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南昌,人生智慧的句子地不熟的想学下化 妆技术,问下这附近有学校吗?

原标题:【三味书屋·六度空间】“不连续性”时代,需要不断重塑自己

内容来源“简史三部曲”收官之作——《今日简史》重磅来袭!

作者简介:尤瓦尔?赫拉利,全球现象级畅销书《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作者,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最受欢迎教授,青年怪才,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第十届文津图书奖得主

以色列著名历史学家、畅销书作家尤瓦尔·赫拉利在其新书《今日简史》中指出:

人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各种变革,这些变革很有可能改变人生的基本架构,让“不连续性”成为最显著的特征。

人一生之中的各个接缝处可能出现裂痕,不同时期的人生也不再紧紧相连,“稳定”将成为大部分人无福消受的奢侈品。

要想在这样的社会中生存,就需要不断学习,不停地重塑自身。

人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各种变革,所有旧故事分崩离析,至今也还没有新故事足以接续。

那么,不论是我们自己还是下一代,到底该做哪些准备,才能面对各种前所未见的转变,应付种种极端的不确定性?

一、2050年的教育,

今天出生的婴儿,到2050年刚30出头。

如果一切顺利,这个婴儿可能到2100年还活着,甚至到22世纪还是个积极公民。

我们到底该教这个婴儿什么,才能帮助他在2050 年或者22 世纪的世界里存活,甚至大展身手?

他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才能找到工作,了解周围的一切,走出生命的迷宫?

不是灌输信息,而是教他判断信息

目前有太多学校的教学重点仍然在于灌输信息。

这在过去说得通,因为过去信息量本来就不大,而且就连那一点信息,也不断受到各种审查制度的阻隔。

比如,如果你住在1800年墨西哥的某个偏僻小镇,就很难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

毕竟,那时既没有收音机、电视机,也没有报纸或公共图书馆。

就算你识字,也能进入某家私人图书馆,书架上多半也只有小说和传道小册子。

因为西班牙帝国严格审查当地印刷的所有文本,而且也只允许极少数通过审查的出版作品由外界输入。

如果你当时住在俄国、印度、土耳其的偏僻小镇,情况大致也是如此。

现代学校出现,所有孩子都能学到读写技能,了解地理、历史和生物的基本事实,这其实是个极大的进步。

但是,在21世纪,我们被大量的信息淹没。

审查机构甚至都没有去阻挡信息的打算,反而忙于散布错误的信息,或是用不重要的事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如果你现在住在墨西哥的一个偏僻小镇,有一部智能手机,光是看维基百科、TED 演讲、免费在线课程,就可以花掉大把的时间。

一方面,现在没有任何政府有能力隐藏它们不喜欢的所有信息。

另一方面,现在如果想用各种互相矛盾的报道、无关紧要的话题来影响大众,完全是轻而易举。

比如,全球民众现在如果想知道叙利亚的阿勒颇(Aleppo)遭轰炸的情况,或是南极冰盖融化的最新情形,只要上网点一下就能得到信息。

然而网络上众说纷纭,实在难以判断哪些内容可信。

正是因为只要点一下就能得到无数其他信息,也就令人难以专注。

如果政治或科学看起来太复杂,我们很容易就会想转去看些可爱的猫猫狗狗、名人八卦。

在这样的世界里,老师最不需要教给学生的就是更多的信息。

学生手上已经有太多信息,他们需要的是能够理解信息,判断哪些信息重要、哪些不重要,而最重要的是能够结合这点点滴滴的信息,形成一套完整的世界观。

不应该看重工作技能,而要强调通用的生活技能。

除了太强调提供信息,大多数学校也过于强调让学生学习一套既有的技能。

例如解微积分方程式、用C++ 语言写计算机程序、识别试管中的化学物质或是要外国人学着讲中文。

然而,我们并不知道2050年的世界和就业市场会是什么模样,所以我们也不会知道人类需要哪些特定的技能。

我们可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教孩子如何用C++ 语言编程、学说中文。

但可能到了2050 年,人工智能比人类更会写程序,谷歌翻译应用也能让只会说“你好”的外国人,近乎完美地用普通话、粤语或客家话来交谈。

许多教育专家认为,学校现在该教的就是“4C”:

说得宽泛一点儿,学校不应该太看重特定的工作技能,而要强调通用的生活技能。

最重要的是能够随机应变,学习新事物,在不熟悉的环境里仍然保持心智平衡。

想跟上2050年的世界,人类不只需要发明新的想法和产品,最重要的是得一次又一次地重塑自己

这么做的原因在于,随着改变的步伐加速,除了经济会改变,就连“作为一个人”的意义也可能不同。

早在1848 年,《共产党宣言》就声称: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只不过,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讲的主要是社会和经济结构。

