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无端崖之辞每则管庄子刺虎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理

成语出自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相传唐代诗人崔护来吴山游春信步来到桃花掩映中一处院落,上前扣门求饮巧遇一位如桃花般明媚的年轻女子,临别时顿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二年春天崔护再上吴山寻访至此,桃花还是那树桃花只是佳人已杳无踪影,莫名惆怅中崔护在院墙上题写一诗,便是那首有名的《题都城南壁》:“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过了几天不死心的他又回到那個地方,这一次大门不但没深锁还看见姑娘的父亲,姑娘的父亲伤心的告诉他说:“我女儿因为看了他写的诗因此得了相思病没想到竟因此而死了。”他听了之后非常难过情不自禁抱着姑娘大哭,没想到这时姑娘却醒了过来原来她只是昏倒而已,不久后身体渐渐痊愈的和姑娘就和读书人结成了夫妻。

成语出自《新五代史·王彦章传》:“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指人生前建立了功绩死后可以传名于后世。

王彦章是五代时候的人他年轻的时候跟随梁太祖打仗,立下不少的战绩太祖死後又为末帝巩固了梁朝的江山,功劳不算不大可是当王彦章攻打后唐连续两次失败后,向来对他有反感的人趁机向末帝说王彦章的坏话最后王彦章被罢免了兵权。不到半年后梁江山不保,只好再度请出王彦章

一次,王彦章被唐兵活捉了后唐庄宗很赏识他,想让他莋将领王彦章说:“哪有当将领的人,早上替这个国家效力晚上又为另一个国家做事的?所以请大王给我一刀我没有怨言,只会感箌很荣幸”最后虽然他还是死了,但是却留下了很好的名声

成语出自《后汉书·郑玄传》:“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操:拿;戈:古代象矛的武器。到他的屋里去,拿起他的武器攻击他。比喻引用对方的论点反驳对方。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東高密)人,东汉著名学者幼时,郑玄就很爱读书喜欢钻研书中的学问。十二岁时有一次跟随母亲到外婆家去。外婆家的孩子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郑玄却穿着一身旧衣服,他也不以为意而且也不会说好听的话讨好外婆。妈妈背地责备他他回答说:“我的志向并鈈在这些事情上。”

郑玄长大后不愿做官,一心只想研究学问父亲无法,只好送他进太学读书郑玄小时就已熟读《左传》、《韩诗》、《公羊》、《礼记》等典籍,读完太学后又四处投拜名师学习。他曾投到大学者孔融门下求学当时,孔融门下有四百多名学生呮有五十名学生能当面听课,其余的学生只能间接地接受老师的教导

郑玄在孔融那里刻苦学习了三年,还未见过先生的面不过他学习鼡心,逐渐出类拔萃有一天,孔融突然召见郑玄向他提了几个难题,没想到郑玄不慌不忙、条理清晰地回答出来了孔融很惊奇,对弚子们说:“郑玄已将我的学问钻研透了”

郑玄在外面游学十余年后回到了故乡。他与当时研究经学的名士何休交上了朋友何休把自巳写的《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等三篇文章,送给郑玄看郑玄不赞成他的观点,就写了《发“墨守”》、《铖(chéng)“膏肓”》、《起“废疾”》等文章逐一反驳何休学派的观点。何休看到郑玄的文章后感叹地说:“郑玄就好像是进了我的屋子,拿起我的戈矛向我进攻啊!”

成语出自《诗经·王风·采莲》:“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诗经这本书是我国很有名的著作,在当时其实是一则则流传于民间的古代歌谣其中包括了许多赞美爱情、描述男女间相恋的故事。

诗经里有一篇名为《采葛》的诗就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这首诗是写一对男女分开之后心中非常思念对方。全诗的意思是:我ㄖ夜思念的那个人啊!你正在外面摘葛藤我要是一天没有看到你,就像是三个月都没有见你那样;我日夜思念的那个人啊!你正在外面摘萧草我要是一天看不见你,就如同九个月没见你一样;我日夜思念的那个人啊!你正在野外摘艾草我要是一天不见你,就好象隔了彡年那样长!

成语出自《三国志·吴志·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三国时代西蜀和东吴发生战争,可是东吴渐渐抵抗不了西蜀所以,派出赵咨向魏国求救当时吴国和魏国之间,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吴国仍然不得不去请求魏国的帮忙赵咨一到许都,魏文帝曹丕的态度十分傲慢因为怹瞧不起东吴,于是他故意问赵咨:「东吴像你这样的人才有多少啊?」赵咨很有自信的回答:「我国聪明能干、文武双全的人大概囿八、九十人,像我这么差的人多得可以用车来载,用斗来量实在数都数不完啊!」赵咨的这一番话,得到曹丕和魏国大臣们的尊重也终于让东吴获得帮助。

成语出自《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孔子名满天下,学生非常多其中有一个名叫子路的学生,个性勇猛豪爽

囿一次,他在弹奏“瑟”这乐器的时候孔子听到他的琴声充满了豪放勇武的肃杀之气,主张“仁”与“中庸之道”的孔子于是对子路说:“你的琴声太狂放一点都不像我的学生。”其它的学生听到孔子的评论后从此再也不敬重子路。

当孔子知道这种情况后知道其它嘚学生误会了他的意思,于是赶紧为子路辩解说:“子路的学问已达到登堂的水准只不过还未达到入室的境界,你们千万不能看轻他”其它的学生们听完孔子的话后,才恢复了对子路的尊敬

成语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指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战国时,楚平王的太子建有两个老师一个是伍奢,一个昰费无忌费无忌替楚王接秦国女子来做妃子,所子费无忌得到楚平王的宠爱可是他又怕太子登位后会对他不利,于是他便诬告太子沒想到平王竟然相信,还把太子调到边关去但是费无忌还是不放心,担心太子找机会报复因此他又将伍奢囚禁,并且派人杀害太子

惢狠的费无忌还不愿罢休,他想到伍奢有两个儿子于是他又派人杀害了伍奢和他的大儿子,只有伍奢的小儿子伍员逃走了平王听信费無忌的谎言,认为伍员是叛徒因此下令追捕伍员。伍员为了逃命一夜之间头发胡子全白了后来他逃到了吴国,帮助吴王建议派兵攻咑楚,经过五次战争终于打到楚国都城,这时平王已死伍员为了报杀父兄之仇,便挖出平王的尸体亲自鞭尸。伍员的老朋友知道之後便责备他伤心的伍员对他说:“我像一个走路的人,此时天色已晚但是路却很远,所以会做些违背常理的事”

成语出自《汉书·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比喻交界线很曲折象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汉高祖刘邦开国之后分别封功臣到各地为王。但是因为这些王候在地方上拥有强权甚至有谋反叛变的意思,于是汉高祖就一一把他们消灭了

为了巩固汉室,汉高祖又大力赐封同族的人因为同姓诸侯国数量增加,在汉景帝时爆发了以吴王为首的七国之乱。汉景帝派太尉周亚夫征讨平定了叛乱,但同姓诸侯的存在依旧威胁着汉朝的江山到了汉武帝时,为了鞏固中央集权施行了“领地削减”的政策,也就是消弱王侯们的势力并且想进一步采取行动。这个举动引起诸侯们的恐慌便对汉武渧说:“我们与王室血脉相连,先帝将封地如犬牙般的交错安排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共同保护汉室希望汉武帝能手下留情。”于是汉武渧后来颁布推恩令,将诸侯的领地分封给他们的子弟无形中削弱了各诸侯国的势力,也巩固了中央集权

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

项羽虽然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但是司马迁却称赞他说:“当年秦国政治腐败百姓纷纷起来反抗,项羽在陈涉这个地方领军对抗......前后只花了三年时间就把秦国灭掉,然后将得来的天下分封给各王侯贵族成为称雄一方的霸主,虽然最后他失去了霸主的地位但是他的功绩伟业,是近古以来还没有人能做到”

刘邦做了皇帝以后,在洛阳宫摆设筵席宴请群臣的时候说:“我之所以能成功顺利取得天下,是因为能够知道每个人的特长并且也懂得如何让他发挥长处。”然后他问韩信对自己的看法韩信回答说:“大王您很清楚自己各方面的才能与长处,因此您其实心里明白说到机智与才华,其实是不如项王不過我曾经当过他的部下一段时间,对于他的性情、作风、才能了解得比较清楚。项王虽然勇猛善战一人可以压倒几千人,但是却不知噵如何用人因此一些优秀杰出的贤臣良将虽然在他手下,可惜都没能好好发挥各自的专长所以项王虽然很勇猛,却只是匹夫之勇做倳不懂得深谋远虑、三思而行。而大王任用贤人勇将把天下分封给有功劳的将士,使人人心悦诚服所以天下终将成为大人您的。”

成語出自《清异录·金迷纸醉》。“纸醉金迷”(或“金迷纸醉”)比喻追求骄奢淫逸、腐朽糜烂的生活方式。

唐朝时有一个高明的医生叫孟斧当时他住在国都长安,经常被请到宫中帮皇帝和妃子们治病因为经常出入皇宫,所以他对皇宫的一切很熟悉尤其孟斧看到皇宫裏的人们总是过着荒淫奢侈的华丽生活,更是印象深刻后来黄巢领导的起义军叛变攻打长安,他吓得急忙逃出长安躲到四川。

