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营企业认缴出资什么叫股权投资0元转让账务

  获取财税实务信息点击关注

  如何确认未实缴出资的股权转让所得

  修订后的《公司法》第26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至此,国家从法律层面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明确规定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公司外,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实行认缴登记制。

  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公司股东可以通过公司章程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相关事项。

  从而也就产生一种较为奇特的股权转让行为——转让尚未实际(或未足额)缴纳原认缴出资额的股权。

  自从公司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后,对于转让(尤其是以0元转让)未实缴出资的股权,在征缴个人所得税时,如何确认股权转让所得,即股权转让收入特别是其取得股权的原值的确定,也就成了征纳双方争议较大的问题。

  万利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万元、实缴资本0元,2 0 15年10月《资产负债表》列报:所有者权益(净资产)100万元(实收资本为0元,未分配利润为100万元)。

  2015年11月2日,万利有限公司股东刘先生与黄女士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刘先生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25%股权(全体股东约定认缴现金资本300万元,刘先生占25%应出资75万元,实缴0元)以人民币0元转让给黄女士。

  对于刘先生本次转让股权的个人所得税问题,对于转让收入的确定,有两种意见:刘先生认为,其本次转让股权收入为0元,实缴资本也是0元,无转让所得,也就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主管税务机关认为,对于刘先生本次转让股权,应核定其转让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

  而对于其取得股权的原值,也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既然实缴出资额为0元,就按0元作为原值。另外一种意见认为既然核定了转让收入,就应按认缴出资额作为该项股权的原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个人转让股权属于财产转让行为,应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照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

  国家税务总局2014年第67号公告发布的《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税总67号公告”)对个人转让股权的个人所得税计算问题作了相应规定。

  对于申报的股权转让收入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核定股权转让收入。申报的股权转让收入低于股权对应的净资产份额的,应视为股权转让收入明显偏低。对于需要核定股权转让收入的,主管税务机关应依次按照净资产核定法、类比法以及其他合理方法核定股权转让收入。

  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规定了“以现金出资方式取得的股权,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与取得股权直接相关的合理税费之和确认股权原值”等六种确认个人转让股权原值的方法。

  就本案而言,万利有限公司2015年10月《资产负债表》列报的净资产(所有者权益)为100万元,刘先生拥有目标公司25%的股权,所对应的净资产份额为25万元(100万元×25%=25万元)。刘先生以0元转让其所有的股权,明显低于其所有的股权对应的净资产份额,且不符合“税总67号公告”第十三条所列股权转让收入明显偏低行为“视为有正当理由”的四种情形中的任何情形之一。因此,应按“税总67号公告”的相关规定核定其本次股权转让收入并计算其转让所得。

  关于股权转让的收入,“税总67号公告”第十四条规定的依次核定股权转让收入的三种方法中,第一序列为净资产核定法,即股权转让收入按照每股净资产或股权对应的净资产份额核定。本案中应按刘先生转让股权对应的净资产份额25万核定其股权转让收入25万元。

  关于取得股权的原值,“税总67号公告”第十五条规定,对于以现金出资方式取得的股权,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与取得股权直接相关的合理税费之和确认个人转让股权的原值。本案中刘先生为认缴现金出资75万元(300万元×25%=75万元)取得相应股权,但因其出资额并未实际到位即实缴出资为0元,也即取得股权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为0元,因此其所转让股权的原值(不考虑转让费用)为0元。

  据此,刘先生本次转让股权,应以股权转让收入减除取得股权时的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股权转让所得),按“财产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5万元。具体计算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25%-0元=25万元;

  应缴个人所得税=25万元×20%=5万元。

  今后,黄女士如果仍在未实缴出资的情况下转让该项股权时,按照“税总67号公告”第十六条“股权转让人已被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股权转让收入并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该股权受让人的股权原值以取得股权时发生的合理税费与股权转让人被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股权转让收入之和确认”的规定,其取得股权的原值则为25万元(税务机关本次核定的刘先生股权转让收入)。

  如果黄女士足额缴纳了认缴的出资75万元,则以其实际支出为黄女士持有该项股权的原值。

  对于股权转让行为,应当按照公平交易的基本原则确定股权转让收入。转让方因股权转让,在转让当期或后续期间获得的各种形式及名义的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等均为股权转让收入。同时,现行税收政策对违反公平交易原则或不配合税收管理的纳税人规定了税收保障措施,即由主管税务机关依规定的核定方法顺序(依次按照净资产核定法、类比法以及其他合理方法)核定股权转让收入。

  秉承计税基础相衔接的原理,取得股权的原值应按照纳税人取得股权时的实际支出进行确认。特殊情形下,按转增额或原持有人的股权原值或税务机关核定的前次转让方股权转让收入进行确认。从而使得整个转让环节前后衔接,避免重复征税。

  在认缴登记制实行后,应按股东所转让股权份额与其认缴出资取得的全部股权份额的比例与实际缴付出资额之积计算所转让股权的原值。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个人转让认缴未实际出资的股权是否缴纳

