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的家长要让几个月见家长的宝宝学会坐,一直在帮他们坐

小宝宝几个月会爬_养生人群_养生之道网
///文章正文
小宝宝几个月会爬
养生之道网导读:小宝宝几个月会爬呢?俗话说:“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会走”,那么你们知道小宝宝几个月会爬吗?接下来小编为你介绍小宝宝几个月会爬。
小宝宝几个月会爬1、一般是八个月会爬,但是得看个体,有些宝宝爬的快,有的宝宝不爬直接就会走了,都是正常的。宝妈只要看宝宝好,不用太纠结于这些。我家宝宝是刚进入八个月时会爬的,现在爬的可快了。2、平常把宝宝趴在床上或地上,家长拿宝宝喜欢的东西在离他不远处,引着宝宝往前爬,家长还可以用手往前推着宝宝的小脚,他就能往前移动了。3、爬行动作:在小儿前方放个玩具,引诱他爬过去取玩具,父母扶住小儿的,或用手托住小儿脚掌,左右交替地弯曲其,助其向前爬行,重复2~3遍,每日1~2次。爬行的误区很多家长认为的“爬行”实际上是一种形式上的爬行,家长们认为把孩子放在一个专门的区域去爬就是“爬行”,或者家长参与辅助爬行就是“爬行”。实际上爬行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重要过程,也同样是孩子早期教养的一个结果。我们可以把爬行分成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爬行的准备阶段,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他要具备力量、腰背力量、上肢和腿部力量的储备。如果家长在孩子0-6个月没有很好的对孩子针对这些方面和培养,那么他的爬行就是很困难的。第二阶段爬行的学习与实施阶段,宝宝在储备力量的同时就要开始进行技巧和谐调性的训练,这就是爬行的真正开始了。我们很多宝宝在床上、地上爬都是不可少的,很多家长的误区就是在第三阶段。第三阶段是爬行的巩固阶段。这个阶段就是家长提出的我的宝宝没有爬行,这个阶段是建立,整合自己的感觉统合的最佳时期。宝宝从爬到走的阶段作为父母,亲眼看到自己的孩子从坐到爬,再到蹒跚学步的过程无疑是令人激动的。美国“父母”网站近日撰文指出,通常会在4个月到1岁3个月之间,学会从坐起到独自走动。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用简单的游戏和赞许的语言让孩子获得自信,帮助他们学会走路。第一阶段:坐4―7个月:孩子能自己从床上坐起来了,这种坐姿可以锻炼他们的肌肉力量,为将来的站立做准备。家长能做什么:让孩子将一个球滚过来,再滚过去,或是教孩子搭积木,这些都可以锻炼他的幼小。第二阶段:爬7―10个月:孩子学会爬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帮他练习手脚并用的能力,为未来的行走打下基础。家长能做什么:引导孩子从房屋的一头爬到另一头,让他熟悉房间中更多的地方,同时不断地表扬他。第三阶段:在外力帮助下站立8个月:孩子会开始拉住家具或爸爸妈妈的手让自己站起来了,此时,父母可以开始训练他的平衡能力,让孩子更适应站立的姿势。家长能做什么:孩子能站起来后,教他如何弯,坐回地板上,这样的技巧可以在他学走路时降低摔倒的风险。第四阶段:在他人帮助下行走8―9个月:当孩子拉住你的手站起来并试图找到平衡时,不妨扶他走几小步,这可以告诉他走路是什么样的,并增强孩子迈出第一步的信心。家长能做什么:多让孩子站立,他站立的次数越多,学走路时就会越舒服越自然。第五阶段:扶墙走8―9个月:孩子会扶着墙或家具慢慢行走时,父母一定要保证孩子的安全,确保所有孩子够得到的家具都很牢固。家长能做什么:当孩子沿墙走动时,家长要鼓励他,并让他试着离开家具或墙壁一会儿,但一定要为他准备一个柔软的地方供他摔跤。第六阶段:独自站立9―12个月:走路的关键是平衡,假如孩子能稳站几秒钟,他就很可能要迈步学了。家长能做什么:让孩子在中学会平衡,比如跟孩子一起坐在地板上,先帮他站起来,然后数数,看他能站多久,无论孩子站立的时间是长是短,每次都要表扬他。第七阶段:迈出第一步9―12个月:孩子迈出第一步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非常需要信心。因此,凡是能让孩子走出第一步的因素,家长都要大加鼓励。家长能做什么:为孩子迈出第一步欢呼,坐在地上指导他找到平衡。第八阶段1岁到1岁3个月:每个孩子学走路的方式不同,有的是先会走后会爬,也有的是时爬时走地学会走路。家长能做什么:尽可能鼓励孩子走路,当将抱着的孩子放下时,尽量让他保持站立,而不是直接让他坐下。
养生之道网处暑养生专题,为您详细介绍处暑养生、处暑吃什么、处暑健康饮食、处暑食疗养生等与处暑养生有关的食疗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处暑饮食养生知识,请关注养生之道网处暑养生专题。...美国父母从不打孩子,只因为用了这两种方式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在美国,对于孩子有严重的打骂都是违法的行为,如果你在盛怒之下甩了孩子一巴掌,或是打了一顿他的屁股,可能第二天就有官方人员来将孩子带走,送到收养机构,而你也会因为虐童罪而入狱。
▼当然,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让父母们怒火中烧,而且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但是对于孩子的教育,是需要奖励跟惩罚一起进行的,惩罚也是教育过程中让孩子了解自己错误的一种方式,在不能打孩子的美国,这些父母们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惩罚孩子们呢?
▼独处「Time out」跟限时「Time Limit」就是他们常用的两种惩罚方式,例如,一位美国母亲,家中有着3个小孩,分别为4岁,2岁半,还有1岁。2岁半的女儿正处于第一阶段的叛逆期,美国人形容为「糟糕的2岁」(TerribleTwo),经常会发脾气跟乱丢东西,甚至会在抢玩具的时候咬人。
▼某一次小朋友都在一起玩的时候,2岁半的女儿把正要过来的妹妹推倒了,还狠狠地在妹妹的手臂上咬了一口,妹妹痛得哇哇大哭,当妈妈出来看见后,看到她正在咬 着妹妹,立刻将她抱起来,然后放在楼梯上说「你得独处了/你不能再玩了」(You need to time out!)
▼2岁半女儿坐在楼梯上,同时也哇哇大哭,但是她并没有自己走下来继续玩,只是坐在那边哭,而妈妈又回去厨房忙着她的事情,并没有理会她的大哭。
▼大约10分钟后,她不哭了,妈妈才走过来,问她知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她点头说「不应该咬妹妹」,妈妈称赞她勇于承认错误,而且讲了道理给她听后,让她从楼梯上下来,亲了她一下,女儿又开心地去跟妹妹玩了。
▼ 另一个例子,有一位10岁大的男孩凯德,长得非常可爱,有礼貌又懂事,而且遇到比他小的孩子也十分照顾,而询问了他的父母后才知道如何有着这么好的教育, 有一次他们出去游泳,凯德正在跟朋友们一起玩水,一时兴奋,就直接往不能跳水的区域直接跳下去,凯德的妈妈看见后,提醒了他一句,但没多久后,凯德又跳了 一次,妈妈立刻板起脸孔,叫凯德离开游泳池中。
当凯德上来后,妈妈指着旁边的一棵树,要求他坐在树下10分钟不可以再到水里去。凯德虽然不太高兴,但也乖乖地坐在树下,等10分钟过去后,妈妈才允许他重新到水里去,而且凯德也从此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而在美国的公园儿童游乐场常看到一种现象,当孩子们玩得很高兴时,到了该到回家的时间了也不愿意回家,无论家长怎样催促也不肯离开。
美国妈妈大多不会不断地唠叨催促,而是直接跟孩子们说:「孩子们,再玩五分钟就回家!」通常这时孩子们会赶紧找自己喜欢的项目玩,五分钟过后,妈妈一声令下,大家便都乖乖跟着回家了。
▼但是要如何让这些孩子这么听话呢? 当妳一开始对孩子们说:「再玩5分钟就回家好吗?」孩子们因为没有时间观念,往往就会立刻答应,但是当5分钟到的时候,小朋友通常会耍赖说「还要玩」,而这时候大人的态度就很重要「说话要算话」,不管小朋友如何哭闹,就算大哭大叫也不能妥协。经过几次以后,小朋友们慢慢了解了「限时」的概念,就会乖乖地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想玩的或是该做的事情。
▼玩是孩子最热爱的事,剥夺玩的权利来作为惩罚手段,的确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孩子下次也容易吸取教训。
但 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因为孩子总是会跟大人对抗的,且孩子总是很会察言观色,如果他一直哭闹家长就心软下来,或者嫌烦而满足孩子的要求,又或者因为孩子不 理会自己的斥责而作罢,破坏了自己订立的规则,那孩子下次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会用同样的手段来对付家长。要有效做到「Time out」和「Time Limit」,必须要从婴儿期做起。
▼ 许多美国的妈妈通常负责着家务跟照护孩子的生活,而且通常都有着几个孩子一起,但是美国妈妈们似乎带孩子看起来轻松很多,把小朋友往玩具房一放,就可以专 心做家务。往床上一放,孩子就直接睡到天亮,放到餐桌前,就乖乖吃饭,其实一切都跟与孩子从小订定的规则还有执行力度是否强硬有关。
▼例如,一个朋友的儿子沈迷于网络游戏,常常一玩起来几小时都不停,父母常常因此而骂孩子,但孩子却只当做耳边风。就算家中有客人来访,他的儿子也对客人视若无睹,所有精力都集中在计算机屏幕上。
他的妈妈说:「你已经玩了很久了,再玩15分钟不要玩了。」孩子没吭声。15分钟过去后,妈妈并没有任何说法,孩子也把刚刚的限制给忘了。
又 过去了30分钟后,妈妈做好饭端出来,看孩子还在玩游戏,就开始大喊:「你这眼睛还想不想要啊,都玩一上午了!快来吃饭啦!」孩子还是没有反应,妈妈端了 一碗汤放到儿子的计算机桌旁,说:「喝掉!」然后开始向书房里的爸爸吼叫:「你能不能管管你儿子,他都玩一个上午了!」
爸爸听到后走出来,摸着儿子的头说:「不要玩了,吃完饭我们去游乐场玩怎样?」儿子听到后,哦了一声,马上把汤喝掉,但是眼睛还是盯着计算机屏幕,然后又拼了命的玩了几分钟后,才不情愿地跑到餐桌上来吃饭。
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妈妈并没有为儿子从小订立一些规则,或者是自己没有按照订立的规则严格执行,让小朋友不把父母的话当作一回事。
而父亲也没有采取任何惩罚手段,却反而用满足孩子其他的愿望来中止孩子的一些错误行为,这样反而容易导致孩子霸道无礼,只会一味放纵自己并认为父母为他所做的一切都理所当然。
▼对于美国妈妈来说,她们带孩子的方式或许看起来非常狠心,有时逛超市的时候,会看见一些妈妈在专心为自己挑衣服,而一两个月大的宝宝却在篮子里哭个不停,妈妈就好像没听见一样。
有时候不明白为什么孩子哭了这些妈妈不去抱。后来才知道这就是美国妈妈称之为「哭就放下随便哭,笑就抱起陪他玩」的道理,其实也是对婴儿哭闹「Time Out」的一种惩罚方法。
▼如很多美国夫妻为了不影响夫妻生活,孩子三四个月大便让孩子单独睡一个房间并让孩子睡整夜。如果你问她们是如何做到的,孩子那么小不会哭着要喝奶吗?
