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具有无锡能发展成大城市吗前景的城市是哪个城市?

经济发展可以说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快慢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几年我国各城市间可以说是发展极其迅速,不断刷新新成绩,那么说到直辖市也是国家重要的行政区,我国目前一共四个直辖市,那么今天带大家看一下最有可能成为第五个直辖市的城市。
首先看一下深圳,深圳是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也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发展异常迅猛,成为了中国最具盛名的一座城市,享有“世界之窗”的美誉,它的实力是非常有潜力成为下一个直辖市的城市。
其次武汉,湖北省省会,也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和国家的中心城市,而且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高铁网辐射面积广,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其综合发展实力也是有目共睹。
第三就是南京,是中国东部比较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我国的四大古都之一,它位于长江下游,是承东启西的枢纽城市,是长三角及华东唯一的特大城市,也是有希望成为第五个直辖市的城市。
第四青岛,青岛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被称为“东方瑞士”的美誉,而且还是山东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无论是经济地位和旅游资源来说也是首屈一指的。
第五大连,是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贸易和工业运输的城市,也是辽宁省副省级市,也是新一线城市,有“东北之窗”的美誉,在东北来说大连无论是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你觉得那座城市最有可能成为第五个直辖市呢? 欢迎大家留言互动。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dingyue.nosdn.127.net/7AIfeSdVGjIkvcvTFvuWs9BpARb58BOyzxg=RjQARvHj44.jpeg大数据告诉你,哪些城市更有发展前景,快来看看有没有你的城市
来源:城市数据团(metrodatateam)
已获转载授权
中国哪些城市更有发展前景?
一线城市?
二线城市?
某些省会城市?
某些三四线城市?
评价一个城市的发展机会,其实是个挺复杂的,但我们也可以抽象简化为两个核心问题:
1、人有没有来?
2、钱有没有来?
关于第一个问题,实际上是城市间人口迁徙问题,有关这个问题已经写过很多篇文章了。今天让我们换个角度,从钱的视角再来盘点一下全国城市的发展机遇。
钱是什么?资本。资本的主体是什么?企业。
因此,如果要研究城市之间钱的流动,我们最需要关注的就是企业间的跨城市资本流动。我们使用了启信宝提供的全国1.1亿家企业的全样本数据库,搜索了全国近五年(7.6)所有企业间的投融资信息(由于数据量巨大,我们本次研究只识别了城际控股型(含全资)的企业间投资,使得本次研究更聚焦在跨城市的重大企业投资关系,以求更好地表征城市对外来产业资本的吸引力,更精准的体现城市在区域层面的吸引力和控制力),做了一个有关全国城市发展机会的小小的研究。
通过建立城际投资的全国城市拓扑关系网络,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的城际产业资本的控制中枢,那就是以“北上深”为中心的城市网络,请看下图:
如果把这些城市落在地图上,我们就可以构建出全国跨城市资本流动地图:
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识别出三个亮点密集的区域:
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北京-天津城市群。
这三个城市群与成都-重庆西部城市群构成了一个钻石形状。
在钻石之外,仅有星星点点的东北和西部的几个亮点游离;而这颗大钻石内的资本流动,占据了全国资本流动的90%以上。相比较全国人口分布的“腾冲线”,全国资本流动的钻石形状则显得更为集聚。
我们接下来看,钱是从哪些城市流出来的?
近五年对外控股型投资笔数最多的10个城市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榜单上,北京、上海、深圳毫无悬念地包揽了前三名,且在量级上远远超过了其他城市。可以说,北上深通过一笔笔对外投资,引导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全国的资金流向和经济命脉。
更有趣的是前三名之后的排序:
第四名,杭州。表现最为亮眼的省会城市,崛起的新一线城市(给马省长深深鞠躬);
第五名,广州。江湖人称“北上广”三兄弟的广州,在对外投资的控制力上已经与另两位兄弟渐行渐远了;
在以上前10名中(接下来上榜的是天津、南京、宁波、苏州、成都),有5名都是长三角区域的城市,可以看到长三角地区资本的活跃程度。
那么,这些钱又流向了哪些城市?
