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用过美国留学培训机构中介或者美国留学培训机构语言培训机构的同学分享几个不错的机构

  • 续谈:去start up/创业型小公司就业上篇 ITA是Warald当年看好的麻州两个start up之一,原因是: 1)basic idea也就是节省订机票成本听上去很合理很有前途 2)公司在2006年初,拿到了1亿(100M)美元的投资,是麻州近年来最大的一笔软件公司投资,有了这笔钱,公司可以迅速扩张并且好多年之内非常稳定 – 一个几百人的小公司,一亿美元光是发工资就能撑好几年,而且这一亿不是唯一的一笔投资。 3)公司产品已经有大的customers比如Orbitz和几个航空公司,有稳定的市场和一些收入 于是乎,ITA在过去的几年里也大幅度招人,迅速在麻州10大软件公司里排前几名,这个公司当然也办理h1b和绿卡,不但工资和福利待遇很不错,一般engineer们也有股的股票。 7月1号,google击败微软等公司,用7亿(700M)美元正式把ITA收购了,员工手里的股票大概是接近40块一股,扣税之后,小engineer们能有至少16万美元进帐,相当于不工作白领3年工资。而这边的双职工中国家庭,第一个房子大多是买40万左右,也就是半个房子的钱挣出来了。 也许有的人觉得这个税后16万不够多,不过考虑到这些人都是第几百号员工,加入的也是稳定的公司,这个结果算是很不错了,至于前几十号员工拿多少,我就不知道了 – 其实说ITA是start up也不准确,纯粹只作软件的公司大多很小, ITA目前已经有十年历史,500员工,超过一亿美元的风险投资,稳定的market share,规模不算小了。 被google收购之后,两个公司的合并,估计部分ITA员工要被裁掉,不过Google的severance package也还可以,况且中国人基本都是做技术的,engineer的位置,一般不会被裁,大家无非是从一个没啥名气的公司变成Google员工而已,而且google花钱买了ITA,以后肯定也要继续招人集成和加强这部分业务。 现在的经济形势,小公司大多步履维艰,生存艰难,有很多小公司为了减少h1b和GC的开支,也不招国际学生,不过无论是这次的金融崩溃,还是前次的 IT crash,在一片废墟中都有小公司被高价收购、少数拿h1b的中国人发财的利好消息。 总的来说,去创业型公司,尤其是初期只有几十人甚至十几人、几个员工的小start up,大概相当于买股票,风险大,回报也大;作engineer的人,一般都发不了财,去start up工作,也许是距离发横财最近的路子了;头脑灵活、能力强的年轻人,如果没有负担,后退有路,也许可以考虑一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选择。还有,如果有几年工作经验,能力上可以独当一面,也更容易被小工司接受。 —- Warald (iamxiaoning@/

  • 去年写了一些如何在美国找工作的文章,发在一亩三分地论坛里;今年结合具体的例子,接着谈谈公司都有些啥样子的,帮助大家增加点知识。 我的出发点是从国际学生的角度来讨论几种不同类型的公司。例子我肯定要举马萨诸萨州的,因为我很熟悉,消息来源可靠而不是n手的、甚至是被扭曲的消息;同时,我以经营软件类业务的公司为例子,因为这个是目前也是过去几年里最活跃的领域,但是里面的道理,对于其他专业和行业的就业以及公司选择也是适用的。 我觉得列举公司名字没太大意义,对国际学生来说,公司基本就是两种,给办h1b的和不给办h1b。哪个公司待遇再好、名声再显赫,如果不给办h1b,那也只是国际学生围观的对象而已。同时,公司的招聘政策是不停变化的,有些公司某几年因为资金紧张或者revenue太差,不怎么招人,但是过几年形势好转,可能会疯狂招人,给高工资吸引优秀员工;有的公司某些年度办理h1b,你毕业的时候可能就不太想办了。

