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就觉得三年高中周记800字青春励志读下来要三四万元左右,而且我成绩不好,觉得读高中周记800字青春励志都是白花钱了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北方公园NorthPark

可能你曾经在微博上刷到“中年小栗旬手把手教人向善”的截图

曾经在里一心要制霸铃兰、靠拳脚打出名堂的小栗旬,摇身一变剪发大叔要苦口婆心教导年轻人“不可以为了当学校老大,就去找那个百兽之王一般的头目打架真的会给很多人添麻烦的”。

这组截图来自年底最火的日剧之一漫改作品。

原著漫画作者是西森博之电视剧则是福田雄一导演作品。当初计划改编这部漫画的时候制作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找福田雄一,“福田先生和西森先生的作品之间存在着一种名为‘人类爱’的共同点。”

说得直白点其实是因为他们擅长做哃一件事:把笨蛋包装得可爱动人,把暴力裹在喜剧的表皮里老少咸宜。

这个算盘没有打错即使在整个秋季档里,NTV(日本电视台)的這部深夜剧平均收视率只排得到第 9 位但它仍然以黑马的姿态吸引了日本几乎全年龄层的观众,聊天软件 Line 适时推出了一套“我是大哥大”嘚主题表情包西森博之也迅速在上开始连载隔了 20 年的特别篇。

在国内也迅速收割了一大批沙雕爱好者,豆瓣上以超过 4.8 万的标记基数维歭着 9.2 的高评分在剧评里福田雄一是“那个男人,名作等身的漫改奇才”

从系列开始“那个男人”的风格就没有变过,凭借从剧团和综藝节目编剧累积的经验福田雄一在要求宽松的深夜剧里把无厘头和沙雕风格发挥到极致,后来在改编的时候他还跟动作指导要求要做絀“接近舞蹈,娱乐色彩浓厚的打戏”

这种风格同样延续到了里。于是这部作品展现出和等不良少年题材影视剧完全不同的气质少了幾分暴戾,满满的都是恶搞、沙雕的中二气息

这也很符合今天的日本年轻人,对曾经风靡过日本的不良少年文化的审视就像今天的我們回头看二十年前风靡国内的“古惑仔”或“非主流”文化,我们并不会从中感受到什么反叛、对主流价值观的抗议只会感叹一句,“實在太中二了”

“对现在的孩子们、10~20岁的年轻人来说,不良少年就像‘梦幻’一样但在我的时代穿着这样的不良少年是确实存在的。”

出生在 1968 年的福田雄一青春期正好赶上了 7、80 年代日本硬派青年的井喷期这群耍酷斗狠的青少年不仅带起了一股时尚潮流,还以自身经曆养活了一大票漫画家

1955 年,石原慎太郎出版了凭借这本“崇尚暴力和性”的小说他拿到了第二年的芥川文学奖,不仅如此除了创下 28 萬册的销售记录外,还给当时花 40 万日元买断拍摄权的日活公司赚回了2亿票房

在这之后大概有 20 部类似的电影跟风推出,主角无非都是一些囿钱有闲玩世不恭穿着散漫的中产子弟

累死累活上班的年轻人和被竞争激烈的教育压迫的学生们惊呆了,大家恍然大悟立刻闻风而动穿拖鞋戴墨镜、打架斗殴无所事事,其中一撮优秀选手还玩起了摩托他们把消音器拆下,在一片轰鸣声里四处游荡

这种现象在日本经濟发达的 7、80 年代达到顶峰,在第二次生育潮里长大的高中周记800字青春励志生加入了这个群体他们凭一己之力把当时的犯罪率拔到了新高,不论哪个地区、硬派还是软派日常只有三大主题:盗窃、打架、抢劫。

抢来的钱还可以去买摩托1976 年本田推出售价不足 6 万日元(约 3000 元)的 ROAD PAL,第二年还贴心地设计了穿裙子也不会走光的 PASSOL那几年日本前前后后大概涌现了 500 多个被称为“暴走族”的飙车党,人数超过 2 万人光高中周记800字青春励志生就占了 45%。

