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磅数最高的弓是几磅?

马上注册,成为射雕英雄!

您需要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本帖最后由 英金山水 于 16:51 编辑

宋代的弓箭磅数折算,进入宋代,出现了一个更好测算弓磅数的方法,即依靠箭重和拉锯,倒推弓的折算磅数。比较典型的是南宋《翠微先生北征录》记载的“箭头重过三钱则箭去不过百步,箭身重過十錢則弓力當用一碩是謂弓箭制”,重过十钱以10钱,以南宋折二钱3.7~4.1g取最小值3.7g计算即37g,也就是说,低于37g的箭身是不能匹配一硕(石)的弓的,当然我们也可以取较大值41g作为一硕(石)弓的配箭最低重量值,箭头重过3钱即超过11.1g(即超过170格令,应该是燕尾等重箭头)从一些宋元存留下史料看宋代步射弓应属于中小拉锯(设定箭长32英寸,拉锯30英寸),所以和现代中小拉锯猎弓有部分选箭程度可比性。

以目前80磅的现代猎弓射这种41g的箭(注:含箭头重量)没有问题,所以大致折算现代弓弓力宋代的一石弓取值范围应在75~115磅这个范围,折算出弓每磅对应0.36~0.57g箭重,这是目前样本分析的结果,当然以现代弓的角度看,这个效率的确很低;因为目前研究未发现这个时代实用竹木箭超过120g的具体实例(当然如果配重箭头达到130g或有可能,区间不能完全卡死)。从弓箭能量转换关系看,宋代所谓两石弓折算今日的弓如在140~220磅大区间。所得实用箭换算重量的最大值在51.8g~127.6g,这与目前的估算研究相吻合。所以通过弓箭对应关系的逻辑角度互证,我们应在75~1151石范畴内找到一个可能的对应值。

然后本节还是要打个假,我们这里举一个在传统弓区流传甚广,非常著名的帖儿,大意说宋史岳飞传,岳爷爷那开弓三百斤,按照宋斤换算,就是396.84磅,接近400磅。很多人不但不去计较这个数据荒谬不荒谬,反而摇旗呐喊,岳飞既然是顶天立地的民族大英雄,400磅怎么开不得,1000磅也得开得嘛,实际上有意思的是,所谓岳爷爷开弓三百斤,连原文都没抄全。

宋史岳飞传的原文是: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

弩八石,完全暴露了问题,理顺前后文关系,宋代二石弩已是管控兵器,可开三石五斗弩已属严选宿直禁军核心精锐部队的标准,而民间居然有大杀器八石弩横行,岂不荒谬?!故此处仍是元代史官笔下的汉制推算,而非宋制;《宋史》之庸凡冗杂,可见一斑。按汉制推算完开弓三百斤=145.5磅,弩八石=465.6磅;如果是不张弓测法计算再挤一挤水分,所谓的三百斤400磅神弓,最多就是一只80~90磅左右普通的宋弓,所谓“八石”也最多就是宋斤制的二石。当然即便这样也不算辱没英雄,作为20岁左右的年轻人开80磅弓实射射准在今天也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有一副历史论坛比较流行的名画中兴四将图,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南宋初年包括岳飞所使用实用弓的样式(注:弓为‘侍者’所配,不过另有一种意见是实际‘侍者’是各将的戎装图,当细考),以绘画的弓梢强度看,我个人认为图上的弓包括岳飞所用的勉强在75磅左右就算到头。岳飞在历史可以定义为一般意义的善用骑兵的将领,所以其一般使用的弓最高是75磅左右的骑射弓,是比较贴切的,与历史存留图画可吻合。再高则丧失了骑战的实用性和必要性,实际超出70磅的弓在马上操控都非常困难,这也是骑射领域的常识。