而到2048年,物理和认知结构或许也会烟消云散,或是散成大量数字信息。

1848年,几百万人失去了乡间农场的工作,迁移到大城市去工厂里上班。

但他们到了大城市之后,性别并不会改变,也不会忽然多个第六感。

而且只要在某间纺织厂找到了工作,就能在这个行业待上一辈子。

但到2048年,人类可能要面临的就是迁移到网络空间、流动的性别认同,以及计算机植入装置所带来的新感官体验。

就算他们找到了一份有意义的新工作,例如为3D虚拟现实游戏设计最新的流行趋势。

但可能短短10年内,不仅是这个职业,甚至是所有需要类似艺术创意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你在25岁的时候,交友网站上的自我介绍可能是:“25岁的异性恋女生,住在伦敦,从事时尚业的工作”。

但到了35岁,就变成:“年龄调整中,非特定性别,新大脑皮层活动主要发生在‘新宇宙’虚拟世界,人生的使命是要前往其他时尚设计师未曾踏足的领域”。

到了45岁,就连“约会”和“自我定义”都成了过时的概念,只要等待算法帮你找到(或创造)完美的另一半就行了。

还想要从时尚设计中找到人生意义吗?

现在算法的作品已经比你的作品强太多了,如果再去回顾你在10年前最满意的作品,只会让你无地自容,再也没有半点自豪的感受。

而且,你也才45岁,后面还有好几个10年,等着你发生巨变。

上面这个例子当然只是个假设。

没有人真正知道未来将如何变化,而且任何假设都可能与真正的未来相去甚远。

二、“不连续性”时代,

如果某个人向你描述21世纪中叶的世界,听起来像是一部科幻小说,那么他很可能是错的。

但如果某个人向你描述21世纪中叶的世界,听起来一点儿都没有科幻小说的意思,那他肯定是错的。

虽然我们无法确定细节,但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一切都会改变。

未来的重大改变,很有可能改变人生的基本架构,让“不连续性”成为最显著的特征。

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

你先在第一阶段累积各种信息,发展各种技能,建构起自己世界观的同时,也建立起稳定的身份认同。

就算在15岁的时候没去上学,而是在自家田地里工作,你仍然是在“学习”。

学习怎样让水稻长得更好,怎么和大城市贪婪的米商谈判,以及怎样解决和其他稻农之间抢水抢地的问题。

在人生的第二阶段,你依靠累积下来的技能闯荡世界、谋取生计,贡献社会。

当然,就算到了50岁,你还是会在种稻、谈判、处理冲突这些事情上学到新知,但都只是对已然千锤百炼的能力做点微调而已。

但到21世纪中叶,由于改变的速度加快、人的寿命延长,这种传统模式将无以为继。

人一生之中的各个接缝处可能出现裂痕,不同时期的人生也不再紧紧相连。

“我是谁”会变成一个比以往更加紧迫也更加复杂的问题。

这很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压力。

因为改变总是会造成压力,所以在一定年龄过后,大多数人都不喜欢改变。

15岁的时候,人生充满变化,你的身体在成长,心智在发展,关系也在深化。

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如此新奇。你忙着自我重塑。

对大多数青少年来说,这有点儿吓人,但也令人兴奋。

新的愿景在你面前展开,整个世界等着你去征服。

但到了50岁的时候,你不想改变了,大多数人也都放弃了征服世界的梦想。

这辈子能看的、能做的、能买的,好像也就那样。这时的你更喜欢稳定。

为了手上的这些技能、职业生涯、身份和世界观,你已经投入了太多时间和精力,并不想重新来过。

为某件事费的心力越多,放下它、为新的事物挪出空间也就越困难。

你虽然还是可能喜欢有些新的体验、做些小的调整,但对大多数50多岁的人而言,并没有准备好彻底改变自己的身份认同及性格的深层架构。

这件事可以从神经学的角度来解释。

虽然成年人的大脑并不像我们过去以为的那么僵化,但和青少年的大脑相比,可塑性还是差了一截儿。

要让神经元重新连接、突触重新排列,实在是难如登天。

然而在21世纪,“稳定”会是个我们无福消受的奢侈品。

如果还想死守着稳定的身份、工作或世界观,世界只会从你身边嗖的一声飞过,把你远远抛在后面。

因为人类的预期寿命应该会更长,有可能你有几十年的时间,只能活得像一个无知的化石。

想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还有点儿用(不只是在经济上,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上),就需要不断学习、重塑自己,而且到时候,50岁可能还算年轻。

等到改变成为新常态,个体或人类整体过去经历的参考标准都只会慢慢降低。

无论是作为个体或整体,人类都将越来越多地面对以前从未遇到过的事物。

比如超高智能机器、基因工程改造的身体、能够精确操控自己情绪的神奇精妙的算法、急速袭来的人工气候灾难,以及每10年就得换个职业的需求。

面对前所未有的局面,到底该怎么做才正确?

