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七台县是新疆沙车县属于哪个市里

新疆奇台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新疆奇台属于新疆昌吉州,1995年县辖 3镇12乡,有11个居民委员会,92个,全县总户数为57695户,人口220866人。奇台县从南到北地理环境独特,地形地貌复杂多变,自然风貌集沙漠、戈壁、绿洲、山谷、草原、森林和冰雪等自然景观为一体。南部天山、中部平原、北部大漠。物产丰富并有鲜明的旅游资源。奇台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半荒漠干旱性气候,全县11中土类资源,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并有许多文物胜迹。农林畜牧业及水利等发展快速显著。
新疆奇台奇台县
属于新疆昌吉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昌吉回族自治州东部,吉木萨尔县之东,木垒县之西,北部和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131.47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89°13′至91°22′,北纬42°25′至45°29′,总面积18000平方公里,有人口 20.5万,有汉、哈萨克、维吾尔、回等24个民族,境内有国家一类口岸--乌拉斯台口岸。
奇台县位于东南部。地处东经89°13′——91°22′,
北纬43°25′——45°29′。东与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为邻,南与吐鲁番县交界,西连吉木萨尔县,北接富蕴县、清河县,东北部同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县境东西横距40——150公里,南北纵距250公里,面积20065平方公里。总人口228983人(2003年)。有汉、哈萨克、维吾尔、回等24个民族。在兰新线铁路修筑之前,奇台曾是关内通往新疆的必经之道,丝路新北道、漠北道都要通过此地,所以,奇台也就成了关内和新疆的商品中转地,商品贸易十分发达,故有“金奇台”之说。
县人民政府住所地:奇台镇,邮编:831800 代码:652325 区号:0994 拼音:Qitai Xian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呈条状马鞍形,地貌类型可分为南部山区
(丘陵)、中部平原、北部沙漠、东北部山地丘陵四大部分。有开垦河、碧流河、吉布库河、水磨河等河流。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炎热,春秋季节不明显,气候干燥。
新疆奇台建置沿革
奇台县在新石器时代已形成原始村落,有人类活动,县内陆续出土过红陶、石坊轮、石磨、石锄等新石器文物。西汉武帝前,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后国,归西域都护府管辖,曾建有疏勒城(即今奇台县半截沟镇麻沟梁山坡上的古石城子遗址)。三国时,蠕蠕国。晋为铁勒。公元702年(唐长安二年),
设蒲类县,归北庭都护府管辖。宋、元属别失八里帅府,直隶中央。明初为回鹘五城之地,属瓦刺部; 永乐十六 ( 1418)年后,为准噶尔游牧地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建县,名曰“靖宁城”(今老奇台镇)。乾隆四十年,清政府在今奇台镇驻兵设防,建孚远城(即老满城)。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 设奇台县,属迪化州。据传,建县时,四十里内凿井无水,故名奇台。光绪十五年(1889年)由“靖宁城”迁入现址,因境内有唐朝墩古城,复得名“古城子”。“远树千堆合,平沙万井开,山通南北套,地接上中台”,奇台曾是兵家必争的战略重镇,更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交通枢纽和重要商埠。清末明初,古城计有大小商号690家,运来送往的驼队多大4万余峰,自古就有“千峰骆驼走奇台,百辆大车进古城”的真实写照,历史上曾与哈密、乌鲁木齐、伊犁齐名,并称新疆四大商业都会,素有“金奇台”、“旱码头”之称。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隶属迪化专区。1958年5月,划归昌吉回族自治州管辖。
新疆奇台行政区划
奇台县1995年县辖 3镇12乡,有11个居民委员会,
92个村民委员会。3镇是: 奇台镇、老奇台镇、半截沟镇。12个乡是古城乡、西北湾乡、 西地乡、坎尔孜乡、三个庄子乡、七户乡、碧流河乡、吉布库乡、东湾乡和五场乡、乔仁哈萨克民族乡、塔塔尔民族乡。另外县境内驻有兵团农六师5个农牧团场。兵团一〇八团、兵团一〇九团、兵团一一〇团、兵团奇台农场、农六师北塔山牧场。县人民政府驻奇台镇。奇台镇 代码: 辖10个社区、1个村委会:果果潍社区、马王庙社区、北斗宫社区、老满城社区、犁铧尖社区、唐朝墩社区、三清宫社区、东关社区、城隍庙社区、水磨河社区、南湖牧业村。
