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有机物中的碳写来自于二氧化碳还是写碳三

> 【答案带解析】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水稻叶肉细胞的细胞溶胶、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产生的主要...
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水稻叶肉细胞的细胞溶胶、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产生的主要代谢产物分别是
A.丙酮酸、二氧化碳、三碳糖
B.丙酮酸、葡萄糖、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丙酮酸、三碳糖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试题分析: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叶绿体基质是进行暗反应的场所,细胞中的C5和二氧化碳结合生成C3,故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考点分析:
考点1:光合作用
考点2:细胞呼吸
相关试题推荐
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现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
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从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一些细胞器,放入含有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液中含有这些细胞器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连续取样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在这些细胞器中的数量。下列曲线描述正确的是
从某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与碘都没有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x而无y。下列有关x、y的叙述错误的是
A.x可能是蛋白质
B.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
C.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载体蛋白
D.y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由一个受精卵形成复杂的生物体,发生的生理过程有
①细胞分裂&&&&&&&&
②细胞生长&&&&&& ③细胞分化&&&&&& ④细胞衰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⑨④&&&&&&&&&&&
D.①②④
日—22日是第13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抗癌宣传周的主题是“拒绝烟草,远离癌症”。据北京肿瘤医院副院长张晓鹏教授介绍,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目前全球每年新增肺癌患者人数已达120万。下列对癌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细胞癌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癌细胞无限增殖
B.细胞膜上粘连蛋白增加,导致癌细胞易发生转移
C.环境污染和烟草污染是诱发肺癌的重要因素
D.烟焦油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科学家为了检测有机物运输的部位及方向,做如下实验:他们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碳的二氧化碳,由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了含放射性标记碳的葡萄糖.一段时间后,先后在茎的树皮和根的树皮中发现了含此标记碳的葡萄糖.此实验证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及方向是& (&&& )&&&A.韧皮鄢的导管、由上向下 B.韧皮部的筛管、由上向下 C.木质部的导管、由下向上 D.木质部的筛管、由下向上
由材料可知:1、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碳的二氧化碳,由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了含放射性标记碳的葡萄糖,一段时间后,在树皮中中发现了含此标记碳的葡萄糖,可得筛管位于植物韧皮部(树皮)2、“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碳的二氧化碳,由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了含放射性标记碳的葡萄糖,一段时间后,先后在茎的树皮和根的树皮中发现了含此标记碳的葡萄糖,”说明葡萄糖运输的方向:叶片→茎→根,也说明有机物是由上向下运输的,故选B.
实验目的: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探究实验:用具: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盆栽天竺葵。步骤:(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几个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的变化。结论: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实际是淀粉遇碘液变蓝,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生物活动小组为了探究玉米的光合作用,设计了甲图所示3个装置,其中玉米幼苗、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相同,请回答问题。(10分)1)实验前应对玉米幼苗进行&&&处理,以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2)取甲图各装置中的叶片放人乙图所示装置中进行水浴加热,[&]烧杯中的液体会变绿,因为叶片中的&&&溶解在酒精里。3)脱色并清洗后,滴人&&&,看到甲图[& ]号装置中取出的叶片变蓝。4)这三个装置可以形成&&&组对照实验。为了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应选择[&]和[&]两个装置。5)将①、②两套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发现培养液都&&&(填“减少”或“增加”)了,植物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作用。
学过植物光合作用后,小蓝作出了“光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影响”的假设,并设计了甲图所示A、B两个装置进行探究。请分析回答:(9分)(1)探究活动前,小蓝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2)探究活动中,小蓝设计A、B两个装置的目的是为了进行________,其变量是________(3)A、B两个装置中,小白鼠存活时间较长的是[& ],因为该装置中的绿色植物为小白鼠的生命活动提供了________ (气体)。(4)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从A、B两装置中各摘取一个叶片,经乙装置脱色处理后,小烧杯中的酒精将变成________色;将叶片取出漂洗并滴加碘液,[&&& ]装置的叶片不变蓝色,说明该装置的植物没有产生________。(5)上述两个实验结果是否支持小蓝的假设? ________
以下日常食品与绿色植物之间存在间接关系的是A.黄豆B.蔬菜C.水果D.牛奶
