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得了癌症癌症到底能不能治疗疗得好?

放疗可以将恶性肿瘤治愈吗?

  80岁的张先生身体一直不太好,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多种慢性疾病,体质很虚弱。不久前,在例行体检时,又被查出患有,真是雪上加霜。幸运的是,医生告诉家属,其尚属早期,没有转移,也没有扩散。家属一听,要求赶快手术,以便根治肿瘤,可医生综合考虑他的身体状况,认为手术治疗对张先生的创伤太大,他耐受不了。就在一家人去肿瘤内科打算接受化疗时,肿瘤内科的医生却建议去放疗科接受放射治疗,可以将肿瘤治愈,创伤还更小。这令家属喜出望外。

  张先生的遭遇算是很幸运的了,因为医生及时提醒了他接受放疗。而浙江省肿瘤医院副院长陈明教授就经常遇到患者没得到及时放疗而延误了病情。他前段时间就遇到一个患有早期的78岁患者,不能耐受手术,呼吸内科医生却没有建议他赶紧接受放疗,而是给予靶向药物治疗。7个月后,肿瘤仍在进展,患者去看肿瘤内科,肿瘤内科医生推荐患者赶紧找放疗科进行立体定向放疗,但最好的治疗时机已经错失。

  有明显可以媲美手术效果的根治方法不用,为什么要去使用这些只能起到姑息作用的药物治疗?陈明教授常常为此感到很忧虑。

  放疗是否真的能治愈恶性肿瘤吗?不久前,瓦里安医疗系统全国用户大会在苏州举办,众多国内外著名放疗专家应邀进行学术报告,本报记者在会议间歇对专家们进行了采访,听听专家们给出的答案。

  放疗效果不亚于手术

  国际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近期刊登了一篇论文,将立体定向放疗(SABR)的使用与外科切除肺叶的手术进行了比较。两组试验共入组非小细胞(NSCLC,最常见的类型)病例58例。研究人员发现,放疗组预期3年总体存活率为95%,手术组为79%。由此得出结论:对于过去被认为是可手术治疗的”I期,立体定向放疗可作为可替代的治疗手段。另一项研究表明,对于其他类型的癌症治疗也可获得类似的结果,如、头颈部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等。

  此论文一经发表,一石激起千层浪,美国有20多家媒体同时期都在报道这一成果。

  该论文第一作者、美国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美国排名第一位的肿瘤医院)胸部肿瘤放疗主任张玉蛟教授指出:我们的研究表明,对于可手术治疗的I期非小细胞患者,采用无创立体定向放疗,其疗效可以与手术治疗相当。特别是对手术风险较大的老年患者,或同时罹患其他疾病、手术会增加其风险的患者而言,具有更好的耐受性。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张玉蛟教授说,无论的各个不同时期,放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其他恶性肿瘤的治疗上,放疗的优势也很多。陈明教授说,鼻咽癌就是依赖放射治疗。只要没发生转移,治愈率达90%左右;食管癌、尤其是位置比较高的食管癌,前列腺癌,通过放疗也是可治愈的;早期乳腺癌、精原细胞瘤,早期喉癌、声带癌,放疗和手术的效果一样,但对喉癌、声带癌,放疗能保留说话功能,不用做喉切除;宫颈癌在I期时,手术和放疗的疗效是一样的,到了2B期阶段,不能手术,只能依赖放疗。所以对宫颈癌的治疗,放疗的适应症和地位远远大于手术,但是在我国,除了少数几家医院,绝大多数对宫颈癌还是采用手术治疗。

  美国乔治亚摄政大学肿瘤中心医院副院长孔凤鸣教授说,皮肤癌及软组织肿瘤皮肤软组织肿瘤,传统的手术治疗是需要截肢,而放疗和药物治疗结合,就可以不用截肢。皮肤癌如果肿瘤很大,手术切除后创口会很大,很不美观,所以对皮肤癌,放疗的结果也是非常好的。头颈部癌也是如此,手术治疗会影响外观,而放疗可以在保留器官及外观的同时治愈肿瘤。在她的医院,目前头颈部癌基本上都不手术,而是采用放化疗——大部分早期就是放疗,晚期放化疗结合,手术只是作为补充。她说,保证器官的完整性,同时把肿瘤治愈,也是放疗的一个优势。