可以看到,吸引外来控股型投资笔数最多的前三名的仍然是北上深。相比投资排名,宁波跃迁至第四名,超过了杭州。而广州则再下降了两个名次。
最值得注意的是,在外来资本流入城市的榜单中,嘉兴挤掉了南京,进入前十名。很明显,相比资本对外输出,嘉兴是一个更受资本青睐的城市。
那么,除了前十名的头部城市之外,全国其他城市的资本流动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根据我们的统计,在全国范围内,如果以投资笔数作为衡量指标,一个城市最大的投资方绝大部分来自以下四个来源:
可见,中国的资本流动基本处于北上深势力与本地势力的激烈争夺中。
据此,我们可以把全国三百余个地级市(含直辖市)划分为两个阵营: 若某城市最大的外来投资方为北上深之一,该城市划入“北上深阵营”;
否则,划入“本地化阵营”(有极少数城市的最大外来投资方既不是北上深也不是本省省会,但为了简化计算,我们仍然将之划入本地化阵营)。
我们先来看看趋势吧,见下图:
在2013年,北上深阵营和本地化阵营的城市比为2:8,而到了2016年,已经接近4:6。
“北上深阵营”高歌猛进,“本地化阵营”节节败退。
我们把这一趋势变化逐年落在地图上,用红色标识北上深阵营,用蓝色标识本地化阵营。可以看到下面这张动图:
可以看到:2013年,“北上深阵营”的地盘仅仅局限于国内少数相对发达地区,以及各省省会城市;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北上深阵营”的势力范围逐步扩大,东北和内蒙的大部分地区纳入了“北上深阵营”,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小型城市也逐渐成为“北上深阵营”的一员。
“北上深”越来越强大的资本力量,正在逐步地穿透中国经济的底层——三四线城市。
那么,随着资本输出力量的极化(北上深的资本影响力越来越大),资本输入的城市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数据显示:2014年,90%的控股型城际投资去向了99个城市,而到了2017年,90%的城际投资只去向了60个城市。
我们来比较一下历年的数据,请看下图:
很显然,资本越来越挑食了!虽然钱越来越多,但却集中到越来越少的城市。
如果选择几个重点行业来看呢?对不起,那将是一幅更加惨烈的画面:
最近5年,全行业90%的城际资本集中在26%的城市里;但假如我们只聚焦科技、金融、文化等高端产业的话,90%的城际资本仅仅投给了9%的城市。
是的,资本挑食,而聚焦高端产业的资本则更加挑食。他们所青睐的城市只有下面区区若干而已:
是的,我们身处一个极化的世界中,并且极化仍在加速进行。但这的确就是资本用脚投票的结果。
那么,在这幅不断极化的画面中,哪些城市还有机会?
我们设计了一张表单,从一个小视角看看那些抓住了也许只是转瞬即逝机会的城市。
这张榜单上,北上深杭宁牢牢占据着最靠前的位置。我们耳熟能详的许多城市,包括广州、成都、苏州、南京、武汉、西安等,也都是top20的常客。看上去,其他城市似乎没有任何逆袭的机会了。
但我们欣喜地发现:榜单上也有一些不那么星光闪耀的城市,比如嘉兴(浙江)、湖州(浙江)、新余(江西),但特别值得一提的则是——伊犁(新疆)。
位处国境边缘,远离发达地区,伊犁为什么能上榜?
这里不展开了,线索其实是一个也许大家都没听说过的地名:霍尔果斯。但正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我们在启信宝里以它为关键词搜索文化业,会跳出5000+的结果,其中不乏明星企业:
一个特殊的机缘,一个特殊的行业,也许就会成就一座城市。
按照这个逻辑,接下来,我们选出了科技、金融、文化、制造、房地产等五个样本行业,汇总了近5年的数据,按照城市吸引外来投资的总笔数做了一个榜单:
同样的,我们以吸引外地投资占全国比重的增速进行城市排名,得到了另一个榜单:
在这两张榜单中,我们毫不意外地看到了许多活跃的耳熟能详的明星城市,也惊喜地看到了一些并不那么出名的城市。无论如何,这些逆袭的城市,它们代表了在资本极化世界里的机遇与希望。
那么,这份充满希望的榜单里,有你的城市吗?
