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悟,很少像我们对待孩子大吼大叫

大风号出品
停止向孩子大吼大叫,做一个“足够好”的父母
讲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这也是许多做父母的都容易犯的错误。那是一个中午,懒得做饭了,我决定带着孩子去一个经常去的饭店吃饭。因为工作比较繁忙,我通常会一边开车一边给朋友打电话。我想很多人都有我这样的习惯吧!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一边开车一边处理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提供了可能,开着车和朋友说说事情并不会影响到驾驶安全。我拨通了朋友的手机,和对方寒暄起来。“你好,李老师。这几天也没和你联系,你一切都好吧!”“李老师哪天有时间了,我们在一起聚聚吧!”正说之间,孩子们叽叽咋咋地打闹起来,声音直接盖过了我打电话的声音。因为这位朋友对我比较重要,孩子的突然打扰,顿时让我非常恼火。“小声点!没看见我在打电话吗?”我冲他们训斥道。而这时,我回过头来想再接着和朋友聊时,朋友向我说道,“你先忙,等方便了再聊吧!”随后就把电话挂断了。朋友一定是听到了我发脾气的声音。就这样,一句对孩子态度恶劣的话破坏了我与朋友整个的谈话气氛。这令我非常的尴尬!我总是对孩子的种种不听话缺乏耐心。这次事件也让我认识到:其实自己对孩子的这种做法毫无道理。而实际上,冲孩子吼叫也并不利于对他们的教导。我开始试着改变,尽管很难。后来,我在逛书店时看到了一本书——《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从这本书中,我逐渐加深了对于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的认识,我慢慢地学会了思考,我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后来,当孩子再次出现失当行为时,我不再反应得简单粗暴。我认识到,有时候孩子的失当行为是对压力、恐惧、不安全感或者其他情绪的一种反应,我应该先让自己平静下来,观察,倾听,思考,搞清楚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我发现,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失当是由于他们正面临一种“伤害”,他们的失当行为恰恰是给我们的最好反馈,这是一种“危险预报”,让我们可以及时把他们从危险的道路上拉回来。我很高兴自己不再是以前那个愚蠢的父母。而一旦打破了吼叫的习惯,作为父母就会有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来尝试以尊重的方式设定界限和教给孩子他们需要的技巧。良性循环开始形成。父母会进一步认识到:孩子希望让父母高兴,他们会注意到哪些行为是你所赞许的,即便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按你的要求去做。因此,你会不断地改变你的行为方式,你会越来越优秀!后来,我还发现:当自己非常疲惫和焦躁时,也会冲着孩子大声嚷嚷。我会很后悔,会向他们道歉,但是伤害已经产生。在《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这本书中,我学到了“正念减压疗法”。即:如果我们关注自己的身体,就会留意到当孩子磨磨蹭蹭或者惹怒我们的时候,身体会有什么变化。最终,熟悉自己的身体变化将帮助我们意识到自己正在生气或者感到沮丧,同时给我们一个信号,让我们在被坏情绪占领前做点什么。通过练习,面对孩子的不听话,可以越来越能做出理智的回应而不是吼叫!书友们,你们是否和我曾经一样,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如果是,我建议你好好地看看《不吼不叫》这本书。只要你认真对待,改变绝不是难事!接下来,将由领读君和大家一起从以下十二个主题读完这本书。1、认识吼叫和危害(第7页——第23页)2、正确回应吼叫触发器(第24页——第50页)3、不让吼叫代代相传(第51页——第60页)4、避免迁怒不相关的人(第61页——第70页)5、如何培养你的气质?(第71页——第85页)6、化解父母子女间的争执(第85页——第99页)7、六步情绪管理法(第100页——第113页)8、孩子不是你的敌人(第115——第122页)9、4C管教法,减少你的吼叫(第123——第143页)10、学会道歉,其实并不难(第145——第170页)11、言语虐待也是一种灾难(第171页——第196页)12、如何应对“特殊情况”带来的吼叫(第197页——第220页)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伤孩子最深的父母,不是大吼大叫,而是这一种伤孩子最深的父母,不是大吼大叫,而是这一种奶粉智库百家号粉哥导读:最近网上有一篇帖子很火,题目是“有没有小时候爸妈以为你小听不懂在你面前说的话,而你却记了一辈子的?”摘选几个跟大家分享一下:@无边无际joanne:幼儿园中班的时候爸妈工作忙,就把我放到外公外婆家,转到他们那儿的幼儿园上学。我是和外婆一个床睡的。外婆睡觉很迟,大概到晚上11,12点才睡觉,我那时候八点就睡觉去了。幼儿园很陌生,和原来的生活完全不一样,躺床上想爸爸妈妈想得哭;但又怕被发现,于是就一个人默默地在床上流眼泪,也不敢和大人说想爸爸妈妈。我现在还记得当时在床上,透过虚掩着的门缝看到客厅里看电视的外婆的时候内心那种被世界抛弃的感觉。