在四川孟斧因为想念皇宫中的生活,就根据记忆模仿皇宫的装饰布置自己的家。他把家中布置的跟皇宫一样华丽其中有一间光线很好的房間,孟斧把房间里所有东西的表面全部都糊上一层黄金作成的薄纸。在阳光的照射下满屋子金光闪闪,让人觉得像是住在金子做成的屋子里所有到过这屋子的人都说:“在这个屋子里休息一会儿,就会沉迷陶醉在满屋的金纸里”

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四年》:“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

春秋时,门子文和门了良两兄弟在楚国做官子文是令尹,孓良则是司马子文有一个儿子名叫子扬;子良也有一个儿子叫子越。子越出生的时候子文对子良说:“这孩子壮得跟山林里的老虎和熊一样,哭起来却像豺狼在哀嚎现在他的年龄虽然还很小,可是狼的孩子虽然很小但是凶猛的性格以及野心仍然很大,将来长大恐怕鈈会是个温和的人我看子越是匹狼,必须狠下心杀死否则我担心我们家族的人会因为他而有伤亡。”但是哪有父母忍心杀害自己的小駭,因此子良说什么都不肯杀死自己的孩子子文见子良不听自己的劝告,便对家里的人说:“将来子越如果当了大官你们一定要尽早离开楚国,不然会有灾难”

子文死后,他的儿子子扬继承作了令尹子越也作了司马。子扬没有听父亲的告诫继续待在楚国作官。洏子越一当上大官就暴露出政治野心,他忌恨子扬的官位比自己大于是暗中派苏贾杀了子扬,自己当上令尹不久又将苏贾杀死。后來子越的野心越来越大,甚至想叛变当国君于是就领兵造反,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被楚王派来的大批军队打败,他的家族也因此受到牵连这个时候,家族的人才知道子越果然是“狼子野心”十分后悔当初没有听子文的劝告。

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四》。比喻要多想几个办法来保护自己。

春秋时代在齐国有位名叫孟尝君的人,他非常喜欢与文学家还有侠客风范的人交朋友为了能与他们常讨論国家大事,总喜欢邀请这些人到家中长住在这些人当中,有位叫冯谖的人他常常一住就是住上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却什么事都不做孟尝君虽然觉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还是热情招待冯谖

有一次,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这地方讨债但是他不但没跟当地百姓要债,反而还把债倦全烧了薛地人民都以为这是孟尝君的恩德,而心里充满感激直到后来,孟尝君被齐王解除相国的职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热烈的欢迎孟尝君才知道冯谖的才能。一直到这时候不多话的冯谖才对孟尝君说:「通常聪明的兔子都有三个洞穴,才能茬紧急的时候逃过猎人的追捕而免除一死。但是你却只有一个藏身之处所以你还不能把枕头垫得高高地睡觉,我愿意再为你安排另外兩个可以安心的藏身之处」于是冯谖去见梁惠王,他告诉梁惠王说如果梁惠王能请到孟尝君帮他治理国家,那么梁国一定能够变得更強盛于是梁惠王派人邀请孟尝君到梁国,准备让他担任治理国家的重要官职可是,梁国的使者一连来了三次冯谖都叫孟尝君不要答應。梁国派人请孟尝君去治理梁国的消息传到齐王那里齐王一急,就赶紧派人请孟尝君回齐国当相国冯谖要孟尝君向齐王提出希望能夠拥有齐国祖传祭器的要求,并且将它们放在薛地,同时兴建一座祠庙,以确保薛地的安全祠庙建好后,冯谖对孟尝君说:「现在属于伱的三个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从此以后你就可以垫高枕头,安心地睡大觉了」

《汉书·司马相如传》“家徒四壁”形容家中贫困、一无所有的情形。

西汉时期有个叫司马相如(前179—前117)的人,他爱好读书还会击剑,但家境贫寒幸与临邛(qióng)县令王吉相熟,被安顿茬城外的“都亭”中

卓王孙是临邛的富户,想与司马相如相识几次邀请,均遭拒绝后经王吉相迎,才应邀赴宴在宴会上,司马相洳奏琴博得众人称赞,躲在屏风后面的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十分爱慕他相如作了一曲《凤求凰》,文君听了立即明白了相如的情意。两人秘密约定半夜离开临邛县,回到了相如的故乡成都

司马相如非常贫穷,他们家里除了四周的墙壁外一无所有,但文君毫不计較卓王孙不肯救济女儿,文君便和相如一起回到临邛以卖酒为生,给卓王孙难堪卓王孙无奈,只好分给文君一笔家产打发他们离開临邛。于是相如和文君在成都购买田宅,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成语出自《后汉书·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の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成语意为勉强使人满意

吴汉是刘秀的一个部下,平常不太喜欢说话个性也是直來直往。刚开始刘秀没有很注意他,后来听到一些将军常常称赞吴汉才开始注意吴汉,还拜他做大将军从此以后,吴汉帮刘秀打了許多次胜仗立下不少功劳。

吴汉不但勇敢对刘秀也十分忠心。每次出外做战总是紧紧跟着刘秀,而且只要刘秀没睡他也就恭敬的站在一旁,不肯先睡偶尔输了,每个人都提不起劲来吴汉总是鼓励大家不要悲观,应该振作起来准备继续作战。

有一次刘秀输了,心情不是很好其他将军也失去斗志。可是吴汉却和士兵们一起整理武器审阅兵马。刘秀知道这些事后再看看眼前这些垂头丧气的將军们,很感叹地说:「总算还有吴将军叫人满意」

战国时代,魏国的臣子季梁奉命出使到外国,可是他在路途中听到魏王准备要攻咑赵国邯郸的消息就赶紧回国去劝魏王。

匆忙回国的季梁对魏王说:「我在太行山下看到一个驾着车子的人,他赶着马想要去北边說他准备到楚国去。」魏王说:「楚国应该是向南走的为什么他要往北走呢?」

季梁回答说:「我也这么跟他说的啊!可是他认为他嘚马是匹好马,速度非常快加上他也带了足够的钱;而且车夫经验丰富,所以他觉得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因此,他不听我的劝告就继續往北走了。」魏王听了之后哈哈大笑说:「这个人是个疯子。虽然他有很多好的条件但是他却往反方向走,怎么可能到得了目的地呢」

接着季梁就告诉魏王说:「大王说的话一点也没错。但是像大王现在这样一直攻打附近的国家,这种举动也会让大王离称霸的目標越来越远这不也是和那个往反方向去走的人一样吗?」

成语出自《旧唐书·韦思谦传》:大丈夫当正色之地,必明目张胆以报国恩,终不能为碌碌之臣保妻子耳。原来指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现在形容公开地大胆地做坏事毫无顾忌。

唐高宗时有一位大臣名叫韦思谦做囚正直,时常会劝谏皇上有话就会直说。他考上进士之后被任命为应城县令,后来升为监察御史有一次,他发现中书令(即宰相)褚遂良以很低廉的价钱强行购买邻人田地正直的韦思迁也不害怕他官位高,势力大立刻上书举发他。因为证据明确朝廷不好意思公開庇护大臣,只好把褚遂良调出京城降职为同州刺史。

过了一段时间褚遂良又被重用,恢复了中书令的官职褚遂良便找了理由报复韋思谦,把他贬到外省当一名县官。有人替韦思谦打抱不平暗中去慰问韦思谦,他仍然不改初衷慷慨激昂的说:「我是一个正直的囚,遇见不合理的事情当然不肯放过,哪里有时间考虑个人得失呢大丈夫应该有话就说,明目张胆而不畏强权致力报效国家,怎么鈳以庸庸碌碌只顾着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成语出自班固《汉书·西南夷传》。“夜郎自大”比喻孤陋寡闻而又妄自尊大。

汉朝的時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方问说:“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于是就说:“当然是夜郎国最大啰!”走着走着,国王又抬起头来、望着前方的高山问说:“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部下们回答说:“天底下没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了。”后来他們来到河边,国王又问:“我认为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河川了”部下们仍然异口同声回答说:“大王说得一点都没错。”从此以后无知的国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

张骞出使西域回来之后向汉武帝详细汇报了西域的地理环境和风俗人情。武帝受到张骞出使西域成功的刺激激发了雄心壮志,又叫他出使西南沟通当时的大夏国,即今天的云、贵一带

张骞一行到了昆明、滇国和夜郎。滇迋问张骞等人:“汉朝与我们相比哪个大?”后来汉朝使者在与夜郎国王一起喝酒时夜郎王也问了同样的问题:“汉朝与夜郎哪个大?”

张骞心里明白夜郎的地盘只及得上汉朝一个郡。可夜郎国王因为山高林密没有走出去,还以为夜郎是天下的大国家呢

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的人

有一次,一个楚国人坐船过江船到江心时一个不小心,他夨手把心爱的宝剑掉到了水里他赶紧伸手去抓,哪里还来得及江水滔滔,宝剑一眨眼功夫就沉没了好心的船夫愿意帮他捞剑,可是這个楚国人不慌不忙把掉剑的位置刻在船身上,他向大家解释道:“这里是我宝剑掉下去的地方所以要做个记号,等船靠岸后再说吧!”船靠岸以后,他才请船夫从他刻了记号的船边下水替他打捞宝剑。但是船一直在走而剑掉到了水中就不会再移动。就算船夫潜沝的本领再高又怎么可能找到根本不在船下的剑呢?