有关这一时期步射弓和骑射弓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差距,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史料是,南宋观察同时期海陵王时期骑射见长的女真人一般用弓,力不过五斗(当然也有可能是女真人自己掩盖实力),也就是折算现今弓力最多35~55磅,这是一个今天几乎人人可开的磅数,宋人甚至以此矜夸自己弓力雄勇,但是蹊跷的是即便女真人弓力如此“低弱”,南宋在历史上对金朝并未取得整体上的优势,在下面这个弓力细换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翠微先生北征录》又讲实战用的步射弓合用九、八、七斗(宋制),骑射弓合用八、七、六斗(宋制),超出这个范畴的都是忽悠人的废物,在实战中毫无用处。虽然话比较难听,但是总的说来是华岳亲历所验得要害,毕竟其人是有丰富军事经验的武人,而非文人纸上谈兵意淫语,至此,我们应该在75~115磅的大区间选一个可能的中间值高概率区间,那么宋代的1石折算今日猎弓磅数,应在80~90磅之间,也就是步射实用弓在56~81磅,骑射实用弓在48~72磅,较为合理,这也就解释了女真骑兵普遍实用弓力为何在35~55磅区间(取合理值则在45~50磅),再对比宋金两军弓力问题,弓力从45~50磅左右提升到50~80磅左右,特别宋辽金时代恰好处于一个重甲装备时代,对于转换效率不高的古代弓,对披甲目标提升的杀伤效果实在有限,而且因为实战中要求快速能量输出,而且女真人向来以坚忍耐劳著称,耐久力非常,战场上排除其他因素,以弓箭对射,同等防护条件下输出箭数多的自然有更高概率射穿对方非披甲区域造成杀伤,所以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弓力雄勇’的宋军在战场上总被‘弓力疲软’的金军敲打。孤证不举的原则,举两个可兹比照的资料:

其一,南宋《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所指凡武舉人射兩石弓馬射九斗謂之絕倫,步两石射弓折算今日磅数最大值范围150~190磅,骑射弓的最大值九斗估值70~80磅还是比较靠谱贴切的,但是这个数据只能是适用那个时代的顶尖级别选手。

其二,北宋末年王安石变法期间推行的《府界集教大保长法》里面规定教头弓以八斗,九斗,一石为三等……马射九斗,八斗为二等,教头即军队中专职教授兵丁与中下级军官武艺与技击方法的教练,故而教头作为一专业技术人员其要求要高于一般士兵与中下级军官,但是其弓力也仅仅比战场实用弓各高出一斗而已,宋代的教头基本等同于今日的专业运动员,连宋代的‘专业运动员’尚且只是使用稍稍比普通战弓稍强一斗的弓,就可知所谓‘古人怎么能和今天缺乏运动的人相比,体力肯定强不是一个量级,所以开3,400磅弓也没问题’,属于彻底的伪科学。

当然,宋人选择较女真人更重一些的弓,并非简单出于‘秀肌肉’,也有其实战考量,宋人以步兵为主力,对步兵集团协同作战有较高要求,同时对步兵集团中弓的射程也较之骑射见长的女真人为高。无论从射远还是射准的角度,都要求远可制敌,近可射准,这样在弓箭选择上,只有比对手弓力高一个量级才能实现其对抗平衡。故而在宋辽、宋金对抗中宋军并未有太多劣势,甚至有时可以掌握战场主动,所以武器的批量装备自古以来不是拍脑袋,而是有其客观的必然因素。

有关宋代弩的问题,宋人虽然没有使用不张弓测法,但是比较痛快的承认弩和弓磅数换算,按照1:1换算是要不得的,在《长编》中记载引弩四石,尤在弓射八斗以下,也就是说宋代弩的能连转换和弓相比,有近乎的差距,比如上面的八石弩,即便按照宋制折算成弓力的话,有一点五石左右就算很不错。当然这也不是定制,到宋英宗的时候“弩自四石五斗以上,二斗当弓一斗;不及四石五斗,三斗当弓一斗”,这一测法论述接近汉代的不张弓测法,但是很明显宋代对弓弩折算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是时代与测量体系进步的成果。另外通过宋人的记叙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弩在实战中不仅射击速度要比弓慢,而且能量转换效率也很差,通过不断增大弩的弓臂数量和提升拉力在宋代已经达到极限,很难再有所突破,在元代出现管状火器以后,火炮迅速在明代将大型弩和抛石机淘汰出实战领域,虽然以神臂弓为主的单兵踏张弩无论在精度和射程上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在成本上比弓箭不占优势,又有鸟铳等火器完全可以替代其功能,而其过剩的射程对于高机动型飘忽不定的骑兵等于大炮打蚊子,训练亦不简单,凡此种种,曾经在中国早熟并高度发达的弩,在宋代达到巅峰以后迅速衰落,到明代已经所用不多,兵家将更多关注点投向火器,至清代更是基本退出实战领域,这里面有武器的自然进化规律在起作用。

