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超越印度gdp哪年被中国超越p

[摘要]印度并未因制造业从西方转移至发展中国家而受益,因此制造业外包的下降更多的是伤害印度而不是中国。

腾讯财经讯 据《经济时报》文章,当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于6月8日在美国国会上对其联合会议演讲时,他可能发现自己最难说服的是本国国会议员。他不应该这样做:因中国、俄罗斯和巴西的经济增长放缓,然而印度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印度属11个新兴市场中经济发展较为明亮的国家。

确实,在过去25年里印度经济增速落后于中国。在2014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超过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1%,然而在1990年,该数值仅为4%。但与中国不同,印度从未成长为一个出口导向型的国家,所以该国的经济增长值较为稳定。去年印度 的经济增长值为7.5%。

印度并未因制造业从西方转移至发展中国家而受益,因此制造业外包的下降更多的是伤害印度而不是中国。

当然印度也有自己的问题,效率低下的官僚机构、良好基础设施的缺乏、过于严格的市场监管和腐败问题等其他需要在经济增长之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当然莫迪政府已经正急于改革这些问题,尽管截止目前所取成功有限。

印度公布的衡量印度经济的数据是有点模糊的。印度的许多小企业由于太小而不在监管范围内。许多印度人就业了却没有登记在案。印度还使用批发价,而不是最终价格来降低印度名义GDP。由于国际油价低迷,印度批发价指数已经连续下跌17个月了。与此同时印度的价格指数仍然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因此印度公布的实际GDP数值是被高估了。

然而与中国相比,印度仍有许多优势。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然而印度不是,所以在未来近几十年内印度将有更多的劳动力进入市场。这可能抑制经济增长:鉴于职业选择和新技能学习,年轻人将更倾向于自由灵活的职业。

相比之下,印度对人口增长有较少的限制,所以印度的依赖率(孩子和老人对适龄成年人的依赖比率)会下滑,然而中国的依赖率会上升。在2015年,印度有12.5亿人口,然而中国有13.7亿人口。不久印度的人口就会超过中国。

你可能想讨论一下关于殖民主义问题,但英国控制印度长达数世纪,最终留下了一种充满活力的民主和议会形式的政府,这适用于大型的多样化国家。

英国也给印度留下了铁路系统,它更加促进人员和物资在一个广大地理位置上的流动。相比之下,中国不愿向搬到城市寻找工作的农民给予居民身份人口。

当然英国也给印度留下英语语言,在这样一个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大部分业务的世界,它是非常有用的。英语成为与数以百万计的语言和方言抗衡的力量。

所有这些优点导致印度的一些大型公司参与全球竞争。相反中国承受着国有和其它银行效率低下的重负。

印度在独立的前半世纪,国大党的社会主义统治着该国,国大党试图模仿苏联走社会主义模式道路。在20世纪50年代,印度的钢铁、煤矿、水资源、电信设备以及电能实施国有化。

在1951年,印度所有的企业在成立之前必须得到政府的营业执照,甚至他们扩大或者改变其产品以及创新都必须得到政府许可。印度政府以鼓励国内生产名义征收进口关税,甚至禁止国内公司开办外国办事处。在政府严格限制下,外国投资接近枯竭。

即便如此,与其他大型发展中国家如俄罗斯和印度相比,印度市场的自由取向仍较明显。印度的电影行业如宝莱坞(Bollywood)对经济发展作用不可小觑,然而在中国电影只是宣传工具。印度的国有企业只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13%,然而中国为29%。

幸运的是印度的制药技术领域从未遭受繁重的国家法律法规限制,然而钢铁和航空行业截然相反。印度对技术的重视极为重要。印度新兴的信息科技部门如卫星传输行业能够有助于该国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发展。

美国和欧洲的许多企业将其业务甚至法律、医疗服务外包给印度。现在印度每年的外包收入是950亿,约占印度出口总额的1/5。印度人们的低工资和英语口语能力成为外商投资的一大优势。

印度大部分人都拥有强烈的企业愿望,印度经济增长对于降低该国的贫困率和腐败率尤为重要,因此经济重心从政治家转移至。但是目前的改革远远不够,贿赂和腐败主义占据上风。所有这些阻碍了基础设施的发展。

据世界银行数据,在创业成本方面,全球189个国家,印度排在第173位,远远低于美国、德国、英国和中国的排名。中国只在创业时间成本方面高于印度。在做生意环境宽松程度方面印度排在第130位,中国排在第84位。

印度在对企业家开放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外,印度90%的小孩都会进入学校接受教育,但是在他们正式完成高等教育之前,就会有一大半人辍学。而且印度考试作弊,行贿老师以便通过考试的行为特别猖獗。

印度的和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比较高,印度对卢比的干预相对较少,而且印度央行的地位也相对独立,守印度政府的影响较小。

2014年者支出占GDP的36%,而印度者支出站到印度GDP的59%。印度的储蓄率也相对较高。2014年印度出口站到印度GDP的23%,此后虽然全球经济衰退,复苏的速度放缓,但还是印度的出口仍在加速增长。另一方面,中国的出口占GDP的比重在2006年已经低于35%。

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的印度,改革非常缓慢。但是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去监管的加速以及其它方面改革的推进,印度的许多优势可能会转化为较高的生产率,印度的经济增速将继续高于中国的经济增速。(翻译/Yilia)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腾讯财经(financeapp)。