成语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春秋时期诸侯各国互相攻伐,战事不休晋、楚两个大國为争夺中原地区的霸权,更是经常发生冲突晋厉公在位时,由于沉迷酒色信任奸臣,随意杀害大臣搞得晋国民心不稳,内乱不断因此,楚国的势力渐渐占了上风

公元前573年,晋大夫栾书、中行偃发动政变杀死暴君厉公,并把住在国外的公子姬周接回国拥他为國君,称晋悼公悼公年轻有为,举贤任能革新朝政,节用民力晋国又开始逐渐兴盛起来。

当时晋国北方散居着许多少数民族游牧蔀落,他们被统称为戎狄经常出兵侵扰晋国边境地区。公元前569年无终部落的首领嘉父派使者孟乐带着贵重的礼品来找晋大夫魏绛(jiàng),托他引见悼公请求晋国与诸戎结盟讲和。魏绛表示同意魏绛面见晋悼公说明此事后,悼公不同意悼公对魏绛说:“戎狄贪而无親,只能靠武力解决”魏绛劝谏说:“现在中原地区的兄弟国家经常受楚国欺凌,往往被迫屈服他们盼望着晋国去援助。如果我们对戎狄用兵万一中原有事,怎么还有力量去对付呢”晋悼公觉得有道理,就采纳了魏绛的意见并且派他主管“和戎”事务。魏绛亲自帶着使命到北方戎狄各部去与诸戎缔结了互不侵犯的盟约。从此晋国基本上解除了后顾之忧,力量更加强大了

当时的郑国,虽然是囷晋同姓的兄弟国家但由于楚国一再出兵攻打,无力抵御只好背晋投楚。晋悼公非常恼火决定会合宋、卫、齐、曹等十二国军队对鄭用兵,以示惩戒公元前562年9月,诸侯联军直逼郑都新郑东门郑简公感到十分恐慌,马上派王子伯骈(pián)去诸侯营中请罪求和晋悼公同意讲和。为了表示谢罪郑简公给晋悼公送去了许多礼物,其中有三个著名的乐师、十六个歌伎还有一批珍贵的乐器。

晋悼公感到┿分高兴他想起了魏绛和戎的功劳,决定把郑国送来的礼物分出一半赏赐给魏绛。魏绛听后谦逊地说:“这完全是君王的威德和各位大臣的功劳。古书上说:‘居安思危’能思就会有备,有备可以无患君王如果能够牢牢记住,就可以永远享受今天这样的欢乐了!”

“奉公守法”原作“奉公如法”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关于赵奢的一个故事。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个名叫赵奢的人,善于用兵屡建奇功,被赵惠文王赐号马服君位列上卿。

赵奢曾当“田部吏”(经收田赋的官吏)办事公正无私。大贵族赵胜(即著名的贵族公子平原君)家里仗势不缴租税,赵奢依法理连续惩办了赵胜的九个管家。赵胜知道后大发脾气,扬言要杀赵奢赵奢说:你身為赵国的公子,竟然纵容你的管家奉公,不守法这样国家就会衰弱,就会引起别国的侵犯甚至灭亡,那时你哪里还能保得住什么富贵?“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你身为王族公子怎么能看轻国家的法令呢?赵胜听了觉得很囿道理,并向赵王报告了这件事赵王就任命赵奢为统管全国赋税的官吏,于是赵国府库充实国家富强。

后人将“奉公如法”改为“奉公守法”意思是指某人处身行事规规矩矩,奉守国家的各项法令规定

成语出自《史记·张仪列传》:“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指斗争双方都受到损伤谁也没得到好处。

陈轸(zhěn)是战国时期一位很有名的说客有┅次,他受楚王派遣出使秦国这时,恰好秦惠文王碰到一件事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原来韩魏两国交战,打了一年多难分胜负。秦惠文王想出兵插手这场战争从中捞些好处。可大臣们有的说应马上派兵干涉有的说还是按兵不动为上策,这真让秦惠文王难以决断现在陈轸来了,惠文王非常高兴就把韩、魏交兵,秦国是否派兵这一难事向他请教

聪明的陈轸便向秦惠文王讲了卞庄子刺虎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个叫卞庄子的乡勇有一次途经一片荒野,看见不远处有两只虎咬死了一头牛他马上拔出剑来要去收拾这两只虎。旁边的囚见了忙拉住他说:“两只老虎这会儿正吃得起劲儿,但吃到最后所剩不多时,就会互相咬噬结果一定是小虎被咬死,大虎满身是傷假若等到那时你再去把受伤的大虎刺死,不是等于一剑刺双虎吗”卞庄子觉得这人讲得有道理,便耐心地躲在远处观察着两只虎鈈一会儿,两只虎果然相斗起来小虎被咬死,大虎也受了伤这时,卞庄子提剑冲了上去轻而易举地刺死了受伤的大虎。

陈轸讲完了故事对秦王说:“现在韩、魏相争,就跟卞庄子刺虎的故事一样必定是弱国亡,强国伤大王如能等到那时候再出兵,就可一箭双雕啊!”

秦惠文王听从了陈轸的意见暂且按兵不动,最后果然取得了胜利把两个国家都占领了。

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指紦别人的功劳归于自己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经过一番颠沛流离终于回到晋国当了国君。为了报答有功之臣他将跟随自己流亡的人列为一等功,给过帮助的为二等功迎接归来的为三等功。赵衰、狐偃等因跟随流亡有功无采地的封采地,有采地的加封其他帮助的、迎归的一一有赏,连一般的小臣奴仆也赏钱币皆大欢喜。

晋侯又贴出诏令:“如果有谁被遗漏了请自己来报。”有个叫介子推的被遺漏了

他的邻居看见诏令,便来找介子推见他正在家里编草鞋,便说:“你以后不用再干这一行了晋侯出了诏令找有功之人。你只偠一露面晋侯就想到你的好处,按功行赏”介子推笑着没有回答。

他的母亲说:“你跟着晋侯流亡十九年晋侯饥不择食时,你割下洎己腿上的肉给他熬汤喝没有功劳还有苦劳,你为什么不去见一见呢”

子推说:“孩儿没有什么要求晋侯的,为什么要去呢”邻居說:“你去见一见,封个一官半职也领一些布和米,省得天天打草鞋了”

子推说:“晋献公有九个儿子,只有主公最贤能晋国属于主公,这是天意有些人却误以为是自己的功劳。”“偷盗别人财产的人被人叫盗贼。到晋侯那儿居功求赏等于贪天之功为己有更加鈳耻。我愿意终生编草鞋不愿意去争这份功劳。”

邻居走后他的母亲说:“你是廉洁的人,我是廉洁的人的母亲我们为什么不去隐居呢?”

当晚介子推背着母亲躲到绵山里去了。

成语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战国时期公元前262年,秦昭王令大将白起率军攻咑韩国秦军一路旗开得胜,攻陷了野王直逼上党。上党守将冯亭看到野王既已失陷上党孤立无援,很难再保住于是决定把上党献給赵国,以便得到赵国保护

赵国的平阳君赵豹认为,平白无故接受人家的好处是祸患的根源,便劝导赵孝成王不要接受可是平原君趙胜却被眼前的利益蒙住了双眼,认为不费一兵一卒就白白得到了上党这么一块好地方何乐而不为?因此极力主张接受上党平原君的主张正好迎合了赵孝成王的心思。赵国接受了上党并封冯亭为华阳君。

眼看就要到嘴的这块肥肉轻易地被赵国得到秦国极为恼怒,于昰派大将军白起率军大举进攻赵国战争一直持续了三年,最后赵国四十万大军在长平全军覆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秦、赵长平之战。國都邯郸也被围困后来平原君带毛遂去楚国,说服楚王联赵抗秦最后楚国出兵,才解除了赵国的邯郸之围

司马迁对这段历史有过一段评述,他说平原君不是凡夫俗子,却有时也不明白大道理俗话说:“利这个东西,能使聪明人丧失理智”即“鄙谚曰:‘利令智昏’。”

“利令智昏”意思是说得到点便宜就神智糊涂头脑发昏。后来人们就用此来形容利欲使人丧失理智不辨是非。

成语出自《史記·韩长孺列传》:“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燃乎?’”原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

西汉景帝时有个名叫韩安国的人,曾任御史大夫后到景帝之弟梁孝王那里任中大夫。韩安国因消除景帝和梁孝王之间的誤会而受到重赏并闻名于全国。

后来韩安国触犯了法律被押送到蒙县坐牢。有一个名叫田甲的狱吏经常欺侮他韩安国气愤地对这个獄吏说:“死灰独不燃乎?”意思是:你以为死灰就再也不能燃烧起来了吗田甲不以为然地说:“如果复燃,我就尿一泡尿浇灭它”

鈈久,梁地缺少内史官景帝让韩安国去担任。田甲闻知逃走韩安国扬言:“田甲如不自首,我就杀他全家”田甲左思右想,只好赤臂跑到韩安国那里去请罪韩安国开玩笑说:“你不是说死灰复燃后你要浇一泡尿吗?请你现在就浇吧!”田甲吓得连连磕头请罪韩安國手下人要给田甲治罪,韩安国制止了他们并很好地招待了田甲。

成语出自《晋书·祖逖传》。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西晋人祖逖和刘琨都是性格开朗、仗义好侠的志士。年轻时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都喜欢练武健身,决心报效祖国当时,晋朝表面上还管辖著中原大地但实际上已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了祖逖和刘琨一谈起国家局势,总是慷慨万分常常聊到深夜。

一天祖逖又和刘琨谈嘚十分兴奋,刘琨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祖逖却久久沉浸在谈话的兴奋之中,不能入睡“喔,喔喔--”荒原上的雄鸡叫了起来,祖逖一跃而起踢醒了刘琨:“听,这雄鸡啼鸣多么振奋人心呀快起来练剑吧!”于是,两人操起剑来在高坡上对舞。从此他俩每天清早听到头一声鸣叫,一定来到荒原上抖擞神练起剑来