她们会说,婴儿哭是对肺部呼吸的锻炼,只要控制不哭超过45分钟就不会有问题,而宝宝通常哭15分钟左右就会自动睡着了,下次她知道哭也不会有人来抱就不会再哭了,而是会一放到床上就会乖乖睡觉。也因为知道晚上不会有奶喝,白天自然会多喝奶。
▼而例如吃饭问题,美国妈妈通常是安排宝宝坐到高椅上吃饭,孩子爱吃就吃,不爱吃就算。只要离开高椅,便不会再给孩子吃了。这样就会养成了孩子坐在高椅上吃饭的习惯,如果不乖乖坐在高椅上,那就没得吃要饿肚子了。孩子尝过饿肚子的苦,自然便会乖乖在规定的地方吃饭了。
而等到孩子能自己吃饭时,美国妈妈通常也不喂了,随便孩子自己吃,很多孩子刚开始自己吃饭都会吃得一塌糊涂,妈妈们也无所谓,只要他们能自己动手吃就好了,再加以一些如何用汤匙叉子之类的引导,慢慢地孩子便能掌握吃饭技巧,一两岁就能自己吃饭不需要家长喂了。
▼在我们中国父母看来,总是担心孩子吃不多吃不饱长得不够好,所以孩子不想吃了还要追着喂,或者吐出来了还要塞回去,其实这样反而容易造成孩子厌食。
其实孩子饿了自然便会吃,孩子不想吃的时候表明他还不饿,强迫孩子吃只会有反作用。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宝宝通常婴幼儿时期很多都比美国宝宝长得胖长得壮,但到了5.6岁开始,美国孩子就开始突飞猛进了。
当然这一切也跟跟食物类型不同有关,中国人给宝宝吃大量淀粉类食物如米饭面条容易造成肥胖,而美国人给宝宝吃大量奶制品以长高长壮,同时也有跟饮食习惯有关。
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对于孩子们的成长会比你多塞许多食物给他更有帮助。
▼当孩子们上了幼儿园,一定会有一个哭的过程,哭过几次后,他们就会了解,到了放学的时候,妈妈自然会出现,他们就会开始参与园内的游戏跟交朋友,也不会再哭了,甚至会每天吵着要去上学。
而如果刚开始几天看着孩子哭得那么惨而不忍心,然后不让孩子上幼儿园了,那孩子永远学不会独立自主,永远对父母依赖并无法长大。只要够狠心,孩子没有培养不好的。
所以,有些时候,一味顺着孩子,让他们予取予求反而是害了他们,身为父母的角色,就是有责任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习惯跟独立的方式,这样一来,不只可以让他们健康的成长,建立规则跟习惯后,父母们也可以更轻松,不用每天追着孩子跑。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美国的父母为何让孩子打工_网易教育
美国的父母为何让孩子打工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提示:美国的家长总会要求孩子,你都上初中了,假期该打工了。甚至,对小学生也如是要求。为什么在国外中学生打工那么普遍?
网易博客文章 美国的家长总会要求孩子,你都上初中了,假期该打工了。甚至,对小学生也如是要求。大冷的雪天,天还未亮,小孩子就要从暖被窝里爬起来,去送报纸,而他的父亲是大学教授或是不差钱的什么银行高管。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国外中学生打工那么普遍?我深信美国的父母坚决要求孩子打工一定有充足的理由。美国的家庭关系比较松散。中国的父母是老母鸡,将孩子当鸡蛋一样,暖在怀里,不同的同,母鸡只暖二十一天,父母要暖二十一年甚至更长。孩子哪怕三十岁了,只要没有工作,就可以啃老,天经地义。而美国,父母对孩子是有限责任,就是上大学,父母只出学费一部分。不同于中国的独生子家庭,一般美国家庭有两三个孩子,出于公平的原则,家长不可能把钱都用来供一个孩子读昂贵的私立大学。名牌私立大学,学费一年在四五万美金,一般父母绝对不会全拿,除非他是华人。所以,美国的学生基本都要靠打工赚部分学费,除非学生想上收费低廉的社区大学。可高中生打工,为挣钱,也为提高在考大学时的竞争力。我们的大学唯分数论,美国的大学也看分数,分数够了你这条鱼才能入跃到我这个池子,然后还要一条条鱼抓起来,仔细看特点.这条鱼有领导能力,哪条鱼非常有爱心,另外一条鱼有出色的合作精神等.即分数之外,还非常注重学生的素质及能力,这些能力包括组织领导能力以及能否做有薪工作。国外爱心活动很多,凡是有爱心肯付出,一般找上门去做奉献,人家都不会拒绝,所以这一类的活动,能显示你的爱心,但并不能说明学生的能力,但如果打工能赚到钱,那就不同了,说明你能吃苦对工作负责,能与同事融洽相处较长一段时间,否则,那就会很快被炒鱿鱼。有一次和同外的朋友聊到这个问题,朋友说,美国的父母认为:情商要从娃娃抓起。打工赚钱,让孩子早日真正地走向社会,从而学会与人交流与合作。学校里都是同龄人,没有利害冲突关系简单,打工才能与不同的各色人等交往提升情商。要想打工赚钱,不仅要与同事与老板基本融洽,也得有能力让顾客满意。比如在饭店端盘子或在超市做收银员。美国父母非常看重这种与人交流以/合作的能力,认为一定要从小就开始培育。就像我们现在重视早教——当然仅限于是背唐诗学认字的智力教育——从三岁开始一样,美国父母相信情商比智商重要,相信情商要及早开始培育,等一个孩子超过18岁了,性格定了型,与人交往的能力基本是什么样儿就是什么样了。至于学知识,闻道有先后,啥年龄也能学。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从一本书里发现了我这种思考是对的。那是教育家王东华的女儿王逅逅写的《体验美国中学教育》。她所寄住的美国家庭也非常富裕,并不少孩子的零花钱,但孩子从14岁开始,就开始在超市做收银员。论及美国的家长为何让孩子从小打工,王逅逅举出如下几个原因:一,培养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二养成孩子的理财习惯。三,让孩子忙碌起来,又是上学又是打工,每天要做很多事情,才能效率高。四,培养孩子的敬业精神。对工作对的热爱和投入,也要从小就培育.当然,美国的孩子都去打工,也与压力不大有关。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想上名牌大学,孩子们放学或假期都有时间打工,而中国,高考像山一样,孩子就是睡梦里也都在写作业,去打工?疯了吧。当然,美国也的确为中学生提供了许多打工机会,而我们没有给中学生除学习外的任何机会。(博主:翟永存)
原文链接&&
本文来源:网易博客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资料六:亲子教育--如何与孩子相处?|新青年[科学/文艺] - 绍兴E网论坛 - Powered by phpwind
查看完整版本: [--
资料六:亲子教育--如何与孩子相处?
8个方法面对青春期孩子的叛逆青春期孩子发育的时候,会开始远离他们的父母和家庭。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是正常和健康的,是还自己成长中的一部分。但有时会变得过于极端的情感距离,你就会觉得有必要重新连接。作为一个家长,父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你的孩子成长独立的自我意识,但仍然在需要的时候接近他们提供支持和指导。随着你孩子的成熟和独立,当你觉得情感距离被拉的太大,可以试着下面的8个方法来帮助你重新连接。1.鼓励适当的独立。青少年正在寻找寻找自己的身份。这可能意味着使你感到奇怪或令人震惊的选择,或者它可能意味着改变规则,以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自主性。它的重要性,以平衡独立性行为的期望,以保持你的孩子的安全。一个青少年的额叶皮质,大脑的一部分,帮助他们做出决策,并允许控制冲动,直到25岁才完全成形,根据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所以尽量帮助他们当他们正在处于危险或错误的选择时。当它是适当的时候,但允许他们自由。2.意识到当你的孩子需要你接近。十几岁的时候可以感觉到一种情感过山车。有些日子你的孩子想要与你无关,其他的日子里,他们会谈论并吵到你,你会觉得你得不到片刻的安宁。当他们正在寻求连接,尽量提供,如果他们再撤回,意识到这是成长过程的一部分。3.不要进行强制性地干涉。孩子此时正是渴求独立、掌控自己生活的阶段,此时强制性地干涉与压制可能起到与期望相反的作用。4.在行动和语言上是积极的。当一天结束的时候,它应该是一个目标,你表示肯定的词语和从事更多令人振奋的积极的经验比消极的要有更多的益处。这是伟大的建议不仅对你的孩子,或是你的家庭其他成员。5.倾听但不要批判。人们很容易想给建议或表达你的消极的想法,但当你和你的孩子想要说话的时候,你的工作只是在听的那一刻。当你说的少了,你会发现你的孩子多少会说一些内心的事。6.明智地选择你们之间的冲突。你不能也不应该让每一个分歧都产生争吵或过度分化。完美和健康的改变规则和想法,因为当你的孩子长大后就重新考虑你的一些想法,并与你的孩子谈论分歧。像在许多其他关系中,妥协往往是适当的。7.别忘了触摸的力量。一个拥抱或者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给他力量和微笑也可以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方式与孩子联系。8.玩得开心,享受分享彼此,寻找有意义的方式来互相对待。沟通连接青少年是很困难的,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体验这个世界,有一个独特的人生观。拥抱这个旅程,其中所有跌宕,起伏,和疯狂的举动。保持你的幽默感并记住这高于一切,这是与你的孩子进行连接最有效的方式。