老奇台镇 代码: 辖5个村委会:牛王宫村、双大门村、洪水坝村、二畦村、榆树沟村。
半截沟镇 代码: 辖11个村委会:半截沟村、
中葛根村、营盘滩村、新户梁村、川坝村、麻沟梁村、小水山村、老葛根村、腰站子村、大庄子村、石河子牧场村。
吉布库镇 代码: 辖12个村委会:华侨村、上堡子村、涨坝村、达板河村、戈壁村、三十户村、天河村、吉布库牧业村、达板河村、南湖村、二马场村、西槽子村。
东湾镇 代码: 辖5个村委会:中渠村、墒户村、根葛尔村、白杨河村、大泉村。
西地镇 代码: 辖7个村委会:西地村、桥子村、东地村、旱沟村、沙山子村、小渠子村、条湖村。
碧流河乡 代码: 辖7个村委会:皇宫村、塘坊门村、南沟村、洞子沟村、永丰渠村、西戈壁村、东戈壁村。
西北湾乡 代码: 辖9个村委会:北湾村、
头屯村、二屯村、三屯村、小屯村、西湾村、柳树河子村、菜园子村、牧场村。
坎尔孜乡 代码: 辖7个村委会:西一村、西二村、西三村、林场村、华侨村、东二村、东三村。
七户乡 代码: 辖5个村委会:七户村、平顶村、东塘村、屯庄梁村、八户村。
三个庄子乡 代码: 辖6个村委会:三个庄子村、青年村、土园仓村、双涝坝村、东城河村、马莲滩村。
古城乡 代码: 辖11个村委会:古城二村、古城一村、果园一村、果园二村、果园三村、八家户一村、八家户二村、八家户三村、八家户四村、
八家户五村、八家户六村。
五马场哈萨克族乡 代码: 辖12个村委会:阿合什呼拉克村、青海村、牧业六村、社营村、团结村、沙梁子一村、沙梁子二村、农三村、农四村、农五村、农六村、农七村。
乔仁哈萨克族乡 代码: 辖2个村委会:乔仁村、蒙根布哈村。
大泉塔塔尔族乡 代码: 辖7个村委会:烧房沟村、黑沟村、大泉湖村、大沟村、马莲滩村、牛毛泉子村、农业七村。兵团一〇八团 代码:
兵团一〇九团 代码:
兵团一一〇团 代码:
兵团奇台农场 代码:
农六师北塔山牧场 代码:
新疆奇台人口民族
1995年全县总户数为57695户,人口220866人
。全县有21个民族,其中汉族171740人,占总人口的77.76%;回族10874人,占总人口的4.92%; 维吾尔族15096人,占总人口的6.83%; 哈萨克族19315人,占总人口的8.75%。
新疆奇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申报的“塔塔尔族撒班节”,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项目类别,序号5。
新疆奇台交通概况
新疆奇台县地处天山东段博格达峰北麓准噶尔盆地东
南缘,县域面积1.93万平方公里,县域总人口23万人,与蒙古国接壤,边界线长131.47公里,境内有对蒙古国开放的国家级口岸——乌拉斯台口岸。新疆奇台县在历史上,是沟通东西方的“丝绸之路”的要冲。早唐朝古城奇台就是由西京长安至奇台(新北道)通往北庭都护府的交通要道。清代中期至民国初年,奇台县已是客商云集,商号林立,商迹远至俄国和呼和浩特、北京等地。这里曾与哈密、乌鲁木齐、伊犁并称为新疆四大商埠,享有“金奇台”、“旱码头”的美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奇台县公路交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九五”以来,老奇台-三个庄子乡、县城-半截沟、县城—塔塔尔乡公路、五马场——乔仁公路、西地镇——旱沟村公路、
南山伴行公路、环城公路等重点路段的新、改建相继完成,省道S303线、S228线顺利竣工。可以说这是奇台公路“脱胎换骨”的重要时期,标志着奇台县公路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截至2006年底,全县辖区有省道2条,城市公路32条,县乡公路17条,乡村公路184条,公路总里程已达到1569公里。其中二级以上油路140公里。今天,奇台县道路交通日趋四通八达,已经基本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省道干线为主骨架,辐射乡镇和农牧团场,东与木垒、哈密和兰新公路相连;西距省会乌鲁木齐207公里,距州府昌吉234公里,距吐——乌——大高等级公路87公里;北达蒙古国,通精河、富蕴及阿勒泰腹地干支线公路交通网络。奇台县已成为天山北坡的交通枢纽。
今天的古城奇台,经济蓬勃发展,民族安定团结,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安居乐业。23万勤劳、纯朴、勇敢和智慧的古城儿女正沐浴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春风,携丝路北道之便利,秉灿烂文化之底蕴,承商业重镇之遗风,踏觅着改革开放的乘风巨浪,谱写“金奇台”新的历史辉煌。
绿色奇台,金色奇台,平安奇台,和谐奇台,魅力奇台,热忱欢迎有志之士,大展鸿图。