《活动预告》
日(本周六),我们将会联手易投资,在(上海浦西洲际酒店)举办一场金融盛宴,届时众多大咖将一起同台分享投资理财干货。
价值百元精美伴手礼,到场即得!三轮抽大奖环节,来了就有机会!
名额有限!欲报从速!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中国最有前途的十个城市,杭州竟然是...?
相信小伙伴们都发现了吧
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城市榜单
而且杭州的排名还不低
给了我们不少地域自豪感
都快看腻了
最近网络上又有一个榜单遭到疯传
中国最有前途的十个城市
这怎么能忍得住
小编又点进去看了
杭州居然排在第四
以下榜单内容来源于知名财经人叶檀
看看有你的家乡吗?
厦门人口数量无法与一些省会城市媲美,架不住海边城市月白风清、颇具风情,最近的房价涨势显示,福建最受欢迎的城市只有一个——厦门。
从2009年到2014年,厦门常住人口增加了139万,在全国35个城市中排名第11位,五年增加了33万左右,这数据来看,这座城市居民富裕,有雄厚的财富根基,消费实力强劲。
厦门算是个特色旅游城市,与大理等特色旅游城市相比,腹地更广,工业基础更发达,与台湾经济对接的首个获益城市。步入厦门机场,小巧、规划合理、高效,跟厦门城市一样具有特色,与其他城市一味贪大的巨无霸规划完全不同。
天津是个很长时间没有存在感的直辖市,主因是离北京太近,虹吸效应吸走了大部分资源。以往的商业之都,到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街面上已经不忍直视。
天津入选的理由是,北京资源真的盛不住开始外溢了,天津这座城市从谷底翻身。天津去年GDP增长9.3%,基本与重庆并驾齐驱。
但天津的劣势在于,虽然人均GDP在2011年超过了原来的老大上海,但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上海相比有不小的距离,天津的GDP并没有很好地转化为居民收入,而是成为重大项目的投资,为未来的发展埋了几颗地雷。
与成都一惯不对眼的重庆独立成市,是中国最大的直辖市,土地资源是直辖市里最多的,可以理解,因为周边是大农村。
重庆这几年非常耀眼,因为GDP增速非常快,几乎快成了一个神话,黄市长也因其传奇色彩成为一个神话。
在西南地区,成都、重庆是通向中东、欧洲与东部的三个交通节点,就此融入了全球经济。重庆文化极有特点,解放碑的时尚在全国小有名声,此地穿梭的长江大桥,预示了近几年重庆的经济底线何在。
四川省内,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可以与成都竞争的城市,以前可以竞争的重庆已经被划出四川,成为独立的行政区。
成都是个适合人居的城市,其小麻将与酒吧之风相得益彰,并不奇怪,每年的超男超女比赛有那么多人来自四川。当然,也存在着小散乱、倒闭多的情况,但产业链条已经发展起来。
成都的本外币存款人均在20.11万,远高于合肥,与东部沿海地区基本持平,并且消费的意愿非常强。
郑州跟武汉一样,是高速轨道交通上的城市,有七条以上高铁经过,郑州是最受益于铁路发展的城市,孙中山先生的铁路梦想,今天在郑州这座城市身上得到了体现。
除此之外,郑州与武汉争夺的航空枢纽地位,围绕临空新城的布局,有可能再次上演郑东新区发展的辉煌史。
以往河南的人口结构不合理,儿童多、老年人多,到了青壮年时期,散落到其他城市群打工去了,这是一个向外输出人口红利的地区。但近些年,人口流动有了变化,青壮年人口占比上升。
合肥最近半年以房价增速居全国第一而威震四方,这是补涨,在长三角地区的省会城市中,现在轮到合肥了。并且,合肥的土地政策等非常明智的。
合肥发展较快,关键是服务业在提升,服务业对GDP的贡献超过工业,说明这个城市进入有活力的细分发展时代,而不是几家央企“企业办社会”包打天下,办死了社会。
由于企业主多,杭州的财富沉淀很深。在长三角除上海以外的重要城市中,杭州的GDP总量最高、居民本外币存款最多。2015年GDP总量达到10053.58亿元,人均本外币存款为33.12万元,都略高于南京。如果算是单独的国家的话,已经可以列入发达国家行列了。
近两年南京、合肥房价狂涨,但杭州并没有怎么涨,是因为杭州房价已经涨到不耐烦了,早就跻身房价的1.5线城市了。
这座旅游城市已经成为人口多到吱嘎作响的经济重镇,有着不小的野心,绝不愿意成为上海的附庸。
武汉是高铁节点城市,与郑州争夺航空枢纽,与郑州不同的是,这是一个传统意义上重要的港口城市。