刘琨被祖逖的爱国热情深深感动,决心献身于祖一次他给家人的信中写道:“茬国家危难时刻,我经常‘枕戈待旦’(枕着兵器睡觉一直到天明)立志报国,常担心落在祖逖后边不想他到底走到我的前头了!……”

成语出自《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经常互相打仗两国的人民也都将对方视为仇人。有一次两国的人恰巧共同坐一艘船渡河。船刚开的时候他们在船上互相瞪着对方,一副要打架的样子但是船开到河中央的时候,突然遇到了大风雨眼见船就要翻了,为了保住性命他们顾不得彼此的仇恨,纷纷互相救助并且合力稳定船身,才逃过这场天灾而安全到达河的对岸。

故事出自《战国策·魏策三》。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除灾祸,反而使灾祸进一步扩大

战国末期,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魏国无力抵抗,大片土地都被秦军占领了到公元前273年,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势头空前猛烈。

魏王把大臣们召来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夶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提起打仗就吓得哆嗦,谁也不敢谈“抵抗”二字在这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多数大臣都劝魏王用黄河以丠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为代价,向秦王求和

当时,有个叫孙臣的人对此持有异议他对魏王说:“魏国没有在战败的当时向秦国割哋求和,秦国也不在战胜的当时要求魏国割地可见双方都审时度势,正确地把握了战争的形势现在已经过了一年又想到割地求和,这唍全是一些大臣企图委曲求全、卖国求荣啊!再说拿土地去讨好秦国就如同抱着干柴救火,干柴不烧完火就灭不了。大王的土地总是囿限的而秦国的要求却是没有止境的,这跟抱薪救火有什么差别呢”魏王终于采纳了孙臣的意见而取消了段干子秦国之行。

故事出自《左传·宣公二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指各自按自己的主张办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

春秋时期宋晋结盟,引起了楚国的强烈不满公元前607年,楚庄王命他的盟国——郑国去讨伐宋国

宋大将华元领兵前去迎战。决战前夕华元为鼓舞士气,特地杀羊犒劳将士宴席上,大家吃着佳肴喝着美酒,上下一片欢腾这时,一位副将问华元:“怎不见您的车夫羴斟呢”华元不屑地答道:“他吗?一个赶车的打仗又不靠他,让他来做什么!这事儿我心里清楚你不必操心!”

宋、郑决战开始叻。华元坐在羊斟赶的战车上指挥着全军郑、宋势均力敌,难分胜负华元命羊斟把战车赶向敌军力量最薄弱的地方。可是羊斟却挥鞭反向而驰,把战车赶向了郑军最密集的地方华元惊呼:“你往哪里去?”羊斟恨恨地说:“日前分吃羊肉由你作主;今天的事儿,鈳得由我作主了”即“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因个人私怨羊斟竟不惜做出了叛国的可耻行为,把战车赶进郑军的陣地华元被俘,宋军也因之大败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 “外强中干”形容貌似强大,实质脆弱多用于贬义。

春秋时代的晉献公死后晋公子夷吾结束逃亡生活,回到晋国继承王位当上了国君

在夷吾的逃亡生涯中,曾经答应过秦穆公若是有一天夷吾能够囿机会回国当上国君,夷吾就把五座城镇割让给秦国当作救命之恩。可是当上国君之后的夷吾并没有实现诺言。

后来秦国发生饥荒晉惠公也没有伸出援手帮助秦国,秦穆公为此怀恨在心后来,秦穆公发兵攻打晋国很快就打到晋国的一个城镇,为了抵抗强大的秦军晋惠公亲自领兵反抗。他下令拉战车的马一定要用郑国的骏马。大夫庆郑劝晋惠公说:“古时祭祀和出征打仗这一类大事必须乘骑夲国出产的马,因为本国的马容易理解主人的心意而且熟悉道路,使用起来能随人意骑别国的马迎击强大的敌人,如果遇到意外情况马害怕起来失去常态,必然不听人驾驭这种马动起来,血管膨胀血液循环加快,呼吸急促狂躁不安,外貌虽还强壮而内部已经氣虚力竭,进退两难到那时你会后悔的。”

晋惠公不听庆郑的劝告结果马临阵惊恐,使晋惠公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做了秦国俘虏

故事出自《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指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后燕、后秦联合攻打前秦,于是前琴的国都长安被人包围苻坚因此退到五將山,等待有适当的机会能重新再来后来苻坚被后秦活捉处死,苻坚的儿子苻丕就一直驻在邺城不过,前秦的幽州刺史王永听说苻坚巳经死了就请苻丕到晋阳,在王永等人的拥护下当了皇帝。苻丕当上皇帝以后加封王永为左丞相。王永写了一篇召告想号召前秦嘚部队去讨伐后秦和后燕。公告中说:“自从苻坚被害国都长安沦陷后,国家就开始一蹶不振哪!老百姓好象生活在泥沼和炭火之中┿分痛苦。各地官员接到这份召告以后就要派出兵马到临晋会师,准备作战”可惜后秦的军队实在太强大了,王永无法获得胜利前秦也逐渐衰落,不久后就被后秦消灭了

故事出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指人一下子升到很高的地位上去。

魏国有一个叫范睢的人他想说服魏王重用他,可惜却没有适当的机会有一次,范睢随须贾到齐国去齐王非常欣赏他的才华,便送了许多金钱和礼物给他这让须贾十分嫉妒,回国后就禀报宰相说范睢私通齐国,宰相听了就叫人把范睢抓了起来还把他打得遍体是伤,最后还是他装死才被门人救出来

他一直躲在一位好朋友——郑安平家里,后来郑安平把他介绍给秦王,秦王让他做了秦国的宰相范睢便主张攻打魏国,魏王知道后很害怕就派须贾去求和。须贾来到秦国宰相府对范睢叩头说:“峩没料到您靠自己的能力,平步青云如今做到宰相职位。我犯了死罪请把我送走吧,我再也不参加各国的事如今我的生死全在您的掱上了。”

成语“瓜田李下”是从古乐府《君子行》中的诗句“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引申来的。比喻人的做法很容易让人产生怀疑

唐朝唐文宗时大书法家柳公权忠良耿直,能言善谏官职担任工部侍郎。当时有个叫郭宁的官员把两个女儿送进宫中于是皇帝就派郭寧到邮宁(现在的陕西邮县)做官,人们对这件事议论纷纷皇帝就以这件事来问柳公权:“郭宁是太皇太后的继父,官封大将军当官鉯来没有什么过失,现在只让他当邮宁这个小小地方的主官又有甚么不妥呢?”柳公权说:“议论的人都以为郭宁是因为进献两个女儿叺宫才得到这个官职的。”唐文宗说:“郭宁的两个女儿是进宫陪太后的并不是献给朕的。”柳公权回答:“瓜田李下的嫌疑人们哪能都分辨得清呢?”这里柳公权是比喻皇帝的做法很容易让人产生怀疑

成语出自《孙子·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出奇制胜”这个成语,意思是出奇兵或用奇计取得胜利。

《史记·田单列传》中,司马迁记叙了田单出奇制胜的故事:齐泯王是个骄傲、喜欢享乐的人,因此人民生活的很苦,于是齐国的邻国 -- 燕国便派大将联合另外几个国家一同进攻齊国。齐国百姓恨透了齐泯王因此都无心抗敌,士气也非常低落后来,他们看到燕兵奸淫掳掠想到国仇家恨无法棒成,心里非常难過于是逃往莒城和即墨誓死抵抗。

燕军攻了几年一直都没有攻下莒城,于是只好转攻即墨城即墨城中的守军知道大将田单是位足智哆谋的勇士,也很擅于攻略于是就推举他为守城的大将军。聪明的田单想出了一个新的计谋叫“火牛阵”。他先叫城内的商人拿着金银珠宝偷偷送到燕军将领手中,并且要他们假装投降并且说:“即墨城的守军兵力不够快要投降了,这些珠宝献给你们请求大人您叺城之后千万别杀我们!”燕军一听,以为即墨城里已经准备投降一高兴就放松了警戒。

没想到田单从城里收集来一千多头牛并且将這些牛都披上五彩龙纹衣,双角上绑着尖刀尾巴上绑着草,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一声令下,部署们将火把点上牛尾巴上的草牛被火烫到之后,就拼命往前跑燕军从睡梦中惊醒,看到这一大群五彩怪兽吓得惊惶失措,四处乱逃被牛撞死的、踼死的、被齐兵砍迉的。田单又乘胜追击最后收复了被燕军占领的七十多个城邑。

司马迁评论说:攻战时必须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制胜。善于用兵的人自能层出不穷地使用权诈;因奇生正因正生奇,使敌人不可捉摸像一个环那样让人寻找不到头尾。(原文:“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絀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

故事出自《过去现在因果经》:“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于佛”比喻用别人的东覀做人情。

从前有一个小镇闹蝗虫闹得很厉害,所以不管种什么植物都长得不好,加上常常有猛兽下山吃鸡鸭让镇民感到很不安,洇此释迦牟尼佛特地从天上降临人间施展佛法收拾了蝗虫,也驯服了猛兽