新疆奇台自然条件
奇台县从南到北地理环境独特,地形地貌复杂多变,自然风貌集沙漠、戈壁、绿洲、山谷、草原、森林和冰雪等自然景观为一体。南部山区崇山峻岭,逶迤连绵,雪峰冰川高耸入云,林海草原苍茫无际,翠谷溪流清幽隽秀,河山旖旎,绝景天成;中部平原田野广袤,阡陌纵横,一派北国田园风光;北部荒漠戈壁有许多完好的海相、陆相动植物化石群,堪称瀚海大漠中的“史前博物馆”。
新疆奇台南部天山
南部天山有“高山植物园”、“高山动物园”之称,处于天
山高山峡谷带以内的高山植物园主要分布着雪岭云杉及林间灌木、小乔木、雪莲等有种子植物200余种;有马鹿、雪豹、野猪、棕熊、狍鹿、狐狸、狼、獾猪、岩羊、岩鼠、松鼠、水獭、猞猁、石貂、盘羊、野兔等20余种兽类,其中有8种属国家级保护动物;鸟类有雪鸡、石鸡、斑鸠、猫头鹰、金雕、朱雀、山鹑、杜鹃、天雀等50多种。
新疆奇台中部平原
中部为冲积平原和沙漠戈壁区,有可耕地200万亩,实际耕种面积159.6万亩。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4.7℃,年平均降水量176毫米,蒸发量2141毫米,无霜期平均156天,年日照时数小时。全县有9条河流,自西向东自然分布,年径流量4.85亿立方米,地下水动储量2.5亿立方米。
新疆奇台北部大漠
奇台县地处准葛尔盆地东南缘,由于盆地西部有缺口,有利于较湿润的大西洋气流侵入,盆地年平均降水量可达150毫米左右。冬季有稳定积雪,气候没有塔里木盆地那么干燥。沙漠中有胡杨、白梭梭、白皮沙拐枣、柽柳琵琶材、沙葱、红柳、梭梭、锁阳、肉巫蓉等数十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和野马、野驴、黄羊、鹅喉羚等数十种野生动物。1981年,自治区设立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准噶尔盆地是一块古老的陆台,陆台的核心是距今6亿年前、非常古老的前寒武纪结晶岩层。盆地长期保持沉降状态,沉积了浅海相灰岩和陆相的河湖相砂岩、泥岩、砾岩等。准噶尔盆地地层中的煤、石油、硅化木、恐龙、鱼贝类等古生物化石,记录和保留了盆地波澜壮阔的地质发展史。
新疆奇台地形
南依天山,北部是北塔山。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呈马鞍形状。有高山、丘陵、平原、沙漠多种地貌。最高点为南部无外名山山峰,海拔4014米。最低点为北部盆地中心丘河,海拔506米;北部是荒漠,将军戈壁横卧其间; 中部是天山冲积层平原。
新疆奇台山脉
县境南部是天山山脉,东西走向。其间有萨尔勒达板
、照壁山、马鞍山、宋家渠、分水岭等山系。主峰无名山,海拔4014米。山地等高线1600米。县境北部有北塔山,属阿尔泰山山系,东南走向。主峰阿同敖包,海拔3290米,山地等高线在2000米以上。
[水系]县内有12条河流,较大的有开垦河、中葛根河、碧流河、吉布河、达板河。其中开垦河积水面积 50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占全县的三分之一,是全县最大的河。天山冲击扇以下的泉水溢出带,有水磨河、小屯河、东地河、西地河、八家户河。全县河水年径流量为4.65亿立方米。
新疆奇台气候
奇台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半荒漠干旱性气候。年平均气温 5.5℃。七月平均气温22.6℃,极端最高气温39℃,一月平均气温 -18.9℃,极端最低气温 -37.3℃。年平均相对湿度60%。风向平时盛行南风,灾害性天气多西北风,最大风力12级,年平均风速 2.9米/秒。无霜期年平均 153天 (从4月下旬到10月上旬)。年平均降水量269。4毫米。
新疆奇台土壤
全县有11种土类。黑钙土: 分布在中山地带,占总面积 2.2%。栗钙土: 分布在中地山及丘陵,占总面积1.3%。灰莫土: 分布在平原,占总面积的29.6%。潮土: 分布在平原井灌区,占总面积 5.3%。灌耕土: 分布在平原井灌区,占总面积 6.6%。草甸土: 分布在盐湖,占总面积1.8%。沼泽土: 分布在湖滩,占总面积43%。盐土 : 分布在平原井灌区,占总面积 6%。风沙土: 分布在沙漠边缘,占总面积 0.8%。砾石土: 分布在沙漠壁,占总面积 3.3%。
新疆奇台物产资源
奇台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境内野生药用植物有贝母、党参
、大芸、甘草、麻黄、雪莲、枸杞等300余种。野生动物主要有野驴、鹅喉羚、紫貂、雪豹、马鹿、北山羊、猎隼等国家一、二类珍稀品种48种。矿产资源开发前景广阔,特别是煤炭资源储量大,目前已探明储量1400亿吨,远景储量约在2000亿吨以上。从已探明情况看,奇台县北塔山地区煤质优良,开发条件好,具备进行大规模开发转化的资源条件。此外,该地区还有金、银、铜、铁、芒硝、石墨、石灰石、膨润土、珍珠岩、花岗岩等20余种矿产资源,尤其是金、石灰石、铁、石墨、膨润土、花岗岩储量丰富,品位较高,极具开发价值。资源 有煤、石墨、食盐、芒硝、石灰石、金、银、水晶、铅、铁等矿产资源。北山煤窑在将军壁,这里盛产无烟煤,清代就已开采。预测储量62.5亿吨,现年产无烟煤10万吨以上。石墨在苏吉泉一带地区,储量 550万吨。盐池分布在东北