亲子关系要点“如何保护孩子所具有的天赋?” “如何让孩子喜欢学习?” “如何培养孩子的才华?” &&&& &&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总是希望从小就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让孩子在最好的条件下学习,希望孩子是最优秀的人才。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并不总能理解父母的苦心;而父母的付出也不一定就是孩子所需要的。&&&&&&&& &&&&&& 李子勋老师的观点里,阐述了天才具备哪些素质,家长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应该注意如何保护孩子的天赋自然,如何引导孩子喜欢学习、发挥学习的潜能。在活动的最后,部分听众进行了现场提问和咨询。 &&&&&&&&“保护孩子的直觉,学习让他感到舒服他才会喜欢。”这是李子勋老师给家长们的建议。他甚至以自己的家庭、自己的成长经历为例,告诉家长们,如何让孩子喜欢学习,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他们的事情,家长不应该替代孩子学习。&&&&&& &&保护孩子天生的直觉 &&&&&&&&李子勋说,我们知道,有些孩子是天才。怎样判断一个孩子是天才呢,或者说天才具有怎样的素质?在大自然中,我们看不到完美无缺的东西,所有的海岸线都是凹凸不平的,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在被教导之前,孩子对自然的感知是非常强大和多样化的。 &&&&&&&&那么,如何保持孩子这种天生的直觉呢?其实,每个刚生下的小孩都拥有这种感知能力,没有被语言化、逻辑化,他们是凭着直觉,主要通过嗅觉来感知环境,感知自然的。 &&&&&&&&美国有一个片子讲的是有关哺育婴儿的。孩子出生第17天后就一直啼哭,一个心理学家过来详细问了孩子的生活环境,但婴儿的妈妈坚持并没有改变婴儿的生活环境,吃的穿的都与之前一样。但心理学家察看一番后,一再坚持是妈妈改变了婴儿熟悉的环境。后来这位妈妈才想起给婴儿换了枕头,这说明婴儿有强烈的环境控制力。西方的教育主张孩子从小接触自然,美国的妈妈尽量让孩子在自然中长大,而中国的妈妈坐月子期间,成天关在家里,害怕着凉。从加拿大回来的孩子,冬天都光着脚丫子到处跑。所以,应该让孩子尽早到大自然去感知,发展知觉能力。&&&&&&&& ■专家建议 &&&&&&&&如何界定天才的素质?对色彩的分辨,对声音的分辨,对形体的分辨,并且具有超强的记忆,这就是天才。天才就是孩子的能力在早年没有过早地被语言化给束缚着。直觉好的孩子,可能学习不好,但是会创造,对事件的感觉和直觉好,他抓得到机会。学习不是孩子成长惟一的途径。&&&&&&&& 不要过早教会孩子语言 &&&&&&&&有的人说,如果不教会孩子语言,孩子怎么认识这个世界?其实,这是一个悖论,教会一个孩子学习语言去认识一个事件,其实孩子就只能认识到教给他的语言所能认识的事件。父母似乎在教孩子认识世界,但是孩子本身所具有的识别、感知等能力却被这种教育变得非常狭窄。 &&&&&&&&过去为什么说一个天才的语言能力不怎么好,尤其是物理学的天才。《霍金传》谈到,他对天体物理学仅研究一年多,就创下了轻黑洞理论。这不是靠他的勤奋,也不是靠他对天体物理的理解,而是靠他的直觉,对自然的感知力,他觉得黑洞是有生命的。所以,他就去证明它,成了当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在英国的科学实验里面,一个10个月的婴儿,对色彩、声音的分辨力,可以细致入微。婴儿的分辨率超过成人的十倍以上,可以分辨成年人难以分辨的颜色。但当婴儿到了一岁半,他学会“yellow”这个词后,他对颜色的分辨突然变成3种,他不再具有细分色彩的能力,对声音的分辨也是如此。&&&&&&■专家建议 &&&&&&&&过早教会孩子语言,将使他失去对自然的领悟感知力,除非父母懂得怎样保护孩子对自然的感觉。孩子越小,越需要多方面的刺激。就像孩子的免疫力,只能在体验不同的感染环境中才能成长,温室里没有好孩子。 &&&&&&&&我建议爸爸妈妈不要忙着教导孩子语言,而要鼓励孩子在1岁至2岁间到大自然去感知音乐,尽量不用语言,而用表情眼光交流。比如说看到白云,不要说像羊群、像马。1岁以前的孩子,要用丰富的声音、表情、形态刺激他,让孩子保持跟大自然亲近,尽量保持直觉能力和感知能力。 培养孩子最好不定规矩 &&&&&&&&孩子六七岁时就要培养规矩,而最好的规矩是不定规矩。 &&&&&&&&规则有内心规则和外部规则。假如给一个5岁孩子定太多规则,那么这些规则对孩子来说是无效的。如果只定一条规矩,就是孩子要尊重爸爸妈妈、姐姐哥哥。他将记得很熟,而且他也知道只要做到这一点他就是好孩子。 &&&&&&&&美欧文化很少给孩子定规则,但是却很少看到有人闯红灯,这并不是外部的规则限制他,而是内心的素养让他们守规则。李子勋说,他在北京做过调查,在北京四中等学校,发现好的学校规矩少,学生却遵守得很好;而差的中学规则多,孩子记得少,更不会遵守规则。 &&&&&&&&家庭在定规则时,经常会争吵,妈妈认为自己是对的,爸爸觉得他才是对的,双方处于一种拔河状态,两个人都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发展到一种极端。其实父母不要争吵,爸爸严厉,妈妈宠爱,结果孩子夹在中间就受苦了,不明白谁对谁错,总觉得是自己的错。&&&&&& ■专家建议 &&&&&&&&不一样的信息才是有价值的。孩子如果没有对照,没有一个分歧,他就无法形成自己的适应,不能建构自己的思维和方法。我觉得,爸爸妈妈要保持差距,但不互相攻击,比如爸爸非常节俭,妈妈心软,孩子找妈妈要钱的时候,记得嘱咐爸爸的教育,认真对待金钱,学会严谨。这就是并存主义的教育。你如果跟孩子说,钱我给你,但你不能让爸爸知道,这样孩子就处在被动的教育里面,找不到成长的方向。两口子争吵,结果受伤的只是孩子。 在孩子一岁时别离开他心理学研究,1岁前,父母对孩子怎么爱都可以,那时候孩子渴望得到妈妈的爱。100天后,孩子的知觉发展到能看到半米远的距离了,他可以观察妈妈的脸,这个时候就要请漂亮的阿姨带他。2岁以前,妈妈要尽量多跟孩子接触,培养“共情”能力,形成深层的依恋。 &&&&&&&&在2岁前的关键期,有两件事要做:一是接触大自然,刺激眼睛,自然界的事件本身就是丰富的,它教会孩子怎么把控存在环境。天才维持知觉,天才的创意是知觉带来的而非理性,数学家没知觉也不会发展。所以不要太早教给孩子“1+1=2”了。另一就是形成对母亲的依恋,产生“共情”,有“共情”的人长大以后会比较善良,一般不会侵犯别人,当他一拳头打到别人身上,他会产生“共情”自己也会觉得很难受,自身产生抵抗。&&&&&&&& ■专家建议 &&&&&&&&如果你希望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一个善良博爱的人,在1岁的时候千万别离开他。要多爱他,多亲他,多抱他,多用他的“咿咿呀呀”跟他交流,不要用成型的语言。有的家长说孩子5岁就会背唐诗,长大后要么成为文学家,要么什么都不会,因为孩子过早把事件变成语言。 多鼓励让孩子喜欢学习 &&&&&&&&怎么让孩子喜欢学习?上学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就是社会过程化,是孩子开始独立应对社会,要让他对学习产生兴趣。孩子上学,假如他上学不愉快或被批评,总是被抱怨,而没及时的奖励,孩子肯定不会喜欢学习。&&&& 李子勋说,他曾经谈了一个海豚训练的例子,就是训练员拿着鞭子啪啪的击打水面,但从不会打在海豚身上,如果表演成功就给它一条小鱼,失败了就拍拍它的头作为安抚,但不打它,结果动物都能做那么复杂的空中翻越。对于海豚还说,无论表演如何,横竖都好,都舒服。人类教育海豚尚如此,教育孩子呢?好的时候给他一把糖,坏的时候给他一巴掌,他就搞不清楚学习对他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尤其是六七岁的时候,正是建立学习兴趣的时候,希望能得到表扬,没有表扬也不能让他觉得不舒服,那么孩子在学习道路上,就是轻快的。&&&&&&&& ■专家建议 &&&&&&&&爸爸妈妈不要替代孩子读书。很多家长帮孩子抄作业画画,这对孩子并没有什么好处。父母要尽量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家长总希望孩子能全面发展,事实上,孩子的智力是不均衡的,所以在孩子早期要容忍他某一方面发展不好。 给孩子足够的信息刺激 &&&&&&&&孩子在3岁至6岁之间,要尽量接受各种各样的刺激,包括美学、英语、逻辑等。人是信息的载体,是能量的折叠体,在一个敏感期,孩子接受一种刺激,将潜藏在他的头脑里面。 &&&&&&&&这里介绍一个名词,即初始条件。初始条件不一样的孩子,未来是不一样的。同一个孩子在农村,在一个完全消息闭塞的地方,他10岁以后来到城市,他想成为一个艺术家、音乐家恐怕就不行了,但是要成为清华大学的学生是可以的,因为那个资本在农村也可以得到,智力是足够的。但是对艺术,对政治氛围,对文化的刺激就比较少。他成年后要发展,不管他怎么刻苦,永远会比同样在城市长大的孩子要慢,发展的成就水平也要低。 ■专家建议 &&&&&&&&孩子的智力需要全方位发展,在10岁以前片面强调一种能力,可能得到的优势远比失去的少得多。父母要把成长的选择还给孩子。家长要尽量保持孩子的直觉。家长经常说孩子撒谎,会让孩子产生强迫症,会焦虑,怕被妈妈骂,放弃想像。 &&&&&&
问:我儿子16岁了,特别喜欢历史地理,非常爱国,很痛恨日本人,还曾绝食一天,我觉得过头了。 &&&&&&&&李:这是这个年龄孩子绝对思维的表现,想问题容易产生绝对化。他会封闭其他信息视而不见,极端地追随对错,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他也不管你的理由。这个没关系,孩子的偏执会随成长消失,随着积累大量不同的信息而淡化。父母要做的,就是信息补偿,给孩子不同的信息,打开他的眼界,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极端的知识需要另一种极端的知识来平衡。你可以放本人文小故事书在他床头,告诉他人类都是一家的。如果孩子看到各种各样的书,给他各种并存的、不同的信息,他的视觉打开,就会从一种极端走向平和。&&&&&&&& &&&&&&&& 举了个例子,有一个武士挑战大和尚,打了大和尚一耳光,武士很得意大和尚没有还手。武士回去后继续苦练,为人也越来越好,觉得自己不该无缘无故地打大和尚一耳光,应该找大和尚道歉,所以又回去请求大和尚打他一个耳光。谁知大和尚说,我不是十年前的我,你也不是十年前的你,所以你没有欠我什么。&&&&&&&&问:对于中学生早恋现象你怎么看?父母要怎么做才能把这个关系处理好? &&&&&&&&李:恋爱其实太自然了,要不是学校的体制强制剥夺了孩子所有的时间,任何心理学都主张孩子自由来往。我们讲青梅竹马,男孩女孩要一起交朋友,男女一起才能长大。十二三岁的孩子恋爱的概念和成人是不同的,孩子的交往并不一定是我们大人意义上的交往。 &&&&&&&&一个男孩爱上一个女孩,或者女孩爱上男孩,太自然了。现在的生物学引导我们科学思想,人类要回到真实自然的生长里来。妈妈要告诉女儿怎么保护自己,比如说身体有衣服遮盖的地方不要随便让男孩子碰哦,因为这是你的尊严;晚上晚点回来要打个电话给妈妈,别到黑暗的地方;男孩提什么要求你别答应,男孩有什么举动要告诉妈妈。不是说不许恋爱,而是要用利于成长又安全的方法去做。这是作为妈妈的要做的,不是要制止她,而是告诉她一些基本的原则。而作为爸爸要说什么呢?儿子有女朋友啦?不错嘛,比老爸还早两年呢!(全场笑)&&&&&& &&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要负责引导他们,而不是告诉孩子有几件事你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你越禁止他,他越跟你对着做,如果搞成“地下党”那就失控了。(全场笑) &&&&&& 问:现在有“啃老族”,有什么办法能防止孩子加入这个行列?&&&& && &&&&&&&&李:这个不好说。因为中国的文化,父母的就是孩子的,凭什么孩子就不能吃一点喝一点的?如果孩子只想吃父母的,那肯定是不好。 &&&&&&&&现在有一大批人不属“啃老族”,但却是“挥霍族”,工作三个月,赚到钱不干了,辞职出去玩;然后再工作三五个月,就飞到欧洲度假去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复杂,难以描述归纳,所以我觉得看年轻人应该用新的语言系统、归纳系统来描述。就像森林,有参天大树,也有藤蔓,还有小灌木小草等,一个社会也是这样丰富多彩的,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是郎朗,每个人都是丁俊晖。&&&&&&&& &&&&&&&&如果你孩子是“啃老族”,惟一的办法就是像孟母教子,父母也把工作辞了,大家看到的就那五斗米,吃吧!