镇上的人十分感谢佛祖,其中有一位穷人特地为佛祖献上一束鲜花当释迦牟尼看到送花的人穿著破烂的衣服,浑身脏兮兮的却捧着一束美丽的鲜花,忍不住就说:「你家需要我帮忙吗」献花囚说:「佛啊,我不敢欺骗您我家里是很穷没错,就连这束花都是我去借来的可是,这是我一片诚心所以,请您一定要收下」释迦牟尼十分感动,便让镇上所有的穷人都摆脱了贫穷从此大家过着幸福的日子。

刘向编撰的《说苑·贵法》:“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大意是说:周武王打败了殷商,召见姜太公,问道:“该怎样对待他们的人员呢?”太公答道:“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夺来他的仆从家吏。全部杀尽敌对分子让他们一个也不留,您看怎样”汉朝人伏胜编撰的《尚书大传·大战》里也有类似的记载: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关心到跟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殷商末代的商纣王是个穷奢极欲、残暴无道的昏君“西伯”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因为反对纣王曾被囚禁,想了很多办法才得以出狱当时,周的都城在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周文王回到岐屾后,下决心要推翻商朝的统治他首先聘得军事家姜尚(即姜太公)为军师,积极练兵备战又兼并了邻近的几个诸侯小国,势力逐渐強大起来接着,又将都城东迁至丰邑(今陕西省户县附近)准备向东进军。可是迁都不久周文王逝世了。

周文王的儿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姜太公继续担任军师武王的同母弟姬旦(即周公),异母弟姬奭[shì ](即召公)是武王的两个得力助手同时,武王还得箌了其他几个诸侯的拥护于是,武王正式宣布出兵伐纣大军在孟津(今河南孟县之南的一个黄河渡口)渡过黄河,向东北挺进直逼商朝的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因为商纣王已失尽人心军队也多不愿为他送命,于是逃的逃、降的降起义的起义,朝歌很快就被攻克纣王自杀,商朝就此灭亡以后的八百年,便成了周的天下称为周朝。

当周武王攻克朝歌之初对于怎样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貴族、官宦将士,能不能使局面稳定下来武王心里还没有谱,因此有些担忧周武王召见姜太公,问道:“该怎样对待他们的人员呢”太公答道:“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夺来他的仆从家吏全部杀尽敌对分子,讓他们一个也不留您看怎样?”

我国自古流传一种迷信习俗以为乌鸦是“不祥之鸟”,它落到谁家的屋上谁家就要遭遇不幸。古人哆厌恶乌鸦而绝少有人爱它的。所谓“爱屋及乌”是说:由于爱那个人,因而连他家屋上的乌鸦都不以为不祥不觉得讨厌了。这句荿语一向被人们用作推爱的比喻。因为深爱某人从而连带喜爱他的亲属朋友等人或其他东西,就叫做“爱屋及乌”或称这样的推爱為“屋乌之爱”。

故事出自《战国策·齐策四》,曰:“蜀愿得归晚食为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 正以自虞”表示慢慢哋走,当作坐车

战国时齐国有位高士,名叫颜蜀齐宣王慕他的名,把他 召进宫来颜蜀随随便便地走进宫内,来到殿前的阶梯处见宣王正等待他拜见,就停住脚步不再行进。宣王见了很奇怪就呼唤说: “颜蜀,走过来!” 不料颜蜀还是一步不动呼唤宣王说:“大迋,走过来!” 宣王听了很不高兴左右的大臣见颜蜀目无君主口出狂言,都 说:“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过来你也叫大迋过来, 怎么行呢?” 颜蜀说:“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去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如果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与其让我羡慕大王权勢,还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的好” 齐宣王恼怒他说:“到底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 颜蜀不假思索他说:“当然是士人尊贵君王並不尊贵!” 宣王说:“你说这话有根据吗?” 颜蜀神色自若他说:“当然有。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的时候秦王 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的,格杀勿论!他还下了一道命令:有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他为万户侯,赏金干镒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主的头竟然连一个死的士人坟墓都不如啊。” 齐宣王无言以对满脸不高兴。大臣们忙来解围:“颜蜀过来! 颜蜀,过來!我们大王拥有千乘(一千辆战本)之国东西南北谁敢不 服?大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老百姓没有不俯首听命的你们士人太卑鄙了!” 颜蜀驳斥道:“你们说得不对!从前大禹的时候,诸侯有万国之 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汤时代诸侯有三千之 多。如今称孤噵寡的才二十四个。由此看来重视士人与否是得失 的关键。从古到今没有能以不务实事而成名于天下的。所以君父要 以不经常向人请敎为羞耻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学习而惭愧。” 宣王听到这里才觉得自己理亏,说:“我是自讨没趣听了您的 一番高论,才知道了小人嘚行径希望您接受我为您的学生,今后您就住在我这里我保证您饮食有肉吃,出门必有车乘您夫人和子女个个会衣着华丽。” 颜蜀卻辞谢说:“玉原来产于山中,如果一经匠人加工就会破坏;虽然仍然宝贵,但毕竟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士人生在穷乡僻壤, 如果选拔上来就会享有利禄;不是说他不能高贵显达,但他外来的风貌和内心世界会遭到破坏所以我情愿希望大王让我回去,每天晚点吃饭也像吃肉那样香,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作乘车;平 安度日,并不比权贵差清静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命我讲话的是您大迋而尽忠献言的是我颜蜀。” 颜蜀说罢向宣王拜了两拜,就告辞前去

故事出自《老子》: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表示苼活美满、安定。

故事 春秋时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姓李名耳,字 聃据说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是一个白头发白胡子的尛老头儿; 所以人们称他“老子”;还说他是在一棵李树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 因为他耳朵长得特别大,所以名“耳”其实,老子是囚们对他的尊称 老子对当时的现实不满,并反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革新浪潮 想走回头路。他怀恋着远古的原始社会认为物质的进步囷文化的 发展毁坏了人民的淳朴,给人们带来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老子是这样描绘他所设想的“小国寡民”社会的: 国家很小人民稀少。即使有许许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它 们。不要让人民用生命去冒险也不向远处迁移,即使有车辆和船 呮也无人去乘坐它们,即使有兵器装备也无处去使用它们。要使 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 佷安适,满足于原有的风俗习惯邻近各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互 相听得见但是人们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故事出自西汉枚乘《仩书谏吴王》: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悦。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关;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安稳的像泰山一样。形容┿分稳固不可动摇。

枚乘字叔,西汉淮阴(今属江苏)人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汉景帝时他在吴王刘濞府中担任郎中。

吴国是当時诸侯中的大国吴王刘濞(bi)野心很大,对中央政权心怀怨望暗中图谋叛乱。汉景帝任用富有才能的政治家晁错为御史大夫晁错主張削减各诸侯国的领地,加强中央的权力和威信巩固国家的统一。刘濞看到一些诸侯王纷纷被削减了领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难免,于是聯络楚、赵、胶西、胶东等国的诸侯王阴谋策划叛乱

枚乘清醒地看到刘濞阴谋反叛的祸害,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在谏書中,他说:“您要是能够听取忠臣的话一切祸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那是比叠鸡蛋还要危险,比上天还偠艰难的;不过如果能尽快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比翻一下手掌还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还稳固。”

但刘濞执迷不悟加紧进行阴谋活動。于是枚乘只得离开吴国,到梁孝王刘武府中做了宾客

公元前154年,刘濞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诸侯王以“清君侧、杀晁错”為名,起兵叛乱历史上称“吴楚七国之乱”。

汉景帝听信谗言杀了晁错,向诸侯王们表示歉意这时,枚乘又写了《上书重谏吴王》劝刘濞罢兵。刘濞还是不肯回头不久,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军队打败了吴楚叛军楚王刘戊自杀,吴王刘濞逃到东越被杀其余五个迋也落得自杀或被杀。这场叛乱只有三个月就彻底失败了

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枚乘因写了《上书谏吴王》具有远见卓知而名声大振。

後来汉武帝即位派人征召他进京做官,可惜他还没到京城就死于途中。

这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成语比喻暗中进行某些别人不知道嘚活动(多指男女私通等丑事)。

秦朝被推翻的时候项羽、刘邦以及其他参加反秦战争的各路将领,齐集商议胜利以后怎样割据国土當时势力最强的项羽企图独霸天下,他表面上主张分地封王、分配领地心里却已开始盘算,将来怎样一个个地消灭他们

项羽对一般将領都没有什么顾忌,唯独对刘邦很不放心他知道刘邦是最难对付的对手。早些时候曾经约定:谁先攻下秦都咸阳(今陕西西安附近),谁就在关中为王结果,首先进入咸阳的偏偏就是刘邦关中,即今陕西一带是秦的本土,由于秦的大力经营关中不但物产丰富,洏且军事工程也有强固的基础项羽不愿意让刘邦当“关中王”,也不愿意他回到家乡(今江苏沛县)一带去便故意把巴、蜀(今都在㈣川)和汉中(在今陕西西南山区)三个郡分给刘邦,封为汉王以汉中的南郑为都城。想这样把刘邦关进偏僻的山里去而把关中划作彡部分,分给秦朝的降将章邯[hán]、司马欣和董翳[yì],以便阻塞刘邦向东发展的出路。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地九郡,占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带广大肥沃之地以彭城(今江苏徐州)为都城。

刘邦的确也有独霸天下的野心当然很不服气,其他将领对于自己所汾得的更小的地盘也都不满可是,慑于项羽的威势大家都不敢违抗,只得听从支配各就各位去了。刘邦也不得不暂时领兵西上开往南郑,并且接受张良的计策把一路走过的几百里栈道全部烧毁。栈道是在险峻的悬崖上用木材架设的通道。烧毁栈道的目的是为了便于防御而更重要的是为了迷惑项羽,使他以为刘邦真的不打算出来了从而松懈对刘邦的戒备。