石墨在苏吉泉一带地区,储量 550万吨。盐池分布在东北沙漠边缘,面积 5平方公里,年产1000余吨。芒硝分布在北沙窝南缘,储量 262万吨。石灰石产于开垦河口上游,储量 200亿吨,最大厚度为 100米。野生中药材有300多种。山区有云杉、新疆落叶松、桦树。动物有雪豹、雪鸡、狼、大头羊、鹅喉羚、野驴等。
沙漠边缘,面积 5平方公里,年产1000余吨。芒硝分布在北沙窝南缘,储量 262万吨。石灰石产于开垦河口上游,储量 200亿吨,最大厚度为 100米。野生中药材有300多种。山区有云杉、新疆落叶松、桦树。动物有雪豹、雪鸡、狼、大头羊、鹅喉羚、野驴等。
新疆奇台旅游资源
奇台县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在南部有天山风光,雪峰冰川高耸入云,林海草原苍茫无际,翠谷溪流清幽隽秀,刀条岭、羊洼滩风光奇美,引人入胜。天山怪坡、响坡迷离神奇,令人向往。中部人文景观丰富,处于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处,位居“旱码头”重镇中心地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有史以来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交流荟萃的地方。解放前,有寺庙36处,其中东地大庙、三清宫等文物遗址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和旅游价值。北部大漠戈壁苍茫雄奇,分布着8亿年前至1.5亿年前的海相地层生物化石和陆相地层生物化石,被专家们誉为“准东翰海博物园”、“史前博物馆”,石钱滩、硅化木、恐龙沟、魔鬼城等自然奇观更是神秘壮阔。将军戈壁有“恐龙之乡”之称,已查明恐龙沟有恐龙化石120余具。1986年中国与加拿大科学家发掘出的中加马蒙西龙全长32.9米,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恐龙化石,现存于中国古脊椎动物展览馆。2004年1月,新疆奇台硅化木、恐龙沟被国土资源部授予“新疆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6月,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中的硅化木园成功申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规模最大的硅化木园。将军戈壁的“诺敏风城”俗称“魔鬼城”,鬼斧神雕,景色奇异,是目前西北地区已发现的最大的雅丹地貌城,比乌尔禾的“魔鬼城”颜色更具特色,规模更大。将军戈壁内形成的地质遗迹以及它独特的风貌,具有重大的考古和旅游价值。2006年,奇台县承办了第三届国际旅游节丝绸之路新北道推介会,协助中科院、中央电视台成功举办了恐龙化石挖掘暨现场直播仪式。
奇台不但物产丰富,而且风光雄奇壮美,尤其北部的将军戈壁,简直就是神奇风光的陈列馆。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亚洲最大的硅化木群,神秘莫测的诺敏风城 魔鬼城,虚幻缥缈的海市蜃楼,化石宝库石钱滩,如火如炬的火烧山,出土过世界第二大恐龙化石的恐龙沟。奇台的人文景观也极有价值,汉代的疏勒城遗址,唐朝的古城墩,清代的东地大届古风依旧。
新疆奇台文物胜迹
汉疏勒城遗址, 在县城南60公里的麻沟梁。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八年 (75) 前后,是戊已校尉耿恭守城部队在击匈奴人攻城时凿的水井。城内还发现许多汉云纹瓦、筒,以及钵、瓮、缸等文物。
唐薄类城遗址 ,今称唐朝墩古城。在县城东北角。唐贞观十四年设薄类县治时所建,占地 17480平方米。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城内还矗立玉皇阁一座。近两年,在城内发现大型柱基。故城还遗留有残垣断壁。
东地庙 在县城东部东城河岸,距县城20公里。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 (1792),为关帝、城隍、娘娘祭祀之守。现存有画壁、神堂,寺院里有百年古榆一株,胸围3.7米。
清真大寺在奇台县城北皇渠彼岸。建成于1924年,是当地伊斯兰教徒的礼拜寺。该寺的建筑结构造型系仿照喀什清真寺的艺术特点所建,是奇台县最早的一座清真寺。
诺敏风城 ,又名“魔鬼城”。在县城北部将军戈壁西北40公里的卡拉麦里山地。面积近百平方公里,比准噶尔西部最早发现的“魔鬼城”大 7倍。诺敏风城属雅丹地貌,这里经长期风蚀,形成许多楼阁城堡、殿塔宫阙,以及虎、狮、驼骆、蘑菇等栩栩如生的奇特景物,还有飘渺的湖泊、森林、汽车幻景。每当刮大风时,“古城堡”里叫声凄历,风声呼啸,黄沙弥漫,令人生畏,故名“魔鬼城”。
