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度角怎么持球突破技术分为,这两招基本功可以学起来

徐州市教育局直属中学驻南通工作组工作简报第四期
日 15:03&&点击:[]
徐州市教育局直属中学驻南通工作组
2017年元月12日
◇ 工作要事记…………………………………………………………………2
◇ 学习借鉴 迎头赶上………………………………………………………3
◇ 感受南通教育叙事……………………………………………………… 12
工作要事记(四)
日,在徐州教育局和各直属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直属组与通大附中合作,成功举办了以“培育核心素养o建构智慧课堂”为主题的公开教研活动,徐州市16位教师与南通教师同台竞技、各显特色,高质量的同课异构获得与会专家、教师的一致好评。
日,徐州一中校长、党委书记陈青一行4人到通大附中考察交流,通大附中校长、党委书记朱全中陪同参观了学校数学与科学学科基地、星火创客空间、理化生创新实验室并观摩了学校日常教学活动。
-10日,直属组教师参加了“班会课与班主任核心素养”高层论坛暨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听取了专家报告并观摩了两节班会课。
日,苏建刚副局长一行4人到南通进行教育学南通工作专项督查,在通大附中由徐州一中教务处长隋文盛代表直属组做了题为“巨多极共振,作用于一端”的学南通情况汇报,初中组三十一中王莉校长代表初中组发言,各校交流教师畅所欲言,汇报了各自的学习生活情况。
日,在通大附中交流的直属组党员参加在附中举行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暨省、市党代表精神宣讲会》,听取了附中校长、党委书记朱全中同志的报告。
日,直属组教师集体赴南通中学参加“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难忘课堂建构”公开研讨活动,受益匪浅。
日,驻南通工作全体成员,在通大附中的大力支持下,赴南通如东未成年社会实践基地参观学习。
日,驻南通初中组部分教师参加了2016年李庾南实验学校总结交流暨“自学o议论o引导”教学思想与实践智慧的推广创新研讨活动。
学习借鉴 迎头赶上
年末岁首,期末复习如期而至,交流活动接近尾声,但南通—徐州各直属学校间的同课异构同台竞技活动、各类交流切磋活动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忙碌的教学工作之余,大家想再多走访几所学校,多学学南通的教育教学经验,通过细细梳理各自的工作,将一学期的所思所想总结成文,以提升自己专业水平,为徐州教育发展添砖加瓦。
同课异构展风采 两地合作谱新篇
——记徐州—南通大型教研交流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加强徐-南两地校际间的交流合作,12月8日,在南通举办了以“培育核心素养建构智慧课堂”为主题的公开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徐州市教研室、徐州市教育局学通办、南通大学附属中学联合举办,通大附中具体承办。
活动共开设研讨课35节,涉及高中全部学科。研讨活动邀请了16名来自徐州一中、徐州二中、徐州三中、徐州高级中学、徐州侯集中学、徐州五中、徐州三十六中、徐州三十七中等学校共16位优秀教师,与通大附中19名骨干教师同台竞技,相互切磋。南通市教科院的领导专家、省内各学校的领导和同行、家长代表近500人在观摩课堂教学展示后,分学科进行了热烈讨论和交流。
参与“同课异构”,对南通教师来说是自选题目,而对于来南通上课的徐州教师来说是“命题作文”,因此难度更高。但徐州教师不畏强手,认真准备,课堂呈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展现出各具创造性的个性特色,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彰显了教师的教学个性。在热烈深入的评课环节,徐州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获得与会南通专家的一致称赞;两地教师探讨教学艺术,交流彼此经验,在思想碰撞中激发出创新的火花。这项活动的成功举办,既深化了大家对核心素养培育与课堂教学改革之间关系的认识,也促进了两地教师的专业成长。
同课异构开课安排
徐州三十六中张秀毅老师执教《定风波&苏轼》
徐州侯集中学史建成老师执教《议论文如何恰当使用反事实假设论证》
徐州二中周婷老师执教《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徐州侯集中学董钟伟老师执教《平均变化率》
徐州三十七中李艳老师执教《M2 U3 Reading》
徐州高级中学王恒老师执教《M2 U3 Welcome to the unit》
徐州一中史东升老师执教《交变电流》第一节
徐州高级中学郝蓓老师执教《铝与铝合金》
徐州侯集中学孙厚娟老师执教《细胞衰老与凋亡》
徐州三中李伟老师执教《财政与税收》
徐州五中丁健老师执教《开创外交新局面》
徐州二中白璐老师执教《洋流》
徐州高级中学秦星老师执教《感受复调》
徐州三十六中郭奕老师执教《墓室壁画》
徐州侯集中学孙海滨老师执教《持球突破》徐高中兰颖老师执教《表格数据的处理》
徐州教师虚心听取南通专家的评课
直属学校老师参加南通中学大型公开研讨活动
2016年12月21日,初中组、高中组部分老师集体前往南通中学参加“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难忘课堂建构”公开研讨活动。
江苏省南通中学是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于1909年创办的,是江苏省首批省属重点中学之一。此次研讨活动由南通中学承办,南通中学及自周边部分名校的教师参加此次研讨活动,其中既有资深名师,也有许多刚刚步入杏坛的新秀。
此次共开设32节课,涵盖语数外政史地生等全部科目。每堂课的风格迥异,各有所长,但在课堂设计上都围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难忘课堂建构”这一主线,通过小组合作、小组展示、小组辩论、组间交流等形式,实现学生的充分自主学习,以达到学有所成、学有所获的目的。课后大家参加了交流研讨,受益匪浅。
此次活动为驻南通工作组的老师提供了一次宝贵的交流学习的机会,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极有帮助。
驻南通工作组老师赴如东社会实践基地参观学习
2016年12月28日,驻南通工作全体成员,在通大附中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集体赴南通如东未成年社会实践基地参观学习。
江苏省南通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南通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位于江苏省如东沿海旅游经济开发区金蛤大道。基地环境幽雅,交通便利,基地成立十三年来共接待未成年人50多万人次(每人次活动5-7天)。
在基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环境教育、廉洁教育、防震减灾、消防人防、交通安全、文明感恩、税法教育、反邪教等主题教育场馆构成的法纪教育活动中心,参观了田径场、心理拓展区、真人镭战区、湖畔农艺场等配套室外活动场所,收获颇丰。
南通未成年人社会活动基地以&立足实践教育、延展学校教育、引导社会教育、推进素质教育&为己任,以&明德、益智、强体、创新&为宗旨,以&海文化&为主线,结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践行&小事德育&,营造&难忘经历&,科学设置了思想道德、环境生态、科普劳技、生命生存、国防民防五大课程体系,涵盖138个活动项目,为南通青少年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值得徐州教育学习借鉴。
驻南通初中组老师参加2016年李庾南实验学校总结交流活动
2017年1月6日,驻南通初中组部分教师参加了2016年李庾南实验学校总结交流暨“自学o议论o引导”教学思想与实践智慧的推广创新研讨活动。
大家首先听取了南通市平潮中学陆志祥老师上的《开平方》汇报课,李庾南老师听课并亲自评课,对该课“自学o议论o引导”教学模式的践行予以高度肯定。随后大家听取了“自学o议论o引导”研修与推广中心所做的工作报告,听取了徐州经济开发区、海门实验区、如皋实验初中和南通启秀中学推广“三学”经验交流,收获颇丰。
通过此次活动,大家一致认为,回徐州后一定要认真研究教材,优化教法,关注课堂,探讨课堂教学规律,改进课堂教学行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进课题教学改革,提升徐州教育水平。
感受南通教育叙事
南通教育,好在“管理”。能把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能把很简单的大家都在做的事做到极致,就有了最大的效益。
南通的教育,好在“实干”。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基层学校,从校长到中层再到一线教师,肯钻研,下苦功,爱专业,不埋怨。
南通教育,还好在“理念”:开放、多元、丰富、先进,“包容会通”。
一块匾额传后世,“化被草木”见精神
——从日常课堂教学看南通人的教育理念
徐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宋崇瑾
在教育改革浪潮的冲击下,好多所谓的成功典范都销声匿迹。而经得起检验的、能够健康持续发展的大面积成功的奇迹当属南通教育了。在“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的今天,人们不得不去认真思考:南通教育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我们可能会了解一些原因:比如南通人自上而下包括各级政府、学校、家长、学生等对教育的重视,“父教育,母实业”观点深入南通人的骨髓;比如南通雄厚的经济基础,不管是政府还是个人都全力投入;比如南通人温和顺从、认真细腻、精明自我的性格,关注于自己切身利益……这些的确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也许没有这些,就没有南通这么成功的教育。
但是,我更想说,是南通教育人贯穿于大到学生升学择校、小到日常课堂教学的恒久不变但又先进的教育理念,才使这些有利于教育的条件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教育理念就是南通名人张謇留下的对南通有深厚影响的教育思想遗产——“化被草木”,也就是教育均衡发展。
“化被草木”语出我国古代一本伟大的启蒙教育读本《千字文》,原句是“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意思是“凤凰在竹林中快乐的鸣叫,白马在草场上觅食奔跑。教化覆盖了大地的草木,恩泽遍及天下苍生”。作为一生中倾其精力创办几百所学校的张謇,把贤君的教化转化为对教育实质的理解,自然知道“化被草木”的深刻含义,于是把这句话写成匾额(这块匾额至今仍悬挂在狼山脚下的北麓园内),以警示后来的教育人:不要脱离了教育的本质,要让教育遍及所有人。南通的教育人不忘初心,不仅很好地继承了张謇的这种教育思想,还把它发扬光大,使“化被草木”的精神渗入到南通教育的骨髓里。
有幸跟随南通市田家炳中学骨干教师陈惠老师学习。对于有5000多名学生、班主任就有近百人的学校来说,作为学生处主任,陈惠老师的工作量可想而知。学校日常活动和学生管理工作牵扯陈老师大量的精力,但是,只要走进课堂,他的全身便灵动着清流般的一股劲。他在课堂中所自然流露出来的思想深处的东西,就是“化被草木”的精神实质的外化。
这是陈惠老师日常课堂的一节。我们来看看这节课的课堂实录。
《晏子使楚》课堂实录(陈惠执教,宋崇瑾整理)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巩固四首古诗的背诵。《春望》——开始!
