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压不置换焊割主要适用于的操作规程

动火作业人员,这些安全事项你要知道!动火作业人员,这些安全事项你要知道!大会达人百家号用火作业是石油化工企业最危险的作业活动之一,也是企业重点监管的作业活动。用火作业是指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内进行的涉火施工作业。用火作业的主要类型包括:气焊、电焊、铅焊、锡焊、塑料焊等各种焊接作业及气割、等离子切割机、砂轮机、磨光机等各种金属切割作业;使用喷灯、液化气炉、火炉、电炉等明火作业;烧(烤、煨)管线、熬沥青、炒砂子、铁锤击(产生火花)物件,喷砂和产生火花的其他作业;生产装置和罐区联接临时电源并使用非防爆电器设备和电动工具;使用雷管、炸药等进行爆破作业。用火作业的危害及常见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1用火作业的危险性及原因用火作业主要的危险:是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对作业人员来说,可能发生灼烫、触电等人身伤害,用火作业如果涉及到高处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等,还有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中毒窒息、触电、作业环境破坏等事故。发生火灾爆炸的原因通常有:设备、管线不置换或虽经置换但未达到安全动火条件;用火的设备、管线和运行系统没有有效隔离;用火点附近的设备未采取防范措施或用火点周围的可燃物未清除,如地面下水井、地漏、切水井等没有进行封堵或者封堵不严,用火点附近的设备泄漏等,以上种种都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2用火作业常见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用火作业是事故多发的环节,也是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最多的环节之一,主要表现在:1作业许可证填写不认真,代签字,许可证级别、用火作业的时间、用火部位及内容、采取的措施、作业许可证中填写的作业人员与实际不符等等。2签发许可证人员不到现场确认用火安全措施;JSA流于形式;对用火部位不进行采样分析或化验分析不合格强行用火;用火作业安全措施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如未对下水井进行有效封堵,与用火作业相连接的所有管线未进行有效隔离,用开关阀门代替盲板;3周边存在影响用火作业安全的其他作业;现场不配备应急救援设施等;高处用火作业不采取防火花飞溅的措施,高处用火没有有效的作业平台,不系安全带或安全带系挂不规范等。4施工机具存在的各种不安全状态,如乙炔气瓶距离用火点太近,乙炔气瓶卧放,气瓶缺少防震圈,使用工艺管线、设备或金属框架作为电焊机的回路线,电焊机电源线裸露等等;5用火作业过程,监护人随意离开现场,监护人在监护现场做与监护工作无关的事情,对现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视而不见,起不到监护作用。6用火作业结束后,对现场不进行检查验收、清理等。用火作业的安全措施在正常运行生产区域内,要尽可能减少用火作业。凡可用可不用的用火一律不用火,凡能拆下来的设备、管线均应拆下来移到安全地方用火。装置停工吹扫期间,严禁一切明火作业。1用火前的安全措施(1)JSA分析用火作业前,作业单位应会同施工单位针对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运用JSA等方法进行风险分析,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2)工艺处置凡在生产、储存、输送可燃物料的设备、容器及管道上用火,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并进行可靠封堵隔离;经彻底吹扫、清洗、置换后,打开人孔,通风换气。打开人孔时,应自上而下依次打开,经分析合格方可用火。若间隔时间超过1小时继续用火,应再次进行用火分析或在管线、容器中充满水后,方可用火。(3)采样分析凡需要用火的塔、罐、容器等设备和管线,均应进行内部和环境气体检测分析,用火部位存在有毒有害介质的,应对其浓度作检测分析,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在许可证上注明。停工大修装置在彻底撤料、吹扫、置换、化验分析合格后,工艺系统采取有效隔离措施。设备、容器、管道首次用火,须采样分析。设备外部用火,应在不小于用火点10 m范围内对大气环境进行检测分析。分析采样时,采样点的选择要有代表性,对较大的设备,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上、中、下三个点进行检测,采样时要将采样管伸向设备内部;设备内的气体比空气重时,应在底部采样,比空气轻时,应在上部采样。(4)在用火前应清除现场一切可燃物,并准备好消防器材。用火期间,距用火点30 m内严禁排放各类可燃气体,15 m内严禁排放各类可燃液体。10 m范围内及用火点下方不应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和喷漆等交叉施工。(5)用火点周围或其下方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窖井、地沟、水封等,应进行检查分析并采取清除、封堵等措施,高处用火作业应采取防止火花飞溅、散落措施。(6)在盛装或输送可燃气体、可燃液体、有毒有害介质或其他重要的运行设备、容器、管线上进行焊接作业时,业务主管部门必须对施工方案进行确认,对设备、容器、管线进行测厚,并在用火作业许可证上签字。