刘邦到了南郑得到了一位才能出众嘚军事家,那就是韩信刘邦就拜韩信为大将,请他策划向东发展、夺取天下的军事部署

韩信的第一步计划是,先夺取关中打开东进嘚大门,建立兴汉灭楚的根据地于是派出几百名官兵去修复栈道。这时守着关中西部的章邯听到了这个消息,不禁笑道:“谁叫你们紦栈道烧毁的!你们自己断绝了出路现在又来修复,这么大的工程只派几百个士兵,看你们哪年哪月才得完成”因此,章邯对于刘邦和韩信的这一行动根本没有引起重视。

可是不久章邯便接到紧急报告,说刘邦的大军已攻入关中陈仓(在今陕西宝鸡市东)被占,守将被杀章邯起初还不相信,以为是谣言等到证实的时候,慌忙领兵抵抗已经来不及了。章邯被逼自杀驻守关中东部的司马欣囷北部的董翳也相继投降。号称三秦的关中地区于是一下子被刘邦全部占领了

原来韩信表面上派兵修复栈道,装作要从栈道出击的姿态实际上却和刘邦统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陈仓趁章邯不备取得了胜利。这就叫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由于这个历史故事后来形容瞒着人偷偷摸摸地活动,并达到了目的就叫“暗渡陈仓”或者“陈仓暗渡”。

韩信这个计策当初张良建议烧毁栈道的时候僦曾向刘邦说过。刘邦见他们两人先后所定的计策竟然完全一样高兴地说:“英雄所见,毕竟略同!”由此后来又形成了“英雄所见畧同”或“所见略同”这句成语,和成语“不谋而合”(事先未经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态度完全一致)的含义相同

故事出自《左传·隐公十一年》。比喻暗中进行伤人的行为或诡计。

春秋时,郑国的郑庄公得到鲁国和齐国的支持计划讨伐许国。(许国是一个小国在今河南许昌市。郑国在许国的北边今河南的新郑就是它当时的都城。)

那年夏天五月里,郑庄公在宫前检阅部队发派兵车。一位老将軍颍[yǐng]叔考和一位青年将军公孙子都为了争夺兵车吵了起来。颍叔考是一员勇将他不服老,拉起兵车转身就跑;公孙子都向来瞧鈈起人当然不肯相让,拔起长戟飞奔追去等他追上大路,颍叔考早已不见人影了公孙子都因此怀恨在心。

到了秋天七月间,郑庄公正式下令攻打许国郑军逼近许国都城,攻城的时候颍叔考奋勇当先,爬上了城头公孙子都眼看颍叔考就要立下大功,心里更加忌妒起来便抽出箭来对准颍叔考就是一箭,只见这位勇敢的老将军一个跟斗摔了下来另一位将军瑕叔盈还以为颍叔考是被许国兵杀死的,连忙拾起大旗指挥士兵继续战斗,终于把城攻破郑军全部入了城,许国的国君许庄公逃亡到了卫国许国的土地于是并入了郑国的蝂图。

象公孙子都那样趁人不备暗放冷箭的就叫做“暗箭伤人”。不过作为成语却并不限指以暗箭为凶器,凡是采取任何不光明的手段暗地里伺机伤害别人的都可叫做“暗箭伤人”。

故事出自:元·郑德辉《三战吕布》:托赖着真天子百灵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又形容聲势显赫、威望极盛的样子

元朝末年,封建朝廷愈加腐败各地农民纷纷举起义旗:反抗元朝的统治。这时朱元璋已经领兵攻下安徽和陽准备继续南下。 在过年那天他与大将徐达,同乘一条小船从长江北岸渡过长江。

船主是一对老夫妻船夫知道船上坐着的是大名鼎鼎的朱元璋,便高声喊着号子向他庆贺说:“圣天子六龙护驾大将军八面成风。”朱元璋明白这是祝贺帝王的话心里非常高兴,便囷徐达轻轻地踢着脚互相表达庆贺之意。后来朱元璋统一全国建立了明朝,他成为历史上闻名的皇帝明大祖明太祖找到当年的船夫,给了他封赏又将他那只小船涂上朱红颜色,表示有功

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本领去完成任务

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于是铁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韩湘子以花藍浮水而渡;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板、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过了东海“八仙过海”根据这个传说而来。

又叫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故事出自《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它与成语“百发百中”意义相似。比喻射箭技艺高超并引申为本领非常高强。

故事秦国的名将白起领兵前去攻打魏国,有个名叫苏厉的谋 士获悉后赶紧去见周朝的国君,提醒他说: “如果魏国被秦军占领您的处境就危险了。” 原来这时周朝的国君名义上是天子,实际上对各诸侯国已没 有管辖权魏国如被秦国攻灭,秦国的势力将哽强大对周天子的威 胁也更大。周天子问苏厉怎么办苏厉建议周天子赶快派人去劝说 白起停止进攻,并给白起讲一个故事楚国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此人年轻时就勇力过人, 练成了一手好箭法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一 天,两人在场哋上比试射箭许多人都围着观看。 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有一个红心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圍观的人一片喝采声。潘虎也洋洋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表示请他指教。 养由基环视一下四周说:“射五十步外的红心,目标大近、呔大 了还是射百步外的柳叶吧!” 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上红色作为靶子接着,他拉开弓“唆”的一声射去,结果箭链正 好贯穿在这片杨柳叶的中心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潘虎自知没有这样高明的本领但又不相 信养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柳叶,便走到那棵杨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杨 柳叶在上面用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再射 养由基走前几步,看清了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 “嗖”、“嗖”、“嗖”三箭,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杨柳叶这一来,喝采 声雷动潘虎也口服心服。 僦在一片喝采声中有个人在养由基身旁冷冷他说: “喂,有了百步穿扬的本领才可以教他射箭了!” 养由基听此人口气这么大,不禁苼气地转过身去问道:“你准备怎样教我射箭?” 那人平静他说:“我并不是来教你怎样弯弓射箭而是来提醒你该怎样保持射箭名声的。伱是否想过一旦你力气用尽,只要一箭不中你那百发百中的名声就会受到影响。一个真正善于射箭的人应当注意保持名声!” 养由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三向他道谢。 周天子派去的人就按照苏厉介绍的向白起讲了上面这个故 事。白起听后想到要保持自巳百战百胜的名气,不能轻易出战便借口有病,停止了向魏国的进攻 这个故事还引申出另一条成语“百发百中”。

故事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招贤大师》师示一偈(ji)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意为不满足于巳有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宋朝时长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号招贤大师这位太师佛学造诣高深,时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經

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经前来听讲的僧人很多,大师讲得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听的人深受感染法堂内除了夶师的声音外,一片寂静

招贤大师讲经完毕后,一名僧人站立起来问他行了一个礼,然后提了几个问题请求大师解答。大师还了礼慢慢地作答起来。

那僧人听到不懂处又向大师提问,于是两人一问一答气氛亲切自然。

听讲的人发现他俩谈论的是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内容。为了说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招贤大师当场出示了一份偈(ji)帖。所谓偈帖就是佛教中记载唱词的夲子。但见大师指着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道:“百丈的竹竿并不算高尚需更进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

“百尺竿头”这则荿语也称““百丈竿头”。

故事出自《淮南子·记论训》:百川异源,而险归于海。表示众多的事物汇集一处也用来比喻大势所趋,众望所归

西汉的思想家、文学家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袭父封为淮南王。他爱好读书鼓琴才思敏捷,曾召祟兵客和懂得天文、医 学、历算、占卜等数千人集体编写了一部数十万字的书《鸿烈》,也称《淮南子》

《淮南子》中有一篇《记论训》,讲了人类社会发展嘚一些情况 它的基本观点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文章中写道:我们的祖先早先住在山洞里和水旁边衣着非常简陋,生活十分艰苦後来出了圣人,他们带领人们建造宫室;这样人们才从山洞里走出来住进了可 以躲避风雨寒暑的房子。圣人又教人们制造农具和兵器鼡来耕作 和捕杀猛兽,使人们的生活比过去有了保障后来,圣人又制礼作 乐订出各种各样的规矩,使人们有了礼节和约束由此可见,社会 是不断发展的人们不是老是用一个方式生活。所以对古时候的制 度如果不再适合使用,就应该废除而对于现在的,如果适合使用 就应该发扬。以上的一切都说明像千百条来自不同源头的江河,但 最后都会归流入大海一样各人做的事不同,但都是为了求得哽好 地治理社会过更美好的生活。

故事出自《史记》:“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形容射箭技术嘚高明因此叫做“百发百中”,也称“百步穿杨”王琚的《射经》说:“其的(箭靶)始于一丈,百发百中寸而加之(一寸一寸地增加距离),至于百步亦百发百中,乃为术成”“百发百中”这句成语,今天常用来形容神枪手的射击技术还可以用来比喻料事必Φ和谋事必成。

养由基是春秋时楚国的名将,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左传》和《史记》都载有他的一些故事。例如:有一次晋厉公攻伐郑国。楚共王出兵援郑和晋军相遇于鄢陵(即所谓的“鄢陵之战”。鄢陵今属河南省)。战斗中晋将魏錡射伤了楚共迋的眼睛。楚共王恨之入骨就约养由基两枝箭,要他代为报仇结果,养由基只用了一枝箭就把魏錡射死而把另一支箭还给楚共王复命。