十堰热线讯(环球网综合报道 记者赵衍龙 马静文)日前,韩国银行(央行)9日发布了由世界银行(WB)以美元统计的去年全球主要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美中日分列前三位。曾经在各种场合发表要“超越中国”言论的印度排名第七位,总量仅约为中国的五分之一。

韩国《亚洲经济》8月9日报道称,在世界银行发布的GDP排名中,美国的GDP总量以18.5691万亿美元居首,中国则以11.1991万亿美元位居第2位。日本(4.9394万亿美元)、德国(3.4668万亿美元)、英国(2.6189万亿美元)、法国(2.4655万亿美元)、印度(2.2635万亿美元)、意大利(1.85万亿美元)、巴西(1.7962万亿美元)和加拿大(1.5298万亿美元)位居前十。

超越中国的“印度梦”会被后院的火烤糊么?

两年前,时任印度财政部高官杰扬特·辛哈称,印度已经准备好从中国手中“接过全球增长的接力棒”,“用不了多久,印度就将在增长和发展方面把中国甩在身后”。那个时间点上,印度各种“超越中国”的言论大行其道。

时任印度财长阿伦·贾伊特利在接受BBC采访时曾经表示:“像印度这样一个增速可达8%至9%的经济体,当然拥有坚实的臂膀为全球经济提供支撑。”印度总理莫迪当初还在其官邸召见银行家和亿万富翁,商讨如何趁中国经济放缓之机赶超中国。

然而,两年后的今天,一切没有像印度之前设想的一样,不仅如此,印度的经济还遭遇雪崩。

据中国经济网8月5日消息,据路透社消息,北京时间周四(8月3日),印度综合PMI指数报告出炉。(注:PMI指数为采购经理指数,是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出来的指数,反映了经济的变化趋势,PMI指数50%为经济荣枯分水线。也就是说50%即为分水岭,低于50%代表经济下行。)

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

印度综合PMI指数从6月的52.7暴跌至7月的46,创下了2009年3月以来最大跌幅。核心服务业活动从53.1骤跌至45.9%,为2013年9月份以来最低,2009年以来次低。

印度6月CPI增幅放缓至1.54%,为逾五年低点,这远远低于印度央行4%的通胀目标。根据媒体汇总的分析师观点,至少到2018年底,印度的政策利率都将维持在6%的水平,今年二季度GDP增速或达到6.9%,低于此前7%的预期。

实际仅为4.1%!印度经济遭遇雪崩

根据印度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印度2017年第一季度GDP也仅增长6.1%。据路透社,印度6.1%的经济增长率远远低于36位分析师同比增长7.1%的预估中值。反之,分析师预估的增长数据貌似与中国的更为相近,中国2017年第一季度GDP数据增长6.9%,中国经济“稳”字当头。根据世界银行的分析,如果没有政府支出的影响,印度经济增长将仅为4.1%。

除此之外,据彭博,目前,印度的信贷增长已跌至25年低点。换言之,过度杠杆化和存在大量呆坏账问题的银行已经不愿意提供新的贷款。而私人投资受此影响也开始缩水。

这些数据一致表明,这个亚洲第三大的世界新兴经济体经济状况可能十分脆弱。有分析称,由于消费税改革导致国内供给链和分销链出现紊乱,印度的商业情况极度恶化,达到金融危机以来最糟糕水平。

每一次辛勤的坚守,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为感谢您的转发和点赞,长按下图十堰热线二维码可免费注册使用十堰热线服务发布信息、开设十堰淘宝网店,免费申请领取十堰消费养老一卡通微信会员卡,同时可申请10-50万国家贴息创业贷款!服务热线:

 十堰热线   车城第一生活信息及电子商务网,武汉股交中心挂牌上市企业(股票代码:S00865),国家发改委大数据国家重大项目工程,全力打造中国领先互联网+信息发布+就业创业+O2O电子商务+消费养老平台,提供线上资讯、招聘、房产、装修、团购、外卖、淘宝;线下全能POS、支付宝及微信一码支付、微信会员营销、微信电商、微信推广、O2O转型升级技术、网站微网站APP建设、视频创意制作传播、商标设计注册代理、营销策划、微信朋友圈本地全网大数据推广、消费一卡通商家联盟、管理咨询、商业模式设计、贷款融资、国家政策补贴及产业基金申请一条龙服务,诚邀合伙人、投资人、加盟商、合作伙伴、各类优秀人才加盟!    电话/微信:  

据彭博社报道,印度政府2月15日称,为了反映经济变化,计划再次将衡量价格变化的基准年调整为年,尽管数据学家们还在等待2015年修正版GDP统计方法的历史参照数据。

印度中央统计局曾在2015年2月宣布了新的GDP统计方法,以市场价格计算的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取代之前以生产要素成本计算的GDP,并将基准年从此前的2004年5月变为2011年12月,同时还启用了一套更高级的企业数据库。

那次修正旨在将税收和非正式部门经济纳入统计,同时也使经济增幅从之前的4.7%变成了6.9%,尽管整体经济规模略微缩水。

那么印度此次再次修改GDP统计法到底为了什么?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抗衡中国。

2月1日,印度财政部发布的2018年度(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预算案显示,财政支出较2017年度增加了10%,为24.4万亿卢比(约合2.4万亿元人民币),连续3年呈两位数增长,也正因此实现缩小财政赤字的目标将被延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gdp哪年被中国超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