  • 《一》什么时候地理位置比学校名气更有用? 举两个以前听说过的例子: 1)中部某牛校,所在地区受金融危机打击严重,该校一中国自费硕士,毕业后瞅瞅在当地实在找不到工作,就搬到波士顿找计算机工作;俺跟此人没啥联系,就是听说而已,不过,不管你是uiuc, umich, austin还是berkeley,俺们马萨诸塞的土著公司们不会给你比NEU和WPI学生更好的待遇,公司的人要么不知道UIUC和 UMich是啥学校,要么觉得你berkeley的高才生不在加州找工作,跑到东北来干胡闹干啥?Warald说过很多次了,俺们这里NEU揍是好学校,WPI揍是very famous,只要公司还招人,就会张开温暖的怀抱甚至自己送上门去local的这些学校。 读了名校,你就拿出点名校的气势来,直接搞定股膏、萎软、非死不可、獒蕊烤,否则虎落他乡,很有可能被当地的小狗咬掉你“名校”的虎皮~~ 2)某会计accounting专业前10学校自费硕士,毕业的时候在当地只有1次面试机会,是四大的,但是失败了,然后没有任何其他机会,连实习机会也没有。此女生选择嫁人f2,继续留在美国,跟lg搬到纽约。在纽约的邻居里有一个女生,跟她同专业同时毕业,学校更差,临近毕业时,直接搬到纽约城里,学校有career fair才回去,没有的话,就是死心踏地在纽约找,作了一个intern,最后公司给转成了正式工作;同时期,高中同学也在boston地区找到实习,先后在两个小公司加起来做了一年,最终在第三个公司找到full time job,公司办理h1b。   《二》什么时候地理位置彻底没用,或者说没有影响? 微软、google、facebook等都是全国招人,比如说想去微软工作,很简单,去他们公司网站上投简历,就有人来给你面试,管你是硅谷边上的死叹服大学,还是嫩不拉屎家大学,微软的HR都会看你网上投的简历,感觉合适,就会让你面试。 这些industry leaders不像local坐井底的frog一样眼光狭窄只知道周围几个学校,他们看得是你的能力强弱;整个过程,大家直接比拼能力。 我前些年的一个客户,为了奖学金去了个地理位置一般的学校,硕士毕业的时候赶上经济危机,来学校参加job fair的,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公司,他就是上微软公司网站投简历、做技术面试题目,然后就on site interview最终big job offer。 你投了好多遍简历,但是microsoft没人跟你联系?同学,没有哪个公司100%联系每个投了简历的人,人家要先筛选掉明显不合格的人,你要么背景太弱,要么简历写的有问题。前几年,微软招人狠的时候,简历里只要有点适当的内容,就可以拿到简单电话面试和上网做题的机会;现在这几个大公司在招新人,规模也比去年大。   《三》什么时候学校名气比地理位置更重要? 主要的情况,就是留在学术界,无论是做tenure track professor,去著名的research institute,还是去industry作科研性质的工作,学校牌子就很重要了。这些工作也基本都要求博士学位,请参考warald前段时间写的《为PhD正名-说说phd就业的一些问题》。 有些公司因为某些原因,固定的从外地某个学校招人。不过,这样的学校未必就是名校,有的甚至是小学校,而且如果仔细研究,学校名气大小也未必就是主因。 如果你打算毕业就立刻回国的话,那当然也是学校牌子最重要。同时也提醒,国内的人对美国学校了解的更少,不是世界顶尖名校,估计没多少人知道。 还有,如果你在美国工作几年再回国,那工作履历很可能也比毕业学校名气重要,国内早就不是一本美国学历就如何如何的阶段了,吴征、唐骏等武林前辈们,也先后出手,施展无耻神功,逐渐教会了国人思考。   当然,如果你学校名气、地理位置、甚至其他所有好东西全占了,那自然最好了。   —- Warald (iamxiaoning@/ 微博:/Warald

  • 每年都会有些《投资回报最高的X所美国大学》《就业最好的Y个专业》之类的文章被炮制出来,很不幸,很多写这样文章的人不但缺乏用统计分析看问题的能力,连基本的逻辑思维都没有,不过貌似有些人民群众很喜欢这种标题党的文章 :) 最近出来的这个《投资回报最高的20所美国大学》: College Returns on Investment Rank School Name School 欢迎收藏分享这个连接: 刚毕业的博士,来个10万base salary加上工资20-30%的bonus,很普通;今年我听说的工资最高的assisant professor,生物统计专业,12万5,而且是9个月的base salary。如果你觉得我是在把高端例子说成普通情况,fine,这些专业,10万总收入总该有了。 在美国,加班费是要另算的,比如说正常的8个小时工作,你每小时挣40美元,但是加班要牺牲你的正常生活和休息,所以如果还按照每小时40算,就亏死了,据说美国有些地方是按照正常时薪的) /

