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腿综合症的治疗如何治疗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我儿子今年13岁,患有“不安腿综合症”。他自己说从幼儿时期就有症状了,只是当时症状轻,不知道是病,而且人小也不会表达。到也7、8岁时需要大人为他捶腿才能入睡,我上网查了才知道,他的症状完全符合“不安腿综合症”的特点。4、5年前曾到本市人民医院外科诊治,但当时医生竟然表示从未听说过这种病,由于当时症状不是太重,就没有再找医生。现在症状有加重的趋势,在网上查不到相关信息,所以特来请教各位医生:

1,这种病能不能治愈?2,如果不能完全治愈,能不能明显减轻病人的不适感?3,治疗周期及一般需要的费用大概是多少?4,有没有相关建议?谢谢!

RLS)主要表现为双下肢难以形容的感觉异常,患者被迫活动双下肢以减轻这种痛苦,常在夜间休息时加重。本病最早由英国Wills(1685)提出,其后Ekbom(1945)作过系统总结,第一次全面予以描述,故又称Ekbom综合征。主要诊断依据:在中老年、女性发病率高;表现为双下肢或四肢肌肉深部难以言状的异常痛苦感觉;多在休息或晚间欲睡时发病或症状加重;一般检查或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症状可持续多年或反复波动性发作。应与神经症鉴别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 。由于病因不十分清楚,既往大多数治疗属于经验性治疗。本文就目前对本病药物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左旋多巴是治疗帕金森病的经典药物。Akpinar(1982)首先报道用左旋多巴治疗RLS有效,它能够减少RLS患者夜间醒来的次数和缩短清醒时间。从此,左旋多巴类药物成为治疗RLS的主要用药。以后发现复方左旋多巴比左旋多巴对RLS的治疗作用更好,同时减少左旋多巴的不良反应。对早期患者,通常是在入睡前1h给予复方左旋多巴(如美多巴)50mg~250mg,可使85%的患者夜间异常感觉症状完全消失,从而提高睡眠质量。由于左旋多巴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多导睡眠描记图显示其药效维持4h,患者常在后半夜间因药效消失而醒过来,必须重复给药。复方左旋多巴的缓释剂(如息宁CR)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后半夜睡眠质量,也更适于白天需要多次给药的严重RLS患者。复方左旋多巴缓释剂不能在患者入睡前达到有效峰浓度,故对RLS患者夜间不单独应用,可以与非缓释片合用效果更好。

Trenkwalder等(1999)研究发现,经过5a治疗,PET检查显示患者黑质纹状体18F-fluorodopa 结合能力正常。临床上也未发现左旋多巴的治疗会增加帕金森病发生的危险。有人通过2a多对长期服用左旋多巴RLS患者的观察,发现70%的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疗效果,由于应用剂量较小,没有发现象帕金森病治疗中出现的异动症。

RLS患者对复方左旋多巴的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中最常见为恶心、口干,但不影响治疗。然而长期用左旋多巴治疗过程中,常出现反跳或症状加重,这两种情况限制了左旋多巴的应用,有的患者甚至被迫停药或换药。“反跳”指药效消失后症状重新出现,通常发生在清晨。对于象左旋多巴类的短半衰期药物,发生反跳的机会更多。因此,对每晚发病的RLS患者目前不主张用左旋多巴治疗,而应用半衰期长的激动药药物(包括协良行、溴隐停、罗匹尼洛、普拉克索和卡麦角林等)更合适、有效。

“症状加重”是长期左旋多巴治疗的另一个严重不良反应。Allen RP(1996)把“症状加重”总结为4种情况:(1)与治疗前比较,症状发作提前;(2)休息时出现症状的潜伏期缩短;(3)治疗有效期缩短而总体症状加重;(4) 症状从下肢发展到上肢和躯干。是否发生症状加重与RLS 基础症状的严重程度、治疗药物的类型与剂量以及治疗的时程有关。目前尚无非多巴胺能药物导致症状加重的报道。在长期多巴胺能药物治疗中,应用左旋多巴类治疗可使50%~85%的RLS患者发生症状加重。

左旋多巴类药物治疗的适用于偶尔发病的RLS患者,指每周发病少于3次或仅在白天特殊场合(如开会)发病的患者。方法是在症状预计到来前20min~30min空腹口服50mg~100mg左旋多巴,由于左旋多巴半衰期短(1h),很快起效(20min),偶尔服用也不容易发生症状加重。