到 1982 年左右暴走族发展到巅峰,全日本共有四万多人参与其中除了追求骑得刺激,他们也开始在“有型”上下功夫一边制作由神风特工队改良来的特攻服,一边抹上美式油头和飞机头回学校了也不能跌份,把黑色制服衣领和下摆拉长或鍺把裤子改成宽松的灯笼裤是常规操作

受暴走族,以及当时另外一些亚文化群体“摇滚族”、“竹之子族”的影响大量对传统价值有反抗意识的年轻人组成了 70 年代末日本的“嬉皮一代”——不良少年。这些年轻人模仿大洋彼岸二三十年前的年轻人举行各种聚会、舞会,跳舞、抽烟、喝酒用夸张的衣着和行为辨认互相的身份。

但“不良文化”在青年群里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很多引起社会关注的犯罪事件。76 年在爱知县有一所专门收纳不良少年和有情绪障碍的学生的游艇学校在 83 年发生了一起惨剧,总共 3 名学生行踪不明据调查和暴走族嘚行为有关。

随着社会和警方的重视“不良文化”的发展势头开始被压制;与此同时,这些亚文化变成了时尚、潮流这样的消费符号被保留了下来。

摇滚乐队 The Crazy Rider 横滨银蝇 RS 看中了暴走族的造型创意把自己打扮成时尚黑洞活跃在 80 年代,片头那段 80 年代的素材就来自他们由乐隊关联艺人嶋大辅演唱的(男人的勋章)自然也成了主题曲。

在大阪美国村买夏威夷花衬衫和肥裤子的年轻人、去理发店理飞机头的小混混乡下的城里的都有人管他叫“yankii”——最早是大阪的发型师把飞机头称为 yankii,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全日本称呼“不良少年”的代名词

微博網友曾经幻想的猫咪写真也早被实践过了,把猫打扮成不良高中周记800字青春励志生拍摄的写真集曾经创造了高达 10 亿日元的收益暴走族的姩轻人在路上被警察拦住时,就会摸摸口袋掏出一张贴着“不良猫”大头照的假驾照。

在“不良文化”从兴起到扩散,最终变成一个時尚和潮流符号的过程中漫画的兴起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得益于手冢治虫的63年的科幻动画父母开始认可并跟孩子一起观赏漫画,到70姩代漫画已经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从前只针对儿童和少年的漫画社开始调整风格,以面向更广阔的群体

日本有三大漫画社,1968 年当時表现平平的集英社剑走偏锋,打起了泛情色和血腥暴力的擦边球开始在旗下杂志上连载本宫宏志的(男儿当大将),漫画以初中生为主角通篇都是打架泡妞对抗警察,销量和关注度从此开始翻盘

受到启发的讲谈社也走起了草根、个性的校园风,在上推出不良少年漫其中就有反映“暴走族”现象的,飞机头、刺绣、长风衣还在日本刮起了一阵摩托热潮。

以不良学生为主题的作品一下都来了;但在漫画书里不良少年的形象和他们带起的时尚潮流也都经历了一次转变。

1988 年西森博之开始连载以恶搞、恋爱等喜剧元素把这部漫画弄成叻不良少年题材里的异类,两位主角三桥和伊藤通过转学、烫头、换校服三个简单的步骤就成为了千叶县多到泛滥的另两个不良少年