(7)用火作业许可证的办理用火作业实行分级管理。一般按照用火作业的部位、时间、危险程度等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用火作业以及固定用火区作业,不同级别的用火作业仅仅是审批权限、有效时间不同,在管理要求、落实各项措施方面没有什么差别。2用火过程中的防护措施用火作业过程中,当作业内容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许可证同时废止。1用火作业施工区域应设置警戒线,与用火作业无关人员及设备不能进入用火区域;用火作业人员应在用火点的上风向作业,并避开介质和封堵物可能射出的方向。2用火过程根据现场实际,采用移动视频设施、工业视频监控措施。3铁路沿线25 m以内的用火作业,如遇装有危险化学品的火车通过或停留时,应立即停止。4在受限空间内进行用火作业、临时用电作业时,不允许同时进行刷漆、喷漆作业或使用可燃溶剂清洗等其他可能散发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的作业。5雨雪天、五级风以上(含五级)天气,原则上禁止露天用火作业。因生产确需用火,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6在生产不稳定的情况下不应进行带压不置换用火作业;带压不置换用火作业应在正压条件下进行,并保持作业现场通排风良好。7针对高风险的特级用火作业,还应预先制定作业方案,落实安全防火措施,必要时安排消防现场监护。8当生产装置或作业现场出现异常,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应立即停止作业,组织作业人员迅速撤离,查明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9对作业监护人的要求用火监护人应有岗位操作和用火监护合格证,有处理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了解用火区域或岗位的生产过程,熟悉工艺操作和设备状况;应有较强的责任心,出现问题能正确处理。用火监护人在接到许可证后,应在技术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的指导下,逐项检查落实防火措施;用火监护人监火时应佩戴明显标志,佩戴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全程监护,涉有毒场所应同时携带便携式有毒气体检测仪。当发现用火部位与许可证不相符合,或者用火安全措施不落实时,用火监护人有权制止用火;当用火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对用火人不执行“三不动火”且不听劝阻时,要收回许可证,并向上级报告。用火过程中,不得随意离开现场,确需离开时,收回用火人的用火许可证,暂停用火。10对作业人员的要求作业人员必须接受HSE教育,能解读装置现场各类安全警示标志的含义,具备在作业现场发生危险情况时的逃生技能,会使用常用消防器材。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有权拒绝违章指挥的指令。作业人员还要按规定穿戴好防护服装、用品,确保作业过程中的自身安全。电焊作业人员要带专用的防护手套、防护口罩和护目镜等,如在高处作业时还应系挂安全带。3用火作业结束后的防护措施用火作业结束后,用火人收好工具,与监护人以及参与用火作业的人员一起检查和清理现场,施工余料运走,将用电设备拉闸、上锁,将氧气瓶、乙炔瓶阀门、胶管等卸下来,气瓶存放到气瓶库中;检查确认现场无余火后方可离开现场。监护人确认现场满足安全条件后,在《用火作业许可证》的“完工验收”栏中签字。如果第二天继续施工,施工余料或机具可暂放在现场,但要摆放整齐,不得占用消防道,不得放在巡检通道、过桥台阶上等影响正常操作或者应急救援的位置。来源:班组安全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大会达人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汽车构造知识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典型事故及相关防范要点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典型事故及相关防范要点石亭资讯百家号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安全事故防范要点典型案例日,位于宝安区沙井街道万安工业园的深圳市海普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过火面积约100平方米。事后经初步查明,事故直接原因为废品收购人员处理该公司废旧物品时,在车间内对金属物品进行切割作业,切割火花引燃车间内易燃物品,火苗引入排风管,造成了火灾事故扩大。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发生火灾爆炸的原因焊接与热切割作业是指运用焊接或者热切割方法对材料进行加工的作业,在作业过程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的原因主要包括:1作业环境未进行隔离有易燃易爆物品和气体。2高处焊接下方未进行隔离。3气瓶保管、运输、使用违背了操作规程。4工作前没有对焊(割)炬、橡胶管、乙炔发生器、焊接设备进行安全性检查。5乙炔、氧气管路有缺。6焊补燃料容器、管道,未采取相应的措施。焊接与热切割作业事故防范要点1从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杜绝无证人员进行焊接切割作业。2焊接切割作业时,将作业环境10m范围内所有易燃易爆物品清理干净,应注意作业环境的地沟、下水道内有无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以及是否有可能泄漏到地沟和下水道内可燃易爆物质,以免由于焊渣、金属火星引起灾害事故。