重要的是,武汉的高校家数86所,在国内都首屈一指,如果把这个教育资源给深圳,深圳就飞了。在武汉经济下行时,两湖流域给深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基础。
毫无疑问,这个中部重镇还会借着高铁的东风、庞大的基建与教育的力量,继续发展下去。
从新加坡工业园区,到目前兴盛的工业园区和新区,苏州几乎被打造成了东亚发达国家的某个新城。可贵的是,苏州几乎完整地保存了原有的古城,几乎是我在国内惟一看到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留下了丰富的资源,我们不得不为当时决策者超前的眼光赞叹。
苏州的GDP低于深圳,但苏州的投资远高于深圳,而消费远远不如深圳。这是苏州之痛,当地的经济结构与创新能力不如深圳,必须经历一次凤凰涅槃。目前房价上涨,只是货币现象。
苏州可列入未来将发生巨大蜕变的城市,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地位不会下降。
一度位居江苏省内GDP第三的南京,2014年超过无锡,目前对于苏州的追赶态势已经形成,加上省内资源集聚,影响力辐射到安徽东部地区,未来必然成为江苏省内最主要的城市。
在35个城市人口流入排名中,南京常住人口从2009年到2014年流入50万人口,低于苏州的123万,但南京的教育资源远好于苏州,高校53所,比杭州高得多,南京发展有强大的高等教育作支撑。
为什么杭州能排第四?
当然,你们肯定有对这个榜单不服气的,但做这个榜单的作者首先声明了:一线城市除外,资源最聚集的城市,没什么好比的。
上述有希望的城市都是具备以下一些特点的:
★一是三条以上高铁通过,成为轨道交通时代的节点城市。
★二是近十年来人口大幅流入或者起码在回流。
★三是当地教育资源给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四是人均本外币存款较高,可以支撑当地的消费与建设。
★五是GDP增长较快。
那这样的话,小编觉得杭州上榜还是有资格的!
NO.1 杭州都市圈以杭州为核心
杭州都市圈: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南翼,以杭州为中心联结湖州,嘉兴,绍兴三市为节点长三角打造的“金南翼”。
而且“十三五”期间,建立以杭州为中心的快速、高效、便捷、多式集成的铁路运输系统和杭、湖、嘉、绍之间的快速便捷通道,形成“二十线八枢纽”铁路网络。重点建设杭黄、商合杭、湖苏、通苏嘉、沪乍杭、杭台温、杭州湾铁路跨海大桥等重大项目,建设总里程近1260公里。
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实施
杭州至富阳、杭州至临安
杭州至海宁、杭州至绍兴4条城际铁路
合计总里程约130公里
杭州至富阳、临安的城际铁路
预计将于2019年建成
杭州至柯桥、海宁的城际铁路
预计将于2020年建成
NO.2 杭州常住人口已超900万,浙江第一
NO.3 浙大入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
虽然杭州的大学不算多,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等等,但质量都是杠杠滴,比如浙大。
8月15日,2016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学校公布,中国内地此次共有41所大学上榜,其中就有浙江大学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NO.4 杭州本外币存款余额全国第六
本币,指的是人民币;外币,是除了人民币以外的币种;所以人民币与外币的存款总数,你懂的~
杭州的消费小编一直都不怀疑的~
NO.5 杭州GDP排名浙江第一
浙江2016上半年GDP排名
杭州的GDP就不用多说了
不过有前途归有前途
还是希望杭州的房价不要再疯涨了!
素材来源于叶檀财经,深度苏州(sdsz0512)
由最爱杭州(iiihang)综合整理
领导说了!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一起搜索杭州城事,走遍杭城大街小巷;
小生活才有大乐趣,
回复关键词,
玩转杭州人生趣事!
|美食|景点|便民|优惠|十万|
|惊喜|学校|游戏|出行|房产|旅游攻略|
小编微信:zhaopinhz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锡城市发展前景202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