现在被大量信息淹没,绝无可能全部吸收和分析,该如何应对?

如果“不确定性”已经不再是例外,而是常态,又要怎么过下去?

想在这样的世界过得顺风顺水,需要心态非常灵活、情感极度平衡。

人类将不得不一再放弃某些自己最熟悉的事物,并要学会与未知和平相处。

但麻烦的是,教孩子拥抱未知、保持心态平衡,比教他们物理公式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要困难许多。

人的韧性光靠读书听课是培养不出来的。

现在的教师多半也是旧教育系统下的产物,通常他们自己的心态也都不够灵活。

工业革命让我们对教育的想法就像一条生产线。

城镇的中心有一座大型混凝土建筑,里面分成许多大小相同的房间,每个房间都配有几排桌椅。

铃声响起,你就和另外30 个一般大的孩子一起走进某个房间。

每个小时都会有一个大人走进来说话,而且政府付钱叫他们这么做。

有一个人会告诉你地球是什么形状,另一个人告诉你人类的过去如何,还有一个人告诉你人体是什么样的。

我们很容易对这种模式嗤之以鼻,而且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就算这种教育模式在过去取得了一些成就,现在也已经破产。

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出可行的替代方案。

至少,这种替代方案不能只适用于加州市郊富人区,而是要能够扩大规模,即使在墨西哥乡村也可以施行。

如果有个15岁的孩子被困在墨西哥、印度或亚拉巴马州某所观念过时的学校,我能给他的最好建议就是:不要太依赖大人。

多数大人都是一片好意,但他们不太懂现在这个世界。

过去,听大人的话会是个相对安全的选项。

因为在当时,他们确实懂那个世界,而且世界的变化并不快。

但21世纪不一样,变化的脚步越来越快。

你永远无法知道,大人告诉你的到底是永恒的智慧,还是过时的偏见。

所以,到底你可以依赖什么呢?

也许是技术,这个选项更冒险。

技术可以带来许多帮助,但如果技术在你的生活里掌握太多权力,它就可能把你当作人质,走向它想达到的目标。

几千年前,人类发明了农业技术,但这只让一小群精英富了起来,大多数人反而沦为奴隶。

大多数人发现自己得顶着炎炎烈日拔草、浇水和收割,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这也可能是你的命运。技术本身并不坏。

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技术能帮助你达成目标。

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它就很容易为你塑造目标,控制你的生活。

特别是随着技术越来越了解人类,你可能会发现,好像是自己在为技术服务,而不是技术在服务你。

有没有看过街上的行人像僵尸一样在游荡,脸几乎贴在手机屏幕上?

你觉得是他们控制了技术,还是技术控制了他们呢?

那么,你该依赖自己吗?

在《芝麻街》或是迪士尼以前的电影里,这听起来可能是个好主意,但这个选择在现实生活中的成效并不大。

就连迪士尼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大多数人就像《头脑特工队》里的莱莉,其实并不了解自己,打算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时,很容易遭到外部的操控。

我们大脑中的那些声音绝不值得信赖。

因为这些声音反映的总是国家的政治宣传、意识形态的洗脑手段和商业广告的殷殷召唤,更别提人体生化机制本来就有缺陷。

随着生物技术和机器学习不断进步,要操控人类最深层的情绪和欲望只会变得更简单。

于是“跟着感觉走”就会越来越危险。

等到可口可乐、亚马逊、百度或政府知道怎样触动你的心弦,按下你大脑的开关,营销专家和你内心之间的区别是否还那么容易看清?