明朝是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射学发展的一个高峰,在弓力测量领域,在辽金宋元取得成就技术上,又有深入发展,其典型情况是,在对箭重与弓力匹配的基础上,注意到箭长度与弓力的匹配关系,在弓力记录上,不再以石这种宽泛的概念,有了专用的‘力’概念,这是相比之前时代的重大进步,典型如李呈芬《射经》中相应论述。

盖弓箭力量,欲其相称。(古者弓以石量力,今之弓以个量力,未详出处。然相传,九斤四两为之一个力,十个力为之一石。或曰九斤十四两为一个力云。凡弓五个力而箭重四钱者,发去则飘摇不稳;而三个力之弓,重七钱之箭,发之必迟而不捷。何哉?力不相对也。故三力之弓用箭,则长十拳。所谓一拳,名曰一把。十把之箭,其重四钱五分。如四力之弓,则用箭九把半以长,或至十把,尤为相称,其重则五钱五分。至于五力六力之弓,用箭亦长九拳之半。七力八力之弓,用箭只九把,即长至九把半亦可也。)故箭之长短,随弓力以重轻。弦扣之精粗,亦视弓之强弱。(扣者,属弦以附弓弰。其粗细不称,则弓弦不调。)是故,调弓审矢,使轻重、长短、强弱适均。然后,目力会意,纵送无虞。’

这里首先还是对一钱的重量做下说明,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g一斤改为500g一市斤。还应特别指出,1929年和1959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这样,从明代到1979年,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16÷101钱约等于3.72克。我个人意见明李呈芬射经中的一钱对应的是该数据,是3.72g

这样,通过明本《射经》我们知道的基本状况是:

三力弓对应箭重16.7g10拳长90cm),(1力对应箭重5.56g

五力弓射箭14.9g的箭,三力弓射26g的箭都属于超出选箭范围。(1力对应的不损箭箭重和最高可平稳推重在3g~8.67g,呈正弦函数曲线)

由此可知,明代一石弓的箭重取值范围在30g~86.7g,合理取值范畴在40~60g,这一点与宋代基本差不多,从明代史书的训练距离看,都有意进行大量远距离(凡射弓,每一人以十二箭为则,内六箭远可到(将士一百六十步、步军一百二十步)、近可中(五十步)的为试中)训练,基本上也比较偏重步射,但箭长方面显然吸收了金元已降北方箭种的特征,有所增长,利于骑射。

然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辨析,就是明代一石折算今日弓力磅数:然相传,九斤四两为之一个力,十个力为之一石。或曰九斤十四两为一个力云。也就是说直接换算 明代1斤对应今日1.31磅,一个力对应今日12.11~12.61磅,一石对应121.1~126.1磅,这个数据虽然比清代稍稍偏小,但差异基本不大,但与宋代数据差异不小,所以有精校的必要。

审视李呈芬全篇,即可能发现问题的另外端倪。

1、‘余所交游善射之友,有能引满数十力弓者,其所常习无过九力之弓,所以养勇也。’

2、‘或有用三力半之弓而长十拳、重六钱之箭,似不如法而其射甚平快,是必有法在于加意精熟之。’

1、引数十力,显系超出20,即便按照最低20240磅计算,显然不大可能,这里应该是个虚数,李氏所举的弓力显然并不算很大,集中在四~六力,可以视为明代一般习弓爱好者的平日弓力范畴。

2、三力半弓射22.32g箭,似不如法其射甚平快,是必有法在于加意精熟之。即每力对应折算6.37g箭,在长期练习者可控范围(故而在不损箭射重和最高可平稳推重之间合理取值的每力对应箭重在3~6.37g箭尾合理),故而此处101石直线计算在箭重在30g~63.7g,只是这一数据仍显粗糙。这里引《高氏武经射学正宗》(含执迷集,下简称《高经》),如《高经》箭体式轻重宜则第八:大约弓力量十斤者,箭可重一钱二分,百斤之弓,箭可重一两二钱。1力对应箭重4.46g1石对应44.6g。这是一个偏轻不重的中间值,我个人虽不感冒高氏射法,但是高氏所言有实践依据,取箭精准取到中间值,自然有其高明之处。

所以,即便刨除1钱折合克数的差异,我们也能明显通过数据发现,明代比宋代的弓箭推重比效率有了明显提升8~10%,虽然不高,但终归有所进步,在冷兵器时代任何点滴进步都可以形成战场优势。