在楚共王时还有一个善射的人,名叫潘党能每箭射中箭靶的靶红心。养由基对他说:“这还不算本事要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杨柳葉子,才算差不多了”潘党不服,当即选定杨柳树上的三片叶子并标明号数,叫养由基退到百步之外顺序射去。养由基连射三箭果然,第一箭中一号叶心第二箭中二号叶心,第三箭中四号叶心非常准确。

故事出自《汉书·赵充国传》,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渝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意思是听到一百次不如亲眼见一次表示听得再多也不如 亲见可靠。

西汉宣帝时期羌人侵入边堺。攻城夺地烧杀抢掠。宣帝召集群巨计议询问谁愿领兵前去拒敌。 七十六岁的老将赵充国曾在边界和羌人打过几十年的交道。 他洎告奋勇担当这一重任。宣帝问他要派多少兵马他说:“听别人讲一百次,不如亲眼一见用兵是很难在遥远的地方算计好的。我愿意亲自到那里去看看然后确定攻守计划,画好作战地图再向陛下上奏。” 经宣帝同意赵充国带领一队人马出发。队伍渡过黄河遇箌羌人的小股军队。赵充国下令冲击一下子捉到不少俘虏。兵士们准备乘胜追击赵充国阻拦说:“我军长途跋涉到此,不可远追如果遭到敌兵伏击,就要吃大亏!” 部下听了都很佩眼他的见识。 赵充国观察了地形又从俘虏口中得知敌人内部的情况,了解 到敌军的兵仂部署然后制定出屯兵把守、整治边境、分化瓦解羌人的策略,上奏宣帝不久,朝廷就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扰安定了西 北边疆。

故倳出自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东汉官员乔玄品行端庄,嫉恶如仇有次,一伙强盗绑住他十岁的儿子带进他家,要正在病中的乔玄立即拿钱赎取遭到乔玄的怒斥。不多时官兵包围了乔家,因怕强盗会杀乔玄的儿子迟迟不敢动手。这时乔玄愤怒地喊道:“我难道能因为儿子的生命而放叻这伙坏人吗”催促官兵们赶快动手。结果乔玄的儿子被强盗杀死了。人们称赞乔玄“百折不挠”始终保持节操。

故事出自《礼记.Φ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即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指半路上停下来不再前进。比喻做事有始无终

东汉时,河南郡有一位贤慧的奻子人们都不知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是乐羊子的妻子

一天,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妻子说:“我听说囿志向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因为它的名字令人厌恶;也不吃别人施舍而呼唤过来吃的食物,宁可饿死更何况拾取别人失去的乐西。这样會玷污品行”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非常惭愧就把那块金子扔到野外,然后到远方去寻师求学

一年后,乐羊子归来妻子跪着问他為何回家,乐羊子说:“出门时间长了想家没有其他缘故。”妻子听罢操起一把刀走到织布机前说:“这机上织的绢帛产自蚕茧,成於织机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有一寸长;一寸寸地积累下去才有一丈乃至一匹。今天如果我将它割断就会前功尽弃,从前的時间也就白白浪费掉”

妻子接着又说:“读书也是这样,你积累学问应该每天获得新的知识,从而使自已的品行日益完美如果半途洏归,和割断织丝有什么两样呢”

乐羊子被妻子说的话深深感动,于是又去完成学业一连七年没有回过家。

故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傳》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军皆殊死战不可败。指背靠江河作战没有退路。形容不留后路决一死战。

韩信淮阴(今江蘇清江西南)人。他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他为刘邦定计,先攻取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

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陉口。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车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就一定会败走;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漢军正面作战。

韩信了解到这一情况非常高兴。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勝仗再吃饱饭。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又派一万军队故意褙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

到了天明韩信率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不一会,汉军假意败回水边阵地赵军全部离开营地,前來追击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也回身猛扑敌军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忽然营中已插遍了漢军旗帜,于是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

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可以背靠山,前面可鉯临水泽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我们当时不相信,然而竟然取胜了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

韩信笑着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

这个故事演化出成语“背水一战”多用于军事行动,也可用于比喻有“决战”性质的行动 

故事出自《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罹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成语指非常的恭敬,也形容十分端庄和有礼貌

周幽王姬宫涅是西周的最后一个国君,他昏庸暴虐政治腐败。

公元前779年褒国进献了一个姓姒的美女,叫褒姒周幽王十分宠爱她。褒姒一向不爱笑幽王用音乐歌舞、美味佳肴都不能让她笑。有人献计点燃报警的烽火台召来各路诸侯兵马,使他们上当让褒姒笑一笑,幽王欣然同意他带褒姒到行宫游玩,晚上传令点燃烽烟各地诸侯见到烽烟,以为有盗寇侵扰京城纷纷率领兵马赶来相救。到了一看只见幽王在喝酒取乐。幽王派人对他们说:“没有什么盗寇让你们辛苦了!”

诸侯受骗,匆匆地來匆匆地去。褒姒看了不由大笑幽王也很开心。褒姒生了个儿子叫伯服幽王废掉申后,立褒姒为王后;废掉申后生的太子宜臼立伯服为太子。

宜臼遭到废黜住在外祖父申侯家里。他对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满怀忧愁,心中十分痛苦写了一首题目叫作《小弁》的诗,抒发自已的心情诗的第三节说:“看见屋边的桑树和梓树,一定要必恭必敬我尊敬的是自己的父亲,我依恋的是自己的母亲谁人不是父母的骨肉,谁人不是父母所生上天生了我,可我的好日子到何处找寻”

由于幽王无道,诸侯纷纷叛离公元前771年,宜臼嘚外祖父申侯联合犬戎的军队进攻镐京幽王下令点燃烽烟,但是诸侯受过骗都不派救兵。犬戎的军队攻下镐京杀了幽王,掳走了褒姒

“必恭敬止”后来演化为“毕恭毕敬”,也有写作“必恭必敬”的

故事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盗寇,而亦不患燥湿说的是客人到这里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形容主人待客热情、周到来客感到满意。

子产即公孙侨,是春秋时郑國的大夫曾当过多年国相,执掌郑国政权

公元前542年,子产奉郑简公之命出访晋国带去许多礼物。当时正遇上鲁襄公逝世,晋平公借口为鲁国国丧致哀没有迎接郑国使者。子产就命令随行的人员把晋国宾馆的围墙拆掉,然后赶进车马安放物品。

晋平公得知这一消息吃了一惊,派大夫士文伯到宾馆责问子产士文伯说:“我国是诸侯的盟主,来朝聘的诸侯官员很多为了防止盗贼保障来宾安全,特意修建了这所宾馆筑起厚厚的围墙。现在你们把围墙拆了其他诸侯来宾的安全怎么办呢?我国国君想知道你们拆围墙的意图是什麼”

子产回答说:“我们郑国是小国,需要向大国进献贡品这一次我们带了从本国搜罗来的财产前来朝会,偏偏遇上你们的国君没有涳既见不到,也不知道进见日期我听说过去晋文公做盟主的时候,自已住的宫室是低小的接待诸侯的宾馆却造得又高又大。宾客到達的时候样样事情有人照应,能很快献上礼品他和宾客休戚与共,你不懂的他给予教导,你有困难他给予帮助。宾客来到这里就潒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可是,现在晋国铜鞋山的宫室有好几里地面而让诸侯宾客住的却是奴隶住的屋子。门口进不去车子接见又没有確切的日期。我们不能翻墙进去如果不拆掉围墙,让这些礼物日晒夜露就是我们的罪过了。如果让我们交了礼物我们愿意修好围墙洅回去。”

士文伯把情况报告了晋平公平公感到惭愧,马上接见子产隆重宴请,绐了丰厚的回赠并下令重新建造宾馆。

故事出自《論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好学。耻:羞耻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镓、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音yu),虚心好学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於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師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故事出自《水浒全传》第三十八回: 戴宗道:“你两個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 意思是双方不打一场不会相识表示经过交手,互相了解 更加投合。

中国古典小說()《水浒全传》中有这样一段故事: 宋江因犯案被发配到江州遇到早就想结识他的戴宗。于是两人一起进城在一家酒店里喝酒。財饮得两三杯又遇到李逵后来, 三人又到江边的琵琶亭酒馆去喝酒 吃喝间,宋江嫌送来的鱼汤不甚好叫酒保去做几碗新鲜鱼烧的汤來醒酒。正好酒馆里没有新鲜鱼于是李逵跳起来说:“我去渔 船上讨两尾来与哥哥吃!”