宝宝也会“读心术”,你知道吗?心理学研究发现,越小的孩子,对情绪的感受力越强,越大的孩子,越容易被表象所蒙蔽。孩子的这个特点,可以解释我们育儿过程中面临的很多困惑。孩子越小,情绪感受力越强一个才几个月的小婴儿坐在婴儿椅上。他的妈妈坐在对面。妈妈双手握着婴儿的小手,正在逗孩子玩儿,看起来十分愉悦。小婴儿被妈妈逗得咯咯发笑,手舞足蹈。突然妈妈沉静下来,一脸漠然。小婴儿看着妈妈,继续叽里咕噜“说”着话,看妈妈没有反应,他一边笑,一边用小手拍打妈妈。妈妈依然一脸漠然。小婴儿再度尝试,想要吸引妈妈的注意,可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于是,他沮丧地哭了起来。这是一个典型的心理学实验。这个实验表明,即便是几个月的婴儿,他们对妈妈的情绪也有着强烈的感受力。另一个实验更加神奇。同样是妈妈与婴儿面对面。首先,妈妈以愉悦的表情向婴儿表达一些愉悦的情绪。婴儿接收到妈妈这种愉悦的情绪,显得十分开心,手舞足蹈,不时咯咯发笑。接着,妈妈改变脸上的表情,表现得很不开心,或者换之以其他负面的表情,但表达的却是一些愉悦的情绪。婴儿依然显得很开心,似乎看得出妈妈的表情与真实的情绪有反差,认为这很滑稽,并作出了积极的回应。之后,妈妈再度变换表情,装出一副笑脸,去表达一些负面的情绪。婴儿看到妈妈的笑脸,显得很困惑,继而哭了起来。当妈妈再度以前两种方式跟婴儿互动时,他又表现得很开心。最后一个环节,妈妈以负面的表情表达负面的情绪,婴儿立刻又哭了起来。实验的结果呈现出惊人的一致,婴儿总是能揭开妈妈虚假的表情面具,敏锐地察觉到妈妈真实的情绪,并以咯咯发笑、手舞足蹈等积极的方式回应妈妈那些积极的情绪,以哭等方式回应妈妈的负面情绪。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婴儿对他人的情绪有着非常好的感受力,并且在接受外界信息时,他会忽略表情,呈现情绪优先的特点。出于好奇,很多家长私下也作过同样的尝试。结果发现,越小的孩子,对情绪的感受力越强,越大的孩子,越容易被表象所蒙蔽。孩子的这个特点,可以解释我们育儿过程中面临的很多困惑。相信不少爸爸妈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耐着性子给孩子讲半天道理,他不仅不听,反而变本加厉挑战自己的极限,非要等到爸爸妈妈失去耐性,大光其火,他才意识到爸爸妈妈是动真格的,变得老实起来。这样的因果关系很容易给爸爸妈妈一个假象,以为爆发情绪才是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于是,我们可能会更多地依赖这种方式去解决问题。结果是,孩子的挑战不断升级,爸爸妈妈爆发的力度也随之升级,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如果我们试着走进孩子的内心,就会发现,孩子之所以无视我们“耐着性子”跟他沟通的事实,“故意”挑战我们的极限,问题恰恰就出在“耐着性子”这四个字上。倘若有摄影师跟随我们拍摄,事后再回放我们与孩子交流的镜头,我们一定会发现,当我们“耐着性子”去说服孩子的时候,每一张“耐着性子”的脸上都隐藏着急躁、焦虑、不耐烦甚至愤怒等情绪。尽管我们试图隐藏这些信息,并自以为隐藏得很严密,但是我们身体各部位的肌肉,说话时的语气、语调、音量、肢体语言及我们自己都难以察觉的感受等,总会不经意间泄露秘密。而孩子往往会忽略我们那张“耐着性子”的好脸,直奔主题,透视我们内在的情绪,并受我们情绪的左右,产生恐慌、焦虑、委屈、愤怒等情绪。一旦这些情绪产生,孩子就很容易受这些情绪支配,失去安全感。为了重获安全感,他们不得不变本加厉去试探爸爸妈妈,“故意”挑战我们的极限。这就是我们“耐着性子”给孩子讲道理,而孩子并不领情的真正原因。记得有一次,会所来了一个3岁多的孩子。上完课后,小家伙非要留下继续玩儿,不肯跟爸爸妈妈回家。眼看都快1点半了,妈妈“耐着性子”开始做他的思想工作,劝他回去吃午饭,但小家伙不为所动。爸爸妈妈一脸尴尬站在一边,眼看就要按捺不住了。孩子感受到了这种紧张的气氛,但他不想屈服,而是更加强烈地坚持要留下来。最终,亲子对抗升级,孩子倒地撒泼,爸爸妈妈完全没了主张。我走了过去,将孩子抱了起来:“我知道,你不想回家对不对?”孩子哽咽着说:“嗯。”“你还想继续玩儿,对不对?”“嗯。”“你也不想吃饭,就想在这里玩儿对不对?”“嗯。”看到我理解了他的感受,孩子的情绪略微平稳了些。不过,他还在伤心地哭。我不再与他共情,只是安安静静地抱着孩子,轻轻拍着他的后背,等待他平息下来。过了一会儿,孩子的哭声小了。与此同时,我感觉到一只小手在我的后背上轻轻地拍了起来。他在模仿我的动作。感受到这个动作之后,我意识到这场风暴很快就要平息了。果然,孩子把小脑袋靠在我肩膀上,完全安静下来。看到时机成熟,我温和地对孩子说了一句:“嗯,现在好了,你先跟爸爸妈妈回去吃饭,下次再来玩儿吧。”孩子高兴地点了点头,下了地,开开心心跟着爸爸妈妈走了。我之所以能成功地解决这个孩子的问题,是因为我平静的表情背后没有隐含其他情绪,孩子从我的脸上读到了安全,从我内在的情绪上也读到安全。我的平静无形中给了他安抚,帮助他更快速地平息下来,并最终听从了我的建议。我们的情绪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还会影响孩子的健康。这是被很多人忽略了的事实。美国曼彻斯特大学曾作过一个持续3年的研究,涉及169个样本,样本年龄范围在5~10岁之间。这项研究发现,具有较多负面情绪的父母,其子女的患病概率明显偏高,而性格开朗、幸福指数高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患病的概率明显偏低。这表明,父母的不良情绪可能直接影响孩子的免疫系统,使他们更容易受到疾病侵害。因此,养育孩子,我们需要时刻牢记一个原则:哪怕不给孩子一张好脸,也要给孩子一颗“好心”。父母应该注重自身的幸福指数既然小婴儿可以敏锐地察觉我们的情绪,那么,提升我们自身的幸福指数,消解我们的负面情绪,就可以提供更多正面能量喂养孩子内心,给他更多美好的回忆,一个快乐的童年。当然,我们不是神,难免会有烦躁的时候。不妨通过一些静心活动来协助自己摆脱这些影响,更积极地生活。我的一位朋友曾经教我一招,屡试不爽。正在读书的爸爸妈妈们也可以尝试一下:微闭双眼,视线集中在鼻子尖,排除一切杂念,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坚持5分钟就会有很好的效果。如果实在没有时间,一两分钟也能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如果这时脑袋里有什么想法,请不作评价,随它去,再将注意力带回到呼吸上。冥想也是让自己的情绪变得平稳起来的好办法。时间不见得要多长,一两分钟也会有效果:闭上双眼,想象你的脚下有一座美丽的楼梯,顺着楼梯走下去,走进一座美丽的花园。那正是你梦想中的花园,有大片的草地,各色的花朵、树木,有流水、土坡,还有你喜欢的小动物……你喜欢什么,就想象里面有什么。走进花园之后,找个地方坐下来,或者干脆躺下来。清风徐来,花香扑鼻,流水潺潺,小鸟在树枝上舞着、唱着……观想着这一切,你自在、喜悦、充满了力量……等到准备好,睁开双眼。你会惊奇地发现,负面情绪不见了,疲累消失了,一切都在神奇地改变。
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式: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作为父母,如果我们留给孩子的只是一些消耗性的财富,是不可靠的;只有给孩子留下一些生产性的财富,才是真正对他们负责。小时候听过一个“手端银碗讨饭吃”的故事:有三位父亲经常到庙里为儿子祈福,天长日久感动了菩萨。有一天他们同时被菩萨请去,允许他们从众多的宝物中每人挑一样,回去送给儿子。第一位父亲挑了一只镶嵌着宝石的银碗,第二位父亲挑了一辆包满黄金的马车,第三位父亲挑了一付铁铸的弓箭。得了银碗的儿子每天热衷于吃喝,得了金马车的儿子喜欢在街市上招摇,得了弓箭的儿子整天在山间狩猎。多年后,三位父亲去世,爱吃喝的儿子坐吃山空,把碗上的宝石抠下来变卖,最后不得不手端银碗讨饭吃;爱招摇的儿子每天从金马车上剥点金子,换回粮食辛苦度日;会打猎的儿子练就了一身狩猎好功夫,经常扛着猎物回来,一家人有吃有穿。这个民间故事有着深刻寓意:作为父母,如果我们留给孩子的只是一些消耗性的财富,是不可靠的;只有给孩子留下一些生产性的财富,才是真正对他们负责。那么到了今天,什么是我们能送给孩子、可保障他们一生幸福健康的礼物呢第一件礼物是阅读阅读可塑造孩子的智力、品质我相信,虽然家长对孩子的具体期望各不相同,但共同的地方也很多,那就是孩子一生健康、幸福——这种大目标,通过“教育”所能实现的就是:第一给孩子良好的智力,第二给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人在智力方面可能有一些先天差异,但塑造智力的空间也很大。发展智力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阅读,这一点已被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与其阅读量呈正比:阅读可拓宽见识,让人获得超越日常生活的知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一个学习上潜在的差生。”这是他多年在教学一线研究和观察后得出的重要结论。阅读不但可以塑造一个孩子的智力,还可以塑造孩子的品质。任何一部书,只要是一本好书,往往都充满真善美的情怀,其核心价值观也是正面的。这些东西会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丰富的生活,倾听了众多的智慧,分享了无数思考成果的孩子,其思想会更成熟,人生境界会更美好。很多道德和意识问题,从根本上讲,都可以说是智力问题:有智力才有思考和反思的能力。由此也可以得出阅读的第三层功效——修复心理创伤。一般来说,人们多少都带有某种童年时代的心理创伤,只是轻重程度不一样。父母和老师都可能会在无意中伤害我们,生活和命运也可能对我们不公。有的人能战胜这些伤害,有的人则在阴影中伤痛一生。一个从小建立了阅读兴趣的人,会有更好的自我治疗的能力。这一点,也是基于前面提及的阅读带来的智力和心理两方面良好的基础。当然,阅读的功能不可能强大到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拆一座房子可能只需一把镐头,而盖一座房子则需要动用许多工具和手段。教育孩子也一样,阅读虽然非常重要,但还需要其它要素来配合。第二件礼物是自由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与犯错误权每当我谈到给儿童自由的时候,总会遭遇质疑。质疑者一般都把自由理解为“放任自流”或“无法无天”。它显示了我们对自由的理解尚处于一个幼稚的阶段。给孩子自由,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你需要给孩子“三权”: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怕孩子犯错误,凡事都要孩子按自己的想法来做,孩子一旦失败就大加指责,这样的家长,就是强权家长,他们对孩子“关心和付出”越多,对其自由意志的剥夺就越多。