当然如上提到,作为直接得出1石对应121~126磅,直接换算今日磅数有些问题,因为宋代得出换算数据1石对应80~90磅,明代即跃出30~40磅之多,这里不能直接换算是需要指明的,而非学界一般认为的可以直接换算。

以《天工开物》记载,凡造弓,視人力強弱為輕重,上力挽一百二十斤,過此則為虎力,亦不數出。中力減十之二三,下力及其半。即上力120斤,中力84-96斤,下力60斤。凡試弓力,以足踏弦就地,稱鈎搭掛弓腰,弦滿之時,推移稱錘所壓,則知多少。考虑到这种测法并未记入弓力损耗以及与尺张法的差距,这里直接推算上力即12~13力弓,中力9~11力弓,下力6~8力弓比较有可比较性。当然这只是制弓的术语,然而问题就出在这里。以明代《兵录》记载常用的军用箭为例,大致在5~6钱即18.6~22.3g左右,而这一区间在李呈芬《射经》中对应的20.5g4力弓用箭,取合理范畴用箭最高也应是5力弓,如果以中力9~11力弓作为军用弓的一般标准,那么对应箭重至少要在36g~66g;以下力弓作为军用弓一般标准,则对应箭重要在24g~48g,所以只有三种可能,

1、《兵录》所载箭重未包括镞重。

2、《天工开物》所载弓折算今日磅数,因为测量方法和今日不同,需要进行折算。

但是这三种可能通过古法已经难以进行更细节考证,这里我们取60-6力为标准,6力按高氏武经取箭,应为26.76g,按射经取箭长9拳半(86cm),这合理区间加一钱镞重3.72g,即取总箭重30.48g1力对应5.08g箭重,取值合理。将该数据导入伊斯顿箭表换算今日猎弓磅数在60磅左右,所以我个人得出结论是在1力对应12.11~12.61磅基础上,即该数据折算为今日弓力要做20%的缩减,也就是说明代弓制1斤对应今日1磅弓力拉力较为合理。当按此数据解释以上史料时,则所有史料数据均可找出现实逻辑对应。

但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这里我们只是取的理想对照值,实际上明代军用箭在实际使用中,并不严格按照以上弓-箭对应原则,战阵之上,把箭射出去杀敌才是硬道理。故而如果明代虽然有了初步的‘射经选箭表’,但实战当中出于通用原则,一线并未刻意细化,以避免战争中因箭只形制重量过细而缓急不应。明代‘软弓长箭’的目的,恰恰在于战场之上步骑用箭的通用性,即类比现在在兵器工业上所说的一弹多用,从而有效降低后勤保障的复杂性,为一线部队树立优势地位,这与兵书上技术先行的做法可以说一体两面,技术和实战并重,两条腿走路,也不能算错,是较为可取实用主义态度。

文字版权与学术原创使用权为锦镇所有。首发射箭沙龙论坛、中国联合弓会论坛、英金山水和讯博客。转载与未经本人许可擅自全文或部分引用、替换关键词作为学术论文谢绝。
      另外说到长弓,几乎所有人都会选择性失明帕提战役,其实帕提战役不过是在阿金库特十几年以后,只要指挥得当的骑兵集群砍长弓手也是驾轻就熟。

长弓非常依赖预设阵型和远距离火力输出,如果这两个条件都不存在,那么等待长弓手的就是变相的被屠杀命运。正是因为长弓的限制因素太多,所以才会在新武器和新战术不断出现的前提下出现长弓废止法令,再说长弓废止法令只是否定了长弓的军事意义,并没有否定长弓在民间的发展,更切合实际的弓箭运动范儿随着长弓废止法令的出现深入英国民间。这也是长弓后来磅数一路走低的原因:更多的人比如妇女和儿童可以广泛接触和练习弓箭,这反而保存了英国射箭的传统。

    而将制造资源和人力资源从弓箭转移到其他领域,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比如英国16世纪的火器制造业、城市制造业行会等都存在大量的分流的前长弓手。

    而且承平时期,弓箭磅数下降是普遍规律,并不是说中国独有。弓箭中低磅数发展是这项运动的规律。

    出于研究目的复制高磅数弓本来就属于学术范畴,但是一般民众盲目复制高磅数弓练残,就是自己有病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合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