面对这项令人生畏的任务,你必须下定决心,了解自己这套操作系统,要知道自己是什么、希望在人生中达到什么目标。

本书中所提出的诸多建议里,这绝对是历史最悠久的一条:认识你自己。

几千年来,先知和哲人言者谆谆,要人们认识自己。

而到了21世纪,这个建议的迫切性更是前所未见。

因为现在已经不是老子或苏格拉底的时代,人类已经有了强大的竞争对手。

可口可乐、亚马逊、百度和政府争先恐后,都想非法侵入你。

不是侵入你的手机、你的计算机,也不是侵入你的银行账户,它们想黑进的就是“你”,以及你的生物操作系统。

你可能听过,有人说这是个非法攻击计算机的时代,但事实并非如此。

事实上,现在已经是非法攻击人类的时代。

算法现在正看着你,看着你去了哪里、买了什么、遇见了谁。

再过不久,算法就会监视你走的每一步、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

凭借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对你的了解只会越来越深。

而等到这些算法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就能控制你、操纵你,而且你无力抵抗。

你会住在母体里,或是活在楚门的世界里。

到头来,这就是个简单的经验问题:如果算法确实比你更了解你身体内部发生的一切,决定权就会转到它们手上。

当然,也有可能你很高兴能把所有决定权都交给算法,相信它们会为你和世界做出最好的决定。

如果真是这样,你只要轻轻松松享受安排好的旅程,什么事都不用做,交给算法就好。

但是,如果你还想为自己的存在、为人生的未来保留一点儿控制权,就得跑得比算法、亚马逊和政府快,在它们之前就认识你自己。

如果要跑得更快,就要轻装上阵,把过去的所有幻想都放下吧,它们是相当沉重的负担。

一、2050年的教育,将会有哪些不同?

1.今天出生的婴儿,到2050年刚30出头。

2.不是灌输信息,而是教他判断信息。

3.不应该看重工作技能,而要强调通用的生活技能。

4.最重要的是能够随机应变,学习新事物,在不熟悉的环境里仍然保持心智平衡。

二、“不连续性”时代,需要不断“重塑”自己

5.人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

6.在21世纪,“稳定”会是个我们无福消受的奢侈品。

7.教孩子拥抱未知、保持心态平衡,比教他们物理公式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要困难许多。

8.人的韧性光靠读书听课是培养不出来的。

三、认识你自己:不要让被算法操控

9.我们大脑中的那些声音绝不值得信赖。

10.如果算法确实比你更了解你身体内部发生的一切,决定权就会转到它们手上。

11.如果你还想为自己的存在、为人生的未来保留一点儿控制权,就得跑得比算法、亚马逊和政府快,在它们之前就认识你自己。

原标题:问答|关于学习方面常见的20个问题,你遇到过几个?

高中学习的过程中,在遇到很琐碎、很细小的问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时,该怎么办呢?下面是常见的20个问题总结,看看你遇到过几个。

1.潜力到底挖得完吗?

答:实验证明:人脑中约有80%的“处女地”有待开发。据闻,爱因斯坦,这位跨越时空,彪炳千古的辉煌业绩的科学巨星,也只动用了大脑潜能的30%。可见,人脑承受力及其潜在能量对相对处于无限时空之中而其极短暂的每一个人的生命来说,堪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资源。

2.我觉得在高一时只要把成绩保持住,没必要下很大的功夫去争第一,到高二、高三,再在原有基础上加把劲,这种认识正确吗?

答:这种认识不正确,在高一不仅要把成绩保持住,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停滞不前的想法不足取,更何况,第一也是相对而言的,山外有山,楼外有楼。既使你已经争得了班中第一,也没有理由自我满足,高一正是打基础的好时机,一定不能放松自已,另外,还需要发展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学习仅仅是一个方面

3.目前,存在我身上最大的缺点是懒,意志力不强,四周如果有人说话,我就参与其中,该用什么方法改正?

答:对症才好下药,你已找到了自己的缺点,这也是进步的表现。要改变“懒”和“爱说话”的习性,关键在于意志,你已明确它们的不利之处,这是改正的前提,以后,要时时提醒自己,如果不改正情况只会越来越糟,同时,确立一个自己学习的榜样,另外,需要把学习计划安排的紧凑一点,让自己时刻有正事可做,减少犯错误的机会,并且,努力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只要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必然会有较大的改观。

4.数理化方面的学习方法不够好,该如何改进?

答:(1)培养对学科的兴趣;(2)注重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领会其实质;(3)必要量的练习,练习不是目的,而是掌握定理、公式的手段;(4)记住几道典型的习题,举一反三,关键是多思考。

5.很多人说:到了高中女生就会比男生笨,这种说法对吗?

答: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科学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男女在在智力水平上并没有什么差异,只是因男女性别的差异,会导致在智力上各有特点,各有优势,比如,在思维特点上,男生在抽象思维方面有一点优势,而女生在形象思维方面又胜男生一筹。但具体到某一个人智力水平还是有区别的,但不能因此得出女性不如男性的结论,生理上的不同并不能成为智力水平高低的理由,只它只是导致智力特点差异的生理基础。试想,居里夫人的成就,又令多少男性自叹不如、羡慕不已。从现实状况来看,确实,有一部分高中女生成绩有下降,但这不是因智力因素引起的,而是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更何况这也不是普遍现象,实际上,女生在智力水平上超过男生的事例也举不胜举,另外,任何学生,随着知识面的扩展,智力都是表现为发展的趋势,到了高中女生就会变笨显然没有科学依据,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到了高中女生在生理上比男生的变化要大一些,会给学习带来不利人影响,因此,女生需要更多的努力,需要比初中时更多的自制力。

6.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希望一天能有48小时,自己原本计划好的工作有时也无法完成,我该怎么办?