自由和尊重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全社会都在谈“尊重孩子”,却在“自由”的观念上出现盲区,尊重也就变成了空话。哲学家弗洛姆说:“如果没有尊重,爱就很容易堕落为统治和占有。”一个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失去了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机会,也就失去了自我认识和调整的信心。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自由的同义词不是放纵,而是选择力和判断力。那些真正幸福快乐的孩子,是那些真正获得了自由的孩子,他们更清楚行为的界限在什么地方。而一个无法无天的孩子,其行为只是放纵,而非自由。放纵是压抑的后果,是选择功能的失效。这样的孩子内心软弱无力,因为他丧失了对自己的掌控力。能否给孩子自由,是成人能否有分寸地表达关爱、有质量地去教育孩子的一块试金石。成人只有首先解放自己的心态,理解了自由意志在教育中具有何等价值,才能把“自由”这个无价之宝送给孩子。第三件礼物是身教家长的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我常收到家长来信,说自己的孩子跟小朋友玩时,老打别人,讲道理没用,揍一顿也没用。还有人问,如何才能改掉孩子的坏脾气?其实,这些家长只看到孩子的不是,却看不到自己给了孩子一个生气就打人、爱发脾气的坏榜样。而家长用行动告诉孩子的,远比言语告诉得多。思想家卢梭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这三种方法恰恰是当下许多家长和教师最热衷运用的。古人说得多好,“言传不如身教”,这六个字无人不晓,但有多少人会以此为镜,真正践行身教?活在虚荣中的家长不可能教给孩子踏实,刻薄的教师也不可能教会孩子宽容。为孩子做出表率,不仅是你在外人面前是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你和孩子相处时是什么面貌——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教材,你教给孩子的,全写在这里面了。父母和孩子,是生命中最亲密的一种关系。现在大家已基本形成共识:给孩子好的教育就等于给孩子最可靠的财富。但到底给孩子的“教育”是什么,家长之间差别巨大。这个差别,主要不是理念、身份、地位或文化程度的差别,而是教育手段的差别。这些会决定你给孩子的到底是银碗、金马车还是良弓。无论都市或乡村,贫穷或富有,高官或平民,你都可以把最好的教育送给孩子——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亲自做出良好的表率——这是每位父母都有能力送给孩子的财富,也是孩子生命中得到的最美馈赠。
中国孩子普遍被父母打过,为什么成年后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心理创伤?知乎上一个帖子:中国的孩子普遍被父母打过,为什么成年后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心理创伤?我当时把这个帖子翻完了,很多回复看得人忍不住落泪,我最喜欢的一个回复是这样的:“怎么可能没有心理创伤,你知道我们国家为什么这么多人既憎恨权威,又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既喜欢大包大揽替别人决定,又特别喜欢推卸责任。既不懂得尊重他人,也不懂得珍惜自己。有严重的依赖和反向依赖的心理模式是怎么形成的?”作为父母,我们真是缺了太多课,缺了关于尊重、理解、倾听、共情、陪伴的课。美国影视剧里,动不动就心理创伤。小时候被父母打过啦,上学时被老师当众批评啦,当兵时击毙大量敌人啦,都能在心里留下深刻阴影,进而严重影响到后来的正常生活。但这些事情,好像对中国人来说压根不算是个事。被父母打貌似是家常便饭,被老师当众批评过些年就忘光了,上阵杀敌是本分、杀越多越自豪,很少听说有人因此就心态扭曲。是美国人太矫情了吗?还是中国人活得太糙?实话说,我今年刚毕业,从业时间不长。但是我接手过8例青少年的案例中,每一例,对,每一例,都有父母打。他们8个有得厌食症,有失眠焦虑成绩下降,有拒绝和父母交流,有在学校表现出暴力倾向,有多动症…表现出的症状各种各样,但细问下来,家庭生活,却多少有些相似:夫妻之间交流颇少,父亲在外工作甚少管教孩子,母亲既工作又要主持家务,还要教育孩子,孩子一不听话就打,他们也并非宣泄式殴打,有时只是没有耐心没有时间并且习以为常这种方式而已。当我告诉他们,请他们不要一上来就打骂孩子,应学会交流沟通,他们第一句话就是“哪那么娇气,我们小时候哪个不是被打大的。”中国有句古话,叫棒下出孝子。可是中国人的孝顺,是出于爱吗?并不是,是出于伦理,出于道德,出于社会规范。因为不孝,罪大恶极,人人唾弃。如果说,棒打有什么影响,那么,最大的影响就是把亲子之间的爱,给打没了。而,亲子之间的关系,是人所有人际关系的立足点。所以,很多人总是会以粗暴的方式表达爱。所以,很多人不懂什么是爱。所以,很多人根本学不会尊重自己的爱人,自己的孩子,因为从小没有体验过长辈给自己的尊重。再补充一句:很多中国父母通常并不在意孩子的心理成长,只有当他们出现异于常人的地方的时候,他们就察觉到了不对劲。然后再想办法。很多中国父母在中国传统教育下成长起来,往往不认为孩子是独立个体,而觉得孩子是自己的所有物。这个观念,现在仍是代代相传。————————————————————————————下面是另一位匿名用户的回答LZ,我来给你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女孩,出生于一线城市的工薪家庭,身高168,体重48-50KG,考入帝都某985高校,本科毕业后和学生时代的恋人结婚,生娃,孩子漂亮可爱,老公温柔帅气,包揽家务,帝都有房有车,她本人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不到30岁,年收入30W,对物质要求也不高。在外人看来,她够幸福吗?属于你说的“衣食无忧”的状态吗?算是吧。在同时和朋友眼中,她是一个“家庭事业双丰收”的幸运儿。这样的人,在故事中都是幸福的。但实际上,15岁时,她不堪父母辱骂,自杀未遂。即使将近而立之年,每次和爱人大吵后都有自杀冲动,无数次地觉得生活无望,对自己没有任何自信。这个人就是我,感谢知乎的匿名功能,让我有勇气写下这一切。80年代,我的父母都是那座城市中最为普通的工人。我的父亲是一位大学落榜者,选择读技校,去一所国有企业做一线工人。他24岁有了我,但是年轻的他根本没做好成为一名父亲的准备。他和朋友出游、电影球赛、麻将扑克,虽无违法行为,但是根本没有履行起一位父亲的责任。我的母亲也是一位普通的工人,按照她理解的方式去照顾孩子。她理解的方式就是:孩子要吃得饱、穿得好,其他不重要。他们在物质上满足我,像养一只小猫小狗一样,心情好了逗着玩玩,给点好吃的,甚至带着去旅游。但是在他们承受社会压力的时候,出现矛盾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就成为情绪的发泄口。最明显的一个表现,父亲喜怒无常,他心情不好的时候,或者我做错事的时候,会打我——耳光、脚踢,掐大腿……什么是做错事呢?比如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比如不小心摔坏了他的收藏,比如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去他的朋友家,我狼吞虎咽地吃了别人给的香蕉,以及,所有和“面子”相关的事情。当时,我大概6-7岁吧。在学业上,他们认为我读书好是应该的,从来不做真正的“教育”。好在,凭着小聪明,我的考试成绩还不错,所以挨打不多。但是在青春期进入初中后,成绩一落千丈,他们继续辱骂、责怪,因为让他们“丢面子”了,直至我在一个午后,吞下了奶奶的50片安眠药,后被救活。往事如烟,不敢回忆。现在的我除了外表上展示给别人看的一面,还有什么呢?我是一个小团体内的leader,但是几乎不敢批评任何人;我永远在讨好权威,包括爱人;我极其在意别人的评价,特别是负面反馈,会让我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正视自己;我不敢像你们一样想着事情睡觉,想到任何负面的事情都会哭,所以多年以来,一直听着相声入睡;我对情感极度漠视,不敢爱,索取得多,付出得少,和爱人联系,对方忙工作没回复,我都会惶恐不安,觉得自己做事了事情,他不要我了;我在需要发言的场合永远不自信,驼背、不敢打扮自己,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不配;我知道自己应该很幸福,但是永远觉得孤独;我想去找靠谱的心理咨询师聊聊自己,寻求解脱,但是心疼钱,怕被嘲笑,不敢去;我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不知道是不是在某一天,冲动之下,别人看起来光鲜的状态下,选择死亡,留下无比依赖我的幼小的孩子,和关心照顾我的爱人。所以,LZ,你说为啥中国人那么糙,不敢说出自己的阴影,不敢去寻求帮助。我们光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感谢 @路云天 提醒 出自《银魂》)所以楼主啊,心态的扭曲不一定表现在杀人纵火、谋杀室友,很多看起来幸福、看起来和善的人,内心都是不完整的。我觉得伤害存在与否,与物质上的富庶或贫穷无关,只不过当人贫穷时,我们只看到物质上的匮乏。在社会环境宽容、物质富庶的情况下,受到伤害的人,才懂得应该表达出这种伤害的存在,而对穷人来说,一切都是命。我猜想,LZ应该很年轻,这让我觉得欣慰,年轻人不知道苦难,说明,一代比一代幸福。楼主去豆瓣“父母皆祸害”群组看看吧~那里有无数个震撼心灵的故事。有人问我是不是长大后伤害会减轻,我不懂理论,从自身的感觉来说,不仅没有反而越来越重。因为这些父母中的绝大多数,根本不知道他们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我的母亲,总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和农村那些孩子比,和XX比,你看你小时候多少照片,吃了多少好东西,多么幸福!他们觉得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对的,哪有父母不打孩子的,大家都这样,他们觉得自己劳苦功高,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从来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孩子,只是他们婚姻的附属,甚至在一些家庭中,孩子和感情无关,仅仅是用以维系婚姻的工具而已。他们认为:孩子,小时候用来逗着玩,老了用来养老的。孩子想什么不重要。我赚钱养你,给你吃我都舍不得吃的好东西,老了以后希望孩子在身边,养老,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了。所以我总是走不出来,我无数地在内心呐喊,你们错了!你们错了!你们错了!有什么意义呢?我曾经和爱人吵架时说过,我死过一次,所以我什么都不怕,不畏惧死亡,不害怕离别。在和爱人吵架的时候,我根本没有地方可以去,也根本没有“娘家”可以回(独生子女,更谈不上兄弟姐妹,性格内向敏感,不会和人交心,几乎没有可以说真心话的朋友)我曾经抱着2岁的女儿,在商场里走啊走,走啊走,除了和爱人的家,我根本没有任何依恋的地方,我只能自己去住宾馆,在房间内恸哭,哭过了,生活还得继续。就像我写下这些文字时的不断啜泣一样。就像若干年前,那个无处可去的女孩一样。那些曾经的“无心言语”,那些冷嘲热讽,那些谩骂侮辱,已经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了。只是对不起我的爱人,需要极大地耐心和爱心去包容我,接受我。我能做到的,就是“洗白”,让我的孩子幸福。日子再艰难,我也绝不会让我的父母来带孩子,让他们插手到我的孩子的教育中。也希望新一代父母能明白,对于孩子来说,家是唯一的依靠,父母的态度有多么重要。孩子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但是在他(她)小的时候,父母是他(她)的一切。