新发现在奇台县内的恐龙沟,中央三台对整个挖掘过程进行了现场直播,位于县城东部190多公里处,在里面发现了世界第二大的食草性恐龙化石(略次于在美国发现的长34米的地震龙)。
硅化木 独特的气候使得这里形成了独特的物产:硅化木。硅化木是树木在很短的时间内失去水份,从而不会腐烂,再经过千万年的变化,最后成为化石。在奇台县政府前有一块树形硅化木重近百吨。
新疆奇台农业
奇台县是新疆的农业大县。种植业优势突出。全县有宜农土地近200万亩,可耕地150万亩,分上山丘陵旱作、河灌区,中部戈壁井、河混灌区和下部平原井灌区三个不同的耕作区域,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麦、亚麻、甜菜、豆类、打瓜、油料、蔬菜等,农作物品质好、产量高,良种覆盖率达到86%,已建成优质小麦、大麦、甜菜、亚麻基地,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粮食生产百强县。奇台盛产小麦,种植历史悠久,光绪31年屯田册报187718亩;道光29年,共征粮8500余石;解放前,乌鲁木齐、吐鲁番、鄯善一带的吃粮多由奇台供给。奇台出产的小麦不仅皮薄、肉厚、质白、颗粒饱满而且含蛋白高、柔韧、出粉率高,前人有过评说:“午时花开,得阳气,面极黏濡柔软,色白而味甘,食之养人”。2006年,奇台县第四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称号。
新疆奇台畜牧业
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按照“长草短喂、增加总量,反季育肥、增加效益”的思路,在农区重点建设规模化养殖小区,培育示范户,大力发展反季节育肥;在牧区推广暖季放牧、寒季圈养,全面推动畜牧业生产方式变革。2006年全县牲畜最高饲养量达258.09万头(只),出栏174.42万头(只)。牛、羊和生猪养殖基地初具规模,牛、羊、生猪饲养量分别达到15.35万头、155.82万只、85万口,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0.4%。牛、羊肉品质好,不仅畅销乌鲁木齐等周边市场,还远销上海、河南等地。
新疆奇台林业
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按照“以水定林、适地适树,全程管理、确保成活”的原则,全力构筑北部沙漠前沿防风固沙屏障、农田防护屏障、城市绿色屏障、平原丘陵生态保护屏障。全县有林业用地面积231万亩,活木蓄积量为60.49万立方米,封沙育林面积80万亩,北部沙漠外围已形成65公里长、3—5公里宽总面积近30万亩的防风固沙林带,是自治区首批环境教育基地。有高标准农田防护林13.5万亩,农区防护林总长度达7083公里。建成1300亩城西绿色屏障,全县森林覆被率5.83%,农区森林覆被率15.4%。建成以仁用杏、文冠果、枸杞等为主栽树种的经济林近3万亩,人工接种大芸2万亩,培育各类苗木6000亩,林草间作6万亩。2006年,奇台县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县级示范区,成功承办了国家林业局全国防沙治沙县级示范区现场经验交流会。
新疆奇台工业
奇台县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立足于优势资源转换,初步形成农产品加工和矿产资源开发两大工业体系。现拥有天山面粉、屯河食品、新啤制麦、金鹰亚麻、新亚皮革等农畜产品加工企业11家,拥有北山矿业、金岭煤化工、鑫源煤化工、蒙新煤化工、龙桥实业、方正鸿升石材等矿产品加工企业20多家。有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新疆白酒业和酒文化的发源地——新疆第一窖古城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建成“三大工业园区”,城南工业园区和喇嘛湖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园区环境进一步优化,承载能力显著增强,两大园区现已入驻企业14家;将军庙煤电煤化工工业园区列入昌吉州重点工业园区之一,香港明基、福建三爱已入驻投入生产,拟入驻的鲁能、华电、神华等企业已完成投资调研工作。
新疆奇台水利概况
奇台县共有9条(即开垦河、新户河、中葛根河、宽沟河、碧流河、吉布库河、达板河、根葛尔河、白杨河)山水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4.65亿立方米,其中白杨河水量的13%(576万立方米)分给吉木萨尔县,开垦河水量的39.27%(6281万立方米)分给奇台农场。县属地表水资源量为3.96亿立方米,占总径流量的85.2%。现状综合引水率为70%,总引水量3.26亿立方米。
台县有小型拦河水库三座(宽沟水库、新户河水库、根葛尔水库),中型注入式山区水库一座(东塘水库)。
新疆奇台宽沟水库