生:齐背(四首诗)。
师:还有谁背诵有问题的?~~好,我们再来一遍!《春望》预备——开始!
生:齐背(四首诗)。
师:从总体背诵情况看,《过零丁洋》这一首还存在问题,请同学们进行巩固。
生:自由朗读再自由背诵。
师:好,现在我们再进行巩固背诵。
生:齐背《过零丁洋》。
师:好,请同学们课后认真巩固,要不然就不好意思了。
师:周扬,我问你。你在哪个小学毕业的?
生1:城南小学
师:如果你的小学语文老师来我们田家炳中学进行交流,我会问你的小学老师,你们城南小学语文水平都这么差吗,给我们送来这样语文水平的学生?你的老师不瘟不火地说了一句话,我便哑口无言。你说,你的小学语文老师要怎么回答我,才会让我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生1:(沉默一会儿)不……不知道!
师:好,那就从课文《晏子使楚》中寻找答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66页,熟悉课文三遍。注意,先弄懂大概意思,你要读懂了才知道怎么回答我刚才的问题。
生:(自由读课文)
师:好,大家已经读完了,那么本文讲了一个什么内容?请各小组交流一下,等会我找个同学说一说。
生:(小组交流)
师:有的小组可能没交流完,精力要集中,要注意速度。现在我找个同学来说一下。
生2:晏子去楚国,参加一个宴席吧。楚王想要羞辱他……
师:晏子出使楚国,那么楚王想刁难他,让他出丑。是不是临时想出来的?
生:不是。
师:那该怎么说?
生2:就是有一个齐人在楚国盗窃……
师:嗯,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楚王宴请晏子,刁难他的想法在什么时候?
生:(思考)
师:是不是刚开始听到晏子要出使这个消息的时候就激动不已了?早有这个想法和打算了,是不是?(学生点头)好!请坐。我再找个男同学来回答。
生3:楚王听说要来出使的晏子是一个善于辞令的的人,便设计羞辱他:有一个齐国人在楚国盗窃,便说“齐人固善盗”;晏子则以“橘生淮南”的话来应对他,这样楚王反受其辱。
师:很好!那么我说城南小学孩子的语文都这么差,那位城南小学的语文老师该怎么回答我呢?
生4:橘生淮南则为橘……
师:橘子吃过吗?枳吃过吗?哪个好吃?(学生摇头)我告诉你,古人认为橘子和枳是同一个东西,一个爸爸妈妈生的。只不过生长的地方不一样,长在这个地方它就是橘子,长在别的地方,它就只能是枳了。因为换地方了,水土的问题。就像城南小学的老师会说“我们城南小学书香校园,孩子们金色童年,茁壮成长,成绩优秀。我们城南小学的学生来到这里,我听说班里语文好的、优秀的大部分都是我们的孩子。学生到你们田中,忽然说成绩不好了,我很惊讶!我不禁想起橘子和枳的故事。我想请问,这是不是因为学校的原因。”呵呵,你们说,这是不是很尴尬的事啊?
生:(七嘴八舌)是。
师:如果你说是和他开玩笑的,你就是自讨没趣,自找尴尬。好,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再把课文读一遍。《晏子使楚》,《晏子春秋》,一——二!
生:(齐读全文)
师:注意“为”“何为者也”“曷”“酒酣”“耶”“枳”“熙”“焉”等词句。
师:请再读一遍,要求两肩打开,声音洪亮。
生:(齐读)
师:好,我们讲解第一段。重点用三角号标示。(教师讲解重点词)
师:好,请同学们自行翻译第一段,快三慢二,开始。
生:(自由翻译、出声诵读翻译)
师:好,找个同学试一试,你来。
生5:晏子将要出使楚国……
师:(强调)慢一点,逐字都要落实。再来一遍。
生5:(继续翻译,与老师互动)
师:(根据学生翻译强调。)注意是设计情节,该怎么说。
生5:(继续翻译直至结束)
师:作业布置:1、背诵第一小节;2、巩固翻译第一小节,不要抄教参。翻译要背诵,默写在作业本上。好,下课。(于)
(说明:尽量忠实原课堂,对老师部分口语适当进行删改。)
这节课的开始,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巩固检查环节。教师发现有的同学掌握情况并不理想,他没有生硬地批评学生让他难堪,也没有顺其自然放弃他,而是通过反复诵读巩固的形式提醒学生,让掌握效果不好的孩子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也理解老师的苦心。这种春风化雨式的教学方式不正体现了“化被草木”的教育精髓吗?陈惠老师对新课的导入也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理念。他设计一个情景,假设小学语文老师来交流学习,他故意让小学老师难堪。这个情景考查了学生思维、心智、思想情感等多方面水平。经过教师的提醒,学生在学习上,在交际上,在做人上都会有一个新的认识、新的提高。教师在这样普普通通的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全覆盖式的教育,使学生不断地积累基础知识、提升各种能力,一步步走向成功。
这是南通市普普通通常规课中的一堂课,充分体现了当年张謇老先生的“化被草木”的教育思想。这种理念,恐怕是其他地方的教育人需要认真反思和体会的地方。我还曾经听过几节南通名教师的公开课,那些经过反复打磨的、没有缺憾的课堂教学足以说明南通教育人的品格,但是,南通教育的成功不可能只靠几节近乎完美的课来支撑,更多的是常规课堂,是每天一节的带着骨子里流露出来的“化被草木”这种教育理念的普普通通的高效课堂。
“观千剑而后识器”
——教育学南通工作小结
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学 王莉
“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博大精深,一代代教育人更是薪火相继,名家辈出,创造了无数的教育之先:高考二十年几乎年年位居全省第一;在全省地级市中,学科奥赛金牌一半以上出在南通;在全省学业水平测试中始终名列前茅……南通教育成功的秘密何在?学习考察半年,答案日渐明晰。
首先,南通教育成功的秘密要追溯到南通的地域特征。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南通的“山水风格”造就了南通人敢为人先、包容汇通的南通精神。由于江海阻隔,南通历来为“兵家不争之地”,南通人普遍崇德尚文,很少暴性戾气,来南通半年,没见过吵架的,上下班时间的小区都安安静静,鲜有汽车鸣笛之声,校门口接孩子的家长都在学校规定的区域内,安静等候,没有徐州那样喧嚣拥堵的场面。南通的家长崇尚教育、尊重教育、理解教育,望子成龙,家长陪读现象普遍,教育机构招生火爆,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可以说,南通有着其它城市和地区所不具备的优秀教育生态环境。
南通教育秉持着“包容会通”的南通城市精神,博采众长。原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教授说,南通教育人“继承和发扬了张謇实业教育、师范教育的深厚传统,吸纳现当代众多的教育成果,力求兼容并包,不搞非此即彼、绝对化的二元对立”。
其次,南通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南通的人文渊源。
甲午状元张謇,筚路蓝缕,他对城市建设的投入让南通跻身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在教育上的影响更是深远。他秉持“父教育,母实业”的理念以及“师范启其塞,小学导其源,中学正其流,专门别其派,大学会其归”的主张,把教育放在极为尊崇的重要位置,在南通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师范学校、聋哑学校、纺织学校、农业学校、戏剧学校等一大批具有现代意义的学校。张謇在南通创办了360多所学校及其他各类教育机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1920年,杜威先生考察南通时说:“南通者,教育之源泉,吾尤望其成为世界教育之中心也。”尤其是张謇“父教育,母实业”思想传承至今,让南通人在教育上愿意投入,舍得投入。百度上随便搜索一下,南通各区县教育经费投入动辄便是亿计,南通教育真正是不差钱。(附年全市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以田中教师伙食为例:早餐3元一份(大排面、大馄钝、包子稀饭随便选),午餐、晚餐都是8元,八菜(五荤三素)一汤随便选,伙食费学校每月按时打入教师饭卡,用不完的可以在食堂换购买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学习期间我们还走访了市区的其它几所学校,发现情况大都如此。民以食为天,单这一项,就大大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教师子女可以在学校就餐),没课的老师(一般是语数外老师)11点就可以吃饭了,稍微休息一下就能进班辅导,午考、午练的时间就这样被安排了进来,学生教师在校时间被最大化地利用起来。
第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创造了无数的教育奇迹。
在首届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中,南通获得了一个特等奖、两个一等奖和五个二等奖,是全国地级市中绝无仅有的……目前,南通市现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人、“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7人、在职在岗特级教师近180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1800人。自2003年起,南通市启动政府“园丁奖”评选工程,每年表彰10位扎根一线工作的老师,市委、市政府予以重奖,2010年以来,连续评选了六届“感动南通&教育人物”。南通博物馆很多,参观其间,随处可见教育模范人物的简介,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南通在全省最早启动名师培养工程,独创“导师制”培养模式,名师传帮带在南通十分普遍,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名师工作室,两位年近80仍在一线岗位工作的“李奶奶”,更是成为南通教育人学习的标杆和楷模。在南通学习期间我有幸聆听了李吉林老师的讲座,李老师78岁高龄,浓浓的教育情怀,让人心生敬意;启秀中学李庾南老师的“初中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流派”自成一家,不华丽、不花哨、非常扎实。学习期间南通田家炳中学的李海燕老师要开设研讨课,作为李庾南老师的徒弟,她一趟趟去启秀中学请教,李奶奶不辞辛苦亲自听课评课磨课,就在这言传身教的教研氛围中,南通一代代名师成长起来,带动着南通的教育向更高的目标前进。2014年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南通市获一等奖21个,2015年22个,连续两年名列省十三个地市榜首。
第四,基础教育均衡化推进了教育生态优良化。
南通取消“小升初”考试已经有了二十多年,期间联合办学、集团办学遍地开花,热点学校已经全面实现了“零择校”,南通教育已经步入了有学上,上好学,愿意上的良性循环。
以田中为例,今年辖区学生多出300人,学校想方设法克服师资不足的困难,扩班无条件接收。小升初招生条件公开透明,不把教育当成产业,当成是牟利的工具,这也是南通教育成功的法宝之一。
第五,苦干、实干加巧干,成就教育质量。
来南通前一直听说南通教育是“搝”、“死搝”、“往死搝”,走进南通教育后才发现,这里所谓“搝”的背后,更多的是遵循教育规律。搝,是一种科学“搝”,是苦干实干的精神品质的体现。