@风荷举ya:我总记得小时候想让我妈抱或依偎在旁边,我妈总会很不耐烦地一把推开我:去一边去!如今都奔三十的大人了,依然忘不了那时候的阴影。我妈一直觉得委屈,觉得我跟她不亲,其实我也很无奈,小时候没得到过好脸色被打被骂被推开阴影太重。@那少爷:我小时候好哭,经常扯着喉咙哭,然后几岁的时候是声音嘶哑的。读幼儿园的时候,有天老师教了一首新歌,我回到家边玩边唱,我妈随口说了一句:“鸭子又叫了,呵呵”,虽然是开玩笑的。我之后十来年都没开口唱过歌了。后来第一次唱歌都是高一了,同学还说唱得不错啊,怎么老也不开口。其实是我被自己老妈一句玩笑伤到自尊心了。这篇帖子在天涯论坛上,有整整的四十二页回复,每个回复后面,都是一个孩子受伤的心灵。写这个帖子的楼主说,只是想告诉那些为人父母的人,在你的孩子四五岁的时候,在他们面前说话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要以为他们还不懂事儿,听不懂,很可能你一时的言语会对他们的成长造成一辈子的阴影。比起吃穿用孩子更在意的是你的态度这些网友们这些满纸的痛苦的回忆,有个别确实是父母不爱孩子,但更多的,却是父母不知道应该如何去爱孩子。微博上有个段子:“吵架的时候男人嗓门不能太高,吵架的时候,只要男人声音提高了,原因就已经不重要了,后面全程就变成:你竟然吼我?你再吼我一句试试?”其实孩子跟恋爱中的女人是一样的,他们更敏感,更脆弱,也更在意来自家长的情绪。我曾听到过一位妈妈抱怨,孩子经常会哭,抱着就不哭了,不抱着就哭。旁边另一位妈妈热情的支招:他再哭你也别管,我们家孩子从小也这样,特别爱哭,后来他哭我也不管他。后来过了一段时间,真的就不哭了,现在也是怎么弄都不哭。这位妈妈脸色得意的神色真的让我感到不安。情感类鸡汤文中常常会出现一句话“当失望攒够了,就会离开”。当孩子不再用哭泣来寻求安慰的时候,或许就是他攒够了失望已经放弃的时候。他知道,再多的声嘶力竭的哭喊,可能都无法得到母亲的回应和重视。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静止脸实验。他让一个母亲先和孩子互动,孩子非常开心,积极响应;然后让母亲再换成一个没有表情的脸,无论孩子怎样做,母亲都一直面无表情。实验之初,母亲与孩子正常互动,孩子很开心。静止脸实验开始,母亲面无表情。孩子已经发现不对劲,开始想办法引起母亲注意。孩子继续尝试让母亲与自己互动,但是母亲仍然面无表情。最后孩子开始崩溃哭泣。实验证明:在母亲对孩子毫无反应的这段时间,他的心跳加速,体内压力激素增加,如果持续下去,他大脑关键部位的细胞可能死亡。这让我想起在电视上曾看到这组实验:第二轮实验,这次妈妈露出了笑容。从上面列举的,网友们的童年创伤也可以发现一个规律,绝大部分人的伤痛都来自于在他们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没有给他们正面的、积极的情绪,甚至有些人的父母,直接把孩子寄养的了别人的家庭,让孩子无法见到自己最亲密的人。这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已经不是家长给孩子留下金钱所能补偿的了。小小的、还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孩子,就已经学会了面对残酷的现实。他渐渐学会用其他方式吸引母亲的注意,有些孩子会通过对母亲言听计从,努力做家长希望他做的事情来得到认可。有些会通过打架斗殴,在网络游戏中获取父母的关注和他人的肯定。但无论哪种情况,孩子与父母亲的关系,已经无法真正的亲密起来。如果你爱孩子 就用他能感知的方式对他好给孩子足够的关注和陪伴即使工作再忙,也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多抽出时间陪孩子交流互动,告诉他爸爸妈妈绝对不会丢下他不管。给孩子足够的欣赏和肯定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就是他的整个世界。父母尊重他,他就有自尊;父母赞扬他,他就有自信;父母理解他,他就有幸福,父母帮助他,他就有底气。给孩子足够的照顾和保护孩子从来不应该是大人发泄情绪、尽情逗乐的端口。“你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有了小弟弟,看你怎么办”这些话不应该从一个爱孩子的人口中说出来,如果有人这样威胁你的孩子,请尽力保护他。给孩子足够的温情和友善夫妻间相互体谅扶持,如果真的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也请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哪怕必须走到离婚这一步,也好好的说声再见。孩子并没有错,不应该为成年人的错误付出代价。大人的温情和友善能让他勇敢、阳光。孩子也许并不明白爱是什么,但孩子能通过陪伴、赞扬、拥抱、微笑来感知到爱。这是一种本能,孩子们天生愿意跟喜欢他们的人在一起,愿意跟爱他的人保持高度的亲密。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就完全不用担心孩子跟你不亲了。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奶粉智库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专业奶粉科普,更懂奶粉和宝宝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父母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会发生什么?