由于多巴胺受体激动药有更长清除半衰期,不需要夜间重复给药。协良行、溴隐停很早以来已经代替左旋多巴类,成为治疗RLS最常用的药物[1]。近期又有很多临床对照试验证实了新型多巴胺激动药如罗匹尼洛、普拉克索对RLS的治疗作用[2-5]。新型多巴胺激动药对需要日间治疗和病情严重的患者更为重要,同时还具有耐受性好,长期应用很少发生并发症的优点[6,7]。长期多巴胺激动药治疗的患者约20%~30%出现症状加重,而服用左旋多巴的患者可高达80%。对新的多巴胺激动药正在做对照试验,早期的研究认为卡麦角林不出现症状加重[8]。但最近的一项研究否定了这种观点,在这项研究中有66个RLS患者长期口服卡麦角林,其中2人出现了症状加重,另有4人可能出现了症状加重[9]。尽管如此,该研究认为卡麦角林治疗RLS安全有效,能很好控制日间和夜间的症状。关于不同激动药在治疗RLS间发生症状加重的机率方面,目前尚无客观地对比研究。

多巴胺激动药治疗的主要适用于每日需要用药的夜间发病的RLS患者,由于激动药半衰期长,患者不必夜间起来再次服药。此外,也不会象阿片类药物一样产生依赖,且发生症状加重的机会也少于左旋多巴。

Willis最早报道鸦片类药物治疗RLS有效,其机理尚未完全明确。最近脑PET研究发现,RLS患者脑内中线疼痛系统内源性阿片物质释放增多[10],由此推测阿片类药物可能通过竞争抑制内源性阿片受体系统达到治疗目的。目前已成为该病治疗二线药物,也用于伴有症状加重的患者,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是耐受和依赖。

目前为止,少数用于该病研究的药物,如羟考酮(中效阿片类)和丙氧芬均有效。然而,所需剂量相对较大,通常达到起止痛效果的高限。阿朴吗啡既有多巴胺能作用也有阿片能作用,研究发现该药物对RLS症状和清醒状态的周期性肢体运动(periodic limb movement wake, PLMW)症状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11],并且不被单一阻断剂纳洛酮或胃复安阻断,但加用胃复安后,PLMW指数升高,提示阿朴吗啡多巴胺能作用治疗的主导地位。摘自: 医 学教 育网

阿片类药物主要用于伴有疼痛或由疼痛疾病触发的RLS患者,此外对于不能应用多巴胺激动药的夜间发病的RLS患者,也可首先考虑阿片类药物,它们较少发生耐受。

4、抗惊厥药物与苯二氮卓类

抗惊厥药物如卡马西平及近来使用的加巴喷丁也是治疗RLS有效药物。尽管既往首选卡马西平,但由于其抑制骨髓的不良反应,近来有被加巴喷丁取代的趋势,后者的治疗有效剂量为1400mg~1850mg/d。其主要适应证是伴有疼痛或由疼痛疾病所致的RLS患者[12-14]。

苯二氮卓类如氯硝安定对治疗RLS有效。然而在通常剂量0.5mg~2mg/d,它们的治疗效果轻微,其治疗作用可能通过调节睡眠起作用,而非直接抑制RLS的症状。该药物半衰期长达30h~40h,如果用于夜间发病的患者,次日早晨可出现镇静不良反应。所以这类药物主要用于经常发病(每周4次以上)而又非夜间发病的RLS患者。

很多RLS患者体内铁不足,而铁剂补充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早期研究发现血清铁蛋白每升低于50?g,则RLS症状严重,多导睡眠描记图显示患者睡眠减少。每升血清铁蛋白低于18?g,口服铁剂治疗可以明显改善RLS患者症状。当时认为如果患者血清铁蛋白不低,口服铁剂治疗效果不明显,也不会提高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但后来有不同的报道[15],有人给22个血清白蛋白正常的RLS患者静脉注射大剂量铁剂,其中21个患者的症状得到了缓解。最近有研究认为[16],RLS患者血清铁转移到脑中枢功能障碍是发病的主要原因。该研究以10个原发性RLS患者和10个无RLS症状的失眠患者做对比,两组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无显著差异,但RLS组脑脊液中铁和铁蛋白较低,而转铁蛋白则较高。

包括可乐定(clonidine)、菸酸肌醇酯、潘生丁或尼莫地平,也曾被用于治疗RLS,对某些患者也有效。

选择治疗RLS的药物与是否原发或继发无关,除非为了纠正导致本病原因,以及继发疾病的限制(如怀孕和肾功能不全)。

总之,最近有关RLS治疗研究的进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RLS已经成为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尽管该病发病率高,然而没有得到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希望本文能有助于了解该病的治疗进展,以便更多患者能够从中受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安腿综合症的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