南通的苦干实干精神落实在“四精(精选、精讲、精炼、精批)和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上。南通老师常态课,多以讲授为主,练习定位准确,剑指中考乃至高考。这让我联想到罗振宇跨年演讲时提到的母爱算法和父爱算法:母爱算法是“你要什么我给什么”价值观,给的内容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认知水平;父爱算法则是乔布斯式的,“他站得高,像山一样,他看到了远方,知道什么东西好”,“他转过头说:孩子,把你手中的破玩意丢了,爹告诉你什么是好东西。”——方式虽然简单粗暴,但是方向明确。南通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父爱算法的核心价值观:“有志者,跟我来。”南通的课堂是由教师掌控的,而教师水平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联合培养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水平决定了南通教育的高度。
以田中为例,初中三年(除去临时的部分学科的学业水平测试)只有中考,才能与兄弟成绩一较高低,平时无论月考还是期中期末考试,都是学校自己命题自己考。每次考完,田中都会立即进行成绩分析,基于大数据展开的分析,以数据说成绩、说问题、说措施,分析时更是直接点名到班级、到任课教师、到学科问题,不依赖以往经验,向科学决策要效益,可谓是南通“巧干智慧”的体现。
张謇说:“万事有始有卒,教育有始而无卒;万物有新有旧,教育有新而无旧。”我们的教育的确需要改变,与时俱进,但与时俱进不是花样翻新,不是反复折腾,更不是开着大巴车满世界的学“先进”。
南通教育并非十全十美,南通孩子学业负担沉重,应试教育依然是挥之不去的现实性存在,这有体制的原因,也有文化的原因,有教育的责任,更有社会的责任。我们发现南通教育人也在思考、在提升、在改变,他们在精致的应试之余努力给孩子们创设更多难忘的成长体验。半年来,我们目睹了田中的青春仪式、社会实践活动、运动会、艺术节,走进了田中的情感课堂、共创课堂,充分感受到有温度的教育的魅力,这一切值得每位徐州教育人深思和学习。
化被草木 搝之有道
---徐州教育学南通个人总结
徐州科技中学 丁雪燕
2017年元旦将至,学南通之行也即将画上句号,回顾一个学期的南通学习之行感慨万千。从8月底初到南通的新奇、兴奋,到对看到的表象的沉淀思考,再到理清思绪敲字定稿,不断加深着我对南通教育的了解。
在通期间,我克服家庭中的各种困难,认真完成交流学习期间的各项工作任务,全程参与田家炳中学政治教学工作,任教过初中七、八、九年级的政治教学工作,跟班跟岗,认真备课、深入了解学情,积极向结对老师请教,主动参加政治教研组的教学研讨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主动赴如东参与田中学社会实践活动,参加校运动会、观摩青春仪式、参与共创课程的研讨……对田中学的诚信教育、情感教学、共创课程有了深入的认识。
十一月份,我应邀参加了南通市思想品德初中学科基地活动,与田中老师同课异构《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公开课,获得同仁好评。十二月份,我成功申报学南通个人课题《徐州—南通家校共育比较研究》,并积极开展前期研究工作。在通期间,我充分利用条件参与了南通市启秀中学、南通中学、南通市跃龙中学、南通大学附属中学、通师二附小等学校的校园开放日活动,尽可能多方面的了解南通小学、初中、高中教学情况和办学特色。我有幸聆听了朱小蔓、李庾南等专家讲座和陈永兵、朱全中等名校长的报告,受益良多。
在通期间,我时刻感受着南通教育“化被草木”的力量。(《千字文》中“化被草木,赖及万方”意思是---教化覆盖了大地的草木,恩泽遍及天下苍生。)南通的教育生态良好,上至政府部门下至普通百姓都非常重视教育,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南通义务教育阶段没有私立学校,实行划片入学,热点学校已经全面实现了“零择校”,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了教育公平。南通市主城区崇川区已经成为全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典型,各校之间公平竞争、良性循环。在这种“化被草木”的大环境下,南通市傲人的升学率也成为一种必然。
在通期间,我重新审视了南通教育“死搝,死搝,往死里搝”的做法。表面上看,南通教育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优异成绩的取得说都是一点一点搝(干、做)出来的,走进田家炳中学,我逐渐发现南通教育搝之有道。首先,搝得有方法。精细严实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已经常态化----教学的导向性、应试性、实用性强。教师对题目精讲、精练、精选、精批;所有的作业和试卷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补。常规管理周报制度形成大数据,量化考核。学生在校时间利用充分,每天中午有50分钟练习时间,下午正常放学,周末校内没有补课。其次,搝得有情怀。南通的教育局对各学校工作“只支持,不干预”,各校因地制宜,办学特色各异。田家炳中学依托CQG项目,有序推进诚信教育、情感课堂、共创课程,巧妙地将学校的德育和教学工作有机结合。CQG项目有北师大和香港田家炳基金会的理论指导,对教师有系统培训,各种成果层出不穷,将学校的日常工作提升为教育研究。CQG项目在搝出优异成绩的同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需要,发展了品格、塑造了人格,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再次,搝得有后盾。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南通各校对家校共育工作非常重视。田家炳中学创新家校工作理念,营造合作互动的家校教育共同体,充分发动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来,配合老师的教育教学,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
将别之际,南通教育现象仍给予我很多的启示和思考,仍有许多问题值得去探讨和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南通经验会给予我们许多借鉴,也相信只要脚踏实地、明辨笃行,我彭城大地莘莘学子定有机会证明自己于不久的将来。
静 思 方 致 远
——南通学习个人总结
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 孙莉
江北小城南通的基础教育一直处于全省乃至全国领先地位,高考成绩连续十几年为江苏省第一,有“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之美名,教育成了南通最亮丽的名片,因此,一大批教育者不断地寻找着南通教育的“真经”。
2016年9月,作为一名徐州的教育工作者,我赴南通三中交流学习半年。除了日常的教学外,我们还参观了南通一中,跃龙中学,通大附中,如东教育实践基地,启秀中学,童店中学,如皋港城中学等,所到之处,无不感叹南通教育的强大!半年多的教学实践和参观学习,让我收获了进步和成长,重新认识了南通教育,引发了对“南通教育现象”原因的深层思考。我认为,南通教育的“高”在高考、奥赛、应试,更高在教育的方方面面。
第一,谈谈南通的德育工作。南通的德育可圈可点,特别值得徐州借鉴。首先,重视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德育也是如此。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习惯说大话,讲大道理,告诉学生哪些不能做,知行脱节,严重地造成人格分离。而南通三中的德育从细节做起,落实在日常生活中,从学生的基础文明行为要求抓起,每天必查,每月反馈检查结果,与班主任考核挂钩。南通三中的自行车摆放一直是学校的风景,整齐划一,陈校长在说到自行车摆放时专门就这个问题教育学生三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别人着想和体现团队精神。这些都长期训练,最终形成习惯。再比如口香糖的残渍、卫生间干净卫生等,从这些看似简单但不易处入手,坚持德育教育,坚持从小事抓起,让学生变得举止文明,素养良好。其次,精心策划。德育也像教学一样,需要精心备课:只有教师用心投入,才能打动学生心灵;只有学生的深刻地情感体验,才能有自觉的道德行为。南通三中的教师和领导就是那么用心,青春仪式、诚信仪式、升旗仪式、开学典礼、共创班会课等等,全部精心策划,精心准备。所以在三中,许多德育活动都那样的富有创意,那样激动人心,那样让人终生难忘。最后,持之以恒。近百年来,张謇的思想一直照耀后人,凡是了解过南通德育的都知道,德育绝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情,而是持之以恒的;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从开学的第一天到毕业的最后一天始终如一从不间断;学校领导再换,但重视德育工作的传统始终没变。
第二,谈谈教师的教学。南通三中,遵循着“追求人品和学品同步提高”和“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按照国家的教学方案和科学的教育规律进行教学工作。从教师个体看,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以保障教学质量和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终极目标。“把教学和研究变成同一件事”,为什么南通老师做得那么好?我觉得和南通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支撑教师的教学,教学又催生了研究,传统使然。首先,教学就是研究就是南通教师的日常生活。在一般人眼里,教学和研究是两条不相干的道路,普通老师只能选择其中一条,这是错误认识。一位老师眼里只有教学,他就不可能做到极致,而一位老师既会教学又会研究,这位老师就可能在更高层次教学,他的教学就会有高度。在南通,大家都知道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和李庾南老师的初中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这两位老师的教学研究表明教学研究是南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力,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南通成熟的老师都会发表些教学研究的文章,做一些教学研究课题,积极参加“名师工作室”的活动。正是因为他们“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们在教师专业化这条道路上才走得比别人更远。其次,教学和研究是南通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石,有人说南通教育就是“搝”的结果,我觉得这是天大的误解。反观徐州教育,中小学加班加点,时间没少花费,为什么教学质量就赶不上南通?通过这半年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学南通学什么?学习南通就是要了解南通历史、教师文化和教学文化,而重要的是树立教学就是研究的思想,反复实践,重视教学研究,从校长到教师。当每一位老师都把研究当做日常生活,当做工作的常态,教学质量何愁搞不上去呢?