  • 一个申请博士全奖的客户,跟我说高中和大学同学里都有人从统计本科转去自费读金融工程(MFE),希望将来能做Quant,挣大钱,还说那个谁谁啊,你去读博士,要5年毕业,人都读老了,就算是名校,怎么比得上这一年多硕士毕业就进入金融行业挣大钱的? 这种MS+数年工作经验 vs PhD的讨论,一亩三分地论坛里面有一些精彩讨论,我前面写的<为PhD正名-说说phd就业的一些问题>一文,也侧面涉及了。这篇文章,不打算继续掐这个话题,也不打算详细说quant这个职业,我只point out一个在作判断的时候应该考虑的因素。 话说做quant的工资很高,以前经常听人说基本工资(base salary)十来万,再加上奖金(bonus)十来万甚至更多,一年二三十万美元很正常;CS、数学、物理、统计、各种各样的Engineering专业,都有数学和编程好的phd转去作quant,不过,先不要着急下结论,建议您考虑一下这类工作的强度:每天至少工作12小时是正常的。 朋友的部门里,刚开始作quant的新人,大家在一个厅里做前排,open space,senior的员工做后排看着,所以一点懒都不能偷,早7点上班,晚上半夜12点半到家,睡不了多久,就得爬起来上班;senior员工工作强度要小,大概工作12小时;早上开盘和晚上收盘之后工作比较忙,中间可以稍微放松;有时候一天工作忙下来,累得洗澡的时候都能差点睡着了;至于周末,全拿来补觉休息了。 朋友自嘲说是40岁以前拿命换钱,身体垮了,40岁以后再拿钱买命,我说,你就是一文弱书生,这强度,真的能工作到40岁吗? 未完待续,敬请转载、共享+关注 —- Warald (iamxiaoning@/ .cn/warald 欢迎转载,转载必须保留我的ID/Email/Blog,谢谢 欢迎移步一亩三分地论坛讨论: /bbs/thread-5311-1- 就连8年前,我申请的时候,都有美国老师主动跟我讨论当时出现不久的网大排名。 你可以说华中理工、武大、吉林大学、哈工大跟北大清华没法比,但是在美国研究生院申请上,要说他们跟苏州大学、重庆大学、湘潭大学,甚至东/西/南/北华大学处于同一个档次,那就如同义和团号称刀枪不入一般,纯属自欺欺人。 如果研究一下美国学校尤其是名校们offer都给了中国哪些学校,那更是一目了然:offer们大多跑到了中国公认的好学校去了。举个高端的例子,stanford统计的offer,北大的顶尖学生们拿下了算是正常,但是浙大的牌子就差很多,前两年才出了个超级牛人去stanford,算是创了纪录。 越往牛校去,你的出身就越重要。不光是出身不好很可能会被无情的扫出局,) 欢迎转载,转载必须保留我的ID/Email/Blog,谢谢

  • 现在是6月,这段时间,一些同学就已经迫不及待的来陶瓷了,还有些人来问我,怎么套磁没人理?信怎么没人回复? 说实话,没教授回复不奇怪,如果你现在就能套到教授那才叫怪了。 以今年为例,10fall入学的这批人还没到美国内,有些人连签证都没拿到呢;11fall入学现在连申请都不能提交,离决定1fall offer还有超过半年的时间,哪个老师要傻乎乎的现在就认真考虑明年招生人选? 现在联系美国教授,即使能得到比较positive的回复,无非就是教授说你背景不错,记得要申请 —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只能算是废话,只要学术上还算活跃的教授,基本上一直都在招生;这种回复充其量算是点鼓励,如果明年他还记得你的话。 早套磁不是不可以,Warald也知道有人的套磁时间很长,超过一年,但是这种长时间的套磁,一般人是做不好的,而且很不好意思地说,亲爱的读者,你99%的情况下就是我说的一般人 :p。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过于绝对,那我先承认,然后问你,美国教授决定给offer怎么地也是明年初甚至要拖延到明年3-4月的事情,就算你现在得到了积极的回复,下面大半年的时间,你打算怎么让教授一直保持对你的兴趣? 有了这篇好论文,就算你联系的晚,教授也会重视你;就算这个教授最终没有选择你,联系其它的教授也容易。 陶瓷这种东西,我觉得就像段誉的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而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灵验。这种事情,最好不要作为自己的倚仗,离申请提交还有半年的时间,你的重点,应该是前期的准备比如背景提升、做好整体申请工作,而不是上来就剑走偏锋,专拣这种回复率低、成功率低的事情来做。 可能有些人觉得最起码可以知道教授是否招生,即使如此,现在联系还是太早了,早的以至于教授连有些funding申请的草稿都没写出来,更别提提交和被批准了,教授自己都不知道明年能招多少新生。而且,还是开头那句话,只要学术上还算活跃的教授,基本上一直都在招生。你要担心的,不是教授是否招生,而是你的背景和申请,是否能打动对方。 —- Warald 我在酝酿一个关于套磁的大帖子,欢迎各位踊跃参与讨论和提问,尤其欢迎提供***你身边你很确定的***事例,这样也可以有助于我整理思路,把文章写得尽可能完善。 讨论这个话题的帖子在这里: /bbs/thread-.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留学培训机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