宽沟水库位于奇台县碧流河乡境内,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24万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型山区水库,原设计库容为300万立方米,实际蓄水库容为185万立方米。工程于日完成除险加固。水库总库容恢复为284万立方米。工程建成后改善灌溉面积0.78万亩。
.新疆奇台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鄯善县七克台中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鄯善县:七克台镇) | 新疆邮政编码 - 邮编库新疆鄯善县七克台镇“民族团结一家亲”
基本介绍:
  为进一步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充分展示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8月18日上午,七克台镇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好舞蹈比赛。比赛在库木坎村进行,来自各村(社区)的18支舞蹈队230余名群众、舞蹈爱好者参加此次比赛。镇党委书记尹晓巍同志与各村(社区)第一书记出席了比赛。  比赛前镇党委书记尹晓巍同志致辞表示,舞蹈作为群众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文化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全镇文化发展的具体举措。这次好舞蹈比赛的举办就是要为全镇各民族群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进一步激发全镇人民积极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热情,为推进全镇精神文明建设、民族团结一家亲氛围,加快构建“美丽七克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活动随着巴喀村代表队带来的《楼兰姑娘》拉开帷幕,紧随其后《新疆山水美》、《美丽新疆》、《木卡姆》、《茶香中国》等精彩的舞蹈依次上演。比赛现场,广场舞爱好者用优美的舞姿、整齐划一的动作舞动出了他们的魅力,舞动出属于她们的自信,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比赛特别邀请到了专业老师组成了评委组,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决出七克台村舞蹈队的《我们新疆好地方》获得一等奖,台孜村舞蹈队的《民族舞串烧》获得二等奖、热阿运村舞蹈队的《祖国你好》获得三等奖。  本次活动打牢了民族团结基础,坚定了各族群众爱祖国、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决心,实现了共同进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民族团结一家亲”和谐氛围。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之旅——新疆,新疆旅游攻略-游侠客社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中部,是中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份。这里,冰峰与沙洲共存,瀚海与绿洲为邻,自然风貌粗犷,景观独特。&&&&&&&&&&“丝绸之路”使得新疆举世闻名;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楼兰遗址、克孜尔千佛洞、香妃墓等人文景观吸引着海内外的游人趋之若鹜;手抓饭、羊肉串、葡萄干、哈密瓜等众多美食让人垂涎三尺;五彩斑斓的喀纳斯、薰衣草飘香的伊犁、波光潋滟的博斯腾湖和天池,无时无刻不在展示着这块神奇土地的魅力三山夹两盆。三山为阿尔泰山、昆仑山、天山,天山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有塔里木盆地,北部有准噶尔盆地。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在新疆人眼中,南疆与北疆是截然不同的:北疆意味着高山和草原,南疆则意味着沙漠和戈壁;北疆意味着草原文化,南疆则意味着农业文明;北疆意味着哈萨克和卫拉特蒙古,南疆意味着维吾尔和塔吉克;北疆意味着骏马和歌声,南疆意味着木卡姆和舞蹈。&&&&&&&&&&&了解的不如体验的!咱们准备好长途跋涉,出发吧。。。。。。。
五彩滩位于布尔津县城以北约24公里处,是前往哈巴河县与喀纳斯的必经之路。它毗邻碧波荡漾的额尔齐斯河,与对岸葱郁青翠的河谷风光遥相辉映,可谓“一河隔两岸,自有两重天”。激猛的河流冲击以及狂风侵蚀,形成了北岸的悬崖式雅丹地貌,河岸岩层抗风化能力强弱不一,轮廓便会参差不齐,而岩石含有矿物质的不同,又幻化出种种异彩,因此得名“五彩滩”。而南岸却是绿树葳蕤,连绵成林,远处逶迤的山峦与戈壁风光尽收眼底。