答:对于一个有较强求知欲的学生来说,会感到时间非常的紧张,记得鲁讯先生曾说过,时间好比海绵上的水,只要会去挤总会有的,但挤时间也要讲方法,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使自己做任何事心中有数,这是经济地安排时间的首要条件,同时,要明确计划的实施过程就是艰苦奋斗的过程,要时常反省自己,是否已按计划行事,是否具有落实行划的具体措施,如果计划未能按时完成,就得分析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如果是因主观上没有按计划行事,或坚持了一段时间因缺乏坚强的意志而半途而废,那就得努力加强意志力的培养,如果以上原因都不是,那么,就得对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改,因为计划的可行性是保证计划完成的前提,而自己的主观努力是影响能否完成计划的关键,如果做到了以上两点,又能采用一些有效的科学方法,在一天24小时中发挥出过去要用48小时的学习效果是完全可以办到的。

7.我特爱看一些精彩的杂志,每当遇到好杂志时,会情不自禁地看下去而顾不上其他,由此也浪费了一些时间,您说这习惯应怎样改正呢?

答:爱看一些精彩的杂志,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发展自己的兴趣,这本身是非常好的事情,但俗话说物极必反,好事也会变坏事,如看杂志一但入迷到不顾其他的程度,也会对你的全面发展对来不利,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样每个人也会有自己的不足之处,如果要使自己全面发展就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薄弱之处,更何况中学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否则,会有偏科的危险,当然,自己的兴趣、特长也不要放弃,事实上,发展自己的爱好,并不一定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保证,因为,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效果特别好,因为你会使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8.在晚自修,有时题目做不出,总喜欢马上去问别人,憋在心里难受,我也知道这种习惯不好,既影响别人学习,又破坏了班级的秩序,那么,我该怎能么办呢?

答:一般情况下,安静有序地晚自修是学校加强纪律性的内在要求,同时,也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因此,首先得维护学校的纪律,但是,学习要进步,好问是必要的,那么,又如何达到此目的呢?我想应安排好问问题的时间,掌握好问问题的技巧,你可以在课外时间进行,同时,问问题也不能每道题不懂就马上询问,这样,也会失去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在晚自修时也不是说就完全不可以问,可以用笔头提问法,这样也可以让被问的同学留有充分思考的时空,切记直截了当地问答案万万不可取,最好问一些解题思路、技巧效果会更佳。

9.一天中的有效学习时间是多少?

答: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作为学生除了休息等日常生活时间的支配外,其他时间都可用于学习,一般来说,可以保证10小时左右,但有效学习时间应是一个变量,以及效果的高低也会因人、因地、因时各有不同,如今,学生之间存在的竞争,是效率的竞争,方法的竞争,一个人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性格、品行都会影响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增加时间不是唯一的手段,最佳的方法是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特别是一个人的意志品质。

10.该不该与同学有书信往来,如保持通信最好的限度又是多少?

答:同学间的友谊的维系离不开书信的往来,更何况如今已是开放的年代,问题的关键是中学生如何通信更有利于双方的成长,中学生通信目的应该是为了发展纯洁的友谊,同时应以要围绕中学生的中心任务,比如谈一些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学习方法方面的切磋,以及多写一些互相鼓励的内容,从通信的次数来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的同学往往在与同学的通信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境地,认为写信必须是勤而多才显得朋友情深,其实不然,内容空洞的信要少写,最好不写,同时,你也可以礼貌的向朋友建议应注意的方面。只要觉得写信有利于学习与进步,可适当进行,但需知如果把大快的时间花在写信上,把较多的心思用在发展朋友的感情联络上,你会走上得不偿失的困境。

11.如何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答:(一)认识到保证注意力集中的重要意义:注意力是人智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记忆的效果比无意记忆的效果好,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是有效听课、有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

(二)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的方法: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因为,对越感兴趣的东西,很自然会觉得有吸引力,就自然会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而兴趣产生于需要,因此,要端正学习的态度,明确学习的目的,使自已保持有较旺盛的求知欲,那么,对不感兴趣的东西,除了去培养兴趣的努力外,关键是发挥意志力的作用,另外,有一个良好的心情也是非常重要,再次,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培养良好的情感,平时不要小看文体活动,尽量做到劳逸结合。

12.作业做错了,订正不出该怎么办

答:有错必改才会进步,订正错题有时仅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学问学问,不懂就问,但不是问答案,而是去问解题的思路,问后再去总结自己错的原因,查漏补缺,犹未为晚。

13.该怎么样制订第二天的学习计划?