  放疗的副作用低于手术

  因为放疗学科发展得比较晚,公众和医生对它的认识存在一些误解,比如怕放疗的副作用,甚至有癌症患者听到放射性这个词都会比较恐惧。陈明教授说,以前放射治疗设备比较简陋,技术比较简单,这种担忧有一定的道理,但目前在精准放疗的理念下,放疗并没有那么可怕。首先现在放疗设备在飞速进步,精良的设备使得正常组织受到的放射剂量可以控制在很低的水平。其次,受到良好职业训练的放疗医生和物理医师也在大量增加,这方面人才的储备比以前明显增多,从业人员的素质变得更好了。

  陈明教授表示,我们可以非常自信地说,对于身体内部小体积的肿瘤,现在的放疗技术所产生的损伤,肯定比手术要小。

  张玉蛟教授指出,任何事物都有正面和反面,不是说对于副作用的担忧没有必要,而是在现在具备先进技术和良好的放射医生的条件下,放疗的副作用应该会比手术或者常规化疗小很多。

  据孔凤鸣教授介绍,对于放疗的副作用,欧洲已经做了一些临床试验,比较接受不同方法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发现,立体定向放疗治疗以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实际上比外科手术的生活质量要好。

  我国放疗应用现状难以乐观

  然而,我国放疗应用的现状难以乐观。陈明教授指出,在我国各大医院,有很多早期非小细胞患者,因为高龄、体弱,和一些内科疾病的原因,不能耐受外科手术,但这类患者往往也没有到放疗科治疗。患者常因为咳嗽最先去的科室是呼吸科,或者胸外科、内科,早期患者如果被判断不能手术,医生应该把患者介绍到放疗科,可是在我国,这样的医生还很少,有相当多的医生是建议患者接受化疗等药物治疗。而药物治疗对非小细胞只能起到姑息治疗作用,延缓疾病进展,而肯定不能达到根治性的作用。

  我国有众多的癌症患者,但有多少接受过放疗呢?据孔凤鸣教授了解到的数据是,我国总体只有16%的癌症病人接受到放疗,而美国的癌症病人有60%~70%左右接受放射治疗,是65%左右——这还是前几年的数据。近几年来,美国的这个数据还会增长。因为靶向治疗的出现,病人活的时间更长,局部放射治疗就变成更重要的问题。张玉蛟教授认为我国的这一数据大概在25%左右。

  为什么放疗在我国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陈明认为,从伦琴1895年发现X射线,次年用来治疗一个晚期的溃烂的乳腺癌,至今放疗在西方国家已经应用100多年了。而在我国,最早使用放射治疗的极个别医院,是在上世纪30年代,开始普及放疗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因此对很多医院来说,放疗科确实是一个新的学科。在从业人员方面,以前很多都是半途改行而来的,医科大学的教学和训练系统也是在逐步完善过程中。由于放疗设备较为昂贵,在很多比较小的放疗科要形成一个完整配套的设备体系,还有很大难度。此外,在传统的综合性医院中,强势科室对放疗的认识和它的作用也是在不断进步中。所有这些因素累加起来,造成了我国放疗的现状和欧美先进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手术还是放疗,病人可以自己选择

  对于一些可以手术,也可以放疗的患者,如早期非小细胞,是应该建议手术治疗还是放疗?三位专家各自介绍了他们医院处理此类问题的方式。

  张玉蛟说,如果患者来到我们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一般来说外科医生就会建议手术治疗,但同时会介绍还有立体定向放疗可以作为选项之一,如果患者表示有兴趣,会把他介绍到放疗科进行会诊。如果病人来到放疗科,我就会跟他说,传统上手术切除是标准治疗,但是我们现在新的数据显示立体定向放疗和外科手术的疗效相类似,甚至在有的情况下比外科手术还好,如果你想考虑立体定向放疗,你也可以留在我们这里治疗,但是我希望你也去和外科医生谈完之后再做决定,你自己来选择一个你认为最踏实、最放心的办法。