父母对孩子的“猥亵”小孩子可以比较流畅的说话的时候,就同时开始问问题了。做了父母的人都领教过自家宝宝的各种“为什么”的交流方式,这种“为什么”倾向一般都会遗留到成年时期。但是小孩的“为什么”和成人的“为什么”完全不同,让我们小心地看看不同在哪里。小孩子问问题,他们处在极度开放和裸露的状态,每一个毛孔都在吸收着这个世界中他们不知道的事情,他们有极强的好奇心和热情来看待外界,并期望通过问题和获得的答案来成为世界的参与者甚至是主人。被小孩问到的人,从反移情来体验自己的感觉,大多数都是意外:这小孩儿怎么会有这样的问题?意外的背后细细回味,会尝到一些对小孩儿欣赏与佩服的感觉。小孩儿在很多时候是非常强大的,即便你回答不上来他的很多问题,他也不会鄙视你训斥你太纠缠与你。他可以暂时放下这些问题不为难你,然后第二天像没有发生过什么似的再重新问你一遍,他的内心总是新的总是当下的,把你的内心也当成了那样子的。但这时候正碰到你焦头烂额或者心情很糟的话,搞不好你就对小孩这种其实很可爱很健康的状态不耐烦了,好点的急速敷衍,糟糕的就直接K人了:“没看到我正忙嘛,昨天我已经告诉你了不知道,你没记性啊,耳朵被狗咬了!”其实我想说的是,放松且略带呵护的对待小孩的各种问题,对他来说意味着他被允许参与大大的世界,成为其中的一员。如果相反,你对待他的问题的态度是不耐烦的、指责的、教训的、轻视的,他就得到了一个重要的影响他一生的信息:他是不应该对世界对他人有好奇和兴趣的,他应该缩小起来,不让自己的欢愉的各个触须伸出去。几年前,我在一家青少年家庭咨询机构工作,经常和一些青少年和他们的家庭在一起工作。家庭来的原因,几乎一模一样,父母说孩子不上学只上网,除了上网两眼放光,其他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在家不刷牙、不洗澡、不吃饭、不和父母说话。在深入家庭的访谈后,发现孩子以一个自然人、有自己独立想法和意愿的人的状态在家庭中难以生存下去,父母很难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需要和意愿。孩子几乎没有机会和空间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因为在此之前,已经被父母的想法和意愿侵占了领地,孩子变成了精神上的殖民地。你能想象已经丧失了活着的动力,仅靠着网络游戏还能体验到一点我是自己的主人的感觉的青少年们,他们还会对这个世界有着小时候的那些可爱的问题吗?这是让人感到最惨痛的一群人,还没有开始工作和恋爱就不得不变成“残疾人”来屈从与父母的强权专制。再来看看成人的问题。成人几乎不再像小孩子那样傻乎乎的问些“傻乎乎”的问题了。成人的问题永远跟一件事情有关:利益。我们来举例看看是不是这样的。成人问,我怎样赚更多的钱?我怎么能成功?我怎样可以更快乐?我的孩子不听话我该怎么让他听话?我的孩子上课不专心我怎么做?我爱的人伤害了我,我很痛苦怎么办?我不喜欢现在的生活但是又无法改变我该怎么办?看到了吧,其实成年人的问题不仅跟利益相关,而且根本就不是问题。小孩子的问题才真的是问题,他们问为什么这个叶子是黄的呀?为什么猫咪有胡子呀……成人的世界和小孩的世界差别真的太大了,而让人愤怒的是,成年人总有“强奸”小孩的癖好。我认为,过早地过多地向小孩子灌入成人世界的东西,可以被称为“猥亵儿童”。怎么定义呢?一个很简单容易辨识的标准,如果你想让孩子更有能力更出众,你用的是欣赏鼓励支持的方式,就是在影响。如果你用的方式是威胁恐吓,比如认真唠叨“你不好好学习以后就没有饭吃娶不到媳妇”、“不要做些没用的事情,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考不上大学你以后怎么养活自己哟”等等,你就是在猥亵你的孩子,因为你将你的恐惧、担心、焦虑转嫁到了孩子身上,你把孩子推搡进入到了你不敢面对的属于你的内在黑暗世界,并把他囚禁在里面。学过精神分析的人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如果你不把孩子关押进去,你就得面临感受到自己被囚禁的恐惧,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投射和“替罪羊”。所以,成人的问题几乎都是恐惧的变形,有些问题是被自己制造出来的,也叫“作茧自缚”。有人可能反驳说这些问题可都是切实的呀,怎么叫凭空制造的呢。我们来看看前面说的小孩子的问问题的状态,他是非常开放的安全的,他的问题通常也不会让你感到很焦虑。再来想想成人问这些问题的状态,你是否可以获得一个画面,几乎都是紧张、紧缩、被欲望或者恐惧控制的。要么是把自己的脚踩在别人的范围里问,我就是要踩但是他不让我踩,我该怎么办;要么就是蹲在地上说我想站起来,可是没有人拉我怎么办……我不是说成人不应该被问题困扰,而是我们或许可以借此觉察一下,很多成年人还没有小孩子活得清楚明白,还对小孩子该怎么样指手画脚,实在可笑。最近,我们工作室的微信公众平台开设了一个社区叫心理问问,可以在上面提出自己的问题等待别人的回复,也可以回答别人的问题,是挺好玩的一个手机操作的社区。我和同事有空就进去看看别人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然后很认真地回复。大家问的最多的就是与孩子的关系了,做父母的总习惯性地觉得孩子有问题,自己应该帮助调整。天知道,孩子也觉得自己的爸爸妈妈有很多的毛病,他们可能都接受了。问他们为什么接受父母有这么多毛病,他们会说,因为TA是我爸爸(妈妈)呀。所以,孩子比父母更懂得如何爱对方。
真正的陪伴没有人喜欢被说教,没有人喜欢被控制。因为当我们想要改变对方时,无论出发点多么好,道理多么正确,其实都在传递:我不喜欢你现在的样子,你应该变成另外一个样子。这个改变对方的能量本身,就会让对方抗拒。 一、痛苦的中国式和谐家庭关系 客体关系心理学说,关系就是一切。我们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寻找关系。婴儿若没有照料者的陪伴,无法存活。成年人若没有朋友或伴侣,生命黯淡无光。老年人没有人陪伴,生不如死。 我们都知道陪伴的重要意义,那什么才是真正的陪伴呢? 有一对夫妻找我做心理咨询,双方都受过很好的教育,郎才女貌。老公抱怨妻子不接纳自己,对自己挑剔;妻子总抱怨孤独寂寞,缺少陪伴。老公一听寂寞这个词就火:“我在家工作,1周7天差不多天天都和你在一起,你却总是不满足,你这是心理有问题!”妻子非常委屈,却说不清楚到底痛苦在哪里。 细细了解这个男人的成长史,男人从小跟父母一起生活,没分离过,父母也几乎不吵架,更是从来不打骂说教孩子,孩子从小就很懂事,成绩优异,从来不给父母添麻烦,长大后也工作体面收入颇丰,孝顺家人,家庭关系看上去关系非常“和谐”。当我问起这个男人,你童年有什么和家人在一起很快乐很high的记忆吗?男人低下了头,想了一会说:确实没有,家在记忆中总是很清冷的感觉,客人都很少,每个人都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人气。 再看看妻子的成长史。她是家里独生女,通过姑姑的回忆她了解到自己出生后一直是妈妈带,除了喂奶,妈妈总是把女儿放在床上,自己在一边看着,却不抱不哄,就是面无表情的看着孩子,跟孩子没有任何互动。孩子也变得面无表情,直到其他人过来抱孩子逗孩子,孩子才会活跃起来,露出笑容。 这一对夫妻的关系,各自完美轮回了自己童年的剧本。老公就像老婆的妈妈,一直在身边,却对老婆“不抱不哄”,就是说没有交流互动。老公对待妻子,就像自己父母对待自己,也是不打不骂,物质充分满足。谁都说他俩是模范夫妻,然而关系中的孤独冷漠,只有深入其中才知滋味难熬。 这种关系,在中国家庭,绝对不是少数。比如过年怕回家,因为回到家,除了那些让人头疼的提问,如有对象了没、收入怎么样、要保重身体,其他时间在一起也无话可说,气氛尴尬。很多中国人,并不知道如何与家人创造愉悦的、有情感流动的关系。 这个情况怎么办,说实话并不太容易解决。比如这对夫妻,老公并非有意冷漠妻子,只是无意识的重复童年的关系模式;妻子也被困在婴儿期的痛苦里,精神上不能独立存活,总渴望冷漠的老公能够拥有热情,把自己带离死寂的孤岛,于是不停的想要改造老公,让老公觉得不胜其烦。 想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双方得意识到,自己童年的关系模式,复制到今天的亲密关系中,不会获得幸福。幸福的关键,不在于陪伴时间多寡,而是陪伴质量高低。这对夫妻童年都没有和父母之间亲密流动的关系体验,需要从零开始学习,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觉知力。 二、如何创造高质量的陪伴 1.高质量的陪伴,前提是完全不想改变对方 没有人喜欢被说教,没有人喜欢被控制。因为当我们想要改变对方时,无论出发点多么好,道理多么正确,其实都在传递:我不喜欢你现在的样子,你应该变成另外一个样子。这个改变对方的能量本身,就会让对方抗拒。就像妻子想要把老公改造成一个有热情的人,老公的心就关得更紧,觉得妻子根本不接纳自己,很伤心。 很多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几乎不停的挑剔指挥孩子。孩子玩水,嫌孩子浪费水;孩子玩土,嫌孩子弄脏衣服;孩子自己吃饭,嫌孩子吃得慢,指挥孩子多吃青菜。孩子开心的跑过来要妈妈抱,妈妈却要孩子先去洗手,才能碰妈妈。这种“陪伴”下来,大人小孩都很累,而且不开心。 为什么想要改变对方?因为看不见对方的真实存在,只能看见我们头脑中想像出来的、正确的对方应该是怎样。 头脑想像是最可怕的东西,因为头脑会造出一万种理由,证明自己的想像就是真理。比如,看见孩子弯着腰玩Ipad,头脑立刻会说,这样会把眼镜搞近视,这样对身体不好,所以我要纠正他。当父母去纠正孩子,结果必然是,孩子不开心,和孩子关系进一步疏远。