的提案,艺术高考这么热并不正常,不是那么多人都是爱艺术才去学艺术的,而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李未明指出,现在很多家长认为考艺术比较容易踏进大学校门,年轻人也有很多人认为从事艺术工作成名比较快、赚钱比较快,认为这条路可能是成才的捷径,还有人认为文化课不是很好,就赶紧去学点画画、音乐等等,这种现象很多,所以很多艺术院校扩招进来的学生不是很理想,也给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舞蹈好学一些吧!如果您在天津,建议去青年宫看看,那里有专业的舞蹈培训,有芭蕾、拉丁、形体芭蕾、民族、古典等各个舞种都有。所有的舞种都有小孩班、也有成人班。喜欢哪种,就练习哪种舞蹈。还可以舞蹈考级,学员定期的有展示活动、舞会活动、比赛等等,是一个比较大的学习成长平台!青年宫也有钢琴等各种器乐培训,可以请老师给点建议!地铁3号线,津湾广场站出来就是,很方便!祝您学习成功!

真正比较起来还是钢琴比较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琴艺考文化课分数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