3高空焊接切割时,禁止乱扔焊条头,对焊接切割作业下方应进行隔离,作业完毕应做到认真细致的检查,确认无火灾隐患后方可离开现场。4应使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程要求的气瓶,在气瓶的贮存、运输、使用等环节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5对输送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的管道应按规定安装、使用和管理,对操作人员和检查人员应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6焊补燃料容器和管道时,应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焊补方法。实施置换法时,置换应彻底。工作中应严格控制可燃物质的影响范围,实施带压不置换法时,应按要求保持一定的电压。工作中应严格控制其含氧量。要加强检测,注意监护,要有安全组织措施。氧气瓶使用规范1氧气瓶存放或使用时要固定好,防止滚动或跌倒,为确保安全,最好在钢瓶外面装置橡胶防震圈和瓶帽,钢瓶使用时一定要直立放置,禁止倒置使用。2搬运氧气瓶时应带好瓶帽及防震胶圈,使用专门架或小车,禁止一人扛运,以防碰掉后爆炸及砸伤人,氧气瓶禁止在地面上滚动,严禁与燃料油类及易燃物一起存放及搬运。3装减压阀及压力表前先检查氧气瓶嘴是否损坏及有无油类,如有油类禁止使用,瓶嘴内不得垫胶皮垫,放出少许氧气再装表(接丝扣必须合适,并要上满5扣以上)。4开氧气前先将顶针退出,操作者须站在气瓶出气口的侧面缓慢开动,要用专用工具,动作要缓慢,不得敲击氧气截门手轮,以防表崩跑气伤人,安装胶管后顶出少许氧气再上焊把,氧气胶管与气瓶及焊把连接处,必须用退火铁丝匝牢。5氧气瓶带表搬运时,必须将氧气截门关好,顶针退出,以免表崩伤人。氧气瓶禁止放在温度过高及太阳直射的地方,以防温度过高发生爆炸。6氧气瓶减压阀及压力表必须垫稳,以免滚动将表损坏或发生事故,氧气不得用尽,至少剩0.5MPa,以防止外界空气进入气瓶,并标明“空”字样。7氧气瓶与明火距离应不小于10m,有困难时,应有可靠的隔热防护措施,但不得小于5m,氧气瓶与乙炔瓶距离不得小于5m。8当氧气瓶在电焊同一工作地点,瓶底应垫绝缘物,防止被窜入电焊机二次回路。9严禁使用吊车吊运氧气瓶。10并联使用的汇流输出总管上应装设单向阀。11天气寒冷氧气瓶冻时,不得用火烤,可以用温水化开,以防发生事故。乙炔瓶使用规范1乙炔瓶在使用、运输、贮存时必须直立固定,严禁卧放或倾倒。2应轻装轻卸,禁止敲击、碰撞。3不得靠近热源和电设备,夏季要避免曝晒,环境温度超过40℃时应采取降温措施与氧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5m,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m。4瓶阀冻结时严禁用火烤,必要时可用热水或蒸汽解冻。5严禁放在通风不良或有放射性物质的场所,且不得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6使用时必须装上专用的减压阀,开启时操作要轻、缓,身体应站在阀口的侧后方。7使用压力不得超过0.15MPa,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不低于0.1MPa的压力。8运输时应使用专用小车,不得用吊车吊运。乙炔瓶,氧气瓶禁止同车运输,亦不得与其它易燃品同车运输。9乙炔瓶使用时,一把焊割炬配置一个回火防止器及减压器。10焊接工作地乙炔瓶存量不得超过5只,超过时,车间内应有单独的贮存间,若超过20只,应放置在乙炔瓶库。11储存间应有专人管理,并应悬挂安全标志牌。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石亭资讯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资讯快车,本地新闻,乐于分享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焊接与切割作业中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264 views 214 views 187 views 167 views 159 views
到小工具中更改此内容
<span class="tipso_style" id="tip-w" data-tipso=''>
记住我的登录信息
点击“立即注册”转到用户注册页面。
输入用户名或电子邮箱地址,您会收到一封新密码链接的电子邮件。
用户名或电子邮件地址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贴一个18001的文件,以抛砖引玉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标准
为了对危险作业安全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发生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事故,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公司危险作业安全管理。
3.1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危险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3.2 消防部门负责对禁火区动火作业进行监督管理。
3.3各单位负责制订并具体组织实施危险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4 工作程序