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难道我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错了吗?长时间弯着腰玩ipad,就是对身体不好,这个还有疑问吗? 问题是,人不是机器,人是不能拿来纠正的。问问自己,你也知道晚睡不好,可是你真的能做到从来不晚睡?如果你晚上失眠,伴侣在旁边不停教育你:晚睡对身体多么多么不好,这样有助于你安然入眠吗? 如果伴侣理解你的晚睡,肯陪着你失眠,抱着你轻声聊天,这就是真正的陪伴:我不要改变你,我只是如你所是的爱你。 同理,看到孩子弯着腰玩Ipad,不妨去看看孩子在玩什么让他这么聚精会神,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起玩。心疼孩子弓背弯腰,那么去爱抚他的背,孩子的脊柱在爱的灌注下,自然会挺直。这就是真正的陪伴:关注,但不打扰。 2. 高质量的陪伴,是看见对方 我的一位来访者喜欢打篮球,小学时候,有一次打完篮球身体畅快淋漓,带着这份满足和快乐,儿子迫不及待的想回家和爸爸分享,刚说没两句,爸爸立刻接过话鼓励孩子:打篮球,这个爱好很好阿,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你要好好坚持下去,打好篮球! 听完这句话,儿子感觉身体里流动的能量一下子全被憋回来,淤堵在心中,愤怒却又无从发泄,因为爸爸没有说错任何话。 另外一个例子,一朋友形容小时候父亲看自己弹钢琴的感觉:爸爸就像在欣赏自己刚买回来的艺妓。这个例子里虽然有俄狄浦斯冲突,但最本质的含义都是:父母看不到孩子本身,父母看到的是孩子的功能价值。 这不是一句指责父母功利心的话,也许父母并没有要求孩子必须功成名就。但父母能否看到孩子本身的存在,而不是用外在价值去定义的物质性的“它”,决定孩子的心能否直接感受到爱。若孩子本然的存在不被看见,即使父母为孩子倾注一切,孩子也只是父母表达爱的道具。孩子也许头脑上承认父母为自己付出很多,承认父母很爱自己,但心知道那份恒久的孤寂。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说,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当我放下预期和目的,以我的全部本真与一个人或事物建立关系时,我就会与这个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这种没有任何预期和目的的关系,即是我与你的关系。在马丁布伯看来,“我与你”只是生命的瞬间。也许我与你神性相遇的境界太高,但至少我们普通人可以学习做到,去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不是父母的延续,不是一个实现我们想象中功能价值的”它“。 孩子打篮球的体验、满足的表情,流动着一个生命的存在感。打篮球带来的功能价值,是头脑总结出来的“它”,“它”并非不能存在,打篮球确实附带强身健体等很多好处,但如果你只能看到“它”,听不到孩子快乐而急促的呼吸、看不见他满足的表情,孩子由内而外散发的快乐也不能共振你的嘴角上扬,那么,你和孩子根本不存在于一个空间。你睁着眼,确是全盲的。 当我们放下所有的要求、控制、评价,只是单纯看见对方当下的样子,当下的感受,并愿意和这个真实的人在一起,分享时光,这就是真正的陪伴。这种陪伴,无论对自己还是对方,都是巨大的滋养疗愈,是我们存在的证据。
世界的不美好,孩子们不需要这么早知道&&&&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科认为,人的一切精神缺陷,其实都是童年阴影造成的。人出于本能想忘记,就用意识压抑以为真的忘了,其实是压到了潜意识,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发作,蹦出来影响人。&&&&&&很惭愧,我从没系统的读过弗洛伊德,只囫囵吞枣的看过一个小小的牛津通识本,但又时常自以为是的引用。看电影时写东西时,觉得像,就拉上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创建了精神分析学科,大致意思是,人的一切精神疾病,性格缺陷,其实都是童年阴影造成的,病根儿可以上溯到出娘胎的那一刻。这些阴影大部分都是些不好的事,人出于本能想忘记,就用意识压抑它们,以为真的忘了,其实,是压到了潜意识区,潜意识区是一片不受人控制的区域,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发生作用,蹦出来影响人。造成了种种精神疾病和性格缺陷。&&&&要想治愈,必须得找到病根儿,弗洛伊德懂得催眠术,有关著名的长沙发,人进入催眠状态,会回忆起童年的事--多早的都能回忆起来。完整的讲述一次,重演后,就释然了。嗨,原来就这事儿啊,于是就治好了精神病。比毛泽东思想管用。&&&&扯了这么多弗洛伊德,是因为我其实还是不理解弗洛伊德。&&&&我爸来这儿帮我手,看到我们俩带个小孩儿挺忙的,就说不如让他带回去,这样我们就轻松了,我一听立刻就不同意。首先,我自己一天见不到女儿都会想。(比如现在,我就挺想她的),其次,我坚决不想让孩子在1-3岁时离开父母,我也说不上为什么,大概就是因为弗洛伊德。&&&&我有不少朋友都是这么做的,生个孩子,放家给父母带(或者岳父岳母带),然后俩人继续高效的工作挣钱。以图以后可以一家人在一起开心过日子,可是大部分的情况是,孩子一直到了五六岁,十几岁,还是这个状态。甚至觉得也没必要了。&&&&有一次我下班回家,叶卡同学抱着女儿出来接我,在商场的电梯上,她们向上,我向下,两个电梯交错时,女儿终于看清楚是我,而且,我离她越来越远,于是她大哭起来。&&&&十八九岁时,我养了十三年的狗,终于在睡眠中过世,去狗市买了只小狗,连续三个晚上,她都要叫上半个小时累了才会睡去,直到她习惯了新家,习惯了离开妈妈和兄弟姐妹的笼子。&&&&小孩儿也是这样,离开一个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跟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回去,也会哭,会想妈妈爸爸,但最后得接受现实。就这么接受了。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影响,有多少恐惧和不安,去了潜意识。这得弗洛伊德解释吧。&&&&我从不会给女儿开一种玩笑:你今天就在这儿跟××一起玩吧,爸妈先回去了。我见过无数次这样的玩笑,小孩儿正玩的开心,听到这话也会突然大哭扑向爸妈。大人这时候往往自以为得计的大笑一通。非常满足。&&&&哈!我真不知道这有什么好笑,开这个玩笑是想证明小孩儿离不开你们吗?&&&&我上三年级时,我哥哥上五年级,爸爸去赶集,说好给我们买新书包,回来后,拿出一个书包给哥哥。然后对我说,你还小,没给你买哦。我当时就哭了,然后爸爸又拿出另一个书包说,逗你玩的,见我仍在哭,就不高兴了,训斥我一通。我至今都记得那种感觉,是屈辱、不公、委屈。这并不好玩儿,爸爸,你期待我怎么反应?若无其事?一笑而过?我才十岁。你期待哥哥怎么反应?孔融让梨?他才十二岁。&&&&这种玩笑并不可笑,也毫无意义。我怀疑自己现在的某些性格上的弱点--比如不喜欢竞争,甚至惧怕竞争,过分较真等等,都是那时留下的童年阴影。这非常的弗洛伊德。&&&&还有一次,我还是小学生时,哥读了初中,爸爸把一个闲置的房子收拾出来,分成两间,布置成我们俩的书房。然后关上门,让我们抽签选择,我抽到了外面那间,结果爸爸反悔,说我还小,用不着这么大。我进去一看两间房子布置是不同的(当然,不是故意而是的确物质条件所限)。我的房间只有个放衣服的箱子,没有书桌。这时候哥哥说没关系的,让我用那间大的。但爸爸强行替我们做了决定。&&&&我至今都性格敏感,有时对不公平的事会反应过度。这非常的弗洛伊德。我做了父亲,不会对儿女做这样的事,陪她们玩。一起捉迷藏是很好玩的,一起搭积木是很好玩的。甚至一起默默的走路都是好玩儿的。不需要开这样无聊又无益的玩笑。&&&&世界的不美好,她们不需要这么早知道,她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
孩子叛逆不听话?因为你不会批评&& 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知道错误的原因,以后能够避免或改正。但实际上,许多家长有这样的体会,和孩子好好地说、讲道理不管用,批评也不管用,着急了打一顿也还是不管用,怎么做效果都不好!反正就是:说不听,骂没用!打一顿,管一阵!现在又是家长思考的时候了。孩子犯错了,到底该如何管?如何教育孩子?错了就该批评吗?1 无用的批评 让我们先看看家长在批评孩子时的几种现象与特点。(1)批评情绪化一旦孩子出现过失的时候,家长的表现通常是情绪激动,脸色发青,手舞足蹈,念念有词,眼睛发直,声音分贝高,语言速度快,一阵狂风暴雨,真可谓酣畅淋漓!好了,说完了,骂完了,心里也痛快了,也平衡了。而您可能不知道,当家长大费口舌的时候,大多孩子心里算计的却是:“现在是骂到一半了!”“再忍耐一下,就快骂完了!”家长在呵斥孩子的时候也会突然停下来问:“你听明白没有?”孩子马上反射说:“听明白了!”“记住了没有?”“记住了!”“以后还犯不犯?”“不犯了!”这时候如此痛快地敷衍只是为了早点结束这场暴风雨。如果有摄像机的话,家长看看自己的表情和表现,真可以说是不堪目睹啊!而孩子对您说的话往往不是能倒背下来,就是根本不知道你说过什么。只知道一点:我错了,所以你骂我!就连错误带来的愧疚、不安也随着批评的咆哮声烟消云散了。因为他们很明白一点,骂完了一般也就没事了!孩子惟一做的和感兴趣的事就是等待,等待这番责备的结束!最后的结果就是“口服心不服”,“你骂你的,我做我的”。您能指望这种更多带着个人情绪化的宣泄,主观的批评有多大作用呢?其实,很多时候,沉默远比这样的批评更有效。 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理解和接受正确的建议,并在行动中改正。作为对一次过失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是非常理性的。在这个过程中,发点脾气难免,发点牢骚也能接受,发泄就有失分寸了。试想,这样的一种情绪如何博得孩子的尊重,如何使孩子信服,又如何能让孩子听从呢?(2) 批评泛滥化 有时候,我们的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声音慷慨激昂,语速飞快,大脑活跃,思维跳跃,联想丰富,上纲上线。比如说本来就是个打了碗的事情,就能从这件事想起从前丢钥匙、丢钱、丢面子(因为测验考砸了),还能扯到打架、看电视、玩游戏等。总之,只要能想起来的事就可以像电影镜头一样重放。真可谓,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直说得孩子眼皮一翻,嘴角一撇,脖子一扭,脑袋一低,心想:你爱说啥说啥吧!也不嫌口渴?哼!批评要有针对性,对当前的问题有什么说什么,就事论事就好了,而绝不可责备这次过失,连带以前老账也一并算上。这种把“陈年老账”重提的做法只会让孩子对家长感到厌烦、讨厌和憎恶,而且由于其他事情拉扯得太多,冲淡了当前主题,主要矛盾就容易被弱化和忽视。令人失笑的是,往往有家长说着说着就停下来了,怎么了?原来是一下子忘了该说什么了!