相信每一个爸爸妈妈都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忍无可忍对孩子发了脾气,甚至是动手打了孩子。之后又后悔万分,告诉自己下次一定不要这样。但是,你知道孩子的内心,是怎样的吗?
下面的绘本内容来自 Jutta Bauer《发脾气大叫的妈妈》,这个绘本曾经获得德国文学界的最高荣誉——文学奖儿童绘本类金奖。也许看完这个绘本后,妈妈们会有与以往不一样的想法。
今天早上,我妈妈突然发脾气了,她冲着我生气地大叫!(早上确实是妈妈容易抓狂的时间,孩子慢慢腾腾、磨磨蹭蹭,早餐凉了,上学上班快要迟到了!)
结果,吓得我全身都散开飞跑了.....
我的脑袋飞到了宇宙里。(内心里充满恐惧的孩子确实容易神游!以天马行空的神游来逃避令人恐惧的现实世界。)
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内心充满恐惧的人也容易贪食、过量进食,肚子像大海一样填不饱。)
我的翅膀掉到了热带丛林中。(内心里的恐惧、害怕还会让我们紧紧抓住某人或某物,形成病态互依关系。)
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嘴巴在高山上,是否意味着孩子想喊又喊不出来,想表达又无法尽意表达?)
我的尾巴呢? 它在街上就像是个谜。
我就剩下了一双脚,跑啊跑......
我想叫,但没有嘴。我想找,但没有眼睛。我想飞,但没有翅膀。
跑啊跑,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我累了。
这时一个大影子罩住了我。
原来是我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开着大船来找我了。她已经把那些丢掉的部分帮我给找了回来,并把他们重新缝好连上。
最后找到了我的脚,这下全缝好了。
“对不起!”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对我说。 然后我们就开船回家了。
我问儿子“你觉得小企鹅最后高兴了吗?”,他说“可他还是很痛呀,因为是用针缝上的。”别看孩子小小年纪,其实在他们柔软的内心里,什么都懂。
其实,小孩子会犯什么大不了的错呢。很多时候,只是咱们将自己的压力和不快宣泄到了孩子身上。这样的“暴力,完全是以强欺弱,仗着孩子小小的身体无法反抗。
看完这个绘本,你还会对孩子发脾气吗?大声吼孩子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差劲!这样管教孩子简单又有效!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那个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也许 还有兄弟姐妹的第一个家叫做原生家庭。
不要把原生家庭当作不肯成长、改变的借口,因为,你的幸福、快乐掌握在你自己手中。而作为父母请你一定记得:你现在 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你在重新创造一个文化。过去不对的事情,不要持续下去;过去好的经验,要把它传承下去。你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家庭幸福。
常常骂、大声骂、越骂越听不见
人的大脑有个特性,对习惯性的东西常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比如,当父母第一次大声责骂时,孩子“如你所愿”能被吓哭,但是次数多后,他就习惯了,每次被骂的时候注意力都是游离的,他根本没有在听,所谓“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
因此管教孩子要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威胁的次数多了,也就没有效了。
吼骂孩子是白费口舌
骂孩子的坏处是,他一紧张,大脑会自动转入逃生机制,他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如何逃过一劫,父母就白费唇舌了。此外,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你大声吼他,他将来在外面也大声吼别人,这会使他没有人缘,交不到好朋友,以后人生的路会很孤寂,而且你吼他,他以后也会继续去吼你的孙子。
人都有好奇心,越是听不清楚的,越会注意去听。因此,要孩子注意听你说话,不必大声吼,只要引起他的动机,你越不要他听见,他越会注意听。其实最好的沟通方式是身教,因为太小的孩子还不能说理,当大人做给他看时,他便自然会学进去。
管教孩子,不用吼的用什么?
1. 耐心倾听
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但是这样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管教孩子,关键是要找出孩子犯错的原因,从源头下手,把原因除去。此时家长应先冷静下来,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2. 放下身段
同孩子做协商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但是这样做往往会激化矛盾,叫他不要他偏要。这时,父母不妨放下身段,不要总是命令孩子,而是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3. 让孩子去体验后果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你再怎么吼叫也是无用的。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4. 跟孩子讲道理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
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5. 给孩子另一个选择当孩子犯了错误,你不要只是吼叫孩子,说教大道理,而是要给孩子另一个选择。
也就是说,不要只说“不可以”,请指出一条可以的路来给他走。大脑好像一个大草原,上面已有一条从A到B的路,如果你不要他走这条路,你要先牵他的手走另一条也可以到B的路,走久了,新路的草被踩扁了,新路便形成了,而旧路许久不走,又被长出来的草盖住,便看不见
说明:挑选优质文章及视频,与大家共同学习。重在分享,尊重原创。
2. 所有转载均标明原始出处与原作者,如尽力核查未能发现原始出处和原作者,则默认“来自网络”。若有疏漏欢迎原作者及时联络署名或删除。
3. 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安裘密企业研讨会排期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如果一个父亲经常向孩子大吼大叫,会造成怎么样的后果?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32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赞同 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父母对待孩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