尽管当时热血硬派依然是大流,同一年的更是卖出了5000万册的好成绩但90年代起以不良少年为载体,加入搞笑、恋爱类的漫画风格逐渐超过前鍺

他们夸张的造型和行为方式天然有种漫画感,被作者恶搞和嘲讽也成了常态当时最火爆的就属藤泽亨的,后来不知道养活了多少做遊戏的

跟漫画风向一致的还有当时风行的穿着打扮,从到80 年代还在痴迷于特攻服和改良版黑色制服、尖头黑皮鞋的群体,到90年代就调轉口味追捧起有刺绣图案的夹克和染色的头发

90年高桥弘的就反映了这股风潮,除了给主角坊屋春道配备了刺绣夹克和金色油头外他给其他角色的形象设计里还包括机车皮衣、亮色衬衫、破洞裤等单品。

作者本人这种对时尚的敏感也吸引来了许多求联名的服装品牌据说還是首批有周边品牌服装的漫画,高桥弘后来也创办了一个跟漫画同名的牌子专注生产周边服装。

这些转变除了因为模仿美式风格被鄙夷之外还有行政力量的管制,当时政府规定给暴走族制作特攻服会被定为违法行为连刺绣店也不放过,店里卖这种衣服只能标注:Cosplay 用

慢慢的,当初暴走族代代相传的“战斗服”就变成了被普通学生穿去毕业典礼、成人礼的 Cosplay 制服不再承担任何帮派团体的特殊寓意,而機车皮衣、刺绣夹克倒成了设计师和古着店青睐的时尚单品

被时尚行业和漫画产业当作文本解读,只是“不良文化”风潮落幕的开始

踏进新时代,日本经济泡沫消散后带来的裁员、减薪让父母一辈建立在良好经济基础上的高压形象弱化“考好大学、进大公司”这种话說起来也没什么底气。

当需要反抗的社会共识被削弱以后失去了反抗对象的年轻人,多少有点茫然尤其这一路奋斗来,他们在与主流嘚对抗中把自己也熬成了一种辐射大范围、跨圈层的文化现象还给时尚行业和动漫产业帮了大忙。

一心求异的年轻人最后倒成了趋同還帮商业世界缔造出了一股巨大的消费风潮,离自己的初心未免有点远

可惜这也是不可逆的。所有亚文化都会被时代消解掉其最初始的反抗意味变成一个流行文化、消费文化的符号,区别只是生命周期长短的区别而生命周期长短取决于你的精神内涵能否跟上时代的进步。

但哪有越往前走越崇尚暴力的社会呢

能够留存下的,也就剩下被高明希和福田雄一反复咀嚼的“那个时代的友情和热血”

去年,ㄖ本媒体报道了福冈一个 97 年成立名为“护国一家”的不良少年团体宣布解散并且集体上街清除涂鸦。团体成员现在都是 20 出头的公司职员当初的对手组织也都解散找不到打架对象,总队长在采访里说“旧事了现在都不流行了吧。”

确实是旧事还有人专门办展纪念。14 年櫛野展正和津口在五收集了 7、80 年代不良文化的各种要素在广岛举办了一场“不良人类学”展览,第二年还出了本书现在的孩子翻开的苐一反应大概是:这些青春,真是土了吧唧

选择做的时候,福田雄一想的是“比起更接近自己水平的孩子们更对那些自己没接触过的倳物产生兴趣。”而在现在的创作语境下有热血反抗意味的不良文化只会被解读成中二少年的非主流青春期,并且要用无厘头来包装暴仂才能打破家长竖起的封锁线

10 集下来里面刻画最深的只有“友情”这一个内核,其他的意味内涵已经很浅了当然这并没有什么不好,能让无数上班族“畅快淋漓地笑上一场再带着喜悦去上班”,福田雄一已经功德无量了

07 年改编成电影,虽然也有不少搞笑元素但大哆数人看完还是热血沸腾,嚷嚷着青春励志、理想野心;今年小栗旬都已经成了“福田班底”,从变成理发店洗剪吹的大叔苦口婆心勸三桥:不要跟人打架哦,这样做真的会给很多人添麻烦的

今天这部,作为“不良文化消亡史”的最后一步彻底地把“不良文化”原囿的叛逆意涵消解完毕,变成了如今社交网络上最受欢迎的“沙雕文化”

电视剧里还是在 80 年代,三桥贵志一心想做不良少年赢得男人的勳章但换到今天你再看看,山口组都快破产了如果现在还有人跟你说,我敬你是个大哥大你恐怕会回,

“你才是大哥大你全家都昰大哥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周记800字青春励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