只好自我解嘲地说道:“哼,看看你,把我都气糊涂了!”试想,这样令孩子怀恨又游离主题的批评怎么可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3)批评简单化 很多时候,孩子犯错后,家长的表现往往是该批评的时候不批评,不该批评的时候乱批评。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孩子赖床的现象,往往是一边催促,一边数落,而孩子却把这当作是背景噪音。根本没有起到批评的作用。因为孩子很清楚一点,如果走着上学会迟到的话,家长一定会有办法让孩子按时到学校的,有车可以送,没车可以打车啊。曾有个家长问我这种情况怎么办?我说很简单,你不管他就完了,迟到了自然会有学校批评他。就是因为你有种种办法可以不让他迟到,是承担孩子赖床后果的挡箭牌,所以他才有信心地沉着地赖床,你骂他何用?像这类的情况有很多,就是家长只对现象做批评,而没有采取实际有效的解决办法。(4)批评急躁化 有许多时候是这样的,孩子甚至还没意识到错误即将或已经来临,还不能深刻意识到错误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们的家长却已经急不可耐,气不打一处来,通常是眼到、口到,甚至手也到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再者“不知者还不为过”呢! 人犯错误是正常的,而头一次经历某些事情的时候犯错更是正常的!但家长却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错误,尝试挫折,孩子甚至都不知道犯了什么错,批评和责备就已经接踵而至。这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急躁冒进的批评,往往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限制了孩子的发展。为什么有很多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呢?就是由于家长在学习活动中过早地干涉、过多地介入、频繁地干预、琐碎地品评、莫名地批评,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厌倦和逆反的心理。2什么时候批评 当孩子第一次犯错误后,您只需要告诉他为什么错了,怎么做是对的就行了。在指导的时候,对孩子保持尊重的态度可以让他也尊重您的意见,耐心细致的讲解让他明白错误的原因及后果,善解人意的情绪让他不会被失败的阴影束缚。如果孩子再次犯了类似的错误,也许是孩子还不太熟悉正确的方法,也许教训不够深刻让他忽视。我们首先应该对他的原因进行分析,如果是前者的话,就要讲清楚,把事情说明白,再给他机会去做;如果是后者的话,才应该对他做适当的批评。3应该批评什么 在孩子开始或接触新的事物的时候,由于认识不深,准备不足,行为表现不太合理,出了偏差和错误也在情理之中。这时候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批评!第一次错了可以理解,第二次错了可以谅解,再错就不能容忍了。在这个时候进行批评是合理的!我很喜欢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错误频频出现就是更多是由于态度的问题而产生的。所以批评是针对态度的,不是针对事情本身的;批评是针对重犯和再犯的,要给孩子第一次改错机会。但是我们的家长往往表现在首犯时就批评,这会让孩子感觉很委屈!而当错误和问题再次出现后,比如不理想的成绩单拿回来后,家长不是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更多是对成绩本身进行埋怨,为自己的不满向孩子发泄,而这种盲目的批评是很不利于孩子接受和改正的。4怎么进行批评 让我们举个实际的案例来说明,有个初中的男孩很爱玩电子游戏,经常逃课,为此很影响功课,家长非常着急,那么该怎么办呢?(1)首犯要说理 这个孩子虽然学习成绩还可以,但自制力比较差,对后果预见不足,所以在有可能的时候就想跑出去玩游戏。当出现这种情况后,家长应该耐心说明这样做的后果,还要表达对孩子的信任和期望。重要的是要孩子明白这样的做法有什么不当之处!而切不可大发雷霆,动辄打骂!约翰·洛克说的“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就是这个意思。(2)重犯要约定 可是这个孩子又遇到能出去玩游戏的机会,而禁不住诱惑,又偷着跑出去玩游戏。家长就应该严厉告诉他这样做是不行的。鉴于他再一次出现了这样的错误,就要和孩子约定一个方案,并要求孩子作保证,并表示如果再犯,他将接受什么样的惩罚。当然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办法。同样切不可大发雷霆,动辄打骂! 在这里我要特别说明的是,孩子要比大人更讲“义气”的。在这样的信任和尊重下,孩子很难再犯,即使想玩,事先也会与家长打招呼的。(3)再犯要惩罚 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他又犯错了。 但家长有两种选择,一是保持沉默,并让他明白您已经知道发生的一切,并告诉他你保留采取惩罚的权利,但现在还不打算实施。或是根据约定,让孩子践诺,接受惩罚,并再次让他说出如果再犯,他该怎么办!同样切不可大发雷霆,动辄打骂!通过以上的做法,孩子哪里好意思再犯错!当然,我曾和这个男孩谈了很多,了解到他的父母根本不让他玩,所以我与他的父母也做了协商,就是每周在固定的时间容许他玩游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情况也有过反复,但过了不久,孩子就不再旷课逃学了,就连规定时间内的游戏也玩的少了。后来,这个同学告诉我,他以前去玩游戏不仅是因为高兴,而且还是想气气他家人!在前言里我就谈过,孩子的错误更多是由于家长教化不当造成的。因为错误和失败,孩子已经受到了惩罚,已经感受到痛苦和不幸了,做家长的不找自己的原因,怎么还好意思向孩子发火?所以出了问题后,家长的反应和表现非常重要,如果更多的是主观愿望的责备,情绪失控、生气和打骂,那么是很失礼和无能的,是缺乏风度、缺乏理解、缺乏信任、缺乏教育能力的表现,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看不起。所以所谓的批评还是以对话和交流为主,不过是更偏重于对错误的思想和行动的思索和检查,为了解决问题和避免错误再次发生,批评也是一场有约定和要求的对话。当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家长应该先想想自己有什么不对!自己有什么做得不足?所以我经常建议家长,能否和孩子先说一声“对不起”。有很多家长听取我的建议,后来告诉我说,当对孩子说了“对不起”后,在表达了对孩子的内疚后,批评教育的效果特别好,甚至母子抱头大哭,那一瞬间,所有的不快和隔阂都也被这泪水冲洗掉了。
对话孙新兰博士:不上学的孩子&&&&&&&&家里有一个不上学的孩子,是父母最不愿看到的事情,而借由这个契机,大家一起来学习爱的智慧,是这个事件给到家庭最大的礼物。以下是课堂中一个妈妈的提问,为了真实还原互动的场景,特保留对话的形式,让我们一起身临其境,体会学习吧。  正文:  家 长:我女儿14周岁,初二,厌学,上个学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没去学校,这个学期开学的时候还好,因为落下来了很多课没有考好,又不敢面对,就退缩了,现在又在家里不肯去,我都不知道怎么跟她沟通了,她把自己包裹得很紧。  孙老师:你想要什么?  家 长:我是希望她能够尽早回到学校。  孙老师:你的目的就变成了这个事件中的一个障碍,所以你用各种方法都只会把小孩逼得更无力。她回不去,她试过,她回去以后压力太大了,又逃回来了,逃回来以后,你又给了她一个无能感,你怎么可以逃回家,逃回家代表你失败、无能。所以她还能逼自己出去,逼不出去可能就赖在家里,或者变得容易发脾气,或者变得容易抑郁,或者更极端一点就会轻生。所以你要什么很重要。  家 长:我现在就跟她商量,让她休学,从初二开始重读,但是她又不肯。  孙老师:所有的家长都走这条路,我就跟她商量,先去告老师,然后怎么怎么样。而你所有要做的都是要达到你的目的,你们家长都非常执拗地要达到自己的目的。你现在真正要做的,就是真的给到她心里的一个力量,读书没这么重要,而且你这么逼她是读不下去书的,还让她休学,她最后没有什么办法,只能依赖你。为什么?依赖你还有一个什么好处,她好推卸责任,将来有什么事反正都是你自己搞的。所以我说我们现在培养的小孩都是依赖、不负责任的小孩。她还这么小,还是个初二的学生,现在有这个压力,所以你现在要做的,是要更加疼爱她,更加靠近她的心,更加给她力量,给她信任。  家 长:她在家里玩电脑也不去管她,就让她玩。  孙老师:不是不管她,你要贴近她的心,你要了解她的心声,她为什么要玩电脑,你看所有有适应障碍的人最后都逃到电脑里,不逃进妈妈的怀里来寻求爱,而逃到电脑里寻求放松,为什么,因为妈妈的怀里没有爱,只有逼迫,电脑还不会逼迫她,她也很挣扎,她也很想回学校。  家 长:是的,她想回学校。  孙老师:但是她做不到。做不到,是很正常的,而我们认为她退缩就是不应该的,就是失败,就是错误,就是丢脸的行为,我们都有这个潜台词,这样的一个否定加深了她的无助感,加深了她的绝望感。所以你现在要做的跟读书无关,而是爱孩子,比如她坐在那儿玩电脑或者怎么样,你要感觉给到她的都是一个微笑,给到她都是一个爱,是一个温柔,甚至她休学在家,你在家陪着她的时候,看到她你都觉得是一个幸福,你创造这样一个氛围给到她的时候,她就愿意靠近妈妈的怀抱。因为她现在没有地方得到支持和养分,她从你这里得到支持,得到信赖的时候,就会选择一条真正对的路,这条路可能是上三天回家休一天,也都可以,没有什么问题,或者重读初二,都很好,或者她就乖乖的上学了,都没有问题。我们都有一个执拗的要什么,而迷失了你真正渴望的是什么。你希望女儿成才,你希望女儿有个幸福成功的人生,但是我们执拗于自己要什么的时候,最后她连正常读书都读不下去。  家 长:她整天在家里,我看她也不开心嘛。  孙老师:所以啊她很不开心,你想想看你作为母亲,她到电脑里面去放松,都不肯从你这里汲取养分,代表你没有给她养分。  家 长:那我们现在是这样子,电脑也让她玩,她自己愿意玩多长时间就玩多长时间,但是这一个星期里面她等于是倒过来的,白天睡觉,晚上玩电脑。  孙老师:对啊,因为你的心还是没有跟她连接,放任是不对的。有的家长小孩不要读书了,她就带她去旅游,这样搞下来更坏,因为小孩心就玩野了,更不要去读书了,在外面散心多舒服,还住好一点的酒店,读书多么苦啊,人还有一个惰性的。所以不是放任她,你是要跟女儿的心连在一起,你看她的每一个眼神,你跟她讲的每一句话都要感觉到妈妈这么信任她,这么理解她,第一理解她,第二信任她,就给女儿力量,她有力量了,这份力量就会让她面对复杂、有挑战的环境。你怎么表达对她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几个月会和家长互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