答:学习计划可分这长期、中期、短期,一天的学习计划应属短期计划,它应该与长期、中期计划相一致,如在某一时段学什么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因此,一天的计划应是根据当天的实际情况,是对中期计划的局部调整,是对具体学习内容在有限时空中的科学安排,针对此计划内容少,一般不必写成书面形式,也不必留出整快时间,可在睡觉前想一下,或在当天早上考虑一下即可。

14.我的英语成绩总是不能提高,常在及格附近排徊,该怎么办?

答:任何结果都是有一定的原因引起的,那么,你首先得去找一找原因,找到其原因,不是以努力与否就可简单下结论,我想你可以用发散思维,比如,你为什么能把理化学好?为什么别人能把英语学好?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或许从中有所启发,另外,根据你多次失利的现实,首先要在心理上消灭害怕情绪,如中国男足要出线一样,必须克服恐韩症。另外,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努力,不要急于求成,坚持、坚持、再坚持,一定要相信只要有付出必会有收获。

15.如何做好理化的预复习工作?

答:预习的直接目的是为能在听课中提高效果,因此,预习必须做到找出重点与难点,为此,必须明确内容的思维过程,对其中内容进行理解,有的同学认为预习只是把内容看一遍即可,这是一种肤浅的认识,没有思考的浏览是一种无效的劳动。为了理解知识点,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展开丰富的联想,回顾一下已学的知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同时,想一想新知识与现实内容的联系。在预习过程中,必定会有较难理解或不懂的地方,这时,要动笔记上记号,以便听课时,集中精力搞懂它。复习是巩固知识的过程,同时还要做到温故知新,特别对以前做错的地方进行再思考,总结出错的原因,从而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整理,做到查漏补缺。比较复习法是最常见的复习方法,把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进行归类复习,也可把相对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归类学习。以上是预复习工作的基本的普遍使用的方法,当然也适合理化的学习,而在具体展开时结合具体内容灵活运用。

16.对于政治,读起来淡而无味,一点也读不进去,该怎么办?

答:政治不同于语文,语文读起来会感到有味,这是因为它是人们感情的直接流露,语言生动形象,语言的节奏感较强,而政治的语言比较抽象,它主要表达的不是人的情感,而是一种思想,理论性较强,那么,政治是否原本就是淡而无味的呢?不是的,政治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辩证思维是任何学科无法比拟的,要学好政治必须把握其特点,因此,不能象读语文一样去读政治,关键是去理解政治的思想观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解书中举的例子是如何来论证原理的,同时,自己也必须举一些已了解的例子,只有这样,才能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现象当然,举例不是目的,应该在具体的事例中归纳出本质,这个过程也是锻炼自己的思维过程,就会在思考中找到乐趣。

17.学英语感到特别吃力,背书总是背了这段忘了那段,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答:学好英语少不了读与背,但既使是背书也要讲究方法,有意记忆比无意记忆的效果好,因此,尽量在记英语时用有意记忆,先了解英语的译文,把整段文章归纳出典型的几个情节,这有利于记忆。还有,学英语的方法也不只是背书这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实际生活中处处使用,不要怕说错,要像婴儿学说话一样,出错的机会越多,越有利于提高英语的水平。只有反复训练,才能熟中生巧,才能感到学英语原来是怎么简单。

18.上课时精力无法集中,会经常走神,这是为什么?

答:你很可能上课目的性不够明确,有趣时能集中精力,无味时,就会走神。因此,首先得做好预习工作,明确上课有许多该听的东西,听课时尽量做好笔记,紧跟老师的讲课思维,甚至用批评的眼光去听课,找出老师讲课的优缺点,上课时有一点压力未尝不可,当然,也需要意志力的参与。

19.我常常把时间排得满满的,但真正有效利用的只是小部分,有时一节自修课只做几道题,可以说,是否有计划对我来说一个样,对此不知怎么办?

答:你会花时间,会不断地做习题,对你来说抓重点非常必要,计划是必需的,但你原先的计划需改进,时间可减少点,让一点时间去活动一下,题目也得有所选择,要牢牢抓住典型题目,那怕一节课做一道题,只要去深深地去体味它,思考它,记住它,今后如能举一反三,这比粗做十道题还强。请试试看。

20.地理书的内容我能看懂,但许多题目以不会做,这是什么原因?