第三,谈谈名师培养。“有好的老师,才有好的教育。”南通教育长盛不衰得益于敬业精良的教师队伍。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李吉林和李庾南为代表的一批名师发挥了引领辐射的作用,推动了整个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南通教育的提高。名师的专业发展与培养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南通向来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名师不仅有广泛的社会声誉,得到社会的滋养和呵护,而且也是社会的普遍期待。据我了解,市政府每年将名师培养列入政府督查的重点工作之内,教育局将其列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建立上下协同、各负其责的培养网络,为名师培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名师培养需要专业性服务,调动发挥全市教育科研机构、省内外高校、教研机构和各中学会,为名师培养提供学习、研修、课题研究和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的机会,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营造一个专业伸展的空间环境。在南通半年,我们看到各校教研活动层出不穷,南通市区几乎每天都有学校组织教研活动。总之,政府倡导的社会环境、导师团服务的学术环境、教师自加压力良性竞争的环境,共同构成了南通名师专业成长的良好生态,这个生态环境是南通整个社会生成的,是南通教育这片高天厚土孕育的,是南通教育人共同打造的。这一点值得徐州教育学习和借鉴。
半年的学习活动很快就要结束了,我带着不舍和复杂的感情要离开这座城市,说实话,从南通的饮食、生活到教育,我都特别喜欢;我喜欢这座安静的城市,喜欢南通学校可爱刻苦有学习目标的孩子们。在南通,和一批优秀的教师共事,无时无刻不在感受教师勤奋敬业的工作态度和踏实做事的工作作风,李海燕老师就是南通三中的教师群体的典范。我在李老师和其他老师的指导下,也不断进步和成长,成功地申报了徐州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生起点的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南通徐州教育对比研究》,两篇论文《深刻理解数学是教师培训的当务之急》和《浅谈有理数减法的教学》分别发表于省级刊物《中学数学》(2016年10月)和《初中数学教与学》(2016年9月)。我更深地体会到,作为教师,要敬业爱岗,要有深厚的学养,要不断学习积累,满足为人师表的需要。对学生怀有热忱的爱心和善的耐心,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我更相信,徐州教育一定会在南通取来真经,去开创徐州教育更美好的明天!
路漫漫其修远兮
——南通交流学习总结
王杰中学 张清明
不知不觉凛冬将至,想来徐州的冬天野外已是一片肃杀,干枯的树枝笼罩在浓浓的故乡的霾中,缥缈而亲切。而南通的空气依旧那么清新,文峰河边垂柳的叶子依然嫩绿。如若不是知道2017年元旦临近,很难想象这是冬天,但这确是冬天,置身于长江入海口的温润小城。虽然早已经没有了初来乍到的新奇,真的要回去了,却又难免有些许不舍,人真的很奇怪!
不管怎样,眼下确是到了梳理思绪的时候了。南通教育究竟领先在何处?我想这也是此次南通之行必须要弄清楚的关键问题。教育的问题从来都不只是学校的问题,成功的教育现象一定是学校、家庭、社会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等合力作用的结果。所以想要弄清楚南通教育领跑全国的原因就不能把目光仅仅放在学校,只有站在高处才能尽可能的统揽全局、切中要害、发现本质。笔者不揣浅陋就此问题做如下分析:
一、良好的教育生态以及南通人、南通教育人对教育生态的悉心呵护是南通教育领先的重要原因。就哲学层面看,似乎内因是决定性的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殊不知在教育领域教育生态的优良与否会对一个地区的教育成效产生莫大的影响。“昔孟母,择邻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居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都在说明环境的重要性。对于心智尚未成熟,人格尚未确立,人生观世界观尚在塑造中的学生而言,教育环境的重要确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容忽视。
南通地处长江入海口,自古就是通江达海之地,气候温润,雨水丰沛,虽然沿江沿海,但和东南闽粤之地相比,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危害较小。南通沟渠众多,水运条件得天独厚,但因为陆路交通的不便以及长江天险的阻隔,在漫长的古代社会南通一直是“难通”之地。交通不便、矿产资源的贫乏也使得南通自古以来就不是兵家所争之地,所以战事较少。虽偶有战事侵袭,但也没出现大规模屠杀的惨剧。所以历史造就了“崇川福地”,历史也造就了南通人温和的性格,历史更造就了南通人“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和徐州相比,南通缺少北方人彪悍骁勇的气魄,却多了几分南方人的精巧细致,严谨务实。
南通素有“一山一水一人一城”之称,象南通这样因为一个人而改变了一座城的城市在近代中国也是不多见的。历史给了张謇机会,张謇也将南通城带入了近代化。毛主席在讲到中国工业近代化时曾经这样评价张謇:“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这样的评价是非常中肯的,当然作为实业救国的倡导者,张謇致力于创办实业,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和实业相比,在教育上张謇则用力更深。据统计,张謇一生中参与创建或倡导创建的各类学校竟有三百多所,上至与马相伯合作创办的震旦大学(复旦大学前身),下至基础教育各类高中小学以及各种职业学校、盲哑学校等等。在张謇的带动下,南通不仅在近代较早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更造就了实业家、地方士绅积极投身兴办和支持教育的社会氛围。所以“家可贫,学不可废”已然成为南通人在子女教育上的坚若磐石的信条,而张謇因为在各方面的不朽成就也为南通的芸芸学子树立了永不磨灭的标杆。在张謇“父教育而母实业”的思想指导下,教育的发展也为南通经济提供了源源不竭的人才支持,而经济的腾飞也反哺教育,为教育提供坚实的经济后盾,从而实现了经济、文教良性发展的理想状态。
然而良好教育生态的形成是非常不容易的,可能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慢慢形成气候。然而要想破坏它却又是非常容易的,张謇之后一百年,社会变迁,沧海桑田,教育所面临的形势早已今非昔比。而南通教育人在历史上形成的坚定信念并未随时代而改变,反而不断地在一代代人的思想和血脉中得以保存、流传并将之发扬光大。今天,教育已然成为南通城市发展的一张名牌。对教育生态的悉心呵护,是南通教育在激烈竞争的今天仍能独占鳌头的重要原因。
南通教育主管部门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成为平衡南通教育生态的有力保障。在南通,私立学校的生存空间非常狭小,这跟苏北的私立教育异军突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细细想来不难理解。南通是义务教育阶段全国均衡教育搞得最好的城市,学校在招生上严格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禁止家长择校,不仅有效避免了教育腐败,也减轻了家长的教育投入,更重要的是优生的分散化有利于学校之间相对均衡的良性竞争。反观苏北,在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放纵下,私立学校、民办教育已然将传统教育体系冲击的凌乱不堪。而相应的是家长的高教育投入,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被少部分人掌控,择校热的长盛不衰也为部分领导批条牟利滋生腐败制造了温床。换来的是公办教育的萎缩,乡镇中学的情况尤其突出。真的是这些老师能力不行?非也,真正在一线从教的老师都知道,生源的逐年退化,弱势学校愈益边缘化,生存艰难。老师从学生那里得到的一直是负反馈,当对自己的职业价值产生动摇,公办教育真的就万劫不复了。所以教育的均衡发展才是康庄大道,才是人民真正满意的教育,南通教育人一直在坚守,而我们一直在喊口号。
二、精细严实的工作作风是南通教育领先全国的重要保证。精细严实四字是对南通教育人,其实不只是教育人的工作作风的最好概括。首先精细是指工作步骤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强,学生从入校到离校,所有教学相关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学生在校时间安排紧密细致,基本不会出现无人管理而处于脱轨的情况。这是学校主要职能部门诸如教务处、学生处、后勤保障处共同作用的结果。每个部门都遇事不推诿,不争权,不争宠,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学校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成效才能有所保障。作为关键的课堂教学环节,南通教育人以科研做引领,既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又有利于教师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是合则两利的事情。以南通中学为例,南通中学拥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多达8人拥有特级教师称号的更有十多人。而南通教育的两面旗帜李庾楠和李吉林老师都已年近八十仍然奋斗在教育一线,启秀中学的三步教学法以及通师二附小的语文情境教学闻名全国,这种情况在江苏乃至全国的教育领域都是绝无仅有的。名师的引领,加上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使得南通的教育力量源源不竭。
其次严实的工作作风体现南通教育人的务实。在举国追随教改步伐的大潮中,南通教育人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叫坚守。南通教育人称南通教育为死揪的教育,其实一方面折射出南通教师的敬业精神,不辞辛苦,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南通教育人的务实。因为不管教学理念怎样改,教学模式如何变,最终要靠成绩来说明优劣,至少很长时间内分数的高低才是目前高考制度下的王道,南通教育人用他们的坚守告诉我们教育经不起折腾。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教学改革应来自于课堂,静悄悄的革命,行政命令式的干预除了一遍遍地刷存在感,有的只能是起到破坏教育生态的负面作用。当然如果因此简单地得出南通仍在搞应试教育那就太过草率了,朱小蔓教授这样评价南通教育,如果南通教育是高素质的应试,那也是值得肯定的。的确南通教育不是纯粹的应试,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南通田家炳中学在德育课程的引进,情感课程的开发上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针对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会有相对应的课程设计。这些在看似冷冰冰的分数面前让我们感受到了情感场的温度与力量。校园文化的设计布置也都是经过精心的考量的,南通教育能把一个资质一般的孩子培养成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不管怎么说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三、南通教育主管部门只支持不干预的做法为南通教育发展开拓了无限可能的空间。这不禁让我想起蔡元培五次请辞北大校长,竺可桢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前与蒋总统的原则谈判。似乎在南通您还能感受到一丝民国教育的气息,这就是教育的尊严。田中对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甚或比梁启超先生在北大演讲中所说的服从意识更加科学,南通教师的薪水虽然不高,但教师职业在南通是受人尊重的,家长对教育的期望也将老师裹挟在这样的一股洪流中杆立潮头,这就是南通新时期的城市精神——“包容汇通,敢为人先”,在南通教育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南通教育并非尽善尽美,也有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有人这样评价南通和徐州的教育:南通的孩子活在分数里,徐州的孩子活在自由里。不知道你是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努力奋斗通过高考获得发展的高起点,还是选择在宽松的环境里自由呼吸,这真是一个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钥匙就是对生命意义的全部理解。&