禾木自然、原始的山野风光,风景独美,禾木河自东北向西南流淌,原始落村与大草原和谐自然的融为一体。来到禾木村,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就是那一栋栋的小木屋和成群结队的牧群,与雪峰、森林、草地、蓝天白云构成了独特的自然与文化景观。&&&&&&&&&小木屋已成为图瓦人的标志,小木屋基本有大半截埋在土里,以抵挡这里将近半年的大雪封山期的严寒,显得特别原始古朴,并带有游牧民族的传统特征。房顶一般用木板钉成人字型雨棚,房体用直径三四十公分的单层原木堆成,既保暖又防潮。&在禾木村周围的小山坡上可俯视禾木村以及禾木河的全景,远观日出、雪峰与涓涓溪流,是拍摄日出、晨雾、木屋、禾木河的绝佳取景地。
孩儿们见到草原就乐开了花
第一次见到罂粟壳花
在全是鲜花围绕的小木屋喝个小酒,吃羊串那真是无比惬意的生活
酒过三巡,不抽烟的也把烟点起来了
“喀纳斯”是蒙古语,意为“美丽而神秘的湖”。喀纳斯湖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北部,湖水来自奎屯、友谊峰等山的冰川融水和当地降水,湖面海拔1374米,面积45.73㎞?,湖泊最深处高程1181.5米,湖深188.5米,蓄水量达53.8亿立方米,是中国最深的冰碛堰塞湖,是一个坐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内陆淡水湖。
真正应了那句——“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没起早徒步的咱们居然在神仙湾遇到了仙气。。。。。
乌尔禾魔鬼城
乌尔禾风城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远观之,你会赞叹它的壮观、雄伟、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深入到风城之中,你会感觉它非凡的恐怖。四周被众多奇形怪状的土丘所包围,高的有四层楼般高,土丘侧壁陡立,从侧壁断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沉积的原理,脚下全都是干裂的黄土,黄土上面寸草不生,四周一片死寂,如果只身一人来这里,你需要用手使劲的掐自己的脸,否则便不会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都是真的。即使不刮大风的夜里,也会让人因为害怕而颤栗。&&&&&&&&山丘被风吹成了各式各样的“建筑物”,有的像杭州钱塘江畔的六和塔,有的像北京的天坛,有的像埃及的金字塔,有的像&柬埔寨的吴哥窟,有的像雄鹰展翅
虽然很恐惧,但咱们还是去穿越了,凯旋归来的我们
咱们得好好研究下这土质
果子沟大桥
新疆伊犁霍城果子沟大桥,全称果子沟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是全国第一座钢桁梁斜拉桥,全长700米、桥面高200多米、跨径330米、双向四车道。是新疆最高的公路大桥。大桥主塔高度分别为209米和215.5米,大桥主桥全部采用钢桁梁结构,大桥使用国内特殊专用桥梁钢材17000吨,并采用高强螺栓连接,安装精度控制在两毫米以内。&&&&&大桥是新疆自治区公路第一座斜拉桥,也是国内第一座公路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由中国建桥第一品牌——中交二航局承建,已于日通车。集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设计于一身,是新疆公路建设史上一次重大突破。
如果万物皆有灵性,魅蓝、清邃应是赛里木湖灵魂的本色。拥有天堂般的高贵气息,充满神性色彩的净蓝、空灵。多么神奇,湖面飘渺的雾气,将远山晕染,浅浅淡淡的蓝灰色,清幽莫测。这种趋近于幽灵的审美嗜好,为形形色色的传说,铺垫了浓郁的神秘背景。饱满的阳光,倾洒湖面,金光粼粼、明亮璀璨,与碧空同样静谧的盛大云群深情相望,让人平添心动与莫名酸楚的情愫。天地相通,湖水灵动,赛里木湖湛蓝忧郁的基调轻轻触动我的心扉。近湖清澈、剔透,纯净得近乎抒情,小心舔舐,温凉如泪水般略带咸涩,独有的特性与“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命运,为赛里木湖笼罩了一层忧伤的气息。
大家伙起了个早,虽然早晨的赛湖风大,冻的瑟瑟发抖,但非常值得,仿佛见到了福光
喀拉峻草原
喀拉峻大草原位于新疆伊犁河谷的特克斯县境内。是西天山向伊犁河谷的过渡地带。喀拉峻大草原属典型的高山五花草甸天然大草原,海拔在米之间,东西长89公里、南北宽32公里,总面积达2848平方公里。这里降水丰富、气候凉爽、土质肥厚,十分适宜牧草的生长,生长有上百种优质牧草。&虽然我们来的季节晚了一些,没能看到大片的花海,但大家伙也能玩的不也乐乎!!
咱们俩兄弟PK一下,看谁才是武林高手
小朋友身板软,但姥姥也不赖!
步伐总是一致的恩爱夫妻
在边疆的路上简单的过个生日,但有这么多的朋友在一起也就不简单!!!