答:能看懂书中的内容,并不一定能深刻地理解它,初次看懂书中的内容,往往还只停留在表面,既使真正懂了,也不等于你已经记住了它,如果已记住了它,也不等于你会运用它。因此,有些题目不会做是可以理解的。一般来说,学习可分为三个层次,即识记-理解-运用,理解是关键,只有理解才能很好地记住它,只有理解才有可能灵活地运用它,而运用离不开记忆,更需要理解、训练,做作业就是运用的过程,如果连记忆关、理解关都未能攻破,自然过不了运用关,更何况运用是一般原理到具体实例的运用,其中也有一些技巧,只有在不断训练中提高的自己解题能力,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分享给您的朋友,了解更多高考方面的资讯,请关注 旭德高考咨询微信公众账号:gaokaozixun8里面每天发布高考志愿、高中生涯规划、高中学习方法、高考情绪信息管理、高校招生等

又是一年新学期开学,开学的第一周对于新生来说最为难过,新环境不适应、新内容不了解、新老师和同学不熟悉……各类问题接踵而至,怎么帮助新生度过第一周?各校都有不少小妙招。

“妈妈,这里的厕所在哪里?”“阿婆,在哪里接水喝呀。”……新学期开学第一天,五华区教职工幼儿园小班新生们并没有出现因与爸爸妈妈首次分离而哭闹的情况,这是因为五华区教职工幼儿园采取了家长陪伴过渡的模式,为幼儿们开启人生中首次入园生活。

“这种模式我们已经做了五六年了,每年小班学生新入园时,我们都会给3天的时间,让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入园,连续3天,每天上午都全程陪同孩子在园内,熟悉环境。”五华区教职工幼儿园园长袁媛说。

9月4日早上7点50分,李女士牵着孩子走进教职工幼儿园。这是她陪伴孩子入园的第二天,8点老师们会给孩子发放早餐,然后是教职工幼儿园的特色活动,孩子可以在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来做游戏,10点之后有户外活动,吃完午餐后就可以带孩子离校。连续两天的体验让李女士更放心了一些,“其实这种模式不仅是帮助孩子缓解第一次到陌生环境的不安,我认为对家长来说也很有用。孩子第一次上学,其实开学前三天我基本都是失眠状态,他在学校怎么样?会不会哭?会不会生病?会不会和小朋友不能好好相处。幼儿园给的3天适应期,缓解了我很多担心。”家长李女士表示。

小学:第一周不着急上课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新生,不少学校均采取了第一周不安排教材课程的形式,来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

师大附小第一周安排孩子们接受安全教育,昆一中度假区分校(金岸附小)第一周由老师带着孩子熟悉学校环境,了解上课流程;文林小学则带着孩子们学习课堂纪律,培养良好的课堂习惯。

“小学一年级新生刚从幼儿园毕业,又经过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暑假时间,习惯、作息都比较随意,开学第一周主要就是带着孩子们适应小学的节奏,了解小学与幼儿园课堂的不同,与同班的小朋友交朋友,不着急上课。”文林小学德育主任李莹说。

“孩子最近回家后,可以看出在行为习惯上有很大改变,他告诉我老师说要讲礼貌,上课发言要举手,不能在课堂上随便与同桌聊天,看样子他在小学适应的挺好。”家长吴先生说。

不少初中则选择在开学第一周安排一次考试,让孩子们立马调整到学习状态。

“初一的孩子放两个月暑假,开学第一周就安排考试,其实是帮助孩子收心的一种方式。迅速调整状态,投入到学习中。”金岸中学初中语文教师江琳说。

“太刺激了,一来就考试,开学前两天还觉得不知道该怎么办,结果去学校注册的时候,通知说开学第一天就有考试,马上有了学习的感觉。”云大附中初一年级学校小赵说。

在昆明市的高中,今年高一的新生在正式开学之前,都接受了为期一周左右的军训。学校请来专业的教官,按照入伍新兵的模式展开训练,晒黑了一圈的高一新生们在军训中找到开学的状态。

“军训就是让孩子们吃点苦,唤醒体能和脑能,毕竟一个假期的放松,高中三年都是比较紧张的学习状态,军训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昆一中高中语文老师赵露说。

“开学第一课”增进信任

在开学日前后,各学校纷纷组织新生家长会,介绍学校情况的同时,也给家长上了一课。

在许多家长以往的印象中,一年级新生入学,面临分离焦虑的应该是学生。可是根据一些教师和学校往年的经验,存在焦虑情绪的家长大有人在。为此,部分学校在新生家长会上特别设置了心理课环节,邀请心理咨询师为家长支招。

五华区文林小学在第一次新生家长会上,邀请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为新生家长开展《与孩子一起进入一年级》的讲座。“心理咨询师讲了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过渡,如何在做作业方面引导孩子,如何教孩子解决和同学之间的矛盾。”文林小学新生家长华女士说,原本自己也处于焦虑状态,对于如何帮助孩子在小学开一个好头感到茫然。“听了讲座以后,感觉有了方向,心里就没有那么慌了。”