南通学习心得体会(四)
——写在南通学习的最后两周(总结)
徐州市第三十三中学宋 斌
一学期的南通学习活动已近尾声,心里总感觉对南通教育的学习尚未完全,体会还不够深刻,因此,不免有些依依不舍。但是,俗话说:“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既然筵席即将散去,那我便要好好回味一下这顿饕餮盛宴了。
时下,在教育界,相当流行的一句话便是:“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得南通的教育走在了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呢?通过这半年时间的学习,我想应该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文化历史的传承
谈到文化历史传承,不得不提到张謇这位名人。他是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他“实业救国”的思想重在一个“实”字,这个“实”字同样体现在了南通的教育上。南通的教育实实在在,没有任何的“花架子”,这对于处在高考“指挥棒”下的莘莘学子甚是有用。不仅如此,由于发展民族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就促使张謇去努力兴办学堂,并首先致力于师范教育,张謇“父教育而母实业”的思想的精髓也在于此。综上可见,正是这种优秀文化历史底蕴的一脉相承,才使得南通的教育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二、社会的高度重视
说到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这和当地的经济收入水平有着莫大的关系。对比徐州和南通的GDP总值,相差无几,但徐州的人均水平就低于南通很多,因此,对个人而言,对于教育的投入和关注度,两地就有很大的差距。南通整个社会对于教育的认知和重视是体现在很多层面的,例如,政府对教育的高投入。徐州高中组老师所在的南通大学附属中学,兴建于2013年,投入高达5个亿的资金,其规模不亚于一所中上等的大学,学校的各项设施配备都是最先进的,我们参观的时候无不目瞪口呆。其次,在南通,尊师重教的风气无处不在,我想这也是社会对教育重视的一种体现。有一次在宾馆附近的小餐馆吃饭,老板听说我们是老师,立刻给我们打了个八折,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老板对我们的这种尊敬是发自内心的。顿时,身为老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而这种待遇我在徐州却从未体验过。所以说,凡事只要重视了,认真了,这件事离成功就不远了,教育亦是如此。
三、家长的极力支持
还记得初到南通时,一位家长的话让我震惊不已,他说,女儿今年高考不理想,只考上了厦门大学。这是何等的高要求?被誉为全国最美的厦门大学,在这位家长的眼中却并不理想。高要求必定会有高投入,也只有高投入才会有高回报。而且这种投入绝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是思想上的重视以及内心情感的支撑。这种支持外化出来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听田家炳中学的老师提起过,家长非常愿意给孩子付出,曾经有一个班的午睡枕就是由一个家长免费提供的,而这位家长就是做寝饰生意的。运动会期间的演出服装,家长也争相为孩子们选买或者定制。还远不止这些。在来往徐州南通的火车上,只要是南通人,他们交流最多的就是子女的教育,诸如孩子在哪就读,或者打算在哪就读以及何时准备购买学区房等等。除此之外,在南通,你还会在周末看到家长忙于接送孩子去各类的学习班,包括课内学业知识辅导和课外兴趣爱好培养。还有,在南通的晚上,饭店排挡关门大都在十点之前,人们不会因为各种应酬而很晚回家,因为家里有等待他们的子女,孩子的作业需要检查,签字,默写等等。由此可见,南通的家长是多么重视子女的教育,他们对子女教育的支持是无私的无限的。
四、良性的生态循环
南通教育的另外一个过人之处便是良性的生态循环。“生态循环”本是生态学上的名称,在这里用在南通的教育上,却恰如其分。南通教育的这种循环为何是良性的呢?这就好比是一个简单农业生态循环系统,养鸭子的粪便可以喂鱼,鱼塘的肥水可以灌溉菜地,菜地里的部分蔬菜又可以喂鸭子,这是一种互惠互利的状态,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社会家长重视教育,对教育有高投入,教师学生有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学生接受了优质的教育,学有所成,继续回报社会,支持教育。这种良性的教育生态循环真是羡煞旁人!
以上便是我学习过后体会到的南通教育的“高大上”之处。
我希望,通过此次学习,能把南通教育的精神和本质带回徐州,同时也希望,回到徐州后,我能竭尽所能,起到应有的辐射作用,以己及人,最大限度地把学习的收获本土化本校化地加以利用,让南通教育的良种在徐州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教育,我们在路上
徐州十中 郭擎
不知不觉来南通两个月了,南通这座小城,带给了我太多的清新的东西。
这个月,我从一个观察者,变成了体验者。由于一位老师突然生病,我有种临危受命的感觉,被委以重任,接了初三两个班的政治课。我是忐忑的,一来,我没有带过初三;二来,还是南通的初三。这让我觉得压力很大,一开始有点抵触,怕教不好,在同事们的鼓励下,我勇敢地接下了两个班,开始了上课的生活。
这里是平行分班的,每个班50多人,已经是比较少的人数了,现在的初一每班都是60人以上,这样大规模的班级人数,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是个考验。我每天都会早一点去教学楼,看大家课间在做什么,发现这里大部分学生都是在自己座位上,同学之间聊聊天,没有那么多的打闹和叫喊(据我观察,其他年级杂乱现象也不多)。第一天进入教室,学生们没有惊奇地询问他们原来的老师干嘛去了。南通的课堂是比较好控制的,学生们自己的学习主动性比较高,他们会主动将老师讲的知识点记下来,养成了非常好的学习习惯,这一点和我校的学生是不一样的,这样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也许他们在小学和初中就接受了这样的熏陶和训练,这种主动的学习习惯对于今天和日后的学习都是很有好处的。
南通学生的作业上交和完成情况比较好,第一,能够按时送到老师办公室,厚厚重重的练习册,我一次只能抱得动半个班的,学生们从教学楼送到办公楼,也是个体力活。为了提高老师批作业的速度,学生会把练习册打开,或者折到老师需要批改的那一页。这些我没有让学生做,是学生自己做的。政治老师一般是带5个班的课,田中要求练习册全批,说实话,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我第一次看到那么厚重的练习册,心里打怵,真是名副其实的作业山,第一次批改作业,一上午才改完2个班,到中午的时候,已经头晕眼花了,经过几次磨练,速度明显快了很多,这里的工作不仅是脑力,还有体力。这里的老师敬业和刻苦精神确实值得学习。
很有缘的是,上个月参加青春仪式进入我视线的那个患有21综合症的男孩,现在就在我带的班里——在青春仪式上,他母亲给他的那个拥抱我久久不能忘怀。他虽然一个人坐,但是老师并没有把他放在最后或者最前面,而是让他和同学们坐在一起,这一点让我深深地感动。第一次去班里,大家在午休,他的衣服里盖着一条围巾,他想要拿出来,可是拽了半天也没有抽出来,我轻轻走过去,就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帮他拽出了围巾,又帮他整理好衣服,他很感激地说了声“谢谢“。这一个小小的举动,竟让他每次上我的课都很认真地听和记(也许他听不懂多少),有同学做小动作的时候,他也赶紧制止,让他们赶紧听课。从他的眼睛里我读出了他对我的喜爱,我也总是对他温柔地微笑:孩子,愿你被这世界温柔以待。
我们有幸到通师二附小聆听严清主任的讲话。严主任在教学一线多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所以说起南通的教育,如数家珍。他语言幽默风趣,他用诙谐的口吻介绍了南通教育的经验和精髓。他的言语让我感到他对于南通的教育既自豪又谦虚:南通在高考中取得了傲人的成绩,这是值得骄傲的;教育永远在路上,他们只是在一个阶段走在了前面,未来还有很多路要走,所以又是谦虚的。严主任应该是热爱哲学的,他引用了很多哲学家的思想观点和名言,他的讲话充满了文化底蕴和理论的功底,这也对我们是一种提醒:做老师,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
这个月,教育局督导检查组来到了南通,这是对我们学习工作的检查和督促,也是大家共同交流学习心得的机会。督导会议上,隋处做了总领式的发言,各位同行学习的老师也汇报了自己学习的心得;苏局长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充分肯定,对大家认真学习的态度提出了表扬,最后也提出了希望:希望我们继续努力,把南通精神带回到徐州,把徐州的教育事业带到新高度。
在南通的学习是我教育生涯中难忘的经历,教育的情怀得到了升华。漫漫教育之路,永远在路上。
南通学习印象
徐州市东苑中学 程杨
南通学习进入尾声,此地的基础教育发展让我感受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南通基础教育走在前列是有原因的,它既有积淀又有发展,多方努力合力促进,形成了这样蓬勃发展的趋势。此外,它把精严细实融入到教育的细节中,让德育美育围绕着学生,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向学尊师的氛围,这些都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一、尊师重教
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通自古以精耕细作的农业为主,人民生活安定,精打细算,重视耕读,逐渐形成了“重教兴学,教育富乡,生子育才,教育发家”的地方社会风气。南通又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清末民初,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在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的同时,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师范学堂、乡村中小学、职业学校、残疾儿童学校和地方高等院校,构建了比较完备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光大了南通悠久而浑厚的教育文化传统。
改革开放以来,南通地区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办学质量过硬,形成了“以生为本,以师为基,科研兴教,精致管理,优质高效”的鲜明特色。尊师重教在南通蔚为风气,李吉林老师就是在这座教育名城里成长起来的,情境教育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之乡中孕育、发展起来的。尊重老师,尊重教育,是近代以来南通教育发展的一大助力,而重视教育、唯有读书高的观念今天依然普遍流传。
二、精实严细
南通教育的精、细、严、实体现在教学各个环节中,也体现在作业的批改纠错中。精细课堂管理,细化知识要点,严格规范答题,实实在在落实,无论是课堂内容还是作业布置,都精挑细选。比如,作业管理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编、精批、精讲”和“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教学管理做到“严、精、细、实、活”:抓细备课、抓活课堂、抓严辅导、抓精练习、抓实质量分析,并在实践中逐渐确立了严而有度、严而有格、宽严适度、刚柔相济的精细管理思想。“农耕文化&精致管理”是催生南通教育的成事品质与操作工艺,任何投机取巧的心态、轻车捷径的过程、揠苗助长的方法、懈怠粗疏的管理与之都是格格不入的。
三、德育为先
南通的高考奇迹无疑是其教育的一大亮点,其实南通教育有其丰富性,尤其是南通学校德育工作影响广远。一方面南通建成了环濠河博物馆基地,诸如建筑、纺织、体育、城建、珠算、蓝印花布、风筝等等一大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德育基地,极大拓展了德育空间,提高了德育实效性。南通的学生从小接受热爱故乡的教育,参与到推荐赞美家乡的实践活动中:小学的学生要到各个博物馆参与其活动,为游客介绍自己的家乡,以此获得一枚小小的实践奖章;中学的学生走向家乡各处参观浏览家乡的历史,在实践基地体验生活,感受家乡历史文化,由此产生一种对家乡的热爱和认同之情。另一方面,学校也积极开展德育工作,树立属于学校的独有德育品牌,像南通一中的“爱心教育”、东洲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栟茶中学的“校风教育”、南通三中的“难忘教育”等等。“难忘教育”我们参与其中,真正体会到了那种震撼与难忘。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难忘活动的稿子都要经过多次修改。比如每年初三年级的“青春仪式”,根据年级特点决定仪式特点,仪式流程几经修改最终定稿,让德育发挥其最大限度的作用。校园生活不仅仅是学习与成绩,还要让德育发挥其功效,让学生对学校充满留恋与认同,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