问:我是一家企业的自然人股东,持有该公司40%的股份,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我认缴出资额20万元,尚未实缴注册资本。2017年我将持有的股份转让给市民赵先生,转让协议上注明的价款为0元。截至转让时,公司净资产为负数,我股权转让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花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规定》(国税发〔1991〕155号)第十条的规定,“”转移书据的征税范围是:经政府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动产、不动产的所有权转移所立的书据,以及企业股权转让所立的书据。

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1号)的规定,产权转移书据包括财产所有权和版权、商标专用权、专用权、专有技术使用权等转移书据,立据人按所载金额的万分之五贴花。

因此,若陈先生认缴而未实际出资,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的股权转让价格为零,则印花税计税依据为零。

 中税科信(惠州)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2月,原名惠州市汇金税务师事务所,是经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和广东省地方税务局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粤注税批字【2012】03号)批准,经惠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专门从事各项税务鉴证业务(包含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土地增值税清算、财产损失备案、同期资料等)、代理记账、税务顾问、企业近中远期税务筹划、税收政策宣传培训、上市公司税务政策辅导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咨询服务机构。

 中税科信(惠州)税务师事务所是惠州目前唯一一个5A级事务所发起所。我们的顾问团队拥有多元化背景,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地实践。目前,已在北京、天津、石家庄、秦皇岛、济南、济宁、上海、杭州、宁波、南京、重庆、珠海、深圳、广州、惠州、厦门、拉萨、乌鲁木齐等十几个城市设立了办公室,并在香港、旧金山、东京、首尔、希腊、新加坡等城市建立了境外合作方。

( 以上内容、来源经查明,若有错误、不真实或者出处有误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

如需专业协助,请与我们联系


案情介绍:笔者律师团队日前接到某公司咨询,该企业(以下简称A公司)之前申请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控股子公司(以下简称B子公司),设想设置股权结构为:B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A公司认缴[i]510万元,占注册资本51%,自然人甲某认缴480万元,占注册资本49%。由于A公司在设立B子公司时委托工商登记代理机构办理。在工商登记设立过程中,该代理机构错误将A公司和自然人甲某的认缴出资额调换,且各出资...

债权转让合同或者协议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印花税只对税目税率表中列举的凭证和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征税。债权转让合同不属于印花税的征税范围,不需要缴纳印花税...

一、股东出资股东出资分为货币出资和非货币出资。货币出资不涉及印花税,非货币出资,包括无形资产出资、实物出资(包括不动产)等。股东实物出资,属于“财产转让”,因此应按照“财产转让书据”计算缴纳印花税,税率为:0.5‰;注:对于实物出资应计算缴纳的印花税,企业往往容易忽略,需要引起关注。(涉及的最多的就是土地投资入股等不动产的形式)二、资金账簿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记载资金的账簿应按照金额计税,...

从2014年3月1日起,新成立公司的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变为认缴登记制,股东可以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取消了关于公司股东应当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出资额,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出资额的规定。取消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出资额的规定。几句轻描淡写的话带来的可是翻天覆地的改变,今天一起来看看注册资本实行认缴制后,企业必须关注的账务处理及纳税问题。1账务处理的改变有...

问题:2015年初我成立了一个企业,注册资本是100万,但是属于认缴,实际金额并没有到账。2015年11月份以无偿转让方式出售了公司股份。请问,这种认缴制的股权转让,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答复:按股权转让合同所签订金额交纳印花税,依据“产权转移书据”税目中“财产所有权的转移书据的征税范围判定”。提示:《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花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规定的通知》(国税发[号)第十条规定:“...

版权申明:本站内容全部来自于腾讯微信公众号,属第三方自助推荐平台。《创业板的重大利空被证监会辟谣!》的版权归原作者「买什么股」所有, 文章言论观点不代表慢钱头条的观点, 慢钱头条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您好!这一问题需要分情况进行讨论。

一、实缴出资期限届满前,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也可以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股权(但应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意即,在公司章程规定的股东实缴出资到位期限届满前,股东未实缴出资的,亦有权转让其股权。至于是股权出让方还是受让方履行该义务,则取决于双方的约定。若双方皆未履行该出资义务,根据《公司法解释(三)》第十八条之规定,公司有权请求出让股权的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并请求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

二、实缴出资期限届满,情形不同处理不同

若实缴出资期限届满,股东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其出资义务,则为瑕疵出资。瑕疵出资的股东转让其股权时所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是否会产生股权变更的法律后果呢?

我们认为,应从如下两个方面判断:首先,股东需满足具备股东资格的实质与形式要件,即已认缴出资并登记于公司章程、股东名册。

其次,股东的瑕疵出资行为存在影响其股东权利行使的法律风险,而股权出让方的出资瑕疵又势必会导致受让方受让股权的瑕疵。因而股权转让协议生效与否取决于受让方是否知晓所受让的股权存在瑕疵。在答案肯定的情形下,协议系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其有效性自不待言;如若相反,即在受让方不知情的情形下,其有权请求撤销该股权转让协议。

如能进一步提出更加详细的信息,则可提供更为准确的法律意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叫股权投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