最让华女士感动的是,在一年级全科目教师亮相见面时,负责自己孩子班级教学的老师说:“我有的只是爱,会把爱给班上所有孩子。”这句话让华女士放下了疑虑,对学校和老师更加信任。

对于大多数一年级孩子的家长来说,新生家长会是与学校的第一次深入交流的机会。在盘龙区明通小学,新生家长会邀请了学校特级教师向家长们作了主题为《做一个合格的好家长》讲座。告诉家长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要从小培养,家长要言传身教,并着重介绍了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盘龙区金康园小学负责人则在新生家长会上介绍了新生应当如何进行入学准备,还提醒家长们要让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做有目标、有智慧、懂得爱的现代家长。

同时,各学校也把校园安全教育作为给家长的“开学第一课”内容之一。

新迎一幼5天“断奶期”缓解焦虑

又是一年一度的入园季,刚入园的小班新生家长都会为孩子能否适应幼儿园生活而感到焦虑。不过,在盘龙区新迎一幼,有一个为期5天的“断奶期”活动,让幼儿从家长陪伴入园逐渐过渡到独立入园,也让家长通过活动建立起对幼儿园和老师的信任。在这个“断奶期”,孩子们有怎样的表现呢?不妨从孩子的视角来看看吧。

幼儿入园 未听见“哇声一片”

我是新迎一幼小班的一名新生,这是我入园的第一周。星期一,爸爸妈妈和一起我来到幼儿园,幼儿园的一切看上去陌生而新鲜。

刘老师是我的班主任,她满脸笑容地招呼我们一家子,还弯下腰跟我说话。走进新教室,老师告诉我们水杯、毛巾摆放的地方,让爸爸妈妈带我们认自己的照片,这样今后就不会拿错了。

升旗仪式完毕后,我们回到教室,老师们自我介绍,还让我们和爸爸或者妈妈一起,挨个儿上来介绍自己。老师教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手工,爸爸妈妈还把他们对我的祝福写在纸上,贴在教室的爱心墙上,旁边还有我们的全家福,我在幼儿园里想爸爸妈妈的话,就可以看看照片墙。

就这样,开学的第一天、第二天,爸爸妈妈陪着我入园半天,我们跟着老师一起做亲子游戏,时间过得很快但也很快乐。

到了周三,我告别爸爸妈妈独立入园。当他们和我说再见的时候,我真舍不得,所以伤心地哭了起来,老师立刻抱着我安慰我,让我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边看书边等着吃早餐。我看到大多数同学都不哭,再想到爸爸妈妈说过我是大孩子了,而且经过两天的适应期,已经知道幼儿园是我的新家,老师会像妈妈一样关心和照顾我,我应该坚强勇敢,所以就努力忍住了眼泪。

这一天,老师还带我们到大班教室,认识了很多哥哥姐姐,老师说我们要结对子,这样一来,每个小班小朋友就都有一个哥哥或者姐姐了。哥哥姐姐给我们大大的拥抱,还送上他们的祝福卡并表演了节目。我很开心,早就把和爸爸妈妈分别的小伤感抛在脑后了。老师说我们这些小班的小朋友适应得都很快,每一个都是棒棒的,爸爸妈妈会为我们骄傲。

周四、周五我们依旧是独立入园,继续在老师、大班哥哥姐姐的帮助下适应新环境。虽然我还偶尔走错教室,偶尔会有点想爸爸妈妈,但是爸爸妈妈告诉我,他们看到了我的幼儿园生活,他们很信任老师,叫我也要相信老师,所以我就安心了。你好,幼儿园,期待在你的怀抱里,我会变成越来越棒的自己。

“断奶”已3年 家长放心孩子安心

新迎一幼园长向燕介绍,该园的新生“断奶期”活动从2015年开始举办,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开学第一周,我们邀请家长陪伴入园两天,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情况,知道孩子一天的日常,看到老师对每一个孩子的用心,从而更信任老师,以此减轻他们的焦虑。家长没有了焦虑,就会把积极正面的情绪传递给孩子,打消孩子入园的不安。同时,老师也通过‘断奶期’陪伴活动,了解了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从而能够更好地针对孩子的情况进行安抚,对于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很有利。”向燕说,幼儿园“断奶期”活动实行3年以来效果显著,新生入园不适应的情况大大改善,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同和支持。

家长汪先生也比较认可新迎一幼“断奶期”活动的做法,他认为这能够给孩子一个缓冲过渡期,也让家长放下了之前的各种疑虑,有了更多参与感,也认识到孩子能否适应新环境,是家园共育的结果。“我们今后也会积极配合老师,帮助孩子从心理、生活各方面都尽快进入状态。”汪先生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生智慧的句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