喀赞其民俗村
喀赞其位于伊宁市东南方向,面积约22.9平方公里,核心区12.8平方公里,是以维吾尔族为主,回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人口近10万。喀赞其是伊宁市依托浓郁的民俗资源和喀赞其多民族长期聚集的历史文化背景,历时两年倾心打造的以体验感受民族风情和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原生态大型人文景区。&&&&&&&&&&说起“喀赞其”,许多人并不知道其含义。“喀赞其”在现代维吾尔族群众中已不仅仅是个行业名词和地名,而是作为一个文化概念广为传播。然而,“喀赞其”一词的真正含义其实另有解释:最早维吾尔族群众从南疆迁居到这里(喀赞其),大部分以传统手工制造业为生,而其中多以铸锅为业,所以,当时“喀赞其”就是指铸锅为业的人。不过,铸锅这个行业已被机械化生产所取代,但这个区域仍然保留了许多传统手工艺产品,比如马鞍、铁艺、木雕等。而在伊宁市,不少少数民族作曲家、作家以及知名人士都出生在喀赞其。
巴音布鲁克草原
巴音布鲁克大草原,蒙古语意为“富饶之泉”。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境内,面积约23835平方公里,仅次于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是我国第二大草原。这里是天山环抱中一块苍翠的高山盆地,东部称小尤尔都斯盆地,西部称大尤尔都斯盆地,地势平坦,雨雪充沛,植物种类繁多。每逢盛夏,草原鲜花盛开,争奇斗艳,数十万头牛、羊、马、牦牛、骆驼等牲畜在绿草如茵的草原上游荡,场面非常壮观。
虽然没能拍到九个太阳,但已经很满足
吐鲁番水果宴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水果宴上不仅有各种瓜果。烤全羊&烤骆驼&好吃的点心,满足了口福还必须满足咱们的眼福
来到了葡萄王国,当然得自己摘的更美味啦
不仅要吃还得会做——馕
新疆的馕在全国食品中来说,要算一个独特的食品了。在天山南北,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吃到香脆的馕,馕在新疆的历史也很悠久,在我国许多史料中都有记载。自治区博物馆陈列的吐鲁番出土的唐朝的馕,说明.在两千多年前,吐鲁番人就会做精细美味的馕了。馕,古代称“胡饼”、“炉饼”。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诗人在他们的诗篇中还描写过馕。白居易在《寄胡饼与杨万州》这首诗中说:“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出新炉。寄予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以辅兴无。”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中摘录了“食经”关于做馕的技术资料,可见馕在我国食谱中由来已久。
交河故城是公元前2世纪至5世纪由车师人开创和建造的,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9至14世纪由于连年战火,交河城逐渐衰落。元末察合台时期,吐鲁番一带连年战火。交河城毁损严重,终于被弃14世纪蒙古贵族海都等叛军经过多年的残酷战争,先后攻破高昌,交河。同时蒙古统治者还强迫当地居民放弃传统的佛教信仰改信伊斯兰教。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打击下,交河终于走完了它生命的历程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凿南北朝后期,经历了唐、五代、宋、元长达7个世纪的漫长岁月,这里一直是高昌地区的佛教中心。回鹘高昌是石窟群最繁华的时期。公元13世纪末,高昌王室东迁甘肃永昌,加之伊斯兰教传入吐鲁番后,佛教渐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随之衰落。本世纪初,屡遭俄、德、英、日等列强的盗劫破坏,壁画人物的眼睛全部被挖掉,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更是雪上加霜,面目全非。虽遭严重破坏,但劫余的佛座华丽精致,残余的壁画内容丰富,颜色鲜艳夺目!!游完出来碰到吐鲁番人游吐鲁番的大队伍。。。。。
热的只敢远观而不敢靠近的火焰山
吐峪沟麻扎
吐峪沟麻扎堪称中国的第一大伊斯兰教圣地,即“中国的麦加”。按当地穆斯林的说法,到麦加朝圣前一定要先到吐峪沟麻扎。据勒柯克记载,直到20世纪初,仍有来自土耳其、印度的穆斯林到这里朝圣。现在每年前来朝觐的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德国、土耳其等地的穆斯林络绎不绝
库木塔格沙漠
“库木塔格”在维吾尔语里是“沙山”之意,库木塔格沙漠就是指“有沙山的沙漠”。库木塔格沙漠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来自天山七角井风口的西南风和来自达坂城风口的东南风,沿途经过长风程,携带着大量沙砾,最后在库木塔格地区相遇碰撞并沉积而成,南面的觉罗塔格山也促成了这两种方向的风力减弱和风沙的沉积。因为环境艰苦、道路险远,库木塔格沙漠在唐代被称为“大患鬼魅碛”,至今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沙漠归来的孩儿。。。。。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十二天的行程很快就结束了,每一次风尘仆仆地归来,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地出发。当一切结束的时候,不再需要回看照片、视频,我全部的所遇所感,已经融为了“我”的一部分。走在“路上”的过程,就是和自己相遇的过程,可以将那个被自己忽略的自己,在路上妥善地安放,到远方去,到未曾涉足的地方去。看过了许多美景,既能和未知相遇,又能和自己相遇,也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新疆&,再见!时光如梭,开心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到了故事散场的时候,这一年夏天,我们在这里度过,下次,又会是在什么时候~小伙伴们我在这里等着你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峨眉县属于哪个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