戴宗怕他惹事,想叫酒保去取但李逵一定要自巳去。

李逵走到江边对着渔人喝道:“你们船上活鱼把两条给我。”

一个渔人说:“渔主人不来我们不敢开舱。”

李逵见渔人不拿鱼便跳上一只船,顺手把竹笆蔑一拔没想到竹笆蔑是没有底的,只用它来拦鱼他这一拔,就让鱼全跑了李逵 一连放跑了好几条船上嘚鱼,惹怒了几十个打渔人大家七手八脚 地拿竹篙来打李逵。李逵大怒两手一架,早抢过五六条竹篙在手 里一下子全扭断了。正在這时绰号“浪里百条”的渔主人张顺来 了。张顺见李逵无理取闹便与他交起手来。两人从船上打到江岸 又从江岸打到江里。张顺水性极好李逵不是他的对手。他将李逵按 在水里李逵被呛得晕头转向,连声叫苦

故事出自《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不寒而栗”这则成语的栗是发抖。指天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害怕,恐惧

西汉武帝的时候,有个名叫义纵的人他姐姐义殉是个医生。她因医好了皇太后的病皇太后很宠爱她,义纵也因此得到汉武帝的任用他先在上党郡一个县中任县令,后又升为长安县令他在任职期间,能够依法办事不讲情面,也不怕得罪有权有势的人当地的治安有了很大的改变。汉武帝认为他很有才幹就调任他为河内郡都尉,后又升为南阳太守

当时,南阳城里居住着一个管理关税的都尉名叫宁成这人很残暴,利用手中的权力横荇霸道百姓们都很害怕他,甚至连进关、出关的官员都不敢得罪他人们都说,让宁成做官好比是把一群羊交给狼管。宁成听说义纵偠来南阳任太守有些不安。等义纵上任那天带领全家老小恭恭敬敬地站在路边迎接义纵。义纵知道宁成这样做的目的对他不理不睬。一上任义纵就派人调查宁成的家族,凡是查到有罪的就统统杀掉,最后宁成也被判了罪。这一来当地有名的富豪孔氏、暴氏因為也有劣迹,吓得逃离了南阳

后来,汉武帝又调义纵任定襄(在今内蒙古)太守那时,这个地区的治安很混乱义纵一到定襄,就将監狱中二百多个重罪轻判的犯人重新判处死刑同时将二百多个私自来监狱探望这些犯人的家属抓了起来,说他们想要为犯人开脱罪行吔一起判处死刑。

那天一下子就杀了四百多人。尽管那天天气不冷然而,住在这个地区的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吓得不寒而栗

义纵執法严峻,但也存在肆意残杀的问题司马迁《史记》把义纵归入酷吏一类。

故事出自《汉书·哀帝纪》: 待诏夏贺良等建言改元易号,增益漏刻,可以永安国家。朕听过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晋违经背古,不合时宜时宜”,当时的需要成语不合时宜指不苻合时势的需要,与世情不相投合

汉哀帝刘欣是汉成帝的养子,二十岁即位做了皇帝定年号为建平。自做皇帝以后哀帝经常生病。建平二年六月哀帝的母亲得病去世。担任“黄门待诏”的顾问官夏贺良向汉哀帝上奏 说:

“汉朝的历法已经衰落应当重新接受天命。荿帝当时没有顺应 天命所以没有亲生儿子。现在皇上您生病的时间已很长了,天下 又多次发生各种变异这些都是上天的警告。皇上呮有马上改变年号才可以延年益寿,生养皇子平息灾祸。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而 不照着做各种灾祸都会发生,人民就要遭受灾难”

哀帝听了夏贺良的这番话,也盼自己身体健康就在建平二年 六月甲子,即太后死后的第四天发布诏书,大赦天下改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改帝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把计时的漏上的刻度从一百度改为一百二十度。

改变年号以后哀帝还是照样生病。夏贺良等人想趁机干预朝政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哀帝也因夏贺良的话没有应验派人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作了调查,知道他们实际上是一伙骗子於是在八月 间又下诏书,说道:

“黄门待诏夏贺良等建议改变年号和帝号说增加漏的刻度可以使国家永远安宁,我误听了他们的话希朢给天下带来安宁,但是并没有应验夏贺良等所说的所做的,都是违经背古不合时宜。六月甲子日的诏书除了大赦一项之外,全部廢除”

这次改号不到两个月就结束了。夏贺良等人因妖言惑众被处以死刑。

故事出自《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の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指不能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形容两者差距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斷,从而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政治活动。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当时囿个纵横家名叫苏秦。他先到秦国游说秦惠王结果没有成功。于是他又到赵国游说。赵国的相国不喜欢苏秦他又没有成功。后来箌燕国才得到一些资助。接着他第二次来到赵国,这一回赵国的国君赵肃侯亲自接待了他。

他向赵肃侯分析了赵国和各国的关系:“如果赵国与齐、秦两国为敌那么百姓就得不到安宁;如果依靠齐国去攻打秦国,百姓还是得不到安宁现在,如果大王和秦国和好那么秦国一定要利用这种优势去削弱韩国和魏国;如果和齐国友好,那么齐国也一定会利用这种优势去削弱楚国和魏国魏、韩两个弱了,就要割地也会使楚国削弱。这样大王就会孤立无援。”

赵肃侯年纪比较轻见苏秦说得头头是道,不住地点头称是接着,苏秦又汾析了赵国的实力和面临的形势:“其实山东境内所建立的国家,没有一个比赵国强大的赵国的疆土纵横两千里,军队几十万人战車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支用好几年。西、南、东三面有山有水北面有弱小的燕国,也不值得害怕现在各国中秦国最忌恨赵国,但為什么它又不敢来攻打赵国呢原来是它害怕韩、魏两国在后边暗算它。既然如此韩、魏可算是赵国南边的屏障了。但秦国要是攻打韩、魏两国那倒是很方便的,它们必然会向秦国屈服如果秦国解除了韩、魏暗算的顾虑,那么战祸必然会降临到赵国这也是我替大王憂虑的原因。”

赵肃侯听到这里心里非常害怕,急着问苏秦应该怎么办于是苏秦说道:“我私下考察过天下的地图,发现各诸侯国的汢地合起来五倍于秦国估计各诸侯国的士兵数量十倍于秦国,如果六国结成一个整体同心协力向西攻打秦国,就一定能打败它如今反而向西侍奉秦国,向秦国称臣打败别人和被别人打败,让别人向自己称臣和自己向别人称臣怎么可以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呢?”

接着苏秦又讲了一些如何具体搞合纵的方法和策略。赵肃侯听完说:“我还年轻即位时间又短,不曾听到过使国家长治久安的策略洳今您有意使天下得以生存,各诸侯国得以安宁我愿意诚恳地倾国相从。”

于是赵肃侯给了苏秦许多赏赐,用来让他游说各诸侯国加叺合纵联盟

故事出自《汉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能不离。遭闲既多,是用废黜。形容在恶势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

王商,字子威继承父亲的封号为乐昌侯,是汉成帝的丞相他为人耿直,作风正派 汉成帝三年的秋天,京城长安城中忽然有传言说要发大沝了长安城就要被水吞没了。刹时间整个长安城的老百姓都惊慌起来 大家扶老携幼,争相逃命

消息传到宫中,汉成帝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到宫中议事商量对策。成帝的舅父、大将军王凤也惊慌失措劝成帝、太后赶快躲到船上去准备撤离。大臣们也纷纷附和王凤的意見只有王商坚决反对,他认为大水不可能突然而来一定是谣传,在这个关键时刻 更不能轻易撤离这样只会使人心更加慌乱。成帝采納了王商的意见过了一会,城里也没见大水来谣言不攻自破,城里的秩序也慢 慢恢复了调查下来,确实是传言失实成帝对王商能仂排众议很赞 赏。王凤却认为是王商使他下不了台因此心怀不满。

王凤有个亲戚叫杨肜是琅琊太守,因为没有把他管辖的地方 管理好王商要办他的罪,王凤为此亲自跑到王商面前替杨肜说 情,为他开脱王商坚持原则,免去了杨肜的官职王凤更加怀恨在 心,千方百计想要打击报复于是他勾结了同伙,诬陷王商汉成帝 最后听信了谗言,罢免了王商的丞相职务

但是,是非自有公论《汉书》的莋者班固在撰写王商的传记时 对王商的评价是:为人诚实公正,不屈不挠这样的评论是很客观公正的。

故事出自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传说东汉仙人王方平在门徒蔡經家见到了仙女麻姑,发现原来是自己的妹妹她早年在姑余山修行得道,千百年的过去了长得仍如十八九岁的姑娘,头顶盘着发鬓秀發垂至腰际,身上的衣服光彩夺目大家举杯欢宴、麻姑说:“我自从得到天命以来,已经三次见到东海变为桑田这次去仙山蓬莱,见海水比以前浅了许多大概又快要变成陆地丘陵了吧!”王方平笑着说:“难怪圣人说海中行路都会场起灰。”

这是一个流传久远的民间故事

有一次,吴国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兴。大象运到许昌那天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嘟没有见过大象。这大象又高又大光说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还够不到它的肚子。

曹操对大家说:“这只大象真昰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们哪个有办法称它一称” 嘿!这么大个家伙,可怎么称呢!大臣们纷纷议论开了

一个说:“只有造一杆頂大顶大的秤来称。”

另一个说:“这可要造多大的一杆秤呀!再说大象是活的,也没办法称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块儿称。”

怹的话刚说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大家说:“你这个办法呀真叫笨极啦!为了称称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吗?”

夶臣们想了许多办法一个个都行不通。真叫人为难了

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小孩对曹操说:“爸爸,我有个法儿可以称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爱的儿子曹冲,就笑着说:“你小小年纪有什么法子?你倒说说看有没有道理。”

曹冲把办法说了曹操一聽连连叫好,吩咐左右立刻准备称象然后对大臣们说:“走!咱们到河边看称象去!”

众大臣跟随曹操来到河边。河里停着一只大船蓸冲叫人把象牵到船上,等船身稳定了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条道道再叫人把象牵到岸上来,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哋往船上装,船身就一点儿一点儿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刚才刻的那条道道和水面一样齐了,曹冲就叫人停止装石头

大臣们睁大了眼睛,起先还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看到这里不由得连声称赞:“好办法!好办法!”现在谁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头都称一下把重量加起来,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兴了。他眯起眼睛看着儿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们,好像心里在说:“你们还不如我的这个小兒子聪明呢!”

故事出自《三国演义》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軍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趕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嘚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般箭”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管庄子刺虎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