四、良性发展
南通教育文化深受地域文化的滋养与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教育方式。其一,眼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协调。教育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教育自身发展相协调。教育发展应该是适度超前的、可持续的发展,但要避免“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短视、短期行为,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小学的素质教育,初中的规范教育,高中的应试教育相辅相成:小学时教会学生探索,引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通过有意思的课堂与课外的探究二者结合,引导学生注重思考;初中随着知识的积累对学习有了更多的想法,让其探究,逐步规范其行为变得尤为关键;高中面向高考,有针对性的学习让其有更为深远的冲刺后劲。不同学段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各个阶段又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之前打下的基础就没有后来冲刺的劲头。其二,重点学校和一般学校的均衡发展。通过调整布局来促进办学条件的均衡,通过教师交流促进各校师资力量的均衡,通过规范招生来促进生源质量的均衡,通过整合资源,来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使各层次的学校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实现均衡。
我们看到南通教育取得的成绩,也要看到这背后的付出与努力。培养名师优师,均衡各校实力,留足学力存量等等,都是我们要思考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教育,借鉴优秀教育的成果并大力发展符合我们地方特色的教育,就是适宜的。
南通交流总结
徐州市第十三中学 魏志强
为期一学期的南通跟岗交流就要结束了,回想起这一学期的经历,感受良多。
我非常有幸在田家炳中学交流,跟随初二年级的王冬梅老师,听课、上课。这是难得的深入教学第一线、能够近距离长期观察南通课堂的机会,我格外珍惜。
我所教的是数学学科。在南通,数学教材用的是人教版,初一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初二的部分内容。王老师讲课有深度,讲解难题游刃有余,复杂的问题经她一讲,变得简单。她能总结出关键点,让解题有方法、有步骤去操作。第一次听课我便惊讶于教学的进度和课堂的难度,我问她:“新课就讲这么难的题目,学生能接受吗?”她说:“可以的。平时上课题目难度达不到要求,学生课后做题就会感到困难”。之后的听课我越来越感受到:南通的课堂,学生详细的学习基础知识点,教师教学逐步深入,系统性强。课堂容量大,题目难度大,综合性强。
其实,南通的老师也是普通人。他们之所以取得不普通的成绩,是因为他们善于抓住点滴时间。南通所有初级中学周六不补课,一节课也只有45分钟,老师们也经常感到时间不够用。所以,当快要下课时,集中精力,抓紧时间再讲一道拓展题;下课后再留一道思考题;晚上在班级的学习群中提示关键步骤、思路,第二天习题课再讲解。正是因为这样积少成多,量变引起了质变,才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保证了平时高强度、高难度的训练。南通的学生也是普通的学生。南通市区全部是公办学校,学生就近入学。因此,老师课上不是一味的讲解,也需要针对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做题中犯不该犯的的错误等问题,进行思想教育。对于部分有不良学习习惯的学生,还要进行纠正,并进行方法指导和督促。
南通的课堂是高效的,用什么来保证如此高效的课堂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课前充分准备。每位老师都有手写的教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内容。2.课上精讲,并积极与学生互动。在老师的点拨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并根据自身情况有不同程度的拓展。3.课后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并讲评。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弥补知识上的漏洞。学习素养逐渐提高,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也逐渐提高。这又使得学生专注于课堂,能够保持较高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是一个良性循环。4.教师的敬业精神。我深深记得王老师的一个上午:7:20之前到班,早自习加第一节课;课间操时间去另一个班批改作业;从批改的部分作业中找出学生错误率高的题目,并在第二节课的开始阶段,针对性地讲解作业中突出的问题;第三节课赶到另一个校区参加集体备课。
在教学的高效性方面,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感到很惭愧:课堂容量小,难度低;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讲授和练习;对于提优,训练不够。这使得学生在考试中得不到高分。反映在徐州中考数学试卷上就是:后三题得分率低,学生普遍反映题目难度大,不会做。所以在平时教学中,要加大训练量,加大难度并总结到位!
也许有人会觉得徐州、南通两地不同的学校之间,学生的差异很大,但我依然认为他们有许多经验、做法是我们可以直接学习的:
第一,活动单(也叫导学案)的切实使用。南通的课堂,老师认认真真的使用着活动单。活动单由老师们按照统一的模式高质量的编制而成。学生不仅上课时使用,课后还要收上来由老师批改,然后反馈。这使得学生对活动单上的引导、练习等非常重视,确实让活动单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了帮助。
第二,作业及周测等大量试卷的及时批改、讲评,以考代练。南通的学生试卷多,周测有试卷,周末作业也有试卷。经常性的模拟考试,让学生及时发现近期学习的不足,同时锤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应试技巧。等到重要的考试时,学生可以从容应对。学生的试卷多,与之对应的是老师批改的负担重。为了保证学生对试卷的重视,所有试卷老师都亲自批改,而且及时批改。比如,下午数学周测,所有老师晚上批改完试卷,第二天全年级统一讲评,时效性很强,学生都佩服老师的高效率!只要你来到老师的办公室,随处可见堆放着的厚厚的作业,还有老师们批改作业的身影。
第三,暑假作业、预习作业的批改、讲评和预习内容的测试。暑假作业布置了试卷还有预习新课的内容。南通的老师们批改了假期的试卷,并对错误率高的题目逐一讲评。而且针对假期预习的情况统一安排了全年级的测试并对前50名学生进行奖励。测试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上学期期末考试易错题、压轴题原题;(2)暑假作业易错题、讲评过的题;(3)预习的新课内容。这使得学生认真去完成假期作业和预习的内容,良好的预习习惯就是这样逐渐培养起来的。对于前50名学生进行奖励,南通的老师考虑得非常周全,要求这些学生的试卷一次批改成功,不能有修改分数的痕迹,保证给大家一个客观、公正的分数。
第四,课堂教学与练习、考试在容量与难度上相一致。南通的课堂容量大,难度高。用老师自己的话说:如果有的内容、题目不讲,学生课后做练习就会感到困难。的确,如果课堂的内容简单,试卷难度却很大,学生自然感到困难,考不出好的成绩,长此以往学习的自信心还会丧失。虽然南通的试卷难度大,但是许多题目都是课上老师讲过的,考试中出现的题目绝大多数都是平时练习多次做过的。所以学生考得好很正常。这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一定要认真听讲,老师讲的都是要考的!
第五,手写教案。南通的老师每个人都有手写的教案。这并不是出于学校的硬性要求,而是教师自身上课的需要。南通的课堂对老师要求高,必须经过充分的准备才能带给学生一节容量大,质量高的课。老师教授的不仅是课本上的内容,还有补充拓展的内容。比如数学学科:老师用两节课分别补充拓展了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和分组法分解因式。因此,上课前需要老师把上课的内容、具体解题过程、总结的要点等书写出来。这保证了课堂的流畅性和高效率。
此外,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我们可以借鉴。南通的初中,学生就近入学,均衡分班。每个班级学生个体差异是非常大的,大概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有效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老师们之所以依然坚持课堂的大容量、高难度,这与教学评价有密切的关系。对老师的评价侧重于优分率及年级前百强,前300强的人数等。而对于平均分并不看重。这直接解决了老师的后顾之忧,不需要为“补差”所累,并且释放了教师的积极性。老师们感到自己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很有意义,很有价值,不会产生倦怠。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容易出成绩,优秀的学生会更加优秀,而后进的学生量力而行,没有过重的学习负担。如果我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改变一下对教师教学的评价,调整一下教学的重点,我们同样可以培养出越来越多优秀的学生,我们的学校同样也可以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
在南通的这段时间,除了在初二跟岗学习外,还有两件事情让我非常难忘。
第一件事是:我有幸在南通田家炳中学对外教学活动中上了一节公开课。公开课的内容是初一的《直线、射线、线段》第1节,我与南通田家炳中学的老师进行同课异构。我感到了压力,也有了动力。心想:一定要认真准备,一定要把课上好!由于教材是人教版,与徐州的教材版本不同,因此我借来教材、参考书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认真阅读。反复地读教材,读教学参考,理解其中深刻的含义。对教材有了整体的把握之后,我开始备课、制作课件。由于这一节内容很简单,但数学来源于生活,重要的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们看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我列举了好多生活中的实例,并下载了将近二十份的课件。我从这二十份的课件中挑选出我需要的部分,把它们放到一个课件中,然后根据我的设计开始整理。整理的过程颇费心力,好多素材舍不得删,只能经过反复考量,类似的题目选更有代表性的,举例也要选最典型的。经过三天的加工,我的第一份课件完成了。下面就要试讲,只有试讲才能发现问题:比如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快慢,教学容量的大小,拓展难度的高低。一个人备课有他的局限性,许多老师给我提了建议,开拓了我的思路。下面我就根据试讲的情况进行二次修改。我删除了一些题目,从练习册中选取了典型的综合的题目补充进来。此时,我对于每一张课件都精心考量,精简内容。我狠下心,删除了许多制作精美但可有可无的课件。虽然课件比以前少了,但教学内容安排更紧凑,更精炼了;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些串词,再经过局部细节的修改,课件最终确定了。我根据课件又准备了教学简案。经过整整一星期的准备,我非常期待这节公开课。在上课的前一天,我去班里试了课件,准备好了直尺还有翻页笔。正式上课时,我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们是如此的活跃,他们回答问题不仅非常积极,而且正确率很高,上课的进程很顺利!我感觉初一的学生非常可爱,他们对于知识非常渴望,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会调动他们的求知欲望。我感谢那些初一的童心未泯的孩子们!由于一直在准备自己的公开课,我没有去听田家炳中学老师的课。但这个遗憾在两天后弥补了。两天后,我们徐州十三中来南通教研活动,我有幸听了南通田家炳中学的老师上的同一节课。由于自己也认真准备过,上过同一节课,因此特别有感触。我看到了南通的教学特色,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同时也收获了自信!