海尔蒙特将2.3kg的柳苗种在土壤中,5年来仅用雨水浇灌。结果柳苗增重74.5k9,土壤仅减少0.057kg。该实验说明影响植物增重的主要物质不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水D.无机盐
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A.糖类B.脂肪C.太阳能D.有机物004 从光合作用看生命史
我的图书馆
004 从光合作用看生命史
一、“亩产万斤粮”中的科学道理1、日亩产2105斤,开启了大跃进的进程,3个月后亩产超过13万斤,而实际上1955年时我国曾提出十二年后要达到北方粮食亩产超过400斤每亩,南方是800斤每亩。2、太阳常数是1367瓦/平米,其中25%被大气层反射回宇宙;25%被大气层自己吸收了,有5%虽然透射到地面上,但又被地面反射回大气层了,真正被地表吸收的热大约只占太阳常数的45%,中国地区都全年陆地平均接受阳光的值是350瓦/平米。3、目前水稻的亩产记录是袁隆平的协优107,亩产2000斤。4、钱学森从一个科学家的角度做的估算,先计算每亩全年阳光能量,再估算单位碳水化合物的能量,相除就是理论值上的每亩极限产能:2.2万斤每亩。出于能量守恒的想法。二、为什么植物不能到处移动捕捉其他生物为食1、一平方米绿叶在阳光最强烈的地方可以产生10瓦的功率。2、人体尺寸相仿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功率最高20瓦。3、人体熟睡平静时功耗最低80瓦,平静的坐好150瓦,博尔特冲刺2000瓦。4、所以光合作用无法支持哪怕最低运动量的活动,植物只能扎根土壤生存。&三、光合作用的效率高在哪儿1、光合作用把水变成氧气和氢离子,这方面的效率很高2、还有两种方式把水分解成氢和氧,紫外光照射与电解水3、紫外光照射水产生氢气的条件苛刻4、丰田氢能源车能量效率为29%四、没有光合作用会怎样1、没有足够多的氧气产生,就不会有足够多的臭氧产生,没有足够多的臭氧,臭氧是阻挡紫外光入射的。所以如果没有足够多的氧气,地球上的海水会渐渐被紫外光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地球上的水会不可逆的一直减少。而光合作用可以提供足够多的氧气。2、紫外光分解水虽然可以产生氧,但这些氧会首先和土壤、岩石中的铁结合,让地球表面到处都是红色的土壤,像火星一样。3、只有光合作用才能足够快,足够多的产生氧气,氧气和地球上所有能结合的物体都结合后会充斥在空气中,于是空气中氧的浓度就足够产生保护地球的臭氧了。五、有氧呼吸产生了食物链1、氧气对生命不是必须的,很多厌氧菌就可以生活在无氧的环境中。2、人体内绝大部分的细菌都是厌氧菌。3、无氧呼吸对能量利用率低,只有2%,有氧呼吸为40%,20倍的差距导致食物链层级少。4、有氧呼吸的效率可以维持4级的食物链,无氧呼吸的效率1级都难以维持,所以在无氧环境中捕食行为是非常不划算的,于是就不可能产生高级生命体,更谈不上生物多样性。六、氧气含量的变化产生了物种体型的变化1、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导致生物体型的“军备竞赛”,被捕食者会越长越大,捕食者会长出越来越有效的捕食武器。2、地球从3.6亿年前地球上氧含量开始大增,海中鱼类种类和尺寸大幅增加,昆虫体型大幅增加,古蜻蜓0.8米,深海蝎2.4米,古蜈蚣2.6米,被称为活化石的鲎,也有2米直径,他们都是拜氧含量增加所赐长出这样大的体型。&七、光合作用曾经杀灭地球最早的居民1、光合作用虽然产生能量,但也产生氧气,早期地球以还原性气体为主时,氧气等于毒气。2、光合作用逐渐成为主流,厌氧菌大面积灭绝,几亿年前最早产生氧气的物种至今还活在地球上:蓝藻。八、氧气是如何保存在地球上的1、动物的身体固定了大量的碳,植物的木质素也固定了大量的碳2、全球减少碳排放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并不是为了减少氧的消耗3、人类剧烈燃烧化石能源有170多年历史,但这只让空气中氧气含量下降了百万分之三。4、大部分碳是通过岩石固定的,氧气于是有机会跑出来。&九、地球生物圈的变化短暂而剧烈如果把地球的寿命浓缩到一天的时间里,每一次生物的大灭绝,下一批生物的复苏只会在8秒钟内完成,其余时间地球生物圈都是平静无变化的,氧含量变化,结冰的区域的变化,海水酸碱度变化,全球气温变化都是在这段短暂的时间内完成的。虽然灭绝和变化总是吸引我们注意,但地球上真实的情况是保持稳定和不变为主题。
推一荐:&&|&&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当前位置:
>>>如果提供含18O的二氧化碳,让其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现18O最先..
如果提供含18O的二氧化碳,让其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现18O最先出现在
A.氧气中 B.三碳化合物中 C.五碳化合物中 D.ATP中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河北省期末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果提供含18O的二氧化碳,让其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现18O最先..”主要考查你对&&光合作用的过程&&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过程:1、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光合作用图解: 3、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及各元素去向光反应与暗反应的比较:
&易错点拨:1、光合作用总反应式两边的水不可轻易约去,因为反应物中的水在光反应阶段消耗,而产物中的水则在暗反应阶段产生。2、催化光反应与暗反应的酶的分布场所不同,前者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后者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 知识拓展:1、氮能够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的原因是:氮是许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光合作用的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2、玉米是C4植物,其维管束鞘细胞中含有没有基粒的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C4植物主要是那些生活在干旱热带地区的植物。①四碳植物能利用强日光下产生的ATP推动PEP与CO2的结合,提高强光、高温下的光合速率,在干旱时可以部分地收缩气孔孔径,减少蒸腾失水,而光合速率降低的程度就相对较小,从而提高了水分在四碳植物中的利用率。②二氧化碳固定效率比C3高很多,有利于植物在干旱环境生长。C3植物行光合作用所得的淀粉会贮存在叶肉细胞中;而C4植物的淀粉将会贮存于维管束鞘细胞内,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3、光合细菌:利用光能和二氧化碳维持自养生活的有色细菌。光合细菌(简称PSB)是地球上出现最早、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是一类没有形成芽孢能力的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类以光作为能源、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作为供氢体兼碳源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光合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水田、沼泽、湖泊、江海等处,主要分布于水生环境中光线能透射到的缺氧区。
发现相似题
与“如果提供含18O的二氧化碳,让其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现18O最先..”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72022774097020674038870417819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