4.1 危险作业范围
4.1.1 高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作业;
4.1.2 带电作业:电压在50伏以上的带电作业;
4.1.3 靠近带电高压线作业:指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下列值,但有可能靠近下列值的作业。 10千伏以下:0.7米;10~35千伏:1米;
4.1.4 易中毒和会产生窒息作业;指进入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烟囱及其它密闭的设备设施内和狭小、偏僻场所的作业;
4.1.5 禁火区及禁火设施动火作业:指在集团公司规定的禁火区、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液化气、氧气、氢气、储(输)油、液压、液氨等管路和设备设施上的动火作业;
4.1.6 高热作业:指在温度超过40℃的容器内的作业。
4.2 一般要求
各单位在进行危险作业前,应制订安全技术措施(含应急措施)、组织措施,必要时报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安全措施落实后,才可进行作业;
4.2.2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等病症的人员,不得从事危险作业;
4.2.3 采取的安全措施、组织措施要明确作业前、作业中及作业后三个时期及正常情况、异常情况、紧急情况三种情况下的操作方法、措施,并使每一个作业人员熟练掌握,认真落实执行;
4.2.4 危险作业都必须有监护人员和必要的安全设施,监护人员必须具有相关作业的安全抢救知识,坚守岗位,认真负责。并随身携带《动火许可证》;
4.2.5危险作业的安全用具及作业工具必须配备齐全,完好有效;电(气)焊工具、焊机、气瓶等摆放和使用符合安全要求;
4.2.6作业中要高度集中思想。作业完毕,要收拾好工具物件,清点人员、工具、设施,熄灭火种,清扫现场;
4.2.7作业人员及监护人员要经常检查作业现场的安全状况,保证采取的安全措施有效落实;
4.3 高处作业
4.3.1 高处作业时要穿软底鞋;采取的安全措施如配备安全带、水平牵引绳、登高用具、围栏等,检查合格后方可作业;
4.3.2 保证工作场所牢固、稳定,不松动、不摆动。不得在石棉瓦及玻璃钢瓦的架空处行走;在屋面上作业时要防止滑跌坠落;
不准在雨天、遇有六级以上的强风及夜间没有充足的照明情况下进行露天高处作业。
易中毒和会产生窒息作业
4.4.1 进入易中毒的设备设施、场所如封闭的氨气设施、氧气设施、液化气设施、氢气设施内作业时,进入前要进行空气取样分析,如超出安全标准,要进行置换处理,直至合格,并要保持通风良好;必要时作业人员和监护人之间要定好信号联系方式,以便随时了解作业人员和工作情况,确保监护有效;
进入密闭的设备设施内如:锅炉、气罐、酸(碱)罐;狭小、偏僻场所如:烟囱、烟道、电缆隧道等,作业前要先对这些设备设施内和场所的情况进行了解,采取相应的措施,情况不明之前不得进入;
在上述场所进行作业的用电照明必须使用安全电压;
禁火区及禁火设施动火作业
在禁火区及禁火设施上动火,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
在禁火设备、设施上动火,首先要切断油、气等可燃物的来源,关闭阀门,插入盲板与周围的设备设施进行隔断,然后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后,才能动火。
对分析、化验、置换合格后才能进行的动火作业,如中途间断后又重新作业,要重新进行分析、化验,合格后才能继续作业。
对带压设备设施动火,首先要进行泄压。
进入高热环境中作业,作业人员要穿戴好隔热防护用品,作业场所要进行强制通风冷却。
要根据温度及工作轻重情况,定时轮换作业人员。
作业现场要准备好防暑药品。
作业时要穿戴好绝缘防护用品,使用绝缘工作台、绝缘工具并确保其绝缘性良好、有效,并不得与周围其它物体接触。
严格按《带电作业操作规程》和《安全用电管理标准》作业。
靠近带电高压线作业
作业人员和作业设施与高压线的距离要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设立警戒区,不得出现超出的情况。
使用绝缘工具。必要时作业者和高压线之间要设置遮栏。
雨天不得进行露天作业。
出现紧急情况按《应急预案与响应程序》和应急预案执行。
4 相关文件:
a)《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标准》
b)《安全用电管理标准》
c)《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
d)《消防安全管理标准》
e)《设备、设施检修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标准》
动火许可证
學習學習,謝了呀
5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或
扫一扫微信订阅
浏览: 3934
关注: 6 人
6SQ质量日刊
服务号: Lsqdnet
6SQ质量周刊化工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安全考试题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化工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安全考试题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xe64e;加入VIP
还剩2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带压不置换焊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