回想起公开课的整个过程,我感觉自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从中体会到,备课的过程是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过程。要想上好一节课必须经过试讲,积累关于课堂经验,了解学生的情况,对备课内容进行修改。此外,还要听取他人意见,虚心接受指导。
第二件事是:我替初三请假的老师代了一星期的数学课。当我接到通知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我感到很兴奋,也感到很大的压力。我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我询问了教学进度,学生的学习情况。当我拿到教材及教辅资料后,马上开始了备课。第一节课我特别记忆犹新:早早来到教室,和学生聊聊天,询问学习情况;上课时,我不敢大意,详细板书,每个知识点都细细的讲。但课后,通过与学生交流,我发现这节课上得并不成功。由于学生比我预想的还要好,所以上课的节奏显得有点慢,讲的过于细了。回去后,我总结经验,在以后的几节课中,我注意上课的节奏、容量,还有难度。那几天,虽然我每天备课到深夜,白天不停地改作业及试卷,但我觉得非常充实,感觉自己提升了许多。我感谢田家炳中学能给我这次锻炼、学习的机会!
在南通交流期间,我还去启秀中学听过两次课,有幸感受了“名师境界”。她,71岁,仍然站在讲台上,并且是两个班的班主任,这是一位“为教育而生存”的老师,是一位在全国各地有大量弟子的老师——李瘐南老师。她拥有9部专著,创立了“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从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还获得了“苏步青数学教育奖”等十多项荣誉。她是南通教育的一面旗帜,鼓舞着年轻教师们奋勇向前!
南通高考二十年居于江苏省前列,几乎年年位居全省第一,在全省地级市中,学科奥赛金牌一半以上出在南通。有人说:南通教育是“死搝”,近距离接触南通教育后才发现,这里所谓“搝”的背后,更多的是遵循教育规律。搝,是一种科学的“搝”。现在去南通学习考察的人很多,但是南通的教育却没有因此倍受折腾。教育的确需要改变,但教育也有许多不变的原则和法则,许多传统今天看来仍然是颠扑不破的;教育的确需要与时俱进,但与时俱进不是花样翻新,不是反复折腾:正是南通教育人对教育的这份坚守,才成就了今天的南通教育!
赴南通学习个人总结
徐州市西苑中学 孟强
日下午,我们徐州市直属学校首批赴南通交流学习的校干教师共22人,在张宝民副局长以及学南通办裴洪光主任等领导的带领下,抵达南通。随后在通大附中召开了徐州南通教师交流工作座谈会,安排了我们的学习地点、明确了学习任务。
学习交流工作组成员分别在南通两所学校交流,高中组在南通大学附属中学,初中组在南通田家炳中学。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我们初中组教师分别在田家炳中学本部和学田校区进行工作学习,并会经常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轮换。
我们这次活动和以往的参观学习不同,既是学习也是工作,每个人都需要承担一定量的教学管理工作。因此我们在南通期间既要学到真本事,又要把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现给所在的学校。在工作中我们坚决服从所在学校的管理,尽快适应环境,做好学情摸底,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主动承担各项教学常规工作,虚心向南通同行学习,力争在学习工作结束后给交流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留下美好的回忆。
每一位来到南通的老师都怀揣着对教育圣地的倾慕和振兴徐州教育的希望,在这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得,既包含着南通教育人的辛勤付出,也渗透着徐州教育人的深度思考。来南通之初,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的问题就是:我们在南通,究竟要学什么?如何学?首先,学习南通就要踏踏实实地学,不走过场、不走马观花,不搞形式主义,要全身心地沉浸其中,细心体会南通教育的独到之处、优秀之处,全面了解南通教育的方方面面。同时更要认识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南通市第三中学,2014年4月更名为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学校创办于1952年,是解放后南通市政府建立的第一所中学,坐落于4A级风景区濠河景区东畔,紧邻市中心。本部占地近90亩,建筑总 面积33755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5700余万元,藏书15万册。
学田中学(东校区)占地26亩,建筑总面积16996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
2000年4月,学校获“国家级示范重点综合高中”称号;2002年增挂“南通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校牌;2003年,经省教育评估院评估转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中,2010年2月,学校顺利通过四星级复审评估。2007年5月,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南通市第三中学与百年名校南通中学正式实行联合办学。2009年8月与崇川区学田中学开始实施联合办学,目前两校统一招生、办班,共有教学班级90个,学生5500余人,教职工400余人。学校中考录取重点高中人数居市区各校首位,高考本二以上录取人数居市区同类学校前列,近两年取得省市级集体荣誉40多项,截至2015年底,学校共有省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6项,总数量位居南通基础教育类学校首位。
第一次到田家炳中学是在日,一进校园映入眼帘里的就是无比整洁的校园,接着是一个简单的欢迎会和结对老师的见面会。田中的陈永兵校长给我们简单地介绍了学校的一些情况,陈校长强调了对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一直是三中传承和发扬的传统,尤其是低年级、起始年级规则意识的养成尤为重要。他甚至说起始年级第一学期不比成绩,不比分数,班主任和各科任课老师的工作重点就在于对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一旦学生认同并养成了这种规则意识,学习成绩就是迎刃而解的事情了。这体现了田中坚持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
在田家炳中学的学习从认识田中开始。我们初中组的老师们摸索着,磨合着,共同进步着。虽然在同一所学校,却因工作地点的不同而难得见面,每个人都在忙着各自的工作:组长王莉老师听课上课之余,联系驻点学校和直属校工作组,全面协调全组教师的学习工作生活;副组长丁雪燕老师接手了一位老师的整个教学工作,每周12节课,还跑上跑下忙着为大家服务;她跟张清明老师夫妻伉俪,一起来南通学习,为徐州教育学南通共同努力共同进步着;田家炳中学最辛苦的应该是语数外主课老师,孙莉老师、魏志强老师、程杨老师除跟班听课外,经常中午不休息,加班加点帮助任课老师批改作业;崔岩老师外出听课,内容共享,不仅发回了课堂实录,还附有精当的点评;宋斌老师初来乍到就接手了一个班的英语教学,压力山大,他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忙得早饭都来不及吃就去上课;宋崇瑾、段旭东老师都有着三十年的教龄,依然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俯下身,虚心听课学习;李永丰老师在历史教学工作之余,多方了解田中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经验,不断积累学校管理的他山之石;我在发现了田家炳中学青少年成长的一套教程(共四本书)之后,按照顺序,一页一页地拍下来,上传共享,让大家一起学习成长……大家的所见所闻所感各有侧重,但都被南通教育人的崇高的敬业精神感动着,被细致入微的教育管理工作震撼着。
在南通学习期间,我感触最大的就是无处不在的“体验”式教育。在10月12日我们全体初中组老师前往南通中学听课和参观学习。在听课之前,南通中学的蓝主任先带我们参观了校园。南通中学里有空军的青少年航空学校,在操场上就陈列着一架空军赠送的战斗机。从我们自己看到飞机的震撼就可以想象学生们见到这雄伟的战机会是什么样的心情,爱国主义自豪感瞬间荡涤心胸。这里不用说教,只需体验。听完课后参观南通中学的校史馆。发现“难忘教育研究”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并且围绕“难忘教育”,南通中学已经做出了很多教科研成果,并将继续研究下去。看到这丰富多彩的活动,我都恨不得自己也能参加其中,获得难忘的体验。接下来的一周,10月18日到10月21日,田家炳中学的全体八年级学生赴如东进行四天三晚的学生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进行了户外攀爬训练、真人CS枪战、亲手制作风筝、模拟菜市儿买菜、晚上的班歌比赛、最后的文艺汇演……这一件件的“体验”,我相信没有一个孩子会不“难忘”。这些看似“学习”以外的东西,对孩子成长的意义一样深远。接下来还有全体七年级学生为主的运动会入场仪式和全体九年级学生参与的“作别难忘少年时代,相约美好青春年华——江苏南通田家炳中学青春仪式”,每一个活动都会给学生和家长们一个永远的美好回忆,都会激励孩子们共同进步和成长。我也蓦然地发现,这次来南通的学习活动,不也正是对自己的一次“难忘教育”吗?