  孔凤鸣说,在她们医院,通常是外科医生、放疗科医生、内科医生等一起看病人,然后大家协商出一个治疗方案。一般来说,如果病人一般情况比较好,心肺的功能不是很差,外科医生决定手术,其他人都会同意。但如果有些病人肺功能比较差,心功能没办法耐受手术,或者有其他问题没办法做手术的话,就会选择放疗。也有一些病人自己拒绝手术,接受放疗。

  陈明介绍了我国的情况。他说,目前在我国的医院里面,判断出是早期,首选手术,这个一直是标准治疗;同时我们告诉病人,如果你拒绝手术,或者因为你年高体弱、因为内科的病耐受不了全麻和手术,这个立体定向放疗是手术之外的第一选择。这一点在中国是完全成立的,所有的医生都认可——尽管有的医生还是不会把病人介绍来放疗科,但是这个理念大家都认可。

      放化疗药物毒性很大,不能将癌细胞全部杀死,只能是按照比例杀死癌细胞,残余癌细胞在患者身体虚弱免疫力低的情况下发展很快,形成新的病灶.建议放疗最好配合中医服用中草药进行综合治疗全面调养,提高免疫力,杀死残余癌细胞,调整阴阳平衡等,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病情得到面显好转和控制,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已经成功治愈数以百计的癌症患者,人民网、中国教育电视台和央视网对此法进行了专题报道。

本回答由 提供、推荐服务有(就诊服务、义诊服务)

曾经有个患者询问,得了癌症还在坚持放疗化疗,这样是否很受罪?感觉治好的好像没有几个,如果知道得了癌症之后不再治疗,任期发展,这个过程是什么样的感觉,是不是会疼?

人得了癌症是啥感觉,一位得癌治愈的医生曾经总结过。从情感上来说,开始真的难以接受。从身体感觉来说,事实上得了癌症早期会有"四大表现"可以提醒我们早进行治疗,作为医生的他,就把握住了这个黄金时间,没有耽误治疗,从而得以治愈 。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了解一下。

1、 出血:出血是某些癌症的早期信号之一。癌症出血一般时间较长,出血量逐渐增多。如:鼻涕中带血或出现鼻衄,一定要进行检查排除鼻咽癌的可能。痰中经常带血,要检查排除肺癌。尿中带血,要检查排除肾癌或膀胱癌。大便带血,要检查排除大肠癌。 非经期阴道出血(特别是绝经期以后的女性),要检查排除子宫癌。

2、肿块:身体某些部位突然出现肿块,往往是癌症的早期信号,应引起注意。如:颈部肿块,要检查排除甲状腺癌;颈部耳后下方出现肿块,要检查排除鼻咽癌;锁骨上出现肿块,要检查排除骨癌、食道癌转移。 乳房肿块,要检查排除乳腺癌。腹部肿块,右上腹肿块要检查排除肝癌;上腹部肿块要检查排除胃癌;下腹部肿块,要检查排除直肠癌。 睾丸肿块,要排除睾丸癌。骨肿块,要检查排除骨肉瘤。黑痣肿大,要排除恶性黑色素瘤。

3、疼痛:有些癌症的早期症状表现为疼痛,当身体某部出现疼痛时应引起警惕。如:经常头痛,特别是清早醒后剧痛,或兼有恶心呕吐者,应检查排除脑部恶性肿瘤。原因不明的骨疼痛,要检查排除骨肉瘤。持续肝区疼痛,要检查排除肝癌。

4、全身症状:如不明原因的发热、疲倦、乏力、身体逐渐消瘦等,要检查排除白血病或肝癌。

多人“谈癌色变”,对癌症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现实中实际情况是,1/3恶性肿瘤可预防,1/3可治疗,1/3可治愈。肿瘤君希望所有的人都可以一辈子远离癌症,不要自己去“感受”它。但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预防癌症,世界卫生组织给出了四招防癌简单方法:每天坚持运动30分钟左右、戒烟少饮酒、果蔬要多吃、保持标准体重。小编希望大家都可以做到这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癌症能不能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