在南通学习交流期间,除了田家炳中学是我们学习的主阵地之外,我们还参观学习了很多南通的名校:南通市启秀中学突出名师引领和动感校园,其中李庾南老师名扬全国,带动学校形成了名师引领的校园文化,因而进入校园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一排排名师照片,虽然稍显刻板但容易令学生形成对学校和老师的崇敬。进入到教学楼内就完全两样了,墙壁上展示的全是学生的动漫作品,青春逼人、动感十足,这种活力四射的文化可以轻易捕获学生的心灵,还有助于缓解考试带来的压抑感。实际上,启秀中学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真得很灵动很主动。南通市陈桥中学的校园文化则特别突出传统文化教育,无论是广场操场、教学楼办公楼,还是实验楼、长廊,处处都散发着笔墨浓香。书法作品与中国画铺散开来,传统文化的名言诗句弥漫校园。教室里也是这样,黑板上方浓墨重彩的雅言铭文字字珠玑,读书角边学生的书画作品淡雅馨香,步入教室一派古风迎面而来,身处其中必能受到熏陶点染。南通大学附属中学则是另一番景象,学校建立在风景秀美的新城区,占地面积大,校舍靓丽整洁,处处风景怡人。但通大附中的校园文化特色却是创客文化,为南通所有中学之仅见。学校拥有一整座创课大楼,里面设立高端教室数十间,3D打印、航模建模、基因研究、原子电子、星空地理、温控超导、生化技术、生物标本,可谓异彩纷呈。学生亲手实践操作,不断发现问题、形成创意、解决问题、提升实践能力,为今后成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跃龙中学是南通市崇川区区属初级中学,座落在濠河南部,占地仅三十余亩,是一所微型中学,门前蜿蜒的濠河支流缓缓向西流去。走进校园,引人注目的是黑瓦白墙的文化墙,具有典型的园林气息,上面镌刻着这所学校的规章制度。2011年,这里走出了江苏省理科状元。 “孝当先”“写好字”“练武术”“学救护”组成了这所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既对中华文化中的一些最基本的东西继承发扬,不忘初心,又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如东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则更富特色,校园面积宽广,设施完备。基地文化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生活自理、团队协作、意志勇气的培养,共开设爱国教育、法治文化、环保教育、生态调查、观鸟育鸟、心灵之约、电子打靶、CS镭战、消防演练、模拟驾驶、野炊、家政烹饪、风筝、贝壳工艺、种植养殖、毕业墙、急速六十秒、勇攀珠峰、挑战NO.1、木牛流马、波比足球、呼吸的力量、未来计划、工程搭建等20余项拓展课程。除基地开设的课程之外,学生还要接受集队训练、做操晨练、内务整理、就寝就餐规范培训、安全讲座、心肺复苏救生演练等多项训练,并且由基地教师进行打分评价,最终评选出活动之星、内务之星、优秀志愿者、道德之星和优秀中队。
在活动临近尾声,再度回顾这一个学期来的学习生活,我发现,田家炳中学的风貌就代表了整个南通教育的风貌:
1、教师的敬业精神让人敬佩。在课堂听课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教态都十分规范,课堂组织紧张有序,当堂训练扎实有效,而且每个教师的课堂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课后作业批改及时,基本做到了做必改,改必讲并且及时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沟通。每天无论我多早走进办公室,总看到有的老师已经在伏案工作,而班主任早已经进班早辅导了,敬业精神已经在教师身上得到完美展现。他们一定做出了艰辛的努力,才会有今天的收获。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人生观值得我们学习。
2、学校管理的精细化到了极致。每个教学环节设计之细,要求规定之细,检查督促之细,落地落实之细,让人叹服。每天的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每天中午孩子们吃完午饭就安安静静地在教室自习、准备考试,没有人闲谈打闹;中午小练习有没有老师都是一样安静,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在这里就可以体现;放学时间,学校的主干道上虽然学生很多但是丝毫感觉不到混乱、拥挤。有了这份认真和坚持的劲头,学习和生活中还有什么不能坚持,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3、教学教研工作扎实有效。我参加的第一次集体教研活动中,在简短的介绍之后,组长就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了详尽的安排。教研工作围绕四大块展开:活动单准备、课堂教学、中午午练、平时作业,每项工作都分配到人。由此可见组长在活动之前就已经对本学期的工作有了周全的考虑。每位老师都要自己备一节课,并和其他教师研究讨论,然后每位主备人都要上试讲课,其他老师听课讨论然后再上自己的课。这种集体备课与公开课结合起来的模式特别实在,既能发现教学当中出现的困难与缺漏,也能凸显优秀的设计与深刻的解读,更给听课教师带来了启发,体现出南通教育实战高效的特点。
总结自己对赴南通以来的学习感受,从开始的德育、到更深层次的体验式教育、情感教育,我感觉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不以成绩为目的,但是当这些工作做好了之后,成绩也会自然同时取得进步。在交流工作期间,我按照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的要求,完成了“徐州-南通学校课程建设比较研究”的课题立项工作。虽然自己这一学期的学习工作即将结束,但是我对南通教育精神的理解和思考不会停止。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总结经验,以课题研究任务为契机,继续将南通教育的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中去,力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徐州市的教育发展及一份绵薄之力。
狼图腾的传说
徐州二十二中 段绪东
在南通三中学习,转眼大半个学期过去了,其间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我对南通教育的先进的理念和做法,有了全面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但是,想把它总结出来,却总也觉得很难,或者说担心不够全面贴切。
一个偶然的机会,到了久仰的狼山。它矗立在长江之滨,峻拔挺秀。我看到了传说中的白狼:它目光雄视远方,若有所思。相传狼山曾有白狼居于其上,又因山形似狼而得名。原来狼竟然是传说中的图腾!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认为,南通教育就有狼的精神。
狼是群居动物,头狼领导有方;南通教育好,好在政府领导得好。南通市政府重视教育,高瞻远瞩,体现在对教育的投入非常巨大。据说,通州区高考奖和教育延时补贴各达五百万之巨;期中考试,用于出试卷和试卷本身费用也多达十余万。在北方,这是难以想象的。在三中,教工食堂,有七菜一汤,自助、自由,菜谱变化较多,仅仅八元,既解除了教师的后顾之忧,把他们从繁重的家务事中解放出来,也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走在濠河边,你可以看到城市博物馆、博物苑、蓝印花布博物馆、审计博物馆等大大小小十多个博物馆;而在夜色中的濠河上,最醒目的是“百年通中”等学校的巨大的霓红灯:由此可见,南通对教育的重视,已经融汇到了血液中。
在围捕对手时,狼群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在教学上,南通三中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备课时群策群力,分配任务,形成集体合力,避免了各自为战,节约了时间, 提高了效率,避免了失误,使教师在上课时能够抓住重点难点;在课下,老师们重视作业和测试,体现了团结和高效。不仅如此,家校的配合,也是一种团队精神,一册家校联系本,密密地记满了学生的作业和家长的随时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这是南通的独创,使家长对学校的支持无处不在,家校的配合可以说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以上种种,就是团队精神的写照。
据说, 狼在荒野中,行程几十公里,对敌人的追赶和尾随,有时达数天之久。这种执着和坚韧,让人类为之惊叹!南通教育,也体现了这种精神。南通地处苏中,经济发达才是最近数年的事情;但南通教育,积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声名在外,由来已久,依靠的就是这种坚持精神:脚踏实地干实事,不搞花架子,多年的坚持必有收获。以南通三中为例,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成长为全国知名学校,靠的是几代人的努力拼搏,体现了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气度。
狼图腾的传说,体现了南通这颗江海名珠独特的地方文化,使她更加光彩夺目、魅力四射,也使我对南通教育的思考豁然开朗,尽管不是那么全面贴切。想来它对自己家乡的教育不无借鉴和启发,便顺手写来,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学南通的最深印象
——南通教学教研的踏实高效
徐州八中 崔岩
到南通学习交流以来我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南通教师的教学教研踏实高效。
与我结对的指导老师吴国林主任,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教学任务。他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特别的精当,对于重点问题他总能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讨论,对于难点问题他也总能够循循善诱,不断引导学生思维走上新的台阶;而且吴主任在讲解重点和难点问题时,能够针对学生掌握情况反复进行训练,一节课不够就下节课继续复习探索。
吴主任在教育过程中特别注重整体与个别的有效结合,能够把整个单元乃至整本书的相关内容在一节节具体的课堂上体现出来。在他的课堂上跨课文跨单元乃至跨教材开展教学活动是常态,初一的课堂提升难度,初二的课堂拓展思路,初三的课堂融汇贯通,这是真正的系统性教学,对学生而言确实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
吴主任在语文知识体系和听说读书能力等方面用功格外扎实,特别是语文知识体系的教学,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学会读书。所谓纲举目张,有了相应的语文知识体系,学生读书就有方法、有思路,最终可实现自主阅读和个性阅读。在与吴主任所带班级学生的交流中我深切体会到语文知识体系教学对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巨大作用。
吴主任的高效课堂与南通教学研究的高效紧密相关。我参加过多次南通教育局举办的教研活动,给我特别大的触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个是评课的环节。评课的专家老师,都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特别是针对课堂的重难点等核心问题和大量课堂细节提出自己的不同认识和有效建设意见。这些意见和建议都是大家精心思考的结果,通过集思广益,对上课的老师和听课的老师都有巨大的启发作用,使之在今后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如何避免类似的失误,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另一个让我触动比较大的就是,整个教研活动的安排特别的紧凑,一般情况都是上午三节课,然后进行组内的评论,接下来再进行大组的评论,有时候因为要抓紧时间就边吃饭边评论,有时候为了评课深入完整,便推到中午一点钟再去食堂吃饭,吃完饭之后立刻还有专家的报告,可以讲没有一分钟浪费掉。
第三个触动点是南通的教研活动特别注重名师引领,这一点给我印象也是相当深刻。比如语文教研员李凤老师就是特级教师正高职称,数学符永平老师也是特级教师,各种教研活动大多是以他们的工作室作为活动的主体。让广大的一线老师能够聆听到专家上课、专家评课、专家讲座,就使得教研活动产生的引领效应最大化。
南通教育实干高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持球突破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